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商务礼仪差异

2024-10-21

中西商务礼仪差异(精选12篇)

中西商务礼仪差异 篇1

礼仪是文化和历史沉淀的结果, 世界各国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礼仪, 很多文化礼仪只需要一提及就可以清晰辨别出文化特色, 我国开放的进程正在加快, 中西方文化和经济交往逐步增多, 在中西方文化的沟通中正确应用礼仪就成为决定交流质量、交流层次、交流内涵的关键影响因素。应该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礼仪的巨大差异, 要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家庭观念、民族主义等众多的不同中研究中西方文化礼仪, 使中西方在文化和礼仪上取得更多的共识, 在尊重中西方彼此文化礼仪特点的同时, 深化中西方文化和礼仪的交流, 进而为世界文化的沟通和交往创造良好的空间与环境。

1 文化背景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礼仪是文化的重要组成, 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就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礼仪, 中国的文化背景主要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墨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特别是孔子的仁爱思想更是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石, 中国的文化礼仪也就呈现出谦卑、内敛、仁慈的特点。西方文化背景主要来源于基督教, 上帝和《圣经》对西方形成了2 000年的影响, 在西方文化中《圣经》表现出的尊重、自爱、平等等价值观成为西方文化礼仪的基础。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方礼仪在形式、内容上的不同表现, 成为世界文化中曼妙的并蒂莲花。

2 价值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现代西方价值观念的产生肇始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 当时西方价值系统以社会价值为基础, 力图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建立更为有效的社会秩序, 进而体现出价值, 由于西方价值观念将人性看作是人的天然属性, 因此, “人, 生而平等”, 在西方文化中开始有意识地强调人的“尊严”, 他们认识到理性的光辉, 力求以对个人利益的尊重来完善社会, 使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乐观与信念。因此, 西方并不排斥对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尊重, 例如:在17世纪荷兰追求平等交换甚至成为国家和国民的认知, 这样的共识奠定了西方文化礼仪的基础, 形成了西方文化礼仪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特点。而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将利益特别是金钱和地位放在了次要位置, 文化中有意识地将文化价值放在首位, 而对利益却置于有悖于“君子”修性的位置, 这造成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以仁爱为中心, 在提倡国君———臣子、父母———孩子、丈夫———妻子、兄长———弟弟、朋友———朋友做到“忠”、“恕”、“孝”、“悌”的基础上, 建立起仁爱为中心的社会和家庭架构, 进而形成国家。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下, 中国文化礼仪中出现讲求“尊卑清晰”、“长幼有序”的特点, 这一点与西方, 特别是英美国家的文化礼仪有着巨大的差别。

3 集体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对比中西方发展的历史,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鉴别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 同时也是产生中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基础。西方人认为: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独特身份和个性, 而千万个个性和身份独特的人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西方看来, 只有尊重每个人的利益, 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 才能够有社会的发展, 特别经常用“天助自助者”来阐述个人主义, 这成为西方专有的文化符号, 也成为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出发点。特别是在基督教的传统中, 对个人更是突出和强调, 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尊重个人隐私成为西方文化礼仪中一个公允的价值观念和基础, 而这一点也经过不断地发展成为世界上礼仪的共识。应该看到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不等同于自私和利己, 而是在尊重个人的利益与价值的同时, 实现集体和社会的发展。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认同上的不同出现了西方人特有的对家庭、友谊的不同理解, 出现了对个人尊重的西方文化礼仪。在中国的文化和传承中集体主义一直是广为推崇和赞扬的美好事物, 无论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墨子的兼爱思想都对集体主义有着共同的肯定与鼓励, 在中国传统意识中, 有集体作为基础才能够有个人的利益, “大河没水小河干”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中国传统思想里更加强调集体的奋斗, 个人的成功属于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同时鼓励那些为了集体而做出个人利益牺牲的人。在这样的认知条件下中国文化礼仪更加重视集体主义, 往往会出现对集体主义的膜拜, 中国文化礼仪在表现形式上就变得更加含蓄和谦虚, 带有强烈的“东方智慧”的风味。

4 家庭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西方家庭结构较为简单, 基本为“父母———孩子”的二元结构, 多数老人在经济独立或者有自理能力时采用分开居住的方式, 老人更愿意从精神和荣誉上给年轻人以指引, 而很少从金钱、体力上给年轻人以帮助。而青年人认为自己代表着希望, 如果跟老年人长期住在一起将会在荣誉、自尊、能力方面受到损害, 因此也不会轻易组成老少几代、亲戚朋友的大家庭, 这是西方社会的文化特色, 同时也产生了西方文化礼仪的特点, 对于西方家庭, 成员被视为平等的主体, 每个人有平等的发言权, 因此, 可以看见西方的孩子直呼祖父母的名字, 而这一点在中国无疑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才是家庭幸福和家族兴旺的标志, 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 中国家庭的结构属于“老人———子女———孩子”三元结构, 家庭成员在一起居住和生活, 在家庭中年轻人对老人的尊敬和服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家庭尊重老人的经历、付出和指挥, 老人在家里有特殊的荣誉和特权, 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 中国家庭有彼此支持和相互依赖的特点, 这使得中国家庭更加重视自身的修为, 避免因自身的不足和缺失, 给整个家庭的其他成员带来损贬, 这就使中国家庭成为成员共同认可的单位, 因此, 中国家庭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荣誉感。反映在中国文化礼仪上, 中国更加注重“尊老爱幼”, 遵循在礼仪上突出秩序, 在秩序上强化尊重。

5 对民族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民族主义是对民族的认可, 中国历经了5 000年的风雨, 中国的国家形式也是由汉族独自建立的。我们说的社会礼仪标准也是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独自建立的。汉族在历史上通常和他们的祖先生活, 在工作期间和社会的连络用语言表达。只是表达一个微小的行动就能表明一些意义敏感的意思。当你说一半批评或仅仅说一些事物的时候, 人们能了解什么。你想要说。如此当他们表达他们自己感觉的时候, 人们不需要说出他们所有的意图。在西方人中的时候, 举例来说例如美国是一个有超过二百年历史的移民国家。然而, 美国人一定清楚地表达他们想要的和需要的。只有这样听话者才能很好得了解。因此他们的语言一定说出他们必须说的。

6 结语

中西方礼仪具有着鲜明的地域、历史特色, 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组成了世界礼仪体系的主流部分、在中西方的文化与历史演进过程中, 形成了各自鲜明特色的礼仪, 特别是中西方文化中文化背景不同, 价值观念分歧,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主流认知不同, 家庭观念理解不同等原因, 造成中西方文化礼仪存在巨大的差异。当前中西方文化、社会和经济的交流正在加速, 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应该看到中西方文化礼仪的差异性, 要全面认知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的内在因素, 从而把握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的关键, 进而在文化交流、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换中更好地应用中西方文化礼仪, 达到对工作、学习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摘要:中西方文化礼仪存在差异是客观的显现, 有了差异的中西方文化礼仪才能使世界文化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充分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礼仪上的差异, 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中西方文化礼仪的沟通, 进而建立起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的环境, 为中西方文化发展做出贡献。本研究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集体主义、家庭观念、民族主义五个方面展开了中西方文化礼仪的研讨, 分析了出现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的原因, 希望为研究中西方文化礼仪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礼仪,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家庭观念,民族主义

参考文献

[1]刘莹.略论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01) :63-64.

[2]姚登权.西方文化扩张与文化的“泛西方化”[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5, (05) :84-85.

[3]周慧.人本主义思想主宰下的科学精神——谈西方文化的基本内涵[J].当代经理人 (下旬刊) , 2006, (10) :79-80.

[4]张秀红.关于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6) :55-56.

[5]张燕.中西社交礼仪的差异[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6) :81-82.

[6]张琪.小议中西方文化在礼仪方面的差异[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与教学) , 2009, (07) :47-48.

[7]张双江.中西礼仪文化在日常交际方面的差异及启示[J].科技信息, 2003, (03) :104-105.

