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共5篇)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篇1
【考情分析】
综合近两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发现本专题在高考试题的命制中有一些共性的特点。
1.命题方式多样化
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既有文字型试题也有图片型试题,其中以史论型文字试题为主,图片型试题是亮点,材料解析题偶有考查。
2.主干知识重点考查
主干知识如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 科举制、内外朝制、三省六部制、宋代制度、行省制、明朝内阁制、清代军机处、雅典民主制、罗马法等内容,几乎每年都有涉及。
3.命题比重稳中有变
近两年的高考试题都对这一专题进行了考查;2015年“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雅典的民主制度”比重总体下降,而“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罗马法”的比重有所上升。
4.命题思路呈现新趋势
一是深挖概念的内涵或者拓展概念的外延;二是知识的综合性在加强;三是加大了对古今中外文明纵横对比的考查,或加大了对同一时期阶段史实区分度的考查;四是试题的开放性、学术性在增强;五是全国卷的难度有所调整,如2015年全国Ⅰ卷难度下降,而全国Ⅱ卷则反之;六是2015年试题的文字越来越精炼、 阅读量有所减少。
基于上述试题特点,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复习本专题。
1.抓基础,落实主干知识
一是要依托教材,把主干知识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细化、落实;二是要宏观认识,既要从教材某一章节上抓住主干,也要整合教材主干知识;三是通过查阅原始史料或者借助网络资源,进一步深化对主干知识的认识。
2.建立典型例题集,重视变式训练
考生在高考中做错的试题,正是平常把握不够的试题。因此考生在复习时,遇到常错的、 命题角度新颖的试题,要把它抄摘或剪辑到专门的典型例集中去,反复揣摩命题者的思路,总结自己做错的原因。等积累一段时间后,用领悟到的新理论指导变式训练,或自己变换史料、 更换情景,或由老师改编设问角度,也或者师生共同努力变换选项、答案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加强自身薄弱的主干知识,尽管这样会花费不少功夫,但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深挖薄弱的主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5年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的榜样
【答案与解析】A本题考查汉代官制,破题点在于对材料中“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的解读,题意即是说一个优良的郡守是皇帝治理好天下的关键,由此可见汉宣帝强调地方吏治对国家安定的重要性。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D项不符合事实,并且从材料中无法看出。
变式训练中国古代皇帝和官僚之间时常会发生冲突,冲突往往集中在皇帝是否应该守法这一焦点上。汉代就有“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的说法。这表明
A.中央与地方长期对立
B.汉代的法律高于皇权
C.官僚集团对皇权有所制约
D.皇权与相权相互制约
【答案与解析】C本题同样考查汉代官制,破题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归纳,题意是说皇帝与官僚集团的冲突反映了皇权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A项与题意不符;B项有悖史实;材料中没有说到皇权与相权相互制约。
示例2 (2014年北京卷文综第14题)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 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D.实行将兵法
【答案与解析】A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破题点在于对材料“为扭转这一局面”的解读,题意是说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根据所学,宋初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有利于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初设三司使、枢密院,是加强君主专制的表现,与材料的要求不符;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中实行将兵法,不符合材料中 “宋初”的要求。
变式训练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针对这一弊端,继任王朝所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B.设二府三司
C.派文官、设通判等D.实行行省制
【答案与解析】C本题同样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破题点在于材料中的“方镇相望于内地”及“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可知材料所述为唐代藩镇割据的情况,再从“继任的王朝”可知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D两项分别是汉初、元朝的地方制度;B项是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示例3 (2015年全国Ⅰ卷文综第32题)图1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答案与解析】C本题考查罗马法,破题点在于材料中的“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裁量公平”“法律的强制力”,由此可见材料强调罗马法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强制力。其他三项与材料强调的“公平正义”要求不符。
变式训练罗马法规定:“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即使国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该规定
A.限制了公权的滥用
B.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C.较好地理顺了与外邦人的利益关系
D.强调法律至高无上
【答案与解析】A本题同样考查罗马法, 破题点在于对材料的正确解读,从而知道罗马法强调对公民主体的尊重,强调保护私权和限制公权的滥用。B项是《十二铜表法》的意义, C项是万民法的意义,D项是自然法的内容。
【重点突破】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穿点引线、宏观认知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和中央集权制的演变历程,主要包括三条知识主线。
线索1中央官制与中央机构的演变
针对皇权与相权这一对矛盾,中央官制与中央机构经历了秦朝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 汉代内外朝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北宋二府三司制、元朝中书省、明代废丞相与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的演变历程。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最终丞相制被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线索2地方官制与地方机构的演变
针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这一对矛盾,地方官制与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推广郡县制、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宋朝进行制度创新(如收精兵、派文臣、设转运使和通判)、元朝设行省的演变历程。其演变趋势是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
线索3古代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的演变
针对如何加强君主专制这一主线,古代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元科举制、明清八股取士的演变历程;监察制度主要有秦设御史大夫、汉设刺史、北宋设通判、明设提刑按察使司等。选官制度的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于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专制制度本质决定了监察制度实际的效能必然是有限的。
(二)突破重点、提升能力
1.西周的政治制度
据上表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1)根源。1经济根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 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因此,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2思想根源:韩非子总结了诸子百家的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主要内容。1皇帝制: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超五帝,于是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而为一,号称 “皇帝”。其最大特点是皇权至上、世袭。2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各自分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相互制约,都直接对皇帝负责,使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三公之下设九卿,分管中央的具体事务。3郡县制: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西周的分封制,把战国时期已经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 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出现,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加强了中央集权。
(3)固有矛盾。1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必然使地方丧失自由度和主动性;而如果中央放任不管地方,又会让地方做大,危及中央集权。2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以皇帝个人专制为表现形式的中央集权有其内在的不稳定性,皇帝个人不可能总揽政事,必然要通过以宰相为首的中央官员控制庞大的国家机器,如果皇帝不让权给宰相,宰相就会无权办事,并由此加重皇帝的工作负担;而给宰相一定的权力,其又可能结党营私,危及皇权。
(4)发展历程。萌芽于韩非子中央集权的理论,实践于商鞅变法,确立于秦朝,汉到元发展成熟,明清走向衰落。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郡国并行制的兴衰。1兴起:楚汉战争时,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阵营,曾封韩信、英布等为“异姓王”。汉立国后不久,他们相继被诛除殆尽。与此同时,刘邦又大封“同姓王”。当时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个,他们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大,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 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财权等。由此, 史称汉初的地方制度为 “郡国并行制”。2衰落: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王国地位降格, 与郡同为一级行政区划。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领域缩小。武帝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 酎金夺爵、盐铁官营等措施削弱王国的实力,并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区域,设刺史监督郡国。 3评价:汉初的郡国并行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汉中期后随着王国实力的增强,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2)三省六部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1不同点:三权分立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了防止专制、 实现权力相互制衡而采取的一种政权形式;三省六部制是封建国家为使专制皇权下的决策、 审议、执行权分离而进行的一种制度创新。 2相同点:都是通过权力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各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的目的。3评价:三权分立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制,而三省六部制维护封建统治。4结局:三省六部制到元朝演变为一省制(中书省),1380年被明朝废除,权分六部;三权分立体制得到不断发展、完善。
(3)宋代的政治制度。1中央机构的变化: 宋朝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两个机构“对持文、 武二柄,号为二府”,其主要特点是文、武分权。 另设立户部、盐铁、度支三司,其长官为三司使, 称为“计相”,其权位仅次于二府,在六部之上, 用来削弱宰相的财权。2地方机构的变化:东汉末形成的州、郡、县三级制取代了先前的郡、 县两级制;唐设道、州、县三级制;宋初设路,各路皆置转运使,史称“漕司”,由于诸多原因,实际上地方还是州、县两级制。宋代地方官由中央派科举出身的文士担任,并设通判一人,州一级发出文件,必须通判签署,才能生效,目的是牵掣知州的权力。
(4)元代的行省制。行省制是继郡县制之后的又一制度创新,它打破了郡县制以山、河等自然条件划分地方行政区域的传统,确立了以地方经济、政治需要分立地方机构的新标准。 它是中央的派设机构,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元代行省制的出现,引起了13、 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大变动,对元、 明、清以及近现代中国的地方制度影响至深。
4.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1)明朝内阁首辅。
明中期后,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的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其批复是否算数,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朱批。因此,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根本不可能真正地约束皇权。
(2)清代内阁制、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 军机处四者的关系。清初沿袭明朝内阁制,并沿用有着浓厚的奴隶主贵族军事民主色彩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时,为了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设立南书房;雍正七年设立军机处, 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自此,南书房的官员不再参与机务;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变成了一些不当权的贵胄世爵挂靠之地,或是给予一些大学士、尚书之类官僚例兼虚衔的部门;内阁也变成了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军机处办理。
