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科技

2024-09-08

西方科技(精选6篇)

西方科技 篇1

以廉价商品和高科技电子产品著称的制造业中心, 生命的基因秘密很快就能由机器绘制出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BGI) 的国际总部位于以前的一家鞋厂内, 基因革命在这里正以工业规模上演。在一大批年轻实验室专家和大量高端的美国产测序仪的支持下, 人类基因正被快速有力地破译。

不仅仅是破译人类基因, BGI正为众多生物的基因组排序:水稻、黄瓜、大熊猫、鸡、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外界对该研究院的服务需求极大。它与沙特科学家一起给阿拉伯人基因组排序, 与爱丁堡大学共同破解苏格兰植物、动物和人的基因组。加拿大和美国的研究团体也是其回头客。

由于很多东西是中国制造, 很难与其拼价格。全球制药公司、医生和研究人员心存敬畏, 更多是羡慕BGI的资源。如加拿大一名科学家所言, “中国强行闯入基因领域, 在一个老旧鞋厂里就有128台Illumina公司生产的基因测序仪, 而我却无法为我的实验室弄到一台。”

但伴随着羡慕的是一种不安情绪, 一些美国人公开担忧, 受中国政府支持的企业已毫无约束地闯入构建人类基因组领域中。毕竟, DNA包含着让每个人与众不同的信息——这些原材料可能掌握着令科学和医学再次突破的钥匙。

在西方, 基因研究长久以来一直引发伦理、隐私等的争议, 但在中国却很少有。在BGI突然创纪录地订购128台测序仪后, 美国官员首次表示了惊讶, 如今这种担忧似乎更迫切, 因为当局正考虑是否允许这家中国公司收购加州一家基因测序公司。收购将有助于巩固中国作为世界头号基因测序国的霸主地位, 提升其科技实力, 赋予其一个强有力的美国基地, 但这项交易令美国官员感到焦虑, 美中经济安全委员会的迈克尔·威瑟说, 由于“事关与生物武器有关的国家安全, 需严格审查。

有人却觉得这种担心与其说与安全有关, 不如说事关贸易。哈佛大学基因学家乔治·丘奇说, 对中国在基因领域的主导地位感到担忧是“错位的民族主义”。安大略省基因研究所所长马克·波兹南斯基认为, “这是妄想症的一部分。”BG表示这些担忧是Illumina公司散播的酸葡萄心理, 因为它和BGI一同竞标加州那家公司, 最终败北。尽管国际贸易因DNA陷入混乱, BGI的研究员们却充满乐观情绪, 他们看到了中国为全球健康做出重大贡献的曙光。

西方科技 篇2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高科技下当代西方建筑美学的新拓展

英文名称:The New Developments of the Aesthetics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Architecture in High-tech

开课院系:建筑学院 建筑系

任课教师:刘松茯教授

先修课程:当代西方建筑思潮

适用学科范围: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

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学时:36学时

学分:2

开课学期:秋季学期

开课形式:讲课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200字左右)

高科技下当代西方建筑美学的新拓展是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要求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欧美各国建筑美学发展的新趋势和主要代表人物的作品的艺术特色和美学思想,以及对我国建筑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为学生在以后的建筑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建筑观,提高建筑理论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1000~1500字)本课程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章 绪论

一、高科技的作用

1.新美学的催生剂

2.新美学的物质保证

3.新美学的思想源泉

二、高科技概念的 1.原生态技术 2.文化技术 3.艺术技术

三、建筑技术属性的外延

1.技术构件的审美价值 1.1技术是当代的象征 1.2制度对技术的认可 1.3 技术的人性关怀 2.技术构件的创作理念

2.1 技术带来新的艺术形式

2.2技术构件审美(习惯 / 方式)3.技术构件的艺术展示

3.1 建筑艺术表现 / 生产的技术化 3.2建筑艺术传播的技术化 第二章 建筑审美秩序的拓展

一、局部的提升 1.整体崩溃 2局部自律

3主次不分

二、散乱----不和谐 1平凡的终结 2差异的盛行 3 对立的激发

三、破碎----不完整 1感性对理性的反叛 2 理性对感性的支撑 3感性与理性的和谐

第三章 建筑审美习惯的拓展

一、建筑审美的图像化 叙事性的建筑的文字式审美 2后媒体时代建筑的图像化审美 3 建筑的图像化审美表征

二、建筑审美的深层知觉

1审美的表层知觉与深层知觉 2深层知觉对建筑创作的影响 3 侧重深层知觉的建筑表征

三、建筑审美多元化 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领审美取向的多元化 2 建筑的多元化审美取向表征 建筑创作对全新审美可能性的探索

