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教育理念差异

2024-09-18

中西教育理念差异(共8篇)

中西教育理念差异 篇1

传统道德与现代理念的碰撞

——中西方孝文化差异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世界文化日益融合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文化与文化的趋同与差异,而孝文化是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博大精深的体系,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品质的标准。而西方的孝文化并没有太多系统的描述,与中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西方似乎更崇尚个人与自由。本文将探析中西方孝文化概念和发展的差异,并以这几年的热门话题——“安乐死”来进一步阐述中西方在孝文化上的差异。

孝,是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于血缘亲情的认识而慢慢发展起来的。家庭,是体现孝道的人类社会的选择,也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孝道是道德表现一种形式,居于普通亲情之上,一般体现在直系亲属之间,所以我们现在所谓的尽孝道,一般都是自己的父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尽孝道的方式产生了很多变化,但是赡养义务的传统却从来不曾割断。在社会层面上,尽孝道则主要是指对老人的尊敬。因为文化不同,中西方对孝道的理解差异很大,但不可否认,中西方的孝文化都是伴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开始出现的,最初形态的孝文化也是相似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孝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而西方的孝文化还是停留在浅显的文献描述之上。

1中西孝文化对比

1.1中国孝文化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色。“孝”不仅是家庭观念中孝敬父母的问题,也是几千年来统治秩序中重要的社会规范

。我国的孝观念形成于父系氏族公社时代。孝文化,在股商时期便已产生。[1]在中国,尽孝讲究的是到达亲人在精神层面的满足。孝意味着养,但不是养了就是尽孝道,子女赡养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孝心,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的体现,而不是仅仅有孝行。孝文化在我国的儒家思想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在《孝经》中曾写到:“父子之道,天性也。”[2]就是说,父母养育子女和子女赡养父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天性。孝文化从家庭伦理走向国家伦理,从个人道德走向社会规范,最终形成了以养亲为核心内容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孝道。中国的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固有的一种思想。肖群忠认为,“孝”当产生或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3]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国人把孝与繁育后代结合,绝对不能断绝宗祠。至今不可动摇,是历来的民族理念。也就是说我国的孝文化体现为尊重父母,父母拥有绝对的权威。

1.2西方孝文化

西方文化有三个源头:一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二是古希伯来犹太教文明;三是古罗马文明。[3]然而要探讨西方的孝文化就一定要提及到《圣经》,很多西方社会的道德规范就是起源于这本书中,《圣经》的第五条就要求基督徒要孝敬父母。西方对孝的文献描述,也只体现在《圣经》这本书中,但是,父亲节和母亲节都来源于西方国家。在西方,比较注重“社会养老”,有比较完善老年人社会福利,所以老人大多会在老人院内度过晚年。在西方,孝文化主要体现在宗教文化中,没有硬性要求子女尽赡养义务,只要子女常常看望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西方的孝文化多体现在对父母的尊敬,但不是对父母的服从,更多地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相处和各自独立。

2产生中西方孝文化差异的原因

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中西方的文化不同。在我国,我们常常会听到“四代同堂”,“五代同堂”这样的词汇,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就比较注重家庭观念。因为我国是从农耕社会发展起来的,是由家庭为单位的一个群体生活,因此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个体要以集体为重,因此逐渐形成了父母养育孩子,孩子赡养父母的亲子关系,也造就了我国博大精深的孝文化。西方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他们很早就脱离了农业,因此主要从事一些商业活动,也因此形成了他们独立的生活习惯。在西方,父母与子女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他们以人的自由平等为最高价值。在中国,有着浓厚的尊老爱幼的传统,而西方文化把年幼的孩子的发展放在首位。

3从孝文化角度看中西方看待安乐死的差异

3.1中方态度

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对死亡有一种刻意的回避心理,尽量做到闭口不提。这就又要追溯到孔子时代,《论语·先进》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季路问及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在这段对话中,对死亡避而不谈,言语中表达了孔子重视生命的意向。孔子对死亡的理念影响了后世子孙。因此,回避死亡,珍视生命,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态。

由于这种面对死亡的传统的道德意识,我国大部分人对“安乐死”持反对态度。在不治之症面前,很多人都会选择靠医疗手段尽可能维持自己的生命,即使这个过程很痛苦。就算有些病人想追求有尊严的死,选择“安乐死”,在国内也无法实现,而无法实现的原因有很多,与根深蒂固的孝文化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尽作为子女的孝道,很多人认为只有花钱为父母治疗,内心才会安宁,因此不惜将大把的财力倾注到自己患病的亲人身上,这种所谓的尽孝,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作为子女的自私和对病人的残酷。在我国如此推崇孝文化的背景之下,由于一些道德绑架,导致一些想减轻亲人痛苦的人也无法做出“安乐死”的决定,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避免背上“不孝”的罪名,选择细心侍奉亲人知道最后一刻。

安乐死的支持者则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孝道不应该绑架现在的“安乐死”。如果“安乐死”是病人自己的选择或者是家人出于亲情所做出的决定就应该得到支持,在家人遭遇不可治愈的痛苦时,尊重病人自己的意愿才是孝顺亲人的体现。这让我想到了与此相关的新闻报道,四川的一个孝子在患不治之症的母亲的哀求下,用农药结束了自己母亲的生命,但由于中国的安乐死没有合法化而被相关部门抓获,相信这样的新闻能引起很多人对“安乐死”的思考。很多情况下,即使想帮助亲人实行安乐死,也不敢这么做,因为不被道德伦理所允许,也不合法。

3.2西方态度

与中国对死亡避而不谈的态度相反,西方人由于崇尚自由,对死亡没有太多的忌讳心理。在安乐死这个话题上,很少提及孝,更多是推崇法律程序。而且,在西方的思想史上有很多对死亡的思辨。苏格拉底曾说:“怕死非他,只是不智而自命为智,因其以所不知以为知。没有人知道死对人是否是最好的境界,而大家却怕死,一若确知死是最坏境界。”[5]事实上,一个人对死亡的选择态度体现了其人生价值,因为死亡是每个人必不可免的结局,才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不会被孝文化所羁绊。西方人对死亡的态度也影响了他们对待“安乐死”的态度。1905年,英语单词中就出现了安乐死。在古斯巴达,不健康的婴儿可以被处死,同样的,在古罗马和古希腊,各种安乐死的形式也可以被接受。英国还在1936年成立了安乐死协会。期间虽然出现了一些各种各样的事件,但这一话题从未停止。2001年荷兰成为了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6]在西方,所谓的孝,就是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思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会夹带太多亲情方面的情绪。普遍认为:杀死一个人是不是错误,其衡量尺度是看被杀死者是否是具有诸如理性、独立和自我意识等特点的一个主体。也就是说,西方人的衡量尺度是从一个人是否丧失了“人之为人”所应具有的思维和意识能力来决定其是否该被实施安乐死,是侧重从人本身出发来考虑安乐死的合情合法地位的,很少有人提到或重视外在原因。[7]

