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体制的差异

2024-07-03

中西方教育体制的差异(共10篇)

中西方教育体制的差异 篇1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而被我们一直称道的儒家文化,无疑是中国文化的最佳代表,不仅如此,它还是中国现在应试教育的前身,我们经常说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是它所给中国教育制度带来的利弊也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历史是很短暂的,他们唯一被称道的理念就是自由民主,这种理念也被他们运用在了教育制度上。那么中西方这种文化观念的差异在教育制度上的体现又是怎样的呢?

西方的孩子,小学头几年根本没有课本,学的是生活的常识,学的是怎样成为一个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的人,父母和老师鼓励他们大胆的去想,去发现。而我们的孩子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接受教科书一板一眼的熏陶,要明确所有的结论都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容不得半点的离经叛道,老师在孩子的眼里已然成了真理的化身。所以,从教育总体差异上来讲,我们东方的定义往往是学生在被动地学,西方则是你要什么就学什么的自由主义。中国教育方法有利于打基础,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由想象力。西方的有利于创造性发挥,但往往学生受制于自己的基础功差,也容易出问题。打基础和发展创造力,这个平衡点如何取得,是大家都在头痛的事情。

在中国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真的是屈指可数,虽然大家总是在说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可是同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就显得微乎其微了,所以这些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他们似乎往往是属于一种特殊层次的人。我们重视教育,但过于神化教育和学校了。毕竟教育是服务于大众社会的,不应该让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生成一种优越感。而美国人的教育观点则认为: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还是人,教育有为社会服务的责任,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独立思考,质疑一切是创造之魂,也是教育之魂,让孩子具备批判性思维,才会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才能突破人伦关系,做到吾爱事师,吾更爱真理。如果说我们的教育侧重的是社会实用性,学校是一所职业训练场,我们培养孩子是出于目的性和功利性的话。那美国的教育则既重视社会的协调性,更注重人的个性的张扬,我们是在灌输知识,美国人更突出的是创造方法。

教育水平的方法和好坏,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是处于第三世界水平上的发展中国家,再加上自古以来的文化观念的影响,使得中国人过分注重教育,这是一种美德,但是近年来我们的父母却做过了头,我们的孩子,他们对自己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应经染上了浓浓的商业色彩,再加上中国人口多竞争激烈,这样的国情和社会问题也影响了学校以及整体的教育方法和质量。大学之前,基础要打好还是很重要,但不要做过了头,特别是对于高等教育。一旦学生跨越了大学这个门槛后,最好能广学。对中国的大学生,我认为高校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选择权。同时学生们应该尽可能选修其他非专业课,有利于培养个性的发展、增加知识面。美国的教育从小就教会美国孩子们要独立自主,所以他们的选择都是自己喜欢的,父母的干涉永远不会成为阻碍他们的理由。他们虽然也会为就业或工作的问题苦恼,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们不愿屈服于这种压力之下,他们认为只有自己喜欢,这些东西才价有所值。

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差异,往往是这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上差异的反应,所以要完善教育制度,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并不是依靠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力量可以实现的,相信,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们教育体制一定能够不断地完善。

中西方教育体制的差异 篇2

对比中西方教育体制, 客观上看各有所长,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扬长避短, 在大力弘扬东方教育思想精髓的同时, 对西方教育文化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来看, 在中国大学老师“吃的是铁饭碗”, 竞争机制不强, 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形成了被动授课。在西方, 聘任教授是可以被校方辞退的, 受聘者需要和校方签订应聘合同并接受校方考核, 如果不合格就会被校方辞退。教师退休后也有被学校重新招聘的, 这些老师不拿工资, 他们只拿讲课费, 西方对教师的管理制度相比我国更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从另一方面加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 同时也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从设置授课内容的侧重点来看, 西方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创造性及应用性的能力培养上, 例如在结束一门课程时, 学生如果没有对该门课程提出自己的创新思想, 那么最多只能拿基础学分。教师布置作业也只是给出大的方向, 至于如何解决, 则由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实践来完成。而我国在授课内容设置上往往是填鸭式的教育, 学生死记硬背, 思维模式相比而言固定僵化, 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 很少有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授课模式的优点在于, 学生对基础性的内容掌握比较牢靠, 但缺乏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我国社会目前创新能力不强的源头之一, 应引起高度重视。

从考试内容的设置来看, 对于同样一个知识点的考试, 中西方考试内容的设置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历史课成吉思汗历史知识的考试, 我国的考试内容常常是成吉思汗生于××××年, 死于××××年, 学生掌握的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年月, 对于非专业研究者而言意义不大。而西方的设置则要灵活很多, 本人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题目:请说说你对成吉思汗的看法。看上去一个很不起眼的题目, 有学生是这样作答的:“如果没有成吉思汗, 就不会有蒙古帝国, 没有蒙古帝国, 东方先进的文化科技就不会传入欧洲, 他让欧洲陈腐的骑士不堪一击, 唤醒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使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技术、贸易、军事和思想革命。”同样的考点, 学生的作答却体现了各自教育的特点。

从中西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上看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首先, 在西方, 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没并没有区分专业, 所学课程都是公共课, 然后各个专业便会派出其最好的老师讲自己专业的经典课, 以供学生选择。而在我国, 大学生在进校的时候无论自己是否喜欢, 就已经选择了自己的专业,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西方的学生较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或者变更专业, 即使基础不如中国学生, 但是由于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也会在钻研过程中主动弥补。而中国学生似乎基础打得较为牢靠, 但是对所学专业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这也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如西方学生原因之一。其次, 西方大学生需要将学习和工作相结合, 学生可以半工半读, 工作一个学期后要交技术报告, 而如果应聘不到工作就算没完成任务, 这样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上述两点决定了西方学生与中国学生相比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更强。第三, 西方大学采取的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 即进大学容易, 但是如果在校期间不能达到学校教学要求, 要拿到毕业证书是很难的, 反观我国目前是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 每年高考“万人争过独木桥”目的就是要进一所好的大学, 而一旦进入了大学学习, 部分学生常常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不思进取, 学校也没有采取更为严格的考核标准, 总之只要能进来, 出去就容易, 不光大学, 就连硕士也一样, 博士现在也已经批量生产。

