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酒文化比较

2024-08-29

中西方酒文化比较(精选8篇)

中西方酒文化比较 篇1

课程论文

题目中西方酒文化比较

学生姓名学号院系 专业

二O一零十一月二十日

中西方酒文化的比较

摘要:中国和西方的酒文化有较明显的差异:在酒的用料与品类上,中国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用粮食酿造的粮食酒;西方则是用麦类和葡萄酿的啤酒和葡萄酒。在酿造工艺上,中国讲究料、水、曲三者统一,采用固态、复式发酵法;西方以料为核心,采用液态、单式发酵法。在酒文化的核心上,中国视酒为工具,意不在酒;西方视酒为艺术品,意就在酒。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地理环境、物产、原料和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的不同。

关键词:酒文化;文化差异;中西文化比较

在人类生活史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酒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酒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在饮食中存在,更代表着一种文化出现。由于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社会规范等的不同,东西方的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族特性。对东西方酒文化特性进行比较研究,颇有意义。

一、酒的起源

说到酒的起源,最先想起来的必然是传说神话了。神话传说本就是一个时代文化的折射,在传说中,中国酒的起源是人们无意间变废为宝的一个过程,而西方则倾向于就是酒神赐予人们的礼物,也是丰收的象征。

中国古酒可分为两类,一为果酒,二位米酒。酒的起源也有很多种,历史文献记载的说法有几种。

①猿猴造酒说:唐陆柞蕃著《粤西偶记》关于果实花木之酒,有如下记载:(广西)平乐等府深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猿酒。明代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述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酒是一种由发酵所得的食品,是由一咱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糖类产生的。酵母菌是一种分布极其广泛的菌类,在广袤的大自然原野中,尤其在一些含糖分较高的水果中,这种酵母菌更容易繁衍滋长。山林中野生的水果,是猿猴的重要食物。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水果于“石洼中”,堆积的水果受到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在石洼中将一种被后人称为“酒”的液体析出,因此,猿猴在不自觉中“造”出酒来,是合乎逻辑与情理的。

②仪狄造酒说: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一种说法

叫“仪狄作酒拨,杜康作秣酒”。由字面看,是讲他们在作不同的酒。“拨”,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酪糟儿”。性温软,其味甜,多座于江浙一带。现在的不少家庭中,仍自制醒糟儿。醋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林”,高梁的别称。杜康作林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梁。由此看来,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可能是高梁酒创始人。

③杜康造酒说 :相传杜康是位牧羊人,于放牧中不慎丢失装有小米粥的竹筒,半月后竹筒复得,竟意外发现小米粥发酵而成为醇香扑鼻的琼浆。杜康于是弃鞭停牧,创酒坊,酿美酒,开酒肆,售佳酿,一举成为天下闻名的酒圣。而“杜康”也成为酒的代名词。古书中说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杜康因此成为酿酒的鼻祖。

西方关于酒的起源也有许多,大都把酒解释为神造的产物,是属于人类的神赐的礼物。古埃及认为酒是由死者的庇护神奥里西斯发明的,而希腊人认为酒是由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带到人间来的,是酒神赐给人们的礼物,也是人们丰收的象征。相传狄奥尼索斯是从神之父宙斯与底比斯公主西姆莱所生,长大后流浪于小亚细亚色雷斯和希腊,到处传授种植葡萄和酿酒的技术,酒便在欧洲在陆上渐渐盛行起来。酒神带着他的随从四处流浪,所到之处便飘起了酒香。

二、酿酒的原料与品类

料与品类上,中国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以粮食为原料酿造的黄酒、白酒,习惯上称作粮食酒;西方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葡萄酒、白兰地以及以麦类酿造的啤酒。中西方酿酒原料及品种差异主要原因是地域及气候差异以及社会经济体系不同造成的,这些差异在文化全球化的现代才互相交流而传播开来。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温和,有良田沃土万顷,极适宜农作物的耕种,农业发展迅速,很早就成为农业大国,五谷类粮食产量大、品种多,人们便大量用粮食酿造出很有中国特色的白酒、黄酒。宋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酿酒原料主要取用北方所产的小麦、高粱和粟等;从宋代开始,南方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南移,酿酒原料则主要取用江南等地大量出产的稻谷。

与之不同的是,西方文明的起源中,主要的农作物是麦类,众多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远

古时代,巴比伦人就已用小麦制成啤酒,远古埃及人也有如何酿造啤酒的记载,且西方国家大多以畜牧业或者商业为主、农业为辅,许多地方的气和土壤等不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却对葡萄的生长非常有利,因而,在西方国家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都首屈一指。在这样的条件下,西方的人们可以大量地用葡萄酿制并享用葡萄酒,所以古代西方盛行“啤酒和葡萄酒文 化”。

三、酿造工艺

在酒酿造工艺上中国主要以粮食为原料,讲究料、水、曲三者统一,采用固态与半固态、复式发酵方法;西方主要以葡萄为原料,则重在讲究料为核心、桶和窖为保障,采用液态、单式发酵方法。

五谷 杂 粮 是固体物质,不能直接发酵,必须通过对粮食的浸渍、蒸煮、加入水和酒曲等,使淀粉糊化后再进行糖化、发酵而制成酒。在中国流传着这样的俗语:料为酒之肉,水为酒之血,曲为酒之骨。它形象地说明了酿造粮食酒的三个关键:

其一 是 原 料。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发现,五谷杂粮与酒的品类、质量密切相关,如用糯米酿造的黄酒味醇厚、品质最好,用高粱酿造的白酒味很香,且酒精度和出酒率都比较高;而在白酒中,用玉米酿的甜,大米酿的净,大麦酿的冲。此外,人们还注意到,选用独具特色的土特产原料,对酿造风味独特的名酒至关重要。如四川古蔺的郎酒,最理想的原料是当地出产的古蔺高粱,因为它皮薄壳少、颗粒饱满、淀粉含量大,能酿出高品质的郎酒。关键 之 二 是水。“美酒必有佳泉”,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酒的品质、风格等,为此人们特别注意识水性、知水味、选好水。如绍兴黄酒,常常用运水船到鉴湖中心取湖心水来酿造,因为这种水的水质清澈、硬度适宜、含适量盐类,是优质酿造用水。茅台、郎酒、沪州老窖则离不开赤水河及河边甘甜、清冽的泉水。

关键 之 三 是酒曲。它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与酶类,不仅是糖化发酵剂,而且能赋予酒特殊的风味和品质,是中国酿酒的重要而精妙之处。《齐民要术》记载道:制曲要选择七月甲寅日,让儿童穿着青衣来和曲、团曲,摊放酒曲的地方要画上吁陌街巷、摆上用面粉捏的曲人和曲王,摊完酒曲后要给曲王供酒脯等食品,并读三遍《祝曲文》。

有了 这 三 个关键因素作为基础,还需要酿酒师的妙手点化才能酿成酒。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人们就已经系统地总结出酿酒的6条原则:“林稻必齐,曲聚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无有差忒。”即原料要充足、酒曲供应、制作要适时,浸泡、蒸煮要清洁,水质要清冽、无杂质,酿造器具要精良,蒸煮时的火力要适当。中国的酿酒技艺高超而精湛,巧夺天工,各种名酒各得其妙。

