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

2024-09-27

西方政治(共12篇)

西方政治 篇1

【考情分析】

综合近两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发现本专题在高考试题的命制中有一些共性的特点。

1.命题方式多样化

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既有文字型试题也有图片型试题,其中以史论型文字试题为主,图片型试题是亮点,材料解析题偶有考查。

2.主干知识重点考查

主干知识如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 科举制、内外朝制、三省六部制、宋代制度、行省制、明朝内阁制、清代军机处、雅典民主制、罗马法等内容,几乎每年都有涉及。

3.命题比重稳中有变

近两年的高考试题都对这一专题进行了考查;2015年“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雅典的民主制度”比重总体下降,而“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罗马法”的比重有所上升。

4.命题思路呈现新趋势

一是深挖概念的内涵或者拓展概念的外延;二是知识的综合性在加强;三是加大了对古今中外文明纵横对比的考查,或加大了对同一时期阶段史实区分度的考查;四是试题的开放性、学术性在增强;五是全国卷的难度有所调整,如2015年全国Ⅰ卷难度下降,而全国Ⅱ卷则反之;六是2015年试题的文字越来越精炼、 阅读量有所减少。

基于上述试题特点,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复习本专题。

1.抓基础,落实主干知识

一是要依托教材,把主干知识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细化、落实;二是要宏观认识,既要从教材某一章节上抓住主干,也要整合教材主干知识;三是通过查阅原始史料或者借助网络资源,进一步深化对主干知识的认识。

2.建立典型例题集,重视变式训练

考生在高考中做错的试题,正是平常把握不够的试题。因此考生在复习时,遇到常错的、 命题角度新颖的试题,要把它抄摘或剪辑到专门的典型例集中去,反复揣摩命题者的思路,总结自己做错的原因。等积累一段时间后,用领悟到的新理论指导变式训练,或自己变换史料、 更换情景,或由老师改编设问角度,也或者师生共同努力变换选项、答案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加强自身薄弱的主干知识,尽管这样会花费不少功夫,但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深挖薄弱的主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5年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的榜样

【答案与解析】A本题考查汉代官制,破题点在于对材料中“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的解读,题意即是说一个优良的郡守是皇帝治理好天下的关键,由此可见汉宣帝强调地方吏治对国家安定的重要性。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D项不符合事实,并且从材料中无法看出。

变式训练中国古代皇帝和官僚之间时常会发生冲突,冲突往往集中在皇帝是否应该守法这一焦点上。汉代就有“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的说法。这表明

A.中央与地方长期对立

B.汉代的法律高于皇权

C.官僚集团对皇权有所制约

D.皇权与相权相互制约

【答案与解析】C本题同样考查汉代官制,破题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归纳,题意是说皇帝与官僚集团的冲突反映了皇权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A项与题意不符;B项有悖史实;材料中没有说到皇权与相权相互制约。

示例2 (2014年北京卷文综第14题)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 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D.实行将兵法

【答案与解析】A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破题点在于对材料“为扭转这一局面”的解读,题意是说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根据所学,宋初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有利于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初设三司使、枢密院,是加强君主专制的表现,与材料的要求不符;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中实行将兵法,不符合材料中 “宋初”的要求。

变式训练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针对这一弊端,继任王朝所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B.设二府三司

C.派文官、设通判等D.实行行省制

【答案与解析】C本题同样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破题点在于材料中的“方镇相望于内地”及“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可知材料所述为唐代藩镇割据的情况,再从“继任的王朝”可知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D两项分别是汉初、元朝的地方制度;B项是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示例3 (2015年全国Ⅰ卷文综第32题)图1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答案与解析】C本题考查罗马法,破题点在于材料中的“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裁量公平”“法律的强制力”,由此可见材料强调罗马法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强制力。其他三项与材料强调的“公平正义”要求不符。

变式训练罗马法规定:“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即使国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该规定

A.限制了公权的滥用

B.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C.较好地理顺了与外邦人的利益关系

D.强调法律至高无上

【答案与解析】A本题同样考查罗马法, 破题点在于对材料的正确解读,从而知道罗马法强调对公民主体的尊重,强调保护私权和限制公权的滥用。B项是《十二铜表法》的意义, C项是万民法的意义,D项是自然法的内容。

【重点突破】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穿点引线、宏观认知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和中央集权制的演变历程,主要包括三条知识主线。

线索1中央官制与中央机构的演变

针对皇权与相权这一对矛盾,中央官制与中央机构经历了秦朝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 汉代内外朝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北宋二府三司制、元朝中书省、明代废丞相与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的演变历程。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最终丞相制被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线索2地方官制与地方机构的演变

针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这一对矛盾,地方官制与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推广郡县制、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宋朝进行制度创新(如收精兵、派文臣、设转运使和通判)、元朝设行省的演变历程。其演变趋势是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

线索3古代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的演变

针对如何加强君主专制这一主线,古代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元科举制、明清八股取士的演变历程;监察制度主要有秦设御史大夫、汉设刺史、北宋设通判、明设提刑按察使司等。选官制度的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于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专制制度本质决定了监察制度实际的效能必然是有限的。

(二)突破重点、提升能力

1.西周的政治制度

据上表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1)根源。1经济根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 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因此,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2思想根源:韩非子总结了诸子百家的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主要内容。1皇帝制: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超五帝,于是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而为一,号称 “皇帝”。其最大特点是皇权至上、世袭。2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各自分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相互制约,都直接对皇帝负责,使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三公之下设九卿,分管中央的具体事务。3郡县制: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西周的分封制,把战国时期已经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 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出现,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加强了中央集权。

(3)固有矛盾。1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必然使地方丧失自由度和主动性;而如果中央放任不管地方,又会让地方做大,危及中央集权。2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以皇帝个人专制为表现形式的中央集权有其内在的不稳定性,皇帝个人不可能总揽政事,必然要通过以宰相为首的中央官员控制庞大的国家机器,如果皇帝不让权给宰相,宰相就会无权办事,并由此加重皇帝的工作负担;而给宰相一定的权力,其又可能结党营私,危及皇权。

(4)发展历程。萌芽于韩非子中央集权的理论,实践于商鞅变法,确立于秦朝,汉到元发展成熟,明清走向衰落。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郡国并行制的兴衰。1兴起:楚汉战争时,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阵营,曾封韩信、英布等为“异姓王”。汉立国后不久,他们相继被诛除殆尽。与此同时,刘邦又大封“同姓王”。当时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个,他们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大,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 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财权等。由此, 史称汉初的地方制度为 “郡国并行制”。2衰落: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王国地位降格, 与郡同为一级行政区划。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领域缩小。武帝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 酎金夺爵、盐铁官营等措施削弱王国的实力,并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区域,设刺史监督郡国。 3评价:汉初的郡国并行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汉中期后随着王国实力的增强,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2)三省六部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1不同点:三权分立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了防止专制、 实现权力相互制衡而采取的一种政权形式;三省六部制是封建国家为使专制皇权下的决策、 审议、执行权分离而进行的一种制度创新。 2相同点:都是通过权力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各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的目的。3评价:三权分立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制,而三省六部制维护封建统治。4结局:三省六部制到元朝演变为一省制(中书省),1380年被明朝废除,权分六部;三权分立体制得到不断发展、完善。

(3)宋代的政治制度。1中央机构的变化: 宋朝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两个机构“对持文、 武二柄,号为二府”,其主要特点是文、武分权。 另设立户部、盐铁、度支三司,其长官为三司使, 称为“计相”,其权位仅次于二府,在六部之上, 用来削弱宰相的财权。2地方机构的变化:东汉末形成的州、郡、县三级制取代了先前的郡、 县两级制;唐设道、州、县三级制;宋初设路,各路皆置转运使,史称“漕司”,由于诸多原因,实际上地方还是州、县两级制。宋代地方官由中央派科举出身的文士担任,并设通判一人,州一级发出文件,必须通判签署,才能生效,目的是牵掣知州的权力。

(4)元代的行省制。行省制是继郡县制之后的又一制度创新,它打破了郡县制以山、河等自然条件划分地方行政区域的传统,确立了以地方经济、政治需要分立地方机构的新标准。 它是中央的派设机构,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元代行省制的出现,引起了13、 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大变动,对元、 明、清以及近现代中国的地方制度影响至深。

4.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1)明朝内阁首辅。

明中期后,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的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其批复是否算数,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朱批。因此,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根本不可能真正地约束皇权。

(2)清代内阁制、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 军机处四者的关系。清初沿袭明朝内阁制,并沿用有着浓厚的奴隶主贵族军事民主色彩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时,为了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设立南书房;雍正七年设立军机处, 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自此,南书房的官员不再参与机务;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变成了一些不当权的贵胄世爵挂靠之地,或是给予一些大学士、尚书之类官僚例兼虚衔的部门;内阁也变成了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军机处办理。

二、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一)以点带面、整体把握

古希腊的民主制,推动着古希腊的进步,对近代代议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而罗马法则是构成古罗马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对罗马的发展和后世影响深远。

(二)突破重点、落实主干

1.雅典的民主制

(1)地理环境与雅典的民主制。山多、地少、三面环海的地理环境,使古雅典的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发达,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雅典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自由平等的理念,这为雅典民主制的成长提供了“肥料”;而小国寡民的城邦,又为雅典的民主制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地理环境说成是决定雅典民主制出现的根本动力。因为与雅典地理条件相似、同属于希腊世界的某些城邦国家如科林斯等建立的却是寡头政体。可见,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即便有,这种影响也是间接的、非决定性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是其经济、政治、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公民的概念。最初雅典的公民是本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但随着雅典的发展,公民范围在扩大。如梭伦为发展工商业,允许外邦人(工匠)获得公民权;又如大敌当前,雅典允许流放海外的将领重新获得公民权、提前回国,从而为国立功等。但是,不管雅典公民的范围扩大了多少,城邦内占据多数的始终是奴隶、妇女、 儿童,享受民主的范围终究是少数人。

(3)陶片放逐法。1优点: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陶片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广泛性;有利于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益的官员,从而约束官员的行为。2弊病:判决结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而公民的情绪常常因受一些政治家的煽动而波动不定,成为野心政治家排除异己的工具。

2.罗马法

三、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国秦朝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古希腊形成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

两种制度的历史作用有相似之处。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中国、希腊和罗马,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们的政治制度为后代沿袭和仿效。 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农业,还是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都十分发达,在文化艺术方面也非常繁荣, 这与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

两种政体各有利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的增强,这种专制政体就成为束缚人类自由和社会进步的障碍。以雅典民主政体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促进了人文精神的产生;但它把权力交给素质不一的公民,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这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材料表明

1周天子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统治秩序2西周中枢管理机构与诸侯之间的关系3西周贵族实行集体统治的基本方式4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与义务的差异

A.12 B.23 C.14 D.34

2.有学者认为,“作爰(援)田”“制辕田”是春秋战国时期一种重要的土地制度,它是新形势下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规模大、涉及人数较多的田地赏赐制度。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该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小农经济

3.“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圣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加强宗族的团结与和睦

B.促进了家国同构观念的形成

C.形成高度集中的国家权力

D.培养了族人管理家族的责任感

4.图2是中国早期昭穆之制的简表,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该图反映了

A.古代宗庙的排列次序

B.王权与神权紧密相连

C.亲疏贵贱的等级秩序

D.礼制化的封建新秩序

5.《史记 》载:“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朱弦洞越,大羹玄酒,所以防其淫侈,救其雕敝。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内外服制B.分封制

C.宗法制D.礼乐制

6.宋人戴埴在 《鼠璞》中说道:“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据此推断,以下属于“右迁”的是

A.秦朝,陇西郡守调任桂林郡守

B.西汉,东海郡守调任徐州刺史

C.唐朝,中书省长官转任门下省

D.宋朝,三司使调任福州转运使

7.有学者指出:“它赋予了君主以天然的政治领袖和道德领袖的双重权威人格,否定了民众作为独立的政治主体的存在意义,从而在理论上堵塞了近代民主法制制度产生的道路。”这里的“它”指的是

A.儒家思想B.分封制

C.宗法制D.君主专制

8.“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该材料主要陈述

A.商业与农业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皇帝与宰相的关系

D.大国与小国的关系

9.“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古代中国,最符合这种近代国家政治生活特点的制度是

A.汉代内外朝制B.唐代三省六部制

C.明代内阁制D.清代军机处

10.《新唐书·百官志四》记载:“市令一人, 从九品上。掌交易,禁奸非,通判市事。”由此可见,当时设置“通判”的实质是

A.监督知州B.通判州事

C.监管市场D.公正裁决

11.某一时期,“皇权始终依托于当时最有势力的集团或阶层,总是要依靠他们来进行统治,让他们担任宰相和高官”。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该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2.有学者提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 从制度创新角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提高了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B.决策程序规范化

C.加快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流动

D.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13.学者程钜夫认为:“今天下疏远去处,亦列置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所以容易生诸奸弊。钱粮羡溢,则百端欺隐,如同己物。盗贼生发,则各保界分,不相接应。甚而把握兵权,伸缩由己。”由此可见,作者认为行省制

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削弱了中央,导致地方做大

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14.《史记·范雎列传》载:“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这就是古代中国选官的“保任”原则。“保任”原则不论在察举制时代还是在科举制时代,在选官中都被广泛运用。以下对该原则认识有误的是

A.促进了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B.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选拔的质量

C.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选官的公正廉洁

D.比较有效地防止了滥举现象的发生

15.历史课上,讨论古代中国的官制演变, 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其中涉及宋代政治体制的史料是

1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2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3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4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A.123B.134

C.234D.12

16.某文献记载:“(世祖至元)四年九月,翰林学士承旨王鹗等,请行选举法……以为‘贡举法废,士无入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僚,或做技巧败鬻以为工匠商贾’。”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某文献”应该为当朝史学家所著

B.士人的社会地位低下

C.“贡举法废”指的是察举制的废除

D.人为划分了不同的等级

17.明初的殿阁大学士,从高到低级别为: 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等。但这些学士之间权力并没有区别,有所区别的仅是资历、荣誉。由此可见殿阁大学士

A.与皇帝分理天下事务

B.体现了一种制度的创新

C.仅为皇帝侍从以备顾问

D.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18.赵翼《檐曝杂记》记载:“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处,保直(官吏值勤)者多, 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于此矣。”由此可知军机处

A.分权制衡中央机构

B.掌控军国大事的决策权

C.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D.主要是为皇帝提供建议

19.吴宗国在《关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的几个问题》中写道:“宋、元以后,由于六部决策和发令权的发展,宰相的权力开始和皇帝的权力重合。”该现象导致了

A.皇权专制被严重削弱

B.宰相制度最终被废除

C.行政决策出现混乱

D.六部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20.中国历史上的清官,不论是宋代的包拯,还是明代的海瑞,都有类似的境遇,在皇帝支持时,政绩斐然;一旦失去皇帝的支持,就受到排斥,甚至遭受牢狱之灾。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清官能力有限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宰相制的废除

D.皇帝决策具有随意性

21.英文中的“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是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古希腊“文明”的内涵反映了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B.城邦政治

C.直接民主D.轮番执政

22.有学者评价某一改革时说:它彻底肃清了氏族制度的残余,标志着雅典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整个历史过程最后完成。与这一改革有关的措施是

A.四百人会议B.五百人会议

C.陶片放逐法D.发放戏剧津贴

23.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的改革标志着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了“黄金时代”。下面可以作为得出这一结论依据的是

A.从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

B.从10个新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

C.所有公民都可以以抽签方式担任各级官职

D.三权分立的权力运行机制开始形成

24.《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这表明罗马法

A.注重协调邻里关系

B.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重视保护公民的财产

D.调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25.公元前5世纪左右,雅典通过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的民主达到顶峰;而大约同时期的古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开始。这二者出现的直接动力是

