中西方商务礼仪(英文)(精选8篇)
中西方商务礼仪(英文) 篇1
Different Business Etiquett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Introduction
Business etiquette is a kind of civilization accumulation of human being.It becomes fixed during the business communication, being hand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It is also a kind of standard behavior observed by the businessmen in their communication.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culture traditions, so their business etiquette is also different from one another.There are great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ultural cores of Confucian in China and the cores of Christian in the West, which leads to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business etiquette between China and West.II.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Business Etiquett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Generally speaking, the differences on business etiquett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re influenced by several cultural factors, such as values, view of time, view of space, view of diet, verbal habits and nonverbal.The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ime and space approach.2.1 From the approach of time
Thoreau once said,“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Now, we use the phrase “the beat of a different drummer”to explain any different pace of life.The attitudes toward time vary from culture to culture.And it is understandable that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s hold different views toward time.When it comes t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he view of tim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such as monochromic time and polychromic time.Countries that follow monochromic time perform only one major activity at a time, while countries obeying polychromic time perform several activities simultaneously.(Jeanette S.113)The United States is a monochromic culture.In monochromic culture, time is regarded as something tangible.Time is seen as linear and manageable.Therefore, people concentrate on the task at hand, taking time commitments seriously and being accustomed to short-term relationships.For example, in the West, time is a kind of precious and limited resource.The business people attend the business meeting on time.If someone was late, he would be considered to be lack of honesty.And the U.S.business people always expect to solve their business problems within twenty to thirty minutes.In monochromic cultures, it is considered a rude to do two things at once, such as reading a journal in a meeting or answering the telephone while someone is in your office.Schedules and keeping appointments are consistent with value of people in monochromic cultures.Chinese people are typical example of polychromic cultures.Chinese people are well adapted to doing several things at once and do not mind interruptions.In their opinion, people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schedules to members of polychromic cultures.Their lifestyle is less organized than that of monochromic people.In their eyes time is just like a circle that does not have the end.So Chinese people are highly distracted and subject to interruptions.They consider time to be casual and flexible.For example, to most Chinese today, time simply flows from one day to the next.If a job is not done today, maybe it will be done the next day or the next.And the business meeting would generally last for several hours.Compared with the Westerners, few Chinese equate time with money.When foreign businessmen arrive in China, most Chinese will make them settle down in hotels and give them an opportunity to rest up.Because Chinese do not expect them to immediately rush into business.However, generally this arrangement will be politely but firmly rejected by visitors.When Chinese are involved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hey will get familiar with the Western concept“time is money”.But they do not automatically relate it to the pace of business.Besides, Chinese do not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appointment.Sometimes even if there is an appointment, the Chinese would not stick to it seriously.When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s interact, misunderstandings often arise as a result of different time view.For instance,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e business contact would be pre-arranged within three to four weeks.Business people pre-arrange the business contact at least two weeks in America.The appointment is holy to Americans.In the business communication, if someone asks to have a business contact at the last minute, he will be considered to make trouble or insult the others.On the contrary, the Chinese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relationship.In their business activity, if there is an important person need to be contacted, they could cancel the primary appointment to meet him.It is unacceptable to American business people.This example show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ime sens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And it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modern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put more and more businessmen in daily contact.If we are to avoid misunderstanding, we need to know better about our own cultural biases and those of others.(Wen Yaoqing, 127)2.2 From the approach of space Space, is the physical distance between people when they are interacting.It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culture.When people are having a conversatio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m changes dramatically from one culture to another.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are four zones when U.S.people interact: the intimate zone, the personal zone, the social zone, and the public zone.The intimate zone, less than 0.46 meters, is reserved for a close friend.And it appears briefly when the business colleagues shake hands.The personal zone, from 0.46 meters to 1.2 meters, is used for giving instructions to someone in an office.The social zone, from 1.2 to 3.6 meters, is used for impersonal and formal business meeting.The public distance, over 3.6 meters, is the most formal zone.(Lillian H.83)Americans tend to need more spaces than Chinese.When having a conversation with Chinese, Americans will back away for the Chinese partner is standing too close.Standing too close to someone in the United States may leave a bad impression on the others, as it implies the person is upset, overbearing, or he is making sexual advances.These negative positions should be avoided in the United States.In China, people prefer to stand close to each other and they think it is a normal and friendly way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Besides, the arrangement of desks, chairs, and conference table also feature the different styles of communication.When the United States people are conversing, they prefer the face-to-face arrangement of chairs whereas the Chinese prefer side-by-side arrangement.They like this arrangement because they could avoid direct eye contact through it.IV.Conclusion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organizations are culturally diverse in handling all kinds of business activities, especially multinational cooperation.More and more business people have become aware of the strong impact from culture.And they should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other business etiquette culture beforehand,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both sides of the business people.Only in this way will it be possible for them to expand their business and make it more prosperous.References