西方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与中国酒三个关键一样,葡萄酒的酿造也有三个很关键的地方,即葡萄品种的选择,橡木桶的培养及酒窖的存放和酿酒师的技术。

葡萄的品种和质量,决定着葡萄酒的品质、特色和主要香型。在西方国家,可以酿酒的葡萄数以千计,但真正能酿造出顶级、名贵葡萄酒的葡萄,只有十余种而已,著名的有赤霞珠、黑品诺、梅辘辄等。和中国选原料一样,原料的产地对葡萄酒的品质影响也很大。也就是说酿酒时对葡萄的选择,除了品种,还要看产地和年份,这意味着土壤、气候、产量等方面同样存在差异。

在完成了对葡萄的精心选择后,葡萄酒的酿造大多进人葡萄去梗破皮、压榨、发酵、培养、装瓶等阶段,而起重要作用的是橡木桶、酒窖和酿酒师的技术。橡木桶是发酵和培养葡萄酒的最经典容器。其木材多孔,外界的氧气缓缓渗人,包括酒精在内的挥发物质部分蒸发,使酒变得更加细腻、芳香;橡木释放出的辛香和单宁酸,给葡萄酒增添华美复合的润饰,使酒质不断成熟、稳定。

酒成熟以后就必须离桶、装瓶,但无论装瓶前的培养阶段还是装瓶后的贮藏期间,只要没有饮用,酒窖都是葡萄酒最好的栖身之所,决定着葡萄酒的最终品质。任何好酒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藏酿,葡萄酒在橡木桶中的陈化不是全部过程,要达到最佳饮用状态,更需要继续贮存、陈化。酒窖的理想温度是IO`C-151C,湿度是70%左右,要求背光、阴凉、通风良好等,因此常常显得阴暗、潮湿。置身于酒窖中的葡萄酒,常用软橡木做瓶塞,瓶口稍微向下、横放在酒架上,以防止瓶塞干燥开裂,影响葡萄酒的品质。在整个酿酒过程中,酿酒师的技术贯穿始终,其高超技艺主要体现在对原料演变过程中的最佳时机把握上。当葡萄成熟时,必须看准时间尽快采摘、精心挑选,然后压榨和取汁、使其直接发酵;而当发酵过的酒装人橡木桶培养以后,要定时、准确查看桶中酒质的变化,不能出现丝毫闪失;一旦发现葡萄酒在桶中培养成熟,就要立即装瓶、小心贮藏,同时密切注意酒窖的状况,为葡萄酒创造最好的贮藏环境。

四、酒文化核心差异

中国:醉翁之意不在酒。许多中国人认为, 酒是一种供人使用的工具,中国人虽然十分热爱它、经常使用它,但很少注重酒本身,缺少对美酒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性分析和品评、鉴别,更在意的是使用它以后产生的美妙作用,在于“味外之味”,就像欧阳修说的那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即使是现在,网络上常有人

说“哥喝的不是酒是寂寞”,因此中国酒,喝的不是它本身风貌,而是这个清醒到微醺过程里的韵味趣事。人们借酒只是为了或抒发自己清醒时不能或不敢抒发的情感,或忘却现世的烦恼,或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或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再者中国的礼教也不允许人们饮酒采取豪饮、“牛饮”的方式,而是主张浅斟低酌,适可而止。

西方:醉翁之意就在酒,在他们的文化里有“葡萄酒——充满魅力和生命的神圣艺术品。”在不少西方人眼里,酒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拥有魅力和生命,而葡萄酒更是其中的代表。对于西方人而言,醉翁之意就在酒,在酒的“味内之味”。仅以葡萄酒为例,他们把酿造葡萄酒看成是在制造艺术品,把饮用葡萄酒看成是欣赏艺术品,认为每一种葡萄酒都有自己的温度、味道和与其搭配饮用的杯子、菜肴,只有相互间完美的搭配,只有仔细地观色、闻香、品味,才无愧于美妙的葡萄酒。受酒神文化的影响西方人喝酒方式往往是牛饮,追求的是速醉、醉昏,一种生命的狂欢与纵欲。

与中国的借酒忘欲不同,西方人更多的是借酒纵欲。这种酒文化差异折射东方人委婉含蓄的性格,而西方人则爽朗直接的性格。这就让人想起了有国外留学生说听不懂中国人说得话,就一句你累不累呀就整出几个意思。

综上所述,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和西方的酒文化差异,包括酒的起源、酿造原料、品种类别、酿造工艺和酒文化的核心等的差异,都可以归结为物质和精神两大类。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地理环境、物产和原料特点等因素的不同,而且有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因素的不同,但是也不外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在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各方面都趋于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的酒文化也在不断地相互融合渗透,了解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能够更恰当地使酒这一媒介更好地为我们服务。需要承认的是,虽然中西方酒文化有着巨大差异,但也都具有各自的内涵与特色,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如璀璨的明星,光彩熠熠,源远流长。了解而这酒文化的差异及酒文化折射出的东西方言谈思维的差异能够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能更好的将中华文化传播开来,彼此文化交流能加深世界各族人民的感情纽带,促进世界文化和谐发展。

中西方酒文化比较 篇2

一、中西方节日比较

1. 春节与圣诞节

在中国,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开端, 庆祝春天的到来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春节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只是从1913年才开始的。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又称“年”。传说太古时代有一个叫“年”的怪兽, 头上长着触角, 凶残无比, 每到寒气将尽, 新春快来之时, 就要出来残害人畜, 毁坏家园。人们为了防御它, 就聚到一起, 利用“年”怕红怕响的特点, 用贴春联, 放爆竹的办法把它吓走。每到大年三十, 无论城乡, 家家户户都要张贴红纸春联和威武的门神, 春联、门神是用来辟除不祥和保护一家安全的, 它们源远流长。在春节这一天, 传统的习俗是进行大扫除, 将陈旧的和不好的事情清除, 迎接崭新吉祥的新一年。春节中最重要的就是年夜饭了, 又叫团圆饭, 预示着祥和与幸福。除夕之夜, 人们大多会守岁, 家人聚在一起畅谈、欣赏春晚, 等待零点钟声的敲响。正月初一, 新年来到, 人们开门燃放炮竹, 俗称“开门炮”。吃过早饭, 人们要相互拜年、祝福, 共贺新春。庆祝春节一直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 每逢春节, 人们总对新的一年寄托着无限的希望。

在西方国家, 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一个令人快乐的宗教性节日, 是基督徒庆祝基督教创始人基督出生的日子, 爱、家庭和归属感是重要的主题。《圣经》上说, 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胎人间, 在人间生活, 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 学习热爱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热爱。圣诞节在西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和春节一样, 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一般来说, 在圣诞节时, 人们要装扮圣诞树, 互赠圣诞卡, 吃圣诞大餐, 给小孩子送圣诞礼物。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饭一样, 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 共进节日美餐。小孩子们最期盼的就是圣诞老人带来的礼物了。据说圣诞老人原是小亚细亚每拉城的主教, 名叫圣尼古拉, 死后被尊为圣徒, 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而来, 由烟囱进入各家, 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所以, 西方人过圣诞节时, 父母把给孩子的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 圣诞夜时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第二天, 孩子们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头上寻找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

