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中西文化的差异

2024-09-24

翻译与中西文化的差异(共12篇)

翻译与中西文化的差异 篇1

翻译作为语际交际,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而忽略了文化差异就会导致翻译的失败。

1.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何谓文化?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如何?这是我们首先需要澄清的问题。英国学者泰勒(E.B.Tylor,1871),给“文化”下的定义是:“所谓文化或文明”,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能够获得的包括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性整体。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也是人类在其历史经验中创造的观念和事物的总和。文化并不是抽象的,它是我们所感知的一切。人类以自己的情感、技能和智慧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更新自己的文化。不同民族语言上不同,文化上各异,但人类的能力本质上是相同的,由于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在深层意义上反映了人类的共同能力,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同一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活动的多样性和观念的多元化使其文化内容和形式出现多样性,这就是文化差异的渊源。

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进行文化交流,促进社会进步,这正是翻译的根本任务和最大意义所在。然而,在翻译过程中,表面上存在中外文字表达上的差异,仅仅从文字技巧上来着手是难以解决含义差异的,我们必须从文化背景上来处理中外文字在表达事物内涵上的差异,因为这些差异源始于生活上的不同而形成。

2.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1 观察与思维上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两个民族在观察与思维上是存在着差异的:面对同一物体,用以概括的概念也有出入,因而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如对颜色的观察和使用,就有不同的概念。英语black tea在汉语中不叫“黑茶”,而叫“红茶”;brown bread是“黑面包”,而不是“棕色面包”。这种情况显然是由于英汉思维方式不同而造成的。因此,对于这一类因思维差异而引起的表达不同的概念,译者同样要越过表达形式的局限进行意义上的对等翻译。

2.2 时间观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两个民族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英语中的the latest news译成中文就不能译为“最后的消息”,而应译为“最新消息”。类似的例子如the latest discovery of sth.(最新发现),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sth.(最新发展)等。再看下面的例句“可是我们已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故事的后面”不能译成“behind the story”,英语里表达相同意思的地道说法是与视角相反的“ahead of the story”(把后面的故事提前说了)。因此,这个句子可以译成“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译者如果缺乏对英汉民族在时间观念上的差异作深入的了解,就会导致错误或误译。

2.3 宗教信仰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欧美人信基督教的居多,认为上帝(god)可创造一切,因而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的说法。而中国人则信仰佛教,相信“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词语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再如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要神形并茂地译成英语并不容易。主要问题在于信仰基督教的英语国家对“和尚”这个概念比较陌生,而有关和尚的典故更是鲜为人知。因此,译成英语时形意很难兼顾。所以只能传意或重形取其中一种,传意可用英语中现成的成语:One boy’s boy;two boys are half a boy;three boys are no boy.再看下面实例: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如果直译为“老师一直在创造中,犹如泥土开始呼吸”是错误的,因为信基督教的人认为,上帝创造了人,而人来自尘土,又归于尘土。因此,英语中的creation往往与“上帝”有关,而dust或clay则常指“上帝创造的人”。由此可见,中西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中。如果译者缺乏对这种文化个性的深刻了解,就难以鉴别句子的文化内涵,将对译文的准确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2.4 生存环境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民族生存环境的差异在语言中的一种表现是习语的运用。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由于地理方面的差异,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如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道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例如,形容花钱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rest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be 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

2.5 地域政治及风土人情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语言本身是表达思想的手段,而所表达的思想则又必然归属于某种专门知识如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社会、教育、文学乃至风土人情等。英汉两个民族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政治环境与生活经历不同,必然存在各自独特的民族个性,使语言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例如:Those were days when the sun neverset on the British flag nor rose on many an East End home.不了解英国的地理知识,大多数人会误译为“那些日子里,太阳从未在英国国旗上落下,也未在东方家庭升起”。实际上,从地理上来看,英国伦敦分为西区和东区,西区叫West End,是富人居住的繁华地区;而东区,即East End,则是穷人居住的地区。East End具有特定的政治内涵。因此其正确译文为:那是日不落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也是伦敦贫民区千家万户从不见天日的岁月。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说过,“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语言结构之间的差异给译者带来更多和更严重的复杂情况”。王佐良先生也曾经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可见,要想译作传意,甚至传神。首先心须克服两种语言所负载的不同的文化差异,由此可见,无论译者的文字修养和工夫多么到家,缺少文化背景都是不行的。尤金·奈达认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双文化甚至比双语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所以词语传达意义的能力取决于对源语言(source language)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所携带的文化信息的感知和敏感。倘若不考虑文化背景,翻译则无法真正实现交流的目的。而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失败不仅出现在诸如双关语、成语和俚语中,而且在产品广告和促销等实用翻译中也屡见不鲜。

中国很著名的“白象”品牌电池曾试图在美国打开销路。译者把“白象”直接翻译成对应的英文“white elephant”,而词组“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可指某种无用的东西。很明显没有人心甘情愿购买自称为“无用的东西”的电池。当“白象”电池进入美国市场时,其命运可想而知。与此类似的是中国“帆船”牌地毯在打入美国市场时,也采用对应的英文“junk”,而“junk”在英文中也有“垃圾”的意思。英语中这种一词多义现象使得“junk”带来的不良联想必然影响“帆船”地毯的销路,其结局也不难想象。

本文只是粗略地讨论英汉两种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说明文化差异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切不可低估。这一课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3. 结语

不同语言区域的人们进行交流一直是语言行为的重要形式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共享的需要,翻译作为克服障碍的一种现代化手段,在二十一世纪的作用显得越发重要。翻译工作者在从事翻译时,必须意识到翻译困难和翻译失败的原因,以及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否则将在文化、科技交流及国际贸易中引起误解,从而导致翻译失败。

摘要:英语和汉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文化差异将会给英语翻译带来一定的影响,只有了解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文化背景知识和不同的民族心理状态,缩小这种文化差异,才能成功地进行翻译交际。本文详述了翻译困难和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失败,以便翻译工作者能够更顺利、有效地进行翻译实践。

关键词:翻译困难,翻译失败,中西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戎林海.翻译与文化知识.外语教学,1990,(1).

[3]彭保良.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立.中国翻译,1998,(1):25.

[4]王克非.翻译文化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顾嘉祖,陆声.语言与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翻译与中西文化的差异 篇2

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的目的和特点是语言文化的交流.熟悉两种文化和掌握两种语言同样重要.因此,本文着重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将英汉两种语言受文化差异影响而产生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比较,进而指出如何在翻译中进行合理恰当的文化转换,完成翻译的文化交流之使命.

