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考核评价表

2024-06-12

全科医生考核评价表(通用8篇)

全科医生考核评价表 篇1

在20__年中,本人在院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全体同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努力学习、进取工作,大胆管理、勇于创新,做好科内各项管理工作,圆满完成了医院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医院“质量管理年”的活动和医院的各项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现评价如下:

一、认真学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认真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牢固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以不断提高检验质量为核心,严把质量关,供给病临床可靠的诊断依据。在工作量增加的情景下,充分调动科室人员进取性,在科室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下,按照ISO15189的标准对科室各项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和各类作业指导书进行更新、完善,使检验科的各项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并整理、完善科内各种档案资料。在今年各项检查中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年初以全市第一名顺利地经过了省卫计委“三大专科”的检查。今年科室业务总收入到达近4千万(包括体检收入)比去年增加15.54%。

二、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我的技术水平。作为科室主任,应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时代,业余时间不断学习检验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并在工作之余,主动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重视各临床科室的信息反馈意见并进取整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以不断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科室添置了罗氏e601电发光仪、HLC-723G8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等多台先进仪器,开展乙肝大蛋白检测与胃泌素-17(G-17)等九项新项目以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今年参与申报一项省卫计委课题、一项市级课题经过了科技局评价、在检验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一篇。同时邀请了江西省检验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邹学森教授对实验室建设和新实验室的设计方面进行指导,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经过这一年工作和学习,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自觉遵守院规院纪和科室的有关规章制度,清正廉洁,工作进取主动,认真负责,经常加班加点,不计个人得失。在科室管理上和日常工作中,团结同志,进取协作,全面完成了医院下达的各项任务。在医院PDCA案例展示汇报会获“二等奖”。同时作为医技党支部书记,能够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进取“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组织支部党员认真学习“十八”大六中全会精神,引导党员和职工正确对待人生观、荣辱观。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必须的成绩,可是还存许多不足之处。在新一年的工作中,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我将继续坚持“三甲”医院复评的劲头,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检验专业技能,掌握新技术,开展新项目,使检验科各项工作等到医院和临床科室的认可,科室的各项管理指标得到更大提升。为检验科发展更上一层楼作出应有贡献!争取在医院“十三五”规划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全科医生考核评价表 篇2

近年来, 公民健康意识整体性增强, 医疗服务被给予较高期望值。入职全科医生须围绕理论知识、临床技能、职业素养、医德医风、信息管理和人际沟通等方面开展职业培训[1,2], 实时监控动态考核, 为岗位调整与绩效分配提供参考。为此有必要构建胜任力指标体系, 组织调研及量表测量, 重视定量方法引入, 对数据收集、提取和加工后制定决策依据。

全科医生评价研究中对策论述文献占多数, 指标体系构建或定量技术设计应用不足, 多属性决策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有拓展空间。文献复习与政策文件基础上, 指标体系须在实践中筛选优化, 方法学体系完善应关注交叉学科背景。在此以全科医生核心胜任力评价为视角, 从多维度出发构建指标体系, 并验证适用意义。

1 对象资料

在文献复习[3,4,5]和政策解读基础上论证全科医生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 重视引入全科医师优秀者职能角色理论、关键绩效指标 ( KPI) 、行为事件访谈 ( BEI) 理念, 经培训记录、现场考核和交流沟通提炼关键胜任力特征。在专家半结构访谈和专题小组焦点讨论基础上筛选、搜集和汇总成初始条目池。由Delphi法流程组织专家征询, 遴选专家来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 熟悉或参与全科医师管理、教育和培训工作, 均为高级职称或处级职位。专家以Likert5 级量表对指标条目按重要性打分, 讨论条目删除、约减或替换必要性, 经群体研判修订指标体系, 包括基本素质、理论知识和业务履行维度、20 个二级测量指标。

指标体系各维度分别以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 ( 体现指标内涵实际意义, 由专家经验偏好, 经两两比较研判后计算) , 组织研判与计算过程较繁琐, 省略中间环节。测评资料获取后根据各指标数据分布特点赋予客观权重 ( 考虑指标实测数据离散分布差异) , 将两种权重计算为组合权重。为适应从整体情况评价分析, 可将所有指标权重进行合成。

以某市5 所社区机构7 名入职全科医生作为测评算例, 将多属性决策方法引入模型设计, 验证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适用性。指标用于量表测评和数据收集, 测评中对指标名称给出具体的解读或释义, 并围绕量表调研工作对实测专家集中培训讨论。理论知识情况以考试形式获取考核数据; 基本素质和业务履行情况由专家、工作同行和医师自己共三个视角获取考核数据 ( 等比例取均值) , 均用Likert10 级量表施测。指标名称、权重和测评数据资料见表1。

客观权重在数据基础上由熵权法计算: 按行列转置为n行m列测评数据矩阵 ( xij) n×m, 表格数据为例, 表中列数即为矩阵列数。由矩阵 ( xij) n×m计算指标熵权hj= 1 + ∑i ( pijlnpij) /ln7; 3个维度下依次有m= 6, 7, 7; 其中yij= xij/ ( ∑ix2ij) 1 / 2, pij= yij/ ∑yij。计算指标组合权重wj= hj·vj, 其中vj为主观权重。三个维i度或整体情况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计算结果见表1。

2 评价模型

综合评价属于多属性决策研究范畴, 简单说就是将指标、权重和测评数据等复杂信息合成后进行相对排序或评判分类[6,7]。评价对象基础上可以群体排序寻优或单对象判定分类计算。指标体系呈现多级递阶层次结构, 细化后测量指标用于数据调研收集 ( 发挥测量尺度作用) , 权重数值体现了指标在评价中作用差异性。群体对象评价时多用相对比较思路, 将不同属性指标测量信息预处理后加权合成, 所有对象相互比较并共同参与计算, 合成某个“综合指标”用于相对排序, 该思想下的评价方法统称为“集结排序”算法范畴。

单个对象时不必以其余对象比较参照, 须预先设置评判标准, 将测评数据与标准相结合, 再寻求优劣等级。群体对象情况下可用方法较多 ( TOPSIS、灰色关联、线性求和等) ; 单个对象时常有模糊数学法和物元可拓法, 其中物元可拓法是系统科学新出现方法。下面以全科医师核心胜任力评价为例建立模型, 计算流程在Excel中实现。一方面为全科医师培训管理提供考核依据; 另一方面验证数学原理及性能差异, 为卫生决策者提供方法借鉴。

2. 1 加权求和法

设n个医师和m个指标构成矩阵 ( xij) n×m, n = 7, m = 7, 6, 7或20。以第i个全科医师 ( xi1, xi2, …, xim) 为例, 将指标加权求和Zi= ∑jwjxij, wi为权重。从不同维度分别建立模型, 加权求和详细过程省略, 每个维度下按Zi对医师相对排序和差异比较, 结果见表2。

2. 2 TOPSIS法

设n个医师和m个指标构成矩阵 ( xij) n×m, n = 7, m = 7, 6, 7或20。设第i个全科医师 ( xi1, xi2, …, xim) 与虚拟最优医师 ( x1+, x2+, …, xm+) 距离Di+= { ∑j[wi ( xij- xj+) ]2}1 / 2; 又设第i个医师 ( xi1, xi2, …, xim) 与虚拟最劣医师 ( x1-, x2-, …, xm-) 距离Di-= { ∑j[wi ( xij-xj-) ]2}1 / 2; 其中xj+= maxin= 1{ xij} , xj-= minin= 1{ xij} 。Ci=Di-/ ( Di++Di-) 为第i个医师 ( xi1, xi2, …, xim) 与最劣医师 ( x1-, x2-, …, xm-) “相对距离”, 按Ci的大小进行全部医师间相对排序。