A.民主政治的传统B.人文精神的推动

C.商品经济的要求D.社会现实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其中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17分,第28小题17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西景德镇市古称浮梁,唐始设县,现存古衙建于道光年间,大门、仪门、大堂、 二堂和内宅居中轴南北,两厢有六部房。大门额书“浮梁县署”四字,东边立一鼓,告状的人有紧急案情时击鼓,知县闻声升堂。西边有两块碑刻:“诬告加二等”“越讼杖五十”。仪门是县令举行仪仗、恭迎上级官员的地方。大堂即正堂,取名“亲民堂”,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和迎接圣旨的地方。大堂内有原告石、被告石,又称下跪石,绅士以上身份的人候审时可以不跪。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商议政事的地方,取名“琴治堂”,表示知县一面弹琴,一面理政,就是仁政教化,以德治县。 大堂动刑罚乃以法治县,两处结合就是文武兼治。

———《浮梁古县衙解说词》

材料二古罗马的公民法内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即公私法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不分,表现出诸法合体的特征。发展到万民法以后,由于罗马帝国境内简单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民事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导致私法体系更为发达。罗马法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十二铜表法》 的一些规定。如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个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当事人慎重考虑, 防止错误、欺诈、胁迫或无端反悔,也为了避免法官在司法中徇情偏袒。公民法基本上保留了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的特色。发展到万民法后, 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才逐渐变得简易、灵活。程序的严格执行是为了保证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程序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罗马法注重程序是法律体系完备的表现。

———庄鹏《罗马法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法治的基本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罗马法的基本特点。 (6分)并分别指出古代中西法治的目的。(4分)

27.(1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材料二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8分)

(2)请对材料二“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进行解读,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证。(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古代中西方选择不同政制的认识。(4分)

28.(17分)制度改革或创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史记》

材料二任何城邦都有议事、行政、司法三种职能,或说三个因素,相应地应有三种机构。 三种机构齐全、三种职能健全,城邦的组织就完备。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三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管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 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 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段时期经历了“有序———无序———有序”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克里斯提尼改革制度创新的表现和意义。(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省的性质及创立的目的。(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对钱穆的观点“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进行解读。(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C 6.B 7.D 8.B 9.A 10.D 11.C 12.B 13.C 14.A 15.A 16.B 17.C 18.C 19.B 20.D21.B 22.A 23.C 24.C 25.D

二、非选择题

26.(16分)(1)特征:外儒内法;政法一体; 遵从儒礼;存在等级歧视;封建专制和礼制法制化。(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特点:内容广泛;私法比公法完善;注重形式和法律程序;不断发展完善。(每点2分, 任答3点得6分)目的:中国维护君主专制;西方强调公民平等下的法治,维护民主制。(4分)

27.(17分)(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方式是民主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民主运作的方式反映了各种力量的妥协。(4分)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妥协的结果;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4分)

(2)解读: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分) 论证: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4分)

(3)认识:政体要符合国情;政体选择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4分)

28.(17分)(1)表现: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稳定了社会统治秩序;春秋战国时,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社会陷入混乱无序的局面;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重建稳定的社会统治秩序。(6分)

(2)表现:建立五百人会议、十将军委员会, 实行陶片放逐法,完善国家权力的分立。(2分)意义: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的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2分)

(3)性质:具有地方行政机构和中央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2分)目的:便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体现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分)

(4)外在:时代的变化。(1分)内在:通过制度的改革或创新,维护社会的稳定。(2分)

西方政治 篇2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形成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是一种在法律上承认和保护公民权利、实行权力制衡与多数决定原则的处理社会矛盾的政治解决方案。议会制、普选制、多党制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三大制度,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托,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体系。在实践中,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具有三项主要政治功能:获取政权合法性、程序化的利益博弈和权力制衡。

经过长期发展演变,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建成了相当成熟稳定的民主制度体系,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阶级实质并没有改变,由此导致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相互对立的矛盾依然存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具有不可超越的历史局限性和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金钱政治。私人资本控制公共权力,这是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痼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是资本增殖运动,这种运动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也要渗透到政治以及其他社会领域,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支配一切社会活动和人们行为的根本准则。在资本主义社会,掌握经济命脉的大资产阶级,加上上层社会其他精英阶层,形成了掌握国家政权的权势集团。权势集团通过复杂的社会过程、政治程序,将其掌控的经济

社会资源转换为政治权力,其基本方式是:利用金钱控制选举、操纵舆论、影响政策制定。

2.集团政治。邓小平曾明确指出,西方民主制度的突出问题是“三足鼎立”的权力体系中的相互掣肘,并认为这是西方民主制度的主要弊端之一。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资产阶级对外实行阶级统治,对内实行政治平等,承认利益多元,由此形成了权力制约机制和多中心、多层级的决策机制。多中心、多层级决策在增加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的充分性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同利益集团影响决策的机会,牵扯进更多的部门利益,提高了决策的复杂程度,并使立法和行政效率下降。多中心、多层级决策易于形成集团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造成政策短期化、功利化的趋势。

3.政治腐败。西方学术界、舆论界长期以来一直在制造和宣扬多党制、议会制可以制约腐败。而事实上,在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以及立法、司法机构与行政机构之间相互监督的表象背后,由于资本主义民主的固有弊端,西方政治运行中需要支付巨大的社会成本并形成了严重的政治性腐败。大量的存在于众多层级和领域的竞争性选举是西方政治运行的核心内容。现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的竞选已经演化为一场按商业规则运作的政治推销活动,耗费日益浩大。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为选举耗费了大量钱财,使社会不堪重负。更为严重的是:选举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性腐败的大量产生。由于大量的选举投入和预

西方政治史的发展 篇3

关键词:政治史;兰克学派;年鉴学派

政治史,在历史中一段时间的地位让所有的历史分科羡慕不已。无论古代的西方或东方,政治史均被各国历代统治者奉为上宾,唯恐其于史书中遗臭万年。那么政治史在西方是如何发展?笔者将试着探讨政治史的发展历程。

政治之定义很难界定。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中认为:“政治史经济的最集中地表现,受到经济结构的制约。”毛泽东认为:“政治史各阶级之间的斗争。”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但是更多的人说,政治史它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西方政治史其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段。

一、古典史学,即古代希腊罗马史学时期

古典史学开始于神话和史诗前的希罗多德,到公元五世纪算是“古典世界”的终结。西方文明源于古代希腊与罗马,最初的史学也是源于这两个区域的国家。在古代的希腊与罗马,由于社会的生存性质决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必定是艰辛的。在这种艰辛的背景下,统治者们把目光更多地放在了生存与扩大自己地盘上,对待历史他们没有太大的兴趣。这个时段的历史记录多半是史学家们自己的兴趣使然。史学家们在他们史书上所记录的不是他们身边的人民吃什么、怎么出行。他们更多的把自己记录焦点放到了国王们征战了哪些国家,或者哪个国家又侵略了自己的国家。所以从历史学这个学科的产生之初,它就深深地烙上了国家之间政治的印记。比如,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蒂托·李维的《罗马史、》塔、西佗的《罗马史》等等。这些古典史学巨作大多记录的都是国家的战争、皇宫、民族等一系列跟政治相关的内容。这个时间段的史学可以说就是政治史的范畴。在这段时间形成的政治史的优良写作传统对后世西方史学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二、中世纪政治史学

公元五世纪开始,西方的史学发生了一次重大转折---基督教神学观介入了史学。提到欧洲的中世纪,通常都会加上类似“黑暗的”的形容词。在黑暗的中世纪,教会不仅仅是把普通的百姓置于黑暗统治之下,甚至各国的君主也受到罗马教会的摆布。直到十四世纪的文艺复兴。人们才开始摆脱教会的长期的统治,在这段长达将近十个世纪的黑暗时光中,历史学无法避免的受到教会的侵扰与束缚。

在中世纪的欧洲,历史学可以说已失去了其存在的实际意义。历史在教会的统治下最大的功用就是用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时符合上帝旨意,现实生活中任何东西它都是上帝意志在人间的体现。史学家们的工作被严重束缚,思想也缺少了自己应有的创作观念。在这段时间,历史学相对来说发展地及其缓慢。在这样的环境下,政治史的发展也是无从谈起的。欧洲各国的君主在这段时间,受缚与教会的威慑,也是在极大的压制历史学的发展。第一位基督教史学家利比亚人阿非加努斯,著有《编年史》便是其中的代表。在那个年代,古典的史学家如罗多德、修昔底德、李维等人由于把自己的写作视角放在世俗的事情上,所以反倒受到了中世纪史学家们的猛烈抨击;他们的作品受到鄙视,甚至是破坏。这不得不说是历史学发展史上的曲折过程。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这段时间的欧洲历史,在一些的作品中,如被誉为“蛮族的希罗多德”的格雷戈里,在他的代表作《法兰克人史》中,记录了大量的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状况;这些记录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起着极大的作用。

三、近代政治史学

十四世纪时期到十六世纪,发生了一件对日后社会产生极大影响的思想运动---文艺复兴。欧洲的史学在这段时间加快了其进程。文艺复兴渐渐地解开了教会对人们精神的束缚,薄伽丘、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是他们中的先驱与杰出代表。史学界在教会长达数个世纪的压迫下,文艺复兴让各种史学流派如雨后春笋,人文主义史学、理性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及其后的实证主义史学等相继发展起来。历史学就是在这段时间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政治史在此期间亦获得了极大地发展,政治史在历史学中地位也是空前的。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十九世紀末在德国形成的兰克学派。兰克学派统治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世界史学界,它的影响可以说一直持续到今天,现在的史学界仍不缺少兰克学派的拥护者。政治史也正是在兰克学派的倡导下达到了其发展史上的巅峰时刻。兰克学派提倡写史应当“如实直书”、客观公平同样也应当是无色彩的。在兰克本人提出的史学观念值得称道,被誉为“科学史之父”也是恰如其分的。兰克本人之所把更多的焦点放在政治史上,原因有二:一、传统的历史写作习惯使然。正如上文所说,在古典史学中,政治史一直是史学家们的记录核心;这种传统的创作习惯,尽管在中世纪有过数个世纪的中断,但是这一点都妨碍,解放思想后的欧洲。更何况这个时候的欧洲已经经历了“启蒙运动”,思想可以说是二次解放,古典史学的一些史学写作传统在解放中得到重生。二、兰克本人就有参与过政治运动(尽管他本人不承认自己对政治感兴趣)。这一点让兰克在史学研究中,不自觉的把眼光聚集到政治史上。

随着兰克学派门人对兰克学派的继承与发展,一些东西在改变。其实就兰克本人来说,他过分的强调档案史料的作用,让社会文化史学家相比之下,只像是个半个业余史学爱好者。这种强调必然,限制自身学派的眼界。实际上,兰克倒是相对来说没有其后他继承者们,那么狭隘,他也曾从事过宗教改革与反宗教的讨论,他也不排斥社会、艺术、文学或者科学的历史。但是他的后继者们就没有如此的心胸了,兰克学派的追捧者们认为,似乎除了政治史外,再也没有什么是纯粹的史学了,其他所有的东西都不值得写到史书上。在随后的时光中,非政治被排除在了史学之外。在那个年代,如果你告诉别人你不是从事政治史研究学习的史学家,或许你会被你所在的学校扫地出门。这似乎让政治史占尽光芒,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实际上不光是其它门类史学的灾难,对于政治史来说这也是一种另类的灾难。因为,越是辉煌的东西,在倒塌之后就会有越多的人来踩踏。

四、现代史学

从二十世纪新史学的萌芽产生的时刻起,就日益冲击者传统史学的地位。大体上来说,现代西方史学史等同于二十世纪西方新史学的发展与演变,这是西方新史学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年鉴学派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年鉴学派就是为批判兰克学派而产生的。兰克学派过分极端的把视角放在政治史上,但是年鉴学派却要倡导史学研究的跨学科性。我们不妨从年鉴学派的发展来看。年鉴学派第一代,代表费弗尔和布洛赫,他们提倡跨学科的研究历史,比如社会学、心理学等被大量提及。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提及了总体史的概念。这些都是对传统史学强有力地挑战。第二阶段,也就是二战后,其中布罗代尔是其代表;他在其著作《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中把历史事件分成三个时段,而布罗代尔对长时段尤其的注重,形成了一种经典的历史写作范式;与此同同时,他还把政治事件直接规划到了段时段中去,这样的划分,以为着,政治事件的发生成为了转瞬即逝的、对人类历史影响极小的历史部分。政治史的地位受到了空前的打击。虽然《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的写作背景是以政治事件为背景,但是文章阐述了大量的地中海及周边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知道这些地理因素都被布罗代尔规划到长时段范围的,而且对于政治的描写则是要凸显它影响的微不足道。第三代即一九六八年以后的年鉴学派,似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年鉴学派了;史学家们把目光从宏观史学转向了微观史学,心态史、计量史等新的历史分支走上了历史舞台。历史研究范围空前扩大。而政治史在历史学中遭遇长期冷遇后,则再被提及。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篇4

作为政治史的主干知识,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时空跨度大,基本概念多,能力要求高。从考查力度分析,在高考中试题比重稳定,考查频率高,且常考常新。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宗法制、分封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以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古代中国统治者加强地方管理的主要方式、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趋势、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罗马法的影响、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等。考查角度多以新材料、新情境切入,在试题中融入制度、法治理念和地域乡土文化元素,并注重进行古今中外的对比,实现“史”与“论”的有机结合。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偶有材料解析题出现。文字数据、图片表格、史料案例均可入题。以2016年三套全国文综卷为例,每套均有2~3道选择题,涉及族谱记载、考试制度、地方官制、雅典民主、罗马法等,它们均属高频考点。丟丟丟丟丟丟丟

【金题点睛】

示例1(2016年全国II卷文综第25题)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本题在比较两汉至隋唐选官制度的基础上,彰显科举制的优越性。选官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程序、规章和制度,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并注意积累经验、不断完善。科举制下,普通士人和官员可自愿报名,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选取人才并授予官职。其进步性体现在:抑制了门阀世族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政治清明与稳定。A项表述中“最优秀”之说空而不当;B项更适合察举制的“举孝廉”;科举制打破了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对权力的垄断,但并不排除其入仕,C项表述过于绝对。

【答案】D

变式练习西汉开国君臣中,刘邦出身于自耕农,萧何、曹参出身于小吏。据赵翼《廿二史札记》记载,“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周勃则织薄曲、吹箫给丧事者,灌婴则贩缯者,娄敬则挽车者”。魏晋时期特别注重官吏的出身和门第,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咏史》中慨叹:“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由此可见,相对前朝而言,魏晋时期()

A.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

B.儒学兴盛促成社会公平

C.政权并立冲击宗法观念

D.科举考试制度亟待完善

【解析】西汉许多名臣出身低微,表明选官制度不受门第影响;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为门第等级,士族世袭政治特权。这一变化表明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与儒学兴盛、政权并立、科举考试无关。

【答案】A

示例2(2016年全国I卷文综第27题)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解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内容。由“直属六部”的三司分权到“三司之上”的巡抚掌权,减少了处理地方事务的环节,权力相对更为集中,行政效率自然得以提高,B项正确。三司的权力并未扩大,六部的权限依旧,中央与地方“对立”之说难以成立,排除其他三个选项。

【答案】B

变式练习由图1、2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两幅图分别反映了秦、清两朝中央官制

B.古代中国实行三权分立制早于西方各国

C.封建时代的政治制度一成不变墨守成规

D.一定程度上存在政治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解析】示意图主要反映了三公、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以秦、唐两朝最为典型,A项推断错误;不论秦朝的三公九卿制,还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都是皇帝掌控之下的权力分工,不同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排除B项;封建时代的政治制度既有传承也有创新,C项表述错误;就“三公”和“三省”而言,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项表述正确。

【答案】D

示例3(2016年全国II卷文综第32题)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参政丧失民众信任

