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的精髓

2024-10-03

西方文化的精髓(共9篇)

西方文化的精髓 篇1

“三流企业靠厂长,二流企业靠制度,一流企业靠文化”。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企业文化建设尤显迫切。构建“和谐企业”,符合企业和全体员工的根本利益。企业与员工是休戚与共、荣辱相连的共同体,只有建立和形成“团结友爱、和谐融洽、安定有序”的内部良好关系,才能使团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寻找一个着力点。为此,企业应把“共创五感”作为建设“和谐企业”的主要内容,着力培育员工的“归属感、成长感、成就感、自豪感、责任感”,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团队的“三力”,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共赢”。

“归属感”源于企业“家”的环境氛围。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将对企业高度的信任和深深的眷恋,表现为团队意识、个人能动性体现,从而达到员工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的高度统一。自觉把企业这个平台作为个人事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成长感”表现在自身努力和团队协作下,实现个人与团队不断进步的过程。要坚持打造学习型企业,提高员工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鼓励全体员工在企业平台上、在和谐的工作氛围中,通过组织的培养和个人的努力奋斗得到持续成长,实现个人与团队的不断进步,让成长感看得见、摸得着。

“成就感”体现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企业应十分注重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双向激励。通过即时激励,充分发挥员工潜能,鼓励员工追求个人价值和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使全体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业绩、体现价值、赢得尊重。

“自豪感”表现为一种强大的精神源泉。企业要让全体员工为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辉煌成就而自豪,要让全体员工为济川“培育百亿规模、争先百强企业、铸就百年品牌”的宏伟愿景而自豪。

“责任感”体现为企业和员工履行各自义务的一种价值取向。责任感要求企业和每个员工真正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公司负责,对社会负责,表里如一。责任感使员工对待工作任务,能够主动、自觉承担更多责任,体现的是企业员工的使命感,反应的是工作激情、动力、压力和价值。

和谐,是企业的精髓。要做一流的企业,不能没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光谈“和谐”不落实到具体目标、举措也不行。当然,企业文化建设任重道远,远非三五年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思路,找准切入点,并把“让企业文化理念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并自觉自愿遵从”作为最终的检验标准,从而以企业文化推动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西方文化的精髓 篇2

谈湖湘文化的精髓——霸蛮风骨 古时候,把长江以南的湘楚大地,称为“南蛮”,往往作为官吏发配、庶民充军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土居人称为“蛮夷”,意为野蛮的人。就在这“南蛮”之地,随着时空隧道的传承,“蛮夷”得到不断的壮大。其生存风格逐渐演变成“霸蛮风骨”,从而构就了湖湘文化。湖湘文化先得说胡安国。他是南宋大儒,为避“康靖之乱”,举家迁徙湘潭隐山,创碧泉书院,撰著经学并授徒讲学。其遍览诸家兼采众说,著成煌煌《春秋传》,被定为元、明两代科举取士标准教材,影响后世甚巨。季子胡宏,人尊五峰先生,续父学脉,独创“性本论”,筑起学派理论大厦,堪称灵魂人物。高足张栻学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身为岳麓书院首任山长,其学问道德演绎出彪炳千秋的“唯楚有材,于斯为盛”。胡安国奠定了湖湘文化,成为湖湘文化的早期代表。湖湘文化的精髓实质为“霸蛮风骨”,因“霸蛮风骨”发展了湖湘文化。早在五千年前,华夏大地上形成了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族联盟集团。当他们继续扩张各自的势力范围时,终于在黄帝与蚩尤之间爆发了著名的涿鹿之战。被尊为战神的蚩尤战败被杀,余部经辗转流离迁徙到了洞庭楚湘一带,成为苗蛮部族集团,也即今日苗族的祖先。湖南湘西北的苗族古歌中叙述了三苗祖先在“洞庭彭蠡”之间水乡斗鳄鱼,开水田的史迹,后来又到环境险恶的武陵山区开辟新的生活。这种战天斗地求生存的霸蛮风骨,逐渐融入到湘楚大地原有的霸蛮文化之中。霸蛮中的“蛮”,起源于三苗的后裔苗蛮,也即是荆蛮。商周之际,长江以南为吴、楚两大诸侯国的封地;两国未立之时,这里都是蛮族人的栖居之地;就像美洲大陆曾是土著印第安人的世代家园一样。太伯初到江南,得到千余家荆蛮的拥护,得以站稳脚跟并建立了吴国。大约过了一百年,楚国也在蛮族之地立国。司马迁在述及吴、楚两国中的蛮族时,分别使用了“荆蛮”和“楚蛮”两个称谓。就地理概念而言,荆蛮与楚蛮可以画等号,因吴、楚皆在蛮族的栖居之地立国。楚国认同蛮夷文化,楚武王自称“我蛮夷也”,这一文化自立心理导致楚蛮向“蛮”文化的纵深地带挺进。秉承远古湖南农耕文明的霸蛮因子,加之楚蛮年复一年自豪地积淀着“蛮”的特质,最终进化成湖湘文化中“霸蛮”的主体基因。楚蛮文化中的“蛮”,凝聚着强烈的爱国心;“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著名俗谚,便是这种爱国心动人心魄的具体写照;屈原毅然跃入汨罗江,则是这种爱国心视死如归的集中体现。历代湖湘人士的许多性格特质,如倔强、刚直、英勇、坚毅、强悍、豪侠,以及“特别独立之根性”,皆源自“霸蛮风骨”的行为特质。经过一个又一个世纪沧海桑田的岁月积淀,“霸蛮风骨”早已烙印成湖湘文化源远流长的显著标识,定格为湖湘人士一脉相承的独特个性。元末明初,明末清初,因连遭战乱,人丁锐减,十室九空,湖南有过两次大规模的移民。韶山毛氏祖先毛太华就是移民湖南的江西人,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先祖则从安徽移民到了湘潭。移民们开拓进取的精神,强化并丰富了湖南人霸蛮人格的内涵。“霸蛮风骨”从惯常的贬义讲虽有“粗野、凶恶、不近情理”之义;但若纳入文化人类学的视野观之,则实指一种好胜、好强、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一种坚韧顽强、绝对自信的生命意志。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当拯救中华民族危亡的严峻任务被提上中华雄杰的议事日程时,这种“蛮性风骨” 便转化为一种济世匡民的强烈使命感,勇往直前的雄杰气概以及特立独行的创造精神。湖湘人的“霸蛮风骨”,可以追根溯源至史前的农耕文明,上古时期的三苗文化,战国时期的楚文化,元、明、清三朝的移民文化。如元末明初,明末清初,因连遭战乱,人丁锐减,十室九空,湖南有过两次大规模的移民。韶山毛氏祖先毛太华就是移民湖南的江西人,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先祖则从安徽移民到了湘潭。移民们开拓进取的精神,强化并丰富了湖南人霸蛮风骨的内涵。湖湘人的“霸蛮风骨”,彰显于声名赫赫的近现代湖湘英杰。曾国藩在湖湘近代史上,算得上是一个“霸蛮风骨”的典型。曾氏本是一介书生,从来没有打过仗,因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危及摇摇欲坠的晚清王朝,作为朝廷重臣的曾氏奉命举办团练并领兵与太平军作战,最初是屡败屡战,败得一塌糊涂时,也曾试图投河一死了之。还是“打脱牙齿和血吞”的霸蛮风格,使曾氏成为“中兴将相,十九湖湘” 中的领军人物,使“湘军”变成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地位显赫的词汇,“无湘不成军”更是成了湖湘文化自豪感的具体诠释。清代诗人杨昌浚在去新疆的途中,写七绝一首:“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诗中所写的“大将”即指晚清重臣左宗棠。左宗棠,湖南湘阴人,为人多智略,性狂傲,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屡建奇功,是个“霸蛮风骨”的“常胜将军”。黄兴则在近代革命史上,算得上是另一个“霸蛮风骨”的典型。同盟会元老胡汉民曾说:黄兴是个标准的“湖南骡子”,更隐藏“老子不信邪”的脾气,其雄健不可一世。在1908年3月的一次起义中,黄兴率200湖南兵,抗击清军两万之众,历时40余日,将“横霸蛮”的精神挥洒得淋漓尽致。孙中山后来曾多次这样评价该战役:钦廉起义,革命军是用一个人去打一百个人。像这样的战斗,是非常的战斗,不可以常理论。像这样不可以常理论的事,还是你们湖南人做出来的。在1911年著名的广州黄花岗起义中,黄兴身先士卒,亲率敢死队勇猛冲杀,虽被敌弹击断食、中两指,仍顽强坚持战斗,表现出“血霸蛮”的英杰气概。被毛泽东称之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的陈独秀先生,在其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上,曾撰写过一篇虽不长却令湖南人为之一振的文章--“欢迎湖南人底精神”。“湖南人底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实质就是一种“霸蛮风骨”精神。他在文中写道:黄克强历尽艰难,带一旅湖南兵,在汉阳抵挡清军大队人马;蔡松坡带着病亲领子弹不足的两千湖南兵,和十万袁军打死战,他们是何等坚忍不拔的军人!蔡松坡,也就是人所共知的蔡锷。蔡锷以起兵反对袁世凯称帝而名垂青史。1915年12月,蔡锷在护国寺召集旧部,慷慨致辞:“袁势方盛,吾人以一隅而抗全局,明知无望,然与其屈膝而生,毋宁断头而死。此次举义,所争者非胜利,乃四万万众之人格也。”蔡锷将军的 “大霸蛮”加速了护国战争的胜利,他也因此成为流芳百世的“再造民国第一人”。中华第一大英杰毛泽东,当年在井冈山只有几百条枪,被蒋介石称为“土匪”;却以“超级霸蛮”之气魄,立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豪言壮志。在上有飞机,下有追兵,被敌军围追堵截,面临覆亡的绝境之时,毅然率领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化被动为主动,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举世闻名的长征,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顽强奋斗精神之最佳典范。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罗荣桓、任弼时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经历几十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埋葬了充满屈辱与辛酸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湖湘文化中的“霸蛮风骨”,在这一伟大历程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升华,融入到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之中。具有“霸蛮风骨”精神的人笃信: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人;你认为你行,你就行;你认为你能,你就能。相信自己能移动山岳的人,必将成就一番事业。霸蛮人的字典里没有“失败”,只有成功的暂时中止。今天,置身巨变加骤变的 21世纪的我们,还需不需要“霸蛮风骨”精神呢?英特尔公司前总裁葛洛夫博士在其畅销书《10倍速时代》中已作出有力的回答。他告诉人们,在10倍速时代,唯偏执狂得以幸存。什么是“偏执狂”?用湖湘文化的话语来说,也就是干事情具有“霸蛮风骨”的人。去年,中央确定长、株、潭一体化,湘潭也有幸成为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给湖湘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一次好的机遇。怎样抓住这次机遇,让湖湘文化再创辉煌?我认为,靠我们的“霸蛮风骨”,苦干硬干,百倍努力,“死硬作风”,霸蛮精神,霸蛮哲学,才能达到目的。3

