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素质教育

2024-09-07

就业素质教育(共12篇)

就业素质教育 篇1

1 引 言

“由于人力资源考评系统的日益完善, 世界500强企业正推崇一种开放性竞争。这种开放性竞争不限应聘者学历、不限应聘者专业、不限应聘者经历, 而把关注点聚集在求职应聘者本身的能力与素质上[2]”。我们可以从IBM大中华区招聘人才的标准中进一步体会这一理念。IBM公司代言人白艳女士认为, “IBM需要找到和公司的价值观契合的人才, 那些有踏实、专业的工作态度, 自信、团队协作、人际沟通和快速学习等能力突出者会被优先考虑[3]”。我们再看看欧姆龙公司是怎样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欧姆龙公司在招聘人才时, 在公司设计的综合评判表上, 所有学生的毕业学校是隐去的, 这就避免了成见和偏见。这种不问大学名称的录用方式, 吸引了更多应聘者前去应聘。公司不会去看学生的毕业学校, 也不会问他的父母是谁, 一切由他本人的能力与素质说话[2]”。因此, 在注重实际能力的今天, 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已不仅仅是学历和文凭。大学生有没有创新的能力, 有没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且能够在岗位上发挥作用, 已经成为其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所在, 这就为高校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制度的最大特点是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 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 因而虽然学生基本功扎实, 但创新能力不强, 发展不全面, 导致毕业生一走进人才市场, 就凸显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唐鑛等在一项关于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需求行为的调查中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当今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4]。也就是说, 一些大学毕业生之所以找不到工作, 主要原因是个人素质和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 高校一定要对现行的素质教育进行调整和改革, 从而促进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的有效衔接, 不断增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2 对 策

2.1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06年, 南开大学在新生录取通知书上布置了一道作业:“你要在这段时间里做一份义工或找一份工作。做义工是为了让你体会到被别人感恩和你对社会感恩的那份快乐, 找一份工作则是为了让你从此刻起就意识到自己终究会走向社会, 而决定你能选择一份什么样工作的一切筹码其实就掌握在你自己手里。我们希望你能在开学报到的时候交一份义工工作报告或职位实践报告, 它将成为你美好大学生活的第一份生涯规划档案。" 学校要求新生, “从现在起要树立职业意识、寻找职业目标、进行职位实习"。南开大学给新生布置的社会作业题可谓匠心独具, 令人耳目一新。这道题击中了当今中国大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的软肋, 正如北京大学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 有“高达52.1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1]"。现在的大学教育基本上是以校园为主要活动区域, 很少利用社会场所和资源进行教学, 造成很多学生对自己今后将从事的相关职业的各种情况都不了解, 更不要说积累实践经验了。因此, 学校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 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磕绊摔打中学会清醒、正确地认识自己, 更好地设计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讲, 来自社会实践的亲身体验教育, 与校园中单向传输的教育效果相比较, 前者更富深刻性、持久性和丰富性。

上述南开大学为大学新生开出的“治疗"大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经验这个顽疾的“药方"尽管有创新, 有突破, 但仍有局限性。高校应在推广这一经验的同时, 对社会实践活动加以改进, 使之更加完善。现在, 许多高校并没有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中, 社会实践仅仅是在寒暑假进行的、少数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参加的、突击性、阶段性的活动, 且处于三无状况——无教学大纲, 无教学要求, 无时间保证, 结果是随意性较大, 目的性、系统性不强。因此, 高校应将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将其纳入教学计划与管理中。要求教师制订教学大纲, 编写教学进程, 设计社会实践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即为不同课程、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规定不同的社会实践计划、内容、要求和形式, 并将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勤工助学、教学实习、社区共建、服务基层、建设西部、求职招聘、挂职锻炼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变短期活动为长效教育, 克服随意性、盲目性, 形成一个全程化、立体化、全员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对于大学生来讲, 来自纳入教学计划的、贯穿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 不仅能够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都有亲身体验、感悟的机会, 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树立职业意识, 了解社会生产, 培养职业技能。

2.2 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当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一是发展速度快, 更新周期短, 知识、技能的积累也在无限增加;二是各个学科相互渗透, 特别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融通的范围越来越广, 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出现, 有“专家指出, 一个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5]"。可以说, 任何教育都不可能教给学生终生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 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获得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自主学习新技术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并在就业后持续有效地学习专业知识、专业理论, 优化专业知识结构, 实现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1994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 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会议采纳的终身学习的定义是:“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 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的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 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6]"。终身学习主张向每个人提供进修和丰富知识的机会, 把教育和学习贯穿到每个人一生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使人们“活到老, 学到老", 最终促进人们在不断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跟上时代的步伐, 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和自我完善的本领。现在, 许多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 都将学习素质作为一个必要的考核项目, 他们特别看重那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因为, 这样的“种子" 选手往往后劲十足, 是能够培养成为可堪重任的大才, 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

因此, 大学教育要使学生认识到, 大学毕业并不代表着学习的结束, 学习不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而是一种习惯, 一种生活方式;是完善自我、成功地进入就业市场、适应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学阶段的学习只是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提供获得新知识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只有在大学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才能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否顺利就业以及就业后能否实现提高就业质量的目标,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它是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中非常重要的发展要素。

2.3 培养创新能力

大学毕业生面对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和就业环境, 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毕业生与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坚强的个性以及随机应变等创新型品质的毕业生相比较, 后者无论是在求职就业还是在今后的发展上都将超越前者。因为后者“即使是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也能够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遇到问题能及时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并能及时调动自己的能力和所学的知识, 迅速释放出自己的潜能, 制订出可操作的方案, 取得成功[7]"。因此,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其实现成功就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7]"。

科技创新、行业创新、职业创新的突破性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最终取决于人才整体的创新素质, 而人才整体的创新素质主要依靠高等教育来培养提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许多创新成果, 大多是在高等学校的课堂和实验室里孕育的。当然, 这绝不是指只会提供标准答案、专注于培养考试机器的陈旧的教学模式, 而是指那种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师长, 师生之间平等对话、自由探讨, 学生个性得到丰富和发展的现代高等教育模式。因此, 我们必须下功夫, 认真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方法, 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 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真正为科技创新、行业创新、职业创新提供持久可靠的人才支持和文化影响。

课程设置反映了高校的办学理念, 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掌握的情况, 并最终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调查显示, 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 两者存在相关性[1]。要扭转这种状况, 高校就必须把课程设置的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宽统筹起来, 实现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的相互渗透;从学生素质、能力提高的角度, 开设跨专业的选修课, 供学生自主选择;在确保基础理论课程足量开设的前提下, 要特别注重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及时更新;打破专业壁垒, 根据市场需要设置新专业、开辟新学科;鼓励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 学习第二专业。同时要实行与之相配的学分制或弹性学分制的管理制度, 使学生有更大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大学的教学内容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是学习已知和探索未知的统一, 是前沿性与基础性的统一, 是专业性与通识性的统一, 因此,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已有定论的理论、概念、技能等, 还要向学生介绍各种学术流派和学术观点、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从而使大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乃至形成一种从崭新的角度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实际上, “应用知识的能力是根本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不能只停留在掌握一定水平的知识本身, 而且要探求知识背后的所以然, 探究知识内在的逻辑、因果关系[8]"。这就要求大学教师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 大学教学绝不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 而是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大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大学教师要克服、避免职业倦怠情绪, 要有创新激情、钻研精神;要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动向, 将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体现在教学内容中, 为开展具有生命力与活力的大学教学提供重要支撑。

在教学方法上, 大学教师必须打破封闭的教学模式, 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倡导民主和谐的氛围。要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真正让大学生成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而不是书本和考试的奴隶。要从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 获取、筛选、整合对开展创新型教学有用的信息, 将继承型、维持型、守成型的单一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拓型、发展型、创造型的多种教学模式。将理论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技术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 发展学生探究、发现和初步的创造能力。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方式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式方式, 彻底改革唯教师独尊、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 以便更好地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

