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

2024-10-03

西方文化(精选12篇)

西方文化 篇1

一、引言

在2009年下半年的电影中, 要说对中国人民, 乃至全世界人民留下深刻印象的电影, 毫无疑问, 我们都会提到《2012》和《阿凡达》。至今为止, 我们都不会忘记许多人排着长队, 冒着严寒买票的情景。这两部电影之所以会出现万人空巷, 一票难求的情况,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因为两部电影所体现的主题, 所传播的理念, 所承载的文化都与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息息相关。当然, 电影的拍摄手段与技巧所呈现出的大场面, 大制作也让人印象深刻, 但是, 一部成功的电影最能打动人, 感染人, 影响人的还是电影中所蕴涵的情感, 所体现的价值观, 世界观。作为中国人, 我们惊喜地发现, 在这影响全世界的两部西方电影所体现的文化理念中, 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来自东方, 来自中国的魅力与神韵。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相互影响, 相互依存, 近年来, 我们一直都在担心, 甚至批评一些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入侵”, 其实, 中国文化也在影响着其他国家, 影响着全世界。从《2012》和《阿凡达》中, 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中的体现。

二、“家”“仁”文化的体现

“家”的理念在中国文化中是核心理念之一, 特别是儒家文化, 对“家”的理念就更加注重, “国”“家”一体, 国是千万家, 家是最小国, “四海为家”, 自古以来, 我们中国人就认为家人、国人、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是血肉相连、命运相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可以看成是“家族”的关系。而维护这“家族”文化的就是中国人讲究提倡的“仁”, 仁者, 爱人也。这些理念, 在《2012》《阿凡达》这两部电影中都有深刻的阐述与表达。

1.“以人为本”“四海一家”的“仁义”“大家”理念

在《2012》中, 当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候, 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都团结在一起, 彼此相互关心, 相互帮助, 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 乃至生命。中国的藏族老奶奶见到美国的逃难家庭时, 冒着耽误登船时间而有可能遭灭顶之灾的风险, 毫不犹豫地叫自己的孙子停下车把美国人一家救上车。在海啸即将冲击“方舟”, 但还有很多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守在船边, 没有登船的紧急情况下, 船上的人经过讨论之后, 没有自私地驾船离开, 而是想办法让所有人都上船, 有福同享, 有难同当。在《阿凡达》中, 纳威人对神灵的敬畏, 对动物的呵护, 与世间万物的沟通、交流, 以及最后只有善良、仁爱的地球人才能留在潘多拉星球的场景, 都体现了一种“仁爱”“兼爱”的思想。身为间谍的杰克·萨利在“潘多拉”星球上经受训练顺利成为纳威人, 又冒险返回星球拯救星球并再一次被善良、不计前嫌的纳威人所接受时, 我们看到:中国文化中的“仁义”思想, “大家”理念在西方人身上、在全世界人民乃至整个宇宙生命的身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2.“血浓于水”的“小家、亲情”理念的体现

中国人的家族观念自古以来就很强, “血浓于水”“百善孝为先”等思想都是基于血缘、家族、亲情基础之上的, 传统观念一直认为, 西方文化在这个方面比较淡薄, 但是, 在这两部电影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小家、亲情”理念在电影中的完美展现。《2012》中因为父母离异而与生父疏远的小男孩, 在紧急关头一次又一次地与他生父共同抵挡危险, 一次又一次地强调:“He is my father, we can’t leave him alone!”还有腰缠万贯的富商在“方舟”即将开动, 而自己和双胞胎儿子还没有登船的情况下, 毅然使尽全身气力把孩子推上船, 而自己却掉进了万丈深渊!在《阿凡达》中, 纳威人的老首领在临死之时, 把弓箭交给自己的女儿, 女儿竭尽全力为父报仇, 这些感人的镜头与场景很自然地就会让每一个中国人联想到“血浓于水”的亲情的伟大!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理念在西方的电影中同样闪烁着动人的光芒!

三、“和”文化的体现

2008奥运开幕式上那一个个闪烁着祥和之光的“和”字, 大家肯定都记忆犹新,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和为贵”的思想, 主张与宇宙万物和谐相处, 主张阴阳和谐, 顺应自然, 顺应规律, 因此, 我们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的口号, 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主张, 体现了对“度”的把握。电影《2012》其实就是对人们贪婪无度, 滥用资源将造成的后果的一种沉痛的警醒, 同时也警示着世人:当大难来临时, “和”之宝贵, “和”之力量!在面对大灾大难时, 人类只有“和衷共济”才能共渡难关!《阿凡达》中“和”的理念更突出, 在地球“千疮百孔”, 资源枯竭之时, 人类靠暴力强取豪夺, 掠夺其他星球的资源只能是自取灭亡!而能与潘多拉星球的纳威人平和地交流、谦虚地向他们学习的杰克却得到了纳威人的肯定与接纳!矛盾是需要“调”“和”的, 而“调”“和”的主要方式就是影片中多次强调的“Communication”, 要平等、真诚地沟通、交流, 而不能强权压制, 甚至武力威胁!人与神灵之间, 人与人之间, 人与世间万物之间, 国家与国家之间, 以及星球与星球之间, 只有用心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产生合力, 达成共识, 彼此相辅相成!《阿凡达》中, 人与兽, 与树木之间的交流让人神往!这与中国道家、佛家所提倡的思想有许多共同之处。“和”, 这一独具东方神韵的文化理念在西方电影中闪烁着朴实无华却永恒隽永的光芒。

四、“忧患意识”的体现

中国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说“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我们中国人都知道“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从古到今, 我们都主张“以史为镜”, 立足长远, 正是这种“忧患意识”让中华民族未雨绸缪, 从历史的风风雨雨中闯过, 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012》这部2009年最成功的灾难片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形下, 以一种最直接以最震撼的方式警醒世人要有一种忧患意识, 前瞻意识, 要懂得珍惜!《阿凡达》则以另一种方式进一步告诉人们:有了忧患意识, 还要懂得怎样圆满地、圆融地去解决问题。

五、“图腾文化”的体现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信仰、有自己图腾的民族, 我们认为, 我们的图腾就是我们的守护神, 在危机时刻, 紧急关头, 他总会及时救大家脱离苦海。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 因此, 在艰难乱世, 民不聊生之时, 总会有“真龙天子”现世, 搭救万民, 建立新秩序, 新社会!在《阿凡达》中, 那威力无穷的似凤似凰的神兽——“魅影骑士”, 就如咱们的“真龙天子”, 在最危险的时候现身, 带领纳威人冲破一切艰难险阻, 转危为安!东方图腾文化的神韵在西方文化中魅力彰显!

六、结语

电影是一个民族文化很生动的呈现方式, 它能把文化中隐性的、显性的方方面面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 电影也是文化的一种载体, 各个民族, 各个国家都会用电影来传播自己的文化理念。在这个世界文化大融合的时代, 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 在《2012》《阿凡达》这种绝对的西方大片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 可以很温馨地感受到东方文化的神韵!有一句话说得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可以说优秀独特的中国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西方文化。愿更多的人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独具魅力的神韵!

参考文献

[1]刘宏.跨文化交际中的空缺现象与文化观念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7) .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9.

西方文化 篇2

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之需要

从两个层面来讨论与指陈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之需要:一是外在的需要,可以说是为了世界与人类的动态平衡、和谐发展引起的需要;一是内在的需要,可以说是为了解决现代西方思想内在矛盾的多元性引起的需要.关于前一需要,拟从亨廷顿的观点说起,而后一需要则从当代数种西方思想的.根本形态说起.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文化如要成功应对这两项挑战也需要自身的提升和创造,即实现自我的世界化与现代化.

作 者:成中英 作者单位:夏威夷大学,美国夏威夷刊 名:东方论坛英文刊名:ORIENTAL FORUM年,卷(期):2004“”(5)分类号:G04关键词: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 世界化

咖啡与西方文化 篇3

关键词:咖啡;地位;发展;内涵

咖啡在西方人的生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无论是身置何处都有人拿着咖啡杯乐在其中;咖啡在西方人的生活中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承载着人情和文化。咖啡的香醇总是令人流连忘返,让人回味无穷。

一、美国人生活里的咖啡文化

美国是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像它自身一样,没有禁锢,不落窠臼,率性而为,美国的咖啡文化也不例外。

咖啡是世界上仅次于石油的热门货,而美国人消费的咖啡就占世界咖啡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并且正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喜欢上喝咖啡,把咖啡当作一种芳香醇美、值得仔细品尝的饮料来享用。美国人喝咖啡,像进行一场不需要规则的游戏,随性放任,百无禁忌。欧洲人冲调咖啡时的种种讲究,美国人是不屑一顾的。可以这样说,美国文化就是建立在喝咖啡上的。不夸张地说,美国人快速、高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正是在喝咖啡的过程中得以建立。有人曾形象地说,咖啡是这个国家里最受欢迎的、不受管制的毒品。

美国人喝咖啡喝得自由,咖啡也同时深入他们的生活中难以分离,影响之深甚至到达没有咖啡不算生活的地步。据说第一次载人类上月球的阿波罗十三号宇宙飞船,在归航途中曾经发生生死关头的故障,当时地面人员安慰三位航天员的一句话就是:加油!香喷喷的热咖啡正等着你们归来。

不论在家里、办公室、公共场合还是路边自动贩卖机,美国人几乎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离不开咖啡。如此喝掉了世界咖啡生产量的三分之一,是全球咖啡消耗量最大的国家。风靡全球的美剧Friends 中,六个好朋友除了在家里,俨然将最多的相聚时间投入在了Central Park咖啡馆里,人手一杯,惬意而温暖的彼此相伴。

一般而言,美国生活比较忙碌紧张,不像欧洲、中东一带的人民那样能以悠闲心情享受生活,表现在喝咖啡上头,经常就是一大壶电热过滤式咖啡(Drip Coffee Marker),从早到晚。

美式咖啡就是很淡很淡的咖啡,法国人把美式咖啡戏称为jus de chaussette就是洗袜子的水。

在欧洲(法国和意大利),点美式咖啡很大可能会被人嘲笑。其中美国人饮用咖啡的方式有几点让欧洲人不以为然:第一,就餐时喝咖啡。这是美国人特有的习惯。

第二,过分节约。居然把凉咖啡重新加热后饮用!

第三,把咖啡壶熬好几个小时,直到咖啡脱水——就连这样的咖啡也不舍得扔掉!