春节与圣诞两者不同的起源和庆祝方式, 作为各自节日文化中的领军, 春节与圣诞有着相同的地方。节日文化不仅是展现一个民族文化生活图景的窗口, 更是一种象征和意义的体系, 这就是对幸福的企盼, 对仁爱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祝福。

2. 七夕与情人节

爱情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在中国, 人们庆祝中国式的情人节, 即“七夕”。相传,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 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 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 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 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 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 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 摆上时令瓜果, 朝天祭拜, 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 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 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 所以, 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 夜深人静时刻, 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在西方, 2月14日的情人节起源于罗马。传说公元三世纪时, 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离暴君的宫殿不远, 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修士瓦伦丁就住在这里。罗马人非常崇敬他, 男女老幼, 不论贫富贵贱, 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 在祭坛的熊熊圣火前, 聆听瓦伦丁的祈祷。这一时期, 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 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 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 他下令禁止人们于此时结婚, 甚至连已订了婚的人也马上要解除婚约。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 满怀悲愤地走向战场。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 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 十传百, 很多人来到这里, 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消息终于传到了克劳多斯的耳中。他暴跳如雷, 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 将瓦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 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为了纪念瓦伦丁, 后来人们把2月14日这一天作为“情人节”。

现在西方情人节已发展成恋人之间的节日, 为了表达彼此之间浓浓的爱意, 在这一天, 情侣们互赠礼物, 恋人们都被甜蜜和幸福包围着。西方情人节另有更宽广的意义, 那就是只要是你所爱的人--父亲、母亲、亲戚、同事、朋友, 在这一天都可以送礼物给他们, 以表达心中的情意。

二、中西方节日所反映的不同文化内涵

1. 传统节日的总体内涵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特有的象征符号, 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对民族凝聚力有着巨大的影响。传统节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每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每个节日都有值得回忆的庆祝仪式和活动, 每个节日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暗示。不同的国家庆祝节日的方式不尽相同, 但是都体现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祥和幸福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2. 传统节日体现的宗教信仰

传统节日所体现出来的宗教信仰是不同的。西方国家的宗教是显而易见的, 在基督教中上帝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上帝不容许人们信仰其他的神和偶像。人们所获得的是上帝赐予的, 而不是通过人们努力工作获得的, 所以, 在圣诞节人们祈祷上帝赐予他们幸福和快乐。而在中国, 传统节日并没有体现很多宗教色彩, 在古代, 中国的社会结构建立在对自然的崇敬, 追求神和人类的平衡。

3. 传统节日里人们的情感表达

中西方在庆祝传统节日时, 情感的表达也是有差别的。中国人更多的是隐藏自己的想法, 然而西方人总是自由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比如, 接受礼物时的方式和态度的差异。在中国, 人们会因为表示客气或是礼貌不轻易接收礼物, 即使在接受礼物时也不将礼物立即打开。在西方国家, 人们会主动要求赠送礼物, 并立即拆开礼物, 对对方表示感谢。

近些年来,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传播媒介的多样发展使中西方文化不断相互影响和渗透, 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在中国十分受欢迎, 比如愚人节、母亲节、圣诞节, 而有些学习者却忽略了我们本土节日文化, 这个现象使我们意识到我们要正确对待中西方节日文化, 在尊重、传承、创新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其他国家文化进行学习, 我们要保持文化多样性, 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沟通!

参考文献

[1]常天.节日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

[2]萧放, 许明堂.春节[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 篇3

【关键词】中国 西方 体育文化

1.体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恒古恒久的社会现象,但什么是文化这个问题,可谓五花八门,没有达成共识,总的概括起来看,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反应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历史进步、生产经验以及教育、科学、艺术等方面达到的水平,自然与体育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体育是文化传播、传递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文化方面的变动,对体育产生特别大的影响。积极发展体育文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体育活动及其成果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体育在培养人的健康,改善人类生活方式,从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培养有文化的健康的人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影响下的中国体育文化

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她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如同哺育了华夏文化的长江、黄河一样源远流长,而体育文化的各种形态,更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呈繁荣发展之势。中国传统体育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和发展都不可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研究它可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出发点。

2.1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

古代中国注重情感和尊重道德的观念,在体育运动领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些传统的道德观念来自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如孔子的“尚仁”,墨子的“兼爱”。其积极意义在于规范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平和了社会气氛。中国人的个体竞争需要过早受到压抑,社会需要以伦理需要为主体进行构建,至善道德的追求强制性地成为中国人的主体需要,从而压倒一切,涵盖一切。重义轻利的观念历代相传,渗透于人们精神意识的深层,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反映在体育上即是崇尚体育的伦理价值而贬低体育的实用价值,这种观念一直在中国体育史上绵延不绝,直到今天仍可以在人们的体育观念中找到它的踪迹。

2.2重和谐与统一

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型文化,始终是解决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古代中国的个人显得毫无意义,仅表现为一种抽象的存在,人的个性几乎消失在集体当中,使得个体性和能动性受到全面压抑,总是被动接受某中盲目力量的驱使,而现实社会中人的快乐和痛苦完全被一种理想的是非、善于恶的伦理价值判断所代替,这对体育文化的影响极大。

2.3重适用,追求稳重

中国农业型社会自给自足的特征,使安居乐业的中华民族不必把走向遥远的外部世界观视为谋生的必由之路,封闭的地理环境,封闭的生产方式,封闭的文化心理特征,使中国文化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中国先哲追求的价值目标就是达到某种和谐的境界,核心是合,教诲人们不是向外开拓、追求、向大自然索取,而是在充满温情的志“中和”、求“中庸”的人生修养中,潜身于所谓自省。在中庸之道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往往表现为生活朴素,知足常乐,这种中庸之道的观念,限制了人们的开拓能力,淡化的人们的竞争意识。在体育文化的活动表演方式上,技艺性、表演性的项目为主,而竞争性强的,集体的项目在中国开展的很少。

2.4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中国重理性与人文教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中国文化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具有超宗教和情感的功能。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礼”提倡中庸思想讲究忠恕之道,凡是要拾到好处,不能过分,要不偏激,体育往往是一种诉诸情感的活动,它往往是非功利和超现实的。中国体育文化注重对身体文化之外的拓展性价值,重视对集体和社会的意义,忽略体育文化的本体,重视的是体育文化中的理性思辨,而忽略实际操作。

3.西方文化及其影响下的西方体育文化

在西方,欧洲文明的摇篮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体育现代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古希腊所创造的古奥运会辉煌的背后,是西方体育文化的根基所在,与其古代奥运会一样闪烁着使世界人民敬仰的光辉,因此在论及西方体育文化的时候不能忽略古希腊文化对西方体育乃至整个西方文明的奠基作用。西方文化在影响体育文化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强调以人为中心

强调人是万物之灵,从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出发,主张人可以认识自然,控制自然,征服自然。希腊社会同样也是以个性发展、个体生命能力弘扬为主体而构建的,于是他们选择了生机勃勃的生活方式,向大自然挑战是希腊人永恒的信念,社会竞技活动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自然和谐的得到发展。西方文化注重人的智力和身体能力的特征,这一观点起到了鼓舞人的创造性,大胆的向大自然索取,这与东方人恒定不变,顺应效忠的社会理想大相径庭。

