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大学文化

2024-08-22

中西方大学文化(共11篇)

中西方大学文化 篇1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任何文化的内容都可通过语言来反映。各个国家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其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深深地蕴藏在各国特有的语言当中, 制约着语言行为的发生。因此语言教学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教学, 而且包括文化知识的教学。但由于不同的民族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并成为语言交流的障碍, 因此语言教学不能仅局限于传授语言知识, 还应包括文化的导入。英语和汉语是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 体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西方不同的语言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交流上的障碍, 即文化差异。我国学生都是在本国学习英语, 生活在单一的文化背景中, 必然存在语言与文化的局限性。因此, 西方文化导入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西方文化导入现状分析

在英语教学中, 听力是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听力教学是提高英语综合交际能力的中心环节。在英语听力教学领域, 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采取单一而固定的模式, 即教师讲解单词, 教师放音, 学生做听力练习, 教师与学生核对答案。这种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听力测试而非听力教学。这样的教学过程单调枯燥, 既调动不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更达不到教学目标。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 正如Humboldt所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 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 文化的任何内容都可通过语言来反映。重视文化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然而,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 教师及学生对语言知识较为重视, 而忽视了对输入信息知识内涵和文化差异的理解。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在英语听力教学中, 以往“以书本为中心”、“以增长语言知识为目标”之类的传统理念应该改变, 把文化导入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必要的。

三、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西方文化导入的途径

英语听力教学中导入文化的方法和途径很多, 但所谓“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不同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和途径。

1. 课堂讲授时融入西方文化。

教师讲授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这要求教师在听之前就材料里出现的学生可能感到困惑的文化现象进行讲解。尤其是要对附着文化内容的词汇进行阐释。如下例:

M:Please buy two packs of cigarettes for me while you are a the store.

W:I am not going to any store.I’m going to see Aunt Mary, but I will get them for you at the gas station.

Q:Where will the woman stop on her way?

A) at a cigarette store.B) at a bus station.

C) at a gas station.D) at Aunt Mary’s.

答错的学生大多是由于缺乏文化背景知识, 不知道国外的gas station不仅出售汽油, 而且出售香烟等日用品这一文化现象, 直接把C) at a gas station这个正确答案排除。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 把语言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这样会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 教师要改变“为语言而学语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向语言知识教学与文化内容传授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 要适时适当地讲解一些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人文、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观念等知识。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 加深印象。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渗透和引导学生去了解有关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社交礼仪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知识,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 多介绍西方特色词汇、习语和典故。

英语中有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 文化因素决定词汇的社会涵义, 制约着词汇使用的得体性。文化中的习语的意义往往借助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典故而形成, 约定俗成地构成整体意义。从习语的角度进行西方文化教学是卓有成效的。因为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 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 进行习语的学习, 既能学到语言, 又能学到文化。

例1:No one is certain how much energy“the Big Apple”consumes, but the amount must be enormous.

同学们听到以上句子时一定很茫然, 不能理解“the Big Apple”的意思, 更谈不上理解整句话的意思了。“the Big Apple”是纽约的别称, 其中涉及美国的地理知识。“the Big Apple”就是一个典型的西方文化习语, 如果学生没接触过, 就会造成文化误读, 听力课当然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例2:Those were days when the sun never set on the British flag nor rose on many an East End home.

要听懂这个句子, 关键是要弄清楚“East End”指的是什么。从地理上看, 伦敦可以被划分成东区 (East End) 和西区 (West End) 。其中西区属于富人区, 而东区则是贫民区。本句中的“East End”有其特定的政治含义。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那是日不落帝国的黄金时代, 也是伦敦贫民区千家万户不见天日的岁月。”

听力课堂中, 适时介绍西方特色词汇、习语和典故, 介绍英语国家的地理、风俗习惯、民族、宗教、制度、饮食习惯、历史等有别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知识, 能使学生全面地了解英美国家, 认知文化差异, 能使学生的听力技能更胜一筹。

3. 利用多媒体现代设备, 西方影视材料导入文化。

教师要尽可能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教师平时要注意收集有关文化方面的既有知识性又富有趣味性的音像制品、画报、文字或网上图片资料, 并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和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形象生动地了解英美等国家的地理概况、生活习惯、社交礼仪、宗教信仰、历史沿革等文化背景知识, 激发学生想要全面认识了解英美等国家文化和价值观的兴趣。

对西方文化的感悟应该来源于实践, 因此教师应充分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 以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 更好地来认知文化差异。如: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录像,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西方国家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丰富文化知识, 扩宽视野。

此外, 教师还可以在听力课堂中简要介绍西方国家的重大节日, 像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万圣节等, 让学生了解西方节日文化, 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英文原著、英文报刊、杂志等, 积累文化背景, 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 以提高学生在英语听力过程中的文化敏感性和理解能力。

四、结语

总之, 一切文化都有其独特性, 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的文化, 语言离不开文化, 文化依靠语言。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语言教学, 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了解文化差异对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有原则地导入文化差异并有针对性地教与学,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跨文化交际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曾宏伟.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4) .

[3]贾梦霞.论英语教学要重视文化教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1) .

[4]田得新.外语教学中的交际文化背景知识[J].外语教学, 1999, (1) .

[5]王伟华.社会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J].外语学刊, 1987, (2) .

中西方大学文化 篇2

??

一、大学外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文化的导入和课本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 根据实际授课内容,讲授相应的背景知识,把英美等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内容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快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实现对英语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培养起英语思维能力,以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成为真正合格的跨文化交际的人才。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

二、大学外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导入的方法 ?

1、文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

交际化外语教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语言教学思想体系和方法体系,这一教学方法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它把可理解的输入和输出看得同样重要,认为语言学习者通过输出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流利程度,生成更多可理解的输入,而且可以通过生成可理解的输出来加速第二语言学习。在教学上它十分重视交流活动,强调学习者之间的意念协商,其课堂活动有解决问题、做决策、观点交流、图画听写等形式。交际化外语教学带来的不仅是方法的改进,更是教学思想的转变。其教学理论明确指出,在交际化外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正确掌握语言形式,还要考虑语言文化。在大学外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根据需要对教材所涉及到的文化现象给予补充讲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活动来避免填鸭式的文化教学,如讲故事、小组讨论、小型戏剧、几分钟演讲、小组竞赛等。当谈到历史剧、文学小说的作品时,对人物的刻画、背景及性格的描写,进行专门讲解,否则学生不了解故事发生的政治背景,很难准确体会故事中主人翁心理变化过程。这些活动既达到了教授文化的目的,又丰富了课堂气氛,深受学生的欢迎。如笔者在讲授 “Jobs and Careers” 《工作与职业》一文时 (见高等教育出版社《体验英语》综合教程2 Unit 2), 就组织了同学在班级内进行模拟面试活动。 同学们的亲身参与, 使他们对整个面试过程及国外的面试文化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也为他们未来的求职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有利用图片展示法:此法可以展示说明某一个“文化现象”或具体操作。如:“Throwing the Sledge”(链子球),通过图片学生可以对此运动得到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介绍此项运动是从苏格兰流传开的等;又如“Pelotas”(回力球)——回力球又叫“小球赛”,最早起源于西班牙和法国,更广泛流行于拉丁美洲各国,人们称之为“杰莱”,意思是:“欢乐的节日”。

2、文化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

课堂文化教学主要给学生起示范引路作用,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单靠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不可能全面, 文化的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内, 课堂外的文化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补充,它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大学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多阅读文化方面的书籍,多听英文的故事、戏剧,多观看英文原版的录像和电影,主动地与外籍留学生、教师交谈,多参加英语角等活动,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巨大资源,以增加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3、开设专门选修课程及外籍专家讲座?

除了大学英语的必修课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来丰富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如为学生开设“电影欣赏-美国历史与文化”、“跨文化交际技能”、“美国社会与文化”、“英国概况”等课程。相信通过这些跨文化课程的学习,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会更加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鉴赏能力。为了充分利用校园中的文化资源,我们还可以邀请外教和外籍专家定期为学生开设讲座。通过讲母语的本族人(native speakers)来向学生传递最准确的异域文化和地道的表达方式。定期、限时、有的放矢结合某一章节进行一次或系列性的讲座。比如第一学期开设“英国概况”,第二学期开设“美国概况”。每门课都是由一系列相关的专题组成。文化讲座可以将支离破碎的文化信息重新整合构造,系统列出用以说明一个整体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Rosen shine & sevens,1986)。这种讲座可给学生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听写和观察能力。 ?

除了上述种.种方法外,束定芳,庄智象两位老师合著的《现代外语教学》中也提出了有关文化导入的主要方法如:融合法、实践法、和比较法。这些也可以作为我们教学的指导。(束定芳,庄智象 :130).总而言之,文化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文化,并通过文化学习语言。达到二者的完美结合是外语教学的最高境界。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既是文化的传播者,又是学习者。我们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平时又广泛涉猎英美文化作品,注意积累,采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争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英语水平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Bander, R, G. 1978. American English Retoric.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broad.?