第四,过分强调便利性,极力推崇研磨后的咖啡。殊不知,不管罐装咖啡的密封性多好,只要是研磨后的咖啡,新鲜度都会大打折扣。

二、土耳其悠久的咖啡文化

咖啡在中东古国,宛如一千零一夜里的传奇神话,是蒙了面纱的千面女郎,既可以帮助亲近神,又是冲洗忧伤的清泉。

要说咖啡,不能不提中东(土耳其)咖啡,是因为无论从回教或是基督教立场说咖啡起源,它的故乡都是在遥远神秘的中东山上。

经过十三到十五世纪,长达三百年的回教宗教界禁止角色,咖啡在十六世纪正式传入土耳其,开始商业化,并且迅速传至欧洲大陆。这种盛行于希腊、东欧、中东、北非等地的咖啡饮用法,一般人惯称土耳其咖啡或阿拉伯咖啡,至今仍保持着早期宗教仪式话的神秘感。

传统土耳其咖啡的做法,是使用烘培热炒浓黑的咖啡豆磨成细粉,连糖和冷水一起放入红铜质料像深勺一样的咖啡煮具里(IBRIK),以小火慢煮,经反复搅拌和加水过程,大约二十分钟后,一小杯五十cc又香又浓的咖啡才算大功告成。

由于当地人喝咖啡是不过滤的,这一杯浓稠似高汤的咖啡倒在杯子里,不但表面上有黏黏的泡沫,杯底还有渣渣。在中东,受邀到别人家里喝咖啡,代表了主人最诚挚的敬意,因此客人除了要称赞咖啡的香醇外,还要切记即使喝得满嘴渣,也不能喝水,因为那暗示了咖啡不好喝。阿拉伯人喝咖啡,喝得慢条斯理,它们甚至还有一套讲究的咖啡道,就如同中国茶道一样,喝咖啡时不但要焚香,还要撒香料、闻香,琳琅满目的咖啡壶具,更充满着天方夜谭式的风情。

三.维也纳的咖啡文化

咖啡是维也纳人津津乐道、颇为自豪的一种东西。维也纳人甚至把它和音乐、华尔兹相提并论,称为"维也纳三宝",可见维也纳人与咖啡的情缘。

有人说,维也纳是"五步一咖啡",这也许是诗人的夸大之辞,但维也纳咖啡馆数量不菲却是事实。

从街角供人们站着喝的咖啡亭、大学附近学子聚集的咖啡店,到剧院旁、皇城边富丽豪华的咖啡厅,少说也有几十家,有的咖啡屋早晨6点半即开张,直到凌晨2点才打烊。因此,说"音乐之都"的空气里不仅流动着音乐的韵律,而且弥漫着咖啡的清香,一点也不为过。

維也纳人喝咖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在许多伊斯兰国家的大小城市中,咖啡馆林立,咖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欧洲,人们还不知其为何物。

1683年,土耳其第二次进攻维也纳,当时奥地利皇帝奥波德一世同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二世签订有军事同盟,奥波联军粉碎了土耳其人的进攻。仓皇溃逃的土耳其军队在维也纳城墙周围的战场上丢弃了大量的武器、弹药,还有好几百个装着神秘的棕色小豆的大口袋,胜利的维也纳人不知这些小豆该怎么处理。

恰好,有一个潜伏进土军的波兰密探科尔席兹基曾在君士坦丁堡尝过用这种烘烤过的小豆煮出来的浓浓的黑饮料,土耳其人把它称为"Kahve",也就是现在的咖啡。

咖啡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西方人喜欢喝咖啡是世界公认的。与我国的茶文化一样,西方咖啡文化的背后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内涵,无论从咖啡的品质,还是饮用方式、环境或情调上,西方咖啡文化都还保留着古老而悠久的传统和讲究。虽然喝咖啡的利弊不一,但是还是阻止不了爱喝咖啡的心。

【参考文献】

[1]田口护.咖啡品鉴大全.中国日报,2014(03)

西方文化 篇4

1 词汇的空缺

由于中西方之间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各不相同, 所产生的词汇也不尽相同。中西方两种文化中都存在着对方文化所没有的词汇, 这就是词汇的空缺。许多在汉语中表达的词语, 在英文中我们不能找到恰当的词汇或是西方语言中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相对应的词。反之, 英文中也存在大量的词汇是我们汉语中没有的。特别是中西方文化中的诗词、诗词、小说等, 要翻译的话, 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汇或语言, 即使翻译出来, 其形象也不如原语言那样生动形象, 其中所蕴含的意境更是难以表达。这些都是与中西方特有的风俗习惯、生活经验、表达方式等文化差异分不开的。单就中国家庭成员中的舅舅, 舅妈, 姑妈, 姨妈等的称呼词, 在英语中就很难表达。再比如说我们所说的《红楼梦》研究, 红学 (redology) , 在英语词汇中其实是没有相对应的单词, 只有另创一个词。我们现在经常说到的小资、农民工等词汇, 也只有在中国这种社会环境下才有的。现在许多新出现的词汇都是随着中国的社会发展而发展出来的, 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语。英语中的很多词也是汉语中所没有的, 比如说Solomon (所罗门) 是指聪明的人;egghead (蛋头学者;蛋壳脑袋) , 用来称呼那些整天只顾埋头读书的书呆子。还有许多在西方特定文化中产生的词汇, 不是用汉语直译所能表达其含义的。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2 词义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人们对于词义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 所以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经常会产生一些误会。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彼此的文化特征, 小的方面就涉及到词汇。这里主要从颜色、数字和动物三方面的词汇来探讨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含义, 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1 颜色的意义差异

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变迁, 风俗习惯, 表达方式, 政治制度, 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各方面的不同之处, 颜色词所表达的含义和信息也不同, 这些颜色也体现出了中西方跨文化间的差异。相同的颜色词, 在文化差异巨大的中西方表达的是人们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绪。从根本上讲, 在中国文化中, 颜色的象征是基于过去中国封建的统治、落后的生产力和教育而形成的, 所以颜色的象征意义有强烈的神秘性和政治性。而在西方文化中, 随着西方科技和教育的进步, 颜色的象征意义少了些神秘, 多了些理性。对色彩的认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一个国家和民族也一样, 对不同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好恶和审美情趣。下面通过几种颜色来比较一下中西方之间的差异。

在汉语中, 虽然蓝色通常可以给人们带来安详、美好的联想, 但是除此之外, 蓝色还有破旧的意思, 因此, 在重大喜庆之日时, 人们基本不会用蓝色来作装饰。然而, 在英语中, 蓝色有社会地位高、有权势或出身名门望族的引申含义, 如:blue room指的是美国总统在白宫的, 用来会见挚友亲朋的会客室;蓝色也代表了特定的身份职业, 如:blue collar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此外, 众所周知, 在西方文化里, 蓝色还有忧郁、感伤等其他消极含义, 如色情电影译为blue film。

白色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悲伤的色彩, 会给人带来厄运, 是人们比较忌讳的颜色。因为白色给人一种苍白无力的感觉, 象征着不详与死亡。所以在中国办丧事时, 披麻戴孝用的是白颜色, 灵堂的设置也是以白色为主。祭奠逝去的人也用白色的菊花。相反, 在西方国家, 人们比较崇尚白色, 因为许多自然界的

一一一一一中外一一文学文化研究

景物都是白色, 比如说雪或是一些花都是白色, 西方人就把白色看做是一种纯洁优雅的象征。结婚时, 新娘要穿上白色的婚纱, 象征着新娘天真无邪。

在中国, 黄色是一种吉利的色彩, 古代皇帝穿的龙袍是黄色, 人们结婚嫁娶所选的好日子也叫黄道吉日。西方文化中, 黄色使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 (Judas) 所穿衣服的颜色, 所以有卑鄙、胆怯的含义, 如卑鄙的人应译为yellow dog, 此外, 黄色还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和毫无文学价值的书籍。

由上述三个例子可知, 西方颜色文化内涵与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民族, 其颜色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是大相径庭的。因此, 我们在对待异国含有颜色词的语句时, 既不能直译, 也不可借着本国的传统文化来理解, 应先去深入了解他国这方面的文化, 不要因错误理解而在跨文化交际中闹出笑话或是冒犯他人。

2.2 数字的意义差异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数字不仅仅表达记数概念, 而且能够反映各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文化的差异, 使人们对同一数字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产生不同的观念。比较分析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的理解, 探讨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我国, 数字九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数字, 有神圣之意,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 便竭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 如九五之尊 (imperial throne) 。含有数字九的词汇也很丰富, 如九州、九头鸟等。另外, 在中国文化中, 九与久谐音, 意为长长久久, 也是中国人民比较喜欢的数字。在西方国家, 数字九也是比较受人们青睐的数字, 是人们心目中神数之一, 对西方人来说, 九的象征意义是神性、神圣之至。许多文娱活动的设置也与数字九有关。但是, 西方的音乐界则很忌讳数字九, 由于许多像贝多芬这样的名作曲家都在创作完九首交响曲后与世长辞, 所以数字九在西方音乐界是不受欢迎的。

数字七在汉语中也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这主要是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七常与丧事有关, 自古以来, 人们对于去世的人就有“做七”“头七”“断七”的祭拜仪式。给人送礼也忌讳七件或七样, 人们挑选吉日良辰不挑带数字七的日子。在我国某些地区, 农历七月七日甚至被看作凶日, 这天禁止娶嫁。而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最喜欢的数字就是七, 西方人认为七是一个幸运的数字, 能给人们带来好运, good luck, 因此, 在西方, seven又被成为lucky seven。

在汉语中, 由于数字四与死谐音, 人们习惯将四视为厄运的数字, 所以在很多地方人们比较忌讳说四。车牌号或是电话号码带有数字四的也不受大家的欢迎。而在有些地方, 人们谈论年龄比较忌讳说八十四岁, 因为传说中孟子死于八十四岁, 所以老年人忌讳说自己八十四岁, 以求吉祥。然而, 在西方国家, 人们对数字四是没有什么忌讳的, 与此相反, 他们认为, 数字四是正义和力量的象征, 对它很是崇拜。

还有众所周知的数字十三, 在中国没有特殊含义, 但是在西方人极端厌恶这个数字, 在任何场合都会尽量避开它。诸如此类的数字还有很多, 从一到十中的大部分数字在中西方文化中意义也不尽相同。除此之外, 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 人们喜欢追求好事成双, 与之相反, 西方人往往认为单数吉利。

中外一文学文化研一究一一一一一

综上所述, 数字除了其本身的计算意义外, 还有丰富神秘的文化蕴涵。中西方数字的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比较文化研究。英汉数字文化意义因产生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而存在差异, 通过对相同颜色在不同文化中的比较,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异同, 着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相互尊重, 减少误会与磨擦, 达到交际或沟通的目的。

