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精选11篇)
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 篇1
(五) 妇产科 (6周)
1. 轮转目的:
掌握妇产科常见疾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门诊常见妇科疾病的处理流程;掌握围生期保健的主要内容和相应的处理原则;掌握计划生育指导、常用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证;掌握妇产科常见急危重症的诊断和评估、转诊指征及其转诊注意事项。
2. 基本要求
(1) 常见症状: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白带异常、阴道异常出血、急性腹痛、慢性腹痛、盆腔肿物、腹胀。
(2) 主要疾病:1) 宫颈和阴道炎症。熟悉:常见宫颈和阴道炎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2) 阴道异常出血。了解:导致阴道异常出血的常见疾病及其特征。3)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熟悉:子宫及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体征、处理原则、转诊指征。4) 妇科急腹症。熟悉: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表现、常用辅助检查方法、适时转诊的指征。
(3) 基本技能:1) 围生期保健。掌握:妊娠早、中、晚期诊断方法;孕期保健的检查内容和意义;临产表现及护理;产妇及新生儿的护理;产后保健内容等。熟悉:接生技术;高危妊娠的识别、诊断、转诊指征;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基本技术, 异常产褥的诊断、处理原则、转诊指征。了解:产后出血的急救处理。2) 围绝经期保健。掌握: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熟悉:其他围绝经期常见的健康问题及预防。3) 计划生育。掌握:各种避孕方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取放宫内节育器等计划生育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高危手术的识别及转诊指征。熟悉: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识别、处理及转诊指征;优生优育的咨询与指导。4) 其他相关技能。掌握:妇科双合诊检查技术;窥阴器的使用方法;尿妊娠试验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试验) 试纸的使用方法、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测定的指征;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方法、结果判断和宫颈涂片操作技术;阴道分泌物悬滴检查相关原则和技术。熟悉:孕期四步触诊检查法;骨盆外测量方法。了解:刮宫术操作原则及过程;宫内节育器置入术及取出术的操作原则及过程;妇科B超检查的临床应用。
妇产科轮转学习主要疾病和例数要求见表11, 基本技能要求见表12。
(六) 儿科 (4周)
1. 轮转目的:
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特殊性;小儿用药特点、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小儿生长发育指标的正常值和测量方法;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
2. 基本要求
(1) 主要疾病:1) 新生儿肺炎。掌握:新生儿肺炎的预防措施及转诊原则。熟悉: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了解:新生儿肺炎的病因及治疗原则。2) 新生儿黄疸。掌握:新生儿黄疸的分类、诊断与鉴别诊断、转诊原则。熟悉: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展过程;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危害性及防治方法。了解: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代谢的特点;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3) 小儿贫血。掌握: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原则。熟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了解:小儿铁代谢、叶酸和维生素B12代谢的特点。4) 佝偻病及婴儿手足搐搦症。掌握:佝偻病及婴儿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及各期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原则。熟悉:佝偻病及婴儿手足搐搦症的病因及发病原理。了解: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功能, 维生素D过量或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5) 常见呼吸道疾病 (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喉炎) 。掌握: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处理原则及转诊指征。熟悉:常见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特点。6) 小儿腹泻。掌握: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 (包括液体治疗) 原则及转诊指征。熟悉:小儿腹泻的病因及鉴别诊断。7) 小儿腹痛。熟悉:小儿腹痛的病因、检查方法、诊断与鉴别诊断、内外科处理原则及转诊指征。8) 小儿惊厥。掌握: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救措施和预防原则。熟悉:高热惊厥的病因、发病机制;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危害性及治疗原则。9) 先天性心脏病。熟悉:小儿各年龄段心界、心率和血压的正常值;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类及特点。了解: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转诊原则。10) 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 (手足口病、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脊髓灰质炎等) 。掌握: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转诊指征。熟悉: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特点、鉴别诊断、防治原则及常见并发症。
(2) 其他相关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儿童体格检查及其各项测量值的正常范围;小儿生长发育与评估;婴儿配奶方法。熟悉:小儿神经、精神发育的规律;小儿用药特点及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临床意义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儿科轮转学习主要疾病及例数要求见表13, 基本技能要求见表14。
(七) 中医科 (2周)
1.轮转目的:
熟悉和了解中成药的使用和部分中医实用技能。
2. 基本要求:
(1) 中成药的使用。熟悉:常用中成药的适应证、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副作用及处理原则。了解:临床常见疾病的辨证施治方法及食疗常识;孕产妇常见疾病的用药禁忌;流感、秋季腹泻等常见传染病的中医预防。 (2) 实用技能。1) 耳穴疗法之压豆法。熟悉:耳穴压豆法的原理、耳穴分布图、配方取穴法、适应证和禁忌证、物品准备、操作方法、护理及注意事项。2) 刮痧。熟悉:刮痧施治原则、适应证和禁忌证、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常用刮痧板材料、刮痧润滑剂型。3) 拔罐。熟悉:拔罐施治原则、适应证和禁忌证、临床操作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4) 针灸。熟悉:针灸适应证、注意事项。5) 按摩。熟悉:推拿常用腧穴;常见病的推拿手法及常用保健推拿法。
(八) 眼科 (2周)
1. 轮转目的:
掌握眼科常见疾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临床技能;掌握眼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了解常用的诊疗技术。
2. 基本要求。
(1) 常见症状: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视力障碍、感觉异常 (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 、外观异常、视疲劳等。 (2) 主要疾病:1) 睑腺炎 (麦粒肿) 。掌握:睑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熟悉:睑腺炎的局部治疗方法。2) 睑板腺囊肿 (霰粒肿) 。掌握:睑板腺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熟悉:睑板腺囊肿的局部治疗方法。3) 结膜炎。掌握:结膜炎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熟悉:结膜炎的病因、治疗用药。4) 白内障。掌握:白内障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熟悉:老年性白内障的分型、分期。5) 青光眼。熟悉:青光眼的分型、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6) 眼外伤。掌握:不同原因造成眼外伤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酸碱化学伤的急救冲洗技术及其注意事项。 (3) 基本技能。掌握:外眼一般检查技术;眼底镜的使用及正常眼底的识别;眼冲洗治疗。了解:结膜囊异物处理方法;眼压测定;视力检测。
眼科轮转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见表15, 操作基本技能要求见表16。
(九) 耳鼻咽喉科 (2周)
1. 轮转目的:
学习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临床技能;掌握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了解耳鼻喉科常用的诊疗技术;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
2. 基本要求。
