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教育

2024-06-19

大学生就业教育(精选12篇)

大学生就业教育 篇1

一、当前就业教育现状分析

高职就业教育总体上是伴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扩大、就业制度的改革深入而兴起的一项教育内容。早期的高职就业教育比较零散,不成体系,大部分局限在了对学生的就业面试技巧的指导和就业前的有关准备工作上。另外,高职教育本身在校内时间短、学生素质普遍低于本科生等特点都给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带来了阻碍和困惑。当前高职就业教育的问题如下:

1. 重就业率轻就业教育普遍存在

长期以来,高校在面对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高职骨干示范评估等方案时,就业率成为评价结果的重要参考。一味在数字上追求就业率而忽视就业质量必将导致最终高职人才培养的失败。故而,从就业教育入手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和探索人才培养目标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重视的重要问题。

2. 就业教育缺乏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

就业教育长期以来主要着眼于为学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成为学生一种临时性指导教育。在实际就业教育工作开展中,对于学生开展系统职业生涯规划的比较肤浅和不够细致,在就业教育操作中与专业结合、课程设计以及就业教育师资发展和所必需的设备环境上得不到充分保障。

3. 就业教育的本质认识不足

现代职业教育体现的是一种终身教育理念,肩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任。就业教育绝不仅仅是就业面试前的集中突击,而是一项事关人才培养和学生长足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就业教育的重要作用

1. 有助于大学生做好职业定位和确定奋斗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当前,大多数学生在面对就业择业时往往出现盲目跟风和随波逐流的现象,不能客观从自身给自己进行科学职业定位。通过就业教育,学会掌握就业定位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让学生提高在兴趣、人格、能力等方面的认知,做到有的放矢,找到奋斗目标,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2. 有助于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能力,促进他们成才。

高职学生的专业性和职业性较强,如果他们的职业和自己的兴趣、专业、能力向适应,他们就会发愤图强,茁壮成长。通过开展就业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认知和认同度,从而帮助他们找到预期目标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进而用有效的措施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能力,从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3. 有助于人尽其才,创造更大人才红利。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活跃、有技术、有专长,是国家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如果高职毕业生能够找到合适的岗位,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专长,将会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但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要出现脱节和不对称现象,导致大学生没有用武之地,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就业教育促进了个人成长,通过学习和实践,挖掘了大学生的潜力,发挥了个人特长,把每一个学生打造成有用之才,避免了人才浪费,促进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就业教育主要内容

通过查找有关文献资料和作者多年来的就业工作知识,作者认为高职就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育人教育,既要体现出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还要体现出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因此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1. 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教育不仅要求大学生掌握一流的专业技能,还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现实中,高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其实远远滞后于社会、企业的需求,从而导致出现学生责任意识、集体意识淡薄、忠诚度和信誉不高等现象,给企业和学生本人带来损失和伤害。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利于提升大学生个人素质,而且对于文明新风,社会和谐、安定起到促进作用。

2. 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大学生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和对高职教育存在偏见认识等原因导致了在就业上表现出矛盾、攀比、自卑等各种心理特征。最为明显的就是过于理想化,不能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自身情况,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竞争意识;甚至有学生在就业失败后表现为多疑、自卑、疾世愤俗等心理现象,严重影响了高职大学生的成功就业。所以,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做好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心理准备,用健康、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就业。

3. 就业价值观教育

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遵章守法,注重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的培养,但是受市场经济和社会不良之风影响,难免出现部分学生在就业价值观的判定和选择上走向了崇拜物质享受,缺乏勤劳、踏实、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就业道路上误入歧途。因此,开展就业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

4.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对职业技能的掌握和对职业的认知是高职大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内容。从入校开始如果没有对职业规划和自身专业有清楚的认识和学习,无法解决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两大问题,导致盲目从众,缺乏对自我价值的理性认识,就无法适应高职教育和今后社会需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让学生对个人职业发展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为高质量和稳定就业打下基础。

5. 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说到底是培养大学生最终具备创业能力的教育。国家在2015年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通知中指出,要把毕业生就业创业摆在首要位置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在就业教育中开展创业基本知识、创业实践知识的教育和指导,有效拓宽高职就业教育领域,促使就业机会更多样,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效在产学研转化和人才质量培养方面得到提升。

当然,除了以上就业教育内容之外,常规的就业技巧、就业政策、求职礼仪,如何包装自己、推销自己等也是就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就业教育的策略

1. 加强和提高思想认识

院校之间的不平衡发展会直接导致其对学生就业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认识上出现片面和重视不够。随着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和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不断要求,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高职院校只有在就业教育上进一步提高认识,才能为社会提供强大的高素质劳动人才,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 就业教育要有特色

高职学生就业教育的内容应具体,有针对性、实用性,不能泛泛而谈。

首先,坚持就业教育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地方需要。每个职业院校都各具特色专业和对应的行业特色,在就业教育中着重对学生开展地方特色教育。

其次,坚持高职专业特点与就业行业特点深入结合。从专业课程设置、就业教育课程安排等方面,有效地将学生专业和今后从事的行业特点有机结合,避免出现就业教育与学生专业学习脱节。

最后,坚持就业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就业教育不局限于课堂理论教育,而应该与专业课建设一样,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配套的实训实验室,给学生全方位多元化的就业教育感受。

3. 重视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高职就业教育的全部,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学习各种创新创业知识。通过技能大赛、创新模拟演练、实践活动等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充分了解和掌握国家政府有关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利好政策,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

4. 就业教育的专业化和全面化发展

专业化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业教育的形式载体。具体可以体现在使用什么样的平台为学生传授就业教育的主要内容。例如,学生必须知道的本专业的必备技能、行业素质要求和发展前景等。二是就业教育的组织实施者目前高职类就业教育大部分是由辅导员和班主任承担。辅导员往往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在知识储备、技能方法、社会经验等方面和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不能对学生进行专业而系统的指导,使得就业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和培训一批具有丰富工作经验,了解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化就业教育教师队伍,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科学、有效地对学生就业教育做出正确指导和帮助

全面化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要制定科学的教育计划,选择合理的教育内容,循序渐进地进行就业教育,要把教育对象扩至到高职教育的各个年级,让每一个学生在校期间都有就业教育的机会,体现教育内容的细致化。二是就业教育内容全面和丰富,包含职业道德、就业观、创业能力、就业技巧等。三是教育方式尽可能全面多元化,可运用课堂教学、网络技术、项目设计、专家讲座、实验实训等,使课程变得丰富多彩。四是教育的理念要与时俱进,体现出全程化、动态化和持续化,持续不断地促进高职大学生更好成长成才,促进全面发展

总之,就业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是指导学生从大学顺利步入社会的一项育人工程。高职院校应综合考虑、系统分析、扎实有效地推进就业教育工作健康发展,切实提高高职学生人才质量培养,促进高职院校良性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人才红利

大学生就业教育 篇2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 于飞

【摘 要】:近年来,由于高校的连续扩招和社会转型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事实,为了谋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已成为大学毕业生当务之急,在巨大就业压力面前,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凸显出来。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缺乏诚信的问题,这给高校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做好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阶段的诚信教育工作对于社会及用人单位和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就业社会 教学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构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强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明礼诚信”等基本道德规范。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不诚信现象主要表现为:

1.就业推荐材料掺水造假

许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发现,用人单位对具有“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三好学生”等等荣誉学生很是青眯,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许多毕业生在制作自我简历和求职信中弄虚作假或者借用别人材料来冒充自己。

2.面试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

现在有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和时间,会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进行面试或投送简历。一些毕业生就利用网络的空子夸大自己的能力,不顾自己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想法设法钻空子,完全背离了面试中的诚信行为。

3.就业协议签订后随意毁约

在当今就业环境严峻、就业岗位激励大形势下,许多毕业生手中会捧着几个单位的签约通知书,毁约再签的情况较多,没有很好的定位适合自己的单位,最后使自己的个人诚信度大打折扣,也降低了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的信任度。

4.毕业生报到后的诚信问题

现在许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后到岗报到率越来越低,特别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大批量输送毕业生,毕业生跳槽现象很严重,有的毕业生才离校一个月就连续换单位,毕业生的连续跳槽势必加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不信任。

5.不按期偿还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帮助贫困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业解决上学难问题所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诚信是助学贷款能够长久坚持下去的保证,只有双方都讲诚信,银行按时放贷,学生按时足额还款,这项工作才能长久坚持。但是现在个别毕业生未按期偿还贷款或拖欠贷款,导致银行风险增大。每年都会出现银行大面积催缴贷款或利息工作,更为严重的出现本人诚信记录挂上银行黑色名单中,给自己造成很大不便与影响,这也是不诚信的一种变现。

二、出现大学生诚信缺失,既有客观层面的原因,也有主观层面的原因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社会上诚信意识的缺失

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的增加与社会大环境诚信意识缺失有密切关系。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社会诚信意识在消退,“拜金主义”滋长,在利益面前诚信变得脆弱不堪,违约、经济纠纷等越来越多。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信用监控系统的不完善,使守信者缺乏保护,让失信者从中渔利,社会道德规范对众多不诚信没有约束力,不诚信行为也就有了畸形发展环境。

2.高校诚信道德教育的弱化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从而导致了德育评价体系和道德教育的缺失,只重视知识的培养,难以培养出真正的真善美情感。道德教育只习惯于通过课堂教学灌输,习惯于通过行政手段来规范学生行为,不善于利用咨询的方式进行引导,这样也就难以培养出真正的诚信道德情感。