作 者:谭慧明 作者单位:辽宁工学院,外语系,辽宁,锦州,121001 刊 名: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EDI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xx 26(6) 分类号:G04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交流 价值观念 翻译

 

语言翻译与文化差异 篇3

一、语言翻译

语言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用的一种符号系统,由语音、语法、词汇构成。语言翻译是指把一种语言蕴含的意思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语言翻译必须依赖它本身所存在的语言文化环境,要求译者在广泛、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

二、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历史传统的民族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信念系统的总和,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语言也在其中。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文化环境不同,各民族的人们对外部世界反映所产生的印象和概念也会产生差异,因而形成了各民族独特差异的文化。文化差异是影响语言翻译的重要因素。

三、语言翻译与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翻译作为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即从一种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的交流质,是不言而喻的。翻译者的任务首先是理解原文之意,不懂原文当然就找不到对等语言。翻译学的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研究的范畴,人类的交际受语言环境的制约,而语言环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因此翻译必然受到译出文化和译入文化之间差异的影响。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了解语言。

1.地理环境差异与语言翻译

地理文化是指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文化。由于各民族生活空间不同,形成了地理文化差异,从而赋予了语词特定的意义。

2.社会历史差异与语言翻译

历史文化是特定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各自都有特定的人物和事件的语词来体现本民族鲜明的历史文化色彩。

3.习俗人情差异与语言翻译

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习俗与人情世故及思维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表达系统。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存在着文化差异,语言翻译时要注意符合母语民族表达的习惯,才能翻译得自然、顺畅。

4.价值观、审美意识的差异与语言翻译

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及审美意识的不同。语言中的一些习语、谚语也体现了各民族在思维方式、價值观上的差异。

综上所述在语言的翻译中译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尽可能结合原文的文化背景,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语言翻译应特别谨慎,仔细分析隐含在语词背后的容易引起语义冲突的文化因素,根据具体词篇,在不违背原文语言表达的基础上再现原文语词的文化意蕴,真正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移植。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第五中学)

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篇4

语言是交际的纽带,而语言的多样性又是交际的障碍。翻译则是破除障碍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桥梁。自从有了语言,就有了翻译实践。“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印象或艺术印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1]从张今先生对翻译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翻译的目的与意义就是促进文化交流。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而且涉及两种文化。而中英历史渊源迥异,文化差异显著,给译者带来很多困惑。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翻译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2]故而面对这种差异下的不同翻译文本,译者应谨慎选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以缩短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理解障碍和距离,加强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理解,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以达到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目的。

二、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之下,语言的背后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给译者带来很多困难,也对译者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如奈达所指出的:“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3]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教文化。

宗教和语言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中英两国宗教信仰不同,在语言方面的表现也自然不同。佛教在中国影响深远,而基督教统治欧洲近两千年,两者对各自文学艺术乃至语言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译者只有了解了宗教文化,才能准确地传递信息。

例如: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儿!……”霍克斯把“阿弥陀佛”译成“God bless my soul.”;而杨宪益夫妇则译成“Gracious Buddha”。这两种译法的差异明显,“阿弥陀佛”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头禅,却反映了中国老百姓受佛教影响至深的社会现实。杨氏夫妇的翻译忠于原文,保留了原文的宗教色彩。但是,霍克斯为了使英语读者易于接受,舍弃了原文的宗教意象,用英语国家常见的感叹词来代替。这种归化的译法迎合了译文读者的接受心理,却忽略了宗教差异和异国情调。

(二)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渊源使各民族间形成了不同的性格气质和生活方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成一体。而西方文化主源则是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每个国家的历史都会给后人带来无尽的回忆和启示,这种领悟也反映在语言中。如一些典故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只有掌握了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才能贴切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诸葛亮在中国家喻户晓,是智慧的象征,但西方人未必知道他。因此,翻译者需采取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式,该句应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ke Liang the master mind.”这种译法比“Three cobblers make a Solomon.”更能体现原文的历史文化特色。

(三)习俗文化。

汉英两种文化中,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下面就寒暄方式、颜色、动物、数字四个方面谈谈汉英文化差异。

1. 颜色文化

色彩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领域,不同的民族对颜色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在汉语中,黄色是腐朽下流的代表,内容庸俗、有色情倾向的文学艺术作品被称为黄色书刊、黄色电影,随着网络的发展,又出现了黄色软件、黄色网站。在翻译此类“黄”时,不是用“yellow”,而是“blue”,如blue software(黄色软件),blue films(黄色影片),blue website(黄色网站)等。

2. 动物文化

在动物文化方面,有些词语虽然在汉语英语里都有对应的词汇,但由于它们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不同,因此,在翻译时必须灵活处理。如“龙”与“dragon”,其表面意义都是一种想象中的爬行动物,但它的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英语中的“dragon”是“怪物、魔鬼、凶残”的象征。然而,在中国,龙代表着吉祥、如意、神圣、高贵、权利。鉴于龙与dragon存在着文化信息上的差异,有些带有龙字的汉语不能译为dragon。如“望子成龙”就不能直接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应意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亚洲四小龙”译成英文时则变成了“four Asian Tigers”。

3. 数字文化

“七”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商标为“7-Up”的饮料翻译或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七”相当于中国人的“八”。“七”对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投掷中以“七”为胜利。商标还有Mild Seven, 7-Eleven (连锁店) 。但在我国,“七”是个普通的数字。

三、处理文化差异的理论分析

总体来说,翻译可被分为直译和意译两种译派,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所选用的策略基本上可以用“归化” (adaptation) 和“异化” (alienation) 两种做法来概括。这两种倾向体现了译者在处理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时所采取的不同立场。这两种翻译策略的代表人物分别是Eugene Nida(归化)和Laurence Venuti(异化)。归化翻译是“指采取民族主义中心的态度,最大限度地考虑读者的接受状况,在译文中使外语文体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4],即译者主张译文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异化翻译是指“在文化价值观偏离主义的压力下,译者在译文中保留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国境”[4],即译者认为译文应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要尽量保留原文中的语言方式和文化情调。

四、不同种类文本的翻译策略选择

1.历史典故、习语谚语、文学作品的翻译。

历史典故、习语和文学作品是民族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它承载着丰厚的积淀,鲜明地反映了各个民族迥异的历史传统、社会生活,因此这类文本的翻译重要的是如何处理不同的文化差异。归化法一般采用西方文化中熟知的形象替换此类文本中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形象,但这种译法抹杀了文本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精华。所以对于此类文本,一般采用异化或异化加解释。

如汉语中著名的“纸老虎”一词是毛泽东在我国解放战争中的独创,体现了语言的时代特色,被直译为“paper tiger”,西方读者看起来不但深明其意,而且觉得很传神,现已作为正式的英语用词。当然,异化法翻译中最理想的状况是两种语言的表达形式完全一致,如“Out of sight, out of mind.”,在汉语中就有“眼不见,心不烦”,而“公事公办”在英语中有“Business is business.”与之相对应。

异化翻译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其用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翻译是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进行转换,势必出现源语言直译到目的语后读者难以理解的状况,这在历史典故的翻译中更为常见。为了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又不产生交流障碍,对此类文本我们一般采用异化加解释。如“东施效颦”,译成“blind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just like Dong 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 Shi to make herself all the uglier”。