4结语

不管是孝文化还是由孝文化引起的关于“安乐死”的讨论,可以看到,中西方有着很大的差异。我国的孝文化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对很多方面都有着很深的影响。而西方对于孝文化的体现则不那么明显,更加崇尚个人自由。这种差异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彼此影响、互相吸收。在待安乐死的问题上,我们不能盲目推崇西方国家的做法,但也不能一味回避,而应积极面对问题,找出真正切合于我们国家实情的可行路线并加以实施。

中西教育理念差异 篇2

一、培养规格目标差异

从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中国教育职业发展中长期以来是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层次, 严重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始于洋务运动。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40年鸦片战争后, 洋务派人士积极兴办军工企业, 而这些新型的军工企业迫切需要掌握先进技术和操作规程的技术人员和工人。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确立了实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规定实业学堂从横向上分为正规实业学堂、补习实业学堂、实业师范学堂;从纵向上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个层次, 每个层次都设有农业、工业、商业、商船等科, 初步形成了一个系统。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也开创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阶段。1922年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把实业学校的名称改为职业学校, 分为初、中、高三级, 设科范围更广。至此, 职业教育初步形成一个系统。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建国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就提出要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中国的职业教育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形成了以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体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 20世纪90年代末, 形成了中职和高职两个层次, 到2007年才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因此从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 长期以来中考成绩差的进入中职学习, 高考不能上本科的进入高职院学习, 人为地将职业教育定位在低层次办学上, 影响了人们的选择。

而西方则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职业教育被看做是人整个一生中所接受的一部分教育, 一个阶段性教育, 不是终结性教育, 建立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沟通的机制。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吸引力是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最根本的问题是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机制, 打通中等职业教育通向普通高等教育的路径, 变终结性的中等职业教育为阶段性的教育, 为职教学生提供继续接受高一级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的机会, 大力扭转中等职业教育入口大、出口小的局面, 进一步拓宽出口, 解决等值承认职教普教学历资格问题, 允许中等教育学生报考高等院校。

英、法、德等国制定了一些措施, 给予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资格同等地位, 为职高学生提供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机会。20世纪70年代以前, 法国中等职业教育是终结性的, 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成为一条死胡同, 为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使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沟通, 法国设立了一种新的学制, 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再学习两年, 获得职业高中会考证书, 同时取得了报考普通高等院校的资格。长期以来, 德国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隔绝, 缺乏渗透性。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增强双元制的吸引力, 德国许多州规定, 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和继续职业培训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 承认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报考大学的同等学历和资格, 还规定实施双元制的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某些情况下相当于具有普通高中第一阶段教育学历。英国的普通国家职业资格 (GNVQs) 分为基础、中级和高级三级资格, 获得GN-VQ高级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 但获得了高级国家职业资格 (NVQ) 的学生很难进入普通高校。因而英国采取措施, 承认高级普通国家职业资格 (GNVQs) 和高级国家职业资格 (NVQs) 与普通教育高级水平考试 (A-levels) 具有同等地位, 促进这三类学生横向和垂直流动, 使他们都有资格报考大学。

二、制度保障差异

在高职教育开展得较为成功的国家, 政府仍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 与中国不同的是, 在发展高职教育的过程中, 大多数国家都更为重视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 用法律来保障和规范职业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发达国家在用法律促进和规范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有三个特点:一是相关的法律相互配套, 形成了规范技能人才培养的法律体系。比如, 德国除了《职业教育法》外, 还有《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的相关法律以及370多种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的培训条例。美国颁布的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法规和法案超过了150个。二是它们的法律规范既有原则性的规定, 也有操作性很强的细化的规定, 比较容易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比如, 德国的《职业教育法》中就有培训合同不能有哪些内容, 学徒的津贴以什么形式支付等细节的规定。三是不断根据新的情况, 对已有的法律进行修订或制定作为补充的法律。比如, 美国1963年通过了《职业教育法》, 而后又制定了《1968年职业教育法修正案》、《1976年职业教育法修正案》等。英国在1944年颁布《巴特勒法案》, 1964年又针对当时职业培训缺乏法律依据的问题, 及时制定了《产业训练法》, 后又于1973年颁发《就业与训练法》, 改革职业培训体制, 以应对职业培训面临的新挑战。四是严格对职业教育法的监督。德国的《职业训练条例》和《职业培训规章》都明文规定违反职业培训条例就是违法, 可“判处关押”或“处以不超过一万马克的罚金”。日本颁布的《学校教育法》明确规定应设置监督部门, 并且专门设有“罚则”一章来论述监督和惩罚。

中国政府尽管先后颁布了《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 但是整个职业教育的法制体系并不健全, 而且现行的《职业教育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其实施的环境与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因而需要及时进行修订。但是, 中国的《职业教育法》自颁布以来就没有再进行过任何修订与补充。而且《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这些法规专门涉及高职教育的地方并不多, 尤其是这些法规的条款大都是目标性的, 缺乏具体的操作程序和实施步骤, 而且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措施不明确。因此, 要想使高职教育有全面的、权威的法规保障, 还是需要出台一部《高等职业教育法》, 对高职教育的性质、任务、管理职责、举办学校等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 这样会更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行业参与差异

由于职业需求的复杂性和经济、技术的迅速变化, 学校已无法完成职业教育的全部任务, 建立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是面广、样多, 目前至少有57种职教运作体系。澳大利亚也建立了较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全国设有287个专门的技术性和进修性教育学院, 除了学校系统的高职教育, 还与成人和社区教育机构及工作场所里的学习相结合。而中国目前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很多只停留在纸面上, 实现校企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任重道远, 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补, 实现学校和企业的物质与智力资源的共享, 融合职业教育理念,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搭建职业教育的新平台, 在人才供求关系上完成了学校和企业的良好对接、相互渗透, 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