中西商务礼仪差异 篇2

打招呼

中国人打招呼是基于对外的一种礼貌,而且越是先问候别人,越显得热情、有教养。例如:“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方式却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

西方人打招呼时流露的是一种更随意的感觉:通常招呼道:“Hello!” 按时间来分就是“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称谓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 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

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家庭关系,亲属间称谓语大都能把身份、辈分、亲疏关系表明得一览无余。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强调独立的个性,家庭观念不如我们强烈,因此亲属称谓不如汉语复杂。西方人称“uncle”,可以涵盖我国的“伯伯、叔叔、舅舅”等;“aunt”可以涵盖“婶婶、伯母、姨”等。

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在西方,人们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

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以表接受。

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闲话)。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告别

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对客人常说:“请慢走!”“路上注意安全!”“再见,一路走好啊!”“你们进去吧!” “你们请回吧”“请留步” 等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 “See you later!” “See you next time!”“Goodnight!”。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

在中国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喜欢在桌上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这显示的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美德,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礼让。而饮宴对西方人来说,尽管食品和酒似乎对于他们非常重要。但实际上在他们眼里那些只不过是用来作为陪衬的东西。他们举办宴会的目的在于交际。通过与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仅此而已。

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 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

餐具方面,中西方的差异也很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用餐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烫则用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智慧。

服饰礼仪的差异

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素质的物化,是内在肉体的外观,是社会风貌的显现。由于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和文化观念的差异,中西方服饰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服饰的色彩上,汉族视青、红、皂、白、黄等五种颜色为“正色”不同朝代也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定以赤色为宜。但从唐代以后,黄色曾长期被视为尊贵的颜色,往往天子权贵才能穿用。

而在西方,在罗马时代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与紫色,白色是纯洁、正直、神圣的象征,更是一种魅力的代表,所以西方人均喜欢用白色作为新娘的婚纱礼服。紫色是一种高贵和财富的象征。法国人特别喜欢丁香色和蔷薇色,也很迷恋含蓄的天蓝和圣洁的白色。西班牙人崇尚高雅的玫瑰色和灰色调;在英国,黑色被认为是神秘、高贵的色彩,但西方有时也会被用于沉默,不吉利或者悲哀的丧服,所以,黑色有意想不到的复杂和强烈感。

西方人注重身份,把衣服作为象征身份的体现;中国人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

最能代表我们国家的是中山装。穿中山装时,不仅要扣上全部衣扣,而且要系上领扣,并且不允许挽起衣袖;在穿双排扣西服时,必须扣上全部衣扣;穿单排三粒扣西服时,仅能扣上上一粒或中、上两粒扣子;穿单排两粒扣西服时,只能扣上上一粒扣子;不允许扣上单排扣西服的全部衣扣。

西方代表装是西装。在穿西服时,宜穿白色衬衫,并打领带,领带打好后的标准长度,是其下端抵达皮带扣。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中西礼仪之“称谓语”差异 篇3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在上一期我们已经介绍了在同外国人交往中,打招呼的礼貌用语。但是对于不同的谈话对象,你们知道应该怎样去称呼吗?本期我们将中西文化交际中“称谓语”的差异向大家做一介绍。

众所周知,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被称作“礼仪之邦”,尊老爱幼作为一项基本的礼仪原则,在中国是很常见的,也是长辈对我们的教导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不过,西方人在这一点上却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

1. 姓名称谓差异

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Mr.)和“夫人”(Mrs.)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岁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Miss.),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Ms.)或“夫人”(Mrs.)等。

别看这几个单词都很简单,真正用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哦!由于西方人对于年龄都很隐私,也很在意别人对自己年龄的看法,所以万一哪天你走在异国街头,碰见了一位不知年龄的女性,切记千万不要随口而出地跟她打招呼哦!因为极有可能你的一句话会让她勃然大怒的~~

情景再现: 林华是一位刚到美国的学生,一日,他想去超市买东西,可是却因为初来乍到,不知道超市在哪里。这时,一位住在楼上的大约30岁左右的美国女士刚好走过来,于是,林华走上前礼貌地问道:Good morning, Mrs. Smith! Could you tell me how can I get to the supermarket? (早上好,史密斯女士/夫人!请问您能告诉我怎样去超市吗?) 这个史密斯女士/夫人很不高兴地摇摇头,便头也不回地走了。林华很奇怪,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弄得别人不高兴。

交际失误分析: 很显然,林华按照中国的传统思维,认为对别人礼貌称呼就可以了,殊不知,在国外,女性,特别是没结婚的女性,哪怕已不是“小姐”的年龄,还是更期望被人称作"××小姐"以体现她的年轻魅力。这位史密斯小姐可能还没结婚,你叫她Mrs Smith,她当然不高兴了。

2. 辈份称谓差异

许多学习中文的外国朋友都会被中国繁杂的称谓,如我们称呼妈妈的姐妹叫“姨妈”,爸爸的姐妹叫“姑妈”,而在西方,只要是跟爸爸妈妈一辈的,或者不知辈份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直接称呼“aunt”再加上称呼人的名字,如aunt Ann.同样,对于男性长辈的称呼也一样,用uncle加上人名就行了。除此之外,一些在中国语言中有的辈份名词,如:爷爷外公,奶奶外婆,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这些词汇在英语中都有,却没有中文中的复杂。Grandpa既可以指爷爷,也可以指外公或者姥爷,同样,grandma也可以指奶奶,外婆或者姥姥。一个brother就可以包括哥哥弟弟了,虽然有时也会指出是younger brother(弟弟)或是elder brother(哥哥)。

在西方的家庭中,很少会严格地使用以上的称谓,只是在对外人介绍家庭成员的时候会用,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一般都会直呼其名,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兄弟姐妹。

情景再现: 小明家里来了许多客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英语水平,他便故意用英语喊爸爸,妈妈。舅舅为了考考他,便问道:“小明,‘奶奶用英语怎么说啊?”“这还不简单!Grandma!”

“嗯,不错。那‘外婆呢?”“外婆,这个……,嗯,Grand,Grand ...”小明一下被难住了……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调适分析 篇4

一、委婉礼貌语

初次见面要面带微笑, 问候:Nice to meet you!如果对方先问候, 需答:Nice to meet you, too.注意询问等这些口头表达上的不同。如果要问对方姓名时:May I have your name please?通常不直接问对方What is your name?问客人想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回答:I woulddlike some coffee.要比I want to drink coffee.委婉礼貌得多。笔者在英国留学时, 每天听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thanks, please, sorry, excuse me.

二、称呼礼仪

东方家庭关系网发达, 亲属称呼区分得严格而细致, 特别强调等级差异, 提倡长幼有序, 尊卑有序。西方人家庭观念比较淡薄, 他们不但称谓不清楚, 甚至有时连性别都不分, 如英语中cousin一词既可以指堂兄、堂弟、堂姐、堂妹, 也可以指表兄、表弟、表姐、表妹。英美称谓比汉语中的称呼要少得多, 常习惯直呼其名, 不加称谓及头衔, 目的是为了体现真诚、亲切。笔者在英国任教的语言学校校长名字叫Paul, 全校师生当面背后都可以亲切地喊他Paul。笔者住在英国某语言学校校长家, 她女儿是我导师。记得第一次见董事长之前, 我问导师该怎么称呼她爸?她微笑道:Brian, 我很诧异, 居然对那么一位上了年纪又德高望重的人, 直呼其名。有些疑惑地问她能不能叫他“Mr.Martin”。没想到导师很轻松地告诉我, “Don’t worry.You cannjust call him Brian.We all call him Brian.”后来我发现, 连他的孙子们都是这样称呼他的。笔者曾在几次国际会议中接待重要欧美外宾, 不论职位多高, 处熟之后大家都喜欢相互直呼其名, 反倒亲切自然。

三、体态语的礼仪

除了语言方面的礼仪之外, 非语言交际行为也极为重要。语言学家Ray Bird whistell通过实验结果估计, 交际中非语言信息约占65%, 这说明, 在人的交际中, 非语言因素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非语言信息弄得不好就会产生误解。与不同的对象,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如何表述一个思想, 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如何说”、“不说什么”, 有时候比“说什么”更加重要。仅能够运用英语语法上正确的外语, 并不能足以与外国人打好交道。西方人在和亲人朋友见面或告别时, 都会拥抱和贴脸, 或亲吻脸颊。而亚洲人对此感到有些羞涩。有的甚至会误以为对方喜欢自己, 更有甚者, 以为对方非礼自己, 恼羞成怒。笔者在英国小镇上独自行走时, 每每遇到陌生路人朝自己面带微笑问好。而在国内此举会被误认为有所企图或神经有问题。

四、餐桌礼仪

西方人不吃野生动物和狗, 不吃动物内脏、头脚。吃饭咀嚼时都是闭着嘴巴, 不喜欢一边咀嚼一边说话。不热情过度, 未经许可不给客人强加饭菜和酒等。当你到西方人家做客时, 问你:Woulddyou like some coffee?想喝就不能客气, 直接答:Yes, please.不想喝就答:No, thanks.有不少人刚到国外, 因不好意思多吃, 客气地说了:No, thanks.以为会象咱中国人一样热情地强给你加菜, 结果人家就没问第二次了。只有挨饿。够不到的菜, 不能站起来拿, 或走过去端。而应告诉旁边的人递给你。说话不能太大声, 不在饭桌旁讲电话。吃完, 记得把刀和叉一并放在盘子侧面。勿忘感谢主人, 夸赞食物美味可口。西方人吃饭不喜欢铺张浪费, 常被不知中西文化差异的人误以为是吝啬。但其很讲究情调和氛围。在请外宾吃饭时, 我们应该让他们:Help yourself, please.切忌强加菜饭给他们, 加之前可先征求一下:Would you like some rice?或More rice, please.免得吃力不讨好。

五、穿戴礼仪

不同的场合着装各异。和东方女性相比, 西方女性着装喜欢性感暴露, 张显个性, 不管年龄多大。笔者所任教过的公立语言学校, 男教师须着西装, 但对女教师除了不准穿牛仔, 无其它禁忌。女老师们穿的五花八门。女性晚礼服更喜低胸露背, 喜性感服饰, 喜用香水。正规工作场所不能穿牛仔和运动鞋, 有的高级赌场或是高档酒吧也不可以穿运动鞋。一次, 笔者曾和几个朋友去英国温莎的一个酒吧玩, 穿运动鞋的两个朋友就被拒之门外了。业余时间, 西方人又穿着随意, 通常为T-shirt, 牛仔, 怎么舒适怎么穿, 看不出谁有钱没钱。有个华人朋友远嫁国外, 休闲时也不忘穿高档裙装, 每次邻居们都误以为她要去做客。在接待外宾时, 一定要根据场合选择服饰, 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六、行为礼仪