2.新闻和广告的翻译。

新闻、广告和其它一些实用文体的翻译,一般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较多地采用归化策略,以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例如下面两则标题:

Bush daughters reach legal age to drink布什双娇初长成酒巷从此任纵横

Singaporean star Gives Part of Liver to Save Dying Lover若为爱情故肝脏也可抛———狮城上演感人生死恋

第一个标题说的是,布什的一对孪生女儿经常因未成年酗酒而被媒体曝光,现在她俩终于到达了法定饮酒年龄,从此可以开怀痛饮了。另一个说的是,一位新加坡明星为救情侣而捐出部分肝脏。两则标题的译文都采用归化策略并套用了我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名句,比较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广告语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引人入胜,说服力强。广告的目的就是推销产品,使消费者有愿望购买该产品。如“Theonly thing we didn’t improve was the road.”, 这是日本一汽车的广告语。广告翻译者巧妙地将其译成“万事俱备, 只看路况”。此译文利用归化法、仿拟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典故中的成语“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通过归化策略夸张地指出了该车无可挑剔的完美性, 既通俗易懂又能激发读者购买的欲望。试想如果按字面意思直译为“我们惟一没有改善的就是路况”, 对读者产生的影响力是远不如前者的。

五、结语

文化差异要求译者必须是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要能在理解译文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处理文化差异。而归化和异化策略在处理文化差异时是各有所长的,不能单纯地评判某种策略是优是劣。译者在实践中,可以根据作者意图、翻译目的、文本类型和读者对象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摘要:翻译是交际的桥梁, 而文化差异则是翻译和交际的障碍。本文首先从宗教、历史、习俗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翻译的主要因素, 然后阐述了处理文化差异常用的理论策略, 再以实例具体探讨了面对不同的文本应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影响,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张今.文学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 1984, (1) .

[3]Nida, 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篇5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但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观念、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联想以及社交礼节五个方面.为了最大限度地弥补文化差异,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可以采用直译法、代换法、增词法、意译法和音译法等翻译策略,以求得英汉两种文化的大致平衡.

作 者:吴淑勇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2刊 名:邢台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GTAI UNIVERSITY年,卷(期):23(1)分类号:H315.9关键词:英汉 文化差异 翻译策略

英汉文化差异与广告翻译 篇6

文化是人类历史所积累的一切成就的概括。从广义上来说,它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它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它是由政治、道德、风俗、语言、文学和信仰等方面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导致跨文化交际或传播中产生心理共鸣,或存在心理障碍。在广告交际中,如果广告主体(广告主,广告代理商和以报刊电视等大众传媒为主的广告媒介)和广告客体(目标受众或潜在顾客)存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广告交际便成为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广告传播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或处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别,求其同而避其异,就会导致交际失败,以致贻误商机。中英报刊中所蕴涵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物态文化差异

中西方物质文化差异在报刊广告中有种种表现,不少中国广告喜欢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科学的方法”等表达方式作为诉求手段,而早已步入高科技生产的西方社会却更加渴望回归自然,更欣赏纯自然的东西。不少国内广告喜用“质量第一,信誉至上”来吸引潜在消费者,但国外的英语广告却很少用此类词语。对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而言,质量与信誉应是商家的基本品质,无需在广告中张扬。因此,如将汉语广告中的“省优部优”,“信誉第一,顾客至上”,“获得质量金奖”照译为“awarded the superior quality product by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and the Ministry concerned”,“reputation first and customers the utmost”,“awarded gold cup for quality”,会令外国消费者感到莫名其妙,不如干脆删掉不译。

物质文化的差异对同一具体产品在跨文化销售环境中的广告策划也有极大的影响力,例如雀巢公司有两句频频见于报刊电视的广告口号:“It’s the taste!”、“味道好极了!”。第一句广告口号在欧美国家脍炙人口,第二句在中国同样也是妇孺皆知,但两例广告的意思却各有侧重。前者语意含蓄,直译成汉语是:正是这种味道!后者语言直白,直通通的一句大白话。同一产品却配以不同的广告口号,其原因在于产品面临不同国家的不同物态文化。英文报刊广告的目标受众是喜好喝咖啡的欧美人,他们或者是雀巢咖啡的老顾客,或者是追求高品质咖啡的潜在顾客。由于对咖啡的口味,品质以及品牌等有关知识有较深了解以及亲身体验,他们能把含蓄的广告口号与自己的消费体验结合起来,悟出广告口号之外的韵致。雀巢的中文报刊广告口号刚开始在中国出现时,其目标受众就其整体而言是没有喝咖啡习惯的中国顾客,如果让他们面对正是这种味道!一类的广告语,未免会一头雾水。味道好极了!这一广告口号直截了当的告知商品的主要优点,倒是能让他们对商品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并萌发品尝欲望。

二、社会制度差异

由于英汉民族的社会制度不同,一些反映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词语,对不熟悉中国国情的英语民族也是造成广告信息传递障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比如,八十年代我们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最初曾译为five stress,four beauties,and three loves.曾使讲英语的本族人理解为:我们提倡四个美人和三个情人。修改后的译文为:five stresses,four points of beauty,and three aspects of love.以免造成社交语用失误。

广告翻译中,还应避免使用因政治上有特别含义而易引起误解的商品名称。如“大鹏”卷笔刀的英译名为ROC sharpeners.大鹏是汉民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最大的鸟,汉语中有“鹏程万里”,“鲲鹏展翅”的说法,具有志存高远,前途无量的褒义。但ROC三个大写字母同时也是常用新闻词语中华民国的英语缩写,势必会产生误解或不必要的联想,既不利于创立出口商品的良好形象,也不利于维护国家的尊严。

三、风俗习惯差异

一个民族的行为文化主要体现为该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不同,事物的常规关系也随之不同。各民族的独特习俗,在其民族内部有高度的认同度与极强的凝聚力,因而在国内广告中常被巧妙利用,其中以广告宣传重要成份商标词的构拟尤为突出。趋利避害是人类共性,但各民族的利与害的象征物各不相同。于是香港著名品牌Goldlion(意为“金狮”,谐音“金失”)领带的中文名却是“金利来”,避免了直译的不吉谐音,又赢得了一个音意俱佳的好口彩。数字的象征意义也是民族行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看来,“6”寓“顺”的意思,“9”是“久”的谐音,于是有“金六福”,“三九胃泰”一类的商标词。7在西方为吉祥数字,于是与可口、百事三分天下的非可乐饮料便冠名为“7-up”(七喜)。不同民族偏爱某些动植物而讨厌另一些动植物。孔雀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美丽与吉祥,但在西方文化中却是“祸鸟”,因而孔雀牌彩电出口的英文商标便没有直译为“Peacock”,而是另外构建了一个与孔雀含义截然无关的新词“Anaras”。

