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西方是东方

2024-10-18

西方的西方是东方(共12篇)

西方的西方是东方 篇1

从家庭三部曲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李安凭借着电影中厚重的母题、细腻的气质以及深厚的人文关怀蜚声国际。作为一位在美国接受系统教育的华人导演, 李安并未在好莱坞这个奢华的大染缸中迷失自我, 在他的作品中, 即使是以欧美社会为电影语境的《绿巨人》、《断背山》等, 也从未刻意地迎合过西方的审美目光。在电影中坚守自我的东方美学、保持最初的本心, 这或许便是李安的成功之道。在此, 本文将以具体文本为例, 选取李安导演三部具有代表性的西方电影《绿巨人》、《断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以此来挖掘李安西方电影中的东方情怀。

一、《绿巨人》:以父之名

近年来, 超级英雄电影蔚然成风, 李安的《绿巨人》无疑最为特立独行, 甚至西方舆论界普遍认为《绿巨人》摧毁了美国人的漫画英雄。在银幕上, 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阳光开朗、正义耀眼、拯救世人于水火的人民英雄, 而是一个悲伤、孤独被社会所遗弃的绿色怪物。绿巨人班纳博士与父亲的关系, 也不再是传统超级英雄电影中所展现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英雄意志, 影片中班纳从父亲手中接过的只有原罪。“与世界各国不同, 我国从野蛮过渡到文明的过程中, 家族关系不仅没有被打破, 甚至连国家都是建立在血缘家族之上”。[1]中国人, 从诞生伊始, 便被打上了家族的烙印。“父债子偿”这句俗语在东方意识形态中是如此天经地义, 因此班纳必须以自己的身体去承受父亲的“基因实验”、用自己悲苦的命运去偿还父亲的“罪孽”。纵观全片, 与其说《绿巨人》是一部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 不如说是在讲述父与子之间的冲突对抗。父亲, 在东方是一个神圣的词语, 其不仅是家族权力的核心更是整个国家的中心。“影片中困扰班纳的不再是如何拯救世界而是一连串的家庭问题, 而这些家庭问题带来的伤痛也正是激活班纳变异细胞的最原始力量, 正如西方影评家所评述:‘通过影片我们得知, 让绿巨人浩克愤怒变形的原因不单是基因工程, 相反, 是压抑的童年记忆’”。[2]

影片中的父亲致力于基因工程, 甚至不惜在自己儿子身上进行人体试验, 然而, 与大多数超级英雄电影中为了制造最强武器不同, 班纳父亲的目的却是追求永生不死。在基督教的教义中, 人死后便能步入幸福的天堂, 而在东方的意识形态中, 凡人只能坠入无间地狱, 因此西方人更倾向无惧死亡的征服, 而东方人的欲望却是永生不死。无论是秦皇还是汉武, 不管立下了多少丰功伟绩, 这些国族之“父”到了暮年, 都免不了一番追寻长生不死的徒劳, 如同片中的父亲, 被长存的欲望所支配, 迷失了自我。关于长生, 李安在影片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西方人认为的“永存”即永远被世人所铭记, 而在东方哲学中, 永生即是归于自然。自然是万物的起源, 不生不灭、不死不尽。片中, 父亲化身为“吸收人”, 与天地万物交融, 充分地呈现出道教中“万物与我为一”的理念。影片的结尾, 父亲消失于自然, 而班纳也选择回到茫茫山林, 达到一种自我完成, 一种通透的境界——不嗔不怒、五蕴皆空。

二、《断背山》:桃源绝恋

从2005年到2016年, 《断背山》已经走过了十一个年头, 那风景秀丽的世外仙境、那段凄美铭心的绝恋已成为大众对同性恋电影的标志性认识。

福柯曾说, 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年代, 而是讲述话语的年代。《断背山》选取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这段同性恋群体最为压抑的时期作为故事的时代背景, 以此来表达创作者对同性恋群体的关怀。然而, 当我们将电影放置其创作的年代去考察时, 却发现电影中所展现的无奈与当时的社会语境存在一定意义的“脱节”。21世纪的西方, 在经历了性解放与同性维权运动之后, 同性恋群体虽依旧被视为边缘人士, 却早已受到了社会的认同与关注, 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也多以表达同性恋家庭生活或同性恋群体自身的情感问题为主。《断背山》中所传递的同性恋自我认同问题以及社会对该群体的冷漠、暴力更多折射出的却是东方世界的现状。与西方相比, 当下东方社会对同性恋群体往往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 在主流媒体所建构的景象中, 同志群体集体“失语”、销声匿迹, 而在这光鲜景观的背后, 现实却是千千万万个“杰克”遭受欺凌、虐待, 许许多多的“恩尼斯”在社会家庭的重压下被迫成婚生子, 留下不计其数的“阿尔玛”在这无爱的家中独自垂泪。

童年的噩梦一直是萦绕在恩尼斯心头成为阻碍他与杰克厮守的枷锁。在他与杰克的谈话中, 观众得知, 恩尼斯曾目睹同乡的同志牛仔被众人处以私刑而惨死。人们用绳索套住同志牛仔的阴茎游行的画面成为了恩尼斯挥之不去的阴影。弗洛伊德曾提出“阉割焦虑”这一心理学概念, 而这一概念却在彼岸的东方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古老的东方, 阴茎的神圣意义被亵渎, 占据最高统治地位的“父”能够随意对“子”进行阉割, 于是便诞生了“太监”这一特殊的名词。阴茎不再仅仅是男性力量的标志, 更异化为父权实施绝对权力、对其臣属进行奴化与驯服的工具, 因此, 恩尼斯永远无法“弑父娶母”, 只能在被阉割的恐惧中卑微地臣服于父权。

影片中, 恩尼斯与杰克之间少了一些西方爱情故事中的热情奔放和肆意不羁, 却多了几分充满东方意蕴的平淡与静谧。杰克与恩尼斯在社会体制、宗族礼法的法规下隐忍地相爱。然而, 就如中国山水画的意象技法, 含蓄的背后却暗涌着澎湃的激情。在伦理礼法的压制下, 恩尼斯和杰克唯一能够逃避的场所便只有那远离人烟的断背山, 以山为界, “山下, 他们为人父为人夫;山上, 他们是同性伴侣。在‘社会’与‘个人’, ‘责任’与‘欲望’, ‘理智’与‘情感’的阴阳两极中, 他们以这种东方的方式找到生存发展的中庸之道”。[3]朗朗晴空、清风明月、密林烟树, 片中的断背山氤氲着“寒山顶上月轮孤”的幽谧氛围, 俨然便是陶渊明笔下那“不知有汉, 无论晋魏”的桃源仙境。避世、远居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诗词中极为常见的一类母题,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那宛如仙境、远离尘嚣的桃花源, 历来都是那些被既有体制排斥、为当下社会所不容的失意文人心之所向, 在此, 他们寻求着心灵的慰藉、舒缓那份对尘世的无奈, 就如同杰克与恩尼斯, 在那如画的断背山中忘我相爱。

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念之间

“电影和其他古老的艺术门类一样、甚至优于这些古老的艺术, 具有处理人类几乎全部高深玄妙命题的能力。”[4]《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正是这样一场关于生命意义与信仰的探索之旅。西方的世界观是一条直线, 无限向前发展;东方的世界观则是一个圆, 无始无终, 因果业界在里面循环不息, 就如同以圆周率为名的“派”, 本身即为宇宙。少年派是一个多信仰者, 作为一个生于印度的少年, 他却同时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 在这点上, 少年派与中国国人的情况何其相似。自古以来, 中国便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 甚至, 对大多数国民来说, 长期以来一直是道佛不分, 见神就拜。信仰的混乱使得国人只剩下对生命的崇拜与敬畏, 就如同少年派在大海中, 为了生存不得不破戒食肉一样。

影片中处处充斥着颇具深意的隐喻, 而老虎, 无疑是这其中最为重要的符号。在此, 虎不是虎, 而是另一个少年派。以动物来隐喻人类内心的原罪是文艺作品中惯用的手法, 在西方文化中, 龙、吸血鬼、丧尸等都是常见的隐射客体, 而虎这一意象却很少出现在西方神话中, 其更多的则是活跃在东方传说中。释迦牟尼以身试虎、孔子说苛政猛于虎, 虎对东方人来说, 是一抹盘踞于其脑海中根深蒂固的集体无意识。影片的结尾, 派并未似西方传统电影中一样, 战胜老虎、击败邪恶的自己, 也未如童话故事般与老虎打破种族的界限成为好友, 派和虎始终在战与合之间进行着博弈, 就如同光影相随, 净即是污、污亦是净、善即是恶、恶亦是善。

由老虎这一“符号”, 影片衍生出了两个虚实相生的故事, 前一个故事好比作为人的少年派美好而梦幻, 后一个故事却像老虎理查德·派克般残忍而泯灭人性, 一念天堂, 一念地狱。片中的作家选择相信第一个故事, 派说他选择了上帝, 宗教给人类以希望, 然而现实却残酷而绝望。影片并未告诉观众, 到底哪一个故事才是真相, 甚至, 透过其中微妙的细节, 我们还看到了导演未曾言说的第三个故事, 那便是食母。“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栩栩然蝴蝶……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欤……此之谓物化”在道家看来, 人生本有两个世界, “真实的世界常常被虚幻的世界所遮蔽, 虚幻的世界也是真实世界的最终归宿, 这便是‘有无’、‘虚实’之间的辩证关系”。[5]而李安显然深谙这“虚实相生”中的禅意和艺术之道, 于是他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 为我们讲述了这个亦真亦幻、真假参半、虚实相间的少年派的海上漂流故事。到最后, 哪一个故事才是真相已经不重要了, 老子说:“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正是谨遵中国的文艺理论和创作之精要, 摒弃中心和封闭体系、避免价值绝对、承认异质和多元, 将艺术的体会和想象空间交予观众, 让他们自己去搜寻那些蕴藏在艺术形象之中的“大音”、“大象”, 借助语言、画面的启发与暗示, 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去发现和参悟作品中不曾明说的意蕴。

虽然大多数电影都是根据文学改编而来, 但李安突破了原有文本的禁锢, 创作出了一部部具有明显个人风格特征的电影。他也曾表示, 要想在好莱坞发展成功, 作为少数族裔的导演, 善于运用民族元素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而兼并东西文化, 用西方的华美壮烈来包装东方的和缓婉约, 以此展示其对世界、人性、生命的认识, 正是李安电影的金玉所在。如同一杯清香的茗茶, 不温不火, 淡然优雅。李安用工整静谧的东方之笔绘制出了一幅幅隽逸的西洋油画, 令世人沉浸于这场东方迷梦之中。

摘要:作为一位华人导演, 李安凭借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好莱坞获得了一席之地。无论是《绿巨人》中的“父之名”、“父之法”;《断背山》中避世、远居的夙愿;还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对善恶的阐释以及“留白”的创作手法, 无一不氤氲着浓厚的东方神韵。将东西方文化巧妙地融合贯通, 正是李安的成功之道。

关键词:李安,东西文化,电影创作

参考文献

[1]曹书文.家族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25.