3.2重视宗教的特殊地位

西方古代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宗教社会,在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宗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宗教对社会、个体具有巨大的权威,但它又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表现出一种弹性和自我保护、自我适应机制,即用新的意识和行为来维持自身生存和复兴。古希腊宗教有的神人同型同性特征与城邦公民相结合,陶冶了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人独具的人体审美意识和体育意识,这种宗教观念意识在人们的心里上沉淀的结果,就是全体公民阶级从个性原则和人格意识出发而形成的体育风尚。

3.3以个人为社会本位

西方文化中的个人或自我是独立的,是和他人相分离的,具有个人精神的个体。在西方这种以个体人格为主体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文化中的传统始终未间断,西方体育文化中的个人奋斗精神表现在体育思维方式、体育思想、体育价值观及体育价值心态等方面。个人主义是西方体育中的一种主导精神,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价值标准,它充分肯定运动者的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西方体育的文化精神到文化的行为为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影响到西方体育运动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和选择。

3.4强调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欧洲历史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文化来源的多样性,民族划分的多样性和地域上的分散性,无论是古罗马的罗马帝国、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还是拿破仑帝国都是松散的集合体,西方体育的发展也反映了这一特征。不同文化的背景下,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体育一经产生,在融入西方体育的过程中,不会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排斥,同样在人们选择运用这种体育运动时也体现鲜明的多元文化特征,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体育汇集成了西方体育文化这一大家庭,经过融化而成为今天西方体育乃至世界体育的主流。

4.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

4.1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与体育价值观的比较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体育思想和体育价值的差异,从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特征。首先,在哲学观方面,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认为宇宙、自然界、人都是由“气”构成的一体;而西方哲学讲天人相对、天人有别。第二,在人生观方面,中国人乐长生,重节制,讲中庸求和合;西方人求价值、某进取、趋极端 。第三,在认知形式上,中国人重直观感受,求整体把握;西方人重知行分析,细解层究。第四,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重直觉顿悟;西方人重抽象思辨。第五,在生活观上,中国人知足常乐,守成务实;西方人冒险创新、放荡不羁等。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是追求静态美的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种动态文化,这决定了中西方体育文化形态和体育价值观的实质性差异。

4.2中西方体育运动手段、方式的认识的差别

中国传统体育以养生为主,尤其重“养” 。中国体育文化认为人和自然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是自然的一部分;透过与自然的交换,从而排除浊气,汲取真气,五脏通达,六腑协调,决定人健康和寿命的根本原因在内不在外。西方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截然不同,它特别强调竞争和对抗,全力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显然中西方的体育差异是巨大的。中国传统的养身文化就像温柔的月亮,使人平心静气、恬淡适意,从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逐渐达到身心健康。西方运动则强调运动与肌肉健美,体格健壮,强调身体的外部运动,且肌肉运动激烈,提倡科学,讲究竞争与对抗等。

4.3中西方对待竞技体育的态度和胜负观的差别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爱非攻”压抑竞争性、“中庸之道”否定突破和超越,以静为美,排斥激烈的运动,这是传统文化对体育观念的影响。中国的武术文化、养生文化也没有摆脱上述影响,这造成的中国古代缺乏对抗力量型的竞技体育;中国柔性文化产生老子辩证法和儒家中庸辩证法,共同点是“和”,达到物我皆忘的“天人合一”便是气功的最高境界,西方崇尚“竞”;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看法上,中国养生在于追求生命延续,西方则追求有限时间的生命质量。

总之,中西方体育文化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然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中西体育文化并不能确定其本身的优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认识将越来越深刻。

5.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及其对策

现代化就是文化的现代化,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再创造。中国传统思维有着封闭性、求和性、直观性、超稳定性等特点,在这基础上,形成了包括中国传统的经济、政治结构、社会组织结构、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特征等方面内容的统一体,而现代化就是要否定和超越传统文化,就是要创造出与传统文化不同的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应顺应“世界一体化”的体育文化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克服单向发展的弊端,发挥传统文化的健身性、民俗性、娱乐性等优势,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因地、因人、因时制宜开展传统体育,运用竞争机制培养传统体育活动专门人才来推动传统体育的发展,另外,就是吸收世界先进体育文化,把握时代体育文化精神,加快体育改革与发展。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的视野要开阔,很多体育实践中的问题的根源都能在文化找到,这样使体育价值观更加合理,更合乎人性,使体育的科学化与人本化趋于融合。

参考文献:

[1]杨文轩,陈琦 .体育原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2]向家俊. 论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2)

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 篇4

文化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价值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现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定文化,而饮食文化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现在,世界文明在不断地进步,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加强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我们必须在文化方面进行了解和学习,只有这样才可以彰显彼此之间的尊重,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交流。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西方饮食精巧专维、自成体系。自古以来,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实中西方在饮食上有许多差异,其表现在方方面面上,饮食观念,饮食结构,饮食方式等等。正是因为各式各样的差异,让中西方饮食各有各的鲜明特色,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并探讨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烹饪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基于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吃生蔬菜,比如黄瓜,洋白菜和西兰花等。因为他们知道蔬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就会被破坏。可以说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即使口味永无变化,他们照吃不误。而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对食物感性强于理性,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终其原因,是中西方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西方的世界里,理性显然是比感性更受推崇,从古希腊苏格拉底“知识就是美德”到近代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思维是一种篇中理性的思维,这也体现在西方的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在中国,饮食的追求感性显然压倒理性,这种饮食观念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吻合。作为东方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模糊及不可捉摸。就像中医的治病方法,望闻问切,治疗从整体出发,辅之于有效的中药,但中药的药理却始终令人难以道明。从中医药我们就可以大概了解中国哲学。中国菜也是如此,讲究分寸,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道美好,协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的特点。二:饮食结构的差异。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总的来说,中国人以素食为主,中国人每天吃的蔬菜比西方人多得多。西方人则喜好荤食,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动物身上摄取提炼而成的。而西方人虽每天进食大量蛋白质,但肠胃功能却因进食纤维素太少而受到影响,因此消化系统的患病率及患癌率均大大超过中国;中国人喜爱粗粮,而西方人偏爱精白粉等细粮。而实际上,粗粮所含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中国人喜爱豆浆、豆腐、豆芽等豆制品,而西方人却往往不喜欢。另外,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例如鸡鸭的舌头,脚掌等,一到中国厨房,经过厨师加工便成为一道道美食佳肴。三: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中国,宴席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变。而在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将所有食物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四:用餐礼仪差异。