经费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发达国家普遍形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个人多方筹资的经费体制, 以地方投资为主, 个人交费所占比例不大。德国的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为公立学校, 办学经费主要由州政府和联邦政府拨款解决。但来自于企业的教学、科研合作的经费成了高职院校第三渠道经费来源的主体部分。企业为培养一名职业学院的学生要支付5万~8万马克的费用, 但企业仍把职业学院的培养途径看做是一种费用优惠的获取人才的措施。《德国联邦基本法》明确规定国民生产总值的1.1%, 工资总收入的2.5%用于职业教育, 同时规定要为职业进修提供帮助及提供学习期间的收入、待遇等问题。美国职教经费主要来自地方, 但按《1990年职业教育法》规定, 联邦政府每年向各州提供16亿美元的职业教育专项补助经费, 公立高职教育机构的学生只需支付全部费用的1/6左右, 在私立教育机构就学的学生全部自费, 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得到联邦和州政府的部分资助。英国不仅在制定职业教育法规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资金进行了规定, 而且在相关法中也有类似规定。英国职业学校每年的经费有75%来自政府职教基金。法国在教育经费方面规定企业完成各项缴税义务后必须承担两项支出:一是要求企业按上一年职工工资1.5%的比例提取继续教育经费, 用于本企业职工的在职职业培训。二是按上一年职工工资0.5%的比例缴纳学习税, 用于支持各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澳大利亚的《国家培训保障法》规定, 年收入在22.6万澳元以上的雇主, 应用工资预算的1.5%对其员工进行培训, 未达到要求的雇主须依法向国家培训保障机构缴付费差额。而中国主要存在政府拨款和学生缴费两种形式, 渠道单一。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 通过比较研究, 可以探索出符合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使人口大国真正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

参考文献

中西教育理念差异 篇3

【关键词】西方司法理念与司法制度;人道主义;中国传统司法 ;中国司法改革之反思重构

一、人道主义司法理念在西方的历史沿革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主张罪刑的宽免,也即人道主义,在政治宽和的国家是非常有益的。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明确提出了“刑罚宽和”的主张,是对孟德斯鸠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在人道主义司法理念的指导之下,贝卡利亚还提出了“罪刑法定”的观点。罪责和刑罚只能根据社会契约和法律公正裁判得出,任何当权者的主观臆断都是一种潜在的不公正和暴力执法。此外,他 还提出了“无罪推定”的主张。1215年英国《大宪章》便早有对人道主义理念的记载。

二、人道主义司法理念对近代西方司法制度的影响

“刑罚宽和”,“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犯罪与犯罪相适应”等成为各国近代刑事法律审判的基础性规则,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刑法改革的序幕。在他的刑法思想影响下,欧洲许多国家在刑法改革、限制死刑以及文明司法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①在孟德斯鸠、贝卡利亚等思想家的影响下,西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人道化司法改革,逐步确立了“罪刑法定”、“无罪推定”和“审判公开等原则”。

三、近代西方人道主义司法理念实践中的几点延伸

(一)人道主义与司法衡平。司法衡平理念无疑是实践人道主义的绝佳途径之一。“司法衡平”最早源自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即通过寻求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平衡点来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关系,从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立法与司法则是寻求并确认社会各阶层利益平衡点的有效途径。②孟德斯鸠曾经在《论法的精神》中说,好的立法和司法都应该符合中庸之道,做到不偏不倚。在西方近代以来的司法制度中,我们不难看到司法衡平的影子,如各国刑事诉讼法中均规定了“当事人对等原则”,即起诉人与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处于平等的地位,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从源于20实际70年代的美国,流行于当下欧美的辩诉交易制度中,我们也能够体会到司法衡平的理念。

(二)人道主义与司法正义。毕达哥斯拉首先发展了正义是平等的思想。柏拉图把正义变成一种道德原则,认为正义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间的和谐关系之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寓于‘某种平等’之中。根据英国封建法制传统,臣民在得不到普通法法院公平处理时最后可向国王提出申诉,由王室顾问、大法官根据公平原则加以处理。这种申诉案件的判例,延至十五世纪前后才逐渐形成衡平法。现代意义上的衡平法仅指英美法渊源中独立于普通法的另一种形式的判例法,它通过衡平法法院的审判活动、以衡平法官的良心和正义为基础发展起来。

四、中国传统的“卡迪司法”与人道主义司法理念缺失

传统中国的司法特征则烙印着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和宗教血缘家庭特征。韦伯发明“卡迪司法”一词用于指称这种“实质非理性”的司法。“中国古代社会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已然经历了漫长的5000多年。中国社会从一开始就以宗法血缘支配着整个系统结构的功能运作,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家国不分、重礼轻法的氛围。高度血缘依附性成为中国政权的根基。落后僵化的卡迪司法模式使得近代中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步步后退,成为蛰伏在东方的“巨龙”,任帝国主义列强宰割。近代中国一批有识之士对于西方司法理念与模式的先进性也有所知,无论是大陆法系模式,还是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都曾经为我国司法改革提供范例,但是收效甚微。清末司法改革是统治者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被迫进行的;民国时期司法改革也是在军阀混战与列强凌辱的形势下开展的。

五、我国司法现状及中西方司法理念差异对我国司法改革的启示

(一)我国司法现状

上文所叙述的历史传统使我国司法极大的落后与西方国家,再加上制度构建上的不成熟,使得如今赎回出现了大量的司法不公的现象。司法机关的审判功能的微信几乎降到了临界点。法院仍然不能很好的做到完全独立,仍然受到行政系统以及本身行政化的影响,造成司法职能被消弱;司法审判过程中,程序正义观念仍然淡漠;目前法官素质问题也广受批判,并在操作层面上影响了法院和法官在人么心中的形象和社会地位;由于冤假错案的存在,导致人们对司法机关的不信任,使得司法机关的权威性和神圣性丧失。

(二)我国司法改革之举措

1、司法独立的实现。人大对司法机关具有监督制约的职能,但是这种监督和制约不能违背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其次,法院的物质基础应当脱离地方行政。第三,尽量减小新闻媒体对法院的影响。第四,法官在政党之间要保持中立。

2、法官人身独立。效仿西方国家实行终身制,这样有利于法官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素,按照法治的核心去判案;提高法官的薪酬,并设置良好的生活保障机制;法官年龄层次可以提高,阅历深厚的法官可以排除生活杂物的纷扰,做出公正判断。

3、加强程序正义的观念。我们在司法改革中,从公安机关进入侦查程序开始就要注意程序观念;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也是體现人道主义原则的体现;完善当事人主导的诉讼模式;保证程序过程中任何一方的平等地位;审判独立等。

4、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以以美国律师协会的司法行为守则为模板,创设一套行为准则,使法律从业者能够得到经常性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我国法律从业者的素养,我想这才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司法现状,将人道主义司法理念真正根植于中国司法实践之中的治本之策。

注释

①李龙主编:《西方法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②翼祥德:“全球视角下的辩诉交易”,载《法治与和谐社会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版

作者简介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六大差异 篇4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六大差异,希望有所帮助!

