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理论(精选12篇)
西方理论 篇1
摘要:作者对“男性形象”在理论界的概念及其分类做了定义和描述。在娱乐圈,男女明星被大众羡慕与热爱。他们通过在舞台和荧幕上的形象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对于普通人来说,无论男明星还是女明星,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大众谈论热议的焦点。但是对于理论家来说,男性这个群体相较于女性群体在很长时间里在理论界都是被忽视的对象,当然,现在在生物界、精神心理学界和社会学界,有关男性和男性形象的研究成果已经越来越多了。本文主要谈论社会学研究下的男性形象,所以本文的主要理论来源为社会学研究。
关键词:男性,男性形象,社会学
在我作为观众的这些年里,我能够记得的最早的在电视上看到的白人男性角色是阿兰·德龙演的《佐罗》。在社会学领域,根据蒂姆·爱德华兹在他的《男性形象的文化》一书中所说,有关男性形象第一阶段的研究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事实上,针对男性形象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第一阶段指的是在那个时期性别角色模式的发展。在这一阶段,研究强调的是男性角色的社会属性及其社会化倾向,性别角色习得和社会控制。
第二阶段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是针对第一阶段的批评而出现的。R.W.康奈尔的《性别&权力》一书是这一阶段的代表著作。她提出了一个概念——处于支配地位的男性形象(hegemonic masculinity)。这一个概念和种族、阶级、性取向相关:黑色人种、工人阶级、同性恋者的男性形象被认为从属于处于支配地位的白色、西方人、中产阶级、异性恋者的男性形象。这第二阶段针对男性形象的研究主要关乎权力。在《性别&权力》一书中,作者的目的是解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激进运动带来的争论,有关于理论界系统地对性别的描述。这本书包括四部分:理论化的性别,性别关系结构,女性和男性,性别政治。实际上,康奈尔可能是男性形象理论家里的领头者。她在1995年出版的《男性形象》一书可以看做是这一领域的教科书。2005年第二版的该书有五个目标:“追踪现代西方男性形象研究的历史;在性别的社会理论中,呈现男性形象的理论;描述在变化中四组男性的生活;整合西方男性形象的历史和他们的政治表现;提出性别平等政治的战略。”(康奈尔xi)
第三阶段针对男性形象的研究更加“偏向文化、后结构主义并且受媒体驱使”(爱德华兹3)。朱迪斯·巴特勒把她的《性别问题:女权主义和身份颠覆》分成三部分,通过本书,性别类别的谱系被总结出来。第一章《性/性别/欲望》提到强制性的异性恋以及男性中心主义是所有有关性别问题的答案。第二章《禁止、心理分析和异性恋者》提供了一个有关结构主义、心理分析和乱伦禁忌的读物。最后一章为《颠覆的身体艺术》。乔纳森·多利摩尔的《性别分裂:从奥古斯汀到王尔德,从弗洛伊德到福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文学、文化理论、神学、社会历史学、心理分析、哲学、女权主义、同性恋研究)论述了人类性别的发展。根据该作者的说法,在性别方面不同的表达可以这样理解:针对性别的反抗时不时地激起支配者和被支配者之间的对立。《男性问题:代表危机》一书试图恢复近法国大革命前后几十年男性形象的意义。换句话说,这本书探索了男性在特殊历史时期的表现以便更好的理解为男性观众创造的偏女性化的男性形象这样的视觉经济。实际上,第三阶段的研究仍在继续。随着后现代主义和多元文化的发展,随着信息传递形式的丰富,男性形象将会吸引更多的注意。
沃伦·法莱尔在《被解放的男性:超越男性:自由的男性和他们与女性的关系》一书中提出了“男性的十诫”:“你不应该在你的邻居面前哭或者展现出感性、恐惧、懦弱、同情的一面;你不应该表现脆弱,而应该拥抱并尊重逻辑、现实和智慧;你不应该倾听,除了在为了挑错的情况下;在任何方面,你都不应该屈尊于女性;你应该控制你妻子的身体,以及她的所有关系;你应该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你应该是养家糊口的那个人;你不应该承担家务;你应该遵循成功的道路:工作的专业化;你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问题有应该有答案。”这个男性的十诫可以作为男性形象的定义以及男性的标准。(32)
更严肃一点说,根据康奈尔的定义,男性形象的概念是基于个体的概念做出的,个体的概念是在现代欧洲早期形成的,伴随着殖民地帝国的成长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还有,男性形象这一词汇是因女性形象一词而存在的。第三,男性形象的概念是历史的产物,最多也就几百年的历史。四个不同的理论派别给出了四种关于男性形象的定义。第一种,实在论者会选择一个特质来定义男性。社会学家莱昂内·泰戈尔认为“真正的男性主义,存在于男性关系和战争中,是由‘坚实沉重的现象’引出的”(泰戈尔211)。这个理论的弱点很明显在于对男性特质的选择是随意的。
第二种,实证主义定义强调了事实并得出了结论:真正的男性是什么。这样的定义忽视了一些情况,比如,我们称一些女性很男性化,或者一些男性很女性化,又或者是一些人的举动或者态度非常男性化或者女性化。
第三种,标准定义注意到了实证主义定义中存在的缺陷,它提出的定义是:男性应该是什么。这个定义通常在媒体研究中使用。严格的性别角色理论把男性形象定义为男性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实际上,男性性别理论经常把标准定义和实在主义定义结合到一起。但是很少有男性能真正符合约翰·韦恩,亨弗莱·鲍嘉或者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所展现的坚强和独立。
第四种,符号学通过一系列男性与女性的对比定义男性。男性形象被定义为非女性形象。这种方法被广泛使用于女权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文化性别分析,还有拉康的心理分析和象征主义研究中。这种男性形象定义在文化分析中非常有效。这一定义避免了实在主义的随意性,实证主义和标准定义的悖论。但是,在社会分析里,这一定义还是有局限。
根据康奈尔在《男性形象》一书中所说,相比把男性形象当做一个物体去定义,她认为“男性形象是性别关系中的一个位置,男性和女性会在性别表现中占据这样的位置,所产生的影响会通过经历、性格和文化来展现。”(71)
随着性别、种族和阶级之间相互作用的广泛认可,多种的男性形象也被承认。主要的男性形象模式有以下几种:支配男性形象、被支配男性形象、现实化男性形象和边缘化男性形象。
这四种男性形象都是以西方社会这个不可变的背景为基础形成的,也就是说,这四种男性形象都是由白人创造并且针对白人的。这个大概的分类不能精准的定义男性形象。一个特定的男性可能属于两到三种形象。所以,这四种形象之间也是有交叉的。
参考文献
[1]R.W.康奈尔.《性别&权力》.剑桥:政体出版社,1987.
[2]《男性形象》.剑桥:政体出版社,2005.
[3]乔纳森·多利摩尔.《性别分裂:从奥古斯汀到王尔德,从弗洛伊德到福柯》.牛津:克莱仁登出版社,1991.
[4]沃伦·法莱尔.《被解放的男性:超越男性:自由的男性和他们与女性的关系》.纽约:班特姆出版社,1974.
西方理论 篇2
文学翻译并不单纯地只是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还会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传统的翻译研究只是停留在语言内部,忽视了文本背后所隐藏的权力话语。在后殖民语境下,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导致了强势文化(宗主国)与弱势文化(殖民地)之间的权利差异,翻译文本根本无法实现人们预期的平等对话和转换。因此21世纪的我们在进行翻译时必须从各个角度考虑翻译策论的选择与使用。
一、后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主要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后殖民主义中影响最大的一支是以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赛义德、印度裔美国学者盖娅里特·斯皮瓦克和波斯裔美国学者霍米·巴巴为代表的“三剑客”。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是后殖民主义在翻译研究中的一种应用形态与研究范式。它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反翻译研究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延续8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其独有的研究路径“权力关系的透视”介入到对翻译活动和翻译文本的研究。他们围绕“权力关系”、“翻译的政治”和“归化与异化”等核心问题,从不同视角研究了不同历史语境下的翻译与文化政治问题。后殖民主义研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认为翻译是殖民文化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文化霸权和文化侵略的工具。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以权力差异理论为基础,专注于研究权力差异语境中译者的价值取向和翻译策略的使用情况,探讨译者因意识形态、权力等文本外部因素的制约而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
二、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策略的选择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以权力差异理论为基础,借助描写的方式观察、研究和解释权力差异语境中译者自觉与不自觉的价值取向和策略选择。用它的相关理论对归化、异化、杂合化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后殖民主义理论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在翻译研究上实现各种理论方法共融、互补的有效整合,从
而推动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归化的翻译策略
归化的翻译策略的使用是殖民者利用自身的权力话语,实施文化侵吞,进行文化殖民的工具。归化的翻译总是根据强势语言的规范和文化来进行自我调整,不仅帮助帝国国家主义散播话语权力,通过翻译文本巩固了他们的霸权,而且被殖民一方的读者无视本土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强化他们他者身份的认同。这里以霍克斯译《红楼梦》的一段为例:
宝玉心中想着:“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奇,且更讨厌了。”
“This is „imitating the Frowner‟ with a vengeance”, he thought, “If that is really what she is doing.Not merely unoriginal, but downright disgusting!”