二、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一)以点带面、整体把握
古希腊的民主制,推动着古希腊的进步,对近代代议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而罗马法则是构成古罗马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对罗马的发展和后世影响深远。
(二)突破重点、落实主干
1.雅典的民主制
(1)地理环境与雅典的民主制。山多、地少、三面环海的地理环境,使古雅典的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发达,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雅典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自由平等的理念,这为雅典民主制的成长提供了“肥料”;而小国寡民的城邦,又为雅典的民主制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地理环境说成是决定雅典民主制出现的根本动力。因为与雅典地理条件相似、同属于希腊世界的某些城邦国家如科林斯等建立的却是寡头政体。可见,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即便有,这种影响也是间接的、非决定性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是其经济、政治、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公民的概念。最初雅典的公民是本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但随着雅典的发展,公民范围在扩大。如梭伦为发展工商业,允许外邦人(工匠)获得公民权;又如大敌当前,雅典允许流放海外的将领重新获得公民权、提前回国,从而为国立功等。但是,不管雅典公民的范围扩大了多少,城邦内占据多数的始终是奴隶、妇女、 儿童,享受民主的范围终究是少数人。
(3)陶片放逐法。1优点: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陶片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广泛性;有利于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益的官员,从而约束官员的行为。2弊病:判决结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而公民的情绪常常因受一些政治家的煽动而波动不定,成为野心政治家排除异己的工具。
2.罗马法
三、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国秦朝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古希腊形成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
两种制度的历史作用有相似之处。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中国、希腊和罗马,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们的政治制度为后代沿袭和仿效。 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农业,还是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都十分发达,在文化艺术方面也非常繁荣, 这与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
两种政体各有利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的增强,这种专制政体就成为束缚人类自由和社会进步的障碍。以雅典民主政体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促进了人文精神的产生;但它把权力交给素质不一的公民,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这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材料表明
1周天子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统治秩序2西周中枢管理机构与诸侯之间的关系3西周贵族实行集体统治的基本方式4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与义务的差异
A.12 B.23 C.14 D.34
2.有学者认为,“作爰(援)田”“制辕田”是春秋战国时期一种重要的土地制度,它是新形势下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规模大、涉及人数较多的田地赏赐制度。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该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小农经济
3.“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圣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加强宗族的团结与和睦
B.促进了家国同构观念的形成
C.形成高度集中的国家权力
D.培养了族人管理家族的责任感
4.图2是中国早期昭穆之制的简表,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该图反映了
A.古代宗庙的排列次序
B.王权与神权紧密相连
C.亲疏贵贱的等级秩序
D.礼制化的封建新秩序
5.《史记 》载:“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朱弦洞越,大羹玄酒,所以防其淫侈,救其雕敝。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内外服制B.分封制
C.宗法制D.礼乐制
6.宋人戴埴在 《鼠璞》中说道:“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据此推断,以下属于“右迁”的是
A.秦朝,陇西郡守调任桂林郡守
B.西汉,东海郡守调任徐州刺史
C.唐朝,中书省长官转任门下省
D.宋朝,三司使调任福州转运使
7.有学者指出:“它赋予了君主以天然的政治领袖和道德领袖的双重权威人格,否定了民众作为独立的政治主体的存在意义,从而在理论上堵塞了近代民主法制制度产生的道路。”这里的“它”指的是
A.儒家思想B.分封制
C.宗法制D.君主专制
8.“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该材料主要陈述
A.商业与农业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皇帝与宰相的关系
D.大国与小国的关系
9.“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古代中国,最符合这种近代国家政治生活特点的制度是
A.汉代内外朝制B.唐代三省六部制
C.明代内阁制D.清代军机处
10.《新唐书·百官志四》记载:“市令一人, 从九品上。掌交易,禁奸非,通判市事。”由此可见,当时设置“通判”的实质是
A.监督知州B.通判州事
C.监管市场D.公正裁决
11.某一时期,“皇权始终依托于当时最有势力的集团或阶层,总是要依靠他们来进行统治,让他们担任宰相和高官”。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该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2.有学者提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 从制度创新角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提高了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B.决策程序规范化
C.加快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流动
D.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13.学者程钜夫认为:“今天下疏远去处,亦列置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所以容易生诸奸弊。钱粮羡溢,则百端欺隐,如同己物。盗贼生发,则各保界分,不相接应。甚而把握兵权,伸缩由己。”由此可见,作者认为行省制
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削弱了中央,导致地方做大
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14.《史记·范雎列传》载:“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这就是古代中国选官的“保任”原则。“保任”原则不论在察举制时代还是在科举制时代,在选官中都被广泛运用。以下对该原则认识有误的是
A.促进了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B.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选拔的质量
C.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选官的公正廉洁
D.比较有效地防止了滥举现象的发生
15.历史课上,讨论古代中国的官制演变, 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其中涉及宋代政治体制的史料是
1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2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3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4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A.123B.134
C.234D.12
16.某文献记载:“(世祖至元)四年九月,翰林学士承旨王鹗等,请行选举法……以为‘贡举法废,士无入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僚,或做技巧败鬻以为工匠商贾’。”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某文献”应该为当朝史学家所著
B.士人的社会地位低下
C.“贡举法废”指的是察举制的废除
D.人为划分了不同的等级
17.明初的殿阁大学士,从高到低级别为: 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等。但这些学士之间权力并没有区别,有所区别的仅是资历、荣誉。由此可见殿阁大学士
A.与皇帝分理天下事务
B.体现了一种制度的创新
C.仅为皇帝侍从以备顾问
D.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18.赵翼《檐曝杂记》记载:“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处,保直(官吏值勤)者多, 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于此矣。”由此可知军机处
A.分权制衡中央机构
B.掌控军国大事的决策权
C.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D.主要是为皇帝提供建议
19.吴宗国在《关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的几个问题》中写道:“宋、元以后,由于六部决策和发令权的发展,宰相的权力开始和皇帝的权力重合。”该现象导致了
A.皇权专制被严重削弱
B.宰相制度最终被废除
C.行政决策出现混乱
D.六部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20.中国历史上的清官,不论是宋代的包拯,还是明代的海瑞,都有类似的境遇,在皇帝支持时,政绩斐然;一旦失去皇帝的支持,就受到排斥,甚至遭受牢狱之灾。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清官能力有限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宰相制的废除
D.皇帝决策具有随意性
21.英文中的“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是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古希腊“文明”的内涵反映了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B.城邦政治
C.直接民主D.轮番执政
22.有学者评价某一改革时说:它彻底肃清了氏族制度的残余,标志着雅典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整个历史过程最后完成。与这一改革有关的措施是
A.四百人会议B.五百人会议
C.陶片放逐法D.发放戏剧津贴
23.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的改革标志着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了“黄金时代”。下面可以作为得出这一结论依据的是
A.从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
B.从10个新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
C.所有公民都可以以抽签方式担任各级官职
D.三权分立的权力运行机制开始形成
24.《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这表明罗马法
A.注重协调邻里关系
B.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重视保护公民的财产
D.调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25.公元前5世纪左右,雅典通过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的民主达到顶峰;而大约同时期的古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开始。这二者出现的直接动力是
A.民主政治的传统B.人文精神的推动
C.商品经济的要求D.社会现实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其中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17分,第28小题17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西景德镇市古称浮梁,唐始设县,现存古衙建于道光年间,大门、仪门、大堂、 二堂和内宅居中轴南北,两厢有六部房。大门额书“浮梁县署”四字,东边立一鼓,告状的人有紧急案情时击鼓,知县闻声升堂。西边有两块碑刻:“诬告加二等”“越讼杖五十”。仪门是县令举行仪仗、恭迎上级官员的地方。大堂即正堂,取名“亲民堂”,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和迎接圣旨的地方。大堂内有原告石、被告石,又称下跪石,绅士以上身份的人候审时可以不跪。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商议政事的地方,取名“琴治堂”,表示知县一面弹琴,一面理政,就是仁政教化,以德治县。 大堂动刑罚乃以法治县,两处结合就是文武兼治。
———《浮梁古县衙解说词》
材料二古罗马的公民法内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即公私法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不分,表现出诸法合体的特征。发展到万民法以后,由于罗马帝国境内简单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民事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导致私法体系更为发达。罗马法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十二铜表法》 的一些规定。如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个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当事人慎重考虑, 防止错误、欺诈、胁迫或无端反悔,也为了避免法官在司法中徇情偏袒。公民法基本上保留了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的特色。发展到万民法后, 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才逐渐变得简易、灵活。程序的严格执行是为了保证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程序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罗马法注重程序是法律体系完备的表现。
