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管理制度(共13篇)
全科医师管理制度 篇1
全科医师培训管理制度
为切实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培训管理工作,特制定管理制度如下:
一、学员培训期间管理制度
(一)全科医师培训学员在培训基地期间,接受中心教学管理办公室及所在科室的领导和管理,应自觉遵守培训基地的规定。
(二)学员在培训期间,应自觉做到不迟到、早退。
(三)学员在培训期间,应提前半小时上班,对主管病人进行巡视并做好查房前的准备工作。上级医生查房时,应报告病人病史、检查结果并提出诊断处理意见。
(四)学员在培训期间应认真完成指导教师指定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上直接接受带教教师或科室上级医生的指导。
(五)培训学员在指导老师、上级医生和护士长的指导下,参加临床医疗和门急诊工作。
(六)培训学员患病可凭病情证明书请假,有特殊情况需请假的参照在职职工请假审批。学员请假1天,由带教老师批准;1天以上3天以内,由学员提
出书面申请,经教研组组长同意并签字,报医院教学管理办公室;3天以上须经医院教学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批准。请假期满须及时办理销假手续。
(七)建立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学籍档案,严格考勤,对于不按时参加培训的学员记录在册,无故不参加培训超过10天者上报市卫生局。
二、学员违纪处罚制度
(一)培训学员违反医院规章制度及学员管理制度,视情节轻重和认识态度,给予下列之一的处分:
1、口头警告:学员在培训期间违反医院规章制度或学员管理制度,然情节较轻,未造成大的损害,且认识态度较深刻者,给予口头警告。
2、通报批评:学员违反管理制度,影响较坏认识不深刻者,给予通报批评。
3、暂停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违反医院规章制度,影响较坏,并造成一定的实质性损害,且认识不深刻者,将依据情节轻重予以暂停培训2周至1个月,暂停培训时间必须在培训结束后在该科室补回培训,科室方予签培训鉴定。
4、退回原单位:学员在培训期间,违反医院管理制度,造成较大的实质性损害,影响较坏,认识不深刻,经教育仍不悔改者,将依照本制度予以终止该学
员的培训,将其违纪情况写入培训鉴定表,退回原单位,不再接纳其来我院培训。
(二)学员在培训期间应严格按照轮转表进行轮转,不得擅自调科,如有未经办理调科手续而擅自调科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口头警告至暂停培训处分。
(三)学员在培训期间应注重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如有因诊疗态度差,受患者投诉,或因工作态度差,与科室医护人员顶嘴、争吵,影响较坏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口头警告至暂停培训处分。
(四)学员不得冒名顶替老师签名,开具各种医嘱、处方、检验单、报告单、疾病证明书等,如有上述行为,视情节轻重予以口头警告至暂停培训处分,若因此引起医疗纠纷者,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五)学员在培训期间应严格按照各种操作规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如有违反规定,将予以口头警告,若因此引起医疗纠纷者,除负相应责任外,还予退回原单位处理。
(六)学员在培训期间应持严谨、廉明的态度作风,不得收取病人的红包、礼物,如有发生,除退回红包、礼物外,视情节轻重予以口头警告至暂停培训处分。
(七)所有受通报批评以上处分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经济处罚;所有受暂停培训以上处分者均函告原单位;所有受处分情况均写入培训鉴定表。
全科医师管理制度 篇2
1 我院全科医师转岗临床培训工作现状
2010年黑龙江省全面开展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建立以三级综合医院为临床培训基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骨干为培训对象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模式。通过评审,我院成为黑龙江省首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转岗临床培训基地,并进入实时培训阶段,全省各乡镇卫生院从事临床工作的业务骨干120名在我院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为了全面提高全科医师的综合服务能力,我院实行了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导师制”,为每位全科医师指定1名教师作为培养人,负责进行带教和指导,保证全程10个月的培训质量,使学员达到全科医师岗位的培训要求。
2 问卷调查与分析
2.1 对象与方法
以全科医师转岗临床培训的12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8%。问卷内容由三部分构成:(1)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2)全科医师培养质量情况调查;(3)全科医师指导教师满意度调查。
2.2 结果
对问卷调查的第三部分统计分析汇总中,在导师是否指导其工作和学习、对导师的带教方式、导师的实践训练方式、是否经常进行沟通、对导师的满意度等几项指标中,全科医师的满意度达到99.2%。说明导师确实履行了其带教职责,在全科医师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讨论
导师的指导始终贯穿于全科医师的学习和临床实践过程中,成为加强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质量最有效和最现实的保障,因此,导师队伍建设是全科医师培训质量的关键。如何打造一支有经验、重实效、能够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导师队伍,我院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3.1 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指导教师的遴选