2.3 动物的意义差异

动物在任何国家都是动物, 但不同的文化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文化象征意义。

人类初始, 便和动物打起了交道, 时而为敌, 时而为友, 相互依存。自从人类开始驯养动物以后, 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人们从动物的习性、形象等方面引发联想, 用与动物有关的词语或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或是对世界的看法, 因此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隐喻性词语。同时, 又由于中西两种文化在历史传统、地域生态等方面的差异, 隐喻中所含有的文化内涵也大不相同。除了我们平常了解到的马狗牛等经常说到的动物, 人们也大致了解他们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中所象征的不同含义。还有一些我们不经常遇到的动物词汇, 这里我们简单了解几种。

在中国, 人们是比较喜欢青蛙 (frog) 这种动物, 因为它可以吃田地里的害虫, 保护庄稼, 无论是小学课本还是电视广告都呼吁保护青蛙。青蛙是禁止用于食用的。许多商品品牌也以青蛙命名, 如有一种面霜叫青蛙王子。然而, 在英美国家, 因为青蛙长得像癞蛤蟆, 所以他们把青蛙看做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对青蛙比较反感。

蟋蟀 (cricket) 在中国文化中常给人一种孤独寂寞的联想, 古人也喜欢借用蟋蟀来烘托这种忧伤凄凉的气氛。如欧阳修的《秋声赋》:“但闻四壁虫声卿卿, 如助余之叹息”;诗人元好问在他的《诗论》中总结到“切切秋虫万古情”等等。然而, 在西方文化中, 蟋蟀就没有这种忧伤的形象, cricket反而代表的是一种快乐喜悦的形象。因此, 在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等作家的笔下常有诸如“as merry as a cricket” (像蟋蟀一样快乐) 的比喻。

汉语中的喜鹊 (magpie) 是喜庆的象征, 如“喜鹊叫, 好事到”。民间传说故事中, 喜鹊是成人之美的瑞鸟, 提及喜鹊或是听到喜鹊的叫声, 意味着喜事即将来临。而喜鹊在英语文化中是报凶不报喜的, 所以英语民族的人们认为此鸟为不吉利的征兆, 因而讨厌它, 在英语中, magpie常用来比喻令人讨厌、喋喋不休的人。在苏格兰, magpie上门意味着死亡;在瑞典, magpie与巫术有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由于蝙蝠 (bat) 的蝠与福同音, 因此蝙蝠便成了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蝙蝠与桃组成的谐音图案为福寿双全;蝙蝠与鹿组成福禄双全。与之相反, 在西方, 蝙蝠 (bat) 因为长相丑陋, 凶恶, 人们把它看做吸血鬼的形象, 所以西方人对它并无好感, 甚至把它同罪恶或黑暗势力相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或事的特性, 但这些比喻或象征意义往往因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所以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见到这些词汇切忌望文生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同一词汇在中西两种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除了关于颜色、动物、数字的词汇, 还有很多词汇

(下转第252页)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的褒贬色彩在中西两种文化中也反映出了不同的含义。例如, peasant汉语是农民之意, 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在西方文化中则有乡巴佬的意思。Individualism在汉语中却是自私自利的代名词, 在英美国家强调其独立的人格, 个人奋发进取的精神。Old一词, 在中文里表达着尊敬的意思, 年龄越大, 资格越老, 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而西方文化中, 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 西方人不会随便透露自己的年龄, 更不会倚老卖老地自称老。所以, 当我们置身于跨文化交际中时, 不仅要了解词汇的意思, 还要了解有些词汇在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中所象征的不同含义, 只有在熟悉彼此文化、尊重彼此文化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才能恰当地运用词汇表达意思, 而不至于冒犯对方, 使交流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中外一文学文化研一究一一一一一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摘要:目前我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常会冒犯对方, 引起文化冲突, 造成双方不愉快, 究其原因是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失。该文拟从中西方文化和词汇的差异来探讨、了解和掌握词汇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词汇差异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谷慧娟.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词汇内涵意义之异同[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6) .

[4]姚秀梅, 付玲.中西文化差异在词汇内涵中的体现[J].科技资讯, 2007 (1) .

[5]张业菊.关于语词文化内涵研究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2) .

[6]唐祥金.文化内涵词析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1) .

[7]刘鳌.英语教学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1) .

《西方文化概论》论文 篇5

“两希”文化是西方文化的基础,它们以独特的风采与卓越的成就享誉世界。“两希”文化指的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化,都对西方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希腊罗马之所以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突出地位,就是因为古希腊罗马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化成果,达到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高峰。由此,古希腊文化及以后作为希腊文化继承者的罗马文化,启迪了14-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巨大而深远的推动作用。正如恩格斯曾指出的:“没有古希腊文化及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古代希腊罗马在宗教神话、哲学、文学艺术及科学等诸多方面取得辉煌成就,对其后的西方文明乃至当今的世界文化发展都起到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那时候所创造的艺术作品,直到现在还能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而哲学、科学思想则奠定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的基础。下面谈一下古希腊罗马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一、古希腊罗马神话文化为后世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根基

古希腊的宗教与神话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进一步说就是古希腊的各种神灵信仰是神话传说的思想基础,而神话传说反过来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宗教,神话是宗教的核心。继《荷马史诗》之后的《神谱》,把古希腊诸神纳入一个单一的世系,创造了以宙斯为首的12位主神谱系。由此可见,古希腊宗教体系的确立以及宗教教义的充实与完善,神话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古希腊以神话为根基的宗教也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点和影响。

首先,古希腊宗教没有经典教义,没有教会组织及神职人员,这种宗教的世俗性是希腊城邦理性主义的萌芽。从根本上说,希腊重视现世生活,宗教活动在他们看来只是现实生活的补充,并不要求来世灵魂的解脱。其次,“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拉近了神与人之间的联系,为希腊及以后的西方世界创作无数优秀的文艺作品提供了不竭的题材。古希腊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不仅神的外形为人体,而且神性既高于人性又同于人性。神与人之间会有联系,有往来,人的行动会体现出支持他的那位神的意志,人类的战争、统治、生活乃至生命,都会被神不同程度地支配,而人类也会因不满神的专制选择反抗神。这些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特有的人神关系,自然会被文艺作家们所利用,发挥他们的无限想象,在文艺作品中展现神人世界。如奥维德的《变形记》,是希腊神话向西欧传播的来源之一。正如马克思说过的那样:“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二、古希腊罗马开启了世界哲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奠定了哲学派别的基础

古希腊留给西方哲学的遗产就是西方哲学的本身,正如德国历史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所指出的:“古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的自由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首先在认识论方面,为希腊哲学发展迈出第一步的是“智者学派”,他们持着“自然论”和“约定论”的观点。“自然论”者认为,人与社会的诸多习俗和制度是从自然而来的,有其自然的依据,是人自身难以认识与改变的这种观点否定了人的认识能力,最终陷入了“不可知论”的泥潭。“约定论”者主张社会的习俗和制度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约定”,并无永恒自然的依据。这观点虽然突出了人的认识主体地位,但他们否定了自然规律对于人认识的决定性,否认了人主体认识的客观内容主要是自然,逐步变成了“相对论”观点。然而说到西方哲学认识论的奠基人,还要算古希腊人文哲学的真正开创者———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将哲学的研究从自然转向人,哲学的目的在于认识自己,提高个人的素质和完善

个人品德,是一种“可知论”。

三、古希腊罗马学艺术成就促成了西方文化的史诗和悲剧

《荷马史诗》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成为欧洲文学的渊源,是西方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她的语言生动流畅、构思精巧严密,结构布局得当,故事情节生动,人物性格突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希腊古典时代起,《荷马史诗》就成为学生必读作品,至今仍是当代欧洲人学习文学时的必修一课。但丁称荷马为“诗人之王”;马克思也称《伊利亚特》是“一切时代最宏伟的英雄史诗”,它“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它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攀的范本。

除了史诗,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另一伟大成就是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时期的悲剧。当时雅典先后涌现出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是第一位重要的悲剧诗人,有“悲剧之父”之称。他的作品流传至今的已为数很少,而其中又以取材于希腊神话《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最为出名。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悲剧的真正创始人,据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戏剧演出时的布景、舞蹈、高底靴和轻飘鲜明的服装,都是埃斯库罗斯首先采用而流传至今的。索福克勒斯是三大悲剧家中最具有才华的一位。他大约写了130部悲剧,现存的仅有七部,其中又以《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最为杰出。在他的著作里突破了抒情诗式的悲剧形式,诗歌队退到台外,减少合唱的作用,加强了戏剧的作用,使悲剧艺术趋于完善。三大悲剧诗人的最后一位欧里庇得斯写过90多部作品,流传至今的只有18部,如《美狄亚》、《安德洛玛克》、《特洛伊妇女》等。在他的作品中,命运实际上已是人物自身的性格,所以他的悲剧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以此表现发生在家庭伦理关系方面的可悲事件。由于这一特点,欧里庇得斯被认为是开创西方家庭问题剧的第一人。

由此可见,古希腊罗马文化对西方文化确实有着根源性的影响。

但是古罗马被蛮族摧毁后,欧洲陷入了黑暗。蛮族目不识丁,到处烧杀抢掠,摧毁了古罗马的文明,摧毁了欧洲的文明成就。而基督教教会,则成了中世纪黑暗中,保存文明火种的明灯。由于教会的长期系统的传承,不管是文字,还是书籍,都保存了下来。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基督教义化对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对于西方的主流价值观所强调的内容,大部可以在基督教义化中找到其根源。我们常常以西方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与我国的集体主义进行比较,其实,个人主义的思想根源出于基督教《圣经》中基督教伦理中的戒命的第二条“要爱人如己。先自爱,次之为爱人如己。”个人主义在西方表现为对个人财富,权利,智慧的尊重。也正是这种价值观激励着个体的进步从而带动了整个西方的进步。

对于西方文化所强调的“进步与改变”也可以在基督教的信条中找到相对应的答案。从耶稣为改变整个世界而降生,到他被钉到十字架上的那一刻,再到耶稣基督的再次复活。基督教教义告诫其信奉者的是万物都是在发展中变化,在变化中进步的。人们所需要坚信和做到的是破除旧的事物的枷锁,不断地向前前行。正如创世纪,复活等等基督教教义和信条所提倡的。本届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参加就职竞选时以“改变”作为自己竞选的口号,提倡只有改变才能为美国带来进步和才能让美国保持先进。他的成功就出自于他对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精准把握。