[2] 邓耘.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3).?

[3]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47.?

[4] 王海银. 试论语言、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4).?

[5]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76,206,215.?

中西方大学文化 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英美文化作品 翻译策略 中西文化差异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因此在学习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时,要考虑到中西文化差异的背景,注重文化信息的转换,以便于完成翻译的文化交流的使命。下文中,笔者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探究了中西文化差异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

1.价值观的差异。中国文化是群体文化,西方文化是个人为中心,可见,价值观有很大差别。在英美人的意识里面,个人利益、个人自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他们往往都会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完全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更不会让外界因素限制自己的行为。中国则较为看重集体利益和整体价值,简单而言就是“先大家,后小家”,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且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

2.风俗文化的差异。风俗文化主要是指贯穿于交际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因此中国和西方国家的风俗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如,在我们国家,红色象征“喜庆”、“吉祥”和“幸运”等,其中像汉语中的“事业红火”主要是指事业兴旺,且红色也象征着进步和改革。在英语学习中,“red”除了表示颜色之外,习语中“see red”则是指大发雷霆、气的发疯等意思,“paint it red”主要指某些食物描绘成骇人听闻的样子等。通过上述案例发现,同一个字词,在不同的风俗文化背景下,所表达的意思和象征的意义也不尽相同,甚至会截然相反。

3.非语言文化的差异。人际交流活动不可能离开语言,但是语言也不是人们交流的唯一途径。交际过程中,人们的表情、姿态以及眼神等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下,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西方人见面喜欢拥抱,而中国人见面喜欢握手,以示友好。对西方国家而言,交流过程中眼光不看对方,则表示对方对当前交流的话题不感兴趣;对中国而来,交流过程中目光不看对方,则表示不尊重对方,同时还会让对方认为不礼貌。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

1.直译和意译语言。简单而言,直译就是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文语言风格,且能够将原文真实化呈现出来;意译就是片面的保留原文的内容,而不注重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方式都是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然而直译和意译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合理的运用直译和意义,才能够在保留原文语言风格的情况下,更深刻地理解原文,领悟原文的美感。

笔者在此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如,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译文中,“Nightfall, which in the frost of winters comes as a fiend and in the warmth of summer as a lover, come as a tranquilizer on this March day”.译者并没有采用直译的方式,将原句翻译成“夜幕降临,这在冬天的霜冻来临就像魔鬼,在夏天的温暖一个情人,就在这三月天镇静剂”。通过观察直译后的句子就可以发现,直译并不适合,而是需要采用意译的方式,将句子译成“在冬日严寒的时候,夜色来临,好似魔鬼;夏天闷热的时候,夜色来临,好似爱人;现在三月的时候,夜色来临,却能够使人内心平静”。意译的方式,不仅能够将原句的内容表达清楚,还能够有效地突出文学作品的韵律,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韵律之内,更能够在学生地内心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

2.对比译文和原文的语言风格。判断译文是否妥当,主要看译文和原文的格调是否相同,因此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不要急于翻译,而是要认真分析原作的写作风格,同时还要通过恰当的方式,掌握原作作者的基本情况和原作作品的创作背景,准确把握原作作者的的思想情感,以期能够将原作作者的审美情绪进行准确的表达,使原作的特征、美感,分毫不差的呈现出来。

在翻译过程中,要呈现视觉的美感,更要突出文学作品的美学特点。从某种角度来讲,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中西方国家、中西方民族之间的交流,定要注重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因此在学习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时,要留出时间了解文学作品创作的背景和时期,掌握一定地语言基础和文化背景,便于在翻译的过程中抓住语言的特征,同时还能够确保文学作品译文的真实性。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载体,它还能够准确反映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可见不同国家的文化之间定会存在差异。语言与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相互依存,因此在学习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时,一定要重视中西文化差异,确保译文的真实性、准确性,才能够使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得到锻炼和提升,更有助于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林竞.文化差异背景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策略[J].校园英语,2015(26).

[2]黄洪强,彭学.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35).

中西方大学文化 篇4

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人本主义

20 世纪50~60 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人本主义在70~80 年代得到迅猛发展。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潜能的自我实现, 对现代教育产生深刻影响。人本主义教学思想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 而且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包括情感、兴趣和动机的发展规律。在建设中西文化课程教学网站时要从人本主义出发, 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对知识的具体需求, 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激发学生的潜能。

1.2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知识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即学习者在自己已有的经验背景的基础上, 对外部输入的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 重新编码, 建构自己的理解。中西方文化课程教学网站要引导学生把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 。

2 中西方文化课程教学网站建设的意义

在大学英语课时日趋减少的大环境下, 中西方文化课程教学网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大有裨益。

2.1 丰富教学资源

传统纸板教材根据单元主题安排的课文和相应练习内容有限, 无法满足学生拓宽知识面的要求, 中西方文化课程教学网站可以为课堂教学内容提供有益的补充。形式多样的网络资源不仅提供文字资料, 而且还有图片、音频和视频文件, 可以弥补大学生英语学习环境的相对缺失,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 增加目的语的输入量。

2.2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大学公共英语的课时日趋减少, 教学内容并没有减少, 教师只能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讲授重点和难点。多看、多读、多听对于英文学习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选择教学网站上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作为课后作业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把教师传授的学习方法付诸实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必将使其受益终生。

2.3 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学生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即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入互联网,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 可以通过网络在网站的互动专区实现实时的信息交流, 向老师和同学提出问题, 寻求帮助。

2.4 加强东西方文化交流

中西方文化课程教学网站针对不同的主题选编了丰富的文字资料和音频、视频资料, 为学生提供目的语的有效输入, 帮助学生熟悉交流的文化背景, 积累中西方文化各个领域的表达方式和功能句型, 培养学生用英文介绍中西方文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教学网站建设的原则

3.1 适用性原则

中西方文化课程教学网站是对文化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因此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 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在建设教学资源网站时, 资源的选择要兼顾趣味性和规范性, 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 又能保证词汇和语法的标准化。语篇的难易程度合适, 不能过于简单, 毫无挑战, 也不能生词连篇, 晦涩难懂。

3.2 界面友好性原则

大学英语中西方文化课程教学网站的网页设计要美观大方, 在视觉方面给人以舒适感, 在功能方面易于操作, 便于人机交流。在网站资源科学分类的基础上, 课程学习网站的导航系统必须清晰明了, 即学习者能够迅速地找到目标学习内容, 避免浪费时间寻找学习资料, 防止“迷航”现象干扰学生的自主学习。

3.3 交互性原则

网络环境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网站的建设要为师生提供一个快捷、畅通的平台供其交流和沟通。教师的及时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学生之间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必然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有利于形成宝贵的学习资源, 拓宽学生的思路,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4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又称为“整体性原则”, 网站资源的选择要遵循文化知识本身具有的内在逻辑联系, 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 而不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碎片, 这样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检索和自如应用。大学英语中西方文化课程教学网站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历史等多个角度展开对中西方文化的介绍, 尊重学生从已知导向新知的认知活动顺序。

4 教学网站建设的内容

4.1 中国社会与文化

1) 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 激发中华儿女爱国热情的客观要求。教学网站在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部分包括以下内容:历史、哲学、文学、教育、科技和风俗节日等。2) 中国当代社会与文化。教学网站在这个版块涉及以下内容:中国的地形地貌、民族特征、语言文学、教育热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节日风俗、饮食文化和传统中药等, 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当代社会与文化的英文表达方式, 提高其“向世界说明中国”的能力。

4.2 西方文化

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 当代中国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培养学生成为国际性的人才。教学网站的西方文化部分力求展现西方文化的全貌, 涉及西方文化的源头——两希文化 (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 、中世纪的宗教文化、文艺复兴以及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网站的选材要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 结语

教学网站的建设为学生学习中西方文化提供了具有多样性的语言环境, 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流。大学英语中西方文化课程教学网站可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预习网站上的相关背景知识, 为课堂教学内容的顺利导入做好铺垫;在课后可以推荐学生学习网站上的课外资料, 深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拓展学生的视野, 开阔学生的思路。网站的建设必然面临很多技术问题, 需要英语教师和技术人员的精诚合作, 共同努力。网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后要针对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 使其日臻完善。为了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行, 日常管理和后期更新维护工作自然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崔建粤.多媒体英语教学网站建设[J].科协论坛, 2007 (3) .

[2]陈明辉, 杨蕾达.《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建设[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3) .

[3]许霄羽, 王润孝, 赵雪爱.国家精品课程《大学英语》网站的构建及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 2008 (1) .