[2]何芳芝.多元文化视阈下的《绿巨人》[J].电影文学, 2013 (19) :78.

[3]芦何秋.同性恋题材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以《断背山》为例[J].电影文学, 2007 (10) :20.

[4]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47.

[5]徐琼.论中国文化审美特质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隐性存在[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3 (5) :24.

西方的西方是东方 篇2

①我们有理由为我们的美国文明而骄傲,但是它的历史记载至今还是很短的。只有3!和人类经验的整体相比何等渺小,简直就是一瞬间。它会持久吗?它将进步,将衰退,抑或死亡?我们的文明中有许多不健康的因素,如果我们想在疾病蔓延起来以前根除它们,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揭露它们;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文明能为自己辩护,我们必须尽最大力量去净化它。实现这项任务的最好办法之一是发展不谋私利的科学;热爱真理——像科学家那样热爱真理的全部,包括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有实际用途的没有实际用途的;热爱真理而不是害怕真理,憎恨迷信,不管迷信的伪装是多么美丽。我们文明的寿命至少还没有得到证明,其延续与否,还不一定。因此,我们必须谦虚。归根结底,文明是要经过历史的考验而存活下来,这一点我们还没有经历过。

②新的鼓舞可能仍然,而且确确实实仍然来自东方,如果我们觉察到了这一点,我们会聪明一些。尽管科学方法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它也还不是十全十美的。当科学方法能够被利用,并且是很好地被利用的时候,它是至高无上的。但是,若不承认这种利用也会产生两种局限。第一,这种方法不能永远使用。有许多思想领域(艺术、宗教、道德)不能使用它,也许永远不能应用于这些领域。第二,这种方法很容易被错误地应用,而滥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的可能性是骇人听闻的.。

5.第一节中,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主要信息是什么?请你概括其中的要点。

答:

6.如何理解第二节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答:

7.结合全文来看,这两节是为了说明怎样的一个道理?

答:

参考答案:

5.要发展不谋私利的科学,来消除文明中许多不健康的因素;我们还没有经历过经过历史的考验而存活下的文明。

6.科学在许多思想领域也许永远不能应用;滥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科学资源而造成的后果也是可怕的。

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 篇3

关键词:西方文明;西亚文明;赫梯文明;律法

中图分类号:B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西方中心主义的受到的挑战

20世纪八十年代末,马丁· 波纳尔发表《黑色的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源泉》前两卷,瞬间一石激起千层浪,它引起了西方学界的震动,备受争议。作者摒弃传统观点:“希腊文明是来自北方、充满活力的说印欧语的人或雅利安人征服高度发展的但虚弱的土著居民的结果。他认为古典文明的深厚根源在于亚非语文化。但自从18世纪以来,主要由于种族主义的原因,这些亚非语影响被系统地忽视、否认或压制了。”[1]到21世纪初,约翰·霍布森(John M.Hobson)著述:《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作者的目的就是要引导读者“去了解被忽视的东方如何促进近代西方崛起的故事”。[2]

所以,随着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对东方文明的深入了解,更多的学者愿意站出来驳斥欧洲中心论。

东方文明的传播与为罗马律法的借鉴

虽然罗马的律法为西方近现代的宪政和法制文明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是若去追溯罗马律法文明的起源,恐怕又一次要回到西方文明东方起源的命题中。恩斯特.巴克在《帝国的观念》中说:“罗马的政治过程完成于西方,但罗马的精神来源是东方,是融合了东西方文明的希腊文明”。[3]这里说的东方正是指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文明。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论断原因有三:

一、在古代西亚地区,存在大量立法活动和众多成文法典

古代西亚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它“凝聚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创造出诸多赖以生存的财富,也促使文字、宗教、王权、法律等得以形成”[4]。其中以楔形文字写就的大量法律文集或法典,即所谓“楔形文字法典”最为耀眼。

从公元前451-450年,罗马制定了《十二表法》到公元12世纪形成气势恢宏的《民法大全》,生成法律规范的模板。罗马人的律法显然走在了时代前列,但这样完备先进的律法是罗马人继承古希腊的法律或者自己首创的吗?显然不是。

从时间上来看,古代西亚地区诞生了比罗马《十二表法》更早的律法。如,“条理比较清晰、用语比较规范,表述比较成熟,其立法技术令人叹为观止——直至它消亡之时,在其他古代文明社会也还没有编纂出类似的成文法典”的《汉莫拉比法典》。[5]从这个层面推断,罗马的律法源自或者学习成熟的古代西亚地区的律法完全有时间上的可能和准备。

二、赫梯文明的交流与传递作用

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传播中,有一个起着“使者”作用的古老文明是不得不提及的,那就是赫梯文明。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可见,赫梯文明“它不仅受到哈梯文化、胡里特文化、鲁维和帕莱克文化、迦南文化,甚至古埃及文化,而且特别是受到了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影响。”[6]

“至赫梯中王国时期,美索不达米亚文化通过从亚述、巴比伦直接传入和通过胡里特人的间接渗透两条途径传入小亚半岛。在赫梯帝国时期,赫梯王国与巴比伦王国,赫梯人与巴比伦人和亚述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甚至建立盟约关系。当前,学界通过对赫梯和巴比伦各类文献的比较研究发现“赫梯历史文献、书信、法律文献、预兆文献、史诗以及土地赠与文书的写作格式普遍受到主要由古美索不达米亚的亚述人及巴比伦人使用的阿卡德语文法的影响”。[7]

其中,至今在法学界和史学界仍占重要的《赫梯法典》有楔形文字书写。颁布约在公元前14世纪至前13世纪初,共有3表,200条。受《汉谟拉比法典》影响很大便是重要史证。同时,作为习惯于对外征战的民族,他们先后征服西里西亚使疆界达到地中海岸,征战小亚东部的地区,使赫梯国家的版图从地中海扩大到黑海。战争虽伴随的灾难和毁灭,但另一面客观上讲自己的文明和所征服地区的文明传播和融合,促进新的先进的文化诞生。

三、罗马人的祖先源于东方,带来东方先进律法

古希腊罗马文明都是突然兴起的移民文明,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其源头应在更古老的东方。

关于罗马人的起源问题,素来有各种不同的传说。其中广为流传的是:罗马人的祖先是特洛伊城失陷之后,唯一存活逃亡出特洛伊城的大英雄艾涅阿斯的后代。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罗马祖先逃出地特洛伊,特洛伊与赫梯王国同位于小亚细亚,地理位置上也相毗邻。那么特洛伊和两河流域文明及赫梯文明间接或直接的交流与影响就应存在。所以完备先进的两河流域的律法与《赫梯法典》正可能属于文化交流传播之列。罗马人的祖先逃出特洛伊,应该正是将这两个地区先进的而律法带到西方的传播者。因此,完备先进的罗马律法并非其自己独创,罗马律法应该正是东西方文明传播融合的结果。

结语

“欧洲中心论”诚然有其“市场”,但是东方发达的古文明和影响亦是不容置疑的。并且随着考古的发掘和研究的深入,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地东西方学者所接受。

在西方文明中,罗马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亚非国家和希腊诸国的法律,成了奴隶制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法律体系。今天,现代法治文明与其说是罗马人的影响和遗产,不如说是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的余辉。不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重视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或许正是打开学术视野的一把“金钥匙”。

参考文献:

[1]马丁·波纳尔,《黑色的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源泉》,郝田虎、程英 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7.

[2](英)约翰·霍布森著,孙建党译,《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

[3]恩斯特.巴克,《帝国的观念》,《文明史概论》第二卷.

[4][5]魏琼,《对民法始于古罗马的质疑》,《现代法学》(重庆)2010年2期.

东方VS西方:传播范式的转移 篇4

范式, 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系统阐述的一个理论体系, 指的是科学领域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方面的集合, 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然而, 共同范式的确定不是共同规则的确定, 需要将共同体的不同范式之间进行比较, 其目的是发现或显性或隐性的可剥离的要素。[2]人类的传播实践遵循一定的传播范式, 传播活动的范式在东西方学术视野中有何不同?本文拟从东方与西方两种不同的视域出发探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传播范式的差异与变迁。

一、东方与西方视域下的传播

为什么要传播, 如何进行传播?东方与西方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阐释这些命题。[3]东方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地域, 在西方人的眼中, 东方是神秘的, 古老的, 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却又被近代西方文明甩在身后。在西方成为世界舞台中心之前, 东方曾一度为世界文明的核心, 是世界的主导。东方文明更多书写在农耕或者更为久远的时代, 故而留下农耕文明的印迹。

农耕文明时代的东方是熟人组成的乡土社会。乡土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为了秩序的维持, 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 [4]传播亦不例外。基于技术与社会的双重原因, 乡土社会的传播以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为主要表现形式。生存与发展是农耕文明时代必须考虑的首要命题, 无论人际传播抑或组织传播, 均是从人或者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这一要义出发。传播旨在增进人与人 (或组织与组织) 之间的沟通, 沟通的目的为了实现人与人 (或组织与组织) 之间相互理解, 进而消除分歧, 形成共识, 从而最终实现相互之间关系的和谐, 和谐是东方人的终极追求。[5]基于这种传播目的, 东方人在传播过程中非常注重研究传播对象, 传播对象远甚于传播效果成为传播过程的考虑要素。

传统乡土社会存在界限分明的权力的差序格局, 不同的个体在权力的差序格局中处于不同的位置。组织内外关系以及组织内的上下关系等社会性因素对作为日常活动的传播带来很大的影响, 从传播渠道选择, 传播内容的措辞, 传播者的挑选, 传播时机的把握等等都必须遵循权力的差序格局。传播模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传受双方关系权衡的结果, 关系总是同传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不可分割。[6]权力的差序格局始终在无形之中始终制约着整个传播活动, 不得有悖于此。

