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演变过程

2024-05-20

中国古代历史演变过程(精选8篇)

中国古代历史演变过程 篇1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1

(建议用时:30分钟)

学业达标] 1.“幽州”是古代地名,在某一时期幽州负责管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据此判断,“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导学号:32700017】

A.秦代

C.宋代

B.汉代 D.唐代

【解析】 由材料“郡、国十一,县九十”可知,当时存在郡国并行制。汉朝时,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往往还是郡县、封国并存,故选B项。

【答案】 B 2.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C.分割宰相职权

B.加强中央集权 D.改革科举制度

【解析】 漫画反映了北宋把地方的兵权、财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答案】 B 3.下列制度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需要的是()

【导学号:32700018】

A.禅让制 C.分封制

B.世袭制 D.行省制度

【解析】 禅让制出现在夏朝以前,统一多民族国家尚未形成,故A项错误;世袭制下贵族世袭垄断政权,不能做到选贤任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不利,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国实力壮大,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不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故C项错误;元朝行省制度下地方服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 D 4.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如下图),这一制度的执行机构是()

【导学号:32700019】

①中书省 ②门下省 ③尚书省 ④六部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③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在三省六部体制中,中书、门下、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行,尚书下设六部,负责具体事务。

【答案】 B 5.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的策略之一是()

【导学号:32700020】

A.召开政事会议,完善三省六部 B.众设宰相,分化事权 C.以六部分割相权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统率六部

【解析】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B项是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的共同策略,例如,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就是众设宰相,分化事权,所以本题答案选B。

【答案】 B 6.广西一些地方有“状元村”“状元桥”“状元及第匾”等文化遗存。与此有关的古代选官制度是()A.分封制 C.宗法制

B.世袭制 D.科举制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文化现象体现了科举制的特征。【答案】 D

能力提升] 7.(2016·北京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A.汉长安 C.宋汴梁

B.唐长安 D.元大都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准确解读信息。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节度使”“中书省”。节度使是藩镇的长官,中书省是三省 2 体制中的一个部门,据此可以判断这反映的是唐朝时期藩镇割据严重,地方与中央矛盾加剧的现象,故答案为B项。汉朝时期尚未出现中书省,排除A项;宋朝及其以后基本解决了藩镇割据的问题,排除C、D两项。

【答案】 B 8.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A.皇权逐渐削弱 B.相权逐渐加强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 D.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解析】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有两对矛盾:一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二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化的大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地方权力逐渐削弱。故选D项。

【答案】 D 9.(2016·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行省制“优”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

(3)根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 区划”可以得出全面推行郡县制;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为后世历代所尊奉”可概括出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所沿用;第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即实行郡国并行制。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可分析得出行省制是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可分析得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元行省制中央集权”“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元朝开创了省制。第(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可分析得出始终维护中央集权;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做法:全面推行郡县制。

影响: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为后世所沿用。“混合体”:郡国并行制。

(2)关系:行省制是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或较高级演化形态)。“优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创举:开创省制(设立行省)。(3)理解:始终维护中央集权。

认识: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关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主要调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中国古代历史演变过程 篇2

秦汉时期的帛画以人物肖像画为主, 寓有兴衰鉴戒、褒功挞过之意, 为维护礼教服务。以帛画《升天图》1为例, 该画上部绘日、月、升龙及蛇身神人, 象征天上境界, 月下有一乘龙的妇人形象, 另有仰首而鸣的仙鹤, 两个兽首人身的司铎骑在异兽上, 八个小太阳坐落扶桑树间, 天国的门口, 则绘有神人、神兽守卫, 瑞云缭绕, 体现出仙园的气象。帛画中部则寓示着人间, 以墓主的形象和祭祀为中心, 饰以谷壁蛟龙、华盖玉磬以及神兽仙禽, 构成一特殊的布局, 向天界冉冉欲升。画的下部绘一神人双手抵地, 又画有鱼龙水属之类, 表明此处为黄泉。整个画面, 天、地、人间融为一气, 神、人、兽同处一台, 表现出墓主灵魂升天, 祈求墓主死后的福泽。

以《升天图》为例, 结合当时孔子极力提倡的礼乐制度的背景来看, 秦汉时期的帛画的确准确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追求, 这也印证了前文中所说秦汉时期的帛画是为维护礼教服务的。由此可见, 秦汉帛画作为研究秦汉风俗人情的第一手资料亦是不容置辩的。

二、魏晋南北朝绘画

在中国的绘画史上, 第一批有可靠记载的知名画家是从三国两晋时期开始的。中国绘画史从此与绘画大师们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 绘画创作的目的也从“成教化、助人伦”向畅神适意、纯粹审美功能转化。

这个时期最出名的画家莫过于顾恺之, 他的《女史箴图》2广为世人所知。《女史箴图》画旁题箴文:“人咸知修其容, 莫知饰其性;性之不猸, 或愆礼正;斧之藻之, 克念作圣。”意思是说, 人们都通常只知修饰自己容貌, 却不注意加强自己品质的修养。该画卷的主题思想是宣扬妇女在封建制度下的女性道德, 以此告诫妇女应该像热爱梳妆打扮一样热爱修身养性, 同时通过表现画面中各种人物的身份、性格和互相关系, 以及贵族家庭生活的一些细节, 修容典雅地刻画了贵族妇女对镜梳妆的情景。

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背景来看, 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动乱和灾难的时代, 同时也是南北共融, 东西沟通, 各区域美术交流与融合异常活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谢赫更是提出了重要的品画艺术标准——“六法论”, 即“气韵生动, 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经营位置, 传移摹写”, 更可见当时文化思想的活跃, 人们在绘画对审美的需求也促进了艺术的发展。

三、隋唐绘画艺术

隋唐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文化繁荣、中外文化交流活跃和各民族文化融合深入的时代。隋代的人物绘画内容多以反映贵族生活为主, 画风细密精致, 唐代绘画则积极吸收外来艺术营养, 在题材、形式、风格技巧方面出现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在人物画中, 这个时期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和张萱等,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画圣”吴道子。他将西域画的明暗立体感融合在传统的民族绘画色彩之中, 表现出客观事物的立体造型, 人们将他创造的宗教绘画风格成为“吴家样”。他的《送子天王图》3描写了释迦牟尼降生于净饭王家的故事, 整张画体现了吴道子开创的兰叶描, “行笔磊落, 挥霍如莼莱条, 圆间折算, 方圆凹凸”。他用笔起伏变化, 状势雄峻而疏放, 表现了内在的精神力量。

而山水画, 这一时期出名的有以展子虔、李思训为代表的青绿山水和以王维、张璪为代表的水墨山水。其中李思训更是被推为“北宗”的青绿山水画派之祖, 《历代名画记》4对他的画作评价是“笔格遒劲, 湍濑潺湲, 云霞飘渺, 时诸神仙之事”。而水墨山水的代表人物王维更是将诗和画有机结合, 苏轼评价他的作品为“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由此可见, 隋唐时期的国力雄厚与经济繁荣, 为文化繁荣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各民族团结, 与周边地区国家的密切联系, 广泛而深入地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使文化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各种丰富多彩的绘画门类可以以独立的姿态登上画坛。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 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2]李昌菊编著.《中外美术史》[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1.9.