【解析】阿里斯托芬既是古希腊戏剧作家,也曾担任雅典执政官。试题援引阿里斯托芬的记录,考查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民主政治。材料透露出的信息是,公民必须参与政治,否则将被处以罚款,“红色的绳子”是强制参政的象征。由此可以推知,参政是公民的义务。经过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材料选取“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入题,是深有用意的。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权力不断扩大,作用逐渐加强,绝非A项所说的“形同虚设”;伯利克里通过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等方式鼓励公民积极参政,B、D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答案】C

变式练习伯利克里曾说:“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由此可见,伯利克里()

A.激励公民积极参政

B.有意掩饰性别歧视

C.恶毒攻击异己政敌

D.积极倡导人人平等

【解析】材料表明了伯利克里对公民参政的态度,他认为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不仅在道德上自私自利,而且如同“废人”,旨在强调参政对人的重要性,激励公民关注政治、参与政治。雅典的民主制度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可以排除B、D两项;伯利克里所说的“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不等同于“异己政敌”,C项无法成立。

【答案】A

示例4(2016年全国I卷文综第32题)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影响。歌德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罗马法固有的法律精神与生命活力,以及其人文性、世界性和普遍性。近代欧洲大陆的法律都以罗马法为基础,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奠定了近现代法律的基石,A项正确;不同的社会阶段具有不同的行为规范,况且法律制度不同于行为规范,B项表述错误;最终形成于查士丁尼时期的罗马法维护的是君主制,C项所说的“民主制度”不成立;“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并非“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D项表述错误。

【答案】A

变式练习经过长期军事扩张,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控制了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将地中海变为“内湖”。(如图3)为此,罗马法学家编纂实施了()

A.公民法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D.《查士丁尼法》

【解析】根据图文材料可以判断,随着版图的拓展,罗马帝国为弥补公民法之不足,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也给予司法保障,制定颁布了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答案】C

【重点突破】

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及其内在联系

分封制古称“封建制”,即封邦建国,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要措施。周王将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侯国,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受封者须对周王尽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分封制下受封诸侯主体为同姓贵族,体现了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特点,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在家庭、族内为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层面则是分封制。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宗法制通过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保证了分封制的推行和实施。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并产生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互依存,两者结合形成高下有序、尊卑有别的宗族等级和政治等级。

礼乐制作为一种以礼仪和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外在文化,体现了分封制、宗法制的内涵。从本质上说,西周的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和宗法制实施的工具。

2.从秦朝到清朝政治制度的演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包括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两个概念。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则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一切受制于中央。因此,这一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对基本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秦朝始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汉朝实行内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度、察举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取士制度;北宋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元朝设中书省、行中书省、宣慰司;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

3.三次改革推进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根据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但具有妥协性;克利斯提尼改革按照地域划分部落,打击了贵族势力,促进了雅典民主进程;伯利克里任最高执政官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该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雅典民主的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的产生及运作就充分体现了雅典民主的上述特点。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在于仅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但它毕竟创造出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方式,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

4.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以《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主的古罗马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构成了罗马法的主要内容。起源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发展阶段: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完善阶段:《民法大全》。从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5世纪中期,贵族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经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损害平民利益。公元前5世纪中期,以《十二铜表法》为标志,成文法确立,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但也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罗马共和国时期,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随着罗马对外扩张范围的扩大,帝国对行省上层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也给予适当的司法保障,罗马法学家制定了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6世纪,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时期,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罗马法规范了社会生活,维护了社会秩序,对帝国的统治起到了有力的维系作用。罗马法也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图4为“马氏族谱”。

族谱乃一家之史,不仅记录着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的全过程。下列制度中,与家谱关系密切的是()

A.禅让制B.礼乐制

C.世袭制D.宗法制

2. 据《春秋》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达33次,而朝周王者仅3次。

与此材料能互为印证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3. 柳宗元在论证“郡邑之制”的优势时指出“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

其中三个“时”分别对应()

A.周朝、秦朝、汉朝

B.秦朝、汉朝、唐朝

C.秦朝、唐朝、宋朝

D.汉朝、唐朝、元朝

4. 汉宣帝曰:

“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唐太宗曰:“为朕养民者,唯在都督、刺史……县令尤为亲民,不可不择。”明太祖称:“府州县官,民之师帅。”由此可见()

A.汉唐明三代出现的地方良吏最多

B.古代统治阶级强化对县官的管控

C.皇帝视地方官为治国的重要帮手

D.封建时代各级地方权势僭越中央

5. 据《旧唐书》记载,公元687年,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收受贿金,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审问此事。

当王本立出示敕书时,刘祎之说:“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武则天大怒之下,以“拒捍制使”的罪名赐死刘祎之。刘祎之“拒捍制使”的理由是()

A.敕书未经中书门下由皇帝直接发出

B.级别较低的肃州刺史无权审问宰相

C.武则天违背了“刑不上大夫”的旧制

D.自己受到了政敌诬告蒙受不白之冤

6.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叙及某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这项制度()

A.置换了士族和庶族的社会地位

B.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公平合理性

C.促使儒家学说和佛教思想融合

D.沿袭了魏晋南北朝的选官方式

7.2016年4月6日,在香港举行的一个拍卖会上,清朝康熙皇帝的一枚“敬天亲民”檀香木玺拍出926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7715万元),创下康熙印玺的世界拍卖纪录。“敬天亲民”体现了()

8.“陶片放逐法”是雅典公民实行民主的一种重要方式。

美国考古学家在希腊发现了刻有铁米斯托克里(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史书记载他曾被陶片放逐)名字的陶片190枚,辨认字迹确定是由14人刻写的。如果这一情况属实,便可看出,“陶片放逐法”()

9. 苏格拉底认为:

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的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上述材料表明,苏格拉底()

1 0. 古希腊犬儒学派哲学家第欧根尼常常在大白天点着灯走路,每当人们诧异地问他时,他便回答说:

我正在找人。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曾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等的雅典平民,在讲到马匹不足时他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两人意在()

1 1.《十二铜表法》又称“十二铜版法”或“十二表法”,包括以下“约法十二章”:

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

12.2016年,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名家实施“重写莎翁”计划。布克奖得主、犹太人霍华德·雅各布选择重写《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原作的大致情节是:15世纪,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向来自小亚细亚的犹太人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币。双方约定,如未按期偿还,夏洛克要割安东尼奥一磅肉。结果,安东尼奥失约,希望以三倍金币补偿夏洛克。如果此事发生在公元前1世纪,结果最有可能是()

A.贵族依据习惯法,执行“割肉”的野蛮约定

B.法官随意解释成文法,必然会袒护本地商人

C.夏洛克不属于罗马公民,不受公民法的保护

D.万民法对无公民权外邦人给予适当司法保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其中第13小题24分,第14小题28分,共52分)

1 3.(24分)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7为希腊阿迪库斯露天剧场。它建于公元161年,是古希腊的七大奇迹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剧场。三层楼的建筑外观,共有32排座位,可容纳约六千名观众,半圆形的露天剧场,直径38米,舞台背景为罗马式的窗型高墙,壁龛处以雕像作为装饰。直到公元267年受到外来入侵,剧场历经无数兴衰及灾难,最后遭遇一场大火,原有的西洋杉屋顶被烧毁。至今仍有表演在此举行。

材料二图8为阜成门城楼、瓮城、箭楼。阜成门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1.2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6米;连台通高31.7米。箭楼面阔七间,通宽32.5米;进深五间,通进深25.6米;连台通高30米。瓮城东西长65米,南北宽74米;其北侧墙辟券门,上建闸楼;瓮城内东北角建有关帝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遗存和政治文化的关系角度进行中西比较。

1 4.(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

材料二(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

——麦克尼尔《世界史》等

材料三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者矣。汉兴,因秦制度,崇恩德,行简易,以抚海内。至武帝……凡十三部,置刺史。先王之迹既远,地名又数改易,是以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焉。

──《汉书·地理志》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地理环境、经济生活与政治趋向的关系。(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划分公民等级的原则。(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利斯提尼制定行政选区的基础和作用。(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秦制度”相对于“周制”的进步性。(1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有何制度创新。(4分)

考点专题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 D【解析】近年来流行的“家风”“家谱”“家训”等热词,体现了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2. C【解析】从数据可见,诸侯势力大增而周王室衰微。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周天子推行分封制的目的;“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及其前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体现了“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情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则侧重于儒家伦理与治国理念。

3. B【解析】材料文字选自《封建论》。

“叛人”“叛国”“叛将”分别涉及陈胜吴广起义、七国之乱、安史之乱,对应的朝代分别为秦朝、汉朝、唐朝。

4. C【解析】“良二千石”“都督”“刺史”“县令”“府州县官”均指地方官。

5. A【解析】关键在于理解“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一句。

按照唐朝制度,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武则天时改中书省为凤阁,门下省为鸾台,凤阁鸾台即中书、门下二省。刘祎之认为,不经凤阁鸾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诏敕是违制的。

6. B【解析】钱穆所述制度为科举考试制度。

“穷苦子弟……也可跃登上第”体现出该制度的公平合理性。

7. A【解析】“敬天亲民”意即敬畏天命、亲和百姓。

这种思想古已有之,并非清王朝特有。“敬天”与“亲民”和谐统一但并不矛盾,且与王位世袭制无关。

8. D【解析】190枚陶片出自14人之手,暴露出“陶片放逐法”的弊端,该方法有时成为少数人排斥异己的手段,而无法充分体现公民意志,不能真正保障雅典民主。

9. A【解析】综合分析材料可知,苏格拉底主张由有才能的人治理国家,反对雅典轮番而治,A项正确;其他三项都是对材料断章取义的理解。

1 0. B【解析】第欧根尼是在讽刺当时社会上没有一个真正配得上“人”这一称呼的有德行的人;苏格拉底认为民主制必须加强公民政治素养。

1 1. D【解析】《十二铜表法》基本是对习惯法的汇编,但成文法与习惯法有严格界限,排除A项;在贵族和平民对立的条件下,该法无法实现人人平等,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内容庞杂广泛,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等,C项错误,D项正确。

1 2. C【解析】题目设置情境,实则考查公元前1世纪的公民法及其适用范围。

A、B、D三项的习惯法、成文法、万民法均不符合题目时间条件。

二、非选择题

1 3.(24分)建筑:

古代希腊广建广场、剧院、体育场等公共设施,公众空间广阔;古代中国城市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城墙、城门、钟楼和鼓楼等军事设施,民众参与活动的公共空间有限。(8分)

政治:这反映了两者政治文明的差异。古希腊城邦制度、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民主政治特征的具体体现。公众活动频繁,辩论、演说、观剧成为成年男子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露天剧场等公共空间适应了古希腊民主的政治需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公共建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城楼、瓮城、箭楼等组成的城门、城墙折射出集权理念,主要发挥军事防卫职能,为专制统治服务,与普通民众关系较为疏远。(16分)

1 4.(28分)(1)关系:公民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影响政治意愿。(2分)

原则:根据财产多少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多;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前三等级公民可入选四百人议事会。(6分)

(2)克利斯提尼在制定选区时以地域为基础,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4分)

(3)“秦制度”指郡县制,“周制”指分封制。西周分封制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受封的诸侯爵位世袭,拥有领地,可以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征派赋役,具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甚至危及中央政权。秦朝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官位概不世袭,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央。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变革。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12分)

(4)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地方设立行省,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4分)

西方政治制度论文 篇5

(一)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制度的本质:

1,西方政党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是适应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需要的。

它对资产阶级的统治尤其本身的优点。

(1)资产阶级可以借此挑选如意的代理人。

(2)可以调节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派别、集团的矛盾。

(3)一般情况下可以防止个人专制独裁。

(4)有利于资产阶级对证券实行监督与制约,实行“间接控制”。

(5)有利于欺骗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似乎资产阶级代理人经过普选便是人民的、是全民民主,全民国家。两个党一个在台上一个在台下他们似乎可以互相监督,是群众感到这个当不行可以再换一个有选择的余地,这样就可以缓解群众对资产阶级制度的不满,并把这种不满纳入资本主义合法的轨道。

(6)资产阶级可以利用在野党充当后备军,当一个党执政几年使群总失望或引起群众不满时,可以通过选举及时换人,避免政治危机。

(7)可以组织物产阶级政党发展壮大和通过竞选执政。

(8)可以收买一些所谓的平民政治家从政、做代理人,使群众感到可以凭借个人本事爬上高位。

(9)所有这些,都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统治的巩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2,西方政治制度共同遵循的原则是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1)资本主义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个人资产的私有制。

(2)不允许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用革命手段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3)资本主义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及议会制不可动摇,归根结底还是维护资本主义的利益。

(4)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

3,西方政党制度千方百计阻止物产阶级政党通过选举制度执掌政权,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1)资产阶级政党吧自己装扮成人民党、全民党。认为他们本身是代表人民利益的。资产阶级政党相互之间,也竭力渲染他们的分歧,或提出一些代表某一阶层某一地区人民的利益的政策主张,似乎总有一个党史代表该阶层的,该地区劳

动人民的,是他们相信可以在现实制度内事先他们的要求。

(2)通过种种手段,把原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或社会主义政体改造成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党,一种是对工人实行上层收买使公认的领袖蜕变成依附资产阶级的政客和工会官僚,使工人阶级追随某一资产阶级政党,把他们的经济政治斗争纳入资产阶级允许的轨道,另一种是把资产阶级代理人直接混入工人组织和社会主义团体,篡夺领导权,把这些政党团体变成他们进行整治活动的资本或蜕变成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资产阶级政党。

综上所述,西方政党制度是维护资产阶级经济,政治统治和利益的精巧工具,是资产阶级政党分赃制。在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通过两党制和多党制轮流执政,维护其经济,政治统治。执政党除了维护资产阶级政体利益外,还要特别维护其所代表的阶级和集团利益。所以从总的说来资产阶级的政党就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自身的各种利益而组建的一个团体,无论他的名字和方式有什么改变其无非都是为了维护私有制,维护资产阶级大财团的利益。

(二)资产阶级政党的作用:

这个作用可以从四个反方面来分析。

1,阶级的宣传教育者。

资产阶级通过政党像本阶级和人民群众宣传本阶级的政治主张,使本阶级能及时了解的利益,从而提高阶级意识,为本阶级的利益服务,同时通过宣传鼓动与意识形态斗争,争取群众,以维护本当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和获取执政地位,资产阶级通过这些手段麻痹群众,人们以为自己是利益的获得者,其实恰恰相反,人民的利益收到了大大的损害,这一系列的行为无非是在给人民洗脑,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本身的利益。

2,阶级的领导者。

阶级的组织者。资产阶级通过政党培养、挑选、配备各级领导人,以便能更有效地代表和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政党是培养本阶级、阶层、集团政治人才的机构,是一个培养干部的学校,培养执政者、议员、内阁成员。州长等。同事,资产阶级通过政党把本阶级、阶层的各种人员组织起来,为本阶级的共同目标共同奋斗。政党本身就是一个组织,它的这个组织有强大的组织和纪律性这个组织需要有统一的纲领,统一的领导者,培养出自己的在各个岗位的工具,归根揭底还是为了培养自己的人,维护自己的利益。

3,国家政治权利的执政者或争夺者。

资产阶级政党不是国家机关,也不是国家组织,但其活动与国家政治权利紧密相连。资产阶级正式通过政党来领导或敢于国家政权的。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办法控制和干预国家政权,首先是控制选举,选出能为自己服务的人。控制议会,通过控制一会的多数席位,从而控制立法,把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有就是控制政府,资产阶级政党在取得执政地位后,以政府的名义向社会发号施令,推行有利于本阶级、阶层、集团的政策,维护本阶级利益。

