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心理素质论文

2024-09-10

就业心理素质论文(精选11篇)

就业心理素质论文 篇1

随着高校教育的蓬勃发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等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起来。针对当下高校毕业生心理素质普遍较差、社会上就业机会竞争相对激烈等特点, 本文力图从分析问题出发, 给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几点建议, 希望能够对大学生在心理上素质的养成上有所指点, 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早日养成, 真正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成为真正的合格人才, 报效国家, 服务社会。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 不仅要有真才实学, 更应该具有合格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是健全人格的保障。健康的心理素质才是一个合格人才的关键所在。那么, 针对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 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多数没有经过物质上的艰苦生活, 在父母双亲, 甚至的父母的父母四位长辈的关爱下成长起来, 他们的心理素质显得格外脆弱和不成熟。在一下几个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1) 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 缺乏上进心

很多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高中阶段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以考大学为主, 考上大学后, 就没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 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 为什么而生活了。在对大学生所做的心理素质问卷调查中, 甚至有一部分同学在回答:“你是为什么而学习?”这个问题时, 都选择:为父母。生活目标的不明确, 导致大部分同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没有上进心和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 应该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入手开展工作, 为高校新生明确他们的生活目标。尽管佛教上说:人来世间是一趟苦难之旅。那么, 作为一个在共产党领导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 我们更应该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丰富, 更美满。尽管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各种苦难与困苦, 但是如何在其中找寻一条快乐之路才是我们人生最大目标。明白了这个道理, 在人生的道路上, 面对挫折与困难就不会那么为难, 以致失去生活的动力和信心。

(2) 缺乏责任感, 没有是非观念

中国正经历着社会的转型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 中国的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不强, 态度冷漠, 没有爱心等问题也成为了大众的热议话题。针对这一现象, 不仅仅是从对学生的教育入手, 更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 联合社会力量, 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几个方面入手, 教育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爱情观。让真、善、美的东西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生根, 让假、恶、丑的东西成为过街老鼠, 人人喊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使学生们肩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社会中, 不仅是为了个人, 你也是一个群体的成员, 要为家庭, 为自身乃至为将来的家庭妻儿负责。

(3) 缺乏自信心, 自控能力较差

很多大学生不能接受挫折, 在一点困难面前就畏首畏尾, 不知进取, 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没有能力, 把没有能力挂在嘴边, 推脱甚至放弃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并且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差, 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所以社会上出现了啃老族、月光族等等新“异”族。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应该经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加强对同学们的挫折教育, 让同学们明白, 挫折是暂时的, 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是最终目标。只要你心中动力不竭、信心不懈, 十年后你再后头看看你自己, 你将会感谢时间对你的塑造。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

针对上述大学生存在的诸多心理素质的问题, 我们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指导, 那么,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应该如何进行呢?

(1) 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

转变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的观念, 树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观念。大学生应该明确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属于再就业行列, 不要挑肥拣瘦, 以至于高不成低不就。明确就业是完成大学学业的后续部分, 就业的选择不仅是去国家机关, 也应该可以是社会上的任何企事业单位, 甚至是乡镇企业。另外, 大学生更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 将自己的青春与热情投入到广阔的祖国大西部去, 在那个国家和人民更需要的地方, 发挥自己的光和热。除此之外, 大学生还可以自主创业, 大学毕业生卖豆腐、大学生养猪等等先进事迹, 都对大学生创业给出了活生生的例子。

(2) 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合。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创业与就业一样, 都不是什么简单的过程, 更不是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上。这个过程中的艰难, 是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做基础, 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 还有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所以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还有培养学生们的管理能力, 适应能力等等。在教育过程中, 尽最大努力减少学生与社会的脱节差距。

(3) 加强大学生就业的后续教学

在帮助大学生走入社会后, 一方面, 帮助他们就业, 参加社会建设中去, 另一方面, 还要加强与毕业生们的联系, 了解他们的动向, 在适当的时间给予他们各个方面的支持与帮助。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等问题在高校教育中显得极其重要。针对当下高校毕业生心理素质普遍较差、社会上就业机会竞争相对激烈等特点, 本文从分析问题出发, 给出了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几点建议, 希望能够对大学生在心理上素质的养成上有所指点, 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早日养成, 真正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成为真正的合格人才, 报效国家, 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宋尚桂:《对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思考》, 《济南大学学报》, 2003, 3。

[2]张玲:《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

就业心理素质论文 篇2

临床医学院09骨伤一班黄立宇200901004041 摘要:就业的压力是一把双刃剑,一般来说,适度的压力是有益的、健康的,作为内在驱动力,它能刺激学生去获取各种成功的机会;但当压力过大,超出了所能承受的范围时,就会产生心理、身理及应对能力等问题。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压力管理,减轻就业压力,预防心理障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以及应对压力能力,是我们大学生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素质

正文: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与分析: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中国人保部门定下了“力争使2010届高校毕业生年底总体就业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即使目标实现,也意味着有10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人,2001和2002年分别为114万和145万人。2003年,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达到212万人),之后平均每年都要增长五六十万人,2009年首次突破600万人(达到611万人),今年则增至630万人。

所以简单来说,10年失业的人倒不一定很多,待业的肯定相当多。至于失业率,政府从来就没有官方公布过任何准确的数字出来。。考虑到为数众多的农民工和非法劳工的存在,中国实际失业/待业人数是相当多的。。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1、定位不清,目标不明。大量的劳动者,包括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市场感到茫然,不知道要做什么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做不久,做不长,工作频繁变动。这客观上导致了大量的磨擦性失业。

2、缺乏核心能力,就业竞争力弱。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大量求职群体跟不上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都不能满足岗位所需,处于被市场淘汰的边缘。

3、工作主动性弱,不爱自己的职业。相当部分的求职者职业素养太差,对工作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还有一部分人的工作意愿很弱,浑浑噩噩过日子,根本没有工作的意愿,这也是近年来“啃老族”、“宅男宅女”等群体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二)1、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比较糟糕,缺乏人才,又流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

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国以前由于处于计划经济之下,在高校里面实行的是“统包统分”,毕业生不愁毕业后没工作,长期以来,高校不注意专业的设置与市场的结合。当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市场经济,将过去那种“统包统分”改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问题马上暴露出来,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就业指导观念落后等,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近年来,一种情况有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过剩;另一种情况是,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没有及时调整招生人数,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

2、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择业也由“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仍存在。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1

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对生源是本地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而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则加上各种条件加以限制。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性障碍还未真正消除。

3、用人单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费。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4、高校就业指导滞后。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或者是刚从相关部门分离,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

5、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6、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三、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大学生步入社会后,首先应具备的主体能力素质是什么?这种主体能力素质我们认为是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适应能力即指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心理、生活、工作环境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能较快地认识、了解和熟悉外部环境,并使主体与客体协调一致的能力素质,它主要包括:

1、心理承受能力。社会与学校相比,生活环境、工作条件、人际关系都有着很大变化,这些变化难免会使那些心存幻想、踌躇满志的毕业生造成心理反差和强烈冲突,这时,心理的承受能力是第一位的,要克服心理障碍,使自己在心理意识上与外部环境取得认同。

2、独立生活能力。参加工作后,往往要自己处理衣、食、住、行等全部事务,对独立生活能力要求较高,这是毕业生无法回避的一种能力素质训练。理财能力是任何人都必须掌握的。

3、人际交往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人际交往能力的发挥是适应环境的关键。不善于与人交往,就难以与人沟通,就难免将自己封闭起来,以致带来诸多烦恼与痛苦。

4、应变能力。毕业生不可能在学校学到工作岗位上所需的全部知识和能力,只有随时调整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思想行为方式,才能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要使自己真正成为生活的强者,还需要有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素质包括:

1、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工作实际中,善于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这即是实际工作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毕业生本人顺利成长的基本条件。

2、动手操作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文字、图表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以理工科毕业生这种能力要求更突出。这也是检验一个毕业生创造能力优劣的重要手段。

3、组织管理能力。把工作岗位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要素科学地组织起来并有效地完成所担负的任务,这种能力不仅领导干部应具备,毕业生作为高层次的人才也应具备,这是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必备的能力素质。

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两者是紧密联系的,适应是为了创造。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毕业生走向成功和成才之路所必不可少的,因此,当代大学生应注重这两种主体能力素质的培养。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论当前高校就业指导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就业心理素质论文 篇3

一、高职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

1.期望值偏高

由于受社会各种思想影响,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期望值偏高的心理倾向。一项调查数据显示:95%的学生表示自己两年内要做主管,5年后成为部门总监;77%的学生要在35岁之前成为年薪50-100万元的职业经理人,甚至还有20%的学生表示毕业10年内上《福布斯》等知名杂志的富豪排行榜,成为一名叱咤风云的卓越人士。他们不愿到基层从事一般工作,在求职选择中都希望选择高起点、高回报的工作,他们的目标是大城市、大企业的高薪职位,梦想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

2.盲从的就业心理

自己没有主见,依赖父母、朋友、教师,或者从书中和社会舆论的倾向中选择自己的职业。有这样一则杜撰的故事:联合国向全球青少年征文《对其他国家缺乏粮食的主见》,结果美国人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欧洲人不知道什么叫“缺乏”;非洲人不知道什么叫“粮食”;中国人不知道什么叫“主见”。虽然是一则杜撰故事,但却代表了目前大学生就业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

3.不能正面择业受挫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前我国的就业方针,对大学生来说是能力的挑战,也是心理的考验。但由于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择业期望值偏高的问题,加之心理准备不足,在择业中稍稍受挫,就一蹶不振,把一切挫折归罪于外部社会因素,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客观全面的分析,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心理上处于被动、无奈的状态。

4.重名利条件、轻内在价值的倾向

当代大学生还普遍暴露出害怕吃苦、追求安逸奢华生活的倾向。在选择用人单位时,更多的大学生关注的是名利、发展条件、薪水福利等方面的问题,而对于个人兴趣、性格、能力和内在价值等方面考虑得甚少。

5.过分依赖心理

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独立意识,过分依赖。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成长起来的,独立意识本身就淡漠。很多的大学毕业生在参加人才招聘会时,父母家人齐上阵,即便是自己去的,也表现出被动和胆小的特点。

6.对择业表现出焦虑

一项对毕业生在择业中态度表现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择业中感到“很焦虑”者占5.3%,“焦虑”者占24%;认为应届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工作“很难”的人占6%,“比较难”的人占48.7%。毕业前,部分大学生深受择业问题的困扰,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就业困难的现状,另一方面是由于自身调控能力比较弱,产生就业过程中的情绪波动和不稳定,甚至焦虑、忧郁、沮丧等情感起伏变化的特征。

二、造成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

1.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往往受当代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旋律,一个人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往往成为衡量其个人价值、能力的重要标准,人们对成功者更多的是关注和羡慕他们名利上的收获。所以,在这样的气候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受其影响,出现重名利、发展条件等外在价值;轻视个人成就感、专业发挥等内在价值的现象。

2.择业本身的重要性

大学生在择业时表现出焦虑不安、沮丧失望等情绪,原因在于择业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择业是人生中的大事,职业能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职业也体现了人生的诸多价值,选择职业,就是选择人生。面对这么一件对人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情,学生难免会感到焦虑、紧张不安。

3.学生自身的因素

择业考验着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当大学生个性品质和心理素质不够完善时,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三、纠正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面对以上种种问题和表现,只有正确及时地矫正和疏导才能有效地克服,才能真正提高当代高职生的竞争力。

1.充分發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每周心理咨询室的教师都要进行定期心理辅导课的讲授和单独接待的工作,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察觉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2.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指导作用

在就业课程中真正帮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同时把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到位,而不是只停留在书面和形式上。让学生通过科学的认知手段了解“我是谁”“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要想避免出现错误的就业心理,就必须全面了解自我。所以,要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主渠道作用,让大学生通过科学的测评工具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制定出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师的作用

专业课程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把专业知识讲明白透彻的同时,也应把本专业的行业前景和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岗位能力要求贯穿其中,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标,真正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防止毕业后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出现,也就自然减少了学生在就业中受挫现象的发生。

当然,高职生真正想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众多的大学生中脱颖而出,还应该从多方面提高自我,多接触社会,多了解周围变化,认清就业形势,锻炼自己的胆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学校要加强就业方面的指导和心理疏导,双管齐下,使高职生形成健康的就业心理,用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

参考文献:

1.《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4月

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2月

【责编 张景贤】

就业心理素质论文 篇4

(一)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出及其内涵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以自然素质为基础, 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 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 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 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 人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重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更是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的要求。

1. 认识能力。

认识能力是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存在的基础, 更是发展的前提。大学生不仅能认识严峻的就业形势, 而且能全面的认识自我。也就是说, 人类比其他动物高级的地方, 人类不但能认识外部世界, 而且, 能认识自我内心世界。大学生要学会全面深刻地认识自我、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

2. 学习适应能力。

大学生应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具有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大学生仅满足于掌握本专业范围内的知识是不够的, 必须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 熟练掌握复合型国际人才应有的基础知识, 优化知识结构。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阶段就应该有意识的了解本专业学习特点、教学进程、发展趋势, 学会充分利用大学期间的一切学习资源, 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懂得寻求帮助。加强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教育, 使高校毕业生树立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 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 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 主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业。

3. 情绪和情感品质。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首先、需要是情绪和情感的基础。大学生毕业时的需要是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当实现目标时, 就会产生高兴、满意、幸福等主观体验。反之亦然。第二、情绪和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比如:大学同学找到一样的工作, 有的满意, 有的不满意, 只有自己清楚, 他是一种自我感受。

4. 意志品质。

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行为, 通过克服困难, 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对于大学生而言, 就是确定目标, 克服困难, 实现就业。但是面临就业时有以下四种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

