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主义

2024-08-06

西方主义(精选11篇)

西方主义 篇1

摘要:建筑自古以来就与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20世纪的现代主义建筑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立体主义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形式理念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也都在各自领域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与突破。作为一名建筑师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及品位以提高其作品的艺术高度。艺术与建筑其根本都是心灵的产物,20世纪建筑与艺术的辉煌也正是艺术家不断追求纯净心灵的产物。

艺术与建筑之间向来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曾经有人这样来形容建筑与音乐的关系:“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1]。这样的评价充分说明了建筑与艺术有如双生子般的特质。在中世纪建筑与绘画有着紧密甚至互为载体的关系。作为中世纪绘画的代表,彩色的拜占庭镶嵌画一般来说都是以建筑物的特殊表皮而出现的。宏伟的教堂、透露天光的彩色玻璃镶嵌、生动而富有神秘感的人物造型与宁静的神态共同为建筑与绘画艺术生成了一个时代不可复制的艺术景观。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三杰”中的米开朗基罗与达·芬奇更是兼具画家与建筑师的双重身份。绘制于教堂与宫殿的天顶画、壁画和美感与动态十足的各种雕塑,赋予建筑更加完整的瑰丽与华美。如,米开朗基罗绘制于西斯庭教堂天顶的《创世纪》与建筑本身共同营造着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与建筑的神话与不朽。在此之后,壮观华丽的巴洛克与精致优雅的洛可可也在建筑与绘画两个领域中散发着相似的气质与风格。

在这里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我想着重谈谈现代主义绘画中的立体主义与现代主义建筑之间的某些共同的特征。现代主义绘画兴起于1 9世纪末法国工业革命的顶峰时期。快速的工业发展和城市的迅速膨胀给人们的生活、工作、意识形态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段时期对生活在当时的人们来说起着非常大的促动作用。艺术家们不惮于用最热情洋溢的画笔与语言来讴歌与赞赏这场史无前例的巨大变革,甚至有些流派达到了狂热的程度,诸如未来主义等。这是继文艺复兴后西方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高潮,流派纷呈、成就惊人。同时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人口的剧增,对居住数量的要求使得柯布西耶提出“居住机器”这样与时具进却惊人的话语,建筑与艺术革命摆在当时人们的面前。

作为对文艺复兴或者古典主义的一种反弹,尤其是照相机的出现,艺术家不再满足于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绘,而是更加关注对内心世界真情实感的抽象体验。在继承并发展了塞尚的形式主义美学理念后,立体主义打破了西方传统的建立在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有立体感的静态观察,焦点透视的绘画空间,而采用动态观察、散点透视的方法来达成视点自由的联系结构。形成了多透视点的全景同存突破,不通过对象的客观描绘而实现了对对象本质的揭示,从而实现了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在此多说一句,关于现代主义艺术理念的核心内容,是追求作者主观体验的表达,不以形似而求意胜的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也是为什么毕加索和马蒂斯听说中国人想跟他们学画面感到万分惊讶的原因。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1 9世纪后期,成熟于20世纪20年代,在50~60年代风行全世界。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担任包豪斯校长。在他的主持下,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欧洲最激进的艺术和建筑中心之一,推动了建筑革新运动。德国建筑师密斯·范德罗也在20年代初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述新观点,用示意图展示未来建筑的风貌。“少即是多”的建筑理念影响了几十年间的建筑界及艺术界。20年代中期,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等人设计和建造了一些具有新风格的建筑。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密斯·范德罗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等。从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等人的言论和实际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是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建筑与艺术观念在这场划时代的变革中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毋庸置疑绘画中的明暗、形状、体积、空间、光线和质感等等对于建筑来说也是重要的基本要素。Hitchcock著于1948年的《从绘画到建筑》就现代绘画等造型艺术对建筑的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与论述。而与现代西方建筑具有最亲密血缘关系的艺术莫过于立体主义绘画了。立体主义绘画与现代建筑无论是在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上都有着较较类似的共同点。这在现代建筑大师柯布西耶身上有着完美的体现,作为立体主义画家和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很好地跨越了建筑与绘画的分界线。在萨沃伊别墅建成后毕加索曾经参观该建筑,这位立体主义的大师笑着对科布西耶说:“现在你就是建筑界里的毕加索了”。这种建筑师与艺术家的亲密交往使得他们在建筑与艺术理念上获得了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并且在他们的作品中得以实现。在近十几年建筑师与艺术家的合作频率大大加强,比如建筑界的结构主义大师盖里与雕塑家的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在形式感和内涵上立体主义与现代建筑都有着区别于以往的高度形式感,几何形体与简约的风格是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特征。在赛尚提出世间万物都可以用几何形体来概括后,这一思想影响了绘画艺术家的同时在建筑领域也大放异彩。当艺术家和建筑师摆脱了对于细枝末节的追求,对华丽、繁琐的描述性手段的厌弃,剩下的就成了他们最能表现其心灵实质的东西。简约,质朴、独特的流动视角成就着艺术家与建筑师对客观世界的最新体验。立体主义对绘画的最大贡献在于就是实现了二维艺术的空间革命,摆脱了焦点透视的束缚,对客观物象高度几何抽象,采取分割,拼贴、重组等多种手法形成鲜明的具有张力的画面,如毕加索的《静物》系列。立体主义所崇尚的艺术理念体现在现代主义建筑上则更具有理性精神和现实性。作为艺术家和建筑师的柯布西耶认为,“理性是人类永恒的天性,没有它就不成其为人类。对于一个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来说,它可以调整和修正变幻莫测的感觉步伐;正是在它的指导之下允许艺术家戴着脚镣跳舞。”[2]在此思想引领之下使得现代主义建筑洋溢着一种精致的浪漫情怀,而最终在外化形式中显露出建筑师的理性精神甚至有那么一点克制的冷漠,犹如密斯的范斯沃斯住宅。此建筑有着明确的几何形体外形,通体透明的玻璃幕墙和白色的钢框架共同营造了一座漂浮在树林深处的水晶宫:而建筑师种种看似冷酷的抉择倒也恰恰暴露了其内心感性的一面。立体主义与现代主义建筑理念的相同之处使得这两朵奇葩在20世纪的艺术花园中靠得异常接近。

综上所述,建筑与艺术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一名建筑师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及品位以提高其作品的艺术高度。今天,我国的建筑市场和艺术市场都有着难得一见的红火场景,但尴尬的是优秀的作品和杰出的人才却似乎与之不太协调。艺术与建筑其根本都是心灵的产物,正所谓万物唯心造。20世纪建筑与艺术的辉煌也正是艺术家不断追求纯净心灵的产物。可遗憾的是生活在物质丰富的21世纪的人类共同面对的是日益干涸的道德文化的心灵沙漠。试问缺乏真,善、美的心灵如何能创造出真正的优秀作品呢?没有文化内涵的作品必将是苍白无力的。为了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作品,真正有意义的人生,我们更应该关注心灵的精神层面,关注作品中人文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长久之道,从而才不愧于如此宝贵的天赋人生。

参考文献

[1]王宏建.美术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16页

[2]柯·勒布西埃.纯粹主义.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5页

西方主义 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027-05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全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使用教材,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教材在2007年出版后,先后经过三次修订,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也越来越合理。应该充分肯定,这是一部体现权威性与科学性的好教材。但是教材也存在不太合理的方面,有些学者对教材的缺点也进行了分析。如有学者认为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仍然是“学科分类的板块模式”的编写方式,并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①这些批评对于进一步修订完善教材都是有重大启示的。教材的“绪论”部分十分重要。教材编写组曾建议“要让同学认真学习绪论”,因为“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同学站在一个应有的高度,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1]可见“绪论”是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绪论”部分并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首要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科学的说明,特别是没有讲清楚“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本文依据2010年修订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以下简称教材),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教材如何定义“马克思主义”

教材在2009年版的基础上,认真吸取了高校师生的建议,充分吸收了新的理论成果,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②但是教材的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并没有大的改变。就“绪论”部分来看,仍然讲述四个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在这四个部分里面,教材对于当今国外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仍然没有涉及,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仍然没有科学的说明。

我们先看教材是如何定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的。教材首先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阶级属性、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三个不同的角度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不同的回答。其中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按照这个定义,国外的许多马克思主义流派也都可以划入马克思主义的范围。接着,教材又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限定“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否也可以划入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范围呢?教材对此并没有任何说明。只是进一步地说明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否也可以理解为“西方化的马克思主义”呢?教材仍然也没有说明。

在后面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部分内容中,教材比较详细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和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并进一步肯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但是教材并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在东欧和西方社会的传播与发展,那么欧美地区的马克思主义思潮是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呢?对此,教材也没有说明。更让人不理解的是,在“绪论”部分的第一个思考题中引用了法国思想家德里达的著作《马克思的幽灵》中的观点来证明马克思主义可以解决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十大祸害”,而德里达是当今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可见,编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非常熟悉的。在“绪论”部分没有提及“西方马克思主義”,是编者有意回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但是,不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在当今重要的学术思潮中,“西方马克思主义”都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而且和马克思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笔者认为,应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写入教材,应该理清“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二、应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写入教材

对于“什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当今学术界还没有非常一致的定义。不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这一思潮正面的评价也越来越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类的著作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多被作为反面教材的附录材料列入,而不被看作正史。但是在进入21世纪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进入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视野,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许多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著作也都明显地突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如黄楠森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门用两章内容来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顾海良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用很多篇幅来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什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顾海良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说明可以代表当今多数学者的观点:“‘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词,常常被用来指称西方和东欧一些与苏联‘正统’理论相区别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思想倾向。‘西方马克思主义’不等同于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但是在深刻的问题意识和广泛的理论触角方面,它代表了这一历史时期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最富有特色的探索。‘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一个统一的运动,但是在基本肯定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进步的而不是退化的研究纲领,反对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的思想路线,批评斯大林的‘布尔什维主义’,主张向非马克思主义体系开放,坚持批判资本主义并且注重从文化、心理和意识形态上而不是从经济基础上展开这种批判等方面,它显示出一些相近的立场和话语模式。”[3]这里并没有明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当今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形态,但是却明确说明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是“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最富有特色的探索”,而且肯定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纲领,虽然它与列宁、斯大林存在思想路线方面的对立。这种评价应该说是比较客观的。既然“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最富有特色的探索,而且与列宁、斯大林存在思想路线方面的对立,那么,相应的教材在讲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时,就不能不涉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以下从三个方面说明应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写入教材的原因。