Du, Li.(2004).Comparison of Wine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Culinary Science 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l):l-4.Jeanette S.,Martin.Global Business Etiquette.Westport,CT:Praeger,2006.Lillian H., Chaney.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Upper Saddle River, NJ : Prentice Hall, 2004.Wen,Yaoqing.“Comparison analysis 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 culture”.《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4(2001):p121-30
中西方商务礼仪(英文) 篇2
1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原则
电影片名的翻译是有其特殊性的, 但是它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会遵循一些翻译的原则。笔者认为, 它应该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
1.1 含有信息的原则
电影片名翻译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信息原则。观众希望从片名中获取电影的基本信息, 读懂影片的基本类型, 以便做出观看与否的选择。因此电影片名不仅要简洁精练更要含有丰富的信息内容。比如爱情片经典之作的“Ghost”, 如若被译为《鬼》或《幽灵》, 很难从片名中看出这是一部爱情片, 大都会误以为是恐怖片。影片最终译为《人鬼情未了》, 它把一对恋人苦苦相爱, 但阴阳陌路, 生死离别的画面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清楚的告诉观众这是一部凄美的爱情片。
1.2 体现文化的原则
电影名称不可避免地反映其所属的文化的特征。原语文化中的一些概念译入语文化中可能没有对等的概念。作为译者应该首先了解原语文化, 再把它融会贯通, 翻译成新受众可以接受的方式译出。如First Blood, 一直被译为“第一滴血”。其实这是个习语, 它的意思是指在拳击比赛或决斗中最先见血或在比赛中先得分, 占先的意思。如译为“首战告捷”则更佳。
1.3 蕴涵艺术性的原则
电影片名具有艺术性型更能得到观众的认可。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要求译名具有艺术性, 要意境上充满艺术气息, 满足典雅优美的要求。因此电影译名要斟词酌句, 力求艺术之美。比如美国电影“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曾被直译为《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这个译名非常普通, 平淡无奇。有香港报纸曾把它译为“谁怕又贞又淫的女人”, 这种翻译太过庸俗, 没有一丝美感和艺术性。而公映时被译为《灵欲春宵》, 它把电影的内容体现的委婉得体, 同时给观众一种艺术的享受。
1.4 具有经济效益的原则
电影不仅是一种文化交流形式, 还要有商业看点, 能赚取商业利润, 产生经济效益。它必须走向市场, 走向观众。而电影片名翻译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票房收入, 只有当片名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时, 才会有更多观众走进影院。因此我们在实现电影片名一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力求实现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原则。我们要寻求一种译名, 让其能吸引不同欣赏水平的观众。比如“Sound of Music”曾被译为“仙乐飘飘何处闻”, 它参照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长恨歌》做了些许改动, 虽极具艺术性, 但文学性太浓, 很难被大众理解。后来该片被译为《音乐之声》, 通俗易懂, 受到大众的接受和喜爱, 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2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电影片名的差异
西方文化较中国文化来说更加张扬, 更注重科学, 描写力求精确细微, 更富逻辑, 重实际, 一切求对, 语言上也更注重简洁美。而中国文化谦虚内敛, 重语文, 描写力求语言唯美, 暗示慎言, 重人伦, 重形式, 一切求好。这些文化在电影的命名上均所体现, 那么文化上的差异也就导致了中西方电影片名也各有各的特点。
2.1 西方电影片名的特点
1) 英文电影名称大量使用男、女主人公的姓名, 事件发生地点或是影片所表现的主题来命名, 短小精悍。如:“Mr.and Mrs.Smith”, “Casablanca”, “Serendipity”等。
2) 很多采用名词词组命名。在英语中名词可以简化表达方式, 动作、变化、质量、情感均可以借助生动的英语抽象名词简单而且精准的表现。如:“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My Best Friend’s Wedding”等。
3) 片名中巧妙的使用修辞。比喻、拟人、讽刺、对比、押韵等等, 体现了西方人生动形象, 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每种修辞手段都有其独特的形式、特点以及达到某种效果的方式。如:美国影片“Old Wives for New”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old和new的对比, 引人遐想, 勾起了观众的观赏欲。情感剧“Sense and Sensibility”运用押韵的修辞手法, 韵头相同, 读起来琅琅上口, 让人过目不忘。美国喜剧“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运用隐喻的方法, 用Cuckoo’s Nest隐喻疯人院, 很好的概括了影片的内容又使影片生动了起来, 增加了影片的文学色彩。
2.2 中国电影片名的特点
1) 中国人习惯在片名中使用动词。准确而恰当、贴切而精彩的动词能使片名生动形象且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如:《东京审判》, “审判”一词给观众展现了日本国民政府在被告席上被批判的场景, 让很多国人涌现出一种莫名的愤恨和爱国的冲动。《让子弹飞》把剧中子弹纷飞的场面提前展现在观众眼前, 激发了观众的观赏欲。
2) 中国的电影名习惯使用简单而凝练的词语, 经常使用成语或四字短语, 结构讲究, 短小精悍, 寓意深长。四字词组是是汉语的特色, 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 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富含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如果将电影名译为四字短语, 就有了中国味, 更容易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同。如:《纸醉金迷》、《纵横四海》、《不见不散》等。
3) 中国影片倾向于有艺术性、具有诗情画意或富有象征意义的片名, 注重唯美。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
总之, 西方电影片名大都喜欢用比较简单的单词来概括, 语言特色是言简意赅, 结构简单。中国电影片名大都注重汉语语言形式, 力求唯美。以上所举的例子各有各自的文化特色, 能迎合源语观众的品位及偏好。但如果把西片片名译为中文, 就一定要考虑怎样把它转化为中国观众接受和喜欢的方式。
3 中西方文化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3.1 人文文化对西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一部在西方广受好评的片名, 直译成中文, “Speed”这部影片名称就是典型的西方电影片名。结构简单, 主题明确, 符合西方的人文文化特点。直译成中文就是“速度”, 但如果把《速度》这个词语作为电影的片名, 就会显得平淡无奇, 不够唯美, 无法引起中国观众的观影欲望。但这个词却是整部电影的重点:一辆公共汽车被犯罪分子安上了炸弹, 只要车子的时速一超过每小时50英里就不能再减速, 否则便会引起爆炸。所以车子就只能一直在50英里以上的时速行驶, 整车乘客无法转移。汽车的速度决定了乘客的生命安全, 所以译者就采取了混译的方法, 将其译为《生死时速》。这个译名既忠实于原名, 还是四字词语, 迎合了中国观众的欣赏喜好, 又将电影紧张、危急的感觉表现了出来, 速度与生死相联系的主题也得到了体现。因此了解中西方人文文化的差异并应用到电影片名的翻译中, 才能译出符合中国人口味的片名, 吸引中国观众欣赏电影。
3.2 民族文化差异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各国文化背景是不同的, 西方的某些妇孺皆知的文化对于中国人可能会是极其生僻、不常见的, 在汉语中很难找到对等的、贴切的翻译。这就是民族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例:电影“Amadeus”。这是Wolfgang Amadeus Mozart莫扎特的中间名字。在拉丁语中, Amadeus的意思是“上帝的礼物”。把Amadeus作为电影名, 取得了的很好的效果。但翻译成中文时, 如果被译成“阿玛迪斯”就会使观众产生疑惑。中国人更孰知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这个名字, 译为“莫扎特”更容易被中国观众所接受。但是“上帝的礼物”这一层意思无法在翻译中表现出来, 这种遗憾有时是无法避免的。美国电影Lolita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疯狂地爱上了12岁的未成年少女的故事。有译者直接音译为《洛丽塔》。这样的一个名字不会给中国观众留下什么印象。恰巧中国有一个典故与这部电影有相似之处。宋代诗人苏东坡嘲笑好友词人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 他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 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 一树梨花压海棠。”之后, “一树梨花压海棠”成为老夫少妻, 也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的说法。其意境恰恰符合Lolita故事的内容, 译者把这部影片翻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 用了中国观众十分熟悉的诗句, 以委婉唯美的方式告诉中国观众影片的主要内容, 是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翻译佳作。
3.3 宗教文化差异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 宗教文化不仅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民族的信仰而且对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影响。而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 人们对不同的宗教文化也不甚了解, 有时甚至还会产生冲突。众所周知, 西方人多信仰基督教, 这对西方影片片名影响极大。而中国人对基督教中的耶稣, 上帝和《圣经》的内容不很了解, 这正如西方人也不能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佛教中的“佛”、“菩萨”、“罗汉”、“护法天神”和《三藏经》, 道教的“尊神”、“神仙”、“护法神将”和《道藏》。现以著名心理惊悚片“Seven”为例, 这是一部反映《圣经》里七宗罪过的恐怖片。这部影片叙述了一个极富哲学意味的犯罪故事。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疯狂的凶手自认上帝, 围绕天主教对gluttony (饕餮) 、greed (贪婪) 、sloth (懒惰) 、lust (淫欲) 、pride (骄傲) 、envy (嫉妒) 和wrath (暴怒) 这七大死罪的惩戒, 逐条杀人的犯罪故事。Seven是一个在宗教上非常神秘的数字, 这部电影里“七”可谓无处不在, 这无处不在的“七”暗示着宿命的罪与罚。对于西方观众来说, 看到“七”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它在西方宗教文化里的含义, 而不了解《圣经》的中国观众则很难从“七”里看出特殊意义, 还是只能把它看成一个普通的数字而已。电影增加了一些更有利于不同宗教文化观众理解的信息, 被译为《七宗罪》, 巧妙地把中国观众不熟悉的、含有西方宗教色彩的文化转化为中国人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文字, 使影片主题变的鲜明起来, 引起观众的认同和好奇, 起到了一定商业宣传的目的。因此在进行宗教文化类电影名称翻译的时候, 需要作一些补充或进一步的说明以增进观众的理解。
正如包惠南所说, 电影的译名既要符合语言规范, 又要富有艺术魅力, 既要忠实于原片名的内容, 又要体现其语言特色, 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因此, 只有了解西方电影片名的特点并且深刻理解西方源文化, 才能真正了解影片片名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成中文时才能忠于原文。再把它与中国文化合理性、创造性的融合, 按照我国电影片名的特点, 转化为中国观众能够理解和喜欢的方式, 这样创造出既忠于原文又具有艺术性和商业性的成功的片名翻译, 实现两种文化最完美的融合。
摘要:由于各民族在文化背景上存在巨大差异, 在翻译西方电影片名时, 会存在一些文化的流失甚至误解。该文以影片的翻译原则出发, 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的影响进行了对比阐述, 从人文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三种文化方向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以求在西方文化转化为中国文化时达到最大程度的功能对等。
关键词:翻译原则,电影片名,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吴源.英文电影名翻译中的双文化现象[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7 (4) .