以业务履行维度为例, 计算Di-= ( 0. 347, 0. 283, 0. 250, 0. 316, 0. 418, 0. 347, 0. 230) ; Di+= ( 0. 343, 0. 271, 0. 307, 0. 347, 0. 268, 0. 317, 0. 428) ; Ci= ( 0. 503, 0. 511, 0. 449, 0. 477, 0. 609, 0. 523, 0. 350) , 由此得到该维度下医师相对位次1, 3, 2, 7, 4, 6, 5。所有维度同理计算, 全部医师相对排序结果见表4。

同样计算分析每个维度中对象间情况, 结果见表3。

2. 3 灰色关联法

设n个医师和m个指标组成矩阵 ( xij) n×m, n = 7, m = 7, 6, 7或20。设第i个全科医师 ( xi1, xi2, …, xim) 与虚拟最优医师 ( x1+, x2+, …, xm+) 的灰色关联系数为 ζij= ( Δmin+ 0. 5Δmax) / ( Δij+0. 5Δmax) ; 其中·为第i个医生 ( x1+, x2+, …, xm+) 与虚拟最优医生 ( x1+, x2+, …, xm+) 的“灰色关联度”, 按 γi进行相对排序。

医师①~ ⑦指标测量值依次计算关联系数见表4。

以业务履行维度为例, 计算灰色关联度 γi= ( 0. 773, 0. 677, 0. 617, 0. 723, 0. 861, 0. 727, 0. 616) , 得到该维度下相对位次2, 5, 6, 4, 1, 3, 7。所有维度同理计算, 全部医师相对排序结果见表5。

2. 4 物元可拓法[8,9,10]

设n个医师和m个指标数据矩阵 ( xij) n×m, n = 7, m = 7, 6, 7或20。设指标体系为c1, c2, …, cm, 将指标划分若干等级Nj; 设Xji= <aji, bji>为指标ci经典域, Xpi= <api, bpi>为指标ci节域。则关联系数Kj ( xi)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划分5 个等级 ( 等间隔刻画优劣) ; 指标为十分制且量纲相同, 共制定“戊”, “丁”, “丙”, “乙”和“甲”5 个等级, 经典域依次为<0, 2>, <2, 4>, <4, 6>, <6, 8>, <8, 10>。

计算医师P0的关联度Kj ( P0) = ∑iwiKj ( xi) , 等级Nj顺次取值j=“1”~“5”。关联度经预处理加权合成特征值。以J珋i表示第i个医师 ( xi1, xi2, …, xim) 的特征值, J珋i用于独立评判。以医师①为例, 由公式转化依次计算关联系数、关联度、特征值, 见表6-1, 表6-2, 表7。

医师①由特征值大小对各维度评判分类; 同理, 已知所有医师指标测评数据, 也逐个在某维度内相对比较, 独立建模流程与医师①计算方式相同, 重复以上步骤, 在各维度内独立计算关联系数、关联度以及特征值, 中间环节不再介绍。特征值和排序结果见表8。

3 讨论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渐受重视, 有必要构建全科医师胜任力指标体系, 建立数学模型开展实证研究,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为指导卫生管理决策提供方法借鉴。全科医师领域多见对策阐述或简单调查统计, 多属性决策方法模型设计等交叉学科研究有探索必要性。

以全科医师综合评价算例为载体建立模型, 分析方法原理、演示实现流程、比较应用性能。应用者须明确算法特点, 注意方法选择、导向目标、原理分析和结果解读。传统的集结排序方式在卫生领域评价问题中多见, 不预先制定评判标准, 将全体医师数据加权合成, 在群体比较中寻求相对位次。物元可拓法体现等级评判思想, 应预先设定经典域, 应用条件、实施步骤和结果形式与传统集结排序算法方法不同, 应用有效性已在管理学领域验证。

本文在文献回顾基础上, 根据职业胜任角色理论、关键绩效技术 ( KPI) 或行为事件访谈 ( BEI) 构建了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定性分析与定量模型结合有助于改进评价工作、增强决策效力, 系统科学方法引入有应用比较意义。以全科医师评价为例, 在各维度下将指标信息综合计算, 确定群体中相对位次差异, 为奖励、培训、选拔和晋升等管理决策提供量化参考。多属性决策方法适于胜任力考核工作, 代表性和操作性强, 在Excel单元格中编排计算。从数理方法学角度来说, 对于卫生管理、医院管理等卫生决策或评价研究也有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天士, 方才妹, 潘长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课程设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 (5) :62-63.

[2]叶腾飞.广西城市社区全科医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3]马志强, 刘敏, 王海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师胜任力实证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2, 32 (4) :514-518.

[4]朱舜, 董海娜, 王伟杰.全科医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 (4) :378-380.

[5]董海娜, 朱舜, 王伟杰.Fuzzy综合评价法在全科医生岗位核心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 2014, 31 (2) :273-277.

[6]胡永宏.对统计综合评价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与探讨[J].统计研究, 2012, 29 (1) :26-30.

[7]李望晨.医学综合评价设计合理性论证与适配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 2014, 33 (2) :66-68.

[8]张利平, 王春平, 李望晨.基于物元分析法的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综合评判建模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5, 32 (7) :489-492.

[9]田敏, 韩彩欣, 孙艺梁, 等.公立骨科医院临床科室绩效可拓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 2011, 30 (4) :82-84.

全科医生考核评价表 篇3

关键词: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23-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模式和特点。基层全科医生在医院中主要承担着预防保健、常见病诊疗以及转诊、慢性病的管理以及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一体化服务的责任,对其进行转岗培训工作是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于具体的培训流程和效果分析需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进行,确保正确合理。

1 转岗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1.1培训的形式

从2010年起,我省按照“1+10+1模式”的要求,对全省包括乡镇卫生院在内的近千人的骨干医师进行了转岗培训工作。所谓的“1+10+1模式”就是指理论培训为1个月,临床实习为10个月,社区实践为1个月。在此基础上,于2011年根据培训的实际把培训的数量扩增至近3000人,然后以“4+7+1模式”進行,即理论培训4个月,临床实习7个月,社区实践1个月。

1.2培训的基地

从近几年的培训形式来看,我省的基层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基地主要是在河南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进行的,它是认定的首家培训基地,属于高等专科院校,而后随着培训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多,相继的又增加了南阳、商丘以及漯河等三地的医学高等专科学院,这三家院校共同构成当前我省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体系。

1.3培训的内容

从近几年实际的培训形式来看,它的理论培训一般是由9个大的模块组成,又包括19门主干课程,然后再根据学员的需求进行实习医院的参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参观等的安排。把实习和实践工作严格按照培训的进度要求进行,在内容的设计上,医院理论属于基础部分,基层卫生服务需求属于导向部分,最终目的是切实提高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的总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使医生形成对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意识,有相应的服务能力和方式。

2 培训的效果分析和评价

2.1学习成员的具体状况

我们以河南省基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培训为实例分析,从2010年开始,对全省的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进行承担,规划的培训人员为2550人,而实际完成培训的只有2190人,在这些培训人员中,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占有69%的比例,属于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骨干力量。

2.2培训效果满意度的评价

从实际的培训效果来看,学员对理论课程的设置满意度较高的基本是和日常工作联系较为紧密的一些常见疾病的诊疗模块,而相对于和学员日常联系较少的课程满意度相对来说较低,像卫生法规、卫生信息管理等模块。

2.3培训的具体的形式评价

大体上来说,培训的形式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种类型。从实际的培训效果调查来看,学员对于实践部分的教学方式兴趣度较高,像集体到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实地的参观等形式就是一种很好的体现,而对于传统的理论教学的方式往往评价较差。

2.4总体评价

从转岗培训的总体实际来看,学员对于项目管理以及实施的最终评价还是较为满意的,从评价的满意度构成比例来看,在理论培训和临床实习以及社区实践三方面的总体评价还是相对较高的,这也就说明这一培训项目能够被基层骨干医师所认可,而且也与乡镇实际相吻合。从下表可以看出:

3 实际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

3.1专科思想牢固,意识上的不重视

很多参加全科转岗培训的医生对于全科医学和社区医疗的认识不充分,在学习时有一定的重点偏差,把大部分的学习重点仍然停留在自己原有的专业上,在思想意识上没有形成重视,专科思想牢固,这样的培训效果是非常不好的。因此,就要在思想意识上进行严抓,以意识引导行为规范,改变传统的专科偏重观念,进而实现全科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3.2培训的师资力量不协调

师资力量是关系到整个培训效果的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前很多的培训机构中对于全科医生的培训并没有较为协调的安排,专业技术水平不高,造成很多的关键性的培训项目往往缺乏,进而使得培训质量严重下降,学员得不到有效的培训知识。因此,就需要培训机构加强对专业师资的引进,构建一致协调化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队伍,促进学员知识形成专业化、体系化。

3.3缺少相应的针对性

当前对于医生的全科转岗培训没有做好培训重心的调整,过于把中心放在“全科”上,造成培训针对性的忽视,使得很多的培训项目和知识往往属于同一概括式 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因此,就要对培训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体现出层次化的特点,根据学员的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

4.总结: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已经成为了当前改革的重点,这不仅是现实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要求。针对于培训的具体流程和形式以及最后的效果分析评价,需要依据于实际状况并按照相关文件的标准,正确合理的进行评价,以掌握真实完整的培训状况,更好的发挥医生的服务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继轩,师建明,楚基伟,郭彦魁,王孝辉.河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评价[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5(06):764-767.

[2] 曹继轩,高爱红,师建明,楚基伟,高斌,曹新典.河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评估[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04):438-440+443.

全科医生的现状 篇4

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社区医院的门可罗雀与大型综合医院的人满为患却依然存在鲜明的反差。在门诊中的角色——全科医生一般是以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他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使您疾病得到最有效的处理,这样就大大方便了下一步的住院治疗。在家庭中的角色——社区全科医生工作的另一个特点是上门服务,全科医生常以家访的形式上门处理家庭的病人,根据病人的各自不同的情况建立各自的家庭病床和各自的医疗档案,这样不仅大大的提高了患者在治疗上的准确度,同时还能起到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在社区人群中的角色——全科医生对社区人群可以组织专家会诊,协调转诊,组织健康体检等工作,也可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加强对体弱多病的群体(如:老人,小孩)的护理等工作,这些工作也极大的加强了社区群众的健康防范意识。

在国外,全科医生占医生总数30%~60%以上,卫生业务量占一半以上,家庭医生基本都在硕士学历以上的层次,独立执业,而且可以服务于多家医疗机构,工资收入超过多数专科医生,社会地位很高。全科医生是家庭成员一辈子的健康保护神,是国家卫生服务支出的看门人,也是引导专科医疗的经济人。现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内全科医生的发展也成蒸蒸日上的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仅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全科医生的需求就有近10万人的缺口,更别提医疗资源分布更加匮乏的农村了。随着医疗体制和人事制度的放开,包含社区卫生和专科医疗的多元化的卫生服务体系将逐步形成,全科医生也将会赢得属于他们自己广阔的展现舞台。

北京2011年6月22日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会议指出,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目前,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建立全科医生制度,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要求,到2012年使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再经过几年努力,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至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更好地为群众提供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将全科医生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

二要着力解决当前急需与规范化培养周期较长之间的矛盾,近期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对符合条件的基层在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按需进行1至2年的转岗培训。严格执行城市医院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基层累计服务1年的规定。

三要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全科医生可根据需要多点注册执业,可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职或兼职工作,也可以开办诊所。推行全科医生与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加强全科医生服务质量监管,并与医保支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挂钩。

四要创新全科医生激励政策和方式。建立以按签约居民数获得服务费为基础的新激励机制,完善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津补贴政策。拓宽全科医生职业发展路径,完善职称晋升办法。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认真开展试点,逐步推广,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全科医生极度缺乏

北京,是国内最早进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城市之一,历经十多年的培养人才缺口依然巨大,而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许多地方甚至没有条件培养全科医生。

为了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老年人口保健和医护照顾问题,中国政府正试图通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以期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像张新征这样的持有资格证的全科医生,能够独立开展临床工作,医治80%~90%的常见病,具备及时正确的转诊能力,正是实现这种医疗蓝图的核心,但眼下,全科医生队伍的现状,太不能令人满意了。

尤其是人手紧缺这个痼疾,并没有因为政府的倡导和扶持而迅速改变。就连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副主任崔树起,这位64岁的退休老师在谈到全科医生的不足时,语调也立马高出好几个分贝:“问题非常严重,需求旺盛而供给严重不足!”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答案 篇5

2011年辽宁省基层卫生人员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理论考核手册 第一部分 社区卫生服务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社区卫生服务

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2、转诊服务

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建立稳定的通畅的双向关系的基础上,可帮助病人选择上级医生或医院并提供转诊服务。

3、管理

是通过获取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有效整合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与履行责任的活动。

4、组织行为学

是研究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从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5、具体环境

指对某一个特定的组织产生直接影响的环境。

6、系统

是由若干个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7、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思想体系

是由原理、观念、观点组成的完整体系,是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者和研究者把感性认识材料经过加工改造而达到的思想成果。

8、管理原理

是对管理工作有规律的认识,即通过管理实践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9、抽样调查

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然后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10、卫生服务供给

是指卫生服务提供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或成本消耗上,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二、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1、关于社区医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以人为中心 B、以家庭为单位 C、以社区为范围 D、以需求为导向 E、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2、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E)

A、要有一定的人口要素 B、有一定的地域面积 C、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及生活方式 D、有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

E、以上都是

3、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包括(E)

A、预防与保健 B、健康教育 C、医疗与康复 D、计划生育指导

E、以上都是

4、英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的运行机制(A)A、全民免费的国家医疗保健服务

B、社会医疗保险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 C、商业医疗保险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

D、全民自费的医疗保健服务 E、以上都不正确

5、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的运行机制是(B)A、全民免费的国家医疗保健服务 B、社会医疗保险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 C、商业医疗保险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 D、全民自费的医疗保健服务 E、以上都不正确

6、社区卫生服务的方式有(E)

A、主动上门服务 B、开设家庭病床、实施双向 转诊

C、方便就近诊疗 D、医疗与预防保健相结合 E、以上都是

7、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是指(A)

A、预防与医疗、保健与康复、健康教育与计划免疫 B、预防与医疗、保健与康复、健康教育与计划生育指导 C、预防与医疗、保健与康复、法制教育与计划生育指导 D、预防与医疗、保护与康复、健康教育与计划生育指导 E、美食与医疗、保健与康复、健康教育与计划生育指导

8、全科医疗服务的基本特征有(E)

A、主动性服务 B、持续性服务

C、可及性服务 D、综合性服务及协调性服务 E、以上都正确

9、关于健康的正确理解应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E)

A、躯体方面的健康 B、精神方面的健康 C、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完好状态 D、有一定的特长 E、A+B+C

10、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C)岁以上常住居民 A、65 B、50 C、60 D、70 E、75

三、填空题(共20空,每空0.5分)

1、按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和工作性质可分为3类: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保健服务、延伸性服务、和特需服务。前两类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能以盈利为目的。

2、社区卫生服务 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

3、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项。

4、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思想体系是由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本身及其相关的 管理理论、观念和观点组成的体系。

5、社区卫生服务应该处理好需要、需求、供给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尽可能的满足社区公共卫生发展的需要和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

6、信息是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生存的前提,是管理的基础,是社区卫生服务科学决策的依据,是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风向标。

7、顾客对服务有三种期望层次,一种是渴望得到的核心医疗服务,一种是形式医疗服务,另一种是附加医疗服务。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1、简述构成社区的要素有哪些?

答:(1)以一定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共同生活的人口;(2)一定范围的地域条件、空间;(3)一定的社区设施;(4)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认同意识和生活方式;(5)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管理机构;(6)一定类型的社区活动

2、国际上大力倡导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保健服务,简述其基本特征与实施要点有哪些?

