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政治

2024-05-23

中西方政治(共12篇)

中西方政治 篇1

【考情分析】

综合近两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发现本专题在高考试题的命制中有一些共性的特点。

1.命题方式多样化

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既有文字型试题也有图片型试题,其中以史论型文字试题为主,图片型试题是亮点,材料解析题偶有考查。

2.主干知识重点考查

主干知识如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 科举制、内外朝制、三省六部制、宋代制度、行省制、明朝内阁制、清代军机处、雅典民主制、罗马法等内容,几乎每年都有涉及。

3.命题比重稳中有变

近两年的高考试题都对这一专题进行了考查;2015年“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雅典的民主制度”比重总体下降,而“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罗马法”的比重有所上升。

4.命题思路呈现新趋势

一是深挖概念的内涵或者拓展概念的外延;二是知识的综合性在加强;三是加大了对古今中外文明纵横对比的考查,或加大了对同一时期阶段史实区分度的考查;四是试题的开放性、学术性在增强;五是全国卷的难度有所调整,如2015年全国Ⅰ卷难度下降,而全国Ⅱ卷则反之;六是2015年试题的文字越来越精炼、 阅读量有所减少。

基于上述试题特点,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复习本专题。

1.抓基础,落实主干知识

一是要依托教材,把主干知识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细化、落实;二是要宏观认识,既要从教材某一章节上抓住主干,也要整合教材主干知识;三是通过查阅原始史料或者借助网络资源,进一步深化对主干知识的认识。

2.建立典型例题集,重视变式训练

考生在高考中做错的试题,正是平常把握不够的试题。因此考生在复习时,遇到常错的、 命题角度新颖的试题,要把它抄摘或剪辑到专门的典型例集中去,反复揣摩命题者的思路,总结自己做错的原因。等积累一段时间后,用领悟到的新理论指导变式训练,或自己变换史料、 更换情景,或由老师改编设问角度,也或者师生共同努力变换选项、答案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加强自身薄弱的主干知识,尽管这样会花费不少功夫,但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深挖薄弱的主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5年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的榜样

【答案与解析】A本题考查汉代官制,破题点在于对材料中“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的解读,题意即是说一个优良的郡守是皇帝治理好天下的关键,由此可见汉宣帝强调地方吏治对国家安定的重要性。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D项不符合事实,并且从材料中无法看出。

变式训练中国古代皇帝和官僚之间时常会发生冲突,冲突往往集中在皇帝是否应该守法这一焦点上。汉代就有“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的说法。这表明

A.中央与地方长期对立

B.汉代的法律高于皇权

C.官僚集团对皇权有所制约

D.皇权与相权相互制约

【答案与解析】C本题同样考查汉代官制,破题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归纳,题意是说皇帝与官僚集团的冲突反映了皇权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A项与题意不符;B项有悖史实;材料中没有说到皇权与相权相互制约。

示例2 (2014年北京卷文综第14题)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 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D.实行将兵法

【答案与解析】A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破题点在于对材料“为扭转这一局面”的解读,题意是说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根据所学,宋初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有利于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初设三司使、枢密院,是加强君主专制的表现,与材料的要求不符;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中实行将兵法,不符合材料中 “宋初”的要求。

变式训练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针对这一弊端,继任王朝所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B.设二府三司

C.派文官、设通判等D.实行行省制

【答案与解析】C本题同样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破题点在于材料中的“方镇相望于内地”及“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可知材料所述为唐代藩镇割据的情况,再从“继任的王朝”可知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D两项分别是汉初、元朝的地方制度;B项是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示例3 (2015年全国Ⅰ卷文综第32题)图1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答案与解析】C本题考查罗马法,破题点在于材料中的“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裁量公平”“法律的强制力”,由此可见材料强调罗马法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强制力。其他三项与材料强调的“公平正义”要求不符。

变式训练罗马法规定:“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即使国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该规定

A.限制了公权的滥用

B.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C.较好地理顺了与外邦人的利益关系

D.强调法律至高无上

【答案与解析】A本题同样考查罗马法, 破题点在于对材料的正确解读,从而知道罗马法强调对公民主体的尊重,强调保护私权和限制公权的滥用。B项是《十二铜表法》的意义, C项是万民法的意义,D项是自然法的内容。

【重点突破】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穿点引线、宏观认知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和中央集权制的演变历程,主要包括三条知识主线。

线索1中央官制与中央机构的演变

针对皇权与相权这一对矛盾,中央官制与中央机构经历了秦朝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 汉代内外朝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北宋二府三司制、元朝中书省、明代废丞相与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的演变历程。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最终丞相制被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线索2地方官制与地方机构的演变

针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这一对矛盾,地方官制与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推广郡县制、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宋朝进行制度创新(如收精兵、派文臣、设转运使和通判)、元朝设行省的演变历程。其演变趋势是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

线索3古代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的演变

针对如何加强君主专制这一主线,古代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元科举制、明清八股取士的演变历程;监察制度主要有秦设御史大夫、汉设刺史、北宋设通判、明设提刑按察使司等。选官制度的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于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专制制度本质决定了监察制度实际的效能必然是有限的。

(二)突破重点、提升能力

1.西周的政治制度

据上表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1)根源。1经济根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 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因此,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2思想根源:韩非子总结了诸子百家的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主要内容。1皇帝制: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超五帝,于是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而为一,号称 “皇帝”。其最大特点是皇权至上、世袭。2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各自分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相互制约,都直接对皇帝负责,使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三公之下设九卿,分管中央的具体事务。3郡县制: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西周的分封制,把战国时期已经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 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出现,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加强了中央集权。

(3)固有矛盾。1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必然使地方丧失自由度和主动性;而如果中央放任不管地方,又会让地方做大,危及中央集权。2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以皇帝个人专制为表现形式的中央集权有其内在的不稳定性,皇帝个人不可能总揽政事,必然要通过以宰相为首的中央官员控制庞大的国家机器,如果皇帝不让权给宰相,宰相就会无权办事,并由此加重皇帝的工作负担;而给宰相一定的权力,其又可能结党营私,危及皇权。

(4)发展历程。萌芽于韩非子中央集权的理论,实践于商鞅变法,确立于秦朝,汉到元发展成熟,明清走向衰落。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郡国并行制的兴衰。1兴起:楚汉战争时,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阵营,曾封韩信、英布等为“异姓王”。汉立国后不久,他们相继被诛除殆尽。与此同时,刘邦又大封“同姓王”。当时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个,他们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大,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 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财权等。由此, 史称汉初的地方制度为 “郡国并行制”。2衰落: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王国地位降格, 与郡同为一级行政区划。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领域缩小。武帝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 酎金夺爵、盐铁官营等措施削弱王国的实力,并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区域,设刺史监督郡国。 3评价:汉初的郡国并行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汉中期后随着王国实力的增强,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2)三省六部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1不同点:三权分立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了防止专制、 实现权力相互制衡而采取的一种政权形式;三省六部制是封建国家为使专制皇权下的决策、 审议、执行权分离而进行的一种制度创新。 2相同点:都是通过权力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各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的目的。3评价:三权分立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制,而三省六部制维护封建统治。4结局:三省六部制到元朝演变为一省制(中书省),1380年被明朝废除,权分六部;三权分立体制得到不断发展、完善。

(3)宋代的政治制度。1中央机构的变化: 宋朝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两个机构“对持文、 武二柄,号为二府”,其主要特点是文、武分权。 另设立户部、盐铁、度支三司,其长官为三司使, 称为“计相”,其权位仅次于二府,在六部之上, 用来削弱宰相的财权。2地方机构的变化:东汉末形成的州、郡、县三级制取代了先前的郡、 县两级制;唐设道、州、县三级制;宋初设路,各路皆置转运使,史称“漕司”,由于诸多原因,实际上地方还是州、县两级制。宋代地方官由中央派科举出身的文士担任,并设通判一人,州一级发出文件,必须通判签署,才能生效,目的是牵掣知州的权力。

(4)元代的行省制。行省制是继郡县制之后的又一制度创新,它打破了郡县制以山、河等自然条件划分地方行政区域的传统,确立了以地方经济、政治需要分立地方机构的新标准。 它是中央的派设机构,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元代行省制的出现,引起了13、 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大变动,对元、 明、清以及近现代中国的地方制度影响至深。

4.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1)明朝内阁首辅。

明中期后,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的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其批复是否算数,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朱批。因此,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根本不可能真正地约束皇权。

(2)清代内阁制、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 军机处四者的关系。清初沿袭明朝内阁制,并沿用有着浓厚的奴隶主贵族军事民主色彩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时,为了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设立南书房;雍正七年设立军机处, 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自此,南书房的官员不再参与机务;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变成了一些不当权的贵胄世爵挂靠之地,或是给予一些大学士、尚书之类官僚例兼虚衔的部门;内阁也变成了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军机处办理。

二、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一)以点带面、整体把握

古希腊的民主制,推动着古希腊的进步,对近代代议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而罗马法则是构成古罗马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对罗马的发展和后世影响深远。

(二)突破重点、落实主干

1.雅典的民主制

(1)地理环境与雅典的民主制。山多、地少、三面环海的地理环境,使古雅典的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发达,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雅典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自由平等的理念,这为雅典民主制的成长提供了“肥料”;而小国寡民的城邦,又为雅典的民主制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地理环境说成是决定雅典民主制出现的根本动力。因为与雅典地理条件相似、同属于希腊世界的某些城邦国家如科林斯等建立的却是寡头政体。可见,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即便有,这种影响也是间接的、非决定性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是其经济、政治、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公民的概念。最初雅典的公民是本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但随着雅典的发展,公民范围在扩大。如梭伦为发展工商业,允许外邦人(工匠)获得公民权;又如大敌当前,雅典允许流放海外的将领重新获得公民权、提前回国,从而为国立功等。但是,不管雅典公民的范围扩大了多少,城邦内占据多数的始终是奴隶、妇女、 儿童,享受民主的范围终究是少数人。

(3)陶片放逐法。1优点: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陶片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广泛性;有利于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益的官员,从而约束官员的行为。2弊病:判决结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而公民的情绪常常因受一些政治家的煽动而波动不定,成为野心政治家排除异己的工具。

2.罗马法

三、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国秦朝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古希腊形成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

两种制度的历史作用有相似之处。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中国、希腊和罗马,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们的政治制度为后代沿袭和仿效。 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农业,还是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都十分发达,在文化艺术方面也非常繁荣, 这与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

两种政体各有利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的增强,这种专制政体就成为束缚人类自由和社会进步的障碍。以雅典民主政体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促进了人文精神的产生;但它把权力交给素质不一的公民,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这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材料表明

1周天子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统治秩序2西周中枢管理机构与诸侯之间的关系3西周贵族实行集体统治的基本方式4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与义务的差异

A.12 B.23 C.14 D.34

2.有学者认为,“作爰(援)田”“制辕田”是春秋战国时期一种重要的土地制度,它是新形势下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规模大、涉及人数较多的田地赏赐制度。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该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小农经济

3.“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圣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加强宗族的团结与和睦

B.促进了家国同构观念的形成

C.形成高度集中的国家权力

D.培养了族人管理家族的责任感

4.图2是中国早期昭穆之制的简表,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该图反映了

A.古代宗庙的排列次序

B.王权与神权紧密相连

C.亲疏贵贱的等级秩序

D.礼制化的封建新秩序

5.《史记 》载:“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朱弦洞越,大羹玄酒,所以防其淫侈,救其雕敝。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内外服制B.分封制

C.宗法制D.礼乐制

6.宋人戴埴在 《鼠璞》中说道:“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据此推断,以下属于“右迁”的是

A.秦朝,陇西郡守调任桂林郡守

B.西汉,东海郡守调任徐州刺史

C.唐朝,中书省长官转任门下省

D.宋朝,三司使调任福州转运使

7.有学者指出:“它赋予了君主以天然的政治领袖和道德领袖的双重权威人格,否定了民众作为独立的政治主体的存在意义,从而在理论上堵塞了近代民主法制制度产生的道路。”这里的“它”指的是

A.儒家思想B.分封制

C.宗法制D.君主专制

8.“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该材料主要陈述

A.商业与农业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皇帝与宰相的关系

D.大国与小国的关系

9.“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古代中国,最符合这种近代国家政治生活特点的制度是

A.汉代内外朝制B.唐代三省六部制

C.明代内阁制D.清代军机处

10.《新唐书·百官志四》记载:“市令一人, 从九品上。掌交易,禁奸非,通判市事。”由此可见,当时设置“通判”的实质是

A.监督知州B.通判州事

C.监管市场D.公正裁决

11.某一时期,“皇权始终依托于当时最有势力的集团或阶层,总是要依靠他们来进行统治,让他们担任宰相和高官”。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该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2.有学者提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 从制度创新角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提高了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B.决策程序规范化

C.加快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流动

D.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13.学者程钜夫认为:“今天下疏远去处,亦列置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所以容易生诸奸弊。钱粮羡溢,则百端欺隐,如同己物。盗贼生发,则各保界分,不相接应。甚而把握兵权,伸缩由己。”由此可见,作者认为行省制

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削弱了中央,导致地方做大

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14.《史记·范雎列传》载:“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这就是古代中国选官的“保任”原则。“保任”原则不论在察举制时代还是在科举制时代,在选官中都被广泛运用。以下对该原则认识有误的是

A.促进了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B.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选拔的质量

C.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选官的公正廉洁

D.比较有效地防止了滥举现象的发生

15.历史课上,讨论古代中国的官制演变, 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其中涉及宋代政治体制的史料是

1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2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3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4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A.123B.134

C.234D.12

16.某文献记载:“(世祖至元)四年九月,翰林学士承旨王鹗等,请行选举法……以为‘贡举法废,士无入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僚,或做技巧败鬻以为工匠商贾’。”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某文献”应该为当朝史学家所著

B.士人的社会地位低下

C.“贡举法废”指的是察举制的废除

D.人为划分了不同的等级

17.明初的殿阁大学士,从高到低级别为: 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等。但这些学士之间权力并没有区别,有所区别的仅是资历、荣誉。由此可见殿阁大学士

A.与皇帝分理天下事务

B.体现了一种制度的创新

C.仅为皇帝侍从以备顾问

D.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18.赵翼《檐曝杂记》记载:“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处,保直(官吏值勤)者多, 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于此矣。”由此可知军机处

A.分权制衡中央机构

B.掌控军国大事的决策权

C.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D.主要是为皇帝提供建议

19.吴宗国在《关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的几个问题》中写道:“宋、元以后,由于六部决策和发令权的发展,宰相的权力开始和皇帝的权力重合。”该现象导致了

A.皇权专制被严重削弱

B.宰相制度最终被废除

C.行政决策出现混乱

D.六部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20.中国历史上的清官,不论是宋代的包拯,还是明代的海瑞,都有类似的境遇,在皇帝支持时,政绩斐然;一旦失去皇帝的支持,就受到排斥,甚至遭受牢狱之灾。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清官能力有限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宰相制的废除

D.皇帝决策具有随意性

21.英文中的“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是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古希腊“文明”的内涵反映了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B.城邦政治

C.直接民主D.轮番执政

22.有学者评价某一改革时说:它彻底肃清了氏族制度的残余,标志着雅典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整个历史过程最后完成。与这一改革有关的措施是

A.四百人会议B.五百人会议

C.陶片放逐法D.发放戏剧津贴

23.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的改革标志着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了“黄金时代”。下面可以作为得出这一结论依据的是

A.从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

B.从10个新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

C.所有公民都可以以抽签方式担任各级官职

D.三权分立的权力运行机制开始形成

24.《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这表明罗马法

A.注重协调邻里关系

B.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重视保护公民的财产

D.调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25.公元前5世纪左右,雅典通过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的民主达到顶峰;而大约同时期的古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开始。这二者出现的直接动力是

A.民主政治的传统B.人文精神的推动

C.商品经济的要求D.社会现实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其中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17分,第28小题17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西景德镇市古称浮梁,唐始设县,现存古衙建于道光年间,大门、仪门、大堂、 二堂和内宅居中轴南北,两厢有六部房。大门额书“浮梁县署”四字,东边立一鼓,告状的人有紧急案情时击鼓,知县闻声升堂。西边有两块碑刻:“诬告加二等”“越讼杖五十”。仪门是县令举行仪仗、恭迎上级官员的地方。大堂即正堂,取名“亲民堂”,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和迎接圣旨的地方。大堂内有原告石、被告石,又称下跪石,绅士以上身份的人候审时可以不跪。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商议政事的地方,取名“琴治堂”,表示知县一面弹琴,一面理政,就是仁政教化,以德治县。 大堂动刑罚乃以法治县,两处结合就是文武兼治。

———《浮梁古县衙解说词》

材料二古罗马的公民法内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即公私法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不分,表现出诸法合体的特征。发展到万民法以后,由于罗马帝国境内简单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民事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导致私法体系更为发达。罗马法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十二铜表法》 的一些规定。如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个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当事人慎重考虑, 防止错误、欺诈、胁迫或无端反悔,也为了避免法官在司法中徇情偏袒。公民法基本上保留了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的特色。发展到万民法后, 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才逐渐变得简易、灵活。程序的严格执行是为了保证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程序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罗马法注重程序是法律体系完备的表现。

———庄鹏《罗马法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法治的基本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罗马法的基本特点。 (6分)并分别指出古代中西法治的目的。(4分)

27.(1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材料二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8分)

(2)请对材料二“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进行解读,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证。(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古代中西方选择不同政制的认识。(4分)

28.(17分)制度改革或创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史记》

材料二任何城邦都有议事、行政、司法三种职能,或说三个因素,相应地应有三种机构。 三种机构齐全、三种职能健全,城邦的组织就完备。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三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管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 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 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段时期经历了“有序———无序———有序”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克里斯提尼改革制度创新的表现和意义。(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省的性质及创立的目的。(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对钱穆的观点“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进行解读。(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C 6.B 7.D 8.B 9.A 10.D 11.C 12.B 13.C 14.A 15.A 16.B 17.C 18.C 19.B 20.D21.B 22.A 23.C 24.C 25.D

二、非选择题

26.(16分)(1)特征:外儒内法;政法一体; 遵从儒礼;存在等级歧视;封建专制和礼制法制化。(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特点:内容广泛;私法比公法完善;注重形式和法律程序;不断发展完善。(每点2分, 任答3点得6分)目的:中国维护君主专制;西方强调公民平等下的法治,维护民主制。(4分)

27.(17分)(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方式是民主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民主运作的方式反映了各种力量的妥协。(4分)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妥协的结果;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4分)

(2)解读: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分) 论证: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4分)

(3)认识:政体要符合国情;政体选择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4分)

28.(17分)(1)表现: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稳定了社会统治秩序;春秋战国时,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社会陷入混乱无序的局面;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重建稳定的社会统治秩序。(6分)

(2)表现:建立五百人会议、十将军委员会, 实行陶片放逐法,完善国家权力的分立。(2分)意义: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的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2分)

(3)性质:具有地方行政机构和中央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2分)目的:便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体现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分)

(4)外在:时代的变化。(1分)内在:通过制度的改革或创新,维护社会的稳定。(2分)

中西方政治 篇2

家)之间关系的权威性和规范性体系。诺斯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

2、政治制度:广义的理解政治制度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政治统

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它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狭义的政治制度仅指政体,即指一个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3、不成文宪法:指既有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又有非书面形式的宪法惯

例等构成的宪法。

4、宪法创制:宪法创制是宪法规范产生、存在和变更的活动。它一般包括宪法制定、宪法

修改和宪法解释三种活动。

5、宪法解释:指享有释宪权的主体根据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对宪法规范的含义所作的具