[4]张舒.大学英语网站建设初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 (5) .

[5]陈秀玲, 王元飞.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网站建设初探[J].考试周刊, 2010 (55) .

[6]庞雨滨.英语自主学习资源网站建设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 (9) .

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 篇5

【关键词】中国 西方 体育文化

1.体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恒古恒久的社会现象,但什么是文化这个问题,可谓五花八门,没有达成共识,总的概括起来看,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反应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历史进步、生产经验以及教育、科学、艺术等方面达到的水平,自然与体育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体育是文化传播、传递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文化方面的变动,对体育产生特别大的影响。积极发展体育文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体育活动及其成果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体育在培养人的健康,改善人类生活方式,从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培养有文化的健康的人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影响下的中国体育文化

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她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如同哺育了华夏文化的长江、黄河一样源远流长,而体育文化的各种形态,更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呈繁荣发展之势。中国传统体育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和发展都不可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研究它可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出发点。

2.1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

古代中国注重情感和尊重道德的观念,在体育运动领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些传统的道德观念来自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如孔子的“尚仁”,墨子的“兼爱”。其积极意义在于规范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平和了社会气氛。中国人的个体竞争需要过早受到压抑,社会需要以伦理需要为主体进行构建,至善道德的追求强制性地成为中国人的主体需要,从而压倒一切,涵盖一切。重义轻利的观念历代相传,渗透于人们精神意识的深层,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反映在体育上即是崇尚体育的伦理价值而贬低体育的实用价值,这种观念一直在中国体育史上绵延不绝,直到今天仍可以在人们的体育观念中找到它的踪迹。

2.2重和谐与统一

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型文化,始终是解决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古代中国的个人显得毫无意义,仅表现为一种抽象的存在,人的个性几乎消失在集体当中,使得个体性和能动性受到全面压抑,总是被动接受某中盲目力量的驱使,而现实社会中人的快乐和痛苦完全被一种理想的是非、善于恶的伦理价值判断所代替,这对体育文化的影响极大。

2.3重适用,追求稳重

中国农业型社会自给自足的特征,使安居乐业的中华民族不必把走向遥远的外部世界观视为谋生的必由之路,封闭的地理环境,封闭的生产方式,封闭的文化心理特征,使中国文化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中国先哲追求的价值目标就是达到某种和谐的境界,核心是合,教诲人们不是向外开拓、追求、向大自然索取,而是在充满温情的志“中和”、求“中庸”的人生修养中,潜身于所谓自省。在中庸之道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往往表现为生活朴素,知足常乐,这种中庸之道的观念,限制了人们的开拓能力,淡化的人们的竞争意识。在体育文化的活动表演方式上,技艺性、表演性的项目为主,而竞争性强的,集体的项目在中国开展的很少。

2.4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中国重理性与人文教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中国文化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具有超宗教和情感的功能。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礼”提倡中庸思想讲究忠恕之道,凡是要拾到好处,不能过分,要不偏激,体育往往是一种诉诸情感的活动,它往往是非功利和超现实的。中国体育文化注重对身体文化之外的拓展性价值,重视对集体和社会的意义,忽略体育文化的本体,重视的是体育文化中的理性思辨,而忽略实际操作。

3.西方文化及其影响下的西方体育文化

在西方,欧洲文明的摇篮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体育现代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古希腊所创造的古奥运会辉煌的背后,是西方体育文化的根基所在,与其古代奥运会一样闪烁着使世界人民敬仰的光辉,因此在论及西方体育文化的时候不能忽略古希腊文化对西方体育乃至整个西方文明的奠基作用。西方文化在影响体育文化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强调以人为中心

强调人是万物之灵,从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出发,主张人可以认识自然,控制自然,征服自然。希腊社会同样也是以个性发展、个体生命能力弘扬为主体而构建的,于是他们选择了生机勃勃的生活方式,向大自然挑战是希腊人永恒的信念,社会竞技活动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自然和谐的得到发展。西方文化注重人的智力和身体能力的特征,这一观点起到了鼓舞人的创造性,大胆的向大自然索取,这与东方人恒定不变,顺应效忠的社会理想大相径庭。

3.2重视宗教的特殊地位

西方古代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宗教社会,在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宗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宗教对社会、个体具有巨大的权威,但它又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表现出一种弹性和自我保护、自我适应机制,即用新的意识和行为来维持自身生存和复兴。古希腊宗教有的神人同型同性特征与城邦公民相结合,陶冶了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人独具的人体审美意识和体育意识,这种宗教观念意识在人们的心里上沉淀的结果,就是全体公民阶级从个性原则和人格意识出发而形成的体育风尚。

3.3以个人为社会本位

西方文化中的个人或自我是独立的,是和他人相分离的,具有个人精神的个体。在西方这种以个体人格为主体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文化中的传统始终未间断,西方体育文化中的个人奋斗精神表现在体育思维方式、体育思想、体育价值观及体育价值心态等方面。个人主义是西方体育中的一种主导精神,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价值标准,它充分肯定运动者的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西方体育的文化精神到文化的行为为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影响到西方体育运动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和选择。

3.4强调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欧洲历史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文化来源的多样性,民族划分的多样性和地域上的分散性,无论是古罗马的罗马帝国、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还是拿破仑帝国都是松散的集合体,西方体育的发展也反映了这一特征。不同文化的背景下,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体育一经产生,在融入西方体育的过程中,不会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排斥,同样在人们选择运用这种体育运动时也体现鲜明的多元文化特征,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体育汇集成了西方体育文化这一大家庭,经过融化而成为今天西方体育乃至世界体育的主流。

4.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

4.1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与体育价值观的比较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体育思想和体育价值的差异,从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特征。首先,在哲学观方面,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认为宇宙、自然界、人都是由“气”构成的一体;而西方哲学讲天人相对、天人有别。第二,在人生观方面,中国人乐长生,重节制,讲中庸求和合;西方人求价值、某进取、趋极端 。第三,在认知形式上,中国人重直观感受,求整体把握;西方人重知行分析,细解层究。第四,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重直觉顿悟;西方人重抽象思辨。第五,在生活观上,中国人知足常乐,守成务实;西方人冒险创新、放荡不羁等。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是追求静态美的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种动态文化,这决定了中西方体育文化形态和体育价值观的实质性差异。

4.2中西方体育运动手段、方式的认识的差别

中国传统体育以养生为主,尤其重“养” 。中国体育文化认为人和自然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是自然的一部分;透过与自然的交换,从而排除浊气,汲取真气,五脏通达,六腑协调,决定人健康和寿命的根本原因在内不在外。西方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截然不同,它特别强调竞争和对抗,全力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显然中西方的体育差异是巨大的。中国传统的养身文化就像温柔的月亮,使人平心静气、恬淡适意,从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逐渐达到身心健康。西方运动则强调运动与肌肉健美,体格健壮,强调身体的外部运动,且肌肉运动激烈,提倡科学,讲究竞争与对抗等。

4.3中西方对待竞技体育的态度和胜负观的差别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爱非攻”压抑竞争性、“中庸之道”否定突破和超越,以静为美,排斥激烈的运动,这是传统文化对体育观念的影响。中国的武术文化、养生文化也没有摆脱上述影响,这造成的中国古代缺乏对抗力量型的竞技体育;中国柔性文化产生老子辩证法和儒家中庸辩证法,共同点是“和”,达到物我皆忘的“天人合一”便是气功的最高境界,西方崇尚“竞”;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看法上,中国养生在于追求生命延续,西方则追求有限时间的生命质量。

总之,中西方体育文化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然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中西体育文化并不能确定其本身的优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认识将越来越深刻。

5.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及其对策

现代化就是文化的现代化,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再创造。中国传统思维有着封闭性、求和性、直观性、超稳定性等特点,在这基础上,形成了包括中国传统的经济、政治结构、社会组织结构、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特征等方面内容的统一体,而现代化就是要否定和超越传统文化,就是要创造出与传统文化不同的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应顺应“世界一体化”的体育文化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克服单向发展的弊端,发挥传统文化的健身性、民俗性、娱乐性等优势,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因地、因人、因时制宜开展传统体育,运用竞争机制培养传统体育活动专门人才来推动传统体育的发展,另外,就是吸收世界先进体育文化,把握时代体育文化精神,加快体育改革与发展。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的视野要开阔,很多体育实践中的问题的根源都能在文化找到,这样使体育价值观更加合理,更合乎人性,使体育的科学化与人本化趋于融合。

参考文献:

[1]杨文轩,陈琦 .体育原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2]向家俊. 论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2)

中西方大学文化 篇6

一、“从宗教转向世俗社会”与“王官之学”

西方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提出是在西方文化发生重大转向之后, 即“神”的地位让于“人”之后, 这一时期“人”的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而大学也开始对自己栖居的现实社会发生了浓厚兴趣, 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最初含义即发源于此——从为宗教服务转向为世俗社会服务。