[3]汪福祥, 伏力.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3.
[4]包惠南, 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5]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6]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从中英文姓名透视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3
语言和文化是共生共存且互为表里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呈现,而文化则是语言的基底和内涵。因此,我们常说,一个民族的语言是该民族文化的表现。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探究语言问题之时,就应当在致力于语言本体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着眼于其文化内涵的深度发掘,这才是我们语言学研究的题中之义。
值得一提的是,姓名是任何语言中都有的,尽管不如其他词类,如动植物词、颜色词、数字词这样有鲜明的对应关系,但不同文化中的姓名仍蕴藏着一定的文化差异。姓氏作为人类社会中最简单且最为直接有效地用来区分人与人的象征符号,是人类社会从蛮荒蒙昧的原始社会迈入人类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姓名不仅具备了区别功能的实用性作用,在各种社会中,姓氏在相当大程度上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功能。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交际双方首先遇到的信息就是姓名和称呼。
一个在本民族人看来不成其为问题的姓名和称谓,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何等重要的角色,当我们对另一方的文化知之不多或者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交际上的误会与尴尬,而这些是可以通过我们将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分析加以掌握的。尽管近现代学者研究姓名已经开始逐渐深入到文化层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往往更多的局限于语言学层面,而同文化的联系显得稍有隔阂,实际上中英文姓名文化的诸多异同是我们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它将对我们了解两个民族的语言乃至历史文化提供可靠的参照。
从最直观的形式出发,中文名和英文名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中文名的姓在前,名在后,而英文名中的形式则是first name(given name)+middle name+family name(surname),其中first name相当于中文姓名中的名,而family name指的则是中文姓名中的姓,可见中文与英文的姓名在姓与名的次序上是有所不同的,且中文姓名中不存在英文姓名中为的middle name这一“中间名”概念。而深究中英文姓名的差异则可追朔到它们的起源乃至历史的发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它们的不同之处,试图从姓名以管窥豹地对两种语言及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为跨文化的交流提供些许便利。
谈到姓氏中的名,我们可以从中文名和英文名在选择时的自由度来加以比较。首先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传统的中国名字在选择上有一个典型的现象,即避讳。这是人们为了表达对已过世或有名望、受人敬仰的先辈的敬畏之情,而在命名时的一种处理。《礼记·典记》曾记载道:“名字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发展到后来,则有了“公讳”和“家讳”,到汉以后的避讳又有了所谓的“国讳”、“圣讳”。在汉民族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这种严格的姓名避讳制度实际上是建立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之上的,到了现代社会,民主思想进入了中国之后,传统的避讳制度便成为了历史而不复存在。相较于中文名的这种严格的避讳制度,英文名在西方社会则没有将等级制度反映在名字上,在他们看来重复使用某个名字更多的是为了表达某种特殊的意义,有时是为了希望子女能继承先辈的某种精神,有的则是为纪念家族中的某一位成员或表达对某一位成员的爱戴、敬仰和怀念之情,父子同名在西方社会中是很常见的一种做法,如著名的黑人人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这体现在称呼上则表现为比较熟悉的朋友和同事之间多用名相称,与汉语文化里的称呼方式不同。因此,注意到这种区别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上避免前文提到的类似于初次见面不知如何打招呼的尴尬。
当时间的车轮驶入二十世纪下半叶,等级观念制度在中国已经不再占主宰地位,人们彻底放弃了传统的家庭宗室观念,在名字的选择上,中国人迎来了一个极度自由的新时期。越来越多的父母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耳目一新的名字,在命名时往往标新立异,不但喜欢用生僻字,如“陈一氍”、“鲁暐”,还喜欢用父母双方的复姓来起名,如“张杨细雨”、“陈余落雁”、“汪孟子骏”,甚至将一些常用词组作为名字,如“王妃”、“王子”等等,究其原因,无外乎是这些父母想要避免孩子与他人重名,表达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同时显示出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追求。事实上,随潮流取名在近几十年的中国历史中是有先例的,比如建国初期以“建国”、“援朝”、“解放”、“跃进”为名,六十年代出现的“自力”、“自强”、“卫红”、“卫东”为名,七十年代出现的“文革”为名等,都体现了中国人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而在精神层面上的一种需求,以及他们赋予名字深刻内涵背后的心理诉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人在名的选择上基本是限制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其选择也具有相当的随意性。对于他们而言,为孩子选择名字几乎是在一种完全闭合的状态中,因为一般的英语工具书后通常都附有英语名字的列表供他们选择,在他们眼中,名字并不像中国人看来如此的重要,名字仅仅是用来区别于社会成员的符号而已。可见,仅仅在姓氏这样一个并不大的问题上都给与了较大关注的中华民族无愧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和人文情怀的民族。
综上所述,中英文姓名从起源、形式、功能及取名和称呼方式上蕴含的文化信息都不尽相同,这正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之体现。通过对中英文姓氏的语言文化层面的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两种民族姓名文化内涵的了解,进一步认知中西方在文化心理、传统思想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异同,相信在这类问题上更深入的探讨,对跨文化交际是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1]周一农.词汇的文化蕴涵[M].上海:三联书店,2005.