第四章 建筑审美体验的拓展

一、建筑审美的多维度 建筑由平面化体验向立体化体验拓展 2 建筑由单一视觉体验向多感官体验拓展 3 建筑由个体体验向群体体验拓展

二、建筑审美的多时性 1 建筑的共时性体验 2 建筑的历时性体验 3 建筑的即时性体验

三、建筑审美的动形态

1动态的、变化的建筑表情 2流动的围合面与空间 3可变的建筑

第五章、建筑的审美语言的拓展

一、建筑审美语言的大众化 1消费主义渐成主流 2审美的泛化 3生活化的建筑

二、建筑审美语言的商品化 1商品化的知识 2商品化的艺术 3商品化的建筑艺术

三、建筑审美语言的形象化 1形象化审美与类象化审美

2以形象化的商品为消费对象的大众审美 3形象化的建筑审美

课程主要教材:待写

主要参考文献:

1、审美文化论 张晶主编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2、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 王岳川 尚水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3、当代西方艺术哲学 朱狄著 人民出版社 1994

4、现代设计美学 张利国著 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9

5、现代化与社会转型 沃尔夫岗·查普夫著 陈黎 陆宏成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6、当代西方建筑美学 万书元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7、当代建筑美学意义 赵巍岩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院(系)审核意见:

分评委员会审批意见:

西方科技 篇3

【关键词】语态 人称 演变

基金项目:西安邮电大学2013年C类教学改革项目。

英文摘要是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媒介,作为论文收录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摘要的质量高低对于论文的检索举足轻重。传统多认为英文科技论文摘要的文体特征为被动语态及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但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科技论文摘要的文体特征逐渐发生了演变,主动语态、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支持。文章概述了西方科技论文摘要语态、人称代词使用的演变,从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历史发展与形成的角度探讨了相关原因,并简述了这一演变对于中国作者科技论文摘要写作的影响。

西方科技论文摘要语态、人称使用的演变

通常认为科研论文应具有客观性,因此,早期的科技论文中,被动语态与第三人称成为语态与人称使用的主流。[1]然而,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被动语态的文风以及相关的人称代词的使用问题在国外科学写作界受到了挑战并逐渐被摒弃, 一些英美科技工作者倡导尽量使用主动语态,使文字生动,信息突出,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2]相应的,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也逐渐流行开来。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在发表他们具有历史意义的论文时即是以第一人称主动句开始描述DNA结构的。

主动语态及第一人称代词的实践还得到了一些权威科技英语专家(如Robert A Day)的支持;[3]目前,相当数量的国际知名科技期刊及检索数据库均倡导在文摘写作中使用主动语态及第一人称代词。Nature、Cell、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The Lancet等国际著名的科技及医学杂志中,第一人称和主动语态的使用已十分普遍。Science杂志针对投稿稿件的文体要求中明确说明应多用主动语态及第一人称代词“we”、“I”。[4]《Ei数据库文摘要求》也将“尽量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这一要求单独列出,突显其重要性。

西方科技论文摘要语态、人称使用演变的历史文化归因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科技论文摘要中主动语态及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的流行与这一时期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取向的发展密切相关。在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的价值观体系中,个人主义取向受到极大的推崇。西方的基督教崇尚个体;欧洲文艺复兴也主张个性解放、个性自由。17世纪,英国哲学家John Locke和Ballah在其哲学思想中均提出了个人本位的观点,对早期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个人主义取向发展到顶点,个人被认为是完全自主、独立存在的实体;人们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敢于突出自我,强调个人努力获得的成果。体现在摘要的语态及人称使用方面,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开始运用以we或I为主语的主动句,认为自己的工作和学术贡献就应理直气壮地说明,强调突出。

另一方面,西方文化发展的渊源,如古希腊罗马等,地处海洋环境中。受此影响,跨海迁移不可避免。跨海迁移的苦难催生了一种新的政治,“这种新的政治不是以血缘为基础,而是以契约为基础的‘同舟共济’的合作关系。”[5]因此,古希腊人很早就在雅典进行了针对残存的血缘姓族结构的政治改革。在形成的新的社会组织结构中,等级制度被打破,人人平等得到倡导。自此,平等意识在西方社会逐渐深入人心。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中明确指出“人人生来平等”;1791年,法国国民议会发布的“人权宣言”中也强调“人类生而平等并且只能平等”。在西方社会,平行或平等的人际关系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崇。因此,有学者认为,在摘要写作中使用第三人称代词,会疏远读者,显得作者高高在上;而第一人称代词则可以拉近作者与编辑、读者间的距离,促进他们的良性互动,使研究成果更易被读者接受。可以说,科技论文摘要中第一人称代词的逐渐流行体现了西方强调平等的人际关系的稳固与成熟。正如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言:“语言,作为一种结构来看,它的内面是思维的模式。”

西方科技论文摘要语态、人称使用的演变对中国作者摘要写作的影响

随着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日趋频繁,已有国内科技英语专家意识到了文章摘要写作的重要性。近年来,有关论文摘要语态、人称使用的探讨已成为科技英语研究的热点之一,一系列对比性实证研究相继展开。通过研究,国内作者文章语态、人称使用的问题得以发现:即被动语态存在着滥用现象;[6]第一人称代词使用显著不足,且是导致被动语态过度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7]

