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心理素质训练小结

2024-08-29

论文 心理素质训练小结(共12篇)

论文 心理素质训练小结 篇1

心理素质训练个人小结

张 蕾 班 级 国 贸1036 学 号 1137103713

经济贸易学院 2011年12月

心理素质训练个人小结

国贸1036班

1137103713

张蕾

本学期开了一门颇为有趣的课—— “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对于个人而言,心理素质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因为现代社会对有关心理的问题越来越关注。一说到心理素质,很多人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心理素质好的人,不害怕在人前讲话,遇到突发事件能淡定自若;出现在报纸、网络上的走上绝路的人都是心理素质不好的人……是的,这些理解是正确的。但是,这些理解也是较为片面的。心理素质的内容还有很多。那么,什么是心理素质呢?段老师就带我们感受了一番。

第一节课印象就颇为深刻。老师按照我们的生日让我们分组,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大组,而我便成为了“冬”大组的一员。

由此,我们还成功的举办了一次“车轮滚滚”的课堂趣味游戏。各个队伍需要自行搜集游戏材料,然后用胶带纸黏贴成一个够我们12人在上面行走的大纸圈。这个游戏也分两个环节,先是比哪个队伍最先完成“车轮”,再比走得快。由于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我们队伍在老师的办公室搜集到了大量报纸,在大草坪上开始了有趣的车轮拼接。不一会儿,大家便把报纸变成了巨大的报轮。大家都迫不及待都钻进轮子里,开始让车轮滚动,异常兴奋与着急。不说最后的成绩如何,合作的过程早已让我们笑意满满。此次活动,更加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友谊,让同学们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由此可鉴,心理学说的并不只是纯理论的纸上谈兵,更多的而是融合在生活中得。

有些人一说起心理学,就会说:心理学嘛,不就是给人做心理咨询吗?就是电视上《相约星期六》之类的节目所呈现的那些内容。这些是大家对心理学的误解或是了解不全。我们如果了解心理学,就会发现,心理学不只是做心理咨询,心理学有其具体的研究领域,这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领域主要是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分支,主要有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主要是以应用为研究目的的心理学分支,主要有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

而我们的实验心理学,虽然只是心理学的一小部分,但我们足以以小见大。通过这学期学习的心理素质课程,我主要认识了:认识自我,是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我们中间很多人所存在的问题,其实是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问题。他们表现得要么过度地否定自我、盲目从众,要么过度地自以为是、自我中心。所以,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

对于大学生活,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体会。我的大学生活过得不是很充实,整天处于一种忙碌的状态,课程安排得满满的,连晚上都得去上课,在没上大学之前,觉得大学生活很美好,很自由,可等自己真正去面对时却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在大学期间,应聘各种社团、参加各种活动使自己得到了锻炼,这让我觉得我不再是以前的我了,人总会长大、总会改变。我相信,我能行!

论文 心理素质训练小结 篇2

一、关于田径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分析

心理学研究和实验表明, 人的心理因素一般分为积极性心理和消极性两大类, 对人的言行活动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的主观能功作用。那么, 影响田径运动员比赛发挥的消极因素主要有哪些呢?本文经过梳理, 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自我调控能力不强。田径项目一般要历经预赛甚而复赛才能最终进入决赛, 如跳远项目必须要通过前三跳才能通向后三次的决赛, 如果前三次试跳发生助跑步点不准或者自己明显低于其他队友时, 运动员的心理就会显得紧张、急躁甚而失去信心和产生莫名的恐惧感, 从而无法控制自己, 大脑思维呈现出无比混乱的状态。二是把比赛结果看得太重。因为当前比赛客观上还是“唯成绩论英雄”, 人们始终“不看过程, 只重结果”, 再加上人总是有种社会尊重的心理需要, 所以田径运动员也不免得压力过重, 在比赛前和比赛过程中的思想负担往往较重, 很多时候会担心自己如果不能取得好的成绩, 那么以前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都将得不到外界的肯定与理解。三是历史上的阴影挥之难去。人们不可能“随随便便取得成功的”, 田径运动更是如此。因此, 曾经的失败在再次获胜之前要想完全忘却是不很现实的, 这种阴影往往就成为后来比赛中的心理障碍。四是来自非自身性因素的影响。有些运动员由于多种原因, 对外适应性不是很强, 也是影响他们比赛正常发挥的难以克服的障碍。

二、关于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调控方法

本文所说的心理调控主要指赛前和赛中两个阶段, 至于比赛以后的调控尚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后定。

1. 对田径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训练和有效调控。

眼看实战在即, 心里有些紧张在所难免。但是过于患得患失, 势必会削弱运动员的参战实力。因此, 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其进行最大限度地调整和稳定, 以激发比赛前的最佳心理状态。一是要通过心理“减压”进行多鼓励。二是要制定好赛前方案和应对措施。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在制定赛前方案时, 要力求全面、详细和周密, 充分考虑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并作出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尤其要尽可能熟知对手情况, 只有知彼知己才能镇定自若。盲目行事和仓促应对显然是险中求败。三是对于运动员在赛前出现的不正常现象, 作为教练要给予积极性引导和疏通, 帮助他们努力做好自我调节工作。

2. 对田径运动员赛中的心理训练和有效调控。

即使赛前各种准备工作做得再好, 由于赛场上的变数较大和赛事的不可预估性, 所以做好运动员在此赛中心理训练和调控是必需性工作。一是要始终能够保持清晰的思维和清楚的头脑。这是一个重在养成的问题, 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凑效的。因此, 平时要特别注重对田径运动员进行思维自我调控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不断提升他们的随机应对能力。只有这样, 在比赛中一旦遇到突发情况, 他们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地应变和稳定自己。二是要教会田径运动员自我暗示的方法。自我暗示其实是一种“自我安慰、自我鼓励和自我包装”行为, 可以帮助运动员纠正认知偏差, 克服不良的情绪甚至恐惧心理。三是来自如教练、队友等外力的鼓励能够帮助田径运动员在赛中进行有效的心理调控。如当田径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发生苗头性心理失常时, 作为熟知其秉性的教练和队友, 只要及时地发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次微笑和一句鼓励性话语等, 都能有效发挥提振士气、催促精神的作用, 让运动员雄心再起、豪情勃发、再接再厉。

3. 对田径运动员赛后的心理训练和有效调控。

无论比赛的结果是喜是悲, 帮助运动员进行赛后的心理训练和调节总是有利无害的。着重是对其进行“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教育, 帮助他们客观分析获胜的经验或者失败的教训, 有心训练和培养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理素质, 为今后的更好训练和更多比赛做准备。

摘要:理论和实践证明, 在激烈的田径比赛过程中, 决定赛事最后结果的不仅是体能与技能之间的强烈比拼, 同时还是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一番上下较量;尤其是竞技硬实力介于伯仲之间的田径运动之争, 心态之类的心理因素则是左右局势的最大平衡砝码。因此, 造就一名优秀的田径运动员, 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坚持软硬实力“两手抓”, 就是说在对运动员强化体能和技能同时训练的过程中, 还要注重加强其心理素质的有效培养。本文主要针对影响田径运动员比赛时的不良心理因素开展简要研析, 并根据教学实践的经验和体会, 粗浅提出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措施, 以期赢得抛砖引玉式的商榷和指正。

体育训练与心理素质 篇3

关键词:体育训练;心理素质;作用与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115—001

体育训练是人们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并结合自然力,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挖掘最大潜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的实践活动。