建设秉承传统文化精髓的企业文化 篇3

中国现代企业文化, 首先要体现中华民族特色。优秀的企业文化总是在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的基础上, 吸收本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并显示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企业文化是亚文化, 必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包涵着丰富的、具有规律性的管理思想。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不仅可以与市场经济相容, 而且能够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深厚基础, 更能使我们的企业显示出突出的中国特色, 即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传统文化, 从广义上说, 指中国世代相传, 具有特点的物质、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 它是包括风俗、习惯、心理、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兵家和道家思想在许多方面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所倡导的经营理念、战略思想和管理原则是相符的。儒家尊仁德, 法家严赏罚, 兵家重谋略, 道家讲无为而无不为, 都可以给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借鉴。如儒家的“仁义”、“慈爱”、“忠信”、“诚敬”等思想, 同现代企业发展的精神是吻合的, 可以指导企业家和从业人员更好地做人做事, 爱岗敬业, 凝聚企业的向心力,培育中国现代企业文化最深厚的根基就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我们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养料, 吸收传统文化合理内核, 从六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中国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现代企业制度要吸收儒家文化传统, 坚持以人为本, 对职工讲仁爱关怀。重视人际之间情感的交流和情感型的管理, 成为企业文化民族化的突出表现。在企业中注重道德教化,培植敬业乐群、合理奉献和人生理想等人文精神,可以使企业文化具有更加深厚的底蕴。

加强道德教化。中国的泛伦理型文化在现代社会虽流弊日多,但其精华部分仍光彩照人。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最理想的成就是所谓的“三不朽”,其中最大的不朽是“立德”,其次才是“立功”、“立言”,道德上的成就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成就。中华文化基本思想之一的刚健有为思想,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自强不息是讲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讲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归宿,二者讲的都是从道德上立人,以人之德性来包融天地万物。这些思想在现代社会无疑仍有积极意义。一个人格低下、道德品质恶劣的人,无论如何是难以给社会创造财富、作出贡献的。当今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道德沦丧现象,不能不使人忧虑,整个社会对“堂堂正正做人”的呼声日益强烈。因此,企业人文精神建设首先应围绕道德建设来进行。在企业管理者中,应提倡“百行德为先”的思想,通过他们的道德人格力量去影响人、带动人、鼓舞人,真正做到“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对企业职工,应加强道德自律教育,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说,就是强化“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如果企业能够从这些具体的、员工易于接受的东西入手进行道德教育,就有可能培养出一代富有社会道德责任感的时代新人。

培养敬业乐群精神。所谓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执著的追求与热爱,让人生的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所谓乐群,就是与全体员工和睦相处,共同奋斗。敬业与乐群密不可分。只有人人敬业,才能激发创造热情,减少内耗,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创业环境。为形成人人敬业的局面。

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素来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古老的《周易》中就有“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宝贵箴言,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将充分调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使整个组织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

秉承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信任经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儒家文化倡导“仁、义、礼、智、信”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培育中国现代企业精神, 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国人诚实守信的传统, 把诚信作为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贯穿始终。

茅台酒的文化精髓 篇4

时代发展到今天,一提到国酒茅台,人们总是为13年来的持续跨越发展而惊讶,为今日国酒茅台不断增长的品牌价值而惊讶,有人甚至称其为神秘的“茅台奇迹”。在惊讶之余,许多人开始不断比照、思考、追问、解析,试图找到甚至破解“茅台奇迹”背后的神秘力量。