1.“西方马克思主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般指的是20世纪20年代西方国家中产生的一种反对“正统”的“苏联马克思主义”但又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潮。从产生起,这一思潮就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处于一种复杂的关系之中。一方面,二者都坚持马克思的基本立场,都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但同时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存在分歧。如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不认同列宁和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作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尤其反对“两个对子”绝对对立的僵化思维方式,而是把马克思哲学解释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而“正统”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利用自己在当时共产国际的领导地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非理性的批判和打击,使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脱离了对本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而处于“非正统”的地位,成为学院里的学术研究学派。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却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以后的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正统”的“苏联马克思主义”也进行了反思。特别是“苏东剧变”后,更是从实践上证明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理解的片面性,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也对苏联解体进行分析。他们认为不能把“苏东剧变”看是作马克思主义失败的标志。他们重新反思了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有五个主要特征。第一,马克思主义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体系;第二,马克思主义不是完美无缺的,应当不断地加以修正和发展;第三,马克思主义不是政治的装饰品,应将其与政治区分开;第四,马克思主义不是随便可以分割的,应从整体上去把握;第五,马克思主义不是经院哲学,它应面向现实。③虽然这些认识中某些观点值得商榷,但“至少有三点是言之有理、给人以启迪的”。[4]这些新认识表现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弊端的深刻反思,对把马克思主义条块分割的研究方式的深恶痛绝,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脱离现实的深切担忧。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系统引入和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虽然当初主要是带着批判性的眼光以“正统”马克思主义来审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但是在批判性研究的过程中,也吸收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研究成果,比如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等等,都解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思想,开阔了研究视野,摆脱了主观偏见和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

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和马克思主义有分歧,但它仍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西方马克思主义坚持以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为依据来探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不但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也坚持把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作为研究的对象,力图通过对马克思著作的新的阐释来找到一条适合本国特点和当代社会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比如他们对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历史学笔记》、《人类学笔记》等著作的研究,从中阐发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异化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理论等,这些理论发展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特别是对当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人的“异化”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工具理性”问题、“科技主义”问题等都有深刻的揭示和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德里达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十大祸害”,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是当今人类最好的精神武器,而当今地球上的所有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③基于这样的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

西方马克思主义有真切的现实关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观点,更好地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从一产生起,就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西方国家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深入地思考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没有成功的问题。他们认为苏联的革命道路并不适合他们西方的国家,致力于探索一条具有西方特点的马克思主义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并非是脱离现实的学院式研究,而是有深切的现实关怀。在20世纪60年代西欧、北美的“造反运动”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成为这次政治风暴的指导思想,当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马尔库塞、萨特、卢卡奇等都亲自参加了这场运动,并成为造反派的精神领袖的导师。正如陈学明先生所说:“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回避现实的挑战,在他们那些深奥难懂的语言中负载着大量关于急剧变化着的资本主义世界的信息,跳动着这个特定时代的脉搏,也倾注着他们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命运的关怀。”[5]

西方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与苏联“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对立中产生的,他们反对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的教条式的、僵化的理解,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完美无缺的,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加以修正和完善。他们主张吸收当今西方的一些理论思潮来解释、补充、重建马克思主义,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从而使馬克思主义永远具有时代气息而保持青春活力,这显然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它是批判资本主义的,而不是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它和马克思主义是“源——流别”的关系,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千万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把他们和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

3.“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

“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专业的确立当初是作为“政治任务”而带动起来的。开创之初,它首先是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来介绍,后来又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一个分支来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一段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不仅有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的研究者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甚至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的学者也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究竟该归入哪个学科门类,则没有明确的共识。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出“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一、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暂设置于‘法学’门类内,下设5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尽管“国外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内涵和外延都不同的两个概念,但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可以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④从此,“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了明确的学科定位。

总之,不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以及从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还是从我国当今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来看,教材都应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列入,而不是忽略和回避。

三、教材将如何处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如果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列入教材,存在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如何处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不是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问题争论不休。大概有否定、肯定、否定与肯定并存这三种不同意见。产生意见分歧的原因在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思想路线方面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存在对立。实际上,对马克思的思想在认识上存在分歧也是正常的,因为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早年和晚年就是有区别的,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思想的发展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也是有差别的,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并不完全等同于马克思主义。既然存在着这些客观的差别,那么讨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归根结蒂还是取决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观,取决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认识的。如果我们始终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马、恩、列、斯、毛的“一线单传”的思维模式,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只能是处于“非正统”的地位,是非马克思主义。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源多流”的发展态势,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完全可以纳入马克思主义的视野。

现在把“国外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二级学科,这说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用“国外马克思主义”这个地域性的概念来代替“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概念,就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这个有分歧的问题暂时搁置了起来。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促进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又避免了无谓的争议。

但问题本身是不可能避免的,也只有在对问题的争论中,才能促进研究的深入。所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写入教材,是大势所趋。而如何处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就是当今教材的编写者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得不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首先,要明确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国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潮的总称,是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相对的一个概念。“国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就是“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的外延。而“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从属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它的外延比“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外延要小,仅仅指的是“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即从卢卡奇到阿尔都塞以及到以后的分析学、生态学、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对的还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研究和后马克思主义等学派和思潮。这样一来,就基本上理清了以上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其次,教材在讲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些问题时,要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穿插进去,并客观地说明这些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比如教材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角度和“广义”的角度来规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时,就可以明确地说马克思以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也属于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教材应进一步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这几个概念的关系。在后面讲“马克思主义的產生和发展”时,就该增加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东欧、拉美和前苏联、朝鲜、越南、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情况,明确这些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借鉴。

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教材的内容远远滞后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实。教材不涉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不仅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回避了当今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实。这种做法本身就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不仅不利于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是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逄锦聚.教材编写的体会和讲授建议[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07,(增刊).

[2]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穆旦与西方现代主义 篇3

一.意象运用中的知性与感性意识

九叶诗派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知性与感性的融合。西方现代主义的特点之一就是知性。知性是九叶派诗人找到对付长时期以来诗坛上浪漫与感伤和诗歌情感泛滥的手段。九叶诗人对现代主义诗歌运用意象的这一表现手法并不陌生, 他们曾大力推介过意象派诗歌, 比如在《诗创造》杂志上就有对英美现代六大意象派诗人的介绍。而在穆旦诗歌中流露出的“奥登诗风”足以体现奥登对其的巨大影响。穆旦诗歌中采用了大量现代化的、陌生的意象, 他提出了“新的抒情”的诗学主张, 认为“新的抒情”应该遵守诗人生活所给的范围。穆旦论诗, 强调的是形象的现代生活化, 强调表现当时那一代人的独特历史经验, 用形象或感觉表现出来, 展现新颖的看法。他可以用任何他所熟悉的事物、田野、码头、机器或者花草。

在奥登的诗歌里面, 现代化的意象符号比起艾略特而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诗歌里大量涌进现代化、工业化的形象, 如发电机、涡轮机、高铁轨、华尔兹、印刷机等等。同样, 在穆旦诗中也少了徐志摩、戴望舒笔下的那种风花雪月的古典意象,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现代化的、科学化工业化的语言, 如电子、宇宙、化合、工程师、企业家、钢铁水泥等意象。如《五月》中“而谋害者, 凯歌着五月的自由/握一切无形电力的总枢纽”, 还有在《爱情》中将爱情视为“快破产的企业”, 以雇佣、推销、资本和银行等物象将诗人对爱情的看法叙述得十分贴切。回顾穆旦早期的作品, 如《我看》中的诗句与其后来充满现代性的意象相比则显得更加回环往复, 温婉和谐。所谓知性, 并不是晶莹透彻的说理或寓言, 知性存在于意象之中, 是经过分析之后的综合呈现。诗人强调知性, 并不等于忽视感性, 其所追求的是使诗歌同时活在读者感性、知性和想象的世界里。

二.情感抒发中的玄学思想

西方现代主义的又一显著特征则是社会性与个性的统一。穆旦的诗歌看似内敛凝重, 专注贯彻自己的个性, 好像诗人愉悦于自我分裂与自我折磨, 似乎只是在作最深入、最细微的人性抒情, 然而他也在寻求自我与现实世界的平衡。如《海恋》中的描写“比现实更真的梦/比水更湿润的思想在这里枯萎/青色的魔/跳跃/从不休止/路的创造者/无路的旅人”, 看似矛盾的关系事实上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激荡和困惑。

西方现代主义诗人敏感地发现, 在现代世界中, 过去的英雄已不复存在, 人失去了理性的价值和道德的尊严, 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 人就像艾略特在《空心人》中所描述的“空心人”。现代人面对这一充满异化力量的世界手足无措、无能为力、痛苦窘迫, 人的失落成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一个核心主题。现代主义诗人对于人的境况的变化是极其敏感, 也有着深刻的认识, 所以他们反对浪漫主义的一味主观抒情, 因为他们已无法再用肯定的形式来表达理想, 面对已被扭曲的社会, 任何思想和情感都是苍白无力、虚无缥缈的。