心理素质是人在特定情况下面对所发生的事情,对自我心理的调适,即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的调适及承受能力的强弱及心理索质的好坏,对运动员比赛成绩发挥至关重要。

在体育运动中,体育训练与心理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心理素质对体育训练有直接作用,同时体育训练对心理素质也有影响。

(一)心理素质对体育训练的作用

体育训练或比赛,既是身体活动,也是心理素质的自我挑战。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体育训练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事实证明:体育训练成绩不仅取决于参加者的体能基础和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参加者的心理素质的好坏。

1、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体育训练有促进作用

参加体育训练,要承受一定的身心负荷。如:跑长跑时,站在起跑线上,需要努力克服内外环境刺激所造成的一切困难,和自己的心理做斗争,而一个心理素质好的运动员,则意志坚定,清醒的确定自己的目标,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不留余力的想着冲过终点,最后取得的成绩也就好,即使面对肌肉的紧张程度要达到动作需要的水平超過日常范围,出现些轻微的肌肉颤栗,也会有克服心理紧张的勇气,用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克服消极心理的影响,坚定的相信自己能达到一个很棒的成绩,来尽全力地完成这个项目,我国学者王极盛则认为:“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的人,即以积极的反映形式适应自身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充分发挥人的身心潜力。”所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体育训练有促进作用。

2、较差的心理素质对体育训练有阻碍作用

在体育训练中,尤其是在大型比赛中,不仅仅是对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测试,同时也是对心理素质的考验,如:运动员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比赛前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肌肉颤栗,全身发软,心慌,出汗,惶恐不安,甚至有的会抽搐,如克服不了这些因比赛心理紧张而带来的这些反应,因而会在比赛中发挥不出自己的技术水平,使得成绩较差,甚至因心理压力大过度紧张,从此失去信心,走上辍学的道路。据北京市16所大学调查,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因此心理素质的缺陷会对体育训练有极大的阻碍作用,甚至对学业、生活产生极大影响。

综上所述:参加体育训练,心理素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直接的调整因素,直接影响训练效果。

(二)体育训练对心理素质的影响

体育训练与心理素质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体育训练的身心负荷,具有紧张协调性、公开性、竞争性、集体性等特点。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过程,这对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有着特殊的作用。

参加体育训练,要求运动员有坚定的意志,积极地,自觉地克服气候条件变化,自身个性因素,动作难度导致意外的障碍等客观上的困难,同时也要克服做运动的胆怯,焦虑,畏惧的心理以及长跑时出现的“极点”等客观上的心理生理的困难,从而在长时间训练中心理问题也随之改变。良好的心理素质则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培养起来。

参加体育训练也培养一个人对自己体育能力的认识,对自己的观点,想法的评价,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训练的人比不参加者对自己的这些看法与评价更为积极,这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自我价值和自尊心。如,现在大学生由于长期紧张学习,会造成身心疲劳。面对考试压力,将来的就业压力,会产生焦虑心情,如果经常参加体育训练,保持良好的情绪,使身体愉悦,使压力减轻,尽量的放松自己,从而心胸宽广,精神饱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因此体育训练有助于心理素质的提高。

我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训练成绩的好坏至关重要,当我们站在起跑线上徘徊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很重要,我们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把训练成绩当做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相信爱拼才会赢。自己要认识到挫折与失败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自己失去自信心和不懈努力的争取。闭上双眼,面朝阳光,想美好的事物,轻柔的和风,湛蓝的大海,使心情愉悦,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这样,拥有好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便会有骄人的成绩。

心理健康训练手册 成功心理素质 篇4

《心理健康训练手册:成功心理素质》根据教育部2008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编写,是与国家规划教材《心理健康》配套的学生自我训练用书。《心理健康训练手册:成功心理素质》包括成长篇、生活篇、学习篇和职业篇四个部分,从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引导他们进行心理素质的自我训练,促进学生成长,在生活中自我完善,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心理健康训练手册:成功心理素质》还配套学习卡资源,按照《心理健康训练手册:成功心理素质》最后一页“郑重声明”下方的“学习卡账号使用说明”,登录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在线网站,可上网学习并下载其他相关资源。

成功心理素质训练论文 篇5

是啊!设定目标的主要作用就是要在自己心中产生力量,用以激励自己去实现目标。

然而制订目标是需要勇气与智慧;因为勇气是在现状中高瞻远瞩的一种风险投资,而智慧则是自己把握自身资源的能力。有了这两项,成功只是迟早的问题了。

勇气是一种精神,只有具有健康心态的人才有勇气。缺乏勇气,害怕风险;这是多数人的共同点,因而成功总是少数人的代名词。

主动出击,积极寻求;这正是成功者应有的素质。所以,不要奇怪为什么好运总在别人那里;机遇决不是随机事件,它只眷顾有准备的人。

大部分人所拥有的信念当中最固步自封的就是,今天的我们必须做昨天的我们。这个信念让我们固执于过去的错误、习惯和限制。所以相信历史的确会自我重复是共同的观念;如果我们昨天不成功,今天或明天当然也无法成功了。

如果你看得出这种想法是何等荒谬和自挫,你就可以立刻转换;朝着成功迈进。我们现在都有无限的潜力和自新的机会。阻止我们发挥这项潜力的是我们心理的过去纠结。抛开过去,就像从你的脖子上卸下一串沉重的铁链,它释放你去追求你的梦想,发挥你最大的潜力。抛开过去,就像从你的脖子上卸下一串沉重的铁链,它释放你去追求你的梦想,发挥你最大的潜力。

人基本上分为两种:乐观的和悲观的。问题是,哪一种人比较聪明?当然了,悲观者会告诉你,他们只是“脚踏实地”罢了。他们坚持人生艰苦,成功并不是举手之劳,并不那么容易。悲观的人相信,如果你预见到事情会出差错,当真的出错时你才不会失望;失败者就是这种天生悲观的人。

不过,乐观的人都明白,没有握有未卜先知的水晶球,没人可以正确地预测未来。在这个前提下,他们晓得悲观主义者虽然很肯定事情不会奏效,却只是任意猜测,并且假定这是真的。乐观的人相信,由于没有人真的晓得会发生什么事,聪明的人还是宁愿乐观一点,凡事往好的方面想,人生才会比较愉快,比较快乐。

很多人相信“机会只有一次”,因为他们看不到机会。实在很难想像有任何信念比这一个更让人恐惧。然而,这个信念在失败者的集体意识中是如此普遍,以至于足以变成一句陈词滥调。

当老实人说“机会只敲一次门”时,他们究竟是在想什么?其实你的目光所及,到处都是机会。事实上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资源;有太多的智慧从自己独特的资源当中获益。我们都有天分和才华可以提供给他人。我们住在一个潜力无穷的世界,一个创造天才的世界。成功所需了解的,而不只是希望的是;这个世界可以流通的资源无穷尽。

如果你相信机会只敲一次门,当某种事看起来像是一个机会时,你就会太快地跳上去了。你可能会接受一份你并不喜欢的工作,或者搬到一个与你气质不和的地方。你不但没有用智慧、喜悦和常识做明智的抉择,反而做出很重的反应。从另一方面说来,由于恐惧蒙蔽了视野,当良机来临时,你却错过了。你的恐惧可能会说服你等待别的机会,因为这一个看起来太冒险了,或太吓人了,或者超乎你的能力范围。不论是什么理由,恐惧都从两头掐死了机会。当你放弃恐惧以后,机会就会从天而降。恐惧消失后你的目标就会浮现,帮助你看透风险。知道机会不是一生只降临一次,你就有信心去探索你的选择,对新的机会敞开心胸。你的眼睛将会看到做事的新方法,他们会看见机会,甚至在过去的失败中看到机会。你将会领悟,机会一直都在那儿——只是你没有看见罢了。