实际上,对于一个延续千百年的民族品牌来说,“奇迹”一词过于玄妙。如果说,在国酒茅台告诉发展的背后,真的有强大的神秘张力在主宰的话,那,就是文化的力量。

这种力量,更近于一种脚踏实地、渐聚渐强的创造力; 这种力量,是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创新与凝聚、蓄势与飞跃,才逐步显现出的强大的作用力;

起于秦汉、熟于唐宋、精于明清、尊于当代。可以说茅台文化是一代又一代国酒人将物质创造、精神铸造相互糅合、发酵、蒸馏、勾兑、升华、积淀的结果;也是一代又一代国酒人将茅台酒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工艺、天赐的环境,天人合一的酿造过程,以及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的特殊角色等文化因子糅合而成的“综合体”。

西方文化的精髓 篇5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自20世纪初以来, 许多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文化进行界定或分类。根据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和语言功能特点, 文化可以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交际文化指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传递, 可能引起偏差或误差的语言和非语言文化因素, 包括问候、致谢、称呼、习语、委婉语和禁忌语。根据克特茨和金 (1999) 对教材和文化关系的描述, 教材中的文化可以分为母语文化、目标语文化和国际目标语文化 (即非母语文化又非目标语文化, 而是两者的变体, 一种国际性的语言文化) 。表1为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1, 2册中文化背景内容的分布。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在四册教材33个单元涉及文化因素。这些包含文化内容的单元所涉及的话题范围相当广泛, 包括友谊、旅游、语言、地震、伟人、文物古迹、体育、音乐、文化、动物保护、节日、戏剧、科技、农业、卫生、幽默、主题公园等, 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增进学生对祖国文化和其他国家, 尤其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二、文化渗透

(一) 阅读篇章中的文化渗透

课本中有着丰富的阅读材料, 其中也包涵许多跨文化因素, 这为教师开展跨文化教学创造了条件。实际上, 英语阅读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学生面对的这套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聘请来自英、美、澳、加等国的外籍专家与中国的专家合作编写而成的。这种中西合作的模式不仅能切实地保证《标准》理念的贯彻, 而且使得教材不但能反映目的语国家及其他国家的文化, 而且能尽量反映我国文化的民族特点, 体现教材的开放性。教材中真实、地道的英语与学生所不熟悉的文化紧密相联。要充分理解所读材料的内容, 不仅要具备足够的语言知识, 还要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宗教等。例如高一第七单元有关The City of Hero“圣彼得堡”一课,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教师教学用书中所提供的有关资料, 对其地理位置如何三度更名、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主要的知名建筑作以背景介绍, 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历史背景知识, 就无法深切地体会圣比得堡人民为何对这座城市如此的热爱, 为了保卫她而做出殊死的反抗, 自强不息。而且这些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跨越阅读过程中的文化障碍, 增加文化积累。

关于如何激发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阅读篇章中所展现出的场面非常具有代表性,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中描述了美国人Joe第一次来英国Nancy家, 想到bathroom“方便”一下, 但不同的文化使两人对“bathroom”出现了不同的理解。编者以一种最直观却又不失幽默的方式将可能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们的行为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其通过对比, 发现和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差异, 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 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有经验的教师还可以就此文化差异展开进一步延展, 例如可鼓励学生编写相似的对话或课后布置作业找出体现文化差异的词。这种跨文化对比是文化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 其目的就是通过比较两种文化的异同, 使学生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另外, 很多其他的教材内容反映的丰富的跨文化内涵, 让人耳目一新, 如“The Olympic Games”对奥运会的历史和精神进行了介绍, 教师可以引入与体育相关的希腊神话故事渲染课堂气氛;“The American South”则将读者带到了美国南部, 学生可以对南部诸州的地理和历史情况有所了解;学生可以融入教材的文化内容中, 对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历史、民族习性及价值观等文化现象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 并对目的语国家或其它国家现存的典型社会问题获得初步的认识。只有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信息, 才能使语言和文化学习真正情景化、语境化, 提高学生鉴别与鉴赏异国文化的能力, 同时加深其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在进行跨文化对比时能更准确、深刻地认识到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异同, 培养其世界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听说训练中的文化渗透

与课本相关的听力练习部分也存在着很多跨文化因素。例如“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练习册中的听力部分选取了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一个男孩Buford的自述, 他带有浓重的南方口音, 而他的老师Jane却是英国人, 她用地道的英国英语将Buford的话复述了一遍。这两段独白给学生造成了听觉上鲜明的对比, 同时也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之间也存在着语言文化差异。“The British Isles”练习册中“听”的部分介绍了英国历史上几位非常著名的君主以及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 其中还涉及宫廷的内部斗争, 这一内容不但能激发学生“听”的兴趣, 而且能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历史上跌宕起伏的宫廷与政治斗争。“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练习册中的Listening task将日本的盂兰盆节、墨西哥的亡灵节、西方国家的万圣节进行横向对比, 不仅增长了学生的见识, 还让学生领悟到即便是来自不同地域受不同文化熏陶的人们, 往往也存在着相同的思想寄托与情感需求, 而他们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哀思的方式却又都带上了各自文化的烙印。编者摆脱了以往教材中主要用英语来描述中国文化和语言习得的框框, 将各种功能交际活动的场景设计在真实的跨文化背景之中, 让学生用英语参与, 如解决某个问题、完成某项任务、交换信息等。这些交际活动由浅入深, 贯穿整套教材。“The British Isles”练习册的Talking将场景设置在伦敦, 学生将以旅游者的身份进行一对一的交际活动, 他们各自所持的都是不完整的伦敦地图, 因此必须寻求同伴的帮助, 找到自己游览的目的地, 了解正确的行走路线。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听读材料及练习材料所提供的信息, 指导学生注意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提高与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让学生知道应根据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做出适当的反应, 遵守英语交际的基本礼仪。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种相似必然反映到语言中来, 如, “The Olympic Games”的配套练习的Talking部分列举了希腊和美国有关健康身体的谚语:“To be happyyou need to have a healthy body and a clever mind.”;“Early to bed, early to rise makes a man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教师可要求学生从汉语中找出相同或相似的表达, 并谈谈自己是否同意这些说法。这种文化的偶合现象, 可以促进英语学习者在目的语学习中的“正迁移”。

(三) 词汇学习中的文化渗透

词汇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各种文化信息, 词汇本身的产生、延伸和新陈代谢提供了有关文化发展的信息。同时, 文化发展过程中因人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心理特征等综合起来的文化意识会影响词汇的意义。“English around the world”开篇就点明了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所存在的词汇上的区别, 而后通过对话呈现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英国人和美国人如何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同样的含义。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不仅对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中常见的意同形不同的词汇作了总结, 还列举了许多被收入英语词汇的中国词汇, 如:kowtow (叩头) , kungu (功夫) , tofu (豆腐) , litchi (荔枝) , chow mein (炒面) 等。教师在教授此课时, 若能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总结中文词汇中的外来词, 不仅可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化和外语学习的积极态度, 强化学习动机, 更可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

(四) 阅读训练当中的文化渗透

高中教材配有充分的阅读训练的练习, 许多的材料当中含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教师可以结合高中的其他学科如政治、地理、历史, 以及友谊、旅游、语言、地震、伟人、文物古迹、体育、音乐、文化、动物保护、节日、戏剧、科技、农业、卫生、幽默、主题公园等方面, 创设文化背景情境, 这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