国内作者文章摘要中有关语态、人称使用问题的出现与国内科技写作信息相对滞后密不可分。相当部分的科技英语学者对于语态和人称恰当使用的认识仍停留于西方科技写作界的传统界定上,认为被动语态和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是科技英语的显著特征,从而建议在摘要撰写中多使用被动语态,以保证阐述的客观性。加之国内作者在摘要撰写时多靠模仿已有文献,对语态、人称使用的新趋势不甚了解,难以发现问题,因此使得有关问题更加严重。

其次,误将国家标准等同于国际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被动句的滥用和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不足。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8]规定:“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应采用‘对……进行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汉语的无人称句直译为英语时即往往采用被动语态表达。

最后,文章摘要写作中我国作者对于被动句的偏爱也与其特有的中式思维方式有关。中国社会强调强调“克己”,习惯于避免“锋芒毕露”,在交际时追求谦虚、低调。体现在文章摘要写作方面,即表现为采用被动语态以免提及个人,对于第一人称代词也往往下意识地回避。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了国际科技写作界语态、人称使用演变的新趋势。他们纷纷撰文,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改变旧的写作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国内一些权威的科技期刊,如《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中,主动语态及第一人称代词在摘要中的使用已逐渐增多;编辑类的高影响力期刊,如《编辑学报》也刊登文章,论述科技论文摘要语态、人称使用的国际新趋势。我国作者摘要写作中有关语态、人称使用的问题表明,语言的使用规范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演变,只有关注国际科技论文摘要写作的发展动向,注意学习最新的国际科技写作规范,注意避免由中西文化及思维方式差异可能造成的语言使用不当,才能提高我国作者的英文摘要写作质量,为更好地进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服务。

参考文献:

[1]Editorial(Opinion-Viewpoint).Personally speaking.New Scientist[J].2001,171(2300):48.

[2]李海军,吴迪龙.科技英语文体的嬗变与科技论文的英译[J].上海翻译,2006(3):28-31.

[3]Day, R. A. How to Write &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 (5th ed.)[M].Phoenix: Oryx Press, 1998:166.

[4][2013-02-19]http://www.sciencemag.Org/feature/contribinfo/prep/res/style.shtml.

[5]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49-92.

[6]范晓晖.论医学论文英文摘要中被动语态的滥用[J].中国科技翻译,2005(4):11-14.

[7]赵娟,叶枫.中外通信论文英语摘要的体裁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2):11-14.

西方科技 篇4

一、科举不第难见落魄之情, 妙用数学令人忍俊不禁

李善兰生于浙江海宁的一个世代书香门第, 祖上是南宋末年不图仕道、唯以读书论道为爱好的著名学士李伯翼。至元代初年, 先祖李衍举以其方正贤良获举荐为嘉兴路总管府同知。也就是从那时起, 李家一直安居于海宁。李善兰的父亲喜好藏书, 这对李善兰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从小在私塾里接受了良好而系统的教育, 他勤奋好学又资禀颖异, 只要是读过的诗书都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从9岁开始, 李善兰经常踩在小板凳上, 到父亲藏书室的书架上伸手去拿各种书籍, 然后就站在小板凳上阅读, 读完之后又再换一本。有一次他偶然拿到了一本关于数学的古籍, 觉得数学比其他很多学科都新奇有趣, 于是从此迷上了数学。而他偶然翻阅的这本书就是完成于汉代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数学专著《九章算术》。

数年过后, 李善兰作为海宁县生员参加于杭州府举行的乡试, 由于他此前一直只在数学方面“用心极深”, 而科举所要用的八股文章并不出彩, 所以乡试落第。但李善兰不像其他落第生员一样叹息悲观, 似乎根本不在乎是否中榜。他考完之后也根本不关心什么时候放榜, 而是利用这次机会, 在省城杭州到处搜寻有关数学的书籍。结果, 落第乡试的李善兰欣喜无比地带着他搜购到的《勾股割圆记》、《测圆海镜》回到家乡, 每日细心研读。这两本书籍分别是由清朝自然科学家戴震和金元时期数学家李冶所著, 它们让李善兰的数学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2]61。

掌握好了数学这门科学工具, 令李善兰十分激动。随着数学知识的不断丰富积累, 他的心情也日益轻松愉悦。在海宁, 他经常与崔德华、蒋仁荣等好友以他们组建的“鸳湖吟社”的名义四处游历、分韵唱和。在游历至东山时, 李善兰对同行好友们说:“诸位可知东山之高?”好友们皆面面相觑, 表示不知。其中有一人反问道:“莫非你又可知?”李善兰笑了笑, 点了点头。那人接着问:“你曾来过此山?或有所见闻?”李善兰答道:“与诸位一样, 我此前从未来过, 亦无见闻。”那人再问:“那你怎知东山之高?”李善兰答道:“以勾股形对应边成比例之原理测算。”李善兰在向好友们道明他所测算的东山高度后, 好友们都将信将疑, 后来他们不仅问过久住东山的樵夫, 也翻阅过当地方志, 所得结论与李善兰的测算高度一致。从此, 他们都十分钦佩李善兰的数学功底。有关李善兰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记载还有很多。例如他的私塾老师陈奂写了一篇《师友渊源记》, 其中就讲道李善兰“精通九数之术, 常以长短不一之表线测日景、观节候”。他的好友余楙在他的《白岳诗话》中也曾提到李善兰“露宿山顶, 不顾夜寒, 只为测象纬踌次”。此外, 《白岳诗话》还记录了李善兰于新婚之夜仍然于窗外观星测宿的有趣故事, 令人忍俊不禁。

