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婚俗礼仪之区别

2024-10-25

中西方婚俗礼仪之区别(共4篇)

中西方婚俗礼仪之区别 篇1

论文关键词:中世纪 婚姻礼仪 基督教 儒家思想 宗法思想

论文摘要:婚姻乃人生大事。通过对中世纪中西方的婚姻礼仪进行比较,可以分析得出其背后不同的文化内涵。中世纪西方国家的婚姻礼仪主要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而处于同一时期的中国,其婚姻礼仪则主要受封建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传统的宗法思想的影响。

中国有句俗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而婚礼作为“五礼”中的“嘉礼”,是礼的本源和发端,是人生最重要的礼仪之一,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一直深受重视。然而,由于地理、民族、历史、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的婚礼习俗存在诸多差异。例如,西方的婚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且由牧师主持,然后新郎新娘相互交换结婚戒指并吟诵结婚誓言;而中国古代的婚礼多在新郎家中举行且由男方家长主婚,然后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透过这些有趣的礼仪,令人不禁发问:“为什么会有这些结婚礼仪?为什么中西方的婚礼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于是,以中世纪中西方的婚姻礼仪为切入口,通过比较,试图分析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从《当代国内外学者对欧洲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一文中了解到,大约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西方社会学和人口学研究逐渐兴起,并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大面积地涉及到婚姻与家庭问题,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重要成果。著名的人口学家杰克·古迪(Jack.Goody),就以人口学的方法,写成了《欧洲家庭和婚姻的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and Marriage in Europe)一书。而有关中世纪婚姻的专门化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迅速拓展,大量关于中世纪婚姻和家庭研究的学术期刊应运而生,有关的讲座也频频举行。其中英国“剑桥人口和社会结构史研究组”(Cambridge Group for theHistory of Popul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的动态最为活跃,该团体将中世纪婚姻作为其探讨的一个中心课题,汇集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社会史和人口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如拉斯莱特(Laslett),瑞格莱格(Wrigleg),斯克菲尔德(Schofield),理查德·斯密斯(Richard Smith)等,取得了一批引人注目的重要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婚姻问题研究的展开。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中的探讨呈现出广角度与多层次的特点,有关的研究日益深入,一批著名的学者脱颖而出,一些更有分量的学术著作相继问世……中世纪的婚姻研究不仅在学术界赢得了一席之地,甚至一度成为历史学研究的“时髦”领域。

就国内来看,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及其所带来的某些婚姻观念与婚姻家庭模式的变化,随着西方新史学在我国史学界的传播,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西欧中世纪的婚姻问题进行研讨。不过,由于我国西欧中世纪史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因而专门研究中世纪婚姻的学者并不多,至今仍未有这方面的学术专著问世。一些关于西方婚姻家庭的著作的译著虽时有出版,但主要集中在人口学、社会学和法学等领域,而其中关于中世纪欧洲婚姻的论述又多采用西方人的传统观点,层次不深,论述不详,对西方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吸纳不够;学术论文的数量也相对较少。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6大问题上:1.中世纪婚姻思想的历史根源;2.男女的结婚年龄;3.教会与婚姻;4.贵族与婚姻;5.王室与婚姻;6.宗教改革与中世纪的婚姻⑴。

概括来说,对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有着相当突出的现实意义,因而较早受到了西方学者们的重视,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相比之下,我国学者对这一领域虽然有所关注,但还缺乏深度与广度。“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南,对西方学者的学术成果进行批判地分析与借鉴,拓展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无疑是我国史学界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⑵”。再者,在有关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中,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似乎还没有对中西方婚姻礼仪进行专门研究的论著,而笔者又对此怀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试图通过对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进行比较以分析其背后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希望能为此方面的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西方中世纪的婚姻礼仪

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所以这里所说的西方中世纪婚姻礼仪主要是指西方中世纪的教会婚礼。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是神圣的、是庄严的、是婚姻当事人永远的约定。“伊甸园是礼堂,上帝是主礼人,亚当与夏娃结为一夫一妻,这正是基督教婚姻的根据。”⑶在4、5世纪,教会开始要求结婚的基督徒从教士那里得到婚姻祝福,教会的婚礼仪式首次形成……在以后的世纪里,教会想把婚姻以某种教会仪式标志出来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以致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完整的基督教会婚姻仪式出现了。下面是一份完整的、从11世纪起就流行于英国的婚礼仪式书,从中我们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基督教会婚姻仪式的整个过程:

新郎和新娘被领到教堂门口或教堂前面,以上帝、教士和围观的人群作证。新郎站在新娘的右手,因为女人是从亚当身上左边的肋骨制成的。(4)(对此,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于建波却在《西方婚礼习俗一瞥》一文中说道:“至于新娘站在新郎左边则是很有趣的说法。古时候抢婚成风,新郎用左手护住未来的新娘的同时,还必须腾出右手,用剑打败并赶走其他想抢她为妻的人。”(5))