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建议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 从根本上说, 是文化素质的培养, 而不是纯语言的训练或交际技能的训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输入和文化输入主要依靠英语教材、课堂和英语教师的传授。因此, 英语教师的英语文化修养显得尤为重要。英语教师提高文化素养的途径是接受专业培训, 学习英语文化课程, 深入细致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甚至生活细节, 这可以为改善英语教学创造条件。英语教师还应更新教学观念, 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作为一名外语教师, 必须不断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才能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创设情景, 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 引导学生比较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 使学生认知、理解这种文化差异, 有意识地参照得体、恰当的文化背景来进行交流, 更要在课外最大限度地创造良好的英语文化氛围, 如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 多渠道地汲取文化养分, 在阅读过程中多注意其中的文化细节, 以便更深层次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例如高一上学期“Harry Potter”一课, 课文讲授完以后可以播放“Harry Potter”系列剧感受在英国文化背景下有关魔力和奇异的冒险活动。此外,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与外国人接触, 进行面对面交谈, 或访问网站与外国网友交流, 旨在让学生在直接的交流中理解外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锻炼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而言之, 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既是必要的, 又是可行的。外语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外语人才。在高中阶段, 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是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外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 人们对学习外语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提高。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说“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文化教学”是指对学生进行跨文化 (本国文化、外国文化) 的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 形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因此, 高中英语教材, 作为中学生获取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的主渠道, 对文化因素的体现显得尤为重要, 进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文化,文化渗透,跨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005.1.

[3]李增, 黄薇.论中学英语人文中心教学原则.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3, (10) .

浸润国学精髓构建学校文化 篇6

坐落于鞍山市铁东区东南角上的东长甸小学 (简称东小) , 是鞍山市一所极其普通的小学校———22个教学班, 千余名在校生, 几乎都来自于附近的学区。但近些年来, 东小却凭借着其独具特色、传承了长达十几年之久的特色文化教育, 走出了一条学校文化建设的成功之路, 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可持续发展。

一、校园文化的创建

学校无闲处, 处处熏陶人。校园不仅是学生生活的空间, 更是学校文化的载体。东小人正是以校园文化为切入点, 关注每一处能够体现学校文化建设的细节, 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 使学校的文化形象得到了极大的彰显。

1.整体的IC形象设计, 追求和谐统一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 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这个理念应当凝聚和浓缩这所学校的办学风格、文化品位和价值追求。东小结合多年的历史发展经验、传统优势与未来教育发展需要, 提炼并确立了“秉承传统文化与培养现代意识”的办学理念, 提出了“校有特色·师有风格·生有个性”的三位一体发展战略规划。在先进办学理念的统领下, 学校力求做到“处处皆教育、事事皆教育、时时皆教育”, 形成了“博学而笃行, 慎思而明辨”的校风, 将教师教学风格目标定位为“国学素养深厚, 教学理念先进, 学德艺能兼通”;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诚信笃行, 志明心善, 自主合作, 求实创新”。在此基础上, 广泛征集“东小标识”设计, 形成了专业系统的、文化主题鲜明的学校形象设计方案。正因为如此, 现在的东小, 大到楼堂规划, 小到班标、证书, 无不彰显着学校文化的形象内涵。这种整体感、归属感从视觉到内心都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和凝聚力, 催人奋进, 令人向往。

2.弘扬里仁为美, 追求润物无声

今日之东小, 已然是一所温润如玉、引人回味流连的学校。走进典雅、气派的东小校门, 高标准的塑胶运动场地伴着优美又富有国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传统文化长廊、日晷、古典阳光的导言古朴雅致, 极具特色, 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特别是每天中午的经典诵读台, 已经成为东小最生动的校园景观。教学楼前一字排开的18块教育历程宣传板, 集中反映了东小的办学成果。果树园、葡萄园、丰收在望的种植园, 累累硕果在述说着师生的实践与创造。

二、课程文化的建设

依据对课程开发的理解和分析, 东小的国学校本课程更加注重了多样性和选择性。目前, 以下几种课程模式正在实施中。

1.必修课程模式

在东小的课表中有一科专门开设的必修课———国学。专任教师, 专用教材, 固定课时, 全体学生必修。在多年实践基础上, 东小人研发了国学教育系列丛书《中华古诗文赏析》《中华古诗文选读本》《国史通识》等校本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学生诵读所能达到的数量标准, 制定了小学阶段一套完整的校本诵读计划, 国学必修课即是以完成国学校本诵读计划为主体。[1]

2.学科渗透模式

在东小, 各个学科都在渗透传统文化。如思品课 (中华礼仪的渗透) 、科学课 (从中国古代游戏入手, 古代科技史的渗透) 、美术课 (国画的渗透) 、体育课 (中华武术的渗透) 、音乐课 (民族器乐、舞蹈及京剧的渗透) 。每个学科正在逐步开发具有学科特色的国学校本课程并实施。每到周末, 各个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打破班级界限, 由学生自愿选修。

3.隐性课程模式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 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东小将相关学科内容整合起来, 以传统文化为主题, 开展了一系列常态下的文化活动。如:每两年一届的传统文化节;每周一的“红领巾小讲堂”;每天中午校园诵读台上的诵读展示;每学期末的“国学经典诵读”晋级评价;“清明节赛诗会”、“教师节”进学礼活动、“孔子诞辰日”、炼实文学社“中秋节赏月吟诗”等等。还有各类社团活动以及每天“大课间”时都伴随学生的《孺歌武韵》武术操,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文字与诗词之外的情感享受, 体会传统文化带来的独特妙趣。[2]

三、德育文化的建设

“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 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 (陶行知, 1930)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 也是人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东小依托多年开展国学教育积累的经验, 发挥师资优势, 将国学教育内容渗透至德育的每一个角落,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拓展活动。从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 内化学生的道德行为。

1.弘扬中华经典, 传承九州文明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与自主合作创新意识的现代人, 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国学知识。学校每年都举办“开心学国学知识竞赛”, 每周升旗进行“礼仪示范一分钟”。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 还制定出了东小“学生经典诵读评价方案”[3]。学校每年的传统文化节、体育节、风筝节, 都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发展个性、享受快乐的舞台。

2.打造精品社团, 提升综合素养

学校大力开发社会教育资源, 倾力打造多支精品学生社团:导游团组织“东小一日游”活动;农垦团在实践园内种植了多种农作物;东东编辑部编印了校报《东东主人报》;广播站每天都播出喜闻乐见的各种节目;新建的电视台更是孩子们热切向往的阵地……此外, 学校的选修课活动也开展得健康有序、丰富多彩, 在国画、古筝、合唱、舞蹈、书法、礼仪、科技等28个社团中,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以传统节假日为载体, 创新开展德育活动

学校抓住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及纪念日开展体验活动及道德思想教育, 培养师生孝亲敬子、勤劳简朴、热爱祖国等良好道德品质, 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学生在多样的德育拓展活动熏陶下, 构建一种完整的精神体系, 学习立身处世、做人做事, 明理之行、知荣明耻, 找到评价自我、评价是非的标准, 从而涵养心性、博大胸怀、知书达理、乐观坚定, 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和道德行为的内化。