5. 气质类型。

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通俗的讲就是脾气。典型的有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他们有共性特点:没有好坏之分、是先天的、很难改变的。不同的气质类型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气质类型适合从事不同的职业。所以说, 这对大学生选择不同的职业是有帮助的。比如:胆汁质和多血质类型的大学生是外向型的, 善于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粘液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大学生是内向型的, 善于从事与事打交道的工作。

6. 人际交往适应能力。

人际交往适应能力是指人们在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接触过程中, 调节、控制自己做出正确恰当反映的能力。人际交往作为人类的一项基本的实践活动, 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贯穿于人们的一生, 具有沟通人际信息、交流人际情感、协调人际行为、提高人际知觉准确性的普遍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成员, 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其人生的需要, 而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必然面对各种社会关系, 进行各种交往。进行人际交往必须了解相应的道德规范、礼仪规范和习俗规范。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是向大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

(二) 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在提升其就业能力中的必要性

1. 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

要内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指自身所具有各种生理的、心理的和外部形态方面以及内部涵养方面比较稳定的特点的总称。它大体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外在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五大块等。21世纪是一个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期, 而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中的高科技领域的竞争, 其关键又是国民素质及现代化人才的竞争。现代化人才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文化进步过程中能积极地适应并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变革与发展, 具有创造思维和高素质的人。这种高素质的人才实际上就是具有很高综合能力素质的人。由此可见, 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内容。

2. 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 掌握着现代化的知识和技术, 是未来国家和社会建设及发展的栋梁之材, 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强弱关系到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挥的程度, 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当代大学生只有努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从而促进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所以, 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3. 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的。

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 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 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 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 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 教育是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大学生是青年中最优秀的一部分, 担负着继承上一代的事业、知识和优良传统, 开创社会发展新局面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 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的各种思想、观念都包含于其中。显然大学生心理素质所包含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都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几个重要结果内容。因此, 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的。

4. 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发展的。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说, 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 他的需要层次和水平就越高。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高于其他阶层的青年, 他们的社会化过程和社会化发展目标也就相对较高。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事业目标与社会需要紧密地结合, 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社会, 才有可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因而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是以满足和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当然就不可缺少对心理素质的培养。所以, 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 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了解自我, 悦纳自我。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时, 要增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要不断地随社会经济发展深化, 创新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机制,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在高校经历了扩招的规模后, 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大学生只有知己知彼, 才能成为用人单位普遍认可和使用的大学生, 最终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高校在立足学科建设基础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 实现从毕业到就业的平稳搭接、从校园到社会的和谐交融。

2. 组织开展大学生就业体验活动, 搭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对接的育人平台。

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体验活动, 使学生认识学校学习与职业工作的关系, 让他们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学校所学的知识是如何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 了解实际中最重要的知识、技能是什么, 从而将自己现在的学习与将来的职业相联系, 明确学习目的, 激发学习动机, 使学生在实践中品尝到职业工作的酸甜苦辣, 加深自我认识, 发现自己的职业适应特性, 在与共同劳动的不同年代人的接触和交流中,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 学习大量的社会知识。

3. 提升服务意识, 分层次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构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首先要做好总体规划, 明确职责, 落实责任。学校要设专门机构, 负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其次, 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是一项要求既具备人文科学知识, 又具有一定战略策划思想和相应技术手段的边缘性极强的专业工作。要培养和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专职师资队伍。再次, 要大力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 消除学生对职业生涯设计的短浅认识和被动接受的心理恐惧, 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意识和主动性的增强。最后, 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制度, 形成从大一到大四的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 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完成学业同步进行。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基础, 发现优势, 找到不足, 从而清楚地把握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有目的地进行适合自身职业生涯需要的学习和锻炼, 增强职业信心, 积累谋职技巧, 提高心理素质。

4. 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 促进其就业能力的提高。

要使大学生真正地具备就业能力, 就必须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 有些大学生心理素质差, 面对就业单位, 存在自卑感, 应该客观的评价自己, 相信自己, 相信公平, 调整好心态, 给自己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有些大学生面对就业单位, 焦虑紧张, 不知所措, 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所以, 在大学里就应该多参加各种活动, 提升自己的应激反应能力。有些大学生盲目追求大城市, 出现了“蚁族”。据统计, 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 所以, 大学生应冷静的选择就业位置, 给自己准确的定位, 而不要盲目追求。

适者生存, 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 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 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才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就业岗位。因此, 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 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7.

个人素质与就业的关系 篇5

个人素质与就业的关系

对于毕业生来说,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怎样走好第一步,选择一份既切合自己实际又称心如意的职业,对毕业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上大学和拥有一份可心的工作似乎紧密相连,于是,大学生们一进入大四,甚至在大三就开始寻找工作,凭自身实力的,靠父母关系的,托亲戚朋友的,使出浑身解数,寻找自己称心如意的`职业岗位.如果谁眼见毕业,工作还尚无着落,那一定是全家跟着着急,并来个全体总动员,共同踏上择业路.那我们要选择好的职业,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呢?笔者认为个人素质与就业的联系最为紧密.

作 者:崔晓波 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0)分类号:B825关键词:个人素质 就业 能力 技能 修养

就业心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心理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碼: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99-02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空前迅速的发展阶段。据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数及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未来几年,将有更多的大学生涌入社会,大学生就业形势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和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给大学生的就业市场造成了极大地压力,从而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成了高校、社会和每个家庭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式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我国区域经济(如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发展不平衡,大学生就业的区域化特征逐步明显。不同地区在人才需求的层次上有了明显差别,而且有的地区急需大量的各种人才。其次人才市场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格局,既需要研究型、创新型人才,也需要各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且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用人单位不仅仅看重毕业生的学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三是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迅速崛起而且发展迅猛,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在逐年增加。尤其是现在推行的新农村建设,对现代农业技术、农村公共事业、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四是我国现在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阶段,各种新兴产业如低碳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绿色经济等产业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是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大学生。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风云变化,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就业的心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就业难有许多综合性的因素:市场的供需失衡;腐朽的就业思维定式;大学毕业生的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片面的“人才观”;不公平的社会就业环境;高校的教育和管理模式落后等等都可能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其中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心理对能否成功就业也至关重要。

一、自身的精英意识成为就业的主要障碍

自从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使更多的学生进入高校接受教育,但据统计,中国的受教育总人口比例依然很小,这意味着,中国的很多地方仍然需要大学生。“大学生工作不是找不到,而是有工作不愿意做”其实是现在大学生就业的真实写照。专家认为,精英意识的就业心理是阻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中国家庭的教育像是一次投资,家长期待自己的子女能通过教育改变身份和命运,而对大学生自身来说,毕业后受收入的高低、工作环境、稳定感等种种因素导致他们不由自主地一窝蜂挤向少数的热门行业和企业,宁愿留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大城市。在大学生的意识中,京沪深这样的大都市,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这些因素影响着大学生产生了一颗“都市心”。这无疑加剧了职业供给的不平衡,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却很少人问津,而大城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