同时, 穆旦用官能的形象将肉体感觉与形而上学的玄学思想相结合。西方现代派诗歌注重思想反思和思考, 而非像浪漫派那样直接地情感宣泄, 玄学思维是现代派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穆旦的诗歌《冬》中写道, “生命跳动在严酷的冬天…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 冬天使心灵枯瘦, 是感情和好梦的刽子手, 然而它又渴望感情的温暖, 所以“血液闭塞着欲望”, “年轻的灵魂裹进老年的硬壳”, 他的诗厚重深沉, 热烈而冷漠, “仿佛整个二十世纪的苦难和忧患都压在了他的身上”, 他在自我心灵的挣扎中痛苦的思索人生、命运和现实存在等形而上学的玄学命题, 强调自我的复杂和变幻、破碎和转变。穆旦诗中多玄学思辨的篇章与段落, 这与艾略特等现代诗派的影响不无关系, 穆旦在西南联大时期非常喜爱艾略特的《荒原》, 以此穆旦诗中的玄学思辨、重思想、重智性特色与《荒原》中的隐晦、艰涩的“睿智”、玄思相比, 可见踪迹。

三.艺术创作的戏剧化

在艾略特反浪漫主义理论的倡导下, 穆旦理解了现代主义的核心精神之一———“非个性化”。他使用了变换叙事角度、蒙太奇、客观对应物、戏剧性场景、古今并置、现代反讽、悖论、机智、戏拟等一系列艺术手法, 以达到这样一种消解自我、模糊个性的效果, 而“戏剧性场景”也是艾略特诗歌最富表现力的一种方法。艾略特的作品《一个哭泣的年轻姑娘》中运用了场景变换的方式展现戏剧化的人物内心情感的反复。穆旦对这一手法心领神会, 在《蛇的诱惑》中所构建的则是一出极具冲突性的戏剧, 在狂欢的夜晚, “我”陪着德明太太去百货公司的途中途经穷人区与富人区, 由此生发对贫富两种生活道路选择的困惑和思考。而《小镇一日》以故事为媒介, 在戏剧叙事中彰显人物的思想情绪, 使现代人的复杂的社会意识得到生动的传达。

二十世纪的诗人都曾面临着在民族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诗之间作选择的问题, 而穆旦却勇于吸收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化内涵, 将其自身所拥有的儒家文化等古典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相结合, 在艾略特、奥登等现代主义诗人的影响下, 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虽然有部分评论者认为穆旦诗晦涩难懂, 甚至他在晚年对自己的总结也这么说道, “总的说来, 我写的东西自己觉得不够诗意, 即传统的诗意很少。这在自己心中有时产生了怀疑。有时觉得抽象而枯燥, 有时又觉得这正是我所要的:要排除传统的陈词滥调和模糊不清的浪漫诗意, 给诗以hard and clear front (严肃而清晰的形象感觉) ”。但不可否认的是, 西方现代主义对穆旦诗歌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促进了穆旦对中国新诗现代化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蓝棣之, 《九叶派诗选》,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5月版。

[2]杜心源, 《论穆旦诗的现代主义意识》, 南京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

[3]李彬, 《“一群自觉的现代主义者”——九叶诗人与西方现代主义论》, 中国文学研究, 2009年第3期。

[4]邹戈奔, 《穆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 文学教育, 2011年12月。

[5]刘燕, 《穆旦诗歌中的“T.S.艾略特传统”》, 外国文学评论, 2003年10月。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篇4

1、美国宪法在1787年制定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

①允许奴隶制存在 ②没有表明人民拥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 ③自由的黑人和印第安人不能

拥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 ④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有总统任命受制于总统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最终击败共和党对手麦凯恩,成功当选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

下列关于美国总统选举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七年选举一次B.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1789年举行了第一次总统选举D.1862年以后共和党开始执政

3.易中天在《艰难的一跃》中说,这部宪法的出现究竟是人性与自由的胜利,还是利益力量左右的结果?这是一个需要回答、却又不必认真计较答案的问题。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部宪法也许是政治家充

满智慧而体面的“合谋”,也许是人性中自私自利的彻底释放,也许是以上诸种情况的结合。这一文件最

有可能是()

A.《权利法案》B.《邦联条例》C.《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4.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同

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C.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D.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5.《瀛环志略》:“华盛顿,异人也。„„不僭位号,不传予孙,而创为推举之法①,几于天下为公,乎三代之遗意②。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③„„米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

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④,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材料中划线的4个部分,直接描述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序号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6.英国本届工党政府任期到2009年5月届满。首相布朗支持率的下跌幅度和速度,均创下了自英国

20世纪30年代开始民调以来的历史纪录,现在英国国内要求布朗提前下课的呼声很高,工党可能会在后

面的大选中失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英国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B.英国首相必须直接对选民负责

C.英国首相的权力主要靠民意来支撑D.内阁的集体负责已形同虚设

7、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这是因为()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8、在英国,“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这反映了()

A内阁对议会负责B选举权扩大C两党制的完善D国王权力增强

9、对1875的宪法中法国立法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B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

C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的决议案D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

10、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政治权力B协调当时各种社会矛盾

C确立三权分立的立法原则D确保国家摆脱殖民统治11、1792年法国称共和国,1804年法国称帝国,这一变化中,没有改变的是()

A阶级基础B国家政体C内外政策D与人民的关系

12、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

①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关系不同②国家元首的地位不同③政体的实质不同④

制作人:王 菲1

均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 ①③④

1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

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

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14、下列关于联邦政府三权分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利 B.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在白宫办公

C.联邦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D.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

15、下列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部充分体现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意志的资产阶级宪法

B.是一部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封建性质的法律

C.是一部将德意志军队普鲁士化的军事立法

D.是一部带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6.英国和美国一直被视为传统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但两国的政治面貌却不尽相同,据此回答下列

问题。

(1)指出两国的政治制度及主要特点。

(2)分别指出两国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

(3)概括说明两国实行不同政治制度的社会原因。

17.近代史上,英国社会不断得到改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

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等。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

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身上。

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

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1784年,小威

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末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

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旧执政。──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830年,英国议会通过选举法案,规定:取消和减少已经衰落的选区的议会

代表席位,它们的席位转给新兴的工业城市;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城市选民资格放宽

到年收入达10镑以上的房主和年付10镑以上的房客,农村选民资格则为年收入达15镑以

上的土地持有者和年收入达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结果,选民人数由43万增至60万,在增加的22万选民中,城市资产者占18万。

材料三 1872年格莱斯顿内阁在英国设立内政部,主要是代表中央政府监督地方自治

机关。1888年,英国又宣布将各郡的行政权交由选举产生的郡务会议掌管。1894年,英

国又对郡下面的区进行行政改革,由选举产生的区务会议代替以前被教会贵族控制的区

议会。──钱乘旦《英国通史》

(1)据材料一,近代前期,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重要的环节?(3分)

制作人:王 菲

2(2)材料二表明,英国选举制度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分)

(3)据材料三,19世纪后期,英国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英国近两百年政治体制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2分)

18.观察下列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明朝内阁旧址

(2)从内阁与君主的权力关系来看,两者有何不同?

(3)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们各自对其自身的社会进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提出“正确估计支配人类心灵的对权力的迷恋及滥用权力的癖好”,提出“行使政治权时,必须把权力分开并分配给各个不同的受托人以便互相制约,并指定受托人为公众福

利的保护人以防止他人侵犯。这种相互制约的必要性早已在古代和现代的实验中显示出来”。

材料二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

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

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回答:(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华盛顿的担忧是什么?为了解决华盛顿所担忧的问题,美国政府是怎

么组织的?其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以美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二,分析毛泽东为推动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的进行了什么努力?

(4)中外政治家对各自国家政治制度的构建有何共性?给我们什么启示?

制作人:王 菲3英国内阁会议厅(1)从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18世纪英国的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16.(1)政治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共和制。主要特点:英国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政体;美国是共和制为根基,总统制、联邦制为表现。

(2)法律依据: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传统的封建社会,是革命胜利后新旧势力既斗争又妥协的结果;美

国:独立战争彻底摆脱殖民统治,没有传统势力的包袱,但各地利益存在激烈冲突,是各种现实利益冲突

妥协的结果。

17、(1)从限制王权到责任内阁、司法权从王权中独立、内阁从属于议会到下议院中的多

数派组阁。(3分)(2)向城市工商业者倾斜;有财产资格限制;选举范围扩大。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参与国家管理。(3分)(3)削弱地方贵族和教会贵

族势力,加强中央政府权力。(2分)

(4)经济是政治发展的动力;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等。(其

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分)

18.(1)社会性质不同:英国是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了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是君主专制进一

步强化的封建社会;(2)英:内阁是由国王任命在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组成的,内阁拥有行

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而非对国王负责;中:内阁是君主专制进一步产生强化的产物,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

一级行政机构,而是皇帝的内侍机构;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他们的主张采纳与否取决于皇帝。(3)英:

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为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证,使英国崛起为

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明清: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萌芽和近代科技的产生,使中国

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19.(1)担忧:有人迷恋权力和滥用权力而出现专制。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国会掌立法权,总统

掌行政权,最高法院掌司法权。“分权制衡”原则。(2)以议会形式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实行分权制

衡原则、实行民主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3)推动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4)防止对权力的滥用,加强民主监督,推动民主建设;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合适的政体,不能照搬别国模式;推进政治民主化,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资本主义和西方当前的危机 篇5

关于历史终结的宣布从来都是非常轻率的,而这些预言也总是被证伪—事实上,这种情况已经发生过很多次,这次却颇具讽刺意味,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西方必胜的论调导致了伊斯兰的对抗性反应。

今天的世界反而处于一种新的、而且意识形态更加明晰的局面。后现代实用主义解释不了西方与激进伊斯兰之间的斗争。对西方来说,问题是它是不是已经放弃了用来应对敌人所需的那种资源。我是说,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唯物主义和世俗主义与发达资本主义携手共进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我们必须认真考虑,那就是,西方世界会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资源?