四、师资文化的建设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品牌。让文化成为每个人根植于内心的道德修养、自然流露的自觉行为、友爱他人的善良品质, 是学校管理中最具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部分, 也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学校文化中主要是人的文化, 而教师文化又决定着学生文化的养成, 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是学校文化中的核心和灵魂。

1.提升教师修养, 丰富文化内涵

为提高全体教师的文化底蕴, 学校开设“东小教师国学讲坛”, 请学识渊博、有特长的老师讲解中华礼仪、中国历史, 欣赏中国名曲、名画;利用每周三业务学习之前的10分钟, 由国学组的老师带领大家进行经典导读;为了让全体教师提升修养, 感受诵读经典的乐趣, 每年都举办了教师诵读大赛。另外, 在青年教师中还开展了国学经典《弟子规》描红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 有效地引领着教师亲近经典、解读经典。东小的教师们在读经中淡泊名利, 在读经中享受幸福。

2.提升教师素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 以小课题为引领, 校本培训,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教育科研是教师成长的动力。2009年开始, 东小加入了与东北师大的“名校创生”合作项目。针对教师身上存在的缺乏研究意识的问题, 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微型课题研究。通过课堂教学诊断、系统的专业讲座、网络教研互动等多种途径, 教师和专家的思想相互碰撞和升华, 内涵得到了丰富, 视野得到了开阔。几年下来, 他们先后都形成了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小课题研究。一些颇有见地的论文还发表于国家级期刊上, 在全国各地都产生了反响。

(2) 启动“1+2”模式名师培养工程, 助推骨干教师快速成长。“开发教师潜能, 激活成就动机, 努力为教师提供成长、成才、成功的平台”一直是东小培养骨干教师的宗旨。由专家牵线, 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1+2”模式名师培养, 即东小的每1名骨干教师身后都要配备1名东北师大专家和1名东北师大附小的名师。他们定期互访, 时时交流, 有针对地跟进。教师们在培训中开阔了眼界, 提高了自身能力。一大批青年教师已经形成梯队, 正在你追我赶地迅速成长起来。

3.提升职业道德与精神世界

“德”是教师的立命之根, 它存在于追求人格完美的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力量包含教师的正义感、公平、公正、正直、仁慈、富有同情心、富有牺牲精神、学识渊博、善解人意等等品格, 这些品格正是学生们所期待的。

(1) 心存里仁之美, 行求上善如水。索罗门教授认为“在个体人格的发展方面, 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陶行知也曾说过,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培养有感情的人, 自己首先得有真情!”身在东小, 无论是谁都能感受到它的丝丝温暖!古典文化的仁爱之光照亮校园的每个角落。

(2) 敬业乐群, 返璞归真。“德以经为源, 教以人为本”, 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传统美德的精华, “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力度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显现出来。教师的心灵得到净化, 品格得到升华。他们学会了用微笑解决困难, 以质朴的气质有别于流俗的追求, 诠释着“千教万教教真知, 千学万学学做人”的价值。“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陶渊明) 东小的老师自有一种气质:干净朴素, 淡定内敛, 洗尽铅华, 返璞归真。

(3) 润物无求, 花开有声。东小人在“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话语中, 拥有着求索至善的人格;在“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的引导下感受了学习的快乐;在“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情境中体味着海天一色的美妙;在“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的教导下得到了修身养性的哲学。

学校文化是一个逐步汇聚的过程, 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形成。只有靠不断地超越别人和自己, 才能完成量的积累, 并走向质的升华。愿更多的学校文化追寻者, 如王国维先生描写的“求学三境界”一般, 在历经了“独上高楼”的目标展望, “衣带渐宽”的痴迷、执著后, 会享受到“蓦然回首”的成功之喜。

参考文献

[1]王浩.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实效性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0 (12) :66-67.

[2]张谨.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0 (12) :63-65.

西方文化的精髓 篇7

郅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副院长,以下简称郅):何先生您好,去年年底,西安美术学院组织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唐十八陵联合考察行动,旨在联合全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和相关机构来考察、探讨中国传统雕塑的继承与开拓的问题,目前已经引起美术界更广泛的谈论。我知道您早年在西安读书,后来又长时间地工作和生活在中国传统雕塑积淀深厚的西北地区,我们就从这里切入,请您谈谈在您的艺术生涯中,是如何看待中国传统雕塑的,它对您有什么影响?在您看来,中国古代雕塑作为文化遗产的精髓是什么?

何鄂(以下简称何):我想,如果用最简练的词汇来概括,那就是“创造”!这是我数十年对中国古代雕塑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学习中领悟到的。但是,古代的光辉不是我们今天的光辉,古人的创造不等于我们今天的创造。古代的灿烂文化,重重地推了我一把,使我清醒和明白了,我们应该寻找自己的创造,寻找时代的创造。创造古代文明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实就两个字:“创造”。我想这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的精髓所在。于是,我也将自己的雕塑人生置立于“创造”这两个神圣大字的坐标上。

郅:太好了!我们知道,在1962年至1974年间,您曾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了12年,一直从事敦煌石窟的雕塑临摹和修复工作。传统可以供我们借鉴,可以给我们启示,而艺术尊重才华,看重直觉和灵感,甚至可以说,在天赋的才华面前,后天的知识、学问这些东西几乎都不堪一击,但直觉和灵感也需要合适的机会来生长,需要领会古代美术宝库中蕴含的巨大信息量。如何系统学习、如何融会贯通并加以运用,其难度可想而知。当您面对极为庞大、丰富的中国雕塑传统时,如何找到自己接近、学习的独特路径?

何:是的,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我感谢命运之神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将我带向了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这是我一生中巨大的福份。12年的熏陶,以及离开敦煌之后对敦煌艺术的无尽回味,竟奇迹般地改变了我后半生的雕塑,甚至可以这样说,它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自我。这是一个漫长的感受过程,对我来说是从无知到认识、到领悟,再进入顿悟的心路历程,整整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

我要虔诚地感恩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敦煌莫高窟。正是敦煌彩塑的佛、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将我一步步引向艺术的殿堂。催我奋发、觉醒的,正是这些具有永恒魅力的历代艺术巨匠智慧的结晶。我从事雕塑创作半个世纪,领会到:传统就是前人的“创造”,今天的“创造”也将成为明天的传统。我们现在说学习传统,就是学习前人的创造。介绍古文化,要有临摹,研究古文化,也离不开临摹。临摹是为了研究,但我们今天学习传统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摹古而摹古,学习传统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我曾说,真诚地学习传统,真诚地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然后远远离开它,就是指的必须有新的创造。

郅:艺术是没有定义的,或者说艺术有无穷尽的定义——艺术的魅力也在于此,所有的艺术定义都有可能缩小艺术的范畴。艺术也没有唯一的创作方法论,所有的方法论也只是接近艺术的、无穷尽的方法论中的一个。艺术和哲学一样,更像一扇扇我们通往探求无尽世界的大门。虽然接近真理没有唯一的通道,但作为已经显现的艺术成果和创作方法论却是可以共享的。比如说,那些伟大的传统。1962年刚到敦煌的时候,您是如何一步步走入中国传统雕塑这个世界的?那可是一个均达精深的系统啊。