从上述中西方教育制度对比情况来看, 我们中国的大学教育就目前来说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特别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一个“磨具”造出来的, 缺乏自己的思想, 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待提高, 体现在进入社会以后, 整个社会的创新性、实践性、科学逻辑性不够, 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比尔盖茨在中国也许不是一个好的学生, 因为他中途辍学, 在中国叫“不务正业”, 也许他的成功正是由于选择了自己所热爱的研究领域, 学校培养了他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让他在自己所热爱的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正是因为在西方这样的教育土壤的培育

下, 成就了比尔盖茨的成功, 这也是在教育体制上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们应该取长补短, 使我们中国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 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毕业生, 更快、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发展。

摘要:由于历史起源不同、民族性格不同以及其他诸多因素造成了中西方在许多层面存在着各种差异, 如文化差异、思维差异等等, 本文针对中西方大学教育的特点及方法的不同, 论述了中西方在大学教育上存在的差异, 以便在校大学生在完成大学学业的同时, 能够较全面的了解中西方各自的教育体制及特点, 理性的面对、思考中西方大学教育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教育,体制,特点,差异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2) .

[2]钱穆.文化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62.

浅析中西方大学教育的差异 篇3

关键词:中西方大学教育 差异 创新 教师

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教育界对知识经济产生了高度重视。人们逐渐意识到,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财富已不仅仅是自然资源或物质产品,而更为重要的是知识、人才。同时,人们也发现国内智力较高的大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比起发达国家的学生还有一定的距离。造成差距的原因我想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是与中国落后的教学手段应有必然联系。

首先,是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在中国,可以说大学老师就相当于铁饭碗,即使是其他别的不做,一周只要上几次课,可以不评教授,永远做讲师,也没有哪个老师被辞退。在美国就不同了,教授分为聘任教授和终身教授,前者是可以被校方辞退的。在美国的助理教授,大概相当于中国的讲师,需要和校方要签3年的合同,3年期满后要接受考评,如果不合格就会被辞退。还有一些教师则是退休后重新应聘的,这些老师不拿工资,他们只拿讲课费。

其次,美国和中国的大学教育侧重点也有较大的区别。美国的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基础性和创造性教育。在美国,学生课程不涉及具体的产品,更注重基础的应用,而且学生是要求学基础的技术操作。例如在维多利亚,学生的一门课程如果没有创新,那么最多只能拿70分。并且他们几乎每一门课都有大作业,也就是指老师只给出方案,而不提供具体的方法,这需要靠学生自己想办法来完成。而在中国,考核大多的课程,尤其是主要课程的方法主要还是通过考试最后的分数来决定等级。

再次,美国和中国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没有专业的区分,所学课程都是公共课,然后各个专业便会派出其最好的老师讲自己专业的经典课,以供学生选择。相反,在国内,学生踏进学校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自己的专业,而且4年都不变,不管喜不喜欢或者适不适合。第二,尤其重要的是美国的大学生需要将学习和工作相结合,他们一学年分为3个学期,只有1、2学期只是完全上课,然后就是一个学期上课,一个学期工作。而且有老师专门负责联系学生的工作,这样学生就可以半工半读,工作一个学期后要交技术报告,而如果应聘不到工作就算没完成任务。第三,也是一个中国大学几乎没有的,每一学年结束,都有一部分学生被要求退学,因为他们不适合这个专业或者这个学校。辞退后他们可以换专业,或者换学校,找到自己更适合的学科、这一点,我想在中国几乎没有哪个学校能做到,除非该学生极为特殊,不然恐怕会是99%的可能从这个学校,这个专业顺利毕业。第四,在美国,没有考查课,所有的成绩都以学分体现,最后加权平均。所以说如果学生一科落下去,那么就很难补上,美国的大学会越来越难进。在中国,我们的大学现在是越来越好进了,而只要进来,那就容易出去。

不仅如此,西方的教育方式对成绩排在前面的30%~40%的学生非常有益,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学习,学校赋予他们权利选择学习的方式,他们可以自己自由发展,因此拥有很强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而中国的教育模式对排在后面的30%~40%的学生有好处,他们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可以成才,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比他们聪明的人竞争,因为他有扎实的知识,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但仅仅是机械的模仿和表面的理解,思维禁锢在狭窄的空间上,有序,但缺乏创新。我们现行的学校教育是努力地培养“学业智商高”的人才,注重积累知识的能力以适应各种标准化考试的选择,培养的是学习型的人才,而忽视了培养社会所需的多层次创造性人才。

虽然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中国的大学教育也不能生搬硬套,不能把人家的拿来就用,因为我们其他方面的政策不配套。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取长补短,使我们中国大学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西教育之差异 篇4

在我们生存并生活的社会里,人人都谈教育,《教育辞海》里是这样表述教育:广义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国的教育方式精致细腻,西方的教育方式则贴近自然,更接近社会。学校考试和对知识的透彻理解是中国学生的拿手好戏,而西方学生则更注重实践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每个国家都有它的特点,中国教育自有它的特点,并不能一味的否定,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更应该发扬中式教育的长处。但目前可以说是大部分中国人都对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制度不满意,说是:学生压力大,教育脱离实际,学生几乎学不到社会能力……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而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不断创新的民族。当然,中国现行的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我们的教育重视文化基础课,学生学到的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比大多数美国学生多得多,这无疑在某些方面上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接下来我们将以以下几方面通过比较来说明:

