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通用4篇)
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篇1
一、中国古代赋税(役)制度的变迁
(一)奴隶社会“贡赋制度”
实施背景:奴隶主建立国家政权后,必须要有足够的经济力量确保国家机器的运转。
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内容:部落(夏、商)或受封的诸侯(周)向国王交纳一定的贡品(物)。
评价: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奴隶社会国家的分裂,年年战争不断。
(二)鲁国“初税亩”
实施背景:1.铁器的使用,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2.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3.私田主人控制私田的产品,不交纳给国君。实施目的: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内容:不论公田、私田,都要由国家按照田亩的实有数目收税。
评价: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其结果是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
(三)西汉赋税制度
实施背景:恢复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实施目的:增加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内容:编户农民向封建国家交田租,即土地税,交算赋和口赋,即人头税。
评价:将农民尽可能地固定在土地上,以确保封建国家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剧Do
(四)北魏新租调制
实施背景:1.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2.均田制的实行。
实施目的:保证封建砌有的财政收入。
内容:受田的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粟、调帛或麻。
评价:把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同时,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五)唐朝初期租庸调制
实施背景:1.唐太宗即位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2.均田制的实行。
实施目的:保证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内容: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叫作“租”;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
评价:农民依旧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但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六)唐朝中期两税法
实施背景:1.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频繁,土地兼并严重。2.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实施目的:解决财政上的困难。
内容: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
评价:两税法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它使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弱。在两税法开始实行的一段时间内,唐政府财政收入增多了一些,但唐朝的阶级矛盾从根本上并未解决。
(七)北宋方田均税法
实施背景:北宋中期,封建统治危机严重。
实施目的: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内容:由政府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赋税。
评价: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1086年司马光出任宰相后被废除。
(八)明朝一条鞭法
实施背景:明朝中期,社会矛盾尖锐,豪民隐占田地,逃避赋税,给明政府带来严重的财政危机。
实施目的:解决财政上的困难,增加收入。
内容: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
评价: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征收手续。它是我国赋税制度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实行徭役征银的办法,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对货币地租的产生和部分农作物的商品化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九)清朝“地丁银”
实施背景:清朝建国之初,赋役制度混乱,赋役负担不均。
实施目的:稳定税收额数,解决财政上的困难。
内容:雍正帝时,清朝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
评价: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除了,这有助于封建秩序和税收的稳定。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