二、翻译原本弥补前人憾事, 毁于战火重印完整译本

19世纪中期, 李善兰的著作《弧矢启秘》、《对数探源》、《方圆阐幽》、《垛积比类》已经出版。凭借这些学术成果, 李善兰成为国内著名的数学家。他怀着学习探究西方文化的愿望来到了当时文化传播发展较为成熟的上海, 并在这里结识了许多来中国传播西方文化的友人, 如艾约瑟、麦都思、伟烈亚力等。同时, 他在墨海书馆这个西学文化重镇开始了八年翻译书籍的生活。

《几何原本》是李善兰的第一本译著。该书是古希腊数学大师欧几里得作品, 原名为《原本》, 这部书对于西方思想和文化有深远影响, 罗素曾评价此书为希腊理智的纪念碑, 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甚至曾有人认为此书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与《圣经》不相上下。1607年, 《几何原本》传入中国, 由意大利人利玛窦和我国的徐光启共同翻译成中文。然而他们只翻译出此书的前六卷, 没有将后面的九卷翻译出来。这本书没有被翻译完整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件憾事[3]256。少年时期的李善兰就曾阅读过《几何原本》。虽然当时翻译过来的版本只有前面六卷, 但少年李善兰仍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领悟出其中原理和内涵。可见这本书对李善兰的学术生涯有着深远影响, 在他的心中一直为此书没有完整中文译本感到遗憾。到了上海以后, 李善兰遇到伟烈亚力, 通过交流得知伟烈亚力也对此书有着浓厚的兴趣, 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翻译此书。最初的《几何原本》不是由英文写成, 于是他们先从英国买回《几何原本》的15卷英文译本, 再由英文翻译成中文。伟烈亚力虽然擅长英文但数学却并不精通, 凭他一人的力量很难精准地翻译此书, 他需要与中国数学专家一起完成这项翻译工作。在墨海书馆工作的李善兰不失为一个合适人选。1852年6月, 二人开始着手翻译这本《几何原本》。

伟烈亚力和李善兰两人在翻译《几何原本》时采取笔述和口译相结合的方式。然而由于此书英文的版本过于粗糙, 有许多地方出现笔误, 使得原本就晦涩难懂的书籍变得更加难以理解。加之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 无形中给译书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事实上, 李善兰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也对底本进行了加工和整理。他说, 日后有西方学者要读此书应该在中文译本基础上再翻译成英文。此外, 李善兰还细心地在书中加上按语。这些按语对书中概念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据统计, 李善兰加入的按语共二十条左右。《几何原本》翻译完成后, 李善兰请来国内知名的数学家张文虎、顾观光等进行仔细的校核工作。1858年, 完整中文译本的《几何原本》在国内发行。然而《几何原本》在发行之初正赶上清政府和太平天国在苏沪一带激战, 书还没有来得及大量刊刻, 雕版就在战火中被毁, 因此此书在市面上的数量极少。数年后, 李善兰有机会见到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 对其说起此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1865年, 曾国藩立即将徐光启和李善兰翻译的两部分《几何原本》整合在一起, 重新校对刊印, 成就了国内此书的足本[4]122。《几何原本》完整译本通过简洁明了的演绎法呈现出自然数理规律和法则, 为中国科学技术整体水平的发展和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译著涉猎皆以广泛深入, 上天入地打开世界之窗

李善兰几乎在翻译《几何原本》同时, 还与另外一位来自英国的自然科学家艾约瑟合作翻译了《重学》。所谓重学, 实际上就是今天物理学领域中的力学。他之所以要翻译《重学》, 是出于一次偶然的聊天。有一次, 李善兰在墨海书馆与艾约瑟闲聊, 聊到兴起时艾约瑟突然心血来潮似地问道:“你可知何谓重学?”李善兰此时才刚接触西方科技不久, 对“重学”一词自然觉得陌生。艾约瑟接着说:“我知你善几何, 但几何乃度量之学。重学为权衡之术。昔日我西人考天以度量之学、制器以权衡之术, 然今日勿论考天、制器皆以重学, 故而不可不知重学矣。”艾约瑟还向李善兰说道:关于重学的研究书籍在西方国家日益增多, 其中尤以胡威立所著《重学》是最经典的版本, 其内容条理清楚、简明扼要。说到这里, 艾约瑟已经能够从李善兰的脸上看到一种“相见恨晚”、“跃跃欲试”的感觉, 于是问李善兰:“我二人合力翻译此书, 不知意下如何?”李善兰欣喜异常, 满口答应了下来。于是就有了李善兰“朝朝暮暮同译几何与重学”的历史片段。胡威立的《重学》有三个部分, 即流质重学、动重学和静重学。其中尽管没有提及西方物理学先驱牛顿的大名, 但还是以“动理”为名系统地介绍了牛顿力学的三大定律。在《重学》的译文中, 李善兰写道:“无他力, 凡动则必直、速则必平, 此乃动理之一。若有他力, 凡动则生新方向、新速度, 且所生与他力一致, 此乃动理之二。凡有动力, 必有阻力, 二力恒同, 此乃动理之三。”这实际上就是后世所用牛顿三大定律表述的雏形。可以说, 李善兰是将牛顿三大定律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