中西方餐饮文化商务礼仪 篇4
不同的名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名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从跨文化的角度揭示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差异和不同,可以使人们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提高跨文化意识。
餐饮文化由于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中国餐饮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古有民以食为天、丰衣足食之说,今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的俗语。人们把饮食文化作为生活的重要部分,常以饮食的好坏来衡量生活水平的高低。而盛大的节日也都与饮食相关联。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一直延续至今。
另一方面,作为东方礼仪之邦,重视宴席座次礼仪、受礼仪是中国人数千年的传统。据有关史料记载,至少在周代,我国饮食礼仪就已经初步形成,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并对西方餐饮文化产生一定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饮食文化正向多元化发展。自清代以来,一些西餐礼仪被引进。中西餐餐饮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在中国,圆形餐饮颇受欢迎。因为圆形的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饮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中式菜肴大多数不会只有一种材料,通绿色蔬菜做伴菜,如芹菜或青椒,衬托粉红色的猪肉。一顿饭不会只有一款菜肴,通常同时常有其他伴菜或配料衬托主菜,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例如烹煮猪肉,会以爽脆的端上两款、甚至四款菜肴,且每款菜肴都要色香味俱全,端上次序则以菜肴的搭配为配。
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可能会提供刀具,但最好是用筷子大前题,通常同类的菜肴会同时端上,不会前后分别端上,总之整顿饭都要讲求协调的搭。筷子是进餐的主要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筷子。不可用筷子敲击其他物品,更不可以用筷子对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当你用筷子去取一块食物时,应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吃完饭或取完食物后,要将筷子放回筷子座。一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为此,尽可能贮存不同品种的茶,以便照顾到客人不同的品茶需要。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一些事宜。座位最近茶壶的人应该负责为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岁,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当他人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一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为此,尽可能贮存不同品种的茶,以便照顾到客人不同的品茶需要。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一些事宜。座位最近茶壶的人应该负责为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岁,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当他人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西餐菜单上有四或五大分类,分别是开胃菜、汤、沙拉、海鲜、点心等。应先决定主菜。主菜如果是鱼,开胃菜就选择肉类,在口味上就比较富有变化。西餐的第一道菜是头盘,也称为开胃品。开胃品的内容一般有冷头盘和热头盘之分。味道以咸和酸为主,数量少,质量较高。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汤。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等4类。鱼类菜肴一般作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称为副菜。通常水产类菜肴与蛋类、面包类、酥盒菜肴品都称为副菜。肉、禽类菜肴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称为主菜。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蔬菜类菜肴可以安排在肉类菜肴之后,也可以和肉类菜肴同时上桌,所以可以算为一道菜,或称为一种配菜。蔬菜类菜肴在西餐中称为沙拉。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后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它包括所有主菜后的食物,如布丁、冰淇淋、奶酪、水果等。西餐的最后一道是上饮料,咖啡或茶。
使用刀叉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拿刀切成小块,用叉子往嘴里送。用刀的时候,刀刃不可以朝外。进餐中途需要休息时,可以放下刀叉并摆成“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表示没吃完,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排放在盘中,表示已经吃完了,可以将这道菜或盘子拿走。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不用放下来,但不要挥舞。不用刀时,可用右手拿叉,但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要拿着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要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任何时候,都不要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不要在餐饮上化妆,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时打嗝是大忌。取食时,拿不到的食物可以请别人传递,不要站起来。每次送到嘴里的食物别太多,在咀嚼时不要说话。就餐时不可以狼吞虎咽。对自己不愿吃的食物也应要一点放在盘中,以示礼貌。不应在进餐中途退席。确实需要离开,要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饮酒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该将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当别人为你斟酒时,如果不需要,可以简单地说一声“不,谢谢!”或以手稍盖酒杯,表示谢绝。
有人说,中国文化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吧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个体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认也就以和为贵了,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
①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想饮食观。这种理性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却大大阻碍了如饮食文化的发展。西餐讲究营养、菜色的搭配,讲究餐具与服务,但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较为单一。
而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这也是中餐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名义食为天”的后半句是“食以味为先”,就是这种对美味的追求,使不够营养成为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协调唯独,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
②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名族性格也有影响。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节日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名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宴席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干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③餐饮上用语的差异
中西方在请客吃饭上的文化差异也要注意,否则会引起笑话。
中国人热情好客,请客吃饭时一般都要菜肴满桌,但无论菜多么丰盛,嘴上总要谦虚的说:“没什么好吃的,菜做的不好,随便吃点。”然而,当英美人听到这样的客套话,会觉得很反感:“没什么吃的,又何必请我?菜做得不好,又为什么要拿来招待我?”按照中国的习俗,为了表示礼貌,习惯上会一再劝客人多吃点,而中国人往往是“言不由衷”,明明肚子饿,嘴上却说:“我饱了,不用了。”
而英美人招待客人一般没那么讲究,简简单单三四道菜就可以了。用餐时,一般主人会说:“Help yourself, please!”英美人待客尊重个人意志,讲究事实就是,一再问客人要不要食物或者强塞食物给客人,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什么时,如果你想吃的话,可以直接了当的回答说要。在客人在用餐期间,一定要赞美主人所准备的食物好吃,称赞主人的手艺好,否则不管你吃得多饱,主人都不会高兴。
英文商务邮件礼仪 篇5
“在商务交往中要尊重一个人,首先就要懂得替他节省时间”,电子邮件礼 仪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节省他人时间,只把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需要的人。写 Email 就能看出其人为人处世的态度。你作为发信人写每封 Email 的时候,要想到收信人会怎样看这封 Email,时刻站在对方立场考虑,将心比心。同时勿对别人之回答过度期望,当然更不应对别人之回答不屑一顾。
以下职业电子邮件中礼仪问题,希望能给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一、关于邮件主题 主题是接收者了解邮件的第一信息,因此要提纲挈领,使用有意义的主题行,这样可以让收件人迅速了解邮件内容并判断其重要性。
1.一定不要空白标题,这是最失礼的;
2.标题要简短,不宜冗长,不要让 outlook 用,才能显示完你的标题;
3.标题要能反映文章的内容和重要性,切忌使用含义不清的标题,如“王先 生收”;
4.一封信尽可能只针对一个主题,不在一封信内谈及多件事情,以便于日后 整理;
5.可适当用使用大写字母或特殊字符(如“*!”等)来突出标题,引起收件人注意,但应适度,特别是不要随便就用“紧急”之类的字眼;
6. 回复对方邮件时,可以根据回复内容需要更改标题,不要 RE、一大串。RE
二、关于称呼与问候
1.恰当地称呼收件者,拿捏尺度
1.1 邮件的开头要称呼收件人。这既显得礼貌,也明确提醒某收件人,此邮 件是面向他的,要求其给出必要的回应;在多个收件人的情况下可以称呼大家、ALL。
1.2 如果对方有职务,应按职务尊称对方,如“x 经理”;如果不清楚职务,则应按通常的“x 先生”、“x 小姐”称呼,但要把性别先搞清楚。
1.3 不熟悉的人不宜直接称呼英文名,对级别高于自己的人也不宜称呼英文 名。称呼全名也是不礼貌 的,不要逮谁都用个“Dear xxx”,显得很熟络。
2.Email 开头结尾最好要有问候语 最简单的开头写一个“HI”,中文的写个“你好”;结尾常见的写个 Bes t Regards,中文的写个“祝您顺利”之类的也就可以了。俗话说得好,“礼多人不怪”,礼貌一些,总是好的,即便邮件中有些地 方不妥,对方也能平静的看待。
三、职场的电子邮件礼仪
1.Email 正文要简明扼要,行文通顺 Email 正文应简明扼要的说清楚事情;如果具体内容确实很多,正文应只 作摘要介绍,然后单独写个文件作为附件进行详细描述。正文行文应通顺,多用简单词汇和短句,准确清晰的表达,不要出现让人 晦涩难懂的语句。
2.注意 Email 的论述语气 根据收件人与自己的熟络程度、等级关系;邮件是对内还是对外性质的不 同,选择恰当的语气进行论述,以免引起对方不适。尊重对方,请、谢谢之类的语句要经常出现。电子邮件可轻易地转给他人,因此对别人意见的评论必须谨慎而客观。邮 “ 件门”就是深刻的教训!