指导教师是全科医师的培养者和领路人,对全科医师培养过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只有选拔负责任、重实效的指导教师才能保证全科医师的培训质量。我院确定了严格的指导教师选拔条件,即具备应有的政治素质、医德医风和责任意识,工作在临床一线,具有扎实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能担负起实际指导全科医师的责任。指导教师应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在三级综合医院工作6年以上,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热心全科医学教育,能全心全意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指导教师是全科医师培训的主体,我院严格导师资格遴选,从源头上把好了质量关,通过逐层选拔,将一批临床工作能力强、学识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导师遴选出来,承担起培养全科医师的重任,为提高全科医师培养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全科医师培训指导教师的培训
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全科医师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建设一支整体素质好、业务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的全科医师导师队伍,是提高全科医师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我院注重加强对全科医师导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多方面提高导师的水平。
3.2.1 明确全科医师指导教师职责,实行导师培训上岗制度。
为了保证导师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切实履行好指导职责,我院实行了全科医师导师培训上岗制度,对全科医师指导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工作目标,组织认真学习《卫生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大纲(试行)》,使导师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3.2.2 建立考核档案,发挥全科医师导师的带教作用。
我院管理部门对全科医师指导教师建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指导教师手册》,要求导师定期对培训带教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学院主管部门进行核查后,对于未完成培训计划的导师,取消导师资格。
3.2.3 加强沟通交流,注重全科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学院组织指导教师定期进行专题讲座、病例(病理)讨论、疑难病例讨论、三基三严讲座等临床学术活动,加强学员培养临床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建立“周汇报”制度,要求全科医师无论在哪个学科进行轮转,每周必须将个人的学习工作情况与导师进行汇报,加强沟通交流,使导师能够及时了解培训对象在轮转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予以解决。
3.3 全科医师培训指导教师的评估
为了及时、详细了解导师和全科医师的培养工作情况,学院建立了科学规范的全科医师导师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管理者的评价、同事间的评价和受培训全科医师的评价。学院启动了导师评价指标体系后,定期进行科主任、师资与师生互评,促进导师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改进带教方法,同时重视全科医师的反馈意见,使管理科学化、人性化[3],进一步促进了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的发展。
3.4 全科医师培训指导教师的激励
我院建立了指导教师激励机制,指导教师的培养工作记入工作量,在培养工作中的表现和业绩作为深造学习、评优选模的依据。依据其培养工作量的大小及表现,医院将给予一定的津贴或奖励。激励机制的建立发挥了导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科医师导师梯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3.5 实施全科医师指导教师制度的效果
实行指导教师制度对于全科医师在转岗培训临床实践工作和学习管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受训的全科医师来说,进入到临床科室,面对繁忙的医疗工作,压力是很大的,指导教师及时掌握全科医师的工作和学习动态,给予指导和帮助,会使全科医师很快适应临床工作,投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提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同时,导师本身的职业道德水平、治学态度和研究作风会对全科医师产生不可忽视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建立良好的职业素养。
4 展望
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刚刚起步,我院作为第一批全科医师转岗临床培训基地,在培训工作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果,在2011年卫生部全科医师培训督导检查中受到国内专家的好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不断地进行探索,以全科医师指导教师制度为驱动,进一步提升全科医师培养质量,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加强我国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力戈,赵春燕,潘丽恩.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与过程管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0(12):4111-4114.