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6、立法权:是议会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力,立法权即议会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权力。

议会的立法程序一般须经过提案、法案讨论、法案通过、法律公布四个阶段。

7、质询:质询是指议会议员在议会开会期间就内阁的施政纲领、行政措施和相关事项对内

阁成员(内阁总理、阁员、部长)进行质疑并要求在法定期限内予以答复的权力,是议会内阁制国家议会对政府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分为“正式质询”和“普通质询”。

8、信任投票:是议会内阁制国家议会不同意政府的政策和施政方针时,对政府提出不信任

案以敦促其去职的投票。

9、财政权:又称财政监督权或预决算决议权,是指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赋税、公债等,只有经议会审议后,才能付诸实施。其中对财政预算、决算的审批权为最普遍。

10多数代表制:多数代表制是指在选区内获得多数票的候选人或政党可当选或独占该选区议员全部名额的制度。相对多数代表制和绝对多数代表制。

11比例代表制:参加竞选的各政党根据所得选票的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所得议席的数额同各自所得选票总额成正比。“海尔计算法”。

12政党体制:政党体制是指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政党与政党之间、政党与其他政治实体之间发生关系和联系的结构、模式。

13司法权:指“处罚犯罪或裁决私人争论”。各国宪法关于司法权内容规定的差异主要集中在行政诉讼及对法官的惩戒处分方面。

14检察机关:检察机关是代表国家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而向法院提起公诉的机关。拥有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方面的职权。

15法院:法院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机关。同立法权、行政权相比,法院行使的审判权在方式和程序上具有被动性、普遍性、独立性、多级性的特点

16西方国家政治民主化的主要内容、进程特点和主要的道路形式。

答:(1)主要内容:①政治体制的民主化——政治体制的结构-功能从团块化、单一化向分工协作的合理化或科层化发展

②政治领导权的民主化——政治领导权从个别集团或权威人物的独占性、垄断性,逐步走向竞争性、公开化

③政治行为过程的民主化——政治行为过程从人治性、封闭型,向法治化、程序化发展 ④政治权利的民主化——公民的政治权利,特别是政治参与从排他性、限制性,向扩大化、普遍性发展

⑤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公共政策取向单一性、阶级性向多元折中性、民主性发展

(2)主要特点:①资产阶级以资本为力量,通过斗争和妥协建立了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民主制度。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参与政治和控制政权的平台——议会制度。

③确立了宪法和法律的统治地位。

④确立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⑤建立了政党制度,保证了公民的有序参与。

⑥公民权利逐渐扩大,实现了私法权利、政治参与权利和社会权利的梯次发展。

(3)主要的道路形式:①英国渐进型②法国激进型③美国平稳建设型

④德国引进型⑤日本外压型

17西方国家的宪法主要原则。

答:⑴人民主权原则:①人民主权原则的提出:布丹最早提出主权概念;卢梭系统地提出了人民主权学说②西方国家人民主权原则实践的曲折过程:在早期,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主权;在当代,西方国家实质民主和形式民主的发展为人民主权原则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⑵人权与公民权利保障原则①人权在本质上是指人之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利。②近现代意义上的人权理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人权原则成为西方近代宪法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为判断宪法是否为“良宪”的重要标准。

⑶权力制约原则①分权与制衡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古罗马波利比阿;近代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汉密尔顿、杰弗逊等人将分权与制衡原则付诸实践② 宪政分权已成为一项普遍性的宪法原则。

⑷法治原则①古希腊人把尊重法律和自由并列为实现城邦生活的和谐(“善”)的两个基本政治准则。②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在制定宪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法治的原则。宪法存在本身就是实行法治的一个重要标志。③法治原则意味着国家权力的行使必须遵循通过某种民主程序订立的宪法,并且要求所有的社会活动在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都符合宪政精神。

18西方议会法案审议的几种主要程序。

答:法案的讨论是指在议会中对列入议事日程的法律草案正式进行审查和展开辩论,是决定一个法案能否在表决时获得通过的关键环节。

一读通过程序一般是首先将议案交给有关委员会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由委员会向议院大会提出审议报告,在议院大会上,议员可针对报告进行质问和辩论,也可提出修改意见。此过程要一直进行下去,中途不能被打断。一旦质问、辩论、提出修改意见的程序结束,即刻将所讨论的法案交付表决。

二读即法案须经过两次审议方式方可交付表决的审议方式。一读在议案提交委员会审议之前,先由议院大会对议案总的原则进行辩论,以决定该法案能否提交给议会的委员会审查;一读结束后再将议案提交相关委员会审议修改,然后委员会向议院提出审议报告,由议员对议案条款和委员会的修正案进行详细审议,最后进行表决即为二读。

三读即法案须经过三次审议才能交付表决的审议方式,是最常用的一种议事程序。大致上一读,只审议法案的题目;第二读,审议议会委员会对法案审查后提交的法案基本条款的报告;第三读,通过法案。

19西方国家议会的监督权

答:议会的监督权,主要是对政府的监督。根据人民主权原则,政府的行为和活动只有通过作为民意机关的议会监督,才能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

(一)质询:质询是指议会议员在议会开会期间就内阁的施政纲领、行政措施和相关事项对内阁成员(内阁总理、阁员、部长)进行质疑并要求在法定期限内予以答复的权力,是议会

内阁制国家议会对政府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质询分为“正式质询”和“普通质询”。正式质询往往引起对政府施政方针、政策的讨论和表决,导致对内阁的不信任投票。普通质询仅限于议会成员向政府提出问题,政府给予答复或解释。

(二)信任投票:是议会内阁制国家议会不同意政府的政策和施政方针时,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以敦促其去职的投票。

(三)调查:调查又叫作国政调查,起源于英国。内容一般包括:围绕立法权的行使而进行的调查;选举调查,针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的调查;最后是就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基本权利问题进行的调查。

除设立常设或临时的委员会行使调查权外,北欧一些国家议会对调查权的行使采用了一种比较独特的方式,即“督察专员制度”。督察专员采用的督察方式主要有:视察;主动调查;受理控诉。

(四)弹劾:弹劾是对政府或其他部门的违法失职行为的检举、处分,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一种监督方式,特别是议会对政府高级官吏犯罪或严重失职行为进行控告和制裁的一种制度。

20西方发达国家选举制度变迁及其特征

答:⑴变迁:英国:西方现代选举制度起源于英国,它最初是围绕议会选举展开的。15世纪上半叶,议会下院就实行了基于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19世纪,英国先后进行了三次重要的选举制度改革:1832年的改革,1867年选举改革,1872年至1885年的改革。1928年通过了《人民代表法》,规定年满21岁的女性公民有条件拥有选举权。1969年,英国所有选民的年龄降至18岁,普选制度最终得以确立。

美国:在独立战争之前,美洲殖民地就已经开始进行各种选举活动。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选举制度,规定联邦政府总统由选民选出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参议院议员由各州议会选举产生,众议院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但各州存在财产、居住期间、性别、种族等限制。19世纪中叶,各州在不同程度上取消了财产资格限制。1919年通过了第十九条宪法修正案,取消了性别歧视。1964年,国会通过民权法案,黑人选举权获得了法律保障。在1971年,第二十六条宪法修正案获得通过,联邦、州及地方选举中,选民的最低年龄统一规定为18周岁。至此,普选制度最终在美国确立。

(2)西方发达国家选举制度变迁的特征:总体上呈现出社会推动、逐次跟进的特征。首先,社会力量成为选举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其次,选举制度在波浪式前进中不断完善。第三,选举制度的发展同政党制度的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第四,在旧的障碍被清除的情况下,又出现新的问题:投票率下降,政治家的舆论导向控制,利益集团的操纵等。

21西方主要国家政党的产生和发展

答:

(一)经历了由“内生党”向“外生党”的延伸过程

(1)英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肇始于议会制度的发展。源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形成的“宫廷党”和“民权党”两大派系——“托利”(Torry,意为歹徒)、“辉格”(Whig,意为强盗)。1833年托利党正式命名为保守党;1839年,辉格党则命名为自由党。

2)法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也发端于议会斗争。法国大革命时期,在当时的国民会议的议员中分为了左、中、右三派。19世纪保皇派、温和派和激进派——保皇党、共和党和社会党。

(3)美国的政党也起源于制宪会议时的民主派和联邦派。随着现代代议民主制的确立和选举制度的发展,政党从宪政制度框架内走向社会。

(二)西方国家政党政治的特点

1.主要以竞选和组阁为中心而展开2.政党与政府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

3.政党运作制度化、规范化

22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主要类型

答:

(一)两党制

英美是其典型。英美两党制长期存在的原因:制度的因素,历史的因素,政治文化的因素。英、美两国的两党制也存在明显差异:1.英国两党制中存在着“法定反对党”制度,而美国的两党制不明确存在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2.英国两党组织体系相对严密,美国两党则组织松散。3.英国两党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明显,而美国两党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并不突出。

(二)多党竞争制

多党竞争制:是指由两个以上政党或政党联盟轮流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体制,它起源于法国,并且在欧洲大陆发展得最为成熟。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和德国就是其典型。

(1)以温和多党制居多。一般包含三到五个相关性政党,均采取实用主义而非意识形态的政策取向,在结构上,温和多党制具有两极联盟格局,即形成左右政党联盟,轮流执掌国家政权。(2)北欧三国(瑞典、丹麦、挪威)的政党体制在西方政党体制中别具特色。属于向心性竞争的温和政治。它们除了存在左右翼政党组织联合政府执政的情况以外,历史上有很大段时间都是社民党(工党)一党执政,政权在少数一党政府与政党联盟组成的联合政府之间更迭。也有学者将北欧模式归纳为主导党制。(3)多党制的特殊类型:日本。“1955年体制”:自民党一党独大。其突出特点是自民党内部的派阀现象。1992年“1955年体制”崩溃。日本目前的政党体制走向两党制,但也有走向二元化温和多党竞争制的可能。

23西方国家政党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答:

一、政党与选举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存在高度相关性,不同政党制度适用的选举制度也不同。对选举的控制,是西方国家政党执政的前提。两党制实行多数代表制,多党制主要采取比例代表制。

二、政党与议会西方国家议会是政党产生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无论是实行议会内阁制还是总统制,争夺议会控制权对竞争上台执政的各政党而言,都具有非凡意义。西方国家政党对议会的控制还体现为政党在议会立法活动中的重要影响。

三、政党与政府西方国家政党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直接掌握或影响政府权力的实施,大多数国家的政党已经实现了对政府的全面控制。但西方国家执政党组织对政府行政大多采取间接介入方式施加影响,执政党通常以政府总理、首相或总统身份出面掌权,而不采取或很少以执政党组织的名义直接掌握政府权力。

四、政党与司法西方国家普遍奉行“司法独立”原则。司法独立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司法权要受到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制约,最终也要受到执政党制约。但政党对司法的影响主要通过间接方式,特别是以对法官的任命等方式实现。

24内阁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

答:内阁制指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政府体制,又称为议会制政府或责任制政府。

1.内阁制政府制度起源于英国

2.内阁制政府制度的基本特征(1)议会至上(2)国家元首“虚位”(3)内阁总揽行政权 当前内阁制政府制度的发展趋势是由议会至上向首脑集权转变。

25总统制政府制度及其主要特征

答:总统制是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并独揽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政体形式。

1.总统制开创于美国,并以美国为典型。

2.总统制政府制度的主要特征(1)内阁是总统的咨询机构(2)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权力集中(3)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分立制衡

26半总统制政府体制的主要特征

答:半总统制是一种介于总统制政府制度与内阁制政府制度之间,兼有内阁制特点的总统制政府制度。

1.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发端于法国第五共和国时期

2.半总统制政府制度的特征(1)行政双头制。总统与总理的关系是前者决定大政方针,后者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总理对总统的行动权有三类:受咨询权、提议权、副署权。(2)政府向议会负责,不对总统负责。(3)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27西方主要国家政府的决策机制与方式

答:1.英国的首脑决策机构和最高行政机关是合二为一的。英国政府的最高决策是以内阁保持一致为基础的,这就使它的决策机制和方式有利于集中集体的智慧,也便于政府的最高决策在各部门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真正做到政令畅通无阻。

2.美国的首脑决策机构和行政机构的关系是属于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总统决策,行政机构贯彻执行。总统对行政机构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3.法国由总统主持的部长会议握有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内阁政府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一旦总统作出了决策,内阁必须执行,首脑决策机构和行政机构的关系是主次关系。

28西方国家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法院的区别

答:一是英美法系法院注重程序法,大陆法系的法院注重实体法。二是英美法系的法院普遍实行陪审制,大陆法系的法院,除刑事重罪案件外,一般不实行陪审制。三是英美法系法院的审判采用的是当事人主义,大陆法系法院的审判活动以职能主义为基础。四是英美法系法院的组织结构比较复杂,大陆法系国家,法院的组织系统虽然也不单一,但其结构不像英美法系国家那么复杂。

29西方国家司法独立原则

答:首先是法院的独立。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和裁决,只服从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不受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领导和指示,更不受其干涉。其次法院系统内部的独立。即法律规定的管辖权范围内,一个法院的审判活动不受另一法院(不管是同级的还是高一级的)干涉。基础是法官的独立。为保障司法独立,西方国家建立了以不可更换制、专职制、退休制和高薪制为基本内容的法官制度。

30英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中西方政治 篇3

【关键词】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比较 启示

作为人类社会一项普遍的社会活动,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等名义下进行了大量的实质性工作。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世界各国之间在广泛地开展经济、科技、文化方面交流的同时,不仅没有淡化思想政治教育,反而更加重视,积极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强化本国的意识形态。面对着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大背景和强调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国内环境,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传统的知识、经验和理论已远远不够。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实践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性规律和共同本质的认识,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新,对于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我国与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可借鉴性比较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模式的比较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呈现多样化的状况,除了理论的灌输之外,还有大量的实践活动和环境熏陶感染教育,实现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综合。而从总体上看,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隐蔽性更为突出。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强调“隐蔽性”和“渗透性”,它们往往在公民教育、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等五花八门的名称下做大量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们的思想教育一再声称不谈政治或淡化政治,而冠之以“人类美德”“社会责任心”“自由社会的公民”等中性词语,表面上很少有政治性成分,但实际上是把政治性以隐蔽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美国大学的德育教育表面上只强调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精神、守法精神和健全人格,并且积极进取的公民,其实质就是为了使学生遵守法律和忠于美国制度,是社会政治制度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政治性的要求以隐蔽的形式表现为爱国精神和守法精神。除了说理外,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大量的环境熏陶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其政治制度。隐性渗透式的教育运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国家的建设成就,寓教于乐、于文、于游等,如:美国的爱国教育就是力图激发生活在这个国家中的人特别是青年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从而为这个国家而奋斗。而这种教育主要是通过美国的成就教育和西方文明史教育实现的,实际上它主要表现为极其重视历史教育。美国的小学讲历史故事,中学讲历史事实,大学讲历史理论。大学必须开三门理论课:美国经济发展史、美国政治制度发展史和美国外交发展史。美国有一法律规定,美国的中学生有三门或以上功课不及格才不能毕业,但如果历史课仅一科不及格就不能毕业。这种爱国主义教育其实不只是道德意义的公民教育,而更重要的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的愉悦性、知识性、多样性和潜隐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特别注重传统的灌输方法,主要是向人们灌输社会主导思想意识和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这种理念的灌输在手段上缺乏灵活性。国家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机构,在各级教育机构设立专门的课程,通过专门的人员,划出专门的教育时间,对各类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中,特别注重对青少年的正面教育,这种教育往往都要经过周密的计划、组织和安排。正面的、统一的显性教育可以调节所有社会机构的德育作用,合理利用德育资源,从整体上抵制消极因素的副作用,推行统一的民族价值观,促进学校德育时代化,培养忠诚于民族的人才。这种显性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优势,也恰恰是不足所在,容易引起教育对象逆反和厌烦的心理,不利于教育对象自我和自觉教育能力的培养。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教育模式的比较

思想政治教育从道德观念的建立到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视培养人们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认知判断、推理能力的发展,以及意志、独立自主精神和平衡人际关系的协作态度的形成。一般按照“设置场景——引导角色进入——体验选择”的模式进行,通过把教育对象置于一定的情境,帮助他们掌握认识的方法,提高处理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稳固其思想的基本思维模式,使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地判断和解决问题。在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不仅会掌握学到的知识和规范,而且具有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觉性。如自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各国普遍开设劳动课,规定和安排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参与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宗教仪式和政治活动。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点是“轻理论,重行为;轻说理,重管理”。一方面把一些具体的、实用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规则通过课堂教学灌输给学生,另一方面更强调课外活动,如:通过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咨询活动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鼓励学生个人申请、组建和参加学术、文化、宗教、政治等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就有六百多个供学生活动的俱乐部、学会和协会。美国的学校同时把走出校门、投入社会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具有社会发展和政治意义的活动和服务性活动,如保护环境、参加竞选、反对战争、保护民族利益、扶贫救困、扶老助残、公益性义务服务等。美国大多数学生都自愿参加这些活动。为保证活动的连续性、实效性和制度化,有些州还通过专门法案,并拨专款进行支持和推行。政府同时建立了跨学校、跨地区的联盟,指导、协调社会实践活动,为活动创造外部条件,提供服务。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重视“认知”和“情感”,而且十分注意“行为养成”,校内外活动互补互动、相辅相成,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课堂上对理论内容的灌输,很少考虑教育对象的实践能力,也很少关注教育对象的行为养成,虽有教育对象的实践参与活动,但一般都流于形式,并未能真正将国家的主流思想意识渗透到教育对象的心中。这样不但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反而造成了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化模式的比较

西方各国在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各学科之间,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相互配合,强调政治社会化,形成一个辐射全社会的全方位的思想教育网。

首先,在西方学校中,从专业课程、课外活动到管理服务都承载着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在一些西方国家中没有专设思想政治课,但设有许多相关的科目,而且很注意在各学科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如: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要求上心理课,理工农医等工科学生最少也要修一年社会科学的课程。美国的高校要求每一门主修专业都应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学习和研究,激发学生去思考与专业有关的社会伦理问题,学生在每门专业课学习中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很多专业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职业道德考试。

其次,西方国家除学校、家庭外,还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有: 宗教的力量,通过宗教将西方国家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神圣化,把民众的宗教信仰转化为对政府的顺从;社区和社会工作体系,特别是志愿者服务的开展;中介组织和社团,这是联系社会个体和社会成员的桥梁;政党活动;大众传媒,包括电影、电视、广播、电脑网络等,宣传官方的政治道德信息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去影响公民的政治倾向;其它方面,包括科研机构,企业文化,还有在美、法、德等国家的“国家服务体系”中的民事服务部门等。

再次,注重营造环境,形成合力。在校内完善制度,优化风气,加强校报、广播、影视、网络建设,美化校园环境等;在校外普遍设立纪念馆、博物馆、弘扬民族精神风貌和宣传道德理念的标志物,以及举办具有暗示效果的活动等。如美国南北战场的遗址在告诫人们要珍惜和平,航天博物馆等地方也在灌输美国的价值观。这种环境和场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体现着“美国精神”,许多学生正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接受了无形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和综合性使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割离式的,主要由宣传思想工作部门承担,即使是学生教育中有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参与,但往往缺乏协调性,难以形成合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班主任和政治课老师的事,并且政治课老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而只是充当知识的灌输者和应试能手的培养者。学校没有注意环境的熏陶,社会则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完全推向学校,没有很好地把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导致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四)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和内容上的分层模式的比较