[3]王海燕《中国古代帛画研究述评》.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STS200904009.htm2009.

[4]百度百科《秦汉帛画<升天图>》http://baike.baidu.com/view/123931.htm 2013.01.

[5]《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http://www.artchina100.com/goods.php?id=414 2009.

中国古代历史演变过程 篇3

[关键词]连环图画“语-图”历史演变

中国连环叙事艺术的历史演变可谓源远流长。它建立在图像叙事的基础之上,伴随着中国古代叙事文类发展而衍生。在传承与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叙事规律。

中国连环画的起源,连环画家陈光镒认为:“类似连环画的画。例如汉代武梁祠石刻壁画《出巡图》等,敦煌唐代壁画《舍生图》等,宋五代《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明代《文姬归汉图》以及清末吴友如画宝等等,尤其是明代《文姬归汉图》(现存南京博物馆)是多幅册页组成,非常类似连环画。这些可以说是连环画的前身,它们都具有连续故事画的特色,这说明连环画出世不是偶然的,是源远流长的。”美术史家林树中对连环画的起源也有独到见解:“今天来探讨连环画史,要把它分成两个阶段,即以1925年为分界线,其前是连环画孕育的历史,其后是发展与成熟以至繁荣的历史,《辞海》认为‘中国古代的故事壁画,故事画卷及小说戏曲中的‘全相’等,即具有连环画性质。’基本是说对了,但还不够全面。因为这种连环性的图画应该上溯到汉代壁画以前战国的铜器画,而且古代故事壁画与故事画卷并非都具有‘连环图画’性质,有的只表现瞬间发生的事物且有空间的限制。例如河南洛阳烧沟西汉墓壁画《鸿门宴》及东汉武梁祠画像石中故事画,但却是独幅的,并无‘连环性’,严格地说,不能归之连环画史的范畴。”②林树中这里指出独幅画虽然也叙事,但是不具有连续性,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连环画,他的观点为多数连环画学者接受。

本文以叙事学原理,从图像和语言叙事关系转换的角度,来考证中国古代连环图画的历史演变。对中国古代连环画从萌芽期到雏形期的历史演变过程,分两节进行分析研究。

一、“以图言文”的萌芽期——古代雕塑、壁画及卷轴画

远古时期,语言文字还不完备,多用图像来叙事。在古代石窟、寺庙壁画及卷轴画里,可以看到中国连环画的早期萌芽。赵宪章教授在《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口语时代的图像即原始社会留存下来的原始图像。就现有的考古学成果来看,原始图像包括人体装饰、陶器纹饰、史前雕塑和原始岩画等,题材涉及自然和社会、天文和地理、狩猎和农事、祭祀和礼仪、生殖和战争。它们和语言的关系明显地表现为‘以图言说’的特点,即用图像表达人类的所见所闻、所知所行、所想所信。也就是说,图像应当是原始先民的最主要的语言符号(并非所谓。结绳记事。)。这就是‘语-图’关系在口语时代的基本体态——‘语图一体’。例如原始岩画,就是一种典型的原始语言,是原始先人以图像表达他们的认知和信仰的语言符号。”③这种“以图言说”的特征——即图像代替语言文字叙事,是中国连环图画萌芽阶段主要的表达手段。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石窟雕塑及壁画

北魏开始修建的山西云冈石窟,有许多连续性的故事画面出现。如第6窟描述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画面。该窟墙壁绘有佛传壁画(据考为明代壁画),是一组连续的经变叙事画。第10窟的佛传浮雕,叙述的是经变故事,人物较多,造型各异,有骑马的、撑伞的、礼佛的,画面的情节完整,故事内容一目了然,堪称古代石窟石刻叙事作品中的代表。

四川大足石刻画面叙事性很强,且有多种表现形式。有的画面较小,在龛窟中属于次要的部分。有的是巨幅的摩崖造像。有的一龛为一幅,有相对的独立性,各龛连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佛传故事。有的是一套连环画面统一在一龛的造像之内。如有一“长卷”形式的《牧牛图》,雕出10个牧人和10头牛组成的农村生活画卷,其叙事特征十分明显。

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庙圣迹殿的石刻连环图画《圣迹图》,描述了孔子一生主要的活动。它一石一图,为浅浮雕,刻工精细,虽因年久风化,但人物形象仍清晰可见,每图皆有简短的说明文字,刻在图的空白处,显得既醒目又有概括性,是一套较完整的古代叙事性连环图画。

甘肃敦煌石窟壁画在中国连环画叙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窟龛中保存着历代的雕塑、壁画、装饰画、画卷等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其中有许多关于佛教故事的连环壁画。这些壁画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而且叙事特征十分突出,如《九色鹿王本生图》《萨缍那本生故事》《舍身饲虎》《尸毗王本生》等,画面往往详细地叙述了经变中的各种故事,堪为后世叙事性壁画作品典范。

新疆克孜尔石窟的附属窟库木土拉石窟,在第43窟洞壁上,有着大量关于佛教经变的故事画,且画幅是连续着的,每幅间用廊柱隔开,每幅画上端用古龟兹文作说明,一幅一页相对应,形式颇类似于今天连环画的文学脚本,据考证该壁画是在公元前后出现的,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具有连环画萌芽性质的壁画。

还有许多分布全国各地的石窟壁画,蕴藏着大量的连环图画内容,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二)寺庙壁画

中国寺庙众多且分布较广,大都有宣传教义的壁画。其中以山西永乐宫和四川觉苑寺壁画最具代表性。位于山西省永济县的道教名观永乐宫建于公元13-14世纪,宫内至今完好地保存着许多精美壁画,其中有两套描绘道教首领王重阳得道成仙的传记连环图画。(图5)画面上二百八十多位神仙组成8组,在统一中求得变化,以免单调平板,显示了作者高妙的构图技巧和匠心。这套壁画虽是一套宗教宣传画,但描绘出了丰富多彩的人间风俗画图,是现存元代叙事性绘画的杰出作品,在中国连环画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四川觉苑寺壁画为西南地区具代表性的古代寺庙壁画作品。明代《释氏源流》一书就是根据该壁画整理编撰而成,书里部分画面不受时空限制,将不同场景展现于同一画幅之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叙事图像的特点。觉苑寺里的壁画内容为佛传本生故事,每幅既可独立叙述一个故事,同时和上下幅又有连续性,具有早期连环画的萌芽性质。新编《剑阁觉苑寺明代壁画》第88图是这样描述的:

释文88,降伏六师:本故事取材于《贤愚因缘经》,当时佛在王舍城竹园精舍中说法。其时,瓶沙王已皈依佛教,无奈弟弟执迷不悟,不肯听从王兄劝告,并且派人去通知六师,共议如何对付佛。六师悉集,皆口出狂言与佛比试。国王同意,即领六师,并请佛同到试场。这时,佛升宝座之上,左有帝释,右为梵王护持,国王大臣,万众围观。佛徐伸臂,以手按座,即有五大神王,推拉拖拽六师;金刚密迹举起金刚杵,杵头出火,吓得六师惊恐万分,仓皇逃走。徒众求哀忏悔,愿为成沙门。

该释文对相应壁画作描述,故事情节生动完整,叙事性很强,完全可以独自成篇。觉苑寺壁画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早期连环画的萌芽之状都尽显其中。

(三)卷轴画

我国古代绘画历史久远,种类繁多。特别是有卷轴画之后,为画面提供了更大的表现空间,使单个人物画更加细致精彩,群像故事画也有了发挥的余地。用连续的画面来表现人物画卷成为常见的形式。它们有的是根据历史传说故事或现成作品编绘的,有的则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充分显示了连环画可以直观叙述的特点。叙事性较强的有如下几幅。

《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依据曹植《洛神赋》而画。画家没有将山、水、树、石画成孤立形象,而是倾注着自己的感情,运用散点透视法,力图从原赋内容出发,使人物情景相互交融,有序地展开故事叙述。感人的一段描绘的是曹植与洛神相逢,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画家用连续的图像来安排情节塑造形象,充分体现诗人哀怨缠绵的思想情感。该画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套以连续画面形式叙事的长卷画轴。

传为五代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描述当时生活的纪实体连环画图长卷。该图描绘了五代南唐重要政治家、文人韩熙载与其友在家中宴饮寻欢的情景。图分5部分,疏疏密密,主人公韩熙载始终在场。《韩熙载夜宴图》无论从题跋还是画面来看,都已经具备完整的叙事情节、叙事环境,把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物的性格都烘托了出来。

《晋文公复国图》是宋代画家李唐描绘的春秋时晋国的公子重耳流亡在外,经历了宋、郑、楚、秦等国,后回到自己的国家里做了晋侯。故事描写细致而生动,构图的形式是连环画图式的,情节曲折而繁复,是一幅难得的巨作。长卷共分6段,每段都有文字说明和图画相对应。各段之间以人物车马的行进显示故事的进展和图画的连续性,是非常典型的古代叙事画。

《清明上河图》传为宋代画家张择端所作。全图以汴梁城郊起,步步往城区展开,直到虹桥部分形成高潮。该图虽不是表现连续的故事,却描绘了完整而连续的场面,既有空间感又有时间跨度,是一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风俗叙事图。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无论是古代雕塑、壁画还是卷轴画,都可以图像来地代替语言文字进行叙事,这样的叙述往往具有概括性、直接性和说明性等特征,但是又往往缺少完整的情节性和生动的叙事性特点,这表明中国连环画的发展尚处于萌芽期,为后来连环画雏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二、“以图插文”的雏形期——明、清的插图及版画

自隋、唐之际发明印刷术以来就有了木刻版画艺术。如敦煌石窟保存下来的唐代刊印的《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的扉页插图。到了明代,由于出版事业的发达更促进了版画艺术的繁荣,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的市民文学,如戏曲小说等,出版极为兴盛,书商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便在书中附加插图,以利于推销。明清时代的书籍插图,经典的作品常常不限一种,如《西厢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都有多种插图,各具特色。由于这些书籍表现了丰富多样的生活,不仅有中心人物还有很强的故事性。元明时期,随着戏剧和文学的繁荣兴起,在小说和剧本中插入连环性的插图更加盛行。这一时期所流行的章回体文学书籍,也插入了一些线描插图,一些书一回故事就有一幅插图,因此被俗称为“回回图”。“回回图”不但增加了书籍的观赏性,又使线描插图这种艺术形式为大众所熟悉和喜爱。现国家图书馆藏元刻《平相三国志》、明刻《西厢记》、清刻《红楼梦》就是其代表作。在清末民初连环画形成之前,明、清小说插图和版画就是中国连环画的雏形。代表作品有以下几部。

《西厢记》在明代有多种版本,明弘治年间岳家刊本《新刊大字魁本全相参增奇妙注释西厢记》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戏曲故事。它有5卷,共161页,每页上图下文,每图都有一个标题。每题所画不限于一页,根据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有的一页一图,有的多达七八页接连表示一个连续的故事内容。“这种连图,使画面更加开阔完整,也加强了画面的连续性,但也有些是为了凑篇幅而故意拉长的,那就不足取了。作品人物造型、环境背景的刻画都较为成功,是明代中期版画的代表作品。”⑧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插图的确为原作增色不少。不管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否明确,由于他们是以多幅连续画面将原作故事图画化,用图画来叙述《西厢记》的故事内容,增强了小说的通俗性和可读性。

《耕织图》属于古代生产题材的连环画图,用连续图像客观叙述古代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形象生动直观易懂。“《耕织图》是中国最有名的绘刻农业生产劳动过程的有连续性的画册。中国历来是农业国家,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历代的帝王主要也是依靠剥削农民。所以,不但人民重视农业生产劳动,帝王也着重于倡导耕织。因为倡导,他们就有‘藉田’和‘天子亲耕祀太社’一些制度。有时,还敕命名画家、名刻手,绘刻有关耕织的连环画册,以唤起‘群臣们’注意‘倡导’。”⑩在中国最早出现的“耕织图”是元末王祯的《农书》。日本农学专家天野元之助认为“王祯《农书》是(中国古代农书中)最有魅力的(著作)。”

清代康熙年间,焦秉贞绘、朱圭刻的《耕织图》,耕织各23图。此外还有从播种到拣染的《棉花图》、以描绘盐民晒盐劳动的《熬波图》等。这些生产题材的连环画图虽然缺少故事情节,但却完整地描述了某一项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这些耕织图和小说插图相比改变了图画的从属地位,成为表现生活的主体,大大提高了图像叙事的功能。在文图结合方面,有的只有标题,有的虽有较多的文字,但也只起简单的说明作用。它的出现为由插图过渡到独立形式的连环画起着奠基的作用,亦为连环画图的叙事功能开辟了新的用武之地。