[2]李伟明,黄巧云,周玲.云南省全科医师师资培训的效果评价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9):2841-2843.
全科医师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 全科医师团队 规范管理 糖尿病 血糖 血脂
收集本社区2010年2月~2012年4月管理的糖尿病患者進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4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500例,根据规范管理的时间进行分组,选择规范管理时间≥1年为管理A组1000例,男560例,女440例;年龄45~78岁,平均54.6岁;学历:小学及以下学历110例,初中550例,高中级以上340例。同时选择管理时间<1年患者5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其中男280例,女220例;年龄44~81岁,平均56.6岁;学历:小学及以下学历50例,初中240例,高中级以上21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学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方法:①信息化管理完善患者健康档案,将患者的基本信息、社区体检信息、医疗就诊信息,生化检查信息,整合后全部录入社区卫生工作平台中,社区医务人员及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及及时把随访资料录入信息库,是患者疾病动态信息在平台中良好显示。②随访工作人员实行分组责任制,对所在辖区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根据糖尿病分级要求随访及家庭干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检查用药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根据其自身情况帮组其制订合理的运动计划,指导糖尿病饮食,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检测血糖变化情况,合理调整用药。③集中教育,病友互助每2个月进行1次全体糖尿病患者的交流会议,邀请内分泌医师进行糖尿病学术讲座,解答患者问题,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并现场指导患者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如何正确搭配饮食等,鼓励病友之间进行相互帮助,并交流经验。
结 果
两组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见表1。
管理组在管理1年整和对照组在管理3个月整进行血脂、血糖相关指标检查结果:见表2。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还可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引起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寿命缩短[1]。社区糖尿病管理具有范围小、管理精、费用低、效果好等优点,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将逐步向社区转移[2]。
本研究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科医师团队规范管理,建立社区信息服务平台,收录患者健康档案,疾病诊疗档案,成立由专科医师及公共卫生医师组成的全科医师团队责任小组。监测结果显示两组血糖、血脂控制情况良好,与文献报道相符[3],显示长期稳定的社区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等指标控制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曹静,徐崇凯,顾芙蓉,等.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糖尿病管理模式[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7):113-114.
2 丁慧萍,薛关华,李正洪,等.健康教育的依从性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2006,22(1):6-8.
进修医师管理制度 篇4
为确保医院的正规化和医疗、教学、科研质量,特制定本制度以加强对各类进修人员的管理。
(一)进修医师需具备的条件
1、进修医师来源原则上为县级综合或专科医院及以上。要求:
妇产科临床:本科、大专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三年以上、中专毕业已晋升为主治医师;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已注册者。