四、心态文化差异

风俗习惯差别虽然复杂,但毕竟有迹可循。入乡问俗,在进行广告策划前多多了解有关习俗资料,就不会犯忌。不同民族的心态文化的差别却往往最难觉察也最容易忽视,因为它涉及人们判断与推理的基本标准与方式、价值观、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价值观、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自然会影响到广告的写作与解读。

在价值观方面,中国人提倡集体主义,个人的幸福与集体一致,在消费方面有从众心理。广告往往以老少皆宜,深受大众喜爱一类词语吸引受众。西方崇尚个人主义,英美报刊广告常以个性,个人隐私作为诉求主体,以此激发受众自豪感,煽动他们的购物欲望,有时甚至以非常明确的针对个人的口吻,对消费者进行说服,因而常用第二人称you,因此在汉英广告翻译时要充分考虑中西价值观差异,灵活处理译文,而不能逐字照译。例如,“(本厂生产的丝绸)手感柔软平滑,品种繁多,图案新颖,色泽鲜艳,质量优良,能满足男女老幼之需求。”译为Our silk is superb with extremely soft and smooth hand feeling,bright colors,novel design,superior quality and fine texture.而不必将“能满足男女老幼之需求”译出。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紧密相连的是中国人的崇拜权威和西方人的注重自我价值。公共场所有关“禁止……”之类的公益广告,宣传警示牌随处可见,这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若仔细推敲其命令的意味,便会体会到其中居高临下的语气。例如:Don’t pick the flowers!(禁止摘花),Don’t make noise!(禁止喧哗)等,由于语气过重不免给人一种距离感,不利于营造公共场所祥和欢乐的气氛,外国游客看了此类广告牌也会感到心理上很不舒服。英语比较强调委婉表达,将“禁止摘花”译为“keep away from the flowers,please.”或“Take care of the flowers,please.”会使人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爱花的心情,把爱花当成是自己应尽的义务.“禁止喧哗”译成“Quiet,please.”即简练又标准,让人读了也舒服。

总之,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得汉英广告翻译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翻译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时要对目标文化和本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跳出原文框架,从跨文化,跨语言的角度审视原文,翻译出符合西方人心理,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作品,为中国产品走向世界市场贡献力量。

[1]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翻译 篇7

1.1 文化定义

综合各家见解,“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和为后人学习和传递下去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从人的意义上讲,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归纳入“文化”的定义域,凡是人类的物质生产、社会组织、精神生活、科学技术、思想观念及风俗习惯等的行为文化都是广义文化的研究对象,而狭义文化仅仅把观念形态的精神文化视为文化,它包括社会伦理道德、政治思想、文学、艺术、哲学、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等。

1.2 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前人的全部劳动和生活经验,都是通过语言进行储存继而流传下来的。也就是说后人通过语言的学习,才能够掌握前人积累下来的整个文化。反过来看,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和使用,也不能脱离一个民族的传统而流传下来。文化是决定世界上各个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同时,文化的发展也推动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不仅如此,语言和文化两者之间还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因中西文化差异所产生的障碍和误解不断显现,所以,我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必须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理解和尊重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1.3 中西方文化渊源

西方文化主要有三个来源: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和希伯莱文化也就是基督教文化。希腊文化主张个人自由,重视科学研究,其突出的成就是哲学与科学;罗马文化主张民主与法制,主张向外扩张,美国文化中的主动出击、敢做敢说正体现了这一点;希伯莱文化是宗教哲学的文化,它主张互助博爱,追求善行善举,争取赎罪得救,这是西方人的行为准则和精神的寄托。西方文化是分析思维占主导,因而西方文化产生了个体主义与自由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为主干。儒家文化主张“宁静致远”,“礼之用,和为贵”,道家文化则主张“清静无为”。这两种文化都是以直觉思维为主导,因而中国文化强调整体,忽视个体。

2. 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

2.1 交际用语方面的差异

(1)中国人见面常说“吃饭了吗?”“上哪去啊?”,这些语言形式的功能都是表示友好的问候。而西方人听到后惊讶不已,甚至很反感,他们见面的时候一般都以寻问天气开始谈话。

(2)中国人初次见面经常问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家庭住址、身体状况。而西方人却对此很反感,在西方文化中这些话题和信仰一样属于个人隐私范畴,比较敏感,他们在见面的时候一般会问一些诸如天气、电影或电视节目等轻松话题,如“It is a fine day, isn’t it?”等。

(3)中国人告别时,把客人送到门口和楼下大门口最后要说“走好”“慢走”。而西方人却微微一笑做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者说“Goodbye.”等。中国人认为西方人不实在、不好客;而西方人则认为要尊重客人自己的选择。

(4)中国乃礼仪之邦,谦逊是中国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美德,同样表扬一位中国人和一位美国人,答语会截然不同。例如,“You look beautiful today.”中国人会回答“哪里哪里”,而外国人则会欣然接受说:“Thank you.”

2.2 习语差异

两种语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形式固定、寓意深刻、颇具民族特色的习语。

(1)地理环境差异

东风与西风:在汉语中,东风是温暖的,能使万物复苏,而西风是冰冷刺骨的,例如著名古诗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在英语中,由于英国所处的不同的地理位置,东、西风有与汉语截然不同的文化涵义。对他们来说,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风,而西风是来自大西洋,带来的是盎然春意。例如著名诗人雪莱的著名诗篇《西风颂》。

中国是内陆国家,以农业为主,因此产生了许多与农耕有关的习语,如“五谷丰登”、“沧海桑田”。英国是个岛国,为了生存要与气候恶劣的海洋环境斗争。在与自然界抗争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源于航海或与海洋有关的习语,如know the rope——熟悉内幕(有经验的水手熟悉船上所有用来挂帆的绳子)。

(2)心理文化差异

狗在汉语文化中曾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很多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等。但英国人大都对狗有好感,如lucky dog(幸运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时)。

龙在中国是权力、吉祥的表示,而在英语文化中,dragon指魔鬼,是罪恶的象征。

西方人对汉语里的“红白喜事”中的“白”字感到费解,因为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总是穿白色礼服,把白色与丧事联系起来会引起反感。

在西方,“13”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13个门徒出卖有关。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13”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近年来这种意蕴也被国人所接受,很多事都不愿意与“13”联系。

(3)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英语的民族是一个深受宗教影响的民族,特别是基督教文化基本上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英语中有很多词就源于《圣经》,如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在中国,佛教是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如“佛光普照”“借花献佛”都表现出了对佛祖的敬仰。

(4)文学背景差异

文学方面的背景知识对翻译有很大的影响,例如go Dutch不译成“去荷兰”而是“各付各的帐”。它源于一段史话:17世纪以后英国占据了海上霸主地位,到17世纪末,荷兰成为英国海上贸易的主要对手,两国曾发动多次战争,英国为了攻击对手,在许多场合下用Dutch一词表示厌恶情绪。go Dutch就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如汉语典故“身在曹营心在汉”、“猪八戒倒打一耙”等,在英语中也有Black Friday之类的词语。