1,形式上

中国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虽有较大的改变,但隔代教育的文化普遍存在。现在的年轻父母,不少因出国、下海经商或为自己事业奔忙,就把孩子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管,形成了以隔代家庭教育为主的趋势。第一代教育第三代一般重养轻教,加之老人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老化,所以溺爱多于喜爱,产生了第三代任性、娇气、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弊病。而在西方,根据我们对于所在国家的观察,整个区域几乎无一例祖辈老人照管孙辈的情况。我们都共同感到西方传统的教育观念是:老人不参教,孩子由自己的父母亲自扶养和教育。在他们看来,儿童小时候得到的呵护越多将来的承受能力越差。

2、理念上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被虽然越来越多的家庭认识到,但国内很多家庭把“家庭教育”误理解为“家庭知识教育”。有些家长安排孩子星期六学电脑,星期天学英语,还要练习钢琴,背诵唐诗等等,一味地为孩子寻找知识发展方向而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发展。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发现自己的个性需要与家长所安排的不一致,心愿不能实现,随之产生逆反心理,事与愿违,甚至造成家庭悲剧。

有些家长把“文化”误理解为“知识”。他们教育孩子不可以太顽皮,在校听老师的话,同学之间要谦让;而在西方,家长则让孩子自己选择,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逼迫与苛求,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怎样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怎样在依赖与自立之间保持平衡,学会生存。所以西方很少见到花季少年因一次考试失利便割腕自杀,也很少见十几岁的中学生遇到一点挫折便离家出走的情况。国内家长最关心孩子的成绩、分数,至于心理、能力、很少过问。维系家长与孩子关系的则是成绩、分数。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内这一代青少年的自立意识、心理素质与西方同代人有明显差距。

3、教学上

如果说国内的学习是一口井,讲究的是深度,那么国外的学习更象是一片湖,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老师的帮助鼓励下,他们学习如何独立地思考。正是由于老师并不是用单一的标准机械地衡量每个学生,正是因为他们对于问题的结论不要求统一的答案,允许学生怀疑和反驳,当学生的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时,其潜能也就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西方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补。

教育上 在国内,几乎每个学校都对班主任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孩子们在场班主任应该到场。久而久之孩子们养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只有在别人的监督下,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己的行为规范才能做好。然而,在国外,教师经常有意不在场也不去偷看学生。可以问学生“你是如何。。?” 久而久之 孩子们养成了自控和诚实的好习惯。同时,当教师遇到一名行为有严重偏差的学生时,怎么管理,是惩是罚,若罚,是轻是重,这就是一个个理不清的问题了。最后的结论可能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教师也未必担当得起教育可能有的后果。类似的问题在其他国家也有。

最近,我看了一部音乐剧《歌舞青春》,它代表着我们年轻一代的个性与活力。它由迪士尼公司于2006年出品了第一部,2007年出品了第二部,2008年出品了第三部。堪称迪士尼频道史上最为成功的原创电影,一度刷新台湾迪士尼频道原创电影的首播记录。《歌舞青春》全剧环绕着追寻梦想与自我实现的主题,配合着动人的歌曲、精湛的舞蹈动作。它所讲述的两个生活背景迥然不同的高中生:帅气英俊、球技高超的篮球校队队长特洛伊和容貌甜美、易于害羞的优等转学生盖比瑞拉之间的故事。两人天籁般的嗓音和对舞台表演的兴趣,让他们共同心怀对歌唱的梦想。然而两人在不同学科各自精彩,使他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困难重重。最终在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与支持下两人彼此鼓励,在兼顾现实的同时一步步向自己的梦想前进。

我想这部电影之所以令人回味无穷,除了朗朗上口的青春流行音乐外,还在于该剧展现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鼓励青少年坚持追逐自己梦想。影片正是这个世界性的语言,鼓励青少年相信自己、完善自己、勇敢地激发自己的潜能去追寻梦想。

其实很羡慕《歌舞青春》中向他们那样的高中生活,可是在现在我们身上不可能实行这样的教育方式,起码得等到十几二十几年之后哇!有一个同学说:“想改变现在的教育方式。所有的同学都有同感,班主任也这么说,中国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与问题,像我们这样的高中生,特别是住校生,除了吃饭等的生理必须行为,一天到晚呆在教室里,不是做作业就是看书,很死板,而且效率也不见得有多高。是啊,现在的我们只能服从,跟随这样的潮流学习。一位母亲说:“除非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现在的这种考试制度,否则老师和学生将永远是考试的奴隶。”也许她的观点有一点偏激,但是却点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要改变中国这种教育方式单一,不重视能力训练的现状的最好方式就是改变教育体制。让将来的我们去改变吧!时代在进步,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的。

紧接着,从另外的方面去看; 1 思维差异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因而借助于直觉体会,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中本国人对事物的认识只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而不追求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与对现象背后事物本质的哲学思辨。可见中国哲学讲求实用,“中了悟而不重实证”,用直觉顿悟的内心体验的思维方式去悟出自然法则,而不用概念和语言去描述也不用逻辑推理去论证。而西方思维则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彩。教育差异

美国的基础教育很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相比之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差距甚远,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现象至今仍占上风。以国际数、理、化“奥赛”为例,我国对其重视程度大概超过了任何别的国家。某省的一位参赛选手获得了金牌,其所任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教师们组织了极为隆重的欢迎仪式,进行了全程拍摄,在省电视台黄金日寸段播放,极尽渲染之能事。相比之下,美国的一些中学对此事要淡化得多,有的甚至连正规的辅导也不进行,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一种考试而已,是对学生某种或某些能力的测试,考分诚重要,创新价更高。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强调知识学习;一个强调能力培养。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中国传统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二重分数提高,轻人格塑造。三重整齐划一,轻学生个性的张扬。不少教师喜欢循规蹈矩的学生,有的甚至把具有独立见解,敢于提意见的学生视为不听话的“异端”。

我们可以从不同侧面强烈地感受到中外基础教育的巨大差异——尤其在教育理念、人才观念及价值观念方面:经过反思,我们进一步得到了如下几点强烈而又理性的认识: 其一,我国基础教育明显地存在着“两强、两弱”现象。“两强”是指我们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全面牢固,对学生考试能力的训练扎实有效。中国学生屡屡在国际数、理、化“奥赛”上摘取金牌即为最好的明证。“两弱”是指我们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普通薄弱,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普遍薄弱。我们既看到了我们基础教育的长处,更看到了存在的严重不足,从而也就明确了继承与改进的关键所在。其二,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其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高考”一锤定音的选拔人才方式也该好好反省了。这座“高考”独木桥也太过狭窄,也太千篇一律了!它怎能容纳得下“千姿百态”的各类人才!