西方人走路喜靠边, 不喜挡道。如发现后面有人急行, 通常会主动避让。礼貌行车, 不乱按喇叭, 主动给行人让行。公共场所不吸烟。英语民族的人非常讲究绅士风度, 如上车、让座讲究女士优先, 若男士想抽烟要有礼貌地征得周围女性的许可。西方人通常在交谈中希望双方保持足够的视线接触, 如果没有足够的视线接触, 一般会理解为对方不愿与自己“亲近”或“不关心”所谈内容, 或觉得对方“不可靠”。所以, 中国人在与西方人接触时应更为“勇敢”一些, 误解就很容易消失。外语民族过于自信, 毫不谦虚;但听到别人的赞扬时, 往往会欣然接受并说谢谢。他们也喜欢夸赞别人。而当英语民族听到中国人截然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 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 感到非常惊讶, 他们认为汉民族言不由衷。

七、“赠礼”礼仪

中国人赠送礼品时, 主人接受礼品后会客气一番搁在一旁;而外国人习惯当众打开及时赞美以示礼貌。中国人礼轻会觉得拿不出手, 而外国人却不太讲究礼品的价值, 他们讲究的是礼品的寓意、情调, 送礼非常简单, 如一束鲜花、一张贺卡甚至是几颗小糖。圣诞节互赠的礼物在我们东方人看来显得千奇百怪, 花园里用的种植工具, 各式果酱等。中国人的做法在他们的眼里很显俗气。

八、保护“隐私”礼仪

中国人讲究团结友爱, 互相关心, 认为个人的事即集体的事, 故而他们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 别人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英美人特别注重个人隐私, 隐私不喜欢被问及薪水, 婚否, 年龄等私人问题。他们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 更不愿让别人干预。因此, 汉民族文化中认为是礼貌的言行在英语民族文化中却被认为是侵犯了隐私权。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就会礼貌地询问对方的年龄, 婚姻状况, 儿女, 职业, 甚至收入, 但这些会被英语国家的人认为是侵犯了他们的隐私。在中国, 询问年龄是较为普遍的事, 但如果询问西方女性的年龄却被视为禁忌, 因为那是她们的秘密。

九、AA制礼仪

在西方, 和朋友甚至亲戚下馆子都会AA制, 以示公平。参加生日聚会, 通常不是寿星请客, 而是去参加的人平分费用。学校里没有公饭可吃、公费送礼。学校举行教工圣诞节party, 也要AA制。这对于刚到国外的人来说都会因此受到“文化冲击”, 觉得老外太抠门。但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反倒感觉很公平, 谁也不欠谁, 我们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喜欢上AA制了。以后看到外国友人, 自顾自地买水喝, 买东西吃, 也不问你一声要不要, 千万别觉得对方自私小气, 只是他们从小养成的习惯而已。

摘要:中西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在涉外交际中, 如果不了解中西文化礼仪差异, 会引起交际中的许多误区和不便, 阻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所以, 我们应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 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 提高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技能。只要注意调适, 就能排除跨文化交际障碍。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礼仪差异,非语言交际行为

参考文献

[1]戚雨村.语言·文化·对比[J].外语研究, 1992 (2) :43-45.

[2]赵文兰.从委婉语透视中美两种文化心理的共性[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1) :111-113.

[3]胡金.从中英委婉语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2 (4) .

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 篇5

在中国,人们在餐馆用餐的穿着可以随便一些,即使是t恤、牛仔裤都可以,只有在重要的宴会上才穿得隆重一些。

吃饭时穿着得体是欧美人的常识。

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

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

不可以穿休闲服到餐馆里用餐(即使再昂贵的也不能)入座的方法人们入座时并没有西方那么讲究,大多是按自己的意愿而入座的。

由椅子的左侧入座.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

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

餐巾

传统的中餐并没有餐巾。

只是在用餐完毕时才用温热的湿毛巾来擦洗一下便完了。

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开。

点完菜后,在前菜送来前的这段时间把餐巾打开,往内摺三分之一,让三分之二平铺在腿上,盖住膝盖以上的双腿部分。

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领口。

喝酒的方法

会喝酒的人饮酒前,应有礼貌地品尝一下。

可以欣赏酒的色彩,闻一下酒香慢慢品味。

不要为显示自己的海量,举起酒杯看也不看,便一饮而尽,使酒顺着嘴角往下流。

也不必矫揉造作地在举杯时翘起小手指,以显示自己的优雅举止。

不宜一边饮酒,一边吸烟。

鉴于酒后容易失言和失礼,故在涉外活动中饮酒的酒量要控制在自己平日酒量的一半以下。

不要一看对方的盛情或美酒佳肴,便忘乎所以了。

有教养的饮酒者饮酒时是不会让他人听到吞咽之声的,倒酒时只宜八成满。

首先是握酒杯:正确的握杯姿势是用手指轻握杯脚,为避免手的温度使酒温增高,应用大拇指、中指、食指握住杯脚,小指放在杯子的底台固定。

接着是饮酒:喝酒时绝对不能吸着喝,而是倾斜酒杯,像是将酒放在舌头上似的喝。

轻轻摇动酒杯让酒与空气接触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摇晃杯子。

此外,一饮而尽,边喝边透过酒杯看人,都是失礼的行为。

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红印,用面巾纸擦较好。

喝汤的方法

中国人饮汤时是用匙羹从碗里勺起来喝或直接用碗饮,而喝的时候发出声音,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喝汤也不能吸着喝。

先用汤匙由后往前将汤舀起,汤匙的底部放在下唇的位置将汤送入口中。

汤匙与嘴部呈45°角较好。

身体上半部略微前倾。

碗中的汤剩下不多时,可用手指将碗略微抬高。

如果汤用有握环的碗装,可直接拿住握环端起来喝。

餐具的使用方法

如何用筷子。

首先中指和无名指分别放在两只筷子的下方,大拇指按在筷子的上方,食指紧贴着大拇指,小指向内曲。

筷子开合幅度可用中指的活动来调整。

如何使用刀叉。

基本原则是右手持刀或汤匙,左手拿叉。

若有两把以上,应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内取用。

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

汤匙则用握笔的方式拿即可。

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换右手拿叉,但更换频繁则显得粗野。

吃体积较大的蔬菜时,可用刀叉来折叠、分切。

中西商务礼仪差异 篇6

关键词:文化差异;谈判;影响;对策

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加速了国与国之间的往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大潮中不可或缺的一端。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外经贸企业在跨国谈判中寻求国际合作,部署着全球战略,但是,中西文化差异引发的迥异的思维和决策方式却对谈判的有效性提出了严峻挑战。一个合格的谈判者,应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把握对手的思维过程,研究对方的决策方式,提高适应性,掌握主动权。这样,才能在谈判中不辱使命,取得收益。

一、和谐型文化与抗争型文化的对立

根据中西方文化的具体形态,我们可以将两者归结为和谐型文化与抗争型文化。跨文化谈判由于建立在自成系统的迥然各异的文化背景上,势必造成谈判双方思维方式的迥异。

1.和谐型文化思维方式

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侧重于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认为“获罪于天,无可祷也”。天中有人,人中有天,主客互溶的天人合一思想,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这种和谐观念,培养了国人谦虚谨慎、含蓄内向的文化品格。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中国文化重群体轻个体,强调纪律性和群体观。因此在谈判席上,中国人即使不同意对方的意见也很少直接予以拒绝,而是迂回曲折陈述自己见解,用语礼貌含蓄,追求永久性的友谊和长久合作。

2.抗争型文化思维方式

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家们从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自然,探求自然的奥秘,企图做自然的主人。“和谐来自斗争”,“人是万物的尺度”便是人与自然孑然分立的鲜明写照。在天人相分的二元思维模式支配下,一方面,西方人具有直面挑战,追求胜利的精神品质,他们率直、豁达,具有刚硬的文化品格;另一方面,由于西方人更为崇尚个人自由和人格独立,强调个体生命和尊严,所以他们在思维过程中偏向于个人主义。以美国人为例,谈判桌上,他们热情坦诚、滔滔不绝,喜欢用确切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向。对于争辩,他们情有独钟,语言更具对抗性,这些都是富于开拓精神、求胜欲望的欧洲移民后代的典型特征。另外,他们的谈判小组是一个松散的团体,谈判争执时,每个成员可以竞相发言,不像中方谈判团那样由首席代表一人发言,其他成员全力支持。

二、化解对立推进谈判的对策

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外国文化就一定比中国文化先进。和谐型文化造就了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他们服从集体、坚持原则;与此相反,抗争型文化孕育了西方民族以个人为中心的本位主义,他们追求民主、注重细节。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客观的说,中西文化各具特色,各有优劣。在涉外商务谈判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产生的不利影响,努力寻求化解文化对立的有效办法,主动适应,扬长避短。