中医:本科、大专毕业(中医专业)从事本专业工作三年以上;具有执业中医师资格并已注册者。
医技科室:
超声科: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二年以上。
病理科:大专毕业三年以上、中专毕业五年以上,且一直从事本专业工作者。
检验科: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三年以上者。放射科: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三年以上者。
分娩监护:中专毕业从事妇产科工作五年以上的助产士、医师。护理进修:大专毕业以上,从事护理工作三年;中专毕业已晋升护师;具有护士资格并已注册者。
(二)进修科目及时间规定:
1、妇产科学进修班;(妇科、产科、门诊、生殖)。时间:一年
2、临床单科进修:(产科、肿瘤、内窥镜、计生、生殖、妇科门 1
诊、新生儿、妇女保健、中医、麻醉科)。时间:6个月
3、医技科室进修:
超声科:时间:3~6个月
病理科:时间:3~6个月
检验科:时间:6~12个月
放射科:时间:3~6个月
分娩监护:时间:3个月
4、护理进修:时间3~6个月
放射科:时间:3~6个月
分娩监护:时间:3个月
(四)进修医师守则
1、遵守我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参加医院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及学术活动。
2、遵守我院制订的医德规范,不得索要及收受病人的“红包”。
3、服从医院的安排,按期到各科室进修,不得私自调换科室,必要时需经医务科同意后方可调换。
4、遵守我院的诊疗操作常规,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及时完成各种医疗文书,并负有指导实习医师之任务。
5、临床进修医师来院施行工作一个月后予以处方权考试,合格后授予处方权。可参加各种操作。
6、参加进修所在科室一唤值班,服从住院总医师安排。调班需通知住院总医师,不得脱班。
7、不得擅自参观非所在进修科室之手术,如属必要,需经医务科同意。
8、上班需佩带胸牌,仪表端庄,着装整洁。(进修期间每人借四件工作服,要妥善保管,如有遗失照价赔偿。)
9、节假日及值班后休息应按本院规定执行,不得累计假期,否则作自动放弃论处。
10、请事假需持所在单位证明,经现所在科室科主任批准后到医务科备案;请病假将病假条交给所在科室科主任,外院病假需到我院职工保健科转换后方有效。进修一年者原则上请假累计不得超过半个月,进修半年请假累计不得超过一周,否则不予鉴定和发放毕业证书。进修时间一律不补。事假、病假均需告知住院总医师,值班及工作安排好后方可离院。
11、提前或中途终止进修者,将不作鉴定,不发证书,且不退还进修费。
12、进修期间严重违犯本院劳动纪律、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者,我院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原单位及取消进修资格退回原单位等处理。违法者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门诊出诊医师管理制度 篇5
一、专家门诊由已取得副高以上职称的临床医师担任,正、副主任医师至少每周出诊一次;普通门诊安排高年资住院医师出诊;专科门诊由主治医师及高年资住院医师出诊。排班经科主任、医务处同意后,报门诊部统一安排出诊时间并予以公示。
二、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在门诊工作期间必须服从门诊部统一管理,医师出诊实行签到制。不得以交班、查房、开会等理由迟到、早退、脱岗、私自换诊。门诊部护士每天负责记录出诊医生到岗时间,对临时停诊或换诊进行登记,记录停诊医师及替补人员姓名和停诊原因等。门诊部统计分析科室医师出诊情况,并对出诊迟诊现象严重,随意停诊,未经许可变更出诊医师,予以通报,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三、门诊出诊安排相对固定,每半年更换。各科室拟定门诊排班方案,科主任签字确认后于半年末及时报门诊部统一调整《门诊各级医师出诊信息表》,公布后不得随意变动,确保挂号准确率。
四、出诊医师严格按排班要求出诊。若因特殊情况(出差、病、事假等)确需停诊或变更出诊医师,应填写换诊申请单,由科主任安排其他医师代替出诊,并通知门诊部,以便及时公布出诊信息。
五、出诊医师中途不得随意离开诊室。如因特殊原因短时间离开诊室,应与门诊护士沟通,留下联系方式;若需长时间离开诊室,应于本科室主任联系,请科主任安排其他医生替诊,并告知分诊台,以保证门诊工作的正常开展。
六、门诊各级出诊医师必须服装整洁,佩戴胸牌,医德高尚,态度和蔼,廉洁行医,严格遵守门诊各项规章制度。严禁吸烟,并主动向患者宣传戒烟。
七、坚决执行首诊负责制,对病人要认真诊治,详细询问病史,耐心解释。
八、必须认真填写门诊病历、处方及门诊日志等。对病情复杂需会诊者,按有关会诊制度执行,确保医疗安全。
九、经专家、专科两次诊断不能确诊者,必须及时请上级医师或科、院及院外会诊,以确保医疗质量
全科医生培训奖惩管理制度 篇6
奖惩制度(试行)