1859年, 李善兰再次找到伟烈亚力这位老搭档, 合作翻译了一本天文学著作《天文学纲要》。此书的原作者是英国天文学家约翰·郝谢尔。《天文学纲要》在西方一出版, 就以其对天文现象的科学讲述和深入浅出的天文学论述风靡西方世界, 自出版后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再版了十余次。李善兰从伟烈亚力那儿获得《天文学纲要》的原著后, 立即给它取了一个对中国人而言通俗易懂、又颇为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名———《谈天》。《谈天》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太阳系结构、运动、力学原理以及包括地球在内的各大行星的物理状况。作为第一部译介而来的西方近代天文学宏著, 《谈天》毫无保留地向中国人介绍了开普勒的行星三大运动定律以及哥白尼的“日心说”。

颇具特色的《植物学》一书也是由李善兰与他人合译而成。全书分为八卷, 有近4万字。《植物学》是我国近代最早涉及植物学方面知识的译著。书中介绍了通过实验方法观察和证明的植物学知识, 以及通过实验得出的组织器官功能理论。以往中国对于植物的了解和研究仅限于辨别不同植物的种类、明确各种植物的功效和价值。直到《植物学》一书的出现, 中国人才认识了西方式的植物学。由此可见, 李善兰翻译《植物学》为中国了解西方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摘要:自中国进入近代以后, 大批仁人志士不断探索强国富民之策。李善兰在他们当中堪称近代中国科技先驱。他以科技为先导探索西学之路, 并在此过程中翻译了大量西方科技著作, 向国人系统介绍了西方先进成就, 大开了国人眼界。

关键词:李善兰,翻译,科技

参考文献

[1]王钟翰.清史列传[M].中华书局, 1987.

[2]赵晖.西学东渐与清代前期数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3]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浅析中西方科技中介机构之异同 篇5

1 国内科技中介机构的研究

1.1 科技中介机构概念的界定

在中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较晚。198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首次使用了“技术中介”的概念, 在此之前, 人们普遍把技术中介活动当成简单的技术经纪活动。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快速发展, 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概念, 是199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里首次提出的。中央的这一决定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科技界的广泛重视和热烈响应, 促进了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的成长和发展。

1.2 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推进,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技术的需求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技术成果的转化需要进一步扩大, 这为技术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阶段对科技中介机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培育和繁荣技术市场的政策环境上, 研究的成果也主要是国家有关的政策和法规。在国家政策层面上,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实施了技术市场优惠政策等。在科技中介机构的管理层面上, 建立了隶属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科技情报所、科技开发中心等全额、差额或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单位, 科协系统也相继成立了科技咨询中心。

1.3 科技中介机构的定位

李健把科技企业孵化器看作是中国创业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组织, 是一种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 其主要的任务和功能是培育科技企业和科技企业家, 对初创企业配置资源, 降低创业风险, 提高创业的成功率。顾文兴、祝春山提出了我国科技中介中的金融安排问题, 提出了我国科技中介发展中金融制度安排的初步设想。董瑞云认为当前对“产学研”或“官产学研”合作协调的讨论较多, 他提出了科技中介机构的三大功能:沟通粘结, 咨询服务和协调重组。王旗林则认为科技服务组织应建成“小核心, 大网络”的组织形式, “小核心”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核心层 (自身人员) , “大网络”是指定利用社会资源优势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先进企业及专家等中介服务主体) 。和金生在研究我国技术中介服务体系过程中, 分析了技术中介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技术中介分为交易平台型、创新孵化型, 转移代理型, 技术扩散型四种。

1.4 科技中介机构的功能

科技中介服务业机构专业化是指获得国家专业资格认定, 提供专业化服务, 拥有高学历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从业人员。骆光林指出, 专业化是指科技中介机构将自己的主要精力和资源集中到一个或几个核心业务上, 努力培育上水平、上质量、叫得响的服务。刘锋等则从原因和表现角度阐述了“专业化”的含义, 提出科技中介机构的专业性是由技术创新的“技术性”特性所决定的, 科技中介要提供知识含量高的服务, 其从业人员必须掌握较为全面的知识, 提供不同的专业化服务。