(一)看重日常生活行为和习惯

西方家长:从小教起从日常教起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中国家长:忽视了“做人的教育”

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

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二)让孩子学会独立

西方家长:让孩子自己动手学会独立

西方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劳做,自己生活,从劳做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

比如在西方有很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

中国家长:层层保护种种溺爱

中国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

(三)让孩子自然发展

西方家长:让孩子自由发展

西方人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

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

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家长:期望过高只重学习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

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四)重视和孩子的心灵沟通

西方家长:经常沟通重视心理健康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

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中国家长:更关心生理需求而忽视心理需求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国不少家长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

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此类事件近几年各媒体屡有报道,这些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家长忽视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而造成的悲剧。

(五)孩子需要尊重和理解

西方家长: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选择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

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考虑,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

中国家长:支配欲强,要求孩子顺从自己的意愿

而中国家长则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

(六)鼓励孩子创新和探索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鼓励探索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

西方家长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

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

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就算自己能装回,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

中西新年差异论文 篇5

王俪颖

一.摘要

中国和西方文化存在着各个方面的差异,而传统节日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人类日常生活的浓缩和精华,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而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生命力。比较节日的文化习俗,我们可以对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进行直接的、多方面的探索。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日,它在中国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圣诞节对于西方人民来说,也是全民性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这两个节日分别是中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具有中西方文化的代表性,是探讨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差异的典型。通过对两个节日的探索,我们可以理性的借鉴、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同时更好地掌握中国的节日文化习俗,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弘扬和保护我们的民族节日文化的精髓。我还可以把两个节日习俗文化加以融合理解,扬长避短,吸收并利用彼此节日文化中的精髓来完善自身,同时为人们更好的文化交流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关键词:春节;圣诞节;中西文化;传统节日;差异 二.前言

本文主要包括介绍中西方春节与圣诞节历史由来的差异、中西方春节和圣诞节习俗的对比、中西方春节与圣诞节的意义的不同三大方面的内容。通过对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的比较,可以发现这是一扇窥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窗户,我们可以找到这两个节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可分析探究差异存在的原因,最后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启示。

三.中西方春节与圣诞节的历史由来 3.1中国的春节

春节指华夏传统历法夏历的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农历新年、大年、岁

/ 8

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度岁、庆新岁。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末年,长达2080年。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在民国成立以后。1911年12月31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将年节称为“春节”。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进一步明确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2西方的圣诞节

圣诞节(Christmas)本身是一个宗教节,用来庆祝耶稣的诞辰,因而又名耶诞节,位于每年12月25日,这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圣诞节,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及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基督教的另一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祝则在每年的1月7日。现如今,圣诞节已经成为欧美国家的公共假日。

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3.3春节与圣诞节由来的差异

春节与圣诞节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产物个则是基督宗教的礼仪传统。虽然这两大节日都在这寒冬的季节里创造了一种温

/ 8

馨气氛,在辞旧迎新中寄托着感恩与希望。但是根据其不同的历史由来,春节和圣诞节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四.中西方春节和圣诞节习俗 4.1中国的春节 4.1.1贴春联、换门神

贴春联、换门神是过春节的一个重要习俗。每到大年三十,无论城乡,家家户户都要张贴红纸春联和威武的门神,春联、门神是用来辟除不祥和保护一家安全的,它们源远流长。春联来源于古代驱鬼辟邪的桃术,后来演变为桃符,悬挂在门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联中巫术的因素逐渐的消失,喜庆、吉祥的成分越来越浓了。4.1.2吃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是火锅.二是鱼。火锅沸煮,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年年有余”。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4.1.3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传说在以前,有一个叫“年”的妖怪,来吓小孩,人们发红包赶走“年”就这样发红包的习俗在民间传开了。4.1.4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一是走亲戚。进门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不好的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忱。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

/ 8

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短信拜年和电话拜年等。4.2西方的圣诞节 4.2.1装饰圣诞树

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在南北美洲和少数欧洲地区,传统上户外以灯光装饰,包括用灯火装饰的雪橇、雪人和其他圣诞形象。当中树顶的星星表示基督的荣光及带领东方博士到基督降生地的星,金色彩带表示荣耀,银、白色彩带表示其圣洁,红色彩带表示基督为人所流的血。4.2.2吃圣诞大餐

正像国人过春节吃年夜饭一样,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团聚,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节日美餐。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始于1620年,火鸡烤制工艺复杂,味道鲜美持久,这种风俗盛于美国。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而非火鸡。4.2.3互赠圣诞礼物

圣诞节是在12月25日,但欢度圣诞却从12月24日就开始了。这就像中国人过春节并不从正月初一开始,而是从大年三十开始一样。赠送圣诞卡拉开了圣诞节的序幕,早在圣诞节到来之前,人们就开始互相赠圣诞卡了。这是人们普遍采用的祝贺方式。一般习惯把圣诞贺卡邮寄给对方,对不能常见面的人或在远方的亲友更是如此。4.2.4盼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在西方文化与传说中的一位神话人物,在圣诞节前夕会发送礼物给小孩子。在英籍美国人的传统中,圣诞老人总是快活的在圣诞前夜乘着驯鹿拉的雪橇到来,他从烟囱爬进屋内,留下给孩子们的礼物,并吃掉孩子们为他留下的食物。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里,都是忙于制作礼物和监督孩子们的行为。4.3春节与圣诞节习俗的差异 4.3.1从时间上看

/ 8

中国的春节则是从早早地吃上一口又黏又稠又香又热的腊八粥时,就微微地听到了年的脚步,这“年”的行程一直到转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前后约四十天。西方人的年,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4.3.2从象征物看