为了进一步证实以上观点, 我们首先援引“威斯康星观念”为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威斯康星大学被认为是开拓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楷模, 其理念主要包含在“威斯康星观念”中, 其核心内容是: (1) 大学须参与州的各项事务; (2) 大学与州政府密切合作; (3) “学术自由”; (4) “学习自由”[1] 。乍一看, 这四点之间似乎不成逻辑体系, 其实它们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既然是世俗大学, 必然要与世俗社会 (州政府) 紧密联系, 参与州的各项事物;研究内容和学习内容也应不再受到宗教势力的干预, 即强调学术自由和学习自由。所以, “威斯康星观念”所包含的“社会服务职能”其含义就是:大学从为宗教服务转变为为世俗社会服务, 大学中学者和学子们的身份从“信徒”转变为“公民”。

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是否也存在这种转向呢?对此我们可以断然否定。在我国的传统主流文化中, 宗教从来都没有居于主宰地位, 知识分子从来都是“以道自任”, 即“士至于道”。对于中国古代的“道”, 余英时认为从比较文化史的观点来说其主要特征就是“人间性”。西方宗教是以超世间的形态出现的, 即“把世间的问题变成神学的问题”[2] , 而从孔子“未知生, 焉知死”的态度衍生开来, “道”指的就是当下社会的“道”。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 我们的知识分子更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倡导“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另外, 从教育史的角度来看, 虽然历史上也有私学的传统, 但有影响者都源于其鲜明的政治主张, 并以劝谏君王为重要目标。直至后来科举兴盛, 官学的地位更是一度如日中天。可见中国历史上的学校体系实质上一直都未曾离开“王官之学”。因此, 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来说, 我们的儒家文化从来就是“入世”的文化, 我们的学校从来就是世俗社会的学校, 根本不需要也不存在从宗教向世俗社会的转变。如果我们忽视中西方文化间的这一巨大差异, 而把大学为社会服务当作一个新颖时髦的话语来看待, 肯定会产生误解。

二、“为经济建设服务”——对美国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误读

中国的教育本来就和社会融合在一起, 因此并未对“社会服务”一词给予特别关注, 甚至也不会去刻意强调“社会服务”的存在。因此, 当“社会服务”作为西方大学一项新的职能被提出来时, 我们并没有去追溯其文化背景, 而是马上赋予了这项职能新的含义。当代社会的主旋律是经济建设, 因此, 我们的大学在提到“社会服务”职能时, 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大学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直接推动经济的发展, 甚至希望大学迈向经济的主战场。当对西方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作分析和解读时, 自然关注的也是与经济建设有关的内容。我们在提及美国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时, 最喜欢列举的就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旁边的“硅谷”, 并将它视作大学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成功范例, 人们希望中国大学也能创造这样的经济奇迹。围绕这一观点最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则是产学研相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学科技园等名词。

在中国, 大学“为经济服务”观念的产生被追溯到美国的赠地运动。许多论述都喜欢强调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如何注重农业实验站、机械实验室及其对当地工农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等等, 似乎这两所由赠地学院发展起来的著名大学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将知识转化为了生产力。而很少有人注意到, 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曾经强调:威斯康星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必须从事各种类型的学术研究工作, 而不论这种研究的现实价值是否能够立即表现出来[1] 。这说明威斯康星大学并非是把实用型知识当作核心。上述两所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上分别名列第十二和十七位[4] , 而只注重实用技术的大学是不可能在众多研究型大学中名列前茅的, 他们之所以能在赠地学院中脱颖而出, 恰恰就在于他们的学术重心和学术成就。另外要明确的一点是, 即使是农业实验室的学者们, 仍然对基础学问心驰神往[5] 。赠地学院是由各州政府支持创办, 而不再为教会服务,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由高深学问的研究转向技术型知识的研究, 洪堡的大学理念在西方一流大学中并未遭遇挑战。

美国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最初是指大学从为宗教服务转变为为世俗社会服务,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也日渐明晰和丰富起来。西方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非经济目的性, 还可以从对另外一本著作的解读中得到印证。哈佛校长德里克·博克的《走出象牙塔》一书被认为是西方论述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经典之作, 从他的著作中, 我们也可以发现中西方大学对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在认识上的差异[6] 。该书总计十二章, 其中只有第六章即“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需要”和我国大学所谈论的社会服务职能相同, 但这个问题的篇幅只占了整本书的十分之一强。我们从美国高等教育学中引入了“社会服务职能”这一概念, 但只关注了其中非常狭义的部分。因此, 如果认为大学应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服务职能源于美国大学的话, 其实是我们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选取并放大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内涵, 不免有断章取义之嫌。与概念发源地的社会服务职能相比, 我们现在谈的只是一种狭义的社会服务职能, 即中国语境下的“大学社会服务”职能。

三、社会需要大学什么样的服务?

大学应为社会服务, 这一观点想必不会引起非议, 但除了大学, 又有哪一个社会组织不应当为社会服务呢?不管是政治组织、经济组织还是文化组织, 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成功运作的衡量标准就是为社会贡献的多少。区别在于, 不同类型的组织因其组织属性与特征的不同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与功能。因此, 若无相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社会服务其实不必作为一项重要职能而特别提出。大学组织虽然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 但它并不是与社会相区别的一部分, 它本身就是社会的有机构成。大学选择怎样的方式来为社会服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这与大学组织本身的属性有关, 它的属性与特征决定了它的作用与功能。

1.大学的职能与功能

大学的功能要通过大学的职能来体现, 而这两个概念经常被混淆, 以至于大学的“文化”功能近期经常被当作大学的一项新职能提出。大学的功能浅白地讲就是指大学对社会的主要作用, 如我们经常提到教育有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功能;大学的职能简单地讲就是其功能得以实现或发挥需要做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事情, 如我们常说的教学和科研等, 其它工作如管理等辅助工作都不能视作大学主要职能。大学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说到底最终都是为社会服务, 那么这其中究竟哪一功能更为重要呢? 帕森斯将社会组织分为四类, 即模式维持组织、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及整合组织, 其中, 模式维持组织以解决文化的维持和更新问题为目标, 学校即划归此类。大学是学者群体聚集的场所, 以创新和传播文化为任, 它最为重要的就是文化功能。

如果其它功能跃居前位而大学的文化功能沦为次要时, 是否会发生不良的连锁反应呢?从政治对大学的多次侵扰就可以看出, 当政治功用重于文化功用时, 大学不但不能很好地履行它为社会服务的职责, 在极端情况下发挥的甚至可能完全是一种负功能, 如二战期间日本的军国主义教育以及“文革”期间我们的大学境况等都可以证明。变异的大学不仅束缚人的发展, 还会引发社会混乱;不仅不能为社会服务, 还将迫使社会倒退。而在这个过程当中, 大学也会因其功能的异常反过来影响其组织结构, 系统面临破裂解体的危险。极端的政治风波过去, 经济浪潮席卷而来时, 大学的文化功能又一次面临挑战:它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 然后慢慢改变我们的课程体系、评价标准及教育目的等。如我们的实用技术型课程越来越多, 对大学的评价也增加了就业率、科研成果转化率指标等等。

2.经济功能——大学文化功能的衍生

经济对大学的影响不是暴风骤雨般的, 而是润物于无声。一些与大学有关的经济成就也给人们带来很多遐想, 如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硅谷”、“波士顿128号公路”、“中关村”等, 都是一片经济与大学共同繁荣的景象。以此为据, 我们规划了许多的大学城和大学科技园, 但结果却很尴尬, 许多所谓的大学科技园现在处于“鸡肋”的境地。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 是因为过高地估计了大学的经济功能, 没有完全理解大学与其周边企业兴盛的因果关系。围绕着硅谷的是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学院;围绕着“波士顿128号公路”的有哈佛和麻省理工;在中关村附近有北大、清华。这些大学都是理论研究型大学, 他们周边企业的兴盛确实是因为这里集中了最高端的科研成果和最具智慧和创新精神的师生群体。但纵观整个大学系统, 只有少数的尖端大学能在经济方面取得成就, 在我国这种成功的案例更是屈指可数, 大学直接服务于经济的功能其实非常有限。资金的嗅觉非常灵敏, 它会自己主动寻找创新型的研究成果、寻找创新型的人才;但如果没有这个前提, 资金兴趣和表现都会平平。大学需要努力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学术声望, 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结出累累硕果, 如果能做到这些, 一切都将水到渠成。否则即使是大学和政府刻意计划, 也会“有心栽花花不发”。即便是硅谷和中关村, 放在经济领域中来说, 也只是众多成功经济案例中的一个而已, 它们创造的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其实无足轻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是经济型组织的功能而并非大学所擅长, 因此不宜成为衡量大学好坏的指标。如果大学过于追求此类目的, 将会模糊他的本真面貌, 扭曲他的结构, 最终变得有些不伦不类。