3.社会沉重的就业压力

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强烈的就业愿望的矛盾是诱发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随着我国高校的盲目扩招每年的毕业生数逐年增多,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市场出现结构性饱和,就业形势相当严峻。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毕业生为了尽快的找到满意工作岗位,就把诚信道德抛到九霄云外了。

4.用人单位的不规范

有些用人单位利用自己的主导优势,出现不能信守承诺。目前就业市场是买方市场,一些用人单位在占据主动地位时,不严格遵守双方所签协议履行条约,遵守条款意识淡薄,用工不规范,使学生到了岗位后出现:无休止加班、收入、福利、住房、三金缴纳等无保证现象时有出现。

三、如何提高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促进诚信就业,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的良好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活动,把德、智、体、美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营造健康高雅校园文化氛围,注重校园文化陶冶与育人功能。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大力营造体现时代特征校园特色氛围,正确发挥舆论导向,抵制不良风气对校园文化的侵蚀,净化校园环境,净化大学生心灵,升华大学生情感。

2.发挥教学主渠道

在教学中,发挥各学科各门类同德育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做好思想道德教育是主渠道。挖掘各学科自身优势与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全体教师教书育人作用,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教育。立足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人生社会行为取向、社会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感,成为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社会需要的全方面人才。

3.大力抓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咨询老师,制定心理健康咨询计划,明确教育内容和方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择业就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增强其克服困难、经受考验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4.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和大纲,提供必要的制度和费用保证,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的长效运转机制,有计划的让大学生深入社会一线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勤工助学等社会活动,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受到锻炼。

5.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高等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趋于大众化的今天,要特别重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新生刚刚入学开始就应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提早了解自己所学专业设置,帮助他们确定职业志向,制定生涯目标,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

6.建立学生诚信档案

从新生入学起建立健全学生的诚信记录档案。建立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诚信奖惩机制,对于大学生的有关情况进行全面信用评价和记录,促使大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严守诚信底线.7.狠抓德育队伍教师自身建设

建设一支以专职为骨干、专兼结合、结构优化、功能健全、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教师队伍,开展培训工作,提高队伍素质。大学生德育工作主体是:党政、学校学生部门、就业部门、辅导员班主任等,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形成一支强大的德育培养力量。加强自学道德修养、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路人,处处为人师表,全面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题中之义。因此,要把大学生真正培养成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高等院校就必须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健全诚信机制,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大学生诚信就业的提高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完善,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因素,只有这些因素健全完善,并很好的协调一致,大学生的诚信择业、就业才能真正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立彬等高校扩招后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秦自强等大学生就业指导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大学生就业教育 篇3

关键词:创业 创业型就业 创新 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2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简单划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而教育观念上则认为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选择,主要就是就业、考研、出国,并没有将创业型就业教育提高到与一般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因而传统教育观念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具备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很少,整个社会和家庭也缺乏对孩子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而传统管理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传授一般大企业管理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通常围绕管理职能展开,强调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如何进行最优决策。尽管也有创新及不稳定环境等类的教育穿插其中,但并未将这些创业型就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当作一般管理的背景来进行教育。由于缺乏创业型就业教育的功能,这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业精神。因此,强化创业型就业教育,将创业型就业教育提高到与传统就业型教育和学术型教育并重的地位,对于拓宽学生就业面,增强学生的就业技能,提高就业率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为了迎接新的挑战,高等院校有必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学观念,积极开拓教育视野,通过开展创业型就业教育,改善高等院校人才素质结构的构成,缓解毕业生就业问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1]。

1 我国大学创业型就业教育的现状

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创业精神与生俱来,而创业能力则来自于实践。随着对创业是行为而非特征的认识深入,人们发现,创业及其相关内容是可以被教的,创业型就业教育项目能改变受教育者的创业意向。我国早在1989年就开始创业型就业教育理念的研究,当年在我国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研讨会”,会上正式提出“第三本教育护照”的概念,即“创业型就业教育”的概念,着重强调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教育,并将它提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其内涵就是培养“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具备很强的事业心和开拓技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讨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时提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用人机构或个人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它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创业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深化。创业以创新和创造为基础,将知识转化为产品,是一种更加综合、更具有社会性的复杂活动。

2002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在北京召开了普通高校创业型就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后,中国高校才逐渐开始了创新创业型就业教育的探索。目前我国大学主要进行了以下几种创业型就业教育实践:第一,成立创业学院;第二,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第三,开设相关课程;第四,建立创业实践基地或实验基地;第五,设立创业基金会;第六,举办各种形式的创业报告会。创业型就业教育强调对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其事业心和开拓技能,使大学生形成自我就业意识,具有发展的眼光、开放的观念,拥有较强的组织与交往能力,并拥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和积极的社会责任感,这一切就需要高等院校从教学层面上强调对学生创新观念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又要在校园中建构和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在精神和舆论上将创业型就业教育提升到为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分忧、对社会做贡献的高度,崇尚创业、鼓励创业,让创业成功者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心中的榜样和英雄[2]。

2 当前高等院校创业型就业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创业型就业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的缺乏

创业型就业教育在高校开展得不够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对创业型就业教育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因而没有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比较成熟的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创业型就业教育理论体系,导致理论不能充分指导实践。在教学模式上,我国高等院校都以专业建立统一性的教学计划,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强调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使得专业知识面内容偏窄、结构单一,当前高等院校大学课程设置上目前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型就业教育教材,无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学科建设中创业型就业课程几乎是空白,即使有些高校开设创业型就业教育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陈旧,方法、途径单一,缺乏创业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教育等,一些学校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讲座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但只有少数高校把大学生创业型就业教育纳入到系统的学习和课程体系中。

2.2 创业型就业教育的师资条件不足

在高等院校创业型就业教育的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上,我国无论从教师的规模和质量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国外,创业型就业教育课程的专职教师大多都有创业或投资的经历,熟悉和了解企业的运营,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有积极开拓的精神,在授课中能够将自己的创业经历和经验和学生们分享,但在中国,即便在已开设创业型就业教育课程的少数高校中,授课教师也多是学术专家出身,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

2.3 创业文化有待进一步构建,缺少实践环节

创业型就业教育对于中国多数民众来说,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词,对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也知之甚少,甚至在教育理论界,创业型就业教育也是新鲜事物。因此,在创业型就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必然会遇到社会制度与社会心理的双重障碍[3]。

2.4 创业型就业教育创业基地缺失

创业基地是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的一个现实空间,也是任何类型创业实践必须具有的前提条件。由于高等院校的规模和教学条件限制,能够创建创业基地的高校几乎是凤毛麟角,学生缺少创业活动的平台,无法得到实际锻炼,难以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而在社会上,虽然政府部门开办了当地的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以及创业园区等,但这些创业平台需要较高的“门槛”,比如创业项目具有的科技含量,技术的成熟性,项目所需的投资额度以及项目的预期收益等,而这些条件明显会将大学生所开办的创业实践活动拒之门外,因此,学生空有创业激情所,却无法进行相应的创业实践活动,更是难以找到能够操作的创业基地。

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的创业型就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创业型就业教育理论与培养体系,迫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化。创业型就业教育任重而道远[4]。

3 培养创业型就业教育人才模式和

方法

高等学校由“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变,首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在于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树立创业教育的思想,把价值观从重眼前利益、分数、升学第,转变为注重长远利益、综合素质、个性发展、团队精神等价值观上来;为发挥大学生的个体特长和潜能为目的,培养事业开拓型人才,提出建立适合高等院校的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如图1所示),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尤其是创业精神的系统教育,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增强学生捕获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创造机会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人才[5-6]。

创业人才具体的培养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1)通过创业理论、创业案例分析课程和企业家讲座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冒险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包括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使用性等六种因素)。教育学生带着爱和信仰去创业,将创业看作最能吸引人的力量,是人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体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创业的艰辛和欢乐,培养开拓精神,磨炼意志毅力,积累经营管理的经验,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2)通过创业相关课程的教育和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提高学生对创业基本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提出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择业预测与指导》、《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开设《创业与创新管理》、《创业管理学入门》、《创业心理学》课程,以完善和构建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和技能;提出开设《项目管理技能》、《创业实务》、《团队训练》、《创业市场调查》等课程,以锤炼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其它课程则结合学生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提供相应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服务。

(3)改善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创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应更注重企业案例型教学,强化通识课为基础的专业教育,增加创业型就业教育相关课程的比重,拓宽学生知识面。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全面教育和培养,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采取更加具有创造性,能激发学生潜能和求知欲望的教学方式,引入讨论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完整的专题讨论报告书为主;部分课程采取实验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的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意识。

(4)通过创业实训课程和创业情景模拟训练,结合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创业的各种技能,如机会识别、融资、商务谈判、激励、团队管理等技能,培养包含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能力[7]。

(5)拓展实训基地。加强学生课外创业实践的引导,增加学生创业体验。在校内,建立了创新创业交流室、举行创富大赛、案例分析大赛、市场调研大赛等,每年不定期举行企业家讲坛。在校外,高等院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实训基地。有计划地送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实地锻炼,使其在实践导师的指导下了解业界动态,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亲历体验,感悟创新创业经验;与管理精英和创业楷模零距离接触,进行座谈、讨论等面对面的交流,这些创业实践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6)加强队伍建设。创业型就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培养创业型人才,对我院师资队伍提出挑战。一方面,要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骨干教师的事业心,培养较强的创业技能,通过保留职务、停职留薪等方法鼓励现职教师到创业一线锻炼,创建各种形式的企业单位;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可以在社会上聘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优秀的创业者以及一些技术创新的专家,聘请这些创业人才到学校的创业基地去兼职任教,充实学校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队伍,并将这些创业人才的创业经历和经验撰写创业方面的教材,提高对创业型就业教育的理论研究。

(7)推行新的考核制度。积极探索和推行创业型就业教育考试评价制度,建立以考核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考核内容体系,改变传统试卷内容和试卷形式,不再仅仅注重“学分”和学生试卷考试成绩,而是更加注重“能力分”,设计出高素质学生所应该获得的“能力分”数值和“能力分”结构。同时,积极推行核心课程的职业面试导向考核制度,譬如两次求职面试成绩可占考试内容的2/3,教学课程内容及方案设计占考试成绩的1/3[8-9]。

在政府、学校、企业、家庭、大学毕业生等主体的全面参与下,相信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型就业教育会积极、蓬勃的发展,通过政府职能部门所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高等院校积极把握社会的需求,努力建设好创业型就业教育,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樊铮钰.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9(3).