———庄鹏《罗马法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法治的基本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罗马法的基本特点。 (6分)并分别指出古代中西法治的目的。(4分)
27.(1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材料二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8分)
(2)请对材料二“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进行解读,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证。(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古代中西方选择不同政制的认识。(4分)
28.(17分)制度改革或创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史记》
材料二任何城邦都有议事、行政、司法三种职能,或说三个因素,相应地应有三种机构。 三种机构齐全、三种职能健全,城邦的组织就完备。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三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管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 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 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段时期经历了“有序———无序———有序”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克里斯提尼改革制度创新的表现和意义。(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省的性质及创立的目的。(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对钱穆的观点“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进行解读。(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C 6.B 7.D 8.B 9.A 10.D 11.C 12.B 13.C 14.A 15.A 16.B 17.C 18.C 19.B 20.D21.B 22.A 23.C 24.C 25.D
二、非选择题
26.(16分)(1)特征:外儒内法;政法一体; 遵从儒礼;存在等级歧视;封建专制和礼制法制化。(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特点:内容广泛;私法比公法完善;注重形式和法律程序;不断发展完善。(每点2分, 任答3点得6分)目的:中国维护君主专制;西方强调公民平等下的法治,维护民主制。(4分)
27.(17分)(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方式是民主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民主运作的方式反映了各种力量的妥协。(4分)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妥协的结果;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4分)
(2)解读: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分) 论证: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4分)
(3)认识:政体要符合国情;政体选择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4分)
28.(17分)(1)表现: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稳定了社会统治秩序;春秋战国时,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社会陷入混乱无序的局面;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重建稳定的社会统治秩序。(6分)
(2)表现:建立五百人会议、十将军委员会, 实行陶片放逐法,完善国家权力的分立。(2分)意义: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的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2分)
(3)性质:具有地方行政机构和中央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2分)目的:便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体现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分)
(4)外在:时代的变化。(1分)内在:通过制度的改革或创新,维护社会的稳定。(2分)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篇2
作为政治史的主干知识,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时空跨度大,基本概念多,能力要求高。从考查力度分析,在高考中试题比重稳定,考查频率高,且常考常新。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宗法制、分封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以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古代中国统治者加强地方管理的主要方式、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趋势、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罗马法的影响、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等。考查角度多以新材料、新情境切入,在试题中融入制度、法治理念和地域乡土文化元素,并注重进行古今中外的对比,实现“史”与“论”的有机结合。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偶有材料解析题出现。文字数据、图片表格、史料案例均可入题。以2016年三套全国文综卷为例,每套均有2~3道选择题,涉及族谱记载、考试制度、地方官制、雅典民主、罗马法等,它们均属高频考点。丟丟丟丟丟丟丟
【金题点睛】
示例1(2016年全国II卷文综第25题)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本题在比较两汉至隋唐选官制度的基础上,彰显科举制的优越性。选官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程序、规章和制度,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并注意积累经验、不断完善。科举制下,普通士人和官员可自愿报名,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选取人才并授予官职。其进步性体现在:抑制了门阀世族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政治清明与稳定。A项表述中“最优秀”之说空而不当;B项更适合察举制的“举孝廉”;科举制打破了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对权力的垄断,但并不排除其入仕,C项表述过于绝对。
【答案】D
变式练习西汉开国君臣中,刘邦出身于自耕农,萧何、曹参出身于小吏。据赵翼《廿二史札记》记载,“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周勃则织薄曲、吹箫给丧事者,灌婴则贩缯者,娄敬则挽车者”。魏晋时期特别注重官吏的出身和门第,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咏史》中慨叹:“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由此可见,相对前朝而言,魏晋时期()
A.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
B.儒学兴盛促成社会公平
C.政权并立冲击宗法观念
D.科举考试制度亟待完善
【解析】西汉许多名臣出身低微,表明选官制度不受门第影响;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为门第等级,士族世袭政治特权。这一变化表明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与儒学兴盛、政权并立、科举考试无关。
【答案】A
示例2(2016年全国I卷文综第27题)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解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内容。由“直属六部”的三司分权到“三司之上”的巡抚掌权,减少了处理地方事务的环节,权力相对更为集中,行政效率自然得以提高,B项正确。三司的权力并未扩大,六部的权限依旧,中央与地方“对立”之说难以成立,排除其他三个选项。
【答案】B
变式练习由图1、2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两幅图分别反映了秦、清两朝中央官制
B.古代中国实行三权分立制早于西方各国
C.封建时代的政治制度一成不变墨守成规
D.一定程度上存在政治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解析】示意图主要反映了三公、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以秦、唐两朝最为典型,A项推断错误;不论秦朝的三公九卿制,还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都是皇帝掌控之下的权力分工,不同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排除B项;封建时代的政治制度既有传承也有创新,C项表述错误;就“三公”和“三省”而言,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项表述正确。
【答案】D
示例3(2016年全国II卷文综第32题)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参政丧失民众信任
【解析】阿里斯托芬既是古希腊戏剧作家,也曾担任雅典执政官。试题援引阿里斯托芬的记录,考查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民主政治。材料透露出的信息是,公民必须参与政治,否则将被处以罚款,“红色的绳子”是强制参政的象征。由此可以推知,参政是公民的义务。经过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材料选取“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入题,是深有用意的。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权力不断扩大,作用逐渐加强,绝非A项所说的“形同虚设”;伯利克里通过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等方式鼓励公民积极参政,B、D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答案】C
变式练习伯利克里曾说:“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由此可见,伯利克里()
A.激励公民积极参政
B.有意掩饰性别歧视
C.恶毒攻击异己政敌
D.积极倡导人人平等
【解析】材料表明了伯利克里对公民参政的态度,他认为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不仅在道德上自私自利,而且如同“废人”,旨在强调参政对人的重要性,激励公民关注政治、参与政治。雅典的民主制度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可以排除B、D两项;伯利克里所说的“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不等同于“异己政敌”,C项无法成立。
【答案】A
示例4(2016年全国I卷文综第32题)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影响。歌德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罗马法固有的法律精神与生命活力,以及其人文性、世界性和普遍性。近代欧洲大陆的法律都以罗马法为基础,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奠定了近现代法律的基石,A项正确;不同的社会阶段具有不同的行为规范,况且法律制度不同于行为规范,B项表述错误;最终形成于查士丁尼时期的罗马法维护的是君主制,C项所说的“民主制度”不成立;“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并非“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D项表述错误。
【答案】A
变式练习经过长期军事扩张,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控制了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将地中海变为“内湖”。(如图3)为此,罗马法学家编纂实施了()
A.公民法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D.《查士丁尼法》
【解析】根据图文材料可以判断,随着版图的拓展,罗马帝国为弥补公民法之不足,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也给予司法保障,制定颁布了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答案】C
【重点突破】
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及其内在联系
分封制古称“封建制”,即封邦建国,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要措施。周王将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侯国,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受封者须对周王尽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分封制下受封诸侯主体为同姓贵族,体现了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特点,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在家庭、族内为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层面则是分封制。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宗法制通过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保证了分封制的推行和实施。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并产生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互依存,两者结合形成高下有序、尊卑有别的宗族等级和政治等级。
礼乐制作为一种以礼仪和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外在文化,体现了分封制、宗法制的内涵。从本质上说,西周的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和宗法制实施的工具。