二、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变化所呈现的主更趋势
1.由向国王纳税转变到国家征收土地税。
2.由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转变到以土地财产为主要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
3.由赋役分征转变到赋役合征,名目手续简化。
4.由实物、劳役地租转变到货币地租。
浅谈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发展演变 篇2
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的产生要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私有财产的增加和阶级分化的加剧,刺激了氏族显贵和父权家族首领的贪欲。为了掠夺邻人的财富和供使用的奴隶,经常发动对周围氏族部落的战争。出于战争和防御的需要,几个地域相近或有一定共同利害关系的部落组成了部落联盟。这一时期,也叫做军事民主制时期。这一时期中,社会组织的最高形式是部落联盟,部落联盟中有部落大会,其决策机构是联盟议事会。部落联盟的首领通常出自联盟中实力最强大的部落。军事民主制时期是阶级社会和国家出现的前夜,部落联盟是其最高组织形式,已具有国家雏形。他有两个重要特点:一,它的军事性。部落结成联盟是为了军事需要。二,部落联盟保留了一定的民主色彩。
阶级社会出现第一支军队出现在夏朝,是从军事民主制时期军事首领周围的亲兵集团蜕变而成,因而带有不少的原始性。这是夏朝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巩固对平民奴隶统治和对外掠夺性战争的需要。夏王是夏朝军队的最高统帅,可以控制中央王朝的军队和地方侯 伯的军队。夏朝的军队兵农合一,没有常备军等的原始性影响了其指挥系统不完善,将佐文武不分。但其军事制度在对内镇压平民和奴隶的反抗对外掠夺和扩张的战争中,巩固了夏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并扩大了版图,成为奴隶主阶级的重要支柱。到了商朝军队成为其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高统治者对国家拥有统领指挥权。从武丁时期开始,军队中出现了编制单位,商王室军队称为师或旅。商代军队中“王师”最强大,用于镇压各种反抗力量,巩固统治地位。讨伐诸侯反叛稳固王朝的统一。商朝也同夏朝一样通过不断的征伐战争掠夺了大批奴隶和财富,扩大了王朝领土。
西周时期,已初步形成战时指挥系统,周王是中央军和诸侯地方军的最高统帅,有权指挥和调动全国的军队。执政大臣太师、太保是王以下最高指挥官。西周的军队由中央王朝的正规军和诸侯地方军组成。中央王朝军队有西六师,成周八师的正规军、王室禁卫军和特殊的夷隶兵等几部分组成。地方诸侯也有军队建制,因大小不同军队数量也不同。西周族军的编制是以百人团,千人团,万人团为单位的十进制编制,军队也有定期训练的制度,有时还进行实战演习。西周的军队是奴隶主手中强大的暴力工具,它的设置和组成体现了宗法等级制度。在西周初期,西周同夏商王朝一样,巩固和加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在后期,镇压了诸侯的反抗,得以维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军事制度发展到春秋时期,最高统帅依然是各国君主,未形成常备军,没有专门的武官系统,基本文武不分制。各国的军队数量无确切记载,在编制方面,战车由武士和步兵混编,各国情况不尽相同。春秋时期的武装力量可分为三大类:国家军队,地方部队和贵族私人武装。其中,各国大小不一的私人武装力量是造成内乱不断的根源。由于战国时期各国间战争频繁,所以都十分重视军队,与春秋时期相比,战争规模更大,时间更长。因此,战国时期各国军队的人数更多,并且已形成常备军。常备军是各国军队的中坚,是军队的核心。在军队数量不断扩充的同时,常备兵制与郡县征兵制应运而生。较过去相比,步兵成为军队的主力,骑兵的作用也增大了。与此同时,各国军队制定了严格的军纪,规定奖惩条例。对战功实行重赏重罚制,鼓励士卒奋力作战。
秦汉时期的军事制度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原则,两朝都建立了庞大的武装部队,有一个复杂的军事统驭系统。皇帝依然是军事的最高统帅,有对全国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军队调动必须是皇帝的命令。秦汉时期的武装力量大体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指挥系统。中央军事指挥系统是皇帝需要直接命令的各类将军及其幕僚。秦汉四百多年间士兵来源和兵役制度经历了不少变化,秦朝实行普遍征兵制,西汉承秦制也实行征兵制。但在汉武帝时出征匈奴用兵越来越多,兵源匮乏,不得不增加募兵选募和谪兵等方法来保证兵源。于是募兵成为重要组军手段。东汉建立后虽稀罕的征兵制还未废除,但募兵制已成其士兵主要来源。这样,由秦开始的兵民合一制度逐渐向兵民分离发展,东汉中期以后基本分离。秦汉的军队实行的是共同对皇帝负责的多头多级多层次管理。这种军队管理体制对于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帅挟兵权以自重或反叛朝廷显然是有好处的。秦汉时期在军事上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措施和经验被后世皇朝普遍重视和采用。军权必须集中于皇帝之手,成为历代皇朝努力追求的目标和制度。
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篇3
中 国系 统古 代布 局都 城演 变道 路 特 征
中国古代都城道路系统布局演变特征
引言