成语是汉语的精髓,承载着丰厚的中国文化。对成语的掌握程度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他的汉语水平。作为一位汉学家,霍克斯不可能不知道东施效颦的典故及涵义,但是他仍将其译为 “imitating the Frowner with a vengeance”,原文中成语所特有的文化内涵被抹杀了,实现了文化的侵吞,翻译成为了描述不同语言和文化不平等权力关系的一个场所。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军舰,造成在宗教文化的巨大差异。儒家,道教和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和中国文化有很深的影响。而英国人信奉基督教,神是在他们的宗教信仰里的主要文化形象。在红楼梦翻译实例中所反映的宗教信仰差异从以下例子中可以看出:
刘姥姥道:“阿弥陀佛!这全仗嫂子方便了!”
Yang‟s version: “Buddha be praised!I‟m most grateful for your help, sister.” Hawkes version: “Bless you, my dear, for being such a help!”said Grannie Liu.“阿弥陀佛”是一个典型的佛教词,是经常被中国人用来表达感谢和解脱的词语。虽然它不可译的准确,但它一定与佛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中国的主要宗教。显然,杨尝试引入佛教的读者而霍克斯避免两个宗教的差异与翻译成西方宗教的用语。
(二)异化策略的运用
理查德·亚克蒙指出,在强势文化的市场中,只有很少的文本是从弱势文化
中翻译过来的;而在弱势文化市场中,从强势文化市场中翻译过来的文本占所有翻译文本的绝大部分。异化的翻译思想认为,翻译应该表现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并提供实现和研究差异的场所。同时,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家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政治行为,基于归化的翻译传播英美文化和英美意识形态,体现了文化传播中的不平等对话。异化的翻译实践就是要通过保留外国文本中异的成分,故意用不通顺、不流畅、不透明的非惯用表达方式,破坏目的语文化的规范。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贾芸笑道:“巧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
Yang‟s version: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Hawkes‟ version: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米”和“粥”是两种中国常见的食品,其中“粥”是中国特色。水稻是中国与西方共有的食物,但不像中国人那样用来做稀饭,西方人用燕麦作稀饭。因此,英语单词“porridge”是不确切的对应的汉语“粥”。在这个例子中,杨和霍克斯以不同的方式翻译中国食物。在杨的版本,他把“米”这个词用“饭”代替“粥”,这部分保持了中国风味。而霍克斯取代“米”和“粥”,用“面包”和“面粉”等对英国人熟悉的词汇。采用这样的策略,能引起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极大兴趣也能使中国传统文化进入西方文化。
再例如中国地铁站、街道、饺子、粽子、功夫和太极等词语的翻译都极大的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极大地保留中国的特色。
(三)杂合策略的运用
在翻译界,归化和异化一直被认为是两种翻译策略。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的研究视角来看,翻译是同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活动联系在一起的。采用归化策略的译文基本上没有翻译的痕迹。“译文读者在面对翻译过来的弱势文化的文本时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即他们仿佛在译作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使他们感到熟悉、亲切,阅读起来轻松、自如,无需做出过多的努力。但与此同时,弱势文化所特有的语言和文化特征也都被归化的手法抹去了。”然而,异化的翻译策略则体现出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上的差异,通过向强势文化输入弱势文化的异质性,形成了对强势文化的挑战。
事实上,没有哪个译文是绝对的归化或者绝对的异化,所有的译文都是杂合的,是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相互交融的产物。蔡平先生说,“事实上,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对抗性概念,而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杨译《红楼梦》为例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Yang‟s version: 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Hawkes‟ version: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宗教是在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化元素。众所周知,佛教是中国的主要宗教。中国人认为“天”是控制一切的最强大的力量。天堂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最高的地位。天与人的关系是非常敏感的。在中国古代,皇帝宣布自己为“天堂”的儿子,他必须按照天意和回应人民的需要来稳定自己的统治。天似乎是所有的法律规则的总称。杨保留图像的“天”在源文本中的方式将中国独特的信念转化为一个等价的英语说通过改变“上帝”为“天”,告知中国的佛教信仰和目标读者。传递信息的方式,包含地道英语的组合,和中国独特的文化导杂交致的翻译。相反,霍克斯从第一世界国家的学者,不做任何改变,只需要相当于英国说,他认为西方读者相信基督教会更容易接受。当然,它更加自然在英语世界所接受,但他把佛教信徒在基督教。
不可否认,无论译者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策略,只要异域文本进入本土文化,其译文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程度的杂合。归化和异化的差别只是杂合程度的不同而已。无论这种杂合的程度有多低,都会将异族的语言文化价值观引入目标文化,而无论杂合程度多高,也难以彻底摧毁目标文化的民族身份。一种文化,如果不想与世隔绝,那就必须要进行文化交流。既然要交流,就要坦然面对杂合。不间断而有度的杂合可以提高文化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排异性。一种文化如果想要在日渐开放的形式下免于被殖民统治的厄运,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抵制文化侵略。
三、结尾 各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使翻译的必要。但是翻译不只是反映了从一种语言到另一个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它是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反映了他们的文化身份。然而,在翻译实践中,归化和异化是不可分的绝对;这
两种策略都是混合。文化的异质性和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决定了翻译的必然性杂交 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中,杂合的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很强的文化。从红楼梦杨译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异质文化的可翻译文本中的兼容。杂合可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的一个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Hawks David.The Story of Stone [M].London: Penguin Group, 1977
[2]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M ].长沙:岳麓书社,1987.[3] Yang Xianyi, Gladys.A Dream of Red Mansions(Volume1)[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94.[4] Su Tungpo.[苏东坡].(2002).《东坡诗文选》.林语堂译.河北省三河市: 百花
文艺出版社.[5] 张静,赵冰.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我国翻译的影响[J].大学英语(学术
版),2007,01:134-136.[6] 雷志梅.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
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31-133.[7] 薛沛文.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翻译观的比较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
报,2011,02:53-56.[8]毛英.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概述[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
报,2012,01:31-34.[9] 钟福.英汉翻译理论与策略——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视角[D].暨南大
学,2010.[10]杨司桂,樊波,冉隆森,何三建.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的理论实质[J].牡丹
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76-79.[11]刘建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和中国翻译[J].文教资料,2008,25:57-59.[12]梁美英.后殖民主义翻译[J].科技信息,2011,16:549-550.[13]王智芝.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的影响[J].牡丹江大学学
报,2013,02:105-106.[14]王智芝.从旅行理论看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J].乐山师范
学院学报,2013,04:55-59.[15]张东东.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观照下“给力”一词翻译研究[J].边疆经济
《西方翻译理论通史》述评 篇3
关键词:《西方翻译理论通史》;西方翻译史;述评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1
一.主要内容
翻译活动历史悠久,几乎与人类文明一同诞生,并且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翻译学科作为现代学术的分支真正建立起来,则是从20世纪后期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翻译理论界引进大量的西方翻译理论,为我国翻译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注入新的活力。“翻译最本质的作用和是为人类拆除语言文字障碍,促成不同社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名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刘军平,2009:1)通过翻译,我们可以借鉴世界上先进的成果,将我们自己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新时期的现状介绍给国外。
西方翻译历史大致可分为传统,现代和当代三大阶段,包括六个大的时期,分别是:拉丁文翻译肇始时期(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宗教文本翻译时期(公元5世纪至11世纪);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文艺复兴翻译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西方翻译时期;20世纪翻译时期。这六大时期伴随着希伯来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以及阿拉伯文明的诞生,发展和消亡产生的。20世纪以来,西方翻译理论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翻译理论流派进行了不同的划分。刘军平教授所著的《西方翻译理论通史》对西方世界的各个翻译流派与理论进行梳理,其中包括翻译的语言学派,文艺学派,哲学学派,功能学派,多元系统及规范学派,目的论学派,文化学派,女性主义翻译观,后殖民翻译理论等,力求为我们展示一幅从古代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全景图。
二.整体特点
1.资料翔实,论述全面。西方翻译历史悠久,相关资料犹如瀚海繁星。本书对这些资料进行了详细梳理和整合,从最早期的人类翻译活动到当代翻译家的理论,涵盖多个国家,数十位有影响力的翻译家及其翻译理论研究。如全书共有十三章和绪论,前三章叙述了古代翻译活动,以翻译史为主,第四章涉及翻译的人文主义思潮。第五章到第十三章是现当代翻译理论和历史,共分为九大学派,涉及不同国别,不同流派的翻译理论。再如,第一章第一节对翻译的定义进行阐释时,作者列举出的定义,界说多达27种,可以说涵盖了古今中外,非常全面。