二、怕苦怕累的心理

当代大学生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过着安逸的生活,普遍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着许多不良的思想,如学工不爱工,学农不爱农,在毕业后死守北京、上海、天津;发展南京、广州、深圳,不去新疆、西藏、兰州、青海等现象。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攀高心理,理想职业的选择标准是三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注重名声好,效益高,工作轻,离家近,管理松,这是典型的贪图享受怕吃苦的表现。在怕苦心理的驱使下,使得大学生们选择职业的面很窄,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既希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心里总存着一份担忧。对未来要面对的工作和职业充满恐惧,恐怕失足,影响自己的终生。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焦虑,整天想着各种不必要的担心,造成精神上紧张、焦虑不安、意志消沉,情绪亢奋,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非常影响自己找工作的状态,造成就业难的状况。

三、盲目跟从、相互攀比的心理

首先大学生已经非常习惯了在学校的群体生活,找工作的时候也一如既往的坚持大帮哄的原则,别人找什么工作,自己也跟着去找,什么工作热门就去找什么工作,根本就不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更不去分析社会的需求,不去想是否和自己的专业有关,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是自己将来要发展的方向,往往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造成丧失更多良好的就业机会的后果。其次就是在求职择业的时候也喜欢与同学相互攀比,即使一些单位比较适合自身的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选择的就业心理,放弃原有的工作,从新加入到就业的大军中。

四、自负自大的心理

大部分大学生都有过高评价自己的情况,认为自己经过了四年的艰苦学习,已经掌握了很多的文化知识,找到好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于是就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一毕业就想拿高工资,某好职位,出人头地,将目光都聚集在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单位和世界名企,可是大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虽然大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基本上是能够满足需求了,可是在工作中需要的是更多的实践知识,于是理想和实际之间出现了矛盾,就造成了好工作找不到,一般工作嫌不好的一个局面,从而造成就业难的问题。

五、消极等待与怀才不遇的心理

有的同学在求职的过程中总是在郁闷抱怨中度过,或者只是一味等待有好地工作自动找上门来。平时也不参加招聘会,有单位来了就看看,如果不满意就等下去,满意时也不主动争取,抱着“你不要我是你的损失”的态度,期待着有单位会主动邀请。还有些人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肯轻易低就,明明已经找到工作,但拖着不肯签约,总希望有更好的单位出现。另外有些大学生自恃条件很好,认为“满腹经纶”、“博古通今”、“学富五车”,可以大有作为,但在择业时却常常要么碰壁要么找到的工作不满意,于是抱怨“世上无伯乐”,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成天闷闷不乐、怨天尤人。在求职的道路上,没有人会主动的找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主动地进入求职市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优势展示给招聘者,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由被动求职转为主动进攻。

六、消极自卑的心理

有的大学生消极自卑,认为自己的学校不是985和211重点院校,所学专业不是热门专业,感觉就业前景很渺茫,所以在求职中不敢理直气壮大胆的“推销自己”;也有有一些大学生自立意识不强,缺乏主见,在进行双向选择时,不知所措,求职时总想着依靠父母,靠亲戚朋友,靠关系走后门等等这种心理也造成了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

七、刻意追求一步到位

很多同学想一下找到自己终身的理想单位和工作,要求是这样的:就业单位要工资高的、工作要体面的、上班不累的、能解决住房的等等,这些要求集中到一个单位是非常难了。有的同学开始觉得找的单位非常理想,可是去没几天就觉得和他想象差距太大了。所以“一步到位”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一般情况下,大学毕业以后,应该经过三到四次的职业调整,才能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工作、社会又能提供什么工作,做到个人的理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大学生就业是其人生发展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为了适应职业需要,大学生除了应做好就业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准备、职业道德准备,还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调整好就业心态,勇敢地迎接挑战,别死守着名企不放,其实很多小企业往往更有发展机会。找工作时考虑面一定要放宽,这是一个不断被选择和自我选择的过程。有的工作适合别人,但不一定适合自己,因此毕业生必须树立“人岗匹配”的心理。就业心理的改变对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至关重要,所以要摆正心态、客观面对现实。毕业生要进行客观自我评价,既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求职过程中,充分发挥强项和长处,挖掘和发展自身潜力,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将眼光放长远,不要只注重眼前利益。从自己最拿手的事业做起。一定会取得就业上的胜利。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王宇(1982— ),男,汉族,山东德州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助教,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郭学庆,于晶.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

[2]吕建国,孟慧.职业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就业 篇7

“由于人力资源考评系统的日益完善, 世界500强企业正推崇一种开放性竞争。这种开放性竞争不限应聘者学历、不限应聘者专业、不限应聘者经历, 而把关注点聚集在求职应聘者本身的能力与素质上[2]”。我们可以从IBM大中华区招聘人才的标准中进一步体会这一理念。IBM公司代言人白艳女士认为, “IBM需要找到和公司的价值观契合的人才, 那些有踏实、专业的工作态度, 自信、团队协作、人际沟通和快速学习等能力突出者会被优先考虑[3]”。我们再看看欧姆龙公司是怎样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欧姆龙公司在招聘人才时, 在公司设计的综合评判表上, 所有学生的毕业学校是隐去的, 这就避免了成见和偏见。这种不问大学名称的录用方式, 吸引了更多应聘者前去应聘。公司不会去看学生的毕业学校, 也不会问他的父母是谁, 一切由他本人的能力与素质说话[2]”。因此, 在注重实际能力的今天, 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已不仅仅是学历和文凭。大学生有没有创新的能力, 有没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且能够在岗位上发挥作用, 已经成为其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所在, 这就为高校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制度的最大特点是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 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 因而虽然学生基本功扎实, 但创新能力不强, 发展不全面, 导致毕业生一走进人才市场, 就凸显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唐鑛等在一项关于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需求行为的调查中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当今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4]。也就是说, 一些大学毕业生之所以找不到工作, 主要原因是个人素质和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 高校一定要对现行的素质教育进行调整和改革, 从而促进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的有效衔接, 不断增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2 对 策

2.1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06年, 南开大学在新生录取通知书上布置了一道作业:“你要在这段时间里做一份义工或找一份工作。做义工是为了让你体会到被别人感恩和你对社会感恩的那份快乐, 找一份工作则是为了让你从此刻起就意识到自己终究会走向社会, 而决定你能选择一份什么样工作的一切筹码其实就掌握在你自己手里。我们希望你能在开学报到的时候交一份义工工作报告或职位实践报告, 它将成为你美好大学生活的第一份生涯规划档案。" 学校要求新生, “从现在起要树立职业意识、寻找职业目标、进行职位实习"。南开大学给新生布置的社会作业题可谓匠心独具, 令人耳目一新。这道题击中了当今中国大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的软肋, 正如北京大学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 有“高达52.1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1]"。现在的大学教育基本上是以校园为主要活动区域, 很少利用社会场所和资源进行教学, 造成很多学生对自己今后将从事的相关职业的各种情况都不了解, 更不要说积累实践经验了。因此, 学校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 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磕绊摔打中学会清醒、正确地认识自己, 更好地设计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讲, 来自社会实践的亲身体验教育, 与校园中单向传输的教育效果相比较, 前者更富深刻性、持久性和丰富性。