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位高权重者或年长者常首先入座并坐首席。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嘴时,才表示宴会开始。当有新菜上来,主人一般请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中国的用餐礼仪深深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孝”文化。在中国,有句话“百行孝为先”,由此可看出“孝”在中国的地位。孩子孝敬父母,后辈尊敬师长,重视对年长者的尊重,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就产生了“让”的进餐礼仪精神。西方排座位的标准则是女士优先、尊重妇女。在安排座位时,如果是男女共同参加的宴会,则由男女主人共同主持,必须将男女宾客分开列成两个名单,通常的座位安排形式是:男主人与女主人正对面,男主人的左右两侧为女主宾,接着按时针方向朝外侧排列。还应注意两点:一是男宾常依地位而不是根据年龄安排;二是夫妇座位应在同一边但不相连。另外,如果男女结伴同时赶赴宴会,那么男士应为女士开门,让女士先行;当主人把女宾客领进大厅时,首先由男主人邀请第一女主宾入席,并帮她拉椅子、入座,女主人则同男贵宾最后进入。在上菜与进餐时,应首先从左侧给女主宾上菜,然后按顺序分送给其他女士,最后给女主人;接着,再按同样的顺序给男士上菜。当女主人及其他女士拿起餐巾、刀叉开始进餐后男士们才能开始。进餐结束后,必须等女主人起身离席,其他人方可离席,且仍然要为女士拉椅子,让其先行。在西方,人们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女士优先,尊重妇女的精神。五:用餐器具差异。

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与菜品的协调,讲究“美器”,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以及各种杯、盘、盅、碟。其中盘又有菜盘、布丁盘、奶盘、白脱盘等;酒杯更是讲究,正式宴会几乎每上一种酒,都要换上专用的玻璃酒杯,分工非常明确。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先秦时代,人们吃饭一般不用筷子。根据《礼记》中的记载推测,当时人是用手把饭送入口的。后来由于人们在烧烤食物时,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竹枝一类的工具来放置和翻动食物,在炊具中烧煮肉块和蔬菜的羹汤,也要用它们来取食,久而久之,聪明的先民逐渐学会用竹条来夹取,这就是筷子最早的雏形。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后来走向定居生活后,欧洲以畜牧业为主,面包之类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送进口里。到了城市定居以后,刀叉进入家庭厨房,才不必随身带。由此不难看出今天作为西方主要餐具的刀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它功能多样,既可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到了烧熟可食时,又兼作餐具。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与其环境和传统密切相关。西方地域广阔,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地间隔较远,一碰到什么突发情况,全都得靠自己。而中国人却住得相对集中,常常是一个部落,一个村落集中在一块,一遇到野兽或者突发事件,都是大家联手对抗。从而西方人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国人则安土重迁、固本守己、平和闲静。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分1 篇5

【摘要】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对饮食的认识、饮食内容以及饮食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营养、中餐西餐、餐桌礼仪

一、中西方不同的饮食社会风俗

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名族缔造了不同饮食文化,所以饮食习俗也反映了名族的观念、意识和文化。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对饮食的认识、饮食内容以及饮食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1、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早期传统的饮食习俗,并没有营养学这个概念。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认识到,缺乏某种维生素,既影响人的正常生长,又可能引发特异性病变,即维生素缺乏症。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西方科学家经过反复实验,终于人工提取或合成出了维生素,以供人们在缺乏维生素时直接服用。他们强调食物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的维他命,蛋白质的含量多少,是否能被全部吸收,却很少关注食物看起来是不是很漂亮,好不好吃。(1)中国的传统饮食则具有“平衡”的特点,而且多为经验型。在古代,人们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将各种食物分为温、热、凉、寒四种属性,又称“四气”。还按味道分为辛、酸、甘、苦、咸“五味”。中国传统饮食的“平衡”,就是根据各种食物的属性和“五味”,对不同食物进行搭配,实现“四气”和“五味”的“平衡”。

西方人又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导人们日常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如根据各种食物的酸碱性等,合理均衡地搭配和食用蔬菜、水果、谷物、肉类等,以使酸碱中和,有利于人的健康。中国有这么一句话“夫为医者,当需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2)中国传统的几大特色菜,都以色、香、味、形俱全而深受国际友人的喜爱,并享誉全球。

2、中餐与西餐

饮食观念的不同,使西方饮食倾向于科学、理性,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感性。在饮食不发达的时代,这两种倾向都只有一个目的,即充饥。而在饮食文化充分发展之后,这两种不同的倾向就表现在目的不同上。前者体现为对营养的重视,后者表现为对味道的讲究,这是我上述中所提及到的。

在中国感性明显胜于理性,中餐烹调倾向与艺术性,且因季节和各地气候、民俗的不同而异彩纷呈,由此亦形成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中餐每一种菜肴的制作,都有主料、辅料、调料、烹调方法的具体要求,但烹制者也会因食客的需要,而做一些增补、省减。中餐菜肴的原料种类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西方食品的营养成分一目了然和绝少艺术氛围的特点,明显地区别于中国饮食的艺术境界。西餐的烹调方式单一,烤、炸煎等烹制方法能适用于各种食物的制作。

农耕民族通常以谷类为食,倾向于安居乐业、和平与安定,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而从事畜牧业产的民族,常常是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他们善于捕猎,富于攻击性,形成了争强好胜和乐于冒险的性格特征。这两种近乎相反的民族特性反映在饮食中,就很自然地体现在餐具的选择以及食用方式上。

3、中西方的餐具差异

筷子与刀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3)在中国使用筷子,还有颇多的规矩需要注意。用筷子夹菜用餐时,要注意这些问题:一是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着食物,都不要去舔;二和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舞动筷子;三不能把筷子竖着插到食物上面。把筷子用来夹取食物之外的东西都是失礼的。

西餐餐具主要有刀、叉、匙、盘子、玻璃杯等,摆放方法比较复杂,高级的西式宴会摆台是基本统一的。共同的原则是:垫盘局中,叉左刀右,刀尖向上,刀口向右,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放方式是从左到右,依次摆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这些餐具上的差距也体现出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并不是单单了解这个差异,重要的是在餐桌上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可以做到别冒犯他国,给双方是尊敬与礼貌。

4、中西方饮食材料的差别

中国饮食文化主要起源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决定了中国饮食结构以农作物为主,肉类为辅。而且中国地域广阔,土地肥沃,种植技术较高,自然粮食作物产量多和种类丰富,相反动物的养殖较少,故食粮食较多。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因此中国人在备餐时,饮食是以植物为主、动物为辅.主食主要是大米和面食,饮料主要是茶和酒水。

西方饮食文化主要起源于畜牧文化,畜牧文化决定了西方饮食结构尤其偏重于肉类与乳制品。西方国家因气候因素不适合农作物的种植.故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为辅。动物的养殖技术较高,肉类产量较多,农业产品主要是小麦,葡萄等,故饮食以动物为主。西方人的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具有“三高(高蛋白、高脂肪、高热能)”特点。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入的高.因此西方备餐时的饮食主要是以动物为主、植物为辅,主食是面包和肉类(牛、羊、鸡肉)。饮料主要是咖啡,葡萄酒和牛奶。这种饮食来源的差异,是导致中西方饮食特点个别的一个重要原因。

5、用餐礼仪的差异

在礼仪方面,中西之间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的用餐过 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撒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这段话大意主要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

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就不再劝人家吃,也不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不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人交谈。懂得这些后就不怕自己在一些场合中献丑了。

6、中西方的座次安排

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声音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客人应该等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

在美国的餐桌礼仪中,女主人宣布晚宴准备就绪后,男主人便会引领客人依次入座,而女主人则走在最后面。原则是以男女分隔而坐,男主人优先入座,其位置在女主人右边,而女主客在男主客的右边,其他夫妇则以对角方式就座。这样的就座方式显示出了美式宴会的开放及活泼,希望能借由宴席上座次的安排来增进彼此间的熟稔同时也可使用餐话题多样化。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相互影响及思考