1.民主与集中

如何分配决策权以达到利己的谈判的目的是一件难事,决策权分配的差异是跨文化谈判产生冲突的重要原因。中西文化都会把民主与集中作一定的结合,但双方的侧重点不同。西方人追求个性独立,强调个人责任和集体权力,民主思想深入人心;中国人含蓄内敛,强调个人权力和集体责任,集中观念更加符合国人处事原则。

在涉外谈判中,表面看来西方代表团的决策者就是出面谈判的一至两人。实际上,在他们背后有一个完整的决策链,既有幕后决策机构,又有信息咨询团体,还有人数可观的智囊团,他们共同为决策者提供智力支持,应对谈判中的复杂问题,可以说西方人发挥了个人参与权的极致,把个体的智慧升华为集体的决策。相反,中方谈判团惯于众人谈判,“一把手”拍板,谈判中往往对不同看法保留意见,把“一把手”决策看成是集体意志的集中,这样,权威的思想就成了谈判的决议。试想,如果拍板的人是外行,其他成员又保留不同意见,那么谈判是注定要失败的。

因此,在涉外谈判中避免决策权的过分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简言之,就是要统筹兼顾民主与集中,牢牢把握集中的度,提高谈判的有效性。

2.细节与原则

中西方谈判策略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各自的思维方式决定的。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是线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西方人倾向于线性思维方式,他们重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注重分析解剖和个体研究,重具体胜过整体。因此,西方人往往对具体细节给予极大的关注。他们讲究实际,一开始就急于讨论具体款项,他们认为合同是一套完整的、应被遵守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

中国人重视综合性思维方式。中国人倾向于从总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虽然中国人也习惯于把事物分成对立的两个方面,但这两个对立面被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谈判中,中方代表凡事“先谈原则,后谈细节”,从整体到局部,事实表明先谈原则可能会对后面的细节讨论产生制约,入世关键一役的中美谈判是注重细节的成功典范。

因此,跨文化谈判中要善于把握细节,敏锐洞察对手的需求,力争从细节上寻求突破,赢得谈判主动。

总之,熟悉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国外经贸企业积极应对跨文化谈判中遇到的诸多复杂问题,寻求有效的沟通渠道,发现导致彼此误解或对立的真正原因。因此,我们要善于总结优势,积极借鉴对方谈判技巧,提高跨文化商务谈判的适应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张 强:1992,《谈判学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0.

[2]王洪耘,宋刚,1998,《商务谈判》[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3]赵伟君:2002,《中西文化冲突与我国跨文化商务谈判对策》[J].湘潭:湘潭大学学报.

中西文化差异与商务英语教学 篇7

一、中西文化差异在商务英语学习中的表现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语言离不开文化, 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有效传播方式, 是文化信息代码, 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 没有了语言, 文化教育就会失去记载、储存和流传的必要物质条件。所以, 在商务英语学习中, 了解中西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性是十分重要的。

众所周知, 英语和汉语的文化背景是有差异的, 有如历史、民族、地理、宗教等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背景。英汉两种语言交际模式的巨大差异就是由这些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在商务活动中, 中西方文化差异现象经常会困扰学生, 使得学生不敢与外国人打交道。笔者认为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学生缺少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这直接影响了商务活动的进行。

(一) 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政治、经济、文化等, 特别是在英语国家中, 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更为深远。由于宗教的影响, 英语国家社会存在许多与宗教相关的习俗, 特别是西方的宗教典故与传说, 分别体现在文学、绘画、音乐等文化形式之中。比如经济学术语“马太效应”以及多任美国总统都用“山上的城市”来比喻美国, 这些说法都是出于《圣经》。

(二) 价值观差异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 这种体系形成了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在跨国商务活动中, 要了解西方国家的不同风俗习惯和礼仪习惯。比如, 中国人称呼语使用方式复杂、注重礼节、愿意与人近距离交谈、思维模式比较含蓄。相反, 西方人称呼语简单、愿意就事论事, 喜欢保持一定的距离谈话, 谈吐比较幽默, 喜欢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 思维模式比较直接。特别是德国人有着严谨的做事风格, 愿意严格遵守日程安排, 有很强的时间概念。因此在我国, 一些外资企业经常会抱怨中国员工时间观念不强, 工作效率比较低。同时员工又抱怨外方指标太高, 不近人情。再比如, 不同国家民族的送礼礼节也不大一样。在英国, 如果客户请你吃饭, 是不必要带礼物去的。如果你要带酒, 要事先问一下客户喜欢什么种类的酒, 这才恰当得体。在日本却恰恰相反, 当你被邀到家里吃饭, 你不带礼物去就会被认为失礼, 如果事先问一下需要送什么礼, 你又会被认为粗鲁。而且, 在西方国家的宴会接待中, 与我国不同的是不要试图劝说对方多吃, 更不能给对方夹菜, 而是以宾客自主为益 (Help Yourself) 。此类的文化冲突在商务英语交流中比比皆是。

(三) 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

除了来自《圣经》和罗马希腊神话外的英语典故和习语, 还有许多英语典故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来自英国文学。比如:经常被译为“绿眼睛”的“green-eyed”, 其实该词相当于汉语的“红眼病 (嫉妒) ”, 它来源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奥赛罗》。在交流中不仅要考虑到语言信息的准确传达, 更要考虑到对方文化的独特性。再如, “双羊”被译为“goats”。“金鸡奖”被译为“Golden Cock Prize”, “白象”被译为“White Elephant”等, 其语意信息虽对, 但从文化信息对等的角度来看这些却是相当糟糕的翻译, 容易引起误会。此外, 像日本人不喜欢荷花, 意大利人讨厌菊花以及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猪的图案等, 都应受到商务从业人员的重视。所以在商务英语学习中, 不但要把文化教学作为基础教学来对待, 而且也要把学生能否理解并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作为检验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商务英语学习中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真正的商务英语教学, 不仅要求学生获得基本的语言知识, 更要把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因此, 商务英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 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的任务是熟悉商务英语教学所涉及到的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 有意识地增加文化差异方面的介绍和讲解。只有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才能培养出在不同的商务环境进行交际的涉外商务人才。所以, 教师要把目的语文化意识培养作为教学、学习的目标之一。在具体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 商务英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明确教学指导思想

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商务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使自己具有较强的目的语商务文化意识, 要全面了解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营模式、管理理念、商业理念等, 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授学生西方国家的商务文化、最终熟悉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

教师须明确教学指导思想, 更新教学观念。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的任务, 即培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商务环境下进行交际的涉外商务人才。教学过程中要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把目的语文化意识培养作为学习、教学的目标之一。

(二) 加强学生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 教师必须从文化层面上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把商务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知识技能学习中, 培养学生商务文化意识或素养。

1.将西方文化意识导入课堂教学, 注重中西文化比较教学

教师除了要教授基础语言知识和商务专业知识, 还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 逐步培养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教师在课堂中, 可以穿插真实的语料, 让学生了解西方的访问接待、称呼语、介绍方式、告别和宴请等商务交往的文化, 潜移默化地帮学生提高语言的正确性和得体性。学习英语文化同时还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 并不是要忽视中国文化。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学习, 学生会加强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从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2.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打破商务英语教学“填鸭式”教学模式, 要以学生为中心, 采取灵活、有趣和多样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参与, 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交际教学法, 借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发创造性思维,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任务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 使学生可以全面理解英语文化。

3.跨文化意识训练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分析和解释、讨论反映商务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 了解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 最终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在课堂上, 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亲自体验来营造一种文化气氛, 在这种环境中学会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 并能体会到异国文化的特点, 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也可以通过演讲和电影录像等方法对异国商务文化进行介绍, 也可邀请外国学者进行交流或作专题讲座, 学习西方的文化习俗和各种交际技巧。

对于商务英语学习者来说, 文化差异知识欠缺必然会造成语言应用失误, 从而造成所表达的语言不合规范。在英语教学中, 英语教师要在传授学生西方语言的同时, 注重西方文化的内涵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能力, 同时还应在遵循文化教育原则的前提下, 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 把文化教育贯穿到整个商务英语教学之中, 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培养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 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扬.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对比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7 (3) .