教士开始向众人询问结婚预告:“我的兄弟们,现在我们聚集在这里,在上帝和他的天使及所有的圣徒面前,在教会面前,使两个身体结合在一起,从今以后,他们将可能成为一体,他们在上帝的信仰和法律中是两个灵魂,而最终他们可能将结合一生。因此,我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向你们询问,如果你们中任何一个人知道任何一种这两个人不能合法地结合在一起的原因,请现在陈述出来……”

同样的询问也被问及新郎新娘:他们是否秘密地做过什么,是否发过什么誓言,是否知道他们之间有任何方式的联系。如果其中有任何一种障碍被陈述出来并被保证加以证实,那么婚姻就要被推迟直到事实被澄清。这种结婚预告一般要被张贴三次,在三个特定的神圣日子,每个日子间隔一星期。如果没有结婚障碍被提出,婚礼就被举行,教士向新郎问道:

“你愿意娶这位女子为妻,爱她、尊敬她、维护她、保护她,不论在健康还是生病时,都作为一个基督徒丈夫对待他的妻子那样,只要你们生活在一起?”

“我愿意。”

新娘也被问及同样的问题……

“我愿意。”

然后新娘由她的父亲或朋友给出,如果新娘是姑娘,不用把手蒙上,如果是寡妇,则要蒙上手。新郎接受她,以上帝和他自己的忠诚,当着教士的面,用自己的右手拉着新娘的右手,以现在时向新娘发誓:

“从今天起,我以你作为我的妻子,不论好、坏,不论贫、富,不论生病、健康,只有死亡才会将我们分开,让圣洁的教会作证,我发誓。”

新娘也向新郎发类似的誓:

接着,新郎把金或银和一枚戒指放在盘子或书上,由教士祝圣戒指:

“让我们祈祷,人类的创造者和保持者,精神荣耀的给予者,永久得救的赐予者,我主上帝,赐福这枚戒指,让戴上它的人以天国防卫的力量武装起来,以有利于她的得救,阿门……”

然后,教士把戒指递给新郎,新郎用右手拿着戒指,左手拉起新娘的右手,说道:“用这枚戒指我娶你为妻,我给你金、银,用我的身体尊敬你,用我世间所有的财产尊敬你。”

新郎依次把戒指戴在新娘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上,分别说道:“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最后让戒指停留在第二个手指上,说道:“阿门。”因为这个手指有某种静脉,通到心脏,在它们之间,内在的感情总是鲜艳明朗,真正的银制戒指象征着这一点。然后新郎新娘低头,教士向他们祝福。

之后,所有的人都走入教堂,新人跪在祭坛前,接受教士和众人的祈祷,祈祷生活美好、后代昌盛、和平永久、相爱到老,祈祷上帝赐福荣耀给灵魂和肉体。然后新人被带入教堂内殿,做弥撒。之后,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仪式全部结束。

当天晚上,在新人上床后,教士还要来祝福婚床,以保护他们不受魔鬼的侵袭,教士用圣水点洒他们,给他们散播和平,然后离开……(6)

二、中世纪时期中国的婚姻礼仪

史学界传统观点认为,中世纪的分期是从公元476-1640年,约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到明朝。根据《元代社会婚姻形态》以及《中国古代女子全书》中所载《至元婚礼》(《元婚礼贡举考》第一章)等资料的记载,婚姻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盛于周秦,代有因革损益……朱子《家礼》的“议婚”,在元朝婚制中被确立,成为订婚程序中的首项礼仪。(7)下面简单归纳我国中世纪时期的主要婚礼程序:

(一)议婚 也就是“提亲”。男方家长先派一位媒人到女方家中去求婚,称“下达”。

(二)纳采 就是男方家长向女方献礼求婚的礼仪。在征得女方的同意后,才派使者前去行纳采之礼。在“六礼”当中,纳采、问名、纳吉、请期和亲迎皆用雁作礼物。婚书是纳彩的重要仪项。男家准备好婚书,晨起,奉婚书祝告祠堂,以示祖宗后嗣香火相续,同时也期盼先祖保佑子孙婚姻圆满成功,并以之征得祖宗许可。随后,以本宗亲戚、媒氏为使者前往女家。女家父母或族长出门相迎,媒氏将婚书呈献女方主人;女方父母或族长收受婚书后,祝告于祠堂,以求祖先护佑,不忘先人赐体之功。一般官宦之家还专门躬行虔诚仪式,礼文节仪十分讲究(8)。

(三)纳币 也就是所谓的“下聘”。民间又有纳红定,吃肯酒的说法。吃肯酒即是许亲定婚,男家须向女家送纳“定婚礼物”(9)。

(四)铺房 所谓“铺房”,就是举行婚礼前夕布置装饰新房,是婚礼的序幕,通常由女方亲友进行。据文献记载,这项婚礼仪式至迟于宋代已经十分流行。明清以来,此俗一直相沿至今。(10)。