总的说来,资产阶级正当的作用就是资产阶级维护其经济、政治统治的工具,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生活程序化、制度化法律化,美欧资产阶级政党制度,就没有现在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这些事我们把话题回归到了政党的含义上来,政党是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为了执掌和参与国家政权,以维护其利益而建立的、有纲领的政治组织。资产阶级政党是资产阶级利益的的代表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争夺执政权力的工具,是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制的工具。政党制度是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中形成的正当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政、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与其他政党的相互关系制度,换句话说政党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党形式或干预国家政权政治活动的的方式的总和,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就是资产阶级通过政党掌握国家着呢股权,控制全国政治生活以实行统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总称。

(三)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

1、政党的类型:(1)正当的类型,政党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划分。一种是按政党所代表的阶级进行划分,主要可以分为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两大类。由于资产阶级分为不同的阶层和利益集团,也由于资产阶级需要以两党或多党来轮流执政进行统治,因而西方国家一国都有两个甚至多个资产阶级政党,此外还有地主阶级政党、小资产阶级政党和多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

(2)一种是按政党的政治地位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执政党和在野党,还可以分为合法当、非法当和地下党。

(3)一种是按照政党在政党政治中所起作用大小进行的分类,可以分为体制内政党和体制外政党。体制内政党是指在一国政党政治中,在议会中具有一定影响的政党;体制外政党则是指一国中的一些小党,他们虽然合法存在但在该国政党政治和议会中影响很小甚至不能进入议会。

(4)一种是按意识形态划分,在西方国家主要有资本主义政党、民主社会主义

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等,也有的分为右翼政党,中间政党,右翼政党。

(5)一种是按政党的组织状况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组织严密型和组织松散型政党。

2、政党制度的类型:政党制度的分类则不同于政党的分类。两党制度的分类或类型是以国家内部的执政党的数目作为划分标准,其类型可以分为来那个当值、多党制和一党制,这是迄今为止最为普遍的一种政党制度的分类方法。

(1)两党制即由两个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的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一是在一个国家有两个以上的政党,但居垄断地位的政党只有两个;二是两个大党势均力敌,长期轮流执掌政治权利;三是两党通过竞选,夺取议会多数席位四是其他小党没有希望掌权,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也实行两党制。实行两党制的原因,最初是历史的自然发展起来的,后来则是该国法律规定,国家在经费方面支持两大党,限制其他政党的发展和竞选,西方学者一般吹捧两党制。

(2)多党制,就是有两个以上的政党联合或轮流执掌政权的制度。其特点为:一是国内存在三个以上的政党,但没有一个政党能够长期保持优势,通过采取几个政党联盟联合执政的办法;二是通过选举采取比例代表制,即根据参加竞选的个政党候选人所得的选举票数按比例分配议席;四是这种制度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政府更迭频繁,影响政局稳定。形成多党制既有历史原因也是有这些国家统治集团内部力量对比关系所决定的。第二系世界大战后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均属实行多党制的国家。

《纸牌屋》,戳到西方政治的软肋 篇6

国会山上的阴谋家

《纸牌屋》是英国政治小说家迈克尔·多布斯的经典作品,描写了众议院多数党党鞭弗朗西斯·厄库哈特被权力支配,也被权力掏空的人生。所谓党鞭,指的是西方议会党团中维护党内团结、让本党党员们在议会博弈中“保持队形”的人。

1990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把《纸牌屋》搬上荧屏,由当时英国最知名的莎士比亚戏剧演员伊安·理查德森(下文称理查德森)主演。理查德森说,当他最初读《纸牌屋》剧本时,便发觉该剧男主人公与他主演多年的莎翁戏剧人物“理查三世”极其相似。在后来拍摄时,理查德森始终是以刻画理查三世的方式表现剧中那个工于心计的男主角。

因为出色的表演和精彩的剧情,BBC版的《纸牌屋》大受欢迎。2000年,它还在英国电影协会评选的“100部最佳电视剧”中上榜。此次美国导演芬奇的翻拍,不仅将议会政治斗争战场从英国搬到了美国,剧情也进行了重新创作,口味更重,阴谋更深,戏剧性大大提高。

美版《纸牌屋》的男主角变成了来自南卡罗来纳州的众议员弗朗西斯·安德伍德(下文称安德伍德),这个姓来自于美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第一位民主党党鞭奥斯卡·安德伍德。他生于1862年,是亚拉巴马州的众议员,在1900年成为民主党党鞭。

真实的美国政坛中,党鞭地位仅次于党派领袖,在党内协调中发挥着重大影响力。剧中的安德伍德,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多项政治交易的幕后推手:他在大选中鞍前马后,帮助加里特·沃克成功登上总统宝座。后者却没有兑现将国务卿职位给他的承诺,在同样具有野心的妻子的帮助下,安德伍德对那些背叛他的人展开了精心报复,“他不动声色地拆总统的台,将对手一个个扳倒,手上却不沾一滴血。”

在《纸牌屋》中,党派政治、非政府组织、新闻媒体、游说集团、工会等多方利益交织在一起,给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美国政治课。权力、欲望、幕后交易、阴谋算计错综复杂,上演了一出跌宕起伏的政治大戏。

网络数据选出来的“最佳组合”

《纸牌屋》如此受关注,导演和主演功不可没,制作方最初寻找阵容时,也颇费了一番心思。

本来,美国几大电视公司都有意将《纸牌屋》改编后重新制作,但经过一番竞价,在线视频服务网站Netflix最终得到了改编权。Netflix能通过网络点播,及时收集用户长期以来的观看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后台分析,该网站的首席内容官泰德·萨兰多斯说,正是在调查了用户的观影数据后他们才做出决定——《纸牌屋》应该由芬奇执导,凯文·史派西(下文称史派西)领衔主演。

芬奇是一位不落俗套的导演,有影评人这样评价他:“如果你想看有声势、又热闹、还要能牵动你的脑子让你思考的电影,芬奇无疑是你的选择。”他的作品《龙纹身的女孩》、《社交网络》、《本杰明·巴顿奇事》、《七宗罪》等,都是近些年美国电影中的上乘之作。

对于拍电视的邀约,51岁的芬奇欣然应允。“过去10年,电影带来的刺激越来越模式化,未来深刻的角色和最好的剧本都将出现在电视行业。”芬奇如此说道。

在拍摄过程中,Netflix公司赋予芬奇绝对的导演权威。“他们十分尊重我,基本上就是说‘去把我们谈论的东西造出来吧’。”而芬奇则把他擅长的流畅叙事和悬念堆叠都融合到了《纸牌屋》里,让政坛的强大、龌龊、无所不能与无所不用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2011年,芬奇逐个给候选演员打电话。史派西接到出演安德伍德的邀请后,犹豫着是否能腾出一年时间,因为他正在排舞台剧《理查三世》。芬奇一听,在电话那头兴奋地说:“那么这戏的男主角更是非你莫属了。”

作为凭借《非常嫌疑犯》和《美国丽人》两夺奥斯卡影帝的实力派演员,今年54岁的史派西是政治题材影片的常客。2008年,他曾在反映美国2000年大选内幕的电影《选票风云》中扮演副总统的幕僚;2010年,他又主演了以华盛顿知名说客杰克·阿布拉莫夫为原型创作的影片《政客杰克》。这两个角色都让他获得了金球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在《纸牌屋》中,史派西将老谋深算的安德伍德刻画得入木三分——温文尔雅、不动声色,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多数人被其算计而不知。他还时不时地面对镜头,将心里话对观众讲出来,让观众产生一种与他同谋的感觉。

在现实生活中,史派西对政治也不陌生。1976年,他还念高中时,就参与了吉米·卡特的总统竞选工作。他和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是挚友,经常有机会和政客共处一室。“因为我经常能接触到那些非常重要的掌权人物,所以我会不自觉地吸收他们身上的某些特性。”史派西说。

史派西曾透露自己模仿克林顿的趣事,“我认识克林顿很久了,而他也喜欢我模仿他,他甚至想让我去代他做演讲。他开玩笑说,‘我累了,嗓子疼,你能代我在晚上发表演讲吗?’然后他在我开始模仿之后打断我,‘不行,你学得太像了!我还是自己来吧’。”

政治剧永远有观众

《纸牌屋》的成功印证了影视圈的一句老话:“政治剧永远有观众”。与《24小时》、《白宫风云》等“正能量”汇集的美剧不同,《纸牌屋》里谎言遍布,充满着阴谋和政治的黑暗面。史派西曾评价过安德伍德:“乍一看是一个心狠手辣的角色,但同时他也是一名高效的政客。我觉得观众能有这样道德层面上的辩论,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除了政治斗争中的复杂人性,《纸牌屋》也有对现实美国政治的影射。比如,总统安排安德伍德考察了副总统人选,最后提名的却是安德伍德本人,这来自于2000年小布什任命副总统切尼的故事。再比如,安德伍德瞄了一眼年轻女记者臀部的情节,就源自2009年奥巴马和萨科齐偷窥擦身而过的一位金发美女臀部的场景。剧中,在安德伍德的策划下,总统原定的国务卿人选因发表不当言论,最终未能成功上位,这一桥段也被认为是在影射奥巴马2012年的换国务卿举动。

西方政治 篇7

(一) 马基雅维里 (1469-1527) :为结束意大利的四分五裂而弹精竭虑

马基雅维里的强力政治观体现在《君主论》一书中。在该书中, 马基雅维里几近狂热地鼓吹君主制, 千方百计地为君主出谋划策, 但在撰写《李维史论》时, 却又热情讴歌共和制。他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了应然世界, 而非理想王国, 在马基雅维里看来, 共和制是最为理想的政体, 但共和政体必须在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中才能实行。在当时的意大利要建立秩序的惟一前提就是给予君主以无限的权力, 建立君主专制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他认为, 在国家统一之后, 还是应该实行共和制。他的观点源于对日益强大的君主专制邻国的关注和对意大利四分五裂的现实的深刻洞察, 发现了“现实的非道德性”这个残酷的真理。他说:“许多人曾经幻想那些从来没有人见过或者知道在实际上存在过的共和国和君主国。可是人们实际上怎样生活同人们应当怎样生活, 其距离是如此之大, 以致一个人要是为了应该怎样办而把实际上怎么回事置诸脑后, 那么他不但不能保存自己, 反而会导致自我毁灭。因为一个人如果在一切事情上发誓以善良自持, 那么厕身于许多不善良的人当中定会遭到毁灭。”[1]P73于是, 世俗的君主可以摆脱道德束缚, 成就统一国家、为人民提供安康生活的宏图伟业, 为达此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必要时可以采用残暴手段, 不必为自己恶行招致的责备而感到不安。“君主为着使自己的臣民团结一致和同心同德, 对于残酷这个恶名就不应有所介意, 因为除了极少数的事例之外, 他比起那些由于仁慈、坐视发生混乱、凶杀、劫掠随之而起的人说来, 是仁慈得多了, 因为后者总是使整个社会受到损害, 而君主执行刑罚不过损害个别人罢了。”[1]P79仁慈、慷慨等善行如果不能保障人民的社会秩序, 善行如同恶行一样可以招致憎恨。不过, 无助于国家统一的惨无人道、穷凶极恶是应该受到指责的。他告诫道:“如果可能的话, 他还是不要背离善良之道”。[1]P85柏林 (1909-1997) 认为马基雅维里并不是一个把政治与道德分开的非道德主义者, 而是指出了两种不同的道路, 一为公共世界的道德, 二为私人生活的道德, 这两种道德源于不同的需要, 它们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冲突, [2p250只是后一种独善其身的道德生活注定在政治上变得无能。

马基雅维里的强力政治观, 因其鼓吹君主专制而招致广泛而激烈的批评。事实上, 其强力政治观之冷酷实源于对冷峻现实的洞察, 他不是在教人为恶, 而是在劝人务实, 采取实际有效的手段来拯救祖国, 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强大, 耽于理想, 于现实无益。

(二) 布丹 (1530-1596) :为发展法国资本主义而寻求王权庇护下的秩序

布丹作为近代兴起的绝对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 他的主权学说中透露着强力政治观。布丹认为主权具有绝对和永久的性质。主权的绝对性是指它的至高无上、不受限制以及不可分割。主权高于任何其它政治权力, 就是不受法律的限制;主权的永久性, 指它不受时间、任期的限制, 主权者生命有限, 主权的存在却是永恒的。

布丹认为将最高的政治权力寄予君主是当时法国便利有效的统治方式, 布丹明确表示他对君主制的偏爱。只有君主集权, 才能给社会带来和平与秩序。他主张, “绝不允许臣下以任何意图反抗主权者, 无论这个暴君是多么邪恶与残暴。臣下所能做的, 只能是在不违背自然法和上帝之法的前提下———逃离、隐匿、躲避, 宁可受死也不冒犯主权者的生命和荣誉”。[3]“他明确断言, 政府的基本目的是保护秩序, 而不是自由。”[4]P146布丹对权威与秩序的渴望是当时法国1562-1598年宗教战争的产物。

尽管布丹坚持主权的绝对性, 强调公民必须服从主权者的命令, 但其强力政治观并妨害公民在国家里享有财产自由, 主权者要服从神法和自然法, 不得侵犯家庭的财产权利。

(三) 霍布斯 (1588-1679) 的利维坦:强力之下的权威

马基雅维里关于国家和君权的学说切断了国家、君权与上帝的联系。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推翻了“君权神授”说, 而代之以社会契约论的观点论证国家的绝对性 (君主制的绝对权威) , 其理论从系统性以及深度和广泛性上讲, 比马基雅维里更胜一筹。霍布斯的强力政治观倡导一种绝对主义的专制国家, 但潜藏着自由主义的暗流。

霍布斯把人类进入社会, 组成国家以前的时期设想为人人自危的普遍争斗的自然状态。这种自然状态是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状态。因为人们生而平等、自由, “所有人对所有的东西都有权利”[5]P138, 而人是自私贪婪、有无限欲望的, 又没有一个共同的权力使大家摄服, 于是纷争不断, 无所谓公正、正义。人们基于保全自己的自然理性, 寻求和平之道, 选择放弃为所欲为的自由, 彼此之间订立契约, 全部放弃自己的自然权利, 转让给一个主权者 (君主或议会) 组成一个政治国家, “这就是伟大的利维坦 (Leviathan) 的诞生———用更尊敬的方式来说, 这就是活的上帝的诞生”。[5]132

霍氏强力政治观集中体现为国家的主权者及其权力的绝对性。主权者的权力源于臣民的转让, 他并未与任何臣民签约, 不受契约的约束。他认为主权者一旦获得授权, 其权力就是高无上的、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5]10臣民对权利的转让既是一次性的也是全部的转让, 而且永远不能收回, 纵然主权者做对臣民不利的事情, 臣民也不许反抗、控诉或有任何怨言, 因为主权者对臣民无侵害之说, 因为臣民授权予主权时, 主权者的行为就成为自己的行为了, 臣民不会自己侵害自己。[5]p194这样, 人民丧失了任何政治权利, 让人民听任主权者的任意宰割而不能有任何反抗的表示。霍布斯所主张的国家, 是一种极端的专制主义的国家。他自然就极力推崇君主专制而否定民主制。他说, 在民主制下, 各派争权夺利, 力图把一派的利益置于国家之上, 意见容易分歧, 且容易朝令夕改。在君主制下, 整个国家就是君主一人的私有财产, 君主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公利。君主集一切大权于一身, 便可避免争斗。当然他对君主专制的弊端也是心中有数的, 在在寻求国家庇护的同时牺牲个人自由是无奈但合乎理性的选择, 按照“两害相较取其轻”的原则, 得比失多, 最坏的君主制也比自然状态或无政府状态要好。“人们今生的状况是不可能没有弊端的, 然而任何国家之中最大的弊端却没有不是由于臣民不服从和破坏建立国家的信约而来的。”[5p161“其实一切政府形式中的权力, 只要完整到足以保障臣民, 便全是一样的。人类的事情决不可能没有一点毛病, 而任何政府形式可能对全体人民普遍发生的最大不利跟伴随内战而来的惨状和可怕的灾难相比起来或者跟那种无人统治, 没有服从法律与强制力量以约束其人民的掠夺与复仇之手的紊乱状态比起来, 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5]p141