(1) 主要疾病:1) 耳外伤、鼻外伤。掌握:耳外伤、鼻外伤的处理原则。熟悉:耳外伤、鼻外伤重症病人的临床特征、转诊指征和转诊注意事项。2) 鼻出血。掌握:鼻出血的紧急处理原则。熟悉:鼻出血的常见病因、进一步处理方法。3) 鼻炎、鼻窦炎。掌握:鼻炎、鼻窦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4) 急慢性扁桃体炎。掌握:急慢性扁桃体炎及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原则。熟悉:急慢性扁桃体炎的局部治疗方法。5) 急性喉炎、会厌炎。掌握:急性喉炎、会厌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重症患者转院前处理及途中的处理。6) 突发性耳聋。了解: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7) 中耳炎。熟悉:中耳炎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2) 基本技能。掌握:耳鼻咽喉一般检查;耳镜使用;鼻咽镜及间接喉镜使用;外耳道异物 (耵聍) 取除。了解:听力检测;上颌窦穿刺术。
耳鼻喉科轮转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见表17, 操作基本技能要求见表18。
(十) 皮肤科 (2周)
1. 轮转目的:
学习皮肤科常见疾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临床技能;掌握皮肤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了解皮肤科常用的诊疗技术。
2. 基本要求:
(1) 常见症状。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斑疹、丘疹、风团、水疱、脓疱、浸渍、糜烂、溃疡。 (2) 主要疾病:1) 湿疹。掌握:湿疹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了解:湿疹的病因与发病机制。2) 接触性皮炎。熟悉:一般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重症接触性皮炎的处理原则。了解:接触性皮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 药疹 (药物性皮炎) 。掌握:一般药疹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预防方法。熟悉:重症药疹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了解:药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4) 荨麻疹。掌握:一般荨麻疹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重症荨麻疹的急救处理原则。了解:荨麻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5) 银屑病。熟悉: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了解:银屑病的病因及诱发因素;特殊类型银屑病表现。6) 皮肤真菌感染。熟悉:手足癣和体股癣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了解:甲癣、头癣和花斑癣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7) 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掌握: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8) 疣。了解:各种疣 (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 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9) 痤疮。了解: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10) 疥疮和阴虱。熟悉:疥疮和阴虱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防。了解:疥疮和阴虱病的致病因素、传染途径。11) 性传播疾病。熟悉:梅毒、淋病的病因及传播途径;后天性梅毒的分期、各期的临床表现及胎传梅毒的临床表现、梅毒血清学检查的临床意义及梅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了解:性传播性疾病概念;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及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3) 其他相关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皮肤病和性病的临床症状;常用外用药的性能、剂型及外用药治疗原则。熟悉:常见皮肤病和性病的预防原则、常用内服药物的使用;皮炎、湿疹与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鉴别诊断。了解:正常皮肤的组织构造及生理功能;常见皮肤性病的冷冻、激光治疗适应证。
皮肤科轮转学习病种和例数要求见表19。
(十一) 康复科 (2周)
1.轮转目的:掌握社区康复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农村地区常见疾病的康复原则;熟悉常用的康复技术。
2.基本要求。掌握:脑血管疾病及颅脑损伤所致功能障碍康复的最佳时间、康复适应证及禁忌证、康复注意事项及转诊指征。熟悉:常见疾病及损伤的康复评定及原则, 包括脑卒中、周围神经损伤、小儿脑瘫、骨关节疾病、骨折等。了解:运动疗法、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常用物理因子治疗。
(十二) 传染科 (2周)
1.轮转目的:学习传染科常见疾病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等临床技能;对常见传染病能够做出诊断及给予相应治疗和转诊;掌握法定传染病报告制度和报告程序。
2.基本要求。主要疾病:1) 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掌握: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方法、转诊指征、预防措施及报告程序。熟悉: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病因。了解: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2) 病毒性肝炎。熟悉: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转诊原则;肝功能及各种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传播途径及报告程序。了解: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基础。3) 结核病。掌握:结核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防原则、报告及转诊程序。熟悉:结核病的国内流行趋势;常用药物的副作用。4)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掌握: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熟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措施、报告及转诊程序。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因、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机制。5) 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如霍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猩红热、水痘、手足口病、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常见寄生虫病等。掌握: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转诊注意事项。熟悉: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措施、报告及转诊程序。了解: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机制。6) 突发急性传染病:如鼠疫、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熟悉:突发急性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原则、报告及转诊程序。了解: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国内流行趋势。7) 其他相关理论与知识。熟悉:常规消毒、隔离方法、自我防护, 传染病社区管理与方法。传染科轮转学习病种和例数要求见表20。
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 篇2
医生如何接待病人”
来源:北京吴春容全科医学研究中心作者:吴春容
当一位病人走进全科诊室时,全科医生应该如何接待病人,这是大家都比较困惑的问题,没有一个定论。全科医学“个性化服务”的原则早已经告诉我们,全科医生提供的服务应该是因人而异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针对不同的病人,应该采用不同的接诊技巧。当然,很少有危急重症患者进入全科诊室,进入全科诊室的病人一般都是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患者,所以,不必专门考虑如何与急症患者交往,只需考虑如何进行急症患者的院前处理和合理转诊。
进入全科诊室的病人一般都是全科医生熟悉的病人,也有一部分第一次接触的病人,大部分都是本社区的居民。全科医生的服务理念应该是通过全科诊室的服务逐渐与社区中的全体居民建立长久、密切的朋友式关系,因此,全科医生在全科诊室中只看到一个人或病人,但要关心与这个人或病人有关的人,如家庭成员、周围邻居、单位同事等。从一个人扩大到一个家庭,再扩大到一个人群,逐渐扩大到社区全体居民。
全科医生在接待病人的过程中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
1.学会打招呼
打声招呼,这是一般的接待礼仪。如果连招呼都不打,病人会觉得不被关注、不受重视、不被尊重,医生很不礼貌,很不友好。其实,全科医生不必很热情地与病人打招呼,毕竟病人不是来享受什么,而是不得不来,简简单单地说一句:“您来了。”表示关注。一般不说:“您好!”病人心理想:好什么好,好的话我能来吗,就是不好才来的。
最好能记住对方的姓名,有一些已经很熟悉而且与全科医生年龄相近的病人,全科医生可以直呼其名,这样显得亲切。年龄比全科医生大的病人,可以称呼“王大爷、李大娘、张大妈”等,年龄比全科医生小的病人,可以称呼“小李、小王”等。能记住对方的姓或姓名,会让对方很感动。
病人进入全科诊室时,全科医生应该站起来。“王大爷,您来了。”一声简单的招呼,让对方心里热乎乎的。记住,不要主动与病人握手。
2.请病人坐下
“快请坐。”得让病人坐下来,而且,坐的距离要合适,不能离医生太远了,也没必要太近了,一般控制在60—80厘米的距离。让病人坐在医生的右侧,有利于交流和检查。如果有必要,可以适当地移动一下凳子,以便使病人与自己保
持适当的距离。在示范区评估中,有的暗访员在做体验式就诊时,全科医生一直让他们站着看病,根本就没意识到应该请病人坐下看病。
3.不要一味地微笑