西方许多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都是分层次的,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这样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美国以《独立宣言》、《解放宣言》和《宪法》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人的社会化全过程的内容,并且用法律的形式加以强化,用渗透式的方法使之认同、接受。宣扬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的同时,把“做一个好公民”始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极其重视社会规范和社会责任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理想的升华具有牢固的基点。道德教育主要在中小学阶段进行,大学阶段则主要以知识性教育为载体,通过大量开设各种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他们所提倡的价值观。另外,即使是同一教育主题,根据人的认识发展不同阶段,其内容和形式亦是既相衔接又相区别的,如爱国主义教育,小学阶段讲故事,做游戏,中学阶段讲历史,参观博物馆、白宫,旅游等社会实践活动,到大学阶段讲理论。这样,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人生观便由浅入深渗透到人们的脑子中,并不断加以强化,最终达到根深蒂固。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调向学生灌输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用共产主义理想来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在目标、内容上没有层次性,不论什么年龄段,什么文化水平的教育对象一律以此来要求,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与教育对象内在要求产生错位的现象,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目中无人”,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空洞的灌输和运动式的口号宣传上,出现了“理想高尚,行为失范”等道德悖论。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目标上应当有层次性,要确定适当的自由度,在“实然”与“应然”之间,形成大众化的核心和基础层面,并遵循“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原理,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层次。在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树立远大理想与信念的同时,也要把理想落回到人的现实生活中,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人们树立爱国心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负责,为最高层次的共产主义理想打下坚实的思想根基。

二、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传统基础上,逐步向综合化发展,形成多元趋势,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在这种模式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将综合化作为一种主要发展趋势

所谓的综合化发展趋势,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都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就其内容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同其他任何一门新兴科学一样,是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在新世纪的发展,要求其既突破和超越自身学科,又要不断吸收和运用哲学、管理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社会学、教育学、人才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以促进理论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保持生机和活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再是单一的党的方针、政策和任务等,还有那些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在内的涉及人的素质、人的实践能力、判断能力等相关内容。就其方法来说,多种多样的新旧方法相综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系统。我国的传统教育法仍然是新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同时应大量运用隐蔽性的教育方法,并且根据目前网络广泛普及的现实,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是21世纪的一个主要方法。就其途径而论,一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去,与各种管理,如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及各项社会管理实现一体化,这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一体化将有力地克服过去传统教育分工的局限,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和经济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向业务、经济领域的渗透,与各种管理、服务相结合,使它们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齐抓共管,在学校教育的同时,多层次发展,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要将渗透式教育作为当下的应有方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面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发生的巨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问题日益凸显,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暴露出诸多弊端。因此,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笔者认为,渗透式教育应成为当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相比,渗透式教育主要有隐蔽性、间接性、渐进性和广泛性等特征,而渗透式教育的主要方法又有环境教育法、媒体教育法、活动教育法和管理教育法等诸种。环境对人的个性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会对人的思想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成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社会环境的大课堂无时无刻不在教育着人们。而文化则是一个重要载体,它是一个社会或一个群体长期积淀的成果,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人们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熏陶、感染,改变行为,提高思想觉悟。通过创造扶正祛邪、除恶扬善的良好社会环境,通过加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设施建设,利用传媒社会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影响大、适时、快捷、效果好等优势,唱响主旋律,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鞭挞社会丑恶现象,传播科技文化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形成合力,帮助教育对象实现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的有机结合。同时,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之中,如企业文化、村镇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等,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较好地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从而使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另外,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理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终极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在这一点上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了高度的契合。因此,良好的管理是上述渗透性教育方式得以良性开展的前提,其本身也是最好的教育载体。有必要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们的种种要求加以条文化、规范化、制度化,寓教育于政策、制度、纪律等各项管理之中。

(三)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性化,把“以人为本”作为中心理念

当今的社会,人本主义已成为世界思想教育以及全部教育思想和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为了禁锢人和束缚人,而应是以教育对象为本,帮助他们构筑精神支柱,创造条件促进他们的人格提升和全面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不再是单纯的管理和控制,而是人性的唤醒和个性的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以人为本,根据教育对象的整体需求,在尊重他们个性自由发展的前提下,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意志力、判断力,以及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亲和力和独立人格;在方法上强调以引导启诱、正面说服和奖励表扬为主。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不是灌输客体,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将社会的要求转化为教育对象的自我要求,并内化为教育对象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正是教育的人性化,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前所未有的新功效。

【参考文献】

[1]马奇柯.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04):77-80.

[2]郭耀红,张磊.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前进,2005(04):45-46.

[3]邵建防,罗骋.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4(08):125-126.

[4]房广顺.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启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06):1-6.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篇4

作为政治史的主干知识,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时空跨度大,基本概念多,能力要求高。从考查力度分析,在高考中试题比重稳定,考查频率高,且常考常新。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宗法制、分封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以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古代中国统治者加强地方管理的主要方式、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趋势、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罗马法的影响、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等。考查角度多以新材料、新情境切入,在试题中融入制度、法治理念和地域乡土文化元素,并注重进行古今中外的对比,实现“史”与“论”的有机结合。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偶有材料解析题出现。文字数据、图片表格、史料案例均可入题。以2016年三套全国文综卷为例,每套均有2~3道选择题,涉及族谱记载、考试制度、地方官制、雅典民主、罗马法等,它们均属高频考点。丟丟丟丟丟丟丟

【金题点睛】

示例1(2016年全国II卷文综第25题)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本题在比较两汉至隋唐选官制度的基础上,彰显科举制的优越性。选官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程序、规章和制度,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并注意积累经验、不断完善。科举制下,普通士人和官员可自愿报名,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选取人才并授予官职。其进步性体现在:抑制了门阀世族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政治清明与稳定。A项表述中“最优秀”之说空而不当;B项更适合察举制的“举孝廉”;科举制打破了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对权力的垄断,但并不排除其入仕,C项表述过于绝对。

【答案】D

变式练习西汉开国君臣中,刘邦出身于自耕农,萧何、曹参出身于小吏。据赵翼《廿二史札记》记载,“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周勃则织薄曲、吹箫给丧事者,灌婴则贩缯者,娄敬则挽车者”。魏晋时期特别注重官吏的出身和门第,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咏史》中慨叹:“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由此可见,相对前朝而言,魏晋时期()

A.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

B.儒学兴盛促成社会公平

C.政权并立冲击宗法观念

D.科举考试制度亟待完善

【解析】西汉许多名臣出身低微,表明选官制度不受门第影响;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为门第等级,士族世袭政治特权。这一变化表明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与儒学兴盛、政权并立、科举考试无关。

【答案】A

示例2(2016年全国I卷文综第27题)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解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内容。由“直属六部”的三司分权到“三司之上”的巡抚掌权,减少了处理地方事务的环节,权力相对更为集中,行政效率自然得以提高,B项正确。三司的权力并未扩大,六部的权限依旧,中央与地方“对立”之说难以成立,排除其他三个选项。

【答案】B

变式练习由图1、2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两幅图分别反映了秦、清两朝中央官制

B.古代中国实行三权分立制早于西方各国

C.封建时代的政治制度一成不变墨守成规

D.一定程度上存在政治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解析】示意图主要反映了三公、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以秦、唐两朝最为典型,A项推断错误;不论秦朝的三公九卿制,还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都是皇帝掌控之下的权力分工,不同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排除B项;封建时代的政治制度既有传承也有创新,C项表述错误;就“三公”和“三省”而言,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项表述正确。

【答案】D

示例3(2016年全国II卷文综第32题)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参政丧失民众信任

【解析】阿里斯托芬既是古希腊戏剧作家,也曾担任雅典执政官。试题援引阿里斯托芬的记录,考查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民主政治。材料透露出的信息是,公民必须参与政治,否则将被处以罚款,“红色的绳子”是强制参政的象征。由此可以推知,参政是公民的义务。经过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材料选取“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入题,是深有用意的。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权力不断扩大,作用逐渐加强,绝非A项所说的“形同虚设”;伯利克里通过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等方式鼓励公民积极参政,B、D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答案】C

变式练习伯利克里曾说:“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由此可见,伯利克里()

A.激励公民积极参政

B.有意掩饰性别歧视

C.恶毒攻击异己政敌

D.积极倡导人人平等

【解析】材料表明了伯利克里对公民参政的态度,他认为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不仅在道德上自私自利,而且如同“废人”,旨在强调参政对人的重要性,激励公民关注政治、参与政治。雅典的民主制度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可以排除B、D两项;伯利克里所说的“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不等同于“异己政敌”,C项无法成立。

【答案】A

示例4(2016年全国I卷文综第32题)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影响。歌德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罗马法固有的法律精神与生命活力,以及其人文性、世界性和普遍性。近代欧洲大陆的法律都以罗马法为基础,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奠定了近现代法律的基石,A项正确;不同的社会阶段具有不同的行为规范,况且法律制度不同于行为规范,B项表述错误;最终形成于查士丁尼时期的罗马法维护的是君主制,C项所说的“民主制度”不成立;“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并非“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D项表述错误。

【答案】A

变式练习经过长期军事扩张,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控制了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将地中海变为“内湖”。(如图3)为此,罗马法学家编纂实施了()

A.公民法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D.《查士丁尼法》

【解析】根据图文材料可以判断,随着版图的拓展,罗马帝国为弥补公民法之不足,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也给予司法保障,制定颁布了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答案】C

【重点突破】

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及其内在联系

分封制古称“封建制”,即封邦建国,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要措施。周王将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侯国,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受封者须对周王尽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分封制下受封诸侯主体为同姓贵族,体现了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特点,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在家庭、族内为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层面则是分封制。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宗法制通过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保证了分封制的推行和实施。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并产生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互依存,两者结合形成高下有序、尊卑有别的宗族等级和政治等级。

礼乐制作为一种以礼仪和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外在文化,体现了分封制、宗法制的内涵。从本质上说,西周的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和宗法制实施的工具。

2.从秦朝到清朝政治制度的演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包括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两个概念。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则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一切受制于中央。因此,这一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对基本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秦朝始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汉朝实行内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度、察举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取士制度;北宋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元朝设中书省、行中书省、宣慰司;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

3.三次改革推进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根据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但具有妥协性;克利斯提尼改革按照地域划分部落,打击了贵族势力,促进了雅典民主进程;伯利克里任最高执政官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该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雅典民主的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的产生及运作就充分体现了雅典民主的上述特点。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在于仅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但它毕竟创造出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方式,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

4.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以《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主的古罗马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构成了罗马法的主要内容。起源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发展阶段: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完善阶段:《民法大全》。从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5世纪中期,贵族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经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损害平民利益。公元前5世纪中期,以《十二铜表法》为标志,成文法确立,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但也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罗马共和国时期,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随着罗马对外扩张范围的扩大,帝国对行省上层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也给予适当的司法保障,罗马法学家制定了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6世纪,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时期,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罗马法规范了社会生活,维护了社会秩序,对帝国的统治起到了有力的维系作用。罗马法也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图4为“马氏族谱”。

族谱乃一家之史,不仅记录着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的全过程。下列制度中,与家谱关系密切的是()

A.禅让制B.礼乐制

C.世袭制D.宗法制

2. 据《春秋》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达33次,而朝周王者仅3次。

与此材料能互为印证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3. 柳宗元在论证“郡邑之制”的优势时指出“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

其中三个“时”分别对应()

A.周朝、秦朝、汉朝

B.秦朝、汉朝、唐朝

C.秦朝、唐朝、宋朝

D.汉朝、唐朝、元朝

4. 汉宣帝曰:

“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唐太宗曰:“为朕养民者,唯在都督、刺史……县令尤为亲民,不可不择。”明太祖称:“府州县官,民之师帅。”由此可见()

A.汉唐明三代出现的地方良吏最多

B.古代统治阶级强化对县官的管控

C.皇帝视地方官为治国的重要帮手

D.封建时代各级地方权势僭越中央

5. 据《旧唐书》记载,公元687年,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收受贿金,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审问此事。

当王本立出示敕书时,刘祎之说:“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武则天大怒之下,以“拒捍制使”的罪名赐死刘祎之。刘祎之“拒捍制使”的理由是()

A.敕书未经中书门下由皇帝直接发出

B.级别较低的肃州刺史无权审问宰相

C.武则天违背了“刑不上大夫”的旧制

D.自己受到了政敌诬告蒙受不白之冤

6.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叙及某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这项制度()

A.置换了士族和庶族的社会地位

B.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公平合理性

C.促使儒家学说和佛教思想融合

D.沿袭了魏晋南北朝的选官方式

7.2016年4月6日,在香港举行的一个拍卖会上,清朝康熙皇帝的一枚“敬天亲民”檀香木玺拍出926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7715万元),创下康熙印玺的世界拍卖纪录。“敬天亲民”体现了()

8.“陶片放逐法”是雅典公民实行民主的一种重要方式。

美国考古学家在希腊发现了刻有铁米斯托克里(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史书记载他曾被陶片放逐)名字的陶片190枚,辨认字迹确定是由14人刻写的。如果这一情况属实,便可看出,“陶片放逐法”()

9. 苏格拉底认为:

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的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上述材料表明,苏格拉底()

1 0. 古希腊犬儒学派哲学家第欧根尼常常在大白天点着灯走路,每当人们诧异地问他时,他便回答说:

我正在找人。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曾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等的雅典平民,在讲到马匹不足时他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两人意在()

1 1.《十二铜表法》又称“十二铜版法”或“十二表法”,包括以下“约法十二章”:

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

12.2016年,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名家实施“重写莎翁”计划。布克奖得主、犹太人霍华德·雅各布选择重写《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原作的大致情节是:15世纪,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向来自小亚细亚的犹太人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币。双方约定,如未按期偿还,夏洛克要割安东尼奥一磅肉。结果,安东尼奥失约,希望以三倍金币补偿夏洛克。如果此事发生在公元前1世纪,结果最有可能是()

A.贵族依据习惯法,执行“割肉”的野蛮约定

B.法官随意解释成文法,必然会袒护本地商人

C.夏洛克不属于罗马公民,不受公民法的保护

D.万民法对无公民权外邦人给予适当司法保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其中第13小题24分,第14小题28分,共52分)

1 3.(24分)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7为希腊阿迪库斯露天剧场。它建于公元161年,是古希腊的七大奇迹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剧场。三层楼的建筑外观,共有32排座位,可容纳约六千名观众,半圆形的露天剧场,直径38米,舞台背景为罗马式的窗型高墙,壁龛处以雕像作为装饰。直到公元267年受到外来入侵,剧场历经无数兴衰及灾难,最后遭遇一场大火,原有的西洋杉屋顶被烧毁。至今仍有表演在此举行。

材料二图8为阜成门城楼、瓮城、箭楼。阜成门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1.2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6米;连台通高31.7米。箭楼面阔七间,通宽32.5米;进深五间,通进深25.6米;连台通高30米。瓮城东西长65米,南北宽74米;其北侧墙辟券门,上建闸楼;瓮城内东北角建有关帝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遗存和政治文化的关系角度进行中西比较。

1 4.(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

材料二(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

——麦克尼尔《世界史》等

材料三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者矣。汉兴,因秦制度,崇恩德,行简易,以抚海内。至武帝……凡十三部,置刺史。先王之迹既远,地名又数改易,是以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焉。

──《汉书·地理志》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地理环境、经济生活与政治趋向的关系。(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划分公民等级的原则。(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利斯提尼制定行政选区的基础和作用。(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秦制度”相对于“周制”的进步性。(1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有何制度创新。(4分)

考点专题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 D【解析】近年来流行的“家风”“家谱”“家训”等热词,体现了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2. C【解析】从数据可见,诸侯势力大增而周王室衰微。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周天子推行分封制的目的;“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及其前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体现了“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情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则侧重于儒家伦理与治国理念。

3. B【解析】材料文字选自《封建论》。

“叛人”“叛国”“叛将”分别涉及陈胜吴广起义、七国之乱、安史之乱,对应的朝代分别为秦朝、汉朝、唐朝。

4. C【解析】“良二千石”“都督”“刺史”“县令”“府州县官”均指地方官。

5. A【解析】关键在于理解“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一句。

按照唐朝制度,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武则天时改中书省为凤阁,门下省为鸾台,凤阁鸾台即中书、门下二省。刘祎之认为,不经凤阁鸾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诏敕是违制的。

6. B【解析】钱穆所述制度为科举考试制度。

“穷苦子弟……也可跃登上第”体现出该制度的公平合理性。

7. A【解析】“敬天亲民”意即敬畏天命、亲和百姓。

这种思想古已有之,并非清王朝特有。“敬天”与“亲民”和谐统一但并不矛盾,且与王位世袭制无关。

8. D【解析】190枚陶片出自14人之手,暴露出“陶片放逐法”的弊端,该方法有时成为少数人排斥异己的手段,而无法充分体现公民意志,不能真正保障雅典民主。

9. A【解析】综合分析材料可知,苏格拉底主张由有才能的人治理国家,反对雅典轮番而治,A项正确;其他三项都是对材料断章取义的理解。

1 0. B【解析】第欧根尼是在讽刺当时社会上没有一个真正配得上“人”这一称呼的有德行的人;苏格拉底认为民主制必须加强公民政治素养。

1 1. D【解析】《十二铜表法》基本是对习惯法的汇编,但成文法与习惯法有严格界限,排除A项;在贵族和平民对立的条件下,该法无法实现人人平等,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内容庞杂广泛,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等,C项错误,D项正确。

1 2. C【解析】题目设置情境,实则考查公元前1世纪的公民法及其适用范围。

A、B、D三项的习惯法、成文法、万民法均不符合题目时间条件。

二、非选择题

1 3.(24分)建筑:

古代希腊广建广场、剧院、体育场等公共设施,公众空间广阔;古代中国城市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城墙、城门、钟楼和鼓楼等军事设施,民众参与活动的公共空间有限。(8分)

政治:这反映了两者政治文明的差异。古希腊城邦制度、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民主政治特征的具体体现。公众活动频繁,辩论、演说、观剧成为成年男子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露天剧场等公共空间适应了古希腊民主的政治需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公共建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城楼、瓮城、箭楼等组成的城门、城墙折射出集权理念,主要发挥军事防卫职能,为专制统治服务,与普通民众关系较为疏远。(16分)

1 4.(28分)(1)关系:公民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影响政治意愿。(2分)

原则:根据财产多少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多;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前三等级公民可入选四百人议事会。(6分)

(2)克利斯提尼在制定选区时以地域为基础,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4分)

(3)“秦制度”指郡县制,“周制”指分封制。西周分封制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受封的诸侯爵位世袭,拥有领地,可以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征派赋役,具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甚至危及中央政权。秦朝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官位概不世袭,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央。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变革。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12分)

(4)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地方设立行省,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4分)

西方政治制度 篇5

如果比较一下,请简要分析法国总统选举制度与英国首相选举、美国总统选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提示:这一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到选举制度的诸多方面,具体来看,主要是从选举制度中选民、候选人资格限制,选举原则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回答。根据本题的背景来看,我们主要分析总统的选举。

姓名:樊春林学号:1192630002第2次回答

法国的总统选举制度是如何规定的,他的总统是如何产生的?