2.将西方翻译史作为一个整体,从宏观角度进行综合研究。打破地域国别限制,按照流派对翻译理论进行划分,对翻译发展脉络进行整体把握。以各流派的代表人物为切入点,结合个案研究,来彰显各个流派的特点,深刻剖析其成因,探讨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总结其对整个西方翻译理论发展产生的影响。
3.史论结合,“以史带论”。不仅仅是对西方翻译史实的罗列,而是将描写与论说融为一体,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的特点。翻译实践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基础,将翻译活动与研究相结合。每个翻译理论家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题,将通史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起来。同时,在对翻译理论进行介绍时,作者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不是一味地赞扬或贬损,而是公正客观地分析优点与劣势。
4.中西结合,一举两得。在介绍西方翻译理论时,作者会将其与中国古代典籍如《礼记》、《易经》、《论语》等中的传统译论和哲学思想进行对比。通过这种对比,我们会发现其实中国古代的哲人们,如孔子、老子、庄子等早已提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类似的观点,只是我们的认知能力有限,不能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这样做一方面便于读者理解西方抽象的翻译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5.语言优美,生动,通俗易懂。作者的语言优美,通顺流畅,文采斐然。作者还在文中使用了类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对一些理论进行解释,如在谈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时,作者用不懂乐理的钢琴家和懂乐理的钢琴家进行对比;同时,作者又将技巧和理论比喻为手电筒和灯塔,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三.不足之处
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西方翻译理论论著浩如烟海,涉及的内容广,国别多,时间跨度大,要做到全面系统的贯通非一己之力所逮”(刘军平,2009:VII),因此本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些内容比较重要,但是作者的介绍却比较简略,而有些地方的陈述则比较冗长,可以进行简化。如本书第五章第四节“奈达.翻译科学的构筑”第二小节中对奈达的翻译四步骤的介绍过于简单,应该扩展开来,进行详细介绍;而且对于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作者没有涉及,我认为这是奈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进行介绍。第二章和第三章都涉及到中西方早期翻译活动,其内容也不乏重复之处,比如都谈到了圣经的翻译,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简化,避免重复。
四.结语
总体来说,刘军平教授的《西方翻译理论通史》涵盖内容广,叙述全面客观,系统展示了西方翻译理论史的发展历程,为广大翻译专业学子深入了解翻译历史提供了一个很好地窗口,同时对填补国内翻译学界在西方翻译通史方面的空白,研究中西方翻译史,语言学以及哲学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西方区位理论综述 篇4
一、传统区位理论
传统区位理论主要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抽象方法, 分析影响微观区位或厂址选择的各种因素, 其研究对象一般均是以所求成本最小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处于完全竞争市场机制下的抽象的、理想化的单个小厂商及其聚集体——城市。它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古典区位理论和近代区位理论。
(一) 古典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主要是指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杜能是西方区位理论的先驱者, 他在1826年出版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是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他提出了实践经验较强的区域经济理论——孤立国理论, 即资源配置的地理空间效应。他认为, 城市周围土地的利用类型及农业集约化程度都是随其与城市距离的远近而呈带状变化的由内向外的一系列同心圆, 这些同心圆被称为“杜能圈”, 每个圈都有自己的主要产品和自己的耕作制度。杜能研究农业圈层现象的理论意义在于:他引入了运输成本作为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子, 从而形成了农业区位论, 为区位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中后期, 德国完成了产业革命, 尤其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 促进了钢铁、化工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 工业区位问题显得突出起来。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对工业区位进行了系统研究。他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 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被公认为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者。韦伯首先引入了“区位因素”这个前人未曾用过的概念, 他是第一个对工业区位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经济学家, 并完成了一般区位理论的构造, 使古典区位论, 特别是工业区位论达到了一个顶峰。
(二) 近代区位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垄断逐渐代替自由竞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 由此引起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根本性变化, 区位论的研究逐渐从以成本为重心偏向市场。区位理论即由古典区位理论演变为近代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泰勒于1933年在其博士论文《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中提出了中心地理论。从区位选择的角度, 阐述了城市和其他级别的中心地等级系统的空间结构理论。中心地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城市是中心地腹地的服务中心, 根据所提供服务的不同档次, 各城市之间形成一种有规则的等级均匀分布关系。
中心地理论提出后, 许多学者在不同地区对其进行了检验。有学者在澳大利亚南部、美国华盛顿等地区进行的研究表明, 中心地体系并不符合克氏模型。因此, 许多学者开始放松中心地理论中严格的理论假设, 探索不同消费水平、消费者行为和不均匀运输表面等条件下的中心地变化。20世纪五十年代后, 中心地理论得到了大量的补充和修正, 进而取得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集中见于他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的空间分布》一书。从经济区位的观点来看, 他的区位理论是以最大利润原则代替韦伯的最低费用原则为特点, 标志着区位论研究从古典区位论发展为近代区位论。廖什第一个把需求作为空间变量, 引入成本和需求两个空间变数。同时, 廖什也发现最佳区位问题不能只考虑单个厂商, 还要考虑到厂商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样, 问题的复杂化使区位系统的平衡不能再用图解的方式来表达, 而只能以一个实际上可能不易求解的方程式系统来表达。总之, 市场网络的分异和排列由多个因素影响并取决于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原则。由这种市场网络按经济原则排列所形成经济分布空间的等级序列, 廖什称之为“经济景观”。
二、传统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理论的过渡
传统区位理论主要指二战以前对单一企业或工厂和城市区位的研究, 这无疑都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 存在很大的历史局限性。它以微观经济学完全竞争下的厂商理论为基础;它的分析方法是局部均衡的和静态的;它只注重运输费用或劳动力费用等经济因素, 忽略了制度、技术创新以及经济政策等的作用。
从20世纪二十年代起, 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几乎同时陷入了结构性危机。到三十年代, 地区性的经济危机演变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地区间的两极分化加剧。为了缓和地区性结构矛盾, 各国都开始注重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对区位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高潮。
帕兰德对工厂区位和市场区域进行了研究, 他是第一位论及市场地区范围问题的经济学家。美国学者胡佛从历史的角度叙述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区位结构, 他还以函数的形式来表达区位布局问题;艾萨德在《区位和空间经济》一书中阐述了区位理论的一般原则;亚罗索提出地租区位论, 认为地租决定着城市产业布局, 得出城市的同心圆理论。
纵观区位理论的演化, 可以看出, 区位理论是通过不断放宽假设条件, 同时将各个理论与其他学科和现实问题相联系、融合而发展的过程。
三、现代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学的产生
二战后的十几年, 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五十年代以来, 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冲击了几乎所有的国家, 极大地改变了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环境, 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区域经济问题。为了科学地回答和解决这些重大问题, 区位论学者、区域经济学者和人文地理学者进行了广泛地合作, 促进了区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研究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接近区域实际的、可应用的区域模型;所研究的产业部门的扩展;对人及其行为进行了考虑等。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 逐步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区位理论的空间区位理论和方法, 即现代区位理论。
现代区位理论的形成以艾萨德的《区位与空间经济》和贝克曼的《区位理论》的发表为标志。从其研究内容来看, 现代区位理论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五大学派。以胡佛、区萨德为代表的成本-市场学派;以普莱德为代表的行为学派;以拉克、摩尔为代表的社会学派;以达恩、奥特伦巴为代表的历史学派;以加里森、哈格特为代表的计量学派。
总之, 与战前区位理论的整个理论体系的建立是由德国学者来完成所不同的是, 战后区位理论主要是由美国学者来进一步发展和延伸的。其中, 以艾萨德对区位理论的全面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最大, 他是现代区位理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二战以后, 现代区位理论吸取了凯恩斯经济理论、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城市科学和经济学等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其“计量革命”所产生的新思想, 对国家范围和区域范围的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经济规划和经济政策、区域人口、教育、技术水平、消费水平、资本形成的条件、失业和货币金融的差异等进行了宏观的、动态的和综合的分析研究, 最后形成了经济学的一门新分支——区域经济学。
摘要:本文分析了区位理论的发展历程, 系统地论述了西方区位理论的发展演化, 以期对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参考。
西方幽默理论研究综述 篇5
本文简要回顾了幽默研究的三大源远流长的理论流派,即社会行为角度的优越/蔑视论、心理分析角度的释放论和心理认知角度的乖讹论.它们构成了国外幽默研究的基本理论态势,当代有很多关于幽默的研究方法,其出发点都跟这三大理论有密切联系.近年来,很多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在幽默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突出成绩,如“语义脚本理论”和“言语幽默的`一般理论”等,在当代幽默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近年兴起的计算语言学(人工智能)和认知语言学在幽默研究领域也有别具一格的阐释,丰富了对幽默的研究.