人类建造道路的历史至少有几千年了,几乎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没有人能够真正说出世界上第一条道路是在何时或在何处建成的。远古时代,人们经常沿着动物的足迹或是最省力的路径即别人走过的路来行走,结果被经常践踏的地方就成为小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径逐渐发展,成为一般的道路。在公元前20世纪的新石器晚期,中国就有记载使役牛、马为人类运输而形成的驮运道。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发明了车轮,于是以“横木为轩,直木为辕”制造了车辆。故尊称黄帝为“轩辕氏”,继而产生了行道。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中国古代在不同的朝代出现了许多繁华的都城,道路也随着都城的发展而发展,形成的道路系统也不断完善。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古代都城道路系统布局演变特征。
古代都城道路与交通
道路因交通的需要而产生,道路的主要功能是交通。在我国古代的城市中,道路有明显的交通功能。如周代的城市道路是以“轨”作为表示道路的等级和宽度的基本单位。《考工记》中记载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说明道路的宽度因交通的大小而不同,市内主要干道最宽,环城道路较窄,城郊道路更窄。还有记载:“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说明按城市的等级不同,道路的宽度也不同。以轨为单位说明城市道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车。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以道路将城市划分为许多坊里,以通向主要城门的道路为干道,而商业集中在特定的靠近干道的市内,这种城市道路显然也是以车马交通为主的。汉长安发掘的宣平门,及其门内的大街,三条道路并列。
古代都城道路性质和道路分工的变化
隋唐长安城及洛阳城,道路系统规则更明显的突出了道路系统的功能。道路两边是封闭的坊里,有坊墙坊门,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吏的官吏府第可以直接面向城市道路开门,道路的宽度非常大,在古代城市中达到顶峰,中轴线的主干道朱雀大街宽达150多米,后开辟的大明宫门前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80米,其他城市干道也宽达120、100米,最窄的也达60多米,道路主要是行驶车马,商肆则集中在靠近干道交叉口的规模很大的东市及西市中。洛阳城的道路系统与长安城类似,宽度则普遍缩小。
宋东京,今开封的城市道路的性质与唐朝长安城有很大的不同。道路除了交通功能外,两旁还分布着各种店铺,形成繁华商业街,并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道路的宽度也大为缩小,一般只有30~50米。这种趋势到宋以后的城市愈加明显,道路的宽度也日益缩小,有些城市的道路只有达到10米左右或更窄。唐朝长安城的道路有全市性的主要交通和一般的划分坊里的城市干道,在坊内另有道路系统。这两种道路系统的性质和宽度有明显的区别,坊内的道路只有十余米宽,还有一些车辆不能通过的更窄的路称“曲”。
宋东京城(开封)的道路有主要交通干道,多位通向城门的道路。有的虽不是主要的交通干道,而是繁华的商业街。有的主要交通道路的某一段落也形成商业街。街是商业店铺的集中所在,巷是联接各住宅院落的入口。
元大都及明清北京城的道路也有明显的分工。有通向城门的主要干道,宽度较大,这些道路的交叉口(如东
四、西四东单、西单)或其某一段落也集中着一些店铺。另有一些商业较集中的街,如王府井大街、大栅栏,宽度较小。有一些巷和胡同是住宅区内部的通道。一般的小城市的道路可分为街和巷,街是全城的交通干道,巷是居住区内连接个院落入口的通道。
古代都城道路与城门的联系
城市主要交通道路往往是各条通向城门的道路。城门是古代封闭的严格管制的城墙的出入口,因而也是城市对外交通的起点。城市主要干道与市际道路是合一的。而城门是城市内外交通的结合点。这里也往往形成城乡交流的集市、车马店、栈房等。宋以后在出城干道的附近往往形成关厢地区,有的关厢地区形成商业中心,后来又修关城,另开城门。
城市道路系统的形成及道路的分级与城市的性质规模有关,也直接与城门的数目有关。都城每边开三门(北面往往开二门),如唐长安、元大都、明北京城等,各有三条东西向及南北向的主干道。府州城一般每边开二门,干道系统成井字形,如洛阳、宣化等。一般的县城多为每边开一个城门,道路系统成十字形(或丁字形)。都城及府州城的道路可分为干道、一般街道、巷三级,县城的道路可分为街及巷二级。
古代都城道路布局形态及御路的变化
古代城市道路大部分分为方格形的,有完全方正规则,垂直相交的类似棋盘似的道路网。也有的城市道路基本上为方格形,也有部分道路并不规则。在地形较复杂的山丘地区道路系统比较自由。
周王城的主要道路九轨宽,为三条并列的道路。汉长安城宣平门、霸城门内大街均为三条道路并列,中间的路较宽,皇帝专用的为御路。唐长安城中也有帝王专用的由大门宫经兴庆宫通至曲江的用夹城保护的专用道路。宋开封城规定城内四条道路主要为御路,在断面上用红漆杈子将御道与其他行人路分开。明清北京城由宫殿至天坛的主要中轴线的干道上,也有高出两边道路的皇帝专用的御路,皇帝出行时要铺黄沙。这些都反映了要突出帝王的权威及安全防范的作用。
古代都城道路的绿化、排水及与河道的联系
城市道路的两旁也种植树木,唐长安及宋开封城都有沿街植树、树种,管理办法的记载。城市道路两边有排水沟,有的是明沟,也有的是暗沟。路面多为土路,唐长安城有关于大雨之后,道路泥泞,发生交通阻塞的记载,南方城市中道路有石板路。
水乡城镇的道路系统与河道系统形成一个互相密切配合的系统,苏州的道路系统最为典型。许多地段形成前路后河的格局,在河道交叉口与道路交叉口的桥头小广场往往形成交通及商业的中心,也形成水乡城镇特有的风貌。
古代都城道路宽度变化特征
城市道路的宽度由小到大,到唐朝长安时达到顶峰。不过,这样大的宽度除了偶尔举行的皇帝出行、郊祭等人数庞大的仪仗队通过的需要外,平常很空旷,完全超出了正常的交通需要,所以在后期经常发生侵街筑屋及在街上种菜的情况。比长安城稍晚修建的洛阳城,虽然同为宇文恺制定规划,城市布局及规划思想也与长安城类似,但道路的宽度普遍缩减,这也是总结长安城的经验教训的结果。宋开封城道路性质变为商业街,道路的宽度也明显缩小了。商业街两旁的店铺建筑互有吸引力,行人穿越道路的次数大大增加,过宽的道路显然对行人不便。城市道路逐渐成为城市人们生活的中心,自然也不宜宽度太大,可增加市民交往的亲切感,及某种紧凑热闹的气氛。这样的一个规律也与城市道路按功能进行分类分级步行街的规划理论完全符合。