2.从秦朝到清朝政治制度的演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包括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两个概念。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则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一切受制于中央。因此,这一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对基本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秦朝始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汉朝实行内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度、察举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取士制度;北宋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元朝设中书省、行中书省、宣慰司;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
3.三次改革推进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根据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但具有妥协性;克利斯提尼改革按照地域划分部落,打击了贵族势力,促进了雅典民主进程;伯利克里任最高执政官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该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雅典民主的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的产生及运作就充分体现了雅典民主的上述特点。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在于仅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但它毕竟创造出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方式,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
4.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以《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主的古罗马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构成了罗马法的主要内容。起源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发展阶段: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完善阶段:《民法大全》。从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5世纪中期,贵族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经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损害平民利益。公元前5世纪中期,以《十二铜表法》为标志,成文法确立,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但也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罗马共和国时期,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随着罗马对外扩张范围的扩大,帝国对行省上层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也给予适当的司法保障,罗马法学家制定了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6世纪,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时期,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罗马法规范了社会生活,维护了社会秩序,对帝国的统治起到了有力的维系作用。罗马法也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图4为“马氏族谱”。
族谱乃一家之史,不仅记录着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的全过程。下列制度中,与家谱关系密切的是()
A.禅让制B.礼乐制
C.世袭制D.宗法制
2. 据《春秋》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达33次,而朝周王者仅3次。
与此材料能互为印证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3. 柳宗元在论证“郡邑之制”的优势时指出“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
其中三个“时”分别对应()
A.周朝、秦朝、汉朝
B.秦朝、汉朝、唐朝
C.秦朝、唐朝、宋朝
D.汉朝、唐朝、元朝
4. 汉宣帝曰:
“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唐太宗曰:“为朕养民者,唯在都督、刺史……县令尤为亲民,不可不择。”明太祖称:“府州县官,民之师帅。”由此可见()
A.汉唐明三代出现的地方良吏最多
B.古代统治阶级强化对县官的管控
C.皇帝视地方官为治国的重要帮手
D.封建时代各级地方权势僭越中央
5. 据《旧唐书》记载,公元687年,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收受贿金,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审问此事。
当王本立出示敕书时,刘祎之说:“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武则天大怒之下,以“拒捍制使”的罪名赐死刘祎之。刘祎之“拒捍制使”的理由是()
A.敕书未经中书门下由皇帝直接发出
B.级别较低的肃州刺史无权审问宰相
C.武则天违背了“刑不上大夫”的旧制
D.自己受到了政敌诬告蒙受不白之冤
6.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叙及某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这项制度()
A.置换了士族和庶族的社会地位
B.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公平合理性
C.促使儒家学说和佛教思想融合
D.沿袭了魏晋南北朝的选官方式
7.2016年4月6日,在香港举行的一个拍卖会上,清朝康熙皇帝的一枚“敬天亲民”檀香木玺拍出926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7715万元),创下康熙印玺的世界拍卖纪录。“敬天亲民”体现了()
8.“陶片放逐法”是雅典公民实行民主的一种重要方式。
美国考古学家在希腊发现了刻有铁米斯托克里(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史书记载他曾被陶片放逐)名字的陶片190枚,辨认字迹确定是由14人刻写的。如果这一情况属实,便可看出,“陶片放逐法”()
9. 苏格拉底认为:
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的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上述材料表明,苏格拉底()
1 0. 古希腊犬儒学派哲学家第欧根尼常常在大白天点着灯走路,每当人们诧异地问他时,他便回答说:
我正在找人。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曾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等的雅典平民,在讲到马匹不足时他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两人意在()
1 1.《十二铜表法》又称“十二铜版法”或“十二表法”,包括以下“约法十二章”:
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
12.2016年,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名家实施“重写莎翁”计划。布克奖得主、犹太人霍华德·雅各布选择重写《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原作的大致情节是:15世纪,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向来自小亚细亚的犹太人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币。双方约定,如未按期偿还,夏洛克要割安东尼奥一磅肉。结果,安东尼奥失约,希望以三倍金币补偿夏洛克。如果此事发生在公元前1世纪,结果最有可能是()
A.贵族依据习惯法,执行“割肉”的野蛮约定
B.法官随意解释成文法,必然会袒护本地商人
C.夏洛克不属于罗马公民,不受公民法的保护
D.万民法对无公民权外邦人给予适当司法保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其中第13小题24分,第14小题28分,共52分)
1 3.(24分)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7为希腊阿迪库斯露天剧场。它建于公元161年,是古希腊的七大奇迹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剧场。三层楼的建筑外观,共有32排座位,可容纳约六千名观众,半圆形的露天剧场,直径38米,舞台背景为罗马式的窗型高墙,壁龛处以雕像作为装饰。直到公元267年受到外来入侵,剧场历经无数兴衰及灾难,最后遭遇一场大火,原有的西洋杉屋顶被烧毁。至今仍有表演在此举行。
材料二图8为阜成门城楼、瓮城、箭楼。阜成门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1.2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6米;连台通高31.7米。箭楼面阔七间,通宽32.5米;进深五间,通进深25.6米;连台通高30米。瓮城东西长65米,南北宽74米;其北侧墙辟券门,上建闸楼;瓮城内东北角建有关帝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遗存和政治文化的关系角度进行中西比较。
1 4.(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
材料二(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
——麦克尼尔《世界史》等
材料三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者矣。汉兴,因秦制度,崇恩德,行简易,以抚海内。至武帝……凡十三部,置刺史。先王之迹既远,地名又数改易,是以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焉。
──《汉书·地理志》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地理环境、经济生活与政治趋向的关系。(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划分公民等级的原则。(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利斯提尼制定行政选区的基础和作用。(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秦制度”相对于“周制”的进步性。(1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有何制度创新。(4分)
考点专题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 D【解析】近年来流行的“家风”“家谱”“家训”等热词,体现了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2. C【解析】从数据可见,诸侯势力大增而周王室衰微。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周天子推行分封制的目的;“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及其前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体现了“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情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则侧重于儒家伦理与治国理念。
3. B【解析】材料文字选自《封建论》。
“叛人”“叛国”“叛将”分别涉及陈胜吴广起义、七国之乱、安史之乱,对应的朝代分别为秦朝、汉朝、唐朝。
4. C【解析】“良二千石”“都督”“刺史”“县令”“府州县官”均指地方官。
5. A【解析】关键在于理解“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一句。
按照唐朝制度,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武则天时改中书省为凤阁,门下省为鸾台,凤阁鸾台即中书、门下二省。刘祎之认为,不经凤阁鸾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诏敕是违制的。
6. B【解析】钱穆所述制度为科举考试制度。
“穷苦子弟……也可跃登上第”体现出该制度的公平合理性。
7. A【解析】“敬天亲民”意即敬畏天命、亲和百姓。
这种思想古已有之,并非清王朝特有。“敬天”与“亲民”和谐统一但并不矛盾,且与王位世袭制无关。
8. D【解析】190枚陶片出自14人之手,暴露出“陶片放逐法”的弊端,该方法有时成为少数人排斥异己的手段,而无法充分体现公民意志,不能真正保障雅典民主。
9. A【解析】综合分析材料可知,苏格拉底主张由有才能的人治理国家,反对雅典轮番而治,A项正确;其他三项都是对材料断章取义的理解。
1 0. B【解析】第欧根尼是在讽刺当时社会上没有一个真正配得上“人”这一称呼的有德行的人;苏格拉底认为民主制必须加强公民政治素养。
1 1. D【解析】《十二铜表法》基本是对习惯法的汇编,但成文法与习惯法有严格界限,排除A项;在贵族和平民对立的条件下,该法无法实现人人平等,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内容庞杂广泛,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等,C项错误,D项正确。
1 2. C【解析】题目设置情境,实则考查公元前1世纪的公民法及其适用范围。
A、B、D三项的习惯法、成文法、万民法均不符合题目时间条件。
二、非选择题
1 3.(24分)建筑:
古代希腊广建广场、剧院、体育场等公共设施,公众空间广阔;古代中国城市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城墙、城门、钟楼和鼓楼等军事设施,民众参与活动的公共空间有限。(8分)
政治:这反映了两者政治文明的差异。古希腊城邦制度、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民主政治特征的具体体现。公众活动频繁,辩论、演说、观剧成为成年男子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露天剧场等公共空间适应了古希腊民主的政治需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公共建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城楼、瓮城、箭楼等组成的城门、城墙折射出集权理念,主要发挥军事防卫职能,为专制统治服务,与普通民众关系较为疏远。(16分)
1 4.(28分)(1)关系:公民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影响政治意愿。(2分)
原则:根据财产多少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多;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前三等级公民可入选四百人议事会。(6分)
(2)克利斯提尼在制定选区时以地域为基础,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4分)