可见, 霍布斯主张赋予主权者如此之大的权力, 其目的是使大家彼此过和平的生活。创建国家的目的是出于人们的理性和幸福生活的需要。[5]p9他的强力政治观具有反封建割据和反分裂的意义, 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他鼓吹的君主专制在其实质内容上已与封建君专制有本质区别, 其专制主义外表下潜藏着自由主义的暗流。主要表现有二。其一, 自由是霍布斯学说中的初始概念, 生而自由平等的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 缔结契约, 形成政府, 政府的产生是为了保护自然权利, 并且主权者一旦放弃主权, 臣民就恢复了绝对的天赋自由。如此就可以推导出:政治和政权的基础是权利。这样, 他的“权力政治”的色彩就淡化了, 而“权利政治”的色彩鲜明了起来。[6]社会和国家并非先验的存在, 也不是道德的实体, 它只不过是由每个个体为了实现生命保全而组成的人造之物, 是人确定和调整现实利益的工具。个人及其权利是第一位的, 社会和国家是第二位的。[7]其二, 法律限制以外, 个人享有一切行为的自由, 包括“买卖或其他契约行为的自由, 选择自已住所、饮食、生业, 以及按自己认为适宜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子女的自由等等”。[5]p165“霍布斯第一次把国家权力限制在政治活动领域里, 而把经济领域作为自治的领域留给了个人。”[4]p200这对于分权制衡的宪政思想的产生具有先天优势。

二、现代经验主义强力政治观

强力政治观在现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亨廷顿 (1927-2008) , 其强力政治的观点集中体现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 该书“全部价值在于贡献了这样一个告诫:抛弃乌托邦”[8]。亨廷顿立足经验, 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了“强力政治”的效用。在该书中他把对政治稳定的追求是其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会引起动乱和不稳定, 要消除这种不稳定, 必须首先建立起强大政府, “权威的分散与现代化是不相容的, 权威必须集中于某些坚强有力的个人或集团手中”[9]p84。而强大政府的构建和维持依赖于强大政党的缔造和巩固, “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 一党制度较之多元政党体制更趋向于稳定。”[9]352一个政府强大与否, 稳定不稳定, 主要看其完善政治制度化的速度与扩大群众参与水平二者之间能否保持平衡, 即强大政府也就是有能力制衡政治参与的政府。他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 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9]p31政治混乱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现代性, 而在于为实现现代性所进行的努力。[9]p32政治秩序的稳定是现代化的首要条件, 为此, 可以暂时牺牲民主与自由。“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 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 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必须先存在权威, 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9]P6

亨廷顿还通过对共产主义国家的考察力图表明:一个国家可以具有高度的政治制度化而不一定是民主的, 这实际上告诉我们不能光用民主的因素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现代性。亨廷顿则认为就政治现代化而言, “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 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 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9]p1。他因此也被人批评为“具有明显的保守主义和独裁主义倾向。”[10]p341与马基雅维里主张的现实的政体应为“君主制”, 而理想政体应为“共和制”一样, 亨廷顿虽然推崇强力政治观, 对民主价值亦有偏爱。后来他认为民主化的运动是一项全球化的运动, 现代世界的总体趋势一直是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他撰写《第三波》一书是因为“相信民主政治本身是好东西。”[11]前言p3

三、西方近代以来“强力政治观”的特点

主张强力政治观的这些思想家们多生于动荡社会, 主张通过“强力”来实现秩序, 认为当秩序与自由二者不可兼得时, 秩序比自由更重要, 这是强力政治观最显著的特点。

自中世纪结束以后, 西欧各国逐渐开启了现代化的历程。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展开, 政治思想家开始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与社会, 人的理性备受推崇。从马基雅维里到亨廷顿, 他们的强力政治观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政治哲学从古希腊以来的追求“善”, 转变成了追求“和平”、“秩序”。理想社会的标准一再降低, 这是思想家“直面现实”的选择。他们不再耽于理想的设计, 而是务实地通过“强力”建构一个国家的基本秩序。强力政治观的现实主义风格是与整个社会世界的世俗化进程相一致的。

同样, 在中世纪结束后, 绝对主义王朝国家发展壮大, 它能在其疆域内实施比较有力的统治。尽管马基雅维里、布丹和霍布斯等人的强力政治观服务于绝对主义王权, 客观上也为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有助于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事实上, 绝对主义国家已经具备了现代民族国家的许多特征。而亨廷顿的强力政治观则为二战后新生国家的民族国家建设与现代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要:强力政治观崇尚实力, 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 以保证国家的秩序与和平。本文就梳理了马基雅维里、布丹、霍布斯、亨廷顿思想中的强力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主要有三个特点。

西方国家公民教育政治功能及借鉴 篇8

关键词:西方国家,公民教育,政治功能,借鉴

长期以来, 西方国家重视其公民教育, 从西方国家公民教育的内容来看, 其实质基本等同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西方国家公民教育中, 所有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或者地区都着力加强其公民教育的政治功能, 绝不存在所谓的“淡化政治”的做法。概况起来讲, 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 其政治功能在于整合分歧、化解矛盾、服务发展、稳定社会、巩固政权。

一、西方国家公民教育政治功能的主要体现

1. 通过公民教育大力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宣传与灌输

西方国家拥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发达文化产业及传媒工具。它们通过公民教育等种种手段, 使美其会的主流价值观渗透到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美国来讲, 其利用公民教育在宣传期主流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积极利用宗教的影响力, 虽然多数美国人对宗教教义并不是非常的了解, 但是美国社会中世俗化了的宗教精神却深深的约束着美国人, 美国公民教育往往结和世俗化的宗教宣讲, 塑造美国公民的道德伦理意识。第二, 在美国其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就是进行公民教育。在19世纪末, 美国许多教育家逐步认识到当时对青少年政治教育的狭隘化倾向, 此后, 经过不断研究和完善, 美国逐渐推行强化了美国学校的公民教育。其学校公民教育围绕着建立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目标, 宣扬美国主流价值观, 培养青年对美国精神, 美国理念的自觉接受和维护。第三, 利用媒体传播将各种观念灌输到其公民的的脑子里, 人们所看到的, 所听到的, 都是可控的, 都是由控制新闻媒体的人能掌握的。当时任美国总统里根, 在其任期届满的时候, 邀请美国主要新闻媒体, 向他们致谢道:“美国的价值观和利益在新闻、文化中体现, 这是美国的意志和财富”。第四, 通过法律手段规范其公民意识形态及思想言行, 美国宪法里有许多条款都涉及到此项内容。美国法律属普通法系, 采用判例法的审批方,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出版作品中或者一些极端言论本身根据推测会产生暴力行为的倾向就可对其进行控诉, 所以说, 美国法律实际上对其公民的言论及意识形态价值观有着较为严格的制约。第五, 美国社会有着强大的社会宣传机器, 其主流价值观通过无处不在、形式多样的方式得以宣传。美国社会的各个政党、大中小学校、各类社团等形式各异的组织, 宣传主流价值观的电影、电视剧等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通过网络报纸新闻传媒等多种媒介, 广泛兴建各种历史纪念场馆等, 其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得到极为深入的宣传、控制和引导。

2. 通过公民教育加强公民的品德教育和权责教育, 培养合格公民

西方国家传统的公民教育, 主要内容是培养公民的品德意识。作为公民品德教育, 其应有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公民的诚信、正直、自尊、友爱, 等等。但是作为现代公民教育, 更要培养公民的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良好品德, 在注重其美好品德行为的同时, 要强调公民的权责意识, 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参与经济社会发展, 能够有效的承担和使用自己应有政治权利, 积极行使参政、议政的政治责任。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只有包含公民品德教育和公民权责教育两个方面的公民教育才是完整的公民教育。就美国公民教育中的权责教育来看, 其所包涵的主要内容有:第一, 强调每个个体所应充分享有的权利。诸如个人生命的权利、自主自由行动权利、尊严的权利、安全的权利、机会均等的权利、公平正义的权利、个人隐私的权利和拥有私人财产的权利;第二, 强调个人所应享有的自由。美国公民教育十分强调对个人各种自由权利保证, 个人自由一般来说包括政治参与的自由、信仰宗教的自由、思想意识的自由、集会出版自由、咨询获得信息的自由及表达个人感情的自由。第三, 强调个人所应承担的具体责任。美国公民教育对个人具体责任主要强调的内容有:尊重人的生命权、尊重他人所拥有的权利、自由、宽容、有同情心、自我控制、参与民主程序、尊重他人财产等。第四, 政府及其职能。具体内容有, 由人民来选举政府, 政府必须要尊重和保护个人应有的权利和自由, 政府的职责之一就是保护民权, 政府存在的意义在于为大众谋求福祉。总之, 美国广泛开展的公民权责教育, 其最终落脚点在于培养美国“好公民”。

二、西方国家强调公民教育的政治功能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借鉴意义

1. 着力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提高驾驭意识形态的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 社会成员利益分化加剧, 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 我们社会上出现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淡化的现象, 社会成员对改革的要求和态度也有了很大的分歧。长期存在于我们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讲假话、大话、空话、套话等种种形式主义的做法, 严重弱化了我们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在思想宣传和道德价值观教育方面, 我们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僵化的套路, 理论逐渐狭隘化与实践逐步脱节。主流意识形态的缺位问题在今天非常尖锐的凸显出来。毫不夸张的说, 意识形态关乎我们国家的软实力, 关乎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从西方国家着力加强其公民教育, 倡导其主流价值理念的公民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认识到, 必须要加强我们国家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党的各级组织是意识形态教育的落实者, 在具体工作中要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种宣传渠道, 加大对基层思想文化设施的投入, 以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灌输。对电视、广播、报纸、网路等新闻传播媒介要加强管理, 对一些危害社会主流价值的行为做法予以严厉打击, 同时树立典型的正面形象, 通过榜样来引导社会成员。

2. 加强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公民责任意识宣传教育,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对人民群众进行道德观、价值观和公民责任意识的宣传教育, 是维持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方法。长久以来, 我们在各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单向度的强调理想信念、宏伟目标等大道理的宣讲, 造成思想政治工作逐渐的狭隘化, 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宣讲逐渐麻木, 甚至有抵触情绪。从西方国家公民教育的实施过程来看, 注重对人的基础教育以及着力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质, 是其取得公民教育成功的重要经验。因此,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加强道德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注重公民责任意识的宣传教育, 把对人民群众基本素质的提高放到重要位置, 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标准来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淑英.西方国家公民教育政治功能分析及我国借鉴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34) .

[2]王英.美国如何建立社会主流价值观[N].学习时报, 2012-03-19.

专题一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篇9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2年高考天津文综卷历史·2) 清雍正年间, 军机处设在皇宫内, 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 任命谕旨通常说, 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答案:C

解题技巧:本题属于情境材料式选择题,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与调用知识的能力。从题干材料可知, “军机处设在皇宫内”, 因而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其位置“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 因而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清朝时把不设专官的机构或非专任的官职称为“行走”, “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说明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由此可知, 选项A、B、D都能在材料中得到体现。“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 说明军机处官员遴选的标准是与皇帝的亲疏远近, 而非才德。故正确选项是C项。

变式练习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 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 若是一一咨禀, 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 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 不须咨禀……交他每 (们) 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答案:B

示例2 (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卷·10)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 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 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 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 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 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 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 抑制朋党之争

答案:B

解题技巧:本题以直接叙述的方式创设情境, 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认识。题干中“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和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行宰相权等内容, 反映皇帝分割相权, 以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目的是加强专制皇权。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取士、分工协作、抑制朋党等方面的内容, 故排除A、C、D三项。

变式练习隋唐以前, 官府设有谱局, 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 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答案:D

示例3 (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4)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 被告上法庭, 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 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 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答案:B

解题技巧:本题属于情境式材料选择题, 旨在考查学生对罗马法制的认识和理解能力。通过题干材料可知, 原告因在法庭辩论中误将“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导致败诉, 这一案例充分说明当时罗马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罗马法规定私有财产神圣而不可侵犯, A项表述错误;审判结果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 不涉及审判程序和法律解释问题, C、D项错误。故正确选项是B项。

变式练习“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顺序依次进入, 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 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 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答案:A

【重点突破】

1.现实生活中的制度印记

(1) 分封制与地名、姓氏的由来:约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伐纣灭商, 建立周朝, 为了巩固统治, 实行分封制, 后周公旦辅佐成王, 继续实行分封制。周朝先后分封同姓、异姓诸侯国1300余个, 其中较大的有齐、鲁、燕、楚、秦、晋等国。今天山东省简称为鲁、山西省简称为晋、陕西省简称为秦等, 都是源自于西周时期的封国。春秋末年, 韩、赵、魏三国瓜分了晋国。《商君书·徕民》:“秦之所与邻者, 三晋也。”《战国策·赵策》:“三晋合而秦弱, 三晋离而秦强。”后世以三晋之地大部在山西, 故山西的别称为三晋。到战国末年, 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 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 齐鲁便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 进而形成地域概念。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 故习惯上称山东为齐鲁大地。湖北古属楚国, 河北古属燕赵。故在今天的报刊出版中才有了山西省的《三晋都市报》、山东省的《齐鲁晚报》、湖北省的《楚天都市报》、河北省的《燕赵都市报》等。周朝时期, 受封者及其后代以封国、采邑地、官职名称为氏, 后逐渐演化以“氏”为“姓”, 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各种汉姓。例如周公旦是鲁国的国君, 当他回朝廷任职以后, 就由他的嫡长子伯禽到鲁国继承君位, 为鲁公。鲁公的弟弟们必须分出自成一家, 建立新氏。所以凡被分封到凡地, 成为凡氏的始祖;伯龄被分封到蒋地, 成为蒋氏的始祖;他的四弟被分封到邢地, 成为邢氏的始祖;胙侯被分封到胙, 成为胙氏的始祖, 后来又改为作氏;茅权被分封到茅地, 成为茅氏的始祖等。

(2) 宗法制对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影响: (1) 忠孝观念。在西周实行的宗法制下, 家与国为同一结构, 这种宗法制结构的明显特点在中国封建社会被长期保留下来。家国同构具体表现为“家是小国, 国是大家”。在家庭或家族内, 父亲地位尊, 权力最大;在国内, 君主的地位至尊, 权力至大。所以, 家长在家庭中就像君主一样, 即“家人有严君焉, 父母之谓也”。而君主就是全国指名的严父, 各级行政长官也被百姓视为父母, 所谓“夫君者, 民众父母也”。这种结构表明宗法关系渗透社会各个方面, 它掩盖了阶级关系、等级关系, 家国同构直接导致了家庭或家庭成员和国家子民在本质上的统一, 这就是忠孝同义, 也即“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之说。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 必先齐其家”的说法。忠的内容和孝一样都是对权力的绝对顺从, 所不同的仅仅在于他们所顺从的对象不一样。《孝经》称:“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 忠和孝成为中国的道德本位, 忠孝观念深入民心。 (2) 男尊女卑。宗法制中血缘集团在世系排列上完全排斥女性成员, 女性在继承方面没有权力。西周的家庭关系与宗法制度密切联系, 突出地表现为“父权统制, 男尊女卑”的观念及夫妻不平等。今天, 重男轻女、养儿传宗等观念即是宗法观念的贻害。 (3) 社会心理。以血缘为纽带的个人、家庭、国家是自下而上的从属关系和自上而下的统属关系。这种逆向互济的双重关系决定了个人在处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上, 往往强调整体的至上性和个体对整体的服从性, 以达到整体内部的平衡。个体在整体内部紧密的人际关系中, 也得到某种情感满足和生活、安全上的庇护。整体至上性在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中积淀为集体主义精神、主人翁的责任感和顾全大局的情操, 同时也带来了抹杀个性、安时守分、奴性自卑的依附心理。 (4) 人际关系。以血缘纽带相联系的人际关系充满了人情味和非理性色彩, 人们在广泛的人际交往中总要染上点亲情、乡情色彩才觉稳妥。这种浓厚的感情色彩造就了中华民族忍让、同情、宽容、大度的美德, 同时也因过于重人情、亲情, 而带来裙带风气、荫庇心态、宗派倾向等不良习性。