总结
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篇4
考点和方法
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各少数民族发展概况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从古至今,我国成功的民族政策、良好的对外关系令许多国家称道,重视和认真处理民族关系仍然事关国家治安、社会进步和民族兴衰。同时,民族问题是历史课复习和考查的又一热点课题。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自古以来,民族友好交往是各民族关系的主流。
3、民族矛盾从根本和实质上来讲就是阶级矛盾,民族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但中国古代民族之间的战争绝不是侵略与反侵略;要弄清民族英雄的时代内涵。
4、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主要途径有民族迁移、杂居、通婚、相互学习、互市贸易、联合斗争、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实现本民族封建化即汉化过程。
专题知识和网络要点:
1、历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管辖及汉族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概况
(1)秦朝——对匈奴:夺河套,在此筑城置县。
(2)西汉——对西域各族:①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②西域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种子传入内地。③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今新疆地区。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同汉族互相学习生产技术,鲜卑族政权学习汉族文化采用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制度。
(4)唐朝——对各民族都实施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汉族和边疆各族的交往和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西藏同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尺带珠丹分别结婚,并带去中原的蔬菜种子、手工业品、医药和生产方面的书籍及其他手工业生产技术等。
(5)两宋——两宋在同辽、西夏及金的战争达成和解后,都在双方边界开辟互相贸易的场所促进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6)元朝——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中国对台湾的管辖。
(7)清朝——平定少数民族的叛乱,各民族之间联系加强,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在西藏册封**和**,同时派驻藏大臣同**、**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台湾同大陆的联系,促进台湾的开发,巩固祖国的海防。
2、中国古代民族融合概况
(1)春秋时期——华夏族同周边民族接触频繁,加强联系。
(2)秦朝时期——同匈奴作战,夺回河套,北筑长城,防御匈奴;迁民到越族居住地区。
(3)两汉时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昭君出塞;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
(4)三国时期——蜀汉统治下的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有了更多的接触;吴国境内的山越迁出山区,与汉族共同开发江南地区。
(5)西晋时期——“五胡”内迁,同汉族联系日益密切。
(6)北朝时期——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7)隋唐时期——民族融合以不同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8)两宋时期——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各民族联系进一步加强。
(9)元朝时期——汉族人民大量迁居边疆地区,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发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东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10)清朝时期——境内生活着50多个民族,各民族间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注:不是56个民族] 1 “民族团结”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据此回答1-2题
1.在中国古代史上为此项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帝王有()
①北魏孝文帝 ②唐太宗 ③秦始皇 ④明太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以下图片不能体现这一主流的是()