二、基督教文化对西方义学的影响

义学艺术是体现文化的最好体现。在基督教义化的影响下,西方在学显现出了独有的特点。基督教文化在义学方面的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基督宗教精神作为西方文学的核心观念,作家在作品中往往通过隐喻的基督形象来阐释自己的基督宗教思想,以及以基督精神来审理世俗社会。这使得基督文化的传播得到了巨大的推动力。《悲惨世界》

中蹲了19年监狱的苦役犯冉阿让,意外地闯进了主教卞福汝的家里,受到了热情的款待,临走他偷了主教的一套银器,主教不加追究反而加送了一对银烛台,他对冉阿让说:“我的兄弟,我赎的是你的灵魂,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面救出来,交还给上帝。”雨果在这里真切的体现出了基督文化中的爱与宽容是最大的拯救力量的思想。

作家们在进行创作时,有意把《圣经》故事的寓意融汇到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性格里,进行陪衬和烘托,这又多以典故引用的形式来表达和诠释,更丰富地表现出了基督教义化对其的重要影响。

三、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政治的影响

基督教的教义所体现出的文化在西方的政治制度中也有这充分的体现。西方一些国家的立宪政治制度正是这一点的体现。基督教认为,人是按照神的形象创造的,因此每个人的天性中部有神性,天地万物,唯有人具有神的灵明。后来,尽管人因对上帝的叛离而导致了人性与人世的堕落。但在基督教的传统里,人的神性从未因此消失。这个神性赋予了人作为被创造物固有的尊荣,权利,幸福与慈爱。人生而自由、平等,因为基督教认为人人均为上帝的造物,人只受上帝的奴役。人权是天赋的,作为地上之国的人类世界必须保障这一天赋的人权,并通过立宪表现出来。通过立宪解决这一问题,也是基于基督教对人类理性坚定不移的信赖。理性是西方宪政国家的基础:正是在每个人理性即自利自保,趋利避害本能指引下,人们才会并能够订立契约组成国家。这也解释了在政治上保护人权的主张。

由于基督教文化的缘故,福利国家的政策取代了自由放任政策。直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所有福利国家都是基督教国家,而这些国家的宪法又有效地辅助了这项政策,这一切所说明的并不是一个巧合。这涉及基督教义化中关于“情”的伦理,人的自爱与博爱,以及与此相关的人的救赎与行善。基督教伦理中的戒命有两条:第一,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第二,要爱人如己。先自爱,次之为爱人如己。《圣经》强调对穷人的关心和爱: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基督教对人类命运的普世关怀,不但肯定了个人,即自爱和自我,的价值,而且也肯定了人类有共同的价值,即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可以恪守共同的法则,共营社会政治生活。这就充分的解释了西方国家优越的福利政策。

综上所述,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作为西方世界的根本文化,已经渗透到它的每个领域,共同构建了整个西方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方汉文--《西方文化概论》;

2.刘文荣--《西方文化之旅》;

3.刘小荣--《希腊古典文化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

当代西方悲剧文化的沉沦 篇6

关键词:悲剧文化 权力理论 异化 沉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西方悲剧从古希腊发展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块绚烂的瑰宝。作为一个恒久的文学母题,它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为描写的基点,通过对悲剧性人物的人生命运、性格、社会因素等种种悲剧性的揭示以及其悲惨的结局来体现出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关注,因此,悲剧在效果上都是获得毁灭的表现。但是,当面对种种矛盾冲突时,先前的悲剧性人物大都展现出与命运积极抗争的精神和对悲剧困境的积极超越。

例如,在古希腊神话中,悲剧就已呈现出满目辉煌的状态。悲剧中的主人公都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可是,这些反映悲剧性人物的戏剧虽然被称为悲剧,却主要不是写悲,而着重于表现出崇高壮烈的英雄主义思想,悲剧的冲突也主要是人的自由意志与客观规律之间的冲突。在这样的背景下,悲剧性人物都是“非常人”,是英雄。在面临来自自然和人类自身的两大障碍时,他们不为个人利益挂怀,只关心什么事是必须做的,并付出勇气去抗争。在这些伟大的受苦者身上,正是这种精神使他们成为高贵的典型,因为人们能够透过这种积极抗争的精神看到与命运抗争的希望,从而得到情绪上的消解。接下来,在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悲剧在马娄、莎士比亚等人的笔下更加辉煌。这时期的悲剧性人物不再是古希腊悲剧式的英雄,而都是些常人,同时兼具长处和短处、强大和懦弱,并且在内心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这时期的悲剧性人物仍是正义仁慈、高贵的典型,并怀有热情的人文主义理想。尽管是精神上的负重者,但由于身兼重任,他们已深刻地意识到,要清除政治的阴谋和腐败,激起其积极进取精神是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因此,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创始人高乃依也在他的理论中强调:悲剧英雄的性格在于公民的义务战胜个人情感。后来,从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了封建制度并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统治地位,此时,人们不仅增强了对物质世界的控制,还使新的要求不断产生,也包括了对物质环境、信仰、情感以及行动机会的种种积极追求。通过自己的斗争经历,这些悲剧人物不仅批判了资本主义没落腐败的社会现实,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意识到:平民大众不仅是为替某些人服务而生活,他们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进而提出了更多积极自由的要求。因此,从20世纪前的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崇高的英雄还是无名的小人物,他们虽然都在对理想的积极追求中幻灭,但他们都是高贵的典型。这些悲剧文化都体现出“将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一特性,都激起了观众悲愤及崇敬的情绪,从而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

20世纪的当代文学是建立在对19世纪文学的哲学基础和创作原则方面重新审视的基础上的。这时期,叔本华和尼采的非理性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说和胡萨尔的现象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荣格的无意识论,弗雷泽的意识进化说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等都构成了现代主义的共同哲学和思想基础。此外,随着当代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加强以及对权力追求欲望不断膨胀的前提下,人们往往会迷失自我,丧失精神、心理以及人格方面的自由。因此,荒诞与虚无成为了一种普泛化的情绪,甚至是现代哲学也被“怀疑论”的氛围所环绕。这时期的文学虽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在探索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途径的同时,却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和孤独现象。例如,属于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一部分的现代主义文学就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通过异化的社会关系、变形的人物、荒诞的故事来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类的感受,因而具有强烈的怀疑精神和反文化属性。因此,当代文学作品着重于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荒谬”和“痛苦”是主人公的主要心理感受,继而成为当代悲剧文学的主基调。这些异化的悲剧性小人物在不幸与毁灭、孤独与失望中,没有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人生,更缺乏与命运抗争的尊严和信心,从而使当代悲剧文化与先前的具有高昂的反抗精神的悲剧截然不同,在悲剧性人物接受自我毁灭的结局并陷于消极沉湎的异化氛围中沉沦,尤其是在权力理论下沉沦。

20世纪是科学技术及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的时代,人们取得巨大的科学成就,创造出了非凡的物质财富,但这些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观,也没有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普遍的安乐和幸福,相反,战争、失业、贫困、核危机和道德沦丧等种种危害与恐惧或隐或显地威胁着人们。因此,在20世纪中,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更加尖锐和明显。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人们陷入极度的震惊与不可自拔的危机意识之中,觉得自己不可避免地甚至是身不由己地受到种种异己力量的支配”。其中,隐藏在这些危机及尖锐的社会矛盾背后的异己力量之一是人类对权力的追逐欲。权力,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主体以威胁或惩罚的方式强制影响和制约自己或其他主体的价值和资源的能力。著名哲学家罗素甚至认为:“对权力的嗜好是人类动机中最强烈的一种;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权力却被分配得很不均匀,就由此产生出了竞争、妥协、管理的需要以及反抗的冲动和动乱的爆发。”那么,在这种权力欲弥漫于整个社会的背景下,20世纪就出现了多部反映社会权力对人性造成扭曲以及个人在与权力的抗争中注定是失败者这一主题的悲剧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而悲剧性人物也大多是生活在异化世界里的小人物,他们对欲望的追求与社会现实的冲突是其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当在怀有并追求各种欲望的时候,这些小人物总是想方设法去提高其追求目标的能力。然而,社会状态及外部环境却未必能与之达成和谐,悲剧性人物在与社会不和谐的状态下就呈现出种种异化的现象。

当代负有盛名的英国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于1948年发表了使他赢得国际声誉的作品《问题的核心》。这部作品虽然一向被认为是一部宗教题材的小说,但它却反应出了人性在现代社会凝视权力下的异化与扭曲。它叙述了二次世界大战时一个英属西非殖民地的警察署副专员斯科比由警察沦为罪人,由观察者沦为被观察者的悲剧故事。在这部小说中,有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主人公斯科比本身是警察,代表着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力,他凝视的目光维护了英属塞拉利昂殖民地的正常秩序。然而,这个凝视者,作为个人,却又时刻置身于“一种集体的、匿名的凝视中”。斯科比的身上虽然时时显现出人性道德的火花,但是,在现代权力制度下,最终的悲观与失望使他在他人的注视中沉沦和异化。此外,20世纪美国著名的反文化运动作家J·D·塞林格也创作了一批作品,塑造了许多早熟、出众,但不合适宜的儿童和青年反叛者的形象。其中,《麦田里的守望者》、《法兰妮与卓依》及《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等小说都备受关注。在这些悲剧作品中,塞林格以其犀利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视角,深刻地剖析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表面上看,他们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变成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颓废、没落的一代,但观察其精神实质,这些主人公都表现出纯真、敏感、善良的一面。因此,“在深入地剖析这些聪明、纯真的儿童及青年成为社会反叛人物的过程后,人们不难看出,塞林格笔下的这些‘神经质’、‘异化’的人物其实是现代社会权力体制下的疯狂反抗者,他们的个人经历都体现了主流社会道德规范与异化者之间的权力斗争。”20世纪的悲剧是在现代权力的地位被提升的背景下展开的。这时期的工业虽已发展到相当的程度,大机器和现代工业相结合只是逼迫人们以同一的方式发展,普通人更像是一架大机器上的零件,被视为是一种受法律约束的没有感情的东西。在权力理论下的悲剧文化向人们展示出的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世界,很难看到权力被驯服并不再为这个或那个狂热的暴君或集团服务的可能性。悲剧失去了使人们得到情绪上消解的功能,悲剧文化不仅没有从工业及科学发展所带来的实惠中解脱,反而在对权力斗争这一担忧中沉沦了。