(五)亲迎 即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如今所谓“婚礼”,是指结婚典礼仪式,亦即古代六礼的“亲迎”。关于这一礼仪,《仪礼·士昏礼》有详细记载。

(六)下轿利市 即新妇被迎娶至夫家后下轿、下车入门过程的祈吉庆贺活动,主要有撤谷豆、跨鞍、跨火、抱毡等。据宋高承《事物纪原》所考,撒谷豆之习始于汉代。至宋代,兼撤钱、果,如《梦梁录·嫁娶》载,新妇人门“赳择官执花斗,盛五谷豆钱彩果,望门而撤,小儿争拾之,谓之撒谷豆。”

跨鞍意在取“鞍”的谐音“平安”之“安”的口彩,据认为滥筋于北方骑猎民族。

新妇跨火,本是从火堆上跨过,始于北朝。其初始寓义,或云除秽驱邪。

抱毡,即新妇下轿后足不沾地而踏红毡人室,或以红毡裹新妇抱之进门。据考,此仪始于唐代。明外方山人《谈征·事部》:“今人娶妇,舆轿迎至大门则转毡以人,弗令履地。读白太傅〈春深娶妇家〉诗云:„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则此俗唐时已然矣。(11)”

(七)拜堂 又称“拜天地”或“拜花堂”,是婚礼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仪式和高潮,通常是新婚夫妇同拜天地和互拜,也就是现在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可见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花烛》、清翟颧《通俗编·仪节》及赵翼《咳徐丛考·拜堂》等,多有记述,亦见于诗文等。按传统婚俗,拜堂之后即成夫妇,为社会所承认。因而,拜堂是婚礼诸仪式中的大礼。礼成之后,新人就会被送人洞房,直到这时新郎才能揭去新娘头上的喜帕。

(八)喜宴 即婚礼中的庆贺筵席,今俗称之喝喜酒。从古至今,各种喜庆活动多有酒筵相伴,一向被视为人生大礼的婚礼自不例外。

(九)坐帐 宋代称“坐虚帐”、“坐富贵”等,即迎新妇人新房。《梦梁录·嫁娶》载,新妇下轿诸利市仪式过后,“入中门,至一室中少歇,当中悬帐,谓之坐虚帐;或径迎人房室,内坐于床上,谓之坐床富贵”。

(十)撒帐 新婚夫妇交拜之后或坐帐之际,向帐内散掷金钱彩果的祈吉仪式。相传始于汉武帝时婚仪,历代相承迄今。至今仍广泛流行的以枣、栗撒帐的撒帐歌称:“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或是:“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皆谐取“早立子”的口彩祈福。

(十一)合髻 又称“结发”。成婚之夕,新婚夫妇分男左女右共髻束发仪式,源自古代成年礼。合髻、结发多为新房中仪式,又出自成年礼仪式,故后世称原配夫妻为“结发夫妻”。

(十二)合卺 又称“合匏”、“合欢”、“交杯酒”等,即新婚夫妇合饮交杯酒(同心酒),象征夫妇合体相亲。其礼仪始于周代,历代相承。无论皇室贵族还是庶民百姓,行合香礼都是婚礼中除拜堂而外的又一重要仪式,故也以合香代称成婚。唐宋以来,行合誉之礼开始以杯代飘(香),因而别有“合欢杯”、“交杯酒”等说。

(十三)闹房 即“闹洞房”。

(十四)妇见舅姑 这是成婚次日或第三日新妇拜见公婆的仪式,始于周代。在古代,新妇拜舅姑是其正式为夫家宗族所接受、确认其成为本家族成员的一种庄严仪式,所以十分认真,甚至还要参拜家庙。唐朱庆徐《近试上张水部》诗,即以拜舅姑来隐寓其恭求水部员外郎张籍荐引:“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拜见时,新娘要献枣和栗子于公公,献干肉于婆婆。

(十五)庙见 第三天,男家主人带新娘去参拜祠堂。如果结婚时舅姑已死,则在婚后三个月到祖庙去奠祭舅姑,称“庙见”。新妇只有在拜见舅姑和庙见这两项仪式完成之后,才能成为丈夫宗族中的一员,整个婚礼才算完成,否则,“女子未庙见而死,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也。”

(十六)回门 又称“谢门”,新婚夫妇于婚后首次至女家何安、示谢兼新婿拜认女方亲属。回门时间,或婚后三五日、一个月,因地区、时代及路途远近而异,是传统婚礼的最末一项仪式。据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记载,远在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已有此礼仪。宋代称作“拜门礼”。