答:基于人群的服务,需要界定卫生服务的目标社区及其人群;使用流行病学的方法确定社区的健康问题、卫生需求及可利用的资源,选择须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干预,既面对个体病人,又面向社区整体人群提供服务、实施医疗卫生干预;医护人员扮演多重角色。

3、简述“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和战略性行动是什么? 答:总目标是(1)是全体人民增加期望寿命并提高生活质量(2)在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改进健康公平(3)使全体人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卫生体系提供的服务。

战略性行动:(1)与贫困作斗争(2)在所有环境中促性健康(3)使部门卫生政策相一致(4)将卫生列入可持续发展计划。

4、简述第一次健康促进国际大会发表的《渥太华宣言》指出的健康促进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答:(1)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2)创建支持的环境(3)加强社区的行动(4)发展个人的技能(5)调整保健服务方向

5、简述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

答:(1)需求的不确定性(2)需求的被动性(3)需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4)需求的层次性和发展性(5)需求和利用的外部关联性(6)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

1、试述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与管理中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

答:(1)卫生管理部门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2)缺乏稳定的筹资机制;(3)全科医学人才匮乏,现有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4)服务功能与行为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5)社区卫生服务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2、论述信息与物质、能量、知识的关系是什么?

答:物质、能量、信息构成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要素。一般而言物质向人类提供材料,能量向人类提供动力,信息向人类提供知识和智慧,信息和物质、能量的区别在于信息是物质运动状态与方式的记载,不是物质本身。

三大要素分别满足三大基本定律: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信息不对称定律。第二部分 心理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3分)1.医学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的疾病以及在它们相互转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规律,利用心理学技术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2.美感

是个体用美得标准去评价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审美的需要所引起的态度体验。3.人格

又称个性,是一个人在其素质的基础上,再其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4.心理健康

也称心理卫生,是指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5.康复力

是指蒙受心理刺激后心理创伤的复原能力。6.应激

是个体“察觉”到的各种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威胁时的整体现象,它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7.抑郁

指情绪低落,心惊悲观,愉快感丧失,自我感觉不良,兴趣减退,自 责,自我评价低和各种身体不适。8.自杀

是一种心理危机的表现,指自愿的、自己动手让自己死亡的行为。9.心理治疗

也称精神治疗,是以医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前提,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绪和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的目的。10.病人角色

是指社会人群中与医疗卫生系统发生关系的有疾病行为,求医行为和治疗行为的社会人群。

二、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1.世界上首创心理学实验室的学者是(A)。A.冯特

B.华生

C.弗洛依德

D.卡特尔 2.由现在开始追访未来的研究是(B)。A.回顾研究 B.前瞻研究

C.横向研究

D.纵向研究 3.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B)。

A.德国的冯特

B.美国的詹姆士 C.美国的华生

D.德国的詹姆士 4.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于(B)。A.1907年 B.1936年 C.1927年 D.1937年

5.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对象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追踪研究,称为(B)。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回顾研究 D.前瞻研究 6.所谓医学的模式是指(C)。

A.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

B.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 C.人对健康的基本观点和对策 D.祖国传统医学和西方现代医学

7.激情是一种(B)。

A.快乐时的情绪状态 B.短时爆发的情绪状态 C.积极的情绪状态 D.持久的情绪状态 8.情绪的特点是(C)。

A.较稳定

B.持久存在 C.带有情景性

D.本质内容

9.森林中遇见老虎和在公园中见到老虎,心理反应不同,这是因为(D)。

A.心境不同

B.环境不同 C.动机不同

D.认识不同

10.从情感范畴来看,廉洁奉公是一种(A)。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情操 11.文化性应激源不包括(D)。

A.语言

B.生活方式

C.风俗习惯

D.结婚或离婚 12.血管迷走反应的特点是(B)。A.血压升高

B.心动过缓

C.面色潮红

D.深大呼吸

13.症状具有做作、夸张或富有情感色彩是哪种神经症的特点(A.强迫症

B.癔症

C.恐惧症

D.疑病症 14.行为治疗常采用以下哪种方法(B)A.自由联想

B.系统脱敏

C.患者中心

D.梦的解析 15.常见的心理咨询的手段不包括(C)。A.宣泄

B.领悟

C.挖掘幼年体验

D.增强自信心 16.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不包括(C)。A.问题探索阶段

B.分析认识阶段 C.酝酿认知阶段

D.结束巩固阶段 17.老年人心理卫生保健中不包括(D)。A.确立生存意义

B.适度锻炼运动 C.加强学习能力

D.加强人际交往

B)18.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最高层次为(B)。A.归属与爱

B.自我实现

C.尊重

D.安全 19.气质不具有(C)。

A.易变性 B.天赋性

C.可塑性

D.独特性

20.言语沟通在技巧上,应主要采用(B)。A.封闭式提问

B.开放式提问

C.重复提问方式

D.释义提问方式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1、基层卫生人员学习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1)加强对人的整体性的认识。(2)学会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技术

(3)改善医患关系。(4)掌握适应和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

2、如何维护幼儿心理健康?

答:(1)支持孩子多做游戏。(2)注意行为和人格的塑造。(3)培养良好的习惯。(4)正确对待幼儿哭闹。(5)培养幼儿遵守纪律。

3、老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是什么?如何应对?

答:衰老是人们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一般将60岁以后作为老年的界限。这一时期。形态呈现老化,感受功能下降,神经运动功能缓慢,记忆力衰退,性格改变,体弱多病,加之可能会出现丧偶,再婚、丧子,家庭不和,经济困窘等不良生活事件,都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老年人比例急剧上升。

应对:(1)要懂得动、静、乐、寿的道理。(2)家庭和谐。(3)培养兴趣爱好。

4、如何减少心理应激对个体的损害?

答:(1)避免与应激源接触;(2)应激的心理防御机制:①幽默②表同③升华④补偿⑤攻击⑥冷漠⑦反向⑧文饰⑨投射⑩倒退;(3)培养良好的个性;(4)社会支持。

5、心理咨询医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1)高尚的医德;(2)博学的知识;(3)良好的心理素质;(4)明智的处世态度。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

1、举例说明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和提高遵医率的方法。

答: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1)病人对医生满意的程度;(2)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3)病人对医嘱内容理解记忆的程度;(4)治疗方式的特殊性和复杂程度;(5)病人的主观愿望与医生的治疗措施之间的差异程度;(6)由于病人的医疗费用等因素拒绝治疗。

提高遵医率的方法:(1)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2)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护质量;(3)纠正病人对检查及防治措施的错误认识和不正确的态度;(4)耐心解释、反复说明,提高ing人对医嘱的理解和记忆 程度;(5)治疗药抓住重点和主要矛盾;(6)重视对病人的心理行为研究;(7)采用必要的行为技术,如订立协议、自我监测、刺激控制法等。

2、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论述良好意志品质是什么,以及它的重要性? 答:略。

第三部分 康复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康复

在医学领域主要是指功能康复,即综合和协调地应用医学、教育、职业、社会、工程等各种措施,以减轻残疾人和伤病员的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使其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争取重返社会。

2、社会康复

主要研究和协调解决残疾人重返社会时遇到的一切社会问题使之能够有机会参与社会生活,不受歧视,并能履行力所能及的社会职责。

3、失能

又称残疾,指由于损伤造成能力受限或缺乏,以致患者个人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和范围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其影响在个体水平上,造成个体活动能力障碍。

4、康复医学 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

5、协调功能

是指个体完成平稳、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运动的质量应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达到准确的目标等几个方面。

6、偏瘫

脑卒中及脑外伤等脑损伤后,由于损伤部位和程度的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其中以运动障碍最常见,造成一侧肢体的瘫痪,通常称为偏瘫。

7、联合反应

是指健肢用力运动时引起的患肢张力增加和广泛痉挛,是脊髓神经元左右之间相互影响所致。

8、推拿

是在人体一定部位上,运用各种手法治疗疾病的中医疗法。

9、助体体位转移

是指患者在外力的协助下,通过患者的主动努力而完成体位的转移并维持身体的姿势。

10、Bobath方法

Bobath技术是由英籍德裔物理治疗师Bobath夫妇共同创立的一种针对大脑性瘫痪和偏瘫脑部损伤后的特殊评价与治疗方法,此方法通过利用关键点的控制及其设计的反射性抑制模式来抑制痉挛。