2.郡县制、行省制与当今中国地方机构设置

在当今中国地方政府机构的设置中, 采用省、市、县和乡四级管理体制, 由中央垂直管理。其中县和省的设置分别起源于春秋和元朝。

春秋时代, 为了因应诸侯争霸的需要, 一些诸侯国开始设置县并直接任命一些不得世袭的官员为地方官, 从而使分散的权力层层集中于中央, 防止因分封而导致分裂。至战国时代, 这种制度逐渐为各强国采用。秦统一后, 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郡以下的一级行政机构是县。郡守、县令 (或县长) 由皇帝直接任免, 不得世袭。郡县制废除了奴隶主旧贵族时代的世袭特权, 有利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废除了分封制, 基本上解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对封建中央政权的威胁, 既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为后来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行省是元朝统治时期广泛设立于全国的地方大行政区, 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省”的本意为宫禁, 引申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 因此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 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它滥觞于魏晋北朝、隋朝、唐初以及金初短期出现过的“行台省”, 到金朝后期再出现时, 已较频繁地使用行省的简称。随着全国的统一, 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 “掌国庶务, 统郡县, 镇边鄙, 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 军国重事, 无不领之”。明朝废宰相, 中央已无称“省”的官府。地方的行省一称虽亦废止, 但代之而设的布政使司在习惯上仍被称为行省或“省”。于是“省”的含义遂由宫禁、中枢机要等转变为地方行政机构, 影响直至今日, 而元朝行省正是导致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从制度层面而言, 元朝行省辖区广阔, 权力集中, 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 与此前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体制明显有异。作为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元朝能够对空前广袤的疆域统治近百年, 行省制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3.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矛盾构成及其演变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一系列制度的设置, 使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下来。在这一制度之下有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从汉至清, 中国古代一系列制度的变革与调整都是围绕着这两对矛盾展开的。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秦朝时, 丞相“掌承天子, 助理万机”, 实乃“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 尽管也有御史大夫和太尉的牵制, 但御史大夫是副手, 太尉又不常设, 因此相权对皇权构成了严重的挑战。由于秦朝统治时间短暂,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尚未充分暴露出来。汉承秦制。汉初相权很大, 严重危及皇权。汉武帝时, 设中朝 (内朝) , 成员为皇帝的亲信近臣 (侍从、秘书, 这些人身份低微, 被皇帝破格使用, 使其担任尚书令、侍中等) , 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 导致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构成的官僚机构成了“外朝”, 被拒于政治决策之外, 相权削弱, 君权加强。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传统的“首长制”宰相变成了“委员制”宰相, 人数增多, 权力被分散, 权臣无法独揽大权, 皇权得到了加强。北宋在中央的分权上继承了隋唐的“优良传统”, 财、军、政权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此后, 在元朝虽有反复, 但这不过是相权的“回光返照”而已。到明朝, 废丞相, 权分六部, 归皇帝直接掌控, 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至高无上的皇权最后战胜了与之对抗的相权。清朝设立军机处, 更使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从汉到清, 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中, 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皇帝削弱相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分割相权, 把相权一分为二 (三或更多) , 使之相互牵制, 彼此制约, 从而保证君权的独尊。二是转移相权, 即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 (外朝或外廷的大臣) 向皇帝身边的人 (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 转移。

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自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 “有叛人而无叛吏”, 加强了中央集权。汉初郡国并行, 引发叛乱, 到武帝时推恩令的推行, 削弱了地方势力。隋唐时, 地方势力强大, 最后导致五代十国的乱局。到北宋, 鉴于五代之弊, 收精兵, 削实权, 制钱谷, 此三项措施实行之后, 地方彻底失去了和中央对抗的物质基础。自汉代以来, 中央政权为消除地方割据, 采取的共同措施有武力平叛、强干弱枝、加强监督。其总的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和调整中, 虽然是以强化皇权为目标的, 但是不能以牺牲行政效率为代价, 必须在强化皇权与提高行政效率之间做到有效平衡, 否则就会造成不利的结果, 唐宋时期的事例就是最好的说明。唐朝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 使相权一分为三, 三者相互牵制, 有效地加强了皇权;同时三者之间分工明确, 相互配合, 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正是由于做到了二者的有效平衡, 才出现了隋唐时期空前繁盛的局面。宋朝时, 采用分化事权的做法, 在强化皇权的同时, 却出现了兵将分离、一职多官的现象, 不仅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而且行政效率低下, 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这就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 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1) 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性: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突出特征, 而古代西方以民主和法制为突出特征。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古代中国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帝王将相的家谱。而古希腊、罗马史却是一部平民追求民主权利的发展史。在这里, 没有君临一切的专职君主, 有的只是围绕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的各种斗争和改革。 (2) 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 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古代中国在向阶级社会过渡时, 原始民主荡然无存。古代中国民众没有古希腊、罗马公民那种自豪感与主人翁意识, 在中国最终确立的是君主专制统治。而古希腊、罗马在城邦国家时代, 出现了西方的群体公民的民主, 较多地保留了原始民主制残余, 其实行的是贵族集体领导或全体公民共同掌管国家政权。 (3) 古代中国的变法争鸣和政治改革都是围绕加强王权专制而展开的。诸子百家为王权专制提出了奠基理论;中国古代的法律, 实质是加强君主专制, 内涵是刑罚, 惩治百官和众民, 以加强王权的威慑力, 带来的是人权的丧失。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改革大多是在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背景下进行的, 内容是巩固和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法律制度是为维护民主制度服务的, 其内涵是人民权利, 保障公民自由与平等的人权。这种主权在民、法律至上的政治制度体现的是共和国中心价值观念, 与古代中国的帝王思想、官本文化是水火不相容的。 (4) 从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利弊和影响看:中国大一统和儒家正统思想加上专制王权造就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其中专制王权是整合社会的权力中心。旧中国的每一次朝代更替或走向统一, 都是强有力的君王专制维系了帝国的统一与文明的延续。所以, 尽管中国古代有频繁的朝代更替, 但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却一脉相承, 从未中断。而西方的民主政治和法制思想成为催生人类迈向现代化的动力。进入近代, 西方国家率先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一方面这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另一方面也与古希腊、罗马的民主共和传统有内在的继承关系和深刻的历史渊源。从总体上来看:古代中国实行人治。一是重视皇权, 没有民主、人权可言。皇权对臣民施以严刑酷法, 以强制百姓遵规守矩。二是中国重视家庭伦理纲常, 家庭是皇权最坚实的社会支柱, 严格受到血缘礼仪规范的限制。上有皇权, 下有家庭, 所以奖赏与治罪往往涉及家庭。而古代西方实行法治。一是重视人权, 人权自由受法律保护。二是西方伦理推崇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 家庭与乡土观念相对被淡化, 对政敌的制裁也相对宽容, 不涉及家庭。

(2) 造成古代中西方制度差异性的原因: (1) 一方面, 古代希腊、罗马地处地中海南部沿海, 山多地少, 港湾、岛屿众多, 所以形成了以工商业、航海业为主的海洋型经济 (海洋文明) , 商品经济发达;这种经济要求社会有公平的法则以及较自由、宽松、民主的政治氛围。这样, 古代希腊就逐步形成了小国林立、民主政治发达、法制体系较完善的社会。另一方面, 欧洲气候宜人, 温暖多雨湿润, 其麦田可以沿着山坡分布, 不需要灌溉, 也不需要排涝, 也就不需要政府来协调水利事宜, 修河通渠。这些都促使古代希腊、罗马民主制度的形成。 (2) 古代中国地域广大、土地辽阔, 适于农耕, 逐渐形成了一种农业经济 (农业文明) 。农业经济要求有强有力的政权来控制水系, 协调农业生产, 组织抵御自然灾害。在同一水系, 对水、土地的控制变得特别重要, 在争夺中, 容易形成强大的军事、政治集团, 进而形成强大的皇权。中国长期存在的分散性封建自然经济条件下, 农民随时面临天灾 (旱、涝、蝗灾等) 、人祸 (地主官僚欺压等) , 在生产、生活甚至人身安全方面显得非常脆弱, 一旦失去土地, 就可能沦为流民, 进而揭竿而起, 威胁封建王朝。因此, 农民需要强有力的政权来保护, 国家必须建立强大的政权以维护统一和社会安定, 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 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镇压农民的反抗。由于以上原因, 古代中国形成了独特的以专制为特色的政治制度。

(3) 对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差异性的认识:古代西方政治制度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发生于不同的文明圈内, 其时间、经济基础、历史传统、文化结构都有很大的差异, 而这些不同的因素造就了不同的文明形态和各具特色的古代政治制度。评价这样的政治制度,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现代的标准去衡量, 它们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对各自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当然, 在现代社会之中, 民主法制成为现代政治文明最基本的诉求, 是我们这个社会每一个现代公民最基本的政治理念。但是我们倘若因为现在对专制的否定, 而否定历史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实际上是抹杀了历史上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同样, 我们倘若因为现在对民主制度的热爱, 而拔高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实际上是忽视了古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弊端。事实上, 无论是古希腊的民主还是古罗马的法律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古希腊的民主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民主的有限性和直接民主的弊端上, 古罗马法律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不能做到法律上真正的人人平等。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则在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社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修建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直到鸦片战争之前,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一直是领先于世界。古代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文明中独领风骚。这样的地位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于明清之后的落后, 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统治者, 昧于世界大势, 不知思变;延续传统政策, 经济上不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政治上热衷于君主权力的加强, 与西方国家的工商立国和政治民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使古老而文明的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原创) 1.下列省份 (见右图标注) 的简称源自西周时期封国的是

A. (1) (3) (4)

B. (2) (3) (4)

C. (1) (2) (3)

D. (1) (2) (4)

(原创) 2.汉语的称谓语作为词语使用时, 常有多语连用的习惯, 如“祖孙”、“父女”、“君臣”、“师徒”、“父母”、“弟妹”等。这种词语的成分尽管都是并列关系, 但是不能把其顺序颠倒。这种称谓语的结构排列体现了

(1) 原始民主 (2) 宗法观念 (3) 等级差别 (4) 男尊女卑

A. (1) (2) (3) B. (2) (3) (4)

C. (1) (2) (4) D. (1) (3) (4)

(原创) 3.宗法确立之初只适应同性贵族, 但由于周人实行同姓百世不婚, 就用婚姻关系把异性贵族联系起来。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 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赋予周朝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

A.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B.周王权力至高无上

C.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D.等级从属关系森严

(原创) 4.迈克尔·H·哈特在对秦始皇的评述中说:“不提才华卓绝、名声赫赫的李斯宰相就不能对秦始皇加以完备的论述。事实上李斯对秦始皇的政策有如此重要的影响, 以致很难在二者之间分清他俩所带来的伟大变革的功绩。”这个“伟大变革”是指

A.确立皇帝制度B.推行郡县制

C.实行三公九卿制D.实现国家统一

(改编) 5.1975年12月, 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语书》中, 凡是“正”字都改成了“端”字, 如“以矫端民心”、“毋公端之心”。这说明

(1) 君主专制, 皇权至上 (2) 避“正”之讳, 显示皇帝独尊 (3) 书者懈怠, 错字百出 (4) “端”、“正”换用, 字义相同

A. (1) (2) (3) B. (1) (3) (4)

C. (1) (2) (4) D. (2) (3) (4)

(原创) 6.《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 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 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下列对“革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结束分裂, 实现统一

B.废除分封制, 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D.“焚书坑儒”, 力行法治

(改编) 7.下面两幅图为安徽省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图。由图一到图二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

A.安徽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B.中央政权对安徽控制加强

C.安徽在全国政治地位提高

D.安徽与中央权力斗争激化

(原创) 8.帝国是对领土非常辽阔, 统治或支配民族众多, 具有极大的国际影响力的强大国家的通称。关于帝国一词, 并没有非常精准的科学定义, 使用十分混乱。根据使用的场合与习惯,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我们通常把秦称为帝国, 它属于

A.由帝王控制, 实行君主制的国家

B.实行君主制而拥有殖民地的国家

C.虽无君主但恣意向外扩张的国家

D.以上几种情况, 秦朝兼而有之

(原创) 9.陈寅恪认为:“唐初……真正的成就是修改现行的行政方法, 以适应扩大了的帝国的需要, 及变化中和变化了的社会秩序, 这是一个使行政程序合理化、简约化和效益化的时期。”这里的“成就”主要是指

A.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

B.分割宰相权力, 实行三省六部制

C.削弱世袭特权, 实行科举制

D.扩大地方权力, 实行行省制度

(改编) 10.现代国学大师钱穆认为, 唐代“在三省体制下, 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 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他的观点是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了

B.唐朝三省互相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不受任何牵制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原创) 11.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及中国某制度时说:“人类的想象无论多丰富, 也很难设想一个更好的办法。在中国, 智者决定一切, 而且他们都是通过这一制度证明他们能够胜任他们的官职、不负众望。”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B.察举制

C.科举制D.行省制

(原创) 12.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 北宋在保留了唐代以来三省、六部及各寺、监的官称的同时, 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的政策, 另派官员担任实际职务, 称为“差遣”。“差遣”的实质是

A.笼络民心B.强化皇权

C.加强中央集权D.稳定统治秩序

(原创) 13.《皇明职方地图》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军事地图 (见右图) 。上卷为两京十三省图表, 中卷为边镇、九边、三关图表, 下卷为川海、江山、漕黄、海运、江防、外夷图表。该图绘制于

A.秦朝B.唐朝

C.宋朝D.明朝

(原创) 14.黄仁宇在《万历五十年》中说:“一人乾纲独揽, 如果没有过人的精力, 绝顶的记忆力, 坚忍不拔的意志, 对政务的练达以及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权力的痴迷, 根本无法做到。”因此, 明太祖废相后势必要寻求某种制度补偿性替代。其所寻求的“制度补偿性替代”是

A.设立殿阁大学士B.成立内阁

C.直接掌管六部D.启用宦官

(改编) 1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盖中国自宋以下, 贵族门第之势力全消, 宋儒于科举制度下发挥以学术领导政治之精神。尊师相, 抑君权, 虽亦有流弊, 要不失为历史之正趋。明太祖、张居正则皆此潮流下反动也!”在钱穆看来, 明太祖、张居正的“反动”是因为他们

A.强化了君主专制B.废除了科举制度

C.加强了中央集权D.削弱了丞相职权

(原创) 16.“终明之世, 内阁从制度意义上讲仍然不是宰相, 它在编制上一直是临时的, 成员严格上也都有自己的本职, 入阁只是一种兼职。而且六部作为执行机关在体制上并不隶属于内阁, 内阁领导他们, 事实上没有法理上的依据, 所以内阁和六部经常会出现摩擦。”材料表明

A.内阁职务虚设, 没有任何实权

B.内阁等同宰相, 可以统领六部

C.六部、内阁平行, 实现权力制约

D.内阁权大位显, 却无法理依据

(原创) 17.削弱相权、强化皇权是历代封建帝王政治构建的核心。在下列帝王中, 将专制皇权推向顶峰的是

(原创) 18.在古希腊, 从法理上说, 城邦属于公民集体所有, 所有公民都是城邦的主人, 公民权便意味着参政权, 只是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同罢了。按照梭伦改革的规定, 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主要受限于