何:我希望能用自己刻骨铭心的体验来讲述关于传统与创造的话题:在第一个阶段,是忠实临摹。如敦煌159窟唐彩塑菩萨像、197窟唐菩萨像、194窟唐天王像,临摹时全神贯注,做那一件只看那一件,仔细比量,运用专业技能与基本功,精心塑造和彩绘,力求摹制品与原作一摸一样,争取达到专家组评定的甲级和甲上的标准。第二阶段,在临摹中,不仅用眼睛观察,开始用心观察,用脑思想,竟有了意外的发现和收获。在敦煌,我接受了临摹194窟唐代的第二尊天王像的任务,第二次跨进这一洞窟,在临摹间歇的休息时,下意识地将这尊天王和过去临摹的那一尊天王对照着看了几个来回,先是偶然地发现两身天王像的一处、两处、三处的不同,引起了我寻找二者变化的浓厚兴趣,后来竟然使我发现了两身天王像有十三处完全不同。比如神情不同:一怒一笑;胡须不同:一无须,一红须,等等。这样精巧的不同处理,显然是技艺超群、聪明过人的雕塑工匠经过周密推敲后完成的。

我又想: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我找到了答案。我想,在当时,他们只能在三个有限的前提下进行创作活动:一在宗教规定的题材范围内,二是在有限的佛龛内,三是在固定的位置内。这三个方面的限制,对塑匠的创造才能是一种难以突破的束缚,但聪明的巧匠在这三个限制性的条件下,施展出巨大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竟使两身同样动态、相对而立,间距不到三米的天王,产生了类型不同、神情不同、个性不同的艺术效果,令人惊叹佩服!

郅:是啊!中国古代雕塑无比丰富,中国伟大的雕塑传统无疑是中国雕塑家的一个宝库,是一个集合了无数种艺术方法的聚宝盆,深邃、博大、丰富。中国传统艺术,可以看做中国当代艺术家天然的、血液中自带的宝库。我们从这些古代艺术精品中能够想象出当年造像的古代雕塑家不但具有高超的技艺,而且是用生命来塑像的。他们将自己的肉体和心灵一点一滴融入作品中,生命消失了,艺术永恒了。那么,您用了很长时间“进入”,又是如何“打出”的?您如何将传统转化为自己的智能与体能,激发出生命中的创造力呢?

何:我由衷地感悟到,这些前人创造的灿烂文化,静静地屹立在世界民族艺术之林,却以巨大的推动力呼唤着一个民族新的未来。我就是那个被呼唤、被唤醒的人,我幸运有这样的机遇。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孕育了我创造的生机。就这样,我进入了第三阶段:我的创作热血沸腾了。这一时期,我先后创作了以城雕《黄河母亲》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如《绣花女》、《和睦》、《希望星辰》……《黄河母亲》是我对中华民族情感的凝炼、寄托和抒发,《绣花女》、《希望星辰》是我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探索、吸收与融化,《和睦》是我对时代各民族友爱团结的真挚情感与祝福。还有,通过雕塑《流淌的河》、《人生》、《生命》,我尽情赞美生命与智慧,通过《厚土系列:黄土、沃土、乡土》,激情倾诉了我对民族、对西部、对故乡的千千情结。

郅:您的代表作之一《黄河母亲》,落成距今整整30年了,如今已成为您个人创作生涯的里程碑,也成为兰州这个城市的文化符号。这座雕像,凝固着一个伟大而永恒的主题,以《黄河母亲》来象征一座城市、一条河流、一段文明。直至今天,这件雕塑仍然是脍炙人口的好作品!

何:谢谢!时间过得真快,真不敢想象《黄河母亲》建成已经30年了。我在敦煌莫高窟学习、临摹、研究12年之后,临摹已达到了乱真的程度。但终于有一天,从古人的光辉里折射出了自己的缺失,之后在对自身的极度不满中,寻找着失落的自己,寻找迷失的创造力,进而寻找着这个时代的“创造”。这一次顿悟,不仅孕育出了《黄河母亲》这件城雕,也从此奠定了我人生的终极座标。开始,我在“我们这一代人要做事”的愿望下,构思了一件《黄河儿女》,有男有女。后来为了凸显母亲的永恒,减去了男子像,《黄河母亲》设计稿诞生了。

郅:创作安放于公共空间的大型雕塑是最考验雕塑家的,一旦公之于众就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情怀、个人才华的抒发了,而是要考虑场域、空间、城市肌理、历史文脉、公众审美等等一系列的因素。而且30年前的各种条件是有限的,如今回望这件作品,在您心中最深的记忆是什么?

何:我这里最想提到的,是在制作这件《黄河母亲》城雕的过程中,第一次体验了一件公共空间的作品在雕塑家心中的份量究竟有多么重。记得当时泥塑稿已被领导通过了,可是我忽然意识到,这件泥塑一旦翻成石膏模型,石雕就按模型雕刻,最后成为永久的石头形象,有了问题就再也不能改动了。想到这里,心情立时沉重起来。我看着我的这双手,明白了雕像的命运实际上就在我的手里。于是,我丝毫不敢歇息松气,又继续塑下去,只希望塑一下,再多塑一下,塑好一些,再好一些。一直到1985年8月1日翻制小组进入工棚前几分钟,我才从工作架上撤下来。当石膏模型将要送往山东去打石雕时,我亲自仔细地检查每一块模型是否包装好,希望模型安全到达,万无一失。石雕完工了,安装时刻又有许多担心涌入脑海:母亲的头部与身体的比例是否协调?面部五官的表情是否对称?心缩紧了,我像犯了错的孩子,竟不敢抬头看她。默默地走到几十米外的路边,怯生生地望去,等到终于看清了比例正常,我才放下心里的一块石头。修整合缝而完成了雕像安装之后,落成的那一天,数十位甘肃省、兰州市领导前来观看并通过验收。此刻,我又清醒地告诉自己,作品才真正开始接受广大群众的检验。于是,在雕像落成后的第一个月里,我在工作之余,下班后即坐公车到《黄河母亲》像前,一共去了五次,坐在人群里听人们的议论。一月后我才真的放心了。之后,漫长的三十年里,我依然一直在关注这座雕像的命运,它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郅:2006年8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的成吉思汗广场上,矗立起五组青铜巨型城雕《成吉思汗雕塑群》。这是您又一组巨作。这群具有历史性、主题性、纪念性的城雕,规模巨大,内涵丰富,共有人物110人,马40匹。我了解到,仅内部结构的搭架,就用去木料452方,泥料915吨,青铜铸造铜材480吨。从主建方到雕塑方、青铜铸造方,先后参与的总人数达八百人之多,作品从创作设计到建造完成历时两年,非常不易。请您谈谈这组巨型雕塑的创作思路吧。