这种农耕时代的传播范式至今对东方的人际传播或组织传播依然产生影响。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 传播活动有时仍然难以脱离传统传播范式的羁绊。在日常生活中, 虽然我们打电话, 发送短信, 网络视频都很方便, 但选择何种传播方式, 通常也不是随心所欲。之所以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 其原因就在于考量传播对象的身份和地位, 取决于传播者与传播对象之间的关系。例如, 在中国的不少地方, 当某家出现红白喜事等重大活动时, 必定要告知亲戚朋友。此时, 对于一般的亲戚朋友, 利用现代通讯工具, 例如打电话即可。但是对于亲戚中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辈, [7]无论路程远近, 则必定依然要亲自登门拜访, 实在无法抽空, 也得委派一个各方面地位与之相当的人登门访问, 同时主人在电话中对未能亲临表示歉意并解释原委;否则, 委托他人顺带口信或者发手机短信被视为对长者的不敬, 很可能会遭受对方责备不懂人情世故。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通讯工具非常便捷, 但在一定程度上, 传统的人际传播还是僭越了现代大众传播, 或曰传统传播范式规约了科技工具理性。

在东方, 传播是基于人的要素从事的人类活动。在传播科技并不发达传播工具有限的熟人社会, 人是传播的核心, 不过, 乡土社会中的人主要处于熟人社会这个情境之中, 如此情境需要特定的具有共同约束力的人文传统和社会价值来维系, 这种情境下发生的人际 (组织) 传播更多地将人文传统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奉为圭臬。可以说, 东方的传播活动是东方人基于传播双方关系来考量传播活动。在权力的差序格局框架下, 传者并非以自我为中心, 而是以“他” (受者) 中心, 以关系为传播基础, 以追求和谐为目标。[8]东方乡土社会的传播模式将人文范式作为传播活动的逻辑起点和终点, 传受双方必须在人文传统和价值理念的框架下小心翼翼乃至循规蹈矩地交际。

由此看来,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东方与西方的价值观分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方人和西方人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在西方, 传播是在科学范式主导下, 以工具理性为基本出发点的传播活动。现代科技的发展将工具介入人际传播活动并大规模地渗透到日常生活, 传播的工具理性超越人的主观理念主导传播活动。与东方相异, 西方的传播没有在人文传统的羽翼下继续徘徊或者停滞, 它在科技的力量下最终发展为一门显性的科学。自“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以降, 西方进入现代工业文明时代, 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褪去了东方基于权力和关系的博弈色彩, 回归到本真, 成为基于现代科学成就的科学命题。

在西方, 传播更多表现为基于工具的信息传递过程, 赋予工业化时代的物质至上特征。在这里, 传播工具是传播活动的核心;至于受者, 他只是传播的终端而已;在工具理性主导下的传播活动中, 受者的身份地位并不显得非常重要。传播者首先从实际效果的角度考虑传播活动, 包括传播工具的选择, 这是科学理性的标志。传播活动总体是从科学范式来规约的人类活动, 作为传播主体或受者的人以及作为传播工具的媒体均不能脱离该范式的规约。而科学范式的目标是传播效果, 而非传播接受终端的受者, 传播主体“我”在此范式下主导并控制传播活动。

二、东西方传播的价值观念差异

东西方在传播理念上的迥异归根到底源于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儒家思想乃东方价值观的哲学基础, 儒家主张“和”, 主张集体, 主张关系。和, 天人合一, 人是集体的的一部分, 是社会的一部分, 是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人与人、人与集体, 人与自然相和谐。主张和, 多一些理解与和睦, 少一些对抗和冲突。儒家主张集体, 因为人不仅生长于自然界, 还生长于社会中, 人总在社会这个集体中生存, 个体离不开集体;所以, 个体的利益要服从于集体的利益。为了维护集体的安稳, 生活在集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必须以集体利益为重, 毕竟, 集体的安危直接决定了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皮之不存, 毛焉附之?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平天下”则分别从“个人、家族和国家”三个不同的层次上解读了社会关系结构。人在复杂的关系网络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关系的状态直接决定了人的生存状况。紧张乃至对立的关系是负面的消极的关系, 既不利于人的生存, 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而融洽和谐的关系是正面的积极的关系, 有利于促进人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追求关系的和谐状态, 避免关系的紧张对抗, 这是人在生存过程中为了维护自身以及集体利益必然的选择。

儒家之所以提出这样的价值观, 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 则与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在漫长的农耕时代, 生产力水平相对极其低下, 个体很难甚至无法脱离集体获得生存的机会。无法脱离集体的个体必须遵循集体结构中的规则制约, 如同狼群中的等级制度, 人类建立起权力的差序格局, 维护集体的结构稳定。故而, 集体的安定团结是个体生存的前提, 集体的安危直接决定了个体的存亡。正是这样, 生活在集体中的个体之间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由此, 关系与和谐贯穿了农业时代文明的全过程, 在熟人组成的乡土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不能突破集体的规约, 深深地刻上农业时代文明的烙印。低下的科技水平决定了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是东方乡土社会协调人与人关系的最常见的传播方式。进入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 虽然传播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 但传播理念依然深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西方的传播模式深受西方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始于13世纪末的“文艺复兴”在欧洲的盛行标志着欧洲中世纪时代的结束和近代社会的开端, “文艺复兴精神”不仅开启了欧洲文艺和文化史上的新纪元, 还改变了欧洲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包括思想、艺术、政治、经济、宗教、科学等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开放式表达和科学精神的不懈追求无疑推动了欧洲对人与自然的深入认识。[9]一方面, “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逐步摆脱了传统的宗教束缚, 打破了教会的思想枷锁;肯定了人的价值, 促进人的精神解放, 这是古典自由理念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10]在这一时期诞生的约翰·密尔的《论自由》与亚当·斯密的《论出版自由》成为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石。社会交往中权力的差距在传播领域被“获知权”和言论自由等新观念冲击, 古典自由主义将教会控制下的传播等级秩序彻底颠覆, 自由与民主的理念深入人心, 实现了传播活动对等主体的平等观念。

19世纪发轫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实现了欧洲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的重要转变, 工业革命的科学传播将工具理性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交通和通讯工具获得巨大的发展, 作为产业的大众传媒应运而生。凭借先进的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僭越了人际传播活动, 人际传播的种种物理束缚在科学工具的力量下被频频突破, 大众传播帮助人类最终实现了人体的延伸。在科学范式的框架下, 大众传播媒介在突破人体限制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际传播的规约。传播规则从人与人的关系要素考量过渡到工具的理性选择, 传播工具替代作为受者的“人”成为传播活动的首选要素, 传播效果取代关系规则日益成为传播活动的研究对象。最终, 西方引领人类从人际传播走向大众传播时代, 传播规约从人文范式走向了科学范式。

传播是人类特有的表征。但传播活动扎根于社会现实, 无法脱离一定的社会实践, 表现在传播方式受束缚于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传播同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传播范式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东方与西方, 莫不如此。

摘要:传播是人类的象征交换,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分别具有不同的内在结构, 偏重于不同的文明发展阶段, 具有不同的范式。东方的传播乃基于权力差序格局的传播活动, 遵循人文范式;西方的传播是基于工具理性的传播活动, 遵循科学范式。从东方的农耕文明到西方的工业文明, 不仅是传播方式与传播模式出现变化, 传播范式亦发生转移。无论是东方的农耕文明还是西方的工业文明均在人类传播实践活动中留下自己的印迹。

关键词:传播范式,转移,东方,西方

参考文献

[1]邵培仁.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33.[1]邵培仁.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33.

[2]ThomasS.Kuhn.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theUniversityofChicago, SecondEdition, Enlarged, 1970:43.[2]ThomasS.Kuhn.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theUniversityofChicago, SecondEdition, Enlarged, 1970:43.

[3]杨席珍.新亚洲主义:亚洲传播学的研究进路//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541.[3]杨席珍.新亚洲主义:亚洲传播学的研究进路//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541.

[4]费孝通.乡土中国[M].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7:57.[4]费孝通.乡土中国[M].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7:57.

[5][7][8]杨席珍.新亚洲主义:亚洲传播学的研究进路[J].中国传媒报告, 2009 (2) :29.[5][7][8]杨席珍.新亚洲主义:亚洲传播学的研究进路[J].中国传媒报告, 2009 (2) :29.

[6]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451.[6]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451.

[9]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 2010, 5:37.[9]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 2010, 5:37.

西方的西方是东方 篇5

中国传统的绘画是以墨调色,与西方绘画以油色烘染出的立体感、明暗透视等有巨大差异,在厚与薄、深与浅、淡与浓等多组矛盾中求得视觉性效果。

中国古代画论中认为,墨具有五色:焦浓、重、淡、清等;墨色之中又分为六彩:黑、白、干、湿、浓、淡。中国传统绘画黑白不分,是无阴阳明暗;干湿不备,是无苍翠秀润;浓淡不辨,是无凹凸远近。中国的绘画艺术以直觉的方式来感觉色彩的万千变化,而西方绘画艺术,整体上则是倾向于光学意义上的,更加富于几何精神和理性的思考。 在画这一系列作品时,我想在色彩上更加当代,当代人对色彩尤其敏感,可以说色彩是当代生活的一大特色。艺术创作是与创作者生活的时代环境密不可分,我生活在其中,每天都感受到它的魅力。另外,我认为中国画的创新突破口是在色彩的表现上,当然中国画的笔墨固然重要,这是无可否认的。但是对于色彩的运用,以及如何更好地与笔墨相结合,真正做到色彩与笔墨之间达成一种默契还有很大的距离。其实,不管东方还是西方的绘画艺术在色彩的表现上都很重要。中国古代青绿山水中的色彩就表现得很好,只是后来越来越概念化,缺少了自然的变化。

中国画在色彩的表达上缺少油画在印象绘画时期那样的深入过程,没有更好地对色彩加以研究,仅仅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因而缺少理性的深究,这就造成了中国画在色彩上的不足。为了弥补这种不足,我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着重在补色方面进行探索。 许平你在用色上是采用中国画颜料,还是水粉或丙烯颜料。 张值 现在一些人看中国画中的色彩比较丰富,就有一种不良的反映,认为是用水粉或丙烯代之,觉得中国画颜色缺少丰富性,只有水粉或丙烯颜料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其实中国画颜料足已表现其色彩的丰富性,我在用色上主张用纯粹的中国画颜料。