“适合学生发展”,是指学校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扬长避短”的教育,足指学校要充分发现、尊重、发扬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扬长”中走向成才、成功之路。教育心理学反复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内容上,变“分数本位”为“人格本位”,变“知识至上”为“能力至上”,变“应试至上”为“素质至上”;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尤其是“特长”的发展。在真正了解学生不同特点、不同爱好、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量身定制”的分层次教学,把各类“璞玉”、“良驹”塑造成各类创新人才。

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广泛采用“启发式”、“自由讨论式”、“自主研究式”等现代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杜绝‘满堂灌”、“一言堂”之类漠视学生的旧式教学法。

在学生的发展方向上,要为各类特长学生开辟用武之地;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负责,创设宽口径的发展通道。

其实,即使在学风等方面中外少年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异。青年节学生论坛开始前一段时间,大部分中国学生到了教室,就趴在桌子上打瞌睡;而史蒂文似乎对教室充满了好奇,到处张望,尤其对课桌上的插座产生了兴趣,研究了半天。讨论会上,中国学生一般都是拿着稿子从头念到尾,有的甚至还准备了中英文双份的材料,而很多外国学生连一张稿子都没有准备,他们说,稿子都在脑子里。别人作报告时,外国学生都会盯着讲演者,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地点头或提问,与讲演者形成很好的互动。可中国学生都在做自己演讲前最后的冲刺。这种自顾自的交流心态,不仅表现了中国学子对于他人缺乏应有的尊重,缺乏沟通的欲望,同时也缺乏沟通的技术技巧。而中外学生在科研上的差距,或许更是值得省察的核心。美国学生的科技创意,往往建立在实际生活中,他们的创意随着时代变化,比如在营养学话题上,有的美国学生已经探究到了微观营养方面,在考虑食物废弃后的分解问题。中国学生的创新,与几十年前没有太大变化,仍旧建立在科幻小说上,比如在月球上建房子等等,都是老调重弹,没有任何新意。中国孩子理论知识丰富,外国孩子则更注重发明创造的实用性,动手能力强。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篇5

文化是一种磁石,无论你的思想是正面还是反面,你都要受它吸引。文化如同年轮,它带领你前进或后退。一个时代的文化影响一个时代的人,一个地方的文化。

当两张非常明显的具有强烈对比性的图放在我的面前时,我震惊了,一张是美国议会开会是,具有最高权利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居然坐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角落认真的聆听各位议员讨论,开会。而另一张是一个官员高高在上,接受着别人卑躬屈膝的奉承。这是一种多么大的差距啊。

当我看到这两张图时,我有点点脸红,因为我为我们中国那无耻的等级制度而自卑,而羞愧。

个人认为还是比较欣赏西方的那种没有等级的,没有身份差距的文化。西方的那种没有等级的,以人为本的文化,就像东方文化中孔子所描述的那相信相爱的大同社会一样,人人都给予爱,人人都得到爱。在西方文化中没有因为等级的距离,而刻意忽视,或者特别的崇拜,奉承某人,人人都是平等的。

拥有了千年酝酿的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博大精深,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不过在人人平等,没有等级差异的情况下,西方文化中以人为本,倡导理性,无职观念,公平竞争这些优良的思想精髓深深的吸引我,使我如痴如醉。

在西方文化中,以人为本,平等待人是最重要和最受到别人肯定的,强调人作为主体所具有尊严和价值,而东方文化却强调等级观念。

在东方文化中,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但是在整个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基本都是封建集中制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彻底丧失,虽然在东方文化中,孔子有说“仁”,孟老先生也说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老子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确是包含了所谓的“民主”,可是,他们提出所谓的民主的这些思想家们极力推崇君权神授,努力的坚强的维护着等级制度,把人与生俱来到可以享有的自由,民主都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从而使人民越来越卑躬屈膝的奉承,越来越脆弱的民主。

而西方文化呢,西方文化并没有像东方文化那么做作,用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体现西方文化的民主,不!西方文化不像东方文化那么的虚伪,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只是让政府来行使一种权利而已,所以在西方文化中,西方人可以对不能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可以通过选票的方式可以给予否决或者改选。

或者在民主制度上,可能西方文化中还有些问题,但无论在认识水平上还是制度设计上,无疑都比我们要先进的多。中国那些选举真的是“民主选举”吗?