一些地方的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全科医生微笑着服务,这是很不合适的。如果病人没有明显的不适和痛苦,全科医生的微笑会让病人感到亲切和温暖。如果病人本来就感觉很痛苦,全科医生的微笑会让病人感觉很不舒服。病人心里想:这医生安的什么心,我很痛苦,他却很高兴,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因此,不要一味地盲目微笑,该微笑就微笑,不该微笑就要保持严肃。全科医生在感情或情绪上应该与病人共鸣,病人高兴,医生也高兴。病人痛苦,医生应该表现出严肃和同情。病人说:千金难买医生的泪。如果一位医生为病人的痛苦流下同情的泪水,病人会把医生看成亲人。
4.先关心人
现在的医生有一个通病:过分关心疾病,却很少关心病人。有的医生恨不得就直接问:你得了什么病,需要开什么药。医生不愿意多说话,也不愿意听病人说太多“没用的话”。其实,病人对这种现象的感受是很深刻的,也深恶痛绝,不要认为病人无所谓。因此,如果全科医生第一句话就问:你哪里不舒服?病人马上就会意识到:这位医生也只关心病,不关心人。
全科医生应该先看一看眼前的这位病人怎么样,应该看人问话。如果是一位首诊病人,可以问一问家住哪里,做什么工作,等等。如果是一位老病人,可以问问病人最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还可以直接说:看您很不舒服,慢慢说,别焦急,感觉自己怎么啦?先关心人,是为了让病人觉得医生对人感兴趣,愿意帮助人。先关心人,是为了与传统的观念和模式区别开来,别一上来就冷冰冰地问:你哪儿不舒服?先关心人,是一种理念上的要求,提醒全科医生,看病先要看人。先关心人,不是一种机械的要求,不是说一定要把病人的各个方面都问清楚了,才能进一步了解病,了解人和了解病有时需要交替进行。先关心人,还不是指全面了解人,没必要等全面了解人以后,再问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关心一下人,可以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营造一种亲切感,接下去该问什么就问什么,但总的来说,必须问清疾病与病人的生活背景之间的关系,而不能仅仅问病。
5.注意接待细节
细微之处显真情。关注细节,最容易打动病人,最直接体现全科医生对病人的关心。关注细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关注病人身上的细节,如病人的表情、语气、无意识的动作、穿着打扮等,如果病人说话支支吾吾、动作焦虑不安,那就表明病人有难言之隐,这时,全科医生应该有意识地关紧门,并保证尊重病人的隐私,为病人保密;二是全科医生自己身上的细节,如衣着打扮、表情、无意识的动作、语气等,全科医生在为病人检查前洗洗手,让座前擦擦凳子,表示关注时身体往前倾等。有一位男的全科医生让一位女病人躺在检查床上,拉上帘子,二话没说,伸手帮女病人去解裤带,结果,女病人很尴尬。全科医生的仪表也很
重要,如果全科医生满脸胡子,头发很乱,穿的衣服很脏,病人就会觉得医生的档次和水平很低;病人往往很注意全科医生的表情,如果全科医生皱一下眉头,病人就会感觉问题很严重,如果全科医生说话的语气很神秘,病人会觉得医生有什么严重的事情没有告诉自己;三是注意服务的细节,如详细解释病情、耐心说服教育、反复强调重要的事项、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在内、对每一个环节都认真负责等。全科医生有必要把所有的服务环节都画出来,对每一个服务环节进行管理,实施全过程感动。
6.重视与病人告别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告别的那一刻,而医生往往不重视这一刻。如果开完处方,夹在病历本中,扔给病人,什么话也不说,就让病人离开,这会让病人感觉很愤怒。全科医生应该在与病人告别之前,对病人做一次简单的总结:您的问题是这样的┅┅,所以,您应该怎样做┅┅,需要注意一、二、三┅┅,您已经完全明白我说的话了吗?。要对病人做一些承诺:如果您感觉有什么不好,马上来找我,随时可以与我联系,我会马上帮助您┅┅,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就把我当作自家人。“好了,今天先这样,一定要记住我说的话”。全科医生应该站起来,把病人送到门口,说一些告别的话:您走好,祝您早日康复!当然,如果全科医生还想多了解一些情况,但今天的时间又不允许,可以预约病人什么时候再来,但不能说:欢迎您经常光临我们这里。全科医生可以说:如果您觉得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过来和我聊聊。
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 篇3
关键词: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23-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模式和特点。基层全科医生在医院中主要承担着预防保健、常见病诊疗以及转诊、慢性病的管理以及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一体化服务的责任,对其进行转岗培训工作是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于具体的培训流程和效果分析需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进行,确保正确合理。
1 转岗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1.1培训的形式
从2010年起,我省按照“1+10+1模式”的要求,对全省包括乡镇卫生院在内的近千人的骨干医师进行了转岗培训工作。所谓的“1+10+1模式”就是指理论培训为1个月,临床实习为10个月,社区实践为1个月。在此基础上,于2011年根据培训的实际把培训的数量扩增至近3000人,然后以“4+7+1模式”進行,即理论培训4个月,临床实习7个月,社区实践1个月。
1.2培训的基地
从近几年的培训形式来看,我省的基层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基地主要是在河南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进行的,它是认定的首家培训基地,属于高等专科院校,而后随着培训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多,相继的又增加了南阳、商丘以及漯河等三地的医学高等专科学院,这三家院校共同构成当前我省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体系。
1.3培训的内容
从近几年实际的培训形式来看,它的理论培训一般是由9个大的模块组成,又包括19门主干课程,然后再根据学员的需求进行实习医院的参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参观等的安排。把实习和实践工作严格按照培训的进度要求进行,在内容的设计上,医院理论属于基础部分,基层卫生服务需求属于导向部分,最终目的是切实提高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的总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使医生形成对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意识,有相应的服务能力和方式。
2 培训的效果分析和评价
2.1学习成员的具体状况
我们以河南省基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培训为实例分析,从2010年开始,对全省的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进行承担,规划的培训人员为2550人,而实际完成培训的只有2190人,在这些培训人员中,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占有69%的比例,属于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骨干力量。
2.2培训效果满意度的评价
从实际的培训效果来看,学员对理论课程的设置满意度较高的基本是和日常工作联系较为紧密的一些常见疾病的诊疗模块,而相对于和学员日常联系较少的课程满意度相对来说较低,像卫生法规、卫生信息管理等模块。
2.3培训的具体的形式评价
大体上来说,培训的形式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种类型。从实际的培训效果调查来看,学员对于实践部分的教学方式兴趣度较高,像集体到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实地的参观等形式就是一种很好的体现,而对于传统的理论教学的方式往往评价较差。
2.4总体评价
从转岗培训的总体实际来看,学员对于项目管理以及实施的最终评价还是较为满意的,从评价的满意度构成比例来看,在理论培训和临床实习以及社区实践三方面的总体评价还是相对较高的,这也就说明这一培训项目能够被基层骨干医师所认可,而且也与乡镇实际相吻合。从下表可以看出:
3 实际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
3.1专科思想牢固,意识上的不重视
很多参加全科转岗培训的医生对于全科医学和社区医疗的认识不充分,在学习时有一定的重点偏差,把大部分的学习重点仍然停留在自己原有的专业上,在思想意识上没有形成重视,专科思想牢固,这样的培训效果是非常不好的。因此,就要在思想意识上进行严抓,以意识引导行为规范,改变传统的专科偏重观念,进而实现全科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3.2培训的师资力量不协调
师资力量是关系到整个培训效果的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前很多的培训机构中对于全科医生的培训并没有较为协调的安排,专业技术水平不高,造成很多的关键性的培训项目往往缺乏,进而使得培训质量严重下降,学员得不到有效的培训知识。因此,就需要培训机构加强对专业师资的引进,构建一致协调化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队伍,促进学员知识形成专业化、体系化。
3.3缺少相应的针对性
当前对于医生的全科转岗培训没有做好培训重心的调整,过于把中心放在“全科”上,造成培训针对性的忽视,使得很多的培训项目和知识往往属于同一概括式 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因此,就要对培训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体现出层次化的特点,根据学员的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
4.总结: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已经成为了当前改革的重点,这不仅是现实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要求。针对于培训的具体流程和形式以及最后的效果分析评价,需要依据于实际状况并按照相关文件的标准,正确合理的进行评价,以掌握真实完整的培训状况,更好的发挥医生的服务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继轩,师建明,楚基伟,郭彦魁,王孝辉.河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评价[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5(06):764-767.
[2] 曹继轩,高爱红,师建明,楚基伟,高斌,曹新典.河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评估[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04):438-440+443.