(3)“秦制度”指郡县制,“周制”指分封制。西周分封制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受封的诸侯爵位世袭,拥有领地,可以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征派赋役,具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甚至危及中央政权。秦朝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官位概不世袭,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央。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变革。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12分)
(4)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地方设立行省,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4分)
专题一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篇3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2年高考天津文综卷历史·2) 清雍正年间, 军机处设在皇宫内, 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 任命谕旨通常说, 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答案:C
解题技巧:本题属于情境材料式选择题,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与调用知识的能力。从题干材料可知, “军机处设在皇宫内”, 因而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其位置“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 因而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清朝时把不设专官的机构或非专任的官职称为“行走”, “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说明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由此可知, 选项A、B、D都能在材料中得到体现。“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 说明军机处官员遴选的标准是与皇帝的亲疏远近, 而非才德。故正确选项是C项。
变式练习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 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 若是一一咨禀, 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 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 不须咨禀……交他每 (们) 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答案:B
示例2 (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卷·10)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 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 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 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 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 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 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 抑制朋党之争
答案:B
解题技巧:本题以直接叙述的方式创设情境, 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认识。题干中“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和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行宰相权等内容, 反映皇帝分割相权, 以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目的是加强专制皇权。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取士、分工协作、抑制朋党等方面的内容, 故排除A、C、D三项。
变式练习隋唐以前, 官府设有谱局, 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 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答案:D
示例3 (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4)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 被告上法庭, 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 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 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答案:B
解题技巧:本题属于情境式材料选择题, 旨在考查学生对罗马法制的认识和理解能力。通过题干材料可知, 原告因在法庭辩论中误将“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导致败诉, 这一案例充分说明当时罗马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罗马法规定私有财产神圣而不可侵犯, A项表述错误;审判结果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 不涉及审判程序和法律解释问题, C、D项错误。故正确选项是B项。
变式练习“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顺序依次进入, 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 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 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答案:A
【重点突破】
1.现实生活中的制度印记
(1) 分封制与地名、姓氏的由来:约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伐纣灭商, 建立周朝, 为了巩固统治, 实行分封制, 后周公旦辅佐成王, 继续实行分封制。周朝先后分封同姓、异姓诸侯国1300余个, 其中较大的有齐、鲁、燕、楚、秦、晋等国。今天山东省简称为鲁、山西省简称为晋、陕西省简称为秦等, 都是源自于西周时期的封国。春秋末年, 韩、赵、魏三国瓜分了晋国。《商君书·徕民》:“秦之所与邻者, 三晋也。”《战国策·赵策》:“三晋合而秦弱, 三晋离而秦强。”后世以三晋之地大部在山西, 故山西的别称为三晋。到战国末年, 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 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 齐鲁便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 进而形成地域概念。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 故习惯上称山东为齐鲁大地。湖北古属楚国, 河北古属燕赵。故在今天的报刊出版中才有了山西省的《三晋都市报》、山东省的《齐鲁晚报》、湖北省的《楚天都市报》、河北省的《燕赵都市报》等。周朝时期, 受封者及其后代以封国、采邑地、官职名称为氏, 后逐渐演化以“氏”为“姓”, 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各种汉姓。例如周公旦是鲁国的国君, 当他回朝廷任职以后, 就由他的嫡长子伯禽到鲁国继承君位, 为鲁公。鲁公的弟弟们必须分出自成一家, 建立新氏。所以凡被分封到凡地, 成为凡氏的始祖;伯龄被分封到蒋地, 成为蒋氏的始祖;他的四弟被分封到邢地, 成为邢氏的始祖;胙侯被分封到胙, 成为胙氏的始祖, 后来又改为作氏;茅权被分封到茅地, 成为茅氏的始祖等。
(2) 宗法制对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影响: (1) 忠孝观念。在西周实行的宗法制下, 家与国为同一结构, 这种宗法制结构的明显特点在中国封建社会被长期保留下来。家国同构具体表现为“家是小国, 国是大家”。在家庭或家族内, 父亲地位尊, 权力最大;在国内, 君主的地位至尊, 权力至大。所以, 家长在家庭中就像君主一样, 即“家人有严君焉, 父母之谓也”。而君主就是全国指名的严父, 各级行政长官也被百姓视为父母, 所谓“夫君者, 民众父母也”。这种结构表明宗法关系渗透社会各个方面, 它掩盖了阶级关系、等级关系, 家国同构直接导致了家庭或家庭成员和国家子民在本质上的统一, 这就是忠孝同义, 也即“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之说。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 必先齐其家”的说法。忠的内容和孝一样都是对权力的绝对顺从, 所不同的仅仅在于他们所顺从的对象不一样。《孝经》称:“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 忠和孝成为中国的道德本位, 忠孝观念深入民心。 (2) 男尊女卑。宗法制中血缘集团在世系排列上完全排斥女性成员, 女性在继承方面没有权力。西周的家庭关系与宗法制度密切联系, 突出地表现为“父权统制, 男尊女卑”的观念及夫妻不平等。今天, 重男轻女、养儿传宗等观念即是宗法观念的贻害。 (3) 社会心理。以血缘为纽带的个人、家庭、国家是自下而上的从属关系和自上而下的统属关系。这种逆向互济的双重关系决定了个人在处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上, 往往强调整体的至上性和个体对整体的服从性, 以达到整体内部的平衡。个体在整体内部紧密的人际关系中, 也得到某种情感满足和生活、安全上的庇护。整体至上性在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中积淀为集体主义精神、主人翁的责任感和顾全大局的情操, 同时也带来了抹杀个性、安时守分、奴性自卑的依附心理。 (4) 人际关系。以血缘纽带相联系的人际关系充满了人情味和非理性色彩, 人们在广泛的人际交往中总要染上点亲情、乡情色彩才觉稳妥。这种浓厚的感情色彩造就了中华民族忍让、同情、宽容、大度的美德, 同时也因过于重人情、亲情, 而带来裙带风气、荫庇心态、宗派倾向等不良习性。
2.郡县制、行省制与当今中国地方机构设置
在当今中国地方政府机构的设置中, 采用省、市、县和乡四级管理体制, 由中央垂直管理。其中县和省的设置分别起源于春秋和元朝。
春秋时代, 为了因应诸侯争霸的需要, 一些诸侯国开始设置县并直接任命一些不得世袭的官员为地方官, 从而使分散的权力层层集中于中央, 防止因分封而导致分裂。至战国时代, 这种制度逐渐为各强国采用。秦统一后, 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郡以下的一级行政机构是县。郡守、县令 (或县长) 由皇帝直接任免, 不得世袭。郡县制废除了奴隶主旧贵族时代的世袭特权, 有利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废除了分封制, 基本上解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对封建中央政权的威胁, 既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为后来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行省是元朝统治时期广泛设立于全国的地方大行政区, 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省”的本意为宫禁, 引申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 因此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 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它滥觞于魏晋北朝、隋朝、唐初以及金初短期出现过的“行台省”, 到金朝后期再出现时, 已较频繁地使用行省的简称。随着全国的统一, 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 “掌国庶务, 统郡县, 镇边鄙, 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 军国重事, 无不领之”。明朝废宰相, 中央已无称“省”的官府。地方的行省一称虽亦废止, 但代之而设的布政使司在习惯上仍被称为行省或“省”。于是“省”的含义遂由宫禁、中枢机要等转变为地方行政机构, 影响直至今日, 而元朝行省正是导致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从制度层面而言, 元朝行省辖区广阔, 权力集中, 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 与此前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体制明显有异。作为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元朝能够对空前广袤的疆域统治近百年, 行省制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3.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矛盾构成及其演变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一系列制度的设置, 使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下来。在这一制度之下有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从汉至清, 中国古代一系列制度的变革与调整都是围绕着这两对矛盾展开的。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秦朝时, 丞相“掌承天子, 助理万机”, 实乃“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 尽管也有御史大夫和太尉的牵制, 但御史大夫是副手, 太尉又不常设, 因此相权对皇权构成了严重的挑战。由于秦朝统治时间短暂,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尚未充分暴露出来。汉承秦制。汉初相权很大, 严重危及皇权。汉武帝时, 设中朝 (内朝) , 成员为皇帝的亲信近臣 (侍从、秘书, 这些人身份低微, 被皇帝破格使用, 使其担任尚书令、侍中等) , 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 导致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构成的官僚机构成了“外朝”, 被拒于政治决策之外, 相权削弱, 君权加强。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传统的“首长制”宰相变成了“委员制”宰相, 人数增多, 权力被分散, 权臣无法独揽大权, 皇权得到了加强。北宋在中央的分权上继承了隋唐的“优良传统”, 财、军、政权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此后, 在元朝虽有反复, 但这不过是相权的“回光返照”而已。到明朝, 废丞相, 权分六部, 归皇帝直接掌控, 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至高无上的皇权最后战胜了与之对抗的相权。清朝设立军机处, 更使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从汉到清, 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中, 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皇帝削弱相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分割相权, 把相权一分为二 (三或更多) , 使之相互牵制, 彼此制约, 从而保证君权的独尊。二是转移相权, 即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 (外朝或外廷的大臣) 向皇帝身边的人 (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 转移。