3.Email 正文多用 1234 之类的列表,以清晰明确。如果事情复杂,最好 1、2、3、4 的列几个段落进行清晰明确的说明。保持你的每个段落简短不冗长,没人有时间仔细看你没分段的长篇大论。
4.一次邮件交待完整信息 最好在一次邮件中把相关信息全部说清楚、说准确。不要过两分钟之后再 发一封什么“补充”或者“更正”之类的邮件,这会让人很反感。
5.尽可能避免拼写错误和错别字,注意使用拼写检查 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自己态度的体现。如果是英文 Email,最好把拼写检查功能打开。在邮件发送之前,务必自己仔细阅读一遍,检查行文是否通顺,拼写是否 有错误。
6.合理提示重要信息 不要动不动就用大写字母、粗体斜体、颜色字体、加大字号等手段对一些 信息进行提示。合理的提 示是必要的,但过多的提示则会让人抓不住重点,影 响阅读。
7.合理利用图片,表格等形式来辅助阐述 对于很多带有技术介绍或讨论性质的邮件,单纯以文字形式很难描述清 楚。如果配合图表加以阐述,收件人一定会表扬你的体贴。
8.不要动不动使用¤之类的笑脸字符,在商务信函里面这样显得比较轻佻 Business Email 不是你的情书,所以¤之类的最好慎用。只用在某些你确实需要强调出一定的轻松气氛的场合。
四、夹带附件
1.如果邮件带有附件,应在正文里面提示收件人查看附件;
2.附件文件应按有意义的名字命名,不可用外星人才看懂的文件名;
3.正文中应对附件内容做简要说明,特别是带有多个附件时;
4.附件数目不宜超过 4个,数目较多时应打包压缩成一个文件;
5.如果附件是特殊格式文件,因在正文中说明打开方式,以免影响使用;
6.如果附件过大(不宜超过 2MB),应分割成几个小文件分别发送;
7.尊重对方的习惯,不主动发起英文邮件; 如果对方与你的邮件往来是采用中文,请不要自作聪明的发送英文邮件给 他;如果对方发英文邮件给你,也不要老土的用中文回复。
8.选择便于阅读的字号和字体。选择便于阅读的字号和字体。中文老实点用宋体或新宋体,英文就用 Verdana 或 Arial 字型,字号用 五号或 10 号字即可。这是经研究证明最适合在线阅读的字号和字体。不要用稀奇古怪的字体或斜体,最好不用背景信纸,特别对公务邮件。
五、结尾签名 每封邮件在结尾都应签名,这样对方可以清楚的知道发件人信息。虽然你的 朋友可能从发件人中认出你,但不要为你的朋友设计这样的工作。
1.签名信息不宜过多 电子邮件消息末尾加上签名档是必要的。签名档可包括姓名、职务、公司、电话、传真、地址等信息,但信息不宜行数过多,一般不超过 4 行。你只需将一些必要信息放在上面,对方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自然会与你 联系。引用一个短语作为你的签名的一部分是可行的,比如你的座右铭,或公司 的宣传口号。但是要分清收件人对象与场合,切记一定要得体。
2.不要只用一个签名档 对内、对私、对熟悉的客户等群体的邮件往来,签名档应该进行简化。过 于正式的签名档会让对方显得疏远。你可以在 OUTLOOK 中设置多个签名档,灵活调用。
3.签名档文字应选择与正文文字匹配,简体、繁体或英文,以免出现乱码。字号一般应选择比正文字体小一些。
六、邮件回复
1.及时回复 Email 收到他人的重要电子邮件后,即刻回复对方一下,往往还是不可少的,这是 对他人的尊重,理想的回复时间是 2 小时内,特别是对一些紧急重要的邮件。对每一份邮件都立即处理是很占用时间的,对于一些优先级低的邮件可集中 在特定时间处理,但一般不要超过 24 小时。如果事情复杂,你无法及时确切回复,那至少应该及时的回复说“收到了”,我们正在处理,一旦有结果就会及时回复。不要让对方苦苦等待,记住:及时做 出响应,哪怕只是确认一下收到了。如果你正在出差或休假,应该设定自动回复功能,提示发件人,以免影响工 作。2.进行针对性回复 当回件答复问题的时候,最好把相关的问题抄到回件中,然后附上答案。不要用简单的,那样太生硬了,应该进行必要的阐述,让对方一次性理解,避免 再反复交流,浪费资源。
3.回复不得少于 10个字 对方给你发来一大段邮件,你却只回复“是的”、“对”、“谢谢”、“已 知道” 等字眼,这是非 常不礼貌的。怎么着也要凑够 10个字,显示出你的尊重。
4.不要就同一问题多次回复讨论,不要盖高楼 如果收发双方就同一问题的交流回复超过 3 次,这只能说明交流不畅,说 不清楚。此时应采用电话 沟通等其它方式进行交流后再做判断。电子邮件有时并不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多个收件人频繁回复,发表看法,把邮件越 RE 越高,这将导致邮件过于冗长笨拙而不可阅读。此时应即是对之前讨论的结果进行小结,删减瘦身,突出有用信息。
5.要区分 Reply 和 Reply All(区分单独回复和回复全体)如果只需要单独一个人知道的事,单独回复给他一个人就行了。如果你对发件人提出的要求做出结论响应,应该 replay all,让大家都知 道;不要让对方帮你完成 这件事情。如果你对发件人的提出的问题不清楚,或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与发件人单独 沟通,不要当着所有人的面,不停的 RE 来 RE 去,与发件人讨论。你们讨论好了再告诉大家。不要向上司频繁发送没有确定结果的邮件。点击“回复全部”前,要三思而行!
6.主动控制邮件的来往 为避免无谓的回复,浪费资源,可在文中指定部分收件人给出回复,或在 文末添上以下语句:“全 部办妥”、“无需行动”、“仅供参考,无需回复”。
七、正确使用发送,抄送,密送 正确使用发送,抄送,要区分 To 和 CC 还有 BCC(区分收件人、抄送人、秘送人)
1.To 的人是要受理这封邮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的,理应对邮件予以回复响 应。
2.而 CC 的人则只是需要知道这回事,CC 的人没有义务对邮件予以响应,当然如果 CC 的人有建议,当然可以回 Email。
3.而 BCC 是秘送,即收信人是不知道你发给了 BCC 的人了的。这个可能用 在非常的场合。
4.TO,CC 中的各收件人的排列应遵循一定的规则。比如按部门排列;按职 位等级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都可以。适当的规则有助于提升你的形象!