[2]姬道兴.浅析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和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7(23).

[3]刘彩生,李国峰.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探析[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4]刘效权,邢楠.高校应做足大学生创业教育“功课”[N].江南时报,2010-1-26.

[5]潘嵩.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

[6]李福华.创业型就业与创业教育[J].软科学,2000(1):60.

[7]唐家良.试论高校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4(8):118-120.

[8]吉兆麟.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1 (11):24-25.

谈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教育 篇4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现状

始于1999年的高校扩招, 为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提供了机遇, 但也带来了挑战。据统计,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以60~70万的速度增加, 且每年无法实现就业的人数也以2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因此,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显, 尤其是2008年全球化金融危机以来,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千家万户谈论的话题, 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 缘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突出, 大学生就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而言, 大学生就业教育起着引领、促进和服务等作用。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就业教育经验, 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现状实施就业教育。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就业教育虽不能在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困境和所有问题, 但它也是高校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积极应对之策。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形势下, 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原因比较多, 有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因素等原因, 这些问题和因素影响、制约着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高校自身工作实际,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应该是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的应然之举。

(一) 社会问题

一是专业冷热不均, 大学生就业率不平衡。二是学历矛盾。社会越来越需要高学历的大学生, 学历层次高, 相对比较好就业。三是就业信息问题。就业信息欠缺或不畅通的地区, 大学生就业率就比较低。四是政策问题。国家及各地区的一些就业限制政策, 也影响到部分大学生的就业。

(二) 高校问题

一是缺乏专业就业教育指导师资。目前高校就业教育指导师资多半是以前负责和从事就业工作的人员转岗来的, 缺乏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 习惯于向学生讲解政策问题, 而不善于指导学生怎样、如何“找到”工作, 就业教育师资指导队伍没有做到专业化、职业化。二是投入的人力和资金不足。一些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人力和资金上不能保证就业教育工作正常、深入开展。三是就业教育教材内容陈旧, 更新慢, 跟不上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工作需要。四是就业教育指导工作滞后。一些高校在学生毕业时才开展就业教育指导工作, 使毕业生仓促上阵。

(三) 大学生自身问题

一是大学生就业观、择业观问题。一些大学生就业、择业观念不切合实际, 要求高、理想化。二是就业心理问题。一些大学生在求职中受挫, 或感到就业有压力, 就产生恐慌心理。三是自身素质问题。一些大学生不注重全面发展自己, 综合素质和能力不强, 在就业中处于被动地位。四是求职技巧问题。一些大学生在求职中技巧欠缺或运用不当, 抓不住就业机会。五是诚信问题。一些大学生在求职中, 不注重信义, 缺乏诚信, 对自己的就业、前途以及高校的就业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应对之策

(一) 高校应对大学生就业的策略

1转变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观念

目前, 几乎每个高校都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与服务中心, 开设了“就业教育指导课”, 但还没有多少机构像国外高校那样把就业教育指导工作当成一门学科来研究。并且,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教育指导工作时间安排存在问题, 一些高校在学生毕业时才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工作。实际上就业教育指导应从学生一入校就启动, 把就业形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使学生尽早明确自己的努力目标和方向, 从而有目的地学习、锻炼各种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为顺利就业及将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样的就业教育指导才名副其实。

2针对市场需求, 调整专业设置, 拓宽专业口径

目前, 大学生就业以市场为导向, 这就要求高校要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必须主动开展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 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的变化, 及时调整专业, 改革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拓宽专业口径。在调整专业中, 对社会需求不大、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专业, 要根据情况减少招生数量, 或停止招生。另外, 要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当然, 高校在专业调整中, 不能盲目跟踪热点, 应对市场前景做出科学的分析和推断。

3确定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课为必修课

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选修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课, 并要拿到相应的学分。高校要为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工作配备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 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课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 内容要丰富,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我国现行的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 了解和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程序、方法技巧、注意事项以及相关法律知识。在就业教育指导中特别要对大学生加强诚信教育和就业心理健康指导。就业教育指导课的教学方法必须灵活多样, 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体会理论知识, 锻炼能力。通过参加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课的学习与培训, 使大学生能给自己的就业合理定位, 即给自己的就业、择业确定一个合理的、符合国家的政策和社会的需求, 又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择业取向。

4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 特别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一点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很重要。高校在提供优越的硬件设施的同时, 要实行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合理优化组合, 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摆在突出的位置。因此, 高校应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科学性, 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互动的力量,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证明, 善于学习、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最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5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之所以把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抗挫折能力相提并论, 是因为在纯粹理论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往往不能对挫折和失败有什么深刻体会, 只有在实践过程中, 遇到困难和不如意的事情, 才会产生失落感和挫折感, 在实践中对学生加强挫折教育, 就可使学生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同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这对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很有帮助。

6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网

毕业生不能充分就业, 一个关键的因素是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需求信息, 信息服务是最重要的就业服务, 信息化手段是最重要的就业服务手段。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 广开就业信息渠道,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服务水平, 是当前和今后高校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工作的着力点。高校应努力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信息网建设工作, 使大学生就业教育信息网, 成为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发布、应聘知识交流、成功经验介绍的平台, 使它真正成为学生求职择业的指南。

(二) 大学生个人应对就业的策略

1转变就业观、择业观

目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大学生就业步入了“大众化”时代。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 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不充足甚至短缺, 只能满足部分大学生在精英岗位上工作。这就要求绝大多数毕业生要认清形势, 及时转变就业、择业观念。不要一谈就业就奔着大城市、大单位去, 事实上, 效益暂时不佳、地理位置相对偏远、面向基层的单位, 人才比较缺乏。因此, 毕业生应积极面对现实, 及时调整心态, 缩小理想单位与现实单位的差距, 学会自己适应社会需求。同时, 面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生还要有自主创业的意识和勇气。

2勤奋好学, 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珍惜时光、勤奋好学, 既要学好专业知识, 又要了解和掌握其它方面的知识, 如写作、社会学、礼仪、法律知识等。只有不断拓宽知识面, 完善知识结构, 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 做到博学多才, 才能为自己的就业和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锻炼能力, 提高素质

大学生就业教育 篇5

与对策剖析

摘要:现阶段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陷于就业的困境,为了帮助女大学生走出就业的困境,深入分析这一社会问题的成因,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健全就业政策与法规体系,进一步消除社会上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扩大就业渠道,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女大学生也必须改变自身的就业观念,增加自信心,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等,对于帮助女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女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难度不断增加,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更为突出,为了解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深入分析这一社会问题的成因,从而提出解决这一难题对策,对帮助女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

1.1 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并限制女大学生的就业

首先,全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每年工作岗位缺口在1300万至1400万左右。其次,社会有效需求赶不上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速度,高校毕业生供求矛盾突出。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从2006年的413万增加到2010年的630万,加上历年

来未就业的大学生,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历史新高,同时就业环境也空前复杂,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本已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雪上加霜。

1.2 受传统文化观念影响,致使女大学生在就业在处于劣势

中国封建社会有几千年的历史,“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男权主义社会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社会性别理论暴露出传统文化观念对女大学生就业观念意识的滞后影响;传媒中的陈规性别角色定型,对女性消费人格、依赖人格的片面塑造,造成男性群体对女性社会参与的排斥,对妇女工作能力的怀疑,认为女孩没有多大的挖掘潜力。传统文化也消解了女性的主体意识,使女性在“我不能”的阴影下放弃了开发自我潜能的努力,使其生活领域更加私人化、附属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女孩处于两难境地,形成双重人格。一方面诅咒传统,一方面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传统的卫道士,如不善于张扬、宣传自己,压抑工作欲望。角色期待对男女的不同,使女性在事业和家庭间陷入两难。

1.3 国家劳动保障政策及法律法规不完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

我国的《宪法》、《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都对于保障女性的就业权有明文规定。《就业促进法》第三章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保障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女子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

规定女职工结婚、生育等内容。”在《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章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七条也有类似的规定。可在求职过程中,女大学生却经常遭遇性别歧视。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62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有67%的用人单位提出了性别限制,或规定女性在聘用期不得怀孕生育。其原因在于这些政策法规还欠完善,可操作性较低,对用人单位性别歧视不能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1.4 用人单位对培养女大学生的认识不到位