二、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0.5分)

1、康复的领域主要包括 医学康复和医疗康复。

2、三级预防,其实就是 积极康复治疗,防止损伤或残疾向残障转变。

3、共济失调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 小脑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

和基底节共济失调。

4、脊髓损伤水平的评定主要靠 感觉障碍的评定,最常用的方法是 感觉指数评分。

5、紫外线的光谱范围为 400—180纳米,属于 不可见光。

6、揉法的操作要领是施术的部位不要移动、动作要柔和而有节律、频率约为每分钟70—180次。

7、经络由 经脉 和 络脉 组成。

8、偏瘫的针刺疗法大体可分为 体针 和 头针两部分。

9、开放性脊髓损伤可发生与任何脊髓部位,以 胸椎 最为多见。

10、纤维织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局限或弥散性界限不清的疼痛、局限性软组织压痛点、软组织可扪及痛性结节或索条感 三点。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2分)

1、对患者的初期评定一般在患者入院初期完成(最迟不超过入院7天)。(√)

2、检查三角肌肌力的手法是,坐位,上肢自然下垂,肘关节轻度屈 曲,前臂呈旋前位。(√)

3、肌张力的分级中,软瘫,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了评定为1级。(×)

4、在运动中若出现不适,如头晕、气短、心悸等,应中止运动。(√)

5、偏瘫阶段Ⅱ可随意进行共同运动,痉挛加重。这个阶段持续约2周。(×)

6、关节急性炎症、肿胀、异常活动时,中止运动。(√)

7、直流电疗法能促进骨折愈合,应早开始为好。(×)

8、医者用肢体某部着力在患者某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加压的方法称为压法。(√)

9、给患者翻身,患者仰卧,护理人员跪在患者健侧,利用手和躯干夹住患者的健侧,以保护患肩。(×)

10、脑卒中偏瘫早期应多做的肩关节被动运动是肩外展、外旋。(×)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4分)

1、康复医学是不是只处理临床医学的后期问题?为什么? 答:康复医学不是医疗的后续,也不是临床医疗的重复,它应在临床治疗的开始就早期介入,但因伤病情况不同,所采取的康复手段有差异,在伤病的抢救期后应立即得到康复治疗,但各项治疗任务的多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变化。

2、简述关节活动度检查的注意事项。

答:(1)结果记录应规范,准确,记录关节活动的起止度数,即开始时的角度和运动结束时的角度。

(2)分别记录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的关节活动度,必要时两侧对比,当被测量的某关节出现非正常过伸展情况时,可采用“—”,即负号表示。

(3)在正常情况下可做双向运动的关节由于病变而只能进行单向运动时,受限方向的运动范围记录为“无”。

(4)测定时应对水肿、疼痛、肌紧张、肌萎缩、皮肤状况、有无外伤等在评定表中予以记载。

(5)结果评定,能评价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的临床意义。

3、简述Barhel指数的内容和临床应用。

答:Barhel指数(BI)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称Maryland残疾指数,BI重复试验信度达0.89,评定者之间信度大于0.95,效度评价亦可靠。不仅可以用来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状态,也可以预测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预后。但是BI并非指一个量表,他实际上已成为许多从BI原表演变而来的一个家族的统称。临床应用见(P48)——《康复专业人员培训教材》

4、简述姿势平衡协调训练的注意事项。答:(1)训练时,可通过镜子进行姿势矫正。(2)随时发出指令,如“向左、向右“等声音刺激。(3)通过诱发姿势反射而使患者恢复平衡能力。(4)适度的辅助及使用一些道具,如枕头等。

5、什么是骨折康复治疗的原则?

答:(1)骨折的康复治疗一定要在骨折复位及固定牢靠后尽早进行,运动治疗不能干扰骨折的固定,引起骨折处移位。(2)具体的康复治疗措施要依据骨折愈合的过程来制定,并适时调整。

(3)骨折的康复治疗药因人而异,这就是所谓的个性化原则。(4)与手术医师密切合作,熟悉手术过程及所用的内固定物,运动治疗的时间窗要尊重手术医师的意见。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

1、试论站立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有何重要意义。

答:脊髓损伤患者要尽早开始站立训练。可以从站立床开始,倾斜度开始为30°,每天2次,每次15分钟。以无头晕等低血压症状为度,循序渐进增加倾斜度和站立时间,站立训练可以调节血管紧张性,预防体味性低血压,防止骨质疏松与骨折的发生,防止髋、膝、踝关节痉挛;预防肺部感染、血液循环障碍、泌尿系统感染等。

2、脑卒中患者要具备什么基本条件才能有正确步态?

答:(1)站立相:①髋关节伸展。②躯干个骨盆水平侧移。③膝关节在足跟开始着地时屈曲(大约15°),随之伸直,然后在足趾离地前屈曲。

(2)迈步相:①膝关节屈曲伴髋关节伸展。②在趾离地时骨盆在水平位向下倾斜。③髋关节屈曲。④迈步腿骨盆旋前。⑤在足跟着地前伸膝及踝背屈。第四部分 预防医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健康维护计划

临床医师应该为求医者制定健康维护计划,并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服务,健康维护计划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依据求医者年龄,性别及危险因素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干预措施。包括健康咨询、筛检、免疫接种,化学预防。

2、疾病监测

疾病监测是指长期地、连续地收集、核对、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和影响因素的资料,并将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3.生存率

是指从某个规定时刻开始,对病例跟踪观察到一定时间时患者任然存活的百分比。

4、多元线性回归

是用来研究一个应变量和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的统计方法,其实质是简单线性回归的推广。

5、流行病学

是研究疾病及健康有关状况在人群中分布规律和发生,发展原因,同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

6、三间分布

即人间、空间和事件分布。

7、短期波动

是指在某集体单位或小范围人群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很多相似病人的现象,也称暴发。

8、大气污染

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混入大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对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

9、必须氨基酸

是指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

10、血糖生成指数

是指分别摄入某种食物与等量葡萄糖后2小时内血浆葡萄糖曲线下的面积之比。

二、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1.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不包括(C)A.促进健康 B.预防疾病 C.预测疾病 D.康复服务 2.下列哪项不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D)A.妇女 B.儿童

C.老年人 D.急性病病人

3、目前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方法是(B)

A.接种疫苗 B.健康教育 C.平衡膳食 D.行为干预

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反映回归平方和在应变量Y的总离均差平方和中所占比重的统计量是(D)

A.复相关系数 B.偏相关系数 C.偏回归系数 D.决定系数 5.不属于环境污染概念范畴的是(B)A.环境质量变化 B.尚未扰乱生态平衡 C.由于各种人为原因 D.环境组成发生重大变化 6.环境中最主要的致癌因素是(C)A.病毒 B.放射线的照射 C.化学物质 D.紫外线的过渡照射 7.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病人 B.健康人 C.健康携带者 D.人群 8.最为重要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A)A.观察法 B.实验法 C.病例对照研究 D.抽样调查 9.描述局部地区某疾病的暴发,最恰当的指标是什么(B)A.发病率 B.罹患率 C.患病率 D.死亡率

10、下列哪项是介水传染病(A)

A.霍乱、伤寒、血吸虫 B.霍乱、肝炎、蛔虫病 C.霍乱、肝炎、痢疾、结核 D.霍乱、伤寒、肝炎、蛔虫病

三、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0.5分)

1、可以根据特征值和 累积贡献率 的大小来确定保留的主成分的个数。

2、在多元回归中,选择自变量的方法有向前法、向后法 和 逐步回归法。

3、疾病的预防策略要坚持 “预防为主” 的方针,切实分析和解决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