5.只给需要信息的人发送邮件,不要占用他人的资源。
6.转发邮件要突出信息。
八、注意事项
1.在你转发消息之前,首先确保所有收件人需要此消息;
2.转发敏感或者机密信息要小心谨慎,不要把内部消息转发给外部人员,或 者未经授权的接收人;
3.如果有需要 还应对转发邮件的内容进行修改和整理,以突出信息;
4.不要将 RE 了几十层的邮件发给他人,让人摸不着头脑;
5.对外重要文件必须经高阶主管认可签字转为 PDF 文件,或由高阶主管亲 自发送;
6.所有的电子邮件应自我 Double check 后才发出。
【点评】
1、沟通的效果,面对面最好,电话次之,邮件最差;
2、以后发送的邮件切记不要出现无标题之类,这样给收件人后期查询带来很多 不便,同时也给收件人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3、如果前后发送同一个主题的邮件,但是邮件的内容有所变化,应在邮件标题 中有所提示,如(更新)字样,当然,最好的方式是一步到位;
4、准确把握收件人、抄送人、密送人的不同使用方法及不同;
5、一个邮件通常只包含一件事情;
6、邮件的征文应突出主题,便于收件人阅读所要表达的重点,如果内容太多,可在邮件正文简明扼要的概括下内容要点,并注明详细内容请参看附件;
7、特殊格式的文件,需注明打开的方式,这样给使用者会带来更多的方便;
8、对财务人员来说,在报送报表、应收账款等情况时,可注明“**年**月** 公司**报表”,在报送应收账款时,可注明“**公司应收账款表(截止**月* *日)”,这样可以使人更加方便的阅读,也便于后期查看;
中西方商务礼仪(英文) 篇6
工种:西餐烹饪技师
题目:论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观念与饮食方式
姓名:
身份证号: 等级:技师 准考证号:
培训单位:北京旅游学院培训部
鉴定单位:
鉴定所 2009年06月07日
内容提要:
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西方饮食精巧专维、自成体系。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在西方,烹调则是一种劳动。
关键词:
文化,中餐,西餐,饮食方式,思维方式,口味,烹调
目录
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1.西方人饮食观念 2.中国人饮食观念
3.饮食观念及味道和营养
二、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1.中西菜肴用料的不同 2.中餐主张素食 3.西餐注重营养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1.用餐方式及餐具 2.用餐礼仪
四、中西饮食未来前景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中西餐饮仍就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点和弊端。那么如何避免和剔除两者的缺点,如何改善两者的饮食结构,如何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如何让中西方饮食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是我们长期需要努力的方向。这里将简要从下面四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1.西方人饮食观念
中国人吃口味,西方人吃营养。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2.中国人饮食观念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
中国人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一下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然是很难涵盖得了的。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饨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了。因而一说到营养问题,实际上就触及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
3.饮食观念及味道和营养: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有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
尽管我们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身,但我们的烹调术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性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近年来我国厨师参加世界烹调大赛,人家端上一个菜营养成分开列得一清二楚,我们则拿不出这份材料。经人提问,亦瞠目结舌不知所云,大大地吃了哑巴亏!
基于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绿菜花(西兰花)也都生吃。因而他们的“沙拉”有如一盘兔饲料,使我们难以接受。现代中国人也讲营养保健,也知道青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将被破坏,因而我们主张用旺火爆炒。这虽然也使维生素的含量下降,但不会完全损失,可味道却比兔饲料好吃得多。因而中国的现代烹调术旨在追求营养与味道兼顾下的最佳平衡,这当然也属于一种“中庸之道”。
二、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1.中西菜肴用料的不同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2.中餐主张素食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3.西餐注重营养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 人称为动物性格。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1. 用餐方式及餐具:
在用餐方式上。在中国,无论什么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桌子中间,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在餐桌上,中国人都喜欢互相劝酒,夹菜,举杯共欢,非常和睦生趣。而西方就不同了,当他们聚在一起吃饭或请客时,劝酒,夹菜并没有中国人那么热情,并且客人与主人之间也没有那么客气。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吃各的,没有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趣。中餐上桌的菜讲究丰盛多样,一般是8或10碟、12碟,品种多样,从主菜到汤,到甜品,到水果,次序也讲究。而西方人宴客则是以牛、羊、猪排等为主食。
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呢,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筷子古时候单叫箸,箸的起源可追溯到周代,《礼记》、《荀子》、《史记》都提到箸,在《韩非子》特别提到以荒淫奢侈闻名的纣王,使用“象箸”进餐。浙江大学游修龄教授认为:东西方出现进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环境有关系,筷子要发源于有竹子的地方。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声。”则恰好验证了这样的结论。筷子的特点是“以不变应万变”,料想方的扁的,长的短的,硬的软的,统统可以一夹就起来,确实神奇。这一直很让中国人骄傲,并将其视作先进的象征。
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到了城市定居以后,刀叉进入家庭厨房,才不必随身带。但大约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所以西方使用刀叉不过四五百年历史。同筷子的简单相比,刀叉种类较多,属于专用工具,但由于这种“专”往往表现出“大巧若拙”而被国人忽视。回到餐桌上,也许应对炖得稀烂的黄豆猪蹄,筷子还能游刃有余,一旦碰上牛排,恐怕筷子就要自惭形秽了,刀叉这时表现出它们的专业特长。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筷子和刀叉与思维方式的关系很难得出结论。不过关于使用筷子更有利锻炼思维能力的说法却着实有科学依据。科学家们曾从生理学的观点对筷子提出一项研究成果,认定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从而刺激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让人动作灵活、思维敏捷。而筷子中暗藏科学原理也是毋庸置疑的。
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接受一位日本记者采访时,也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中华民族是个优秀民族,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使用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真是高明极了!”