科技中介服务业机构网络化是指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联合起来, 构建沟通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和大中小企业的庞大科技信息网络, 建立各种数据库。娄成武等指出, 科技中介服务的“网络化”工程主要指区域或行业各类主体应用互联网来发布和征询技术或其它项目、业务的供给与需求信息, 实现虚拟空间中不同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对接, 其实体形式与价值则在现实生产生活中得到最终体现。张信指出, 网络化的新型科技中介体系应该以建立专业服务网络和区域服务网络为主线, 在专业服务和区域服务两个层面上形成组织网络化和服务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群体, 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围绕企业的技术创新开展服务, 根据行业的发展需求, 以专业服务中心为龙头, 在几个领域通过联合社会上一批专业服务机构, 以及与科技密切相关的科技咨询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形成专业技术领域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 为企业开展集成服务。从具体表现形式上看, 冯楚建等认为, 目前科技中介的网络化主要体现为区域整合和连锁经营, 区域整合主要是致力于在一个地区内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 而连锁经营则是某种形式的科技中介组织在不同地区的繁殖经营。朱桂龙等较为完整地描述了科技中介服务的发展特征, 提出了“社会化”的概念:一方面是科技中介服务要向全社会开放, 服务对象包括各级政府部门、大中小型企业、各类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等, 而且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的科技服务是全方位的, 包括科技评估、信息咨询、技术贸易、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科技风险投资等等。另一方面, 科技中介机构要为广大科技中小企业提供面面俱到的“保姆式”科技中介服务。

1.5 科技中介机构的运作模式

李玉民指出, 大学科技园的运行模式是指科技园的运行内容及其特征, 而黄睿则给出了高校经营性运行模式的定义, 他认为高校经营性运行模式是指高校在运行过程 (招生、培养、就业) 中, 各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魏江认为传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动态运行模式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动态互动关系, 主要包括核心网络和辅助网络内部各节点间的互动。李俊勤则从系统的观点定义了运行模式, 即认为运行模式是指将研究对象看成是一个系统, 通过分析系统对各个方面、各层次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中, 进行纵向、横向, 多侧面、多角度进行综合的整体设计, 使系统内部各层次间及各要素内部保持内在的联系, 互助互长, 融为一体, 使整体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动态优化状态。

2 国外科技中介机构研究

2.1 国外中介组织概念的界定

目前, 西方社会较少使用“中介组织”这一称谓, 比较通用的还是“第三部门” (The Third Sector) 这一提法。“第三部门” (The Third sector) 这一概念是由T.列维特 (Levitt.T) 等人于1973年首次提出的[1]。Levitt认为它所从事的是政府和私营企业“不愿做, 做不好, 或不常做的事”。不少学者又将其称之为独立部门 (Independent Sector) 。它一经提出即得到理论界的极大响应, 并由此出现了许多类似的概念, 如第三域、非政府部门、非营利机构、准政府组织等等。[2]

2.2 中介组织出现的原因

理论界有两种观点, 一是“政府失灵论”, 一是“市场失灵论”。结果在实际的经济现象中, 市场自身的缺陷无法解决去找政府, 而殊不知政府介入的缺陷更加难以控制, 这样双方都面临着骑虎难下的境地。对此, 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的观点也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上佳之选:不要将市场与政府对峙起来, 而应该是在二者之间保持恰到好处的平衡, 因为有可能存在足够多的中间形态的经济组织 (包括那些以地万政府、合作社等为基础的中间形态) 。[3]

2.3 科技中介机构的功能

中介组织在许多成熟的市场经济经济国家和地区已经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正如美国学者莱斯特·塞拉蒙所说, 这些自治性的中介组织的存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 但是也有其兼顾的基础-市场机制局限中对公共需求的回应, 政府机制局限中作为另一种独立地对市场缺陷的回应机制, 民主社会所需要的在平等个人中推行合作多元主义和自由的价值。”[4]

早在19世纪, 德国经济学家费雷里克·李斯特就主张采取广泛的措施, 促进技术的学习、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纳尔逊在1993年主编出版的《国家创新体系》一书, 比较分析了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资助技术创新体系在国家制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指出现代国家的创新体系在制度上相当复杂, 他们既包括各种制度因素以及技术行为因素, 也包括了致力于公共技术知识的大学, 以及政府的基金和规划机构, 还认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商家是所有这些创新体系的核心, 并且把国家创新体系定义为“一个创新系统是由经济价值的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上互相作用的要素的关系所构成”。