三、透过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的比较分析其文化内涵

中世纪时期中西方的婚姻礼仪已经存在极大差异,而其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婚俗文化的根源不同。西方国家受宗教思想影响较深,尤其是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而中国古代传统婚礼的价值观念的核心是儒家传统的宗法思想,是一种“夫为妻纲”、传宗接代的庆典,婚礼格外隆重奢华,各种仪式活动也渗透着“早生儿子早得福”、“多子多孙多福寿”的宗法意识,即《礼记·昏义》所说的“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中国传统的宗教仪式主要是对祖先的拜祭。祖先被视为血源之本(“祖宗,人之本也”),祖先崇拜则是为了“报本”,祖宗祭祀是传统中国家庭重要的礼仪活动,在其婚礼中也有明显体现;而西方国家崇尚基督教,其婚礼一般在教堂举行,并由教士主持,婚礼过程中贯穿着“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位一体”的基督思想的传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传统婚姻的首要要求,它反映古代社会家长制度和包办婚姻的价值观,这不仅在礼俗上得到肯定,而且也在政治、法律上得到认可和巩固;西方婚礼则反映出男女双方的地位相对较平等。基督教强调男女都是上帝的儿女,男女应该平等,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所以,他们不像中世纪的中国人,只重视生男孩,而是把女孩也看成爱情的结晶,一样受到父母的疼爱。之所以称其为“相对平等”,是因为它本身也存在男女不平等的地方,例如在婚礼开始时,教士向女方问道,“你愿意以这位男子为夫,服从他、服侍他……”,而且也存在贵族和王室联姻、政治婚姻等问题,只是没有中国古代的那么明显罢了。相比之下,中国中世纪时期的婚礼所表现出来的则是极其明显的“男尊女卑”以及“男本位”思想,妇女地位低下,“三从四德”要求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可见妇女的一生都要依附于男子,服从于家族利益。在古代婚礼中,纳采、问名、纳吉,请期和亲迎皆用雁作礼物,因为雁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在拜堂之前,男女双方根本“素未谋面”,反映了“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再者,婚礼过程中,许多礼节都是针对女子而设定的,例如“跨鞍、跨火、抱毡”等等。

中国传统的婚俗也带有较强的封建政治文化色彩,婚姻有时甚至成为了政治结盟的手段,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和亲”,就是以婚姻作筹码,换取和平的交易,是政治支配婚姻的产物;在西方,婚姻是男女青年爱情的归宿,缔结婚姻的目的是为了让双方长相厮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一起,是个人的私事,所以,西方人在选择伴侣时,注重的是感情的有无,而不是家庭的利益,家族的声望。恰恰相反的是,中国古代的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所以,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家族、繁子孙,同时用来维护并提高家族名望及地位。由于婚姻会为家族增加一名外姓女子为成员,所以男家在选择媳妇方面特别严谨,以免有辱家声,家族娶媳妇远比个人娶妻子来得重要。婚姻被视为家庭的要事,而非个人的私事,所以男女间的爱情并不能作为婚姻的首要依据,这主要也是受宗法思想的影响。

还有婚神信仰的不同。在中国传统的婚姻观里,认为婚姻是五百年前上天注定的,是人力所不能更改的。中国古人最早的婚神是伏羲和女蜗,相传伏羲和女蜗结为夫妻而繁衍了人类,他们既是人类的始祖,又是“制嫁娶”和“置婚姻”的神仙,后世将他们奉为婚神。中国古人还相信“赤绳系足”的天命观,认为人一生下来,就被月下老人以红绳系足,姻缘早以天定。因而,尽管古代婚姻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却很少有人会主动进行反抗。另外,中国古代的婚姻礼仪中也存在许多迷信的成分,例如议婚时“换八字”、撒豆以避“三煞”等等;与中国社会的祭祖祭孔风习不同,基督教是把尊奉和敬拜天主作为第一教义,这是其十戒中的第一条,舍天主不得别有拜祭之偶像。西方社会也没有祭祖习俗,也不许信众祭祖。在西方神话传说中,主持人间婚姻的爱神很多,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是阿芙罗狄德、维纳斯等,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则是维纳斯之子丘比特,丘比特手中有爱之神剑,当射出的金剑射中了青年男女的心,两人就会产生美妙的爱情,进而缔结成婚姻,但当射出的是银剑时,男女青年就不会有美满的结局。所以他们的婚姻更多的是考虑“真爱”。

此外也反映出中西方审美情趣不同。中国的婚俗崇尚喜庆、热闹,婚礼以红色为主色调。新嫁娘穿着红绣鞋,身着红嫁衣,头盖红喜帕,坐着红花轿,来到新郎家。新郎也穿着红色的礼服,并在家中则贴上红对联,挂上红喜字,欢迎新娘的到来。在中国传统婚俗中,红色不但令人感到喜气洋洋,吉祥如意,而且也预示着以后的日子会红红火火,幸福美满;西方国家的婚俗崇尚纯洁、浪漫,婚礼以白色为主色调。新娘子身穿白色婚纱,手戴白色手套,头顶白色纱巾,不但美丽端庄,而且也象征着新娘的纯洁高尚。西方人的婚礼喜欢用鲜花来装扮,很多人在婚礼鲜花的使用上,也偏爱白色,他们认为白色即纯洁无暇,又浪漫温馨,与唯美的爱情正吻合。归纳起来,西方的婚礼神圣、庄重、浪漫,而又相对简洁;中国的婚礼隆重、喜庆,然而仪式十分繁琐,并且显得铺张浪费,因而现在许多中国的年轻人都选择西方的结婚仪式。