[2]顾日国.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3]孟胜昆:浅谈商务英语文化语境[J].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

中西商务礼仪差异 篇8

关键词: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一、引言

礼仪, 是几千年来人类文明史的见证, 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逐步摆脱愚昧与落后, 走向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关于餐桌礼仪的研究学界的成果已经很多, 如《现代礼仪学概论》 (朱燕, 2006) 、《国际礼仪指南》 (曲猛, 2006) 、《中外礼仪大全》 (董保军, 2005) 等, 笔者将侧重就其形成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

二、中西方餐桌礼仪存在差异的原因

中西方餐桌礼仪在服装、入席、座次、餐具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下面笔者将对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进行解读, 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餐桌礼仪的差异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在中国的儒、道、佛家中都有体现, 儒家的传统思想主要强调“仁、义、礼、智、信”;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清净无为”;佛家则主张“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圆融无碍”。而西方国家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宣扬个人的力量, 看重个人的价值, 注重个人主义。其宗教信仰主要是基督教, 对国家中的人民的影响较大。基督教的教义信奉上帝创造了人类, 并且相信基督教的伦理道德的基础是原罪, 认为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犯的罪传给了后代子孙, 成为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人不能自我拯救, 而要靠耶稣基督的救赎。因而, 原罪说不断发展成为西方国家的原罪文化, 对西方国家的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人若不信或不思悔改, 就会受到上帝的永罚, 要到地狱里去受煎熬。

以餐桌礼仪中具体使用的餐具为例, 中国人使用筷子, 而西方人使用刀叉。两者作为餐具来说, 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不同, 都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但是, 筷子取材于大自然, 造价低廉, 工艺简单而直接, 即使是在单个的家庭中, 整个的制作工艺也可以独立完成。从筷子的使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 筷子的整个使用过程是集体协同劳动, 若脱离了任何一方都无法将整个工作完成, 这体现出中华民族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而刀叉是诞生于现代工业社会中, 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其主要的构成成分是金属。这种工具带有现代社会的工具性和社会性功能, 且未能摆脱它的社会化过程中的攻击性。因而, 餐桌礼仪是民族的一种文化认同心理的体现。

2、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更多的是综合的、整体性的。具有感性的直觉的思维传统, 同时又具有中国式的中庸思维。这种思想的实质是要调和甚至是取消用极端解决问题的办法。中国人的心理偏向重综合而短于逻辑分析。朴素的整体观念和求统一的思维方式, 反映了我们民族的宏观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西方国家则强调分析的、局部的逻辑推理思维, 并强调事物的自身特性, 以科学为思维的标准, 这种思维模式在现实世界在呈现出多维性。同时在西方国家, 始终把个人的价值放在重要的位置, 突出个人主义至上的原则。

再以餐具筷子和刀叉为例,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 筷子作为一种文化一直保留了下来, 成为中国文明的一种象征。分析筷子我们不难发现筷子在整个使用过程中, 运用的是以中指的关节作为支点的杠杆原理, 通过食指控制筷子的运行, 在协同中完成整个的吃饭过程。可见, 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吃饭过程却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的民族心理和集体主义的国家理念。而西方国家体现的是, 在工业社会中的现代文明的折射, 刀叉在运用的过程中反映的是分析哲学的思维。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 用刀进行切, 然后用叉将其夹住, 最后才是送到口中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可以分析出, 西方国家的思维是在结构中建立自己的逻辑起点, 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判断, 得出自己的结论, 每个独立的工具所承担的是各自独立的责任, 完成的是分别的任务。

3、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价值观是文化中的最深层次, 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在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准则, 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 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因此, 每一个社会和国家都在使用自己所认可的价值观。在餐桌礼仪中人们所表现出的行为是各个国家的价值观的一个缩影, 是在各自不同的价值观的指引下采取的与之相对应的行为。如在中国这样一个以“礼仪之邦”, 并强调“孝”、“忠”的国度里, 体现出集体主义价值观。在餐桌上就餐的时候, 人们点好了菜以后, 从座次就可以很明显的表现出来, 中国人强调尊老爱幼, 因此, 座位的摆放很有规律, 座位不仅有上下等级之分, 而且还有具体的座位排序。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 个人主义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 人们之间实行的是各自的价值, 体现的是每个人的个体力量。这是因为在西方人的哲学思想中, 倾向于侧重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他们认为一个人若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那不是天命, 而是自己懒惰, 缺乏斗争的精神。通过在就餐时候的分餐制就可以看出, 他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吃自己餐具里的东西, 每个人都选择自己爱吃的东西, 不会出现在中国可能出现自己勉强吃主人夹的菜肴。

三、结论

随着世界之间的融合不断的加深, 人们之间的礼仪越来越受到重视, 尤其是餐桌礼仪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笔者对餐桌礼仪的研究, 试图更深层的理解和运用餐桌礼仪解读中西方在礼仪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餐桌礼仪最终可以看出, 礼是思想内容, 仪是表现形式。文化内涵的不同、思维角度的不同和价值观的不同是中西方餐桌礼仪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朱燕. 现代礼仪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2.

[2]、曲蒙. 国际礼仪指南[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6.3.

中西商务礼仪差异 篇9

一、对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和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的任何一种活动,无不体现着某种文化。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和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氛围。

价值观是基于人在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为。

二、中西文化价值观比较

中国以牺牲个人成全大家为美德,强调集体主义,而西方更尊重个人价值,奉行能力主义。中国思想家提倡“以修身为本”,把“善”放在价值观的首要位置,西方思想家则更强调“真”的重要性。中国人从小就被要求做事要循规蹈矩、凡事求稳,西方教育则更注重孩子的冒险和创新精神。这种不同的文化体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西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行为。

三、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交际的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

1、商务礼仪

商务礼仪指的是商务交往活动中的举止和行为。良好的礼仪是商务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素质,也是商务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介绍及问候

在商务谈判中,得体的自我介绍为进一步的交流打下基础,不同的文化对“得体”有着不同的理解。通常西方国家的人在初次见面时经常以名相称以示友善,而我国会更正式一点,在称呼对方的时候会加上头衔以表尊重。在西方文化中,如果两人关系亲密,可以以拥抱或亲脸颊的方式彼此问候,而中国人喜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握手或微笑是常用的打招呼方式。

(2)进餐与着装

中国人的餐桌礼仪很讲究座次,一般都是以左为尊,然后按辈分依次安排,酒在中国生意场上必不可少,因为人们认为酒会让双方的关系变得更亲密,所谓“感情深,一口闷”,这种中国特有的“酒桌文化”经常会让西方人摸不着头脑,他们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相比于西方单一的黑白职业套装,中国男士在正式场合还会穿中山装以彰显本国的文化特色。

2、商务谈判

不同的文化在商务谈判中有不同的侧重点。西方国家以合同为先,以利益最大化为终极价值目标,中国则希望双方能建立长久友好的合作关系。中西双方在谈判中的交际方式也大相径庭,自古以来我国就讲究谦逊,所以在谈判中不免会旁敲侧击,这样既能让自己显得友善又能保持谦虚,但西方人往往不能体会到这层意思,他们会认为是对方做事不够果断或者没有自信,简单,明了,开门见山是他们的说话方式。

四、结论

中西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为国际商务交流展现了多样的行为模式,双方商务礼仪和商务谈判的迥异并不影响共同目标的达成,面对多元的文化我们能做到的便是主动去理解并尊重那一份不同。

参考文献

[1]王维波.商务礼仪与社会习俗[J].跨文化商务交际,2008(9):120-130.

[2]张远山.中西思维层次之差异及其影响[J].书屋,2003(3):14-20.

[3]朱爱清.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跨文化商务谈判的步骤和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6(1):5-7.

中西商务礼仪差异 篇10

1 导致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

中西方不同民族的人们由于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想观念、历史背景、事物的象征意义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语言方面的差异, 而此种语言差异也反映出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一般来说, 导致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动物认识的文化差异

在运用动物名称作为商标进行翻译之前, 我们必需深知每个国家对于动物赋予的特殊含义。中国文化中喜闻乐见的动物未必是西方文化中同等欣赏的动物, 有些动物含义的商标在中国和外国之间差别巨大。例如中国文化中很青睐孔雀 (peacock) , 认为孔雀开屏是非常吉利带来幸运的事, 所以中国人常常使用“孔雀”来作为商标。但是在西方文化中, 孔雀的对等词“peacock”非但没有吉祥的意味, 而且带有贬义, 指“洋洋得意, 炫耀自己”的人, 西方有些国家则认为孔雀是“淫鸟”。因此, 中国的“孔雀”牌彩电出口时将商标翻译成为“Uranus (天王星) 在国外获得畅销。再如狗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片骂声, 例如:“狐朋狗党, 关门打狗,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狼心狗肺, 狗仗人势, 狗拿耗子, 狗傍人势, ”但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爱斯基摩人离不开用狗来牵引雪橇, 锁罗亚斯德人认为狗是一种神圣的动物。英语中, “a lucky dog”, 翻译成“幸运儿”;“a jolly dog”, 翻译成“快活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 翻译成“每人皆有得意日”, 总能与美好相提并论, 但中国商家始终不会用“狗”来作商标。

2) 颜色的文化差异

中外文化对“颜色”有着不同的联想, 颜色也往往折射出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红色在中国是很被人崇尚的, 它象征着吉祥、喜庆, 如把热闹、兴旺叫“红火”;经商时, 商人希望“开门红”;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则是一个相当贬义的词, 它象征着残暴、血腥, 灾祸等, 如, “red hands” (血腥的手, 杀人的手) ;“red alert” (红色警报, 紧急警报) 。国产名牌“红灯”牌收音机曾一度在国外滞销, 后来改了译名才畅销起来。这也是中西方对红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所致, 因为“红灯”直译成英语有“红灯区, 风化区”的意思。

对于绿色 (green) , 中国人总会联想起“和平, 宁静”的涵义, 而在英语中却有着不同的涵义。“green”在英语中有时表示“嫉妒”, 如:Jack's girlfriend was green with envy when she saw Mary's new stocks.杰克的女朋友看到玛丽的新靴子时, 心里充满了嫉妒。有时, “green”在英语中表示“无经验的人, 新手”之意, 例如:Mike is a boy who is still green at his job.迈克是一个对其工作尚无经验的青年。