作 者:蔡辉 尹星 Cai Hui Yin Xing 作者单位:蔡辉,Cai Hui(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22)
尹星,Yin Xing(国际关系学院,南京,210039)
浅议西方人力资本理论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早期人力资本思想溯源及理论的提出
强调人在经济中的作用,帮助法庭确定人身伤害和死亡的赔偿问题,证明一个民族的能力,评价所有战争的成本等,这是最先从经济学的视角认识人的经济价值,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评价人的货币价值,是人力资本理论的萌芽。
著名的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亚当·斯密在其1776 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初步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思想。他认为: 固定资本中包含所有居民或社会成员获得的有用的能力。这种才能是通过包括教育、学校和学徒过程获得的,一般都需要付出现实的成本, 因此, 它可以被看作是固定在个人身上的、已经实现了的资本。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认为人及其能力和获得的技能都应被包含在资本的范围之内。
2、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
进入20 世纪后,西方经济学界对人力资本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其出版的《资本的性质和收入》一书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本概念, 并将其纳入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中。1924 年, 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在其发表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中率先提出了教育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他用劳动简化计算法算出,对工人进行一年的初等教育可比同样时间在工厂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1.6倍,他也是最早用数量计算公式来阐述教育经济意义的经济学家。
二战后,世界各国经济迅速复苏,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处于主流学派的新古典经济学频频受到新出现的经济问题的挑战。一些学者敏锐地感觉到这种变化,为了求解这些经济之谜,他们开始对前人在人力资本领域的思想进行挖掘和发展,开创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形成了人力资本理论。
3、当代人力资本理论发展
1956年, 索洛发表了题为《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的论文, 此后, 一大批经济学家卷入了对增长理论的研究。他们将人力资本因素结合提出严谨的经济数学模型, 使得能像生产函数方法分析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的数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那样分析人力资本, 从而提出了一些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型。在罗默和卢卡斯的模型中不仅将人力资本纳入进去, 并且使其内生化, 同时也克服了经济均衡增长取决于劳动力增长率这一外生变量的缺陷。
二、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启示
1、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问题的提出
尽管早在200多年前,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已经把人们后天获得的技能看成是资本的组成部分,但出于种种顾虑,人们照例把资本限于实物形态, 甚至把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看做是"无资本的"。这种带着陈见的偏狭认识,把对经济增长动因的解释引入了死胡同。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阐述了许多无法用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的经济增长问题,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舒尔茨是从传统理论无法解释国民收入增长与国民资源增长之间的缺口而发现并创立人力资本理论的。他分析说:"国民产量的增长比较土地和按人时计算的劳动量以及能再生产的物质资本的增长更大, 这种情况已经普遍可见。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大概就是这个差额的主要说明"。就这样, 人力資本作为舒尔茨理论的核心概念被提了出来。
舒尔茨认为,所谓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力资本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态,表现为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显著标志是它属于人的一部分。它是人类的, 因为它表现在人的身上;它又是资本, 因为它是未来满足或未来收入的源泉。这一语道出了人力资本的基本属性。
2、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思想
舒尔茨有关人力资本理论的系统论述主要反映在他1971 年出版的《人力资本投资: 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和1981 年出版的《人力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两本专著中, 在对传统认识进行大胆质疑与科学证伪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其一, 舒尔茨否定了古典经济学中劳动同质的观点,认为劳动、人力资本具有异质性。舒尔茨指出: "劳动者所具有的生产能力也被看作是大致相等的。这种劳动概念,在古典经济学里就不正确,而现在,其错误就更加明显"。
其二,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包括量与质两个方面, 量的方面指一个社会中从事有用工作的人数及百分比、劳动时间,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该社会人力资本的多少;质的方面指人的技艺、知识、熟练程度与其他类似可以影响人从事生产性工作能力的东西。
其三,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是有相互关系的,认为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相对投资量,主要是由收益率决定的。
其四, 舒尔茨认为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人力资本可以使经济增长, 增加个人收入, 从而使个人收入社会分配的不平等现象趋于减少。
3、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启示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之所以能够对世界各国产生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学术声望,这不只是因为该理论充满了对传统理论的大胆质疑,也不只是因为该理论透射出对生存世界的深刻洞见,同时还因为该理论带给我们诸多富有挑战性的启示,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1)加大投资并优化结构以促进人力资本快速增长。国内外经验表明,政府应成为人力资本的首要投资者,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具有多重功能,不仅能够直接形成人力资本,还可以拉动民间投资,调节私人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等等。
(2)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教育是生产智力资本的主力军。以往人们对教育的忽视主要还是来自理论上的误区,教育被长期视为消费层面的观点是影响增加教育投入的主要因素。
(3)建立统一多层次的人力资本市场。首先要建立专门的人力资本市场,实现人力资本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分离。其次,要增强人力资本市场的统一度,扩大市场规模。最后, 要积极探索人力资本市场的多种形式,不断创新和丰富人力资本市场配置内涵。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57-258.