3. 翻译原则、技巧与方法

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翻译时更全面准确地进行文化转换,因此,文化翻译应遵循的总的原则是:既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文化特色,又不能超出目的语文化和译文读者的可接受限度。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归化和异化问题主要涉及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从译作的表现形式上,它总是归化和异化的混合体。

3.1 归化

归化(Domestication)指的是在翻译中恪守本族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本族语表达方式。适当的归化能使译文读起来比较地道和生动。一般成语和典故因其比喻运用中通常包含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翻译中常采用归化译法,使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较为全面和贴切的译文。例如:They are willing to talk turkey and end the war.(他们愿意坦诚地进行谈判以结束这场战争)。火鸡对西方人来说极为熟悉,而中国人对此了解不多,如果直接翻译成“火鸡”,中国读者就会觉得莫名其妙,因为很难将“火鸡”与“战争”联系起来。英美人觉得火鸡求偶非常直截了当,因而这个短语包含“开诚布公”的意思。对于这类词语,翻译中采用归化法进行处理。

3.2 异化

异化(Alienation)指的是在翻译方法上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即以拼音或者直译的方法,努力保留原文中的形象化语言。例如:英语中的salad, coffee, ho dog等音译为“色拉”“咖啡”“热狗”等。

3.3 归化与异化结合

汉英两种语言文字系统不同,有时导致无法进行直接移植。因而,翻译中常可采用归化异化相结合的方法,即在音译词后加上一个类属性或者描述性的范畴词,如爵士乐、探戈舞等。例如:(赵辛楣)一肚皮的酒几乎全化成酸醋。译成:Thewine in Xinmei’s stomach turned to sour vinegar in his jealousy.西方人很难将醋和嫉妒联系起来,为了使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背景,更好地理解句子的隐含意义,译者在翻译时增加了这一短语in his jealousy,以作补充。

总之,语言的翻译,并非仅仅是语言到语言的转换,而是包括一种语言所代表的社会文化信息在另一种语言中的表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英汉两种语言,虽然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内涵,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和体味这种内涵的文化意境,找出其异同之处,发现其深层意义并用与之相应的译文语言表达出来,就能达到翻译的真正目的。

摘要: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英汉翻译的实践中, 通过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对比, 掌握它们的特点, 并运用这些特点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 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重视文化内涵, 才能克服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障碍, 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只有了解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文化背景知识和不同的民族心理状态, 并缩小这种文化差异, 才能成功地进行翻译交际。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文化差异,翻译

参考文献

[1]River, W., Temperley.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1.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国教育出版社, 1997.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5]连淑能.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篇8

翻译是一种涉及多元文化的活动, 是一种涉及语言规律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多学科知识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包含着不同参与者对不同社会文化理解的过程, 翻译的理解和表达都受制于原语和译语各自的社会文化。翻译是文化与文化的对话, 是跨文化的交流。因此, 作为翻译的中介, 译者必须熟悉两种文化:本国文化和对象国文化, 才能做到译文的“忠实”和“通顺”。著名的学者王佐良先生说过, 翻译的最大难点就是不同的文化。由此可见, 翻译不仅只是要懂一种语言、一种文化, 而且要精通两种语言、两种文化。

中西文化的差异

1. 地理环境的差异

由于不同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影响, 中国人和英国人对“西风”有着不同的理解。中国西环山东朝海, 当西风刮起的时候, 通常是深秋或入冬时节, 因此,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经常将“西风”与“离愁”“哀怨”等情绪联系在一起。比如: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而英国西面环海, 东接欧洲大陆, 属于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因而英国人对“西风”总是怀有一种热切的感情, 在他们眼中“西风”代表着积极向上的态度。例如: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中的西风是生命活力的象征, 是革命精神的象征。

2. 思维方式的差异

一般而言,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归纳性的, 螺旋性的, 间接的思维。而西方人的思维是推论性的, 线型的, 直接的思维。中国人习惯于“拐弯抹角”的向别人提出请求, 委婉的接受或拒绝别人的要求。西方人则比较直接, 他们不喜欢揣摩别人的想法。通常会直接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3. 风俗习惯的差异

英汉民族不同的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势必造成英汉民族在观察、认识问题的角度、方式和方法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就称谓而言, 英汉两种语言对一个概念的所指和使用范围差异较大。中国人家族观念特别强, 因此亲属关系分得很细。如有“伯母”、“婶婶”、“舅妈”、“小姨妈”、“大姑妈”以及“大伯”、“小叔”、“舅舅”、“小姨丈”、“大姑爷”之分, 但英语中aunt和uncle就可分别指这五种有着不同亲属关系的人。因此, 在英译汉时对这种现象应特别注意, 如:马克·吐温的Uncle John Quarles中的uncle一词的译法在我国出版的译作中就很不一致。有译为‘大伯’、‘叔叔’、‘舅舅’的。但张廷琛先生为此进行了考证, 写了专论, 证明Uncle John只能是马克·吐温的姨父。可见, 不同的风俗习惯引起的文化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策略

译者的翻译策略一直是翻译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曾有过旷日持久的“直译”与“异译”, “异化”与“归化”之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译者也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通常可采取两种方法:直译加注和异译。

1.直译加注

当某种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不能被非本族语国家的人所理解, 为避免文化信息的丢失应采取加注的方法。译文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文化差异, 可以将读者带入异国情景。这样不但可以使读者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思, 也可以使读者了解异国文化。例如:

小耗现形笑到:“我说你们没见过世面, 只认得这果子时香芋, 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

杨宪益译:“‘you ignorant lot!’retorted the little mouse, resuming her original form.‘you only know what sweet taros are, but don’t know that the daughter of Salt Commissioner Lin is sweeter than any taro!’”

Note:“this is an untranslatable pun.The yu in Dai-yu’s name has the same sound as yu meaning‘taro’”.

这里“香芋”和“香玉”构成了不可译的双关语, 因此杨氏夫妇将双关的上半部“香芋”忠实的译为“sweet taro”, 但由于“jade”和“taro”之间差别太大, 他们只好舍去了双关的下半部分。为了让读者能理解这个翻译, 他们在注解中说明了汉语双关的含义。

2.异译

文学翻译讲究语篇功能的整体对应, 除了字、词、句的对应还有文章整体风格的对应。如果目的语中没有相应的表达, 而太多的注释又会破坏整体的连贯性, 影响读者的审美情趣, 就应采取另一种方法:异译。

例如:

原文:凤姐笑道:“……我们看着是‘外人’, 你却看着‘内人’一样呢。”

霍克斯译:“Xi-feng laughed.‘…You treat the misses as our misses and give me the miss!’”