抛开你的恐惧。宇宙的机会是源源不绝的。人人都有机会。你可能会惊见此刻就有什么机会正在朝你走来了。

老实人相信“机会只有一次”,因为他们看不到机会。老实人面临着更严重的生存危机,如果他们不能针对竞争社会的需要和自身存在的弱点作出适应性调整,那么很可能又会成为新一轮的、更加残酷的人才竞赛的落伍者,更加吃不开。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小,但它会造成巨大的差异。前者的差异是,你具有的是积极的心态还是消极的心态;后者的差异是,你是成功还是失败。

为什么老实人总把成功与自己的距离拉得很远,而看不到成功也属于他们?关键是对成功的标准看法不同。

老实人所谓的那种成功标准,只是出于对成功者的敬畏;或是出于成功者巨大的影响。所以他们所制定的成功标准也就成了老实人对成功的看法,压抑老实人对成功的信心。

这难道不是成功吗?我们应当很自豪地说:是的。因为这时候我们已经有了充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并且得到了社会的尊敬和赞美。

事实上成功就这么简单,它不过是一种做人的感觉。我们为什么总把成功看得那么神秘化、学术化和神圣化呢?

只要把成功的标准确定得大众一点、世俗一点或普通一点,更多的人就会有信心。那么,我们周围就会有很多充满激情的人,我们的生活就会积极得多、美好得多、光明得多,我们何必让那种很难达到的成功标准来挫伤自己呢?

现在的社会,并没有什么权威把守着成功的路径,所有的机会都属于所有的人。严格地讲,机会就产生于自己的欲望和信心,而不是命运或上帝的赐予。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想一想:我也渴望成功,我也要做一个成功者呢?成功本来就是对利益的追求。成功就是为了使自己感到光荣和幸福。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总结 篇6

(一)活动紧凑有序,气氛活跃

每次的活动都是由教官精心安排,然后下发命令.我们这些士兵就会马不停蹄的去争取完成每一项任务,小球大世界,各项突击检查,种种活动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尽管在学习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与困惑,每个同学的脸上也都露出的欣慰微笑,每次活动的气氛也都是非常的活跃.

(二)学生聪明机智,收益良多

从开始接触这样的素质拓展训练,显得既新鲜又激动,每次活动能顺利进行,离不开学生聪明机智的头脑,每次任务的完成都是各位同学智慧的结晶。每次活动,各个队员也都很兴奋,当我们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后情不自禁的一起欢呼、一起鼓掌,气氛非常热烈。让我们谈感受的时候,我们也积极发言,感言良多:团结就是力量、要积极面对挫折、一个团队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服从也是美德、领头羊非常重用、要通力合作、要互相鼓励互相信任、工作中要有计划、目的和详细的方案、自信、合理分工、有效沟通等等。集体的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没有团队里每一个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很多事情是难以完成的。 活动中我们亲身感受到了“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世上无难事,没有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所以战胜自己就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对人多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对事多换一个角度思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我坚信:只要我们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每一件工作都当作是拓展训练中的一次挑战,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论文 心理素质训练小结 篇7

1格斗训练心理素质培养的意义

日本的“空手道之父”大山倍达曾经说:“肌肉训练的时代即将结束,人体器官的负担能力已经达到极点,技术也不会再给运动带来什么好成绩,只有人的大脑还空在那儿,没有充分利用。”可以说,敌我相遇、警察与犯罪分子的斗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场心理的较量。实践证明,在格斗中心理训练往往影响、制约着每位警察,在身体、技术和战术等多方面的水平。许多公安、警察在警校期间明明学过擒拿格斗,而且考核成绩甚至比赛成绩优异,但执行任务时,却常常表现出茫然、不知所措,从而不能很好的制服罪犯、错失机会,这就是心理素质不过硬在作祟。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是斗争中制敌取胜的关键,也是生死对抗时的生命安全保障。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警察,在敌我对抗的时候,往往不仅能将自身格斗技能、格斗战术发挥到极致,甚至可以利用心理战术影响与控制敌人,从而获取胜利。

2格斗训练心理素质培养的措施

警校学员格斗训练的心理素质培养,应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训练方法。科学系统的格斗心理训练,不仅可以改善受训者的植物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协调其相互作用,而且可以改善中枢系统的外围器官、中枢器官的功能,最终达到控制、改造不良心理因素,培养、巩固和发展学员执行格斗任务所具备的良好心理因素。

2 . 1注重学员性格培养

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个人性格中的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在遇到棘手或紧急情况时,每个人都难免出现心慌、迷茫和恐惧的情绪,因而警察院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员性格中某些积极的个性因素,以克服不利情绪。总结起来,警校学员性格中所需的积极因素应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沉着冷静,遇到突发情况,能够迅速调整情绪与状态,保持沉着,不露声色,冷静处理;(2)敏锐灵活,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机行事,灵活应对;(3)勇敢坚毅,培养勇气与意志力,面对凶狠的歹毒时,能够不胆怯、不气馁,意志坚定、勇往直前; (4)果断干练,不优柔寡断、犹豫不决,以至错失良机、酿成大错;(5)乐观自信,即使在敌我搏斗中暂时处于劣势,也不能自暴自弃、放弃希望,绝境中不放弃希望是警察的准则。

这些积极性格因素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训练,要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仅需要教师在上课时反复强调,更要在格斗训练、演练、考核过程中不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克服学员的性格弱点,并注入新的积极因素。

2 . 2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训练方法,普遍运用于各种体育竞赛项目中,也是格斗训练心理素质培养的前提和基础。放松训练的方法主要有渐进性肌肉放松法、自生放松法和调节呼吸法。

大脑和骨骼肌具有双向的联系,心理紧张时,骨骼肌往往也会随之紧张,而心理放松时,骨骼肌也自然会随之放松。有运动研究资料表明,运动员自身状态最佳和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通常也是肌肉和心理融合为一体的时候,即肌肉松弛、精神轻松的时候。可见,肌肉松弛有助于缓解焦虑与压力,渐进性肌肉放松法的核心就在于使肌肉松弛,可以通过16组渐进有序的身体部位放松的方法来达到效果。自生放松法是利用一定的暗示语来集中注意力,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比如想象你的手臂和腿是沉重的、温暖的,因为当你想象这些情景的时候, 你手臂和腿的血流量会相应增加,此时放松反应就发生了。调节呼吸法则是中国传统的放松方法,心理素质差的学员在格斗之前与格斗中,往往胸闷气短、呼吸急促,所以在实战前可以有意识的进行深呼吸,以缓解精神紧张。渐进性肌肉放松法、自身放松法和调节呼吸法有想通之处,共同作用是使肌肉放松、注意力集中,在放松训练时可综合运用,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放松。

2 . 3暗示训练

暗示训练是指通过语言、思想或表情进行自我暗示,对心理状态施加影响,来调节植物神经系统机能,使神经核肌肉得到放松, 从而控制自我行为。自我暗示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研究表明,暗示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和成功率。