用人单位在女大学生的使用、开发、培养上,还存在着认识不够的问题。我国虽然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培养选拔女性人才的政策体系,但还存在着认识上的问题以及执行中的问题。主要有:女性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全社会真正认识,缺乏使命感和紧迫感;对男女平等国策认识不够,不能像对待其他国策那样认真落实;认为男女之间在智力上存在差异,女生不如男生能干,把女大学生的优点当弱等。这样用人单位过多看到女性的缺陷和不足,进而对女大学生的能力、事业心、责任感和吃苦精神抱有怀疑态度。这些认识上的问题不解决,将严重阻碍女大学生的就业。许多调查和事实表明,女大学生的能力并不差,岗位的适应性也强于男性,关键是使用不当,没有舞台。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2.1 不正确的就业观念影响女大学生就业

近几年,女大学生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校等大单位工作,并希望所去的单位名声好、效益高、生活条件舒适。

而目前,我国最需要人才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中小城市、艰苦行业和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型单位,部分女大学毕业生不切实际的抱着过高的期望值,这是导致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的女大学生求职缺少主动性,存在等、靠、要心理,以致耽误了就业;部分女大学生认为“工作好,不如嫁的好”,把人生未来寄托在婚姻上,也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另一方面,部分女大学生在校期间曾经有一些过失,或在专业、相貌、心理、家庭等方面有缺陷或不足,存在自我贬低的自卑心理,害怕用人单位看不上,对于中意的岗位不敢鼓起勇气,大胆应聘,缺乏主见,担心别人嘲笑自己,结果错过时机以致难以找到工作。

2.2 就业能力不足影响女大学生就业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与市场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更注重毕业生的事业心、吃苦耐劳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更加青睐复合型人才,但女生在校期间一般学习比较刻苦,成绩也较好。但过于看重学习成绩,不愿参加更多的文体活动,忽略了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缺乏竞争意识和冒险精神,且工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与男生存在一定差异。有的女大学生过于注重外表上的包装自己,期望以青春和外貌做筹码,从而忽略了自身修养和内在素质的加强,这种不良的意识影响了就业。

2.3 女生的生理因素影响就业

女大学生由于生理上存在的与男大学生的差异,特别是女大学生要生孩子,孕育生命的过程会给女大学生造成阶段性的体能下降、精力不足,在孕产期不但要中断正常的工作,单位还要根据国家福利制度担负补偿费用较高的成本,加上女性比男性要早退休5-10年,女性员工就要比男性领取更多的退休金,这些都不符合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宗旨,对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造成一定的影响。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

要提倡民主、文明、公正的性别文化,首先要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和偏见,形成有利于女性充分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特别是用人单位应当认识到女性的生育也属于社会责任,应该得到关怀和支持,而不应该成为就业的障碍。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应充分认识到女大学生的优势:女大学生具有更强的形象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强,做事细致认真,还有她们的事业心、责任心、吃苦精神也不差于男性。还有,在政策法规上,国家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保障制度,例如,通过国家给企业减免税收或由企业、保险业和国家共同负担女性生育保险等办法,建立起女性生育保障制度,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从而提高女大学生就业。

3.2 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就业岗位

解决就业难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扩大劳动力需求,从总量上缓解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

业岗位。据统计,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社会就增加100万个就业岗位。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采取有效措施,挖掘就业潜力,扩大有效岗位供给,以便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

3.3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调整专业结构,完善就业指导

(1)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根本因素。毕业生能否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毕业生素质的高低,在于毕业生能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学校必须在学生培养质量上下功夫,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力,以质量争市场,以高素质的毕业生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2)大力调整专业设置。目前一些高校依然存在着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盲目开办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失衡;另一方面对一些冷门专业没有及时根据市场调整招生人数,没有及时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导致了学生未毕业先失业。因此,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开设增加选修课比重,方便女大学生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有助于提高女大学生就业。

(3)完善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就业指导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与成才,促进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就业

指导工作,积极为毕业生“自主择业”提供服务。在内容上,要制订毕业生就业法规政策、收集职业需求信息、组织市场招聘、开设职业生涯培训、讲授求职技巧、跟踪市场、调查研究等,指导毕业生正确择业;在时间上,要改变过去就业指导仅限于学生毕业阶段才进行的做法,而是要从新生一入校就开始,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按照社会的需要,塑造和完善自我,并对其以后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认识。

(4)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女大学生不应该产生自卑心理,更不能够自暴自弃,应该认识到困难和挫折对于男性和女性都一样,是难以避免的,不要过分归咎为社会的歧视并由此产生各种抱怨,不应总是盯着灰暗面,而要多把眼光放在就业竞争力的阳光之处,要从用人单位的得益及用人单位实际情况这一较少讨论的角度去分析,调整自我培养的脚步,争取就业竞争的成功。传统的偏见也不能阻碍我们自立的希望。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学以致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调整好心态,不计较个人得失,付出之后,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收获的是更多的经历和成熟。培养心理调节和承受能力,保有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心理准备,着眼眼前,立足基层,调低就业期望值,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以自己的真才实学谋得工作岗位。这是当代女大学生应有的态度和精神风貌。适时调整期望值,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应该是更多的女大学生的明智选择。转变就业观念,采取

主动进取的姿态。

(5)加强有关女性职业培训方面的立法。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培训成为提高劳动就业能力、就业层次的一个有效途径。许多国家如日本、美国、德国等都将员工的就业培训纳入法制轨道,建立了完善的就业培训制度。改革开放后,我国也制定了相关的职业培训法规,然而那些法规多为原则性规定,尤其缺乏有关女性职业培训的立法。客观地讲,女大学生其劳动技能的增强,就业水平的改善乃至社会地位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引导、扶持,否则只能使女大学生在低层次的劳动环境中生存,从而人为地造成女大学生地位的沦落。

(6)鼓励创业,拓宽就业渠道。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强调,要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狠抓政策落实,努力营造“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制度化环境。各高校应继续组织实施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国家和地方项目,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强就业服务和对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政策扶持。各高校也要将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工作纳入就业培训总体规划,开展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实训,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的关键 篇6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610万新高,预计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继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2010年大学生就业面临挑战。在严峻的现实条件下,是否具备就业能力,成为大学毕业生能否就业的关键。

就业能力需求水平因学历、岗位不同而存在差异

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大学生就业能力包含知识要素、技能要素和态度要素。具体而言,知识要素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技能要素包括科学思维技能、自我控制技能、管理技能、理解交流技能和操作技能等;态度要素包括个人特征、意志品质和职业素养。在就业能力所包含的各方面中,企业对研究生的能力需求水平除个别项外,均高于本科生。这说明企业认为研究生比本科生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各方面更有竞争优势,因此对高学历人才有着更高的期望,对其能力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

企业普遍认为实际操作能力是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必须扎实掌握的,良好的職业素养和优秀的意志品质是完成工作的先决条件,不因学历不同而有差别。企业对管理类与研发技术类专业的毕业生的能力需求有所差异,这说明不同专业背景或不同工作性质的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上也不同。

企业、教师、学生对就业能力认知存在差异

在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上,企业和高校均认为“责任感”是最重要的要素,学生则认为最重要的是“自信心”。企业、高校和学生在最重要的就业能力要素上看法基本一致,只是次序略有不同。研究发现,实习经历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产生影响,进而就会影响到企业和学生对就业能力重要性看法的差异大小。分析表明,学生在企业实习时间越长,越容易了解企业更为看重哪些个人素质。

此外,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大小也会影响学生和企业间的就业能力认知差异。这就要求高校在日常的学生培养过程中,多设置与实际专业能力提升相结合的课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建立规范的实习制度,推动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增加对企业岗位的能力需求的了解;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企业信息,明确能力提升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重视就业和创业能力培养,对就业能力进行科学评价

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日益突出,学生就业状况的好坏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或专业的办学质量和培养效果。虽然毕业生就业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是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问题。因此,在评判高校办学质量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考察其毕业生就业能力状况。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我就业,而且可以带动他人就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创业除了应考察是否拥有商业机会和资源优势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拥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优秀团队,大学生本身的人力资源素质将是创业成功的核心要素。因此,高等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就业意识等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时,需要综合研究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满足就业时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调研设计出既符合专业发展规律又满足市场需要的各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按照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的分类体系将培养目标转化为能力标准,培养效果也应以能力标准的达成作为衡量标志。

高校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学生就业能力测量指标体系,通过应用性工具的开发,一方面帮助高校评价和跟踪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不断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分析自身优劣势,帮助学生和用人单位实现双向匹配。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采集和发布工作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人才服务机构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收集有效岗位需求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定期向大学生人才市场发布。明确的市场需求信号不仅能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而且将有效引导教育部门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教育部门应根据大学生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专业设置,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高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设计时要有市场需求导向,而目前很大的问题是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清晰的表达,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缺乏有力的人才规划和信息发布,没有明确的市场信号就很难指导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

以培养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我就业,而且可以带动他人就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创业除了应考察自己是否拥有商业机会和资源优势以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拥有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优秀团队,大学生本身的人力资源素质将是创业成功的核心要素。因此,高等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就业意识等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快速调整的国际分工、剧烈变动的经济格局,给各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我国高等教育如果不能较快提高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的能力,使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特别是创业的能力与素质上有一个大幅度跃升,我国将在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长此以往必将削弱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因此,以培养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改革,是解决大学生人才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效举措。

大学生就业教育 篇7

一、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的结合途径研究探析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 伴随着大学扩张运动的持续开展, 大学生群体的数量飞速增长, 大学生群体已经不再是天之骄子, 如果学生只是具备了相应的理论知识, 不注重对于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就很容易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 难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 甚至在一些情况下会出现大学生群体找不到适合自己工作的情况。