汉语中, “内人”有“妻子”之意。这段对话中凤姐将“内人”“外人”相对, 实际是在讽刺贾琏关心其他人, 尤其是其他女性, 胜过关心自己的夫人。霍译本放弃了“内”的深层含义即妻子, 将原来的双关改写成了另外一句玩笑话。从而易于外语读者的理解。

文化是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宝贵财富。文化由于受到本族气候、环境、宗教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千差万别, 各有千秋。文学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该在不阻碍交流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策略, 尽可能的传播原文中的文化信息, 再现原文的神韵。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2]孙致礼.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山东外语教学, 20.1, (1) :3235.[2]孙致礼.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山东外语教学, 20.1, (1) :3235.

[3]刘士聪、谷启楠.论《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7.[3]刘士聪、谷启楠.论《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7.

翻译与中西文化的差异 篇9

本文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一词的定义第一条, 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包含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 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地理位置、社会制度、历史变革、思维方式等的不同, 必然引起两个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习俗、行为方式及有情感的语言表达方式上, 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必然会打上不同文化的烙印。汉语中有“三生有幸”“一尘不染”等反映佛教观念的词汇, “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反映政策的词汇;英语中也有“Sword of Damocles” (达摩克利斯之剑) 等反映历史的词汇。可见,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的交换, 而且是一种文化的对接。文化的共性使这种对接成为可能, 同时文化的个性决定其不可能完美。文化的个性形成文化差异的鸿沟, 译者的使命就是架设跨越鸿沟的桥梁。[1]因而, 如何优化自己的翻译策略便成了译者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二、两种翻译策略及之间的关系

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就明确地提出了归化与异化的问题:“动笔之前, 就先得解决一个问题, 竭力使它归化, 还是尽量保存洋气呢?”鲁迅这里的所谓“洋气”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说的“异化”。所谓归化, 就是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异化, 则是认为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2]当然, 关于归化与异化之争可谓古今中外皆源远流长。在中国, 古有佛经翻译的“文质之争”, 经过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与梁实秋之争, 直到1987年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将两者之争推向高潮;在国外, 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Cicero, Horace和Jerome等人所论及的word-for-word translation (字译, 即直译的雏形) 和sense-for-sense translation (意译) , 十八至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翻译家Schleiermacher有一句名言:“译者要么尽量不打扰原作者而让读者靠近作者, 要么尽量不打扰读者而让作者靠近读者。”[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当文论和文学翻译领域出现文化转向时, 归化和异化之争才正式取代直译和意译之争, 逐渐成为当今翻译理论的热门话题之一。[4]无论是归化派还是异化派, 他们都有关于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读者接受等方面的考虑。随着时代的进步, 世界文化交流的频繁, 我认为读者们对异域知识的了解越来越多, 寻求异域知识的好奇心也被不断刺激, 各种异域的表达不断地被引进与接受, 因而从长远角度来说异化是大势所趋, 然而, 归化与异化目前看来仍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没有完全归化的译文, 也没有完全异化的译文。

三、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优化

上文提到, 归化与异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但由于两种策略各有所长, 如何优化翻译策略就变得极其重要, 以下结合翻译实例来分析两种策略的优化利用。

例如:至于才子佳人等书……更有一种风雨笔墨…… (曹雪芹, 《红楼梦》)

As for books of the beauty-and-talented type...Even worse are those writers of the breeze-and-moonlight school. (杨宪益、戴乃迭译)

And the“boudoir romance”...Still worse is the“erotic novel”... (David Hawkes)

从翻译的类型来看, 原文中“风月”二字本意指风清月明, 在诗词歌赋中常用以比喻男欢女爱, 是一个极富中国文化韵味的词语, 杨戴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向读者传递出原文本的文化内涵。从这一点看, 霍氏的归化译文略显单薄。通常情况下, 以介绍源语文化为目的的哲学著作、历史、典故、民间故事等类型的翻译, 异化策略用得较多, 因为这类翻译的目的就是要把源语文化介绍给目的语的读者, 使其体会、了解源语文化。而对于一些实用性文体的文章, 如新闻报道、广告、宣传资料、通知等的翻译, 一般可遵循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 较多地采用归化策略, 以达到通俗易懂、表达清晰的效果。如关于著名电影“Waterloo Bridge”的归化翻译《魂断蓝桥》运用得就恰到好处, 译者翻译时避免了Waterloo (滑铁卢) 给人以介绍战争的误导, 而是联系影片的爱情主题, 译成了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蓝桥”, 使中国观众闻联想起典故, 表达效果极佳。[5]从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接受来看, 杨氏采用异化策略将文化信息传达给读者, 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希望对中国文化有一定基础的目的语人群能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 包括对“风月”这一意象的把握;而霍氏的译文显然更针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少的人群。我们可以此来考察“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异化翻译发挥的作用。鲁迅极主张“直译”、“硬译”、“宁信而不顺”, 借助翻译来改造汉语、丰富汉语, 使汉语更细致精密, 更富有表现力, 更具有逻辑性。异化翻译此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白话文运动的发展, 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在这里,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见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各有千秋, 如何使它们的作用在文章中得以优化则需要考虑以上因素, 在全面分析后方可知晓。

四、结语

归化与异化的争执从未间断, 学者的争执业已从语言层面上升至文化层面。目前看来二者是在处理文化差异时必须面对和采用的翻译策略, 归化译文有较高的可读性, 读者群较为庞大, 读起来通顺易懂;异化译文可以尽可能多的传递文化信息, 使读者体验异域表达与文化风味, 它们各有所长, 互相补充与完善。或许若干年后, 在另一个较大的学术转向之后, 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审视这两种翻译策略, 从更多的角度探讨二者的优化利用。

参考文献

[1]陈宏薇, 李亚丹主编.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24.

[2]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 (2) .

[3]Schleiermacher, A.On the Different Method of Translation[A].Theories of Translation:An Anthology of Essay from Dryden toDerrida[C].Schulte, R., Biguenet, J.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ago Press, 1992:36-54.

[4]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的交锋[J].中国翻译, 2002, (23) .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对等 篇10

拉拉手shake hand;拉拉队cheering squad;拉肚子diarrhea;拉选票canvass;Pull a tooth拔牙;pull in进站;pull round恢复健康;pull together齐心协力pull off a plan努力实现计划。我们可以看出, 在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文化不可能完全对等, 成功的译者要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 就应综合考虑原文的三重含义, 不能只求字面意义和结构搭配, 而忽视了文字所隐含的社会文化现象。例:

错译正译

Daylight time日光时夏令时

Stand in the queue站在辫子中间排队

Standline死亡线截止期

Echo test回声试验超声波检查

Standing committee站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把英汉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加以具体化。

准确掌握词义的方向性

英语很多动词具有方向性, 例如, decide就是一个表示“双向”的词, 既可指将来, 也可指过去。请看下面两句:

(1) We decided that everyone shall bring ten dollars.