为社会服务是所有社会组织的共同职能, 不同性质的组织凭借各自优势也以不同的方式在为社会服务, 而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做好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科研与教学是大学最主要的职能, 是对社会最重要的贡献, 也是教师最大作用之体现。当大学变得过度关注其他活动时, 它们不仅仅要牺牲其核心任务, 还会影响它们在社会中的优先权。”[7] 如果本末倒置, 过于注重商业用途而忽视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 则技术开发和运用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没有科研与教学“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冲动力, 人类就不可能全面拓展和深化对未知领域的认识, 技术的进步也就失去了原动力, 深层次的社会服务也就难以为继, 最终社会服务终会因缺少精神之根基而流于浮泛和庸俗。无‘学’之玄奥高深、深明大义和超凡脱俗, 进而也就没有‘术’之持之有效、取之有度和远功近利” (王作权, 2007) 。

3.大学社会服务职能观中隐藏的大学理念

西方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之所以被很多人误读, 这并不只是一个小小的知识点上的曲解和疏漏, 而是深刻反映了人们对大学完全不同的理解和期望。长期以来, 高等教育被当作实现其它目的的工具和渠道。从上层建筑来说, 教会曾用它来宣扬宗教信仰, 历代王朝曾用它来“化民成俗”, 政治党派曾用它来进行“党化教育”;从个人的角度来看, 它曾经是改变人生际遇、实现阶层流动几条很狭窄的途径之一, 现在它则是谋求各种资本的手段。按照这种惯性思维, 在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话题的当代, 大学自然成为实现经济目标的又一良器。

大学能在这些形形色色的要求中蓬勃发展, 并一直具有高度的声望和可识别度, 其实并非是它满足了各类需求, 而是关键在于它核心价值和象征意义的存在。无论什么时代, 人们总是敬仰和追随那些具有大智慧的人;在当代, 大学无疑是最适合这样一群人栖居的场所。大学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处在这个系统尖端的那些著名大学, 那里集中了当代最具智慧的学者群体, 正是他们的学识抬高了大学这个多元组织的整体声望, 给大学带来了荣誉和骄傲, 大学的各种功利用途其实就衍生于这种声望。大学要保持这种声望, 需要做的只有两件事情, 这也是博克《走出象牙塔》中两个鲜明的主题思想——“追求真理”和“担当正义”, 这其实也是人类文明永恒的主题。大学在汇集杰出人才、秉承追求真理这个学者的古老传统时, 还勇敢、自觉地担当社会正义, 这其中的实现途径就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 这也是我们的教学和科研职能所追求的功用。“走出象牙塔”并不是抛弃象牙塔, 而是让象牙塔更加光洁高大, 让它的光辉波及更远[8] 。

大学是研习“高深学问”的地方, 是“一方教化之重镇”, 是公众的头脑, 是社会的良知。大学生命力的长久与兴盛在于它对文化的创新与传播, 社会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大学。不管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何多元, 它最具核心价值的部分仍将自觉成为人类文明的寓所、象征与希望。

摘要:西方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有着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 它最初的含义是大学从为宗教服务转变为为世俗社会服务;而中国的传统主流文化一直是“入世”的文化, 中国的教育本来就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我们所理解的美国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更多的是为经济服务, 这其实是一种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误读。为社会服务是每个社会组织的责任, 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 这是由其组织特征所决定的。

关键词:大学职能,大学功能,社会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3]贺国庆, 王保星, 朱文富.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284-286.285.

[2]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6-58.

[4]2007世界大学学术排名[EB/OL].搜狐教育.http://learning.so-hu.com/20070807/n251450476.shtml.

[5][美]爱德华.希尔斯 (李家永, 译) .学术的秩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43-45.

[6][美]德里克.博克 (徐小洲, 陈军, 译) .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目录.

[7][美]詹姆斯.杜德斯达.大学服务社会应热度几何[J].教育, 2007, (17) :51.

西方大学校训与文化思潮关系探析 篇7

由于受到较强宗教文化和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西方校训多出自《圣经》, 并且多用拉丁文写成。从某种意义上说, 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母体, 《圣经》已成为西方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大学校训的文化作用是弘扬传统文化, 以期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西方大学文化受基督教和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体现出宗教与科学的辩证统一。

此外, 西方大学的创立大多数是在教会的主持下进行的, 但这并不妨碍思想家们追求真理的道路。因此文化教育受宗教的影响, 宗教下的大学教育具有时代性。然而, 部分学校并不敢公开反对教会的统治形式, 只能通过隐忍方式证明自己对真理的渴望, 这一点在校训中得以体现。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训:Fiat Lux (英语:“Let There Be Light”, 中文:“让知识绽放光芒”)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校训:Numen Lumen. (英文:The divine within the universe, however manifested, is my light or God, our light.) 牛津大学校训:Dominus illuminatio mea. (英文:the lord is my light.中文:上帝照耀我心。) 由此可见, 西方大学校训大多言简意赅、崇尚自由, 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有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并且校训一旦确立, 就会一直留在校园文化中, 除非少数因为学校历史变迁, 或者重大科学发现及思潮涌动引发的历史节点而做出改变。

二、校训的传承

从某种程度上, 校训的延续反映的是一所大学文化的传承, 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所变的是核心价值观外的浅层次文化, 即本质没有变, 变化的是外围的形式。成立于1209年的剑桥大学, 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大学, 其校训是“从大学 (母校) 里, 我们可以得到知识” (here light and sacred draughts, 拉丁文为: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 , 该校训从1600年沿用至今;加州伯克利分校的校训“让知识绽放光芒” (Let there be Light, 拉丁文为:Fiat lux) , 延续一百三十多年至今未变。

三、西方大学的发展受文化思潮的影响

1. 起源———智者运动。

智慧一直为哲学家们关注, 如苏格拉底提倡“美德即知识、美德即智慧”;柏拉图提倡“最高的美德即智慧”;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人的最根本特性, “主智”、“求真”的理性主义与道德论思想相区别, 对西方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是经久不衰的。英国人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写道:大学乃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维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这种“主知”思想为后来大学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最早的大学“university”其本意就是将追求科学知识和精神生活的人聚集在一起相互切磋、开展研究。同时, 美国文化体现出浓厚的“重神”宗教性思想, 但是宗教信仰与科学求知精神在西方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 而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因此, “真理、知识、科学”等词汇频繁地出现在西方大学的校训中。

2. 萌芽———教会教育。

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 因而教育本身渗透了神学的性质”, 即基督教学校几乎是这个时期唯一的教育机构, 主要灌输宗教知识, 同时进行初步的读、写、算知识教学。到中世纪晚期, 教区学校发展较快成为当时最普遍的学校教育形式。

3. 发展———文艺复兴。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新兴市民阶层力量的逐渐壮大, 新的教育机构和形式开始出现,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中世纪大学和城市学校, 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是在自由研究和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西欧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意大利萨莱诺大学, 其前身是一所学校。犹太人修士君士坦丁·阿弗利堪那斯 (Constantius Africanus) 在学校将希腊和阿拉伯人的医学名著翻译成拉丁文, 吸引各国青年纷纷慕名而来, 在此基础上建立西欧中世纪第一所大学。13世纪以后, 各国学者和世俗封建主竞相建立大学。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显然不同。因此, 中世纪大学不但是一种新的教育机构, 而且代表一种新的思想。

4. 高潮———启蒙运动的影响, 城市学校。

为了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机构———城市学校, 它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 而是为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 它包含各种不同种类和规模的学校, 如由手工业协会开办的行会学校, 由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基尔特学校等。与传统学校相比较, 它本质上属于世俗性质, 打破基督教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垄断。其次, 在培养目标上, 城市学校主要是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 因此城市学校虽然主要是初等学校, 但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性质。最后在教学内容上, 城市学校强调世俗知识, 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与商业、手工业劳动有关的各种知识的学习。有的城市学校, 尤其是一些程度较低的学校, 一般用本民族语进行教学, 这与用拉丁语讲授的基督教学校完全不同。至15世纪, 几乎西欧所有大城市都办起城市学校。城市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5. 再发展———职能转变, 服务职能的出现。

1862年, 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莫雷尔土地赠予法》, 赋予美国高等教育一项新的职能---服务。由此成立的赠地学院一改美国传统学院的办学思想, 更多地关心农业, 实用知识和推广技术。担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的查尔斯·范·海斯在1904年的就职演说中系统地阐述了大学服务于社会的目标和理念。他提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 他必须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由此形成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按照这一思想, 学校把大学教育与社区普及性教育结合起来, 为此专门设立大学推广部并在各地建立地区推广教育中心。他认为大学不应该有任何边界, 应当具有开放性, 走出象牙塔, 面对社会。大学应考虑社会需要, 在与社会的经济互动中使区域经济发展收益, 为社会提供服务, 发挥其社会价值, 他认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应具备的职能, 即以大学的知识资源为依托, 以知识应用为途径, 以直接服务为方向, 以其他两项职能为基础。

四、结语

西方大学校训是根据当时实际办学需要提出来的, 因此, 校训是某一历史时期的产物, 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不可否认, 西方大学的建立与当时宗教社会色彩盛行息息相关, 每一次思想热潮都会带给这些大学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总是给知识青年以启迪, 使他们更多关注自己和周遭的世界。因此, 笔者认为, 深入了解校训背后的文化思潮, 对于研究西方大学的发展及现状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李承先, 徐辉.大学校训与大学理念——兼论道德论大学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6) .