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 篇4
1 乡村医生全科技能
为满足不断变化的农村基本医疗需要, 乡村医生应具备的全科技能包括:具有诊断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慢性病能力, 并且做到合理用药, 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转诊治疗, 在需要时把病人转至合适医疗单位;具有处理急诊患者的能力, 转诊前给予适当的急救处置;进行免疫接种[3], 防治农村居民传染病, 在传染病多发地和多发期进行积极的宣传传染病的防治方法, 减少传染病的大规模爆发;合理地贮存、管理和使用药品, 掌握药品使用的联合用药和禁忌症的相关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外科处置, 掌握外伤缝合技术;处理正常分娩及对慢性病及恢复期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指导。
2 乡村医生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4,5,6]
教学形式单一, 教学手段单调, 重视基本理论, 轻视临床技能, 多以单纯的重复的理论培训为主;培训内容与乡村医生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实用技能较少, 特别是有针对性的临床实用技能少;带教力量薄弱, 培训基地简陋, 一般在乡 (镇) 卫生院进行培训;急救患者较少, 乡村医生很难掌握急诊抢救方法;培训时间短, 培训次数少, 临床全科技能不全面, 技能更新频率慢。
3 乡村医生全科技能培训的方法———院校教育与自学
这几年卫生行政部门采取措施, 通过政策上的大力扶持、由高等医学院校加强对在岗乡村医生进行全科技能培训, 应用怎样的教学方法, 全面提高乡村医生的全科技能是一项高等院校当前面临的无比艰巨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1 院校教育的集中培训
3.1.1 病例教学法可提高乡村医生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能力
病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病例的讲述, 引导学生主动对这些特殊病例或经典病例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7]。这种教学方法更适于乡村医生, 由于乡村医生已经在基层医疗岗位工作多年, 熟悉一些诊疗病人的方法, 病例法教学, 极大地抓住了乡村医生提高医疗技术的兴奋点, 经过学习后, 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诊疗模式, 同时学习到现代医学的新型诊疗模式———“疾病—人—社会—心理”的生物医学模式, 掌握了通过临床症状、指征和化验指标正确区分鉴别诊断, 可充分和快速达到对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的正确诊疗。
3.1.2 PBL教学模式可提高乡村医生自主分析疾病和合理用药的能力
PBL教学模式[8]也称问题式教学法, 一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 重在启发, 调动乡村医生学习的积极性, 逐步培养全面思考、查找相关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发病机制和用药机理等方面的教学, 有时没有完全合适的病例, 可采用问题式教学法[9]。通过设问来引起学生兴趣与参与意识, 达到全面分析病情, 掌握用药机理, 药物的配伍禁忌, 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最终达到提高乡村医生全科技能中合理用药的能力。
3.1.3 多媒体技术可辅助提高乡村医生处理急危重症的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多媒体的形象性、生动性、直观性教学使过去很多难以讲解的内容经多媒体演示后变得一目了然[10]。由于急危重症的发病较急, 在医院实习不可能现场学到全部的处置方法, 可以通过多媒体和视频播放急危重症病例的发病的表现症状、体征, 以及现场急救处置方法, 让乡村医生身临其境学习到不常出现的急危重症的抢救方法。
3.1.4 通过临床技能培训, 提高乡村医生的的全科操作技能
由于乡村医生的工作地点的特殊性, 掌握听诊和触诊技术[11], 对诊断疾病非常重要, 同时外科伤口的缝合技能也是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针对这些要求, 在教学中利用模拟人进行胸部听诊, 可准确地诊断肺炎、肺气肿和心脏病的心律不齐等常见病;腹部触诊训练, 可诊断肝脾肿大及阑尾炎等疾病;应用模拟人掌握正常分娩的处理方法;通过动物实验练习缝合等技能。
3.2 乡村医生通过自学, 与时俱进更新全科技能
3.2.1 远程网络学习
乡村医生的全科技能随着农村基层疾病谱的变化, 需要不断更新。培训乡村医生的高等院校可通过开设远程网络教育, 包括网络视频教学, 乡村医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更新全科技能。
3.2.2 建立网络交流群
高校培训老师、各专科高职称的医生可与参与培训的乡村医生通过建立网络交流群或网络论坛, 使乡村医生通过QQ、Email、论坛、网络视频、微信、微博等形式进行网络交流学习, 学习先进的实用的医疗知识和改进临床全科技能。
综上所述, 对于乡村医生这个特殊的职业, 由于多年的医疗实践, 掌握了一定的医疗知识, 但是不够系统和全面, 这就要求短时间医学院校的集中培训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和相对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全科技能。
参考文献
[1]王柳行, 任丽平, 李云, 等.吉林省村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9, 29 (5) :326-328.
[2]朱辛为, 王柳行.培养以综合能力为核心的村级医疗卫生人才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 32 (2) :124-125.
[3]吕繁.全科医学与乡村医生教育[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1993, 13 (10) :16-18.
[4]曹志友, 王冬梅, 李伟, 等.高校学历培训后返岗乡医工作现状及从业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3, 33 (3) :259-261.
[5]贺生, 刘安丽.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教学内容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9, 29 (2) :112-114.
[6]张静如, 李晓伟, 许军玲, 等.乡村医生教育工作现状及培训模式探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1, 31 (10) :1013-1014.
[7]刘洁, 辇晓峰, 朱晓波, 等.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1, 28 (4) :101-103.
[8]戴伟娟, 解素芳, 李军, 等.乡村医生培养与PBL教学模式[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 31 (8) :800-801.
[9]郁正亚, 李志新, 梁存河, 等.PBL模式结合循证医学在七年制医学生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10) :102-103.
[10]程现昆, 潘志达, 李连宏.高等医学院校多媒体教学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3) :1-2.
阅读全科医生培训标准有感 篇5
有感
2012级临床2班
于灏
2012023210
阅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有感
2012级临床2班
于灏
2012023210
作为一名四年级的医学生,当我读完这项出台的政策后,我感受颇深,首先本项政策的目的是围绕培养我国现阶段全科医师的全科医疗思维和社区服务理念、管理经营技巧和应变能力,我认为这些能够提升医生的总体素养、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沟通技巧。从培训内容上看,从全科医学概论、社区预防与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医患沟通技巧等八大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我认为这不仅是 培养一名全科医生所需要的掌握的,而且我认为每一位医生都应该对这项内容有所接触。
在接触全科医学的课程之前,全科医学对于我来说只是那些急诊的医生,或者是家庭医生要学习的科目,而全科医生就是那些能够从整体对病人进行疾病的评价以及从全身状况进行治疗的医生,但在我接触了这门课程并且通读了此项规定之后,我才认识到自己原来对全科医学的想法无疑是片面的。通过对这个报告的学习,我才真正意识到全科医学对于每一个医生来说,应该才是立足之本。
关于全科医学,我以前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认识,通过网上查阅和老师上课的内容,我才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融为一体。
我们现在知道了全科医学是整合了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我认为全科医生之所以要全面接触,是因为我们每一个患者都是作为整体的人而存在,而不是某一个系统,或者是某一个器官,然而就目前来说,我们大部分医生对自己所掌握的专业过硬,但是对于其他来说他们还是显得明显不足,所以在诊疗疾病上难免有想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偏差,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全科医生个更多的是需要贴近社会,进入家庭,全科医学的宗旨中第一条便强调了以人为本,而这其中的“人”必须靠着全科医生深入基层才能真正去关心与了解。
我在医学院学习了四年,积累少许本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但实际上,正是因为这样规定,让我感觉到我的全科医学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匮乏,通过这项规定,我学到了许多社区卫生服务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
在阅读了相关文献的同时,也引发了我许多思考,我认为根据国家卫生工作方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尤其是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需要不断加强,比如让更多的专科医生通过培训考核转变为全科医生,而且根据《培训标准》来看,全科医生掌握熟悉的内容并不是特别的难,所以我认为应该大力培养基层的全科医生,更好的为更多的人去服务。
以往我们的医生都在医院里为病人服务,针对的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全科医学服务注重的是个人,提供以健康为目标的人性化服务、综合性服务、连续性服务、协调性服务和可及性服务,要做好这些服务,需要我们掌握全科医学在诊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心理生理咨询及沟通、家访、社区协调等等方面的技能。并且要医生走进农村,走进社区,更好更便捷的为大家服务。
英国全科医生一瞥 篇6
服务模式
几十年前,英国就已实行对所有居民提供免费的综合卫生服务,费用由政府财政负担。每一位英国居民都可在自己选择的GP处注册,并与之建立稳定的医疗保健关系。
英国居民生病一般先找自己的GP(急诊除外)就医,当GP不能解决时,由GP联系转往其他医院。根据政府有关规定,GP由国家发给全额工资,个人收入与给病人开处方、检查等诊疗服务量无直接关系。GP通过与卫生局签订合同,才能得到在他的区域注册居民的全部医疗经费,并全权保管和使用,同时为病人提供24小时初级保健服务。因而GP是病人医疗经费的“管家”,是病人健康的“守门人”。英国的GP被称为“持资GP”,“持资GP”代替病人选择就诊医院、科室及专科医生,为病人提供最合理、最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诊疗效率,减少病人在医院的候诊时间。到1998年,英国已有半数的GP成为“持资GP”,覆盖了60%的居民。由于实行了较好的全民保险和GP制度,英国卫生费用占国民经济总产值(GDP)比例较低,为6%~7%。
GP主要的工作地点是在社区卫生服务(CHS)中心,CHS中心承担全体居民的各项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包括: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意外伤害的预防,疾病的初级诊疗和持续性照料,慢性病的管理(如哮喘等),社区的现场急救医疗,社区、家庭的护理,妇女产前、产后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重点人群的疾病筛查,社区康复,健康教育的咨询指导,计划生育指导,并协调和指导有关护士提供相应的卫生服务等。每个中心一般覆盖1万名左右的居民,每名GP平均负责1800名居民。社区实现全科门诊,但有特殊情况,可以随时找到医师。除全科门诊外,还根据本地的疾病流行及诊疗、防治需要,开设一些专科门诊,如:哮喘病、糖尿病管理门诊,儿童发育监测及计划免疫门诊,良好母亲门诊(包括避孕指导、妇科健康检查等)等。GP每天平均处理150个病人。总之,英国的GP正以全新的模式为社区的居民服务。
故事两则