中国春节的瓶子、苹果表示平安,金鱼表示富裕,瓜蔓表示儿孙的绵延,桃子表示长寿,马蜂与猴表示封侯加官,鸡与菊花都表示吉利吉祥,年糕可以用来表示高高兴兴,其全部意义都表现了中国人对喜庆、吉祥、平安、团圆、发财、兴隆、加官、进禄、有余、长寿的追求。在西方人的圣诞节里,圣诞树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也就是生命之树,永恒之树,树上挂的小甜饼象征赎罪,点亮的蜡烛象征基督,整个的寓意具有感恩与希望,表现了西方人民对新年的丰收和对平安的期盼。4.3.3从表现形式看

中国人的春节无论衣食住行、言语行为,生活的一切,无不充溢着年的内容、年的意味和年的精神。且不说鞭炮、春联、福字、年画、吊钱、年糕、糖瓜、元宵、空竹、灯谜、花会、祭祖、拜年、压岁钱、聚宝盆等等这些年的专有的事物。单说饺子,原本是日常的食品,到了年节,却非比寻常。从包饺子“捏小人嘴”到吃“团圆饺子”都深深浸染了年的理想与年的心理。西方人的圣诞节,特别是对基督徒来说,它代表了耶稣的诞生。他要求人们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因此在采购礼物及寄送圣诞卡片的一阵忙乱中,很多西方人仍会拨出时间去帮助别人。圣诞节提供了很多传扬“平安与世,善意与人”的机会,圣诞节的精神鼓励人们在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上互相帮助。成千上万的西方人除了以金钱的方式去

院、流浪者之家和学校做义工服务。4.3.4从敬拜上来看

中国人敬拜的诸神,民间词语中的“上贡”、“烧香”等,无不灌输给人们这样一种文化,过节就是要敬比自己能力强大的人或神。换一种说法,就是中国人崇拜的是生活本身。“过日子”往往被视为生存过程。在人们给天地间的诸神叩头烧香时,并非信仰,亦非尊崇,乃是企望诸神降福人间,能过上美好而又富裕的生活。这无非是想借助神的威力,实现各自的向往,至高无上的仍是生活本身。

/ 8

西方人圣诞节敬拜的是天主的儿子耶稣,类生命获得救赎,获享永恒,与主同福的神子。这种敬拜是一种基于心灵的精神的信仰的理想,而生活的本身只是实现这一理想的过程。五.中西方春节与圣诞节的意义 5.1中国的春节

5.1.1春节是聚合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

春节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亿万中国人情感的聚合,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岁首的春节在中国主体民族中传承了两千多年,现在许多少数民族也过春节,人们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凝聚在这一节日上。春节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点,它被广大人民充分价值化,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5.1.2春节是滋养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方式

在中国历史的文化长河中,没有绝对的割裂与创造,文化传统的变化在新旧交融中实现,流动的传统总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依然需要春节这样阖家团圆的温馨节日,以满足我们精神慰藉的需要。享受家庭的和睦,享受亲情的温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渴望。春节充满了家庭伦理色彩,人们奉祀家族祖先,亲人聚会欢乐,人们的精神在亲情的浸润交融之中得以升华。5.1.3春节正在成为世界性的节日

在全球化的今天,春节已经跨越国界,它不仅是我们本土的文化节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增强,随着华人遍布世界的脚步,春节也正成为世界许多地方共享的文化节日。2005年,美国纽约州州长签署法令,将春节列为法定假日,规定在政府、公校工作的华裔与有此需要的亚裔,可以休假一天。鸡年春节,法国总统希拉克、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罗马尼亚总统伯塞斯库等多国政要纷纷向中国人民和华人发表新年贺辞,联合国秘书处也首次为中国春节举办了文艺晚会。在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潮流中,中国春节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中国春节凝聚家庭、族群的特殊价值,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同与欣赏。中国春节时中国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5.2西方的圣诞节 5.2.1圣诞节的宗教影响

/ 8

圣诞节的宗教庆祝是以降临期开始的,降临期是对大约在11月尾基督降生预期的庆祝,降临期教会有特别的活动和仪式。一般包括降临期颂歌,这段时期内使用降临期历庆祝,期间还会向儿童发送糖果和巧克力。在圣诞节前,教会会在教堂安排许多圣诞活动,唱诗班也会在教堂里演唱圣诞歌曲。在平安夜和圣诞节,特别活动包括子夜弥撒。其他宗教信仰者也会乘圣诞假日期间庆祝他们各自的冬季庆典,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犹太教的光明节,在21世纪的今天,家庭成员在光明节内也开始互赠礼物了。天主教与东正教举行圣诞弥撤,新教举行圣诞礼拜。圣诞节同时也合理的为伊斯兰世界接受,因为耶稣在伊斯兰教里也是一位先知,庆祝他的降生是没有理由被拒绝的。圣诞节的世俗庆祝对在西方国家的穆斯林们来说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了。5.2.圣诞节的形成很明显就是一个东方异教祭拜太阳神的日期与礼仪移植到基督教节日之中的一个过程。反过来,也正是因为基督教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吸收了来自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才使得基督教节日及其习俗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既独具自己的特色,又更容易被越来越多的民族所接受。5.2.3圣诞节在英、美、加、意、澳以及其它许多说英语的欧美国家盛行,现在它已经从宗教性的节日演变成全民性的节日。世界上有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庆祝圣诞节,假期从12月24日到来年1月6日,是全世界持续时间最长,流传最为广泛的节日。圣诞节,一个起源于西方而又逐渐扩展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节日。优美的传说,寄托着世世代代的希望、期盼和祈求,也融合了众多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习俗、风情和礼仪于其中。圣诞文化已发展成了全球文化中的一道引人注目的为亮丽风景。六.结束语

节日文化也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是一种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其一种文化的生日,这种文化的传承,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一个民族越是历史悠久,其节日就越是纷繁复杂,相应地,节日文化也就越是丰富多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中西方各国人民都把对自己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变革最有意义

/ 8

的日子记下来,作为节日来庆贺,从而形成了悠久且富有自身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节日文化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与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通过节日这个窗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民族和它的节日文化。中国的春节、西方的圣诞节都是东西方特别重要的节日,通过对比研究春节和圣诞节的不同节日文化,我们发现了这两种具有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节日之间存在的差异,这能使人们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两国文化,从而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国际交往与沟通。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篇6

肖雪冬 201321020375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饮食的义项有两个:一个是名词性的,指“吃的和喝的东西”一个是动词性的指“吃东西和喝东西”,强调动作。