在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 通过开展思政教育和求职教育有机融合的教育方式, 有助于在进行高校教育的过程中, 从大学生群体的实际特点出发, 有针对性的进行对大学生群体的综合教育, 才能够保证大学生群体真正的能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求职过程中去, 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完善的价值观和求职观。由此可见, 高校的思政教育和求职教育有机的融合, 有助于大学生群体在接受思政教育的过程中,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求职观, 为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的结合过程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求职教育有机融合的过程中, 关键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育融合的融合原则。具体来说, 在进行思政教育和就业教育有机融合时, 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大学生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情况。如果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就难以发挥出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应有的作用。因此, 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都应该在充分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实际特点的基础上进行, 使得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之后能够满足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 为大学生的求职过程提供帮助。

同时, 在进行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过程中, 要充分意识到,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工作是涉及到多方面的教育工作, 不仅仅要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 还要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求职心理, 让大学生群体真正成为一个对于自身行为有着明确认知的全面综合性人才。因此, 在进行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过程中, 要充分重视到大学生群体的全面成长教育, 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

三、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的结合途径探析

首先, 可以在进行思政教育和求职教育融合过程中, 加强对大学生个性特点的考察。具体来说, 高校思政教育和求职教育融合的过程要和大学生的实际特点调研同时进行, 并在思政教育和求职教育融合的过程中, 将大学生群体个性特点纳进教育过程中来。同时, 通过在思政教育和求职教育融合过程中添加有针对性的个性定制, 可以帮助大学生完善自身的求职观和价值观, 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求职观念。因此, 在思政教育和求职教育融合过程中, 高校应当在充分考察大学生群体实际特点的基础上, 不断进行思政教育和求职教育融合方法的研究, 促进大学生群体健康求职观念的形成。

其次, 要充分意识到大学生群体年龄已经在十八岁以上, 对自身行为有清醒认知。因此, 在思政教育和求职教育融合过程中, 要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求职法律知识普及, 让大学生群体意识到遵纪守法是求职的根本保证。同时, 在思政教育和求职教育融合过程中还要融入法律的基本内涵知识, 让大学生群体形成健全的求职观念, 让大学生群体在充分意识到求职过程中要履行的基本义务。

最后, 还要充分的意识到帮助大学生群体建立全面的求职观念的重要性。综合起来看, 思政教育和求职教育融合过程中, 要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求职观的同步培养, 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良好的求职品质。同时, 大学生群体在接受思政教育和求职教育的过程中, 要认真学习思政教育和求职教育所涉及的基本内容, 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和求职观, 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和求职教育融合效果的提升, 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完善的求职观和价值观。

结语

综上所述, 为帮助大学生群体在求职过程中充分发挥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这就需要在大学生群体的求职教育和思政教育过程中, 充分考虑到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个性特点, 并有针对性进行思政教育和求职教育的有机融合, 保证思政教育和求职教育的融合过程可以满足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 并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求职观, 为大学生群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成功求职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只重视理论教育的传统教育方式开始逐步显现弊端, 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群体综合素质难以满足企业需要, 导致了大学生群体“就业难”问题。因此, 高校在思政教育过程中, 不仅要注意对大学生群体政治理论素养的培养, 还要充分结合就业教育的基本原理, 帮助大学生群体在接受思政教育的过程中,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求职观,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及群体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就业教育,结合途径

参考文献

[1]倪娟.新形势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思考.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 (1)

[2]张莉.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改革与开放.2011 (14)

[3]刘颖.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 (04)

[4]刘光英.高校构建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的思考.中国农业教育2013 (05)

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探讨 篇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 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 大学生的职业观念发生了变化, 尤其是当许多大学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时, 人们对于当前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教育问题提出了质疑。

1加强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意义

1. 1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方向

随着我国法治化建设的不断深化, 大学生创业就业机制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样的变化给当前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给予了大学生选择创业就业的自主性。为了促进大学生更好地适新的工作以及能够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 应该协助其树立起相应的法律意识。使大学生在进行创业就业过程中, 能够依法办事, 并且利用自身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来抓住机遇, 获取到更多的发展, 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1. 2增强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无论从市场层面还是从人才层面都存在着非常激烈的竞争。社会需要更多具有专业技能、工作意识强的优秀人才。因此, 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 不仅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创业就业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 还能够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创新思维, 促进大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成为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针对不同阶段,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就业教育, 提高他们创业就业能力, 有效地增强其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1. 3促进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大学生在学校如果接受到了规范的创业就业教育, 可以让其能够进入工作岗位或者进行创业时, 更好地利用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 来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不同问题。让其能够认真严格地要求自己, 用自己在高等教育中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来为社会、企业提供服务。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因此需要更多的具有较强专业知识以及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当前的大学生是我国建设力量的主力军, 只有让其能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正确的服务意识, 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全社会的稳步发展。

2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效果的对策

2. 1改变教育形式, 实现多种教育资源的整合

当前许多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过程, 呈现教育单一的问题, 学校方法应该引起重视, 并且在开展教育活动时, 不断地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来进行教育。比如: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市场形势分析研讨会, 对当前的市场经济进行分析, 并且可以把一些社会精英以及创业成功人士邀请到学校进行汇报演讲, 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在市场经济分析引导下, 形成正确的就业观以及创业观。这样的教育模式, 转变了单一的课堂教学的形式, 让学生不仅对相关的创业就业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 还可以通过具体的市场经济分析活动, 来确定自己所需要进入的行业前景, 或者选择创业项目的可行性。

2. 2加强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

对于高校已经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教育队伍, 要加强对其的管理与培训。要真正意义上让这支教育队伍的工作人员转变成相关知识领域的专家。能够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理论知识以及市场行情非常了解, 并且能够针对新出台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进行收集整理。同时要强化其工作人员对大学生创业就业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把大学生创业就业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法传授给大学生, 不仅增强了大学生解决创业就业问题的能力, 还提高了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服务意识。

2. 3为大学生创造创业就业教育的社会氛围

从当前许多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工作来看, 依然还是建立在一个各自为营的状态。整个教育体系在一定层面上缺少了与社会进行合作交流的氛围。因此, 建议高等院校相关的管理部门, 应该加大与社会机构之间的合作, 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成效。比如, 学校可以与其他学校进行联合, 组织老师以及辅导员对企业进行考察; 相互之间进行创业就业知识的交流, 提高教育工作人员的创业就业知识的专业化、系统化、实践化; 针对学生来模拟相关情景, 让学生在情景模式中把所了解到的就业创业知识进行实践, 以便在今后的创业就业过程中, 能够更好地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3 结语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同时也是法治社会逐渐完善的阶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引导大学生充分有效地创业就业, 是当前高等教育育的焦点问题。这是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要让当代大学生在一个良好地教育体系中, 成为祖国建设的主力军, 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摘要:当前我国就大学生创业就业环境中, 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但是对于相关的创业就业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在大学生创业就业中所出现的不同类型的问题, 导致大学生无法正确地面对。因此, 在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中, 应该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就业思想观念, 让其对创业就业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建立起应该具备的意识, 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赵凤鸣.大学生灵活就业的法律思考[J].山东纺织经济, 2009 (1) .

[2]高祥忠.大学生就业法律盲点及预防[J].法制与经济, 2009 (12) .

大学生就业与教育异化 篇9

目前, 中国出现的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要面对的问题。中国大学生就业难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与社会大环境分不开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整体的社会结构处于调整过程中, 原有的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化, 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就带来了就业难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这种矛盾更加突出。一部分原本可以为大学毕业生预留的工作岗位, 在这种形式下被第一、二产业调整过来的劳动力占据, 客观上就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这是一个必经过程。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使得中西部落后地区无法吸收更多的劳动力, 也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前去就业。加之中国的人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高校毕业生合理流动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是客观上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非本文探讨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最为主要的原因。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与社会需要不可分割的, 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所具有的, 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明显或隐含需求能力的特性的总和”[1]。即高等教育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 是评价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2]。以此标准来看,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实现规模发展的同时, 高等教育的质量令人堪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说明当前高等教育的声誉和公信力已受到社会质疑, 可以说, 中国高等教育在实现数量发展的同时, 代价是质量的下降和声誉的降低, 无论是本专科还是研究生教育阶段教育质量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问题。高等学校的本专科教育竟然延续了中小学应试教育的路子, 一些高校以升学率定学校教育的质量高低, 专科院校以升入本科人数、本科院校以考上研究生人数为标准。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升学课程上, 而本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却无暇顾及。

一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好坏与学校是否有特色是分不开的, 学校是否有特色不是学校自己说了算, 也不是政府说了算, 而是用人单位和社会说了算, 只有用人单位认可, 社会认可, 才是真有特色。就以对师范生来说是基本功的“三字一话”———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来说, 有多少学生能够自信满满地说自己过关了?难怪招聘人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场面, 一个师范毕业生试讲时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潦草的粉笔字没写几个粉笔已断了几支。也许有人会说, 总要给人时间给人锻炼的机会, 可是一个已经接受了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专业教育的大学生, 又有多少用人单位愿意并容忍再给你更多的时间去验证你能否胜任现有的职位?难怪很多用人单位明确表示愿意要有工作经验的而不愿意要应届大学毕业生。从这个意义上说, 目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结构性失业正是由于大学的教育质量的制约引起的。

也有学者找寻就业难的原因落脚在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上, 认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从业观念与社会需求有偏差[3]。盲目追求热门产业和跻身大城市就是大学毕业生从业观念偏差的一种表现。中国经济发展结构地区性的不平衡使得多数大学生希望留在沿海的大城市就业, 而人才相对不足的西部、内地则难以受毕业生的青睐。只有不到3%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到欠发达地区或农村[4]。在机关与企业的选择中, 考公务员成为大学毕业生的热门。这种结构性的就业难问题会由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有偏差而会更加严重。