在英国考察中,英国GP给我介绍一些他们治病的事例,其中有两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故事是一位中学教师乔治,他待人和气,但性格内向。其妻子珍妮是同校的一位教师。夫妻俩情深意长,甚是相得。不久,他们添了可爱的小乔治。珍妮由于工作出色,不久即被提升为副校长。而乔治却胸无大志,得过且过,始终是一位普通教师。妻子白天忙于公务,晚上照顾孩子,无暇顾及乔治。乔治觉得受到妻子的冷落,工作、生活都觉得索然无味,而且经常感到腰酸背痛,四肢麻木。有几次讲课竟昏倒在讲台上,但医生检查却未发现异常。乔治被医生诊断为“神经症”,一切治疗终告无效。珍妮又去求助GP查理。查理询问了乔治的发病经过,估计乔治的病可能是心理问题,此后,查理晚上常去乔治家看望、谈心。查理在与乔治交谈中得知,有一次,乔治的学校同事开玩笑说“乔治你现在成了副校长的‘贤内助’”,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乔治的心。此后,乔治一直闷闷不乐,感到自己比妻子差,久久不能释怀。查理找到了乔治的病根:原来乔治不能面对妻子比他强的现实,不善于调节自己,终日自愧弗如,焦虑不止,由此出现了躯体症状,最终致病。查理耐心地对乔治进行心理疏导,并加服少量药物。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乔治心中的疙瘩渐渐解开,重新振作精神,加倍努力工作。
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 篇7
医学院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 积极承担基层在职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 不断提升基层卫生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把大力培养合格全科医生作为当前和今后我国医学教育及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及其第一附属医院被确定为河南省全科医生培养基地, 负责豫西南地区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工作。
1 现阶段国内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1.1 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合全科人才的培养
我国的全科医生制度起步较晚, 现有培训基地多依托各地医学院校、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虽然现代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但在全科医生培训中, 传统的“三段式” (普通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临床专业课) 医学教育模式根深蒂固, 导致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基层医疗岗位需求, 课程设置不合理, 缺乏全科理念, 偏重学科性理论教学, 缺乏对学员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其结果为培养出来的仍是专科医生, 禁锢了全科医学的发展。
1.2 临床培训和基层实践流于形式
近年来, 虽然卫生部强化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规范化要求, 但由于培训部门重视不足, 师资力量薄弱, 缺少配套设施, 管理制度、实训计划和考核制度不完善等, 培训仍重理论轻实践, 严重影响了转岗培训效果, 致使临床培训和基层实践流于形式, 与“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 以提高全科医生的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的转岗培训大纲要求相去甚远。
1.3 师资严重匮乏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的基石[2]。目前全科医生培训教师大多是医学院校的教师或在医院从事专科医疗服务的骨干医师, 他们很难将教学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医学院校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 但缺乏临床实践经验;临床医师实践能力较强, 但由于其是专科医生, 不能用全科医疗思维模式指导学员, 带教能力欠缺, 教学方法单一, 难以达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目的。
1.4 缺乏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
目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考核方式单一, 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评价, 缺乏对学员全科医疗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评价, 不能全面评价培训效果。
2 加强培训基地内涵式建设
2.1 加强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
通过了解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 教师对知识、技能与素质的需求, 探讨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 从师资教育理念的重构、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设置、培养有效途径的探讨、教学方法的改进及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 找准师资队伍内涵建设的定位, 形成良好的师资储备, 为未来以“3+2”模式培养全科人才奠定基础。
2.1.1 精选教师, 培训交流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 建立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实施办法》, 采取教学与临床实践定期轮换的方法, 鼓励责任心强的专职骨干教师参加临床实践, 鼓励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培训, 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培养双师型教师, 提高教学水平。制订制度并创造条件, 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全科医学教育学术会议和培训, 定期邀请学科带头人开展讲座或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传播全科医学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 促使教师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形成全科医学思维, 提高业务素质。
2.1.2 内修素质, 外强技能
要求带教教师根据全科医生培养目标和学员特点, 精选、整合教学内容, 加强针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教学, 减少临床疑难病教学;加强社会医学、预防医学、社区医学、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的技能训练, 增加针对社区医疗服务的内容, 培养学员解决社区居民常见健康问题、健康档案建立和慢性病管理能力;重视医学心理学及人文教育, 培养学员的沟通能力及关爱病人的职业道德;加强技能训练, 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社区人才。此外, 教师还要与时俱进, 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并适时渗透到教学中, 实现教学相长。2.1.3健全制度, 资源共享尽快建立健全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管理制度, 保证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全科医生培训质量。医学院校及专科医院的带教教师必须先经过全科医学知识与技能培训, 并通过考核取得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持证上岗带教。通过组建基地网络平台, 加强师资交流;提高教师待遇, 避免人才流失;鼓励接受过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加入, 使其成为师资主力军[3]。政府应增加培养基地建设投入, 做到基地共建、资源共享, 避免重复建设, 降低投入成本, 并提高培养基地的使用率和收益[4]。
2.2 以基层全科岗位任务为引领, 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2.1 注重全科理念, 明确核心职能
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方法对豫西南6地区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现状、培训需求、对课程设置的要求展开全面调查, 明确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应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相结合, 强化医学教育面向社会、面向人群、面向预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思想。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职能包括: (1)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胜任“社区领袖”的角色; (2) 具备强而灵活的临床决策能力, 能在基层医疗条件下解决70%~80%的病人的诊疗问题; (3) 构建和谐、配套的团队, 对各项任务有很强的执行力; (4) 建立通畅的全科—专科医生沟通和双向转诊渠道, 与医学科学前沿保持密切联系; (5) 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不断实现职业生涯中的自我完善。
2.2.2 构建以基层全科岗位任务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全科医生核心职能为目标, 构建以岗位任务为引领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课程体系, 制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 凝练教学内容, 本着“用什么、学什么, 学以致用”“不会什么、培训什么, 需求第一”及“有利于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5], 加强培训基地内涵式建设, 为社区培养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为一体的卫生服务型人才。
2.3 以人为本,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5+3”“3+2”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 全科医生培养主要以基层医生转岗培训为主。由于参加培训的学员学历层次偏低、年龄跨度大、专业背景参差不齐, 因此, 在授课时要因材施教, 尽可能调动学员的兴趣, 提高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 如PBL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场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 让学员在做中学、学中做,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培养学员的全科诊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岗位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如现代化网络资源, 拓展学员知识面, 增强学习兴趣, 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 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同时, 使学员明确其职业生涯中伴随着不断进展的医学继续教育, 帮助学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6]。如我校建设的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临床药物应用” (http://jpkc.nymc.cn/ywyy) , 包括教学大纲、学习目标、重难点指导、课件、网络课程、知识拓展、工学结合、全科培训、在线检测、在线答疑等栏目, 既有利于学员自主探究、答疑讨论, 又为学员提供了练习与检测的平台, 具有良好的学习评价与反馈功能, 为学员参加临床实习、开展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有力支撑。“素材资源”栏目以鲜活的历史性药害事件、即时案例追踪等为学员敲响安全用药的警钟;“实践实训”栏目既是学员实践、实习的良师益友, 又为学员展示才能搭建了平台;“在线答疑”栏目则可随时解决学员遇到的各种问题, 具备良好的交互功能。
2.4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科学、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衡量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全科医生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等问题的深入研究, 对全科医学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探讨以及对研究成果的剖析、甄别, 制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框架, 在此基础上初步确立评价指标体系, 并通过实证研究予以修订和完善, 将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有机结合, 全面考核学员的“学”和教师的“教”, 通过反馈信息调整培训方案, 促进培训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S].2011.