2.4 培养职业选择的能力

大学生的成长经历主要在学校, 这就难免导致他们对自我、对社会、对职业的认识不充分、不全面, 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 适合做什么, 缺乏首创和冒险精神。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教育, 是高校面临的非常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现在, 许多高校只是在高年级的学生中安排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 尽管之后就开展与就业有关的各项工作, 但还是有错过“农时"之嫌。这是因为, 大学生的求职和就业所需要的是他们在大学期间所积累的较为丰富的知识技能、得到陶冶的情操、被培育出来的良好气质以及积极、正直、团结和合作的人格特点等等, 而不是指望依靠“临时抱佛脚"式传授给他们一些雕虫小技, 来达到去用人单位那里“蒙混过关"的目的[9]。因此, 高校的“就业指导应由'临阵磨枪'型转变为'长期备战'型, 推行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10]"。这种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模式应该从大学生进入校门的那一天开始, 直至他们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在大学期间, 学校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大学生未来的求职与职业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全方位的指导与帮助, 并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制订符合他们自身成长的培养目标:使他们“在大一年级了解自我, 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 三年级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 四年级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11]", 使他们在求学期间, 始终以职业生涯设计为核心, 针对自己和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特点, 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学习, 弥补不足, 培养能力, 调整个人与职业之间的适应关系, 最后将自己定位在一个能发挥自己特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岗位上。

另外, 许多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只是停留在就业教育方面, 而对塑造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和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强调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 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 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12]"。因此, 高校应该在就业指导课中增设一些创业教育的内容, 以培养大学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使大学生敢于创业、能够创业, 并在自己成功创造工作岗位的同时, 还能帮助学校、社会解决一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

3 结 语

当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仍有硬伤, 与之相对的便是大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短板效应。他们的心理素质、综合能力、气质修养等要素的缺欠一直是制约他们自身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 对高校来说, 目前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就是着眼于实际和实战, 从培养大学生的品德修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入手, 加强素质教育, 切实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除与社会、学校等外部因素有关以外, 还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等自身因素有关。调查显示, 个人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1]。因此, 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提升能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学校部,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EB/OL].http://www.hunbys.com/web/0/200706/25133310531.html.2006-08-07.

[2]熊丙奇.世界500强的择才之道[N].上海科技, 2005-3-18.

[3]陈君南.IBM公司:用实习生计划取代传统的校园招聘[N].广州日报, 2007-9-19.

[4]唐.就业能力建设:一种分析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途径[J].中国图书评论, 2007;23 (5) :11~14.

[5]屈林岩.终身学习:从学历社会走向学习社会[J].未来与发展, 1998;19 (5) :48~50.

[6]吴咏诗.终身学习-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大发展[J].教育研究, 1995; (12) :9~13.

[7]徐涌金, 高秋艳.试析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基本要素[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27 (4) :108~110.

[8]杨伟国.短期紧张、结构缺口与大学生就业——再读《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大学生就业》[J].中国图书评论, 2007;23 (5) :15~21.

[9]刘昕.大学生就业难:正常中的“不正常”[J].中国图书评论, 2007, 23 (5) :4~10.

[10]孙连海, 赵志玲, 陈立峰.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6) :49~50.

[11]赖德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人力资本投资效应[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6 (4) :13~15.

[12]唐德海, 常小勇.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历程[J].教育研究, 2001;23 (2) :30~33+72.

就业素质教育 篇2

工资待遇

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6937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 4305 元,其中3-5年工资2833元,0-2年工资5749元。

招聘要求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招聘企业给出的工资面议最多,占比100%;0-2年工作经验要求的最多,占比50%;中专学历要求的最多,占比100%。

就业方向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就业岗位

幼师、幼儿教师、幼教、幼儿园园长、幼教老师、课程顾问、早教老师、幼教驻地记者、销售代表、幼儿园教师、教师、亲子教师等。

城市就业指数

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上海。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北京[850个]、上海[592个]、广州[580个]、武汉[375个]、深圳[345个]、成都[226个]、东莞[222个]、杭州[208个]、南京[166个]、朝阳[151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上海[7385元]、广州[6333元]、沈阳[5000元]、深圳[4999元]、苏州[4000元]、北京[3999元]、天津[3749元]、济南[3374元]、武汉[3332元]、大连[3000元]、兰州[2999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

学前教育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教育学类中的教育学类,其中教育学类共10个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在教育学类专业中排名第5,在整个教育学大类中排名第6位。

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 篇3

关键词:创业教育 师资 政府 职业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无数的家长和孩子为找不到工作而焦急,而抱怨。但在抱怨的同时,却没有检讨自己:有一门重要的课还没有学,这就是创业教育。所以中职学校也注定要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因此,如何更好地实施中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教育是值得教学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创业教育的定义及和就业教育的区别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使其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教育。所谓的就业教育是指以学生就业为主要目标,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熟练的某一类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创业教育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岗位的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创业教育以教育学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为目的,让学生毕业后将首先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而不是求职者。

二、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由于起步较晚等种种原因,创业教育仍处于自发、分散、探索的状况。而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也是以就业教育为主,缺乏创业意识。

1.中等职业教育传统上是一种就业教育

它的基本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熟练的某一类专业技能,必备的通用技能以及一定的其他专业技能,毕业生出去能适应一定的职业,谋得一份工作。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对就业指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中职毕业生依赖较强、自卑心理较重,怕苦畏难情绪严重,自立创业意识淡薄。在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部分学生情愿待在家里等待“好运气”,也不愿接受企业一线的操作岗位。回顾他们的成长历程以及所接受的教育,就不难得出结论:这些孩子从小到大没有受过磨难,所受的教育科目不少,但就是缺乏创业教育。

2.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薄弱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尤其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在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上更为薄弱,成为制约中职创业教育的重大因素。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从数量上来说,教师数量不能满足创业教育教学需求,从事创业教育研究和教学的高水平老师更是凤毛麟角。

其次,从质量上来说,缺少“双师”(即专业理论名师与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经济师等企事业单位兼职教师)。

3.创业实践活动缺乏实际支撑

创业实践过程中,学生必须利用知识和已有的基本技能在一个真实环境中去完成这一个工作任务。

三、創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创业教育理念

一种观念的形成是从小开始的,是潜移默化影响而来的。任何一种意识、精神、素质及能力的培养都不会一蹴而就。为使学生做好就业意识、技能和心理方面的充分准备,增强离校后的社会适应性,必须对学生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培养,使他们逐渐形成走向社会自强发展的信心和能力,树立服务社会的职业理想和创业意识。因此学校领导应首先对开展创业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业教育理念,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将创业教育纳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之中,开设了创业学课程,并且使之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体系。

2.重视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选拔与培养

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须重视对创业教育的师资进行选拔和专门培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要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同时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现职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到创业基地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3.要重视创业实践活动,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

创业教育是一项有特定目的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这不是依靠某门课程的讲授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中职学校的联合行动,甚至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我觉得学校应想方设法争取政府职能部门和就近的企业参与创业教育。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领导的指导,要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磨炼创业意志、培养创业能力,得到创业技能训练。因此,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调查一些小企业,参与小企业的设计,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尝试建立一些小型企业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得到创业教育的体验,通过体验使学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这也是创业教育成功开展的前提条件。

四、总结与思考

创业教育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要使创业教育真正成为职业教育主体模式,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首要的应是社会教育理念的转型问题。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还不明确。应从传统意义上纯培养技能和知识的就业教育转变为为毕业生培养创业意识,并为将来创业奠定基础。

2.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运行保障体系。如全员终身培训制度、由政府建立多元化的职教师资培养机构。

强化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 篇4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虽然也经常出现某热门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等乐观报道, 但对整个国家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统计却不容乐观, 根据2011年6月麦可思———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数据显示, 全国高校本科就业排名前50位专业的平均就业率才91.2%, 相应的高职高专的就业率只有88.1%。这还是数据优化后的结果, 比如数据中不包含招生规模过小的专业, 也不包含继续深造的学生, 更不包括很多民办院校。也就是说, 每年从高校大门走出来的毕业生, 将近有100万人没有工作, 累计往年无法正常就业的大学生人数, 大学生就业状况之严峻可见一斑。