又如《金瓶梅》《全相平话三国志》《西游记》《天工开物》等,这些都可称之为中国连环画早期雏形的代表。其中明万历丁巳刻本《金瓶梅》每回前皆附插图两幅,对该回目故事内容加以图说,叙事特征十分明显。加之《金瓶梅》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故该书对后来连环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如第52回《应伯爵山洞戏春娇潘金莲花园调爱婿》插图和标题相呼应,达到了非常好的叙事效果。明代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一书里利用单幅或者多幅的插图,配上和画面相适应的文字,说明劳动人民的生产过程,这本杰出的著作显示古人已在利用连环画图这种形式进行生产技术教育,且达到了颇为圆熟的程度。

年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内容丰富,其中有些就是以连环画图的形式来表现的。有的是多幅画,有的则用一幅画来叙述故事。“由于版画艺术的兴起,使得连环画的大量制作、印行成为可能,所以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可惜到了清代,统治者常以‘诲淫诲盗’为理由,禁止民间戏曲小说流行,使插图连环画逐渐衰退下来。这期间年画中的连环画却得到发展,成为木刻连环画的又一朵新花。”但这种畸形发展对连环画的形成作用是有限的,终究成不了气候。

浅谈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发展演变 篇4

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的产生要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私有财产的增加和阶级分化的加剧,刺激了氏族显贵和父权家族首领的贪欲。为了掠夺邻人的财富和供使用的奴隶,经常发动对周围氏族部落的战争。出于战争和防御的需要,几个地域相近或有一定共同利害关系的部落组成了部落联盟。这一时期,也叫做军事民主制时期。这一时期中,社会组织的最高形式是部落联盟,部落联盟中有部落大会,其决策机构是联盟议事会。部落联盟的首领通常出自联盟中实力最强大的部落。军事民主制时期是阶级社会和国家出现的前夜,部落联盟是其最高组织形式,已具有国家雏形。他有两个重要特点:一,它的军事性。部落结成联盟是为了军事需要。二,部落联盟保留了一定的民主色彩。

阶级社会出现第一支军队出现在夏朝,是从军事民主制时期军事首领周围的亲兵集团蜕变而成,因而带有不少的原始性。这是夏朝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巩固对平民奴隶统治和对外掠夺性战争的需要。夏王是夏朝军队的最高统帅,可以控制中央王朝的军队和地方侯 伯的军队。夏朝的军队兵农合一,没有常备军等的原始性影响了其指挥系统不完善,将佐文武不分。但其军事制度在对内镇压平民和奴隶的反抗对外掠夺和扩张的战争中,巩固了夏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并扩大了版图,成为奴隶主阶级的重要支柱。到了商朝军队成为其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高统治者对国家拥有统领指挥权。从武丁时期开始,军队中出现了编制单位,商王室军队称为师或旅。商代军队中“王师”最强大,用于镇压各种反抗力量,巩固统治地位。讨伐诸侯反叛稳固王朝的统一。商朝也同夏朝一样通过不断的征伐战争掠夺了大批奴隶和财富,扩大了王朝领土。

西周时期,已初步形成战时指挥系统,周王是中央军和诸侯地方军的最高统帅,有权指挥和调动全国的军队。执政大臣太师、太保是王以下最高指挥官。西周的军队由中央王朝的正规军和诸侯地方军组成。中央王朝军队有西六师,成周八师的正规军、王室禁卫军和特殊的夷隶兵等几部分组成。地方诸侯也有军队建制,因大小不同军队数量也不同。西周族军的编制是以百人团,千人团,万人团为单位的十进制编制,军队也有定期训练的制度,有时还进行实战演习。西周的军队是奴隶主手中强大的暴力工具,它的设置和组成体现了宗法等级制度。在西周初期,西周同夏商王朝一样,巩固和加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在后期,镇压了诸侯的反抗,得以维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军事制度发展到春秋时期,最高统帅依然是各国君主,未形成常备军,没有专门的武官系统,基本文武不分制。各国的军队数量无确切记载,在编制方面,战车由武士和步兵混编,各国情况不尽相同。春秋时期的武装力量可分为三大类:国家军队,地方部队和贵族私人武装。其中,各国大小不一的私人武装力量是造成内乱不断的根源。由于战国时期各国间战争频繁,所以都十分重视军队,与春秋时期相比,战争规模更大,时间更长。因此,战国时期各国军队的人数更多,并且已形成常备军。常备军是各国军队的中坚,是军队的核心。在军队数量不断扩充的同时,常备兵制与郡县征兵制应运而生。较过去相比,步兵成为军队的主力,骑兵的作用也增大了。与此同时,各国军队制定了严格的军纪,规定奖惩条例。对战功实行重赏重罚制,鼓励士卒奋力作战。

秦汉时期的军事制度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原则,两朝都建立了庞大的武装部队,有一个复杂的军事统驭系统。皇帝依然是军事的最高统帅,有对全国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军队调动必须是皇帝的命令。秦汉时期的武装力量大体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指挥系统。中央军事指挥系统是皇帝需要直接命令的各类将军及其幕僚。秦汉四百多年间士兵来源和兵役制度经历了不少变化,秦朝实行普遍征兵制,西汉承秦制也实行征兵制。但在汉武帝时出征匈奴用兵越来越多,兵源匮乏,不得不增加募兵选募和谪兵等方法来保证兵源。于是募兵成为重要组军手段。东汉建立后虽稀罕的征兵制还未废除,但募兵制已成其士兵主要来源。这样,由秦开始的兵民合一制度逐渐向兵民分离发展,东汉中期以后基本分离。秦汉的军队实行的是共同对皇帝负责的多头多级多层次管理。这种军队管理体制对于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帅挟兵权以自重或反叛朝廷显然是有好处的。秦汉时期在军事上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措施和经验被后世皇朝普遍重视和采用。军权必须集中于皇帝之手,成为历代皇朝努力追求的目标和制度。

中国古代历史演变过程 篇5

中国的历史悠久,古时帝王政权更替是极为频繁,被权臣,大将或者外戚所夺权的有:西汉,东汉,东晋等;被其它民族所攻灭的有:西晋,北宋,南宋等;被农民起义推翻的有:秦朝,隋朝,元朝,明朝等。

因此,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防止权力的分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不断演变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了。帝王通过专制来加强自己的权力,达到控制臣民以及国家的目的,并且保证中央政府以及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历朝历代都不断从财政,政治,司法,军事等制度上不断完善。

最早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可以追溯到秦朝了。当时秦始皇完成了中国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可以稳定国家的政权,促进社会的安定。

政治方面:秦王自称“始皇帝”拥有一切大权并且建立中央集权的三公制度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度。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便于经济发展和国家统一。