以上所说的是对权力领导和服从的人,在众多的悲剧作品中还存在着对权力持第三种态度的人,那就是在黑暗中给人们带来一线希望的超脱者,他们无疑是人性异化大流中的清醒者,体现出人性的复苏和尊严的回归。例如,《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中的西摩,《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犀牛》中的贝兰吉,《海上钢琴师》中的丹尼·布德曼等。在这些悲剧性人物的身上,丝毫没有那种能引起领导欲望的专横,相反,他们那看似异化的疯狂却反映出难得的童真和纯净的品性。他们虽然对权力一再地提出质疑和反抗,但在强大的社会权利面前,他们那弱小的势力注定其反抗是失败的,可是当不得已还要在社会中继续生活的时候,消极躲避是他们最显著的特点。例如,《海上钢琴师》的主人公1900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仅凭听到的钢琴演奏音乐后居然开始弹钢琴,与之天天为伴,并成为才华瞩目的钢琴师。音乐使他沉迷,可他一生中从未有过走下船,走上陆地,开始新生活的勇气,以致最后与船一起爆炸沉海,从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1900这种离奇的生活经历虽然让人震撼,可他的宁可随船逝去也不愿踏上凶险恶俗的陆地这种心态却深刻地揭示出了当代悲剧性人物典型的心理世界,荒诞感、孤独感、恐惧感与绝望感弥漫其身,这种氛围造就了当代西方悲剧文化的主流基调,使其成为沉沦意识的艺术升华。这些悲剧性人物的结局并没有像先前的悲剧文化那样要去激起读者的悲愤及崇敬感,相反,悲观厌世及沉沦成为主流。悲剧性人物最终都步入了绝境,虽然在效果上获得“毁灭”的表现,但是,与反抗命运的悲剧不同,他们接受了自我毁灭的结局,更没有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在失去了与命运抗争的尊严和信心的同时,完美的人格和纯真的人性就这样在无所遁形的权力威胁之下沉沦了。

综上,在这种权力斗争无所不在的现实社会中,悲剧的发生不可避免。当代悲剧文化所展现出的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在权力的阴影下变得有害,有的是出于无知,而更多的是出于你死我活的以竞争为根据的无良欲望。这种竞争意识虽然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但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发达不仅使其加上了深深的金钱烙印,还扩充了人们获取权力的能力。这一切都使得本应以爱为基础的社会发生着变质和异化,毕竟美好的社会需要有良好的道德来支撑,否则是不大可能实现的。矛盾冲突总要发生,悲剧也不可避免,但在提出人类究竟应以何种态度去面对社会现实时,当代悲剧文化与先前含有积极成分的悲剧不同,在权力欲与金钱欲交织的背景下发出一种深深的荒诞感、孤独感、恐惧感和绝望感,西方悲剧文化因此而进一步沉沦。

参考文献:

[1] 陈新安:《论西方悲剧性人物形象发展》,《今日南国》,2008年第5期。

[2] 马奇:《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 鲁迅:《再论雷锋塔的倒掉》,《语丝》,1925年第15期。

[4] 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张巧欢:《在守望中寻觅爱——〈麦田里的守望者〉异化主题再探索》,《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6] 罗素,李国山译:《罗素道德哲学》,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7] 包亚明主编,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 蒋天平:《疯狂:逮住香蕉鱼的童性——J·D·塞林格笔下的疯子》,《南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西方文化 篇7

文化误读是指不同的国家与国家之间, 民族与民族之间, 由于各自都保持着自己的传统, 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的国家或地区的价值观, 在衡量中因为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 而引起双方在认识和理解上出现了某些偏差, 并导致了双方彼此之间没有正确的去认识对方。文化误读包括很多方面, 譬如有对语言文字的误读, 对某些政策的误读, 对礼仪风俗的误读等等。文化误读因为理解上的偏差, 很容易让彼此双方之间发生误会, 因此, 尽量能站在别人的价值观来看待某一个问题是减少文化误读的一个最好的方法。

2 文化误读的情况

中国人经常对西方的很多东西理解有偏差, 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对别的国家不了解, 当然不仅是我们中国这样, 西方人对近代中国的认识也有些偏差。

2.1 关于人性的误读

首先是西方人对中国人性情况的误读, 试看下面几个例子。密迪乐在他的《杂录》中就写道:“尽管中国的圣哲们有许多教导人们真挚、诚实的好原则, 但是, 很少有人强调严格遵守真理。中国人不以撒谎为耻, 反以为荣。甚至孔夫子都相信, 小孩撒谎只要对父母有利, 就值得肯定。”密迪乐还写到:“尽管在中国不乏讲实话, 守诺言的人, 但是, 一般说, 他们还是被人们看成是臭名昭著的撒谎家。”约翰·汤姆森在《马六甲海峡, 中南半岛和中国》里写到:“据说, 由于中国人不讲真话, 在基督教国家的人们心目中, 他们的品质更让人瞧不起。”以上3个例子可以充分说明西方人和中国在说谎这个价值观上的偏差。出现这种原因主要在于双方对“说谎”这个词的理解, 在西方人眼中, 只要是没有按照原意表达就是说谎, 而中国人理解为, 是否说谎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情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该说谎的时候就得说谎,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善意的谎言。之所以双方会有这样的分歧主要是中国和西方的历史造成的。在中国的历史上, 只要是适当说谎的人给别人的印象都不错, 反而是那些所谓的讲真话的人却得不到别人好的评价。随着这种情况的不断增加, 中国人慢慢的基本适应了这种情况。但是西方人由于习惯了说大实话, 在他们的心目中对就是对, 错就是错, 即使有时候在需要说谎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去说, 哪怕去伤到别人的心灵的时候, 他们始终坚信中国古时候的一句谚语:“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但西方人和中国人的分歧并不只在是否应不应该“说谎”这个问题上。

我们从下面这个例子中还能看到西方人对近代中国人思想理解的偏差。道格拉斯在《中国的语言和文学》中提到:“在第一次英中战争和太平天国叛乱之后, 西方人相信, 中国人再也不能坚持他们的排外政策, 固守他们的习俗以防止外国的影响。特别是在1840年之后, 西方的外交官、商人、传教士给予那些开始同他们接触的中国各个阶层的人们所产生的影响、不断发展的联络设施、1850年之后日本的迅速发展, 都对中国施加了强烈而又特别的压力。”这个例子生动的说明了西方人完全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中国人的做法, 他们觉得中国人应该这样或者那样去做, 但事实上却让他们失望了, 发生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中国人特意在和他们找别扭, 完全是中国人的思想和西方人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当时中国的思想属于封建主义思想, 那时的中国人封建思想已经有两千余年了, 加之当时的中国还处在封建主义的统治制下, 因此中国人不会因为和西方人短短的几年接触时间, 就能改变自己的思想的。西方人简单地理解为中国人能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 显然是大错而特错了。他们把自己的价值观放到中国人那里显然是行不通的。

2.2 关于制度的误读

西方人在理解中国人的思想上面出现难于理解的情形, 不仅如此, 在理解中国的某些制度方面也出现了某种误读。试看下面一例, 倪维思在《中国和中国人》里写到:“西方人认为, 中国人在如何充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方面有许多优点。它使得教育及博大精神的文化得到了全社会的尊重, 并培养出一支好的官员队伍。这种制度往往还能起到限制皇权的作用。如果没有竞争性的考试, 那些比较重要的权力机关也许会被世袭贵族霸占, 低级的政府职位有可能归帝王的宠臣所有。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只看到了考试的表面现象, 诚然, 用考试来进行选拔人才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但是西方人没有想到这里面可操控性的东西很多, 这里面包括的内容很多。首先, 要想通过考试, 你就得学习, 要想学习, 你就得买书看书, 而穷人们是买不起书的, 既然买不起书, 也就根本谈不上去看书, 不去看书就想考上简直是天方夜谭, 因而所谓的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只是给那些家庭环境相对来说不错的人所设的, 贫困的人只能望而却步;其次, 在考试中也可能有不公正的体现。这是因为在考试中有作弊现象的存在,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小抄, 打小抄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个是自己偷着打小抄;另一个是用钱贿赂监考官, 使其在考试中让监考官徇私舞弊, 但既然有钱贿赂监考官这也说明只有家庭条件不错的人才能这样做;最后, 考试后也可以有操作性。毕竟卷子是人判的, 有许多考生会在卷子中做些记号, 当判卷人发现这些标有记号的卷子后, 并可以暗中做些手脚, 但同样需要的一个前提是还是需要钱把判卷人贿赂好, 这也说明了只有家庭宽裕的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因此, 说用考试的方式能选出人才也不能完全说对。必须指出的是, 考试是目前选拔人才的一种相对公平的方式, 虽然它也有某些不合理的地方。可西方人恰恰只看到了这种制度的表面性, 没有发现这里面的“内在”东西。在西方人看来, 一个制度是不可能有什么漏洞的, 但事情并不是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也许他们会通过正常的手段去完成这个考试, 可在中国这样的方法似乎行不通, 因为在中国那里, 可以有多种方法和手段去操纵这些东西。因此, 西方人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中国的制度, 而闹出种种笑话, 也就不足为奇了。

3 结语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人之间, 因为地区之间的文化和理解不同, 而彼此产生的文化误读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基于每个国家、地区和民族都经过了漫长的发展, 而且在各自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而, 让他们彼此之间的这些观点趋于一致也是不现实的。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把自己的价值观用来去理解别人的价值观, 在对事物的认识上也经常会以自我为中心, 而经常发生对对方的行为产生误解。

西方人对近代中国文化的误读正是因为以上的原因, 他们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什么是说谎, 什么是考试, 同中国的所谓对说谎的理解和对考试的认识出现了巨大的偏差, 也就造成了文化误读的情况。因此可以这样说, 同样的东西,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地区, 人们的认识是不同的。关于文化误读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本文仅仅是列举了几个例子, 但必须说明的是, 对某一个概念或者对某一件事的认识, 并不存在谁对谁错的情况, 西方人经常对中国的事情产生误读的情况;同样的, 中国人也会经常对西方的事情产生误读。

文化误读在生活中可能因为双方的误会, 而导致双方之间出现不和谐的因素, 但这些都是正常的, 为了尽量避免文化误读这种情况的发生, 双方之间可以多加强交流与合作, 互相认识和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 了解一下对方对这件事情的价值观是什么, 就可以减弱对文化误读的影响。

参考文献

西方文化 篇8

1 西方文化霸权的根源

西方文化霸权之所以能在全球不遗余力地全面扩张,说明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一种文化现象,它表现为一种民族特性,以强大的“硬权力”为基础,并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有着深刻的根源,具体表现在:

第一,雄厚的物质基础。“硬权力”是实现西方文化霸权的现实保证,主要是指一定国家和社会的军事力量、自然力量和其他有形的物资力量。亨廷顿指出,只有硬的经济和军事权力的增长才会提高自信心自负感,更加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自己的文化或软权力才会更优越,并大大增强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由此也可以看出,文化作为“软权力”只有建立在“硬权力”的基础上才能成为权力。