以前有许多人看了我的国画,问我用的是丙烯还是水粉,我告诉他们用的是地地道道国画颜料,他们都很惊讶!有的认为我没有说实话。但是从他们的态度上我更坚定了我的探索。所以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我更加强化其色彩明度,但又不失其中国画的意境。 许平这些是与你以前从事油画创作有关吧!能谈谈你对油画用色与国画用色之间的差别吗? 张值 其实,这两者之间的用色有许多相同点,尤其是印象派以后以及现代派绘画色彩,中国现当代绘画设色也是深受这些流派的影响。但是,我一直强调自然风景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即西画的色彩是以西方的自然风景色彩为基础,而中国画的色彩是以中国山水景象色彩为基础。这是真正区别中西方绘画色彩的一个重要依据,一个色彩画家不懂得这一点是无法画好色彩。

前不久,我与来北京中国美术馆“奥地利新抽象绘画展”的五位参展艺术家进行了访谈,从他们的访谈和展品中,我发现他们作品中的色彩与他们国家的风景人文色彩相关。

1.mpv和suv的区别

2.传统工业纺织工程就业前景和方向

3.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4.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

5.电脑休眠和睡眠的区别

6.显卡a卡和n卡的区别

7.战列舰和巡洋舰的区别

8.上网本和笔记本的区别

9.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

10.代理商和经销商的区别

东方眼中的西方文化图景 篇6

应该说,这种敏感实际上正源于东西文化的论争。西方文化,在今天,是去粗取精的问题,而在当时却是你死我亡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一直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一种历史分野,而实际上,这个分野所决定的,几乎正是西方文化的去留。中华古代文明2000多年的传统文化从未断流过,经历周代的百家争鸣后,虽有墨家法家的短暂称霸,然而最终确立起儒家伦理的理性为核心的文化格局,这种格局下,由内而外的人格塑造虽然一开始就牢牢地锁定在士阶层身上,然而内圣外王的上以化下的实现形式以及中国古代政治格局教化的人文要求,都把这种理性推及整个中华的文化版图中,即使番邦外国,也自汉时便来朝贡,他们所持的文化态度,也正是中华文明的文化态度。历代知识分子中的精英无不将这种态度视为一种使命感所赋予的特殊荣耀,然而值得思索的是,1919年,将批判矛头指向这个态度的正是汉族知识分子中的文化精英,正是他们让这种绵延接续的文明发生了断裂和改向。他们的身上无不带着传统文化的烙印,对家国复兴和百姓安乐的使命感本是儒家文化的政治诉求,在清帝国奄奄一息的国运中,这些传统文化培养出的精英以庞大的热忱和决心竟然超越了儒家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所赖以生存的帝制国体,成功完成了对自身阶级局限的突围,正是留学西方的短暂经历,这短暂的几年,对中国文化和政治所造成的震动和改变却是惊人的,而中国文化来消化这些震动和改变却一直持续到今天。这样讲,确有片面夸大之嫌,然而纵观中国文化长河,正是从1919年起,传统文化下的文化格局开始迅速离析解体。而自由、民主、平等这些普世价值也迅速击溃那些摇头晃脑的之乎者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第一印象。

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派也正是为着这个印象才坚定地想要除旧布新,甚至于旧的全部捐弃,陈独秀认为西方文明更适合于时代之要求,因而“西洋文明远在中国之上”。若非有对西方怀有极其美好的想象,则难有此种决意。中国近代史的国门是由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的,于是清政府中的一些开明人士草草地开始了中国近代第一批重工业生产,约30年而悉数破败,当时的知识分子大抵也都开始意识到一种文化上的危机感,目光从工业转向民智。那么民主和科学便成为一种新的图腾。于是西方由两希传统而来的人人平等便吸引着他们,陈独秀也好,李大钊也好,莫不幻想过黎民百姓从土地中直起腰来,像西方国家的公民一样,当家作主,每个人反过来决定统治者甚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鲁迅是由矿务学堂而直接留日的,当时的日本正处于转型期,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变化,而回望万马齐喑的中国文化界,皆不出仁义道德字里行间的“吃人”,于是对传统文化开始口诛笔伐。革命这个词汇,便成为一种前沿的人格实践和政治理想的实现手段。这种对传统的决绝和对西方的向往,正是从政治理想开始的,其实这个姿态也正是传统知识分子的姿态。因此,在20世纪初的中国,各种译介西方文化、学术、文学的刊物和书籍层出不穷,曾经留学西方的知识分子回国后也常常加入到这场热潮中成为中坚力量,而不曾出国到西方的人,则大嚼特嚼这些刊物和书籍,于是当时的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人们以自己的救亡热情和政治憧憬组成了一幅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的西方文化图景。

很难说这个图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是它的的确确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滞重和迂腐瓦解殆尽,它将这种思想解放的果实无差别地分布给各个阶层的人,使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命运同民族的未来联系起来,一种主体意识开始在中国民间确立,即使这个图景的构建从来没有经过对西方从古希腊以来的理性传统做以细致考察,更没有对希伯来基督教精神进行哲学分析,然而这种否性现实的现代主义精神又的确是与西方现代精神合拍的。

西方的西方是东方 篇7

关键词:文学,文化,信仰,东方,西方文学

引言:

马克思的“世界文学”概念中“文学”一词既可以指文学也可以指文化。因此, 通过分析西方文学作品, 有助于深入地研究西方文化, 有助于更真实的理解西方人, 进而深入了解西方社会, 即:他们意识形态领域所呈现给我们的真实世界。那么, 要想深切感受到美国味的本土文化, 美国文学不失为一个立体的窗口, 透过这扇窗可以看到与东方相同相异的另一个色彩斑斓的西方世界。斯佳丽的这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是她对美国人信仰张力的最好诠释。信仰的力量就在于:困难是推动人前行的理想信念中的不可或缺的成功要素。斯佳丽所带给读者的美国精神的信仰则是:在美国内战的特殊社会历史状况下, 不论现实多么地令人绝望, 只要对明天、对未来还抱有一丝希望, 那么就要点燃这一丝希望的火种, 勇敢地走下去, 永远不放弃, 永远不绝望, 那么终会走向“明天”。信仰的张力有多大, 战胜困难的意志力就有多坚定。

一.爱默生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力

爱默生的思想推动了美国民族精神的确立和发展。他崇尚的个人主义尊重人权,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平等思想, 对美国后来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通过分析爱默生的哲学思想, 以及为创造美国民族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 将有助于客观地知晓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传统。正是爱默生的哲学思想感染了当时的美国社会, 也感染了作者玛格丽特的创作情怀, 将爱默生的人性自由、平等的思想, 在女主角斯佳丽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使得其在对当时以及后来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

二.爱默生的思想渗透在《飘》的思想之中

《飘》这部长篇小说是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于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出版的, 可谓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文中反映的是美国内战时期, 人们对于和平、自由的渴望, 对重建家园的热切期盼和对人性的深入思考。这部伟大的精神产品在当时一经出版, 就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 并被译成39种语言, 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到了美国精神的实质。精神产品传播的实质并不像幽灵一样的客观精神在世界上到处游历, 抓住它所遇到的每一个人, 而是人与人之间借助于一定媒介进行的思想精神传递。存在于创造者思维中的精神, 借助于媒介又存在于接受者的思维之中 (1) (《论精神生产―对人类精神生产奥秘的反思》李文成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第一版) 。正是斯佳丽典型形象所具有的人性魅力再次点燃了读者以至于当时美国社会对爱默生美国式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再度深入思考, 同时她所具有的人性特点也为美国近现代的自由、平等思想提供了爱默生曾在美国历史上所给予后人的哲学依据。斯佳丽的这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是她乐观自强人生的最好表白, 也是她对命运的生生不息的诠释, 永远充满了希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不会绝望。这正是作者玛格丽特在当时美国文学氛围的影响下, 借助《飘》这部作品为媒介, 将她对美国精神“人应当自立自助”思想传递给读者的。玛格丽特对美国精神的深入理解和诠释, 恰恰就是通过《飘》与读者进行思维上的交流与沟通的, 而女主角斯佳丽则是作者的代言人。

斯佳丽的形象之所以能够以其巨大的人性魅力征服了众多读者, 原因莫过于她的那种人性中坚不可摧的意志力, 即美国内战特殊历史时期的生存欲, 那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大的欲望, 是对存在的信仰和对虚无的否定。此处, 信仰的力量所指引着她, 使她最终获得了“明天”, 信仰的推动力体现在不论生活环境如何恶劣和艰难, 她永远不会向命运屈服, 总能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永不服输的精神战胜一切, 这是她最令人钦佩的地方。她浑身散发着美国人自1603年踏入北美大陆的第一天起就不断战胜困难、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无畏精神, 同时也预示着美国内战后, 人们重建家园, 创造美好未来的坚强决心和意志。

三.从中西信仰的异同看西方信仰的张力

中西信仰虽存在着某些相同点, 但差异却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说中国人的显著特征是重人伦的话, 那么西方人的显著特征则是重自由。一部西方文化史是从古希腊开始的, 古希腊人就骄傲地把自己称作“自由人”。在他们的精神中最有影响的还数酒神狄俄尼索斯, 他使爱智以及追问宇宙本体者为何的希腊人处于“激情状态”, 这种“激情状态”是在勇于征服自然时不可或缺的精神。这种斗天斗地的精神在荷马史诗中就有很彻底的表现。荷马史诗的众英雄被神话了, 这神话不是宗教情感, 而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以及思维领域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在他们看来, 人之为人的最本质点就在于人有自由, 能独立自主且不受外物和他人的支配和奴役。所以东方人要认识西方的文化和人论, 就必须从西方人重自由的特征这里入手来研究探讨。

人性是由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组成的。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能和欲望, 是人的天性。斯佳丽正是在她母亲生病离世, 父亲精神错乱, 在战乱中背井离乡, 用自己的勤劳双手, 向大地求生存的。这是人类的自然属性的体现, 是她信仰产生的出发点之所在。而人性的社会属性则是通过社会实践所获得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 她肩负了不该是她那个年纪所该负有的责任。情场失意、内乱战火、家园重建、爱女夭折、丈夫出走等一连串巨大的打击摆在她面前, 这些困难和挫折不是一般的女性可以承受的, 但她却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 她也从不怯懦, 一次次把生活的主动权夺回到自己手中。她的生命力的确令人赞叹不已, 让人深深地感到她是那么地真实存在于生活之中, 在她身上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人性魅力。