[2]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西方金融发展理论综述 篇7
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金融发展理论是由麦金农和肖两人各自在1973年创立的,麦金农和肖深受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各自著作中都提出发展中国家走金融自由化道路的激进主张。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 (John Locke) 、亚当· (AdamSmith) 等人的自由思想是麦金农和肖理论的渊源。
金融发展理论的另一渊源是有关金融对经济发展重要性的思想和观点。这种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Schumpeter) 。熊彼特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 (1912年出版) 一书中,强调了金融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他指出,为了试用新技术以求发展,纯粹企业家需要信贷,“他只有先成为债务人,才能成为企业家”。
格利(john Gurley)和肖 (Edward Shaw) 1960认为在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方面,金融的作用在于把储蓄者的储蓄转化为投资者的投资,从而提高社会的生产性投资水平。Hugh Patrick (1966)指出,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上,可以有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是“需求追随”即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主体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促使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产生。另一种是“供给领先”,强调金融服务的供给方,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需求。
雷蒙德·戈德史密斯 (R.W.Goldsmith) 于1969年出版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奠定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从而成为金融发展理论鼻祖。他的理论主要包括:其一,首先提出并系统分析了金融结构概念,分析并提出金融结构衡量指标及金融结构类型。其二,研究并揭示金融深化的内在路径和规律。这些规律对当前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其三,提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重要性和研究方向。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特别强调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在金融发展中的明显区别。
麦金农(Mckinnon) 1973和肖(Shaw) 1973建立了一个分析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框架重点考察了发展中国家特有的“金融抑制”现象。麦金农和肖放弃了以发达国家金融体系为研究对象, 转而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他们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金融约束和金融压抑现象。这既削弱了金融体系聚集金融资源的能力, 又使金融体系发展陷于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两人的不同之处在于:麦金农 (1973) 放弃了传统金融理论中货币与资本相互替代的假设, 认为发展中国家落后的金融制度使投资不是依赖于外部融资, 而是依靠内部融资;并且提出了衡量金融发展的一个比较著名的指标—M2/GDP (金融深化指标) 。虽然这两人的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 没有从更一般意义上来讨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他们认识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 因此人们依然把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看作是金融发展理论形成的标志。
其后Kapur (1976)和Galbis (1977)等仍以劳动力过剩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更加严格的数学模型推导和论证补充建立了开放条件下的模型旨在证明和修补Mckinno n和Shaw的金融深化理论。
二、最新的理论进展
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一,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有关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的相关文献很多, 在这里不一一罗列, 我们借用Pagano1993的简易框架, 通过一个模型来概括地介绍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家在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的作用机制上的观点。正如Pagano的模型所揭示的一样稳定状态下的经济增长率可以写作:
式中g为稳定的经济增长率,为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率,A为资本的边际社会生产率,s为私人储蓄率。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通过促进储蓄以更高的比例转化为投资,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A),通过动员更多的储蓄 (S) 来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金融发展降低经济波动性。Denizer、Iyigun和Owen的实证分析,主要采纳了King and Levine (1993)提出的四项金融中介体发展指标,即LLY、BANK、PRIVATE、PRIVY。基于这些指标和所创建的模型,结合70多个国家的1956年~1998年的年度有关数据,得出如下结论:所有金融发展指标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呈负相关关系,且金融越发达的国家经济波动越小,说明金融发展降低经济波动。
第三,银行股票、市场发展与长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2. 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
Greenwood and Jovanovic (1990)、Levine (1993) 和Greenwood and Smith (1997)在各自的模型中通过引入固定交易费用和固定交易成本,说明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在人均收入达到一定阶段后才能出现,即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会实现。说明了金融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增长。此外Santomero和Seater还从经济规模与资本市场规模资、本市场流动性的角度,探讨了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得出结论:全社会总资本的增加同样使资本市场的规模扩大。经济增长对资本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促进了资本市场更好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三、结论
西方收入分配理论回顾 篇8
1.1 西方古典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古典收入分配理论主要侧重于农业部门的收入分配, 讨论土地、劳动、资本三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 并假设土地的存量在较长时间内不变。
1.1.1 亚当·斯密的三个阶级收入分配理论
古典学派以亚当·斯密为代表。他根据人们占有生产条件和取得收入的形式, 把国民划分为三个阶级: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地主阶级。这三大阶级的收入是社会的三种基本收入, 其他收入都是由这三种收入派生出来的。同这三个阶级相适应, 斯密区分了三种收入, 即工资、利润和地租。斯密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论述了收入的来源,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产关系的本质, 但他的价值论是二重的, 造成他的收入分配理论也是二重的。
1.1.2 李嘉图的三个阶级分配模型
李嘉图的分配理论继承了斯密分配理论的合理成份, 他也认为社会产品是在工人、资本家和地主之间进行分配的, 工资、利润和地租分别是工人、资本家和地主的基本收入。因此, 李嘉图分配理论的核心实际上是剩余价值产生及其分割问题, 其分配理论主要由工资理论, 利润理论和地租理论构成。与斯密相比, 他对三大基本阶级的收入更注重考察各种收入的决定因素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如何确定。
1.2 新古典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新古典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主要是研究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 如何依据生产要素对生产的边际贡献来在生产要素之间进行收入分配。它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和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 前者以边际生产力为核心研究收入分配, 而后者以均衡价格理论为核心研究收入分配。
2 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基础的收入分配理论
2.1 凯恩斯学派的分配理论
凯恩斯主义认为, 经济增长取决于国民收入的分配。他认为充分就业时的静态均衡只是经济中的特殊情况, 而有效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 利息是人们放弃流动性偏好的报酬。投资和储蓄是不同经济主体的不同动机的经济行为, 由于利润存在下降的刚性, 所以投资决定储蓄。凯恩斯将工资分成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 同时提出货币工资刚性理论。在此基础上, 凯恩斯认为分配不公是产生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 要想实现充分就业式的均衡, 就必须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凯恩斯打破了传统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收入分配理论, 认为完全依靠市场来进行收入分配是不行的, 他主张要以国家干预的方式, 配合一些政策措施, 建立宏观调节个人收入差异的经济制度。
2.2 新剑桥学派分配理论
新剑桥学派属于后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新剑桥学派的经济理论基本上是围绕着收入分配而展开的。该理论认为: (1) 国民收入分为利润和工资两个部分, 二者份额的大小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取决于利润率水平的高低, 利润所占份额与利润率成正相关, 工资所占份额与利润率负相关; (2) 利润率的高低与物质生产技术条件有着直接联系, 而且与投资水平及经济增长速度密切相关; (3) 现存的收入分配格局具有客观物质基础, 它是社会制度以及其他外生的历史条件沿袭的结果; (4) 资本主义现存的收入分配格局是不合理、不公平的, 这必然引起资源配置的失调和经济运行制剂的混乱, 带来一系列经济问题, 而改革不合理的分配格局是摆脱这些困境的主要出路。
2.3 福利经济学的“收入均等化”分配理论
福利经济学从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总量增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福利, 彻底解决贫困出发, 认为经济增长中增进社会福利的途径之一就是收入分配均等化。福利经济学尤其是旧福利经济学认为, 由于货币边际效用同其他商品一样也是随着货币数量增加而递减的, 一个人的收入越多, 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就越小;收入越少, 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就越大。因此, 将富人的货币收入向穷人转移, 可以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 就会使社会总经济效用增加, 收入分配趋于合理, 从而使社会满足和社会福利总量增加。
2.4库兹涅茨的倒U形理论
1995年, 西蒙·库兹涅茨提出倒“U”型曲线。他经过对18个国家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实证资料的分析, 得出了收入分配的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恶化, 后改进”。并且他通过比较一些国家的横截面资料, 得出的结论是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比处于发展后期阶段的发达国家有更高的收入不平等。倒U曲线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开始的时候, 尤其是在国民人均收入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 收入分配状况先趋于恶化, 继而随着经济发展, 逐步改善, 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状况, 呈颠倒过来的U的形状。
摘要: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主题, 在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各自出发点等不同, 形成了许多流派。把西方经济学发展中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的观点予以回顾, 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收入分配,三个阶级,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金国利, 李静江.西方经济学说史与当代流派[M].华文出版社, 1999.
[2]朱春燕.西方主流收入分配理论与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比较[J].山东社会科学, 2005, (2) .