发达资本主义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它并不需要它们的公民有很多信仰。事实上,如果有太多的信仰反而是一件尴尬的事情,这在欧洲尤为如此。这也是西方在面对激进伊斯兰所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消除恐怖主义需要的是正义,需要铲除促使某些人从事恐怖主义行为的土壤。恐怖主义是一种暴行,同其他任何暴行一样,但它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有人会说,如果你试图解释恐怖主义的原因,那么你就是赞同恐怖主义,但历史学家指出了纳粹主义崛起的原因,并不能就说他们赞同纳粹主义。在解释伊斯兰恐怖主义时不应该回避西方世界以实用主义态度应对伊斯兰社会的历史,美国人应该知道是中央情报局(CIA)在阿富汗扶植了极端伊斯兰,以应对苏联的入侵。在中东,西方世界也曾插手制造过这种情况,而这也是造成恐怖主义的原因之一。恐怖分子要对恐怖主义负责,但恐怖分子并不会在真空中行动。

作为一个欧洲人,我对美国感触最深的就是,这是一个非常积极乐观的社会。相比之下,欧洲因为有着漫长的灾难史,是一个非常消沉的地方。整体而言,人们并不会对未来抱有太多希望。在某种程度上,由于美国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国家,所以这是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地方,甚至任何一种形式的消极几乎都会被认为是思想犯罪。你要说你“能够”做某件事情,你能取得“成功”,而不是成为一个可耻的“失败者”,如果你做不到,那是因为你没有付出努力,基本上就是这种论调。美国对自己始终有着过分的自信,认为自己几乎什么事情都可以做,而在现实中,我觉得这是极端危险的。在欧洲,相比于这种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盲目自信,做一个优秀的、老派的、虔诚的愤世嫉俗者和悲观主义者或许会更安全。这是因为欧洲人有对自己的局限和所面临困难的清醒认识,但美国人通常都不会这么想,他们喜欢说“如果我努力我可以做任何事情”之类的胡话。在未来新的时期,美国或许需要暂停脚步,尝试着学习一些“功课”—并不是什么事情都是可能的;它可能是一个正在衰退的世界强国;它或许正处于下降的而非上升的历史轨道中。它应该对这种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不是执迷于它的理想。

当资本家也开始谈论资本主义时,我们知道这种体制已经陷入困境了。在我看来,西方当前的危机正是人们盲目崇拜市场力量这一神话的后果。我在去年出版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并引起关注,这说明资本主义已经开始成为人们新的关注点,并可能会成为一个批评对象。这本书并不企图让人们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我只是想提供一个更准确的或更具吸引力的马克思版本,来澄清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误读,很多自由派和保守派评论员在评论马克思时都很轻率,但这只是彰显了评论员的无知,而不是马克思的无知。比如,我希望他们看过这本书后会这样想,“哦,原来马克思是反对国家的(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全球化就已经被提上议事议程),他比右翼保守主义更敌视国家机器,他没有去设想一个完美的社会,对平等的说法也保持高度警惕。他反对盲目崇拜物质生产,从来没有梦想过一个所有人都穿着连体工作服、背后写着编号的未来。他的理想在于休闲而不是劳动,他关注经济问题恰恰是为了削弱经济对人类的控制。”同时我想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只在学术圈热闹的理论。在美国,学术性马克思主义占压倒性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是同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和后殖民主义一同讲的。我曾经在杜克大学讲过马克思主义,他们说,“如果你在这里讲马克思主义,他们会趋之若鹜,学生们甚至连门口都挤不进去,但如果你在5英里外的地方讲,他们会射穿你的脑袋。”这反映了一种悖论。马克思主义不应只停留在课堂,它还是社会主义运动和劳工运动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主流,在应对资本主义的问题方面可以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当富人们的贪婪造成天价的账单,但这些账单最终却转到早已身无分文的穷人身上时,政客们应该摘掉他们的有色眼镜,考虑另外一种最适合的政治选项,我这样认为。

西方主义 篇6

关键词:异化,人道主义,信仰,意识形态

一、变革动因产生的背景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庞大的学术思潮, 最初“马克思主义荷兰学派”的代表高尔特的《致列宁同志的公开信》中指出:“革命并不单从一个经济危机中产生, 还有进一步的条件, 还必须有把革命带来的另一个因素, 而如果缺乏它的话, 革命就流产或失败, 这个因素就是群众的精神。”因此, 以唤醒和加强工人阶级意识的方式去行动和说话, 并把社会主义建立在无产阶级广大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首创精神、无产阶级群众阶级意识自由发展的基础上。

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革命动因的开始, 而将西方革命失败原因上升为一股思潮的是匈牙利共产党人卢卡奇, 他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提出“西方革命失败的原因”是:“轻视了革命主体作用的经济决定论, 以及由此引发的无产阶级意识的危机”。为此, 他用“总体性”的观点去取代经济因素首要性的观点, 用无产阶级意识创造历史的观点去取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性的观点。他强调意志、意识、意识形态、主观性等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另外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解释。

由此开始, 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另外一个视角阐述和分析引起资本主义变革的新动因, 即要从意识形态方面入手来唤醒无产阶级追求自身自由、解放的意识, 进而变革资本主义社会。

二、变革新动因产生的原因、内容及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革命的主观条件是阶级矛盾。这个条件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眼中已改变, 他们认为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当今时代, 西方资本主义存在大量的非阶级动因, 仅仅是阶级斗争已经不足以撼动资本主义的统治。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考究资料发现、资本主义为缓和阶级矛盾采取了许多调节措施和一系列的缓和矛盾的运行机制, 比如较高的福利制度, 工作时限的缩短, 人性化的员工管理制度等。这都使工人阶级在如何看待自己的地位及权利时无法看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如何才能真正唤醒无产阶级的意识, 达到资本主义的变革, 需要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观察和发现。

资本主义社会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已经由物质领域的矛盾转化为思想领域的矛盾, 现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得到了巨大的丰富, 但是在文化生活方面, 都按照文化工业提供的单一模式进行。人的内心无法得到本能的宣泄, 由衷的缓解。关注个性解放、自由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 当这一要求不能满足社会时, 社会的文化危机就到来了, 进而引发资本主义变革的可能也就到来了。同时,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还提出, 异化可能在不同的社会有普遍的存在。资本主义由于异化性的高消费、高生产, 使人与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早已不复存在, 双方处于极度尖锐的对立和冲突中;社会并未因生产力的高度发达而产生对精神领域的更高追求和发展, 而是被异化为“大众文化产业”;广告的宣传, 批量生产的高科技商品等使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产生了异化, 为高消费而高消费;长期处于异化状态下的人性是压抑的, 不自由的。

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所有制之间的矛盾已经不是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 传统的资本家权力已经从资本家手中转向专家手中, 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已经不是经济危机了, 国家机关尤其是行政机关不能很好地履行其职能, 没能对经济进行合理干预的统治危机;人民大众对政府缺乏信任和认同的信任危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国家和社会没有存在一种信仰, 文化使大众与政府站在一起的文化危机;盲目追求利润, 扩大生产, 忽视了生态平衡的生态危机等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产生不安定因素的原因, 也成为无产阶级发动变革的动因的切入点。

三、变革动因带来的启示和它的不足之处

由此可见, 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动因已不仅仅是从经济危机中去寻找, 资本主义国家的异化现象、统治危机、文化危机、贫乏的精神生活中压抑的人性等, 都体现出了无产阶级要寻找自己的地位, 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寻求经济地位、物质需求的满足, 进而要求自由解放, 夺取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可能。

毫无疑问, 西方马克思主义所宣传的人道主义、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等, 都为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异化和人性的压抑中要求解放和自由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上的支持, 他们应该走向革命之路。但是, 为什么西方马克思主义迄今仍然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呢?这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宣传范围有很大的关系。多数学者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深奥难懂, 只有知识分子等有文化基础的人才能听懂, 理解并有欲望深入研究下去。而该理论本身也是将社会精英、社会批判意识者、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等有知识基础的人作为可依靠的新对象, 传统意义上的需要唤醒的工人阶级、无产阶级却被排除在外了。

无产阶级这个庞大的阶级无法触及并深入地认识该理论, 就不能实现在意识形态上的转变。作为只能被少数非无产阶级掌握的武器, 注定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即便找到了合理的变革动因, 也依旧无法撼动资产阶级统治的命运。

参考文献

[1]范文.“西方马克思主义”性质评析[J].陕西师大学报 (哲社版) 1994-12-30.

[2]徐崇温.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问题[J].学术界, 1994年, 第四期.

[3]陈学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认识[J].教学与研究, 2008年, 第9期.

西方主义 篇7

关键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20世纪初的德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兴起了现代主义艺术设计运动, 其艺术设计思想、设计理念呈现出鲜明的革新性、民主性、大众性、主观性和形式主义、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特征。现代主义艺术设计肯定工业化大生产, 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设计, 提倡艺术与科技性结合, 反对因袭传统, 厌恶附加的装饰, 强调“功能第一, 形式第二”的功能主义, 用科学的、客观的理性精神进行设计。希望通过现代设计来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改善人民生活, 从而消除社会的不公平, 表现出强烈的民主主义精神和理想主义思想。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是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酝酿和准备阶段,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到高峰, 但却在六七十年代走向衰落, 1933年包豪斯解体, 包豪斯的设计大师们把它的精神带到了美国使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很快发展成为“国际主义风格”, 从而一统天下, 但是现代主义艺术设计也开始步入衰落阶段。普鲁迪·爱戈住宅是1954年由日本设计师山崎实, 针对美国低收入阶层设计的一系列住宅, 是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由于它的非人性化设计而很少有人居住。所以习惯上, 把1972年美国圣路易市的“普鲁迪·爱戈住宅”的拆除时间, 作为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终结的标志。