当然,中西方的婚礼也存在相似、甚至相同之处,例如都崇尚多产等等,但由于相似成分较少,而且也不是本文主要探讨之处,这里便不赘述了。

参考文献: 大勇:《中国传统婚庆礼俗与当代婚礼》,《现代交际》2001年11期;

石德才:《当代国内外学者对欧洲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西方礼仪文化之送礼观 篇2

众所周知,礼仪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交往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而送礼,作为交际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因文化差异,各国对礼仪的理解各有差异,送礼的习俗和禁忌也各有不同。随着中国和西方国家各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因此,本文从“送礼”这一社会现象入手,具体比较中西方有关送礼的习俗,禁忌和对礼仪的不同理解,探究其深层文化根源,从而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礼仪概述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仁、仪、礼、智、信”,其中“礼”是中国儒家思想最经典、最辉煌的一页。它的影响深远,至今还倍受人们的推崇。随之送礼也就成了最能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所以中国自古就有“礼尚往来”, “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多人不怪”的说法。而西方社会,作为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同样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着人类对礼仪的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

礼仪,作为人际交流的基本原则和工具,在日常交际中它 “协调着人际之间的关系, 规范着人们日常的行为, 影响着各色人等的社会文化心理, 从而使人类社会规律化、有序化地运转。”纵观全球,各国皆有送礼的习俗,但“礼多人不怪”这一传统观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将面临更多挑战,所以以下将就中西方送礼中所体现的礼仪差异进行对比研究。

三、对比分析

(一)送礼的场合。

在中国,送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逢年过节,日常亲朋,邻里间走动,托人办事或答谢等,礼物都会被派上用场,而送礼的场合也是名目繁多。从小孩满月、百日、周岁; 长辈或老年人,甚至年轻人和小孩的生日到日常的婚、丧、嫁、娶诸类重大活动和乔迁,开张庆贺等,应邀的亲朋好友自然要送礼。

相对而言,西方国家的日常送礼就没那么频繁,但在亲朋好友生日、订婚、结婚周年纪念日、乔迁、告别,大学毕业以及圣诞节等重要日子,或应邀到他人家中拜访时通常也会带些礼物。

(二)礼物的选择。

中国人在选择礼物时很重视礼物的价值,认为礼物越贵重就越尊重对方,其表达的感情也就越真挚, 所以赠送礼品时一般都会考虑到具体的对象和场合。而在生日,乔迁和日常的婚、丧、嫁、娶中,送钱则较为普遍,这在西方是非常少见的。但中国人不太注重礼物的包装,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包装也给予了更多关注。

西方国家在礼品的选择方面没有太多讲究,他们一般不送也不接受太贵重的礼物,因为这可能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礼轻情意重”,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赠送礼物人的心意和祝福,而不是礼物的价格。一束鲜花,一瓶酒,一盒巧克力,一块手表,一些房间的装饰物,纪念品,自制的手工艺品或卡片等都是很好的礼物。但西方人比较注重礼物的包装,无论买来或自制的礼物一般都要经过精心的包装。

四、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

礼仪在其历史演绎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带有其本土文化的特征。日常交际中不同的习俗和禁忌本質上都有其深层的文化根源,所以在理解和尊重这些礼仪差异前应对其文化根源有一定的了解。

(一)集体主义 VS. 个人主义。

根据霍夫斯泰德提出的五大价值维度之一的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维度来看,中国文化属于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个人主义文化。

在集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下,中国人群体观念较强,对群体有依赖性,认为每个人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复杂的群体网络中的一分子。因此,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重视处理人际关系,力图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中国人重“礼”,崇尚“礼尚往来”,希望通过互赠礼物的方式维系或加深与他人的关系往来和情感联结, 从而得到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

而西方最为推崇的却是个人的独立和自主,尊重个人权力,向往自由,崇尚平等。他们认为自己只是文化模式里松散的个人,相对独立于集体,对集体的依赖性较小,并把自己的利益和自我实现放在群体之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太注重建立群体关系,所以送礼的场合相对于中国也少得多。

(二)面子观。

说到“面子”,Larry曾定义过“面子是每个社会成员希望拥有的个人自我形象” 在中国,“面子”是构成人际关系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尽量避免“丢脸”,要“给面子”、“顾全面子”。因此中国人在选择礼物时很重视礼物的价值,认为如果送的礼物太便宜了不但丢了自己的面子,还得罪了别人。

在西方,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个体本身,人际交往中崇尚自由、平等。因此,送礼更多表达的是对对方的喜爱和肯定,并不十分关乎礼物的价格和双方的面子。

五、结论

总之,“送礼”这一日常交际中随处可见的社会习俗,是生活中人际交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与送礼相关的习俗和禁忌本质上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礼仪文化和价值观念体系。随着生活中跨文化交往的增多,理解这些深层文化的本质和特征有助于双方加强沟通与认识,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可能引起的误解和冲突。

参考文献:

[1]舒安娜.交际礼仪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26.