大学生就业困难, 存在着很多原因, 这包括一定的社会原因,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高校的录取率逐年增长, 导致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2009年的毕业生人数超过了600万;其次新生劳动力增长速度过快也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

除了社会原因之外, 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 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也是重要原因。

众多调查发现:当今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应用知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欠缺, 工作责任感、职业操守素质不足, 把握社会需求的能力、适应职业需要的能力缺乏, 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和蔓延。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抱怨工作难找, 与此相对应, 越来越多的岗位招不到满意的大学毕业生。许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 他们不是不招人, 而是招不到他们所需要的人, 归根结底, 还是大学生的素质达不到所招聘企业的要求。

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 但对就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缺乏系统性培养, 使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就业能力, 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进而造成“就业鸿沟”的形成。因此, 对高校而言, 如何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系统性的培养, 如何不断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就业能力的关系

(一) 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实现顺利就业并保持工作机会的各种素质的集合, 在构成要素上包括诸多方面。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 (AST D) 指出就业能力涵盖了16项技能, 包括5个类别:基本胜任力 (阅读、写作、计算) , 沟通能力 (说和听) , 适应能力 (问题解决、创造性思考) , 群体效果 (人际技能、团队工作、协商能力) 和影响能力 (理解组织文化、分享领导) 等。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它首先是一系列能够适应就业的素质群, 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综合素质;其次, 它是通过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 可以塑造和培养。

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上, 对大学生顺利就业影响最重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础实践能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前提, 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二是知识拓展能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 即知识的开拓与扩展能力, 表现为知识的广博度;三是创新能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核心, 指敢于冲破传统思想和陈腐观念的束缚, 在工作中提出新理论、新概念, 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能力。

(二) 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相辅相成

素质教育的定义和内涵目前众说纷纭。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指的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主要有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道德素质是做人的根本, 身体素质是成为合格员工的基础, 智力素质、劳动技能素质通过一定的学习训练可以达到, 审美素质可以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精神追求。素质的“关键”是认知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不断地将外在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人的素质, 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另一种理解是“素质首先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是创新意识;再次是继续发展的能力和对新知识的及时吸收能力以及知识的迅速更新和创新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种“能力教育”, 通过素质教育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 而是发展思维能力”。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个性、服务社会为目的, 以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根本, 以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为核心的教育。

由此可见, 素质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只有保证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才能使大学生与社会需求接轨, 使他们顺利就业, 并使其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选拔学生, 而是为了全面地培养学生, 是为了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建设人才。因此, 学校只有重视素质教育的培养, 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也才能建立起学校的信誉, 建立起学校与企业长期合作的关系, 真正提高就业率。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完善

在学校教育中, 素质的培养往往由于难以量化而被忽视, 或者简单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同于道德素质教育, 把体育课等同于体育素质的培养、把一些选修课作为审美素质的培养, 这不仅片面而且也会使得原本一体的综合素质割裂, 把无法用分值量化的素质强行分值化, 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却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高度重视的指导思想

教育最直接、最基本的着眼点就是人的教育, 培养人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教育的归宿就是学会做人。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教育应当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 这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

素质教育正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完美诠释,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成功的人格, 而人格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因而也不能单靠学校的一己之力来完成综合素质的教育。高度统一、重视的指导思想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只有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教育的主客体对受教者的培养目标清晰明确, 上下统一, 综合素质的培养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真正开展起来。

(二) 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除了高度重视和统一的指导思想外, 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完善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基本纲领, 它不仅要符合学生自身特点, 更要结合专业和岗位需求, 既不能脱离实际, 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后续发展, 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严谨、客观的态度, 更要结合高校的专业以及就业岗位、企业需求来商讨制定。企业在用人方面除了对专业技能素质方面的要求外, 对综合素质要求也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充分体现。

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及人才培养方案。可通过市场调查, 了解每种专业人才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并在此基础上设置有针对性的专业。同时还应根据社会发展变化, 调整课程内容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注意加强基础, 拓宽专业, 引导学生往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能创业的方向发展。探索“合格+特长”的培养模式, 即要求学生在主修专业课程合格基础上, 选修一门以上的特长课程, 使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与社会需求合拍, 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

(三) 适合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而较忽视人的素养、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教育, 其结果是培养出一批有知识没文化, 有技术无人文的大学生。以高职教育为例, 教育部在2006年先后出台了14号、16号文件, 明确了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以及“高素质、技能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尽管在人才模式的内涵中有“高素质”的表述, 然而, 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 与职业技能培养相比, “人文素质教育”模块通常是最容易被淡化的一块。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 动手能力、操作技能、技能证书考试、从业资格训练等实践课程, 占据着核心地位,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种类和课时却总量锐减。

优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紧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特点, 深化素质教育课程体制改革。

首先要构建以职业素质教育为中心, 包括基本能力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创新素质在内的素质教育体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 始终瞄准市场需求的素质, 不断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不断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和综合性, 这样培养的学生才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 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 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由于高职年限较短, 技能实训任务较重, 不可能开设太多的素质教育专门课程, 应该将素质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或技能实训中。因此, 我们在进行专业教育时, 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融入素质教育的内容, 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内化和升华。

其三, 加大公选课的开设力度,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理工科学生修读人文社科及艺术类课程, 文科专业学生则增加自然科学与技术的课程。通过跨专业选修的方式, 实现学科渗透和文理兼容, 开阔学生的视野, 增强文化底蕴, 培养学生理性的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有效的交际能力。

(四)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素质教育既然难以量化, 就应该贯彻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 体现在学生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的实质说到底是人的教育, 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在学校, 教师往往是学生的镜子和榜样, 是学生效仿和学习的对象, 一支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 不仅体现在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上, 更体现在教师的道德素质和治学态度上。一个道德修养高尚、治学态度严谨、有着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客观、积极的人生观的教师往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不容忽视的榜样作用, 在学生道德素质、审美素质方面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 在学生良好的心 (下转第77页) (上接第73页) 理素质形成和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方面起到的作用往往胜过一门课程的作用。

综上所述, 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 能结合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要, 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完善素质教育, 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优良的体质以及娴熟的学习劳动技能, 切实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能较好地融入社会环境使社会能更好地接纳学生, 切实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6.[]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6.

[2]王道俊, 郭文安.主体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2]王道俊, 郭文安.主体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3]彭金生, 唐小红.浅谈大学生素质教育[J].创新教育, 2009, (04) .[3]彭金生, 唐小红.浅谈大学生素质教育[J].创新教育, 2009, (04) .

[4]吴玉静.如何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论, 2011, (23) .[4]吴玉静.如何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论, 2011, (23) .

[5]肖云等.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J].高教探索, 2007, (06) .[5]肖云等.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J].高教探索, 2007, (06) .

[6]张进.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12) .[6]张进.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12) .

就业素质教育 篇5

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训是就业之基。抓好就业培训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加强就业培训工作,是促进稳定就业的根本措施。近年来,南通市妇联紧紧围绕政府工作大局,以“巾帼创业就业援助行动、巾帼家政创牌行动、巾帼科技创新联盟行动”三大行动为载体,大力实施就业培训工程,提升妇女就业素质,千方百计帮助城乡妇女实现科学发展,就业致富。

一、加强协调,整合资源,力争就业培训取得政策支持。落实培训资金是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市妇联一方向努力协调市财政,市劳动等相关部门,争取培训政策,竭力将妇女劳动力培训补贴纳入市劳动保障体系;同时,积极向省妇联争取劳动力转移培训券;另外,加强与市科技局、农林局相关部门联系,协调落实相关培训项目资金。近年来,依托市劳动局就业培训补贴政策、省劳动力转移培训券、培训项目资金,举办了各类城乡妇女实用技术、就业创业、劳动力转移(服装裁剪、电脑知识)等免费培训班350期(其中市妇联自办班20期),培训妇女近10多万人次,有效提高广大妇女的科技素质和就业技能,增强了她们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使她们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就业,增收致富。