3) 数字的文化差异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 对数字的表达所指向的内涵意义和翻译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在西方, “十三”“三”“黑色星期五”被认为是极不吉利的数字。而中国文化对于上述数字并没有过分反感。西方文化比较喜欢“7”这个数字, 对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积极向上”的数字, 投掷中以“七”为胜利, 商标还有Mild Seven、7-Eleven (连锁店) , 所以, 有个著名的饮料商标为“7-Up”, ““七喜”。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7”这个数字没有特别意义。中国文化特别钟情“九”这个数字, “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我国历史中历代皇帝都崇拜“九”, 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例如国内有个“九九九药业”, 有的公司起名为“九重天贸易有限公司”, 都具有希望事业长久的含意。其次, 对于数字的翻译, 英语和汉语对于四位数以上的数字有着不同的段位概念和分段方法。汉语以每四位数为一段位, 而英语数字则是以每三位数为一段位, 英语中没有像“万, 亿”的直接对等翻译, 只能通过“千, 百万, 十亿”来转化。汉语中的“52'4965'2349”, 在英语翻译时要按照“5, 249, 652, 349”来分段翻译, “five billion two hundred and forty-nine million six hundred and fifty-two thousand three hundred and forty-nine”。

4) 地理位置的文化差异

地理位置的不同会导致较大的文化差异。如英语单词“Zephyr” (西风) 反映了英国特有的文化。在英国人的意识中, 西风是温暖和煦的。英国着名诗篇《西风颂》 (Odeto the Wes Wind) 讴歌的就是温暖、和煦的西风:It's a warm wind, the wes wind, fullof birds'cries. (那是温暖的风—温暖的西风, 伴随着百鸟欢唱) 。既然在英国西风蕴涵着特殊的文化信息, 那么, 英国的汽车用Zephyr (西风) 做商标就成了自然而又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事情。但是, 中国人心中的西风只是能带来寒冷的预兆。与此相反, 中国人有东风送暖之说。所以, 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汽车商标为“东风”, 而决不会使用“西风”作为商标。

5) 谚语的文化差异

英语的谚语无不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可能蕴涵着历史典故或历史人物, 为了准确完整地表达原文的含义, 根据原文情况可以采取套译法、直译法或者意译法, 也可以采用直译加注法翻译。如果某些英语谚语与汉语之间的谚语完全对等情况很少, 则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 采取不对等翻译, 可充分发挥语言的灵活性, 使译文更为生动形象。

例如: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s, 如履薄冰to be on thin ice (套译法) ;熟视无睹;to turn a blind eye to, 最惠国条款the most-favored-nation clause (直译法) ;趾高气扬to ride one's high horse, 前车之鉴Let another's shipwreck be your seamark. (意译法) ;运煤到纽卡索-多此一举carry coals to Newcastle, 阿基里斯的脚踝-致命的弱点Achilles's heel (直译加注法翻译) 。

2 因为文化差异的影响, 商务英语翻译要灵活对等

根据美国翻译家奈达的翻译理论, 翻译对等应该是顺乎自然、最贴切的对等, 力求把原语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模式转换成译入与文化背景下相关的行为模式。例如法国Christian Dior公司将自产的一款香水产品取名为Poison (毒药) 时冒了极大的风险, 想通过该词骇人的效果达到吸引消费着的目的, 有人将之翻译成“百爱神”香水, 让中国人感到该产品从中文来理解是好产品, 结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百爱神”翻译达到了与原文词汇发音相同的效果, 不失为很可取的翻译手法。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种种原因引起的不可死译现象, 译者必须采取“灵活对等”的翻译手法。例如我国广东的“太阳神”口服液, 在翻译英语商标时大胆采用了“Apollo”的译文, 因为“Apollo”在希腊神话中是主管光明、青春、医药的年轻貌美的男子的化身, 采用此商标会让英国人觉得服了“太阳神”口服液会让人充满青春活力, 能成为“Apollo”那样的美男子。因此“Apollo”是商标翻译灵活对等很好的范例。

3 结束语

当前要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必须要重视培养译者对文化的敏感性, 消除传统的翻译忽略文化差异方面所造成的问题。正确的态度是应从文化角度看待翻译。成功的翻译绝不仅仅是了解了语法、词汇等语言基础知识后就能做到的, 翻译的最基本任务也不是语言的转换而是信息和内容的传达。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翻译时应深入地理解原文是首要条件, 同时从跨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和思考其文化背景和内涵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商务背景下的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自如的转换, 更能准确表达句子的意思。总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快、国际商务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 翻译的比重也随之加大, 翻译精确性得体性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也越来越高。因此, 无论是从事商务英语翻译还是从事商务活动都很有必要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词汇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差异, 并以此为基础将商务交往中的失误减少到最低, 以期获得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4]翁凤翔.当代国际商务英语翻译[M]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 2007:

论中西“书评人”差异 篇11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在《一个图书评论者》的自白中,曾对“书评人”(即“图书评论者”,Book reviewer)有着如是犀利的描述:他们住在“一间空气污浊、到处是烟头和茶根杯子的阴冷卧室里”,样子则是“一个身穿满是蛀洞破睡衣的男人”,而且“已经35岁,但看上去像50岁。他有些谢顶,长着一个动脉瘤,戴着眼镜”,而要做的事情,则是“在编辑送来的五本书里(有三本说的都是他根本不懂的话题)写书评”,但事实上,“他必须至少要读上50页,才不至于闹出大笑话,让作者臭骂不说,还会招读者臭骂。”

这样一个近似鲁迅笔下孔乙己的文学形象,着实令人哀叹,用当下中国社会的流行话语来形容,他们是活生生的一群“屌丝”。但不容否认的是,奥威尔确实描述了一群最具代表性的西方书评人形象。他们的职责就是利用自己还算勉强的“补白”文笔,为一些书商所出版的新书进行文字上的吹捧。但事实上,“在十本书里,对九本多的客观而真实的评价都应当是‘这本书毫无价值’”,书评人所做的工作,在旁人看来,很可能是一种笑料或是了无生趣的努力。

毋庸置疑,书评人的出现是出版产业化的结果,他们所付出的努力,皆是为了在公共媒体上引发读者对一本书的关注与好感,进而刺激图书的销售。当然,我们亦不排除有少量的书评人确实是发自内心对某本图书确实充满兴趣,但对大多数书评人来说,他们却是“读三行、写三页”的应景之笔。

现代书评人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十六、七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而与英、法等国图书业、出版传媒业同步勃兴。一批书商敏銳地发觉报纸、杂志对普罗大众的影响(当时一本书发行量不足千册,但一份报纸却很容易发行上万份),他们开始主动雇佣一些有文笔的媒体人或“大学才子”,为自己出版的著作摇旗呐喊。在书评的带动下,《纽约时报书评》《时代文学周刊》等刊物成为书评人的乐园。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偶尔操刀为之的书评作者,应不属于本文书评人之范畴。因为他们与书商本身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利益关系,而是出于对某本图书的喜爱或学术研究需要,主动撰写类似于“读后感”的文字,这类文本在目前国内文学、出版媒体的“副刊”上只占极少数,而且并不常有。

因此,笔者拟对“书评人”的概念做一个学理上的定义:所谓书评人,就是出于图书营销的目的,受图书发行者雇佣,为其新出版的图书在公共媒体上撰写短评或推荐性文字的职业或半职业化作者。对于这类作者及其写作动机的研究,则构成了本文的核心主旨。

中国的书评人

中国的书评人起源较早,但现代书评人这一概念却是对西方书评人意义的赓续。早在唐宋时代,中国就有专门的“书话”作者,但这类“书话”决非基于商业利益的书评,而是文人之间对一些经典著作的述评,有点类似于今天人文社科学术中的“文本研究”。

至清末民初,中国现代出版业萌芽,伴随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报纸期刊也相继涌现,以《开明》《晨报副刊》《京报副刊》为代表的文学副刊诞生。在这些副刊中,现代意义上的书评出现了,当时许多作家如夏丏尊、李长之、杨昌溪、朱自清与巴金等人,都曾有过书评的写作活动,其中李长之乃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一流的书评人。但他们的写作动机各不相同——其中有的本身就是编辑(或书局老板),有的是受朋友之托,有的是落魄文学青年,出于谋生而沦为报社的“补白文人”。

1949年之后,中国的书评人曾一度消亡,直到1978年之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随着出版产业化的兴起,一批新的书评人又应运而生。因此不难看出,无论古今中外,书评人都是出版产业化的结果。但对当下中国书评人的探讨,又必须注意两个关于他们身份归属的问题。

首先,当下中国的书评人多半游离于文化与商业之间。他们对图书的评介,本身是一种文化活动,但这种文化活动又具有特殊的商业性质。

在当代中国,图书生产与期刊出版说到底都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化行为。因此书评写作的本质就是一种与广告无异的产品推广。只是这种推广在形式上有别于烟酒、电器的直观广告——通过直接演示或镜头叙事来告诉受众其功能、用途与样式。书评乃是采取“读后感”的形式,向受众告知图书的内容、特点及其趣味,而且无法采取镜头、图片叙事,只能采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无疑,这很考究写作者的文字功底。