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自然会有饮食观念上的差异和饮食方式的不同。如果拿历史来比较,自然中国的历史久远。但在饮食这点中西方各有各的确错误。中餐讲究的是健康,西餐讲究的是营养,但是西餐的快餐有讲究到营养吗?只是解决了在工作繁忙的时间问题。所以中国也在走向一个快餐的时代,追随这个快节奏的步伐。文化差异就动与静,要的不是个人或集体的评价,而是需要一个“零势面”。(4)我们需要用我们正确的姿态去看待事物的对错。由此我们可以结合中西方饮食方面的优点去改善营养与卫生上的问题。并且在中西方餐桌礼仪上有不少相似和不同之处,了解西方餐桌礼仪对于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帮助。总而言之,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和更好地与人交往发展也能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杜莉.中西饮食文化比较——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2)《千金药方》

中西礼仪文化比较 篇6

摘要: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华夏文明,在世界上影响深远。但在近200多年,随着西方国家的崛起,西方主导着世界,现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跨国交际日益增多,因中西方礼仪有着较大的差异,在交际中有可能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而产生各种问题,怎样才能尽量避免这些中外交际的隔阂呢?我们就得学习、解读中西方不同的礼仪,才能顺利地进行中外交流。中西方礼仪的差异 归根结底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礼仪的差异表现与交际语言不同、交往的方式不同、餐桌礼仪的不同与服装礼仪的不同。

关键词:中西方 差异 礼仪 文化 交际 语言 服装

0 引言: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1.1 礼仪差异的原因——文化差异

1.1.1中西方礼仪差异的背景

西方的历史只有短短200年,而它的人民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而来的,众多不同民族和种族都融合在一起。西方精神,是在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它短短200年的历史,创造了人类史上的灿烂文明,它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这就是西方的魅力。而做为闻名宇内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无疑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传承了上千年文明而不曾中断的民族,没有之一。中国的礼仪,从奴隶制时期的夏商周就渐渐出现,兴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传承变化,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国的人民有着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

1.1.2中西方观念的差异

东方文化崇尚集体和团体精神,人们的倚赖性较强。而西方文化崇尚独立和个性自由。比如,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品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人品是建立在关心国家,热爱集体,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之上。如果只考虑个人的利益,你的人品则大大的折扣。而在西方人们法制观念较强。在此前提下,他们崇尚个人自由,不愿受到来自政府,教会或其他组织的干涉,喜欢我行我素。在家庭中,孩子从小就被灌输自立自强的观念。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中西方观念很大的差异,以至于中西方礼仪从根本上有很大的差异。1.2 交际语言的差异

总体而言,西方礼仪强调实用,表达率直、坦诚。东方人以让为礼,凡事都要礼让三分,与西方人相比,常显得谦逊和含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日常寒暄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1.2.2 称谓

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在西方,人们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另外,在与人交谈时,切不可谈及个人的私事,诸如年龄、婚姻、收入、信仰等等。看到别人买的东西不可问其价格;如果看到别人回来,也不能问他去哪儿了或者从哪里来,否则就会遭人厌恶,西方人常用“鼻子伸到人家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提问人的轻蔑。而在中国,人们对个人隐私的界限远没有这么深刻,人们并不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生活作一般了解。

1.2.3 告别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1.2.4 夸奖

在面对他人夸奖所采取的态度方面,东、西方人不相同。面对他人的夸奖,中国人常常会说过奖了、惭愧、我还差得很远等字眼,表示自己的谦虚;而西方人面对别人真诚的赞美或赞扬,往往会用谢谢来表示接受对方的美意。1.3 餐桌礼仪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除此之外,在餐饮气氛、餐桌礼仪方面也有差异。

1.3.1 餐饮氛围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1.3.2 餐桌礼仪

中西方餐桌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1.4 服饰礼仪的差异

古今中外,着装从来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素质的无言的介绍信。在不同场合,穿着得体、适度的人,给人留下良好的

印象,而穿着不当,则会降低人的身份,损害自身的形象。由于中西文化不同所以在服装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

1.4.1 中西方服饰礼着重点及代表服饰

西方人注重身份,把衣服变成象征,中国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到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而最能代表我们国家的是中山装,西方代表装是西装。穿中山服时,不仅要扣上全部衣扣,而且要系上领扣,并且不允许挽起衣袖。在穿双排扣西服时,必须扣上全部衣扣。穿单排三粒扣西服时,仅能扣上上一粒或中、上两粒扣子;穿单排两粒扣西服时,只能扣上上一粒扣子;不允许扣上单排扣西服的全部衣扣。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生活中,会穿休闲装、背心、短裤、牛仔等。1.5 其他方面差异

1.5.1 见面的礼仪

西方人见面时,不一定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而中国人则视握手为一个基本礼节。但在中国握手并没有太多的限定,而西方人握手是有一定礼节的。例如男女之间,女方先伸出手,若女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长幼之间由长辈先伸出手;上下级之间,由上级先伸出手;宾主之间由主人先伸出手。而且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摘下手套,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

1.5.2 在礼品馈赠方面

在中国,人际交往特别讲究礼数,重视礼尚往来,往往将礼作为人际交往的媒介和桥梁。东方人送礼的名目繁多,除了重要节日互相拜访需要送礼外,平时的婚、丧、嫁、娶、生日、提职、加薪都可以作为送礼的理由。西方礼仪强调交际务实,在讲究礼貌的基础上力求简洁便利,反对繁文缛节、过分客套造作。西方人一般不轻易送礼给别人,除非相互之间建立了较为稳固的人际关系。

在送礼形式上也比东方人简单得多。一般情况下,他们既不送过于贵重的礼品,也不送廉价的物品,但却非常重视礼品的包装,特别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同时在送礼和接受礼品时,东西方也存在着差异。西方人送礼时,总是向受礼人直截了当地说明:.这是我精心为你挑选 的礼物,希望你喜欢.,或者说.这是最好的礼物.之类的话;西方人一般不推辞别人的礼物,接受礼物时先对送礼者表示感谢,接过礼物后总是当面拆看礼物,并对礼物赞扬一番。而东方人则不同,中国人及日本人在送礼时也费尽心机、精心挑选,但在受礼人面前却总是谦虚而恭敬地说.微薄之礼不成敬意,请笑纳之类的话。东方人在受礼时,通常会客气地推辞一番。接过礼品后,一般不当面拆看礼物,惟恐对方因礼物过轻或不尽如人意而难堪,或显得自己重利轻义,有失礼貌。小结:

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中西方既是世界上的文化主体也是世界上的经济主题。了解中西方礼仪的差异有益文化的融合和中西方人民的沟通,促进世界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西方网球文化差异比较与融合 篇7

人类在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能改善人类生活的知识、能力和习惯创造出“文化”, 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文化在它所涵盖的范围内和不同的层面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流变和整合, 即各种源文化的重组, 求同存异;二是导向, 即推崇和选择何种公认的行为和方式;三是维持秩序, 即认可和遵从确立下来的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四是传承, 即下一代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根据“文化”的这一概念, 可以把“网球文化”理解为是人们通过从事网球活动所创造和积累的价值及精神财富, 它是网球事业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集中反映, 是人们从事网球运动所总结、创新、发展形成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是网球运动的社会化[1]。