何:鄂尔多斯主建方领导的委托字字千钧:“希望您给我们留下一件精品。”“创造”的欲望再次点燃,机遇就在面前,用责任去担当,开弓没有回头箭,一诺千金。接受重托后,我通过阅读几个版本的成吉思汗传,整理出繁复的历史脉络,人物关系,成吉思汗的家族体系、朋友、敌人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等等,决定做成雕塑的交响乐。随后,再放开具体史实,寻找事物之间的闪光点。我想,团结,正是蒙古族悠久历史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当晚兴奋无比,彻夜无眠。成吉思汗用人不拘一格,唯贤是举,集大智慧于一身的人格魅力也感动着我,并深深打动了我,于是形成了《草原母亲》与《海纳百川》。这两组群雕矗立在市政广场,我想,它的主题既是政府的主张,也是政府的宣言,更应当是对群众的承诺,极具现实意义。另两组巨型雕塑,讴歌了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成吉思汗戎马一生,统帅部众,勇往直前,排山倒海的大无畏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巨大精神力量。如《闻名世界》,我将成吉思汗定位在众人之中,又在众人之上;《一代天骄》,将成吉思汗定位为从一个平凡的蒙族少年成长为一位伟人。

郅:巨型雕塑群从创作设计完成到进入艺术工程,意味着雕塑家将接受更重的责任和使命,非常钦佩您的毅力和勇气。

何:那是一次当代雕塑界老中青相结合的集体智慧的巨大成果。我在长春2008年的国际雕塑大会上宣讲的论文《弘扬民族精神,创造时代精品》当中这样说:“参与《成吉思汗雕塑群》的这八百人全部都超越了自己,做了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成吉思汗雕塑群》于当年获得了2006年城雕年度大奖。被誉为是新时期雕塑的奇迹。”感谢时代给予我这么多创作的条件和机会,希望在有生之年自己能够创造性地参与每一件作品的各个环节和步骤中去。我虽已年届八十,但仍是中国雕塑大军中的一员。我能够给予时代的,唯有雕塑。

西方文化的精髓 篇8

一、砖雕艺术概述

(一) 砖雕艺术的基本概况

砖雕是建筑文化的精髓, 是东方文明的象征, 对研究开发中国建筑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把中国的古典建筑比喻成龙, 那么砖雕就是晴。砖雕在古建筑中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

据考古发现, 从齐国故城出土的建筑文物上看, 周代齐国已经有了砖雕的雏形和作品。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证明, 淄博是最早掌握烧陶工艺技术的地区之一。商周时, 淄博的制陶工艺有了显著进步, 不仅生产出大量陶器, 而且开始向砖瓦、下水管道、建筑陶方面发展。生产组织形式极为严密, 出现了官营和民营制陶、制砖瓦的作坊, 并设有主管制陶手工业的官吏——陶正。由于官民共同的努力, 在制陶技术日趋成熟的基础上, 出现了雕砖产品。随着历史的发展, 砖雕逐渐从建筑材料中游离、独立出来, 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

(二) 砖雕艺术的历史渊源

论证砖雕的起源, 要先探讨和研究淄博在中国早期城市建设中的突出地位, 这与砖雕的起源有密切的关系。齐国都城, 从公元前十一世姜太公封齐建都开始, 到秦统一中国, 前后长达800余年。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 淄博始终是我国规模、人口、影响力最大的城市之一。从其早期城市发展的历史看, 最繁荣和鼎盛的时期是战国至西汉这五百年间。在这一时期, 其繁荣盛况, 史籍多有记载。《战国策?齐策》中记载“临淄城中七万户”, 还借张仪之口道出“天下强国无过齐者, 大臣父兄殷重富乐无过齐者”。这都足以说明, 战国与西汉时间的临淄其规模之大, 文化之盛, 影响之巨, 确非那个时代的其它城市能够比肩。砖雕起源于这样一个大城市之中, 是历史的必然。

砖雕工艺的起源与陶器的形成和发展密不可分, 砖雕属于陶的范畴。位于淄博的后李文化, 距今8300—7800年, 是山东地区文化的源头。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证明, 淄博是最早掌握烧陶工艺技术的地区之一。从商代到西周大约900年的时间里, 淄博的制陶工艺有了显著进步, 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制陶作坊, 制陶、制砖瓦技术更趋成熟。砖瓦技术的发展为齐国的城市建设和宫殿建筑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砖雕艺术的基本特征

(一) 砖雕的起源和工艺特征

青砖是砖雕技艺的为基本材料, 是建筑装饰独有的一种形式, 被广泛应用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砖雕原属“砖作”之内的工艺, 宋代《营造法式》中已有砖雕工艺的记载。明代初期, 民间府宅的装潢设计开始广泛应用砖雕技艺;到清代, 砖雕形成独立行业, 从事砖雕艺术的老艺人被称为“凿花匠”, 而砖雕工艺就成为“黑活”, 不受社会等级的限制, 砖雕艺术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 达到砖雕发展史顶峰。由此, 各砖雕派别开始兴起, 异彩纷呈, “北京砖雕”“徽州砖雕”“苏派砖雕”等均有强烈影响。淄博砖雕艺术就是植根于全国砖雕艺术的土壤之上蓬勃发展起来。淄博的地域文化给砖雕艺术提供了崇儒兴文的文化氛围;丰富多样的艺术题材、匠心独具的设计, 包括有花鸟、人物、走兽、鱼虫、八宝博古、书法以及各种艺术图案等, 注重画面构图, 在一块砖雕艺术中, 往往浮雕、平雕、透雕、圆雕、贴结、堆砖并用, 层次分明, 构图严谨, 刻画细致, 风格特色别具一格。工匠艺脉负薪、身怀绝技, 技法融浮雕、透雕、线刻为一炉, 使砖雕画面气势更加宏大。

(二) 传神的表现手法

艺术之至妙是意境, 意境要达到统一, 必须做到“物我相融”和“天人合一”“寓景于情”, 使环境的表现得出神入化, 使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从“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的环境中得到游目骋怀、怡然自足的雅兴。从砖雕艺术的一般技巧来看, 做到形似并非难事, 但要达到更高的艺术要求, 则要做到“神似”。因此衡量砖雕的品位标准就是:神形兼备。这牵涉到许多因素和条件, 而其中“意境表现”和“虚实相生”是两个重要方面。先秦哲学家荀子有句话说得极好:“不全不粹不足以谓美。”这话用于对砖雕的形容就是:砖雕的美, 既要极为真实塑造, 又要提炼概括的处理。由于“粹”, 砖雕表现里有了“虚”;由于“全”, 才能做到“充实”。“虚”和“实”在砖雕中的辩证统一, 才能完成形神兼备的表现, 形成砖雕艺术的美。

(三) 技术处理井然有序

砖雕艺术在技术上不但运用了具象的表现手法, 而且始终包含均衡、韵律、对比、系统连贯一致的变化规律。在广泛吸收民间文学、民间美术、传统习俗等各类文化精粹的基础上, 在实际创作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其利用繁缛缜密的基本美术的点、线、面排列组合, 使均衡对称反复等规律贯穿于雕刻之中。在雕刻中尤其注重线的组合作用, 无论是浮雕还是平雕, 构成轮廓的线条大多具有飘逸流畅, 连绵不断的艺术美感。在技术要求上, 则是技巧娴熟, 游刃有余。

三、砖雕的艺术价值

(一) 砖雕艺术的历史价值

作为传统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砖雕艺术, 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观赏性, 同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它汇聚着大量艺术的、历史的、民俗的文化信息, 也深刻的反映出社会、文化特征, 蕴涵着深广而复杂的文化积累。它题材广泛, 有山水、花鸟、人物、禽兽、博古、文字锡联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题材以人物为主的有文学故事、名人轶事、戏曲唱本、宗教神话、民间传说、民族风情和社会生活等。题材为山水的主要是名胜等有代表性的山水风光。以动物、花木、图案为内容的, 一般呈连续图样形式, 亦能独立成画, 雅俗共赏。在内容的选择上, 它不是随意拈来, 唯美是图的, 而是十分注重题材的人伦性表现和社会教化意义, 并将此作为善、恶、美、丑标准之一, 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教育性。