因此在当下中国,书评人存在于一个文化与商业的夹缝中,他们必须要用短小精炼的语句,来向大众推荐一本书——也许他对这本书根本不感兴趣,但是他必须要从文化而非商业的角度来向读者介绍这本书的功用及趣味。这迫使书评人又必须将这本书读完或至少读个大概,否则就会像奥威尔所嘲讽的那样,受到作者乃至读者的“臭骂”。

其次,这种游离于文化与商业之间的写作,决定了其不稳定性。因此,中国的书评人以兼职者居多。

笔者曾对国内书评人的生活现状做过调研,由于书评人收入的不稳定性(出版社一般不会雇佣一个专职从事书评写作的人士),因此绝大部分的书评者为高校教师、研究生、作家与媒体从业者。所以,奥威尔笔下的“屌丝书评人”,在中国并不多见。

当下较多的书评人仍是有一定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他们虽然在收入上无法与企业经营者、知名医生相比,但是仍然属于这个社会上有一定话语权与文化地位的人士,收入不多但却稳定,精神世界也相对丰富,因此写书评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副业而不构成谋生的主要手段。

西方的书评人

与中国相比,国外的书评人与书评地位则更高。

在美国,有专门的“全国书评人协会奖”(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该协会是一个由约500名图书编辑和书评人组成的非赢利性组织,每年评奖一次,与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并称美国三大图书奖。书评人可以担任评委,决定作家、作品的命运。譬如印度旅美女作家姬兰·德赛(Kiran Desai)的小说《失落的遗产》(The Inheritance of Loss)就曾获得该奖。

nlc202309041917

近年,由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读者习惯于通过亚马逊、Worldcat等网站来了解一本书的影响力,因此,美国的书评人与书评的影响力呈现下滑的趋势。除《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外,美国各大报纸的书评版面皆面临缩版或与其他版面合并的命运。如2007年3月,《洛杉矶时报》宣布将“周日书评”与书评版合并,合并之后书评版面从16页缩减为12页;而《芝加哥论坛报》也将书评版由星期日移到星期六并缩减版面。

相比之下,老牌书评大国英国的书评人则好过许多。110多年历史的《时代文学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在英国的文学艺术界仍然处于“德高望重”的地位,一批较有名望的书评人如托比·利希蒂希(Toby Lichtig)、诺曼·莱布雷希特(Norman Lebrecht)等在英国文学界仍颇有声望,而且英国还有一个民间的“斧头奖”,专门颁发给犀利的书评。书评在英国的影响力,应该还能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法国与英国类似,拥有悠久深厚的书评传统。譬如《法兰西晚报》与《文学杂志》等期刊一直拥有较为丰富的书评版,并在法国文化界影响深远,而龚古尔文学奖、法兰西学院文学奖等,在评审过程当中都会考虑候选著作在书评界的影响力,甚至部分授奖辞都摘自有影响力的书评。

不难看出,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因为出版产业化进程与文化传统的不同,书评人的角色亦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值得公认的是:随着纸媒的剧烈滑坡,导致书评亦不断被边缘化,中国也不例外。许多地方媒体的书评版面与副刊合并,一些书评走向了电子版、微信版等新媒体形态,书评人的稿酬越来越低,以至于许多书评都是出版社约稿的敷衍之作。

因此,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书评人相比,中国的书评人则更有研究意义与价值。笔者认为,这一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中国的书评与书评人反映了出版社、媒体与作者三者之间的利益互动。实际上,许多“评”都是“赞”与“荐”,除《东方早报书评周刊》《新京报》等专业书评刊物外,许多书評刊物或一些大型刊物的书评专栏都难保其客观性。据笔者了解,部分刊物甚至长期和某家出版社、出版公司合作,几乎只刊登该社或该公司所出图书的书评,沦为“某家吹鼓手”,失去了公共媒体的公正性与公平性。

其次,在出版业的转型期,分析书评及书评人的存在形态,有利于透视中国出版业的话语权力。书评人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先前的评论家角色,反映了出版业在转型期的营销策略,如何以书评的形式来进行产品营销,以及如何构建出版业与公共媒体,特别是新媒体之间的关系。

书评人与文学评论家

文学评论家是一种职业,也是高校、作协、研究院中的事业编制人员,他们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旨在对文学作品做出客观判断,进而为作家的创作提供进一步指导。在中国人事部门的职称评定中,还有“文学评论一级”的高级职称,相当于正教授或高级工程师。

而书评人显然不仅仅局限于对于文学作品的评论,他们还必须涉及各个门类图书的评述,而且存在于市场语境下的书评人也很难像一些文学评论家一样,用尖刻直白的语言抨击图书作者(除非受一方雇佣),因此,书评人在当代中国文化体制内部的身份相对尴尬。这种尴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会有选择,但这种选择又较为有限。

在当代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但出版的复杂性迫使书评人必须是“百科全书式”。因为编辑给书评人的任何一本书,都并非他所擅长的领域或是对书中的内容完全赞同,但是书评人又很难主动去找到一本与自己阅读旨趣相投、观点又颇为一致的读物。

这就决定了书评人未必能够做到“言为心声”,但大多数书评人仍会对编辑所推荐的书有所要求。从微观上看,这是书评人与编辑之间的思想博弈。譬如有些书评人就主动提出“流行小说、保健养生类的书评不写”或“不写科技类著作评论”等,因为他们并非以书评为谋生手段,并不希望公开媒体上的署名文字由于一些硬伤或不当之词使得自己的声誉受到损害。

另外就是“身份归属”的问题,对当下大多数书评人而言,写作主观动机相对复杂,有的是因为交情,有的是因为自身的需求,有的是因为利益驱动,但客观动机确实存在着“将好书介绍给读者”这一美好愿景。

在这种情况下,书评人既会对编辑提出的要求有所选择,又会尽可能地协助对方推广这些读物——尤其是面对一些经典著作与名家好书时,书评人亦非常愿意为他们撰写评论,因为这样会让他们觉得受到重视。尤其是一些知名度高的出版社,会将这些书评送到非常体面的刊物、报纸上发表,而这对许多书评人来讲,又可以为他们提升自己的名声,甚至对工作晋升起到重要的帮助,当然,也有不少书评人是基于利润的驱使而写作。

这是当代中国书评人的复杂写作动机,其中不排除一些特别优秀的书评人。一方面,他们与编辑保持非常密切的关系,甚至自己的著作也交给这些编辑出版;另一方面,编辑将他们为其他知名作者所撰写的书评拿到颇具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使得作者、书评人与编辑获得共同的双赢——这不但取决于书评人的知名度,更与出版社、作者的影响力以及图书、书评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大多数书评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仍处于一种“雇佣写手”的状态。

因此在许多书评中,事关书评人职业的提及,很少落“书评人”三字,多半是“XX大学教授”“XX杂志高级编辑”等。笔者调研时曾发现,在当代中国大多数书评人都不认可自己这一身份,甚至部分书评人自嘲是“吹鼓手”“软文写手”,在这样的语境下,书评人今后在中国的发展趋势,理应受到学界的指引与审思。

结论

据笔者统计,迄今为止,国内学界尚无一篇论文对书评人进行系统研究,仅有一篇止庵的《史前阶段的书评业——书评业现状二人谈》初步以对话的形式探讨了这一问题,但亦限于对书评业的探讨。此外,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赵都陵的硕士论文《李长之书评研究》(2008年)爬梳整理了1930年代李长之的书评活动。其余多半是对书评业或国外书评状况译介评述的短论。因此,国内学界对书评人的研究,目前还算空白。

nlc202309041917

笔者希冀,结合对书评人的定义、当下中国书评人的生存状况、身份归属与写作动机进行初步的探索,并就书评人在今后中国的发展提出如下几点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首先,书评人必须要做到“言出必实”,杜绝“红包软文”式的虚假宣传或望文生义式的草率写作,这是书评人行业良性发展的前提。

书评人不构成国民经济行业的分类,但它却是出版产业化合理有序发展、作家与读者良性互动的助力器。在一个健康的出版环境中,书评人的地位不可忽视,他们第一时间利用公共媒介向社会推介新书,构成了社会对于一本读物的最初印象。但是这种最初印象并非权威性的,如果读者一旦发现,一本极烂的书,被书评人吹捧为上佳之作,那么书评人就会沦为奥威尔笔下“里外不是人”的地步。因此,书评人对于一本书的评价,必须要基于自己的理性判断而非利益的驱动。

同时,书评人也要忠实于批评对象与自己的文字,决不可马虎应付。部分书评人可谓是“手写八方”,犹如书评制造机。虽然书评写作可以有近似于模板的套路,但其写作的前提必须是对文本有精细的阅读与深刻的了解,否则难免会张冠李戴甚至离题万里,最终使得“书评”丧失公信力。

其次,书评人作为一种职业,必须要规范、客观化,可以没有所谓的行业标准,但是必须要承担文化建设的基本责任。

书评人出于图书营销目的,撰写书评以作推广,这无可厚非。但书评人却不可随意溢美、任意拔高,甚至虚夸内容,使得作品名不副实,造成欺瞒读者的恶劣结果。这就好比是广告从业者进行虚假宣传会受到惩罚一样,书评作者也必须自律自己的行为,让书评写作客观化,否则不但会毁掉自己的名誉,也会给作者、出版方带来很大的信誉伤害。