上述南开大学为大学新生开出的“治疗"大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经验这个顽疾的“药方"尽管有创新, 有突破, 但仍有局限性。高校应在推广这一经验的同时, 对社会实践活动加以改进, 使之更加完善。现在, 许多高校并没有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中, 社会实践仅仅是在寒暑假进行的、少数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参加的、突击性、阶段性的活动, 且处于三无状况——无教学大纲, 无教学要求, 无时间保证, 结果是随意性较大, 目的性、系统性不强。因此, 高校应将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将其纳入教学计划与管理中。要求教师制订教学大纲, 编写教学进程, 设计社会实践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即为不同课程、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规定不同的社会实践计划、内容、要求和形式, 并将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勤工助学、教学实习、社区共建、服务基层、建设西部、求职招聘、挂职锻炼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变短期活动为长效教育, 克服随意性、盲目性, 形成一个全程化、立体化、全员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对于大学生来讲, 来自纳入教学计划的、贯穿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 不仅能够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都有亲身体验、感悟的机会, 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树立职业意识, 了解社会生产, 培养职业技能。

2.2 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当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一是发展速度快, 更新周期短, 知识、技能的积累也在无限增加;二是各个学科相互渗透, 特别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融通的范围越来越广, 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出现, 有“专家指出, 一个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5]"。可以说, 任何教育都不可能教给学生终生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 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获得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自主学习新技术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并在就业后持续有效地学习专业知识、专业理论, 优化专业知识结构, 实现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1994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 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会议采纳的终身学习的定义是:“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 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的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 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6]"。终身学习主张向每个人提供进修和丰富知识的机会, 把教育和学习贯穿到每个人一生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使人们“活到老, 学到老", 最终促进人们在不断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跟上时代的步伐, 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和自我完善的本领。现在, 许多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 都将学习素质作为一个必要的考核项目, 他们特别看重那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因为, 这样的“种子" 选手往往后劲十足, 是能够培养成为可堪重任的大才, 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

因此, 大学教育要使学生认识到, 大学毕业并不代表着学习的结束, 学习不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而是一种习惯, 一种生活方式;是完善自我、成功地进入就业市场、适应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学阶段的学习只是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提供获得新知识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只有在大学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才能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否顺利就业以及就业后能否实现提高就业质量的目标,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它是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中非常重要的发展要素。

2.3 培养创新能力

大学毕业生面对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和就业环境, 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毕业生与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坚强的个性以及随机应变等创新型品质的毕业生相比较, 后者无论是在求职就业还是在今后的发展上都将超越前者。因为后者“即使是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也能够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遇到问题能及时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并能及时调动自己的能力和所学的知识, 迅速释放出自己的潜能, 制订出可操作的方案, 取得成功[7]"。因此,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其实现成功就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7]"。

科技创新、行业创新、职业创新的突破性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最终取决于人才整体的创新素质, 而人才整体的创新素质主要依靠高等教育来培养提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许多创新成果, 大多是在高等学校的课堂和实验室里孕育的。当然, 这绝不是指只会提供标准答案、专注于培养考试机器的陈旧的教学模式, 而是指那种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师长, 师生之间平等对话、自由探讨, 学生个性得到丰富和发展的现代高等教育模式。因此, 我们必须下功夫, 认真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方法, 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 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真正为科技创新、行业创新、职业创新提供持久可靠的人才支持和文化影响。

课程设置反映了高校的办学理念, 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掌握的情况, 并最终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调查显示, 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 两者存在相关性[1]。要扭转这种状况, 高校就必须把课程设置的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宽统筹起来, 实现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的相互渗透;从学生素质、能力提高的角度, 开设跨专业的选修课, 供学生自主选择;在确保基础理论课程足量开设的前提下, 要特别注重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及时更新;打破专业壁垒, 根据市场需要设置新专业、开辟新学科;鼓励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 学习第二专业。同时要实行与之相配的学分制或弹性学分制的管理制度, 使学生有更大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大学的教学内容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是学习已知和探索未知的统一, 是前沿性与基础性的统一, 是专业性与通识性的统一, 因此,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已有定论的理论、概念、技能等, 还要向学生介绍各种学术流派和学术观点、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从而使大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乃至形成一种从崭新的角度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实际上, “应用知识的能力是根本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不能只停留在掌握一定水平的知识本身, 而且要探求知识背后的所以然, 探究知识内在的逻辑、因果关系[8]"。这就要求大学教师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 大学教学绝不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 而是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大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大学教师要克服、避免职业倦怠情绪, 要有创新激情、钻研精神;要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动向, 将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体现在教学内容中, 为开展具有生命力与活力的大学教学提供重要支撑。

在教学方法上, 大学教师必须打破封闭的教学模式, 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倡导民主和谐的氛围。要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真正让大学生成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而不是书本和考试的奴隶。要从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 获取、筛选、整合对开展创新型教学有用的信息, 将继承型、维持型、守成型的单一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拓型、发展型、创造型的多种教学模式。将理论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技术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 发展学生探究、发现和初步的创造能力。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方式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式方式, 彻底改革唯教师独尊、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 以便更好地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

2.4 培养职业选择的能力

大学生的成长经历主要在学校, 这就难免导致他们对自我、对社会、对职业的认识不充分、不全面, 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 适合做什么, 缺乏首创和冒险精神。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教育, 是高校面临的非常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现在, 许多高校只是在高年级的学生中安排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 尽管之后就开展与就业有关的各项工作, 但还是有错过“农时"之嫌。这是因为, 大学生的求职和就业所需要的是他们在大学期间所积累的较为丰富的知识技能、得到陶冶的情操、被培育出来的良好气质以及积极、正直、团结和合作的人格特点等等, 而不是指望依靠“临时抱佛脚"式传授给他们一些雕虫小技, 来达到去用人单位那里“蒙混过关"的目的[9]。因此, 高校的“就业指导应由'临阵磨枪'型转变为'长期备战'型, 推行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10]"。这种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模式应该从大学生进入校门的那一天开始, 直至他们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在大学期间, 学校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大学生未来的求职与职业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全方位的指导与帮助, 并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制订符合他们自身成长的培养目标:使他们“在大一年级了解自我, 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 三年级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 四年级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11]", 使他们在求学期间, 始终以职业生涯设计为核心, 针对自己和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特点, 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学习, 弥补不足, 培养能力, 调整个人与职业之间的适应关系, 最后将自己定位在一个能发挥自己特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岗位上。

另外, 许多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只是停留在就业教育方面, 而对塑造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和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强调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 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 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12]"。因此, 高校应该在就业指导课中增设一些创业教育的内容, 以培养大学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使大学生敢于创业、能够创业, 并在自己成功创造工作岗位的同时, 还能帮助学校、社会解决一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

3 结 语

当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仍有硬伤, 与之相对的便是大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短板效应。他们的心理素质、综合能力、气质修养等要素的缺欠一直是制约他们自身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 对高校来说, 目前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就是着眼于实际和实战, 从培养大学生的品德修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入手, 加强素质教育, 切实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除与社会、学校等外部因素有关以外, 还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等自身因素有关。调查显示, 个人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1]。因此, 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提升能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学校部,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EB/OL].http://www.hunbys.com/web/0/200706/25133310531.html.2006-08-07.