2西方网球文化的渊源与内涵

2.1西方网球形成的历史渊源网球运动的起源可追溯到12-13世纪法国传教士们在教堂回廊里玩的一种“掌球戏”, 即是用手掌击打一种用布包裹着头发的小球的一种游戏, 体现的是上层社会的一种消遣娱乐活动。14世纪中叶, 法国王储赠送网球器材给英国国王亨利五世, 从此这种供贵族消遣的室内活动由法国传入英国。16-17世纪是法国和英国宫廷从事网球活动的兴盛时期, 由于皇家贵族皮肤细嫩, 人们厌倦用手击球, 工匠们便发明了一种介于驾驶手套和棒球手套之间的皮制手套, 几经变革, 手套渐渐演变成板拍, 板拍又变成了球拍, 经历了木制时代、金属时代和后金属时代三个时期。球也由最初用布、头发、羊毛和麻等制成的缺乏弹性的软球, 逐步发展成用皮革、橡胶制成的有一定弹性的网球。器材的变革为近代网球运动的形成带来了第一次革命。“近代网球之父”温菲尔德把早期网球打法加以改进, 1873年出版《草地网球》, 并于1877年首次成功举办温布尔顿男子单打比赛, 从此, 网球运动从娱乐游戏时代进入竞技运动时代。规则的演变给近代网球运动的形成带来了第二次革命。总体来说, 网球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特别是网球器材和规则的演变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离不开比赛的要求, 离不开人的需求, 体现出了人类集体的智慧。

2.2西方网球文化的内涵

2.2.1在物资层面体现出悠久历史与传统西方网球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从早期网球的历史演变, 还是近代网球形成与发展, 都体现出来悠久的历史。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是四大满贯赛中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网球赛事, 它以草地网球为媒介, 彰显了文明、高雅、礼仪的英伦贵族血统[2];美国网球公开赛以高额的奖金及美国社会高度商业化, 吸引世界上众多高手前来参赛, 展示出了现代商业的时代潮流;法国网球公开赛慢速红土场成为网球运动的一道独特风景, 集浪漫、休闲、时尚为一体;最年轻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至今已逾百岁, 被誉为孤岛上的全民网球盛宴。这四大网球公开赛每年定期举行, 百年不衰, 其悠久的历史令人惊叹。

网球文化体现出西方传统。首先, 网球文化体现出“绅士”形象。以英国为例, 英国网球运动是以娱乐和社交为目的而建立的, 通过网球运动传承着礼仪性、文化性和文明性, 展现着贵族的血统和高贵的气质;其次, 网球文化体现出“自由、民主”思想。以美国为例, 在美国商业化的推动下, 实现了世界网球运动的流行, 彰显出提倡自由、奔放、张扬个性、博彩的民族传统;另外, 网球文化体现出“完美、神勇”的个人追求。以俄罗斯为例, 俄罗斯是“自尊、勇敢、善战”的民族, 他们认为拥有的聪明才智和健壮体魄为最高品质。网球运动是俄罗斯人展现才华、追求完美和崇尚神勇的最佳平台, 体现出追求进步、永不言败的思想。

2.2.2在制度层面上体现出公平、公正与文明一项运动的推广需要全民的参与, 而能得到大家认可的就是规则的公平和公正性。网球规则规定, 比赛开始前用掷钱币的方法来决定场区的选择权和或首先发球权、接发球权, 获胜者可以首先选择或要求对方选择, 而没有猜中的一方也可以选择, 留给每位运动员选择的机会差不多是一样的。网球每局比赛结束后交换发球权, 而且奇数局后交换场地, 保证了技术含量和外界因素的相对公平。另外, 网球比赛裁判是最多的, 体现了尊重事实的公正性, 借助现代高科技, 进行“人眼”与“鹰眼”的挑战, 体现了网球运动媒介的文化增值。另外, 网球是一项高雅、绅士的运动, 处处体现着现代文明。无论在场上还在场外良好的仪态和得体的礼节是一个网球爱好者好品行、高素养的重要表现, 礼仪本身就是网球这项运动如此充满魅力的原因之一。“尊重网球场上的一切人与物”, 这是球员最起码的行为准则, 也是观众应该做到的;对于球员来说, 要有一个宽容的心, 要输得起球, 输球后不管感觉多窝囊, 都别忘了和对方握个手, 以示礼貌。

2.2.3在精神层面上体现出高雅、激情与坚韧一张球网将彼此分开, 来来往往的球又把彼此联系在一起, 从而共同创造融洽的运动氛围, 那些违背行为规范的人将受到“四级罚分制”的惩罚, 真心地喜欢网球的人, 一定是可以温和地与人相处, 谦卑而不高傲、耐心而不浮躁、坚持而不轻易放弃的人。另外, 网球运动具有动作舒展大方, 娱乐性、观赏性强的特点, 体现出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激烈的竞赛, 将人的速度、力量、柔韧和耐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只有这种坚持、永不放弃的精神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网球, 它在运动中教会你礼貌, 教会你和善, 教会你耐心, 教会你冷静, 也在教你如何做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 敢于挑战自我, 才能在激烈的网球竞赛中体会竞争的压力, 从而磨练百折不饶的意志品质。

3中国网球文化的特征与传承

3.1西方网球文化渗入与中国网球文化的形成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繁衍生息的发展过程中, 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极其丰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变迁中,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碰撞、融汇, 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从严格意义上说, 网球运动是外来文化“入侵”的产物。1840年以后, 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进驻中国, 随之由英、美、法等国的商人、传教士将这项运动传入中国, 大约是在1885年[3]。最初, 网球是外国商人、官员、白领阶层健身自娱的活动, 随后中国的富裕阶层、教会学校也参与其中, 成立了各种网球会和俱乐部[4], 促进了网球运动在中国的传播。

3.2网球文化中国化的特征

3.2.1在物资层面体现了我国人民的骄傲、自信和追求网球运动记录着我国沧桑变迁的历史:鸦片战争后侵略者将其带入, 传教士将其推广, 被认为是“洋人”的游戏和“达官贵人”的消遣[5]。网球传入我国虽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但在过去一直被视为贵族运动, 参与者极少, 运动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特别是在文革中, 网球被认为是少数上层人士活动健身的“洋玩意”, 扣上资产阶级的大帽子。网球真正被认识和推广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以健康、优雅、时尚的特点, 走进了大众的生活,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随着我国网球商业比赛和职业赛事的成功举办, 女网成绩的重大突破, 特别是李娜先后两次问鼎法网、澳网最高领奖台, 创造了历史, 是国人的骄傲。网球运动使国人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赶超世界发达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体现了一种无限的追求和自豪感。

3.2.2在制度层面体现了平等、文明和时尚首先, 网球运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在过去, 网球运动是贵族专利, 平民百姓无缘涉足, 体现出地位的不平等。二战后, 网球运动已褪下“贵族运动”的外衣, 不再是贵族阶层的专利, 逐渐趋于平民化和职业化, 逐渐发展成为全世界最热门、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 业余比赛随处可见, 通常出现不同行业、不同职务、不同年龄的人同场竞技, 体现了网球运动平等性、娱乐性和健康性。其次, 网球运动具有艺术美, 体现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文明与时尚。网球运动把力量美和艺术美、形体美、服饰美、环境美, 以及竞争的激烈性与观众的文明性有机结合在一起, 既反映出人体美、运动形式美, 又激发参与者和欣赏者的审美情感, 可以陶冶现代人的情操, 引导运动者、欣赏者提高审美的能力、趣味和水平。