(2) They decided she was really a good teacher.

在第一句中, decide指将来, 而在第二句中则指过去, 因此, 两句话应译为: (1) 我们决定, 每人带十美元来 (2) 他们认为她确实是个好老师。

正确理解词的喻义, 化抽象为具体

例如, he said he had a bone in his throat, 汉语中的“骨鲠在喉, 一吐为快”和have a bone in one’s throat很相似, 但汉语成语意为“某人心里有话没说出来, 必须说出来才痛快”而英语短语是不想表态的一种借口。真的喉咙哑而不适, 说“have a frog in one’s throat”;因伤心而喉咙哽住了, 则可说“have a lump in one’s throat”;因此, 这句话可译为“他说他的喉咙说不出话了”。英语还有一个类似的说法:have a bone in one’s lag/arm。意为腿/胳膊抬不起来了, 其实是不愿去某地或做某事时的一个借口而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不少“虚假对应”的词汇, 从表面上看似乎指的是同一事物, 而事实上风马牛不相及。在翻译时要准确把握喻义, 预防文化陷阱。

理解词义的引申意义, 找准英汉词语的对等意义

我们常用的熟词, 常常有多种意思, 而这些意思和其所对应的汉语有时很不一样, 也许基本意思和核心意思一样, 但延伸意义和用法就很不一样, short就是这样一个词, 其基本意思是“短”, 可指空间距离, 也可指时间, 如a short time ago就是“不久以前”的意义, 其引申意义可指“短缺/缺少”, 但short是一个多义词, 远不止表示“短”的意思, 特别是许多意思从汉语的“短”推断不出来, 要从上下文和搭配中才能了解。例:

(1) He has a short temper.或He is short tempered.他是个急性子。

(2) Betty felt sad that Tom was very short with her today.贝蒂很伤心, 因为汤姆今天对她很不耐心。

(3) This cake eats short.这种点心吃起来很松脆。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 英语词的意思往往比其对等的汉语词广, 不要把一个个英语词和汉语词固定地对号入座, 而要根据上下文和搭配选择合适的译法。

正确理解句中的逻辑修饰关系, 选择适当译法

The roads are jammed with visitors in their recreational cars在这句话中, their recreational cars是一个名词加上定语修饰的短语, 但是从语文上说这里的定语recreational并不是修饰cars的, 这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称作“转移形容”, 即逻辑上修饰的不是其后的名词, 而是visitors, 因而确切的翻译应为“路上挤满了开车休闲娱乐的游客”。

从以上这些例子中, 我们看出, 学习和理解英汉两种语言词汇的字面意义、结构意义及社会意义, 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无疑是做好翻译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孙致礼.文化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0年第十一期 (41) .

[2]严敏芬.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词汇选择[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四期 (70) .

[3]赵彦春.翻译类型问题的归结[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三期 (1) .

[4]庄恩忠.英汉文化词语与翻译处理[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第一期 (71) .

浅析文化差异与汉英成语翻译 篇11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成语翻译

汉语和英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都包含很多成语,其结构和用法因具体文化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成语是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还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文化。王治奎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自身文化和异国文化的桥梁;翻译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媒介”。把握汉英成语翻译,首先要了解双方的差异所在。本文试从汉英文化的差异入手,探寻成语翻译的几种途径。

一、文化差异对汉英成语形成的影响

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无论汉语成语还是英语成语都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提炼、总结出来的思想结晶,它们有相似之处。如“一寸光阴一寸金”time is money,“争分夺秒”work against the clock,“火上浇油”pour oil on the flame/fire等。但是,各民族的语言都深深扎根于特定的民族文化之中。不同民族由于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其语言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汉英成语中也有所体现。

1.地理环境对汉英成语形成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土地在生活中显得至关重要。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和土地有关的成语。如“地大物博”territory and abundant resources,“崇山峻岭”high mountains and lofty hills ,“恩重如山”kindness as weighty as the mountain等。英国则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英语中也就有了许多与水、鱼有关的成语。如as weak as water弱不禁风ride the wind and break the waves乘风破浪,be gone with the wind付诸东流等。

2.风俗习惯对汉英成语形成的影响

风俗习惯是各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风俗习惯的差异是汉英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点在两种语言的成语中有较多的反映,如在动物和数字上。

龙在中西文化中代表两种不同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象征吉利的动物。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有褒义。如望子成龙、龙马精神等。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却是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有一条蛇尾,能够喷火的动物,常常让人感到恐怖。因此,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代表邪恶,a dragon常用来形容令人讨厌的人;汉语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数词用得多,如一刀两断、三言两语、九牛一毛等。各民族对数字有各自的理解和认识,西方人认为“十三”不吉利,一些中国人认为“五”和“八”代表发财。英语的second to none是“最好的”。

3.宗教信仰对汉英成语形成的影响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主要信仰佛教与道教。因此,汉语里有许多与佛教、道教有关的成语,如“借花献佛”“道貌岸然”等。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英语成语中有许多与God相关的成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对成语的影响是广泛的。语言学习者要想正确理解汉英成语,并成功进行汉英的互译,就必须对汉英两种文化有所了解。

二、汉英成语翻译的主要方法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系要求在语言转换中必须进行文化的转换。成语的译法主要有直译、同义成语借用、意译和直译意译相结合。下面对这几种方法一一加以探讨。

1、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9〕。它适用于一些由于使用的范围广、次数多,其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已经为译文读者所接受的成语。例如:“君子协定”译为a gentleman ’s agreement,“纸老虎” 译为paper tiger,“圆桌会议” 译为A round-table conference“天诛地灭” 译为Heaven and Earth destroy等。

2、同义互借法

成语的对等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即比喻意义、比喻形式和感情色彩〔10〕有些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比较相近,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同义互借法。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保留原文的形象、风格,又符合语言结构和习惯,可以让译文读者轻松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顺利实现交流。例如:“英雄所见略同” 译为great minds think alike,“充耳不闻” 译为turn a deaf ear,“沧海一粟”译为a drop in the ocean等。

3、意译法

意译法指翻译时只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直译,又无同义成语可以借用时,就可以用意译法,结合上下文灵活传达原意。例如:“百闻不如一见” 译为seeing is believing,“入乡随俗” 译为Do in Rome as Rome does,“五湖四海” 译为all the seas and lakes, “九牛一毛” 译为a vary small minority等。

4.直译意译结合法

尽管“直译”与“意译”的斗争在翻译理论发展过程一直存在。但是直译与意译并不相互排斥,在特定的文字环境中,单纯的直译或单纯的意译可能不及两者的结合更能表达原文。例如:有人把短语to be caught red handed直译为“手上血迹斑斑被捉住了”。但是根据这种译法,我们搞不清这个俗语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甚至还有可能误解原意。所以词“caught”可直译“抓获”;而“red handed”应被意译为“当场”,而这个成语译为“当场被抓”才更恰当。这种译法称得上是直译与意译的结合。而类似的译法还有“不到黄河心不死”Until all is over ambition never dies,“谨慎为安全之本”Caution is the parent of safety等。

结语

由于汉英传统文化的不同,成语翻译可以说是汉英互译中最难的部分。不同的成语,翻译方法的选择也不完全相同。选择译法的同时要注意到原文、译文和读者需要等几个方面,并且一定要注重文化背景,防止文化陷阱。总之,要翻译好成语,应该充实译入语的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扩大知识范围,避免生拉硬扯的错误。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60.