二、教育异化难逃其咎

“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我们应当忏悔”[5]。为什么?因为无论是从高等教育质量还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偏颇, 都可以归结为一点, 教育异化。即从根本上来说, 教育异化是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教育异化, 简言之, 教育失去了其本原的意义。教育的本原意义是帮助人计划他们自己的生活, 使个人更充实、更有价值, 生活更幸福, 使人的生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现代教育却背离了这一本原目的, 它不仅没有解放人, 使人获得更多的幸福, 反而使人受到更多的压迫。

所以, 在告诫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时, 最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当前就业难的原因, 是我们不愿意触及的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那就是长期以来的教育异化。高等教育质量为何堪忧?大学生为何会有如此难以转变的就业观念?这与教育异化不无关系。人创造了知识, 并从知识中获得自由和解放。然而, 当今的教育, 知识不但没有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和解放, 相反, 却成为制约学生发展的权威。当代教育异化的突出表现是教育的过分功利化, 特别致力于解放人的物质欲望, 实用与效率成为当代教育追求的理想。我们的教育者们时刻不忘告诉学生上学读书就是为了求职, 能在大城市有个“好工作”。求职没有错, 求职也是教育的功能之一, 但是如果把这一单一的功能当做教育的本质, 就会使人陷入分裂状态, 出现教育异化。结果是教育的反社会化, 即一定时期学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的实际结果与一定社会需要达到的目标相背离。当前最大的一个现实就是, 我们多年辛辛苦苦培养出来大学毕业生却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更谈不上幸福地生活。这是教育的异化, 也是教育的不幸, 更是当代大学生的不幸。接受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学校教育, 却不能在社会中找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之所在。

试问我们是否追问过这样的问题:自己的学生走上社会以后的生活幸福吗?我们给予学生的教育对其生命质量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可以毫不客气地说, 一个学校, 如果没有这样地问过自己, 就不是一个好学校, 无论升学或就业率有多高;一个老师, 如果没有追问过这样的问题, 就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 无论其资历有多深;一个家长如果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 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所以, 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虽在高等教育中表现出来, 但问题不仅仅出在高等教育, 而是包括我们从一开始接受的所有教育之中。

国情告诉我们, 要想日子过得更好些, 从乡村进入城市、由农民身份变成城里人身份成为许多人的梦想与追求 (不仅是居住地的变更) 。几乎每一个从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父母这样的教育:只有考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考上大学留在城市, 找到个“好工作”, 这与农民工进城打工居住在城市的那种“城里人”身分认同感是不同的。一种要坚决走出农村进入城市生活的欲望激励了多少农村孩子发奋学习, 考上大学, 步入城市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知识改变命运”就演变成了“考学改变身份”。这时, 我们的教育就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把受教育者引进城市、引进“好职业”的角色。城市人同样会想方设法地保住自己城市身份并以求过更好的城市生活, 途径就是考入更好的大学, 留在更大的城市, 从事更好的职业。因此,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 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异化。

三、消解教育异化是根本出路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其生存之本。大学生身上凝聚着巨大的人力资本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如果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 不仅影响其自身的生存发展, 而且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不仅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而且也将打击家庭和社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热情, 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及贫困家庭。消解教育异化是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长远的、根本的出路。

消解教育异化, 离不开社会。但作为一名教师, 我更愿意从教育领域找寻出路。首先, 我们的教育要改变被动地去适应社会的思维方式, 教育要敢于而且要善于超越我们这个现实社会, 引导社会向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正像社会形式经常落后社会经济的现实一样, 教育可能长时间地再现过去的社会状态, 或者相反, 教育也可能预示着某些新的社会状态并加速它的变化。”[6]这表明, 教育可以发挥其预见性、前瞻性的功能, 培养创新型人才, 推动社会发展。要求教育要具有超功利的特质, 把教育价值取向定位在培养理想的“高素质人”上, 兼顾个人、国家与社会的利益。高素质的人应该具有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现代大学教育应该包括专业方面的教育和人文方面的教育。其次, 大学教育要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人所面临的世界是一个流变的、生生不息的社会生活世界, 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与社会进行交往、与他人进行交往, 正是在这种交往中获得了人之为人的肯定。大学教育只有关注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大学生的生活, 关注大学生真实的、具体的、完整的生活, 才能真正使学生与社会相融合, 成长为社会所需求的人才, 为就业铺就更宽广的道路。最后, 面对教育异化问题, 教师自然不能推卸责任, 尤其是高等学校的教师。我们决不能把一切责任归咎于家庭和社会。在重视教育的今天, “教育作为一种饱含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人文关怀的领域, 本身就具有伦理意义。如果它不关心学生的存在和生活的意义以及生命的价值, 还能有什么更值得去关心、去关注和关怀呢?”[7]高校教师应当从自身反思, 改造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以更多的精力关注大学生的生活, 更好地培养出理想的毕业生。我们施教的对象是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 他们处于先进文化的前沿、走在时代的前列, 一方面愿意接受新鲜事物, 另一方面生活视野、人生阅历有限, 人生观、价值观不稳定等。在大学所接受的教育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未来的做人、求知与求职。引领学生学会做人应是高校教师的不懈追求, 在这种努力中, 我们将得以更接近教育的本真目的, 消解教育异化, 为大学生就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顾明.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质量的多样性[J].中国高等教育, 2001, (19) :17-18.

[2]焦红光, 孙玉霞.再议高等教育的内涵[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11) :20-22.

[3]吴蔚.记者调查: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J].教育与职业, 2006, (7) :34-36.

[4]徐琳.大学生当理性择业[J].中国劳动保障, 2008, (3) :30-31.

[5]徐平利.教育的陷阱[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08.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83.

大学生就业与自我教育 篇10

一、自我教育及其心理机制

自我教育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是相对教育而言的。什么是自我教育?一般有狭义和广义的理解, 前者是指自己促进自身品德发展的活动, 即主体有意识地把社会的道德规范或自己主动提出的道德目标转化为道德品质的自我完善活动, 后者是指自己促进自身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活动。本文从广义的概念出发, 研究大学生就业与自我教育的内在逻辑。据此, 我把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界定为:大学生有意识地、自觉地根据社会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和个体自己所作的社会定位, 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加强学习, 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 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使自己不断完善、顺利就业的一种教育活动。这种释义, 一是强调了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二是注重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社会适应性。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从理论上, 而且有利于在不断变革的社会中积极进行自我教育, 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自我意识是自我教育的心理基础, 是人特有的意识形式之一。“在最一般的意义上, 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 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1]这是一种社会心理学释义。在一般心理学中, 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 也即对自我的意识, 简谓‘我’对‘我’的意识”。[2]诸如此类的解释有很多, 无论表述形式如何, 都离不开“我”和“社会”的内在关系。综合心理学上的解释, 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自己, 对自己的生活, 以及对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和态度, 是个体把自己作为个体研究的心理过程。自我意识是一个由若干心理因素构成的复杂心理系统, 其基本表现形式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等, 它们在自我教育中各具不同的功能, 都是不可缺少的。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先导, 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动力, 自我调控是自我教育的应变机制。自我教育的进行就是在自我教育目的的导航下, 从自我认识开始, 经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等心理机制的作用, 推动自我教育各个环节的顺利实施而实现自我教育。

二、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就业主体性的根本体现

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重要旅程, 影响着大学生今后的顺利成长和发展;它关系到国计民生, 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 国家和政府应注重大学生就业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大学生就业, 另一方面, 大学生自己必须加强自我教育, 积极而创造性地适应就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自己一定要学会统整主客观因素, 使主观适应客观, 客观服务于主观, 实现自我就业价值的最大化。

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提高人们对大学生就业重要性的认识, 积极采取措施, 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必要的条件。首先, 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本构成, 不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势必会造成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 每年的高校毕业生规模日益扩大, 据统计, 我国201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80余万人, 比2011年增加20万, 再加上没有实现就业的且需要就业的往届毕业生, 预计目前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1000万人, 宏观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如果按每人每年创造2000元的价值计算, 一年就是4000个亿, 但是这些价值并没有完全实现。这些人通过革新、发明, 将创造更大的价值, 照此计算, 人力资本的浪费不堪设想。其次, 失业将导致大学生严重的心理失衡, 再加上“富二代”、“官二代”所引发的就业不公, 在失业保障和救济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 更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我国政府高度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党的十六大就明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十七大把“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的重要内容, 提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而且在这种战略性思想的指导下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就业政策, 如2009年1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2009年3月出台的《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 2009年6月出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的通知》, 2011年5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等等。这些政策越来越明确了我国政府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总体思路, 即“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和骨干企业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3]其中引人注目的一项举措是, 国家对大学生创业贷款额度有望从原来的5万提高至10万, 财政按照10万给予贴息。“如果是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的话, 原则上一个人给10万”。见习学生的生活补贴标准有望根据物价, 以及当地经济状况来合理确定。[4]