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自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 “有叛人而无叛吏”, 加强了中央集权。汉初郡国并行, 引发叛乱, 到武帝时推恩令的推行, 削弱了地方势力。隋唐时, 地方势力强大, 最后导致五代十国的乱局。到北宋, 鉴于五代之弊, 收精兵, 削实权, 制钱谷, 此三项措施实行之后, 地方彻底失去了和中央对抗的物质基础。自汉代以来, 中央政权为消除地方割据, 采取的共同措施有武力平叛、强干弱枝、加强监督。其总的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和调整中, 虽然是以强化皇权为目标的, 但是不能以牺牲行政效率为代价, 必须在强化皇权与提高行政效率之间做到有效平衡, 否则就会造成不利的结果, 唐宋时期的事例就是最好的说明。唐朝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 使相权一分为三, 三者相互牵制, 有效地加强了皇权;同时三者之间分工明确, 相互配合, 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正是由于做到了二者的有效平衡, 才出现了隋唐时期空前繁盛的局面。宋朝时, 采用分化事权的做法, 在强化皇权的同时, 却出现了兵将分离、一职多官的现象, 不仅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而且行政效率低下, 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这就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 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1) 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性: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突出特征, 而古代西方以民主和法制为突出特征。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古代中国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帝王将相的家谱。而古希腊、罗马史却是一部平民追求民主权利的发展史。在这里, 没有君临一切的专职君主, 有的只是围绕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的各种斗争和改革。 (2) 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 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古代中国在向阶级社会过渡时, 原始民主荡然无存。古代中国民众没有古希腊、罗马公民那种自豪感与主人翁意识, 在中国最终确立的是君主专制统治。而古希腊、罗马在城邦国家时代, 出现了西方的群体公民的民主, 较多地保留了原始民主制残余, 其实行的是贵族集体领导或全体公民共同掌管国家政权。 (3) 古代中国的变法争鸣和政治改革都是围绕加强王权专制而展开的。诸子百家为王权专制提出了奠基理论;中国古代的法律, 实质是加强君主专制, 内涵是刑罚, 惩治百官和众民, 以加强王权的威慑力, 带来的是人权的丧失。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改革大多是在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背景下进行的, 内容是巩固和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法律制度是为维护民主制度服务的, 其内涵是人民权利, 保障公民自由与平等的人权。这种主权在民、法律至上的政治制度体现的是共和国中心价值观念, 与古代中国的帝王思想、官本文化是水火不相容的。 (4) 从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利弊和影响看:中国大一统和儒家正统思想加上专制王权造就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其中专制王权是整合社会的权力中心。旧中国的每一次朝代更替或走向统一, 都是强有力的君王专制维系了帝国的统一与文明的延续。所以, 尽管中国古代有频繁的朝代更替, 但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却一脉相承, 从未中断。而西方的民主政治和法制思想成为催生人类迈向现代化的动力。进入近代, 西方国家率先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一方面这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另一方面也与古希腊、罗马的民主共和传统有内在的继承关系和深刻的历史渊源。从总体上来看:古代中国实行人治。一是重视皇权, 没有民主、人权可言。皇权对臣民施以严刑酷法, 以强制百姓遵规守矩。二是中国重视家庭伦理纲常, 家庭是皇权最坚实的社会支柱, 严格受到血缘礼仪规范的限制。上有皇权, 下有家庭, 所以奖赏与治罪往往涉及家庭。而古代西方实行法治。一是重视人权, 人权自由受法律保护。二是西方伦理推崇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 家庭与乡土观念相对被淡化, 对政敌的制裁也相对宽容, 不涉及家庭。
(2) 造成古代中西方制度差异性的原因: (1) 一方面, 古代希腊、罗马地处地中海南部沿海, 山多地少, 港湾、岛屿众多, 所以形成了以工商业、航海业为主的海洋型经济 (海洋文明) , 商品经济发达;这种经济要求社会有公平的法则以及较自由、宽松、民主的政治氛围。这样, 古代希腊就逐步形成了小国林立、民主政治发达、法制体系较完善的社会。另一方面, 欧洲气候宜人, 温暖多雨湿润, 其麦田可以沿着山坡分布, 不需要灌溉, 也不需要排涝, 也就不需要政府来协调水利事宜, 修河通渠。这些都促使古代希腊、罗马民主制度的形成。 (2) 古代中国地域广大、土地辽阔, 适于农耕, 逐渐形成了一种农业经济 (农业文明) 。农业经济要求有强有力的政权来控制水系, 协调农业生产, 组织抵御自然灾害。在同一水系, 对水、土地的控制变得特别重要, 在争夺中, 容易形成强大的军事、政治集团, 进而形成强大的皇权。中国长期存在的分散性封建自然经济条件下, 农民随时面临天灾 (旱、涝、蝗灾等) 、人祸 (地主官僚欺压等) , 在生产、生活甚至人身安全方面显得非常脆弱, 一旦失去土地, 就可能沦为流民, 进而揭竿而起, 威胁封建王朝。因此, 农民需要强有力的政权来保护, 国家必须建立强大的政权以维护统一和社会安定, 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 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镇压农民的反抗。由于以上原因, 古代中国形成了独特的以专制为特色的政治制度。
(3) 对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差异性的认识:古代西方政治制度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发生于不同的文明圈内, 其时间、经济基础、历史传统、文化结构都有很大的差异, 而这些不同的因素造就了不同的文明形态和各具特色的古代政治制度。评价这样的政治制度,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现代的标准去衡量, 它们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对各自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当然, 在现代社会之中, 民主法制成为现代政治文明最基本的诉求, 是我们这个社会每一个现代公民最基本的政治理念。但是我们倘若因为现在对专制的否定, 而否定历史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实际上是抹杀了历史上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同样, 我们倘若因为现在对民主制度的热爱, 而拔高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实际上是忽视了古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弊端。事实上, 无论是古希腊的民主还是古罗马的法律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古希腊的民主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民主的有限性和直接民主的弊端上, 古罗马法律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不能做到法律上真正的人人平等。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则在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社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修建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直到鸦片战争之前,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一直是领先于世界。古代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文明中独领风骚。这样的地位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于明清之后的落后, 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统治者, 昧于世界大势, 不知思变;延续传统政策, 经济上不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政治上热衷于君主权力的加强, 与西方国家的工商立国和政治民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使古老而文明的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原创) 1.下列省份 (见右图标注) 的简称源自西周时期封国的是
A. (1) (3) (4)
B. (2) (3) (4)
C. (1) (2) (3)
D. (1) (2) (4)
(原创) 2.汉语的称谓语作为词语使用时, 常有多语连用的习惯, 如“祖孙”、“父女”、“君臣”、“师徒”、“父母”、“弟妹”等。这种词语的成分尽管都是并列关系, 但是不能把其顺序颠倒。这种称谓语的结构排列体现了
(1) 原始民主 (2) 宗法观念 (3) 等级差别 (4) 男尊女卑
A. (1) (2) (3) B. (2) (3) (4)
C. (1) (2) (4) D. (1) (3) (4)
(原创) 3.宗法确立之初只适应同性贵族, 但由于周人实行同姓百世不婚, 就用婚姻关系把异性贵族联系起来。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 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赋予周朝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
A.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B.周王权力至高无上
C.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D.等级从属关系森严
(原创) 4.迈克尔·H·哈特在对秦始皇的评述中说:“不提才华卓绝、名声赫赫的李斯宰相就不能对秦始皇加以完备的论述。事实上李斯对秦始皇的政策有如此重要的影响, 以致很难在二者之间分清他俩所带来的伟大变革的功绩。”这个“伟大变革”是指
A.确立皇帝制度B.推行郡县制
C.实行三公九卿制D.实现国家统一
(改编) 5.1975年12月, 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语书》中, 凡是“正”字都改成了“端”字, 如“以矫端民心”、“毋公端之心”。这说明
(1) 君主专制, 皇权至上 (2) 避“正”之讳, 显示皇帝独尊 (3) 书者懈怠, 错字百出 (4) “端”、“正”换用, 字义相同
A. (1) (2) (3) B. (1) (3) (4)
C. (1) (2) (4) D. (2) (3) (4)
(原创) 6.《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 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 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下列对“革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结束分裂, 实现统一
B.废除分封制, 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D.“焚书坑儒”, 力行法治
(改编) 7.下面两幅图为安徽省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图。由图一到图二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
A.安徽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B.中央政权对安徽控制加强
C.安徽在全国政治地位提高
D.安徽与中央权力斗争激化
(原创) 8.帝国是对领土非常辽阔, 统治或支配民族众多, 具有极大的国际影响力的强大国家的通称。关于帝国一词, 并没有非常精准的科学定义, 使用十分混乱。根据使用的场合与习惯,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我们通常把秦称为帝国, 它属于
A.由帝王控制, 实行君主制的国家
B.实行君主制而拥有殖民地的国家
C.虽无君主但恣意向外扩张的国家
D.以上几种情况, 秦朝兼而有之
(原创) 9.陈寅恪认为:“唐初……真正的成就是修改现行的行政方法, 以适应扩大了的帝国的需要, 及变化中和变化了的社会秩序, 这是一个使行政程序合理化、简约化和效益化的时期。”这里的“成就”主要是指
A.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
B.分割宰相权力, 实行三省六部制
C.削弱世袭特权, 实行科举制
D.扩大地方权力, 实行行省制度
(改编) 10.现代国学大师钱穆认为, 唐代“在三省体制下, 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 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他的观点是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了
B.唐朝三省互相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不受任何牵制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原创) 11.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及中国某制度时说:“人类的想象无论多丰富, 也很难设想一个更好的办法。在中国, 智者决定一切, 而且他们都是通过这一制度证明他们能够胜任他们的官职、不负众望。”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B.察举制
C.科举制D.行省制
(原创) 12.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 北宋在保留了唐代以来三省、六部及各寺、监的官称的同时, 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的政策, 另派官员担任实际职务, 称为“差遣”。“差遣”的实质是
A.笼络民心B.强化皇权
C.加强中央集权D.稳定统治秩序
(原创) 13.《皇明职方地图》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军事地图 (见右图) 。上卷为两京十三省图表, 中卷为边镇、九边、三关图表, 下卷为川海、江山、漕黄、海运、江防、外夷图表。该图绘制于
A.秦朝B.唐朝
C.宋朝D.明朝
(原创) 14.黄仁宇在《万历五十年》中说:“一人乾纲独揽, 如果没有过人的精力, 绝顶的记忆力, 坚忍不拔的意志, 对政务的练达以及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权力的痴迷, 根本无法做到。”因此, 明太祖废相后势必要寻求某种制度补偿性替代。其所寻求的“制度补偿性替代”是
A.设立殿阁大学士B.成立内阁
C.直接掌管六部D.启用宦官