学员在格斗训练时,公安、警察在与犯罪分子斗争时,如果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如“我已经准备好了”、“我现在状态很好”、“淡定、放松”、“一切都处于控制中”、“我现在精力充沛”等,使自己迅速处于神经肌肉松弛、精神振奋的状态中,以激发自我潜能,更好的进入战斗状态。

2 . 4表象训练

表象训练是一种普遍的心理训练方法,处于心理训练的核心环节。表象训练是指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像“放电影”一样,在大脑中不断回忆或想象某个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的熟练度和情绪控制的能力。表象训练有助于学员建立和巩固格斗动作的动力定型,可以使学员熟练格斗招式、加深记忆,并在不断地想象、模拟过程中学会娴熟运用格斗战略战术,表象训练的成功体验还能对学员产生积极的动员作用,增强自信与胜利的把握。

在警校的格斗训练之余,教师可以要求或指示学员在训练结束后或睡觉前,排除外界干扰,保持内心清静,然后进行表象训练, 回忆每天所学的格斗内容,并着重对最主要、最重要的技术动作进行仔细回忆与头脑“演练”。除此之外,学员还可以回忆在平时格斗训练或比赛时,自己完成的最成功、最精彩的动作,并将其化为清晰的图像印记在脑海中。上述在头脑中进行动作“演练”与回忆的表象训练需要每天坚持训练,长此以往,学员在警务实战中,自然也更加容易在恰当的时机,熟练地施展出早已烂熟于心的动作。

2 . 5模拟实战训练

培养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模拟实战训练必不可少。模拟实战训练是指针对警务实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或问题反复进行模拟实战的训练。

模拟实战训练包括语言、图像模拟和实景模拟两类。语言、图像模拟是利用语言或图像对警务实战的情景进行描述或想象,如描述案情的背景、案发的过程,讲述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与行凶行为,阐述执行任务时的具体做法,通过录像和录音等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特征、身份、行为等,使学员熟悉案情、提前适应并进入警务实战状态。实景模拟是最重要的实战模拟训练,指尽可能真实地再现警务实战的情景,让学员如身临其境,将训练场地变为实战现场,学会洞察信息并应对突发情况。实景模拟包括模拟案发现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警务实战中可能遇到的天气、环境、群众等突发或不可控行为等。最普遍的做法是教师假扮犯罪嫌疑人采用格斗的不同动作技法和学员进行格斗,有条件的警校可以在预先不告知学员的情况下进行突发情况演练,锻炼和提高学员的临场反应能力。

实战模拟是训练的目的是为学员做好警务实践的适应性准备,因而教师要带领学员对警务实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反复分析和演练,重点分析对手、环境、条件等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来安排模拟训练,从而使学员熟悉各类对手与不同环境、条件,提高他们的警务实战适应能力。

3结语

声乐教学中的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篇8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学唱歌曲,许多学生除了考试实在没办法,就很少有机会或信心到台上去演唱,通常都是在琴房练唱,在其他人的面前都很少唱,羞涩,自信心不足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有部分学生受嗓音条件的限制,个人外在形象的制约等等也是他们不敢真正走上台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能够走到台上,是否能够发挥的很好,表演的完美,则受到演唱动机、情绪、意志、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就这些因素在这里略做阐述。

首先对于演唱动机来讲,不良动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抓住机会上台演唱完全是为了赢取其他同学对自己的关注,为了自己能够在校园里“出名”,在内心深处缺乏对声乐艺术的挚爱情感,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演唱注意力就会放到对自身的表现上,而忽略了演唱本身,当然也就不可能会有好的演唱效果了。二是功利性太强,演唱动机不良,上台演唱完全是因为可以获得收益,因此他的演唱会完全以功利为目的,根据他获得的效益和演唱的环境、对象所付出的演唱情感不相同,对于这样一个演唱者来说,出发点就是错误的,因而也就不会有好的演唱效果了。

其次是演唱中的情绪、意志也是影响演出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演唱者来说,虽然他有对声乐的满腔热情,可是如果在演唱前他的情绪受到外界的影响,例如和家人或是同学产生摩擦,或是在其他的事情上有不如意的地方,再或是情感上受到了快乐、悲哀、兴奋等等的刺激,在演唱中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够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去控制和调整,演唱中就难免会带出他自身所持有的情绪,这样在完成歌曲演唱的时候,就不能够把自身与歌曲的情感完整的融合在一起,而是夹杂了自身的情绪在内,所以也就必然不会有好的演唱效果。

二、声乐表演的心理调控

(一)做好充分的演唱前期准备工作

我们知道,如果我们在演唱之前,对自己所要演唱的曲目不熟悉,了解的不够深刻,包括不知道演唱表现的内容是什么,歌词记忆不熟练,合不上伴奏等等这些造成心理紧张和怯场那就是必然的,因此想要消除这些紧张的因素就必须要做到:首先是对所演唱的曲目每一句每一段都要熟记于心,什么时候换气、节奏的变化、强弱的对比要了然于胸,歌词熟练到出口成词的程度,对歌曲表达的内容要反复思索,理解透彻,多次与伴奏合作,要完全作到“曲声合一”的境界。其次是要对所演唱的作品在技术技巧上能够胜任,决不贪大,选择自己能够轻松胜任的曲目来演唱,确确实实的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再就是在演唱之前多次练习,并要主动的邀请同学、老师、亲朋好友听自己演唱,锻炼自己的临场能力,还可以让他们给予自己各个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而自身也要苦练基本功,拥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艺高人胆大。”最后是在上场前的静态练习,把整首歌曲在心中过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二)培养良好的意志力,消除演唱中的不良情绪

演唱情绪对于演唱来说其重要性是不容质疑的。由于受到心理暗示和生理上极其精神上的刺激,人的情绪就会产生不稳定,而这种情绪会严重影响歌唱的效果。比方说在演唱的时候出现了声带或是身体上的不舒服,情绪不稳定或是和同学、家长、老师、朋友有了摩擦,再或是有特别激动开心的事情使得情绪极为高涨,这种情况都会给演出效果带来跗面的影响,那么在实际的演唱当中就要做到不可以把个人的情绪搀杂在里面,集中精力去想自己要演唱曲目的内容,深呼吸,调整自己的呼吸状态,放松双肩,打开喉咙,轻松的把每个字送出来,让气息轻松连贯的运行。

(三)加强锻炼,树立必胜信心

想要取得成功的演唱效果,演唱经验必不可少。众多的成功者都是在不断的磨练中锻炼起来成长起来的。给自己一个机会,敢于多次上台演出,在多种场合锻炼自己,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状态下演唱,在实践中不断的磨练自己,调整自己。

三、声乐教学中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

声乐的学习过程是讲究身体整体协调性的,有时一个局部的问题会牵动整体的歌唱状态,而有时一个局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一个优秀的声乐教师,不仅能够准确的找到学生的问题所在,更应该拥有解决该问题的多种手段。这些手段可以直接针对问题本身,也可以从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源着手。其次,当问题出现时,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手段、从多个方面加以引导,针对该学生的性格特点,变换手法与角度来调整教学状态。例如:一个学生下巴总是很紧张,而教师一味地去强调不能紧张,结果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这种紧张的压力会转化成为身体上的僵硬,往往导致事与愿违。如果教师选择另一种方式,暂时避开下巴的问题,先从气息练习开始,分散他对下巴的过分关注,然后引导学生正常的朗读,轻声地、作微笑状的表情,并保持舌头始终处于放松平铺的状态,一段时间后该学生的下巴便容易做到自然放松的状态。

在整个声乐演唱教学的实践中,歌唱的想象力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对歌曲思想感情的体验、艺术的再创造等过程,都是通过歌唱者的想象和联系来进行的,即使是最平常的发声练习也必须通过想象力去感知、体会和理解,从而掌握较为正确的发声方法。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这声乐中学习过程中的基本功。因为无论在发声练习时,还是在视唱或者演唱时,都离不开音乐思维,甚至有时不发出声音,脑子里也有“声响”,这种“心里声响”在视谱时就仿佛能听到谱子上的旋律的音调,并随着音调激起想象。

声乐中的心理学问题,绝非单纯的文字的能表述清楚,它需要学习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体会、领悟。要獲得一个较为理想的声音,就需要对声乐理论进行研究和对实践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1]陶联合.歌唱训练和艺术实践中的声乐心理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 (05).