思想文化方面:统一了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施行愚民政策。这些制度对整个社会影响深远!皇帝制度,郡县制度等都成为了以后封建王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西汉时期,汉高祖首先铲除异性王(韩信,彭越等),封同姓王形成诸侯。到了汉武帝时期,诸侯势力日益强大并威胁到中央政府,于是,刘彻颁布了“推恩令”来消弱诸侯的力量并且推崇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巩固中央集权。儒家思想代替道家成为了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到了唐宋元时期,唐太宗继续完善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下设工,兵,刑,吏,户,礼,六部。这样,分工合作,又互相牵连监督,消弱了相权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后来六部制度为各朝所沿袭。唐代的政治制度比较完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而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由于是黄袍加身夺取兵权,所以怕历史重演,于是将军权过于集中,军队力量加强,边防力量减弱,虽然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维护统一,但是造成长期“冗兵冗官冗费”的后果,最终导致北宋王朝积贫积弱,从而到了北宋中期出现了统治危机。元朝主要加强了对台湾,西藏等边疆的联系与控制,巩固了发展夺民族的统一国家。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的时期可是说是明清时期了。明清时期业是中国封建制度的衰弱时期。此时,封建制度仅仅依靠正常的统治已经无法维持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剥削了,从而只能依靠加强皇权的绝对化,控制人民的思想。朱元璋时,立时千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了,六部的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直接领导的秘密特务机构-东厂,西厂的设立更凸显了专制制度的腐朽性。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中央政府采取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皇权具有绝对的权威了。清朝设置的军机处是总揽军国大计的中枢机构,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进一步体现,里番院的设置业空前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的控制管辖。清末的科举制度,也是为了选举官吏服务中央政府,加强皇权。文字狱兴起也对知识分子起了极大的摧残。此时,高强度的君主专制已经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当然,对于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分析情况。总的来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其主要作用是积极的。能够有力于维护国家统一,有里于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但是,中国步入封建社会的后期,由于君权专制的过于集中,导致了腐败的出现,文化的衰败,并且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以及科技的发展。

历史证明,地方割据会大大消弱中央集权,而高度的中央集权又会造成政府财政危机,这是封建统治者无法解决的问题。皇帝虽然想拥有绝对的至高无上权力,可是又不能事事亲历亲为,还是需要放任权力给机构官员,而过于放任的权力又使得君王感到了威胁,这也是一个令封建统治者头疼的问题。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基本矛盾与发展总趋势?

两个基本矛盾: 一个是地方分裂势力和中央之间的矛盾

一个是中央内部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

趋势:一个是不断削弱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一个是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是随着夏朝——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而开始出现;商周时期,经过了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也长期延续,但整个趋势是专制皇权日益加强。

一是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二是秦的统一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三是汉朝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清朝达到了顶峰。标志是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对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法制建设、古代治乱兴衰与分裂统一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主要含义: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2、三个发展阶段:

(1)西周时期萌芽;(2)秦汉至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完善时期;(3)宋元至明清丞相权力逐步削减直至取消,皇帝集政、军、财政于一身时期。

3、具体内容(演变过程):

(1)萌芽——战国时期: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商鞅变法初步确立。

(2)创立——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其特点是皇帝掌握各种大权。意义: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3)巩固——西汉:西汉推行郡县封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完善——隋唐:隋首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完备。其特点是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机构的权力。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把秦朝以来的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又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科举制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做官,其机构运转更加灵活。

(5)加强——北宋: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并由皇帝直接控制。其特点是削弱地方权力和剥夺大将的兵权,财权、行政权和兵权收归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

(6)新发展——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即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还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地区)和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的新发展,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当代省区的规模,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

(7)强化(或顶峰)——明清:明初把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和三司,采取八股取士。前清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特点是分散丞相权力和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皇权,同时加强思想控制。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

4、专制主义集权的政治特征:

①中国为农业大国,土广民众,于分散中求稳定需要集权;

②是封建地主阶级经济、政治需要的产物;

③封建社会早、中期进步作用明显:创造出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形成和中对外文化交流。也有对广大人民的统治、镇压加强的一面。

④晚清消极、反动作用为主:经济上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政治上拒绝民主,人民毫无地位;思想上禁锢、抑制科学文化发展。但也有维护国家主权、巩固统一的一面。

⑤专制主义本质上是政治文明的对立物,它滋养保守,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5、评价:

积极作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

①维护了国家的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防止了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③便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保证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消极作用:表现在封建社会后期:

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

②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③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6、近代以来,清政府对专制主义中央集制度的维护、最终废除和复辟帝制活动:

①晚清王朝的维护:四次自救运动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

②最终推翻: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

③两次帝制复辟:袁世凯1915年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于1916年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夏,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全国人民一致反对,段祺瑞组织“讨逆军”乘机打败张勋。

(二)地方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三个发展演变阶段:(1)西周封国制(贵族等级制);(2)秦汉至宋郡县、州县制;

(3)元以后省府县制。

2、具体内容:(1)周朝的分封制(内容、作用);

(2)秦朝的郡县制和汉朝的郡县与封国并行制(内容和作用);

(3)金朝的猛安谋克制;(4)辽蕃汉分治制度(南北双轨制);

(5)元朝的行省制度;(6)明朝的废行省设三司和僧官制度;

(7)后金和清政权的八旗制度;(8)明清的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3、重难点剖析:

(1)分封制与郡县制

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在周朝以分封制为主,从秦朝统一全国起,以郡县制为主,也有分封制存在。在西汉和西晋两种制度并存,明朝也实行过分封制,但与先秦的分封制不完全相同。

区别在于:地方与中央的制约关系及其他地方权力的大小。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虽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时,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而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郡、县两级官员按能力选任,打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关系。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残余。

(2)府兵制与募兵制

都是重要的兵制。从南北朝到唐朝后期,我国主要实行府兵制;唐玄宗起则实行募兵制。

区别:一是士兵职业性质:府兵制下的士兵是与农业紧密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战时应征作战并自备武器、粮食等,军费由农民负担。军事结束,解甲归田。募兵制下的士兵应国家招募当兵,是一种职业兵,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由国家供给衣食,免征赋役。二是兵将关系: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募兵制下,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会导致军阀的形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与此极有关系。

(3)猛安谋克制与八旗制度

都是女真人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都对各自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猛安谋克制由金朝皇帝阿骨打所创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八旗制度由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所创,是清代军事力量的核心。

(4)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统治办法,在那里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这就是土司制度。

明朝永乐年间,贵州等宣慰司发动叛乱,明朝派军平叛,取消土司制度,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改土归流。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便大规模改土归流。其作用不仅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纷争的状况,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三)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1)秦朝: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2)汉朝: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东汉末年,刺史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其影响是:刺史制度是一套严密的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随着刺史掌握州的军政大权,失去了监察的作用,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如后来的曹操和袁绍集团。

(3)北宋:中央派遣文臣担任地方长官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以使他们互相牵制,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中国古代历史演变过程 篇6