[2]王爱英.中西交际差异对礼仪的影响[J].公关世界,2006,(7):54.

[3]刘甜甜.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各国送礼习俗的差异[J].时代,2008,(4):47-48.

[4]Larry A.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and Lisa A. 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Pek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9:104

[5]胡超.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的文化渊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4):51. (编辑郑云东)

一些失传的婚俗礼仪 篇3

一.打腰站

打腰站又称“腰言”。过去,娶媳妇多是骑驴或马,(忌骑骡子,骡子不生育)中途会路过一些村庄,所过村庄免不了有相识的亲朋好友,出手嬉戏庆贺,在村口摆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放四碗整菜席 四个酒盅,一壶酒,选定能言善辩的长者与娶亲人对话,双方你有来言,我有去语,既讲究礼体,还不能失去风趣。客:(双手作揖)告偏。主:多偏了些脚步。

客:快快下马四咱家,整一整衣帽喝点儿茶。主:今日不巧偏偏忙,还怕误了新人的拜花堂。

客:桌上有酒有肉五碟四盘子,猪肉夹丸子,先来揭拍揭拍,吃上两口充充饥,喝上两口驱驱寒。主:酒足饭饱,改日再来打搅……。

对答完毕,客方看看时辰不早,搬走桌子,让要亲人过往。

二、递下马蛊

耍亲队伍进村后,先鸣炮,示意主家出门迎亲。先在村中十字路口摆放一张桌子,上边摆放酒,酒蛊,茶水。向送女亲戚递下马蛊。递下马蛊同打腰站基本相似,一问一答,非常有趣。怕的是对答不上或答非所问出丑。所以在物色送女亲戚时要注意人选,双方语言主要围绕喜事多言吉庆的话,切不可因小失大失去体面又闹翻了脸。

男家:亲家,有失远迎。

女家:等候迟来。

男家:冰天雪地天气寒,山高路远还架了些山,让亲家一路受了些风寒。

女家:虽然冰天雪地天气寒,恰好今日天气还有些暖……

双方对答完毕,将新亲家引到避风处喝茶休息,等候待大戚。

三、逐位请 逐位安

新娘入洞房后,主家开始宴请送女戚,俗称“待大戚”。陪请的必须是本族或来宾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或是在外有声望的人和娶亲的相关人员。主请人身穿长袍马褂,站立宴席门前,双手作揖,弯腰施礼,口中念念有词:四门的亲家上位站,我奉主家把戚安,亲家的口,主家的手,不必亲家来动手。本来是先请老老外家,老外家,男女外家新亲家。到至今日,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跑前跑后,费了不少精神,先请媒公大人,月老先生,男外家为主,女外家为戚,男外家常来常往,女外家初来一次,先请女外家、男外家、新亲家、四门的众亲家。不知亲家尊辈大小,请席口得席互相让位。完毕,依请顺序入席。

见大小(拜神祗)

太阳出来月正西,满院的亲家来道喜。

亲家们,咱们先攀三辈,后道喜 新人站位,平身,鞠躬,跪: 爷爷奶奶的四头,外爷外婆的四头。舅舅妗子的四头,姑父姑父的四头,姨夫姨姨的四头,哥哥嫂嫂的四头,姐夫姐姐的四头,礼房二宅的四头 厨房食客的四头,端盘掇碟的四头。请人唤戚的四头,陪戚看席的四头。碾米磨面的四头,剥葱捣蒜的四头 烧火打炭的四头,洗锅涮碗的四头 跑前跑后的四头,响工轿夫的四头

平身、新人退位。

拜天地、拜父母 新人站位:

中西方婚俗礼仪之区别 篇4

浅析现代婚俗礼仪较古代简化的原因

作者:陈浩渊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5期

摘 要:本文通过传统婚俗礼仪与现代婚俗礼仪的对比,从生产力发展,社会思想与社会形态的改变,传统婚礼服饰的消亡三个方面论述现代婚俗礼仪较传统简化的原因

关键词:婚俗礼仪简化原因

中图分类号:K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230-02

婚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为。婚姻使人类的基因得到延续,并形成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礼俗。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婚姻具有极高的地位。婚姻不仅是人际关系的开始,也是社会关系的整合。《礼记·婚义》说“: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至周代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婚姻制度,并对其后的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婚俗礼仪在不同的时代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思想。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婚礼习俗的差异,现选取关中地区民间传统婚俗礼仪与现代婚礼仪式进行对比关中地区民间传统婚俗礼仪

关中地区民间传统婚俗礼仪依据《仪礼·士婚礼》而来,分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个步骤。