中国文化的等级制度进过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熏陶,可能还不能立刻改过来,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只是为中国这样的等级制度默默痛心而已,希望可以在以后几年里中国的等级制度可以改变。

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等级的差异,这就是中国与美国的距离。西方文化中没有等级观念,人人平等的观念很让人喜欢,希望以后中国也会如此,但愿~

中西方关于餐饮礼仪的差异 篇6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中西方教育体制的差异 篇7

一、培养规格目标差异

从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中国教育职业发展中长期以来是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层次, 严重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始于洋务运动。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40年鸦片战争后, 洋务派人士积极兴办军工企业, 而这些新型的军工企业迫切需要掌握先进技术和操作规程的技术人员和工人。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确立了实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规定实业学堂从横向上分为正规实业学堂、补习实业学堂、实业师范学堂;从纵向上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个层次, 每个层次都设有农业、工业、商业、商船等科, 初步形成了一个系统。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也开创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阶段。1922年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把实业学校的名称改为职业学校, 分为初、中、高三级, 设科范围更广。至此, 职业教育初步形成一个系统。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建国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就提出要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中国的职业教育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形成了以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体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 20世纪90年代末, 形成了中职和高职两个层次, 到2007年才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因此从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 长期以来中考成绩差的进入中职学习, 高考不能上本科的进入高职院学习, 人为地将职业教育定位在低层次办学上, 影响了人们的选择。

而西方则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职业教育被看做是人整个一生中所接受的一部分教育, 一个阶段性教育, 不是终结性教育, 建立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沟通的机制。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吸引力是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最根本的问题是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机制, 打通中等职业教育通向普通高等教育的路径, 变终结性的中等职业教育为阶段性的教育, 为职教学生提供继续接受高一级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的机会, 大力扭转中等职业教育入口大、出口小的局面, 进一步拓宽出口, 解决等值承认职教普教学历资格问题, 允许中等教育学生报考高等院校。

英、法、德等国制定了一些措施, 给予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资格同等地位, 为职高学生提供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机会。20世纪70年代以前, 法国中等职业教育是终结性的, 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成为一条死胡同, 为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使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沟通, 法国设立了一种新的学制, 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再学习两年, 获得职业高中会考证书, 同时取得了报考普通高等院校的资格。长期以来, 德国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隔绝, 缺乏渗透性。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增强双元制的吸引力, 德国许多州规定, 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和继续职业培训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 承认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报考大学的同等学历和资格, 还规定实施双元制的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某些情况下相当于具有普通高中第一阶段教育学历。英国的普通国家职业资格 (GNVQs) 分为基础、中级和高级三级资格, 获得GN-VQ高级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 但获得了高级国家职业资格 (NVQ) 的学生很难进入普通高校。因而英国采取措施, 承认高级普通国家职业资格 (GNVQs) 和高级国家职业资格 (NVQs) 与普通教育高级水平考试 (A-levels) 具有同等地位, 促进这三类学生横向和垂直流动, 使他们都有资格报考大学。

二、制度保障差异

在高职教育开展得较为成功的国家, 政府仍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 与中国不同的是, 在发展高职教育的过程中, 大多数国家都更为重视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 用法律来保障和规范职业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发达国家在用法律促进和规范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有三个特点:一是相关的法律相互配套, 形成了规范技能人才培养的法律体系。比如, 德国除了《职业教育法》外, 还有《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的相关法律以及370多种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的培训条例。美国颁布的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法规和法案超过了150个。二是它们的法律规范既有原则性的规定, 也有操作性很强的细化的规定, 比较容易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比如, 德国的《职业教育法》中就有培训合同不能有哪些内容, 学徒的津贴以什么形式支付等细节的规定。三是不断根据新的情况, 对已有的法律进行修订或制定作为补充的法律。比如, 美国1963年通过了《职业教育法》, 而后又制定了《1968年职业教育法修正案》、《1976年职业教育法修正案》等。英国在1944年颁布《巴特勒法案》, 1964年又针对当时职业培训缺乏法律依据的问题, 及时制定了《产业训练法》, 后又于1973年颁发《就业与训练法》, 改革职业培训体制, 以应对职业培训面临的新挑战。四是严格对职业教育法的监督。德国的《职业训练条例》和《职业培训规章》都明文规定违反职业培训条例就是违法, 可“判处关押”或“处以不超过一万马克的罚金”。日本颁布的《学校教育法》明确规定应设置监督部门, 并且专门设有“罚则”一章来论述监督和惩罚。

中国政府尽管先后颁布了《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 但是整个职业教育的法制体系并不健全, 而且现行的《职业教育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其实施的环境与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因而需要及时进行修订。但是, 中国的《职业教育法》自颁布以来就没有再进行过任何修订与补充。而且《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这些法规专门涉及高职教育的地方并不多, 尤其是这些法规的条款大都是目标性的, 缺乏具体的操作程序和实施步骤, 而且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措施不明确。因此, 要想使高职教育有全面的、权威的法规保障, 还是需要出台一部《高等职业教育法》, 对高职教育的性质、任务、管理职责、举办学校等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 这样会更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行业参与差异

由于职业需求的复杂性和经济、技术的迅速变化, 学校已无法完成职业教育的全部任务, 建立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是面广、样多, 目前至少有57种职教运作体系。澳大利亚也建立了较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全国设有287个专门的技术性和进修性教育学院, 除了学校系统的高职教育, 还与成人和社区教育机构及工作场所里的学习相结合。而中国目前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很多只停留在纸面上, 实现校企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任重道远, 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补, 实现学校和企业的物质与智力资源的共享, 融合职业教育理念,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搭建职业教育的新平台, 在人才供求关系上完成了学校和企业的良好对接、相互渗透, 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