西方风格理论略述 篇9
库布勒[George Kubler]《视觉风格狭义论》指出:“风格有着双重词源, 也就是真正的本义有两个。希腊语是Stulos, 拉丁语是stilus, ……Stilus的派生形式涉及书写, 而Stulos的派生形式涉及圆柱形式, 与动词δrνλω有关, 从而关系到地中海古建筑”, “这两种词源传统都是源远流长, 然而Stilus的文学关联意义早已掩盖了古希腊术语的建筑意义。不过维特鲁威在第三、四书中, 牢固地建立了希腊词Stulos的派生术语大家族的空间性一面, 他根据奥古斯都时代建筑师的用法, 意指希腊罗马世界中多立安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等柱式之间的比例差和表现门类”, “因此, Stulos的希腊词源家族始终属于空间组织艺术, 而派生自Stilus的拉丁家族, 却一贯维系着时间形式艺术”。
关于19世纪以前批评家将古代修辞学范畴 (包括“风格”这一概念) 用于视觉艺术评论的情况, 可参看扬·比亚沃斯托茨基[Jan Bialostocki]《造型艺术的方式问题》。
18世纪论风格者首推布封 [G.L.Buffon], 1753年他入选法兰西院士时发表的关于文风的演说 (即《论风格》) 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风格就是本人”, (有译为“风格就是人”或“风格就是人本身”。) 他认为“作品里所包含的知识之多, 事实之奇, 乃至发现之新颖, 都不能成为不朽的确实保证”, “这些东西都是身外物, 风格却就是本人”, 强调作品的风格就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表现形式, 是作家本人的思想、感情、性格、气质、审美爱好、艺术才能等等主观因素在作品中的印记和标志。布封十分强调天才的作用, 认为在风格的创造上, “规则不能代替天才;如果没有天才, 规则是无用的”。黑格尔《美学》 (第一卷) 第三章“C.艺术家”之“3.作风、风格和独创性”言:“法国人有一句名言:‘风格就是人本身’。风格在这里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式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见出他的人格的一些特点”。于此, 风格的探讨通常被纳入美学与艺术批评的创作论研究领域。
自18世纪风格被确定为艺术史研究中的专业术语, 而今它已成为“艺术史的基本概念, 因为艺术史的基本问题据此才得以提出”。 (Arnold Hauser, The Philosophy of Art History, 208页。)
而且, 风格也成为艺术史的重要研究工具。此以瑞士艺术史家海因里希·沃尔夫林 [Heinrich Wolfflin] 为里程碑。时代风格的现代概念就是以他的著名假设为基础的, 即“每位艺术家都在寻找某种他所不能超越的视觉可能性。并非每一种事物在所有时期中都是可能的”。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Kunstgeschicht Grundbegriffe], 1915年首版;1932年英文本首版, 名“美术史的原则”[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The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yle in Later Art], M.C. Hottingger译, 纽约:多佛平装本;此据New York , 1950年版, 11页;又潘耀昌译、杨思梁校中文本, 书名译为《艺术风格学》。此段引文见沃尔夫林氏1922年第六版慕尼黑德文版序言, 潘氏译文略有不同: “甚至最有创造性的天才也不能逾越在其诞生之日就为他确定了的一定界限。不是一切事情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 特定的思想只能产生于发展的特定的阶段”。)
[ 美 ] 夏皮罗 [Meyer Schapiro]《论风格》[Style] 言: “与周期性的有机发展形成对照的是一种由沃尔夫林创造的摈弃了所有价值判断以及诸如诞生、成熟和衰退的生命类推的更精确的模式”。[美]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 为沃尔夫林《古典艺术》所作《序言》中指出: “沃尔夫林的突出之处就在于他首先让眼睛紧紧盯着艺术作品, 着手分析他所见到的东西, 并对这种视觉分析的结果进行分类”。沃尔夫林始终关心他所称的“风格发展问题”[the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yle], 这自然是进行客观研究的艺术史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他以特殊的术语创造了一种形式形态学[Morphology of Form], 主要是求证于画的结构分析而非对一件艺术品的母题及其特征的鉴定。这套术语首先是在他1898年首版的《古典艺术》里尝试性地出现, 随后于1915年首版的《美术史的基本概念》系统地阐述了这五对对立的概念:从线描到涂绘 [From linear to painterly];从平面到纵深 [From plane to recession];从封闭到开放形式 [From closed to open form];从多样性到统一性 [From multiplicity to unity];主题的绝对明晰和相对明晰 [Absolute clarity and relative clarity of the subject]。他假设在造型想像力之中有一种发展的规律, (这是一种循环理论) 以说明在任何独立时期诸视觉艺术之间可以被识别出的类似性, 以及说明某种普遍特征从一个时期到另一种时期的交替出现。“沃尔夫林的卓越之处在于他使艺术史批评中这样一种科学的方法臻于完善”。 (赫伯特·里德语, 同上)
风格作为一种方法论, 产生出诸如风格观相学、艺术选择鉴别学、形态学和鉴赏学等分支。
[ 美 ] 阿尔帕斯《风格是人创造的——再谈视觉艺术》中指出:“迄今为止, 对风格最老练而又最热情的说明是迈耶·夏皮罗的著名论述。乔治·库布勒 [George Kubler]在写作中很好地总结了这篇论文的锋芒。他写道: ‘长期以来, 风格是艺术史学家们把艺术作品分类的主要方法, 他们通过对作品艺术风格的分析研究, 选择和编写了艺术史’”。
总之, 按夏皮罗的观点:“对于美术史家来说, 风格是研究的基本对象。他研究其内在的一致性、其生命史、其形成和变迁的问题。他也利用风格来作为作品起源的时间地点的评判标准, 以及风格作为一种追溯不同学派间的相互关系的手段。”。 (《论风格》) 即风格不只是美术研究的基本对象, 也是研究的手段。此如 [ 美 ] 詹曼士·阿克曼[James S. Ackerman]所言:
因而我们使用风格这一概念, 把它作为规定由同一时期、同一地域, 或同一个人、团体所创作艺术作品特征的一种手段。假如我们对艺术作品出自何时、何地、何人之手一无所知, 那么, 考察的过程就可能会颠倒过来, 允许我们作出假说:相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来自同一时间、地点或个人之手。在这一第二性的作用上, 风格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历史工具;对于艺术史来说, 它是较之任何其他历史学科更为本质的东西。
由于种种原因 , 艺术作品不同于它们的历史、传记材料而得到了保存, 它们常常失去了所有关于自身历史状况的外部证明, 没有任何有关的艺术家、时代或地点的记录得以保存下来, 没有这种证据——时间和空间的见证, 要测定图象的一致与变化这一撰写艺术的前提条件是不可能的。但是, 有关艺术史的孤立的断简残片可以通过建立在风格基础上的结论充实为确凿可信的历史材料;一幅签名的作品足以构成一位艺术家的艺术成果, 一幅标明日期的作品可以确立某一时代艺术产品的风格。
因而, 风格给艺术史提供了一个结构。其他各种结构也是可能的 (例如艺术家的传记) , 但是风格的结构是最富理解力的, ——既然在艺术作品的证明中, 风格是唯一可以与最低限度的外部文献构筑在一起的因素。因为我们的风格概念不是被发现, 而是为了有利于历史和批评活动的目的,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某些特征进行抽象和结合创造出来的。 (《风格论》)
有关现当代西方学者对于风格理论的研究, 可参考浙江美术学院《美术译丛》1989年第2期 (总第37期) 所收诸篇论文。按本期《编者前记》所举:
西方学者对于“风格”理论的研究, 最著名的有下列几家:夏皮罗 [Meyer Schapiro], “论风格”[Style], 收在《当今人类学》[Anthropology] (ed. A.L.Kroeber, Chicago, 1953) ;贡布里希, “木马沉思录”, “规范和形式”和“风格” (以上三篇见《艺术与人文科学——贡布里希文选》, 浙江摄影出版社, 1989年) ;阿克曼 [James S. Ackerman], “风格论”[A Theory of Style], 最初载于《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ⅩⅩ (1962) , 227-237, 后又收在他和卡彭特[Rhys Carpenter]合编的《艺术和考古学》[Art and Archaeology] (Englewood Cliffs, N.J., 1963) ;古德曼[Nelson Goodman], “风格的状况”[The Status of Style], 载于《批评探索》[Critical Inquiry], Vol. Ⅰ, No. July 1975。1979年朗格 [Berel Lang] 又专门编辑了一部讨论风格问题的专集, 名曰《风格的概念》[The Concept of Style], 编入了包括艺术史家和哲学家在内的一批新论文。上述论文, 重要者大都被收入本期译丛, 因此, 我们大体上可以看到西方学者研究“风格”的水平了。
对风格理论有兴趣的读者还可参看芬奇 [Margaret Finch] 的专论《艺术史中的风格:各种风格和延续理论的导论》[Style in Art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Style and Sequence] (Metuchen, 1974) , 和一篇较新的论文:朱普尼克[Irving Zupnick]的“风格的图像志”[The Iconology of Style], 载于《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 19 (1981) , P.263-273。
以上均可供参考。
另外, 有关西方学者运用风格概念、方法研究中国美术史的情况, 参见:薛永年先生《美国研究中国画画史方法述略》;洪再辛编《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 (19501987) 》所收相关论文。
摘要:文章对西方风格理论作了简要的介绍, 指出“风格”术语的词源源出希腊语和拉丁语;自18世纪风格被确定为艺术史研究中的专业术语, 而今它已成为艺术史的基本概念;风格不只是美术研究的基本对象, 也是研究的手段。并列举了现代风格理论的一些参考文献。
关键词:风格,艺术史,风格学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E.H.Gombrich]《论风格》[Styl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rnces, vol.15, New York:Macmillan and Free Press, 1968.中译文见范景中编.艺术与人文科学, 贡布里希文选[M].浙江摄影出版社, 1989.
[2]温克尔曼.论古代艺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3]库布勒.视觉风格狭义论[M].美术译丛[M].1989.
[4]扬·比亚沃斯托茨基.造型艺术的方式问题[M].艺术史杂志, 1961.
[5]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6]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全集[M].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0.
[8][美]阿尔帕斯《风格是人创造的——再谈视觉艺术》, 《美术译丛》总第37期, 1989年第2期, 74-88页。
[9]薛永年.文艺研究[M].1989.