1.1 纳彩

纳彩是传统婚俗礼仪的第一个步骤。《仪礼·士婚礼》曰“:婚礼下达,纳采用雁。”男女双方家族在决定联姻后,由男方派遣家族中主事之人或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士前往女方家中行纳彩之礼。一般携带五谷、六畜和少量礼金作为纳彩的礼物。纳彩之后,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关系基本确立,婚礼的相关事宜可以进一步完成。

1.2 问名

纳采之礼完毕后,紧随其后的就是问名之礼。《仪礼·士婚礼》记载“:摈者出请,宾执雁,问名,主人许,宾入受,如初礼”。求婚的男子请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及出生年月,然后将男女双方生辰八字放在一起进行占卜。如有凶兆就不能成婚。需要指出的是,关中地区民间传统婚俗礼仪中问名和纳采是一起进行的。在纳采之礼后,男方的使者执酒敬于女方摈者,将女方的生辰八字带回占卜,如果是吉兆,就派使者再次送雁至女家,并将占卦结果告知女方,于是开始下一个仪式—— 纳吉礼。

1.3 纳吉

纳吉是在问名之后举行的仪式。《仪礼 ·士婚礼》说:“纳吉用雁,如纳。”经过问名,男方将女方辰年月日带回男家,与男方的八字合在一起卜算。得到的结果若为吉兆 ,便将卜卦的结果派使者告知女方,表明男方已经认同了此门亲事。所以,纳吉同理认为是定婚礼。在行礼之时,男方使者携礼物至女方家,正式拜访女方家族。通过这一仪式,两家正式定下婚事。经过了纳吉礼后,双方的婚事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1.4 纳徵

纳徵又称为纳币或纳聘。俗称下聘礼或下财礼,《礼记·婚义》言“:纳徵,纳聘财也。”纳吉礼毕后,男方择日将聘礼送往女方家中。男女双方的重要亲属此时进行最初的会面,彼此联络感情。行礼时,男方亲属除聘礼外还携带礼品若干赠与女方亲族。而女方亲族选出代表接受男方的聘仪和馈赠,同时以美酒佳肴作为酬谢。

1.5 请期

请期是男方择定成婚日期后派媒人通知女方的仪式。《仪礼·士婚礼》记载“:请期用雁,主人辞,方宾许告期,如纳徵礼。”行礼时,男方将卜算好的婚礼吉时用金粉写在红纸上,再用红绸包裹,外用金丝结成同心结,派使者送往女方家中。若女方同意婚期,则派使者携礼物至男方家正式确立婚礼举行日期。

1.6 亲迎

亲迎是女婿亲自前往女方家中迎娶新娘的仪式。它是六礼中最为繁琐、最为关键的一项步骤。在关中地区民间传统婚俗礼仪中,婚庆仪程并不是在一天之内完成的,除了迎亲的当日,前后还要各延一天。前一天的仪程,是迎亲的准备。这一天,女家要派几位妇女去男家整理新房,称为“铺房”或“暖屋”,表示娘家对女儿的最后一次照顾,也有在女儿未过门前对女婿侍奉的意义。男家要给女家送“催妆礼”,意为催促女家妆扮新人“过门儿”,其中除了一般的礼物外,还有供女方妆饰用的物品,这是男女两家婚聘中最后的一项礼品往来。同时,新郎要到自己的亲戚朋友家去行礼,有表示成年执家的意思。婚礼当日,女子于五更时分起床梳妆。由三位家族中子女双全的女性长辈充当“好命婆姨”为女子梳理妆容。俗称“开脸”、“上头”,即由年长女性用线绞去新娘脸上绒毛,称为“开脸”,同时将长发绾成发髻,称为“上头”。妆毕后,女子于家中正厅行跪拜之礼拜别父母,后由喜娘带回闺房等待男方亲迎。男方于早晨十点左右至女方家迎娶新娘。中间接受女方亲族的考验,民间习俗众多,多为考验男子诚意与否。男子于正午之前迎走新娘,黄昏之时于家中举行婚礼仪式。新郎新娘入洞房后,还有一系列仪俗,诸如“坐帐”、“撒帐”、“吃子孙饺子”、“喝交杯酒”、“和合茶”,后又衍生出吃团圆饭、夫妻结发和闹洞房等。婚礼庆典后的第二天,新郎新娘还要实践一些杂仪,称为成妇礼、成婿礼、庙见、认大小、试厨、回门等,具体是新娘要叩拜祖先,拜公婆、拜三代。新郎要到岳家“复面拜门”,也有三日后同新娘“回门”一起进行的。完成这一系列仪程,婚礼才算最终完成。关中地区现代婚礼习俗与传统礼俗的对比

与传统婚俗礼仪相比,现代婚俗礼仪大为简化。传统婚礼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个步骤在现代婚礼中基本消失,只余下一些剪影反应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的衰退。同时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现代婚姻礼仪日渐趋于西方婚礼的简洁化,方便化。关中地区现代婚礼习俗现基本省去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个步骤,男女双方在恋爱的基础上走向婚姻,选择在饭店举行相对西式的现代婚礼仪式,礼仪制度方面极为简化。3 婚俗礼仪简化的原因