经费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发达国家普遍形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个人多方筹资的经费体制, 以地方投资为主, 个人交费所占比例不大。德国的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为公立学校, 办学经费主要由州政府和联邦政府拨款解决。但来自于企业的教学、科研合作的经费成了高职院校第三渠道经费来源的主体部分。企业为培养一名职业学院的学生要支付5万~8万马克的费用, 但企业仍把职业学院的培养途径看做是一种费用优惠的获取人才的措施。《德国联邦基本法》明确规定国民生产总值的1.1%, 工资总收入的2.5%用于职业教育, 同时规定要为职业进修提供帮助及提供学习期间的收入、待遇等问题。美国职教经费主要来自地方, 但按《1990年职业教育法》规定, 联邦政府每年向各州提供16亿美元的职业教育专项补助经费, 公立高职教育机构的学生只需支付全部费用的1/6左右, 在私立教育机构就学的学生全部自费, 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得到联邦和州政府的部分资助。英国不仅在制定职业教育法规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资金进行了规定, 而且在相关法中也有类似规定。英国职业学校每年的经费有75%来自政府职教基金。法国在教育经费方面规定企业完成各项缴税义务后必须承担两项支出:一是要求企业按上一年职工工资1.5%的比例提取继续教育经费, 用于本企业职工的在职职业培训。二是按上一年职工工资0.5%的比例缴纳学习税, 用于支持各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澳大利亚的《国家培训保障法》规定, 年收入在22.6万澳元以上的雇主, 应用工资预算的1.5%对其员工进行培训, 未达到要求的雇主须依法向国家培训保障机构缴付费差额。而中国主要存在政府拨款和学生缴费两种形式, 渠道单一。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 通过比较研究, 可以探索出符合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使人口大国真正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

参考文献

浅谈中西教育文化的差异 篇8

关键词:教育目的与性质;教育方式;教育考试制度;异同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实际上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意识形态。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而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构成整个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布尔迪厄在《再生产》中认为教育最基本的内在的功能是“保存、灌输、神化”文化遗产。中西方,形成了各自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背后所蕴含着的深层的文化意味。本文旨在比较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为现代教育研究提供一些微小的参考。

一、教育目的与性质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说:“就教育的目的而言,历史上有两种极端对立的类型:一种是要唤起神性(亦即唤起英雄品质或神话天赋);另一种是传授专门化的技术知识。第一种类型相应于具有神性的统治结构;后者则相应于理性的以及现代官僚式的统治结构。在这极端对立的两者之间则存在着各种教育类型,其目的无非是要养成学生的某种一定的生活方式。无论这种生活方式是世俗的还是宗教的,但归根结底是有等级之别的。”

中国的教育类型主要是儒家教育,接近于韦伯所说的第一种类型,这种教育类型“在中国长久以来就是与教育资格考试并行的一种仪式(正如我们西方的新教坚信礼一样)”,其教育目的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教育的目的实际上就是要塑造孔子眼中的“君子”形象,在他的眼中所谓“君子”就是具备了“仁”、“义”、“礼”、“智”、“忠”、“信”、“孝”等等这些品质的人,为了完成这个意图,他提出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循循善诱”等重要的教育思想。而孟子也曾经讲过:“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着,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不仅对教的人有要求,对学的人也有要求。而到了近代,受到西方教育观念的影响,学者王国维指出,教育目的要培养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的多方面发展的“完全之人物”。在西方,教育目的则接近于韦伯所说的第二种类型,是非常功利的,他们追求实际目的,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唤发人的天性,启迪人的智慧,完善人的个性,使之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或者说,西方的教育试图训练学生的某一种能力,可以有用于行政机关、商业办事处、工厂作坊、科学或者实验室,以及有纪律的军队组织里。

实际上,中国教育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它具有世俗的性质,深受着儒家“学而优则仕”的影响。比如中考、高考、公务员考试等,人们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好工作,有一份好的收入。另一方面,教育也是一种自我修養的方式。这种自我修养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整个社会,而不是针对个人。在西方,比较注重个人教育的价值,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强调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个性自由,再加上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的自我意识提高,这种功利性的目的就更加明确了。

但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教育目的和性质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各自的传统与特点,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西不断地碰撞交流与融合,但还是有所差异,需要我们细细体会。

二、教育方式

(一)学校教育文化

学校教育文化是在学校中,老师和学生所共享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行为方式的总和,也可以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对话与交流的整个过程。这在中国和西方是有很大的差异的,主要表现在:

首先,在中国学校的教室里,学生所用的桌椅都是面朝讲台,一排接一排,这样有利于学生听课,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而在西方学校的教室里,学生们是围着桌子坐的,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或者是将学生们分成小组,发表讨论各自的意见,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或者说是“多个中心”的模式。在中国这样安排教室的构造,可能会造成课堂气氛的死板教条,而西方的安排,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一些。

其次,在讲课的过程中,中国老师的活动范围也就是在那个小小的讲台之上,大多数情况下,一节课就徘徊在讲桌与黑板之间,表情也是非常严肃的,给人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大学时期还不是特别明显;而在西方,老师就参与到学生当中,不拘泥于三尺讲台,经常与学生交流讨论,分享一些观点。举个身边的例子,我们的外教英语口语课和中国老师教的英语课,外教老师在上课之前会让我们做瑜伽什么的,而中国老师却没有,整堂课下来特别无聊;外教老师将我们分成小组,在课堂上讨论交流,这样学生才真正地参与到其中,而中国老师只是用提问的方法来和学生交流,一般情况下学生不会主动回答,只有被点到名才会站起来回答,或者说中国老师连提问都不提问,直接从头讲到尾,也不管学生有没有听懂,讲完就算完成任务了,而学生也就这样迷迷糊糊地算了。

最后,再来看看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应当是坐姿端正的,这在小学和中学表现的十分明显,一上课老师就会说:“坐好!”然后小孩子就会规规矩矩地将手背后,坐得端端正正,要是有哪一个学生做的不好,就会被认为是不尊重老师的行为;而在西方,学生们就比较随意了。另外,中国的课堂上,是要求安静的,老师会说“不许说话”、“不许交头接耳”等等之类的话,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专心致志的听讲了;而在西方,学生们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如果不早点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就会被别人说到,但如果在中国一个学生积极地发表意见,会被别的同学说成是“出风头”,因此,在中国的课堂上也就很少有人很积极地发表议论了。