XX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总结 篇9

XX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总结范文

在太阳的“光辉”笼罩下,昨天的户外拓展把我们每个人的脸都印刻得红彤彤的,可拓展训练给我的感受还真是不少。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陌生的人走到一起,就那么相信彼此了,一起协作完成教练“变态”好玩的任务。有种青春飞扬的感觉,觉得青春不再是风中飘摇的蒲公英,我们有力量可以去把握,可以决定我们飞舞的方向,不再受命运的摆布!在汗水,欢笑,游戏,讨论,尝试,分享中,我们沸腾了天空,热闹了草地,感染了夏虫。

1、团结就是力量:这一点非常重要。一个团队能够实现最终的结果,目标必须明确和一致,并相互认同和支持。最明显的是蛟龙出海项目。所有人必须相互把腿绑在一起,纵向走、横向走,共同到达10米以外的终点。这个项目的关键就在于大家必须认同一个团队,必须要和团队的目标一致,否则都想着完成任务,反倒失去了整体实现目标的一致性。当时猛虎队赢的很痛快,而我们的制胜法宝就在于所有队员目光坚定的超前看,齐声大喊一致的口令,心无杂念的迈向终点。这种力量非常巨大,它能让每一个成员注意力集中的完成共同的目标。

2、磨刀不误砍柴工。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律和解决方法,那么在你没有想好之前,事情的结果会事倍功半。而

且这种规划性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找到方向,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任务成功率。这个教训在盲人方阵项目中尤为凸显。这个项目是我们唯一失败的项目,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我认为在于团队没有事先想好,沟通好事情该怎么做,能够怎么做,而是只是有个初步的想法就轻率行事。这样的经验在一些需要方式方法的项目和工作中尤为重要。我们每天有很多的项目要进行,面对很多的问题要处理,如果没有很好的规划,即想好怎么办,会走很多的弯路,不能及时的到达终点。

3、尊重、沟通、分享共赢:“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我们两个人在一起交流,每个人都会有两个想法。”这是一个很简单而经典的理念。在整个团队合作当中,彼此的沟通和分享对于团队的融合和信任非常重要。有的时候,自己觉得应该是那么回事,并且认为别人也应该明白是那么回事,但真正到最后,谁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所以沟通是彼此信任和目标一致的重要工具。经常和你的上司沟通,经常和你的下属沟通,经常和你的家人沟通,沟通无极限,这种畅通的信息流是事情完成的重要部分。钻石很美,夺目璀璨。可是在一个团队中,需要的不是我们闪亮的每一个面,我们需要排列,组合,寻找到各自最好的一面,才能组成一件传世的珠宝。就在这次的拓展训练中,我们开始慢慢的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开发自己。这

只是个开始,时间太短暂,但世界广大,我们还有很多的机会去体会,不远的一天我们一定找到自己的位置!草地又寂寞了,树荫也安静了,太阳也回去了,我们一群人也许又将成陌路了,或者成了朋友,可是这个闪光的日子,却铭记在这片蓝天的尽头,有一天你我偶然抬头,飘过眼前的云彩,会告诉我们这天的相聚!

XX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总结范文 今天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因为我们选在这个周六进行计划已久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我们的地址是在一个专门的素质拓展中心,叫素质拓展野战营地,里面有各种专业的设施。在55路车上,我们坐了十个多个站,终于,下车了,我们以为到了。谁知道赵老师说了一句,步行五公里就到。大家惊叹!然后我们还是开始了步行,在半小时后,真正的目的地终于到了。大家略作休整就开始了今天的活动。项目三个:

一、穿“电网”;

二、跳马;

三、蒙眼用绳结五角星。我们被分成四组:长江一号,绝队,石头队,奔腾队。每队都有自己的口号和队歌。我们被告知,我们的活动是团队活动,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互相帮助和协调。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今天的重点之一。团队项目不是靠一个人的能力就能很好地完成的,只有团队中的每一个个体相互团结,群策群力,才能共同完成

目标。在拓展中,每个队员之间最关心的是如何组织,协调和配合好。队名,队歌,口号,造型使团队合作的精神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本人目前在学生会或者以后出去工作而言,就必须有着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因为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每一队的表现都非常好。我们都很团结。我们的五角星虽然没有得第一,但是我觉得我们队的五角星是编得最好的。通过亲身体验拓展,我得到的收获远远超出了以往阅读书籍获取的。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深地领悟了人生。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更重要的是懂得付出和信任,在付出和信任的同时,我们也正得到回报,也许得到的就是对方对你的信任。改变这个社会的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付出和信任,关爱和支持,鼓励和祝福。所有的感动,也许会是让心灵的震撼,也许会是细小微弱得无法清晰的感觉,只有你在生活中用心聆听,才能顿悟那些生动的音符。岁月的车轮不知不觉中已从我的生活隧道中碾过了20个春秋,留下的有不易察觉的痕迹,也有在心灵中深刻的回忆。时光,往往在我们徘徊,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而悄

悄溜走。我们会感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而得到的实在太少太少了。但我们不能总是沉浸在过去,前方是一段未知的旅程,你无法预测哪个转弯会成为你下一站的风景,要做的,就是足够真诚,勇敢地往前走。让我感悟到的实在太多太多,感悟快乐,感悟生活,感悟幸福,感悟生命…所有的感悟,我将把它们化为一份动力,用心去做每件事,欣然地接受每一天,学会感恩和知足!XX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总结范文 以前我对“拓展训练”并不是很清楚,通过这一天下来,我才明白原来这种训练是一种考验人的意志和智慧,挖掘人的潜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运动。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参加的项目并不很多,但是正是这几个小小的项目,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大早我们一大帮人便坐着大巴出发了.一路上大家精神饱满,一脸的朝阳。很快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首先开始的是一个拓展训练热身。热身的内容是分小队,给所在的小队命名、选队长、设计队徽、队训、队歌。我们的小队把自己命为“野狼队”,队歌是呵呵,暂时保密,大家唱了一遍,还挺威风的。队长嘛,则选了我们队伍中的最高领导吴院长担任。训练正式开始了。第一个项目是翻越“电网”。任务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一位队员都翻越由不同面积空挡组成的