4、红斑作用是人体对 B段紫外线 的特异反应。

5、饮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 预防介水传染病。

6、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三种。

7、体内铁缺乏的三个阶段包括 储存铁减少期、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缺铁性贫血期。

8、参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微量营养素有 维生素A 和 锌或铁。

9、抢救食物中毒最常用的临床措施为 催吐、洗胃、灌肠。

10、中毒人数超过 30 人时,应当于6小时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1、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的宏观策略时应考虑那些方面的问题? 答:(1)卫生工作方针:卫生工作方针是疾病预防的总得策略,是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制定预防保健策略的主要政 策依据。

(2)医学模式: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广泛地影响着个体的生物行为和社会行为,而生物行为和社会行为往往是疾病传播和流行的决定因素,因此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既影响着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着疾病传播和流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应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解决许多疾病的防制问题。对这些疾病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是否有效,社会因素常常起到决定作用。(3)社会大卫生观念;(4)初级卫生保健;(5)社区干预与卫生服务:大量社区干预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当地威胁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2、简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战略地位。答:健康教育是一项通过传播媒介和行为干预,促使人们自愿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避免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达到促进健康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和各种法规、政策、组织等环节的支持,促使公众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存质量,健康促进是通过创造促进健康的环境使人们避免或减少对致病因子的暴露,改变机体的易感性,保护健康人免于发病。健康促进通过个体和群体途径增加健康资源、减少危害健康的因素。

3、试回答四表格x2检验公式的选择方法和x2值得判断方法。答:四表格x2检验选择公式的依据是: 当n≥40,且T≥5时,选用四格表专用公式: 当n≥40,且1≤T≤5时,选用四格表校正公式: 当n<40或T<1时,应采用精确概率法。四格表x2检验统计量x2值与x2界值的判断方式: x2<3.84,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x2≥3.84,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x2<6.63,P>0.0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4、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观察例数应当足够大,如果例数太少,求出的相对指标结果波动太大,容易引起误会;

(2)注意率的分子与分母对应,即分子必须包含在分母之中,同时,分母与分子具有相同的限定;此外正由于分子和分母是有限定的对应,应当分组率求总和率时,必须将各分组率的分子和各分组率的分母分别相加后,再相除来求总和率;(3)正确理解率与构成比的含义,率表示程度,构成比表示成分的比例,两者不可混淆,尤其注意不可用构成比的数据说明程度的问题,即以比代率;

(4)总率的大小,受到个率大小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个率中分母的影响,如果相比较的总率中,其个率分母例数相互之间相差太悬殊,要采用率的标准化方法进行平衡,所求和标化率仅作对比只用,并不代表实际水平。

(5)样本率进行比较时,因为存在抽样误差的影响,因此不能根据样本率的大小,直接推断样本率所代表的总体率存在差异,要进行必 不可少的率的显著性检验,然后根据检验结果作出科学的推断。

5、诊断试验研究时如何选择研究对象?

答:为了保证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选择研究对象应把握以下要点:(1)病例组应当包括该病的各种不同临床类型:病情轻、中、重;病程早、中、晚期;临床表现典型的、非典型的;有、无并发症;治疗过、未经治疗过等;(2)对照组应选自确实未患该病的其他病例,并且应包括易于该病相混淆的其他疾病病人;一般不能只选用正常人;(3)病例组、对照组均应是同期进入研究的连续样本或者是按比例抽样样本,而不能由研究者随意选择。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10分)

1、试述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措施。答:发病特点:(1)食物中毒的发生于摄取某种食物有关;(2)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暴发性;(3)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以机型胃肠道症状为主;(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流行病学特点:(1)原因分布;(2)食品种类分布;(3)季节性分布;(4)区域性分布。

预防措施:(1)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储存各个环节防止污染;(2)进行广泛地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等。

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有哪些?

答:(1)经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证明,在其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2)不影响食品自身的感官性状和理化指标,对营养 成分无破坏作用;(3)食品添加剂应有卫生部门颁布并批准执行的使用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4)食品添加剂在应用中应有明确的检验方法;(5)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以掩盖食品腐败食品腐败变质或以掺假、伪造为目的;(6)不得经营和使用无卫生许可证、无产品检验合格证及污染变质的食品添加剂;(7)在达到一定的使用目的后,能够经过加工、烹调或储存而被破坏或排除,不摄入人体更安全。第五部分 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社区卫生服务

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2、数据

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这种特殊的表达形式可以用人工的方式或者用自动化装置进行通信、翻译转换或者加工处理。

3、社区卫生信息

是指与社区卫生相关的各类信息,包括社区基本信息、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是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的各种数据、指令和知识的总称。

4、实物信息源

无论是自然实物还是人工合成物,或者 事物发生的现场,均可视为实物信息源。

5、信息采集的系统性 是指保持信息采集空间上的完整性和时间上连续性,即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信息需求作全面分析,把与某一问题有关的散布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信息收集齐全,这样才能对该问题形成完整、全面的认识。

6、信息采集

指根据特定的目的和要求将分散蕴含在不同时空的有关信息采掘和积聚起来的过程,它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7、数据挖掘

是一种决策支持过程,它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统计学、数据库、可视化技术等,高度自动化地分析组织机构的数据,做出归纳性的推理,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模式,帮助决策者调整策略,减少风险,作出正确的决策。

8、偏差检验

数据库中的数据常有一些异常记录,从数据库中监测这些偏差很有意义。

9、居民健康档案

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包括病例记录、健康检查记录、保健卡片以及个人和家庭一般情况记录档案等。

10、病情流程表

流程表以列表的形式描述病情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包括症状、体征、检验、用药、行为等的动态观察。

二、填空题(共40空,每空0.5分)

1、现代社会学认为社区有5个要素:人口、地域、生活服务设施、特有文化背景、生活方式。

2、社区卫生信息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是社区信息,指 社区卫生服务的背景和资源管理 ;第二是卫生信息,指实施医疗卫生服务中采集利用的信息。

3、社区预防信息,主要包括: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预防、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预防。

4、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的特点是 个体属性、连续属性、群体属性、共享性。

5、当前信息系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是 开发成本过高和信息资源开发还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6、三个模型是指概念模型、功能模型、信息模型;三个架构是指业务架构、系统架构、信息架构。

7、内部信息源的特性是可靠性和权威性、有效性、封闭性。

8、信息采集的方法主要分为 人工录入 和 机器录入。

9、信息分析的内容具体包括 提取信息、聚类信息 和 预测信息、揭示信息。

10、数据挖掘的过程包括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业务对象、数据准备、数据挖掘、结果分析、知识的应用。

11、信息传递方式分为以下四个模式:单向传递、多向传递、反馈传递、相向传递。

12、规模适度 和 实用性优先原则 是信息系统成功的重要经验。

13、问题描述及问题进展记录中,S代表 病人的主管资料 ;O代表 客观资料 ;A代表 评估 ;P代表计划。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1、社区卫生服务对信息管理的需求有哪些?

答:(1)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是共享医疗的需求;(2)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是质量控制的需求;(3)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是经济管理的需求;(4)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是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的需求;(5)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是科研和决策支持的需求。

2、简述信息采集的内部途径和外部途径分别是什么?

答:内部途径包括:(1)管理部门;(2)业务部门;(3)内部信息网络;

外部途径包括:(1)文献部门;(2)外部信息网络;(3)大众转播媒介;(4)社团组织及学术会议;(5)政府部门;(6)个人交往;(7)卫生服务对象。

3、简述我们在功能和性能以及相关的性价比方面的评价和选择上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答:(1)最好请专业的复合型智库团队首先进行内部业务设计或咨询,得到有价值的需求分析和解决方案,以此与待选择的系统对照,检验

其符合程度和满足程度。(2)由复合型智库团队进行专业的测评,并指导各类实际使用人员参与试用并作出评价。(3)重新建立和设计评价和选择标准:强调操作简便性、流程流畅和完整性、管理理念和模式以及业务内容先进性。

4、简述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性研究的目的。

答:(1)为卫生信息资源规划提供科学的分类技术与框架;(2)为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顶层设计提供模型支持;(3)为评价卫生服务提供规范的统计口径和统一的指标内容;(4)为卫生系统各业务部门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基本数据元标准和数据规范化描述规则,促进区域卫生信息的有效交换和广泛共享,为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统一规划、顶层设计、避免重复建设、减低开发成本、消除信息孤岛、增进各系统间互联互通、协调运作、数据交换和有效共享提供标准化基础。

5、简述家庭健康档案都包括哪些资料?