法国总统是法兰西共和国(第五共和)的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总统任期5年(旧宪法规定的任期为七年),可连选连任。

目前法国总统选举程序依照的是1962年颁布的《法国选举法》,采取“多数两轮投票制”,由全民直接投票选举总统。也就是首先进行第一轮投票,如果无人获得50%以上绝对多数票,则第一轮中得票最多的两位候选人进入第二轮投票选举。第二轮投票将第一轮投票后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如果前两位候选人中有中途退出竞选的,则由得票次多者替补上来,以保证在第二轮投票中有两位候选人。

自1962年实行总统普选以来,尚无一人能在第一轮投票中获得50%以上的选票当选总统,因此历届法国总统大选都进行了两轮选举。

本届法国总统选举于4月22日举行了首轮选举,结果人民运动联盟主席萨科齐和社会党人罗亚尔得票名列前两位而进入第二轮投票选举。

第二轮投票选举在5月6日进行。结果萨科齐成为法兰西新一任总统。CNTV2012年5月7日凌晨消息,据最新消息,法国总统大选5月6日第二轮投票结果已经出炉,社会党领导人弗朗索瓦-奥朗德以51.9%的支持率当选法国总统,成为近20年来首位社会党总统,前总统萨科齐成为第11个因欧债危机下台的欧洲领导人。

请简要分析法国总统选举制度与英国首相选举、美国总统选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一、概括美英法选举制度:

1.美国 美国国会实行两院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2.英国下议院议员是通过普选产生的。

3.法国目前法国的国家体制是戴高乐总统于1958年创立的第五共和国的体制。这一体制不同于美国的总统制,也不同于英国的议会制,而是二者的结合。第五共和国的宪法规定,法国的总统选举实行单记名多数两轮淘汰制,由每个法国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法国的议会两院是经过两种不同的选举方式产生的,国民议会由直接选举产生,参议院则由间接选举产生。国民议会选举制度采用“单记名多数两轮投票制”。参议员由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

二、联系:

美英法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普遍、平等、直接、秘密、自由选举与任意选举的原则。

区别:

美国选举制度中选民:凡年满18周岁的美国公民有选举权,除北达科他州外,其他州都规定,选民必须事先办理登记手续,方能参加投票。

英国选举制度中选民:年满18周岁或自选举登记公布日起12个月内将满18岁者,在没有法定的丧失选举权的情况下,并且居住在规定选举登记的选区内,均可以参加下议院的选举投票。投票人要参加议会选举必须在所在选区进行登记,并列名在选举登记之中。

法国选举制度中选民:除被剥夺选举权的人外,凡年满18周岁的法国公民都享有选举权。美国候选人资格限制:宪法规定,凡年满25周岁、成为美国公民已7年者,均可竞选国会众议员;凡年满30周岁、成为美国公民已9年者,均可竞选国会参议员。但是候选人在参选时必须在选区居住(因此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为竞选纽约州参议员而临时移居纽约州)。英国候选人资格限制:根据英国法律规定具有当选为国家公职人员资格的公民为候选人 法国候选人资格限制:凡年满23周岁并服满兵役的法国公民均可当选国民议院的议员。美国选举原则的变化:国会众议员依据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众议员与人口的比例不得超过1∶3万(即每位众议员至少须代表3万选民),但每个州至少应有1名众议员。英国选举原则的变化:每一个选区都有数目相等的选民,每一个选民都有平等的选举权,用一句话概括来讲就是:“一人,一票,一价”。选举的方法是“简单多数票当选”(,即每一个选民只能投一票给一个候选人,在这个选区内获得最多数票的候选人当选为本选区的下议院议员。

法国选举原则的变化:绝对多数制,即候选人的得票数须超过投票总数的1/2方可当选.即采取“多数两轮投票制”,由全民直接投票选举总统。也就是首先进行第一轮投票,如果无人获得50%以上绝对多数票,则第一轮中得票最多的两位候选人进入第二轮投票选举。第二轮投票将第一轮投票后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如果前两位候选人中有中途退出竞选的,则由得票次多者替补上来,以保证在第二轮投票中有两位候选人。

英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两党制国家,请分析英国和美国政党制度的演变,并尝试回答,为什么英国和美国都形成了比较稳固的两党制度呢?

第一问比较好回答,主要是历史的梳理。第二个问题有点难度,你们可以试着回答看看,比如他们的选举制度,比如他们的社会基础,比如他们的政治文化等。

姓名:樊春林学号:1192630002 第3次回答

分析英国和美国政党制度的演变。

英国政党制度的演变:

英国两党制的形成、发展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辉格党与托利党先后执政时期

1714年乔治一世即位后,英国逐渐形成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由议会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的宪法惯例,从而使内阁被议会多数党控制。辉格党和托利党依据议会席位多少的变化而轮流组阁,为两党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保守党与自由党轮流执政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两党从议会内的政党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性的政党,这是两党制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标志。经过多次议会改革,彻底改变了下院与上院、王室之间的力量对比,国王成为虚君,削弱了上院的权力,提高了下院的地位。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两党制。

第三阶段——两党制逐步完备

第三阶段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两党制逐步完备。保守党于1907年首创影子内阁,以后凡在大选中获得下院次多数议席的政党则成为法定的反对党。反对党在议会中有可能通过不信任投票取代执政党的地位。

英国政党的特点

英国两党制与内阁制相结合,具有以下特点:①内阁由下院大选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单独组成。②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③一党内阁和阁员只对下院负责,如失去下院信任,内阁全体辞职;或者首相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大选,组成新的一党内阁。④下院最大的反对党可建立影子内阁。英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由两党或三党组成的联合内阁,主要是在战争的特殊情况下发生的。

美国政党制度的演变:

历程

①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②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③1860年以后,共和党和民主党交替执政的局面持续至今。

在美国政治制度史上,由关键选举而建立的政党体制有五次。

(1)1800-1824年:第一政党体制“弗吉尼亚王朝”阶段

(2)1824-1856年:第二政党体制“杰克逊民主”时期

(3)1856-1896年:第三政党体制动荡时期

(4)1896—1932年:第四政党体制

(5)1932—1968年:第五政党体制“新政联盟”时期

为什么英国和美国都形成了比较稳固的两党制度呢?

据西方政治学者分析,主要缘自下列因素:

(1)制度的因素

英美两党制均产生于相对多数选举制,这种选举制度有利于两大党而不利于第三党的建立和生存。此外,美国的单一行政长官制也有利于两党的形成和发展。总统职位通过总统选举产生,而不受各政党在国会占有席位多少的影响,总统选举人团的产生是“胜者全得”,要么获胜,要么失败,因而引起政党的两极化。在美国,由于联邦制的特点,各州州长、各州议会的选举均采用相对多数制,这也有利于巩固两党制。

(2)历史二元因素

两党制是美国社会结构利益双元性的产物,美国建国初期以来每次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冲突几乎都是二元、两面的。围绕宪法的批准出现的东部商业利益和西部农业利益之争导致了联邦党人与反联邦党人的产生。经济利益之争也导致南北方围绕奴隶制及其种植园经济而产生分裂,由此形成两大阵营。20世纪城乡利益的冲突又是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交锋的重要因素,等等。

(3)政治文化因素

政治献金绑架西方 篇6

近日欧洲媒体爆出,一位欧莱雅的员工向警方表示,他亲眼见到法国女首富、欧莱雅女继承人利利亚纳·贝当古在2007年将现金交给当时的法国总统候选人萨科齐,“时间通常是在饭后,总统办公室的人都知道。”

最近一段时间,“政治献金”已经成为国际政坛上最敏感的词汇之一,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卷入政治献金丑闻辞职,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因献金丑闻跳崖自杀;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陈水扁至今仍被关押在监狱中;美国副总统拜登也被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指责接受了过多的政治献金,后者要求他退还21.9万美元的款项。

许多国家的政治选举都依赖于私人提供的政治献金。在这些国家,选举活动的重点就是从私人手中筹集经费。

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对竞选全国性职位的候选人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23%的候选人把一多半的时间花在了募集政治献金上,另有超过一半的候选人竞选时间表中约1/4时间在募集经费。在大多数国家,例如美国,都规定私人政治献金必须透明公开,提供政治献金的人要填写自己的姓名、工作和居住信息。

打开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的网站,首先就可以看到一张美国各州私人政治献金总额统计图,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最富有的加州和纽约也是私人提供政治献金最多的地方。在这张图的下方是一个搜索引擎,在这里输入美国公民的姓名等信息,就可以查询到他一共为哪些政治家捐了多少钱。

像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让私人政治献金合法化的初衷是保障每个人的政治权利,同时也能节省政府在选举活动中的开支,避免政府的公共资金被选举中的任何一方所利用。支持者们相信,允许私人对政治家捐款,可以鼓励人们参与政治的热情,保证各种不同的观点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防止政府被拥有权力或金钱的人所左右——也就是说,平民可以集资同最有钱、最有权的势力对抗。

但批评者认为这种做法无异于买选票,而且反倒会导致竞选成为金钱领域的竞争,让普通平民无法真正参与到政治生活的核心当中。

至少在一个世纪以前,美国的选举就成了财力的对抗。

曾帮助威廉·麦金莱赢得1896年大选的马克·汉纳就说过:“要赢得选举,需要两个要素:第一是金钱,第二我就记不得了。”

正因为金钱可能左右选举结果,许多国家在法律上对政治献金有所规范,如美国的《联邦选举法》、德国的《政党法》、日本的《政治资金规制法》、韩国的《政治资金法》以及新加坡的《政治捐赠法》等,对捐赠人、捐赠数额和资金的使用去向都做了明确规定。

美国规定个人在一次选举中对每位候选人的捐款上限是1000美元,捐款超过200美元就要有详细

记录,这些被称为“硬捐款”。企业或工会虽然被禁止直接出资,但它们可以组成政治行动委员会,其捐款数额不受限制,被称为“软捐款”,正是这些“软捐款”成为政治献金中的灰色地带。

社会学家帕达·艾玛说,对于那些有经济实力的个人或集团来说,他们之所以肯投入大量金钱,很大程度上都期待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对“软捐款”不设上限,那政治献金的作用就彻底违背了制度设计的初衷。

专题一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篇7

对于本专题的知识点, 一、从考查的力度来看, 近两年高考试题对本专题所有考点均有较多涉及, 故本专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且考查力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二、从考查的形式来看, 所考试题既有选择题, 也有材料解析题, 且试题多以图文并茂的材料题形式呈现, 以考查学生解读多种类型材料, 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三、从考查的内容来看, 试题主要集中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汉朝的刺史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朝的 内阁制度、清朝的军机处、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罗马法的演变等主干知识。四、从考查的方式看, 侧重古今中外制度的比较, 关注人类政治智慧、制度创新、政治文明的继承与发展等 新角度。考查的关键点是对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能力要求比较高。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4年海南卷历史第5题)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 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 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答案:C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了唐代科举制, 且重点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和综合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科举考试并不是唐朝唯一的选官途径, 官员特权只是受到限制而不是被完全否定, 故A项错误。唐朝实行科举制, 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有利于加强君主集权, 但B项的信息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故被排除。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是以“分科考试、差额录取”取代“按门第选官”“等额推荐”, 这主要说明的是科举制注重才学, 故选C项。科举制看 重的是考 试成绩, 重视思想 品德考查 的是察举 制, 故D项错误。

变式练习汉代实行察举制, 以德才为标准选拔官员;唐代推行科举制, 以诗赋文才为标准选拔官员。这两种选官方式与先秦时期选官的标准相比, 不同点是

A.选官的社会学标准取代了生物学标准

B.选官权由地方掌控变为中央掌控

C.推动古代中国社会向公平人性化发展

D.打破了世家大族对统治权的垄断

答案:A

解题技巧: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 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题干关键词是“选官的标准”“共同点”。察举制以德才为标准, 科举制以诗赋文才为标准, 考虑的都是人的社会学标准。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将任官职者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体现的是人的生物学标准, 故选A项。世官制的决定因素是人的血统, 无所谓地方掌控还是中央掌控, 故B项错误。C、D两项都是影响, 而不是不同点, C项是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影响, D项是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故排除。

示例2 (2014年新课标 Ⅱ卷文综 第27题)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 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 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答案:B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根据题干材料和所学可知, 明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其实质明显是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明成祖为加强专制而创立内阁制, 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权力, 始终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内阁权力来自于皇权, 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全由皇帝决定。明中后期, 虽有内阁首辅大权在握的现象, 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和职位, 而是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 一旦失宠, 首辅地位便一落千丈。B项是对题干所述明初和明朝中后期历史现象的准确解读, 故选B项。内阁的建立实际上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 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和所学可知, 内阁没有取代六部, 故C项错误。内阁只是参与国家大政的顾问机构, 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从法理上讲也是受控于皇帝的, 而并非不再受皇帝控制, 故D项错误。

变式练习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 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 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是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答案:D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了明代的内阁制。题干关键信息是“皇帝私人顾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这表明这类官员的地位不是法定的, 其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 这与明朝内阁大学士的地位相符, 故D项符合题意。秦朝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汉朝丞相是三公之首, 唐朝的三省六部也是国家的正式和法定官僚机构, 所以, A、B、C三项都与题干关键信息不符, 故排除。

【重点突破】

1.古代中国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

(1) 春秋战国以前的政治制度是贵族政治。表现为西周建立以后实行宗法制, 天子为大宗, 诸侯为小宗;诸侯在本国之内为大宗, 大夫为小宗, 这样层层分封, 各安其位, “子子孙孙 永宝用”。

(2) 西周和春秋时期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的时期。大政治家多半是贵族, 偶尔有孔子这样的士人, 也是破落贵族的后裔。

(3) 战国以后, 官僚政治的趋势加强。伴随着封建地主所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 新兴的地主阶级改变政治现实的能力越来越强大, 战国时期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学问家有半数以上起身于平民, 其中秦国实行的商鞅变法实行按军功授爵, 贵族无军功者不授爵的政策, 效果最突出。

(4) 秦王朝统一六国后贵族世袭的政治制度终于被官僚政治制度代替。表现为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一律由皇帝任命。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即是其典型的例子。

2.秦朝中央集权制

(1) 理论基础:韩非总结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混战的历史教训, 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 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秦始皇根据韩非的政治理论, 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 核心权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至高无上的皇权。国家最高执政者称皇帝, 皇帝下设中央政府, 三公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直接对皇帝负责, 此外还有廷尉 (掌刑罚) 、治粟内史 (掌财政) 等九卿。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 推行郡县制, 郡有郡守, 县有县令, 县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三公、九卿、郡守、县令都直接听命于皇帝, 直接由皇帝任免, 不得世袭。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 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等诸多权力于一身。

(3) 职能:主要是镇压百姓, 同时兼有抵御外部的侵扰, 兴建大型工程, 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冲突, 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的职能。

(4) 经济基础: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 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小农经济的统治地位。封建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通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 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 保障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度。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5) 调度:中央集权制的调度在于皇帝对法 (法令、法律) 、术 (策略、权术) 、势 (权势、权威) 、度 (限度) 的驾驭能力。在“人治”主导的封建社会中, 如果皇帝能够有效地驾 驭权臣、控制 地方、管辖百姓, 中央集权制就会得到巩 固和强化, 否则结果就会相反。秦末, 中央集权制运用失“度”, 对农民的剥削压迫超过了农民的承受限度, 从而引发农民战争, 导致秦朝灭亡。

(6) 完善和发展:秦朝建立的中央 集权制度, 经过历代封建王朝的调整, 日益完善, 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政治制度。

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区别、联系

(1) 区别:

1专制主义是一种中央的决策方式, 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 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 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 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君主专制解决的是君主个人专权与大臣民主集中的矛盾, 解决的是君主与大臣的权力分配问题。君主专制虽然有利于中央政权的稳定, 但会造成君主的独断专行, 使国家的兴衰成败维系于君主个人品质的优劣。同时, 权力的过度集中, 更容易导致朝中百官、王公贵戚争权夺利。

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 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 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一切受制于中央, 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其特点是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官来掌握人事大权, 这相对分封制来说, 具有很大的进步性。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 实行君主专制独裁。中央集权制解决的是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关系, 它的不断加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且它的加强, 使地方的权力逐渐缩小, 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中央集权制度, 从秦朝的郡县制发展到汉朝的刺使制, 再到宋朝的二府三司制, 地方权力被大大削弱;元明清朝实行行省制, 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定型。虽然, 中途有些政权也试图实行分封制、郡国制, 但由于不符合历史潮流结果都失败了。这说明中央集权的确立、发展和强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中央集权制虽然容易造成中央过度集权, 但它避免了频繁的地方叛乱或分裂活动, 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以, 只有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央集权制, 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2) 联系:

1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

2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 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 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 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

4.三省六部制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完善

(1) 形式上, 确立了三省同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的格局, 三省各自分工相互合作, 共同掌管朝政。

(2) 分工上, 中书省掌管政令决策;门下省掌管政令审核;尚书省掌管政令执行, 下辖六部处理日常政务。

(3) 运行上, 凡军国大事, 必由中书省决策, 门下省审议复奏, 然后交付尚书省执行。凡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呈上的奏章, 也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定, 转中书省呈请皇帝批阅。门下省有“封驳”权, 对不可行的政令和认为不妥的奏章, 都可驳回。

(4) 积极作用:1三省六部制形成了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减少决策失误, 亦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 加强中央统治力量;2三省的分工, 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 这就削弱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3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 使专制主义中央体制更加完善, 成为促进隋唐社会繁荣的制度因素。

5.丞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

丞相制和内阁制虽然同属于中央制度, 且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但由于产生的经济、政治背景有着根本的不同, 所以两者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截然不同。

在丞相制下, 丞相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的长官, 被赋予一定的决策大权, 地位比较巩固。

相反, 内阁却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 因而没有权力直接指挥行政, 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而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 本身没有决策权。虽然会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 但其权力并非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 而是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意志, 一旦失去皇帝的信任, 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尽管有人认为明朝的首辅是丞相的变相重设, 但其权力与前代的丞相不能同日而语, 因而不是实质意义上的丞相, 更谈不上制约皇权。可见, 丞相的作用是辅佐皇帝, 参与决策, 分掌行政权, 因而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内阁则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 本身没有实际权力, 更没有决策权, 因而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6.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

(1) 设置动机上, 最初的目的是保证军事机密, 后来逐渐演变为加强皇帝的权力。

(2) 组成人员上, 军机大臣都是皇 帝的亲信, 直接听命于皇帝。

(3) 赋予职权上, 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 后来职权不断扩大, 但始终没有真正的决策权, 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军机处成为皇帝独裁的工具。

(4) 结果和作用上, 军机大臣参与 处理内政、外交等机要政务, 然后向责任部门 传达执行, 使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的各级官员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 这导致议政王大臣会议形同虚设, 内阁也名存实亡, 从而使君主专制的绝对化发展到极致。

7.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文明的影响

(1) 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小国寡民的城邦的形成。连绵不绝的山脉把陆地分 割成小块, 各块土地上的居住民彼此隔离, 这就逐渐发展成为许多的城邦。城邦制国家的兴盛是古希腊文明形成的重要政治条件。

(2) 古希腊文明的产生得益于特殊地理环境下的海洋经济的繁荣。多山, 土壤贫瘠等自然条件导致古希腊粮食不能自给。但海 岸线长, 多良港等自然优势又使古希腊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发达。海外贸易具有开放、外向、竞争的特点, 这使古希腊人具有积极活跃、勇敢和富于进取的精神。

(3) 海外贸易的兴盛, 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的繁荣, 使古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 使人们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8.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比较

(1) 就文明拓展的方式而言:1古希腊是通过殖民扩张建立新的城邦, 并吸收外部文明来拓展希腊文明;2古罗马则是通过战争扩张疆域, 在继承希腊文明、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2) 就国家内部存在方式而言:1古希腊是分散的城邦制, 各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与独立自治;2古罗马则是统一的集权制。