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重要的建筑师, 他和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富兰克·赖特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他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师, 也是城市规划师, 在细心的设计下, 能够将有限的空间扩大。他的目标是, 在重视机器的社会里, 最应该考虑到的是建筑的基本功能。1923年他的名作《走向新建筑》出版, 书中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个著名的观点。萨伏伊别墅是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 1930年建成的, 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 位于巴黎近郊的普瓦西。这幢建筑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 因为它只有简单的外墙, 其中唯一带有装饰的是横向的长窗, 这是为了能让光线射入。萨伏伊别墅是勒·柯布西耶纯粹主义的杰作, 是一个完美的功能主义作品, 甚至是勒·柯布西耶的作品中最能体现其建筑观点的作品之一。萨伏伊别墅深刻表现了建筑手段和手法的结合, 因为它代表了进步和自然, 体现了建筑的特点。可以说是柯布西耶建筑设计生涯中最为杰出的建筑作品, 这个建筑从不同的方向看过去, 都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印象。这种不同不是刻意的, 而是对内部空间的外部体现。柯布西耶的最大贡献就是住宅, 人和空间直接联系的载体也是住宅。从早年的白色的萨伏伊别墅到朗香教堂, 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而他所设计的萨伏伊别墅也成为了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一个重要代表性建筑。

现代主义艺术设计运动影响广泛, 意义深远。即使是它之后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各种思潮、流派, 乃至当代世界的形形色色的设计思潮、流派, 都是建立在现代主义艺术设计这个平台之上的。在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发展史上, 现代主义艺术设计运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后现代主义运动是从建筑设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设计运动, 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 发展于70年代, 到80年代达到高潮, 90年代走向衰落。后现代主义旨在反对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片面追求功能和冷酷的理性主义设计思想, 特别是对“国际主义风格一统天下”表示出极大的反感。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是指在艺术、电影、建筑等等领域中产生的各种被视为与现代文化产品不同的那些文化产品, 是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 它广泛的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后现代主义设计具有多元化、模糊性、开放性和强调设计的个性与民族特性等特征, 常常采取隐喻、折衷、夸张、戏谑等设计手法, 通过借鉴历史风格来增加设计的文化内涵, 同时又反映出一种幽默与风趣的感觉, 唯独功能上的要求被忽视了。

尽管后现代主义设计是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 但两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事实上, 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是建立在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平台之上的, 是对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继承与发展。后现代主义设计没有明确的宣言、纲领和统一的设计风格, 表现出一种“杂糅”的美学思想。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他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 针对密斯·凡·德罗提出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少即是多”的口号, 提出了“少即是烦”的信条, 成为了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1977年, 美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出版了《后现代建筑的语言》一书, 系统的分析了那些与现代主义理论相悖的建筑, 明确的提出了后现代的概念, 使先前各自为政的后现代主义运动有了统一的名称和确切的内涵, 并为后现代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位后现代主义的发言人斯特恩把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归结为三点, 即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和装饰主义。

在我看来, 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的“形式服从功能”不同的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倡导的“功能追随形式”, 强调的是设计形式的改观, 这也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 不管是在建筑的细节还是在内部, 采用各种各样变形夸张的手段, 使建筑和它的装饰充满趣味性和象征性。就像拉庇德斯设计的迈阿密海滨“美利坚饭店”充满热带植物的玻璃圆锥大厅, 还有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典型代表伍重设计的著名的悉尼歌剧院。

杂剧《红梨花》的情节较为简单, 矛盾冲突明晰。而传奇《红梨记》为爱情故事增设了一个反映当时社会环境的社会背景。北宋末年徽宗时期, 国君荒淫昏庸, 奸臣王黼谄媚专权, 与宦官梁师成勾结在一起祸国殃民。金兵包围汴京, 押王黼到军前发落。王黼盗得传国玉玺, 连同内库金银贿赂才免于一死。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两人相爱, 却因王黼对谢素秋的迫害而无法结合。徐复祚痛恨政治腐败, 国家内忧外患, 黎民流离失所, 通过剧中男女主人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的遭遇, 表达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批判。

文中太尉梁师成这样教导王黼道:“王黼儿, 我教道你。大凡官家, 不要容他闲, 常则是把些声色货利打哄日子过去, 他就不想到政事上边。左班那些秀才官儿, 便有言也不相入了。”奸臣只顾个人私利, 而无视国家安危。作者借赵汝州之口表达心意道:“我想赵氏宗庙, 已逾百年, 金人一至, 势如压卵。王黼兀自献大计于斡离不, 欲邀二帝亲诣金军挟之以索重贿。国家高官重禄, 都养了这种人。天下事可知矣, 可叹可叹。”当国家处于危亡之时, 奸臣苟且偷生, 忠臣坚决抗敌。作品把这样的戏曲故事展现在舞台上, 剧中爱憎分明, 臧否确定, 权奸荼毒百姓、残害忠良的罪恶激起人民的义愤, 而忠臣良将为国为民, 不惧牺牲, 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感叹。作者把罪行和功德都写在纸上, 可以当作历史的证言, 它的意义已经超出了戏曲艺术的范畴之外了。

四、由情与礼的斗争到爱情至上看人物性格转变

在明传奇中作者增加了一些人物, 同时主要人物的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杂剧《红梨花》中更加强调追求爱情与科举之间的矛盾, 谢金莲在剧中则处于被动地位, 被刘辅当作是催逼赵汝州求功名的工具。而在眀传奇《红梨记》中更强调谢赵两人的真情。文中谢女在利益诱惑和威逼下并没有妥协。而此期间赵生不离不弃对她一片痴心, 这里更能突显人物的性格特征。眀传奇中的谢素秋的形象更为突出, 三婆劝她不要拒绝王黼的宠爱, 她却说道:“人各有志, 岂可以势相迫。他若再来相迫, 我拼得一死便了。”她出淤泥而不染, 对王黼的威逼决不屈服。素秋的重情重义, 也感动了身边的人, 他们的帮助, 对两人最终结合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赵汝州是一位痴情病重情的才子, 在杂剧中他与谢金莲一见钟情, 在两人饮酒作诗的过程中, 可以发现赵、谢两人都颇有才学。可是, 当谢金莲拿出红梨花叫赵生猜花名时, 这位学识渊博的秀才却乱猜一番。梨花多为白色, 所以红梨花也可视为异种, 而杂剧中的胡乱猜测显得明显不妥, 这与后面赵生一举得名可能产生矛盾。

在眀传奇《红梨记》中, 谢素秋直接告诉赵生花名, 显得更加合理。而他到京城来见谢素秋也是因“男中赵伯畴, 女中谢素秋”之称。这不仅仅是对女子美貌的爱慕, 更是一种知己难求的心态。赵汝州对素秋情谊笃定, 几次主动去求访都未得见, 后他知道素秋被王黼拘禁便要不顾个人安危去搭救。就如钱济之说的那样:“赵伯畴心性狂颠。”听说素秋不惧威胁, 说道:“这才像个素秋。”痴情中透露着可爱。

西方人道主义干预研究综述 篇8

一、人道主义干预理论分析

1. 理论渊源。

人道主义干预不是冷战后的新现象, 而是有着深远的理论渊源。中国学者普遍认为西方人道主义干预和“正义战争理论”、“自然法”和“政治自由主义”有着深刻的联系。在现实的国际关系中, 奉行干涉主义的国家一般用“道德标准”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而不是国际法或者主权标准, 出于这种考虑, 它们自然会想到“正义战争”观点。自然法的思想不仅是西方人权思想的最初来源, 也是最先阐述人道主义干涉的法理基础, 格劳休斯就是在自然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道主义干预的一些见解。自由主义更具有现实性和实践性, 主张人权具有正当的道德理由, 具有普遍性, 为了保护人权进行干涉是正当的。

2. 冷战后人道主义干预理论。

目前西方人道主义干预理论主要有:“人权高于主权论”、不干涉原则例外论、人道主义干预“合法论”、“新干涉主义”、“国家失败论”、新帝国主义论以及人道主义干预理论的最新发展———“保护的责任”等, 它们正是以此为借口对他国进行人道主义干预。

二、西方国家推行人道主义干预的原因

1. 政治原因。

西方人道主义干涉之所以盛行“有着深刻的政治及经济根源, 从本质上说, 是冷战后国际战略力量发展不平衡的必然反映。一方面, 社会主义及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遇到重大挫折, 国际战略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时期。另一方面, 美国在全球的强势地位凸显, 谋求单极世界的野心膨涨。”[2]还有就是世界某些不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种族、政治或宗教意义上的苛政或暴政, 有时发展到大规模地践踏基本人权的地步, 许多国家远未形成足够的国内凝聚力, 其中某些国家甚至陷于大乱乃至急剧崩溃, 成为“失能国家” (failed states) 。”[1]

2. 经济原因。

“全球化的高速发展给人道主义干涉提供了现实可行性”。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说的那样“我们处在一个技术突飞猛进、经济日益相互依存、全球化及地缘政治巨变的时代。在这一时代, 发展、安全和人权之间的关系反而更加密切。”“经济、科技、军事的发展使得干涉的成本降低”。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得干涉国可以通过媒体对被干涉国施加影响。“网络传播的发展还推动了民众广泛的参政意识, 客观上促进了人道主义干涉。”[3]

3. 国际伦理和法理背景。

“20世纪、尤其二战以后国际伦理与法理的正义趋势, 或者说是它们向普遍和绝对的根本伦理的某种历史回归趋势是人道主义干涉频繁出现的部分深层原因, 也是当代人道主义干涉概念本身的伦理和法理依据。”国际伦理和法理的正义化趋势, 加上由此而来人权国际法和国际社会干预权利的产生和发展, 给作为一个范畴的人道主义干涉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依据, 而这也是20世纪90年代不少具体的人道主义干涉往往被许多国家认可的一大原因。“支持人道主义干涉的学者认为, 人道主义干涉是基于自然法和习惯法的。”[4]

三、人道主义干预手段

1. 外交手段。

外交手段是在实践中运用得最为普遍和频繁的一种手段。普遍存在两种外交干预手段, “一类是国际法上规定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同时也包括国际共同代表的公开讲话、评论等方式;另一类属于共同体内的外交制裁, 这种制裁一般以组织制度为基础。”[5]

2. 经济手段。

“运用经济手段, 对外实施“人道主义干预”是美国人道主义干预的重要手段。“经济手段主要有经济援助和经济制裁, 它愈来愈经常地被美国当做最重要的干预武器。”[6]特别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经济手段显得越加的重要。