[2]陆君.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中硬件建设的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 2011, 12 (8) :14-16.
[3]谢庆文, 曹晓红, 唐红梅.上海市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意向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31 (4) :488-492.
[4]刘力戈, 赵春燕, 潘丽思.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与过程管理[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36 (13) :4111-4114.
[5]刘勇, 张子华, 袁兆康, 等.江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2) :371-375.
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 篇8
1 对象与方法
2007年1月~7月, 通过立意抽样与方便抽样相结合, 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法与个别深入访谈法对成都市3个区4个中心的全科医生进行调查。
首先采取非参与式观察法, 具体方法参考E. Vermeulen[7], 以了解4个中心全科医生的日常工作内容、态度, 以及服务对象的反应。然后对其中的7名全科医生进行个别深入访谈, 具体方法参考李鲁[8], 访谈的内容主要包括其对本职工作及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 成为全科医生的个人经历尤其是培训经历等。
通过整理、分类, 对观察记录与访谈记录进行定性分析。
2 结 果
2.1 全科医生基本情况
全科医生是指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社区医生:①取得四川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 以“全科医生”身份执业的医生;②取得了中西医 (全科医学) 医学学士学位, 在中心工作的医生;③在中心“全科诊室”坐诊的医生。符合条件①、②、③的分别有4人、2人、1人;男性2人, 女性5人;职称最高的是副主任医师、最低的是见习医师;在中心服务时间从1年到8年不等。
2.2 全科医生服务内容
2.2.1 总体情况。
全科医生服务内容包括:门诊、家庭访视、电话访视、电话咨询、社区内义诊、健康教育、社区责任医师、双向转诊、健康档案管理等。不同资质的全科医生承担的主要工作内容有所不同, 效果也有一定差异。
2.2.2 门诊服务。
全科医生1、2、3、4的门诊量均较大, 一般30-40人/天, 全科医生2曾经1天接诊了70人;服务对象以老年人为主, 有部分预约病人。每个病人的接诊时间约10分钟, 服务内容包括疾病的诊治、健康指导。主要病种为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等, 对后两种疾病的部分病人进行了专案管理。
2.2.3 家庭访视。
全科医生利用罡正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查找访视对象。访视对象主要有慢性病患者、签约病人、孤寡和90岁以上老年人以及残疾人;内容包括问诊、查体、开处方、健康咨询, 了解访视对象“最近的生活状况”等;频率一般是1次/月, 每次约10-30分钟。中心A的全科医生经过长期的实践, 选择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随访慢性病人, 效果较好。
2.2.4 健康档案管理。
中心A、B的全科医生既提供门诊服务、家庭访视, 又进行健康档案管理, 实现了档案的动态化管理。中心C、D有专门的医生负责健康档案管理, 但是档案管理与门诊服务分离:如全科医生6下社区建立并管理的居民健康档案, 并没有被同中心的全科医生7及其他门诊医生用于门诊诊疗, 全科医生7则从未为就诊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仅进行门诊登记, 导致很多档案成为没有使用的“死档”,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3 全科培训现状及需求
本调查显示, 全科医学培训的形式有高等学校学历教育和全科医师转岗培训, 部分全科医生未参加任何形式的培训, 认识上存在明显误区。全科医生5和6认为接受的大学学历教育和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有一定差距。
A中心的全科医生都是专科医生转型而来, 大部分为主治医师, “缺乏系统的全科知识”, 目前中心定期安排全科医生到当地最好的医院学习, 内容多为“专科专病进修”。部分人员认为, “学习在专科医院, 工作在社区工作, 两者有点不协调”, “如果有可能, 应在专业的全科医院进修会更好点。”
全科医生7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但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全科培训, 他认为“既懂中医又懂西医”, “退了休的, 什么病人都有法应付、有法处理了”的医生就是全科医生, “现在看病和以前在医院和诊所看病没有区别。病人也没有什么区别, 都是以前那些病”。
3 讨 论
3.1 全科医生人力不足, 亟需岗位培训
本研究中各中心均存在全科医生少、工作繁琐、工作量大的情况。符合全科医生任职资格[9]的仅全科医生1和2, 本研究属于定性研究, 虽不能用百分数来衡量名不符实的“全科医生”比例, 但仍反映出“全科医生”岗位上有相当数量的 “非全科医生”。这种情况在四川省比较普遍, 2006年社区卫生服务已覆盖地区, 每万居民全科医师数仅0.7人[10], 与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师的编制标准[11]尚有一定差距。目前, 配置符合任职资格的医生到全科医生岗位是各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中心除了选送医生参加全科医师转岗培训, 鼓励医生参加临床类别、中医类别全科医学专业中级考试外, 研究者认为当务之急是立足现有卫生人力资源, 理论联系实践, 积极探索中心内的全科医学岗位培训方式, 提高“全科医生”服务水平, 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3.2 全科医学服务特点逐渐显现, 有一定的基础开展岗位培训
本调查显示, 7名全科医生均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前景表示乐观, 认为国家重视, 社区卫生服务开展较成功, 医患关系融洽, 老百姓欢迎。中心A的全科医生在老年活动中心访视老年慢性病人, 是一种“个体-群体一体化”的服务。“陪病人聊聊天”说明服务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理服务扩大到了生理-心理服务。
调查显示, 接受了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主治医师门诊服务能够满足社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需求, 门诊量高于2007年医院医生人均每日担负的6.0人次的诊疗水平[12], 诊疗的病种与2003年城市疾病别两周患病率相似, 高血压、糖尿病是主要的防治对象, 他们对这两种疾病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主动上门服务为他们在老百姓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他们正逐步成为社区居民的“首诊医生”, 从“专科医生”逐步成功转型为“全科医生”, 他们应该成为全科医疗服务的骨干和培训的师资, 其所在的中心有一定的基础开展中心内的岗位培训。
3.3 全科医生有全科医学培训需求和需要
即使接受了全科医学学历教育和转岗培训, 全科医生仍表现出强烈的愿望, 希望能够进一步得到相关培训, 以满足岗位需要。
3.4 立足现有人力资源, 探索全科医学培训、服务一体化模式
根据职业生涯理论[13], 见习医师处于职业生涯建立期, 正逐步学会如何处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书本知识和服务实践之间的差距会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困扰, 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 一些人甚至会放弃从事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从而造成中心人才的流失。主治医师处于职业生涯中期, 工作前景明朗, 有主动学习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理论知识的动力和热情, 同时在实践中逐渐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正逐步成长为全科医疗的骨干。退休医生处于职业生涯的衰退期, 他们具备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但是接受新生事物的主动意识不强, 容易用既往经验套用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
杨秉辉指出全科医疗的工作方式应是团队合作, 以全科医生为核心, 有大批辅助人员配合, 一起为服务对象提供立体网络式健康照顾[2]。调查显示, 同一中心全科医生之间尚未建立合作, 更谈不上与其他卫生技术人员的合作, 使得全科医生的服务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调查显示, 全科医生认为自己能够解决的是“医学”问题, 往往对服务对象的“生活困难”等问题感到无能为力, 不习惯寻求社会资源来解决问题, 未实现协调性照顾, 尤其见习医生掌握的资源有限, 服务能力有限, 服务信心不足。
因此, 为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研究者建议各中心可在现有社区卫生人力资源基础上, 建立以接受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医生为组长、退休医生为顾问、初级职称为后备的全科医生服务团队, 取长补短, 构建服务、培训一体化的模式 (见图1) 。组长在业务上提供门诊服务、家庭访视、健康档案管理等, 管理团队, 以协调人的身份帮助解决团队服务中的“非医学”问题, 并对团队进行全科培训。顾问以门诊服务为主, 同时对后备进行门诊带教, 指导后备进行家庭访视。后备在门诊为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 在取得执业资格后逐步开展家庭访视, 将“门诊服务”和“下社区服务”有机的结合起来, 实现资源共享,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过程中, 后备可提高其服务能力, 增强其服务信心。后备在与顾问合作的过程中, 可向顾问介绍全科医疗的最新理念、进展, 与其讨论如何将之运用到门诊服务与家庭访视中, 以理论联系实践。组长定期召集团队成员开展案例讨论会, 分析工作中的典型案例, 实现岗位培训, 提高团队的服务能力。
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 篇9
关键词:全科医生,三级公立医院,农村医疗
随着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 社区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医改最根本目标之一。各省、市社区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来, 初步构建遍及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点, 但是群众在社区与农析看病时, 仍感到不方便。其原因除意识不到位外, 主要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量缺乏合格的全科医生, 不能确保对每位就诊患者以恰当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就是要把小病解决在社区, 重大疾病有一准确判断, 及时向上一级医院转送。作为社区与农村卫生服务的核心人员, 全科医生处在防病治病的第一线, 既是一名临床医生, 也是社区与农村群众的“家庭医生”。
一、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的背景
1.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面临形势
当前, 卫生工作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大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指出,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关系千家万户幸福, 必须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 是重大民生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广大群众对医药卫生服务的需求将会有更大提升, 因此, 各地卫生事业发展将引来大建设大发展的新局面。
但各地卫生工作也正面临着多重挑战, 尤其是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卫生资源的有限性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城乡、区域和卫生系统各领域间发展不平衡, 卫生资源配置的整体性和均衡性有待提高;农村卫生工作仍然较为薄弱,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亟需提升;卫生人才、科技、信息化等要素建设仍然较为滞后, 卫生软实力提升尤为迫切。此外, 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 都给卫生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