答:(1)家庭基本资料;(2)家系图;(3)家庭生活周期;(4)家庭卫生保健记录;(5)家庭主要问题目录及其描述。

四、论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

1、试述ICPC与ICD的关系。

答:ICD是一个多轴向的分类系统,主要对疾病的诊断进行分类,编码过程比较复杂;而ICPC是一个二轴分类系统,对健康问题记录系

统中的三个主要元素分别或同时分类,ICPC中的多数条目都能与ICD转换。因此这两个分类系统是相联系的,而不是对立的关系。ICPC作为基层医疗中的一个新的分类系统,需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他在应用过程中对于数据标准化无疑是一种研究工具。ICPC的应用将为临床工作人员、教师、统计学家和所有从事全科/家庭医疗的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研究基层医疗中相关课题的新视角。

2、试述社区公共卫生的定义以及具体作用是什么?

答 :社区公共卫生是指利用社区中各种资源,通过社区各方面的努力,改善社区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社区中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社区居民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社区居民健康的目的。

作用:(1)动员社区中的各种力量,建立社区中多部门的合作机制;(2)监测人群的健康状况,并据此进行预防和控制;(3)进行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4)应对社区中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5)开展计划免疫工作;(6)开展健康教育,促进社区居民树立健康行为,减少危害健康的行为;(7)提供高质量的卫生服务。

3、试述社区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的意义。

答: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的目的是要增强卫生信息用户对现在或将来的状况或事件的认知程度,减少对未来可能出现局面或时间的不确定性。通过了解本社区以往的和现在的社区卫生工作情况等内部信息

乡镇全科医生月薪待遇 篇6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在全国20个行业分类中,卫生社会保障福利业的人员工资位居全国第11位。

说他们收入低,便会有人质疑,收红包、拿回扣,收入低谁相信?说他们收入高,几乎每个医护人员都满是委屈。

在舆论的漩涡和医改的大潮之中,医护群体成为主力军,如何让他们感受到改革的红利将是关键,而这个红利惠及的不仅仅是医护人员,更是公众的健康。

国务院5月发布的《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工作总结和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下称《通知》)中,明确要求人社部、财政部牵头,在今年9月底前研究拟订《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改革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总体提升薪酬水平,规范岗级薪酬差距,已经是当务之急。有一些人担忧医疗行业提高薪酬,可能导致其他公共事业单位(如教育)的平衡问题。我认为,建立与医疗行业特征相符合的薪酬制度,必然是经过科学严密论证后的决策,一些担忧没有必要,甚至可能影响公立医院改革进程。”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卫生财政与绩效研究室主任应亚珍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能不能通过制度创新,让医生得到体面的阳光收入,走出被诟病的“灰色收入”阴影,回归“看病救人”的职业本性,考验着医改政策的执行力。

起底公立医院工资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显示,我国770万医护人员,工资总额4397.8亿元,年平均工资收入59200元。

但59200元的工资收入,仍然让大多数医护人员感到拖了平均数的后腿。

“在基层医疗机构一级医院里,临床医生每月3000元,护理2700元左右,其他人员2200元左右。”一位已经从医学院校毕业、一直奋斗在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晒出工资单,“我的月工资826元,奖金2300元,共3126元,这个奖金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要看工作量,其他没有任何收入,谁还给乡镇卫生院的医生送红包?”

另一位同样在岗17年的社区服务中心的医生表示:“更可怕的是,我们这边只能拿到工资的60%,连全额都拿不到。区财政不拨发工资,根本不可能到账3000元,这个数字也是一种奢望。”

看着手中的工资单,为难的不仅是奋战在一线的医生们,还有他们的领导们。

“基层医疗机构已经全部执行收支两条线,工资总额是一定的,我只能按照仅有的菜去进行分配,一个人多点,另外一个人就少点,靠着绩效考核来进行划分,其他就没有额外的费用,靠医院本身去挣钱发奖金都很困难。”说起工资分配,某乡镇卫生院院长面有难色。

在二级医院里,医生的收入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据本报记者整理,二级医院高级、中级、初级职称医生每月实发工资(不含奖金)分别为3947.46元、3116.96元、2477.98元。

“一般医生收入不高,在二级医院里面,中级医生的基本工资多数在3600元左右,包含各种补贴,加上奖金每个月在5000元~6000元,但是奖金拿1000元~元的话就非常忙,没有年休假,一年连着休三天也非常奢侈。”一位二级医院的`临床医生在谈到工资时情绪激动,“红包有送的,但是都退了。”

一位中级职称的医生则进一步表示:“奖金在1000元~2000元,但是没有超过2000元。”

而有的二级医院,甚至还出现医生“倒贴”的现象。

“奖金有无要看业务量,如果做得不好,别说奖金,还得从工资里倒贴医院运行成本。”另外一位二级医院的医生表示。

二级医院的护理工资比临床医生更是低了一个档次,中级职称的护师每月实发工资也就2300元左右。

在三甲医院中,的确有一批拿着高工资的人,但是三甲医院间也有差异,尤其是一线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

“中级职称的医生工资在6500元左右,实际到手也就4800多元,与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人相比差很多。”一位二线城市三甲医院的临床医生表示。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北京某军队系统三甲医院中,局级、处级、科级、办事员的每月实发工资分别为1.8元、9442.67元、7432.67元、5388.67元。

“我们每天超负荷工作,面对生命不能有丝毫差错,即使这样,仍然遭受社会的各种猜测,甚至遭到人身威胁。面对攻击医生不能还手,就连正当防卫都没有,回报与付出不成比例。”一位三甲医院的医生表示。

医护群体不高的工资数却被红包、回扣遮盖着,薪酬制度扭曲,带来的可能是大处方、大检查单、过度医疗等后果,最后遭殃的仍然是患者。

在这次医改的大潮中,如何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当务之急便是医护人员的薪酬制度改革。

劳动力要素投入滞后于硬件

全国医护人员的阳光收入在各行业中并不是那么高,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就业人员的工资为57979元,位居全国第九位。

与此同时,医疗行业创收的结果将会直接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与其他行业通过销售可获得更好的业绩完全不同。

医疗行业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也已经引起决策层的高度关注。

《通知》明确指出,我国尚未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所以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被列为20医改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国务院要求相关部门尽快制定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选择部分地区或公立医院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未列入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范围的试点城市和各县(市)可先行探索制订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

完善绩效工资制度,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耗材、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

但是如何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正是目前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难题。

应亚珍表示,“医改进程中,如果医生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不能被有效调动,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改革成效自然会受影响。

建立新的薪酬制度,充分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规范激励机制,是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改革的核心措施。”

就公立医院来看,行业薪酬整体水平偏离劳动价值、基层机构人员薪酬待遇过低、岗级间收入缺乏规范、收入结构中奖金与基本工资倒挂现象越来越严重等,都是导致医疗行业吸引力减弱、基层卫生人力问题难以解决、医院内部激励扭曲的制度成因。

应亚珍分析称,“人”是一切制度的核心,是讨论问题的基本前提。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医疗卫生行业,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也才具备加强行业监管、医生服务行为监管、建立医生职业评鉴制度的基础条件。

但令人不解的是,在这一服务体系建设中,各方似乎更愿意投入硬件,但对更为重要的生产力,即劳动力要素的投入却迟迟不能下决心。

应亚珍认为,关键在于改革的认识、决心,保障、激励与约束的关系。

找好公益性与服务效率平衡点

符合行业特征的薪酬制度,要能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现有水平与长期目标间的关系、公立医院与基层机构之间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关系、医院内部不同岗级人员间的分配关系。