在英文中,饮食的概念可以有以下表达方法:“food and drink”意即“吃的和喝的东西”;“diet”意即“通常所吃的食物”,也可以指“日常的膳食”;“bite and sup ”则是指“吃东西和喝东西”。些有关“饮食”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饮食”一词的基本语言学含义比较简单,无非就是吃喝的东西或吃喝的动作。但我们深究起来,“饮食”就变得复杂了。饮食如果仅仅是吃饱喝足,为什么在吃饱喝足的同时,有这么多繁文缛节?为什么一种食物对一个地方的人来说是天赐美味,而对另一个地方的人来说则敬而远之,甚至有的地方更是避之不及呢?有人为吃什么而苦恼,而有人却为吃不饱而烦恼。饮食本身是本能的,而吃什么,如何吃,在哪里吃,则体现出不同族群的不同特点,体现出文化性。

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的内容及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烹饪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基于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吃生蔬菜,比如黄瓜,洋白菜和西兰花等。因为他们知道蔬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就会被破坏。可以说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即使口味永无变化,他们照吃不误。而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对食物感性强于理性,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终其原因,是中西方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西方的世界里,理性显然是比感性更受推崇,从古希腊苏格拉底“知识就是美德”到近代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思维是一种篇中理性的思维,这也体现在西方的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在中国,饮食的追求感性显然压倒理性,这种饮食观念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吻合。作为东方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模糊及不可捉摸。就像中医的治病方法,望闻问切,治疗从整体出发,辅之于有效的中药,但中药的药理却始终令人难以道明。从中医药我们就可以大概了解中国哲学。中国菜也是如此,讲究分寸,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道美好,协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的特点。

二:饮食结构的差异。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总的来说,中国人以素食为主,中国人每天吃的蔬菜比西方人多得多。西方人则喜好荤食,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动物身上摄取提炼而成的。而西方人虽每天进食大量蛋白质,但肠胃功能却因进食纤维素太少而受到影响,因此消化系统的患病率及患癌率均大大超过中国;中国人喜爱粗粮,而西方人偏爱精白粉等细粮。而实际上,粗粮所含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中国人喜爱豆浆、豆腐、豆芽等豆制品,而西方人却往往不喜欢。另外,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例如鸡鸭的舌头,脚掌等,一到中国厨房,经过厨师加工便成为一道道美食佳肴。

三: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中国,宴席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变。而在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将所有食物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四:用餐礼仪差异。

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位高权重者或年长者常首先入座并坐首席。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嘴时,才表示宴会开始。当有新菜上来,主人一般请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中国的用餐礼仪深深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孝”文化。在中国,有句话“百行孝为先”,由此可看出“孝”在中国的地位。孩子孝敬父母,后辈尊敬师长,重视对年长者的尊重,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就产生了“让”的进餐礼仪精神。西方排座位的标准则是女士优先、尊重妇女。在安排座位时,如果是男女共同参加的宴会,则由男女主人共同主持,必须将男女宾客分开列成两个名单,通常的座位安排形式是:男主人与女主人正对面,男主人的左右两侧为女主宾,接着按时针方向朝外侧排列。还应注意两点:一是男宾常依地位而不是根据年龄安排;二是夫妇座位应在同一边但不相连。另外,如果男女结伴同时赶赴宴会,那么男士应为女士开门,让女士先行;当主人把女宾客领进大厅时,首先由男主人邀请第一女主宾入席,并帮她拉椅子、入座,女主人则同男贵宾最后进入。在上菜与进餐时,应首先从左侧给女主宾上菜,然后按顺序分送给其他女士,最后给女主人;接着,再按同样的顺序给男士上菜。当女主人及其他女士拿起餐巾、刀叉开始进餐后男士们才能开始。进餐结束后,必须等女主人起身离席,其他人方可离席,且仍然要为女士拉椅子,让其先行。在西方,人们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女士优先,尊重妇女的精神。

五:用餐器具差异。

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与菜品的协调,讲究“美器”,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以及各种杯、盘、盅、碟。其中盘又有菜盘、布丁盘、奶盘、白脱盘等;酒杯更是讲究,正式宴会几乎每上一种酒,都要换上专用的玻璃酒杯,分工非常明确。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先秦时代,人们吃饭一般不用筷子。根据《礼记》中的记载推测,当时人是用手把饭送入口的。后来由于人们在烧烤食物时,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竹枝一类的工具来放置和翻动食物,在炊具中烧煮肉块和蔬菜的羹汤,也要用它们来取食,久而久之,聪明的先民逐渐学会用竹条来夹取,这就是筷子最早的雏形。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后来走向定居生活后,欧洲以畜牧业为主,面包之类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送进口里。到了城市定居以后,刀叉进入家庭厨房,才不必随身带。由此不难看出今天作为西方主要餐具的刀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它功能多样,既可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到了烧熟可食时,又兼作餐具。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中西方饮食文化相互影响及思考

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自然会有饮食观念上的差异和饮食方式的不同。两者各有千秋,单说历史,西餐自然无法和中餐相比。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自不必说。但是很多历史的东西,过去可能是先进的,今天则可能是落后的。比如就现在的生活节奏来讲中餐做起来远不如来个汉堡方便、快捷。从卫生的角度看,中餐的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中既要有传统的中餐,也要有一些西式的食品。

文化差异就动与静,需要的不是个人或集体的评价,而是需要一个“零势面”。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国的饮食只是单纯的“味”天下,而中国人却最终没有改,西方人也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饮食有何不足。在西方一些哲学家观点认为,没有镜子是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然而,西方人和中国人一样,没有找到一面可以找到自己不足的镜子。西方饮食文化有何不足?很简单,从肉类煮八成熟就能看出,八成熟的肉类的确实含有比较多的营养,但是,从健康的角度看,他们缺少卫生的眼光,肉类的细菌没能得以杀除,在保证美味、营养的条件下还必须有健康。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保证个人健康,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传承文化。

饮食文化不是历史的,也不是现代的,它是从古代到现代在蒸煮实践中得到的。饮食文化不是属于个人的,也不是属于某个集体的,它是属于全世界的,是历史的累积物及文化的见证。

不管是西方还是中方,饮食文化都会有差异,但重要的是尊重各自的饮食文化,简单点概括就是尊重各国文化。尊重各国饮食文化可以使饮食文化不产生敌对之意,文化重在交流,在尊重文化基础上已经很好地保证了这以点,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在发展中继承文化,使饮食文化得以更好地改进和创新。在保证文化不敌对情况下发展,符合我国现在基本情况的要求,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走向饮食大国。