《西方翻译理论通史》述评 篇10
翻译活动历史悠久, 几乎与人类文明一同诞生, 并且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翻译学科作为现代学术的分支真正建立起来, 则是从20 世纪后期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 国内翻译理论界引进大量的西方翻译理论, 为我国翻译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 注入新的活力。“翻译最本质的作用和是为人类拆除语言文字障碍, 促成不同社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名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刘军平, 2009 :1) 通过翻译, 我们可以借鉴世界上先进的成果, 将我们自己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新时期的现状介绍给国外。
西方翻译历史大致可分为传统, 现代和当代三大阶段, 包括六个大的时期, 分别是:拉丁文翻译肇始时期 (公元前4 世纪至公元4 世纪) ;宗教文本翻译时期 (公元5 世纪至11 世纪) ;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文艺复兴翻译时期;17世纪至19 世纪西方翻译时期;20 世纪翻译时期。这六大时期伴随着希伯来文明, 埃及文明, 希腊文明, 罗马文明以及阿拉伯文明的诞生, 发展和消亡产生的。20 世纪以来, 西方翻译理论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翻译理论流派进行了不同的划分。刘军平教授所著的《西方翻译理论通史》对西方世界的各个翻译流派与理论进行梳理, 其中包括翻译的语言学派, 文艺学派, 哲学学派, 功能学派, 多元系统及规范学派, 目的论学派, 文化学派, 女性主义翻译观, 后殖民翻译理论等, 力求为我们展示一幅从古代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全景图。
二.整体特点
1. 资料翔实, 论述全面。西方翻译历史悠久, 相关资料犹如瀚海繁星。本书对这些资料进行了详细梳理和整合, 从最早期的人类翻译活动到当代翻译家的理论, 涵盖多个国家, 数十位有影响力的翻译家及其翻译理论研究。如全书共有十三章和绪论, 前三章叙述了古代翻译活动, 以翻译史为主, 第四章涉及翻译的人文主义思潮。第五章到第十三章是现当代翻译理论和历史, 共分为九大学派, 涉及不同国别, 不同流派的翻译理论。再如, 第一章第一节对翻译的定义进行阐释时, 作者列举出的定义, 界说多达27 种, 可以说涵盖了古今中外, 非常全面。
2. 将西方翻译史作为一个整体, 从宏观角度进行综合研究。打破地域国别限制, 按照流派对翻译理论进行划分, 对翻译发展脉络进行整体把握。以各流派的代表人物为切入点, 结合个案研究, 来彰显各个流派的特点, 深刻剖析其成因, 探讨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总结其对整个西方翻译理论发展产生的影响。
3. 史论结合, “以史带论”。不仅仅是对西方翻译史实的罗列, 而是将描写与论说融为一体, 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的特点。翻译实践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基础, 将翻译活动与研究相结合。每个翻译理论家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题, 将通史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起来。同时, 在对翻译理论进行介绍时, 作者也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不是一味地赞扬或贬损, 而是公正客观地分析优点与劣势。
4. 中西结合, 一举两得。在介绍西方翻译理论时, 作者会将其与中国古代典籍如《礼记》、《易经》、《论语》等中的传统译论和哲学思想进行对比。通过这种对比, 我们会发现其实中国古代的哲人们, 如孔子、老子、庄子等早已提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类似的观点, 只是我们的认知能力有限, 不能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这样做一方面便于读者理解西方抽象的翻译理论, 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5. 语言优美, 生动, 通俗易懂。作者的语言优美, 通顺流畅, 文采斐然。作者还在文中使用了类比, 比喻等修辞手法对一些理论进行解释, 如在谈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时, 作者用不懂乐理的钢琴家和懂乐理的钢琴家进行对比;同时, 作者又将技巧和理论比喻为手电筒和灯塔, 形象生动, 易于理解。
三.不足之处
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西方翻译理论论著浩如烟海, 涉及的内容广, 国别多, 时间跨度大, 要做到全面系统的贯通非一己之力所逮” (刘军平, 2009 :VII) , 因此本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些内容比较重要, 但是作者的介绍却比较简略, 而有些地方的陈述则比较冗长, 可以进行简化。如本书第五章第四节“奈达. 翻译科学的构筑”第二小节中对奈达的翻译四步骤的介绍过于简单, 应该扩展开来, 进行详细介绍;而且对于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作者没有涉及, 我认为这是奈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进行介绍。第二章和第三章都涉及到中西方早期翻译活动, 其内容也不乏重复之处, 比如都谈到了圣经的翻译, 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简化, 避免重复。
四.结语
总体来说, 刘军平教授的《西方翻译理论通史》涵盖内容广, 叙述全面客观, 系统展示了西方翻译理论史的发展历程, 为广大翻译专业学子深入了解翻译历史提供了一个很好地窗口, 同时对填补国内翻译学界在西方翻译通史方面的空白, 研究中西方翻译史, 语言学以及哲学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西方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综述 篇11
[关键词] 技术创新理论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创新总是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一次重大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所提供的推动力日益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
一、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
技术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的首次由熊彼特 (Joseph A Schumpeter)的《经济发展理论》系统的提出, “创新”就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the setting up of a new product in function),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结合,并将其引入生产体系。创新一般包含5个方面的内容:(1)制造新的产品:制造出尚未为消费者所知晓的新产品;(2)采用新的生产方法:采用在该产业部门实际上尚未知晓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开辟国家和那些特定的产业部门尚未进入过的市场;(4)获得新的供应商: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5)形成新的组织形式:创造或者打破原有垄断的新组织形式。
创新并不仅仅是某项单纯的技术或工艺发明,而是一种不停运转的机制,只有引入生产实际中的发现与发明,并对原有生产体系产生震荡效应,才是创新。
二、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后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被他的追随者发展成为当代西方众多经济学理论的两个分支:一是新古典经济学家为将技术进步纳入到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成果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二是侧重研究技术创新的扩散和技术创新的“轨道”和“范式”等理论问题。从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至今已有将近100年的时间,这期间有众多学者对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许多有特色的理论。但是由于这些研究的出发点和前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再加上技术创新是一个设计面广、影响很大十分复杂的过程,所以至今各专家学者以及研究机构对“技术创新”概念的定义莫衷一是。
表1 技术创新定义
资料来源:范柏乃:《区域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
1.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197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罗(RobertSolow)于1956年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该经济使用两类投入(资本和劳动)生产一种均质产品,首先假定技术保持不便,集中考察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资本累计模型)。假定只有一种资本品而且总资本存量是K,工人的数量是L,总产出为Q:
产出方程为:Q=F(K/L)
式中的(K/L)表示人均资本量。
人均资本量随着时间而增长的进程称为资本深化,而在这样一个没有技术创新的古典增长模型下,经济会进入一种稳定状态:资本深化终止,实际工资不再增长,资本收益率也保持稳定,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停止。然而20世纪中期,实际工资并未停滞,单位资本收益率反而上升。此外,这种理论既不能解释为什么经过一定时间生产力有巨大的提高,也不能解释不同国家间的单位资本收益率的巨大差距。
技术创新就是这种模型所遗漏的要素,它主要涉及了生产工艺的改进、新产品改良以及新服务的引进。我们可以将技术创新表示为下图中生产函数的上移。图中APF1950和APF1955分别代表1950年和1955年的总生产函数;正是由于技术创新,总生产函数曲线从APF1950上移到APF1955。资本深化和技术创新作用的综合则用箭头表示,它使得人均产出从(Q/L)1950增长到(Q/L)1955。技术创新提高了资本生产率,抵消了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图 美国1950年、1955年生产函数
索罗分析了1909年~1949年间,美国经济中每小时劳动总产值增加了一倍,这个增额中大约7/8可归功于“最广义的技术进步”。
(2)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1986年,罗默(Paul·Romer)在《收益增长和长期增长》中,提出了一个与收益递减的传统模型不同的收益递增的增长模型。他把技术进步视为经济的内生变量和知识积累的结果,认为知识积累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在罗默的模型里,知识被分解为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一般知识产生经济外部性,使所有企业都能获得规模收益;专业知识则产生经济内部效应,给个别企业带来垄断利润,从而为这些企业提供了研究与开发的基金和内在的动力。因此,知识作为一种内生的独立因素,不仅可以使知识本身产生递增收益,而且使资本、劳动等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这就为经济的长期增长提供了条件。技术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在于它是公共品,产出这种技术发明的费用昂贵,但复制它很廉价。
新增长理论的贡献在于改变了我们关于增长途径的思维方式。如果技术水平的不同是导致各国生活水平的诧异的主要原因,并且假定技术知识是一个可以生产出来的要素,那么需要着重研究的方面就有:国家怎样才能提高技术水平?怎样有效的进行技术的转移、扩散和增值等。这就引发了有关国家创新系统的探索。
2.技术创新的“轨道”和“范式”
(1)从“线性范式”到“网络范式”
20世纪70年代,在熊彼特的影响下形成了创新研究的“线性范式”。该范式认为技术创新一般经历发明→开发→设计→中试 →生产→销售等简单的线性过程,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的技术过程。后来的研究发现外部的信息交换及协调对于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克服单个企业技术创新时的能力局限,降低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此后,创新研究的视野从单个企业内部转向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互动,导致“网络范式”的兴起。阿歇姆(Asheim T, 1998 )对线性范式与网络范式的特征进行了比较。