A.B.C.D.3.古代匈奴、突厥、吐蕃族首领的称呼分别是()
A.孤家、朕、寡人 B.大汗、皇帝、单于 C.单于、可汗、赞普 D.可汗、赞普、皇帝 4.象征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的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在巴黎、伦敦等地传播过程中,却遭到“藏独”分子的恶意破坏,(观右图)遭到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强烈的谴责。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与西藏相关的史实不包括()A.文成公主的事迹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B.元朝时建立行省制度,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C.明朝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百姓的控制
D.清朝制度“金瓶掣签”制度,处理喇嘛教**转世的人选问题
5.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巩固其统治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有()①北魏孝文帝 ②耶律阿保机 ③唐玄宗 ④忽必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在活动探究课中,同学们畅谈寇准、岳飞、秦桧、文天祥的事迹,从中所获得的启示不包括()
A.坚决抵抗少数民族掠夺性的战争 B.为维护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斗争
C.都在反抗外来侵略中作出贡献D.陷害英雄、出卖国家必留骂名
7.某班排演历史课本剧《澶渊之盟》,应当出现的角色有()①阿骨打 ②寇准 ③岳飞 ④宋真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下列各项对应正确的是()A.宋辽——澶渊之盟B.宋夏——1141年和议 C.宋金——和亲政策D.唐蕃——1044年和约
9.历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都不断加强管辖,下列相关内容正确的是()A.西汉——安西都护府 B.唐朝——西域都护 C.明朝——澎湖巡检司D.清朝——台湾府
10.我国自古就是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为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做出了贡献,下列政权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政权的有()①北魏 ②金 ③元 ④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来由**集团及国外反华势力关于西藏归属问题提出的一系列谬论,中国藏学学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他指出,无论是理论依据还是大量历史事实都清晰表明: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08年4月 新华日报 料二:材料二:
昭君出塞嫁给匈奴单于 嫁给吐蕃赞普的文成公主
材料三:中国有句俗话:“家和万事兴”。但兄弟民族之间也时有冲突所发生,但在碰撞中走向和平,民族融合是主流之声。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 藏学专家说:“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用史实来说明。⑵材料二反映的主题是民族交流的哪种方式?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民族交流融合的途径?
⑶材料三中“兄弟民族之间也时有冲突所发生,民族融合是主流之声。”请你分别举出民族冲突和融合各两例。
参考答案:
1.A 2.C 3.C 4.C 5.B 6.C 7.C 8.A 9.D 10.B 11.⑴元朝时开始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清统治者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清初册封五世**和五世**。1727年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共管西藏事务,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⑵政府和亲;民族迁移、杂居、通婚、相互学习、互市贸易、联合斗争、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实现本民族封建化即汉化过程。
⑶冲突:辽与北宋之间的战争、西夏与北宋之间的战争或者金与南宋之间的战争。
【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推荐阅读: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赋税的演变及认识07-27
古代赋税制度的总结01-07
古代举重的演变12-11
中国古代历史演变过程05-20
古代的督查制度07-14
中国古代的退休制度05-28
论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07-02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05-16
中国古代契约制度08-09
中国古代财税制度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