“电网”。项目开始后,大家并不急于过网,而是在队长的带领下,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体形找到自己要过的网格。体积比较旁大的先过.休积比较弱小的在大家的帮助下一个一个被从空中送到对面.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这个项目。活动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每项活动结束之后,指导员都会有一段精辟的总结。信任同伴、相信集体是我们融入集体,开展工作的基础。“心灵苦旅”让我学会信任同伴、相信集体。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都离不开同事的帮助和支持,只有充分信任你的同伴,相信你的集体,他们在你需要帮助或孤立无援时才会给你最无私、最真诚的支持;只有信任你的同伴、相信你的集体,我们在这个集体中才会有归属感和责任感,才会抛弃一切杂念,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一天的拓展训练结束了,在回来的路上,大家仍然很兴奋,眉飞色舞地交流着训练体会。有的说,这次训练,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有的说,训练培养了团队意识;还有的说,对协作的重要性有了更具体的感受。这次拓展训练给我留下的印象极深,得到的知识与心得体会也非常丰富,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分层管理、明确领导极其重要。每个人的岗位职责确定之后,各司其职,有利于明确责任,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既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又思考怎样做好。

2、做事要先做计划,再开展行动。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做过电网项目时,大家先不急于过网,而是每个人找好自己的位置,充分论证,最后一举通过。

3、从失败中我们也得到教训和启示:在工作中,各单位之间需要沟通和信息的共享,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形成力量的整合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务。

论文 心理素质训练小结 篇10

心理适应素质拓展训练方案

一、团体辅导目标:

1、帮助学生尽快融入集体,快速摆脱陌生、孤独感。

2、快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便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3、快速观察学生表现,便于确定班级学生干部。

4、快速观察学生心理,及时给予心理援助。

5、营造和谐氛围。在大操场做集体活动,让新生体验开放、热情的感受。

二、开展方式:

1、心理咨询中心指导,各系心理辅导站副站长培训各系学生干部及助理班主任。每个新生班2名主持人。

2、各系新生辅导员、各班由班主任、德育导师参加活动。

3、学生干部、心协干部、助理班主任主持开展训练活动。

三、要求:

(一)对于学生的要求

1、按时到场。注意培养新生的纪律意识,减少拖沓性。

2、按照划定地点站位。注意培养新生的规范意识,减少随意性。

3、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行动。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意识,减少散漫性。

(二)对于主持人的要求

1、主持人要和助理要互相配合,事前做好沟通。

2、主持人的行动、语言要热情、积极。

3、主持人要注意学生活动进展随时调节指令。

四、时间地点具体安排:

(一)五年制新生团体训练(约23个班)

1、五年制新生助理班主任、学生干部培训

时间:9月8日前

地点:各系自定

2、五年制新生团体训练

时间:9月9日8:30—10:00

地点:各系自定

(二)三年制新生团体训练

1、三年制新生助理班主任、学生干部培训

时间:9月20日前

地点:各系自定

2、三年制新生团体训练

时间:9月20日晚18:00—19:00

地点:各系自定

活动开展情况登记表

主题一:遇上你是我的缘

目的:

1、建立人际关系。

2、促进彼此交流。

1、热身游戏:棉花棉花几多开

目的:先让学生活动起来,提高积极性

时间:10分钟

操作:全体同学围成一个圈,沿着一个方向跑起来,边跑边问“棉花棉花几多开?” 领导者站中间,答:“棉花棉花三朵开。”(四朵开、六朵开„„)同学们要迅速以3个人(4人、6人)为单位拉着手围成圈,没找到组员的同学要收到惩罚。以此循环。

2、最佳搭档

目的:彼此相识,建立互动关系

时间:10分钟

准备:彩色纸剪成各种形状,并一分为二。

操作:对裁好的彩色纸打乱,由团体成员自由抽取。然后,各人根据自己手中彩纸的形状,找到自己同色与形状相匹配的另一半。找到后,在彩色纸上写上

两个人的名字,两个自由交谈五分钟、互相认识。然后全体成员围圈坐下,每一对轮流向大家介绍对方,使团体中每个人都能认识。

3、滚雪球

目的:相互认识,扩大交往范围,引发个人参与团体的兴趣。

时间:约20分钟

准备:自由漫步

操作:辅导员先让团体成员在房间里自由漫步,(让成员自然相遇)见到其他成员,微笑着握握手,鼓励成员尽可能多地与其他人握手。当辅导员说:“停”。每个成员面对或正在握手的人就成了朋友,两人一组,面对面,做自我介绍。介绍的内容包括:姓名、来源地、性格特点、个人兴趣爱好以及个人愿意让对方了解的有关自我的资料。如:“我是来自佛山高明区的、喜欢打篮球的张秀秀。”当对方自我介绍时,倾听者要全身心地投入,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观察,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约5分钟)

 刚才自我介绍的两个组合并,形成4人一组,每位成员将自己刚才认识的朋友向另外两位新朋友介绍,然后4人一起自由交谈几分钟。(约5~7分钟) 两个4人小组合并,8人围圈而坐。从其中一个人开始,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一句话中必须包含三个内容:姓名,班级,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规则是:当第1个人说完后,第2个人必须从第1个人开始讲起,第3个人一直到第8个人都必须从第1个人开始讲起,这样做使全组注意力集中,相互有协助他人表达完整正确的倾向,而且在多次重复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他人的信息。(约8~10分钟)

 例如:A:“我是来自佛山高明区的、喜欢打篮球的张秀秀。”

B:“我是站在来自佛山高明区的、喜欢打篮球的张秀秀旁边的来自湛江连江的、喜欢弹钢琴的李大力。”……..4、棒打薄情郎

目的:尽快相识,增进团体凝聚力

时间:约20分钟

准备:用挂历纸或旧报纸卷成一根纸棒

操作:全体站成一圈子,选一个执棒者站在圈中间,由他面对的人开始大声

叫出一个成员的姓名,执棒者马上跑到那个被叫的人面前。被叫的人马上再叫出另一个成员的姓名。如果叫不出来,就会受当头一棒。然后由他执棒。依此类推,直到大家熟悉互相的姓名为止。如果一个人3次被打就必须出来表演,作为惩罚。

5、多元排队

目的:1.通过“多元排队”,让学生寻找一个客观、真实的自我。

2.根据自己在“多元排队”中所处的不同位置,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客

观地位,消除对自己的过高或过低评价。

时间:20分钟。

操作:1.全体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大家面向圆心站立。

2.主持人宣布排队开始,大家根据某一特征要求调整自己的位置。

在调整过程中,不允许用语言交流。

首先请大家按个子高矮排队,高个子排在主持人左边,按顺时针方向从高到矮依次排列。

第二次请大家按出生月、日的顺序排队,1月1日出生的排在主持人左边,按顺时针方向从月、日的小至大依次排列。

每次排完后,都通过说出自己的身高或出生月日,检查是否有人排错了队,排错者需说明理由,大家一起帮助澄清。

注意:

主持人一定要强调排队中不允许用语言交流,否则会失去活动的意义。对排错队的学生,要耐心启发其分析自己排错队的主观原因,而不是简单的客观原因。既不要轻易放过,也不要让其感觉出丑。

主持人要敏锐地抓住“多元排队”中典型的案例进行剖析,如过矮、过高的及错位严重的等情况。

6、总结。

论文 心理素质训练小结 篇11

如何强化高中生积极心理素质,笔者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在对高中三个年级的写作训练中,进行了有益的摸索和尝试。

一、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

2010年和2012年,笔者向高中一年级学生印发了《作文情况调查表》。综合调查和分析统计的结果表明,与中学生写作活动相适应的学生心理素质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大致呈现出三种类型:(1)压抑阻隔的板滞型。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呈消极状态。(2)机械和创造交融的摹仿型。学生心理素质时而消极,时而积极,呈起伏状态。(3)积极稳定的创造型。