2. 用餐礼仪:
在礼仪方面,中西两者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在用餐过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撒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这段话大意主要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也不要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的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交谈。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的模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卫生与营养了。尤其是在经历了非典以后。还有,人们因为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觉得中餐做起来太麻烦,不如来个汉堡方便等。这样一来在饮食上差异也就不太分明了。
四. 中西饮食未来前景:
对于中国人,我们一出生便开始了品味中式饮食了,因而或多或少对厌倦中式饮食。同时我们现在又正处与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中,西方饮食的进入使得我们有了新鲜感,开始习惯出入西式快餐店,品味与中式饮食不同的西餐或西式快餐。然而,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和习惯毕竟与西方有天壤之别,这决定了中式饮食在我国人民心目中的基础地位,它决不会因为西餐的介入而改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西餐在中国会越来越盛行,但它只能是大多数人生活的“调味剂”,总不会有中国人将西餐当主食的一天。
参考文献:
1、百度搜索:《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2、《饮食文化》——(wfm86hc—Tom.博客)
3、《中国的饮食文化》
(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
4、《西方饮食文化》
(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教科文艺)3.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发展趋势研究
专业论文作者:
(签字)
中西方商务礼仪(英文) 篇7
关键词:英语翻译,文化差异,《甄嬛传》
《甄传》自2011年末开播以来风靡全国,甚至日、韩及整个东南亚。在提倡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四年后,美版《甄传》已经在美国HBO电视网开播。虽然国人对这部佳剧津津乐道、赞叹连连,但西方观众却对此评价不高,其根源在于中西方文化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在影视作品中,要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在西方观众面前,台词翻译是关键。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应的翻译策略把差异融合到文化共性中。
1 思维方式差异
1.1 政治伦理型与科学认知型
中西方哲学传统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以儒家为代表的先哲出于忧患意识,更加关注政治伦理,其思维的中心是“仁”、“礼”以及“伦常治道”,政治、伦理、哲学相互交融孕育了中国政治伦理型的思维方式。而以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西方智者们更重科学、重认知,重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哲学和科学相互交融便孕育了科学认知型的思维方式[1]。
中国政治伦理型思维和西方科学认知型思维对各自的古代传统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制度的发展又体现在语言的变化上。西方观众对《甄传》评价不高,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古代传统制度给他们的理解造成了障碍。一方面,西方许多观众对中国古代传统政治制度不了解,而他们长期以来实行的又是民主制度,所以对在《甄传》中接触到的中国皇权制度感到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十分荒谬;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森严,所以中国古代话语中有许多能清晰体现身份等级的词句,尤其是在皇室用语中。而西方用语中类似体现身份等级的词句很少,或者其所体现的等级制度也没有那么强烈,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西方观众对剧情的深刻理解。例如:台词中皇后向皇上自称“臣妾”,但英语中不能翻译成“I”。皇上和皇后虽为夫妻,但仍有严格的身份等级,用“I”完全体现不出身份等级,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所以英文译本中只能忽略不译。又比如“是,娘娘圣明”一句,其中包含了侍从对主人的无限敬畏和奉承,但英文译本中翻译为“Yes,my lady.Exactly!”虽然也能体现一定的敬畏和奉承之意,但相较于中文台词,这种感情色彩程度被大大削弱了。虽然这些都是细微的差别,但把所有这些差别放入到整部剧的台词中就会给中西方观众的理解造成巨大差异。
1.2 直觉性与逻辑性
中国的感性直觉型思维提倡通过静观、体认、灵感、顿悟等直接而快速地获得整体感觉和总体把握,其核心是“悟性”。而西方更偏向于逻辑型思维,其核心是“理性”[1]。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语言中则表现为:汉语重意合(Parataxis),而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句子之间少有关联词或衔接词,句式和行文如山间溪水般跳跃、抖动,但一直前行。英语则不同,英语为了体现严密性和逻辑性,句子和文章之间通常情况下都会有关联词或衔接词,行文严谨,整个句子架构成星系状排列[2]。例如《甄传》中眉庄对皇上说的一句话:“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英译本“They would rather die on the branch retaining their scent than be scattered onthe cold wind”。
1.3 模糊性与精确性
模糊性思维重视直觉体悟,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西方思维的对象和主体都是精确的,其精确性思维的基础是“二值逻辑”,即“非此即彼”、“非真即假”,所以西方思维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非常明确[1]。
中西方模糊性与精确性思维在中国古诗词的英译中体现得比较明显。中国诗词讲究“朦胧美”、“意境美”,但在诗词英译中很容易导致这两种美的缺失。试比较以下《甄传》英译本中的部分诗词翻译:
1)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香减玉消。
Beauties of slim waist in the Chu palace are quite graceful and charming.But their youth and beauty will fade away with the years.
2)雨潇潇兮洞庭,烟霏霏兮黄陵。望夫君兮不来,波渺渺而难升。
Raindrops fall on Dongting Lake.Fog shrouds the Imperial Mausoleum.I await my husband,but he has not arrived.The ripples in the sky are not-
3)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
It’s clear that the song is full of worry and sorrow.As if to complain that her lover has not yet return.
《甄传》之所以受到国内一致好评,诗词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优美的诗词不仅展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增添了剧作的美感。以上英译诗词中着重考虑到西方观众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所以大多采用了意译的方式。但不难看出,大部分中文诗词译成英语后,原有的意境美和朦胧美已经完全丢失。
2 风俗习惯不同
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心理活动上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点,这就是文化心理差异。典型的例子是斯特普效应。一般认为,念字和说出字体颜色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例如,用蓝颜色写“红”这个字,要求被试者说出字的颜色,而不是念字的读音,即回答“蓝”。结果发现说字的颜色时会受到字义的干扰。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反映出,熟练掌握自己母语的人,当使用某一特定词的时候,必然从内心激发起这个词的语意代码[3]。
2.1 对动物的看法不同
中西方对动物的感情色彩或其所代表的意义有不同看法。最明显的例子是中西方对“龙”的看法。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权威和高贵。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龙是帝王的象征。正如《甄传》中的雍正皇帝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真龙天子”。然而在西方文化里,龙一般会和“邪恶”、“狰狞”、“恶魔”联系起来;蝙蝠在中西方文化中也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西方人一提起蝙蝠就联想到丑陋与罪恶,所以英语中带有bat的习语大多都含有贬义,如as blind as a bat(有眼无珠)。相反,在中国文化中,蝙蝠被看作是一种吉祥物,因为蝙蝠的汉语发音中“蝠”同“福”。
2.2 对植物的看法不同
人们通常喜欢赋予植物某些特点或含义,以此来传达自身的情感。但由于中西方审美意识和文化背景不同,对植物的看法也不同。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牡丹象征着富贵、繁荣,自古以来就是花中之王。所以《甄传》中皇后的居所都种满了牡丹,象征着皇后雍容华贵、母仪天下。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通常象征气节,所以《甄传》里皇帝赐给沈眉庄许多菊花,并把她的居所改名为“存菊堂”,以赞美她的气节。但在西方文化中,牡丹、菊花、杏花或松柏就没有类似的寓意。
2.3 对颜色的看法不同
许多颜色在中西方文化中寓意也不尽相同。比如中国人一提到红色,就会联想到吉祥、好运,但红色在西方人眼里却象征着是“bloody(血腥)”和“ferocity(暴行)”;蓝色在中国文化中有“恬静淡雅”之意,但在西方文化中却带有“忧郁”的意思,如“in a blue mood(情绪低沉)”;在中国文化中明黄色象征着威严、富贵,在《甄传》中皇上、太后、皇后以及皇贵妃才能穿明黄色的衣服;紫色在中国文化里象征富贵、好运,《甄传》里甄给皇上绣了一个紫色的锦囊,寓意“紫气东来”,但西方文化里缺乏这种含义。
3 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翻译策略
中西方文化要相互交流,尤其是中国文化要向外传播,灵活、有效的翻译起到很大助推作用。当目标语语言和文化与源语语言和文化一致时,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而当目标语语言和文化与源语语言和文化不一致时可使用意译法,例如在翻译某些包含有动物延伸意的词时有些可直译,有些就只能意译,如“亚洲四小龙”,不能译成“Asian Four Dragons”,而要译成“Asian Four Tigers”;重组法,例如由于中西方对诗歌的审美意识不同,《甄传》中的中国传统诗歌在译成英语时,为了方便理解和欣赏,可重组中文诗歌;加注法,为了让西方观众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部分翻译可结合直译法和加注法,例如《甄传》中对动植物的翻译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4 综述
影视作品“走出去”本质上是文化“走出去”,弘扬本国文化,而中西方文化在思维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翻译要做到原语文化意识与目标语载体的交融,不仅要考虑到观赏者的接受程度,还应该尽量保持原语的特色,力求做到让观赏者感受到本国原汁原味的文化。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0-46.