(3) 就政治体制和统治方式而言:1古希腊经历了从君主制到贵族制再到公民集体统治的转变, 在古代首次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2古罗马从君主制发展到贵族共和制, 随着对外扩张逐渐转变为帝制,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4) 就政治文明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言:1古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这减少了执政者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古罗马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的罗马法, 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是古罗马政治文明中最伟大的成就。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学家马克垚认为, 封建制度“一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 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臣关系;二, 形成了与封君封臣相适应的封土制度;三, 中央势力衰落”。下列朝代最符合马克垚观点的是

A.夏朝B.商朝

C.西周D.秦朝

2.《礼记·王制》记载, “大国三卿, 皆命于天子”, “次国三卿, 二卿命于天子, 一卿命于其君”。这说明西周初期

A.周王室可有效控制诸侯

B.诸侯国没有任何独立性

C.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卿是诸侯国实际统治者

3.《礼记》记载西周末年“觐礼, 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 天子之失礼也, 由夷王 (周夷王) 以下”;左传记载:“ (周夷) 王愆于其厥身, 诸侯莫不并走其望 (祭祀名山大川) , 以祈王身。”综合以上材料,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分封制名存实亡

B.宗法制趋于瓦解

C.周王室势力衰弱

D.周王室礼贤下士

4.“亲亲相隐”是中国古代一条重要的法制原则, 即亲属之间对犯罪者要设法包庇隐瞒而不得告发。如《唐律疏议·斗讼》中规定:“诸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 虽得实, 徒二年。”此法制原则

A.说明古代法律缺乏公平正义

B.是传统宗法观念影响的产物

C.反映了中国古代不依法办案

D.说明古代中国缺乏法制观念

5.《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有君臣然后有上下, 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汉旧仪》谓:“周以上千八百诸侯, 其长伯为君, 次仲叔季为卿大夫, 支庶为士庶子。”两则材料反映出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父子之间关系即君臣关系

B.诸侯国内有严格的等级隶属关系

C.礼仪制度强调世爵世禄制

D.以血缘关系规范政治等级隶属关系

6.钱穆指出“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是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 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A.宗法制B.郡县制

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

7.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

1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2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3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4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

A.12B.23

C.34D.14

8.社会转型期政治制度变化剧烈。从先秦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1实现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2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3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4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政治舞台

A.1234B.123

C.12D.134

9.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指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 是政治、军事、监察, 三权分立, 互不统摄。”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皇帝的专制权力

B.保证政府的决策正确

C.防止国家的再次分裂

D.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10.下面是柏杨《中国人史纲》一书中收录的某一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示意表, 其反映的政治制度出现于

A.秦朝B.西汉

C.唐朝D.明朝

11.《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事无不统, 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 (唐玄宗前 期年号) 以后, 常以领他职, 实欲重其事, 而反轻宰相之体。故时方用兵, 则为节度使;时崇儒学, 则为大学士;时急财用, 则为盐铁转运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唐朝尊重宰相, 皇帝授予其充分的权力

B.宰相主要处理具体事务, 实际权力下降

C.皇帝不拘一格, 广泛选拔人才担任宰相

D.宰相实际控制了军事、经济、文化实权

12.枢密使一职始于唐后期。唐末五代枢密使不仅掌机要、备顾问, 甚至直接施政。北宋初期, 形成了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对持文、武二柄的权力格局, 所谓“相权之分割主要是削枢密之权, 以实中书之任”。据此可见, 北宋初年

A.限制枢密使侵夺宰相权力

B.宰相和枢密使直接对皇帝负责

C.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

D.皇权至上, 直接掌控军国大事

13.郡县制自诞生以来, 对中国古代以至近现代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先秦时期, 已出现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B.秦灭六国以后,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郡县制

C.历经了路县制、道县制、行省制等细微的调整

D.强干弱枝, 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

14.明太祖朱元璋说:“国家立三大府, 中书掌政事, 都督掌军事, 御史掌纠察, 朝廷纪纲尽系于此, 而台察之 任尤清要。”材 料不能说 明明朝

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渐成熟

C.政、军、监察相牵制

D.监察官的地位高于其他官员

15.“人尝谓辅臣拟旨, 几于擅国柄, 乃大不然。见其所拟, 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 虽全当帝心, 亦必更易数字, 以示明断。有不符意, 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 谯让随之 矣。政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材料表明内阁

A.是法定的中央最高决策机构

B.权力非常大, 相当于宰相

C.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

D.阁臣无实权, 只是承旨遵办

16.明朝人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 (指皇帝起居便殿的门) 上久, 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 (内阁首辅张璁) 进朝, 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 (内阁首辅夏言) , 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 (内阁首辅严嵩) 与我们拱拱手, 方始进去。”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宦官的权力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步下降

C.明朝的礼仪制度的日益规范

D.皇帝的威权被宦官分割

17.雍正时期, 设立军机处。《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说:“初只承庙谟商戎略而已。”后分割和取代了许多内阁“承旨出政”的职权, 军机处实际上成了凌驾于内阁、部院之上的中枢政府机构。以上分析说明军机处

A.已经成为清政府的最高行政权力机关

B.由最初军政机构逐渐演变为行政机构

C.相当于英国的内阁, 是政府中枢机构

D.取代内阁, 成为政令制定、发布机构

18.2013年9月《新京报》载文指出:“尾大不掉, 是历来行政机构设置的难题。要办事, 就要给权;一给权, 其就膨胀;一膨胀, 就办不好事;事办不好, 只好给更多的权……形成恶性循环。而军机处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精简、扁平的政府机构。”军机处能够成为“扁平”政府机构的关键因素是

A.地处内廷B.人员精干

C.有官无吏D.有决策权

19.出生于雅典 (古代) 公民家庭的妇女不能担任任何公职, 但在家庭中可以和男性公民讨论城邦事务, 并影响他们的政治决定。在家庭领域内, 她们是高居于奴隶之上的 女主人。材料反映出雅典 (古代) 妇女

A.有权在一定范围内参与城邦政治

B.享有不完全的公民权

C.在家庭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

D.是家庭主人与政治的有限参与者

20.“人民是使自己成为一切的主人, 用命令, 用人民当权的陪审法庭来处理任何事情, 甚至议事会所审判的案件也落到了人民手里。”亚里士多德在此所赞扬肯定的是

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里克利改革D.罗马法制

21.著名思想家顾准在论及古希腊政治制度时说:“直接民主只能行使于‘城邦’。”其最主要的依据是城邦

A.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

B.有利于形成平等互利的观念

C.具有独立自治的特点

D.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意识

22.亚里士多德曾写道:“富人立下誓言, 誓与民众永为敌, 尽我之力损害他们。”古雅典穷人则怀着对财富的欲望, 利用民主来获得富人的财产, 他们立法让富人承担一切公共费用, 增加开支, 甚至流放富人, 分得其财产。当马其顿的铁骑踏破雅典城门后, 雅典沦为马其顿的附庸。这反映了古代雅典亡于马其顿主要是由于

A.贫富差距尖锐对立

B.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

C.民主的暴政与内耗

D.重群体利益轻个体利益

23.公元2—3世纪, 罗马先后出现五大著名法学家:盖约、巴比尼安、包鲁斯、乌尔比安和莫迪斯蒂努斯。罗马皇帝曾颁布引证法, 规定凡在法律上遇有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 则依照他们的著作来解决。这表明罗马

A.皇帝对万民法的实施起着决定作用

B.万民法的实施取决于法学家的建议

C.公民法的所有缺陷都由法学家来弥补

D.成文法的 发展与法 学家的贡 献直接相关

24.恩格斯指出:“在罗马法中, 凡是中世纪后期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 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他旨在强调罗马法

A.具有不变性和永恒性

B.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C.未能跟上时代发展潮流

D.不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

25.某同学在自学“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文明”这一专题内容时, 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 其中内容错误的是

A.梭伦改革时期设立“陶片放逐法”来威慑对民主造成威胁的人

B.伯利克里时期民主繁荣 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实行“公职津贴制度”

C.《十二铜表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 马公民

D.西塞罗强调“人生而平等”, 被誉为“自然法之父”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 其中第26题16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7分, 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周初在分封的各国中, 普遍推行周礼,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文化发展的一件大事。因为, 这使得周代的各国中, 文化、思想、制度, 相互之间接近与统一了。……这就在整个周王朝统治所及的各国, 形成了一种文化认同状况。这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巩固, 极为重要。秦皇朝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原, 就其本质而言, 实因整个中原地区已经实现了这种文化认同之故。

———周天《中国历史廉政监察制度史》

材料二中国古代并非没有法律……中国古代法律的对象是臣民, 任何法律都不足以约束君主, 君主是超越法律的。君主不仅本身的行为不受法律制裁, 而且还常以命令改变法律的裁判, 尤其是接近末代的君主多属昏庸或暴虐, 更常发出违背法律的不良命令, 遂使法律失去其公正性。

———李放、杨媚《中国古代政治的特质》

材料三古代雅典人……有着和现代人非常不同的关于“个人自由”、“个人权利”的观念。一方面, 公民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非常充分;另一方面, 个人的权利必须建立在对共同体利益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之下。……自由和民主不是同等重要的。可以说民主是第一位的, 自由是第二位的。一旦个人自由与共同体的利益———也就是民主———发生冲突, 个人的自由就会受到压制。

———黄洋《黄洋谈雅典民主与西方民主传统》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概括周代推行周礼的作用。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哪些现象?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 (6分)

(2) 依据材料三概括古代雅典思想观念的主要特征,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观念对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8分)

(3) 综合上述材料, 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在思想文化上的共同特征。 (2分)

27.科学选拔和任用人才关乎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福祉。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司奏议曰:“古者, 诸侯贡士, 壹适谓之好德, 再适谓之贤贤, 三适谓之有功, 乃加九锡。不贡士, 壹则黜爵, 再则黜地, 三而黜爵地毕矣。……今诏书昭先帝圣绪, 令二千石举孝廉, 所以化元元, 移风易俗也。不举孝, 不奉诏, 当以不敬论。不察廉, 不胜任也, 当免。”奏可。

———班固《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九品之制, 初因后汉建安中, 天下兵兴, 衣冠士族多离本土, 欲征源流, 虑难委悉, 魏氏革命, 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 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 区别所管人物, 定为九等。其 有言行修 着, 则升进之, 或以五升四, 以六升五;傥 (倘) 或道义亏阙, 则降下之, 或自五退六, 自六退七矣。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 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凭之授受, 谓免乖失及法弊也。唯能知其阀阅, 非复辨其贤愚, 所以刘毅云:“下品无高门, 上品无寒士。”

———杜佑《通典·选举典》

材料三隋文帝对选举制度也作了重大改革。随着南北朝以来封建经济的发展, 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 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 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 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 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 就在开皇中废除了。代之而 起的是以 考试选士 的科举制度……明 经、秀才、进士诸科都在开皇 时设立了。唐以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汉武帝时实行何种选官制度?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不同? (5分)

(2) 根据材料二, 曹魏时期实行何种选官制度?其初衷是什么?有何弊端? (6分)

(3) 根据材料三, 隋文帝时选官标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6分)

28.古代东、西方文明为人类发展贡献了不同的政治智慧,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伴随着罗马国家的兴衰更替, 罗马法经历了由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到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再到法典化的变化。罗马法最伟大的形成时期是在公元前最后150年。

———郝磊《论罗马法形成过程的开放性及其灵活性》

材料二罗马共和国的官吏, 任期只有一年, 且向不连任。后来临到帝政时代, 虽然如许多历史家所说, 罗马皇帝们因受东方专制政治的影响, 便扮演起东方专制君主的角色:颁布法律, 征收赋税和任命一切官吏。但是, 后来并没有形成与它相配适的官僚政治。

———王亚南《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三 (近代西方) 不论革命 的方式如何, 其结果大体总不外伸张民权或市民权而剥夺王权, 使国会成为法律的主权者, 使人民或选举团体成为政治的主权者。这样一来, 官僚或一般行政人员就要完全改变他们的性能, 他们不再对国王负责, 不再把国王的言语看作命令, 他们要对国会、对人民负责了。“国会逐渐达到支配行政官吏的要求。法律不成为官吏权能的限制, 而成为他们权能的基础了。”

———王亚南《官僚政治研究》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指出“罗马法最伟大的形成时期是在公元前最后150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结合万民法的发展论证法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9分)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指出古代罗马和中国古代政治管理体制的主要异同。 (5分)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分析近代西方政治对古代政治智慧的继承和发展。 (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A3.C4.B5.D6.D7.A8.C9.A10.B11.B12.A13.C14.D15.C16.D17.B18.C19.B20.C21.A22.C23.D24.B25.A

二、非选择题

26. (16分) (1) 作用: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分)

现象:君主专制不断 加强, “人治”特征突出。 (2分)

联系:周礼强调尊卑等级关系, 是君主专制和“人治”局面出现的历史文化依据。 (2分, 言之成理即可)

(2) 特征:公民有充分参与政治权 利的自由;城邦集体利益高于个人自由。 (4分)

影响:公民平等参与城邦事务;重视集体决策;极力维护民主制度。 (4分, 答出两点即可)

(3) 重视集体利益;以集体利益规范个人行为。 (2分, 言之成理即可)

27. (17分) (1) 制度:察举制。 (1分)

不同点:此前是规定各地诸侯王要按时为天子输送人才, 否则贬爵削地, 直至爵地俱尽;此时要求各 地郡守察 举孝廉, 否则免官。 (4分)

(2) 制度:九品中正制。 (1分)

初衷:为了笼络衣冠士族 (或为衣冠士族服务) 。 (1分)

弊端:由于大、小中正官均被各地在京做官的世家名士把持, 导致没有才能的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而出身低微的贤才, 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4分)

(3) 变化:选官标准由重门第出身变为重才能学识。 (2分)

原因:南北朝以来, 随着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数量的增多, 他们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发展。隋文帝希望打击豪强地主, 加强中央集权。 (4分)

28. (17分) (1) 依据:罗马法从公民法发展至万民法, 适用范围扩大;西塞罗提出自然法, 标志着罗马法学高度成熟。 (4分)

关系:法制建设和社会发展是互相推动的关系。 (1分) 随着罗马共和国的扩张, 其疆域不断扩大, 新的社会矛盾出现, 这推动了罗马法发展至万民法。 (2分) 万民法在罗马帝国时期作用显现, 理顺了各种关系, 缓和了社会矛盾, 使得帝国长治久安。 (2分)

(2) 同:君主专制。 (1分)

异:中国从秦汉时期确立了以皇权至上为核心理念的官僚体制;罗马则形成了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4分)

(3) 继承:利用法律和官员来管理国家。 (1分)

发展:官员不再为王权服务, 而是为人民服务, 体现了民主原则;法律不再是单纯的统治工具, 而成为官吏权力的基础, 体现了法 治的原则。 (2分, 答出一点即可)

专题一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篇8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2年高考天津文综卷历史·2) 清雍正年间, 军机处设在皇宫内, 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 任命谕旨通常说, 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答案:C

解题技巧:本题属于情境材料式选择题,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与调用知识的能力。从题干材料可知, “军机处设在皇宫内”, 因而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其位置“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 因而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清朝时把不设专官的机构或非专任的官职称为“行走”, “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说明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由此可知, 选项A、B、D都能在材料中得到体现。“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 说明军机处官员遴选的标准是与皇帝的亲疏远近, 而非才德。故正确选项是C项。

变式练习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 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 若是一一咨禀, 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 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 不须咨禀……交他每 (们) 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答案:B

示例2 (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卷·10)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 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 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 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 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 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 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 抑制朋党之争

答案:B

解题技巧:本题以直接叙述的方式创设情境, 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认识。题干中“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和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行宰相权等内容, 反映皇帝分割相权, 以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目的是加强专制皇权。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取士、分工协作、抑制朋党等方面的内容, 故排除A、C、D三项。

变式练习隋唐以前, 官府设有谱局, 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 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答案:D

示例3 (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4)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 被告上法庭, 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 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 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答案:B

解题技巧:本题属于情境式材料选择题, 旨在考查学生对罗马法制的认识和理解能力。通过题干材料可知, 原告因在法庭辩论中误将“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导致败诉, 这一案例充分说明当时罗马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罗马法规定私有财产神圣而不可侵犯, A项表述错误;审判结果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 不涉及审判程序和法律解释问题, C、D项错误。故正确选项是B项。

变式练习“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顺序依次进入, 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 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 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答案:A

【重点突破】

1.现实生活中的制度印记

(1) 分封制与地名、姓氏的由来:约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伐纣灭商, 建立周朝, 为了巩固统治, 实行分封制, 后周公旦辅佐成王, 继续实行分封制。周朝先后分封同姓、异姓诸侯国1300余个, 其中较大的有齐、鲁、燕、楚、秦、晋等国。今天山东省简称为鲁、山西省简称为晋、陕西省简称为秦等, 都是源自于西周时期的封国。春秋末年, 韩、赵、魏三国瓜分了晋国。《商君书·徕民》:“秦之所与邻者, 三晋也。”《战国策·赵策》:“三晋合而秦弱, 三晋离而秦强。”后世以三晋之地大部在山西, 故山西的别称为三晋。到战国末年, 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 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 齐鲁便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 进而形成地域概念。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 故习惯上称山东为齐鲁大地。湖北古属楚国, 河北古属燕赵。故在今天的报刊出版中才有了山西省的《三晋都市报》、山东省的《齐鲁晚报》、湖北省的《楚天都市报》、河北省的《燕赵都市报》等。周朝时期, 受封者及其后代以封国、采邑地、官职名称为氏, 后逐渐演化以“氏”为“姓”, 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各种汉姓。例如周公旦是鲁国的国君, 当他回朝廷任职以后, 就由他的嫡长子伯禽到鲁国继承君位, 为鲁公。鲁公的弟弟们必须分出自成一家, 建立新氏。所以凡被分封到凡地, 成为凡氏的始祖;伯龄被分封到蒋地, 成为蒋氏的始祖;他的四弟被分封到邢地, 成为邢氏的始祖;胙侯被分封到胙, 成为胙氏的始祖, 后来又改为作氏;茅权被分封到茅地, 成为茅氏的始祖等。

(2) 宗法制对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影响: (1) 忠孝观念。在西周实行的宗法制下, 家与国为同一结构, 这种宗法制结构的明显特点在中国封建社会被长期保留下来。家国同构具体表现为“家是小国, 国是大家”。在家庭或家族内, 父亲地位尊, 权力最大;在国内, 君主的地位至尊, 权力至大。所以, 家长在家庭中就像君主一样, 即“家人有严君焉, 父母之谓也”。而君主就是全国指名的严父, 各级行政长官也被百姓视为父母, 所谓“夫君者, 民众父母也”。这种结构表明宗法关系渗透社会各个方面, 它掩盖了阶级关系、等级关系, 家国同构直接导致了家庭或家庭成员和国家子民在本质上的统一, 这就是忠孝同义, 也即“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之说。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 必先齐其家”的说法。忠的内容和孝一样都是对权力的绝对顺从, 所不同的仅仅在于他们所顺从的对象不一样。《孝经》称:“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 忠和孝成为中国的道德本位, 忠孝观念深入民心。 (2) 男尊女卑。宗法制中血缘集团在世系排列上完全排斥女性成员, 女性在继承方面没有权力。西周的家庭关系与宗法制度密切联系, 突出地表现为“父权统制, 男尊女卑”的观念及夫妻不平等。今天, 重男轻女、养儿传宗等观念即是宗法观念的贻害。 (3) 社会心理。以血缘为纽带的个人、家庭、国家是自下而上的从属关系和自上而下的统属关系。这种逆向互济的双重关系决定了个人在处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上, 往往强调整体的至上性和个体对整体的服从性, 以达到整体内部的平衡。个体在整体内部紧密的人际关系中, 也得到某种情感满足和生活、安全上的庇护。整体至上性在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中积淀为集体主义精神、主人翁的责任感和顾全大局的情操, 同时也带来了抹杀个性、安时守分、奴性自卑的依附心理。 (4) 人际关系。以血缘纽带相联系的人际关系充满了人情味和非理性色彩, 人们在广泛的人际交往中总要染上点亲情、乡情色彩才觉稳妥。这种浓厚的感情色彩造就了中华民族忍让、同情、宽容、大度的美德, 同时也因过于重人情、亲情, 而带来裙带风气、荫庇心态、宗派倾向等不良习性。