“科学设计基础工资与奖金的比例关系,保障医务人员基本收入待遇,处理好保障与激励的关系。同时,在建立绩效考核与收入分配机制时,必须以公益性、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目标导向,实施有效的激励与约束。”应亚珍说,“必须充分考虑医疗服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既要调动服务积极性,实施有效激励,保证薪酬总额达到一定水平,也要做到总额‘封顶’,设定‘天花板’,把利益关在‘笼子里’,实现利益‘硬约束’,坚决避免服务收入越高,人员收入水平就能无限制提高的做法。”

20,福建省三明市率先推行医生年薪制,将医务人员的工资提升至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以上。

同时规定,在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以外,各医院不得再以任何形式发放与职工个人有关的津补贴及奖金等。

数据显示,三明市22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后,22家医院的药占比从的46.77%下降到2014年的27.3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约16个百分点;医务性收入占比从20的39.92%上升到2014年的63.06%,人均医药费支出(按全市273万人口计算)从年的289.51元下降到2014年的204.50元;职工年人均收入快速增加,从2011年的3.23万元增至2014年的7.72万元,年均增长46.3%。

当地实施绩效工资总额封顶,以药占比、卫生材料占比、检查化验占比等绩效指标管控、引导医院管理和服务行为,以医院医务性收入作为核发绩效工资的基础,鼓励医院积极提供医疗服务,在公益性和服务效率之间找到了较好的平衡点。

三明市的改革较好地解决了医务人员薪酬的资金来源问题,通过“降低物耗,优化医药费用结构,转换运行机制”,确保了医务人员薪酬待遇的提高。

“改革正在不断推进,各地情况也不一样。在一些地广人稀、服务需求不足的地方,提高医务人员薪酬待遇的资金渠道就难以完全依靠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必定需要财政的支持。”应亚珍认为,“如果财力许可,财政能保障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基本工资,那么技术劳务性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压力就没那么大,医药费用增长速度也将同步下降,医保基金压力也同步减轻。

社区全科医生现状浅析 篇7

1 全科医生现状

1.1 全科医生严重不足

与国外全科医生一般占医师总数的1/3甚至1/2相比, 截至2012年10月我国注册的全科医生8万余名, 仅为执业医师总数的4.3%[2]。2012年5月, 上海市统计局依据国家批复本市常住人口总量, 对各区县上报人口数据评估后, 核定浦东新区2011年底常住人口为517.5万人, 以1位家庭医生服务2000人计算, 浦东全科医生需求量超过3000名[3], 而目前注册只有一半左右。

1.2 缺少良好的技术培训

完整的医学教育是由医学本科教育、住院医师培训、专科医师培训和持续的继续教育构成的连续统一体, 各部分之间有明确的时间界定[4]。社区医院由于病种多, 有的医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仍停留在专科和生物医学模式, 没有立足基层。因此,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医生的培训, 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诊疗技术十分迫切[5]。

1.3 收入水平较低

与专科医院相比, 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要扎根基层, 但收入状况却不尽人意。因此,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难以吸引和稳定人才, 条件较为艰苦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边远地区尤为突出。面对就业、成家、买房、养育子女等生活压力, 无论是刚刚毕业的医学生还是经过转岗培训的医生, 到基层去的吸引力很小。

1.4 职业成就感不高

全科医生承担着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预防保健及常见病诊断与治疗等多重职责。遗憾的是, 目前仍有一部分人把全科医生想象成“赤脚医生”, 认为他们只会“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遇有身体不适就跑大医院, 使得社区医疗机构病人少, 全科医生职业成就感不高。

1.5 缺乏晋升机制

目前医师晋升要有论文、外语和科研, 而全科医师缺乏全面的培训及学习实践的机会, 限制了个人的提高和发展。

2 对全科医生发展的建议

2.1 培养模式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出, 中国将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推行5+3模式, 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 (含中医学) 本科教育, 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在过渡期内, 3年的全科医师培养可以实行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方式, 制度的建立为充实全科医生队伍提供了保障。

2.2 完善全科医生培养

借鉴美国医学院对全科医生定位培养, 资格认证机制, 甚至细化到医生与病人相处时间的多少。注重培训方法, 培训标准和课程设置应有规可依。同时, 加强全科医生的心理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全科医学知识的更新与补充。通过培训, 使每位全科医生能够全面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能, 对突发的医疗应急事件能够正确处理和救护。

2.3 提高全科医生收入

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应针对社区全科医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完善收入保障机制, 使基层医疗机构真正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强大队伍。

2.4 完善全科医生职业晋升机制

针对基层医生的具体情况, 职称晋升参考指标不应仅限于外语水平和科研论文的发表情况, 更应重视业务能力的考核。

2.5 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工作站

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建立, 既是全科医生履行日常诊疗和健康服务、管理的工作平台, 又是全科医生自我学习和提高的工作平台, 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3 小结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合格的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 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2]。发展全科医学, 需要政府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 并需要政府、公立医院、基层医院乃至各大医学院校的通力配合,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区居民健康守护人。

参考文献

[1]吕兆丰, 郭爱民.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

[2]姜润生.中国全科医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3 (10) :1.

[3]刘铁琳.全科医生社区“挑大梁”供不应求上海仍有近三千缺口[EB/OL].http://www.new.ifeng.com/gundong/detail.2011-10-16.

[4]鲁建华, 陈融, 王青青.美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对综合性医院全科医生培养的启迪[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3, 11 (1) :50.

全科医生化解看病难 篇8

“两会”期间,“全科医生的培养”成为与会代表热议的话题。

上世纪60年代,全科医学在一些发达国家逐步发展起来。80年代末期,全科医学引入我国,全科医生随之应运而生。与专科医生相比,全科医生不局限于某个性别或某种疾病,从病人生前到死后,贯穿整个生命周期,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于一体。我们常说,专科医生就如同高耸入云的山峰,而全科医生就如连绵不断的山脉,一个要求的是深度,一个要求的是广度。

2010年6月,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规划》,该规定提出,到2020年争取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WHO要求在新世纪全科医生的比例与专科医生的比例应是1:1。目前我们大约有6万名经过培训的全科医生,这个人数和WHO的要求,即每2000人有一个全科医生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以现职的社区医生或乡村医生的转岗培训为主。下一阶段,为让更优质的卫生人力资源流向全科医学,可在医学院校的本科毕业生中,采取双向选择,在国家认证的培训基地,对这些学生进行3~4年的全科医学专业化培训,培训结束考试合格后,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全科医生诊所工作。

但是,规范化培训的大力开展,还要和今后全科医生的待遇,包括培训、工资等具体配套设施建立相适应。否则,这些经过八年医学教育的学生,愿意去基层吗?去之后能留得住吗?

一个好的全科医生,可将更多的病人留在社区,试想你周围如果有这样的医生:他了解你的各种背景,社区的、家庭的和个人的,知道你的疾病史,你的家庭生活周期,你最近有什么样的生活事件,了解你的医疗保障和经济状况,能够解决你80%的健康问题,给你个性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将你转诊给上级医院的专家,在你住院时仍然持续关注你的健康状况,并在出院后给予你细致的康复指导。如果你拥有这样的全科医生,你会舍弃他而选择去大医院排队、检查、等待吗?

在国外的许多国家,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全科医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英国的法律规定,居民就近选择全科医生注册登记,并接受连续性服务。非急诊病人就医必须先找自己注册的全科医生,经全科医生转诊才能进医院接受治疗。每个全科医生的注册居民数量在1800~3200人之间。

美国在每个社区都会有一个小型诊所,里面有将近10个家庭医生,可以看门诊,也可以做手术。市民病了,首先会来找家庭医生,一般的常见疾病他们都能治疗,对于无法应付的疾病,他们才帮病人转介专科医院或者专科医生。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只负责经过家庭医生同意的继续治疗费用。

上一篇:富有哲理的经典个性语句下一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