文化在创新和继承中难免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冲突,基督教、佛教等宗教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偶尔对我们内心有依靠,但是,从过去的历史和现今宗教的宗旨看,我国的饮食文化与它们的宗教精神实在是冲突多,佛教的不杀生,与我国饮食文化就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西方人眼里认为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暴力”文化,是一种不值得人们去向往的饮食类型,那么,我们是否改变自己的饮食文化呢?是否听从别人的言语呢?中国饮食文化的缺点我们不可否认,我们这能够改善而不能够改变,先解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会随时间慢慢地解决,也就是说,先解决的主要矛盾就是解决自身的缺点,而非改变自己的饮食文化,倘若我们想把饮食文化给改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中国饮食文化已经灌入我们心里五千年之久,如果完全改变饮食文化不可取的。

拥有自己的特色饮食文化是基础,发展与创新是饮食文化的顶梁柱,因为世界在不停地发展,文化在不断地更新,我们不能一味的陶醉在现有的美味,要拿出勇气及志气创出新的饮食文化,也能站在空想主义的环境下幻想自己的成就。在被文化冲涮的世界里,我们更应该利用这时机,学习西方饮食文化以便补充现有的不足,但是,不能片面的承接西方文化,也不能片面的否认西方饮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主要的精神,凭着这精神发展自我饮食文化将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浅析中西教育的文化差异 篇7

由于历史起源不同、民族性格不同以及其他诸多因素造成了中西方在许多层面存在着各种差异,如文化差异、思维差异等等,而这种差异越在历史的前期越明显,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仍,在相互借鉴中相互融合,然而这种教育差异依然广泛影响着当前的教育事业。中西教育文化的差异,既表现在教育传统的差异,也表现在教育现实的差异,其具体表现在受教育者、教育者、学校以及教育体制。

一、受教育者

(一)中国学生:被选择

大部分中国人的中国式审美的评价思维——注重外部的评价,“好学生”的三条标准——人品、素质、潜能,这些都是自我是无法界定的,只有社会通过学生一系列的行为来进行判断;这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符合中国社会对于素质人才的界定。至于“潜力强”这个很难以界定,但是中国人独特的成才思维认定,如果这个学生学习很轻松,付出的努力少,但是成绩优秀,就被认定为一个潜力很强的学生。

从文化层面上来看,这种注重外部评价,是中国农耕文化这棵种子所发散出来的一株枝蔓。在古老的农耕社会,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团体的合作,才能保证粮食的收成。在长期的劳作过程中,中国人越来越注重群体,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使他们在决定自己的行为的时候,“十分留心他人对于自已行为作出的反应和期待,尽量避免窘迫与冲突,强带哦自我反省、克己、慎独、三省吾身。”

(二)西方的学生:自我选择

大部分西方人的审美的评价思维——注重自我的评价。三条准则——热情、有归属感、有恒心,都是从学生自我内心的情感出发,带有很强的自我意志,即使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面,西方人非常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强调的是自己内心的归属感。他们遵循的不是法律亦或是道德,而是内心中的、“约”。这是很典型的海洋文化所孕育的性格。西方的古代文明在人与海的搏斗中展开,所以他们性格中有一种自然界是可以征服的“物我”两分的态度,他们有很强烈的个体本位意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生命的价值就体现在自我的选择上。西方的学生很注重选择的权利,他们忠于自已的内心的感受“激情、归属感和恒心”这些社会没有办法界定的品质才是他们自我意志选择的体现。

二、教育者

中国以教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教师是为人师表的,是蜡烛,燃烧自已照亮学生,有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而在西方的很多影视作品中,教师是“为师不尊”,虽然也有教师的奉献精神,但是他们更具有体制之外的特色与麻辣。

(一)中国教师:严父慈母

在中国,教师的职业和形象存在很大程度的社会刻板化现象,我们相信教师有教师的样子,即所谓的“师表”。在古代的中国,教师又被称作“师父”,由此可以推断,最初人们心目中的“师表”可以是某种意义上的“严父”的形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职业的逐渐女性化之后,“师表”又增加了另外一种“慈母”的形象。

而在师生的关系之上,教师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学生是像“儿女”处于服从的地位。在教学评价之中,不管是对学生的学业还是对学生的道德品行都处于疏导的地位,对于学生任何细小的错误都要有错必纠。中国教师的角色设定其实是中国家族本为与伦理至上的文化传统在教学组织中的延续。“家庭及其延伸家族在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地位却是任何一种别的文化都无可比拟的。”

(二)西方的教师:亦师亦友

具体表现在,在课堂的组织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正如西方教育的始祖——苏格拉底的教学方式“对话式”。他认为教师是一个“产婆”他只能引导“母亲”生孩子而不能代替“母亲”生孩子。在师生的关系上他们是相对平等和民主的。因为他们都是只通往真理旅途中的“探索者”。在教学评价之中,学生群体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的所犯的错误教师基本上是不会予以否定的,一方面他们认为如果学生的思想是错误的,那么在今后学生的知识体系日益完善的时候就能进行自我的纠正,另一方面他们无法确定学生所谓的错误思想之中是否就有带有真理的苗子,因为即使是他们所使用的教材也不是绝对的真理。

三、学校

(一)中国的学校:求同

中国的学校虽然有着各式各样的校训用以展示其办学思想的不同,但基本上中国的学校也是机器化制造的。有人戏称,你只要进入一所小学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的进度,就可以知道全中国学生的学习进度;你只要进入一所大学,了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就可以知道全中国大学生的生活状态。这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中国教育的高度一致性,但是它很值得我们的反思。

(二)西方的学校:存异

西方的学校虽然在“自由’”和“真理”大体相同的校训的指导下,但是他们的学校发展却各不相同,每一所学校都有自身鲜明的特色。他们还率先开发了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依据自身的办学理念、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学生、课程专家、家长以及社区人士共同参与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西方这种存异的现象也是西方求变务新的开拓进取精神的传承,个体本位思想的传承。西方文化中有“浮士德精神”,即不断地向上发展。在开拓的过程之中,必然会产生很多的新思想,会出现很多的“异”的局面,西方人尊重个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尊重各种“异”。正如美国的本尼克曾在《文化模式》中总结的那样“每一种文化都必须得到尊重和维护的尊严和价值。”

此外,表现在教育体制上,中国更注意家庭伦理的教育,而西方对此则不很重视;中国更注意社会道德约束的教育,而西方则注重法律以及社会责任的教育。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西方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补。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我们也意识到:中西教育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在美国,年轻人大多很有主见,这种独立意识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论中西方幼儿教育的差异 篇8