[2]熊丙奇.世界500强的择才之道[N].上海科技, 2005-3-18.

[3]陈君南.IBM公司:用实习生计划取代传统的校园招聘[N].广州日报, 2007-9-19.

[4]唐.就业能力建设:一种分析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途径[J].中国图书评论, 2007;23 (5) :11~14.

[5]屈林岩.终身学习:从学历社会走向学习社会[J].未来与发展, 1998;19 (5) :48~50.

[6]吴咏诗.终身学习-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大发展[J].教育研究, 1995; (12) :9~13.

[7]徐涌金, 高秋艳.试析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基本要素[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27 (4) :108~110.

[8]杨伟国.短期紧张、结构缺口与大学生就业——再读《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大学生就业》[J].中国图书评论, 2007;23 (5) :15~21.

[9]刘昕.大学生就业难:正常中的“不正常”[J].中国图书评论, 2007, 23 (5) :4~10.

[10]孙连海, 赵志玲, 陈立峰.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6) :49~50.

[11]赖德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人力资本投资效应[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6 (4) :13~15.

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篇8

一、就业形势展望

1. 就业现实

国家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彻底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大学毕业生供给紧缺的时代已经过去, 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已基本完成了由计划分配模式向市场配置模式的转变, 形成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机制。大学毕业生就业基本趋于市场化, 并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另一方面, 国家在经济转型时期的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并没有随经济发展同步增加, 而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三大就业群体呈三峰叠加之势, 全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局面长期存在, 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2. 就业特点

高等学校毕业生成为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竞争者。每年需要就业的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的数量, 超过社会年新增就业岗位的半数。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和中专毕业生将达到每年约700万~800万的数量级, 成为城镇新增劳动力构成的主力军。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就业区域分布上过于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城市地区, 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到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比例继续下降, 进机关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将下降至1%以下;到民营、外资等非公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另外, 宏观调控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使得一些基础建设、能源、钢铁、房地产、汽车、建材等行业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一些行业由投资过快增长、结构不合理引发的产能过剩将逐步显现, 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将受到遏制, 这必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行业及其关联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 使得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3. 面临的机遇

首先是党和政府极其关心大学生就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全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并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强调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其次是高校的“一把手工程”已经深入人心。自2003年以来, 国家逐步把毕业生就业纳入高校考核的重要指标, 突出强调毕业生就业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积极倡导并严格要求高校的“一把手”对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负总责,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 不论是在硬件投入还是在软件建设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三是经济发展势不可挡。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归根结底还得依靠经济的拉动和促进。近年来, 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这对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创新型国家, 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 将直接拉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 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将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第四是基层大有可为。去年6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从制度层面上固化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和途径, 标志着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第五是政策环境更加宽松、有力。近年来, 围绕推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 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制度保障、政策保障和工作保障。

二、全面提高素质

1. 人才新概念

2003年12月, 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召开, 这次会议传出一系列新精神, 让人们对“人才”二字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会场原声:“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不唯学历, 不唯职称, 不唯资历, 不唯身份。长期以来, 我们对人才的认定, 一直依照1982年提出的标准, 即“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身份社会”的时代宣告结束, 国家提出: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2. 企业用人标准

企业用人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主要看综合素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表现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敬业精神、诚信品质。这是企业用人的一个基本点和出发点, 也是首要原则。人文素质表现为有文化品位, 有审美情绪, 言谈举止得体, 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专业素质表现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身心素质表现为能吃苦、身体好、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强。能吃苦、身体好, 是因为高职毕业生大多在生产第一线, 有一定的劳动强度, 劳动时间长。适应能力强是指毕业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岗位、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管理体制, 能否很快适应。当你选择一个组织或企业时, 你有两个不能选择:一是你的老板, 二是你的同事。你只能积极去适应他们, 而不是他们所营造的组织环境适应你。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少不了的, 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 积极面对。

3. 提高素质的途径

提高素质的途径很多, 主要有:一是多参加各类活动。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 不是自己擅长什么才去参加什么活动, 而是各类活动重在参加, 不必在意结果。“有艺捧个技术场, 无艺捧个人场”, 这就是团队。二是担任学生干部。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综合处理事务的能力, 并在期间形成自己沟通、管理、协调与服务的能力, 学会自己对自己的管理与安排。三是组织大型活动。可以联合社会媒体、社会名人、结合校园资源组织完成一至二次大型活动。四是参加比赛。通过比赛,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五是关注培训。校园内外会有各种培训, 要积极参与, 通过培训, 获得更多的技能。此外, 作为理工科的大学生, 要积极主动地选修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人文教育的主要载体, 人文学科主要有: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人文素质的培养, 主要通过人文选修课、课外阅读、专业讲座、文体活动等, 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审美情绪。

作为在校大学生, 应该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 珍惜青春年华,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勤奋学习, 努力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不断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加强心理辅导,提升心理素质 篇9

一、在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要重视人的发展

实施心理辅导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促进其成长和发展。最终目的是通过协助学生解决问题来发展学生的自助、自我调节能力,完善其心理素质。

心理辅导是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力的配合与合理的补充,因此心理辅导应面向包括正常学生在内的全体学生。其原则要求我们在确定心理辅导活动内容时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与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组织团体辅导活动时,要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特别要给那些内向、沉静、腼腆、害羞、表达能力差、不大引人注目的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实践证明,具有坚定的自信心,会更多地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易形成较多的责任感和进取心,有助于学业成功。相反,如果青少年学生缺乏自信而自卑,就会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优势,处处感到不如他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心理学家认为,自卑心理是自我意识中的障碍,其关键就在于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学校教育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有多方面。从客观上讲,自卑心理的产生是社会化的结果,家庭、教师的教养方式和教育方法不当易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因此,要使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培养积极的个性品质,关键在于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奋发进取的精神,主要途径有: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身作则,用自身积极的情感和个性品质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如讽刺、挖苦、体罚等均会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打击,还可能导致学生错误地归因,即认为自己永远是失败者。因此,老师在加强自身心理学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和学生交朋友,使学生视自己为其良师益友,以自身的积极情感和优良个性品质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要提升自己的心理素养,面对失败不气馁,面对挫折不沮丧,面对成功不骄狂,以自己的高度负责、积极进取的精神教育影响学生。针对以上分析,我们设计了以“培养好习惯”、“尊重他人人格”、“情绪的自我调节”、“面对困难和挫折”、“广交益友”等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同时丰富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群体的积极作用,开辟多种途径,让同学展现自己的才干。如:在班内开展演讲比赛、读书赛、唱歌比赛等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在学生心理辅导中要注重尊重与理解学生