(改编) 1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盖中国自宋以下, 贵族门第之势力全消, 宋儒于科举制度下发挥以学术领导政治之精神。尊师相, 抑君权, 虽亦有流弊, 要不失为历史之正趋。明太祖、张居正则皆此潮流下反动也!”在钱穆看来, 明太祖、张居正的“反动”是因为他们
A.强化了君主专制B.废除了科举制度
C.加强了中央集权D.削弱了丞相职权
(原创) 16.“终明之世, 内阁从制度意义上讲仍然不是宰相, 它在编制上一直是临时的, 成员严格上也都有自己的本职, 入阁只是一种兼职。而且六部作为执行机关在体制上并不隶属于内阁, 内阁领导他们, 事实上没有法理上的依据, 所以内阁和六部经常会出现摩擦。”材料表明
A.内阁职务虚设, 没有任何实权
B.内阁等同宰相, 可以统领六部
C.六部、内阁平行, 实现权力制约
D.内阁权大位显, 却无法理依据
(原创) 17.削弱相权、强化皇权是历代封建帝王政治构建的核心。在下列帝王中, 将专制皇权推向顶峰的是
(原创) 18.在古希腊, 从法理上说, 城邦属于公民集体所有, 所有公民都是城邦的主人, 公民权便意味着参政权, 只是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同罢了。按照梭伦改革的规定, 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主要受限于
A.经济实力B.家庭出身
C.文化水平D.男女性别
(原创) 19.公民称号和公民权对于雅典人来说比生命都重要。一个人如果拥有巨额的财富和出身于名门世家, 而不享有公民权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公民
A.政治地位提高, 不受法律约束
B.享有被选举权, 担任城邦的任何官职
C.参与司法审理, 不受年龄限制
D.出席公民大会, 参与国家事务决策
(改编) 20.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 这一做法
A.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B.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C.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D.提高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道德水平
(原创) 21.亚里士多德评论雅典的民主制度时说:“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 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 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这段话所强调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是
A.公平正义B.人民主权
C.法律至上D.少数服从多数
(原创) 22.“实际上, 我们现代生活中的一切都受惠于希腊人。”英国诗人王尔德 (1854—1900) 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沿袭了古希腊人的生活方式
B.英国人没有跳出古希腊文明模式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D.英国人对现代生活缺乏创新意识
(改编) 23.《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一定时期后债权人可将债务人处死, 或卖至台伯河以外之外邦;如果有多数债权人时, 他们甚至可以将债务人的尸体肢解, 加以分配。这一规定说明罗马法
A.成文法比习惯法更残酷
B.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权
C.维护严酷的债务奴役制
D.平民权利没有得到法律保护
(原创) 24.查士丁尼认为:“市民法 (又称公民法) 与万民法有别……每一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 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 叫做市民法, 即该国本身特有的法。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 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 叫做万民法, 因为一切民族都适用它。”据此可知, “市民法与万民法有别”在于
A.制定主体不同B.法律地位不同
C.适用对象不同D.理论依据不同
(原创) 25.罗马法中有关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所作的详细规定, 说明立法的基础是
A.简单的商品生产关系
B.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C.残酷的奴隶制生产关系
D.空前辽阔的帝国疆域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 其中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 共50分)
(原创) 26. (18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刘邦建立的汉朝, 最大的贡献就是“汉承秦制”。也就是说, 他虽然推翻了秦朝, 却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然而, 汉高祖刘邦在继承秦的郡县制时, 犹豫不决, 进两步退一步。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 汉朝是如何继承并维护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的?在对郡县制的继承上, 刘邦“进两步退一步”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结果如何? (6分)
材料二由唐代的三省职权划分我们可以看到, 唐代设计出了一种君逸臣劳的宰相制度, 集体议事能够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三省的划分又使宰相之间权力相互制衡, 不至于产生一权独大的现象;宰相官阶的降低使得宰相权力削弱。因而可以说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既能够保证政府对全国政务的处理, 又抑制了相权的过分膨胀, 它在皇权与相权之间找到了恰当的平衡。
———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2) 唐代的三省职权是怎样划分的?依据材料二, 指出这种划分的作用。 (7分)
材料三论中国政治制度, 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 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 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 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 只是迫于时代, 迫于外面一切形势, 改头换面, 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 却不能说它有建立。宋之于唐, 只好说像东汉之于西汉, 有事而无政。有形势推迁, 而无制度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 与唐相比, 宋代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动?为什么说这种变动“只是迫于时代, 迫于外面一切形势”? (5分)
(原创) 27. (16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可见, 明代的专制主义政治是比较高明的政治, 皇帝一方面使内阁“有宰相之实”, 把原先宰相的权力巧妙地转移到了内阁的身上, 这大大替自己分担了繁忙的政务;另一方面, 皇帝又使内阁“无宰相之名”, 内阁行政没有法理上的依据, 本质上依然是由于皇帝制度外的信任而私授权力的秘书班子, 而且官阶比较低, 这样就大大防止了内阁专权的可能性。当然, 这种内阁体制的作用只能是对专制主义皇权的强化, 它仍然与官僚政治的制度结构相违背, 本质上是帝国政治制度的一种畸变。
———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1) 依据材料一, 指出明朝内阁的特点。你如何理解它“本质上是帝国政治制度的一种畸变”? (6分)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 而丝纶出纳, 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 阙后军国大计, 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 威命所寄, 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2) 依据材料二, 指出清朝军机处的特点, 并分析其作用。 (6分)
材料三在皇权专制方面, 明清却有一以贯之的精神血脉, 所有的制度安排无一不是围绕着如何加强皇帝的权力而展开的。……明朝帝王废除宰相后又不得寻求体制外的力量, 于是又造成了监阁之争以及宦官专权的制度化。这些体制外力量又加紧搜刮社会, 从而使得本来就脆弱的小农经济和工商业又备受摧残。清朝帝王尽管个个精明能干, 曾出现过“康乾盛世”, 但是这种极端专制主义制度结构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 “康乾盛世”充其量是一种发达的农业文明, 但当遭遇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冲击时, 显然是不堪一击的。
———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3) 依据材料三, 指出君主专制强化的危害。 (4分)
(原创) 28. (16分) 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 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 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 经中世纪而到近代……
———沈芝《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二“因为人民通过颁布关于治权的王权法, 把自己的一切治权和权力授予他……行使治权的君主承认服从法律, 这是与他的尊严相吻合的一种说法。”
———摘编自《罗马公法与现代欧洲宪政》
材料三法律上的平等原则, 来源于商品经济条件, 因为商品交换必须根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 而价值则体现了一切人类劳动的“平等和同等效用”……它在本质上就是对商品经济一般条件的完满反映。
———周枏《罗马法原论》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政治文明产生的影响。 (4分)
(2) 根据材料二、三, 概括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影响。 (6分)
(3) 结合以上材料, 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B 5.C 6.D 7.B8.A 9.B 10.C 11.C 12.B 13.D 14.A15.A 16.D 17.D 18.A 19.D 20.B 21.B22.C 23.C 24.C 25.A
二、非选择题
26. (1) 汉承秦制:汉朝继续实行秦朝开创的皇帝制度, 中央机构的设置仍然沿用三公九卿制, 地方继续实行郡县制。 (3分) 表现: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 又实行封国制。 (2分) 结果: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诸侯王接连发动叛乱 (七国之乱) 。 (1分)
(2) 职权划分:中书拥有决策权;门下拥有审议权;尚书拥有执行权。 (3分) 作用:三者相互协调, 提高了行政效率;将相权一分为三, 三者相互制约, 强化了皇权。 (4分)
(3) 变动:到了宋朝,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设置中书门下, 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 军政归枢密院掌管, 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 三司的长官三司使又称为“计相”;同时又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3分) 原因:自唐末以来, 三省机制被破坏;宋朝初年, 地方藩镇割据势力强大。 (2分)
27. (1) 特点:权力很大, 行使宰相职权;地位低, 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理解:废丞相设内阁, 使皇权缺乏制约因素, 与官僚政治的制度结构相违背, 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6分) (2) 特点:位低权重;机密性高。作用:行事快捷, 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 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6分) (3) 危害:导致政治腐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阻碍经济发展;造成近代落后挨打。 (4分)
28. (1) 途径:通过思想家的著作流传后世。 (1分) 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3分) (2) 影响:罗马法为西方近代法治思想的孕育奠定了基础, 对近代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契约思想、人民主权思想影响很深;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近代西方社会通过制定法律限制君主特权, 创建近代政体, 推动制定人人平等的法律打下了良好基础;罗马法中的平等原则有利于自由主义经济原则的建立, 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6分) (3) 启示:人类社会的文明源远流长, 彼此互相影响;文明没有优劣之分, 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吸收、借鉴和学习。 (6分)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篇4
一、西方部落的法律制度
古希腊罗马和其他的人类早期一样, 是由于人认知的限制、对自然的神秘以及对死亡的不解, 让人产生对于亡者以及自然力量的畏惧, 继而出现希望得到护佑的希冀。以此沟通神灵与安慰鬼魂就变得很重要, 而祭祀就因此出现, 就如中国的“王”一样是沟通天、地、人三界的关键一样, 古希腊时期也有“王”的存在, 起初他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祭祀, 也就是与鬼神交流。在原始的部落氏族中原始的崇拜就在小范围的血缘团体中随着原始崇拜和祭祀的发展逐渐产生。而不管占卜凶吉寻求护佑, 还是想要得到死后世界的安逸, 或者出征、灾难、丰收都要询问神意或者答谢神灵, 于是宗教的祭礼变成了一个部落的头等大事, 所以能传达神意的祭祀者无疑成为了一个部落中最有权威的人, 部落的大事都得问他, 听从他的指挥。而这一职责的担任者自然就成为了部落的首领, 总领祭祀和部落的管理。直至今天我们在一些典籍中也可以看到古希腊一些“王”族也就是部落首领们的存在, 而他们在早期也是一个城邦最重要的领导者。至此, 我们看到古希腊原始社会中血缘和自然的崇拜很自然地就建立起了一个部落的管理制度。
早期崇拜逐渐定型形成之后, 祭祀成为一个部落一个氏族最重要的事, 而关于祭祀的程序、要求等也成为最严格的的要求, 而因为这些规则, 也逐渐演化出了各种制度。早期其所保障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种的延续。依据希腊、意大利最远古的信仰, 供灵魂度来生的地方不在现世之外。这些死者的亡灵仍在人间并居住在地下。[2]而安葬于故土并且享有祭品才可以让亡者不因为饥饿而到处飘荡, 而在地下安稳生活并且保佑在这片土地上的子孙后代, 这些观念即使在今天也有遗存。但不论怎样, 祭祀先祖在古希腊人那里就变成了头等的大事。古希腊人认为, 避免祖先和自己死后就变成“孤魂野鬼”, 唯一办法就是延续后代, 从而保证祭祀不会断绝。而后代得到保佑的唯一办法也就是祭祀, 献给祖先祭品, 所以祭祀就不能断绝。这样宗教就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了起来, 而人也一代代地延续下来。所以所谓的这些鬼神说, 其实更多的是在为人类种的延续而做出贡献。