3. 军事手段。

冷战结束以来, “随着对手的衰落和自身实力的增强, 美国日益倾向于草率而频繁地使用武力, 借口‘人道主义干预’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对付弱小的国家。”[7]特别近几年来“新干涉主义盛行”, “强调军事干涉”已成为美国对外干涉的主要手段。

4. 利用国际组织当合法外衣。

在外交实践中美国虽然奉行单边主义, 但是不忘运用国际组织和联盟关系当做合法外衣。例如, 美国利用联合国维和行动性质的变化, 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为自己对外干涉披上“合法”的外衣。除此之外, 美国利用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盟关系, 对他国进行人道主义干预, 北约和美洲国家组织就成为美国进行人道主义干预的工具。

四、西方人道主义干预面临的困境

1. 合法性遭到质疑。

中国著名国际法学家王铁崖指出“人道主义干涉从未成为国际法所确立的概念”, “人道主义干涉往往是强国为了各自的政治目的而采取的对弱国的单方面强迫行为, 显属人道主义的滥用。”[8]。因为“人道主义干涉与国家主权原则背离、人道主义干涉与不干涉内政原则矛盾、人道主义干涉与禁止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原则相冲突、人道主义干涉是对民族自决权原则的歪曲。”[9]总之, 中国学者普遍认为, 人道主义干预不具有合法性, 违反了国际法基本原则。

2. 公正性面临挑战。

西方国家在考虑问题时其基本出发点是本国的国家利益。西方国家为达成某种政治利益, 往往以人道主义为借口, 对他国进行干涉。即人道主义干预并非为“人道主义”, 而是为某些大国的私利。即西方国家实施所谓的“人道主义干预”, 往往想借“人道主义”之名对他国进行改造和组织, 建立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秩序, 这严重阻碍了其他国家的发展。

五、人道主义干预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1. 践踏国际法准则。

人道主义干预者对他国进行所谓的“人道主义干预”, 不仅违反了“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原则, 也是对国际法的严重蔑视。例如, 作为人道主义干预之一的新干涉主义, 不仅对国际法的实体和程序构成极大威胁, 而且践踏了联合国宪章。

2. 世界和平的大敌。

“人道主义干预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范围的民族问题或人权问题”, “反而使一些国家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国际化, 将助长世界各地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气焰, 容易造成一些国家内部分裂、恐怖主义盛行, 干扰、破坏了一些地区和平进程和一些国家内部的和解进程, 造成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11]使被干预国陷入“安全困境”。

3. 破坏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人道主义干预过程中, 经济制裁、军事干涉往往成为人道主义干预的主要方式, 这就严重破坏了被干涉国的经济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 一国经济遭到破坏, 就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4. 阻碍了多极化进程。

人道主义干预为一些大国借口“人权”、“人道”肆意干涉别国内政, 乃至发动侵略战争, 推行极权主义打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使世界局势中战争和不稳定的因素上升, 不仅严重干扰了和平与发展的大好趋势, 也阻碍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六、人道主义干预需要一定的国际规制

1. 干预理由正当。

干预要有正当的理由, 即一国国内确实存在着大规模践踏基本人权的行为, 而该国政府要么是这类行为的采取者, 或者对这一行为不进行制止或无力进行制止。“动机的正义性才能体现干预的善意性”[1]。

2. 干预主体应具合法性。

中国学者普遍认为联合国才是人道主义干预的合法主体, 除此之外任何一个国家没有这种权利。“联合国 (以及充分尊重联合国权威的全区域性政府间政治组织) 是唯一合法的干涉权威”[10]。

3. 避免手段武力化。

“军事手段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 在国际干预问题上, 外交努力、经济制裁等非军事化手段往往比军事手段更能奏效。”[14]因此, “武力的使用只能当做不得已的最后手段。”而且“武力的使用必须适当, 亦即使使用武力的数量、种类、烈度、对象类别、地理范围和持续时间要有分寸。”[1]

4. 干预效果利大于弊。

“人道主义干涉的预期利弊, 必须要求前者大于后者。”[10]也就是说“从干预结果上考虑, 应努力体现有效性, 即实现正义的干预动机。”[10]避免给被干预国带来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摘要: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各国对人权日益尊重和保护的今天, 人道主义干预成为国际关系领域中的一个焦点问题, 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争论。中国学者对人道主义的研究, 大多集中在国际法理论探讨方面, 着重论述人道主义干预理论与国际法的冲突, 认为人道主义干预需要严格的国际规制。

关键词:人道主义干预,中国学者,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时殷宏, 沈志雄.论人道主义干涉及其严格限制——一种侧重于伦理和法理的阐析[J].现代国际关系, 2001, (8) .

[2]范跃江.新干涉主义与中国安全[J].太平洋学报, 2000, (3) .

[3]罗观, 刘波.试析人道主义干涉的两难困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6, (6)

[4]罗观.全球化背景下的人道主义干涉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5]姚文.人道主义干涉的困境[J].法制与社会, 2006, (11) .

[6]叶三梅.论冷战后美国的人道主义干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3) .

[7]马建勋.谈美国的新干涉主义及影响[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 (4) .

[8]王铁崖.中华法学大辞典:国际法学卷[K].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6:482-483.

[9]崔健.论人道主义干涉的非法性[D].上海:华东政法学院硕士毕业论文.

如何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 篇9

一、深入发掘“西方马克思主义”珍贵的思想遗产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不少人比较尊重历史, 重视对思想遗产的深入发掘和对历史经验的认真总结。

本世纪20年代初, 当卢卡奇、葛兰西等人在国际工人运动内部结合本国革命实践从事理论探讨时, 第二国际的一些思想家们仍在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 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某种机械的经济决定论和宿命论。他们蔑视辩证法, 抛弃黑格尔。但是, 德国古典哲学, 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 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来源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早的一批代表人物, 为了总结欧洲某些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遭受挫折的原因, 针对第二国际思想家们的错误倾向, 就十分重视从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入手, 试图恢复和阐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本质, 要求弘扬人的主体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在西方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 除了继续发掘黑格尔的思想遗产之外, 从更为深远或广泛的角度追溯和探讨了康德、费希特、歌德、孟德斯鸠、卢梭、斯宾诺莎、伽利略、亚里士多德等人对马克思的影响, 侧重于辩证法、人、主体性以及政治上的民主、自由等方面, 同时涉足经济、政治、法律、道德、科学、文艺等领域。这就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向度, 对我们是有启发的。

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而言, 他们着重发掘了马克思本人的思想遗产, 特别是那些被第二国际的思想家们和苏联马克思主义者所忽略或淡忘了的部分。他们主要以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为依据, 要求恢复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和辩证法的革命本质, 恢复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他们认为这是马克思的思想原来包含的精华部分, 后来被遗忘和淹没了。因此, 他们要求正本清源, 尽力发掘和阐明马克思思想的本义和内蕴。他们重新提炼和概括了一些重要范畴和方法论原则, 是值得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认真研究的。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问题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转型的价值和意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 它集中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和哲学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形成了它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其基本特点是反对立足于近代知识论哲学的立场解释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 反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济决定论的科学实证论解释, 反对用现代西方哲学融合、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 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创性和产生的革命意义, 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功能。具体而言: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质与独创性西方马克思主义都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近代西方哲学的断裂, 这种断裂体现在哲学思维方式、哲学形态、哲学研究对象、哲学的功能等方面,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从不同侧面论述了这种断裂及其后果。尽管他们的具体理论观点各异, 但是其共同点则是要求将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建立在现代哲学的基础上, 这又必然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和形态的根本变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和哲学形态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性并非是近代意义的体系哲学, 而应该是超越近代知识论哲学的一种现代形态的哲学。他们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其一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是一个生成过程, 而非理论家单纯逻辑建构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离不开哲学史、文化史, 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 它生成于对以往的哲学史、文化史的批判, 对现实日常生活的政治批判、经济批判和文化道德价值批判, 因此,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应该充满历史的内容, 同时又离不开和现实的关联。其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具体划分为以实践为基础、以人类社会历史为研究对象、以探寻人的价值和意义为目的的实践本体论, 和建立在实践本体论基础上的社会批判、政治批判和文化价值批判两个方面的内容。哲学形态和哲学理论体系的变化又必然引起哲学研究对象和哲学功能的变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主题和功能,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强调, 作为现代哲学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 但是它并不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总是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 社会历史地看待和研究自然,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点在于历史唯物主义, 相对于近代哲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它的主题是探寻实现人的价值、解放和自由的现实之路。围绕这个主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维度尤为重要。西马主要人物的一系列理论强调的都是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价值功能, 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价值性之间保持平衡和张力的问题。

面对西方社会的现代转型,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没有固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结论, 也没有固守某一种类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 结合西方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西方哲学文化传统, 提出了一系列关乎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理论问题, 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与时代之间的关联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性与理论体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与主题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也正是当前学术界研究和争论的热点问题,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上述问题的论述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三、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 认真思考人类的发展趋向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般都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做一种开放的体系。他们不受某种固定结构、范畴框架的束缚, 在面向现实、注视科学发展、吸取当代西方哲学成果的同时, 往往以敏锐的眼光展望未来。

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有些派别就把注视科学和社会的目光投向了全球性的问题, 如“生态危机”、“后工业社会”、“女权问题”等等。运用总体性思想, 他们进一步要求把本国、本民族的现实生活问题与人类全球性的问题、人类未来的问题联系起来探究。

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重大动向是逐渐恢复了本体论问题的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学者也表现了对本体论问题的关注, 促进了本世纪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卢卡奇在1971年出版的《社会存在本体论》, 意味着一种新的开端。这部著作和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相比较, 有很大的转变, 比如肯定了自然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但其中的基本思想, 仍然是试图回到早年马克思的传统和道路上去, 以社会实践, 特别是以劳动为基础, 来建构马克思主义的新的本体论。这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改造和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先声。