但是, 大学生仅仅依靠外力解决就业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努力提高就业的自觉性。理查德·安德森在其所著的《无往不利》一书的开篇中, 这样形象而精彩地论述:“如何规划你的人生完全由你掌握。就如同你如何看待半杯水:它是半满还是半空, 完全由你自己决定。”国家、政府和社会力量为解决创造必要的条件固然重要, 但大学生如果缺乏就业的自觉性, 不理性分析就业的现实, 不主动提高就业的素质, 不整合主观和客观条件, 而是一味消极等待、观望或者怨天尤人, 那么再好的条件也无济于事。更何况,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由于经济发展的有限性, 各种社会条件的不成熟, 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 特别是近年来正在经受世界经济低迷的考验, 因而所创造的就业条件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大学生。国家认同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素养, 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知识分子群体, 担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是带着大学的精神走向社会的, 延续和发展大学所给予的滋养是其应有的人生抱负。接下来, 大学生要做的必然是进一步社会化, 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 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强化自我教育, 提高自己的就业素养和水平, 积极就业和创业。这是一种国家和个人共赢的事业, 何乐而不为?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和自己的主人。

三、自我教育的实践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也是人生发展的常理, 但自我教育并非轻而易举。在现实生活中, 自我教育如同“抽烟有害健康”, 人们口头上说得多, 实际上并没有身体力行地履行。这是我们必须检讨的。21世纪的大学生务必总结教训, 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科学地强化自我教育。

(一) 明确自我教育的目的。

人类的任何教育都必须在教育活动之前勾画出教育的蓝图, 才能使教育具有预见性。现代大学生要把自己打造成具有高级智慧和远大抱负的人, 就必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充分完善性格, 成功塑造高雅气质和坚强人格。这是理想的自我, 而理想自我是根据现实自我确定的自我新形象, 两者构成了自我教育的基本矛盾。自我教育正是通过这对基本矛盾的不断运动、转化达成自我完善。大学生应根据自我现实和客观要求, 确立行之有效的自我教育目标, 坚定自我教育的方向, 激励自己, 减少奋进中的盲目性。

(二) 提高自我认识水平, 深刻解剖自己。

人是富于理性的, 是自我认识的主体。大学生面对现实自我与新的人生的尖锐矛盾, 如何直面?第一步便是认清自己。认识自己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国古代的思想家老子曾说:“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古希腊的哲人们很早就把“能认识自己”看成是人的最高智慧。从心理学的观点讲, 个体有意识地认识自己以获得“自知之明”, 是符合心理卫生原则的。个体进行自我认识, 其目的在于认清自己的缺点、特点和不足, 从而定位人生坐标。邹韬奋说:“自觉有何长处, 便当极力保存而发扬光大;自觉有何短处, 便当极力避免, 而更加发奋有力。”[5]

自我认识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心理条件, 它能使个体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扬长避短, 发挥个人专长。大学生必须不断认识自己, 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突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与时俱进, 不断打造自我形象。美国文学家富兰克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他正是通过有计划的、连续不断的自我认识, 发现了自己有许多缺点和不足, 然后持续地进行自我监督、管理和矫正, 克服自己身上的弱点, 使自己从一个普通的印刷厂学徒工成长为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6]

自我认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 一个人要想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古人云:“知人难, 知己更难。”这是因为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究竟如何开展自我认识呢?从自我认识的内容来看, 大学生要主要进行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及其关系等方面的认识;从自我认识的原则讲, 大学生应坚持实事求是、理论指导、以人为镜、动态性和实践性等原则;从自我认识的方法看, 可以采用内省法、心理测验、读书法及正确对他人评价等方法。大学生切忌因看到自己的优点而妄自尊大、孤芳自赏、自以为是;也不能因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而妄自菲薄、自暴自弃。事实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只有科学地、全面系统地展开自我认识才是正确的态度;只有以挖掘自己的长处为主, 才能不断形成自我发展的动力。

(三) 正确评价自我, 树立就业的自信心。

一个人的成功, 不外乎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社会承认了个人的价值, 并赋予个人相应的报酬。二是自己承认自己的价值, 从而充满信心, 对生活产生充实感和幸福感。遗憾的是, 人们往往只关注前者, 而忽视后一种含义对人的影响, 认为只有得到社会承认、他人尊敬时, 才算度过了成功的人生;只有在鲜花和掌声环绕自己时, 才算到了成功的时刻;仅仅自己认为成功, 不仅没有意义, 而且有自夸的嫌疑。

其实, 一个人在对自己有较高评价并认为自己一定成功时, 才可能真正成功。自信心是成功的精神支柱, 源于自我评价的积极效应。所谓自信心, 就是一个人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作用。自信是成功最重要的前提和条件, 自信是成功的发动机。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波兰物理学家居里夫人说:“我们必须有恒心, 尤其要有自信心!”世界知名人士比尔·盖茨, 就是凭借自己的胆识和超凡的自信, 连大学都没有读完就走出校门开始闯天下, 这一创举不仅使自己获得了创造性发展, 更重要的是给世界创造了财富, 成为一个誉满天下的世界公民。大学生也许成不了大家, 但可以从这些成功大家身上汲取自信理念的滋养, 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积累和训练自信心, 帮助自己度过成功的一生。

相反, 如果一个人失去自信, 觉得自己的生命没有价值, 那么怎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并最终得到社会的承认呢?中国有句古话叫“哀莫大于心死”, 说的就是人没有自信心, 精神垮了, 一切就完了。在现实生活中, 有许多人因缺乏自信, 终日浑浑噩噩、自甘堕落, 结果庸庸碌碌、无所作为, 失去了人生华章, 甚至表现出与社会相悖的行为, 为社会所难容。

大学生一时就不了业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失去自信。大学生要学会自我价值判断, 树立就业的信心。要以肯定性评价为主, 多看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多想自己开心的事。相信自己能行是树立自信心的起点。每个人的长处和优点都是信心的基础、力量的源泉。每个人都有开心的事, 开心的事就是成功的事、信心的产物、力量的结晶。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别人行我也行。大家都是人, 都有一个脑袋、两只手, 智力都差不多, 只要自己努力, 就一定能就业。

(四) 学会自我调控, 展现人生风采。

1.人生有许多坎坷, 如何迈过去, 走向人生的彼岸?取决于每个人的心态。大学生失业或一时不能顺利就业, 是大学生走出校门的第一个严峻的人生考验:在大学时的美好愿望被打得粉碎。逃避是没有任何出路的, 唯有正视挑战、积极进取、迎接挑战才行。首先, 大学生要自觉转变就业观念。就业视野不能局限在已有的行业, 要树立路靠自己走, 靠个人创业的新观念, 善于在困境中寻找新的出路;要改变“一业定终身”、不愿改行的观念, 应面向所有的就业岗位, 增加自己择业或创业的机会;要走出所谓稳定可靠的就业观念, 树立只有社会认同、市场需求才能创造价值的新观念, 不论行业何种性质, 都是可靠的;要转变人人就业的观念, 树立岗位靠竞争, 以能力求生存, 以素质求发展的观念, 使人人都有紧迫感、危机感。当然, 正确的认识不一定保证就业的成功, 但是, 不正确的认识肯定会导致就业失败, 或停滞不前, 或故步自封。因为没有正确的认识, 就算用尽各种良方妙法也徒劳无益。

2.坚持正面积极的态度, 抛开旧包袱, 保持开阔的胸襟。失业或不能顺利就业, 意味着自己对社会发展不适应, 但“失败是成功之母”, 连负面的影响都能带来自我价值实现的鼓舞, 那正面的影响就更能发挥其作用。所以, 大学生要善于取长补短, 并经常鼓励自己:我能行。失业或不能顺利就业, 意味着过去的那一套行不通了, 必须尽快抛弃, 到新世界中寻找人生的春天, 想象新的人生会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增进自己的知识技能, 自己会变得更有竞争力;自己将会创造更高的人生价值, 等等。放弃已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 的确不能等闲视之。一个人要在人生旅途上不断前行, 早晚会面临重大关头要抉择放弃, 很多人就是因为不能或不愿承担痛苦, 不想放弃无法保留的过去, 以致无法度过危机, 也就无法享受重生的乐趣。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才能保持开阔的胸襟, 面对纷繁复杂的就业需求。

3.培养耐心、磨炼意志、学会应变。无论是打破旧习惯, 还是适应新事物, 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也不是朝夕之功、一蹴而就的, 从起始到成功必须经历一个过程, 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急于求成, 欲速则不达, 要辅以耐心和毅力, 面对失败不气馁, 取得胜利不狂妄, 始终保持心理的健康状态。但是如果缺乏灵活性, 一味地墨守成规或者沉溺于行不通的新方法中, 就会一事无成。

首次把飞机送上天的美国人莱特兄弟, 面对19世纪西门子、赫尔姆霍茨等科学名流的“飞机不可能上天”的断言不信“邪”。莱特兄弟没有上过大学, 凭借业余刻苦自学成才。他们思想活跃, 勇于探索未知领域:首先仔细观察揣摩各种鸟的飞行动作, 然后运用数学和空气动力学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研究试, 历尽艰辛, 终于获得了成功。论学识和才智, 西门子、赫尔姆霍茨等科学名流并不比莱特兄弟差, 为何这些大家未能使飞机上天而莱特兄却成功了?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面对任何问题, 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 坚持不懈, 灵活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 才能把握任何成功的机遇;即使犯了错误, 也要从错误中学习。

4.积极寻求协助。自力更生的品质固然可贵, 但自力更生不是单枪匹马, 而是有条件的。“天时、地利、人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中“人和”尤为重要, 套用现在的时尚语就是“团队精神”, 就是拥有一定的人脉资源。《学记》有言:“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大学生就业者孤军奋战, 则孤掌难鸣。从根本上讲, 寻求协助是人社会性的重要体现, 是市场经济的需求, 也是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人生之道。

(五) 加强业务修养, 提高就业能力。

大学生失业或不能顺利就业,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业务方面不足或者缺乏岗位需求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能力, 特别是缺乏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这里论及的“业务”, 并不是传统认识的狭隘专业化, 而是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专长。大学培育了大学生, 但并不是一学定终身, 走出大学校门就万事大吉了。学习是一种终生事业, 大学生务必坚持学习化社会的理念, 进一步系统地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学会在工作中、生活中学习, 甚至在错误中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社会适应力。21世纪, 人类学习的警钟长鸣:不学习, 不会学习, 势必为时代所淘汰。

总之, 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 首先应明确自我教育的目的, 以保证自我教育的方向, 增强其自觉性。然后, 协调运行自我教育的机制, 构建自我教育的生态模式, 不断推进大学生的就业事业。

参考文献

[1]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编.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89.