心理辅导之所以要遵循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首先是因为只有当教师尊重学生时,学生才会尊重自己,珍惜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关心自己的荣辱,体验到做人的尊严感。其次,在心理辅导中,学生如果被老师尊重和理解,就会信任老师,愿意向老师倾吐内心的思虑、惶恐、苦闷。所以老师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要注意尊重与理解学生,做到以情育情、以情动人。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

三、在学生心理辅导中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要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必须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每个学生个别的身心条件,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如此才能奏效。而心理辅导比较重视对学生个别差异的了解,重视积累学生各方面的资料,帮助学生解决个人特殊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特殊的潜能,防止其人格发展中一些不良偏向的滋生。例如,我在知心小屋接待过这样一个女孩子,她是一位六年级的学习成绩很不错的班干部。她向我描述道: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周六和周末还要帮父母在路边摆的小吃店卖早餐,有一天她在帮父母的过程中遇到同年级的一位男同学经过早餐摊点,同学也没买她的早餐,等她同学走过去后,她一直担心这位同学会告诉他很多同学,然后大家一起来嘲笑她,所以每当想到这件事情连学习都没心情了。同时她自己的爸爸也经常在孩子面前叹气,说自己对不起孩子,她和姐姐都很心疼理解爸爸,知道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是为了家庭,所以有时间就去帮爸爸妈妈打理早餐店。可是每当想起这样会被同学瞧不起时她就很痛苦。她一边诉说一边掉眼泪。我问她:“你们班现在有人嘲笑你吗?”她摇摇头说:“暂时没有。”我问:“咱们六年级的同学你认识的人中,有谁是自己赚钱来上学的呢?”她说:“我认识的同学中没有这样的人。”我说:“如果你们班有一位同学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赚钱,又不影响她的学习,这样的学生你会嘲笑她吗?”她停顿了一下,慢慢地摇摇头说:“不会。”我继续问:“你会佩服她吗?”这时的她已经停止了流泪,若有所思地说:“我会佩服她。”我微笑着说:“其实老师现在就很佩服你,你在为爸爸妈妈分担责任的同时,也让自己得到了锻炼,你真的很坚强。”她羞涩地低下头笑了,说:“谢谢老师。”我又说:“你还是你们班的班委,你不但在家里是爸爸妈妈的好女儿,在学校还为班级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其实我们大家真的很佩服你的。”她点点头说:“老师,谢谢你!”从她的话语中我读出了心情轻松的感觉。我问:“现在能轻松并专心去上课吗?”这次她用力点点头。从此我见到的是一位充满自信的一个阳光女孩。

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就业心理研究 篇10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心理研究

1 大学生应对就业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对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 存在信息不对称

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加速度。从2003年至2007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13万增加到495万, 是扩招前的2倍多, 而工作岗位的增加却是有限的, 每年岗位增长率在36%, 而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长率保持在120%左右。

调查结果显示, 70.63%的学生对2008年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 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大部分在校学生没有意识到就业人数的递增速度已远远超过工作岗位的增加速度, 忽略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的重要性, 只顾埋头苦读、热衷考证或忙于各类社团活动, 充实了自己的头脑和经验, 而在实际就业供需矛盾面前束手无策, 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前夕由于这些方面的忽略使择业、就业时走很多弯路。

1.2 就业信息获取不及时

另外一个问题是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发布缺乏时效性、大学生没能及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及大学生发布了应聘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用人单位没有获取。这两种情况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人的局面, 延长了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过程。

调查显示, 58.73%的同学找工作的主要渠道是人才交流市场, 这在渠道上就有局限性, 因为人才交流市场开放的时间和地点有限, 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择业信息的筛选。因此, 信息渠道的局限导致了信息获取不及时。

1.3 自我能力认识不足, 所学知识与现实要求不匹配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 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 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 但缺乏良好心理的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

接受调查的同学中有50.8%的同学并不是很了解自己的能力, 且缺乏自身能力与实际就业形势相联系。盲目就业是人力资源的错误使用, 造成人才的浪费。一个人只有通过自我评估, 正确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自己, 才能对就业做出最佳抉择, 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才是大学生就业的最终目标。

1.4 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调查结果发现, 61.91%的同学“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更有70.64%的同学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是“有一定的规划但不完全”, 说明很多同学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因此职业目标的制定不够合理。

就案例院校毕业生如何看待当前就业难的原因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 案例院校大学毕业生认为当前就业难的首要原因是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 其次是就业人数过多, 第三是信息不对称。而对职业规划, 更多的人忽视其在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有94.5%的同学都没有详细、科学的规划。职业目标的制定是需要从大学生个人价值观进行分析考虑的问题。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非常时期, 往往会有部分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因此进行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毕业后的计划,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的前程, 避免大学毕业生在盲目求职过程中造成人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1.5 期望和实际现状不符

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 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 还存在就业后稳定性差、离职率高此类问题。多数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薪酬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 不愿从基层做起, 宁愿等待, 只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工作, 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工作;人际沟通能力差, 缺乏团队合作能力, “有业不就”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调查显示, 35.71%的同学理想的就业单位是国家机关, 48.41%的同学理想或期望从事的职业是经营管理类。这是大学生就业缺乏了解现实形势的体现, 导致在实际选择中的盲目、犹豫不决, 不利于就业目标的实现。

2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2.1 高校方面

面对当前形式下的大学生就业状况, 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把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全员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改变培养模式, 增强毕业生参与社会的竞争力。高校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毕业生质量。由于社会的变化、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 高校必须适应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 使得人才的培养适应市场的需求。

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式,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调整自身的期望值。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提高毕业生为国家服务的自觉性, 引导他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将《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纳入课堂, 构建“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完整体系。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该贯穿于整个学校的招生、教学、管理与就业指导等工作过程之中。高校要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全程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将就业指导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

加强大学生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建设, 努力建设一批长期、稳固的实践基地和就业基地。大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到企业等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和实践, 企业也可在基地实习的毕业生中选择合适的可用人才, 开始真正意义上的“预就业”。

大力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 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走访企业、毕业校友, 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 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研究分析市场需求规律, 获取反馈信息, 为学校学科建设、专业调整、招生工作及制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缩小学校与就业市场存在着的滞后。

2.2 政府方面

政府应加强对高校的宏观调控。政府部门应从各专业、各层次上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情况做出科学的预测, 对需求前景一般、就业率普遍底下的专业, 应该从招生总量上适当减少或停招。

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人才市场机制, 拓宽就业渠道。各地区人才交流中心应放宽人事和户籍管理政策, 加大毕业生自由择业空间, 建立统一、开放的就业市场, 简化手续, 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便捷的就业服务。