二、健全网络,组织有力,力促就业培训取得各方支持。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城乡妇女素质,增强就业自主能力的关键环节。一是培训网络健全。在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10家巾帼培训示范基地。这些遍布全市的培训基地,讲究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注重带动性,开展妇女技能培训,为

1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培训内容丰富。妇女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满足了不同层次妇女的需求,让广大妇女真正得到了实惠。近年来,我们面向城乡妇女开展了服装裁剪、电脑知识、插花艺术等各类内容丰富的培训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连续5年免费开设家政服务、专业“月嫂”培训班,并实行培训、推荐、上岗一条龙服务,打造巾帼家政服务品牌。各县(市)区妇联根据本地产业特点组织培训,如东县妇联举办的缝纫、扎花等专业技能培训;启东市妇联组织的横机针织技能培训都既贴近市场需求、又符合妇女特点。三是培训形式灵活。我们与市人社局、农林局、科技局、高等院校等部门联合,形成一方提供资金、一方实施教学、一方组织学员的三位一体培训格局。组织农林局、市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教授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现场培训。充分发挥好省级劳动力转移培训券的作用,举办了订单型、储备型转移培训班。

三、强化培训,扎实推进,力促就业培训取得良好效果。市妇联以技能培训为重点,面向各类妇女,通过举办农村妇女实用科技、转移技能、城镇妇女就业技能等培训班,提高广大妇女的科技素质和就业技能,增强了她们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使她们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就业,增收致富。

扎实开展农村妇女实用科技培训,提升农村妇女科技发展素质。联合市科技局相关部门,围绕当地实际,对农村妇女开展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星火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和农业应用技术。同时,我们还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深入到镇、到村、到组。既邀请了农业方面的专家、教授进行集体大课的培训,又邀请了各村组的农技员在广播中进行实践方面的讲解,既

方便了农村妇女,又扩大了培训面。据统计,多年来,近十万农村妇女接受了实用技术培训,其中培训女能手,女种(养)殖大户五万人次。女能手,女种(养)殖大户带头把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到广大妇女群众中去,有效加快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普及与推广,提高了科学技术的普及率和应用率,让广大农村妇女平等享用农业科技成果带来的最大实惠。

创新开展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增强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能力素质。我们联合劳动部门,组织优秀师资力量,定期免费为女大学生进行SYB培训和创业就业相关政策解读,帮助女大学生逐步积累就业创业技巧,掌握创业必备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充分依托市女企业家协会这一优势平台,举办“女企业家发展暨女大学生创业论坛”,并多次开展“优秀女企业家进高校”活动,组织优秀女企业家与女大学生分享她们创业历程和人生感悟,交流创业发展实践经验。

持续开展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培训,提高城镇妇女就业能力。下岗失业妇女是巾帼创业就业援助行动的重点对象之一,市妇联运用劳动补贴政策,联合市劳动局开展城镇妇女电脑知识免费培训;用足用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券,依托通州世纪服装职业学校开展了服装裁剪技术免费培训,依托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插花技术等技能培训,有效提升广大城镇下岗失业妇女就业能力。

大力开展城乡妇女家政技能培训,打造巾帼家政服务品牌。市妇联将家政培训作为打响南通家政服务品牌的关键环节。连续6年,市妇联每年都有计划、有部署地精心安排培训老师、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定期举办家政、月嫂培训班。目前,市妇联已开展家政技能、月嫂培训12期,培训家政人员近480人。培训人员均通过结业考试,持证上岗率达99%,近一半家政服务人获得了钻石

关于高职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思考 篇6

關键词:高职学生;就业;素质教育;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21-01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文化素养及就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文化水平,但随着我国各大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出现危机,这些学生学习不扎实,知识面狭窄,文化积累少,审美观念低下,而且学习的动力也不足,这种种因素导致高职学生就业状况堪忧。

一、高职学生素质现状分析

1、重技能而轻素养

在各大高校扩招的影响下,各个高职学校为了求得生源,对学生的要求标准降低,所招收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一些文化成绩不好差等生,他们其中许多学生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觉得反正文化课不行,走出校园以后也只能在基层做一名普通工人,所以在人文素养方面也没有重视起来,而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也把技能的培养作为主要课程,而忽视了人际交往等等方面的教育,使这些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走上社会以后很难协调好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人生路上越走越累。

2、对就业现状认识不够

现代化的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通过一些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对当下的就业现状认识不足,存在着好高骛远的心态,对于苦、脏、累的工作岗位无人问津,对高薪工作的愿望与渴求过于强烈,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具体的规划,具有太大的功利心,而不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与加强,这种种现象导致高职学生不能达成所愿,常常在郁闷、烦恼中渡过。

3、受外界思想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和世界世贸组织的加入,我国的国门大开,各种新潮的思想理念、文化交流时时冲击着高职学生们的大脑,而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善的高职学生,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注重享受、淡漠道德、没有责任心、崇尚自由等等腐化的思想一旦驻扎到他们的心中,就很难在就业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决定,影响他们的一生。

二、加强就业素质教育的方法及途径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让学生改变传统的思维理念,把“自己笨、无前途”等想法从头脑中彻底的清除掉,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是融专业技能与思想道德于一身的,只有在加强文化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水平,才能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发挥一技之长,所以在高职院校管理方面一定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高职学生必备之课,再加上高职阶段也正是这些青少年们优秀人格养成的阶段,只有修炼完美的人格,才能成为有思想、有内涵、有技术、敢作敢为的新时代接班人。

2、增强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

作为高职院校一定要把校园文化做到位,让高职学生置身于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这样他们就能时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接受专业知识的教育之外,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各种文化素质教育环境的熏陶,另外,还要注重第二课堂的打造,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之余找到一片能发挥特长的场所,这样不仅可以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还能在各种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高,比如说可以做一次真实的就业形势模拟,让他们在模拟训练内找到就业的方向和目标,让他们把学到的专业技能与自身的文化素质结合起来,为将来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3、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高职院校老师肩上的担子是非常沉重的,上面已经提到,进入到高职学校的学生文化知识课程都比较差,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已经失去了信心,要想让这些学生重新树立起自信心,老师必须要付出双倍的心血,要从平时的教育中一点一滴做起,因为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会起到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标杆,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老师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要不断的增强自身的素质修养水平,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富自身,来充实思想,树立专业知识教育与就业素质教育不能脱轨的思想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带领高职学生走上全面发展之路,才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就业的现状,得到全面的提升。

4、加大就业素质评价力度

从我国当前高职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学校对于学生们的评价仍旧是以成绩来论英雄的,这就造成学生们为了拿到好成绩,拼命的学习专业技能课,而对于文化素养教育方面严重缺失,面对这样的状况,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大对就业素质教育的评价力度,不仅要给老师一定的评分标准,而且要让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过就业素质教育考试关,只有这样才能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更有团队精神,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不同于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成果的,高职院校只有在现代化的浪潮下,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找到适合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并把就业素质教育作为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才能真正的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全面化发展的综合型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常 严;;高职院校学生不文明行为与素质教育应对措施[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5期

就业素质教育 篇7

1 转变重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轻思想品德教育,坚持素质教育德育为先的原则

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学历层次有多高,个人价值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实现的,只有在人才市场的就业竞争中获得成功才能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而这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主体的理想信念的水平,当然这就涉及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责任感等观念水平问题。我国现代教育之父蔡元培认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人类不断进化的动力,他说:“进化史所以诏吾人者:人类之义务,为群伦不为小己,为将来不为现在,为精神之愉快而非为体魄之享受,固以彰明而较著矣。”(1)微软亚洲研究生院亚太高校及商务总经理陈宏刚博士从企业的角度认为:挑选员工的第一标准是应聘者是否具有良好的品德,良好的品质是职业道德的基础。(2)

当前在高校领域,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仍然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轻视思想品德培养的情况普遍存在。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少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对工作没有责任心、奉献意识,缺乏为集体、为社会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这样的人才即便成功就业也不会长久,更无法实现事业成功。因此,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加大思想品德教育的力度刻不容缓,各高校应努力做到:第一,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第二,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专业课教学之中,使学生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熏陶;第三,德育课程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道德践行,学生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内化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2 转变重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轻职业素质教育,突出素质教育的职业性