[2]张代芬.浅析中外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以《甄嬛传》英文译本为例[J].科技导向,2014(20):287-295.
浅谈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篇8
【关键词】 中西方 餐桌礼仪 比较 差异
1.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中的中国餐桌礼仪
据文献记载,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就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届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至今,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中西餐饮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与传统的中国家庭同桌用餐,须尊重他们的文化、礼仪及习俗,用餐时注意不要触犯多样的禁忌,因为中国人认为饮食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用餐时犯了禁忌,便会带来厄运。例如吃鱼,当吃完了一面鱼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条鱼翻转至另一面,他们认为若翻鱼时弄破鱼身,便意味着渔船会翻沉,这是由于香港在开埠初期是一个渔港,渔民很关注船只的安全航行。此外,中国人从不会端上七碟菜肴用饭,因为葬礼后的“解慰酒”须有七碟菜肴;不可用筷子垂直插入碗饭的中央,因为这样有点像在拜祭祖先;用饭后不可说“我吃完饭了”,这意味着自己已死去,不会再有机会吃饭,而应该说“我吃饱了”;吃饭时避免筷子触碰饭碗而发出声音,这不单是不礼貌,亦意味着无饭吃;要培养吃光碗中饭的习惯,一粒饭也不可剩在碗里,否则将来的太太或丈夫是痘皮脸的,也不尊重辛劳耕种的农夫。这些迷信的饮食习俗流传至今,或多或少仍然成为中国人的饮食礼仪。
餐桌礼仪在现代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用餐不只是满足基本生理的需要,也是重要的社交经验。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饮礼仪知识便显得特别重要。无论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须掌握一些礼仪。
2.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中的西方餐桌礼仪
西方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他们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帮助孩子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西方孩子一般两岁时开始系统学习用餐礼仪,四岁时就学到用餐的所有礼仪;五岁左右的孩子都乐于做一些餐前摆好所有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事。
在儿童的餐桌礼仪中,美国人还注重进行环保教育。五六岁的孩子应知道哪些是经过再生制造的“环保餐具”,哪些塑料袋可能成为污染环境的“永久垃圾”。外出郊游前,他们会在家长指导下自制饮料。尽量少买易拉罐等现成食品,并注意节约水电,因为他们懂得“滥用资源,即意味着对环境保护的侵害”。对于这种餐桌教育,美国一位老师说:“文明礼貌对个人事业的成功极有帮助。大的商业交易或爱情往往是从餐桌上开始。”
3.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的比较
中国和美国在餐桌上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并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餐桌礼仪。其中包括座次安排,上菜顺序,餐具摆放,停菜方法,肢体动作和语言的含义,下面主要围绕肢体动作和语言的含义来分析下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
在中国,平时吃饭,家长会告诫小孩不要用筷子敲打碗盆。逢到家里请客吃饭时,尤其不可将筷子胡乱地敲打碗盆。
这究竟是为什么? 有人以为这种礼仪规范是跟乞讨的忌讳有关的。就是说,只有乞丐讨食时才会有筷子敲打碗盆。这种解释比较容易接受。事实上,还有另一种解释值得重视,古时候有所谓“蛊毒”之说,相传蝈是一种由人工培养的毒虫,人取百虫放入瓮中,经年打开看时,必有一虫将别的虫都食尽,这虫就叫蛊的。古人因此将毒害人而令人不自知,称为蛊毒。在用蛊的粉末放在食物里毒害他人时,为使蛊起作用,就要在下毒时边念咒语边敲打碗盆。因此,用筷子敲打碗盆就成了饮食中的大不敬。
暂停用餐时,双手如何摆放可以有多种选择。你可能喜欢把双手放在桌面上,以手腕底部抵住桌子边缘;或者你可能喜欢把手放在桌面下的膝盖上。双手保持静止不动,在同桌的人看来,可能比用手去拨弄盘中的食物,或玩弄头发要好得多了! 吃东西时手肘不要压在桌面。在上菜空档,把一只手或两只手的手肘撑在桌面上,并无伤大雅,因为这是正在热烈与人交谈的人自然而然会摆出来的姿势。不过,吃东西时,手肘最好还是要离开桌面。
在美国,不允许进餐时发出声响,不允许替他人取菜,不允许吸烟,不允许向别人劝酒,不允许当众脱衣解带,不允许议论令人作呕之事。用餐时不应将手肘镇在桌子上妨碍他人进餐,而且也不美观,更不可晃动椅子发出怪声。当口中有食物时,不可喝水、喝汤或讲话,如果不小心犯了此错,应说“excuse me”,待食物吞下后,再继续话题。进餐时应尽量参与话题,不要保持沉默或只与邻座讲话,而忽略其它宾客。如果对某些食物过敏或不喜欢,可以只取一些或根本不拿,并婉转地向女主人解释。进餐期间如果咳嗽,应以餐巾捂住,并致歉。但如果太严重,则不妨先离座,等缓和后再返回座位。在餐桌上也不可用牙签剔牙,最好能等到宴毕后到洗手间用牙签取出。女士也不可在餐桌上补妆。有事须先行离席,应向在场的人致意。
由于个人在餐桌上用餐的仪态确实会对别人造成某种程度的心理影响,因此父母自孩子进入青少年后,就应该拨出足够的时间在餐桌上陪伴孩子,以确保他们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
综上所述,中西餐桌礼仪有不少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了解西方餐桌礼仪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和在国外生存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要在餐桌上表现出良好的素质。因此,学习和研究餐桌礼仪是我们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维萨. 餐桌礼仪:文明举止的起源、发展与含义[M].刘晓媛,译.北京: 新星出版社, 2007.
[2]冯玉珠. 宴之道: 职场宴请细节攻略[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3]陈弘美. 中式、西式、日式餐桌礼仪实用知识[M] .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5.
[4]段洁. 餐桌礼仪与口才[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5]於奇.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张玛莉. 成功有礼(2) 餐桌礼仪和饮食主张[M].广州: 广州出版社, 2005.
【中西方商务礼仪(英文)】推荐阅读:
中西文化在社交礼仪中的差异英文版05-25
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07-05
中西方文化礼仪07-17
中西方餐桌礼仪09-16
中西方饮酒礼仪06-12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08-14
中西方礼仪比较论文09-12
中西方餐桌礼仪禁忌12-29
中西方餐饮礼仪的差异10-22
中西方婚俗礼仪之区别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