与传统婚俗礼仪相比较,现代婚俗礼仪进一步简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3.1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婚俗礼仪简化

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传统的农耕型社会生产关系转变为工业型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社会生活节奏极为快速。现代社会,人们无需为婚礼的准备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也没有大量的剩余时间去进行复杂的婚礼仪式。这导致传统社会中产生的传统婚俗礼仪无法适应现阶段社会要求的简洁与便捷。于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现代简便的婚俗礼仪应运而生。

3.2 社会思想与社会形态的改变导致婚俗礼仪简化

社会思想与社会形态的转变必然导致社会文化的改变。婚礼习俗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随着社会文化的改变而形成不同的礼仪制度。当今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制度之中,相较于古代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其社会思想、文化思想、礼仪制度必然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现代婚俗礼仪进一步简化的原因大致为以下几点。

3.2.1 宗法制向现代家庭制的转变

在传统社会,宗法制的影响极为深远。它使社会成员按宗法的原则组织起来。一方面用自然血缘关系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限制人们的社会发展。在传统社会,家族对人身的控制是极为严密的。庞大的家族体系,复杂的社会关系,严密的封建礼制,使得家族家族间的社会联系形成了一套极为严苛繁冗的礼仪制度。而婚姻是家族社会环境的扩大,是家族社会地位的体现,所以传统婚俗较现代表现出一定的繁复性。当今社会,宗法制的消亡使得家族式的社会关系逐渐转变为家庭式的社会关系。家庭成员较家族成员的减少,社会关系的简化,个人身份的独立,使得婚姻关系由复杂的社会关系向简单的人际关系转变。最终形成了较为简单的现代婚姻礼俗。

3.2.2 庭伦理关系的改变

在传统社会,家庭关系讲究纲常伦理:“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夫权、父权是社会绝对权力的存在。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妻子、儿女沦为被统治阶级,失去其社会独立性。于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为婚姻的正统思想,而自由恋爱被视为对社会思想的叛离。诗经《将仲子》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便反应了这一社会现实。在传统社会,婚姻是“合俩姓之好”的社会关系,在婚礼仪制中,体现了夫权与父权绝对地位。繁冗复杂的婚礼仪制正是这种权力制度的强势表现。如今,传统社会的纲常思想随着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逐渐消亡。夫妻、父子之间从统治与被统治关系转变为平等关系。婚姻由制度体现转为个人意志的表现形式,其权力设定地位不复存在,而情感表现地位进一步上升。这就使得现代婚礼仪制由传统的繁冗复杂向简单便捷转变。

3.2.3 士族阶级的消亡

传统社会,士族阶级是礼仪制度的制定者与实施者。士族阶级代表着社会礼仪的行为准则。礼仪在传统社会中是明贵贱、别尊卑的手段。《荀子.富国》中记载:“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贱轻重皆有称者也”。作为统治者的士族阶级为确立其统治地位与统治权力,必然会制定一系列复杂的仪制系统。同时,作为社会行为的引导者,士族阶级的礼仪制度必然影响民间礼仪。体现于婚姻礼俗便是传统社会中婚礼仪制的繁复。如今,随着历史的转变,社会的发展,士族阶级已然消亡。以其为中心建立的传统礼仪制度随之消退。简单的社会关系决定了礼仪的简便性与实用性,体现在婚俗礼仪方面便是现代婚礼仪制较传统的进一步简化

3.2.4 婚姻制度的改变

传统社会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婚姻制度。传统礼仪制度规定了嫡妻的正统地位。只有妻子的迎娶方能举行正统的婚礼仪式。而妾作为女性地位的一种在传统社会中并没有正式的社会地位和权力。为了保证妻对妾的绝对权力,嫡对庶的绝对地位,繁复的婚姻制度就成了地位与权力的直接体现。而进入现代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无需通过繁复的礼仪制度来体现“妻”与“嫡”的地位与权力,这便导致现代婚俗礼仪较传统的简化。

3.3 传统服饰的消亡导致婚俗礼仪简化

服饰与礼仪是相统一的整体。古往今来,婚礼服都是婚礼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婚礼服在各个朝代、时期都有所差异。自周代婚礼服的出现,经历秦汉发展,在唐宋达到一个高峰,在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一大演变。纵观华夏婚礼,古代婚礼服制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爵弁玄端—— 纯衣纁袡”、“梁冠礼服—— 钗钿礼衣”、“九品官服—— 凤冠霞帔”。现代婚礼服饰因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多为西装和婚纱。传统服饰的消亡使得蕴涵于服饰之中的礼仪文化随之消退。与传统婚礼服饰的繁复相比,现代婚礼服饰更为简单便捷,体现在婚俗礼仪上便是传统婚俗礼仪的进一步简化。

参考文献

上一篇:珍爱网和百合网下一篇:珍惜纯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