中国图书产业化才十余年时间,与西方国家相比算是蹒跚起步,许多規章制度尚不规范,出版商亦是良莠不齐。作为有一定知识修养、文化素质的书评人,必须要在这样一个正在自我完善的市场中起到文化建设者引导、规范的基本责任,而不是为一些“枕头拳头”类的小说摇旗呐喊,对于图书市场中一些低俗、媚俗的不良倾向,书评人要勇于明辨是非,敢于举起批判的大旗。

“作为图书审查者的图书评论者一定要说真话,至少应该不说假话,因为你将会决定一本书在公众视野里的第一印象。”确实,书评人应是“图书批评人”,而非“图书赞扬人”,书评人应该对一个文本有着自己的深刻见解、批判态度与怀疑精神——哪怕面对的是名家大师的经典著作。只有这样,中国的书评人才会与读者、编者产生积极、和谐的互动,进而推动中国出版业朝着健康、有序的趋势良性发展。

中西商务礼仪差异 篇12

随着我国与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跨国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 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 能使我们在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中顺利地开展商务活动, 制定出合理的谈判策略, 从而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获得成功。可以这样说, 涉外商务谈判的已方优势首先来自于对对手的了解, 并且能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长处, 制约对手的长处。搞好谈判, 除了谈判者的个人气质、谈判心理因素外, 在不同的文化观念、国家制度等影响下形成的谈判习惯及体现在这些习惯中的谈判作风, 对于谈判活动的成败, 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方式和交往关系, 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 正确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冲突, 是十分必要的。

2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

2.1 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国家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在高语境文化中, 人们往往使用间接地、隐含的语言来沟通, 只有明确说话时的情景并借助肢体语言、空间语言以及上下文联系后, 接受者才能弄清对方所要传达的信息、观点或意见。相反, 在低语境文化中, 人们通常会直接、明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典型的低语境文化国家有:美国, 德国和瑞士。而高语境文化的国家包括中国、日本、印度等。中国文化是一个高语境文化, 很多时候表达含蓄, 用字隐晦, 要他人根据讲话时的环境, 以及其他非言语的线索去揣测文字背后或话语背后的真正含义, 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的沟通讲究点到为止, 言简意赅, 同时强调心领神会。而美国等西方国家文化恰恰相反, 是低语境文化国家, 他们在沟通的时候强调直截了当, 开门见山, 把所有的要沟通的信息都用明白无误的可编码的文字语言传达出去, 经常没有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 不需“说话听声, 锣鼓听音”。

2.2 中西方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

首先, 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在中西方价值观上也有着突出的体现。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他们在国际商务谈判时强调“把人和事区分开来”, 感兴趣的主要为实质性问题。而在中国“把人和事区分开来”这一观点被看成是不可能的。例如, 裙带关系, 事业的发展往往是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基础上建立的。因此, 谈判者不仅作为企业代表来参与谈判, 其个人品行和实质问题是不可分开的。

其次, 中西方文化在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上也有很大差异。中国人通常从伦理道德上考虑问题, 而不是从法律上考虑, 但大多数西方人却相反。西方人的抽象思维方式, 讲求概念分析、逻辑推理。在处事方式上, 比如中国的老总可能经常办公室大门常开, 欢迎他的员工来沟通, 这是平易近人的形象和作风, 而在德国等国家, 这会被认为是经理浪费时间, 因为那不是他的职责, 他的职责就是为公司做决策, 有其他方法与员工交流。

2.3 中西方文化在决策方面的差异

由于谈判人员思维方式的差异, 不同文化的谈判者呈现出决策上的差异, 形成顺序决策方法和通盘决策方法间的冲突。当面临一项复杂的谈判任务时, 西方文化习惯于采用顺序决策方法, 特别是英美人经常将大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的小任务, 将价格、交货、担保和服务合同等问题分次解决, 每次解决一个问题, 从头至尾都有让步和承诺, 最后的协议就是一连串小协议的总和。在他们的合同中, 各项条款的认定也比东方人细致明确。东方文化则习惯于采用通盘决策方法, 注重对所有问题整体讨论, 不存在明显的次序之分, 通常要到谈判的最后, 才会在所有问题上做出让步和承诺, 从而达成一揽子协议。

2.4 风俗习惯的差异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通常有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交活动, 如喝茶、喝咖啡、宴请等。这些活动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很大, 并制约着谈判的进行。比如, 德国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穿礼服, 但无论穿什么, 都不会把手放在口袋里, 因为这样做会被认为是粗鲁的。德国人很守时, 如对方谈判者迟到, 德国人就可能会冷淡。另外, 德国人不习惯与人连连握手, 若你与他连连握手, 他会觉得惶惶不安。而在与法国人进行紧张谈判的过程中, 与他们共进工作餐或游览名胜古迹, 对缓和气氛、增进彼此的友谊大有裨益。但千万不能在餐桌上、在游玩时谈生意, 因为这样会让他们觉得扫兴。法国人的习惯是在吃饭时称赞厨师的手艺。在国际商务活动中, 对你所打交道的国家文化及风俗习惯了解越多, 在业务中就会越少出问题。你也许很难向别人解释你失去合同的原因不是因为产品和价格, 而是因为在饮开胃酒时无意的品头论足冒犯了主人。所以说礼貌周全可以促成生意, 反之可以毁掉生意。

3 如何应对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

3.1 谈判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谈判时要“清醒地认识自我, 恰当地了解别人”, 准备工作必不可少。谈判准备工作包括:谈判背景、对人和形势的评估、谈判过程中需要核实的事实、议事日程、最佳备选方案和让步策略。谈判前, 一定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当事国的习俗与文化, 以避免行为不当而使对方不快, 甚至于影响商务谈判的进程与结果。如在等级观念较重的文化中, 如果房间安排不当、较随便, 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安甚至恼怒。要对对方的情况作充分的调查了解, 分析他们的强弱项, 分析哪些问题是可以谈的, 哪些问题是没有商量余地的;还要分析对于对方来说, 什么问题是重要的, 以及这笔生意对于对方重要到什么程度等等。同时, 也要分析自己的情况。如果我们将与一位大公司的采购经理谈判, 就要清楚的知道“要谈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2 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要求谈判人员在谈判中尊重对方的思维模式, 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去适应对方, 关键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要理解、接受和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比如, 给客户赠送小礼物, 如果只按自己的主观想法, 不了解对方的喜好和禁忌, 很可能弄巧成拙。我们知道, 英国人喜欢鲜花、名酒、小工艺品和巧克力, 但对饰有客人所属公司标记的礼品不大欣赏。跨国文化交流中的一个严重通病是“以己度人”, 即主观地认为对方一定会按照我们的意愿、我们的习惯去理解我们的想法。跨国商务谈判中, 经济利益是第一位的, 不要对对方的文化准则妄加评论, 这样很容易引发尖锐矛盾。

3.3 恰当使用语言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掌握一国的语言不能只是单纯的理解语言的表面意思, 而是要知道某些词语和短语在一定文化中隐含的特殊意义。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哪些词可以用, 哪些词不适合用, 一定要把握好。同样是“农民”, farmer和peasant就是两个概念。要顺利实现谈判目标, 谈判人员要尽量以简单、明了和坦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不要模棱两可、含糊其词。国际商务谈判大多用英语进行, 而有时谈判双方的母语又不都是英语, 这就增加了交流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要尽量用简单、清楚、明确的英语, 不要用易引起误会的多义词、双关语、俚语、成语, 也不要用易引起对方反感的词句。

3.4 正确处理谈判差异

进入正式商务谈判之前, 人们一般都对商务谈判的进程有一种预期。这种预期往往影响着谈判进展和谈判策略的选择。由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在语言及非语言行为、价值观和思维决策方面存在差异性, 使得他们所持有的预期也不尽相同, 而不同的预期又会引起这些谈判者在谈判各阶段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上的差异。比如不同文化间客观存在着交流技巧差异, 如沉默时段、插话次数和凝视时间差异等, 信息不对称就会发生。杜绝这种情况, 需要从谈判对手那里搜集信息, 应采用主动的“单向型”谈判策略——让外国对手提供信息。另外基于客观存在的思维差异, 东方文化一般采用通盘决策方法, 目的是在谈判的最后, 在所有的问题上作出让步和承诺, 达成一揽子协议。而面对采用顺序决策方法的西方文化时, 当面临一项复杂的谈判任务时, 应该将大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的小任务, 在价格、交货、售后服务、合同等问题分次解决, 每次解决一个问题都有适当的让步和承诺, 通过一连串的小协议得出最后的协议。

总之, 国际商务谈判会受到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 中西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 只有熟悉这种差异, 做到坦诚、尊重、协商, 才能互惠互利, 使谈判获得成功。

摘要:随着我国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跨国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 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 能使我们在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中顺利开展商务活动, 从而取得商务活动的成功。

关键词:文化差异,商务谈判,语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国平.文化差异与跨文化商务沟通[J].理论月刊, 2007, (1) .

上一篇:公路工程成本核算研究下一篇:农业科研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