A.经济实力B.家庭出身

C.文化水平D.男女性别

(原创) 19.公民称号和公民权对于雅典人来说比生命都重要。一个人如果拥有巨额的财富和出身于名门世家, 而不享有公民权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公民

A.政治地位提高, 不受法律约束

B.享有被选举权, 担任城邦的任何官职

C.参与司法审理, 不受年龄限制

D.出席公民大会, 参与国家事务决策

(改编) 20.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 这一做法

A.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B.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C.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D.提高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道德水平

(原创) 21.亚里士多德评论雅典的民主制度时说:“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 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 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这段话所强调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是

A.公平正义B.人民主权

C.法律至上D.少数服从多数

(原创) 22.“实际上, 我们现代生活中的一切都受惠于希腊人。”英国诗人王尔德 (1854—1900) 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沿袭了古希腊人的生活方式

B.英国人没有跳出古希腊文明模式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D.英国人对现代生活缺乏创新意识

(改编) 23.《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一定时期后债权人可将债务人处死, 或卖至台伯河以外之外邦;如果有多数债权人时, 他们甚至可以将债务人的尸体肢解, 加以分配。这一规定说明罗马法

A.成文法比习惯法更残酷

B.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权

C.维护严酷的债务奴役制

D.平民权利没有得到法律保护

(原创) 24.查士丁尼认为:“市民法 (又称公民法) 与万民法有别……每一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 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 叫做市民法, 即该国本身特有的法。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 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 叫做万民法, 因为一切民族都适用它。”据此可知, “市民法与万民法有别”在于

A.制定主体不同B.法律地位不同

C.适用对象不同D.理论依据不同

(原创) 25.罗马法中有关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所作的详细规定, 说明立法的基础是

A.简单的商品生产关系

B.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C.残酷的奴隶制生产关系

D.空前辽阔的帝国疆域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 其中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 共50分)

(原创) 26. (18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刘邦建立的汉朝, 最大的贡献就是“汉承秦制”。也就是说, 他虽然推翻了秦朝, 却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然而, 汉高祖刘邦在继承秦的郡县制时, 犹豫不决, 进两步退一步。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 汉朝是如何继承并维护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的?在对郡县制的继承上, 刘邦“进两步退一步”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结果如何? (6分)

材料二由唐代的三省职权划分我们可以看到, 唐代设计出了一种君逸臣劳的宰相制度, 集体议事能够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三省的划分又使宰相之间权力相互制衡, 不至于产生一权独大的现象;宰相官阶的降低使得宰相权力削弱。因而可以说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既能够保证政府对全国政务的处理, 又抑制了相权的过分膨胀, 它在皇权与相权之间找到了恰当的平衡。

———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2) 唐代的三省职权是怎样划分的?依据材料二, 指出这种划分的作用。 (7分)

材料三论中国政治制度, 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 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 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 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 只是迫于时代, 迫于外面一切形势, 改头换面, 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 却不能说它有建立。宋之于唐, 只好说像东汉之于西汉, 有事而无政。有形势推迁, 而无制度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 与唐相比, 宋代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动?为什么说这种变动“只是迫于时代, 迫于外面一切形势”? (5分)

(原创) 27. (16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可见, 明代的专制主义政治是比较高明的政治, 皇帝一方面使内阁“有宰相之实”, 把原先宰相的权力巧妙地转移到了内阁的身上, 这大大替自己分担了繁忙的政务;另一方面, 皇帝又使内阁“无宰相之名”, 内阁行政没有法理上的依据, 本质上依然是由于皇帝制度外的信任而私授权力的秘书班子, 而且官阶比较低, 这样就大大防止了内阁专权的可能性。当然, 这种内阁体制的作用只能是对专制主义皇权的强化, 它仍然与官僚政治的制度结构相违背, 本质上是帝国政治制度的一种畸变。

———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1) 依据材料一, 指出明朝内阁的特点。你如何理解它“本质上是帝国政治制度的一种畸变”? (6分)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 而丝纶出纳, 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 阙后军国大计, 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 威命所寄, 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2) 依据材料二, 指出清朝军机处的特点, 并分析其作用。 (6分)

材料三在皇权专制方面, 明清却有一以贯之的精神血脉, 所有的制度安排无一不是围绕着如何加强皇帝的权力而展开的。……明朝帝王废除宰相后又不得寻求体制外的力量, 于是又造成了监阁之争以及宦官专权的制度化。这些体制外力量又加紧搜刮社会, 从而使得本来就脆弱的小农经济和工商业又备受摧残。清朝帝王尽管个个精明能干, 曾出现过“康乾盛世”, 但是这种极端专制主义制度结构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 “康乾盛世”充其量是一种发达的农业文明, 但当遭遇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冲击时, 显然是不堪一击的。

———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3) 依据材料三, 指出君主专制强化的危害。 (4分)

(原创) 28. (16分) 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 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 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 经中世纪而到近代……

———沈芝《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二“因为人民通过颁布关于治权的王权法, 把自己的一切治权和权力授予他……行使治权的君主承认服从法律, 这是与他的尊严相吻合的一种说法。”

———摘编自《罗马公法与现代欧洲宪政》

材料三法律上的平等原则, 来源于商品经济条件, 因为商品交换必须根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 而价值则体现了一切人类劳动的“平等和同等效用”……它在本质上就是对商品经济一般条件的完满反映。

———周枏《罗马法原论》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政治文明产生的影响。 (4分)

(2) 根据材料二、三, 概括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影响。 (6分)

(3) 结合以上材料, 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B 5.C 6.D 7.B8.A 9.B 10.C 11.C 12.B 13.D 14.A15.A 16.D 17.D 18.A 19.D 20.B 21.B22.C 23.C 24.C 25.A

二、非选择题

26. (1) 汉承秦制:汉朝继续实行秦朝开创的皇帝制度, 中央机构的设置仍然沿用三公九卿制, 地方继续实行郡县制。 (3分) 表现: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 又实行封国制。 (2分) 结果: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诸侯王接连发动叛乱 (七国之乱) 。 (1分)

(2) 职权划分:中书拥有决策权;门下拥有审议权;尚书拥有执行权。 (3分) 作用:三者相互协调, 提高了行政效率;将相权一分为三, 三者相互制约, 强化了皇权。 (4分)

(3) 变动:到了宋朝,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设置中书门下, 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 军政归枢密院掌管, 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 三司的长官三司使又称为“计相”;同时又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3分) 原因:自唐末以来, 三省机制被破坏;宋朝初年, 地方藩镇割据势力强大。 (2分)

27. (1) 特点:权力很大, 行使宰相职权;地位低, 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理解:废丞相设内阁, 使皇权缺乏制约因素, 与官僚政治的制度结构相违背, 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6分) (2) 特点:位低权重;机密性高。作用:行事快捷, 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 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6分) (3) 危害:导致政治腐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阻碍经济发展;造成近代落后挨打。 (4分)

28. (1) 途径:通过思想家的著作流传后世。 (1分) 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3分) (2) 影响:罗马法为西方近代法治思想的孕育奠定了基础, 对近代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契约思想、人民主权思想影响很深;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近代西方社会通过制定法律限制君主特权, 创建近代政体, 推动制定人人平等的法律打下了良好基础;罗马法中的平等原则有利于自由主义经济原则的建立, 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6分) (3) 启示:人类社会的文明源远流长, 彼此互相影响;文明没有优劣之分, 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吸收、借鉴和学习。 (6分)

西方政治 篇10

关键词:社会契约,自然状态,自然法,人性,民主政治

一、霍布斯、洛克、卢梭社会契约思想分析

(一) 人性

霍布斯的人性观具有鲜明的机械唯物主义的风格。霍布斯以激情作为其论证人性的基础, 激情是决定人们行动的指南。“当这种意向是朝向引起它的某种事物时, 就称为欲望或愿望。”“而当意向避离某种事物时, 一般就称之为嫌恶。”在自然状态下由于没有公共政治权威, 每个人都从自身出发来判断善恶。霍布斯站在比较客观的角度上, 并没有提出人性善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在于欲望, 是一种永无休止的贪欲。欲望本身并不是罪恶的, 而在于人与人之间彼此欲望的矛盾。“因此, 任何两个人如果想取得同一东西而又不能同时享用时, 彼此就会成为仇敌”。人与人之间相互相互猜疑、争夺、杀戮。从而使整个社会陷入战争状态。但是人性中也包含有理性的成分, 正是由于理性的存在, 人们之间才能订立契约, 摆脱战争状态, 而进入政治社会。霍布斯的人性观摆脱了以往神学人性观, 重新构建了世俗主义的政治观。对解放人、发展现实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洛克与霍布斯一样并没有提出人性善恶论。在洛克看来, 人性的本质在于追求利益。洛克在《政府论》中进行了详细论述, 个人追求利益是人性中的积极因素。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利益的作用, 但是过分地利益追逐却影响了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稳定。“一方面既能够在自然法则和法律的约束下合法地追求自己的利益, 一方面却能够在约束失去控制的情况下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 (1) 。为了防止人性走向恶化, 就需要对人性进行道德监督和制度约束。洛克的人性观进一步解放了人的思想, 有利地抨击了神学政治观和伦理政治观。其对人性的两面性的合理思考, 对西方政治体制有着重要的影响。

卢梭不认可霍布斯的观点, 与霍布斯、洛克不同, 他明确地提出了人性是善的, 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卢梭对人性得出了较为乐观的认识, 即人除了保存自己的欲望之外, 更存在着一种堪以产生‘一切社会美德’的‘怜悯心’, 它犹如人的自爱一样是人的天性” (2) 。“一个人并非仅仅由于他接受了后天的智慧的教训, 才对别人尽他应尽的义务;而是, 只要他不抗拒怜悯心的自然冲动, 他不但永远不会加害于人, 甚至也不会加害于其他任何有感觉的动物, 除非在正当的情况下, 当他自身的保存受到威胁时, 才不得不先爱护自己” (3) 。而现实人之所以走向恶, 在于社会制度方面的原因, 应该归咎于社会和文明。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从政治入手, 重构契约。

(二) 自然法

霍布斯的自然法思想继承了格劳修斯的看法, 他认为自然法的思想是建立在人的理性基础上的。“理性所发现的戒条或一般法则。这种戒条或一般法则禁止人们去做损毁自己的生命或剥夺保全自己生命的手段的事情, 并禁止人们不去做自己认为最有利于生命保全的事情” (4) 。与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发展而来抽象的自然法不同, 霍布斯的自然法更为具体、更为实际。他在《利维坦》中提出自然法的内容, 那就是“寻求和平、信守和平”, “利用一切可能的办法来保卫我们自己”, 这是其自然法的基础。由此条自然法从而派生了“契约”、“正义”等自然法。由于自然状态下人们享有自然权利, “就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 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这一权利将很有可能导致战争状态, 因此需要自然法的约束和限制。

与霍布斯不同的是, 洛克的自然法是赋予了人广泛的权利。在洛克看来, 人的理性就是自然法, “自然状态有一种为人人所遵守的自然法对他起着支配作用;而理性, 也就是自然法, 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 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 (5) 。在自然状态下人都是自由平等的, 自然法规定人们享有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等权利。在自然状态下, “完全自由并不受限制地利用自然法提供的一切权利和特权”, 而不存在公共的权威机构, “人人都享有惩罚罪犯和充当自然法的执行人的权利”。这样自然状态就不稳定不安全了。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放弃了这一自然权利, 但其他的如生命、健康等自然权利没有放弃。尤其是财产权, 洛克强调要尊重私有财产。

卢梭的自然法思想更为深刻, “关于这个法则, 我们所能了解得最清楚的就是:它不仅需要受它约束的人能够自觉地服从它, 才能成为法则, 而且还必须是由自然的声音中直接表达出来的, 才能成为自然的法则” (6) 。“‘自然的法则’不仅应该是‘善’的, 而且也应该是‘真’的;也即是说, 它既是应然的, 也是实然的, 是两者的统一”。与洛克不同的是, 卢梭强调人的感觉和感情是自然法, 而不是人的理性。感觉和感情是先于理想而成在的, 自然法的基础是人的自保和怜悯。卢梭更为强调的是自然权利中的自由, “人是生而自由的, 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 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文明和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平等的自然权利丧失了, 为了重获这些权利。“每一个人既然把自己交给所有人, 也就不是交给任何人;而人们既然把支配自己的权利交了出来, 也获得了同样的支配所有参加联合的人的权利, 那么也就得到了与自己所失去的一切等价的东西, 而又得到了更大的力量保持自己的所有物” (7) 。通过契约建立了公共权威, 而契约的核心内容在于公意。“公意是全体订约人的共同人格, 是他们的人身和意志的‘道义共同体’, 是‘每一个成员作为整体的不可分的一部分”’。

二、社会契约思想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影响

(一) 自由

社会契约思想的一大重要作用在于使西方社会从“身份社会”过渡到了“契约社会”。人身依附的观念逐渐淡去, 取而代之的是自由契约思想。自由契约从社会私人领域扩展到公共政治层面, 人的自由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无论是霍布斯, 还是洛克、卢梭都承认自然状态下的人是自由的。洛克认为, “人的自由, 就是不受人间任何上级权利的约束, 不处于人们的意志或特权之下”。卢梭更有着精彩的论断, “人人生而平等自由”。只有人都是自由的, 才有可能去订立契约。“就人的意志来说, 导致人去缔结契约的是一般需要、表示好感、有利可图等等, 但是导致人去缔结契约的毕竟是自在的理性, 即自由人格的实在即仅仅在意志中现存的定在的理念” (8) 。人们在缔结契约的过程中出于对生存和安全的考虑虽然放弃了部分自由, 但是契约却保障和促进了人在自然状态下没有放弃的自由。所谓“法律之外皆自由”。

宪政中的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 与社会契约思想中的自由思想一样, 都强调对公民合法领域中自由的保护。特别重视公民的自主性, 使其在自由的社会环境下得到自身更好的发展。同时也强调公民对政治权力和政治议题选择的自由, 与民主理论紧密相连。

(二) 法治

西方宪政中法治是宪政的重要内容, 是实现宪政的重要手段。社会契约思想有着浓重的法治色彩, 就具体内容而言有两个方面:一是限制权力, 二是建立法治社会。二者的综合作用就是建立有限政府。

契约本身就意味着要求法治, 因为契约是彼此之间做出的承诺, 需要彼此遵守。而法治具有普遍的约束效力, 能够满足契约的需求。自然状态下人们通过社会契约, 将部分让渡出来, 结成公共权力。又从公共权力中得到个人权利, 实现了自然权利向公民权利的过渡。

社会契约思想家们早就认识到权力可能会出现异化, 要求对权力做出限制。对权力限制, 他们设想出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分权, 洛克主张将权力划分为执行权和立法权。另外一种方法则是法治, 自然法是道德自律的价值观念, 缔结的契约则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它不仅要求公民之间遵守契约, 也要求政府在契约的规定之内的范围运行。

就建立法治社会而言, “社会契约理论作为自然法思想在近代的理论产物, 既是一种政治学说, 也是一种法律学说。社会契约论者运用契约论的原理, 系统地提出了一整套制度规范和控制公共权力的法治方案, 第一次将公共权力的建立及运作纳入到受人民主权规制和公民权利约束的法治轨道上来” (9) 。主权的行使是以公意为基准的, 它是要求是在维护民主的法律秩序上运行。法律是公意的体现, 在这种生活中享有着最高的地位。契约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最根本的宪法。

三、社会契约论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 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民主在社会主义中有着广泛的含义。社会主义与社会契约论有着相同的主体—人民, 社会契约论中的民主思想可以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提供参考。民主不仅仅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强调和一切权利归属于人民的政治资源分配, 更要求我们在政治信念上和政治程序上注重人民的作用和利益。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利的让渡, 但人民并没有放弃自己所有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要给民众带来切身的利益, 确保人民自身合法领域不被政府的公权力所侵害, 确立公域与私域的划分。

(二) 提供了政府改革的思路

现代政治中政府是重要的一环, 政府改革也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议题。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 需要政府管理的事务和领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民众政治意识的提高, 对政府限权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契约思想影响下的宪政模式中政府是“法治政府、有限政府”。法治政府也就要求政府依法行政, 讲求效率, 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政府赢得民众的信任, 得到人民的委托。

注释

1张雷雷.洛克的自然状态下人性观浅析[J].华章, 2012 (24) :3.