女主角斯佳丽的这种震撼人心的人性魅力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跃然于纸上, 究其原因又不得不让我们再次想起哲学家爱默生及他的哲学思想对同时代的梭罗、惠特曼, 以及后来的作家埃米莉·迪金森、弗罗斯等产生过的巨大影响, 正是在这些作家的文学作品中融入了哲学成分, 从而形成了美国的文艺复兴。在美国文艺复兴之后, 《飘》的作者玛格丽特将爱默生对人性的探索, 在她笔下斯佳丽的身上给予了充分的体现, 这就是为什么斯佳丽的人性魅力能与读者产生如此大的共鸣的原因之所在。

四.《飘》所体现的美国信仰

美国伟大的思想家、散文家、诗人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被认为是美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人本主义思想和自由主张对美国人民和美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 他深受康德先验论哲学思想的影响,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超验主义哲学观。爱默生于1837年以一篇题为《论美国学者》的演讲, 抨击了美国资本主义劳动分工使人异化为物的现象, 强调了人的价值。他的这次演讲轰动一时, 对美国民族文化的兴起产生了巨大影响, 被誉为是美国“思想上的独立宣言。”

爱默生的哲学思想中保持了唯一神教派强调人的价值的积极成分, 吸收了欧洲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思想, 发展成为超验主义观点。其基本观点是:既要将人从对神的俯首听命中解放出来, 又要让人了解事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原理, 这是超验主义独特的一面。下面, 我们就一同来欣赏一段爱默生在《论自然》当中的文字, 其中充分体现了他的超验主义的思想, 是绝对的将神、自然寓于人之中的。Standing on the bare ground, ━my head bathed by the blithe air and uplifted into infinite space, ━all mean egotism vanishes.I become a transparent eyeball;I am nothing;I see all;the currents of the Universal Being circulate through me;I am part or particle of God.从中不难看出爱默生的哲学思想是一以贯之的, 他认为宇宙是单一精神, 既“超灵”或“上帝”的体现, 人的心灵和自然界都与这种精神相同, 因此人和自然界都具有“神性”。他认为当一个人完全融入到自然中, 并且与自然融为一体时就具有了“人神同一性”。即人的灵魂早已摆脱了生物体意义上的局限而成为超灵的一部分, 那么人也就是“神”了。既然“人是自己的神”, 人就应该相信自己、依靠自己。他说:“人应当学会的是捕捉、观察发自内心的闪光, 而不是前人和伟人们的圣光。”为此, 他呼吁:“人生在世, 如若不能兀自独立, 被人学做有个性的汉子, 结出按其天性应有之果实……我们要用自己的双足行走;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劳作;我们要说出我们自己的心里话。” (2) (《自然启示录》博凡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出版) 他的观点反应了美国的精神, 即不仅人要自由, 并且人还要充满能动的创造力。他把信仰的张力拉到最大限度, 是一张拉满的“信仰之弓”。即“一个人一定能够成为他想成为的人。”这种自立精神, 被称为美国式的宗教, 激励了美国民族精神的发展和完善。

爱默生的时代正处于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西进运动时期。西进运动既是一个政治、经济、地理的概念, 同时也是美国文化本土化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美国逐渐摆脱欧洲影响, 实现美国化的过程, 是美国自由、民主和个性的源泉, 对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文学就是美国文化本土化的一个重要佐证, 同时又深刻地反映出时代的精神和要求。他的确可谓是美国文学和文化本土化的积极推动者之一。他的观点有助于打破当时的神学思想和外国教条的束缚, 建立民族文化, 集中体现时代精神, 为美国政治上的民主主义和经济上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虽然爱默生在哲学上是唯心主义者, 但他的主张与十九世纪美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在思想文化上的要求却是相一致的, 对解放思想和建立美国民族文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这一推动作用的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使得他的哲学思想在当时以至后来的美国文学作品中得以体现和贯彻。作者玛格丽特以一种美国民众最易接受的方式━文学作品, 得以继承和传达爱默生的思想, 通过一位集聚几乎所有美国精神于一身的女主角斯佳丽得以体现, 于是更多的东方和西方的读者通过对斯佳丽的形象分析得以感悟到美国精神的实质所在:自由、平等、奋斗。这就是为什么虽然斯佳丽有点任性, 有点叛逆, 还有一点自私, 但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 决不会影响读者对她的喜爱, 她的那种近乎绝情的冷酷、虚荣、自大, 在读者看来也决不足以构成为这一完美形象的瑕疵, 这部著作充分体现了美国人在逆境中求生存、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与死神的抗争中获得生的可能的真实写照。斯佳丽, 她是拉满着“信仰之弓”向逆境挑战的女神!她的那种面对任何困难都临危不惧的坚强意志;她的那种百折不挠的惊人毅力;她的那种在心中永不熄灭的成功信念, 把美国的民族精神诠释的淋漓尽致。

结语:

玛格丽特虽然在半个世纪前就早已远离我们而去了, 但是她给了美国乃至全世界这个信仰的文学“精神产品”的宝贵财富却一直指引着后人不断战胜困难、勇往直前。她使东方人通过《飘》这部文学作品看到了西方文化当中的西方人的信仰姿态, 从而促进和推动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它给予我们东方读者更多的启示则是:西方信仰所指引下的美国人不论在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难, 心情绝望到何等程度都不会退缩, 因为多年的劳作必定会获得丰收;因为沙漠的尽头必是绿洲;更因为他们信仰之弓的张力点之所在“不管怎样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

参考文献

[1]《爱默生文选》三联书店1986年版

[2]《爱默生集:论文和讲演集》 (上下卷) 三联书店1993年第一版

[3]《欧洲哲学史稿》陈修斋杨祖陶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5]《美国文学》金莉秦亚青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6]《美国文学选读》常耀信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7]《英美文学辞典》王建会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

西方的西方是东方 篇8

在2009年下半年的电影中, 要说对中国人民, 乃至全世界人民留下深刻印象的电影, 毫无疑问, 我们都会提到《2012》和《阿凡达》。至今为止, 我们都不会忘记许多人排着长队, 冒着严寒买票的情景。这两部电影之所以会出现万人空巷, 一票难求的情况,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因为两部电影所体现的主题, 所传播的理念, 所承载的文化都与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息息相关。当然, 电影的拍摄手段与技巧所呈现出的大场面, 大制作也让人印象深刻, 但是, 一部成功的电影最能打动人, 感染人, 影响人的还是电影中所蕴涵的情感, 所体现的价值观, 世界观。作为中国人, 我们惊喜地发现, 在这影响全世界的两部西方电影所体现的文化理念中, 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来自东方, 来自中国的魅力与神韵。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相互影响, 相互依存, 近年来, 我们一直都在担心, 甚至批评一些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入侵”, 其实, 中国文化也在影响着其他国家, 影响着全世界。从《2012》和《阿凡达》中, 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中的体现。

二、“家”“仁”文化的体现

“家”的理念在中国文化中是核心理念之一, 特别是儒家文化, 对“家”的理念就更加注重, “国”“家”一体, 国是千万家, 家是最小国, “四海为家”, 自古以来, 我们中国人就认为家人、国人、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是血肉相连、命运相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可以看成是“家族”的关系。而维护这“家族”文化的就是中国人讲究提倡的“仁”, 仁者, 爱人也。这些理念, 在《2012》《阿凡达》这两部电影中都有深刻的阐述与表达。

1.“以人为本”“四海一家”的“仁义”“大家”理念

在《2012》中, 当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候, 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都团结在一起, 彼此相互关心, 相互帮助, 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 乃至生命。中国的藏族老奶奶见到美国的逃难家庭时, 冒着耽误登船时间而有可能遭灭顶之灾的风险, 毫不犹豫地叫自己的孙子停下车把美国人一家救上车。在海啸即将冲击“方舟”, 但还有很多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守在船边, 没有登船的紧急情况下, 船上的人经过讨论之后, 没有自私地驾船离开, 而是想办法让所有人都上船, 有福同享, 有难同当。在《阿凡达》中, 纳威人对神灵的敬畏, 对动物的呵护, 与世间万物的沟通、交流, 以及最后只有善良、仁爱的地球人才能留在潘多拉星球的场景, 都体现了一种“仁爱”“兼爱”的思想。身为间谍的杰克·萨利在“潘多拉”星球上经受训练顺利成为纳威人, 又冒险返回星球拯救星球并再一次被善良、不计前嫌的纳威人所接受时, 我们看到:中国文化中的“仁义”思想, “大家”理念在西方人身上、在全世界人民乃至整个宇宙生命的身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2.“血浓于水”的“小家、亲情”理念的体现

中国人的家族观念自古以来就很强, “血浓于水”“百善孝为先”等思想都是基于血缘、家族、亲情基础之上的, 传统观念一直认为, 西方文化在这个方面比较淡薄, 但是, 在这两部电影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小家、亲情”理念在电影中的完美展现。《2012》中因为父母离异而与生父疏远的小男孩, 在紧急关头一次又一次地与他生父共同抵挡危险, 一次又一次地强调:“He is my father, we can’t leave him alone!”还有腰缠万贯的富商在“方舟”即将开动, 而自己和双胞胎儿子还没有登船的情况下, 毅然使尽全身气力把孩子推上船, 而自己却掉进了万丈深渊!在《阿凡达》中, 纳威人的老首领在临死之时, 把弓箭交给自己的女儿, 女儿竭尽全力为父报仇, 这些感人的镜头与场景很自然地就会让每一个中国人联想到“血浓于水”的亲情的伟大!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理念在西方的电影中同样闪烁着动人的光芒!