表2 线性范式与网络范式的比较
资料来源:Asheim T.1998,转引自丘海雄等,《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管理世界,2004第10期
(2)区域创新与集群创新
“网络范式”最初应用在国家层面,形成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意义上的“国家状态”日益让位于“区域状态”,区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利益体,关键的商业联系集中于区域范围内。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创新网络的成效似乎跟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有很大的关系,地方化的创新网络似乎比跨国技术联盟更能持久。原因是地理邻近带来了可以维持并强化创新网络的支撑因素,如文化认同和相互信任等(Baptista and Swann,1998)。
当创新系统研究发展到区域创新阶段,已经开始与产业集群的研究结合起来了。从概念界定上看,区域创新系统和集群创新系统都建立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罗斯菲尔德(Rosefield ,1997)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可以首先通过区域集群定义来界定,也就是地理上的相对集中的相互独立的企业群;阿歇姆(Asheim,2002)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就是由支撑机构环绕的区域集群。从这两个概念的语义学者对它们的界定可以看出,区域创新系统和集群创新系统主要存在两点区别,一是前者的产业可能是比较分散,不一定是集中于某一产业,而后者主要集中于某一产业;二是从地域范围来看,前者的范围可能弹性比较大,而后者的范围往往比较小。
三、结束语
我国技术创新的研究要比国外晚许多年,1981年张培刚和厉以宁教授才開始在其《国外经济学讲座》一书中首次介绍了技术创新理论。但是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受到我国各界的高度重视而发展迅速。因此了解西方发展较为成熟的技术创新理论对于我国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是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现代西方激励理论及其发展 篇12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展, 如何提高企业效率, 如何研究企业的激励问题更是成为管理学家挥之不去的情结, 激励问题和激励机制的设计也就成了企业制度安排的永恒主题, 激励机制便成为决定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国有企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与冲击, 与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一起参与到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去。如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将是未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德鲁克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指出:“人员是企业最大的资产, 一个组织同另一个组织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人员的成绩不同。人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资源, 它要求使用它的人有独特的品质。”可见, 如何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 有效地激励员工并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 已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环境中, 凡是重视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企业, 都建立了富有效率的激励机制, 把企业的长期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联系起来, 取得了不俗的经营业绩和长期的发展动力。反之亦然。
通过对西方激励理论的研究, 对于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对激发企业活力, 保持竞争优势, 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现代西方激励理论的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方学者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 组织对员工的心理认识不断加深, 提出了不同的人性假设, 进而设计出提高管理水平的激励机制, 形成了不同的激励理论。在传统管理阶段, 基本上不关注人, 西方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手段就是胡萝卜加大棒。现代意义上的管理科学, 是以20世纪初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思想为标志。该理论把人假设为“经济人”, 认为工作就是为了取得报酬, 提出激励员工的计件工资制, 强调可以通过金钱等物质刺激来满足人对经济物质的需求, 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20世纪20年代前后, 美国梅奥在霍桑实验中发现“社会人”的假设, 认为激励不能只局限在金钱利益, 而是应该放在满足人的社会需要上, 要重视人在组织中的作用, 让员工能参与管理。自此, 管理科学开始关注人的心理需求。到20世纪40年代末, 西方盛行“自我实现”的假设, 其核心思想认为人都有一种充分发挥自己潜能、实现自己理想的愿望。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沙因提出了“复杂人”的假设, 认为人的需要和潜在的欲望都是各种各样的, 并随着年龄和发展阶段的变化、所扮演角色的变化及所处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的。因此, 不能采取单一的激励方法, 而是要根据不同的人及人所处的不同阶段采取适宜的激励方法。在同一时期, 西蒙提出“决策人”的假设, 决策理论提醒管理者必须重视员工的比较决策思维, 探索人在认知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变化性。这些理论都认为激励因素的有效性都是通过人的认知态度来决定的, 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人的认知状态来调整人的行为, 从而影响激励的有效性。这一时期的激励理论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1. 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或称需要型激励理论, 属认知派激励论。即从人的动机、行为之源头———人的需要出发, 试图阐释引起、维持并指导某种行为去实现目标的人的种种内在因素, 这是动态研究中的静态分析。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阿尔德弗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及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其中尤以马斯洛和赫茨伯格的理论为代表。它们是当今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激励理论, 不仅指导着个人激励手段的创新和实践, 同时也涉及到了组织激励的多个方面;不仅包括物质激励, 也涵盖了精神激励的层面。
2. 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用动态的、系统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激励机制。它着重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 是一种以“外在的目标”去激励员工的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3. 状态型激励理论。
状态型激励理论侧重于研究过程结束后是否公平、是否有挫折, 以及由此产生对人行为的影响, 旨在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不公平或挫折对人的行为的负面影响, 以保证人的积极性继续得到充分发挥。状态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公平理论、挫折理论。
二、现代西方激励理论的新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 1996年出版的经济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爱德华·拉齐尔 (EdwardP.Lazear) 的《人事管理经济学》, 创造了用经济学方法研究管理学理论之先河, 并对人力资源管理学科进行了全新整合, 开辟了管理学与经济学有机结合的全新领域。Lazear的论文构筑了职业生涯 (Worklife) 激励理论, 随后又与罗森 (Rosen, 1981) 发表了关于锦标赛模型的论文。此后20年, 从职业生涯激励理论和锦标赛理论衍生出了大量文献。其中对经济理论贡献较大、得到了实证检验的相关理论有:职业生涯激励理论, 其核心思想是以延期报酬 (Delayed Payments或Deferred Compensations) 作为激励手段, 这个理论旨在说明倘若企业在开始的时候支付员工以低于其价值的工资, 而在工作的末期支付高于其价值的工资, 就可能起到积极激励效果;锦标赛理论 (Lazear和Rosen, l981) , 认为与晋升相联系的工资增长幅度, 会影响到位于该工作等级以下的员工的积极性, 该理论主张企业通过晋升激励员工。
从激励理论的发展状况看, 随着多学科的介入、研究方法和工具的不断丰富, 各学者的研究视野也得到大大的延伸和扩充, 方法也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三、现代西方激励理论的发展趋势
这些年来,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 激励理论的应用在管理领域越来越广泛, 形式也日益多样化。数量分析、博弈论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管理理论与实践。现代激励理论出现以下趋势:
1. 不同学科的交叉综合使激
励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应用范围也有所扩展。激励理论通过与其他学科交叉, 从其他学科中吸取养料, 形成创新。两要素理论、专门投资理论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些为员工持股等激励手段奠定了理论基础。
2. 激励理论向数量分析倾斜,
数量分析能更有力地证明哪种方式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数量分析人们能最直接地找到答案, 例如通过收入分享、锦标竞赛、目标激励、加强监督四种不同激励方式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 通过数量分析, 锦标竞赛是较好的一种激励方法。通过博弈论分析有效证明了在团队工作有搭便车的现象, 用最优效用分析法探讨年薪制和现代代理制激励哪种方式更好, 使用何种方式能激励代理人在各方面都能尽最大努力。
3. 长期激励计划特别是股票期权成为热点关注问题。
20世纪80年代, 自美国推行股票期权计划以来, 各大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都表现出极大的工作热情。目前, 全球排名前500强的企业, 有89%的企业对高层管理人员都实施了股票期权计划。可见, 对于对产权制度改革所形成的产权激励, 不仅在理论上得到关注, 在实践上也得到了很好和广泛的应用, 这是将制度作为内生变量引入后激励理论又一轮创新与发展。
4. 群体激励和跨文化激励成为激励理论的另一热点问题。
随着企业组织架构趋于扁平化、虚拟化、组织边界模糊化, 我们需要建立符合时代发展步伐、符合企业发展模式的激励方式。因此, 激励理论中跨文化激励成为了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5. 薪酬激励研究成为激励理论研究的新动向。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薪酬这一概念与工资发生很大不同, 薪酬主要研究企业中人力资本的经济, 而不是简单的劳动工资, 揭示经理报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对应关系。
6. 约束机制的研究成为激励理论研究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