2.郡县制、行省制与当今中国地方机构设置

在当今中国地方政府机构的设置中, 采用省、市、县和乡四级管理体制, 由中央垂直管理。其中县和省的设置分别起源于春秋和元朝。

春秋时代, 为了因应诸侯争霸的需要, 一些诸侯国开始设置县并直接任命一些不得世袭的官员为地方官, 从而使分散的权力层层集中于中央, 防止因分封而导致分裂。至战国时代, 这种制度逐渐为各强国采用。秦统一后, 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郡以下的一级行政机构是县。郡守、县令 (或县长) 由皇帝直接任免, 不得世袭。郡县制废除了奴隶主旧贵族时代的世袭特权, 有利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废除了分封制, 基本上解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对封建中央政权的威胁, 既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为后来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行省是元朝统治时期广泛设立于全国的地方大行政区, 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省”的本意为宫禁, 引申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 因此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 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它滥觞于魏晋北朝、隋朝、唐初以及金初短期出现过的“行台省”, 到金朝后期再出现时, 已较频繁地使用行省的简称。随着全国的统一, 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 “掌国庶务, 统郡县, 镇边鄙, 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 军国重事, 无不领之”。明朝废宰相, 中央已无称“省”的官府。地方的行省一称虽亦废止, 但代之而设的布政使司在习惯上仍被称为行省或“省”。于是“省”的含义遂由宫禁、中枢机要等转变为地方行政机构, 影响直至今日, 而元朝行省正是导致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从制度层面而言, 元朝行省辖区广阔, 权力集中, 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 与此前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体制明显有异。作为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元朝能够对空前广袤的疆域统治近百年, 行省制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3.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矛盾构成及其演变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一系列制度的设置, 使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下来。在这一制度之下有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从汉至清, 中国古代一系列制度的变革与调整都是围绕着这两对矛盾展开的。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秦朝时, 丞相“掌承天子, 助理万机”, 实乃“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 尽管也有御史大夫和太尉的牵制, 但御史大夫是副手, 太尉又不常设, 因此相权对皇权构成了严重的挑战。由于秦朝统治时间短暂,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尚未充分暴露出来。汉承秦制。汉初相权很大, 严重危及皇权。汉武帝时, 设中朝 (内朝) , 成员为皇帝的亲信近臣 (侍从、秘书, 这些人身份低微, 被皇帝破格使用, 使其担任尚书令、侍中等) , 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 导致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构成的官僚机构成了“外朝”, 被拒于政治决策之外, 相权削弱, 君权加强。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传统的“首长制”宰相变成了“委员制”宰相, 人数增多, 权力被分散, 权臣无法独揽大权, 皇权得到了加强。北宋在中央的分权上继承了隋唐的“优良传统”, 财、军、政权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此后, 在元朝虽有反复, 但这不过是相权的“回光返照”而已。到明朝, 废丞相, 权分六部, 归皇帝直接掌控, 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至高无上的皇权最后战胜了与之对抗的相权。清朝设立军机处, 更使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从汉到清, 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中, 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皇帝削弱相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分割相权, 把相权一分为二 (三或更多) , 使之相互牵制, 彼此制约, 从而保证君权的独尊。二是转移相权, 即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 (外朝或外廷的大臣) 向皇帝身边的人 (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 转移。

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自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 “有叛人而无叛吏”, 加强了中央集权。汉初郡国并行, 引发叛乱, 到武帝时推恩令的推行, 削弱了地方势力。隋唐时, 地方势力强大, 最后导致五代十国的乱局。到北宋, 鉴于五代之弊, 收精兵, 削实权, 制钱谷, 此三项措施实行之后, 地方彻底失去了和中央对抗的物质基础。自汉代以来, 中央政权为消除地方割据, 采取的共同措施有武力平叛、强干弱枝、加强监督。其总的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和调整中, 虽然是以强化皇权为目标的, 但是不能以牺牲行政效率为代价, 必须在强化皇权与提高行政效率之间做到有效平衡, 否则就会造成不利的结果, 唐宋时期的事例就是最好的说明。唐朝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 使相权一分为三, 三者相互牵制, 有效地加强了皇权;同时三者之间分工明确, 相互配合, 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正是由于做到了二者的有效平衡, 才出现了隋唐时期空前繁盛的局面。宋朝时, 采用分化事权的做法, 在强化皇权的同时, 却出现了兵将分离、一职多官的现象, 不仅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而且行政效率低下, 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这就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 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1) 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性: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突出特征, 而古代西方以民主和法制为突出特征。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古代中国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帝王将相的家谱。而古希腊、罗马史却是一部平民追求民主权利的发展史。在这里, 没有君临一切的专职君主, 有的只是围绕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的各种斗争和改革。 (2) 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 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古代中国在向阶级社会过渡时, 原始民主荡然无存。古代中国民众没有古希腊、罗马公民那种自豪感与主人翁意识, 在中国最终确立的是君主专制统治。而古希腊、罗马在城邦国家时代, 出现了西方的群体公民的民主, 较多地保留了原始民主制残余, 其实行的是贵族集体领导或全体公民共同掌管国家政权。 (3) 古代中国的变法争鸣和政治改革都是围绕加强王权专制而展开的。诸子百家为王权专制提出了奠基理论;中国古代的法律, 实质是加强君主专制, 内涵是刑罚, 惩治百官和众民, 以加强王权的威慑力, 带来的是人权的丧失。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改革大多是在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背景下进行的, 内容是巩固和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法律制度是为维护民主制度服务的, 其内涵是人民权利, 保障公民自由与平等的人权。这种主权在民、法律至上的政治制度体现的是共和国中心价值观念, 与古代中国的帝王思想、官本文化是水火不相容的。 (4) 从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利弊和影响看:中国大一统和儒家正统思想加上专制王权造就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其中专制王权是整合社会的权力中心。旧中国的每一次朝代更替或走向统一, 都是强有力的君王专制维系了帝国的统一与文明的延续。所以, 尽管中国古代有频繁的朝代更替, 但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却一脉相承, 从未中断。而西方的民主政治和法制思想成为催生人类迈向现代化的动力。进入近代, 西方国家率先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一方面这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另一方面也与古希腊、罗马的民主共和传统有内在的继承关系和深刻的历史渊源。从总体上来看:古代中国实行人治。一是重视皇权, 没有民主、人权可言。皇权对臣民施以严刑酷法, 以强制百姓遵规守矩。二是中国重视家庭伦理纲常, 家庭是皇权最坚实的社会支柱, 严格受到血缘礼仪规范的限制。上有皇权, 下有家庭, 所以奖赏与治罪往往涉及家庭。而古代西方实行法治。一是重视人权, 人权自由受法律保护。二是西方伦理推崇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 家庭与乡土观念相对被淡化, 对政敌的制裁也相对宽容, 不涉及家庭。

(2) 造成古代中西方制度差异性的原因: (1) 一方面, 古代希腊、罗马地处地中海南部沿海, 山多地少, 港湾、岛屿众多, 所以形成了以工商业、航海业为主的海洋型经济 (海洋文明) , 商品经济发达;这种经济要求社会有公平的法则以及较自由、宽松、民主的政治氛围。这样, 古代希腊就逐步形成了小国林立、民主政治发达、法制体系较完善的社会。另一方面, 欧洲气候宜人, 温暖多雨湿润, 其麦田可以沿着山坡分布, 不需要灌溉, 也不需要排涝, 也就不需要政府来协调水利事宜, 修河通渠。这些都促使古代希腊、罗马民主制度的形成。 (2) 古代中国地域广大、土地辽阔, 适于农耕, 逐渐形成了一种农业经济 (农业文明) 。农业经济要求有强有力的政权来控制水系, 协调农业生产, 组织抵御自然灾害。在同一水系, 对水、土地的控制变得特别重要, 在争夺中, 容易形成强大的军事、政治集团, 进而形成强大的皇权。中国长期存在的分散性封建自然经济条件下, 农民随时面临天灾 (旱、涝、蝗灾等) 、人祸 (地主官僚欺压等) , 在生产、生活甚至人身安全方面显得非常脆弱, 一旦失去土地, 就可能沦为流民, 进而揭竿而起, 威胁封建王朝。因此, 农民需要强有力的政权来保护, 国家必须建立强大的政权以维护统一和社会安定, 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 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镇压农民的反抗。由于以上原因, 古代中国形成了独特的以专制为特色的政治制度。

(3) 对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差异性的认识:古代西方政治制度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发生于不同的文明圈内, 其时间、经济基础、历史传统、文化结构都有很大的差异, 而这些不同的因素造就了不同的文明形态和各具特色的古代政治制度。评价这样的政治制度,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现代的标准去衡量, 它们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对各自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当然, 在现代社会之中, 民主法制成为现代政治文明最基本的诉求, 是我们这个社会每一个现代公民最基本的政治理念。但是我们倘若因为现在对专制的否定, 而否定历史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实际上是抹杀了历史上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同样, 我们倘若因为现在对民主制度的热爱, 而拔高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实际上是忽视了古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弊端。事实上, 无论是古希腊的民主还是古罗马的法律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古希腊的民主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民主的有限性和直接民主的弊端上, 古罗马法律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不能做到法律上真正的人人平等。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则在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社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修建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直到鸦片战争之前,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一直是领先于世界。古代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文明中独领风骚。这样的地位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于明清之后的落后, 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统治者, 昧于世界大势, 不知思变;延续传统政策, 经济上不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政治上热衷于君主权力的加强, 与西方国家的工商立国和政治民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使古老而文明的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原创) 1.下列省份 (见右图标注) 的简称源自西周时期封国的是

A. (1) (3) (4)

B. (2) (3) (4)

C. (1) (2) (3)

D. (1) (2) (4)

(原创) 2.汉语的称谓语作为词语使用时, 常有多语连用的习惯, 如“祖孙”、“父女”、“君臣”、“师徒”、“父母”、“弟妹”等。这种词语的成分尽管都是并列关系, 但是不能把其顺序颠倒。这种称谓语的结构排列体现了

(1) 原始民主 (2) 宗法观念 (3) 等级差别 (4) 男尊女卑

A. (1) (2) (3) B. (2) (3) (4)

C. (1) (2) (4) D. (1) (3) (4)

(原创) 3.宗法确立之初只适应同性贵族, 但由于周人实行同姓百世不婚, 就用婚姻关系把异性贵族联系起来。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 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赋予周朝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

A.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B.周王权力至高无上

C.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D.等级从属关系森严

(原创) 4.迈克尔·H·哈特在对秦始皇的评述中说:“不提才华卓绝、名声赫赫的李斯宰相就不能对秦始皇加以完备的论述。事实上李斯对秦始皇的政策有如此重要的影响, 以致很难在二者之间分清他俩所带来的伟大变革的功绩。”这个“伟大变革”是指

A.确立皇帝制度B.推行郡县制

C.实行三公九卿制D.实现国家统一

(改编) 5.1975年12月, 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语书》中, 凡是“正”字都改成了“端”字, 如“以矫端民心”、“毋公端之心”。这说明

(1) 君主专制, 皇权至上 (2) 避“正”之讳, 显示皇帝独尊 (3) 书者懈怠, 错字百出 (4) “端”、“正”换用, 字义相同

A. (1) (2) (3) B. (1) (3) (4)

C. (1) (2) (4) D. (2) (3) (4)

(原创) 6.《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 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 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下列对“革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结束分裂, 实现统一

B.废除分封制, 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D.“焚书坑儒”, 力行法治

(改编) 7.下面两幅图为安徽省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图。由图一到图二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

A.安徽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B.中央政权对安徽控制加强

C.安徽在全国政治地位提高

D.安徽与中央权力斗争激化

(原创) 8.帝国是对领土非常辽阔, 统治或支配民族众多, 具有极大的国际影响力的强大国家的通称。关于帝国一词, 并没有非常精准的科学定义, 使用十分混乱。根据使用的场合与习惯,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我们通常把秦称为帝国, 它属于

A.由帝王控制, 实行君主制的国家

B.实行君主制而拥有殖民地的国家

C.虽无君主但恣意向外扩张的国家

D.以上几种情况, 秦朝兼而有之

(原创) 9.陈寅恪认为:“唐初……真正的成就是修改现行的行政方法, 以适应扩大了的帝国的需要, 及变化中和变化了的社会秩序, 这是一个使行政程序合理化、简约化和效益化的时期。”这里的“成就”主要是指

A.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

B.分割宰相权力, 实行三省六部制

C.削弱世袭特权, 实行科举制

D.扩大地方权力, 实行行省制度

(改编) 10.现代国学大师钱穆认为, 唐代“在三省体制下, 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 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他的观点是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了

B.唐朝三省互相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不受任何牵制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原创) 11.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及中国某制度时说:“人类的想象无论多丰富, 也很难设想一个更好的办法。在中国, 智者决定一切, 而且他们都是通过这一制度证明他们能够胜任他们的官职、不负众望。”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B.察举制

C.科举制D.行省制

(原创) 12.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 北宋在保留了唐代以来三省、六部及各寺、监的官称的同时, 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的政策, 另派官员担任实际职务, 称为“差遣”。“差遣”的实质是

A.笼络民心B.强化皇权

C.加强中央集权D.稳定统治秩序

(原创) 13.《皇明职方地图》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军事地图 (见右图) 。上卷为两京十三省图表, 中卷为边镇、九边、三关图表, 下卷为川海、江山、漕黄、海运、江防、外夷图表。该图绘制于

A.秦朝B.唐朝

C.宋朝D.明朝

(原创) 14.黄仁宇在《万历五十年》中说:“一人乾纲独揽, 如果没有过人的精力, 绝顶的记忆力, 坚忍不拔的意志, 对政务的练达以及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权力的痴迷, 根本无法做到。”因此, 明太祖废相后势必要寻求某种制度补偿性替代。其所寻求的“制度补偿性替代”是

A.设立殿阁大学士B.成立内阁

C.直接掌管六部D.启用宦官

(改编) 1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盖中国自宋以下, 贵族门第之势力全消, 宋儒于科举制度下发挥以学术领导政治之精神。尊师相, 抑君权, 虽亦有流弊, 要不失为历史之正趋。明太祖、张居正则皆此潮流下反动也!”在钱穆看来, 明太祖、张居正的“反动”是因为他们

A.强化了君主专制B.废除了科举制度

C.加强了中央集权D.削弱了丞相职权

(原创) 16.“终明之世, 内阁从制度意义上讲仍然不是宰相, 它在编制上一直是临时的, 成员严格上也都有自己的本职, 入阁只是一种兼职。而且六部作为执行机关在体制上并不隶属于内阁, 内阁领导他们, 事实上没有法理上的依据, 所以内阁和六部经常会出现摩擦。”材料表明

A.内阁职务虚设, 没有任何实权

B.内阁等同宰相, 可以统领六部

C.六部、内阁平行, 实现权力制约

D.内阁权大位显, 却无法理依据

(原创) 17.削弱相权、强化皇权是历代封建帝王政治构建的核心。在下列帝王中, 将专制皇权推向顶峰的是

(原创) 18.在古希腊, 从法理上说, 城邦属于公民集体所有, 所有公民都是城邦的主人, 公民权便意味着参政权, 只是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同罢了。按照梭伦改革的规定, 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主要受限于

A.经济实力B.家庭出身

C.文化水平D.男女性别

(原创) 19.公民称号和公民权对于雅典人来说比生命都重要。一个人如果拥有巨额的财富和出身于名门世家, 而不享有公民权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公民

A.政治地位提高, 不受法律约束

B.享有被选举权, 担任城邦的任何官职

C.参与司法审理, 不受年龄限制

D.出席公民大会, 参与国家事务决策

(改编) 20.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 这一做法

A.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B.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C.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D.提高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道德水平

(原创) 21.亚里士多德评论雅典的民主制度时说:“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 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 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这段话所强调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是

A.公平正义B.人民主权

C.法律至上D.少数服从多数

(原创) 22.“实际上, 我们现代生活中的一切都受惠于希腊人。”英国诗人王尔德 (1854—1900) 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沿袭了古希腊人的生活方式

B.英国人没有跳出古希腊文明模式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D.英国人对现代生活缺乏创新意识

(改编) 23.《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一定时期后债权人可将债务人处死, 或卖至台伯河以外之外邦;如果有多数债权人时, 他们甚至可以将债务人的尸体肢解, 加以分配。这一规定说明罗马法

A.成文法比习惯法更残酷

B.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权

C.维护严酷的债务奴役制

D.平民权利没有得到法律保护

(原创) 24.查士丁尼认为:“市民法 (又称公民法) 与万民法有别……每一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 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 叫做市民法, 即该国本身特有的法。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 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 叫做万民法, 因为一切民族都适用它。”据此可知, “市民法与万民法有别”在于

A.制定主体不同B.法律地位不同

C.适用对象不同D.理论依据不同

(原创) 25.罗马法中有关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所作的详细规定, 说明立法的基础是

A.简单的商品生产关系

B.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C.残酷的奴隶制生产关系

D.空前辽阔的帝国疆域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 其中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 共50分)

(原创) 26. (18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刘邦建立的汉朝, 最大的贡献就是“汉承秦制”。也就是说, 他虽然推翻了秦朝, 却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然而, 汉高祖刘邦在继承秦的郡县制时, 犹豫不决, 进两步退一步。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 汉朝是如何继承并维护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的?在对郡县制的继承上, 刘邦“进两步退一步”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结果如何? (6分)

材料二由唐代的三省职权划分我们可以看到, 唐代设计出了一种君逸臣劳的宰相制度, 集体议事能够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三省的划分又使宰相之间权力相互制衡, 不至于产生一权独大的现象;宰相官阶的降低使得宰相权力削弱。因而可以说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既能够保证政府对全国政务的处理, 又抑制了相权的过分膨胀, 它在皇权与相权之间找到了恰当的平衡。

———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2) 唐代的三省职权是怎样划分的?依据材料二, 指出这种划分的作用。 (7分)

材料三论中国政治制度, 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 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 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 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 只是迫于时代, 迫于外面一切形势, 改头换面, 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 却不能说它有建立。宋之于唐, 只好说像东汉之于西汉, 有事而无政。有形势推迁, 而无制度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 与唐相比, 宋代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动?为什么说这种变动“只是迫于时代, 迫于外面一切形势”? (5分)