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种行政行为,个体没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供需见面,自主择业”,毕业生有自主择业的权利,但同时也承担被用人单位选择的风险。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最看重的五个指标是:专业知识与技能;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从这一调查结果来看,专业知识与技能固然重要,排在五个指标的第一位,但并不是衡量大学生素质的唯一的指标。从近些年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来看,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低和大学生就业顺利与否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反,能够顺利就业并发展态势良好的学生大多数并不是专业知识与技能高的学生。由此可见,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障碍并不是专业知识与技能,而是包含职业理想、职业态度、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职业素质的缺乏。

在信息快速更新,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在高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仅仅是从事实际工作的基础,大量的知识与技能需要其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更看重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外的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职业道德等职业素质。因此,高校应在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和渗透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最终实现毕业生正确择业观的确立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3 转变重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轻学习能力培养,突出素质教育的可持续性

高校教育离不开知识的传授,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有些工作岗位知识与技能更新迅猛,这就使得用人单位更加看重毕业生不断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应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第一,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即根据自身的基础和主客观条件,学会自主选择学习目标,比如确立考研、就业以及辅修第二专业等,以适应自己进一步学习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帮助学生学会高效学习,即运用科学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学习,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第三,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够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应对大量的信息,他更应该是一名向导、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3)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有两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探索”。如果中小学阶段教师教的重点只是在于知识的传授,那么大学阶段教的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启发大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独立遨游,使学生既得到“金子”和“鱼”(知识),更要学到点“金”之术和捕鱼的方法,真正地使他们终生受益;第四,帮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学习的实质在于灵活应用知识并且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不断丰富和深化学到的知识。

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大使命,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4 转变重专业素质教育轻综合素质教育,突出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综合素质教育强调的是通才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综合能力,而专业素质教育强调专才教育,根据学生专业不同,培养学生从事某项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相应的专业能力。

在计划经济时代,狭窄的专业教育的高等教育模式最大弊端在于将人与专业工作岗位实施固化培养,对于学生适应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动十分不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动日益加快,高校只重视专业素质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受到了很大冲击。因此,在高校倡导综合素质教育不仅是对狭窄的专业教育思想的反正,而且是基于一种朝向完善人格,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理念。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发挥需要其他素质的配合,与其他素质水平密切相关,如果缺少这些素质,既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也很难正常发挥。例如,在体育比赛中,一流高手之间的较量不光是技战术水平的较量,也包含心理素质的比拼。同样,大学生在就业后,专业能力发挥如何,能否实现预期职业目标,主要取决于其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从毕业多年的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事业有成者往往是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中等、业务能力一般,但综合素质较强者。在现实中,怀才不遇的人或多或少在非专业素质方面都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就业率不高的现象。除了高校扩招引起的人才供需矛盾的原因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现在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渴求比较强烈,希望毕业生能够充当多面手的角色。因此,在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其他素质的培养。

5 转变重学生素质培养轻教师素质培养,强调素质教育中教师引领的重要性

很多人认为高校素质教育就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实际上,素质教育的实施要靠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势必影响到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正所谓名师出高徒,高素质的人才要靠高素质的教师来培养,有精彩的教师才会有精彩的学生。2003年9月,北大围绕着教师的聘任和晋升制度实行改革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争论,虽然已时隔多年,但对当时改革的主持者张维迎教授谈及改革的原因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大学的教师队伍在一个大学里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如何选拔教师、如何激励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见,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质量,更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成败。

笔者认为提高教师素质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师德建设。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职业精神,必然会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第二,提高专业素质。学高才能为师。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各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应具备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功底之外,还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应用,要求高校教师不仅应具有较高理论水平,而且应掌握先进的工艺和流程,具备“双师型”业务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指导实验、实训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向“职业人”角色的过渡。“学生的精彩是教师的未来,教师的精彩是学生的未来”,因此,对于高校来说,推进素质教育应重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的师资队伍。

摘要:由于许多高校普遍存在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忽视思想品德、职业素质教育,重视知识与技能传授忽视学习能力培养,重视专业素质教育忽视综合素质培养等问题,导致部分大学生就业难,而同时不少企业却招不到合适人才。面对高校学生就业市场不断变化的挑战,高校必须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苏君阳.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阻滞因素与误区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7).

[2]刘长平,傅承涛.拓展大学生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3]刘玉泉,李一鸣.高校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途径[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3).

[4]尤佳.浅析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就业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9(9).

高校素质教育与就业率的关系研究 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就业率

一、引言

目前,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而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我国各高校招生情况, 2010年预计大学毕业生将有630万人, 2011年达到758万人, 未来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仍不会减轻。由于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致使一些人认为上大学没有用, 在我国一些地区甚至出现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占当年毕业总人数的比率大幅度下降的现象。

对大多数学生来讲, 上大学就是为了能有一份好工作, 有了好工作才能实现获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最终目标。但让许多人困惑的是即使大学学习成绩优秀也不等于一定会找到一份好工作, 这是由于高校评价优秀学生的标准与招聘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不完全一致, 即课堂学习的专业知识与招聘单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必须将学习的专业知识转换为工作需要的各种专业能力。而找到满意的工作仅仅是第一步, 是否带来持续的财富还要取决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与就业率的逻辑关系图

下图展示了高校大学生专业学习、素质教育与就业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种逻辑关系可以简化为“信息->知识->能力->财富”之间的关系, 即信息生成知识, 知识转化为能力, 能力创造财富。在这一链条中, 每个环节之间的转换能否成功, 及转换的程度如何, 依个人的能力不同而有差异, 因此, 能力是这一链条中最重要的要素。高校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就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而招聘单位对应聘人员最看重的恰恰也是其综合能力水平。

三、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与就业率逻辑关系的说明

通过下图对大学生专业学习与素质教育途径与目标的分解可以看出, 为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各高校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必须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 资讯发达背景下信息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高校教育中, 学生和教师都十分注重知识的学习与传授。但在资讯丰富、更新速度倍增的现代社会, 及时补充最新的信息是跟上社会发展的前提。同时, 由于知识存在时效性, 需要融入新的信息生成新知识, 淘汰旧知识, 保持知识的新鲜度。因此, 学生在课外学习中应重视最新的与专业学习相关信息的采集与吸收, 弥补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不足的问题;教师在解释和分析相关现象与问题时, 也应引入与课程相关的最新信息, 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 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 教师在运用信息或学生已知的其他学科或课程的知识来讲解新知识的过程, 本身就是展示如何将信息加工成知识, 或将已有的知识或其他学科知识与所讲授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思考问题的角度, 思维的方式及解决问题的思路都是学生应该学习的, 也是训练和提高学生在这些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新的信息加入, 学生也不重视课外信息的补充, 学生在大学期间学到的已经成型的知识, 在实践中可拓展的空间有限, 其实用性将大打折扣。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强调在课内外吸收更多的最新的相关信息, 并不说让信息仅停留在信息状态, 如果信息不与已有的知识相结合, 生成新的知识, 那只能起到储存盘的作用, 只是一个信息库, 最多成为丰富自己和娱乐别人的工具。

2. 课外活动与课内学习并重

大学的课内学习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即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践, 其中, 前两个部分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完成。课堂教学主要是使学生了解、掌握各种专业知识, 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相关的能力。因此, 课堂内教学是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 以熟悉最新相关资讯为辅,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第三部分的实习与实践是有组织地使学生走出课堂, 在模拟的岗位或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工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同时, 在实习与实践中补充和修正课堂内学习的专业知识。

由于每位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并不相同, 而社会对同一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存在差异性。同时, 有些工作中需要员工具备的素质也不是课内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的, 如爱心、宽容、耐力等, 所以大学不能像工厂一样生产完全标准化的相同产品, 需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自我学习, 即课外活动也是吸收专业知识和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高校要做的是提供充足的空间与时间, 创造有利的环境, 而课外活动的效果如何, 更多的是靠学生的自觉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等。

3. 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大学生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通用知识与专业知识, 其中知识学习与掌握是核心, 但我们常见的现象是满腹经纶者不见得会找到工作, 即在大学期间学习优秀的学生在找工作中往往不能表现出来他们的优势。这是因为招聘单位在招聘员工时, 主要是看大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而将学习成绩仅作为参考条件。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不一致, 学校的标准是学习好, 主要表现在所学的各门课程的成绩上, 强调知识的学习能力;而工作单位是需要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为企业创造物质财富, 即强调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 掌握知识仅仅是手段, 最终目的是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创造财富, 即知识的运用与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丰厚的知识, 不具备将知识转化为创造财富的能力, 或掌握的知识仅仅停留在知识状态, 这也只起到了知识库的作用, 可能会得到精神短期愉悦, 而没有物质支撑的精神快乐又会持续多久?