3.2.3在精神层面体现了完善、坚持和积极进取现代社会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机遇与挑战并存, 通过竞争能产生动力, 从而充分调动人的潜能,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 而网球文化所体现的精神符合时代的需求。首先, 网球运动具有技术动作失误就会失分的特点, 要求参与者具备良好的敢斗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在运动中要求具备良好的时空知觉、反应速度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其次, 网球文化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 它是促进儿童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能发展人的适应能力, 在网球运动中学会谦虚和尊重;网球技能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指引人们不断追求, 尽量完善, 正是由于这个特点, 网球参与者克服各种困难, 他们持之以恒的态度和执着的追求, 体现出现代人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和追求完美、进步的精神。

3.3中国网球文化的传承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精辟阐明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为“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网球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它既保留了古代网球中礼貌和高雅的文明, 又增添了现代网球的大众性、时尚性和开放性。正是由于网球文化是人类社会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 必须很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目前, 网球运动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各地蔓延和传播, 网球文化传承的途径和方式也多种多样,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宣传和教育。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通过媒体的宣传, 可以了解网球;通过教育, 可以传授网球的基本技能, 从而能对网球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和加工, 以继承人类文明成果, 造福当代社会。二是参与和体验。网球运动是一项社会活动, 只有自己亲自参与, 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进步, 体验其中的苦和乐, 才能塑造完美人格, 真正体会网球运动带来的无穷魅力。三是欣赏与分享。欣赏高水平网球赛事, 挖掘比赛中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状态。良好的仪态和得体的礼仪是一个网球爱好者好品质、高素养的体现。现场观看比赛时可以感受现场氛围, 做一名知礼、懂礼、守礼的文明观众, 一起分享网球带来的快乐。在传承网球文化中异国元素的同时, 更应将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元素加以磨练、融合, 构建具有中华民族韵味的网球文化[6]。

参考文献

[1]张智, 张曼.刘晓剑.从中网公开赛和上海大师赛看我国网球文化的发展[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2) :81-84.

[2]王凯军, 董取胜.四大网球公开赛的文化解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11) :27-30.

[3]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8.

[4]李菁, 李栩.中国网球沧桑史[J].北方人, 2006, 11:27-29.

[5]吴丽君, 李金龙, 等.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发展史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 2010, 7:3-5.

中西比较文化的可贵探索 篇8

早在留美期,作者就写了好几篇有关比较文化的论文,其中值得特别一提的,是他在一九二一年写的《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一文。文章力图回答中国为什么贫弱,西方为什么强盛这一问题。作者认为,仅仅指出中国自古以来缺乏科学和民主精神的现象还不够,重要的是要寻找这种现象的原因,而要找到这个原因,就必须“通观中国哲学的历史”。通过历史的回顾,他在文章的结尾处指出:“中国没有科学,是因为按照她自己的价值标准,她毫不需要。”冯先生把对历史的反思视为比较文化研究的前提,认为只有通过历史的探索来把握中国文化的传统,才能谈得上进行比较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对于我们今天进行比较文化的研究仍然是具有借鉴作用的。

经过“通观中国哲学的历史”,作者指出先秦诸子时期堪与古希腊时期相媲美,而宋明理学则与欧洲现代科学发展时期“几乎完全类似”,但是,它们又有重要的不同之处,欧洲思想及其技术的发展特点是认识和控制物质,而中国思想及其技术的发展特点是认识和控制心灵,由此导致中西哲学致思趋向的重大差别:希腊及现代欧洲力求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而中国则力求把握在我们自己内部的东西,在心灵当中寻求永久的和平和幸福。在中国哲学家看来,哲学智慧的内容不只是理智的知识,智慧的功能也不是增加物质财富,人类幸福的本质不在于寻求清楚确实的知识(如笛卡尔)和征服外界的力量(如培根),哲学是件极其严肃的事情,但它不只是知识和力量,它是要求人们去行动、去实践的。既然如此,科学又有什么用呢?冯先生指出:“中国没有科学,是因为在一切哲学中,中国哲学是最讲人伦日用的。”然而,中国虽然缺少清楚的思想和征服外界的力量,但她得到的补偿却是有较多的理性的幸福和快乐。也许,对于冯先生的中国没有科学的命题还有商讨的余地,但是,冯先生指出中国哲学讲求人伦日用,它们不把哲学看作是积累经验知识的学问,而是突出了道德践履和行为要求的重要性,终与自培根、笛卡尔以来的近代西方哲学传统迥然异趣,这些观点还是非常精辟的。

既然东西哲学存在上述的重大差别,那么它们今后的命运又将会如何呢?冯先生指出:“如果人类将来日益聪明,想到他们需要内心的和平和幸福,它们就会转过来注意中国的智慧,而且必有所得。如果他們将来并不这样想,中国人四千年的心力也不会白费,这种失败的本身会警告我们的子孙不要在人心的荒原上再寻求什么了。这也是中国对人类的贡献之一吧。”读到这里,我们不能不为冯先生的寻求东西文化出路的探索精神而感到鼓舞。事实上,冯先生在一九二一年所瞻望的,正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严重课题。今天的西方社会正为他们的工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的精神危机而忧心忡忡,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士在反省西方文化中所固有的主客对立、物我分裂的哲学信仰是否存在一种严重的弊病,并因此对古老东方的智慧寄予关注。然而还应当指出,在冯先生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他受到当时一种流行的说法的影响,即:认为东方的文明是“精神文明”,西方的文明是“物质文明”,东方虽然在物质财力上被西方压倒了,但是它的“精神文明”还是优于西方,这实际上仍是抱残守缺、夜郎自大的习惯心理的反映。

冯先生曾经认为,既然我们现在在理论上还未能证实东西文化孰是孰非、孰优孰劣,那么我们如何使我们的民族树立信心,在西洋人面前“胆大气壮”呢?他反对空谈,指出比较的目的不在追究既往,而在预期将来,这固然不错,但是他认为只有采取意志的方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这就未必尽然,相反有主观唯心及唯意志论之嫌,而违背了冯先生在前面所提出的要“切实研究”的主张。

值得一提的是,冯先生在三十年代初,对近代中国自戊戌以来的近五十年的哲学状况划分为三个时期,并作了一个简单的历史回顾,认为对新旧文化亦即东西文化的理解和批评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冯先生在这时已经放弃了那种用优劣是非的概念判断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的特征的观点,他认为文化并无优劣之分,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形成自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这说明冯先生在关于东西文化比较问题上,开始认识到人类思维的发展有某种共同趋势或者说存在着普遍规律,比较研究应该找到一条相互理解、阐明和补充的途径。然而冯先生强调“理解”却一味反对“批判”,这又失之偏颇,其实,理解和阐明未尝不蕴含着某种批判甚至是否定(扬弃)。

上一篇:论文 心理素质训练小结下一篇:小学法制教育讲座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