一、历代服装廓形分析

1.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我国奴隶制解体的时期,同时又是封建社会的开端。整个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在急剧变化,对服饰也有明显影响。此时列国割据,战争不休,宽衣博带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因此被称为中国服装史上最早的一位改革者一赵武灵王首先在全国推行了“胡服骑射”,所谓“胡服”实际上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上衣下裳”,特征是短衣、长裤、腰束郭洛带,用带钩,穿靴,便于骑射活动,便于运动。

“胡服”从图1-1、1-2可以看出服装的廓形是个矩形“口”,上衣廓形结构为简单的H型宽松结构,下裤的轮廓也是直筒型,远处乍一看服装整体造型就是矩形的结构,其直线型的外轮廓,给人的视觉呈现的是简练感,另外“胡服”不仅满足用的功能,也满足视觉美的呈现。由于胡服紧身窄袖短衣,适合马上骑射需要,之后在各地盛行成为一种时尚。

春秋战国时期除了胡服以外,还出现另一种形制,即“深衣”,它不同于上衣下裳,是一种上下连在一起的服装。深衣为长裙,肥袖,或窄袖,腰身合体,领子较宽,绕衣襟旋转向下,腰上束腰带。

“深衣”如图1-3、1-4,是该服饰的平面结构图,其廓形为梯形,即衣身上窄下宽有点H型的基础上扩摆成A型,可以更好的修饰体形,尤其对女性而言,束腰会更完美的呈现女性柔美的曲线,男性会显得风度翩翩,其制作簡便,深受大众喜爱,影响较大。

2.秦汉

秦汉时期的男子服装以袍服为主,如上图2-1,袍服一直是秦汉时期的礼服也是后代男子的主要服饰,跟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大同小异,大体轮廓不变,在袖型上发生改变,袖型的腋下弧度拉长,之前的袖型是正梯形,现在的袖型是拉长了的梯形。袍的特点是大袖、宽博是受当时美学思想的影响,崇尚宏伟广大,从上图可见其廓形为梯形,受深衣的影响。图2-2曲裾秦汉时期的女性穿,曲裾肩窄袖型宽大,更好的修饰女性的肩形,宽大的袖子可以遮住胳膊粗的劣势,束腰展现女性的柔美身段,曲裾是指服装上的层叠衣襟为曲线,给女性增添灵动的线条美。图2-3直裾男性穿,肩宽肥袖男性的服饰特征,束腰A字型的下摆袍服,直裾是指服装上的衣襟为直线,展示的是男性阳刚且风度翩翩的形象,衣摆宽大曳地,行不露足,符合儒家礼节。

3.魏晋南北朝

这个时期,社会动荡,各民族融汇杂处,影响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其中服饰方面的显著特点就是服饰趋于多样化。受魏晋玄学的影响,男子以宽山大袖为尚(如图3-1),与过去的袍都较宽松,但样式上却不同,袍在袖口端收敛。从图可见其廓形为梯形,另外,胡服依然流行,只是经过长时期的改革和加工,款式上有所变化,但其廓形依旧是矩形。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的衫裙,以宽博为主,其特点:对襟、束腰、衣袖宽大、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装饰,此时服装的结构具有对称性(如图3-2、3/3),下着条纹间色裙呈现A字放摆的状态(如图3-3),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对于今天而言,就是所谓的高腰设计,服装整体感觉修长、挺拔,穿着更显身材。袖型上面发生变化,以前是简单的直线型的梯形效果,现在在袖型腋摆处增添了弧线,弧线的曲度给服装增添了柔美灵动感,打破简单的H、A字型直线型上的视觉疲劳。受北方“胡服”的影响,妇女的服装开始由上长下短或深衣制变成了上俭下丰,由宽衣博带变成窄袖紧身,初步展示了上衣下裳的雏形,其廓形为梯形。

4.唐朝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样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此时最时髦的女子衣着是襦裙,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饰。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服装的整体结构衣身比例也会发生变化,呈现现在所谓的“九头身的美女”,人体整个比例拉长。

中唐时期的襦裙比初唐的较宽阔一些,其它无太大变化(如图4-1),衣服外轮廓还是简单的梯形和矩形结构,此时由于唐朝的繁荣昌盛,服饰面料上增添了多种纹样花边,简单的廓形加上富贵的绫罗绸缎别有一番风味。从宫廷传开的“半臂”,有对襟(对称性)、套头、翻领或无领样式,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半臂历久不衰。当时还流行长巾子(如图4-2),系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名日披帛,简单大方的廓形对称性的设计,A字型伞状的效果,加上薄纱的柔软飘逸且贴合人体,女性走路时增添了其飘逸感和气场感。女装男性化是唐代社会开放的表现之一,妇女穿着男装是当时一种时尚。

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唐贞观至开元年间十分流行胡服新装,斜襟交叉的领子,领型的变化也给服装增添了形式美感。(图4-3)的服饰上明显地变化是上衣的变化,是由上衣下裳两件组成,上衣由之前的开襟变成现在的套头式对襟的样式整体呈现的是矩形的外轮廓结构,下裙是由之前的H型改成A字型的扩摆褶裙,颜色也不在是单调的色彩,面料材质上加入轻薄的薄纱罗,整体服装增添灵动的美感。

5.宋朝

宋代服装是当时社会的哲学、宗教、美学所熔铸的统一体,宋代服装较之唐代显得拘谨、保守,等级更加严格,款式不及唐代多样,较为质朴简约。

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干活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以袍衫为主,其廓形为略带梯形,里面是一层梯形的袍服外面在穿上一层对襟开衫式的袍服,袍服廓形也是梯形的效果,这样就会形成双梯形的效果,款式较与唐朝的严谨。当时根据袍衫的纹样、质料、颜色分等级。

宋朝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其廓形为双梯形,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如下图5-2)。当时也有部分妇女穿袍服束革带,多为宫女和侍女,也有穿裤,穿在裙内的为开裆,穿在外面的为满裆,它们的廓形都为矩形。褙子是宋代服饰中穿着最普遍的衣式,具体体现了宋代日常服装简洁朴素的特点。其廓形为H型直线性设计(如图5-3)。

6.元朝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时代,服装服饰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长期处于战乱状态,纺织业、手工业遭到很大破坏。宫中服制长期沿用宋式。参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连下裳上紧下短,并在腰间加腰带束腰,肩背挂大珠的“质孙服”制。这是承袭汉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点的服制。元代女服分贵族和平民两种样式。贵族多为蒙古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样式多为宽大的袍式在肩部做有一云肩,即所谓“金绣云肩翠玉缨”,十分华美。