这样看来,在学校教育这方面,中国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而西方是以学生为主体。这其实确与我们生活的大文化背景有关系,从小我们就被灌输了“见到老师要问好”、“要尊敬师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这些思想,以至于小时候见到老师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而在西方强调“人人平等”的观念,孩子们和老师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由此他们在课堂上就会很随性,把老师当做朋友来看待,老师也不会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这样的话,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比较活跃融洽。虽然现在中国社会的教育一直在向西方不断地学习靠拢,逐渐地进行教育变革,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要学习西方,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但是还是有一定成效的。比如我们本科在学习《语文课程教学》这门课的时候,就提到了如何提高课堂氛围,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还有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方法论等等。

(二)家庭教育文化

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所以古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所以家庭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在中西方的文化大背景下,家庭教育观念很不一样的。

首先,在中国的家庭里,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遍布的时代,一个孩子最多就能受到六位家长的宠爱,除了父母以外,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些人,都说“老来惜子”,自然长辈对幼者宠爱倍加,从不让受一点委屈。导致了孩子到一定的年龄以后,没有独立生存甚至生活的能力。而在西方,孩子在生下来以后,家长就会认为他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自己学会吃饭,自己学会走路等等,从小就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孩子们的零花钱,有时就是自己做家务活挣的。

其次,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认为孩子优秀了,家长就会很有面子,脸上很有“光”,因此家长总是“望子成龙”,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培训班,甚至不顾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硬是给他们报上家长们认为很有用的课程。而在西方,家长们是按照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的。作为中国的孩子,压力确实挺大的,在学校老师给的压力,在家父母给压力,弄得好像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一样。中国家长则是比较专制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听自己的话,这样才是好孩子。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西方家长会教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中国家长则是责备孩子。

最后,在现代中国,有许多家长的观念或许已经在慢慢地转变,但在一些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或者农村地区,还依然存在着老一辈的教育方式。这是由于文化的不平等所导致的,当然在西方也存在着文化与教育的不平等。实际上,这种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做到相对的公平。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我们也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与措施,促进教育文化的发展,尽量地做到相对公平。

三、教育考试制度

在中国,考试制度自古以来就有。“考试制度的最初迹象,似乎是出现在后来成为独裁制的诸侯国秦国,大约是孔子生活的时代。选官任职,基本上取决于军事上的才干。”后来汉代推行“任人唯贤”的原则,到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然后再到隋唐五代的一直沿用到清朝的科举制度。实际上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也是一种选官制度,以至于到现在的公务员考试,都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一些人才成为公共事业单位的官员。那公务员的考试试题来说,总共两门,一门是《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另一门是《申论》,《申论》实际上就是考查一个人的概括能力和写作能力,和古代的科举考试很像,不过古代考的是对“四书五经”的理解,而《申论》考的是对所给材料的分析,实际上性质是一样的。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中国的考试,目的在于考查学生是否完全具备经典知识以及由此产生的、适合于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思考方式。”所以韦伯将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概括为“文献教育”,这是由中国文字的特点所决定的。在西方,考试制度不是专门为了考查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美国,高中生要申请上大学,被申请的学校一方面要看学生的成绩,另一方面还要看这个学生有哪些方面的特長或者是说为社会做出了哪些贡献。而在中国,以高考成绩来“论英雄”,成绩好就可以上个好大学,找个令人满意的工作。虽然现在国家正走在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过渡的路上,纵然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还需要我们做出很大的努力来完成。

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途径,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西方的教育传统文化做简单地对比之后,希望我们能够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使我们的教育发展得越来越好。纵然中国目前的教育状况受到众人的批评与谴责,但是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依然在进步当中,我们不能只看到我们的缺点,也要看到我们的长处,吸取国外有效的改革经验,去其糟粕,形成我们自己的更加传统的教育文化。

注释: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128页。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129页。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1,第296页。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125页。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130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德).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高田田.文化差异背景下的中西教育差异[J].文学教育,2012:62.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融合7 篇9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 曾经的中国, 是一个非常富裕和受人尊敬的国家.但是在经历了鸦片战争后, 中国的状况就变得越来越差,越来越乱.其实上, 这就是因为中方的想法, 更笼统的来说, 就是中西方融化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的最大差异就是其对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态度.很多人认为中国是以集体主义为主, 西方是以个人主义为主.事实是恰好相反.网上曾经有一句话: 一个中国人很强大, 但一群中国人就像一坨烂泥.一个西方人很弱小,但一群西方人却十分的强大.这句话就解释了中西方文化的最大的差异, 也解释了现在中国发生的地沟油,三鹿奶粉等事情, 是因为中国人人人只为自己着想.自己做的恶心的东西不吃, 去吃别人做的恶心的食品.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死循环啊.还有一个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就是守旧观念.中国人不想西方人能够随机应变.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不像西方人一样能够快速的推翻清朝政府和诺贝尔奖学家.我们的想法已经被先入为主了, 不能够有创新.虽然中西方文化有十分多的差异, 但是中国在加入了WTO国际世贸组织后, 开放了网络和很多的东西.中国人对遥远的西方有更多的了解.中国人也越来的越接受了很多原来不接受的西方文化的特点, 最主要的是对于金钱的态度.现在的中国人更加崇拜唯金主义.这是一个非常畸形的想法, 但是由于中国的巨大贫富差距和低效的政府导致了中国人能够接受了这种想法

浅谈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差异 篇10

【摘要】 由于中西方社交礼仪上存在着差异,中西方人士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常常会发生误会和冲突,其根本原因则是文化环境的差异形成的认知差异。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西方礼仪在称谓称呼、见面交往礼节、宴客方面、禁忌与习俗、公务场合等的差异,归纳出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各自特点,同时揭示了形成中西方礼仪差异性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等因素。

【关键词】社交礼仪 中西方差异 各自特点 表现和成因

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华夏文明,在世界上影响深远。著名国学家钱穆先生就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礼”。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文化。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古语有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西方社会则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当在近200多年,随着西方国家的崛起,西方主导着世界。现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