三、“和”文化的体现

2008奥运开幕式上那一个个闪烁着祥和之光的“和”字, 大家肯定都记忆犹新,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和为贵”的思想, 主张与宇宙万物和谐相处, 主张阴阳和谐, 顺应自然, 顺应规律, 因此, 我们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的口号, 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主张, 体现了对“度”的把握。电影《2012》其实就是对人们贪婪无度, 滥用资源将造成的后果的一种沉痛的警醒, 同时也警示着世人:当大难来临时, “和”之宝贵, “和”之力量!在面对大灾大难时, 人类只有“和衷共济”才能共渡难关!《阿凡达》中“和”的理念更突出, 在地球“千疮百孔”, 资源枯竭之时, 人类靠暴力强取豪夺, 掠夺其他星球的资源只能是自取灭亡!而能与潘多拉星球的纳威人平和地交流、谦虚地向他们学习的杰克却得到了纳威人的肯定与接纳!矛盾是需要“调”“和”的, 而“调”“和”的主要方式就是影片中多次强调的“Communication”, 要平等、真诚地沟通、交流, 而不能强权压制, 甚至武力威胁!人与神灵之间, 人与人之间, 人与世间万物之间, 国家与国家之间, 以及星球与星球之间, 只有用心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产生合力, 达成共识, 彼此相辅相成!《阿凡达》中, 人与兽, 与树木之间的交流让人神往!这与中国道家、佛家所提倡的思想有许多共同之处。“和”, 这一独具东方神韵的文化理念在西方电影中闪烁着朴实无华却永恒隽永的光芒。

四、“忧患意识”的体现

中国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说“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我们中国人都知道“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从古到今, 我们都主张“以史为镜”, 立足长远, 正是这种“忧患意识”让中华民族未雨绸缪, 从历史的风风雨雨中闯过, 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012》这部2009年最成功的灾难片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形下, 以一种最直接以最震撼的方式警醒世人要有一种忧患意识, 前瞻意识, 要懂得珍惜!《阿凡达》则以另一种方式进一步告诉人们:有了忧患意识, 还要懂得怎样圆满地、圆融地去解决问题。

五、“图腾文化”的体现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信仰、有自己图腾的民族, 我们认为, 我们的图腾就是我们的守护神, 在危机时刻, 紧急关头, 他总会及时救大家脱离苦海。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 因此, 在艰难乱世, 民不聊生之时, 总会有“真龙天子”现世, 搭救万民, 建立新秩序, 新社会!在《阿凡达》中, 那威力无穷的似凤似凰的神兽——“魅影骑士”, 就如咱们的“真龙天子”, 在最危险的时候现身, 带领纳威人冲破一切艰难险阻, 转危为安!东方图腾文化的神韵在西方文化中魅力彰显!

六、结语

电影是一个民族文化很生动的呈现方式, 它能把文化中隐性的、显性的方方面面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 电影也是文化的一种载体, 各个民族, 各个国家都会用电影来传播自己的文化理念。在这个世界文化大融合的时代, 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 在《2012》《阿凡达》这种绝对的西方大片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 可以很温馨地感受到东方文化的神韵!有一句话说得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可以说优秀独特的中国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西方文化。愿更多的人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独具魅力的神韵!

参考文献

[1]刘宏.跨文化交际中的空缺现象与文化观念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7) .

西方的西方是东方 篇9

一、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产生背景

纵观巴赫的一生, 他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魏玛时期 (1708-1717年) , 此时最主要的作品是管风琴曲;第二阶段是柯登时期 (1717-1723年) , 这是他器乐曲创作最旺盛的阶段。许多著名的乐曲基本都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 如《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布兰登堡协奏曲》、《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与奏鸣曲、小提琴协奏曲、创意曲、《十二平均率》上卷等等;第三阶段是莱比锡时期 (1723-1750年) , 此时主要的创作为合唱曲, 也是巴赫将宗教艺术发展至最高境界的时期。

在当时的柯登宫廷里有两位古大提琴家——傅贝尔曼和李尼希克, 巴赫便以他们为对象, 谱写了一套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同时李尼希克也是这六首组曲的首演者。组曲是由许多“小曲”组合而成, 在当时有其约定成俗的配套组合, 它由五种不同的歌谣舞曲组成, 彼此间的形式、调性相同, 因此它们主要以节奏性格、速度快慢来区分辨识。根据需要, 作曲家可以在最前面加上前奏曲。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一共有六首, 作品编号从BWV1007-1012, 均作于1717—1723年期间。它的构成是这样的:No.1, BWV 1007, 《G大调第一无伴奏大提琴组曲》;No.2, BWV 1008, 《d小调第二无伴奏大提琴组曲》;No.3, BWV 1009, 《C大调第三无伴奏大提琴组曲》;No.4, BWV1010《降E大调第四无伴奏大提琴组曲》;No.5, BWV 1011《c小调第五无伴奏大提琴组曲》;No.6, BWV 1012《d小调第六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六首组曲中, 每一组都由一首“前奏曲” (Prelude) 和五首不同节奏、风格的“舞曲”组成。分别是“阿勒曼德舞曲” (Allemande) 、“库朗舞曲” (Courante) 、“萨拉班德舞曲” (Sarabande) 、“小步舞曲” (Menuet) 、“吉格舞曲” (Gigue) 。有时第5首舞曲由“柏雷舞曲” (Bourrée) 或“嘉禾舞曲” (Gavotte) 代替。同巴赫其他作品一样, 这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仍然没有表情与速度标记, 需要演奏者根据不同的舞曲风格甚或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去演绎。因此, 这组组曲历来是每一位大提琴演奏者钟爱的作品, 也是他们演奏水平的试金石。自1890年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 (Pablo Casals) 发现巴赫此曲的手稿并首次演奏此曲以来, 许多名家都录制过不同版本的唱片。如, 匈牙利著名大提琴家斯塔克 (Janos Starker) 、前苏联著名大提琴家罗斯特洛波维奇 (Mstislav Rostropovich) 、著名华裔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等。他们的演奏各成一派, 都非常有自己的风格, 受到许多听众的喜爱!我个人是比较喜欢马友友版本的, 因为他把巴赫那么富有理性的组曲演绎出了浪漫主义风格, 儒雅、含蓄而不失生动、明快……

二、马友友与《来自巴赫的灵感》

马友友是我们所熟悉并喜爱的著名美籍华裔大提琴演奏家, 他出生于法国却成长于美国。4岁开始学习大提琴, 后进入茱莉亚音乐学院, 师从于罗斯教授 (Leonard Rose) 。但他却在7年后退学, 前往哈佛大学就读文化人类学专业并取得学士学位。在此期间, 他已与许多著名的交响乐团合作, 逐步声名鹊起, 并录制演奏了巴赫的《大提琴组曲》。马友友演奏的这套组曲我认为是非常优秀的, 他技巧娴熟、演绎流畅, 浪漫优雅, 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并且, 由于他具有的中国血统, 我们可以在马友友的音乐中感觉到他独有的、古朴的东方传统气质。

马友友从四岁起, 就开始练习巴赫的这套组曲, 过程是非常艰难的, 因为这六首组曲是许多人公认的、难度比较高的独奏音乐。也正因为如此, 各个不同时期的大提琴演奏家对此作品是趋之若鹜, 马友友自然对它也是情有独钟!1991年, 受到史怀哲——身兼音乐家、神学家和医生的伟大人物的影响, 尤其是史怀哲对巴赫的深刻研究, 令马友友叹服!他说:“巴赫是一位在音乐中放入色彩和绘画的作曲者”。由于得到这样的启示, 马友友开始尝试探索巴赫音乐中可能具有的视觉特质, 也激发了他以“巴赫的灵感”为主题的一系列创新诠释。终于在1997年, 马友友费时六年完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六首组曲, 每首都拍摄了一部影片。演奏者是他自己, 完全都是重新录音, 影片的名字就叫做《来自巴赫的灵感》。重要的是, 影片以巴赫的音乐为出发点, 马友友与不同领域的艺术家, 如花式滑冰好手托薇儿与狄恩、花园设计师梅瑟维、导演伊果杨和吉拉德、日本歌舞伎坂东玉三郎等合作激发的灵感, 创造出全新风貌的巴赫。这些艺术家突破了传统音乐的极限, 将各自擅长领域的艺术与巴赫的音乐完美结合, 带给大家全新的视听享受:如, 将园艺与大自然、建筑、冰上舞蹈等等与巴赫的音乐融为一体, 让人在美丽的影像中去感受音乐, 感受生命, 使巴赫的音乐得到极大的升华。因此, 影片一经播出, 就好评如潮、获奖无数, 包括两项艾美奖、加拿大双子星奖16项提名及许多国际影展大奖。

三、《来自巴赫的灵感》第五首

第一次看到《来自巴赫的灵感》第五首时, 带给我的是强烈的震撼!原来, 巴赫的音乐可以这样与东方艺术结合, 碰撞出如此亮丽的火花, 真是妙不可言!在本集里, 马友友请来了日本当今最著名的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 共同创造出主题为“追寻希望”的第五首音乐电影。

第五首组曲结构构成为:1.前奏曲2.阿勒曼德舞曲3.库朗舞曲4.萨拉班德舞曲5.嘉禾舞曲6.吉格舞曲。在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 以第五首最为忧伤。著名的前苏联大提琴演奏家罗斯特洛波维奇曾经用这样的词语概括这六首组曲, 依次为:明亮——悲伤而强烈——辉煌——庄严而不透明——黑暗——阳光。因此, 第五首无伴奏组曲总的基调是黯淡的、有些压抑的。基于对这首组曲的理解, 马友友和日本大师级的歌舞伎艺人阪东玉三郎, 分别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出发, 试图寻求对人生、对艺术, 对“美”的共通点。影片前一部分是马友友和坂东玉三郎对于巴赫音乐各自的理解, 并由坂东玉三郎根据乐曲结合日本传统歌舞伎的表演设计动作。他们不停的探讨, 马友友讲英语, 坂东讲日语, 虽然有语言障碍, 并且有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但是正是应了那一句“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当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充当了中间媒介, 便将文化隔阂消除于无形。

坂东和马友友合作的这第五首组曲, 主题为“追寻希望”, 除前奏曲外随后的五首舞曲被冠以五个标题, 分别是:1.哀叹;2.否定;3.祈;4.梦;5.调和。马友友在演奏音乐时, 具有浪漫主义的演绎风格, 表情比较丰富, 激情四射但是拉弦却稍有控制, 生动而不失稳重。阪东玉三郎的编舞, 则有一种很强的仪式感。由于日本歌舞伎是产生自江户时代的古老艺术, 坂东演“女形”, 因此, 他设计的舞蹈还是沿袭传统的歌舞伎表演方式。比如, “她”手里会舞动具有代表性的日本纸扇、腰间敲打精巧的腰鼓, 腿部动作不多, 主要靠上肢的手掌、手臂以及腰身来表现。而且, 坂东玉三郎非常纤瘦, 身着古代中国式的服装, 有轻盈的白色纱衣, 有高贵的紫色锦缎, 也有如荼的红色长袍。“她”就如同翩翩起舞的女神, 在哀叹和祈愿中苦苦追寻着希望……如同巴赫的作品一样, 给人救赎的感觉。马友友演奏的音乐在起伏的音符跳动中感受着生命的律动, 追寻着巴赫富有哲理的旋律线条。而坂东玉三郎则围绕着一个圆心在不停地画圆, 追求东方哲思中的圆满。他们两人的配合, 就如同两位东西方伟大的哲人在对话, 对话的结果就是达成共识……

四、结语

总之, 马友友的这个大胆的创新是非常成功的, 他将东西方两种完全不同的古典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带给大家一部非同寻常的巴赫无伴奏组曲, 这也许和他去哈佛攻读文化人类学有关, 使他不完全以音乐的角度出发, 而是站在整个人类文化的至高点上去表现他心目中的巴赫。我想, 我们也应当不断探索更多东西方艺术之间的共通点, 迸发出更多的灵感, 使世界艺术的舞台上多出现东西方的美妙“交响”!