(二) 砖雕的社会经济价值

在现代建筑中, 砖雕主要应用于酒店宾馆、茶楼、园林、别墅豪宅等高层次的建筑物。可以用来装饰门楼、墙壁、影壁、窗台等部位。由于砖雕耐风雨、耐腐蚀、千年不坏, 而且它可以将个人特性、文化及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集中体现出来, 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选用砖雕来装修。

现代社会迅猛发展, 建筑业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新材料不断出现, 出现了不锈钢、合金、镀锌管等各种金属架构。但是人们建筑装璜的思维趋势, 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开始崇尚古朴典雅、自然神韵、注重环保等各种品味。砖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这些需求, 它利用古今结合地技巧进行雕刻, 造就了坚固耐用, 古色古香的外表, 同时透露着古代神韵。砖雕的材料取材于天然, 成品最后也最贴近于大自然, 它在环保角度上来讲也是无公害绿色环保的上等佳品。当今社会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与发展, 内在思想和品味也被更多人所重视。砖雕艺术因其自然朴实的特点, 蕴含吉祥的风水文化和丰厚的人文色彩, 成为广大人群在装潢上对环保和艺术要求上均符合要求的艺术品, 它实际的应用范围也在迅速扩大。

四、结语

西方文化的精髓 篇9

说到英语,一般人只把它作为一种交际用语、一种工具而已。所以,纵观当今的英语教育,也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带着太多的功利性的目的,而忽略了语言本身的要义:它是提炼文字精髓,传承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载体。抛弃了这一点,也就真正背离了语言学习的初衷,变得了无趣味了。

语言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任,就注定了它时刻都得将某种元素即所谓内涵的东西放在首位。而笔者认为,这内涵也即是德育层面的东西。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目前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在近几年愈演愈烈的“与高考接轨”的喧嚣声中,在方方面面的压力下,教师放弃了语言类学科教学的本质,带着学生一头扎进了书山题海中,结果,最好玩的课不好玩了,最应该有思想深度的课没有思想深度了,最能引起共鸣的课擦不出一点火花。学生越来越讨厌英语课,教师也越来越不会教书,教学模式的大一统的现象太过猖獗,几乎都是固定的框框,没有个性和张扬,更谈不上创新。

这种现状越来越偏离了语言类学科应有的轨迹。纵观以前的教学,虽然不能保证每堂课自始至终的精彩,但都有其特定的亮点和追求。

亮点一:三分钟演讲,教师和同学的点评。

语言课的特色,更应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每天看着不多的三分钟演讲,所起的潜在威力却是无穷的。它充分挖掘了学生获知外界信息的能力,经常在众人面前的讲话于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这对未来人才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教师和同学的点评则提高了他们的倾听能力、分析能力及尊重他人的意识。

亮点二:阅读课上学生和教师共同探讨文章的特点,朗读、背诵精彩片段,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交流心得体会。

以前的阅读课,是最有思想深度和内涵的课,因而也是最令学生感兴趣的课。因为,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说真话,抒真情;而不是局限于师生层面的框框中,形成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所谓水到渠成的“一言堂”现象。文科的东西绝对不能等同于理科的“1+1=2”。它呼唤自由,呼唤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只有个性的释放和张扬,才会有真正的创新。

亮点三:写日记,写读名著的感想,摘抄富有哲理的精美语句。

培养作家,最蠢的莫过于把人送进作家培训班。没有长期的坚持阅读和思考,又怎么会厚积薄发、文思泉涌?没有不懈的品味生活和读懂生活,又怎能引起他人的共鸣?所以,真正成为作家的捷径应该是长期不懈地看、读、思、背、写,即所谓的作家学的“五疗法”。

亮点四:搭建工程中体现的德育理念。

以前的文章教学,教师更注重无痕教育,于不知不觉中让人找到感觉,提升情操,达到风生水起的境界,如同建造一座美丽的宫殿,在敲敲打打、一砖一瓦中升华了完美。而如今的教育,提前告之最后的意境,让人没有一点想象,没有一点情趣。这其中,就缺失了过程的构建美。甚至目前有些教师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生搬硬套了一个环节,即讨论,结果由于没有长期的文化积淀,讨论变成了公开课上的演戏,轰轰烈烈开始,草草收场了事,没有任何作用。

亮点五:文章中的人文性的体现。

在高考指挥棒和唯分数论的今天,这种亮点近乎灭绝了。为了某种目的,还管它什么人文性不人文性的,所以,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让人担心的一代又一代,那种苍白的理解和在理科上也越来越不尽如人意的表现正是“去语言化”的结果。预言家说过:消灭人类的是自身。不重视教育中的人文性,也许预言就会成为事实。

以上的种种亮点,必须是语言类科目应该传承的内涵,即笔者所理解的德育的内容。德育千万不能成为“穿新鞋,走老路”的模式,必须切切实实地从天上回到地下。而根据笔者的摸索,要真正在英语教育中贯穿德育的理念和痕迹,必须有以下的思考。

兴趣性。大千世界,凡事就怕两个字“兴趣”。

正如一篇阅读中所言,体育项目的各项运动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竞技,而是一种乐趣或是为了解决某种问题,所以,人们运动起来,轻松、怡然、自得。而今的体育,背负了太多的话题: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团体的魅力,队员的精神,等等,荣膺着这么多帽子和光环,体育带给人的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压力、负担、压抑甚至仇恨、愤怒和耻辱,种种运动中出现的“黑洞”现象究竟还能给体育运动多少美感和运动之初的宗旨呢?

广泛性。其实,英语中的阅读文章,犹如我们中国的优秀杂志《读者》中的文章,篇篇都是那么有趣和隽永,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以平常的心态和无形中的赏析态度走进英语小阅读,会发现自己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或领悟了人生的某种哲理;或欣赏了某种美仑美奂的内容;或陪主人公一起笑、哭,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和风花雪月;或共鸣于眼下很时髦的某个观点,等等。

近阶段,我们一起赏析过一篇没有标题的文章,我给它定名为《隐形的翅膀》。经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们在习得了听、说、读、写必备的能力之外,更在精神层面上获益匪浅。以下是他们百花齐放的结果:

自强不息是硬道理,只有自强不息,一路跋涉,和谐发展才有可能真正地实现。

母爱是伟大的,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无穷的,身教胜于言传,母亲每晚偷偷辛劳地苦练打字给了儿子无穷的动力和无声的影响。

坚强不等于死撑,自强不息的背后可以有泪水、有徘徊、有苦闷、有释放,否则,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不管以什么样的情感释放,母亲永远是儿女的母亲。

可以在困难面前哭泣,但不可以在困难面前退缩、颓废、消沉,轻易被困难打败。擦干眼泪后的行动更重要。

一切可以重新开始,曲线救国对于失业的人未尝不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上一篇:肉鸭产业下一篇:公共《音乐欣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