4. 能力的通用性与桥梁作用

学生在大学期间接纳的信息和掌握的知识可能过时, 而能力不会过时。能力是一个综合体, 可以分解为工作和生活需要的各种能力, 这其中的大多数能力具有通用性, 不会局限于某些专业、某个工种或岗位。而专业知识的通用性较差, 隔行如隔山, 只有将专业的知识转化为通用的能力时, 知识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能力具有桥梁作用, 信息不加工成知识, 只是信息库, 专业知识不转化为专业能力, 只是知识库, 信息再新, 知识再丰富也不会帮助大学生找到工作。将得到的信息加工生成知识, 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需要大学生具备足够的加工与转化能力。

5. 综合素质高低决定能走多远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大学期间的课内课外学习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如图所示, 大学期间的专业课程和专业实习实践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而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等非专业素质。而大学生的课外活动既可以获得通用知识, 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 大学生的为人处世需要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观察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 主要通过课外学习与活动得到锻炼与提高。同时, 大学生在就业后, 专业能力发挥如何, 能否实现预期的财富目标, 主要取决于其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从许多已经毕业十年以上的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 事业有成者的共同特点是, 在校期间学习成绩普遍居于中等, 但比较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而在工作中他们的业务能力也不见得一定是出类拔萃者, 但其情商通常很高, 这些特质使其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深得领导的赏识和同事的信任。

参考文献

[1]牛建华, 熊水英.高校素质教育的探讨[J].信息科技, 2006 (2) :48-49

[2]刘长平, 傅承涛.拓展大学生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J].中国校外教育, 2008 (8) :843

[3]颜咏雪.以素质教育为前提培养创新型人才[J].商业经济, 2010 (6) :106-114

就业素质教育 篇9

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就业教育队伍时,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 组建教学骨干队伍, 并将其分成职业规划、职业素质、就业技巧、创业指导、社会适应等五个教学组; (2) 开展师资培训, 鼓励就业指导教师到学生中去、到企业中去、到其他高校去, 开展调研和学习, 提高工作能力与教学水平; (3) 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活动, 通过集体备课、预制教案、主讲示范、课堂听课、课后研讨、分析总结等,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 编写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就业教育教材; (5) 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管以及相关的专家、学者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 构建多元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形成就业指导合力。

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教育方面,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努力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坚持就业教育与学生的思想教育相结合。把就业工作人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基层就业教育, 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二是坚持就业教育与学生素质培养相结合。就业工作职能部门与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密切合作, 把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纳入就业教育队伍体系中, 根据现代职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以促进学生成才为主线, 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三是坚持就业教育与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就业工作职能部门与团委共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成长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标准相结合, 进行职业目标探索与定位。四是坚持就业指导教育与就业岗位相结合。在教学设计中,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从事现实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素质为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学习型工作任务, 通过工学结合、社会实践等环节, 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二、就业教育课程建设项目化, 适应高职教育规律

根据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 就业指导课采用项目化教学指导方法, 使各项目具有系统性、循序渐进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及其实际需要, 将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在大一主要帮助学生建立目标动力, 解决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怎么学习的问题, 讲授“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素质培养”等内容;在大二主要帮助学生确立就业观念, 解决就业思想和就业去向问题, 讲授“择业观”“择业心理”“求职择业技巧”等内容;在大三主要进行社会适应教育, 解决如何适应社会、干什么、如何干的问题, 讲授“就业程序”“社会适应”“岗前职业教育”等内容。这样, 就把企业职工培训的内容前移到学校, 从“什么是工作、为什么工作、为谁工作、怎样工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岗前职业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职业价值观, 缩短学生的岗前适应期,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践证明, 项目化教学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 适应高职教育的规律。

三、就业教育形式多样化, 多方位提升就业指导的质量

1. 就业教育社团化

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这一学生社团作为学校与学生联系的桥梁, 密切配合学校的就业教育工作, 组织学生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就业能力素质拓展训练,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抗挫折能力;邀请校内外专家、优秀毕业生为学生作就业教育讲座,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 提升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职业素质;开展网上、课外就业咨询服务, 引导学生坚定信心, 学会生存。

2. 就业教育指导实践化

将就业教育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组织有利于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自身能力、合理定位自我的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专业培养目标社会调查, 举办职业规划大赛等活动, 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意识, 并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高职院校还要重视实践促成才、实习促就业的生产育人工作。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通过顶岗实习, 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岗位职责, 掌握专业技能, 提高职业素质, 初步具备爱岗敬业、团队协作、求精求新的精神, 为将来的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3. 就业教育网络化

充分利用学校的就业信息网建立就业管理平台, 开设网上就业教育在线课堂, 向学生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及形势, 对不同用人单位的用人观进行比较, 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心理调适和面试技巧、求职礼仪、交流与表达、必备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训, 帮助毕业生维护合法权益、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制作简历, 实现就业教育与指导网络化。

4. 就业教育指导社会化

就业素质教育 篇10

一、劳动人民就业教育现状分析

党的十八大将实现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确立了新时期的就业方针, 这就是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就业方针。强调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前我国劳动人民在就业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笔者将就其进行探讨。

(一) 缺乏基本职业技能教育, 人民存在失业风险

劳动人民的整体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随着城镇化企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对于劳动力的要求逐渐提高, 但农民工受教育情况普遍较低, 且没有经过专业的就业教育, 缺乏基本的职业技能, 因此,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很难适应现代化工作环境, 企业为寻求进一步发展, 通常会采取辞退农民工的方式, 因此, 农民工存在较高的失业率[2]。

(二) 缺乏安全风险教育,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就农民工的工作环境而言, 多半是采掘行业、高空作业、建筑行业等危险系数较高的环境, 体力消耗大, 很容易出现职业伤害, 如建筑行业的施工风险等, 极大程度上威胁到农民工晟敏安全, 但农民工缺乏专业技能教育, 增加了自身就业的安全风险。

(三) 缺乏劳动权益教育, 存在贫困风险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农民工渴望享受城镇化带来的改变, 但在现实生活中, 农民工的职业变动性大, 且通常处于工作底层, 受到劳动教育水平的限制, 晋升空间较小, 本身的工资水平不高, 与城市人口相比, 存在较大的差距, 且收入来源不稳定, 甚至很难在城市中维持基本生活, 贫富差异较大。

二、构建高效就业教育平台的对策

综上, 笔者对劳动人民就业现教育状进行了分析, 从中发现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都对我国就业教育服务管理造成了影响。为了构建高效的就业教育服务平台, 首先我国政府部门必须加大支持力度, 并提升劳动人民综合能力, 对劳动人民就业风险进行规避, 从多个方面来促进我国就业教育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 搭建政策扶持平台

为提升劳动就业教育水平, 政府部门应颁布更完善、更有效的相关政策, 从优化外部条件出发, 为劳动人的就业教育创建一些有利的条件。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鼓励和扶持有创业意愿的群体积极创业, 为他们提供创业教育、小额贷款等服务, 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3]。根据反映效果, 对旧的教育政策进行改进和完善。其次, 政府不仅要关注提升的外在因素, 更要从注重劳动人民就业教育政策的实施, 从根本上帮助高校提升学会就业力的入门难题。最后, 政府应该加大对就业教育平台的资金投入, 对劳动人民提升自身就业力的项目设立奖励制度, 同时, 减轻了就业教育的负担,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劳动人民就业力的积极性, 还可以激励劳动人民对自身能力的培养, 最终达到提升劳动人民就业力的目标。