原“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中的德国哲学家布洛赫的思想, 至今仍值得我们研究, 他曾经对卢卡奇的思想发生过重大影响。布洛赫的思想富于思辨和独创性, 也许可以说他是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学的一位开创者。布洛赫主张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的主客体关系理论的基础上, 把主、客体的辩证同一看做一个向前敞开的动态过程, 从而发展出一种面向未来的哲学。这种哲学就是一种“开放体系”, 它的特点就是把未来作为思考的基础和中心, 而不是像传统哲学那样一味地“回忆”过去或拘泥于现在。他还在哲学中引入“希望” (hope) 的概念。他所主张的开放的体系, 正是建立在对未来的希望的基础上的。他的理论探讨, 正是要求以“开放体系”的新哲学为出发点, 来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伦理学、美学以及宗教学说。显然, 布洛赫所设想的这种哲学体系, 是一种向各方面敞开、积极地展望未来、并且充满着希望的哲学, 它是一种善于吸取人类知识的各种有益成果、具有生机与活力、永远向前发展的哲学。布洛赫的观点和主张, 尽管包含某些空想甚至神秘的色彩和成分, 但就其基本倾向看, 他的开创性的思考和探究, 可以说给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气息。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展望未来的积极思考, 对于我们当前理论体系中某些僵化孤立的结构和观念, 对于我们社会实践中的某些急功近利的思考和政策, 应当是有冲击作用的;对于我们的整个经济、文化和理论的现代化建设也是有启迪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台北:台湾光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199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西方立体主义画派先驱布拉克 篇10

法国画家布拉克(1882—1963)生于巴黎郊外的阿让特伊。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以装饰画为业,擅长在玻璃上描绘有大理石或木材纹理、并且形象逼真的图形。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 布拉克,从小就对绘画异常关注。

1890年,布拉克8岁时,全家迁到面向英法海峡的勒•阿弗尔。这里曾是著名的印象派创始人莫奈成长的地方。幼年的布拉克,最喜欢法国画家劳特雷克的作品。每天晚上,他都在煤气灯下,认真地临摹这位画家的画作。1892年,他进入市立美术学校的夜校走读,不过,他对这里的教学并不感兴趣。于是,开始不断地前往阿弗尔的美术馆,去观摩那里陈列的画家布丹和柯罗的作品。这些画作,深深地打动了这位年轻人。在美术学校,他认识了法国画家杜飞,以及荷兰出生的画家弗莱斯。在结束了这些学习之后,1899年,布拉克做了装饰画家罗涅的弟子。在他的要求下,这一年的秋天,在父亲的朋友、一位装饰画家的帮助下,他只身到了巴黎。当时,正值巴黎举办万国博览会,许多外地年轻的画家纷纷来到这里,杜飞与弗莱斯也在这一年进入了巴黎国立美术学校。日后,这二人都成了布拉克最亲密的朋友。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也在同年从巴塞罗那来到巴黎。

(二)

从1901年起,布拉克服兵役一年,1902年秋退役,回到巴黎,进入昂贝尔研究所学习绘画。在忍受着并不甘心接受的学院式教育的同时,他密切地关注着美术方面的新动向。他每天出入卢浮宫,观摩那里的埃及和希腊的艺术作品,观摩17世纪古典主义画家普桑与风景画家柯罗的作品。到具有最新倾向的画廊去观看那里展出的印象派画家作品,以及劳特雷克和塞尚的作品。对此,他如同接受正式教育那样地认真。1903年,他进入了国立美术学校,这里的学习依旧使他感到失望。3个月后,他再次回到昂贝尔研究所。

1903年的秋天,布拉克最终确定自己进行自由创作,在奥塞尔大街,他租下了画室,开始了独立的艺术创作活动。1905年的夏天,他在昂弗尔和勒•阿弗尔创作了一系列有关海景的作品,作品中,他发展了后期印象派的画风,奔放、重色彩、追求形象单纯化,为野兽派开了先河。野兽派运动是20世纪初,以马蒂斯为中心,集合的一些年轻画家所发起。布拉克虽然没有参与其中,但事实上,他是一位在同一时期、具有共同想法、在作品中表现了同样风格的画家。1906年,布拉克与杜飞、弗莱斯一起参加了独立派的画展,被称为“三个阿弗尔人”。在1907年3月的独立派画展上,展出了他的6幅力作,并开始与马蒂斯•德兰及弗拉巴克等画家会面,彼此均感相见恨晚。此刻布拉克的作品,在风格方面与印象派有所不同,不过,并未得到画界的认可。

(三)

1907年,德国出生的年轻画商康威拉与布拉克签订了合同,经这位画商介绍,布拉克结识了诗人、小说家阿波里奎尔。随后,阿波里奎尔伴同布拉克到了位于蒙马特、名为“洗涤船”的艺术家聚集地,拜访了毕加索。其时,毕加索正在创作他的那幅惊人之作《亚威农的少女》,作品中表现了五个裸女形体的不同部分,追求的是立体结构的美。它引起的是人们的惊异,只有布拉克从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启发。当年夏天,布拉克在完成了几幅南法的风景画之后,从12月起,他开始了日后被称作立体主义的画作生涯,其中作品如《裸妇》。这一年中,他认真地观摩了沙龙举办的“塞尚作品回顾展”,这个大型展览,以及塞尚的名言“自然界的东西是由圆柱形、球形、圆锥体所组成”,都给了他深刻的启示。从此开始,布拉克以全新的手法,创作了大量以结构、色块为特色的风景画。1908年,他再次到了埃斯塔克。这时,他已经脱离野兽派,开始了《埃斯塔克的树木》等作品的创作,在艺术方向上,完全转向了塞尚和毕加索。当10月份巴黎的沙龙上,展出他的第一批全新风格的作品后,听到的是一片批评。激愤之下的布拉克,在康威拉的画廊,举办了他最早的个人作品展,展览再次引起责难。评论家路易•瓦赛里在评论中提出:布拉克已经将描绘的对象还原为“立方体”。“立方”、“立体”的说词自此出现。对于转年的独立派作品展中的布拉克画作,再次出现了类似的用语,“立方主义”、“立体主义”从而得到确认。

(四)

1909年春天,布拉克照例去了南法,同行的是德兰,秋天回到巴黎。在这期间,他与毕加索多次交往,一起探讨了有关“立体主义”的问题。尽管布拉克从野兽派的画风发展到立体主义的时间极其短促,但这个变化完全带有根本的性质。共同创立的立体主义画派,将他与毕加索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二人并肩站到了这个全新艺术领域的前列,引导着还有些茫然的画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前卫活动。尽管当时对他们表示支持的人并不多。

以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和布拉克的《爱斯塔克之家》为代表,立体主义画风逐渐成型。这个画派以对自然的否定为特色,它并不顾及明暗对比、体积的表现等传统的透视原理,也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将描绘对象前、后、左、右、上、下的各个部分分解开来,然后,将它们分别安排到同一画面中,用以突出几何学的构成。在布拉克的作品中,重视形体的表现、追求描绘对象的单纯化。画家终生致力于静物画,在作品中引入吉他、小提琴、乐谱,以及水瓶、杯子、烟斗、烟草、报纸、桌子、花等等具有固定形态的物体。用一种不调和的效果,体现矛盾与对立的美。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多以夸张、变形的手法去表现,他的作品《弹吉他的男人》画面就是由拼接的形体碎块所构成,特色十分鲜明。

(五)

1911年,布拉克加入了成立于慕尼黑的艺术家团体“青骑士”。1912年,他在商店中买来一卷印有仿木纹的壁纸,将它剪成三块,贴到画纸上,在它们中间写上“ace”与“bar”,这就是所谓的“贴纸画”。对于这个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毕加索戏称布拉克为“我们的威尔伯”(美国人威尔伯•莱特发明了飞机)。这个尝试为日后立体主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布拉克参加了法军,由于作战英勇,两次受到表彰。1915年,因头部受重伤,接受了手术,在索古疗养的两年左右的时间里,没有作画。复出后,他放弃了以角、形为特征的立体主义手法,确立了一种更加自由、更具灵感的风格,在二度空间中,以精致的色彩平面,抽象的形体来描绘对象。此后,他又在颜料中加入了沙子、木屑之类的东西,用以增强作品的浑厚、坚实感。有时还将带有色彩、图像的纸片,及其它可利用的材料,拼贴在画布上,使其成为作品内容的一部分,从而突出地显示了色彩和材质的作用,大大地加强了作品的装饰性和构图的变化。这种运用综合手段进行绘画创作的画风,被称为“综合的立体主义”,为了与此前的立体主义加以区分,大家将1913年以前画家的作品风格,称之为“分析的立体主义”。1912年,布拉克撰写的 《对于绘画的思考与反省》在美术杂志上发表。此时,他的“综合立体主义”风格已经确立,这种风格大体上流行到了20世纪30年代。

(六)

1963年8月31日,布拉克撇下了正在创作《除草机》中的画笔,在巴黎撒手人寰。为了纪念这位艺术大师,1965年,在卢浮宫美术馆举办了布拉克遗赠作品展。

西方主义 篇11

关键词:建筑文脉,内涵,西方文脉主义,历史源流

1. 引言

“文脉”(Context)真正受到关注始于后现代建筑思潮,是其作为后现代建筑思潮的标签而出现,这种文脉主义思潮最终由于同历史复古主义的“混淆不清”而逐渐退出了建筑设计的主流舞台。然而这种关注建筑或者城市所处的历史环境价值的理论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自上世纪80年代西方建筑思潮传入国内以来,随着文脉内涵的转译、扩展,其逐渐进入建筑及城市设计研究者的视野之中,并对我国当代建筑理论的建构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文脉一词的“泛化”使得对其内涵特征的认知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文脉”内涵的重新审视及其发展源流的梳理是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