(原创) 27. (16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可见, 明代的专制主义政治是比较高明的政治, 皇帝一方面使内阁“有宰相之实”, 把原先宰相的权力巧妙地转移到了内阁的身上, 这大大替自己分担了繁忙的政务;另一方面, 皇帝又使内阁“无宰相之名”, 内阁行政没有法理上的依据, 本质上依然是由于皇帝制度外的信任而私授权力的秘书班子, 而且官阶比较低, 这样就大大防止了内阁专权的可能性。当然, 这种内阁体制的作用只能是对专制主义皇权的强化, 它仍然与官僚政治的制度结构相违背, 本质上是帝国政治制度的一种畸变。

———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1) 依据材料一, 指出明朝内阁的特点。你如何理解它“本质上是帝国政治制度的一种畸变”? (6分)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 而丝纶出纳, 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 阙后军国大计, 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 威命所寄, 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2) 依据材料二, 指出清朝军机处的特点, 并分析其作用。 (6分)

材料三在皇权专制方面, 明清却有一以贯之的精神血脉, 所有的制度安排无一不是围绕着如何加强皇帝的权力而展开的。……明朝帝王废除宰相后又不得寻求体制外的力量, 于是又造成了监阁之争以及宦官专权的制度化。这些体制外力量又加紧搜刮社会, 从而使得本来就脆弱的小农经济和工商业又备受摧残。清朝帝王尽管个个精明能干, 曾出现过“康乾盛世”, 但是这种极端专制主义制度结构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 “康乾盛世”充其量是一种发达的农业文明, 但当遭遇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冲击时, 显然是不堪一击的。

———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3) 依据材料三, 指出君主专制强化的危害。 (4分)

(原创) 28. (16分) 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 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 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 经中世纪而到近代……

———沈芝《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二“因为人民通过颁布关于治权的王权法, 把自己的一切治权和权力授予他……行使治权的君主承认服从法律, 这是与他的尊严相吻合的一种说法。”

———摘编自《罗马公法与现代欧洲宪政》

材料三法律上的平等原则, 来源于商品经济条件, 因为商品交换必须根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 而价值则体现了一切人类劳动的“平等和同等效用”……它在本质上就是对商品经济一般条件的完满反映。

———周枏《罗马法原论》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政治文明产生的影响。 (4分)

(2) 根据材料二、三, 概括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影响。 (6分)

(3) 结合以上材料, 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B 5.C 6.D 7.B8.A 9.B 10.C 11.C 12.B 13.D 14.A15.A 16.D 17.D 18.A 19.D 20.B 21.B22.C 23.C 24.C 25.A

二、非选择题

26. (1) 汉承秦制:汉朝继续实行秦朝开创的皇帝制度, 中央机构的设置仍然沿用三公九卿制, 地方继续实行郡县制。 (3分) 表现: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 又实行封国制。 (2分) 结果: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诸侯王接连发动叛乱 (七国之乱) 。 (1分)

(2) 职权划分:中书拥有决策权;门下拥有审议权;尚书拥有执行权。 (3分) 作用:三者相互协调, 提高了行政效率;将相权一分为三, 三者相互制约, 强化了皇权。 (4分)

(3) 变动:到了宋朝,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设置中书门下, 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 军政归枢密院掌管, 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 三司的长官三司使又称为“计相”;同时又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3分) 原因:自唐末以来, 三省机制被破坏;宋朝初年, 地方藩镇割据势力强大。 (2分)

27. (1) 特点:权力很大, 行使宰相职权;地位低, 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理解:废丞相设内阁, 使皇权缺乏制约因素, 与官僚政治的制度结构相违背, 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6分) (2) 特点:位低权重;机密性高。作用:行事快捷, 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 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6分) (3) 危害:导致政治腐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阻碍经济发展;造成近代落后挨打。 (4分)

28. (1) 途径:通过思想家的著作流传后世。 (1分) 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3分) (2) 影响:罗马法为西方近代法治思想的孕育奠定了基础, 对近代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契约思想、人民主权思想影响很深;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近代西方社会通过制定法律限制君主特权, 创建近代政体, 推动制定人人平等的法律打下了良好基础;罗马法中的平等原则有利于自由主义经济原则的建立, 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6分) (3) 启示:人类社会的文明源远流长, 彼此互相影响;文明没有优劣之分, 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吸收、借鉴和学习。 (6分)

中西方政治 篇9

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 也叫社会形态, 所谓“和谐社会”, 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 和谐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 具体说, 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社会。

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 “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整体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第二种, “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 和睦相处, 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这种观点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提出来的。

第三种, “和谐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 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情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 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协调, 等等。实际上, 广义上的和谐社会几乎就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全部内容。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 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一个相对单项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谈论的和谐社会是狭义上的和谐社会。

2 中国政治思想理念中所蕴涵的和谐社会理念

(1) 周公“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和谐社会”理念。

周公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体察民情”、“慎用刑法”方面。他认为, 要使政治统治得以巩固, 就必须使民众安乐, 必须了解民众的疾苦, 体察民众的心理。在刑罚方面, 如果用刑不当, 则将招致民怨。所以, 统治者应该修明自己的道德, 慎用刑罚。周公这一思想虽然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 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人文主义发展路向, 为后代重民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和谐社会”的理念。

(2) 道家思想中的“和谐社会”理念。

道家把“道”看做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和万物存在的依据,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以遵循“道”作为达到和谐的机制。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认为和谐是阴阳二气相互冲突调和而达到的状态, 阴阳二气尽管相互对立、冲撞却始终以“道” 的基本原则处在“和”的统一体中。以“修之于身, 其德用真”的理念, 唤醒人们从自身做起, 以修身正得大道, 修心修行完善人格。老子曾说“圣人为而不恃, 功成而不处也。”圣人的伟大, 就在于他不断帮助别人, 而不求回报, 有所成就, 达到人际和谐, 而不自居有功, 最终达到“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超越境界。

(3) 儒家思想中的“和谐社会”理念。

儒家强调通过道德学养达到自身的和谐, 进而推广到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然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说, 儒家构建“和谐”的路径就是:由自身之“安身立命”, 而至“推己及人”, 再至“民胞物与”, 最后臻于“保合太和”而“与天地参”的境地。在儒家, 和谐的适度性标准是通过“礼”来展现的。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其中的“仁”、“礼”等要素, 成为古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国家信仰。

①仁义道德角度。

孔子所说的仁主要有几方面的内涵。第一种含义是爱人为仁, 即以仁爱为根本, 建立起各等级之间充满人情味的社会关系, 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另一种含义即“克己复礼为仁”, 即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 使之符合礼的规范;孔子认为, 礼是约束人的社会行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基本规则。礼对于国家的政治事物尤其重要, 统治者应该遵循礼的规范治理国家。所以, “仁、礼”从人群关系和社会秩序方面体现出了“和谐社会”的理念。为了达到人际和谐的目的, 孔子大力推行仁爱思想, 强调在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关爱, 多一些诚信, 做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孔子提出“忠、孝、诚、信、敬、爱、仁义、道德”等准则, 认为只要人人能做到和坚持这些行为规范, 社会就会和谐, 国家就会得到好的治理。

②仁政角度。

继孔子“仁、礼学说”之后, 孟子提出了“仁政学说”, 即以人性善为出发点, 在政治上主张施仁政。孟子认为, 仁政是治国的基本原则, 能不能行仁政是决定一个国家成败得失的关键。他主张把仁爱之心推行到社会政治之中去, 提出了制民之产、平均赋税、保护工商业等措施, 对于当时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孟子则强调人固有的善良本性是建立和谐社会秩序的根本, 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感”、“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只要把人的这些先天本性发扬光大推及于每个人, 就可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孟子希望能够以“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的“推己及人”原则来处理人际关系。

(4) 墨家的“兼爱非攻”、“尚同尚贤”主张。

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 取消人我之间的界限, 使人与人之间不受任何社会关系的限制, 达到视别人的国家如同自己的国家、视别人的家如同自己的家、视别人的父亲如同自己的父亲的境界。体现了处理人们之间关系的和谐思想。

墨子主张尚同尚显, 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 国君是国中贤者, 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 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 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 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 提出“官无常贵, 民无终贱”的主张, 讲求的是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5) 宋明“民本”思想。

宋明时期是我国政治思想的完善期, 尤以宋明理学最为突出。这其中包含的“民本”思想, 是这一时期“和谐社会”理念的特点。

①张载“仁道及人”的民本思想。

张载主张“为生民立道”, “为天地立心”。即主张施仁政, 以仁道感化民心、博施天下民众, 把仁道推及天下人。此外, 还提出“足民”思想, 即认为必须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 使民众生活富足, 才能使民众安定, 治理好国家。

②二程“以顺民心为本”的民本思想。

二程发挥了“民惟邦本”的思想, 主张顺民心, 厚民生, 使民心安定, 爱养民力, 以民力为重, 以理顺民心为治国的根本。

③朱熹“足食为先”的民本思想。

朱熹认为, 民众的根本在足食, 只有衣食足才是安民的根本。因此, 又提出足食的首要问题是务农, 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④王夫之“不以天下私一人”的民本思想。

以民本思想为出发点, 王夫之提出了朴素的平均观, 提出了“均天下”的口号。他认为土地不是君主一人一姓的私产, 而应是广大民众的社会所必须的条件, 凡是有劳动力的人都可以治理土地, 使其为民造福。

(6) 康有为“大同”思想。

康有为在其《大同书》中以苦乐观、平等观、仁爱观为理论基础, 提出了建立大同社会的基本主张。提出了在经济上废除私有制, 实行财产公有制, 实行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 整个社会建立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在社会结构上, 消灭阶级, 废除家庭, 人人平等;在政治原则上, 实行民主管理。其“大同”思想基本反映了当今“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总而言之, 在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在和谐的本质、和谐的价值以及如何能够达到和谐等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 这些思想虽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但只要我们坚持在批判中继承, 扬长避短, 在继承中创新, 克服其片面性和缺陷, 剔除其封建的思想杂质, 与时俱进, 就一定能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3 西方政治思想理念中所蕴涵的和谐社会理念

(1) 古希腊政治思想中蕴涵的“和谐社会”理念。

①苏格拉底关于美和道德的论述。

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 是西方美学史上美善统一说的开拓者。主张 “美善统一”, 苏格拉底曾在和亚里斯提普斯对话中谈到:“你以为美与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你不知道凡是从某个观点看来是美的东西, 从这同一观点看来也就是善的吗?”在苏格拉底看来, 美就是善, 美与善是同一的。善或目的具有相同的意思, 他认为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追求一种完满性的原则, 整个世界万物都具有这样的目的性。人们关于善的规则的知识, 利用善的知识教化灵魂, 在他看来, 人的灵魂和身体的善都表现为和谐有序, 但要经过知识训练才能达到;此外, 他还突出强调道德在城邦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其关于美和道德的论述体现出了构建“和谐城邦”的理念。

②柏拉图的国家理念。

在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中, 阐述了一个理想城邦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等。虽然其描绘的理想城邦不存在于现实中, 而是现实城邦应趋赴的目标, 但其理念正体现出了当时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其城邦的构建也体现出了和谐的理念。

③亚里士多德对理想城邦的设计。

亚里士多德在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批判中提出了自己关于理想城邦的设计理念, 其思路正体现出了“和谐社会”对于民主政治的要求。他认为, 理想城邦的政体应该是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理想城邦的原则应该是公民轮番执政。并提出了法治的内涵, 即法律得到普遍服从, 法律本身属良法等。

(2) 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中蕴涵的“和谐社会”理念。

这一时期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 文艺复兴运动广泛开展, 人文主义思潮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人们纷纷要求挣脱封建等级桎梏的限制, 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和个性自由, 反对教会的禁欲, 赞美世俗的欲求。经过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丰富了基本欲望对象的资源, 确立了世俗生活的正当性, 强调了灵魂事物的私人性。人们开始用权利来规范欲望, 并把权利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础。该时期的政治思想已经极大的超出了中世纪落后的政治思想, 也出现了更多的关于“和谐社会”的理念。

(3) 17、18世纪欧洲大陆政治思想中蕴涵的“和谐社会”理念。

17世纪的欧洲, 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 其社会政治思想也进入了比较完善的时期, 出现的政治思想包括了更多的“和谐社会”的理念。

①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这一时期的英国出现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家和政治观点, 有霍布斯的人民自由论、洛克的自然权利论等。这些思想都从社会公民所享有的权利的角度来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的。

霍布斯通过对自由问题的讨论, 提出人民在国家中的权利问题。他认为, 国家和法律是人们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公共的和平而自己制造的, 除了法律以外, 个人享有一切行为的自由。洛克认为生命、自由、财产是自然法为人类规定的基本权利, 是不可让与、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

②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这一时期的法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 诞生了众多的启蒙思想家和启蒙思想, 对后人影响巨大。其启蒙思想主要从保障公民个人权利和社会公平的角度体现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的。其典型代表是卢梭的平等理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学说。

平等思想是卢梭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主张人与人之间生来就是平等的, 只是人类社会才打破了大自然在他们之间建立的平等。这体现了“和谐社会”理念中的社会公平主张。同时, 他还认为, 社会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契约来构建的, 统治者违反了人民的利益, 人们有权根据社会契约来反对他, 这是“和谐社会”理念中民主政治的充分体现。卢梭还在近代西方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了人民主权说, 坚持人民是主权者, 法律和政府服从于人民主权, 使权威和民主得到统一。

4 中西政治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1) 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和谐社会提供了前提条件。

道家认为和谐是人与自然的统一, 是人对自然的顺从与尊重, 他们强调天道自然, 强调天的决定作用, 反对人对自然的为所欲为。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与自然整体是有区别。

(2) 不同主体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目的。

从周公起就讲求“敬天保民”要求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和谐。儒家的仁义道德, 要求人们用仁义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墨家要求“兼爱、非攻、尚贤”, 从小资产阶级的角度看待人与人的和谐。柏拉图著《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设计理想城邦, 从社会制度的角度, 要求各阶级轮翻执政。

5 结语

本文从中西方政治思想的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和重要代表人物中提取出了相对于“和谐社会”理念的相关政治思想。从所提取出的政治思想中, 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和谐社会”的追求从古到今, 从西方到我国都从未间断过, 并且人们创造出了丰富的关于“和谐社会”的理念, 这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摘要:“和谐社会”是多数国家追求的完美社会形态, “和谐社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目前, 对于“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成果很多, 也较为深入。但大多数研究都只是针对“和谐社会”本身而已, 对于其所蕴涵的政治思想的研究却很少涉及。基于此种状态, 从中西方政治思想的角度探讨“和谐社会”。

关键词:中国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

[2]陈柳钦.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源远流长[HB/OL].价值中国网2007-11-26.

中西政治制度的主要异同 篇10

一、中西政治制度的相同点

(一) 符合国情性

每个国家, 都有自己产生、成长和发展的历史, 也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 从而构成了多种多样的国情, 统治阶级, 无论是中国的代表人民利益的工人阶级, 还是西方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掌权者, 他们在选择政治制度的时候, 都遵循了一个基本原则——要符合本国的国情。中国社会制度未经过资本主义的准备阶段, 但照搬了苏联模式, 而西方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也证明了这样一个问题, 制度选择必须符合本国国情。

(二) 普遍民主性

无论是强调直接参与的民主, 还是关注于自由的代议的民主, 中西方国家都在试图达到这样一种状态——由较少负责任的政府到较多负责任的政府;由较少竞争或完全没有竞争的选举到较为自由和公正的竞争性选举;由只有微弱的或完全没有的自治团体到享有较为充分的自治和数量较多的自治团体。中国和西方各国的现行制度都表明这样一个事实:让民众参与政治, 让民主更加普遍化、广泛化, 才是政治稳定的一个前提保证。

(三) 设立的相关性和协调性

政治制度不是自成一体的, 在其内部, 国体、政体以及国家结构形式, 还有一些具体的政治制度、选举制度等等, 其协调性和相互自给性是制度设立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在中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依据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而设定的, 而实行直选与间选相结合的选举制度也是同其他政治制度相一致的。

在其外部一系列政治制度要同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文化制度相对应协调起来。以美国为例, 其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融合性, 决定了美国社会制度的多杂性, 文化制度的兼容性, 从而政治制度在设立的时候, 就在以代表各方利益为原则的基础上协调统一。

二、中西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异

(一) 内层意义上的差异

1.中国的国体

中国的国体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以被剥削阶级代替剥削阶级掌权, 充分肯定和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 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同时,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创造了一个人人平等, 没有压迫, 没有剥削的新型国体。

2.西方国家的国体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并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 形成了社会生产资料的资本私人占有和剥削雇佣劳动关系, 又形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的力量基础。

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本质, 决定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运行规则, 以维护和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作为其出发点和目标, 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实行专政, 目的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二) 中层意义上的差异

1.中西方国家政体的差异

(1) 中国的政体。

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 依法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 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组织其他国家机关, 以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中国的政体强调的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权力机关由全体人民以普选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选出代表组成, 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的全部权力, 目的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 西方国家的政体。

在当代的西方国家, 其政体主要分为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又可分为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大约有四十多个国家把君主作为国家元首, 以世袭的方式把王位传给子孙后代, 君主的权力按照宪法规定, 受到一定限制, 这种政权组织形式的产生, 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相互妥协的结果。西方国家君主立宪制的形式是议会君主制, 议会处于主导地位, 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以英国、日本、泰国等为代表。而在民主共和制中, 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 并有一定任期, 其一是议会制共和制, 总统只拥有虚位, 无实权, 以意大利、德国等为代表;另一个是总统共和制, 政府和议会相互独立, 并且不能相互兼任职务, 总统选举产生政府, 政府对总统负责, 以美国、巴西、阿根廷为代表。

2.中西方国家结构形式的差异

(1) 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统一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 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 充分发挥各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中国基本上是中央集权型单一制, 但本着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的原则, 实行适度的地方分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

(2) 西方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

其一是由若干个各自保留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国家联盟的邦联制, 如今的欧盟就是一个典型。另一个是联邦制国家权力是它的成员单位让予的, 由若干成员单位组成的联盟国家。除有联邦政府外, 其各组成部分还有自己的中央政府机关, 在对外关系上, 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 但有的联邦国家还允许成员国有某些外交权, 如美国、俄罗斯、巴西等。

3.中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差异

(1) 中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并实行“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在这种政党制度下, 一党领导, 多党合作;一党执政, 多党参政;平等独立, 协商监督;结构多元, 目标一致。而这些特点, 有利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管理和协调。

(2) 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

一些西方国家实行的两党制, 是指在一个国家中, 由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 或者赢得总统选举的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 是指一国内两大政党轮流执政的政治制度, 并不是说实行两党制的国家内只存在两个执政党。一些西方国家实行的多党制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 多党并立, 各政党都可以依法联合其他政党竞选和执政的政党制度, 这种政党制度导致的是:党派林立, 组阁困难, 政目不一和政局不稳的现实政治的困境。

(三) 外层意义上中西政治制度的差异

1. 中西方宪法的差异

(1) 中国的宪法制度。

中国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中国的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利益;国家建立健全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2) 西方国家的宪法制度。

西方国家宪法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主权在民, 保护私有财产;法制;分权与制衡, 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等。西方的宪法制度充分保障财产权、平等权、自由权、参政权, 遵循的法律法规准则都进行明确的规定, 使一国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

2.中西选举制度的差异

在中国, 选举制度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普通原则、平等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秘密投票原则、差额选举原则, 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 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 国有企业依法规定, 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 实行民主管理;城市中的居民委员会以及农村居民委员会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不平等选举制度到形式上的平等选举制;从间选到直选;从自由投票制度到法制投票制;从公开投票制到秘密投票制。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遵循一定的选举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选举程序来达到赢得选举胜利的目的, 资产阶级控制议会, 乃至控制整个国家的基本环节。当然, 由于西方国家的国家性质, 资产阶级不仅通过财产从根本上控制选举, 从而控制国家政权, 而且还具有通过操纵有关选举成绩, 使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能够进入议会, 为其政治经济利益服务。