参考文献

[1]兰燕.巴赫.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之库朗特舞曲分析.交响, 2011, 9.

[2]黄朔.巴赫与他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音响技术, 2006, 11.

[3]徐晋山.艺术的魅力在于创新—巴赫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剖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27.

西方的西方是东方 篇10

维·苏·奈保尔的写作技巧精湛娴熟, 有着其个人独特的风格, 他的作品总是给人以深思, 通过较为平淡冷漠的文字, 引起人们的反思和关注, 在他的作品中, 通常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也可以说他对事物和事情的把握与掌控较为宏观, 但是又不失细腻。

自古以来东方和西方在生活习惯、民族风情、思维模式和文学创作观点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与东方人不同的是西方人受封建思想影响相对较少, 能够有较为开放的思想, 有并且有坚定的信仰, 民主、自由和平等观念对西方人的行为影响较大, 虽然有些国家的民主、自由和人权仅仅局限于本国或者本民族。由于彼此存在较大的差异, 所以在维·苏·奈保尔生活的那个时期, 西方人和东方人眼中的彼此也是大有不同, 直到现在社会中,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也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人还是有很大的特点的, 也存在很多的偏见。

一、奈保尔及其印度三部曲

维·苏·奈保尔是印度婆罗门的后裔, 在1932年出生在中美洲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中, 他在18岁就获得了奖学金留学英国牛津大学, 毕业之后做过自由撰稿人、播音员和书评等工作, 在英国留学和工作期间他受到英国的文化影响较大, 并在1955年定居英国, 随后六十年代他在世界各地进行游历, 这对他的文学创作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特别是他的代表作——印度三部曲[1]。在英国工作期间维·苏·奈保尔曾发表了很多的政治评论性文章, 并且引起英国公众的关注, 可以说名噪一时, 维·苏·奈保尔是英国近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他的文章格外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且能够深刻的揭露一些现实, 引起人们的深思, 普里切特对他的评价非常高说:“奈保尔是在世的英语作家中最出色的一位。”维·苏·奈保尔在儿时就酷爱文学, 并且在文学上表现出极高的天赋, 他曾经在自传中写道:“第一次踏上英国这片土地的时候, 我还是个清贫的学生, 如今51年过去了, 我的职业从未改变过, 写作就是我唯一的选择。”在2001年时维·苏·奈保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得知获奖后他本人非常的高兴, 而且他本人也非常热爱英国文化, 对他的家庭和家乡印度有着难以描述的细腻感情, 这在他作品印度三部曲中有所体现。

印度三部曲——《印度:受伤的文明》《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是维·苏·奈保尔对印度游历有感所写, 也是他对自己祖先家乡那种细腻感情的描写, 三本书的写作观点较为客观, 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因为奈保尔长期生活在英国, 他的思维方式早已西化, 所以他的作品更像是一个西方人眼中的印度, 一个西方人眼中东方人的生活状态和处境。

二、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人

维·苏·奈保尔有着西方人的思维, 或者是说较为典型的英国思维, 但是他的感情有时又像东方人那么的细腻和敏感, 有着东方人的特点, 奈保尔的文笔直率、简洁、凶狠, 在感性的底色中蕴藏着饱经风霜的坚韧, 所以在印度三部曲中能够有极为精巧的叙述技巧, 以一个英国人的角度去看待和评价与他毫无关联的印度故乡, 从宏观上也可以说是从西方人的眼中看东方人[2]。

在奈保尔生活的时期, 在西方人看来印度或者是东方人所处的是一个黑暗、腐败、落寞和没有生机的社会和生活状态, 在奈保尔第二次来到印度时, 正值甘地夫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高潮, 与首次旅行感受到的震惊、愤怒、羞愧和失落不同, 这一次他深入“乱象”背后, 试图去触摸文明失落的灵与肉:印度的危机不仅在于政治和经济, 更在于作为一个“早已挫败的国度”, 印度不过是从一个黑暗时代进入另一个黑暗时代。由此可以看出, 在西方人看来东方人的生活处境并不好, 没有光明的社会, 受到腐朽与没落的统治, 人们还受到殖民统治的压迫, 即使是独立后的印度, 摆脱了殖民统治, 还是没有真正的实现民主与自由, 没有光明的未来, 这也是当时西方人对东方人的客观看法[3]。

而且西方人看来, 东方的发展是落后的, 是在不断的吞噬和撇弃自身文明的发展, 人民的生活得不到较好的保障, 人权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在这个方面来说, 西方人认为东方人是可怜的, 不仅仅是生活处境, 更多的是对于东方文化被践踏的怜悯。在《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这本书中, 奈保尔近距离观察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城市与乡村、宗教与种姓、祭司与政客、作家与黑帮分子奈保尔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不动声色的聆听者、旁观者, 一个记录印度人心声的人, 进而创作出这部朴素但异常深邃的“口述实录”, 这更加体现出一个西方人眼中, 东方人的处境是困苦的, 是可怜的, 也是可悲的[4]。

三、结束语

维·苏·奈保尔是近代英国文学影响力较大的人物之一, 严格意义上说他不是一个道德主义者, 所以他在面对自己家乡印度和自己族人时候表现出的那种既想亲近又在远离的情感是那么的真实。他的写作更像是一个站在高处看脚下景色的人, 那么的客观和真实, 他的西方思维模式也真真切切的体现在其作品中, 所以在印度三部曲中, 能够看到在西方人眼中东方人的生活是那么的不堪、困苦、黑暗, 值得人们怜悯, 但是又不知所措。

参考文献

[1] (英) 帕特里克·弗伦奇著, 周成林译, 世事如斯-奈保尔传[I], 中信出版社, 2012.09.01.

[2] (英) V.S.奈保尔著, 李永平译, 幽暗国度[I], 海南出版社, 2013.08.01.

[3] (英) V.S.奈保尔著, 宋念申译, 印度:受伤的文明[I], 南海出版公司, 2013.10.01.

东方日出,西方不败 篇11

在中国甚至世界,有很多的“德迷”,克林斯曼、马特乌斯和巴拉克也拥有大量的拥趸,记得德甲刚刚进入中国时不能说万人空巷,也是相当轰动。可是,现在的德甲渐渐无法与西甲和英超抗衡,外来的球星请不动,本土的球星留不住,继去年德国队长巴拉克远走英伦后,国门希尔德布兰和后防主力梅策尔德又于今年在西甲相会,是不是因为德甲的日薄西山,德国国脚才开始开展留洋行动呢?

当浏览德国球员的留洋史,你会发觉上面这个论断是错的。其实早在遥远的1918年,达顿就代表英格兰的纽卡斯尔比赛,司职前锋的他在“喜鹊”效力到1924年,他只为德国队出场一次。第一个留洋法国的德国国脚是克雷斯,他所在的俱乐部是克劳斯,年份为1932年。1973年,内策尔来到皇马,成为第一个征战西甲的德国国脚,1961年,希曼尼亚克加盟到卡塔尼亚,成为第一个在意甲闯荡的德国国脚。

到今年7月底,德国国脚效力其它四大联赛的人数分别为:意大利31人、法国22人、英格兰19人、西班牙16人,其中在60年代,多达7名德国国脚出现在意大利联赛,除了前面提到的希曼尼亚克,另外6位分别是许茨、施内林格、哈勒、盖格、布吕尔斯和瓦尔德纳。进入到80年代,德国足球再次迎来高峰,德国国脚也纷纷迈出国门,而他们最好的选择便是意甲,以90年世界冠军队为例,这支队伍中沃勒尔、布雷默、克林斯曼、马特乌斯、哈斯勒、科勒、罗伊特、里德尔和安迪·穆勒都曾在90年世界杯前后在意甲征战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现在的意甲寻觅不到一名德国国脚的身影,最后一名在意甲成功的德国人无疑是比埃霍夫,15台的是,自从2002年比埃霍夫离开法甲摩纳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德国国脚的身影。

TOP5征战四大联赛的德国人赫尔穆特·哈勒Helmut Hailer

哈勒为西德参加过三届世界杯,1966年世界杯上打进5球,1962年他转会到博洛尼亚,1968年成为尤文的球员,12年的意甲生涯只有施内林格能与其比肩。1964年,哈勒帮助博洛尼亚夺得联赛冠军,在尤文效力期间,他出场171次,进球32个,为尤文夺得两个联赛冠军,而总共3个意甲奖杯也使他成为拥有意甲冠军个数最多的德国人。

施内林格Schnellinger

施内林格代表西德征战了四届世界杯,这位后防中坚只有一个进球,在1970年世界杯半决赛时完成的,对手正是意大利。1963年,施内林格登陆亚平宁半岛,首站是曼托瓦,一个赛季后转会到罗马,而他在罗马也只呆了一个赛季,1965年AC米兰迎来历史上第位德国人,他就是施内林格,从1965年到1974年,他为红黑军团出场222次,是球队1969年举起冠军杯的功臣。有人认为施内林格是在德甲效力次数最少的最伟大德国球员。