而原始崇拜的出现, 使得很多制度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并且给予了这些制度神圣性从而保障了这些制度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古希腊罗马主持和举行祭祀, 必须是家主, 而家主死后必须由他的儿子主持祭祀, 因为只有他才能为亡者和祖先奉献祭品, 从而让祖先继续保佑自己的子孙而不是别人, 而祖先也因得到子孙的祭品而在地下安居而不会被抢夺祭品, 因为每家的祭祀礼都不相同, 别人不知道祭礼就不知道如何奉给祖先以祭品。而女儿要出嫁, 不再在祖宅居住, 所以也就不能主持祭祀, 嫁入他家之后住在他人祖宅就在他家的祖先的保佑之下, 而自己的先祖就不再保佑她了。所以女子相应的就没有了继承权而只有一些嫁妆, 因而只有男子才能继承家产, 因为财产与祖先密不可分, 而财产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保障祭祀。古希腊每家都有象征着神灵和先祖的圣火, 而祖先又葬于土地, 所以土地和房屋都因此具有了神圣性, 而古人最重要的财产莫过于此, 所以这种神圣性也使得财产变得不可分, 只能由一人来继承, 所以长子继承也就顺理成章, 由此可见长子继承和财产不可分性因宗教而产生。而一个氏族中其他的次子们生活在部落氏族之中, 受到整个家族的庇护, 虽然他不享有教权和处分财产的权力, 但是却享有家族的福利也能够参加祭祀以得到护佑。各氏族部落首领也就是掌管祭祀的人, 在古希腊古罗马被称之为“父”, 他们掌管财产通晓祭礼掌握法律, 由他们自上而下地形成了一个血缘社会, 父们依据着整个家族和整个部落的发展, 也达到了延续种的繁衍这一目的, 从而保证了一个族群的延续和壮大。
二、西方古代城邦法律制度
部落之间相互的博弈和竞争最终让他们走向了联合, 于是几个部落一起组成了城邦。城邦由部落组成, 所以也必然摆脱不了这种祭祀体系, 而此时这种祭祀体系相较于之前也变得更加完善。各部落在共同生活的区域里有共同信仰的自然神, 而他们的祖先也不再只限于自己家之中了, 神话是人类开始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产物, 是一种“原始的哲学”, 是原始人了解世界、解释自然和自身的一种尝试。[3]而此时几个部落之间形成的共同的神和他们的祖先的形象慢慢开始重合, 而他们各自家所代表的自己祖先和神灵的圣火也融合成了邦火, 此过程逐渐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希腊神话, 而城邦的崇拜就此产生。在几个不同血缘的部落在一起, 组成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且更大的社会里, 而城邦的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支配了城邦的生活。这时由于古希腊古罗马的人口的增加以及生存环境的改善, 所以种的延续问题不再像以前那么迫切, 而此保持种的纯洁开始逐渐变得更加重要。柏拉图就认为法律产生的原因之一, 就是神作了指示, 因此, 神给统治者所作的第一条重要启示便是保护种的纯洁性。[5]所以其在人口扩大之后其职责可能更多地变成了保持自己血脉和氏族血缘而不至于被冲散而保持族群的凝聚, 而且由此形成和衍生了各种的制度, 种的纯洁便成了最需要的保障。
对于城邦内部来说各部落统一于这种礼仪之下, 他们参加一样的仪式, 而参加这些仪式的人才能有资格参与到城邦的公共活动和政治活动中, 仪式给了他们参与城邦活动的资格和神圣性。而也唯有组成城邦的部落的人才有参加各种宗教仪式的可能性。而重要祭祀的参与者和各自部落的祭祀主持者无疑成为了城邦的最佳决策人, 如罗马的元老院最早就是由各个部落或者氏族的“父”们组成的, 所以组成城邦的各氏族控制了整个城邦而不容外人染指, 外邦人不论品德高低或者富有贫穷都不能参与到城邦大事中。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城邦就变成了最大的社会聚居组织, 而各地有着一个个不同的城邦, 不同的城邦有着不同的保护神, 各城的祭祀和利益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 人不同神也不同, 若是城邦之间交恶也就是城邦之间的神的交恶。而获得护佑的祭礼也就成为一个城邦的最大的秘密和保障, 所以外邦人是永远不能参加其中的, 所以城邦的联合也是神的联合, 而征服另一个城邦被征服城邦就只能毁灭, 征服另一个城邦意味着让他们失去神的护佑, 但征服者自己的神只会护佑自己, 而又因为祭礼纯洁和神秘性被征服者是永远不能参加的所以只能沦为奴隶。就像特洛伊之战一样, 人的战争也是神的战争, 而特洛伊被征服后的命运最终也只能毁灭而没有妥协。这种城邦的宗教信仰使得城邦的氏族们变得忠诚和有很强的凝聚力, 对于一个血缘群体来说利于他们的继续壮大和对抗外族。这种神圣的宗教性对于几个氏族的联合来说, 使得他们的契约也同时具有了“神”性, 这种性质使得这些氏族愿意也能够遵守契约, 就算争权夺利也绝不敢越城邦之神一步。而这样就很好地达到了保持种的纯洁性这一目的。
三、古希腊罗马宗教对于法律制度的影响
古希腊罗马血缘及祭礼和它们的制度紧密相连, 可以说因血缘和相关祭礼形成了法律。其很好地反映了古希腊罗马当时的社会要求, 而且左右了当时的人们的思想观念, 氏族里因其确立权利义务关系, 城邦的氏族之间在神圣性下相互联合在一起, 而他们相互之间建立的契约也有了神圣性, 所以在古希腊罗马城邦有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性, 各氏族之间因为血缘的关系紧密相连却有又互有区别, 所以在这种联合和分立下, 我们看到在这些城邦形成了诸如贵族制, 民主制, 君主制等不同的政体, 形成了独特的古希腊罗马文明。而这种影响不只是对于古希腊罗马, 对于当代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西方的法律发展过程中法律价值的形成发端于宗教精神, 诸如自由、民主、人权等都可以从宗教精神中延伸, 甚至于功利性价值也可以从宗教的经济学中找到影子。[4]西方的宪政体制等制度也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即使对于当代中国来说, 我们借鉴和引入西方制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就是我们不应该只是用死的制度, 而是要从死的制度中走出来, 把社会人要求的内在活力引上正路, 这样才能建设运行良好的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法]库朗热.古代城邦——古代罗马祭祀、权利和政制研究[M].谭立铸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3.
[2]西塞罗.图斯库鲁姆谈话录[M], Ⅰ, 16.
[3]高师宁.从社会学角度看宗教的发展与走向[J].世界宗教研究.1998 (04) , 22.
《中西方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篇5
本课是高三二轮复习, 涉及必修1的第一、二、三单元, 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本课知识容量大,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追求有效、优质的课堂教学效果。即通过课堂教学, 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 实现历史学科教育的目标。为此, 必须在教学设计中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
【学情与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三学生, 学生已系统地学习了中西方政治制度。但是, 对于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发展以及差异还缺乏深刻的认识。高三二轮复习要避免简单重复, 就应通过有意义问题的设置鼓励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精神,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历史判断能力。经过研究课标与教材, 分析学情与资源进而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和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的不同以及成因。
2.理解英国、美国和德国的政治体制并分析异同点。
3.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不同, 并从中获取启示。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一、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
(课前用多媒体演示古希腊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等图片)
师:我们上一节课已经复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西方的政治制度, 我们首先来回顾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至此, 我们一起思考一个问题, 为何中国古代秦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而古希腊则建立了民主制度?
生: (思考、回答)
师:从刚才的回顾我们可以获知, 中国秦朝由于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地域广阔、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需要, 因此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古希腊民主制度的产生是由于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海洋文明为依托、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等因素造就的。接下来我们做两个例题。
例题1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 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文章 (书籍) , 据此判断, 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师:这四篇参考文章分别从地理、自然环境、城邦和宽松的社会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D项全面概括了题目的信息, 而别的选项都比较片面。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 回顾历史知识, 并且通过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进一步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二、西方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师:古希腊民主制度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 奥巴马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这也说明了曾经长期以种族歧视著称的美国在民主制度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当今世界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间 接民主制, 即公民通 过选举代 表组成代 表机关 (即议会) , 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也就是“代议制” (板书:代议制) 。所以接下来, 我们来探讨近代西方形成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师:针对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我们思考以下问题。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与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何不同?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有何基本特点?
2.英、美、德国的政府如何产生?德国的皇帝与议会是什么关系?什么权力控制了什么权力?
3.英、美、德的权力中心是什么?
生: (思考、回答)
师: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君主是虚, 立宪是实;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君主是实, 立宪是虚。也就是英国的君主没有实权, 被议会制约;而德国君主具有实权, 并控制议会。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的特点表现为以首相为代表的内阁向议会负责, 这也说明了英国的首相掌握了行政权, 但首相得向议会负责, 因此, 英国的权力中心还在议会。
2.英国的政府由议会选举产生, 美国的政府由总统组建, 德国的政府由皇帝任命。德国的皇帝控制了议会, 即行政权控制了立法权。
3.英、美、德的权力中心分别是议会、总统、皇帝。
师:结合刚刚的复习, 我们来做以下例题。
例题2近代美、德、英三国曾分别于1787、1871、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 三国宪法的相同点主要有 ()
①实行责任内阁制②成熟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③议会都是两院制④促进了本国社会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④
生:英国是责任内阁制, 而美、德并不是责任内阁制, ①选项不对;美、德、英的资本主义制度还在发展中, 不能称为成熟, ②选项不对。因此这一题选C。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问题的设计,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 加强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并且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比较、概括等能力。)
三、政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 综观人类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获取哪些启示呢?下面请你们分组讨论, 谈谈你们的认识。
生: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受到经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民主政治由国情决定, 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不断完善、循序渐进的过程。
师: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们可以了解到, 文明的多样性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在各自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 构成不同的社会文明。总之, 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必然结果。也正是由于存在着多种不同文明, 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我们需要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主流, 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进一步形成了开放的世界意识。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推荐阅读:
古代中西方的文明史08-05
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06-13
中西方古代壁画赏析07-02
道与自然法--中西古代自然法思想比较研究05-21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08-10
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06-12
精选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10-28
西方政治制度历年真题12-19
2016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01-09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概述及特征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