[2]高永晨.从大学校训看中西方价值诉求的特点[N].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 (4) .

[3]赵俊芳.西方名校“活力”探源[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3) .

[4]刘晓琼.校训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9) .

[5]罗先凤.中外著名大学校训价值取向比较研究[J].消费导刊, 2009 (7) .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教学 篇8

在中国,屡见不鲜的东西方文化差异现象,经常让学生感到困惑。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也许并不止一两个,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学生缺乏“跨文化意识”,缺少对英、美文化的了解,这种文化差异上的贫乏直接影响了对英语语言本身的习得。因为语言本身属于文化范畴,语言和文化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也就成了了解和掌握该语言的文化的过程。那么正确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对于其所学习的英语文化具有较好的知识掌握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从而能更好地与对方进行交际。

1 大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中西文化差异

1.1 词汇意义上的差异

在英语和汉语中,有些词语虽然意思大致相同,但是其内涵有很大的不同:如“狗”与“dog”在汉英语言中都指一种家畜,但是两种语言的感情色彩不同。“狗”在汉语中属于贬义的意思,有被唾弃的含义,如“狗奴才”、“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而在英语中,“dog”却是人们喜欢的宠物,如a lucky dog(幸运儿),a top dog(位居高位的人),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因此,英汉两种语言并不是简单的互译,还要考虑内在的涵义。另外,如果对对方的生活习惯等不熟悉的话,也很难较好的理解对方的语言,比如:You can not go out tonight,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这一习语来自于北欧神话。狗(dog)和狼(wolf)象征“风”,猫(cat)象征“雨”,所以cats and dogs就象征“狂风暴雨”。再比如对颜色的理解,乍一看,blue picture,green hand,in the black,等词是很让人费解的,但如果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就可以知道他们的译法分别是“黄色电影、没经验的人、不欠债”。所以说,如果只站在自身的文化立场上,恐怕永远也不会理解这些词组。

1.2 习俗上的差异

中国大学生学习外语由于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学习中遇到很多的困难。例如见面的问候语中西的差异就很明显。中国熟人见面问候用“吃了吗”,“去哪了”这两句话来表达问候功能;而英美人见面谈论天气、运用拥抱、接吻等招呼方式。另外,中国人在买东西时喜欢讨价还价(bargain),而西方人尤其英国人却不喜欢,商品明码标价,是多少,付多少。

1.3 行为准则的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的人们都有各自的做事的原则,不能做违背原则的事情。因此,在与外国人交流的时候,必须要了解对方的风俗习惯。中国人通常比较低调,谦虚,在别人表扬时往往说“哪里哪里”,以“否定”、“自贬”或“自谦”的方式拒绝;而英美人就非常乐意接受别人的赞扬。

另外,在中国一家人里很少去说“谢谢”,会觉得这样关系就远了,而英美人不管对方是谁,受到别人的帮助后都会去感谢对方。国人认为去买东西,应该感谢服务员的帮助;而英美人认为应该是服务员感谢顾客的光临。

1.4 文化禁忌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有各自的禁忌。在英美国家,属于禁忌范畴的包括年龄、身高、体重、婚姻状况(尤其女性)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在中国,人们常出于关心和友好而谈及个人问题;英美人主张以自我为主,认为私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2 英语教学中传授文化知识的主要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把文化知识的传授与语言知识的教学协调统一起来,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学对象及客观条件,我们应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2.1 教师利用现有教材,扩充背景知识,要求教师不失时机地介绍背景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2.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除了教师利用教材之外,课堂教学

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交际的模拟舞台,学生将带着从英语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走向社会,投入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中去。具体而言,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下方法:

2.2.1 对比法

可将英美文化中的形象和标志与自身文化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其中包括名人、建筑、风俗习惯等,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

2.2.2 实物讲授法

教师可搜集一些能代表中西文化的实物,如笛子和小提琴、旗袍和西服、中药和西药等,也可找一些普通的实物对比,如邮票、报纸等。

2.2.3 任务教学法

教师在讲授文化知识时,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好教学任务,并指导学生合作完成。例如涉及family这个主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陈述中西方家庭类型及家庭关系,并列出family tree。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可以分组查阅资料,了解中西方的家庭。

2.2.4 讨论法

定期就课文涉及的内容和新近发生的中西文化现象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自由言论。比如通过活动来讨论两种文化的寒暄方式、时间观念、购物习惯等。

2.3 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我国高校的外语课堂教学,通常情况下老师在课堂上是主体地位,而学生在课堂中往往只是个陪衬,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很难提高学生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造成学生教学态度不端正,导致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低下。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解英语文化,培养交际能力的机会。

3 结语

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去了解国外文化。只有懂得国外的文化,才能更好的学习外语,并理解外语。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培养出具有创新理念和全面发展能力的21世纪新型人才,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邓炎吕,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28-30.

[2]似自然.语厂fJ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67-97.

微探大学英语学习与中西文化导入 篇9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学生能力的培养仅靠讲授英语知识、发音、词汇、语法和课堂活动是不够的, 还涉及到学生文化能力的培养, 因为语言文化是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而存在。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EdwardSapiat, 在他的《语言》书中写道:“语言有个环境。使用语言讲话的人们属于种族 (或许多种族) , 也就是说属于一个由于身体特征不同而与其它集团分开的集团。再者,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 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所以,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和渗透, 对学习和运用语言都是十分重要和不可忽视的。

1 文化导入的重要内容

1.1 听说会话

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中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未能引起众多英语学习者的足够重视。他们简单地认为熟悉掌握词汇、语音、语调、语法和听力技巧就能提高英语听力。由于听力材料内容丰富, 题材广泛, 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 这就要求学习者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域、习俗及宗教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如果缺乏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势必不能很好地理解听力内容。例如在VOA的新闻节目中有过这样一句话:The congress which assembled Monday for its last session is full of what they call“lame ducks” (国会星期一最后一次会议时, 有许多所谓“跛鸭子”议员) 。如果听者不了解“跛鸭子”的典故, 就无法理解句子的真正含义。在美国, 总统选定之后, 当选总统踌躇满志, 其所在政党扬眉吐气, 竞选中支持他的政客也趾高气扬, 而前总统及其政府官员则处于下任的境地, 其神情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美国人称这些下任的官员为“跛鸭子”。lame duck是“再也神气不起来”的意思。学生只有在通过大量的阅读, 掌握丰富的语言材料, 了解西方文化的情况下才能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达到交际的目的。

1.2 阅读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 笔者经常发现, 有的学生在阅读一个句子或一段话时, 知道每个单词的意思, 也清楚它的语法结构, 但就是弄不懂它的含义。其原因往往是由于对该句或该段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这种例子很多, 涉及的面也很广, 从政治、历史、宗教、习俗到天文地理, 无所不包。例如:《大学英语》 (复旦大学主编) 泛读第二册第一单元Garage Sales中有这样一句:“Garage sales are very commo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w”。这句话直译过来是“车库买卖在美国是很普遍的”。在我国, 旧东西舍不得丢掉, 就卖给旧货店。在美国也有类似中国这样的旧货店, 但更多的人喜欢把家里不再需要的旧衣服、旧家具等, 放在自己的车库前设摊出售。这种“车库买卖”除了出售家中不用的旧货外, 还有其它多种作用。比如, 这在美国也是一种小小的社交活动, 一方面可拣些便宜货, 另一方面也可结识新来的邻居。在我国没有完全类似美国的这种“车库买卖”。尽管有的大学校园里已出现了“校园买卖”, 但如果不给学生讲授这些文化背景知识, 他们仍不能真正理解“车库买卖”的含义。