2王春.回顾与前瞻中的人性-卢梭社会政治哲学中的人性视野[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4 (4) :60.

3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63.

4张宏生, 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107.

5洛克.政府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148.

6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67.

7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20.

8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19.

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局限性简析 篇11

关键词: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理论缺失;实践弊端

中图分类号:K5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4—0136—02

勿庸讳言,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政治模式在保障人民当家做主,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政府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它在理论上却有着重大的缺失,并在实践中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消极弊端。概括而言,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方民主政治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任何民主,和任何政治上层建筑一样……,归根结底是为生产服务,并且归根到底是由该社会的生产关系决定的。”[1] 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与专制制度相比是一大进步,但由于它仍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民主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者的民主,是在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少数资产阶级的民主,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时至今日,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西方代议制民主在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的某些方面有了一定发展,但从本质上讲、国家的统治权力仍然掌握在大资产阶级、金融寡头及其代理人手中,统治者做出的重大决定总是以维护其阶级利益为根本目的,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依然未改变。对此,当今美国政治学教授托马斯·戴伊和哈蒙·齐格勒在《民主的嘲讽》一书中,把美国富人民主的状况描述为“精英民主”,即“治理美国的是精英,不是民众。”[2]而这些精英的阶级背景是:大多出自富裕、受过良好教育、声望卓著、名流、白人……等等社会集团。他们出身于上层阶级,即那些在工业、商业、金融、教育、军事、交通、市政机构、法律等社会团体中占有或控制着比其人数多得多的份量的阶级。由此不难看出,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西方民主,是少数人富人的民主,平民百姓无缘跻身其间。这种精英民主根本背离了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的基本原则,简直就是对民主的绝妙嘲讽。

二、西方民主政治难以实现和保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政治与经济发展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进步的政治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政治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历史上资产阶级对封建地主阶级的胜利,使社会的政治发展由专制走向民主,获得政治权力的资产阶级进而利用政治特权的保护积极发展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进入20世纪后,为使资产阶级的统治更加巩固,资本主义国家不但在经济上干预国民经济的运行,干预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然而,西方民主政治模式仍然无法实现和保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这是因为,一方面,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之所以选择民主共和,是因为这种政体不会影响资本家的利润,是资本家进行稳固统治的外壳。因此,在当代,虽然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其经济发展有了某种程度的计划性,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国家不能对产权结构进行实质性干预,不可能成为“有计划的资本主义”,也因此无法从根本上协调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同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以及国家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同垄断资本追逐垄断利润的目的的矛盾,避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正如哈贝马斯所言:“由于危机倾向依然是由于价值规律,即雇佣劳动与资本交换在结构上的必然不对称所决定的,因此,国家行为不可能弥补利润率下降的趋势。”[3] 另一方面,当代西方国家在“福利政治”的格局下,由于民主选举产生的官员受任期和再当选的目标所支配,往往倾向于采用能在短期内见效的计划,而不顾及长期后果,因而难以实现理性经济决策。比如,由于选民的要求是增加公共福利和个人收入,增加公共福利和选民的个人收入不会遇到选民反对,减税会受选民欢迎;反过来,增税和减少公共福利会冒失去选票的政治风险,因而任何政党都不能过多地损害公众的福利,否则,它就别指望执掌政权。在这种情况下,公民对福利的要求通过代议制民主转化为对政府的压力。政治家为实现选举时的承诺,会选择通货膨胀而不是增加赋税,以尽量满足来自各方面的要求。正如公共选择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布坎南所指出的:“对于政府来讲,扩张财政容易,紧缩财政困难,每个人都知道赤字不好,却又不由自主的赞成赤字。它产生了巨大的预算赤字,导致政府总债务的巨大增长。”[4]当代西方福利国家的实践也表明,由于实行长期的赤字政策,致使通货膨胀和经济失调越来越严重,难以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西方民主政治难以实现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政治对社会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方面。社会秩序有好坏之分,政治既可以带来好的社会秩序,也可以带来混乱的社会秩序。勿庸讳言,西方民主政治模式为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通过非暴力方式解决彼此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平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然而,在西方民主政治模式下,“多党竞争必然要争夺选民,争夺选民首先要‘切割’选民,将选民的利益分歧公开化、对立化,从而形成竞争党派各自的政治基础。加之在多党制度下,各个政党以夺得或控制政权为唯一目标和根本价值,致使他们在议会斗争中不择手段、相互攻讦,结果必然是形成扩大和深化社会分歧的政治机制。”[5] 如果说,在当代较为富裕的西方国家中,由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公民有效政治参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及各政党彼此之间已经形成了制度化的妥协和适应手段,因而能够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维护社会稳定,但对于那些国内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贫富差距较大以及各种社会和民族矛盾较为复杂或尖锐的国家,实行西方民主政治体制必然会加剧加深既有的社会分裂,煽起民族仇恨,扩大社会分歧的倾向,激化既有的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荡。20世纪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目标的选择上,往往以发达国家的民主政治作为优先选择的目标,而没有考虑到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传统、文化底蕴、民族宗教等因素,结果不但没有解决既有的社会矛盾,反而成为这些国家社会矛盾升级的导火索和加油站,造成了社会矛盾的显化、激化,这是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长期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西方民主政治难以保持政府的稳定

“政府稳定是指政府更迭的合理性,政府机构之间的平衡关系得以维持,政府成员之间的更换有序进行,合理的政治权力结构不受破坏。”[6] 政府稳定属于政治稳定的范畴,是政治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政府的频繁更迭也会导致政治不稳定。因此,保持政府的稳定对于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进而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在维护政府稳定方面,西方代议民主政治模式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西方国家代议制度的特点是议会政治与政党政治融为一体。在这一民主体制下,政府的组成取决于党派竞选机制作用的结果,政党通过它在议会内的组织(议会党团),操纵或影响议会活动,进而控制或影响政府的活动,实现其纲领、政策以至具体目标。而议会中党派之间无休止的争斗极易导致政局不稳、政府更迭和政府效率的降低。尤其在多党制国家,由于党派众多,某一政党要赢得多数选票相当困难,因而常常由政党联盟组成政府,但在这种情况下组成的联盟十分脆弱,容易产生党内纷争,或联盟内部分裂,继而导致政府的崩溃。比如,法国第三四共和国时期实行的议会制,由于党派众多和内斗不已,导致内阁更迭频繁,政府极不稳定,这几乎成为法国议会制度留给世人的一种遗产。20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也表明,实行西方意义上的民主政治制度不仅没有使这些国家形成和保持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有效率、有权威的强有力的政府,反而引起军事政变不断,政府更迭频繁,政府的基本稳定都难以维继,并时常因为有国外势力插手而进一步加剧了上述结果。

五、结束语

以上我们就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实质和局限性作了简要分析。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随着我国所发生的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民的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加之受国际上敌对势力渗透的影响,在国内,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大肆鼓吹、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攻击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有的提出以“多党制”代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议会制”代替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三权分立”制代替民主集中制等等。因此,在当前,充分认识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理论缺失及其现实危害,对于我们坚持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76.

[2][美]托马斯·戴伊,哈蒙·齐格勒.民主的嘲讽[M].孙占平,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328.

[3]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第1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4.

[4]J.M.布坎南,等.赤字中的民主[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100.

[5]“六个为什么”——人民日报系列解答理论文章(一)[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177.

刍议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理性的价值 篇12

关键词:理性,正义,传统,理性主义

自启蒙运动以来, 人类理性被唤醒, 人们发出对自由、平等、民主的呼唤, 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的愚昧, 最终破除了教权、神权对人们思想的内在压制和外在控制。启蒙运动对理性的宣扬破除了人类在精神上所处的奴役地位, 赋予个人以精神上的独立性。然而, 理性苏醒之后滥觞激起了众多学者的批判。本文仅以柏拉图、洛克、埃德蒙·柏克、迈克尔·欧克肖特为例探讨西方政治思想中理性的价值之争, 分析四位政治思想家对理性推崇或抨击的内在缘由以及双方观点的困境。

一、柏拉图:理性是正义的基础, 是至善之路

(一) 理性是正义的基础, 正义是理性的体现

在柏拉图看来, 脱离理性而有某种正确意见的人与瞎子走路是一样的。他强调在整个社会中劳动者克制其欲望服从统治, 军人以意志协助执政者守卫国家, 哲人以理性知识掌管国家, 这就是正义的国家。这种正义观以人性的理性为前提, 只有灵魂中的理性部分其主导作用, 社会各阶级的人才各司其职;只有在理性控制下, 灵魂的三部分才互不干涉, 协调统一, 才能按照正义内涵做自己的事。由此观之, 理性是正义的基础, 正义就是理性的体现。

(二) 理性是至善之道

感觉中的事物凭感官就能判断, 但是, 有些事物需要求助于理性, 感官对它们不能作任何判断。当灵魂在触觉的判断所给出的信息不准确时, 就需要借助于理性。柏拉图认为, 理性是善的指导, 理性决定人的行动满足善之道, 而人最善部分也愿意服从理性的指导。只有借助理性才能看清楚灵魂的真实状况, 辨别正义与不正义, 只有借助理性, 人性才能达到善。柏拉图的“灵魂不死”也是旨在确认思维的内在本性, 高扬理性的权威:理性是灵魂的最高部分。

二、洛克:理性即自然法

(一) 理性是上帝赐给人类的准则

自然法是神的意志, 神是善和理性的象征。而人之为人, 而区别于其他的动物就在于人有理性, 能思考并维护自己的权利。洛克认为, 构成犯罪的罪行是违法和不符合理性规则的行为, 对待罪犯是要根据冷静的理性和良知, 罪犯对自然法的触犯就是没有按照理性和公道的规则生活, 而理性和公道是上帝为人类安全所设置的人类行为尺度。在洛克看来, 如果谁企图将另一个人置于自己的绝对权力下, 谁就同那人处于战争状态, 根据理性的原则, 可以把这个人当作敌人来看, 因为他违背了上帝赐予的公共规则。

(二) 财产权来源于理性

理性教导说, 人类一出生就享有生存权利, 可以享用自然所提供的以维持他们生存的其他物品。理性促使人们为了生活而占用属于大家共同享有的东西, 因为对它施加劳动就成了他的财物。理性指示人类为生活而开垦和改良土地, 可以把属于自己的东西——劳动, 施加于土地之上, 这样便对财产产生了拥有权。

(三) 自由来源于理性

理性法则是人行动的指南, 是自由的前提条件。我们是生而自由, 而且生而具有理性, 但我们实际上不一定就能很好运用二者。在洛克看来, 亚当生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人, 他的身心具有充分的体力理智, 因而他生来就能自己维护自己, 并按照上帝所赋予他的理性法则要求来支配行动。支配亚当的法律就是支配他的所有后裔的法律, 即理性的法则。 在不具有理性来指导行动之前的放任自由, 并不能获得本性自由的特权。

三、埃德蒙·伯克:抽象理性的有限性

(一) 抽象理论不能作为政治行动的指导

伯克指出, 对于抽象政治理论和未经过历史检验的经验, 都只能持保守态度, 不能把它当作实践的指南。因为社会经验优先于理性, 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过的理性, 传承下来的传统蕴含着“人类共同的智慧”, 是在人类自身的演进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过的理性, 它优越于人的理性推理所得的智慧。

(二) 人类社会远比理性方案复杂与精致

理性产生于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发现之中, 它与人类情感、历史传统联系在一起。伯克意识到每个人的理性能力都不尽相同, 理解水平也有很大出入, 人性和理性的距离还很远, 仅仅有理性并不能提供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情感因素和行为稳定性。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性惯性思维做决定, 并生活交流, 而理性思维的储存是微少的, 如果我们可以按照理性思维的观念处理身边事, 我们会把事情做的更好。

(三) 理性教条缺乏柔性, 容易趋于极端主义

伯克反对法国大革命, 是因为法国大革命是以抽象的理性观念为基础的, 以空想或哲理的概念为依据, 没有把现实生活作为依据, 法国大革命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都是形而上的抽象概念, 只能会造成灾难, 真正的自由、平等乃是现实生活中的自由、平等, 是与自然秩序相符合的。人们作为社会成员在公民社会中所能享有的权利, 不能诉诸任何抽象、普遍的先验原则。在人类的感情与关怀的全部复杂的总体之中, 人们的原始权利经历着如此之多的折射和反射, 以至于如果谈论它们, 就仿佛它们始终处于他们原始取向的简单状态之中那样, 就会显得异常荒谬了。

四、迈克尔·欧克肖特:对理性主义的批判

(一) 理性的专制性

理性主义无视权威, 怀疑传统、经验, 最终唯理性是从。欧克肖特认为, 理性主义者的精神态度既是怀疑主义、乐观主义, 也是个人主义的, 不管习性、信念有多么根深蒂固, 广为人接受, 它都毫不犹豫向其质疑, 用他称之为“理性”的东西来判断它。从不怀疑自己的“理性” 决定事物的价值或行动的适当与否。将自己与社会的传统知识切断, 否认教育的价值, 认为人类缺乏经验, 还对时间深深怀疑, 对永恒急切的渴望和面对一切局部、短暂的东西时表现出烦躁不安。理性主义者相信不受阻碍的人类“理性”是政治活动绝对可靠的指南;用意识形态来代替传统;预先拒绝了唯一能纠正他错误的外在灵感。从这个意义上说, 理性主义者总是拒绝传统。

(二) 理性的技术性

所谓的理性主义的“理性”, 还是近代以来的“技术理性”或称 “工具理性”, 其信仰的是技术, 它可以通过学习规则、公式、条例或其他书本的东西掌握, 认为理性主义只相信和承认技术知识。因为理性主义者认为, 实践的知识不是知识, 而主张没有知识不是技术知识, 实践知识实际上是一种无知。技术知识可以制定为各种建议, 是确定的实践的知识不能这样制定。另一方面, 技术的知识可以教与学, 实践知识不能, 只能传授和习得。政治在他们的眼中不是一种实践的智慧, 而是可以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技术。科学专家时常很显著地表现出“对理性的不容忍”, 导致的结果是技术的霸权。

(三) 理性主义追求确定性

理性主义者对精确性的专注, 问题的核心是理性主义者专注于确定性。技术和确定性在他看来是不可分割地连在一起的, 因为确定的知识, 在他看来, 是不需要在它自身之外寻找确定性的;知识, 就是不仅以确定性终, 而且也从确定性始, 确定性贯彻始终的知识。技术知识似乎正好就是这样。政治中理性主义是现代政治的特点, 其根本原因是外部环境所决定的, 只要促使理性主义政治出现的环境, 就必须料想政治在气质上是理性主义的, 而滋生理性主义政治的温床就是现代性。

五、结语

本文认为, 决定现实政治有多方面的原因, 不单单是理性或传统, 二者在历史的进步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缺少理性的政治是无头脑的政治, 而缺少德行的政治是无良心的政治, 是比缺少理性的政治还要糟糕。所以, 理性是政治的头脑, 德行是政治的心脏, 政治需要智慧, 需要理性的德性 (正义和善) 的引导, 需要理性为之立法, 传统的美德与理性都是政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 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2][英]洛克.政府论 (下) [M].叶启芳, 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 1986.

[3][英]埃德蒙·伯克.自由与传统——伯克政治论文选[M].蒋庆, 王瑞昌, 王天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4][英]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M].张汝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上一篇:高频电凝术下一篇:课堂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