2. 文脉释义

国外学者方面,文丘里在其著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通过引述E.W.Sinnott关于动植物形式的描述来说明文脉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植物或动物特有形式不仅决定于有机体的基因……而且还决定与基因组织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知的基因并不能控制特定的性格,但对特定的环境产生特定的反应。”在这里,文丘里将文脉视作建筑外部环境;《建筑大辞典》中关于文脉的解释是:“以文脉主义的立场为基础,对整体环境,或者部分的特征,或者其构造的解读。具体地说,方位、地形、水系、植物、街道模式等空间的基本构造以及从城市整体所见到的建筑位置、建筑样式、建筑群的特性等所规定的相互关系。”[1]

国内学者方面,比如张钦楠先生将“文脉”看成文化环境;段进在《广义文脉与规划设计教育》一文中指出:“‘文脉’的使用应是一个广义、整体的概念。但在目前的阐释中尤其是使用中,由于着重强调历史文脉的传承、历史文化的保护等方面而逐步淡忘了原有的完整含义”,并将“文脉”定义为“介于事物各种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外部联系”。[2]

文脉并非建筑界的独创,其最早来自语言学领域的探讨,费雷格在《算术基础》一书中写道:“应该将语言的意思放在与句子相关联的问题当中来进行讨论,而不能将其视为一个孤立的问题去对待”,其认为不应将某个独立的单词词意作为语言去理解,而应当将其置于文章的之中,句子在文章中才具有意义,正是这一观点产生了文脉。文脉一词源自英文“context”,拉丁文为“contextus”,意为文章的前后关系、与事物相关的背景和状况,通俗地讲,“文脉”就是人类创造的事物内部之间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所有关联的综合。

综上所述,可以梳理出建筑“文脉”内涵的两条认知主线:一是空间向度,指的是建筑所处的物质空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其中人工环境为人类所创造,在不同程度上是与其相关的意识文化的载体,属于文化范畴;二是时间向度,指的是建筑产生、发展所依赖的社会、文化背景。

3. 西方文脉主义思潮发展历史源流

西方文脉主义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萌芽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期之前)、全面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转折时期(始于20世纪80年代)。

3.1 萌芽时期

在工业时代,处在现代主义宣扬与历史决裂、旨在创造一种复合工业化时代精神的美学艺术形式的局面之中,即便在那个最微弱的年代,“回归历史”的声音却从未停止过。一次大战后,美国诗人艾略特在其著作《传统和个人的才能》一文中指出个人的创作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基于对传统的认知之上,不能无视历史,而应该充分地感受存在于现代的“历史”,艾略特的“历史感”在这一时期的建筑界得到了继承和发扬。[3]1947年,Colin Rowe在《理想别墅的数学》一书中将帕拉迪奥和柯布西耶的别墅做了比较,并从中指出对于历史的模仿和引用之间的区别,开始关注建筑形式中的“历史”性;[4]1950年,文丘里在其硕士论文《关于建筑构成的文脉》一文中认为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相关,“含义产生于文脉,文脉如果变化,含义也将发生变化”;1961年,美国城市理论家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对于以功能分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以及现代乌托邦式的城市规划方法进行了批判,同时指出了城市建设过程中原有历史文脉和地域性的重要意义;[5]此外,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历史环境保护指出历史环境的保护应当基于历史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并通过了《国家历史保护法》,再次将公众视线引入对于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方面。随着上述理论著作的陆续发表,西方基于文脉主义的研究已经呼之欲出。

3.2 全面发展时期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是文脉主义思潮全面爆发的时期,在这期间,许多建筑师、理论家基于不同视角和研究方法对文脉主义进行了研究,鉴于研究内容繁杂,特以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流派为线索,梳理这一时期文脉主义思潮的理论研究成果。

Colin Rowe和康奈尔学派。Colin Rowe的学生Stuart Cohen最先提出文脉主义,在其著作《The Tall Office Building Urbanistically Reconsidered》、《From Urbanism to a Theory of Appropriate Form》中对自己的文脉主义理念进行了充分地说明,并和Steven Hurtt一起提出了将康奈尔学派共同的设计理念称之为文脉主义,该学派设计理念认为城市设计中新建区域应当与文脉相呼应,以此获得城市的整体感。1974年,Stuart Cohen在《物理的文脉和文化的文脉》一文中将文脉概念分为“物理文脉”(physical context)和“文化文脉”(cultural context)两部分,前者指的是建筑意义通过具有含义性的形式具象地表现出来,后者则指的是观察者通过建筑的类型特征来理解建筑的含义;[6]1978年,Colin Rowe所著的《拼贴城市》则是康奈尔学派进行文脉研究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其在书中关注城市的历时性特征,认为城市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城市风貌格局是由各个历史时期的形态拼贴而成,城市是历史的集合。Colin Rowe认为城市设计应当从历史元素中获取灵感,并对其进行重构,以形成连续的、富有历史感的城市区域。[7]

文丘里和后现代主义。文丘里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所著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和《向拉斯韦加斯学习》成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乃至文脉主义的代表作。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批判了现代主义所提倡的技术论,认为建筑设计应当建立在城市历史和环境的基础之上,建筑形态是对特定城市文脉所做出的反应;[8]《向拉斯韦加斯学习》一书通过对拉斯韦加斯商业地段景观的调查,文丘里赞赏那些受到现代主义所排斥的大众喜欢的象征性建筑,比如挂满各式各样广告牌的商业建筑却成为拉斯韦加斯典型的城市形态。文丘里认为建筑形式所包含的象征性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认为通俗文化应当被视为文脉而受到尊重。詹克斯在其著作《后现代建筑语言》中提出建筑形式所蕴含的符号学含义是建筑表达其意义的重要方式,提倡建筑的多价值属性,詹克斯将文脉定义为“特定性+都市化”,即文脉包含城市历史结构和城市环境两方面;[9]1977年,罗伯特·斯特恩在《现代主义运动之后》一书中提出现代主义思潮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后现代主义,并且将其主要特征归纳为文脉主义、装饰主义和引喻主义,这是文脉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标签第一次被明确地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文脉主义,罗伯特·斯特恩认为,“建筑是全体的一部分”“新的建筑要同环境相适应”,并提出了对历史建筑的正确参照等观点,有意将后现代主义同复古思潮区别开来。总之,后现代主义运动关注的是建筑形式的符号学含义,即通过对历史元素的引用,发挥其象征作用,来表达建筑内涵。

Aldo Rossi和新理性主义。新理性主义运动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意大利,战后的意大利城市空间的发展难以表现出稳定性,成郊社区甚至出现了混乱无序的状态。面对这样的局面,以罗西和G.格拉西为代表的意大利建筑师开始了对恢复城市秩序的探索,其方法就是运用类型学寻找城市文脉中的原型(prototype)特征。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一书中认为建筑是“文化习俗的产物,文化的一部分通过编译进入表现的形式中,绝大部分编译进类型中……类型是深层结构”“类型可以从历史中的建筑抽取……类型不同于历史上某一建筑形式,而又具有历史因素,至少在本质上同历史相联系。”[10]在这里,罗西将文脉认为是历史文化习俗,将建筑对于历史文脉的表达分为两个部分,即建筑形式及其类型。类型源自历史,但区别于历史建筑的形式,而是其深层结构,类型比建筑形式对于文脉的理解更加重要。不难看出,后现代主义运动和新理性主义运动的相同点在于对现代主义均持有批判性,认为建筑设计不是孤立的,应当将建筑置入文脉之中,从历史中探寻新建筑的答案;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前者认为文脉可以通过建筑形式的符号学含义来表达,后者则认为文脉则存在于历史建筑的深层结构(类型)之中。

3.3 转折时期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是西方国家文脉主义运动的全面发展时期,然而,进入80年代,这股思潮则出现了衰退的迹象,究其原因,则是“文脉主义”内涵理解的偏差和僵化所导致的。文脉主义同现代主义相比,正是由于其将建筑置于文脉之中,且对于文脉的表达方式有着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随着后现代主义运动的盛行,加之罗伯特·斯特恩将后现代主义运动的特征描述为文脉主义倾向,更加造成了文脉主义等同于后现代主义的印象.因此,建筑的文脉主义观被固化成为仅注重建筑形式的象征性(符号学含义)作用,关注与现存环境的一致性、连续性以及对历史元素的引用和转译。严格地说,罗伯特·斯特恩将文脉主义置于后现代主义的范畴,是混淆了“文脉”和“历史元素符号”这两个概念。这一时期对于文脉主义的批评声音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文脉的概念很模糊,而城市环境自身的结构和格局则十分清晰,将建筑置于环境之中比将其置于文脉中更加有效;第二,此类批评主要针对的是那些简单模仿相邻历史建筑的基于文脉主义的建筑作品。随着文脉主义内涵的不断僵化,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的“类似性”关系逐渐被认为是文脉主义的内涵,正如欧洲建筑史库哈斯所说的那样,“欧洲城市具有历史性……所以历史的保全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这种保存城市的概念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话,那就会造成一种制约,也就是说文脉会舒服建筑师的手脚”,此后,随着对单一文脉主义观的批评不断增加,文脉主义逐渐从建筑思潮的主流中淡去。同时,我们不可以否认的是文脉主义的观点却仍然存在于当今的思想潮流之中,并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11]

4. 结语

西方建筑文脉主义思潮对于建筑文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脉内涵及其发展源流的认知是构建文脉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我国正经历文化趋同影响的背景之下,文脉理论为建筑地域性以及本土特色的保持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叶毅,吴钦照.建筑大辞典[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2].段进.广义文脉与规划设计教育[J].规划师,2005(7):14-17.

[3].(英)托·斯·艾略特著.卞之琳等译.传统和个人才能[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4].Colin Rowe.The Mathematics of the Ideal Villa and Other Essays[M].The MIT Press,1947.

[5].(美)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6.

[6].(日)秋元馨著.周博译.现代建筑文脉主义[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7].(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著.童明译.拼贴城市[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8].(美)罗伯特·文丘里著.徐怡芳,王健译.向拉斯维加斯学习[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9].C.詹克斯著.李大夏译.后现代建筑语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10].阿尔多·罗西著,黄士钧译.城市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上一篇:质量管理新维度下一篇:教育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