作为礼服的袍,面料质地十分讲究,采用大红色织金、锦和很长的毡类织物。当时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红、黄、绿、褐、玫红、紫、金等为主。元代平民妇女穿汉族的襦裙,半臂也颇为通行,汉装的样子常在宫中的舞蹈伴奏身上出现,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此外受邻国的影响,都城的贵族后妃们也有模仿高丽女装的习俗。

元朝统治者是西北游牧的蒙古族,具有勇猛、彪悍的性格,由于北方恶劣的气候,因此穿皮衣为多。

元朝的男子多穿袍服,袖肥及长短的变化,由于生活习惯而紧扎腰,其廓形为矩形。元代汉族男服为唐宋以来的延续,基本上都是袍服,下穿裤或袍服较短,有束腰和不束腰,可见其廓形为矩形,华美的云肩造型给服饰增添美感。

元代女服,蒙古族妇女在自己的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吸取了汉族服装的特点,以袍服为主,其廓形为梯形。汉族女服是唐宋以来的延续,也以袍裙服为主,但其打扮比蒙古族女装显得多姿多彩。其廓形分别为矩形,双梯形。

7.明朝

明清时期,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有明显等级。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凤冠霞帔是明代妇女的礼服,是后妃在参加祭祀等重大典礼时使用的服装,整个冠上缀着龙凤,搭配霞帔一起穿着。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选用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

明代男服基本上也是袍服,其廓形为梯形,其中明代西北少数民族的服装,有上短衣下短裙,其廓形为双梯型,男子装束以青色与黑色宽松袍服为主;官员带乌纱帽。

明代女服以长袍服为主有扎腰和不扎腰,长袍内着裙,裙摆拖地,其廓形为矩形、H型、水田衣就是典型的直线型H型的设计。贵族女子讲究戴凤冠、披霞帔,民间女子穿直领对襟小袖、水田衣和比甲等。

8.清朝

明王朝在农民起义中毁灭后,满洲贵族入驻中原,建立了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清代服饰与满族习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男子服装多见袍褂,披等用以表示身份的附件,其廓形为梯形,也有窄袖袍服,内着裤,其廓形为矩形,直线型的设计,清朝受满族的影响,出现一些精美的纹样云纹水纹,龙凤呈祥的图案纹样,给服饰上增添新的色彩,袖型上出现变化,袖口处也增添一些马蹄状梯形的袖腕,领型是圆领的结构轮廓,圆形打破直线型服饰的严谨。

清代女服以旗袍为主要服装,长袍套褂,坎肩等,袖子肥瘦并行,其廓形为H型、A型。

清代服装是中国服装史上保守形式的高潮,它对以后的服装发展产生了很深的影响,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先进的思想以其不可阻挡之势结束了中国封建社会,服装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二、古代服饰对现代服饰设计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胡服骑射”,窄袖紧“上衣下裳”对现代服饰影响深远,当今服饰都是上下装两件套,在古代该服装是为了适应骑射,战乱的马背生活,现在这种服装更适合人们日常生活,方便运动劳作。

纵观整个古代服装的廓形结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具体的大的改动,整体呈现的服装外轮廓结构就是H型直线型的设计,及梯形、双梯形的裙服设计。这样的轮廓也适用现代人的生活,人们现在穿的A字型的半裙、长裙的轮廓,都可以从古代这些服饰中得到灵感来源。

唐朝时期由薄纱罗做的“半臂”,对襟对称性的结构设计用于现在人们夏日防晒的服饰设计中,纱的披风,不仅显体形展现女性的柔美曲线,在炎热的夏日里给人心里上的凉爽感。明代时期的“凤冠霞帔”对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影響较大,现在女性婚嫁纷纷效仿,穿戴起凤冠霞帔,红色象征着红红火火吉祥的寓意,也是现代人喜欢的古装服饰,中国式的婚礼服,而不仅仅是西方的白色婚纱,给现代的服饰设计中加入新的元素,服饰多元化。

清朝服饰中最吸引我的元素是云纹、水纹的精美图案纹样,刺绣元素,进几年“刺绣”是服饰上的亮点元素,不仅服装上有刺绣的图案,女士香包上也出现刺绣的花鸟虫鱼的图案。清朝的“坎肩”造型,被现代人应用日常生活中更为广泛,如夏天男女穿的背心、冬天穿的棉坎肩,和古代坎肩服饰异曲同工之妙,服装廓形结构就是简单的A字型的结构,改变的就是底摆处的设计摆围大小的设计。

现代社会相较于古代社会,思想开放,人们可以任意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才艺。所以现代的设计师们并不局限于古代服饰的色彩、材质、轮廓。而是将古代服饰文化的元素作为先代服装设计中的某一点,或者是作为一种理念。

我们应该从古代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汲取灵感,并且结合现代的流行趋势,才能够更好的将古代的服饰文化应用于先代的服装设计中,才能设计出有中国特色的服装。

三、总结

纵观服饰在中国古代的大致演变,我们可以看出,服饰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变化休戚相关。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由于物质生产的匮乏,文化不够发达,服饰功能强调以“用”为主。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完善,服饰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国家和社会意识的载体,因此服饰的伦理功能得到强化。随着封建社会发展到鼎盛,如唐朝,思想的开放,物质的丰裕使服饰开始重视审美功能。安史之乱后,整个封建王朝开始走下坡路,与之相应的是服饰也开始呈现出生命力和欣欣向荣气象被宋代之后的保守、拘谨和对人性的压抑所代替。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封建王朝的结束。

中国古代税收制度的演变 篇7

我国的赋税制度大约发端于公元前3000多年。夏、商、周时期实行贡赋制, 这是赋税的雏形。

春秋时期, 鲁国实行“初税亩”, 这是我国最早开始征收的地税。

秦朝时期赋税非常沉重, 农民要把收获物的2/3交给政府。赋税繁重, 民命不堪, 导致秦朝短命而亡。

汉朝时开始“编户齐民”, 国家把农民编为户籍, 作为征收赋税徭役的根据。编户制度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徭役制度的正式形成。在汉朝, 农民的负担有4项:田租、算赋和口赋 (人头税) 、徭役 (公益性无偿劳动) 、兵役。汉初, 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 实行轻徭薄赋政策。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 文帝实行三十税一, 东汉光武帝把田租恢复到三十税一。

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实行与均田制配套的“租调制”。这项制度规定, 受田 (分到政府分配的土地的) 农民, 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粟, 必须缴纳“调”, 即以帛或麻作为产税, 还必须服徭役和兵役。

唐朝的前期沿用“租调制”并将其发展为“租庸调制”, 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定量的谷物和定量的绢或布, 还必须服徭役。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缴纳绢或布代役, 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这就是“庸”。唐中期, 土地兼并严重, 均田制瓦解, “租庸调制”弊端显现。公元780年, 宰相杨炎提出并推行“两税法”, 按照财产和土地的多少征收户税和地税。户税按户以钱定税, 地税按田征粮。征收时间也开始固定, 1年分夏秋两季征收。这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 奠定了唐朝后期至明朝中期赋税制度的基础。