第二,独特的民族文化。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特性中孕育的坚定的“国民信仰”是产生“文化霸权”的内在原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深受基督教文明的影响,往往认为自己的民族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落后的。此外,基督教文明内在的扩张性与征服性,使得西方民族天然地具有一种向外扩张的心理,这种心理导致西方国家一味地追逐世界霸权。

第三,当今国际局势发生了变化。冷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到,单纯依靠军事干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转而通过向其他国家推行文化霸权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尤其是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使西方国家看到了利用文化进行“和平演变”的真正力量,同时也加强了他们运用文化手段来“西化”其他非西方国家的信念。

2 西方文化霸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经济已经融入全球化。与此同时,中国也开始了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不可否认,西方文化霸权对中国有正面的影响,加速了我国与西方各国的文化和科技相互交融。但是,西方霸权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应以负面影响为主。

2.1 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文化主权”

文化主权是国家主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意味着本国文化能够独立自主的发展和创新,并且同本国经济、政治发展保持一致,保护传统文化不受破坏。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着雄厚的实力向全世界推行文化霸权,严重侵犯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主权。

西方文化霸权主义鼓吹文化的全球化,其危害更严重。在他们看来,西方经济发展水平高,则其文化也应该是最先进的。因此,经济落后的国家,应以西方为中心,以西方的文化价值和政治经济制度为标准。“这种‘世界主义’让中国人以‘全人类’的名义去崇拜西方的文化价值,而对自己的国族的文化价值,对自己的‘国族性’或‘国性’不予珍惜,对自己的历史(甚至建国后前30年的历史)轻易否定,导致中国人普遍缺失国族自尊和文化自尊。没有国族自尊,谁还会有‘国族’观念?没有文化自尊,谁还能抵抗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价值观(政治、经济、伦理、艺术……)潮水般的入侵”?(2)西方文化渗透,导致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迷信于西方的文化价值,并逐步丧失自身的“文化主权”,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

2.2 西方文化霸权的扩张,导致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否定与打压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文化霸权的扩张,中国更多地是从横向大量“移植”文化,致使对中国自身的民族文化产生怀疑甚至曾被全权否定,结果将会出现中国传统文化断裂的严重局面。

一方面,西方文化的渗透冲击着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当今文化日趋全球化,西方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和道德观念对我国的道德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国家推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道德、价值观念,引导第三世界的青年人生观时尚化、自由化和浅薄化,长此以往,最终会出现意识形态的西方化。

另一方面,西方强势文化对我国的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族凝聚力。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蕴含着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如果丧失了民族文化的特性,这个国家也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当代西方国家将资本主义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生活方式,对我们发生着影响,进而可能扭曲本民族文化,而这种异质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民族文化受到挑战或者质疑,民族认同的范畴就会出现危机,随之而来的民族凝聚力的涣散。

2.3 西方文化霸权渗透到经济领域,影响中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出现较大的文化逆差,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经济优势,附加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促销”,在全球范围内有目的地推行隐含其中的西方意识形态,以此进行不平等的文化侵略。仅拥有“全球第一品牌”的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根据著名调查机构AC尼尔森公司在2002年的市场检测结果,“可口可乐系列产品在中国饮料市场的占有率目前已经超过了50%”。(3)在中国各个城市,几乎随处都可以看到有关可口可乐的广告。可以说,可口可乐占据了中国大部分市场,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表面的经济现象,而应看作中国文化被“西化”后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现象。

3 中国积极应对西方文化霸权的对策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我们绝不能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漠然视之,而应该站在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积极应对并制定相关政策,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更好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确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1 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为我国文化繁荣提供物质保障

文化霸权的基础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能在国际文化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它们有着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因此,反对西方文化霸权、抵御西方文化霸权的关键在于发展自己。中国应该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心一意谋发展,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全面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

3.2 独立自主地发展和创新中国文化,建设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1)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诸如对待人类本身修养的“仁义礼智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待外部环境的“天人合一”等等。但它的劣根性如专制集权、迷信等思想则应该彻底批判和摈弃。因此,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普及大众,深入人心。

(2)借鉴西方文化的先进成分。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必然含有人类智慧的结晶。西方文化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今天,说明它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对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借鉴西方文化的先进成分,加强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达到自身文化的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目的。

(3)发展创新中国文化,树立并强化现代意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创造出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文化。

3.3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

“面对日益明显的全球化趋势,文化领域和文化产业成为各国保护独特的文化措施中的最敏感的一环。这种做法非常有必要。”(4)因而,我们应不断推进文化机制和机制创新,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将新兴技术与文化发展结合起来,通过采用高新技术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

总之,“全球化是西方经济、政治、文化向全球渗透、蔓延的整体过程。全球化有不同的层面,有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我们不仅要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有清醒的认识,有正确的决策,更要警惕西方的文化全球化,对西方的文化霸权、话语霸权要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抵制”。(5)

摘要:当今世界处在一个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时代,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极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面对这种文化霸权主义,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本文试图在分析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基本特征基础上,寻求中国文化发展的出路。

关键词:全球化,西方文化霸权,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①孟健.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影视文化的反弹[J].现代传播,2001(1):6-8.

②河清.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0.

③可口可乐成饮料大赢家[N].北京青年报,2002(9).

④吴兴南,林善炜.全球化与未来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26.

趣谈西方文化中的马 篇9

正因为这样, 与horse有关的每个习语后面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一、straight from a horse's mouth

这个习语与马的年龄有关。断定马的年龄最好的办法是看它的牙齿。马一次长出两颗牙齿, 以后每年长两颗新齿, 赛马时下赌注的人要了解马的状况, 没有人愿意在一匹老马身上下赌注。而要断定马的年龄, 只要看一看它的牙齿就知道了。所以, straight from the horse's mouth (直接从马的嘴) 意思是“直接从有关人那里听来的”。如:

They are going to be married, I got the news straight from the horse's mouth_their minister。 (DAI)

他们快要结婚了, 我是直接从牧师那里知道的。

二、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

这则习语也与赛马有关。假如别人送你一匹赛马, 你却要查看它的嘴, 想知道它的年龄, 别人会认为你不友好, 或者以为你对这个gift horse不满意。所以, 它指对送给你的礼物吹毛求疵, 评论礼物的好坏。如:

John gave Joe a basketball but Joe complained that the ball was old. His father told him not to 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 (DAI)

约翰送给乔一个篮球, 但乔却抱怨球太旧, 乔的爸爸警告他不要对别人送的礼物吹毛求疵。

三、play the horses意思是赌赛马

No wonder his wife is penniless; he is always playing the horses and losing his money. (CDIP)

难怪他妻子身无分文, 他老是赌赛马, 把钱都输光了。

四、talk horse

1.指谈马, 特指谈论赛马的事

2.吹牛

I heard the ladies talk horse。 (CDIP)

我听到那些女士谈论赛的事。

五、dark horse

十九世纪英国作家本杰明·狄斯雷利出版了小说《年轻的公爵》。小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赛马, 夺标呼声最高的良种马一路领先, 眼看胜券在握, 不料, 一匹从未被注意的黑马以疾风扫落叶之势冲过看台, 一举夺魁。从此dark horse一词不胫而走, 成为国际体坛惯用语, 形容异军突出, 爆出冷门, 令人刮目相看;泛指实力难测的竞争者。如:

It's yet very uncertain who will be candidates for the U.S.President this year, whether some distinguished statemen already talked of or some dark horse. (CDIP)

谁是今年美国总统候选人, 现在还难说, 也许是人们已经谈论到的某些知名的政治家, 也许是个冷门人物。

六、a horse of another (a different) color

这个习语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来自于William Shakespeare的戏剧《查理三世》, “一匹驮着死神的苍白的马”光顾了暴君查理三世;另一种说法与赛马有关, a horse of a different color指系不同绶带的马。马参加比赛或其它竞赛时各自系不同骑手的绶带。失败的骑手就把绶带输给系着另一种绶带的马 (a horse of another color) 。尽管两种说法不一, 但这个词组的用法却用得很广泛, 指“完全另一回事”。如:

We're not discussing your extravagance. That's a horse of an entirely different color. (CDIP)

我们不是在谈论你的挥霍浪费, 那完全是另一回事。另外, a horse of the same color指同一回事。

七、back (bet on ) the wrong horse

在赛马时, 如果对情况估计不好而赌错了马 (bet on the wrong horse) , 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 它引申为支持错了人, 对未来情况作了错误的估计。如:

To count on the small family farm as an important thing in the American future now looks like betting on the wrong horse. (DAI)

把依靠小型家庭农场做为美国前途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现在看来是估计错了。

Horse不仅与赛马有关, 还与大人物有关。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习语:Change horses in the middle of a stream (中流换马) 。该习语出自美国第十六届总统Abraham Lincoln之口。当年他竞选连任时, 遇到重重困难。他曾对选民们说:Don't change horses in the middle of a stream。意思是说:即使你们对我不满意, 但目前美国不是换总统的时候。这句话常被竞选连任的官员引用, 指不要中途更换领导人, 否则的话, 情况会更糟。如:

When a new president is to be elected during a war, the people may decide not to change horses in the middle of a stream. (DAI)

如果在战争期间选举新总统, 人们或许不赞成临阵换将。

另外, 形容一个人非常健壮时, 中国人说“壮如牛”, 而英语中却不用牛 (ox) 而用as strong as a horse。如:

She works long hours, yet seems to feel no ill effects from it.She must be as strong as a horse. (CDIP)

她每天工作时间很长, 可是对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 她身体想必非常健壮。

形容一个人“饭量大”时, 中国人常说“像猪一样的能吃”;在英语中, 则说eat like a horse.如:

He could now eat like a horse.

他现在饭量大。

形容一个人能“吃苦耐劳”时, 中国人说“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 在英语中, 则说work like a horse。如:

I'll give a three years' contract, I'll give you eight pounds a week and you'll have to work like a horse. (W.S. Mangham, “Theatre”Ch. II )

我跟你订三年合同, 每星期给你八英镑, 可是你得拼命干活。形容一个人“趾高气扬, 耀武扬威”时, 中国人说:“像公鸡一样地高傲”;英语中除了用as proud as a peacock, 还用get (ride) on the high horse. 如:

He is a amusing fellow, but he is a bit too fond of riding the high horse. (CDIP) 他倒是个有趣的人, 不过有点儿趾高气扬。

如果一个人工作勤恳踏实, 是一个骨干分子, 英语中用a whell horse来表达;如果一个人干活主动, 工作自愿, 我们就称他a willing horse;如果一个人从内部搞破坏, 是内奸, 或者一个诡计, 我们说a wooden horse或者a Trojan horse;已经解决的问题、琐事, 我们称之为dead horse。有关horse的谚语有许多, 如:

1.A good horse is never an ill color。良马无劣色。

2.A good horse should be seldom spurred。好马无需鞭策 (工作积极的人, 不必多加催促) 。

3.A short horse is soon curried。矮马容易刷洗; (小事易办) 。

4.It's a good horse that never stumbles。马有溜蹄, 人有失错。

5.One man may steal a horse , while another may not look over the hedge。

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

6.When two ride on one horse, one must ride behind.