这三种类型在学生写作活动中具有以下特征:其一,反映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这三种类型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表现出流动状态。其二,在这一流动状态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表现出“千流归大海”,即从(1)到(2)再到(3)的纵向趋势;一方面又表现出循环往复的均衡特性。其三,任何一个学生的写作能力都可表现出上述两个方面的特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起伏性。

找出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形成的心理规律后,笔者除了在教材内容所规定的写作教学中完成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指导训练外,在各学年的写作训练中则分别有所侧重。具体操作如下:

高一年级以观察笔记和片断作文训练为主,着重训练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强化写作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训练15次~20次。

高二年级以说明文和议论文训练为主,着重训练学生“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强化写作意志和提高讲演能力。写作训练10次~15次。

高三年级以各类文体的综合训练为主,着重训练学生对儿童生活情趣的了解和对儿童心理特征的观察,且能准确生动表述的能力;强化写作动机和审美能力。写作训练5次~10次。

大家都知道,高三阶段是高中的关键时期,所以下面笔者就简要谈谈高三年级在讲读和写作训练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首先,讲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但我们教师在讲读教学中常常出现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把讲读文章,尤其是名家名篇分解得支离破碎。大则几大块,小则几十块,分门别类,叫学生咀嚼领会。其结果势必导致学生对文章情境失去整体把握。反映到学生写作中,则是胡乱堆砌材料,文章层次混乱,中心不明确,甚至不知所云。

另一方面在讲读文章时,面面俱到。生怕遗漏掉什么,一股脑全塞给学生;没有重点难点,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其结果,势必导致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囫囵吞枣。反映到学生写作中,则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内容干瘪,不生动不具体。

上述两种不当方法使学生心理素质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消极不稳定状态。

其次,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写作中应表现出对审美对象的独得之美。如图所示:

“浅”尝辄“止”,就是在讲读教学中,学生应基本掌握的必须使其掌握;文章中学生一时可能不懂或难懂之处可以略加提示,暂且放过。这样,使学生的审美意趣长久保持在最初阅读文章听讲文章时所感受到的那种愉悦境界中。“浅”实不浅,“止”实未止。

循序渐进,是指在大量阅读并且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对审美对象的联想、分析、理解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越来越贴近审美对象,为之欢乐,为之振奋;为之痛苦,为之愤恨;为之击节赞叹,为之惋惜遗憾。同时,他们会提出各种疑问,盘根究底,直到从中找到使自己感到满意的答案为止。随之,认知感悟就会产生一种全新的飞跃。

反映到写作中,学生会表现出极富张力的创造欲,学生想把自己的独特看法、独特感受,甚至活脱脱地就是把他们自己表现出来。随着学生写作过程的完成,我们教师在作文里就会看到许许多多的惊喜、许许多多的色彩和许许多多自己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

二、积极心理素质是评估写作能力的依据

学生作文分析及心理素质评估示例:

学生×××,2010年入学,班级学习委员,省级三好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入高等院校。

作文分析:高二年级下学期,进行议论文材料作文训练。

材料内容:周恩来小时候练毛笔字。一次,有个字没写好,周恩来又重写。一次不行,又写。如此反复几十次。妈妈说,今天别练了,明天再写。周恩来说,不行,今天的事今天做。

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是以“今天的事今天做”、“谈惜时”、“谈勤奋”、“男儿当自强”等角度立意构思入题。虽都扣题,但缺新意。该生的作文:战胜自我。中心论点:要想成就一番伟业,每个人都必须战胜自我,战胜自我的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懒惰。立意高屋建瓴,构思独辟蹊径,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论证中,列举了张海迪、凯勒、霍金等人的事迹,尤其是写了她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有时病了,有时上体育课扭伤了脚,都想请假休息,都想自己给自己放松一下;但同时另一种无形的压力,就是责任感,使她感到又不能这样。内心矛盾斗争的结果是战胜了自我。

心理素质评估:该学生的写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她对自己品质和意志重新认识和磨练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显示了积极稳定的心理素质。

通过强化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学生写作能力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笔者所教的2011届学生中,前后有十多位学生的近二十篇文章在省、地、县各类报刊上发表;在年级和校级各类征文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克服了对写作的畏难心理,树立了自信心,为今后学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积极心理素质的主要原则

1文道统一原则

叶圣陶曾说:“文当然是要作的,但要紧的是在乎做人。”写作训练中实施这一原则,教师应重视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懂得“先成人,后成材”的道理,积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广开其胸襟,发舒其志气”,强化写作动机。

2因材施教原则

在写作训练中实施这一原则,教师应重视对中差学生的心理状态分析,深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去,把作文的内容环节训练和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结合起来。

3个性差异原则

由于家庭、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的不同,学生的个性也不同。性格内向的学生和性格外向的学生在写作中也有较明显的差别。实施这一原则,教师应熟悉了解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应把握好分寸,既要尽量缩小这些差别,又要尽量保持这些差别。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多姿多彩,才会表现出鲜明独特的个性。

4中心共聚原则

中心共聚是指学生在同类题材或对同一题目的文章的写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或思想的认同趋势;即使是对同一题目而进行不同文体类别的写作训练时,学生都会表现出相同的情感或思想趋势。写作训练中实施这一原则,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文章的立意,重视审题以及对材料的组织和挖掘。

对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与分析 篇12

关键词:竞技,心理素质,训练,分析

1 前言

在田径训练中,许多教练员只注重学生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成绩的高低,而忽视了另一个关键因素—心理素质。纵观国内外重大比赛,由于运动员赛前出现多种心理障碍而导致心理机能失常,神经系统调节失控,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甚至失败告终的事例屡见不鲜。随着体育比赛竞争日益激烈,田径运动员的心理准备和自我心理调节被当作比赛取胜的关键因素。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技术和技能没有太大差距,心理素质的好坏,是决定比赛胜负的主要因素。实践证明,不管是比赛还是恢复疲劳,放松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医学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焦虑可导致运动员产生恐惧、担心、害怕、无力、没有自信,或与之相反的过于自信、盲目乐观、急躁等认知障碍和感觉障碍,都会导致比赛失误。运动心理学家还发现了许多证据,诸如:紧张导致肌肉疆硬、自我感觉障碍,进而导致运动机能下降、判断失误、动作失调、创造力丧失、不能发挥运动水平。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广东省湛江市二中及市少年体校田径训练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国外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找出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心理调整训练方法。

2.2.2 访谈法

对广东省湛江市二中及市少年体校部分田径运动员、教练员访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影响田径运动员比赛的心理因素

3.1.1 个体动机因素影响

动机是运动员自觉训练的前提, 运动员参与田径训练的动机主要是参加比赛获取优异成绩。因此,运动员参加训练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教练员在训练中要善于发现强烈动机形成的诱因,避免不良动机的产生以及不切实际的动机存在。

3.1.2 自我调节控制因素影响

运动员要有意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意志品质和注意力等心理活动,从而在比赛中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运动员要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并具有抗干扰能力和进行自我心理恢复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差异也会影响田径运动员的训练。

3.1.3 教练员或运动员赛前期望值

多数教练员在赛前准备会上,强调比赛成绩的重要性,争分拿名,不要辜负领导的期望,无意中给运动员施加了心理压力,使运动员背上较重的思想包袱。不能及时有效地针对每位运动员进行心理调整,只是简单地灌输唯成绩论,过分强调输赢。