确保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为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据统计, 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可提供上万个工作岗位。同时, 努力发展农村经济, 减少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 促进人才向农村和边远欠发达地区流动, 缓解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就业压力。

2.3 用人单位方面

用人单位应转变用人观念,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效益观。用人单位广纳各类人才, 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克服人才录用上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 才能实现生产力要素的最佳组合, 为单位带来最大效益。

用人单位在优化人才结构的基础上, 还应该重视人才储备。在招聘有工业经验的人才的同时招聘一部分应届毕业生, 通过岗前培训, 作为储备干部, 对增强企业的后劲和活力十分重要。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教育部副部长曾经指出“就业压力大不是人数规模问题, 而是人才市场问题、学生观念问题、教育结构问题”, 它提出了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并全力解决的问题。

3 结论

就业心理素质论文 篇11

为了帮助毕业生搜集就业信息和联系就业单位,并和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机制。我们走访了长三角地区的八家集团公司和一个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杭州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浙大中控科技集团、杭州铁三角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浙大中控教仪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东方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亚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华硕电脑公司、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无锡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经调查,杭州民营企业较为兴旺,苏州外资企业较发达,无锡新区汇集了世界500强企业当中的60多家著名企业。我们与企业积极主动地进行了沟通,共同探讨了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环境,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在这种形势下,对于教师和院系应该如何应对。

1 就业环境

从地理位置上讲,西安文理学院位于古城西安。就西安地区的就业市场而言,首先,西安是科研院校云集的特大型城市,每年从各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数以万计,这些学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就业,因此对于就业岗位的竞争就非常激烈。其次,西安属于内陆城市,从物流运输方面讲,是比较单一的,并且成本高,因此许多外资大型企业不会将自己的制造基地放在西安,否则会增加企业的产品成本,反而会把自己的设计研发基地放在西安,这样可以很好的利用西安的科技人才资源,这样在西安就形成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带,然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就更高了,在这点上看,我们处于劣势。再次,西安国有企业居多,用人机制呆板,新陈代谢慢,人才需求不够旺盛。最后,由于刚升为本科院校,在各方面都还存在很多不足,在西安众多高校中,知名度还不高,因此学校毕业生在西安的就业市场上并不占优势。由于这四方面的原因,毕业生将自身的就业方向仅仅局限在西安或是陕西,那显然是不行的。

而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物流运输方面更加多元化,许多外资大型企业愿意将自己的制造基地放在那里,以形成制造产业链,企业星罗棋布,用人观念新,理智务实,人才流动活跃,需求量大,比如无锡村田公司每月进人多达数百人,一线需求占75%,技术研发占25%。显然这些城市的工业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对人才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再加上我校地处西部,毕业生相对于东部地区的毕业生比较质朴,也是企业喜欢的优势所在。如果毕业生到这些地方工作,一方面薪水较高,另一方面也能够得到更多的晋升和发展机会。从另一个角度讲,优秀毕业生的良好表现,也将增加企业的效益和学校的知名度,因此毕业生眼光应该放远一些,积极、主动、科学的就业,踏踏实实工作,为企业、学校和自己争得更多的荣誉。

2 企业需要的人才

各个企业都有着自身的企业文化,有着自身的人才标准。而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都是外资企业,而以日资和台资居多,这些企业的管理非常严格,并且表示企业愿意用有责任感,有团队精神,善于沟通,乐于奉献的人,其次考察的是学习成绩和实践动手能力,对于是不是出身名校,学历层次高低并不是很重要。譬如:在苏州华硕电脑公司,公司把员工的责任感是摆在第一位的,不管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员工对本职工作必须负责,其次才是专业技能。在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在人才招聘时,更注重的是毕业生的情商,而不是智商,能考上大学智商都不会有问题,但忍耐力、责任心、控制情绪的能力就不尽相同了。企业需要的首先是有强烈的责任感,有集体观念,乐于奉献,能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其次会考虑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无锡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的主管说:“我们这里的企业大都以制造业为主,一线的用人量很大,往往大中专毕业生刚开始都是从一线干起,因此企业在招聘大中专毕业生时,首要看这个人是不是有责任心、踏实做事的人,与东部的大学生相比,西部的大学生是比较纯朴的,对自身的定位也不是很高,我们这里的企业往往喜欢用西部的学生。”总结一下,对于企业用人“态度决定一切”。

3 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

“学生的本分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只要学习好,便是好学生”这样的观点在很多人的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了。无可厚非,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只要学习好,专业能力强就一定能够找到好工作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我们走访的企业中,所有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都是把品德放在第一位的,其次才是专业素质,如果说对于好学生的标准是品学兼优,那么对于优秀毕业生的标准则应是学优品更优。对于广大毕业生,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身品德的修练。这里的“品德”包含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大学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的条件就是具备以下方面的素质:诚实正直、勇于承担责任,善于承担风险、团结合作、积极创新和专业技能。用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周孟奎的话讲,那就是:就业力是核心竞争力,一个大学生的就业力,至少要包括4个职业素养与4种能力,即勤劳、勇敢、诚信和协作素养,人格人品力、学习创新力、职业技能力和社会活动力。大学毕业生除了要具备以上的各种素质外,还要转变就业观念,消除“等、靠、要”等消极思想,要积极主动地进入就业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4 结束语

此次调查与走访,我们接触到了企业生产的第一线,了解了现代企业生产过程及新的工艺流程等情况。这些对工科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须及时更新自身知识,能够经常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情况等,为教学提供有效的第一手资料。其次是如何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毕业生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自觉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及时更新知识,把握学科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使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总而言之,毕业生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要有“向下看”和“沉下去”的勇气,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并拿出从底层做起的魄力。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从学校的角度讲,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从教学、管理和学生活动等各方面齐抓共管,营造良好校风。有些企业在用人上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原因是有些学生的表现不尽令人满意,复杂难度大的工作做不了,简单的工作不愿意踏实的去做,学生素质让用人单位感到担忧,招来的学生不安心工作或不能胜任工作,让企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放心,这又直接影响到后面学生的就业,所以要在大力推动学生就业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二是更新观念。正确引导毕业生改变就业观念,使其树立自由就业和多元化就业的意识,帮助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思想。三是在培养模式上,人才培养计划应根据市场调研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经常性的进行结构调整,使培养的学生适口对路。通过这些工作,不断提高学校就业率,就业率的提高也会促进学校生源质量的提高,使学校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然而,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全校每一位教师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办出特色,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刘曙刚.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及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07,(23).

[2]赵国刚.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4).

[3]张宏如.基于提升就业能力的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体系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02).

[4]赵剑波.以就业为导向的本科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5]谢奎龙,董守斌.实施“互助就业”拓宽就业渠道[J].中国大学生就业.

[6]牟晓鸣.优化知识结构拓宽就业渠道[J].辽宁教育研究,2005,(04).

上一篇:王家大院下一篇:访问的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