[2] 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2.

[3] 刘重德.英汉语比较研究[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7.

[4] 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86.

[5]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 张培基、喻云根等.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小议中日文化差异与翻译 篇12

关键词:中日文化,差异,日汉翻译,求同存异

一、前言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 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可以说, 翻译是一门集创作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语言艺术, 涉及到诸如语言学、社会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多门类学科。翻译的目的在于利用两种语言相互转换进行思想和文化交流。本文从分析中、日文化几个方面的差异着手, 探析中文和日文翻译之间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二、文化差异和翻译原则

中国和日本隔海相望, 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往来, 促进了两国之间的交流。日本人称:「中国は日本の文化の母国である」 (中国是日本的文化母国) ,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至深, 日本人的思想、情爱、伦理、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 无不带有中国古文化的痕迹。但由于日本民族一方面善于追求新事物、新观念, 喜好模仿, 并能巧妙地将他种文化有机地调和吸收, 变为己有、为己所用;另外, 又顽固地坚持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族意识等, 小心翼翼地提防着被外来文化所同化, 排斥性地选择与本民族文化不相冲突的并可完善自己的东西, 执著地维护民族的自我意识的这样一种双重性格所致, 中日文化又存在许多相异的方面。在翻译过程中, 如何对待和处理两国间的文化差异, 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鉴于中日两国历史上和地理上的文化交流特点, 翻译工作也应该求同存异, 相互尊重, 采取符合中、日民族语言习惯、文化特征的表达形式灵活处理。在涉及到文化方面的翻译时不能采取入乡随俗的办法, 这种翻译无助于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 在很多情况下往往达不到翻译的目的, 反而起到了阻碍的副作用。

1. 生活环境的差异

中日文化上的差异, 是由于各自的生活环境所形成的, 不同的地域文化之间绝不能互相替代。水稻是日本人赖以生存的作物, 自古以来日本人就对水稻及其相关的事物 (如「米、飯、餅、畔、田、畑」等) 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日语语言中有许多和水稻有关的表现方法。如:表现自私行为、一切为自己利益着想, 称「我が田に水を引く」;形容事情棘手不好处理, 称「餅を搗く」;形容各有所长, 称「餅は餅屋」;形容吃不上饭、揭不开锅, 称「飯の食い上げになる」;由于喜欢对方以致把任何东西都不假思索地送给对方, 称「田もやろう畔もやろう」;表示殊途同归, 称「田を行くも、畔も行くも」;形容有地位而无实权, 称「餅の形」;福从天降, 称「開いた口へ餅」;锦上添花, 称「餅に砂糖」;穷奢极侈, 称「餅の皮むく」等等, 都是稻米文化在生活中的巧妙应用。因此, 在汉译这些词语时, 应译出这种“稻”的异味。水稻在中国尤其南方广为栽培, 但中国农作物品种繁多, 因此水稻并没有形成单一的文化。反之, 树木给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 它不但为中国人提供了诸多方便, 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语言词汇, 形成了树木文化的语言特色。

2. 生活方式的不同

人们的生活方式主要通过衣、食、住、行等方面来体现, 生活方式的不同在各自的文化上均会得到充分的显现。中日文化的差异最明显的还是体现在饮食文化之中, 这是不同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不同的民族意识, 进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意象。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史, 在这悠悠的历史长河之中, 封建主义起着主导作用, 封建士大夫阶级有权有势, 在生活上为所欲为, 穷奢极侈, 变换着吃法, 随之也就产生了众多吃的学问。平民百姓生活艰辛, 鱼肉荤腥是很难享用的了, 不过在士大夫阶级吃的学问的影响下, 一旦弄到点儿鱼肉什么的, 也不甘粗制滥造, 总是想方设法精心烹饪一番, 当一饱口福之后, 在精神上也能获取某种安慰。反观日本, 有文字记载的只有两千多年的文化史, 其封建阶级的势力, 远不及中国的雄厚, 且日本地域狭窄、物产不丰、尤其是明治维新以来, 接受欧美文化较快, 统治者的目光重点放在对外扩张、经济发展上, 因此也就很少顾及吃的了。

3. 审美意识的差异

审美意识是民族文化中最深层、最核心的部分, 它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一点一点积淀而成。中日两国由于各自的发展历程、地理环境等的不同, 两国的审美意识也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龙”和“凤”, 这尽管是传说中的神异动物, 但在中国人的心中, “龙凤呈祥”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封建皇宫, 碑坊梁柱多饰以“龙、凤”以求祥瑞、颐和, 欢乐庆典, 男婚女嫁也多以“龙、凤”谕示吉祥、和睦。至于语言中的“龙、凤”更是比比皆是。

尽管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尤深, 但这种传统的“龙、凤”观念, 日本人所知甚少, 更谈不上崇尚“龙、凤”的文化意识了。反之, 日本人对“狗 (犬) 、猪、龟”等中国人颇为贬斥的动物却抱有好感, 以“犬、猪、龟”作为姓氏的也大有人在。据日本全国姓氏网统计, 带“犬”字的姓氏有74个, 带“龟”“猪”的姓氏各有100之多, 可见日本人对它们的喜好。究其原因, 除了日本民族对动物怀有一种亲切感之外, 主要还是长期形成的文化习俗所造成的文化现象。日本人认为“狗”忠诚, “猪”健壮, “龟”长寿……对于人生, 这些正是梦寐以求的品质。中国人则一般认为“狗”下贱、讨厌, “猪”污秽、懒惰, “龟”鄙俗、欠雅……尽管“狗、猪、龟”对人类贡献很大, 但人们仍然对它们不怀好感。这也是中国的文化现象。由于中国人对它们的偏见, 因此产生了许多的贬义词。

三、结语

中国和日本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同时又是语言和文化都不相同的两个实体, 相同相异, 相互融合在一起, 中日文化不是等效的。正因为如此, 把一种异质文化通过翻译进入到另一种文化领域, 这中间不可能没有差距。在文化翻译中, “求同”不易, “存异”也难, 往往是“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 有时还要在两者之间做出某种合理的“折中”。译事之难, 莫过如此。

参考文献

[1]朱宪文.浅析中日文化差异和日汉翻译[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30) .

[2]王莹.中日文化差异及其在日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 2010, (01) .

上一篇:企业政治行为研究下一篇:医药企业并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