北宋主要实行“两税法”, 明朝实行“一条鞭法”, 将力役折银分摊到田亩征收。清承袭明制, 将“田赋”和“丁役”合作“地丁银”, 作为国家的主要税收。

雍正时期实行“摊丁入亩”, 即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 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一制度的实行, 部分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 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时期存在的人头税, 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杜绝了历史上长时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 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赋税规则的简化减少了官府打马虎眼任意加税的可能。

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演变及原因 篇8

关键词:刑罚;演变过程;演变原因

一、中国古代刑罚的雏形

关于中国古代刑罚阶段的划分,学界有多种观点,究其原因其起源阶段的确定具有重要作用。“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许慎?《说文解字》)据此可知,古代的法即是刑。通说认为,夏朝的建立是中国国家和法形成的标志。据此,夏朝建立之前的原始社会时期,是中国古代法的雏形阶段,也是中国古代刑罚的雏形阶段。

据记载,此时期主要是以肉刑为主的惩戒手段,是夏商周奴隶制五刑形成的起源。《尚书?吕刑》说:“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尚书?舜典》载:“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做官刑,扑作教刑……”

二、中国古代刑罚的演变过程

1.中国古代刑罚的早期发展阶段

夏商周时期是以奴隶制五刑为中心的刑法体系形成和发展时期,各朝又各有其特点,尤其以周朝的刑罚制度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

夏朝刑罚的最大特点是沿袭原始社会后期的刑罚雏形成,《左传》记载,“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商朝制定众多刑罚,而且刑罚严酷,出现诸如炮烙、醢、脯等酷刑。周朝形成以墨、劓、宫、髌、大辟加上赎、鞭、扑、流等九刑的奴隶刑罚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2.中国古代刑罚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秦朝刑罚繁多而残酷。据出土的云梦秦简记载,秦朝法律包括《秦律十八种》等近30种之多。其刑罚非常严酷,死刑执行残酷随意,有车裂、枭首、弃市、腰斩、族刑等十几种之多。

汉朝受秦亡和德主思想的影响,刑罚较为轻缓。汉文帝因缇萦上书而为之所动,下令废除肉刑。但由于“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之。”(班固?《汉书刑法志》)汉景帝时,颁布《箠令》以改文帝时期肉刑改革的弊端。汉文景帝时期的刑罚改革为后世五刑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制五刑初步形成,罪名、刑名诸方面有新的发展,其刑罚制度逐渐文明规范。《曹魏律》恢复五刑之名。《晋律》以死、徒、笞、罚金、赎刑作五刑。《北魏律》始定制死、流、徒、鞭、杖五刑,初步形成以劳役刑为中心的五刑体系。北周时沿袭北魏的五刑体系,但由轻至重,并按道里远近划流刑为五等制。

3.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稳定巩固阶段

宋朝时期基本沿用前代封建制五刑,同时出现新的刑种。宋初受慎刑思想的影响,宽宥死刑,设刺配刑,改刑罚严苛弊端,设折杖法。但北宋出现古代最为残酷的死刑行刑方式之一—凌迟。

元明清时期基本沿袭唐宋的五刑制度。但元朝受蒙古人治国影响,其刑罚带有明显的蒙古民族旧俗。而明朝时期刑罚日益严酷,死刑适用范围有所扩大,出现枭首等刑种。清朝是封建末代王朝,其刑罚制度已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但死刑制度有残酷化的趋势,其死刑分为斩立决和监侯两类,同时出现枭首、戮尸等酷刑,适用范围较明朝有所发展。

1911年,清政府颁布《大清新刑律》,标志着以封建制五刑为中心的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终结。《大清新刑律》将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留、罚金规定为法定刑。至此,封建刑罚体系走向消亡。

三、中国古代刑罚演变的原因

1.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是古代刑罚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

经济基础决定作为上层建筑一分部分的刑罚制度的演变,但其变化有时会滞后于生产关系的发展,各个时期各有其特点。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出现私有制和社会阶层,生产关系开始向奴隶制生产关系过渡,但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政权没有形成,其刑罚方式多为原始社会的习惯风俗和习惯法,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其是刑罚制度的雏形时期。

夏商周时期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奴隶制生产关系逐步形成,作为上层建筑的以奴隶制五刑为中心的刑罚制度得以确立,尤其是周朝奴隶制社会经济繁荣,奴隶制刑罚制度成熟完善。

战国、秦汉时期是奴隶生产关系到封建生产关系初步形成时期,以徒流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带有明显的奴隶制色彩。为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西汉文景帝时,改革刑罚,废除肉刑,自此新的刑罚体系开始酝酿。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不断,人口锐减,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统治者为维护统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废除宫刑,改革死刑,调整刑罚种类和等级,初步形成新的五刑体系。隋唐时期经济繁荣,达到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以封建制五刑为中心的刑罚制度最终确立起来。随后的宋明清一直沿袭。

直到晚清,封建的小农经济被内外的资本主义经济破坏,加之清政府内忧外患,封建刑罚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维护统治的需要,清政府才不得于1911年废除封建刑罚体系。

2.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是古代刑罚制度演变的重要原因

法律思想作为古代思想文化的一部分是立法的基础和前提,对古代刑罚制度体系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虽然个别的刑罚与当朝思想文化不大相符,但并不妨碍思想文化对各朝代刑罚制度确立的重要性。

夏商刑罚制度残酷,带有明显的原始社会神权思想和野蛮文化形态。周朝受“明德慎罚”思想和“礼与刑”关系的影响,刑罚残酷程度有所减轻,但依旧有野蛮文化的烙印。秦朝采用“严刑峻法”思想,刑罚繁多残酷。自汉朝起,统治者采用儒家“君权神授”和“以仁治国”的思想文化,延续到清末,这与其思想文化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分不开。自此刑罚制度也一改秦朝前的残酷繁多为轻缓精简,汉文帝废除肉刑,魏晋时期改死刑为绞斩两种等都是其表现。

四、结语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从单一无章的惩戒手段到有章可循的刑罚规律,最终形成适用范围广泛、功能完善、科学严谨的刑罚体系,是一个从野蛮向文明,由不完备向完备成熟的发展历程。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个别朝代的个别刑罚有倒退的现象,如元朝出现的刺字、劓刑,但对古代科学发达的中华法系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且像周朝的“三赦”之法,唐朝的“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等刑罚制度对于现代刑罚制度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雪君.《中国古代刑罚制度》.[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2

[2]章超一.《论中国古代刑罚的演变》.[J].黑龍江史志,2013.

上一篇:给英语老师的道歉信下一篇:英语邮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