两人骑一匹马, 总有一个坐在后面。 (意指只能有一个人当第一把手)

7.You can lead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 not make it drink。

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 但你无法强迫它喝水。 (指有些事须本人自愿, 强迫无济于事) 。

注:本文例句均出自:

DAI-A Dictionary of American Idioms, 1975,

中西方人名文化赏析 篇10

1. 中国人名是创造性的, 西方人名是传续性的。

虽说中西人名一般都由名和姓两部分组成, 但是它们的产生途径却大不相同。中国人的姓是传承性的, 而名字是创造性的;西方人的姓是创造性的, 而名字是传续性的。比如, 中国人一个族系一个姓氏, 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恒久不变, 所以中国人的姓只有区区数“百家”。但是, 中国人的名字是自由创造的, 所以中国人名数量浩繁。然而, 西方人名多半是直接借用神仙、圣徒、英雄、伟人的名字, 而且是不断传续, 亘古不变。一个名字可以在一个家族中一代一代反复使用, 同一地区可以有许多人叫同样的名字。因此, 西方人名的数量很有限。相反, 西方人的姓却是创造性的。比如“约翰”是源自圣经的人名, 后来就从这个人名衍生出了约翰斯 (Johns) 、约翰逊 (Johnson) 和约翰斯顿 (Johnston) 三个姓氏。“威廉”也是一个源自远古时期的名字, 后来也从这个名字衍生出了威廉斯 (Williams) 和威廉森 (Williamson) 两个姓氏。此外, 西方人又以人的相貌、职业、住地或血缘关系为依据创造出了许多姓氏。如Armstrong、Longfellow、Beard、Black、Breasted是以相貌特征为根据创造的姓;Brewster、Carpenter、Carter、Taylor是以职业为根据创造的姓;Beaverbrook、Bodley、Bolingbroke、Bernstein、Blackwood、Bradford、Bromfield是以住地为根据创造的姓;Adams、Addison、Aveling、Behrman、Mc Arthur、O'neil是以血缘关系为依据创造出来的姓。因此, 西方姓氏的数量远远大于名字的数量。据统计, 英、美人现在使用的姓有35000个, 而常见的西方人名却只有区区1000多个[2]。我们查阅了美国纽约全球通信公司1989出版的《婴儿名字百科全书》 (以下简称《百科全书》) , 书中总共收录了西方人名1362个, 这基本上囊括了所有常见的西方人名。

由于西方人名是传续性的, 所以今天的人名与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以前的人名完全相同。我们发现《百科全书》1362个名字当中有1043个来自古典语言。其中, 来自希伯来语的114个, 来自拉丁语的211个, 来自希腊语的126个, 来自古英语的383个, 来自古法语、古德语、古西班牙语、古挪威语、古条顿语的209个[1]3-64。这些源自古代语言的名字大多数是古代人物的原名。例如, 该隐 (Cain) 和亚伯 (Abel) 是亚当和夏娃的儿子, 亚伯拉罕 (Abraham) 是诺亚的孙子, 以撒 (Isaac) 和利百加 (Rebecca) 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儿媳, 扫罗 (Saul) 和大卫 (David) 是以色列人最早的两位国王, 等等。虽然这些人物距今已有数千年之久, 可是他们的名字不但一直沿用至今, 而且还会继续沿用下去。

另外, 西方人的姓原本只是针对本人, 以示区别, 并不传代。姓氏世袭现象始于中古时期的贵族、世家, 后来才逐渐扩展到平民百姓[2]262。据记载, 古代英国人只有名没有姓, 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10世纪, 直到1066年诺曼底人入侵英国才把姓氏制度带到英国[3]。但是, 中国人从远古时期的部落图腾, 到后来的宗族姓氏一直都是备受重视的族群标识符号。对于中国人来说姓比名字更重要, 一个人可以轻易改名却不能轻易改姓。但是西方人对于姓氏的重视程度远不及他们的名字, 姓可以改但名字不能改。比如, 女子结婚后就要改姓丈夫的姓, 有的人为了避免重姓或者为了继承遗产就可以将父母的姓连在一起形成新姓。例如Lloyd-Jones、Bartlett-Smith就是这样形成的复姓[3]102。这说明西方人对宗族、世系、血缘关系的重视程度远不如中国人。

2. 中国人名与时俱进, 西方人名恒久不变。

由于中国人名是创造性的, 所以我国古代人名与现代人名迥然不同, 而且如今每过二三十年人名的用字和取义就有明显的不同。因此, 中国人名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和体现时代的变迁。例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名往往以新中国成立为理据, 所以“解放”、“胜利”、“建国”、“新华”成为热门的字眼;七十年代“文革”是时代特征, 于是“卫东”、“向青”、“红卫”、“拥军”又成为时髦字眼。到了改革开放的今天, 虽然政治事件已不再是名字的理据, 但名字依然能够体现时代变迁。然而, 由于西方人名是亘古不变的, 所以就不能与时俱进。比如, 虽然现在已进入后工业时代, 可是大多数西方人名反映的依然是远古时代的思想内涵和社会面貌。例如, 亚瑟 (Arthur) 是“高贵的、王室的、接近王位的人”;维吉尔 (Virgil) 是“手持节杖的人”;布伦希尔达 (Brunhilda) 是“身穿铠甲准备上战场的少女”;菲茨杰拉德 (Fitzgerald) 是“善于将羽毛装到箭上的人”, 等等。

亘古不变的名字虽不能与时俱进, 却能像化石一样凝固历史, 所以通过人名可以了解古代社会面貌。例如, 在《百科全书》中有215个以“地望”为理据的名字和312个以身份、职业为内涵的名字, 它们出自中古英语、古挪威语或古条顿语, 保存了西方中古时期的社会风貌。例如:丘吉尔 (Churchill) 是“住在山上教堂附近的人”;弥尔顿 (Milton) 是“住在城镇磨坊附近的人”;普莱斯勒 (Presley) 是“住在牧师家的草地附近的人”;拉尔斯顿 (Ralston) 是“住在拉尔夫的庄园里的人”, 等等。

现代人取用这些名字只是追求一种意趣, 名字与人的实际状况已经完全脱钩。但是最早使用这些名字的人肯定是以他们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的。我们知道, 中世纪的欧洲分为许多小的公国, 国王把大片土地的经营管理权交给大地主或者作战有功的战士, 这些地主和战士叫做封臣, 他们的封地叫做采邑。那些失去土地的中小地主和自由农以及从镇上逃难而来的市民逐渐沦为农奴。封建地主住在采邑中央的石头城堡里, 城堡附近是农奴居住的村庄, 多数村庄都有一座教堂、一个磨坊、一个面包房和一个酿酒坊。村庄的外围是森林、草地、牧场、山丘、田野。农奴在采邑上耕种田地、放牧羊群, 或者剪羊毛、织布、钉马掌、制造马具、打造马车、烤面包、酿酒, 等等, 还有一些人在领主家里当管家、做佣人[4]。可见, 上述人名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十分吻合, 可以说人名是古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3. 中国人名旨在言志、载道, 西方人名旨在言事、纪实。

中国人名多以宣扬道德、性情、人格、志向, 以“言志”、“载道”为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然而, 由于受“原罪论”熏陶, 西方人认为道德是靠不住的, 只有做事才能体现人的价值。所以, 他们认为有才即有德, 无能即无德。这样的人生观导致了西方人注重实际和讲究实利的行为准则, 所以西方人名多以才智、能力、身份、地位、财富、职业、相貌等具体事物为内容。

西方人之所以爱用具体事物作为名字的理据, 一方面是由他们的审美观决定的, 另一方面也与古代西方人的文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地说, 文化层次越高的人越善于理性思维, 文化层次越低的人越习惯于感性思维。所以, 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偏好含蓄、高雅、富有文化内涵的名字, 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爱用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作为名字的理据。比如, 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名字比较优雅、含蓄、耐人寻味, 而山野村夫的名字就比较朴素直白, 如石头、砖头、二狗、七斤、黑蛋、满囤, 等等。封建时代欧洲的教育十分落后, 只有僧侣阶层才有文化, 王公贵族尚且不太识字, 下层农民更是目不识丁[4]95。因此, 他们在起名字时总是以具体事物为依据。虽然现代西方人的文化程度大大提高了, 但是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却不会轻易改变, 所以这种人名文化一直持续至今。

以上我们对中西人名进行了赏析和对比研究。从中获得三点知识: (1) 中国人名是创造性的, 西方人名是传续性的, 因此中国人名多于姓氏而西方人的姓多于人名; (2) 中国人名与时俱进, 能够反映时代变迁, 但是西方人名恒久不变, 它们像化石一样凝固历史; (3) 中国人名言志、载道, 西方人名言事、纪实。

参考文献

[1]The Encyclopedia of Baby Names[Z].published by Globe Communications Corp.New York, 1989.

[2]楼光庆.从姓名看社会文化[A].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8) .

[3]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Z].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10) .