奥利弗·比埃霍夫Oilver Bierhoff

比埃霍夫和施内林格一样,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意大利度过的,假如没有意大利联赛,比埃霍夫别说进人德国队,恐怕连养家糊口都是问题。1991,年仅22岁的来到阿斯科利,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意大利之旅,1995年跳槽到乌迪内斯,他在这支球队效力三个赛季,总共打进57球,其中在1997-98赛季荣膺意甲金靴。1998年,比埃霍夫被AC挖走,从而达到事业的顶峰。他在这里也是逗留了三个赛季,出场91次,攻入36球。2002年,比埃霍夫来到切沃,这是他意甲生涯的终点站。

尤尔根·克林斯曼Jurgen Klinsmann

同为德国三驾马车,之所以选择克林斯曼,而不选择马特乌斯,只有一个原因:“金色轰炸机”从德甲成名后,在意甲、英超和法甲都留下过足迹,也就是说他要比队友马特乌斯更有代表性1989年,克林斯曼以400万马克转会到国际米兰,当1992年离开时,他为蓝黑军团总共出战123场,打进40球,获得一座联盟杯和一座意大利超级杯冠军1992-94年,克林斯曼在法甲的摩纳哥驰骋了两个赛季,贡献29个球,赢得1992 93赛季联赛冠军,1994年世界杯过后,克林斯曼又转战到英超,首个赛季为热刺射进29球,被评为1995年英格兰足球先生,成为了英超历史上第一个外籍的最佳球员,1997年11月他再次为热刺效力,帮助球队保级成功。

舒斯特尔Schuster

德国的一代天才中场没有把青春献给德甲,而是留在了西甲,甚至他被称为“半个西班牙人”,这并不夸张。从1980-93年,他先后效力了巴塞罗那、皇马和马德里竞技,西甲的三大豪门全部让其光顾了圈,并且战绩光彩照人。

关于意大利

意甲不行了吗?2006年世界杯是意大利人的世界杯,而意大利队的23人全部来自意甲,至少在包括里皮在内的意大利教练心中,在意甲踢球的意大利球员是最值得信赖的不过,2006年世界杯的成功不代表意大利球员与外界老死不相往来,去年的这个时候,卡纳瓦罗和赞布罗塔携手进军西甲,今年的这个时候,托尼牵手德甲,而一炮走红的格罗索远嫁到法甲。

意甲的成功,以及意大利主帅对意甲球员的信任,这两点使得意大利球员的“留学潮”很难达到波涛汹涌,最多是溅起点浪花1994年世界杯意大利队获得亚军,球员同样全部来自意甲,2002年世界杯也只有一名来自海外的球员,那就是左后卫科科,1998年世界杯有两个“留学生”,一个是替补迪马特奥,另个是维耶里。

意大利球员在西甲踢球的并非只有一个维耶里,但大多都是后卫。现在的卡纳瓦罗和赞布罗塔,曾经的卡博尼、帕努奇和科科,可再想找到像维耶里在西甲24场24球这么疯狂的前锋,简直如大海捞针。

托尼去德甲了,但意大利人在德甲成功的例子实在太少太少,里兹特利勉强算个,10年前他跟随特拉帕托尼来到拜仁,夺得1996-97赛季德甲冠军,可进球数寥寥无几至于格罗索,他是近12年来登陆法甲的第17名意大利球员,他也是继奥伦佐·迪托和阿里德克斯·卡利亚里斯之后第三位为里昂效力的意大利球员,可是很抱歉,能够激励格罗索在法甲成功的例子也如凤毛麟角,也许马尔科·西蒙尼是一个吧。

1995年8月,诺丁汉森林花费180万英镑从都灵引进西伦济,这是第一个加盟英超的意大利球员,用两个字足以形容西伦济在英超的成绩——水货。1996年。佐拉来到了斯坦福桥,他为蓝军效力了7年,赢得英格兰足总杯、英格兰联赛杯和欧洲优胜者杯冠军,被球迷评选为切尔西历史最佳外援。可惜的是,一个佐拉是无法改变意大利球员对英超不适应的整体状况,科拉迪、蒙特拉、马卡罗内、泰比……全是失败的人证。

关于西班牙

直到7月的最后一天,今年夏天的转会标王还属于西班牙国脚托雷斯,为了得到他,利物浦掏出了2650万英镑。没有人怀疑托雷斯的天赋,就像所有人都怀

疑西班牙球员能否在英超善始善终一样,德尔·奥尔诺、莫伦特斯和路易斯·加西亚先后回家,雷耶斯已经正式转会到马德里竞技,气候和文化的差异,使得西班牙球员非常恋家

总的来说,西班牙人在英超的表现还是中规中矩,路易斯·加西亚曾经为利物浦勇夺2005年冠军杯立下奇功,法布雷加斯逐渐成为阿森纳的新领袖,前西班牙国脚后卫坎波和門迭培都给英超球迷留下难忘的记忆

西班牙球员如果在西甲混得好,几乎都不会玩什么留洋,还记得那个率领瓦伦西亚连续两年闯进欧冠决赛的门迭塔,当时多么意气风发的中场帅才,本来和皇马情投意合,谁曾想瓦伦西亚搞封建婚姻那套,把门迭塔卖到拉齐奥,并且规定两年内不得将门迭塔转会到西甲任何一个俱乐部,否则拉齐奥必须付1200万欧元的毁约费,明显是针对皇马的。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不然门迭塔肯定不会去意甲的,这个选择让门迭塔一落千丈,而这笔转会堪称转会史的经典失败例子,至于失败的原因,门迭塔一语道破天机意甲太注重防守了。

门迭塔用事实告诉自己的同胞:意甲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而德甲不知道是西班牙人眼光高,还是无暇顾及,那里仿佛是西班牙球员的真空地带。

关于英格兰

英格兰人天生有优越感,也是轻易不踏出英超一步,去年德国世界杯时整个英格兰队只有一名球员没有英超经历——哈格里夫斯,他也是在德甲获得最大成功的英格兰球员之一,为什么是之一,而不是第一,因为基冈不答应。

德甲冠军4次、德国杯冠军3次、德国联赛杯冠军1次、欧洲冠军杯冠军1次、丰田杯冠军1次,从目前来看,哈格里夫斯在德甲所取得的成就是难以被英格兰同胞超越的。而基冈1977年转会到汉堡,在德国的三年时光,他两次荣膺欧洲金球奖。

小贝看看西甲的云彩,然后离开了欧洲,这四年,他赢得一个联赛冠军奖杯,与在曼联时所拥有的东西无法媲美,但他却是皇马的英格兰队长,却是“银河舰队”的一员,最重要的是,他从来没有后后悔自己离开英格兰的曼联,选择转会到西班牙的皇马。同为英格兰队的队友,欧文和伍德盖特的西甲之行是来去匆匆的,欧文是一直不受重用。伍德盖特让皇马成为了冤大头。

英格兰球员还在巴塞罗那留下过光辉的足迹:1986年世界杯之后。莱茵克尔以300万英镑加盟西甲的巴塞罗那,他为巴塞罗那带来1989年优胜杯和1988年西班牙国王杯冠军。

西方的西方是东方 篇12

Hello, everyone!Today I’m very pleased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talk about some of my reading ideas.My topic is Movies from the East, Views from the West.It is made up of four parts:

Part1 My understanding of this lesson:the teaching material: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is is a reading passage.It’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this unit.This lesson is introduced by an email from Mary Carson to Li Ming.In the e-mail, Mary talks about her impressions on Chinese movies.By studying this lesson,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learn more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movies and Western movies.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get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some difficult sentenc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assage better.The students should also do some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too.Because these four skills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Of course, the students should receive some moral education.Let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movies better, love the movies and enjoy their lives.Teaching aims:

1.Knowledge aim: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2.Ability aim:Retell the text in students’own words.

3.Emotional aim:Make the students love both Chinese movies and Western movies.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key points:

How to understand the text better?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1.Use your own words to retell the text.

2.Discus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movies and Western movies.

Part 2 Something about the students:

1.The students have known something about Chinese movies and Western movies (eg:Titanic) through the Internet.

2.They are lack of vocabulary.

3.They don’t often use English to express themselves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4.Some students are not active in an English class because they ar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Part 3 My teaching theories, methods and aids:

Before dealing with this lesson, I’ll do my best to carry out the following theories:Make the students become the real master in class while the teacher himself acts as director;Combine the language structures with the language functions;Let the students receive some moral education while they are learn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Double activities teaching method

Question-and-answer activity teaching method

Watch-and-listen activity

Free discussion method

Pair work or individual work method

Teaching aids:

1.a projector

2.a tape recorder

3.multimedia

4.the blackboard

Part 4 Teaching steps/procedures

I have designed the following steps to train their ability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especially reading ability.

The entire steps are:

Greetings, revision, lead-in and preparation for reading, fast reading (scanning) , listening, intensive reading, preparation for details of the text, consolidation, discussion, homework.

Step 1 Greetings

Greet the whole class as usual.

Step 2 Revision

Revise some important points of Unit 3 by asking some questions.

Step 3 lead-in

Ask some questions.

Step 4 Pre-reading

1.Let the students appreciate an English song Movies from the East, Views from the West

By listening to this English song, students can become more active in class,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train the listening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2.Answer som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is song.

3.Broadcast parts of Jackie Chan’s movie

Let the students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ackie Chan’s movie in groups, then choose representatives to report it to the whole class. (If the students have some difficulties, the teacher can help them to organize the English language well.)

Step 5

1.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for the first time) quickly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ext.

2.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for a second time) in order to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3.Read the passage (for a third time) carefully, Let the students comprehend the passage better by filling in the blanks.

Step 6 Post-reading

1.Ask the students to retell the text in their own words.

2.Present som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of this lesson and help the students to grasp them.

Step 7 Homework

1.Ask the students to design a form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movies and Western movies.

2.Speak out their own opinions about Chinese movies and Western movies and write them down.

3.Download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the of this lesson and read it, students exchange it with each other.

4.Suppose you are a film-maker, how can you make your film more interesting?State your opinions.

Step 8 Blackboard design

Unit 4 Movies from the East, Views from the West

Western movies:Chinese movies:

serious and realistic funny

scenic shots, beautiful pictures ofaction, the fantastic special effects, high-tech

the landscape, mountains, water and the sky

romanceromance missing

Summary:Chinese movies are different from typical Western movies

上一篇:压力仪表的实际应用下一篇:果蔬加工工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