有的运动员给自己定的期望太高,于是在比赛时总是担心自己不能如愿以偿,结果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引发了赛前紧张,反倒制约了自身能力的发挥。例如,在第23届奥运会比赛前,我国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在一年内三破世界纪录,国人和教练殷切希望,使他在比赛中背上了“一定要夺金牌,破纪录”沉重的思想包袱,制约了自己能力发挥,结果只赢得了一枚铜牌。这说明运动员和教练员对比赛的期望值一定要适中。

4 心理训练调控方法

4.1 运动员比赛前的心理分析及训练

比赛前的心理训练和调控目的是:激发运动员良好的比赛动机,调动参赛积极性,增强自信心,调节、稳定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比赛。

4.1.1 赛前过分激动及调整方法

运动员心理过分激动时,经常表现为情绪紧张、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四肢颤抖、心神不定等症状,造成大脑直觉表象不连贯、注意力失调、记忆力减弱,他们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

从产生的原因看,这与运动员的训练程度、比赛经验、意志品质、动机及个人特点有密切联系,主要会在性格内向、比赛经验少 、参赛较少或没参加过比赛的运动员中发生。为防止比赛出现过激的状态,比赛前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应该加强模拟比赛训练。在训练中进行不同节奏的呼吸,逐渐放松肌肉,积极地用语言暗示法缓解过分激动的情绪(见表1)。

4.1.2 赛前情绪冷漠及调整方法

赛前冷漠与运动员大脑皮层兴奋过程下降和抑制过程加强有关。这时运动员情绪低落,整个人变的全身无力,意志消沉、萎靡不振、缺乏信心,从而造成体力明显下降,直觉、注意力减弱,反映迟钝,缺乏果断性,甚至产生设法逃避比赛的想法。

面对以上情况田径运动员在平时更应该多参加模拟比赛,正确看待成败、降低心理压力,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完成的技术动作上,尽量不去想比赛的结果。轻装上阵以积极自信的心态投入到比赛中,运动员还可根据自己平时的习惯选择能够调动自己情绪的音乐,使自己表现得很兴奋。赛前给自己设置符合自己水平且有挑战性的目标,给自我树立必胜的信心,客观地看待自我和对手,相信自己的实力,提高自信心(见表2)。

4.1.3 教练员积极引导,运动员自身调节

田径运动员在赛前情绪较不稳定,其表现出过分激动和注意力难以集中,或者过分抑制萎靡不振,由于运动员自身调节能力较差,心里控制水平较低所造成的。对此,运动员可以在赛前听听音乐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教练更应充分的给予其信任,言行不要让运动员感觉教练对自己不信任,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果运动员出现消极思想,教练不要盲目批评,应给运动员以理解并诚恳的与其交流想法,帮助其如何消除消极思想,积极投入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情况,但与运动员交谈时要注意语言要简明扼要,不要给其过多的心理负担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4.2 比赛中调整清晰思维,保持清醒头脑

田径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产生思维混乱或一片空白的现象,这是运动员随机应变能力低、思维不清晰造成的。面对此情况,运动员要及时采取合理对策,积极调整良好的思维状态,做到要清醒的知道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一旦头脑中发生混乱或一片空白时,一定要振奋精神,采取自我暗示法,阻断消极意识的出现,既不要想比赛结果也不要去想对手的发挥状态,多想想技术要领,赛前的准备方案,把思维的焦点放在有利于比赛的积极想法上,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思维情绪、注意力,不要想从前的失败,不要想比赛的结果,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正在进行的比赛中,不断的给予自己积极的鼓励。

4.2.1 赛中自我暗示动员积极情绪

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情绪过于紧张,造成思维混乱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比赛时的正常发挥,这是由于运动员自身调节能力较差所造成的。面对此情况运动员可采用:(1)呼吸调节方法:由于运动员在比赛中过度紧张会产生胸闷、气短、呼吸急促的现象,进行深呼吸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2)自我暗示法:在比赛中如果出现情绪紧张不稳定可采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如"我很放松,一切都会好的,现在我的感觉非常好,加油我一定行"来缓解紧张的情绪。

4.2.2 教练给予积极鼓励

田径运动员如果在赛场上出现失利往往心里难以接受,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丧失信心等情况,此时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对于运动员重新找回自信和动作感觉相当重要。作为教练员首先要头脑冷静,发现运动员在比赛中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自信心不强时,要善于分析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引导运动员冷静、稳定自己的情绪,多想想技术动作,相信自己敢于拼搏,让他们明白盲目的着急是没有用的,要取得好成绩的办法只有把自己的技术水平发挥出来,即使发生某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也要稳定情绪,继续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正在进行的比赛中,激发其积极情绪,使其充分发挥技术水平。

4.3 比赛后心理训练调控方法

比赛后的心理训练与调控是必不可少、也是十分必要,这不仅是对比赛后紧张心理的放松调整更是对刚刚结束的比赛进行全面认真的总结,为今后的训练、比赛做好准备。

4.3.1 赛后的总结

田径运动员在赛后难以对比赛做出较准确的归因,这是由于其在比赛中失利难以调控自己的情绪,心理承受较大压力所造成的。面对此情况要帮助运动员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赛场上的输赢受许多因素影响。失败固然是令人不快的甚至是痛苦的,但是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它就变成我们的财富,筑成将来成功的阶梯。要想成为一名有发展前途的运动员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一次比赛的胜负上。帮助学生克服“想赢怕输”心理。根据学生自己的实力,要他们确立恰当的期望水平,冠军只有一个,成功的标准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倾注比赛的全过程,使自己具有的技术、战术水平正常或超常发挥,不论成绩如何都是成功者。

4.3.2 正视失败

田径运动员对失败的打击承受能力较低,走出失败的心理阴影较困难,对此运动员要对失败持正确的态度,明确失败是成功之母,人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要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找出失败的原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辩证的看待失败,清楚的认识到失败可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逐渐走向成功。

4.3.3 教练关怀帮助

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失利受到挫折时,作为教练更应给予关心和精神上的安慰鼓励,从而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失利的阴影,帮助他们冷静客观的分析影响比赛失败的主要原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引导运动员正确认识自己,正确面对失败,打消不正确的消极心理,同时注意运动员在比赛中在比赛失败后的一些反常反映,及时的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避免产生消极的心理障碍长时间影响运动员的情绪,在日常生活和训练中,要注意有意识的提高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青少年运动员处在情绪发展时期,在赛前容易出现心理障碍问题,其主要特点有过度焦虑;恐惧害怕比赛;自信心不足;教练员或运动员对比赛期望值过高等。广大教练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对田径运动员实施针对性的调节。

5.2 建议

根据对田径运动员比赛时的信息障碍的特点研究及原因分析,建议用自我暗示法、表情调节法、鼓励调节法、注意力调节法、实践模拟法、音乐调节法等还简单而实用的调节方法对田径运动员进行心理调整。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钱群.趣味体育游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5]魏遵军.浅谈心理训练在田径比赛中的作用[J].哈尔滨学院体育学院学报,2006,8.27.8.

[6]熊志超,运动员赛前紧张和焦虑心理的探讨[J].鄂州大学学报,2005.12.6.

[7]朱富明.对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的探讨[J].争鸣与探究,2007.12.16.19.

[8]原龙虎.田径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

上一篇:环球优学主持词12下一篇:中西方酒文化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