2. 医疗卫生的政策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做出“加快发展全科医学, 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决策。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 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 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同时,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9年提出《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人才保障机制和科技创新机制。其中, 加强医药卫生人才的队伍建设.制定与实施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 重点要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的专业技术人员与护理人员培训。进一步完善全科医师的任职资格制度, 健立和健全城市和农村社区卫生人员培训制度, 鼓励基层卫生人员参加学历教育, 促进乡村医生的规范化, 尽快能实现基层卫生机构都具备合格的全科医生。
3. 国家对全科医生培训越来越重视
国务院曾于2011年6月召开常务会议, 决定在全国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会议上指出, 全科医生作为综合程度较高医学人才, 主要是在基层承担保健, 预防、常见病、病人转诊、多发病诊疗, 康复, 以及慢性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等一系列服务, 故应被称为社区、农村的健康“守门人”。目前, 我国全科医生培养和使用, 正处于起步阶段, 全国范围内全科医生的数量极其不足。所以, 应建立全科医生制度, 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应以全科医生作为主体, 是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 对于提高社区、农村医疗卫生的服务水平, 缓解人民群众的“看病贵、看病难”, 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2010年, 《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提出, 基层的医疗卫生队伍主要的存在问题有:一个是执业医师, 尤其是全科医师数量的严重不足。跟据中国的卫生统计年鉴, 在我国大约有6万名的执业范围是全科医学的执业 (助理) 医师, 并仅占执业的医师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 这样远低于在国际上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六十的平均水平, 当中, 中医类别在全科医师数量中更为不足。在我国农村地区, 主要是中西部地区基层, 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更为短缺, 信用证有部分乡镇卫生院无执业医师, 24%的乡镇卫生院并没有中医类别的执业医师。二个是基层的医疗卫生队伍的素质不高。在我国乡村医生其实大多学历不高, 其中56.7%的乡村医生他们不具备报考国家执业 (助理) 医师考试的资格。还有乡镇卫生院拥有大专及以上的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并不足23%。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卫生技术人员他们高级职称人员在不足4%。这样就造成基层医生他们难以取得城乡居民对他们的信任。对其中存在的问题, 也提出了近三年的目标和任务:在三年内培养六万名的全科医生, 可以基本实现在城市每万名居民中有1-2名的全科医生, 在农村每一个乡镇的卫生院要有1名全科医生。其中以1-2年的转岗培训为主要培养途径, 并且, 招收本科的医学毕业生来进行全方面向往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 在培训合格后, 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来到城乡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三、在三级公立医院建设全科医生培训基地, 加强农村基本医疗可行性分析
1. 强化临床技能教学, 提升全科医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需要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法律法规的健全, 有效防范医疗纠纷与维护医疗安全, 已是临床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 传统的临床实践教学手段, 医生直接在医院的病人身上练习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困难。建立临床技能中心开展模拟教学, 利用一切模拟手段创设出模拟病人、模拟临床场景、模拟手术室、模拟病房等, 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的方式开展临床实践教学, 作为理论教学与传统床旁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 努力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起到有益的示范作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浙江省南部的医疗教学与科研中心, 对浙江省的医学教育的发展与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 将极大地提升全科医生临床实践能力。因此, 本项目建设是强化临床技能教学, 提升全科医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需要。
2. 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需要
全科医学教育的对象, 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乡镇卫生院已取得执业医师 (含助理) 、执业护士, 以及已获得相应专业执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每一位从事社区与农村卫生服务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应享有进行全科医学教育权利和义务。
全科医生作为医学专业人才, 综合程度要求较高。在基层担负着预防保健、常见病诊疗与转诊、病员的康复和慢性病管理, 以及健康管理等一体化的服务, 常被称为健康“守门人”。目前, 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医生数量严重缺乏。建立健全的全科医生制度, 并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的社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 既是我国医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水平, 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具重要意义。
全科医学是本着以人为中心, 以维护、促进健康为目标, 向社区、家庭和个人提供综合卫生服务新型的医学学科。我国正处于卫生改革与发展新时期, 发展好全科医学教育, 可以满足以下需求:一是培育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乡镇卫生服务体系的需要;二是建立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需要;三是进行医学教育改革, 并适应卫生发展需要;四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体系需求, 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的需要。
3.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曾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 , 在文中提出一定要健全基层的医疗和卫生服务体系, 尤其提出了要加强在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要制定并且实施为了农村定向免费的招聘执业医师和培养全科医生的实施计划。计划主要用三年时间, 将分别为在城市社区的乡镇卫生院, 卫生中心和村级卫生室, 要培训基层的医疗卫生人员在16万人次、36万人次和137万人次。同时, 要完善在城市公立大的医院对支援农村的卫生及医疗机构的制度。在每一所城市的三级公立医院要有3所左右的县、区级医院来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进而继续实施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这样通过基层的医疗卫生人员来到城市公立的大医院进修, 并且参加大医院的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等等方式, 从而提高基层的医院医生水平。
随着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部分省、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已初具规模并逐步完善, 并且基层卫生的事业不断的发展。在基层医疗卫生的服务体系建设的几年来, 初步建设涉及全省的各社区基层医疗卫生的服务网点, 但群众在社区、农村看病仍感便, 除意识不到位外,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乏合格与一定数量全科医生, 不能对每一位就诊患者诊治, 给社区、农村生活带来不便。因此, 基层社区与农村卫生服务网点 (卫生室) 要尽快配备全科医生, 全科的医生培训基地在项目建成后, 这样可以加快全省的社区与农村卫生的服务体系以及乡镇卫生院等等基层的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 尽快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因此, 全科医生培训基地项目的建设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将极大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4. 改善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卫生健康问题, 也是当前重大的民生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所以, 必须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国医改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 坚持卫生工作事业为老百姓服务, 坚持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要极其关注弱势群体, 体现公平, 实现社会和谐。同时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 作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项目, 得到了国家的政策重点支持, 也是贯彻和落实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重要措施的具体表现。
四、在三级公立医院建设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的意义
建设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对医院来说产生长期的、间接的、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投入使用后, 能极大程度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并对农村与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极为有利, 对加快本地区医院的现代化建设, 保障区域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 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通过建设全科医生的临床培养基地, 从而改善卫生人才的培训条件, 要加大本地区的卫生人才的培养力度, 这样有助于提高全在市基层卫生人才们的服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加快了当地农村与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与专业队伍的建设, 能促进当地医疗卫生事业有效发展。
2.可加快本地区医院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 提高本地区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 促进我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基本实现人人平等享有卫生保健。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于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以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三级公立医院全科培训基地的建设是强化临床技能教学, 提升全科医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的卫生队伍建设, 来促进当地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是提高农村与社区卫生水平, 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需要;是改善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周绍妮, 郑建卫.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市场竞争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 2009, (5) :41-43.