1.3 写作运用

中国的学生写出来的英语作文常有Chinglish的痕迹。有的学生甚至先用汉语写作文, 然后一句句翻译成英语。这种中国式的英语作文一方面词语用法不地道, 另一方面思维方式与英美国家的人士不同。要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文化导人就显得极为重要。不同的社会文化孕育着不同的民族,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思维方式来讲, 由于长期生活在复杂的人际关系里, 东方人习惯于揣摩他人的言下之意, 因而具有跳动迂回环绕式的思维习惯。表现在写作中就是有话不直说。而西方人经常按照逻辑直线推理的方式进行思维, 这就决定了英语段落结构的直线发展, 层层递进。由此可见, 要写好英语作文, 除了要加强语言的基本功外, 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熟悉英美文化, 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1.4 翻译理解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 (1999) 提出, 要“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的能力”。这样, 翻译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之一被首次提到了教学日程中。因此, 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翻译教学成为近年来讨论较多的话题之一。许多学生在翻译时只注重句子表面的理解, 认为每个单词都认识了就能翻译好, 结果译出的句子不通顺、不达意, 甚至扭曲原意。还有的学生说, 句中每个单词都认识, 可就是不能理解全句的含义。这其中文化背景因素占了很大比重。如有这么一句话:“If I’m late again, the boss will raise Cain·”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如果我再迟到, 老板就要把该隐叫起来了。”实际上该隐是《圣经》中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长子、亚伯的哥哥, 由于耶和华看中了亚伯的供物而没有看中该隐的, 他为此嫉妒弟弟亚伯, 杀害了亚伯。英语中, Cain成为Devil (魔鬼) 的同义词, 英语中就用raise Cain表示“大发脾气, 找麻烦”。因此上面这句话的含义应该是“我再迟到, 老板就要大发雷霆了。”可见, 要进行恰当的翻译, 就必须了解它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 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体现和传递其含义。

2 文化导入的方法

2.1 比较中西文化差异

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在跨文化交际中, 对于隐藏在文化深层的价值观是回避不了的, 人们恰恰是通过对价值观的不同认识来加深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比如, 中英文化的差异在有些方面表现在节日上, 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 (如New Year’s Day) 外, 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Spring Festival (春节) 、Dragon Festival (端午节) 、Mid-Autumn Day (中秋节) 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 (情人节) 、Easter (复活节) 、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 、Christmas Day (圣诞节) 等。

2.2 结合课本导入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言信息的载体。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Peter Trugill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所用语言中的词汇体现出该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别”。对同一个词, 不同文化背景人的脑子中所反映出来的意象可能完全不同, 文化差异因素在此起了作用。如在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第五课《My First Job》一文的结尾, 作者说“This was the las straw.”很多同学似懂非懂。其实“This is the last straw.”来自于习语“It’s the last straw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沙漠中的骆驼是商人的运输工具。为了减少往返的次数, 商人不断地往它身上堆积各种货品, 丝毫不考虑它的承受力, 以至于当商品堆得太多而承受力达到极限时, 增加一根稻草也足以使骆驼致命。这一话恰恰形象地说明了作者忍无可忍、最终要放弃的心情。

2.3 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对英语学习来说, 阅读国外书籍, 看原版电影, 与外国人打交道, 出国生活, 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经常会碰到由于对国外文化背景知识不甚了解, 在看原版片时, 主人公的一句话引得人们哄堂大笑而我们却茫然不知所云;或者与外国人交谈时曲解对方的意思, 闹出笑话。所以教师应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 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教师要努力营造交流的语境, 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 使文化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 将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让英语“活”起来。

3 结束语

总之,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 加强文化导入的意识, 把与语言相关的文化内容作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融入其中, 使语言的教授与文化传播同时进行, 这对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及其对英美国家的历史、政治、文化知识和社会进步的了解起了积极作用。因此, 改变过去注重语法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 而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文化能力, 是当前外语教学与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

摘要:中西文化差异经常成为困扰学生学习英语的阻碍因素, 因而将文化教学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就显得至关重要。《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修订本) 指出“:英语不仅是交流信息的工具, 而且有助于学习者开拓视野, 扩大知识面, 加深对外部世界的了解, 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 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本文针对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外来文化导入作一探讨, 力图揭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文化渗透与导入方法, 从而帮助学生从理解西方文化来加强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大学英语学习,文化导入,中西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Edward·Sapir.Language New York【M】.New-York:Harcourt Brace&Co, 1921.

【2】杜瑞清.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C】.文化与语言, 2000

【3】曹军鸿.从Raise Cain谈起【J】.英语学习, 2000 (04)

【5】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6】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 篇10

关键词:饮食文化 差异 用餐器具

我们知道,各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当然,饮食文化也不例外。现如今,世界文明在不断地进步,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连地球都被称为地球村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强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我们必须在文化方面进行了解和学习,只有这样才可以彰显彼此之间的尊重,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交流。下面我们就针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粗略探讨。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1、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国民间有一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所以,中国人尽管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身,但烹调术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中国人重视味道,也反映在日常言谈之中,如家庭宴客,主要菜肴端上台面后,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而绝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卡路里不够。”

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基于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也都生吃。现代中国人也讲营养保健,知道青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将被破坏。因而主张用旺火爆炒,这虽然也使维生素的含量下降,但不会完全损失。因而中国的现代烹调术旨在追求营养与味道兼顾下的最佳平衡,这当然也属于一种“中庸之道”。当然,现在我们中国的一些营养师也提倡蔬菜生吃,但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变传统的饮食观念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2、烹饪方式差异

中国饮食文化中,“蒸、煮、焖、炖、煨、烧、爆、烤、煎、炒、烹、炸、拌”等烹饪手法样样精妙。而西方烹调讲究规范,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在实践操作中按科学要求或菜谱对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操作简易,时间精确,但是却需要很多仪器,例如:天平秤、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等等。难怪我的一位去英国留学的朋友告诉我,在英国,哪里的厨房有油烟,哪里的灶台比较油腻,哪里就有中国人。因为英国人的烹饪方式是非常单一的。

3、饮食结构差异

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大体说来,中国人以素食为主,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西方人则喜好荤食,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动物身上摄取提炼而成的。另外,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如鸡鸭的舌头,脚掌等),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不可多得的美味。

4、用餐器具差异

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与菜品的协调,讲究“美器”,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以及各种杯、盘、盅、碟。其中盘又有菜盘、布丁盘、奶盘、白脱盘等;酒杯更是讲究,正式宴会几乎每上一种酒,都要换上专用的玻璃酒杯,分工非常明确。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5、用餐礼仪差异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西方奉行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也表现了西方对个性的尊重。及至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一道菜吃完后再吃第二道菜,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

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位高权重者或年长者常首先入座并坐首席。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嘴时,才表示宴会开始。当有新菜上来,主人一般请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

西方排座位的标准则是女士优先、尊重妇女。在安排座位时,如果是男女共同参加的宴会,则由男女主人共同主持,必须将男女宾客分开列成两个名单,通常的座位安排形式是:男主人与女主人正对面,男主人的左右两侧为女主宾,接着按时针方向朝外侧排列。还应注意两点:一是男宾常依地位而不是根据年龄安排;二是夫妇座位应在同一边但不相连。另外,如果男女结伴同时赶赴宴会,那么男士应为女士开门,让女士先行;当主人把女宾客领进大厅时,首先由男主人邀请第一女主宾入席,并帮她拉椅子、入座,女主人则同男贵宾最后进入。在上菜与进餐时,应首先从左侧给女主宾上菜,然后按顺序分送给其他女士,最后给女主人;接着,再按同样的顺序给男士上菜。当女主人及其他女士拿起餐巾、刀叉开始进餐后男士们才能开始。进餐结束后,必须等女主人起身离席,其他人方可离席,且仍然要为女士拉椅子,让其先行。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

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与其环境和传统密切相关。西方地域广阔,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地间隔较远,一碰到什么突发情况,全都得靠自己。而中国人却住得相对集中,常常是一个部落,一个村落集中在一块,一遇到野兽或者突发事件,都是大家联手对抗。从而西方人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国人则安土重迁、固本守己、平和闲静。西方人习惯于分则食之,不固定座位,喜欢自由走动,这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自古以来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

三、使用餐具不同的原因

自从“人猿相揖别”之后,人们发现把食物做熟了吃更有滋味。先秦时代,人们吃饭一般不用筷子。根据《礼记》中的记载推测,当时人是用手把饭送入口的。后来由于人们在烧烤食物时,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竹枝一类的工具来放置和翻动食物,在炊具中烧煮肉块和蔬菜的羹汤,也要用它们来取食,久而久之,聪明的先民逐渐学会用竹条来夹取,这就是筷子最早的雏形。

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后来走向定居生活后,欧洲以畜牧业为主,面包之类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送进口里。到了城市定居以后,刀叉进入家庭厨房,才不必随身带。由此不难看出今天作为西方主要餐具的刀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它功能多样,既可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到了烧熟可食时,又兼作餐具。

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长短。如今,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形等境界发展。随着信息的交流,中西饮食文化也在互相渗透,人们将会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更健康、更绿色环保的食品,这是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更是我们所密切关注的。

参考文献:

[1]杜莉,孙俊秀.西方饮食文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4.