[2]黄希庭主编.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119.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EB/OL], 2009.

[4]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就业与收入分配司.2011年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与建议报告.2011.

大学生就业教育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家庭教育 高校教育 联手

近年来,大学生休学、退学现象不断增多,大学生自杀、自残、凶杀等现象时有发生。从2002年初发生的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到2010年药家鑫故意杀人案,再到2013年复旦大学投毒案,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关注。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大学生怎么了?为防止此类事件发生,各高校纷纷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回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方法大多是强调学校、学生怎么做,强调学校、社会对学生的责任,而忽略了家庭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项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大学生虽然远离父母,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终身学校”,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品质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学校教育是相互补充的。目前大学生出现的新问题,不是高校单方教育可以解决的,需要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起手来,共同做好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高校教育“联手”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的片面

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得社会形成这样一个思维定式:学校抓学生分数,家长管学生吃喝,学生上了大学就轻松了,不用像高中那样拼命学习,家长对学生的管教也应放松。从小到大,学校、家长更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对思想政治教育并不重视,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社会生存能力培养等方面。进入大学后,学生面临自我管理的挑战,如果不能及时适应新环境,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学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心理问题等。面对学生产生的问题,一些家长会将责任推给高校,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学生暴露出的问题也并非都是进入高校后产生的。目前的传统思想认识无形中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家长教育水平的限制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校和家长通力合作,但现实是,很多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教育水平有限,在教育孩子上表现得力不从心。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内容涵盖范围非常广,包括德、智、体、美、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这些都是学生成长进步不可或缺的。但受传统教育理念和家长知识背景的影响,家庭教育内容较单一,家长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上大学后不能很好地适应自我管理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溺爱,过分严厉,过度放纵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自暴自弃,缺乏责任心等坏习惯,进而导致人格不健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家长的教育水平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局限,家庭教育要实现完美的教育效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来加以改變。

(三)教育导向的偏差

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产生了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使一部分学生逐渐淡化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此外,家庭教育方式不科学,家长为了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只会运用物质奖励的办法,导致现在的大学生更加重视物质上的满足,而轻视精神的丰富,个人主义滋长,道德观念错位,奉献意识淡化,严重影响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大阻力。所以,教育的导向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四)教育理论的不完善

在家庭教育和高校教育“联手”工作中,教育理论的指导非常重要。目前,我们虽然在中小学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理论还不成熟,没有健全的理论体系。

(五)高校与家长沟通不畅

大学生源来源广泛,家校距离远的现实,客观上导致了高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困难。另外,自我国实行大众化教育体制以来,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专职辅导员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事务性管理逐渐成了学生工作的主要形式,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的时间越来越少,感知学生思想问题的敏锐性日益减弱。加之目前整个高等教育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持续、有效的沟通交流,造成的现实情况就是学生违纪,退学,或者出现突发事件后学校才与家长联系,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影响了教育效果,对学生成长、高校的教育质量等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高校教育如何“联手”家庭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起高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高效、互动的运行机制,才能获得系统效益,才能有效实现教育目的的综合效益。

(一)高校努力方向

学校教育具有主导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一是学校要做好引导工作。学校要主动和家庭联系,将家庭教育纳入学校工作日程中,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来加深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如设立家长访校日,定期开办家长座谈会等,向家长通报学校的教学情况、教学环境和教育方法,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强化家庭教育的针对性;还可以有效利用新媒体资源,如网站、微博、论坛、贴吧、微信、QQ群等,及时发布校园信息,向家长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搭建学校和家庭双向交流的平台。二是学校要牢固树立“德育为先”意识和全员育人观念,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达到和谐统一。三是学校要站稳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开设思想政治、道德修养以及形势与政策、法律、心理教育、公关礼仪、职业指导等课程,形成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攻势。四是要加强理论研究,为实践育人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以专家学者、指导老师和学生骨干为主体成立研究队伍,密切关注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为实践育人提供工作指导和决策咨询。

(二)家庭努力方向

家庭教育具有情感性、亲和力和互补性特点。一是家长要转变重智轻德的家庭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自觉加强对子女的教育。二是家长要主动学习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用成熟的理论知识教育子女,做到以理服人;同时要更新教育观念,适应现在子女所处环境的发展变化。家长应注意教育方式,要有合适的期望值,不要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否则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造成心理问题的发生。三是要形成民主的家庭氛围,要尊重学生的想法,相互信任,平等相待,切忌“一言堂”,帮助孩子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形成自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建立学校与家庭的互动机制

要努力探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思想、方法和谐统一的支撑点,以及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為此,一是要畅通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渠道,比如请家长通过听课,参加主题班会,观摩学生活动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交流与了解;二是要开办“家长学校”,开设家庭教育讲座或论坛,传授家庭教育的知识,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三是要举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安排家庭教育效果显著的家长作专题发言,介绍经验,让家长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四是家长应主动积极配合和支持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主动与学校联系、沟通,加强信息交流,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之,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家庭和学校一定要形成合力,强化两者相辅相成的教育理念,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家庭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学校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教育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黄文静.家校共育——发挥“9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作用新思考[J].高教论坛,2013(03):23-26.

[2]刘伊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家庭教育研究[J].理论界,2013(08):192-194.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4]张黎.在高校继续教育中提升家庭教育功能[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2):115-116.

大学生就业教育 篇12

我国各个高校为了能够使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制度改革时,提高自我的竞争力,所有学校都对即将面临毕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的就业指导和培训。但在众多的指导和培训中,通常只注重其所具有的服务功能,很少有高校重视大学生在就业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的培养,造成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种种不适应的情况,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下面笔者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匮乏进行分析和阐述。

二、高校大学生在就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匮乏

(一)现实和理想的冲突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每个大学生在实际的就业之前,都会对就业情况存在一个较为理想化的状态,但在实际就业中,现实和理想存在很大的冲突,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影响[1]。这些冲突的产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就业理想同实际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冲突。大学生在大学学习中拥有了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能力充满了自信心,急于利用实践证明自己的能力,获得人们的认可。

但在实际的工作中通常都是从基层做起,与其所希望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存在很大的差距。使两者之间存在着存在很大的矛盾。其次是精神追求同物质追求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在未来的职位的选择上也是重精神、轻物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往往抵不住物质方面的诱惑,选择与最初相背离的工作,使其变得更加功利和名利,因此在校期间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至关重要,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更加正确的看待社会上的各种诱惑。

(二)诚信和职业道德方面的缺失

从古至今,我国都十分重视一个人的诚信。然而在如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形下,很多大学生为了使自己在就业中更加具有竞争力,过度的对自己进行包装和美化,甚至是利用虚假的信息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丢掉了一个人最根本的诚信[2]。另外,除了诚信问题,还有职业道德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问题。由于就业压力问题,使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通常只是选择一个单位进行签约作为自己的备选方案,一旦遇见令自己更加满意的工作时,便会单方面解除劳务合同,将签约的劳务合同视为儿戏,造成自己职业道德缺失。

三、提高大学生在就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一)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学习中的全程性

一个人的意识是可以通过长期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在遵守相关规律的基础之上,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入学之初,便对其开展相关的思政教育,坚定其所具有的信念,帮助其正确认识模糊不清的理念和任职,避免其在生活中产生消极的思维和理念,增加其所具有的责任感。从而促使大学生在其面临毕业就业时,能够对就业形势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能够准确的对自己进行定位,提高其就业的几率。

(二)综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各个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培训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布置相关的思政教育课程、增加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工作,在提高大学生总体综合素质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各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同时还应该与学生的家庭建立一定的联系,争取获得各家长们的支持,共同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积极、向上的就业观。大学生的各位家长在其就业的过程中,应帮助其正确认识当下就业的形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选择切实可行的就业方案。社会也要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实践的机会,在该过程中提高大学生对工作的认知,增强其所拥有的能力和责任感。

(三)加强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方面的建设

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一个较为复杂和系统的工程,其要在遵守学生教育和成长的基本规律上,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高能力、高素质的思政教育的师资队伍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和正确的就业观念[3]。教师通过将思政教育应用在就业培训中,能够有效的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就业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学生在参加日常的指导教育中,能够增强其在职业、就业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够自主判断目前就业的形式,并自我调整就业的期望和理念。负责心理咨询的教师在开展相关心理辅导工作时,能够及时的对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解决,避免在就业过程中学生由于各种心理问题而对择业和就业产生心理恐惧,甚至是排斥进入到社会工作。

四、结语

总之,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形下,加强大学生在就业教育中的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教育中十分缺乏思政教育,导致大学生在诚信、职业道德、就业冲突等多方面存在缺失,增加了其就业的难度。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无论是学校、社会或是大学生的家庭都应该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而促进其顺利融入到社会工作岗位中。

参考文献

[1]王民,王慧.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问题[J].文史月刊,2012,05,(08):260.

[2]李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05):68.

上一篇:中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下一篇:切除术腹腔内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