3.中西政府制度的差异

(1) 中国的政府制度。

从立法层面上讲, 中国的立法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 由人民选举产生的权利代议机关制度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政治社会生活中的政治行为。从行政层面上讲, 最高称国家元首, 中国的称谓是主席, 再者以国务院为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行驶国家行政权。从司法层面上讲, 中国的司法制度主要包括侦查制度、检查制度、监狱制度、司法行政管理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等等。

(2) 西方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

立法上, 英国的议会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 由国王、上院和下院组成, 而美国的国会则是行驶立法权的机关。行政上, 西方国家的国家元首设立的形成有个人元首制如英国、美国、法国等, 还有集体元首制, 如瑞士。英国设立内阁制政府, 行政机关由首相领导。在美国则是总统制政府, 政府对总统负责。司法制度上, 西方国家以司法独立、公平等为原则, 其法律体系又可根据情况划分为大陆法条成文法和英美法条判例法。

摘要: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管理形式, 是关于国家政治活动的制度, 无论中国, 还是西方都有一套符合自己国情的制度形式, 分析中西方政治制度的相同点和差异性, 不仅可以对中西方的政治制度有所掌握, 并且可以融会贯通, 汲取必要的精华, 使我国的政治制度成为更为完善的政治制度, 使之成为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制度模式。

关键词:政治制度,相同点,差异性

参考文献

[1]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纸牌屋》,戳到西方政治的软肋 篇11

国会山上的阴谋家

《纸牌屋》是英国政治小说家迈克尔·多布斯的经典作品,描写了众议院多数党党鞭弗朗西斯·厄库哈特被权力支配,也被权力掏空的人生。所谓党鞭,指的是西方议会党团中维护党内团结、让本党党员们在议会博弈中“保持队形”的人。

1990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把《纸牌屋》搬上荧屏,由当时英国最知名的莎士比亚戏剧演员伊安·理查德森(下文称理查德森)主演。理查德森说,当他最初读《纸牌屋》剧本时,便发觉该剧男主人公与他主演多年的莎翁戏剧人物“理查三世”极其相似。在后来拍摄时,理查德森始终是以刻画理查三世的方式表现剧中那个工于心计的男主角。

因为出色的表演和精彩的剧情,BBC版的《纸牌屋》大受欢迎。2000年,它还在英国电影协会评选的“100部最佳电视剧”中上榜。此次美国导演芬奇的翻拍,不仅将议会政治斗争战场从英国搬到了美国,剧情也进行了重新创作,口味更重,阴谋更深,戏剧性大大提高。

美版《纸牌屋》的男主角变成了来自南卡罗来纳州的众议员弗朗西斯·安德伍德(下文称安德伍德),这个姓来自于美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第一位民主党党鞭奥斯卡·安德伍德。他生于1862年,是亚拉巴马州的众议员,在1900年成为民主党党鞭。

真实的美国政坛中,党鞭地位仅次于党派领袖,在党内协调中发挥着重大影响力。剧中的安德伍德,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多项政治交易的幕后推手:他在大选中鞍前马后,帮助加里特·沃克成功登上总统宝座。后者却没有兑现将国务卿职位给他的承诺,在同样具有野心的妻子的帮助下,安德伍德对那些背叛他的人展开了精心报复,“他不动声色地拆总统的台,将对手一个个扳倒,手上却不沾一滴血。”

在《纸牌屋》中,党派政治、非政府组织、新闻媒体、游说集团、工会等多方利益交织在一起,给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美国政治课。权力、欲望、幕后交易、阴谋算计错综复杂,上演了一出跌宕起伏的政治大戏。

网络数据选出来的“最佳组合”

《纸牌屋》如此受关注,导演和主演功不可没,制作方最初寻找阵容时,也颇费了一番心思。

本来,美国几大电视公司都有意将《纸牌屋》改编后重新制作,但经过一番竞价,在线视频服务网站Netflix最终得到了改编权。Netflix能通过网络点播,及时收集用户长期以来的观看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后台分析,该网站的首席内容官泰德·萨兰多斯说,正是在调查了用户的观影数据后他们才做出决定——《纸牌屋》应该由芬奇执导,凯文·史派西(下文称史派西)领衔主演。

芬奇是一位不落俗套的导演,有影评人这样评价他:“如果你想看有声势、又热闹、还要能牵动你的脑子让你思考的电影,芬奇无疑是你的选择。”他的作品《龙纹身的女孩》、《社交网络》、《本杰明·巴顿奇事》、《七宗罪》等,都是近些年美国电影中的上乘之作。

对于拍电视的邀约,51岁的芬奇欣然应允。“过去10年,电影带来的刺激越来越模式化,未来深刻的角色和最好的剧本都将出现在电视行业。”芬奇如此说道。

在拍摄过程中,Netflix公司赋予芬奇绝对的导演权威。“他们十分尊重我,基本上就是说‘去把我们谈论的东西造出来吧’。”而芬奇则把他擅长的流畅叙事和悬念堆叠都融合到了《纸牌屋》里,让政坛的强大、龌龊、无所不能与无所不用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2011年,芬奇逐个给候选演员打电话。史派西接到出演安德伍德的邀请后,犹豫着是否能腾出一年时间,因为他正在排舞台剧《理查三世》。芬奇一听,在电话那头兴奋地说:“那么这戏的男主角更是非你莫属了。”

作为凭借《非常嫌疑犯》和《美国丽人》两夺奥斯卡影帝的实力派演员,今年54岁的史派西是政治题材影片的常客。2008年,他曾在反映美国2000年大选内幕的电影《选票风云》中扮演副总统的幕僚;2010年,他又主演了以华盛顿知名说客杰克·阿布拉莫夫为原型创作的影片《政客杰克》。这两个角色都让他获得了金球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在《纸牌屋》中,史派西将老谋深算的安德伍德刻画得入木三分——温文尔雅、不动声色,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多数人被其算计而不知。他还时不时地面对镜头,将心里话对观众讲出来,让观众产生一种与他同谋的感觉。

在现实生活中,史派西对政治也不陌生。1976年,他还念高中时,就参与了吉米·卡特的总统竞选工作。他和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是挚友,经常有机会和政客共处一室。“因为我经常能接触到那些非常重要的掌权人物,所以我会不自觉地吸收他们身上的某些特性。”史派西说。

史派西曾透露自己模仿克林顿的趣事,“我认识克林顿很久了,而他也喜欢我模仿他,他甚至想让我去代他做演讲。他开玩笑说,‘我累了,嗓子疼,你能代我在晚上发表演讲吗?’然后他在我开始模仿之后打断我,‘不行,你学得太像了!我还是自己来吧’。”

政治剧永远有观众

《纸牌屋》的成功印证了影视圈的一句老话:“政治剧永远有观众”。与《24小时》、《白宫风云》等“正能量”汇集的美剧不同,《纸牌屋》里谎言遍布,充满着阴谋和政治的黑暗面。史派西曾评价过安德伍德:“乍一看是一个心狠手辣的角色,但同时他也是一名高效的政客。我觉得观众能有这样道德层面上的辩论,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除了政治斗争中的复杂人性,《纸牌屋》也有对现实美国政治的影射。比如,总统安排安德伍德考察了副总统人选,最后提名的却是安德伍德本人,这来自于2000年小布什任命副总统切尼的故事。再比如,安德伍德瞄了一眼年轻女记者臀部的情节,就源自2009年奥巴马和萨科齐偷窥擦身而过的一位金发美女臀部的场景。剧中,在安德伍德的策划下,总统原定的国务卿人选因发表不当言论,最终未能成功上位,这一桥段也被认为是在影射奥巴马2012年的换国务卿举动。

中西方政治 篇12

(一) 马基雅维里 (1469-1527) :为结束意大利的四分五裂而弹精竭虑

马基雅维里的强力政治观体现在《君主论》一书中。在该书中, 马基雅维里几近狂热地鼓吹君主制, 千方百计地为君主出谋划策, 但在撰写《李维史论》时, 却又热情讴歌共和制。他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了应然世界, 而非理想王国, 在马基雅维里看来, 共和制是最为理想的政体, 但共和政体必须在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中才能实行。在当时的意大利要建立秩序的惟一前提就是给予君主以无限的权力, 建立君主专制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他认为, 在国家统一之后, 还是应该实行共和制。他的观点源于对日益强大的君主专制邻国的关注和对意大利四分五裂的现实的深刻洞察, 发现了“现实的非道德性”这个残酷的真理。他说:“许多人曾经幻想那些从来没有人见过或者知道在实际上存在过的共和国和君主国。可是人们实际上怎样生活同人们应当怎样生活, 其距离是如此之大, 以致一个人要是为了应该怎样办而把实际上怎么回事置诸脑后, 那么他不但不能保存自己, 反而会导致自我毁灭。因为一个人如果在一切事情上发誓以善良自持, 那么厕身于许多不善良的人当中定会遭到毁灭。”[1]P73于是, 世俗的君主可以摆脱道德束缚, 成就统一国家、为人民提供安康生活的宏图伟业, 为达此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必要时可以采用残暴手段, 不必为自己恶行招致的责备而感到不安。“君主为着使自己的臣民团结一致和同心同德, 对于残酷这个恶名就不应有所介意, 因为除了极少数的事例之外, 他比起那些由于仁慈、坐视发生混乱、凶杀、劫掠随之而起的人说来, 是仁慈得多了, 因为后者总是使整个社会受到损害, 而君主执行刑罚不过损害个别人罢了。”[1]P79仁慈、慷慨等善行如果不能保障人民的社会秩序, 善行如同恶行一样可以招致憎恨。不过, 无助于国家统一的惨无人道、穷凶极恶是应该受到指责的。他告诫道:“如果可能的话, 他还是不要背离善良之道”。[1]P85柏林 (1909-1997) 认为马基雅维里并不是一个把政治与道德分开的非道德主义者, 而是指出了两种不同的道路, 一为公共世界的道德, 二为私人生活的道德, 这两种道德源于不同的需要, 它们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冲突, [2p250只是后一种独善其身的道德生活注定在政治上变得无能。

马基雅维里的强力政治观, 因其鼓吹君主专制而招致广泛而激烈的批评。事实上, 其强力政治观之冷酷实源于对冷峻现实的洞察, 他不是在教人为恶, 而是在劝人务实, 采取实际有效的手段来拯救祖国, 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强大, 耽于理想, 于现实无益。

(二) 布丹 (1530-1596) :为发展法国资本主义而寻求王权庇护下的秩序

布丹作为近代兴起的绝对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 他的主权学说中透露着强力政治观。布丹认为主权具有绝对和永久的性质。主权的绝对性是指它的至高无上、不受限制以及不可分割。主权高于任何其它政治权力, 就是不受法律的限制;主权的永久性, 指它不受时间、任期的限制, 主权者生命有限, 主权的存在却是永恒的。

布丹认为将最高的政治权力寄予君主是当时法国便利有效的统治方式, 布丹明确表示他对君主制的偏爱。只有君主集权, 才能给社会带来和平与秩序。他主张, “绝不允许臣下以任何意图反抗主权者, 无论这个暴君是多么邪恶与残暴。臣下所能做的, 只能是在不违背自然法和上帝之法的前提下———逃离、隐匿、躲避, 宁可受死也不冒犯主权者的生命和荣誉”。[3]“他明确断言, 政府的基本目的是保护秩序, 而不是自由。”[4]P146布丹对权威与秩序的渴望是当时法国1562-1598年宗教战争的产物。

尽管布丹坚持主权的绝对性, 强调公民必须服从主权者的命令, 但其强力政治观并妨害公民在国家里享有财产自由, 主权者要服从神法和自然法, 不得侵犯家庭的财产权利。

(三) 霍布斯 (1588-1679) 的利维坦:强力之下的权威

马基雅维里关于国家和君权的学说切断了国家、君权与上帝的联系。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推翻了“君权神授”说, 而代之以社会契约论的观点论证国家的绝对性 (君主制的绝对权威) , 其理论从系统性以及深度和广泛性上讲, 比马基雅维里更胜一筹。霍布斯的强力政治观倡导一种绝对主义的专制国家, 但潜藏着自由主义的暗流。

霍布斯把人类进入社会, 组成国家以前的时期设想为人人自危的普遍争斗的自然状态。这种自然状态是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状态。因为人们生而平等、自由, “所有人对所有的东西都有权利”[5]P138, 而人是自私贪婪、有无限欲望的, 又没有一个共同的权力使大家摄服, 于是纷争不断, 无所谓公正、正义。人们基于保全自己的自然理性, 寻求和平之道, 选择放弃为所欲为的自由, 彼此之间订立契约, 全部放弃自己的自然权利, 转让给一个主权者 (君主或议会) 组成一个政治国家, “这就是伟大的利维坦 (Leviathan) 的诞生———用更尊敬的方式来说, 这就是活的上帝的诞生”。[5]132

霍氏强力政治观集中体现为国家的主权者及其权力的绝对性。主权者的权力源于臣民的转让, 他并未与任何臣民签约, 不受契约的约束。他认为主权者一旦获得授权, 其权力就是高无上的、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5]10臣民对权利的转让既是一次性的也是全部的转让, 而且永远不能收回, 纵然主权者做对臣民不利的事情, 臣民也不许反抗、控诉或有任何怨言, 因为主权者对臣民无侵害之说, 因为臣民授权予主权时, 主权者的行为就成为自己的行为了, 臣民不会自己侵害自己。[5]p194这样, 人民丧失了任何政治权利, 让人民听任主权者的任意宰割而不能有任何反抗的表示。霍布斯所主张的国家, 是一种极端的专制主义的国家。他自然就极力推崇君主专制而否定民主制。他说, 在民主制下, 各派争权夺利, 力图把一派的利益置于国家之上, 意见容易分歧, 且容易朝令夕改。在君主制下, 整个国家就是君主一人的私有财产, 君主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公利。君主集一切大权于一身, 便可避免争斗。当然他对君主专制的弊端也是心中有数的, 在在寻求国家庇护的同时牺牲个人自由是无奈但合乎理性的选择, 按照“两害相较取其轻”的原则, 得比失多, 最坏的君主制也比自然状态或无政府状态要好。“人们今生的状况是不可能没有弊端的, 然而任何国家之中最大的弊端却没有不是由于臣民不服从和破坏建立国家的信约而来的。”[5p161“其实一切政府形式中的权力, 只要完整到足以保障臣民, 便全是一样的。人类的事情决不可能没有一点毛病, 而任何政府形式可能对全体人民普遍发生的最大不利跟伴随内战而来的惨状和可怕的灾难相比起来或者跟那种无人统治, 没有服从法律与强制力量以约束其人民的掠夺与复仇之手的紊乱状态比起来, 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5]p141

可见, 霍布斯主张赋予主权者如此之大的权力, 其目的是使大家彼此过和平的生活。创建国家的目的是出于人们的理性和幸福生活的需要。[5]p9他的强力政治观具有反封建割据和反分裂的意义, 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他鼓吹的君主专制在其实质内容上已与封建君专制有本质区别, 其专制主义外表下潜藏着自由主义的暗流。主要表现有二。其一, 自由是霍布斯学说中的初始概念, 生而自由平等的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 缔结契约, 形成政府, 政府的产生是为了保护自然权利, 并且主权者一旦放弃主权, 臣民就恢复了绝对的天赋自由。如此就可以推导出:政治和政权的基础是权利。这样, 他的“权力政治”的色彩就淡化了, 而“权利政治”的色彩鲜明了起来。[6]社会和国家并非先验的存在, 也不是道德的实体, 它只不过是由每个个体为了实现生命保全而组成的人造之物, 是人确定和调整现实利益的工具。个人及其权利是第一位的, 社会和国家是第二位的。[7]其二, 法律限制以外, 个人享有一切行为的自由, 包括“买卖或其他契约行为的自由, 选择自已住所、饮食、生业, 以及按自己认为适宜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子女的自由等等”。[5]p165“霍布斯第一次把国家权力限制在政治活动领域里, 而把经济领域作为自治的领域留给了个人。”[4]p200这对于分权制衡的宪政思想的产生具有先天优势。

二、现代经验主义强力政治观

强力政治观在现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亨廷顿 (1927-2008) , 其强力政治的观点集中体现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 该书“全部价值在于贡献了这样一个告诫:抛弃乌托邦”[8]。亨廷顿立足经验, 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了“强力政治”的效用。在该书中他把对政治稳定的追求是其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会引起动乱和不稳定, 要消除这种不稳定, 必须首先建立起强大政府, “权威的分散与现代化是不相容的, 权威必须集中于某些坚强有力的个人或集团手中”[9]p84。而强大政府的构建和维持依赖于强大政党的缔造和巩固, “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 一党制度较之多元政党体制更趋向于稳定。”[9]352一个政府强大与否, 稳定不稳定, 主要看其完善政治制度化的速度与扩大群众参与水平二者之间能否保持平衡, 即强大政府也就是有能力制衡政治参与的政府。他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 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9]p31政治混乱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现代性, 而在于为实现现代性所进行的努力。[9]p32政治秩序的稳定是现代化的首要条件, 为此, 可以暂时牺牲民主与自由。“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 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 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必须先存在权威, 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9]P6

亨廷顿还通过对共产主义国家的考察力图表明:一个国家可以具有高度的政治制度化而不一定是民主的, 这实际上告诉我们不能光用民主的因素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现代性。亨廷顿则认为就政治现代化而言, “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 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 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9]p1。他因此也被人批评为“具有明显的保守主义和独裁主义倾向。”[10]p341与马基雅维里主张的现实的政体应为“君主制”, 而理想政体应为“共和制”一样, 亨廷顿虽然推崇强力政治观, 对民主价值亦有偏爱。后来他认为民主化的运动是一项全球化的运动, 现代世界的总体趋势一直是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他撰写《第三波》一书是因为“相信民主政治本身是好东西。”[11]前言p3

三、西方近代以来“强力政治观”的特点

主张强力政治观的这些思想家们多生于动荡社会, 主张通过“强力”来实现秩序, 认为当秩序与自由二者不可兼得时, 秩序比自由更重要, 这是强力政治观最显著的特点。

自中世纪结束以后, 西欧各国逐渐开启了现代化的历程。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展开, 政治思想家开始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与社会, 人的理性备受推崇。从马基雅维里到亨廷顿, 他们的强力政治观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政治哲学从古希腊以来的追求“善”, 转变成了追求“和平”、“秩序”。理想社会的标准一再降低, 这是思想家“直面现实”的选择。他们不再耽于理想的设计, 而是务实地通过“强力”建构一个国家的基本秩序。强力政治观的现实主义风格是与整个社会世界的世俗化进程相一致的。

同样, 在中世纪结束后, 绝对主义王朝国家发展壮大, 它能在其疆域内实施比较有力的统治。尽管马基雅维里、布丹和霍布斯等人的强力政治观服务于绝对主义王权, 客观上也为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有助于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事实上, 绝对主义国家已经具备了现代民族国家的许多特征。而亨廷顿的强力政治观则为二战后新生国家的民族国家建设与现代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要:强力政治观崇尚实力, 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 以保证国家的秩序与和平。本文就梳理了马基雅维里、布丹、霍布斯、亨廷顿思想中的强力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主要有三个特点。

上一篇:精品路线下一篇:监理的组织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