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崂山区基层全科医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辖区内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抽取10名。
1.2 调查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表,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集中时间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最高学历、职称等基本情况,对肺炎疾病的认知,对肺炎疫苗的认知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概况
本研究共调查基层全科医生50名,其基本情况见表1。培训前后全科医生推荐肺炎球菌疫苗意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51,P<0.05),培训前有32人愿意推荐,占64.00%,培训后50人全都愿意。分析培训前18例全科医生不愿意推荐的原因,以不了解疫苗和担心副反应为主要原因,分别占83.33%和88.89%。
2.2 培训前后肺炎疾病知识知晓率比较
对肺炎疾病题目的回答,将回答错误和不知道进行合并后分析,各问题知晓情况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其中,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社区获得性肺炎中以肺炎球菌感染为主引起的比例以及中国肺炎球菌青霉素耐药者的比例这三个题目在培训前知晓率很低,分别为34.00%、32.00%和28.00%,培训后大幅度提高,其他题目在培训后知晓率也都有所提高。
人(%)
2.3 培训前后肺炎疫苗知识知晓率比较
对肺炎疫苗题目的回答,将回答错误和不知道进行合并后分析,培训前后各题目知晓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适合老年人接种的肺炎球菌疫苗、23价肺炎球菌疫苗的接种对象以及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能提供保护年限,培训前全科医生知晓率分别为60.00%、78.00%和46.00%,培训后知晓率均达到100.00%。
人(%)
3 讨论
肺炎球菌感染性疾病主要指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多种疾病,如中耳炎、菌血症、肺炎和脑膜炎等,老年人群由于免疫功能衰退,加之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是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尽管1988年WHO就建议,所有的老年人都应该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包括健康老人(≥65岁)、居住于养老院的老人、慢性器官衰竭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和某些免疫缺陷的老年患者[2]。但目前我国肺炎球菌疫苗接种率仍很低。为提高我区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率,有效降低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发病水平,以减少因罹患该疾病导致的疾病负担,我区将为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丐糖疫苗列为政府实事。
国内外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是影响肺炎疫苗接种的重要因素。Nichol等[3]对1 874位医师调查其对肺炎球菌疫苗的应用知识和态度,结果发现多数医师缺乏对该疫苗重要性的认识。上海市长宁区的调查结果也显示[4],接种组老年人有50%是从医务人员的途径获知肺炎疫苗的,医务人员对老年人接种疫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我区在项目实施前对基层全科医生进行肺炎疾病及肺炎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培训,旨在提高社区医生的知晓率,鼓励社区医生向老年人传播肺炎相关疾病知识和推荐疫苗接种,发动更多的老年人主动接种疫苗,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培训前通过调查得知,部分全科医生不愿意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影响力介绍肺炎球菌疫苗,主要原因为不了解疫苗和担心副反应,因此项目实施前开展多次培训,大力宣传肺炎疾病及肺炎疫苗知识,提高社区医生传播相关防病知识和推荐接种疫苗的主动性,鼓励社区医生宣传、发动老年人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本次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培训后社区全科医生对引起肺炎的病原体、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危险人群、肺炎球菌性肺炎首选抗生素等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明显提高。经培训社区医生对肺炎球菌疫苗知晓率大幅提高,与成都市武侯区的研究结果相似[5],接种前仅60%的全科医生知道老年人适合接种何种肺炎球菌疫苗,培训后社区医生对肺炎球菌疫苗预防接种知识有了全面了解。通过进行肺炎疾病及肺炎疫苗相关知识的系列培训,提高了基层全科医生的知晓率,有利于提高医生推荐疫苗的专业性和成功率,为推动老年人肺炎球菌疫苗接种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真行,徐冰.WHO关于肺炎球菌疫苗的意见书[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4,27(1):22-25.Paper.Pneumococcal vaccines[J].Wkly epidemiol
[2]WHO Position Paper.Pneumococcal vaccines[J].Wkly epidemiol Rec,2003,79(14):110-119.
[3]NICHOL K L,ZIMMERMAN R.Generalist and subspecialist physicians’knowledge,attitudes and practices regarding influenza pneumococcal vaccinations for elderly and high-risk patients[J].Arch intern med,2001,161(22):2702-2708.
[4]庞红,吴美华,刘红联.上海市长宁区老年人接种肺炎疫苗的影响因素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7,19(5):207-209.
为全科医生制度叫好 篇11
全科医生的称谓,对老百姓而言,似乎有些陌生。然而全科医生并不是新出现的一类医师,我国不少医学高校近年来都开设了全科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已经有了2~3批。四、五年前,北京、上海等地就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全科医生制度,据统计,目前全科医生制度已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数量占医生总数的30%~60%。
前不久,笔者因为感冒发高烧,在家门口荷叶塘社区医疗服务部感受到全科医生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免去了上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烦恼。接诊的女医生首先向我介绍了她是一名湖南省人民医院派出的全科医生,她的语言修养和诊疗行为体现出应有的素质,病人立马获得良好的心理效应,接下来的留观治疗顺利而有效……
据了解,我国将全科医生的职责定位为“6位1体”,即为辖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免疫、计划生育、健康教育、临床医疗于一体的医生。有关调查发现,大医院63%以上的病人都是常见病、慢性病,完全可以在社区解决。全科医生是离你最近的医生,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有守门人在社区服务,能大大节省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
【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推荐阅读:
全科医生培训试题及答案.doc08-27
全科助理医生06-08
呼唤全科医生08-09
全科医生总结06-21
上海全科医生工作汇报05-12
乡镇全科医生月薪待遇06-07
1全科医生工作方式10-11
全科医生考核评价表06-12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06-16
全科医生团队工作制度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