[2]李麟.东方人和西方人的饮食.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

[3]杨乃济.吃喝玩乐:中西比较谈.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中西方大学文化 篇11

近日媒体报道的上海警方破获一起“援交少女”参与卖淫和介绍卖淫的特大案件;90后学生自拍不雅照在网络上的疯狂流传;网爆, 大一女陪睡5晚换iphone, 称身边同学都这样做;大学生在厕所、宿舍生下婴儿的新闻满天飞;学生傍大款和傍贪官的更是屡见不鲜。这一桩桩事件的发生都给我们敲响警钟, 大学生们如不树立正确健康的婚恋观, 终将站上道德的审判席, 甚至悔其一生。

由此可见, 婚恋观在人的价值观念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没有一个正确的婚恋观, 就不会有正确的人生观;没有正确的人生观, 就会偏离人生的正确轨迹。

1. 西方婚恋观与传统婚恋观的差异

受自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经过漫长的岁月变迁和发展, 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婚恋观即西方的婚恋观和中国传统的婚恋观。这种婚恋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西方婚恋观与中国传统婚恋观在婚姻基础上的存在差异

据美国著名的公众意见专家路易斯哈里斯的统计, “83%的美国男女认为, 爱情乃是男人和女人结婚的第一位的, 必不可少的动力。更有90%的美国人相信, 维持美满婚姻的首要条件也是爱情。”西方认为婚姻完全是以个人本位为基础, 个人喜好、个人意志高于一切。而中国传统中则认为婚姻应以父母之命、门第身世、家教家风和年龄适当为首要考虑条件的家庭本位为基础。

1.2 西方婚恋观与中国传统婚恋观对忠贞的理解存在差异

传统中国信奉“忠贞不贰”, 正所谓“好马不配双鞍, 好女不嫁二夫”。讲究的是从一而终, 爱情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所以传统中国在择偶时尤为慎重, 对方的诚信品质、对爱情的专一和婚姻的责任感都是最重要的参考标准[3]。而西方所认为的忠贞, 只是婚姻或恋爱时的“忠贞”, 而不是一辈子的“忠贞”。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 如果爱情没了, 双方就可以协议离婚, 离婚后双方互不干预各自的生活, 各自寻找新的人生伴侣。

1.3 西方婚恋观与中国传统婚恋观对婚后的家庭地位存在差异

中国传统婚恋观中女子讲究服从, 离婚受到约束。封建社会丈夫可以对照七出之罪给妻子写休书, 但妻子却要男主女从, 安守妇道遵守本分, 是没有资格提出离婚的。在西方, 两性在经济上是平等的, 妻子和丈夫均可在外谋职, 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 在家中地位平等, 婚姻恋爱自由。

1.4 中国传统婚恋观与西方婚恋观在社会舆论的制约上存在差异

西方社会在六七十年代发生了“性革命”的浪潮, 这股浪潮来势汹涌, 一下子席卷了整个欧洲和美国, 对西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不再谈“性”色变, 破除了对性的罪恶感, 提出应不受任何约束地追求性的快乐, 西方社会对性的舆论开放化。传统中国则以谈论性爱为耻, 更是把女性的贞操重于一切, 女子倘若做出违反三从四德之事, 将会遭到整个社会的诟病和谴责。

2. 在西方与中国传统文化双重作用下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变化趋向

传统婚恋观仍是当代大学生婚恋心理的主流, 可以说还是起着主导地位。信息的全球化, 便捷的网络, 影视作品的交流都使西方的婚恋观冲击着当代大学生, 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善于学习和模仿。在传统婚恋观和西方婚恋观双重作用下,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 我们在今年下半年开学初对132名学生进行了一场座谈会及问卷调查。问卷总共有34个题目, 内容包括大学生恋爱观、择偶观和性观念。参加的学生中有53名男生和79名女生。调研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有如下变化趋势:

2.1 择偶条件存在差异

在择偶的条件中, 男生的选择依次是“人品性格”“外表、年龄”“学识、学历与健康”“经济状况”“其他”, 女生的选择依次是:“学识、学历与健康”“人品性格”“经济状况”“外表、年龄”“其他”。女生更看重男生的经济状况和未来发展前途而对对方的容貌要求不高;男生正好相反, 男生更看重女生的容貌, 只要看着赏心悦目、出得厅堂就行, 学历、收入都在其次。

2.2 恋爱存在盲目性

调查中, 有99%的学生接受大学期间恋爱。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恋爱是婚姻的基础, 恋爱的目的是为了选择终身伴侣, 但也有3 6%的学生选择的是生理和心理需要, 还有6%的学生选择是因为派遣寂寞。这说明有些学生的恋爱目的仍有盲目性。

2.3 性行为趋向轻率

有76%的学生接受婚前性行为, 有65%的学生接受在大学期间同居行为, 有58%的学生认为童贞“不重要”或“无所谓”, 有51%的人赞成在校期间可以结婚, 更有4 2%的学生接受婚外性行为, 认为“配偶容忍就不要干涉”。这些表明当代大学生性观念越加开放, 这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2.4 对待情感更加宽容

如果失恋了有78%的人选择“顺其自然”这与91%的人赞成“合则聚不合则分”的结果是相一致的。调查中仅有1人选择“无法原谅对方, 伺机报复”;若恋人以前和别人发生过性关系, 一部分学生选择“不追究只看将来”;如果未来配偶与人发生性行为, 很多学生选择了“不会影响夫妻关系”。

2.5 选择更加自我、思想更加开放

有72%的学生选择“真爱不受年龄限制”, 有69%的学生选择不赞成“门当户对”。对于家庭是否一定要有自己的孩子, 有41%的学生选择“否”。这些都表明着当代大学生更加自我, 在感情中完全以个人为中心, 个人意志高于一切。

3. 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恋爱观

3.1 加强学校教育, 帮助大学生提高恋爱的层次和品位

很多教育者认为与学生公开讨论婚恋、性问题, 是严重有损师道尊严。其实不然, 很多学生因为好奇, 又不能从正确途径了解性, 反而会受到有害文化的侵袭。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性教育, 包括:性生理知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等内容, 可以结合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 把握引导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规律和心理规律。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 “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美育目标包含了德育的功能, 美育和德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应该充分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 开展相应的活动, 来焕发学生的高尚情操, 使他们感到一种非常愉悦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而且能催促他们向高尚的道德理想趋近;让学生通过有关爱情题材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辨别美丑的能力以及对爱情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恋爱的层次和品位。

3.2 处理好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不盲目随波逐流

大学生的婚恋观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的写照, 也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一些不良思想, 西方社会的性解放以及自由开放的婚恋观正日益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婚恋观。“一夜情”“网恋”“第三者”早已不是新鲜的名词。现下“网婚”“试婚”“隐婚”“急嫁族”“丁克族”正悄然流行。我们应教育引导学生处理好观念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不盲目随波逐流。马克思说过:“真正的爱情是表现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不是过早的亲昵。”恩格斯将爱情归结为“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4]。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是一份责任和奉献。大学生要摆正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学习应该作为第一重要的任务, 要使爱情成为一种推动力量, 不断鞭策自己前进。避免因为流行而盲目跟风。

3.3 避免家庭的错误引导, 使恋爱功利化

大学生婚恋观形成的过程中, 父母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都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架、父母一方对婚姻不忠诚不负责这些都会引起孩子婚恋观的消极一面。还有些家长给子女灌输“金钱至上”的观念, “要娶就娶有钱的, 要嫁就嫁有权的”这些都造成了孩子错误的婚恋观。学校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可以通过一些讲座, 座谈会邀请学生家长, 共同探讨学生的婚恋观教育, 避免家庭的错误引导使大学生形成错误婚恋观, 使恋爱功利化。

3.4 抵制有害文化, 加强对大学生爱情内涵及恋爱道德的教育

发挥学校的文化过滤功能, 坚持弘扬优良的主旋律, 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和侵害, 为大学生营造具有良好文化的舆论氛围。首先进行爱情涵义的专题教育, 让学生领悟爱情的真谛, 即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 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的仰慕, 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其次, 加强恋爱道德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自觉抵制封建的性道德观和西方资产阶级的“性解放”等腐朽思想的侵蚀, 使他们学会关心恋爱对象的身心健康, 明确自己在恋爱和性爱中的责任和义务, 正确处理恋爱与性爱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赵冰洁.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2, (2) :111~113

[2]刘亚丽.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及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 2003, (10) .29~31

[3]郭艳.从民谚看传统婚恋观.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2005, (1) :63~65

上一篇:试验流程下一篇:中外汽车消费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