(二) 搭建就业教育信息服务平台

通过深入企业了解和掌握企业用工需求情况, 依托招聘会、基层就业平台、公务就业服务网、LED电子屏等途径, 将用工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求职者手中, 极大地缓解了我区企业招工难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 还要引导劳动人民正确认识社会就业形势, 了解现实工作环境, 有助于增强劳动人民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积极性[4]。劳动人民只有注重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 才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 符合社会就业的需求。

(三) 构建就业教育风险管理平台

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 重视防范农民工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类型, 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措施:一是重视改革户籍制度, 加强农民工就业教育管理, 户籍制度是阻碍农民工进城的重要问题, 相关政府机构应制定科学改革方式, 确保农民工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就业机会, 建立健全农民工劳动市场, 促进农民工合理地进入城镇中;二是发挥政府服务职能, 促进农民工就业教育的公平性, 政府应适当加大对农民工就业的支持力度, 从其实际情况出发, 为农民工提供对应的社会公共教育服务, 提升其就业教育的福利水平;三是转变企业产业结构, 提升农民工整体就业素质, 通过举办培训等方式, 培养现代化高素质农民工, 拓宽其就业渠道, 不断扶持农民工乡镇企业,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城镇化发展[5]。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劳动人民就业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 需要政府部门坚持不懈的努力实施。本文笔者就某省普通劳动人民就业教育水平提升路径作了简要分析, 从中可以了解某省普通劳动人民的就业现状, 也可以学习、借鉴为提升劳动人民就业教育所采取的措施, 其主要从政策实施, 实践活动, 提高劳动人民综合能力等方面的措施, 对提升本省甚至全国普通劳动人民就业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炯.搭建高效的劳动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提升基层就业服务及管理水平[J].科技信息, 2013, 08:105-106.

[2]王丽平.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 2013, 09:30-33.

[3]王庆华, 周文蓉, 蔡跃进.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苏州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J].中国劳动, 2011, 09:11-14.

[4]毕华东, 许韬.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宁波市海曙区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安排、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J].公安学刊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 2011, 06:40-48.

就业素质教育 篇11

【关键词】就业指导教育 就业指导 就业实习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20-01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情况普遍不好,学生就业没有明确方向。社会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岗位有限,有些岗位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就业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就业指导教育对高职院校大学生非常重要,就业指导教育如何进行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情况。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情况

随着高职院校大量扩招,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很不乐观。社会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就业岗位非常有限,优秀岗位招聘人数少,要求学历,将高职院校学生拒之门外。普通岗位人员流动性大,企业不稳定,工作没有保证。学生在学校着重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就业单位实践考核中不能通过,减少就业几率。有的学生刚步入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就业意识薄弱,不能吃苦耐劳,但在选择单位时要求过高,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情况。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

就业指导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就业提供培训、就业心理辅导、就业信息咨询、传授就业经验的一种教育课程,是指导学生就业发展的全过程。就业指导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具有重大意义。学生通过就业指导教育一方面了解到目前社会就业情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另一方面学生参加就业培训提高技能,增加社会经验,在就业过程中充满自信,提高就业成功率[1]。

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的问题

(一)不以就业为导向

许多高职院校都将就业指导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学生也是为了考试不得不学习。指导教育主要是将书本内容传授给学生,没有考虑到现实就业形势严峻,不会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一些院校领导比较重视学生学成绩和就业指导教学质量,忽略就业指导教育对就业产生的实际作用,教学目标偏离。

(二)就业指导教育方式落后

就业指导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教学目标不是讓学生学会书本知识,而是让学生实际体验就业形式,成功就业。就业指导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从实际出发。但目前就业指导教育方式落后,手段单一。就业指导教学还是采用书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只学习书本就业知识,不能实际体验就业形势,理论没有联系实际。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大多考虑是教学质量和教学过程,很少站在现实角度进行教学[2]。

(三)就业指导教师水平不足

现在的就业指导专职教师数量有限,有的高职院校为了节省教师资源,将不是本专业的教师拿来为学生讲课,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敷衍了事,没有认真考虑高职学生就业情况。许多教师忙于学生毕业工作,无暇深入研究现实就业形式,不能全方位对学生就业进行指导教育。高职学生即使学习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无法运用到现实就业当中,在应聘岗位时候比较茫然,严重影响学生就业情况。

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方法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就业。因此就有指导教育要从就业实际出发。学校应转变就业指导教学方式,不要一味理论知识教学传授,教学时站在就业角度,从实际中帮助学生就业。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各种就业岗位,了解不同学生就业要求。学校还要与正规企业进行沟通,让学生在正规单位就业。

(二)建立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学机制

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学是将学生专业能力与就业情况联系在一起,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教学体系。高等院校就业指导教学要划分许多教学内容。课程上教学生如何树立正确择业观、如何准确收集就业信息,如何面试等等。在教学以外期间,还要定期举行招聘会,为高职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三)加强学生实习锻炼

企业招聘时大多看学生是否有丰富经验,是否具备专业能力。而学校大部分教学时间用在理论知识传授,学生没有实践机会,所学知识不能学以致用,这样就业单位会以经验不足将学生淘汰出去。因此,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学校可以增加实习课程,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实习课程要有专业指导教师,有正规的实习单位,教学中一对一教学,学生和老师不能敷衍了事,要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学生通过实习一方面了解到知识如何应用,一方面丰富了社会经验,开阔眼界,为就业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就业指导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以就业为导向。就业指导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非常重要,如何教育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就业情况。目前就业指导教育方式落后,教育体系不够全面,导致学生就业率下降。因此就业教学要结合目前就业形势,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实际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建立完善的就业教学服务体系,并提高学生实习机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就业率,使高职院校就业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华.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

[2]兰楠.浅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1(04):217-218.

作者简介:

就业素质教育 篇12

“大学生”这个名词在过去人们的意识中, 是一个高学历、高素质, 将来毕业也是包分配的。在现今社会, 国家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 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包分派, 到市场经济下的双向选择。大学已不再是遥不所及的学历阶段, 但就是这样有很多大学生与家长不能正确的面对现实, 在就业方面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1 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很多企业在用人过程中抱怨到, 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差。有一位用人单位负责人在招聘时聊到, 招聘一名会计, 起初看了一名毕业生的简历, 发现又有会计上岗证书, 学习成绩也比较优秀, 但在面试过程中, 要求其按照要求做一份简单的报表, 竟然连起码的办公软件都不会操作。在学校里, 不少学生只是简单地要求平时考试能通过, 毕业能拿到文凭就满足了, 认为这样就能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缺乏实际的应用能力, 是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1.2 自我封闭、依赖乐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人们收入的提高,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都是尽力满足, 导致学生的物质与金钱满足感越来越高。现在大学生有自己的电脑与手机已不再是稀奇之物, 学生在与外界的沟通交流, 已从原来人与人的面对面, 逐渐演变成屏幕对屏幕了。学生获取最新信息逐步依靠网络, 放弃了报纸、图书、电视等这些传统信息传播媒介, 对于大学传统社会实践活动, 如社团、学生会、公益等活动减少了参与, 这样不利于大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提高, 也不利于对最新就业信息的获取。再加上部分学生家境比较富裕, 父母社会关系较广, 认为将来的就业、生活均已安排。长此以往, 就造成了学生对将来的盲目乐观, 不知道将来面临就业所需掌握的能力, 不知道在校需要做好什么样的准备, 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意识低下。

1.3 就业回报期望过高

许多学生在对自己将来就业的回报期望值过高, 在择业时总热衷于工作条件好、收入高、地理位置好和工作稳定、个人发展前景好的单位, 而不愿意到那些急需人才的私营、民营和基层单位就业, 脱离实际, 盲目攀高。例如有个学生在应聘一份工作时, 应聘岗位收入待遇各方面都还可以, 也与学生的专业匹配, 经过面试、笔试后, 用人单位决定录用该生, 但由于在上任这个岗位前, 必须在基层各岗位进行轮岗半年, 就立即决定不入职。结果导致“就业成失业”的局面。