就技术中介组织的微观作用机理而言, Hoppe&Ozdenoren (2002) [5]提出了一个技术中介参与下的交易者行为分析的理论框架, 认为技术转移中介 (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s, 简称TTOs) 能够减少大学研究人员和企业间技术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逆向选择问题;Lamoreaux&Sokoloff[6]通过对美国1870-1920年专利交易情况的考察, 指出技术中介的作用在于通过节约技术专利价值评估成本, 促进技术专利买卖双方的成交;Ancori (2000) [7]等学者指出, 技术的加工、再创造过程建立在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现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之上。技术中介服务不是一个简单的像邮差那样的接送过程, 而是一个根据客户需求, 对购买技术进行适应性改造、并以“模块”的形式提交给客户的在创造过程。也就是说, 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在服务客户过程中, 自身技术储备不断扩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进而促成技术的持续创新和经济的增长。英国学者认为, 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就是知识密集型行业服务 (KIBS) , 其业务极大地依赖于专业知识与专门技术, 是提供知识型的中间产品和中间服务的一个团体或一家公司。知识型密集服务机构为其它企业提供专门化的信息和知识, 像清洁和安全保卫等比较简单生产性服务, 不是其组成部分 (Wood P, 2002) [8]。KIBS的主要特点是向服务客户提供知识密集型服务, 与其它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有很大差别 (Eminanuel Mu11er, 2001) [9]。

就技术中介组织在国家或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而言, 伦德威尔 (1992) [10]主编的《国家创新系统:一种走向创新和交互性学习的理论》, 纳尔逊 (1993) [11]主编的《国家创新系统:一个比较研究》等。1994年OECD (经合组织) 启动“国家创新系统研究项目”, 对多个国家的创新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 其相当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普查”, 随之发表了一系列的报告。《国家创新系统》 (OECD, 1997) [12]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技术变革并不以一个完美的线性方式出现, 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反馈的结果。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企业, 是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获取外部知识的方式。外部知识的主要来源则是别的企业、公共或私有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中介组织”。

有些国外学者 (如Storper, 1995;Porter, 1998;Cooke, 2004等) [13], 发现, 在二战后德国巴登-符腾堡地区经济的成功与该区域制定了有利于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法律和政策相关。政策和法律促进了技术中介组织的发展, 而技术中介组织又大大促进了该区域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 技术中介极大地加快了巴登-符腾堡的科技成果商业化进程, 推动了大学和公共科研机构大量新技术向中小企业的扩散。

就经济学角度来看, 许多学者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对技术中介展开分析。Benson和Smith认为在没有任何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和不可分割性等摩擦的市场上, 就不会有中介的存在[14]。市场活动必然存在摩擦, 则技术交易就可能会因交易成本太高而无法完成, 这是由于技术交易双方数量的有限性、技术价值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非对称性, 导致技术市场中机会主义行为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的增加。机会主义行为则提高了技术活动中的信息搜寻成本、技术评估成本、执行成本及监督成本等, 成本的提高则大大增加了技术交易的难度, 也增加对技术中介的需求。

就公共管理理论角度来看, 在20世纪80年代, 奥斯本、特勒·盖布勒等人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 提出政府职能论, 他们认为其核心在于强调政府的分权、市场化取向, 技术中介介入公共服务领域, 能够辅助或替代政府行使公共管理职能, 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生产的发展。但公共管理理论只能用来分析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技术中介, 且公共管理理论通常更多地强调社会公平和效率, 而技术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要推向市场, 那必然更多注重的是效率和效益, 如果政府过多参与, 很可能会导致技术与市场脱节, 降低技术活动的积极性。

国外的研究理论表明, 科技创新体系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创新能力有其自身的特色和过程, 并渗透在企业、教育系统、法律、政治和政府中, 并且在国际化、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摘要: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推动各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是一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和在国家竞争中胜出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科技中介机构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在一定程度上, 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情况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完善程度、生产力发达程度、国家经济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粗略比较了中西方科技中介机构之异同, 以求为科技中介发展提供一个问题分析的视角。

西方科技 篇6

关键词:语态,人称,演变

英文摘要是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媒介, 作为论文收录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摘要的质量高低对于论文的检索举足轻重。传统多认为英文科技论文摘要的文体特征为被动语态及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但20世纪后半叶以来, 西方科技论文摘要的文体特征逐渐发生了演变, 主动语态、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支持。文章概述了西方科技论文摘要语态、人称代词使用的演变, 从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历史发展与形成的角度探讨了相关原因, 并简述了这一演变对于中国作者科技论文摘要写作的影响。

西方科技论文摘要语态、人称使用的演变

通常认为科研论文应具有客观性, 因此, 早期的科技论文中, 被动语态与第三人称成为语态与人称使用的主流。[1]然而, 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 被动语态的文风以及相关的人称代词的使用问题在国外科学写作界受到了挑战并逐渐被摒弃, 一些英美科技工作者倡导尽量使用主动语态, 使文字生动, 信息突出, 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2]相应的, 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也逐渐流行开来。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在发表他们具有历史意义的论文时即是以第一人称主动句开始描述DNA结构的。

主动语态及第一人称代词的实践还得到了一些权威科技英语专家 (如Robert A Day) 的支持;[3]目前, 相当数量的国际知名科技期刊及检索数据库均倡导在文摘写作中使用主动语态及第一人称代词。Nature、Cell、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The Lancet等国际著名的科技及医学杂志中, 第一人称和主动语态的使用已十分普遍。Science杂志针对投稿稿件的文体要求中明确说明应多用主动语态及第一人称代词“we”、“I”。[4]《Ei数据库文摘要求》也将“尽量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这一要求单独列出, 突显其重要性。