一、中西方幼儿教育的现状

(1)中国幼儿教育的现状

中国幼儿教育服务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学龄前人口,中国拥有超过1亿的0-6岁学龄前人口,占世界同龄人口的五分之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7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公布的数字,2004年全球适龄幼儿毛入学率为37%,其中有四分之三的国家达到了75%以上,而中国仅为40.75%。如此庞大的人数致使徘徊在幼儿园门外的适龄儿童的数量十分巨大,先圣孔子“有教无类”的理想还远远未能实现。

(2)西方幼儿教育的现状

新西兰:

早期幼儿教育不是强制性的,但是有185000名0-5岁适龄幼龄儿童,早期幼儿教育的价值已经是被家长和社会广为认同。早期幼儿教育可分为由孩子父母或亲戚的家庭看护,老师上门看护或送到老师家看护,到公或私立幼儿园、看护中心不等。新西兰的幼儿教育的课程是建立在这样的宗旨下:“让孩子们成长为胜任的,能自信的学习和交流的人,身心健康;在幼儿园有归属感,长大后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美国:

1、具有清楚的哲学教育基础:以皮亚杰和杜威的教育思想为主。

2、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3、立法及执法严格。

4、重视特殊幼儿、贫穷及少数民族幼儿的受教机会。

5、结合学术界不同领域,配合实务广做研究。

6、课程及形态多样且有弹性。

7、重视幼教师资培育。

8、幼稚教育与小学教育有良好的衔接。

英国:

英国是目前世界各国推展幼儿教育较早,且具成效的国家之一。在教育上有一个共识,即教育对民智的提高及民主政治的了解甚有必要。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当欧陆许多国家大力推动国家教育政策时,英国教育基本上均能在内部行政制度、教材与教法保有相当的自主权,不受太多的人为干扰。

二、中西方幼儿教育目标的差距

(1)中国幼儿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的总目标包括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二者有机地构成“目标管理”系统。在幼儿园里,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园舍和设施等物质条件,而是要把幼儿培养成怎样的人。明确的教育目标,体现着办园方向,统率着幼儿园全部教育活动并制约着全部管理活动。强调幼儿发展寓于“保教结合”之中“保教结合”,在幼儿园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条教育原则。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统一性所决定的,也是幼儿教育工作规律所要求的。在实践中应做到“教”中有“保”,“保”中有“教”,二者并举、有机结合,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和全部教育活动之中,统一在幼儿全面发展上。

(2)西方幼儿教育的目标

西方幼儿教育系统是一个民主、效率、弹性的开放系统。首先要保育好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及训练简单的生活习惯;其次,利用平时的直接环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于其成熟程度范围内,鼓励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和运用简介的语言来表达。最后,要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社会态度,在心中永远树立一个“集体”的概念。

三、中西方幼儿教育的主要差异

(1)家庭教育的差异

在中国,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被当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惯养着,父母只懂得如何去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未想过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父母一直把他们看成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事事都会插足,如果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想出去闯一闯时,父母往往会加以阻止,甚至和孩子发生争执。他们习惯于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未来,让孩子照着安排的计划行事才满意。

在西方,孩子在年满18周岁甚至更小就离开家,学会独立生活,他们不喜欢伸手向父母要钱,而是靠自己去挣。

对比这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中国的孩子可以说是比西方的孩子幸福的多,他们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缺少锻炼自己的机会,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的孩子的独立生活与克服困难的能力远远不如西方的孩子。

(2)教育理念的差异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孩子是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他就是什么。而西方教育的理念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的胚胎,自己任意发展,什么时间做什么,完全是他自己的发展规律决定的,家长不会进行干预和阻挠。正是因为这个大前提的不同,国内的早教方式更多的是重视填鸭式,知识成了早教的主体,孩子仅仅是知识的载体而已。而西方的教育,整体上把孩子看成一个个不一样的个体,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取决于他自己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所以西方早教对于孩子来说,在什么阶段必须达到什么水平没有硬性的要求,只是一个参照系。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国内的早教热衷于孩子之间的横向比较,西方幼儿园都是一对一的独立点评。

(3)从点到面教育的差异

西方幼儿教育非常看重集体(eommunity)这个概念。从小开始,从小处开始,为最小的集体作贡献,从中获得归属感和价值认同感。在他们的教育中,你成为什么样的大人物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为他人服务,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enjoy life最重要。

四、中国幼儿教育的误区

(1)过分宠爱

在中国,一些家长过分的宠爱自己的孩子,甚至凡事都包办或代替。孩子不吃饭,家长会端着饭碗,从家的这头跑到那头,只为喂一口饭给孩子吃;出门怕孩子走路累死,动不动就抱着;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倒杯开水怕烫着,用把剪刀怕剪着……这样的宠爱,反而适得其反,导致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都很差,等走上社会后不能适应,往往以自己为中心,不会与人交往。

(2)过多管制

中国早教既然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那么谁来画?自然是成人了,不是老师就是家长。所以国内的孩子很早就“被教”各种大人认为他这个年龄应该会的东西。不但被教,还要有成果,所以才有各种各样的证书横行于世。而西方早教认为孩子的成长取决于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大人的作用永远是在孩子的身后,在他准备好的时候你才出现,给他提供他所需要的素材和帮助。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该劲量去尊重,而不是强加,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加给孩子。孩子和家长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保持民主的关系。

(3)幼儿教育小学化

很多人认为,小孩像个空瓶,吸收能力特别强,于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往里灌输知识。教其背唐诗、诵古训,尽管他们不一定理解,但先让其被动吸收,然后慢慢消化,最后将这些知识融汇贯通。美国人尽量让小孩多玩,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性,通过让其接触大自然、认识真实世界,建立认知基础。多让幼童用五官感觉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用心去体会数字的意义,而不是只获得正确答案。他们认为幼童不能像大孩子或成年人一样抽象地学习,只有用真实世界的印象建立逻辑思维。中国孩子可以不加理解地知道3+4=7,将乘法表背得滚瓜烂熟,但那只是鹦鹉学舌。

五、关于中西方幼儿教育的总结

纵观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对中国的教育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当然西方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他们的也同样存在许多弊端。在此,我认为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于“如何把中西方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更能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制度、教育形式。”为此,我认为中西方的教育负责人能够增进了解,加强沟通,能够早日找到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上一篇:作文系列之低碳环保下一篇:劳教制度应该废除的七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