但是由于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不同,各国人民在进行礼尚交往时的习惯也有不少差异。尤其是中西方之间,礼仪上的差别很大。常常能听到一些由于礼仪文化之间的差异而闹出的笑话。例如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曾应俾斯麦之邀前往赴宴,由于不懂西餐礼仪,把一碗吃水果后洗手的水喝了。当时俾斯麦为了不使李鸿章丢丑,他也将洗手水一饮而尽,见此情景,其他文武百官只能奉陪。中国人历来以谦虚为美德,而美国人对中国人“水平不高,能力有限”的自谦并不以为然,相反地他会认为你缺乏自信,不知有多少留学生在美国因为“谦虚”而推掉了饭碗。因此,了解中西方礼尚交往之间的习惯差异是很有必要的。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中,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是对对方的尊重,以便交往的顺利进行。

(一)从不同的方面看中西方礼节的具体差异。

一、在称谓和称呼方面,西方人的称呼通常是比较笼统的,通常一个称呼可以涵盖中国的很多个称呼。例如西方人称呼男的为先生,称呼女的为女士或者小姐。而“先生”一词在我国各类词典中的第一解释就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我们在建国后熟人称呼经常在其姓名后面加上“同志”一词,比如,开会的时候,某某领导讲话,“向XX同志学习”等诸如此类的言语就不必细说了。但是,在当今生活中,随着改革开放,现在“先生”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二、在见面交往礼节方面,中国人通常是见面喜欢点点头,握握手或行拱手礼,或者微微欠身然后握手,而西方人觉得欠身似乎显得自卑。在西方,特别在欧美国家,拥抱礼却是十分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亲吻礼和吻手礼也是常见的西方见面礼。握手礼来源于西方人类半野蛮半文明时期。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今天作为见面和告辞的“握手”礼节,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在我国,握手礼不但在见面和告辞时使用,而且还作为一种祝贺、感谢或相互鼓励的表示。因此是社交中应用最广泛的致意礼节。见面、道别时的礼貌演变到今天就是“你好”、“再见”两个短语,客气的顶多再互相握下手,在各种古怪疾病流行的今天显得简洁而卫生而又体面。然而西方国家,见面就要先送贴面礼、亲吻礼和吻手礼,让我们很不习惯也不能接受。

三、在宴客方面,喝酒,历来被中国人视为做生意、交朋友等社交场合不可缺少的一环。中国通常遵循的是酒杯不能空茶水不能太满,在西方人他们通常喜欢啤酒、葡萄酒,不喜欢劝酒,他们的行为会随女主人的动作而进行。中国是一个酒文化大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酿酒工艺和人们赋予酒的美好寓意,使饮酒成为中国人宴请宾朋、交际应酬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也令老外折服,使他们也对中国的白酒满怀好奇心,但他们对中国酒桌上的强行劝酒有多反感。就如我们正常的中国人对老外的贴面礼排斥一样。

四、在禁忌与习俗方面,中国人不喜欢说4,觉得8非常吉利,而西方人不喜欢13。中国人视4为不吉利,因为与“死”同音;而在荷兰语中4却是个喜庆的数字,因为与荷兰语“庆祝”一词的发言相近。

五、中国人通常以登门拜访表现他的热忱,而西方人在拜访前先要跟主人预约,忌突然造访。否则,受访者会感到不快,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拜访打乱了工作安排,给他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约好的拜访一般要准时。

六、中国人见面客套时喜欢问去哪,吃饭了没,而西方人却认为,这是在侵犯他们的隐私,西方人对此感到很怪异。“吃了吗?”这是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西方人们分手时通常说Good-bye,Bye-bye,相当于中国人说“再见”。如有贵客或不大熟的人来访或串门儿,客人离开时,按中国的习惯,主人要把客人送到房门口或大门口。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最后要说“走好”、“慢走”、“慢点儿骑(自行车)之类的客套话。而西方人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就可以了。

七、如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

八、中国人通常会在女官员、女企业家、女学者、女明星面前遵循女士优先原则,却不理会女翻译、女导游、女陪同、女记者等。而西方人对此一视同仁。

九、在国际会议上,我国传媒总结出国人的种种陋习:电话多、屎尿多,常常在公开场合训斥下属,男秘书给自己上级揉肩膀等。为此《国际先驱报》曾于2007年9月24日载文“中国人国际会议„七宗罪‟成西方媒体嘲讽性花絮”。

正式的公务场合或宴会上,遵守礼仪是自身良好修养的体现,也是对一同参加宴会的人的尊重。

(二)中西方礼仪文化呈现出的各自不同的特色

中西方礼仪文化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中国传统礼文化强调谦虚谨慎,西方是在得体的基础上强调个体和个人价值。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喜悦。而相反,中国文化却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提倡谦虚谨慎。大多反对或蔑视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在西方人看来,这不仅否定了本身,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甚至有欺骗的嫌疑。可见,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西方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因而,在中国人看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更为简单直接,表现在言语上就是表里如一,即“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

二。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尊卑次序,西方社会提倡自由平等

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还是在家庭,都有一定的辈分等级。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比如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辈分,只要彼此尊重,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三)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成因

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国的人民有着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礼仪是与本土的思想文化相对应的,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梁启超在有名的《劝学篇》里面讲到:“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世事。”在礼仪的表现中,西方更多的聚焦在行为、语言的面上;而中国礼仪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行为人的语言、行动本身具有话语意义,同时还需从行为人的语言、行动中去“悟”出一些东西,在言传的同时,还需意会。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就西方文明来说,它的历史较短,而它的人民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而来的,众多不同民族和种族都融合在一起,文化的兼容性很强。他们信奉的西方精神,是在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承认和尊重差异,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有助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从而提高交际效率。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

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17大报告中着重指出,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伴随着经济发展,中国正在各个方面赶超西方国家,包括文化领域……

上一篇:教师年终工作总结202下一篇:我咋这么帅呢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