西方科技论文摘要语态、人称使用演变的历史文化归因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科技论文摘要中主动语态及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的流行与这一时期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取向的发展密切相关。在西方, 尤其是美国文化的价值观体系中, 个人主义取向受到极大的推崇。西方的基督教崇尚个体;欧洲文艺复兴也主张个性解放、个性自由。17世纪, 英国哲学家John Locke和Ballah在其哲学思想中均提出了个人本位的观点, 对早期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 个人主义取向发展到顶点, 个人被认为是完全自主、独立存在的实体;人们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 敢于突出自我, 强调个人努力获得的成果。体现在摘要的语态及人称使用方面, 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开始运用以we或I为主语的主动句, 认为自己的工作和学术贡献就应理直气壮地说明, 强调突出。

另一方面, 西方文化发展的渊源, 如古希腊罗马等, 地处海洋环境中。受此影响, 跨海迁移不可避免。跨海迁移的苦难催生了一种新的政治, “这种新的政治不是以血缘为基础, 而是以契约为基础的‘同舟共济’的合作关系。”[5]因此, 古希腊人很早就在雅典进行了针对残存的血缘姓族结构的政治改革。在形成的新的社会组织结构中, 等级制度被打破, 人人平等得到倡导。自此, 平等意识在西方社会逐渐深入人心。1776年, 美国“独立宣言”中明确指出“人人生来平等”;1791年, 法国国民议会发布的“人权宣言”中也强调“人类生而平等并且只能平等”。在西方社会, 平行或平等的人际关系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崇。因此, 有学者认为, 在摘要写作中使用第三人称代词, 会疏远读者, 显得作者高高在上;而第一人称代词则可以拉近作者与编辑、读者间的距离, 促进他们的良性互动, 使研究成果更易被读者接受。可以说, 科技论文摘要中第一人称代词的逐渐流行体现了西方强调平等的人际关系的稳固与成熟。正如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言:“语言, 作为一种结构来看, 它的内面是思维的模式。”

西方科技论文摘要语态、人称使用的演变对中国作者摘要写作的影响

随着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日趋频繁, 已有国内科技英语专家意识到了文章摘要写作的重要性。近年来, 有关论文摘要语态、人称使用的探讨已成为科技英语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系列对比性实证研究相继展开。通过研究, 国内作者文章语态、人称使用的问题得以发现:即被动语态存在着滥用现象;[6]第一人称代词使用显著不足, 且是导致被动语态过度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7]

国内作者文章摘要中有关语态、人称使用问题的出现与国内科技写作信息相对滞后密不可分。相当部分的科技英语学者对于语态和人称恰当使用的认识仍停留于西方科技写作界的传统界定上, 认为被动语态和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是科技英语的显著特征, 从而建议在摘要撰写中多使用被动语态, 以保证阐述的客观性。加之国内作者在摘要撰写时多靠模仿已有文献, 对语态、人称使用的新趋势不甚了解, 难以发现问题, 因此使得有关问题更加严重。

其次, 误将国家标准等同于国际标准, 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被动句的滥用和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不足。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8]规定:“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应采用‘对……进行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汉语的无人称句直译为英语时即往往采用被动语态表达。

最后, 文章摘要写作中我国作者对于被动句的偏爱也与其特有的中式思维方式有关。中国社会强调强调“克己”, 习惯于避免“锋芒毕露”, 在交际时追求谦虚、低调。体现在文章摘要写作方面, 即表现为采用被动语态以免提及个人, 对于第一人称代词也往往下意识地回避。

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了国际科技写作界语态、人称使用演变的新趋势。他们纷纷撰文, 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改变旧的写作观念, 做到与时俱进。国内一些权威的科技期刊, 如《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中, 主动语态及第一人称代词在摘要中的使用已逐渐增多;编辑类的高影响力期刊, 如《编辑学报》也刊登文章, 论述科技论文摘要语态、人称使用的国际新趋势。我国作者摘要写作中有关语态、人称使用的问题表明, 语言的使用规范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演变, 只有关注国际科技论文摘要写作的发展动向, 注意学习最新的国际科技写作规范, 注意避免由中西文化及思维方式差异可能造成的语言使用不当, 才能提高我国作者的英文摘要写作质量, 为更好地进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服务。

参考文献

[1]Editorial (Opinion-Viewpoint) .Personally speaking.New Scientist[J].2001, 171 (2300) :48.

[2]李海军, 吴迪龙.科技英语文体的嬗变与科技论文的英译[J].上海翻译, 2006 (3) :28-31.

[3]Day, R.A.How to Write&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 (5th ed.) [M].Phoenix:Oryx Press, 1998:166.

[4][2013-02-19]http://www.sciencemag.Org/feature/contribinfo/prep/res/style.shtml.

[5]冯天瑜, 何晓明, 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49-92.

[6]范晓晖.论医学论文英文摘要中被动语态的滥用[J].中国科技翻译, 2005 (4) :11-14.

上一篇:风荷载分布下一篇:科学的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