1.4 高学历=好工作

提高学历是现在大学生普遍的追求, 认为有了高学历就能找到好的工作, 然而现在的中国社会, 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已被打破, 从短期来看, 大学生的起初工作收益还不如农民工, 决定工作的好坏, 在于你对企业能否在短期内产生效益, 农民工的工作大多都是在企业的基层, 直接能为企业带来产出, 而大学生往往放不下“象牙塔尖“的身份, 对一些基层的工作不理不睬, 导致自己的求职面变的狭窄。在国外制造业非常发达的国家, 技术工人的学历是非常高的, 在日本, 从事生产制造的一线熟练工人中, 拥有硕士学历者达到40%, 在韩国也达到30%, 这些国家的人们, 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学历大学生当工人已经不再新鲜。

1.5 升学与创业盲目盲从

有部分选择升学的学生过分希望将来能利用更高的学历, 找到更好的就业机会。从而盲目的参加各类提高学历的考试, 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与金钱在复习上。而自身的综合学习成绩又不能达到升学要求, 结果就错失了很多就业的机会。即使是通过了, 随着人年龄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变化, 等到较高学历毕业时也不能得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机会。

而那些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 在对投资项目的选择过程中, 盲目认同, 项目预算不足与筹备不足, 再加上自己在管理方面的经验不足, 导致最终的创业失败, 对于作为大学生创业最初的“风险投资商”———家长, 就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2 影响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自我, 也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个良好的预期, 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应聘的成功率, 有助于增强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的稳定性。但当大学生在做出选择与定位时, 却会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及自身心理上的变化影响, 造成就业观的偏失。

2.1 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们各类需求在不断地提高, 大学生在踏上社会时, 面临的不光是就业好坏问题, 还面临着很多社会环境影响。例如在就业城市的选择上, 选择一个有发展前景的城市, 是对自己将来家庭与事业发展的准备。将来享受的物质文化会更多, 将来子女也能得到较好的教育, 在事业发展上也能得到更多的机会。但阻碍大学生选择好城市的原因也不少, 最直接的就是现在高涨的房价, 再加上高额的通讯费、交通费、社交费等生活开支, 对于刚刚工作的大学生是承重的负担, 然而收入又是相当的微薄。不久前,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对北京地区26所高校共1.4万多名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 24.8%的毕业生底薪在1000元以下, 40.9%的毕业生底薪在1000-2000元, 16.8%的毕业生在2000-3000元, 17.4%的毕业生在3000元以上。也就是说, 有近2/3的毕业生起点工资在2000元以下。所以有不少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城市时, 面对收入与生活的压力, 对自己的就业定位就造成一定的影响, 往往会选择中型发展城市, 避免选择如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2.2 家庭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一般都属于家庭的独生子女, 父母几乎是倾其所有对其培养, 当自己孩子毕业的时候, 都希望子女能找到一份体面、轻松、收入高的工作。一方面是让孩子在社会中有个好的前程, 不要受到过多的挫折;另一方面也希望孩子能光耀门楣, 能在将来组建自己家庭时, 有较多的资本进行选择, 为家庭创造好的未来。此类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希望自己孩子走出去就不要再回到过去的生活中, 能在大城市过上富足的生活。例如笔者曾经就与一名同学交流过程中, 其父母要求必须留在经济发达城市就业, 甚至要求其将来留在城市成家。面对这种来自家庭无形的压力, 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就造成了禁锢。

2.3 自身心理原因

在就业观的树立过程中, 除去社会、家庭因素的影响, 自身心理影响是最关键的因素。对于处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 经常会出现“自卑心理”, 在求职过程中受到点外来的刺激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从而在潜意识中自卑和压抑, 自暴自弃。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在家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就造成在毕业时就业依赖心理较严重, 在面对求职, 自己不主动出击, 竞争意识不强, 不到社会中去闯荡, 甚至存在等学校推荐和靠家里关系落实的思想, 造成了就业困难;大学生虽然在学校中读书, 但与外界偶尔的接触过程中, 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造成部分学生缺乏诚信的“造假心理”, 在就业过程中对自荐信、推荐表、各种获奖证书等材料进行造假及签约过程中违约, 误了自己名声, 毁了自己的前程;在大学生中“攀比心理”也比较严重, 同学之间经常在交流中会“晒工资”, 收入较低的同学就会嫉妒收入高的同学, 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心理扭曲;大学生还有“畏惧心理”, 往往在就业过程中, 不敢尝试新鲜事物, 对有挑战的工作避而远之, 缺乏到市场经济潮头去搏击的胆识和勇气。

3 如何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就业指导教育

面对现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扭曲现象, 高校作为大学生的培养基地, 不光要讲授专业知识, 更要对其综合素质进行提升, 其中学校开展就业指导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 有助于学生认清自我, 有助于学生明确学生短、中、长期目标, 更有助于学生在就业时的迷茫与无措。笔者作为一名高职学校的就业指导人员, 就自己在实际开展工作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对高职生就业指导做了些设想:学校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变化, 专业特点, 对学生实施从入学到毕业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教育。采取开设选修或必修的就业指导课为核心、专题讲座为辅、就业实践课为拓展、就业辅导与个别咨询为服务、政策宣传为补充的多形式, 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就业指导活动。具体根据学生的培养周期可将其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大学一年级至二年级。在此期间学校可通过对其进行素养提升与自我认知方面的教育;利用专刊、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入学教育, 介绍近年各院 (系) 各专业的专业需求及就业率, 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及个人职业发展方向等知识;通过专业介绍, 座谈等形式开展专业认知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动态及发展状况, 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和热爱;通过开展就业心理学知识讲座、诚信教育、责任教育等学生思想教育活动, 帮助广大新生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大学生中常见的就业心理障碍、调节方法和途径, 自觉养成诚信意识, 做到人人讲诚信、事事讲诚信、时时讲诚信, 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 使学生懂得回报, 努力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通过邀请往届创业成功校友、企业负责人开设创业讲座, 模拟创业项目、宣传国家创业扶持政策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 鼓励学生创业。在以上自我认知的基础上, 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选修或必修课程、开展全院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职业生涯的规划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对于大学生而言, 应根据自己专业特长、知识结构, 结合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 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做出方向性的方案, 为自己的将来提前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为三年级两学期。学生一进入大三后, 学校在第一学期具体可开设就业类型指导、就业心理调节、实习教育、求职及面试技巧指导、就业政策与服务指导、模拟面试、模拟参加招聘会等课程。首先针对学生在选择升学、创业还是择业等问题的困惑进行疏导, 帮助他们认清各类就业形式, 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的一致性, 以及各自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侧重点, 帮助他们分析自己当前的学习状况、家庭经济情况, 使同学明确目标, 摆正心态, 扎扎实实走好大学生活的每一步;其次通过就业准备的讲解, 使学生了解求职的基本相关材料准备, 求职的外在能力和求职的内在能力的准备。同时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所在, 以更有针对性的围绕求职做好内外兼修的锻炼, 达到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又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最终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再次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和讲解, 帮助即将步入求职期的学生揭开求职、应聘的面纱, 并督促其有意识地培养相关素质、提升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 传授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的应聘技巧常见面试形式及面试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学校需要对国家及地方有关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进行宣传, 帮助学生充分享受到服务。

学生在第二学期进入企业后学校要加强实习相关信息和毕业就业跟踪调查, 走进企业了解总结学生在实习、就业工作后的真实感悟, 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实习与就业信息反馈, 深入了解用人企业对实习学生的反映和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 并及时做好反馈的总结, 促进教学改革, 切实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为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最强有利的保障。

4 结语

学生产生就业认识的误区, 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学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制造机器, 在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时, 必须对学生从入学之初到毕业后的跟踪, 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参考文献

[1]韩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实施手册.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8.

[2]何涛.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公安实战下一篇: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