趣谈西方文化中的马 篇11

正因为这样,与horse有关的每个习语后面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一、straight from a horse's mouth

这个习语与马的年龄有关。断定马的年龄最好的办法是看它的牙齿。马一次长出两颗牙齿,以后每年长两颗新齿,赛马时下赌注的人要了解马的状况,没有人愿意在一匹老马身上下赌注。而要断定马的年龄,只要看一看它的牙齿就知道了。所以,straight from the horse's mouth(直接从马的嘴)意思是“直接从有关人那里听来的”。如:

They are going to be married, I got the news straight from the horse's mouth_their minister。(DAI)

他们快要结婚了,我是直接从牧师那里知道的。

二、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

这则习语也与赛马有关。假如别人送你一匹赛马,你却要查看它的嘴,想知道它的年龄,别人会认为你不友好,或者以为你对这个gift horse不满意。所以,它指对送给你的礼物吹毛求疵,评论礼物的好坏。如:

John gave Joe a basketball but Joe complained that the ball was old. His father told him not to 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DAI)

约翰送给乔一个篮球,但乔却抱怨球太旧,乔的爸爸警告他不要对别人送的礼物吹毛求疵。

三、play the horses 意思是赌赛马

No wonder his wife is penniless; he is always playing the horses and losing his money.(CDIP)

难怪他妻子身无分文,他老是赌赛马,把钱都输光了。

四、talk horse

1.指谈马,特指谈论赛马的事

2.吹牛

I heard the ladies talk horse。(CDIP)

我听到那些女士谈论赛的事。

五、dark horse

十九世纪英国作家本杰明·狄斯雷利出版了小说《年轻的公爵》。小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赛马,夺标呼声最高的良种马一路领先,眼看胜券在握,不料,一匹从未被注意的黑马以疾风扫落叶之势冲过看台,一举夺魁。从此dark horse一词不胫而走,成为国际体坛惯用语,形容异军突出,爆出冷门,令人刮目相看;泛指实力难测的竞争者。如:

It's yet very uncertain who will be candidates for the U.S. President this year, whether some distinguished statemen already talked of or some dark horse.(CDIP)

谁是今年美国总统候选人,现在还难说,也许是人们已经谈论到的某些知名的政治家,也许是个冷门人物。

六、a horse of another(a different)color

这个习语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来自于William Shakespeare的戏剧《查理三世》,“一匹驮着死神的苍白的马”光顾了暴君查理三世;另一种说法与赛马有关,a horse of a different color指系不同绶带的马。马参加比赛或其它竞赛时各自系不同骑手的绶带。失败的骑手就把绶带输给系着另一种绶带的马(a horse of another color)。尽管两种说法不一,但这个词组的用法却用得很广泛,指“完全另一回事”。如:

We're not discussing your extravagance. That's a horse of an entirely different color.(CDIP)

我们不是在谈论你的挥霍浪费,那完全是另一回事。另外,a horse of the same color指同一回事。

七、back (bet on )the wrong horse

在赛马时,如果对情况估计不好而赌错了马(bet on the wrong horse),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它引申为支持错了人,对未来情况作了错误的估计。如:

To count on the small family farm as an important thing in the American future now looks like betting on the wrong horse.(DAI)

把依靠小型家庭农场做为美国前途的一个重要的部分,现在看来是估计错了。

Horse不仅与赛马有关,还与大人物有关。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习语:Change horses in the middle of a stream(中流换马)。该习语出自美国第十六届总统Abraham Lincoln之口。当年他竞选连任时,遇到重重困难。他曾对选民们说:Don't change horses in the middle of a stream。意思是说:即使你们对我不满意,但目前美国不是换总统的时候。这句话常被竞选连任的官员引用,指不要中途更换领导人,否则的话,情况会更糟。如:

When a new president is to be elected during a war, the people may decide not to change horses in the middle of a stream.(DAI)

如果在战争期间选举新总统,人们或许不赞成临阵换将。

另外,形容一个人非常健壮时,中国人说“壮如牛”,而英语中却不用牛(ox)而用as strong as a horse。如:

She works long hours, yet seems to feel no ill effects from it. She must be as strong as a horse.(CDIP)

她每天工作时间很长,可是对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她身体想必非常健壮。

形容一个人“饭量大”时,中国人常说“像猪一样的能吃”;在英语中,则说eat like a horse.如:

He could now eat like a horse.

他现在饭量大。

形容一个人能“吃苦耐劳”时,中国人说“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在英语中,则说work like a horse。如:

I'll give a three years' contract, I'll give you eight pounds a week and you'll have to work like a horse.(W.S. Mangham, “Theatre”Ch. II )

我跟你订三年合同,每星期给你八英镑,可是你得拼命干活。形容一个人“趾高气扬,耀武扬威”时,中国人说:“像公鸡一样地高傲”;英语中除了用as proud as a peacock, 还用get(ride)on the high horse. 如:

He is a amusing fellow, but he is a bit too fond of riding the high horse.(CDIP)他倒是个有趣的人,不过有点儿趾高气扬。

如果一个人工作勤恳踏实,是一个骨干分子,英语中用a whell horse来表达;如果一个人干活主动,工作自愿,我们就称他a willing horse;如果一个人从内部搞破坏,是内奸,或者一个诡计,我们说a wooden horse或者a Trojan horse;已经解决的问题、琐事,我们称之为dead horse。有关horse的谚语有许多,如:

1.A good horse is never an ill color。良马无劣色。

2.A good horse should be seldom spurred。好马无需鞭策(工作积极的人,不必多加催促)。

3.A short horse is soon curried。矮马容易刷洗;(小事易办)。

4.It's a good horse that never stumbles。马有溜蹄,人有失错。

5.One man may steal a horse , while another may not look over the hedge。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6.When two ride on one horse, one must ride behind.

两人骑一匹马,总有一个坐在后面。(意指只能有一个人当第一把手)

7.You can lead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 not make it drink。

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喝水。(指有些事须本人自愿,强迫无济于事)。

注:本文例句均出自:

DAI-A Dictionary of American Idioms, 1975,

外语学习与西方文化 篇12

在以往的外语教学活动中,人们由于受美国的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的影响,只强调句法,强调语法层面上的正确性,很少有人顾及在实际情景中语言使用的适宜性,即跨文化交际的得体性和有效性;人们忽视了从词义到语用,从文化知识到有效交际等问题。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仅有外语语言知识,不具备外语语言能力,更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就偏离了外语教学的目标,失去了学习外语的意义。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的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显而易见,在外语教学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固然重要,但目的语的文化知识更为重要,它能使语言知识得以实际运用,决定着跨文化交际的成效。

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还是文化的结晶,更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既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过来,文化涵盖着承载其内涵的语言,同时制约着语言形式,并不断地将自身的精髓注入到语言之中,成为语言的文化内涵,成为语言表现的基本内容。如果没有语言,文化就将无法传承;如果没有文化,语言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2 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为学生“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注重各项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注意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换言之,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既有语言知识,又有语言能力;既有交际能力,又有沟通效果的外语专门人才。要达到这一理想的目标,就要处理好语言知识和西方文化知识的关系,使学生在学好、熟练掌握遣词造句、基本语法的同时,洞悉西方文化的精髓,了解西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构成其人文文化的主要内容。因此,外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音、词汇及语法等纯语言知识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传授文化知识内涵。学习外语的过程,同时也是目的语文化知识习得的过程。只有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也才能学以致用,得体地、有效地完成涉外工作任务。

2.“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及其区别

2.1“语言错误”是在交际时出现了语法方面的不合适或者使用了和标准英语有距离的句子结构或语篇行为。

语言错误的出现大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交际者受自身的语言水平所限制,交际时出现了种种语法错误,如措词问题、词序问题、句型问题、时态问题,等等;第二是交际者在交际时由于心理等因素,如紧张、害羞、遗忘等所出现的语无伦次的语法错误;第三是交际者在交际时由于母语的干扰或者是因为粗心大意而出现的一系列语法错误。以上几种语言错误在交际时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交际的质量和效果,但往往不会引起交际对方的反感而使得交际能够得以持续。

2.2“文化错误”是在交际时交际的一方使用了“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觉得不合适或者不能接受的语言或行为”。

文化错误的出现也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交际者自身目的语文化知识的缺乏,不了解西方文化的基本内涵,用自己母语文化知识的习惯无知地触犯了交际对方的隐私或者禁忌的范畴。第二是在交际时交际一方因粗心大意而忽视了交际对方的文化背景,说了或者做出了对方难以接受的语言或行为。第三是交际一方明了对方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因种族歧视而故意说了或者做了触犯交际对方的隐私或者禁忌的范畴。无论什么样的文化错误,都会严重影响交际双方的情绪情感,有时甚至会引起严重冲突,发生大规模群殴,甚至发生战争。

2.3“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的本质区别。

在交际过程中,语言错误是可以得到交际对方的原谅的。因为从本质上来讲,语言错误只是在语言运用方面的技能欠妥或者表达上的不适宜,而交际一方的当事人并无任何恶意。因此,语言错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交际的效果,但绝对不会引起交际对方的反感而终止交际。相反,文化错误要比语言错误让人更加难以接受,因为交际对方有时会误认为另一方存在主观上的故意,他可能认为你是在有意侮辱,或者故意歧视他的民族或他本人,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应该得到同等的重视。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融入语言知识的传授中,使两者有机地结合,使语言知识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文化背景知识的习得过程。

3.“文化错误”的类型及应对措施

3.1“文化错误”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是不适宜的。比如称谓上的错误,与外国人打招呼或告别的错误,等等。第二类是文化习俗方面不可接受的错误。比如常常给别人不适当的建议或者以“自贬”来表示谦虚的行为。第三类是不同价值观的冲突问题。比如不同文化的“隐私”和禁忌的范畴的不同:在中国,人们常谈的话题,而在西方国家可能就是隐讳莫及的隐私。第四类是学生对西方文化认识的片面性。他们常常以点带面,把西方社会的某一种现象归纳成西方社会的普遍问题。这些文化错误应该首先在态度上认真对待,这样才能有效纠正。

3.2 应对措施。

第一,加强学生对表面上明显的文化特征的识别。比如开车左右舵的区分。第二,通过比较的手段发现两种文化的迥异之处。比如中国的传统疗法“刮痧”在西方引起的强烈反应。第三,通过分析后可以接受的东西。比如有一澳籍越南年轻男子因贩毒于2005年在新加坡被处以绞刑。在运尸飞机抵达墨尔本机场的当天,有数千人在机场点亮蜡烛迎候(其中有其家人,朋友,但大部分是陌生人),他们的痛苦怜悯之情令人难以想象,就连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的霍华德也前往教堂吊唁之事,若不经分析中国人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第四,学生应该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感受对方的文化。人们常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文化习得也一样。学生应时时处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感受其文化内涵、领会其文化精髓,如此才能真正理解、融入其文化之中。

结语

尽管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人们已经认识到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教学理念,但我们还应该反复强调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强调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润滑作用。如何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如何更好地把文化知识的习得和语言知识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所获,成为既有扎实的外语功底,又有渊博的文化背景知识的高级外语专门人才,是外语教育者仍然要面对的一个挑战。

摘要:本文在“语言与社会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作为社会和文化成员的人以及使用语言的环境”的理论框架的指导下, 重点探讨从语言系统进而到语言的功能, 从纯语言形式进而到在实际情景中使用语言形式的文化知识的引入, 旨在改变外语教学中只重视语言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不重视文化知识渗透的错误倾向, 从而使外语教学更好、更快、更科学地高效发展。

关键词:外语学习,西方文化,关系,区别

参考文献

[1]Andrew D.Cohen.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2]Peter Stockwell.Sociolinguistics[M].The Taylor&Francis Group, London, 2002.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年.

上一篇: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方法下一篇:蜡油加氢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