为完善我院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管理工作,保证助理全科医生的培训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学员奖惩管理
1、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与不合格。考核合格者,将成绩记录在学员档案中,并做为发给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书的必备条件。
2、出科考核不合格者,将延长轮转、培训时间。
3、医院将严格按照培训标准组织考核,并接受市卫计委对培训医院及学员出科考核情况进行检查。
4、对在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中认真带教和规范管理人员年终给予表扬。对不认真带教老师,予以通报批评
5、培训学员违反医院规章制度及学员管理制度,视情节轻重和认识态度,给予下列之一的处分:
(1)口头警告:学员在培训期间违反医院规章制度或学员管理制度,然情节较轻,未造成大的损害,且认识态度较深刻者,给予口头警告。
(2)通报批评:学员违反管理制度,影响较坏认识不深刻者,给予通报批评。(3)暂停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违反医院规章制度,影响较坏,并造成一定的实质性损害,且认识不深刻者,将依据情节轻重予以暂停培训2周至1个月,暂停培训时间必须在培训结束后在该科室补回培训,科室方予签培训鉴定。(4)退回原单位:学员在培训期间,违反医院管理制度,造成较大的实质性损害,影响较坏,认识不深刻,经教育仍不悔改者,将依照本制度予以终止该学员的培训,将其违纪情况写入培训鉴定表,退回原单位,不再接纳其来我院培训。
6、学员在培训期间应严格按照轮转表进行轮转,不得擅自调科,如有未经办理调科手续而擅自调科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口头警告至暂停培训处分。
7、学员在培训期间应注重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如有因诊疗态度差,受患者投诉,或因工作态度差,与科室医护人员顶嘴、争吵,影响较坏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口头警告至暂停培训处分。
8、学员不得冒名顶替老师签名,开具各种医嘱、处方、检验单、报告单、疾病证明书等,如有上述行为,视情节轻重予以口头警告至暂停培训处分,若因此引起医疗纠纷者,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9、学员在培训期间应严格按照各种操作规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如有违反规定,将予以口头警告,若因此引起医疗纠纷者,除负相应责任外,还予退回原单位处理。
10、学员在培训期间应持严谨、廉明的态度作风,不得收取病人的红包、礼物,如有发生,除退回红包、礼物外,视情节轻重予以口头警告至暂停培训处分。
11、所有受通报批评以上处分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经济处罚;所有受暂停培训以上处分者均函告原单位;所有受处分情况均写入培训鉴定表。
12、对在培训期间表现优秀的参培助理全科医生予相应奖励。
二、教学师资奖惩管理
1、强化教学意识,建立激励机制。一方面,将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带教工作纳入个人与科室年终考核的指标;另一方面加大基地培训经费的投入,根据具体带教情况年内为每个基地下拨培训管理经费,提高带教老师待遇。此外年内还将组织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工作,遴选为优秀指导教师人员晋升、晋级予以优先。
2、加强培训考核,提高教学水平。年内举办规范化教学师资培训班,邀请医疗技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专家授课,通过理论授课、模拟带教和临床技能操作等多种方式,提高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的带教水平和业务能力。
3、建立反馈机制,端正教学态度。通过组织学员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等形式及时了解学员对带教老师的认可度,凡学员反映教学意识淡薄、责任心差、不作为的教师,医院将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甚至取消其带教资格。
4、发生教学差错或事故后的处理措施:
(1)发生教学差错或事故后,当事者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填写《教学差错或事故情况表》(一式三份)后,随即向全科医生管理办公室报告。教学差错由全科医生管理办公室做出处理,并报医院医务科、人事科备案;教学事故由医生管理办公室及时组织调查,在一周内报医院医务科,由医务科同有关部门组织调查、鉴定,提出处理意见,报医院领导批准。
(2)在调查、鉴定、处理过程中,凡与教学差错和教学事故当事人或科室有利益关系的人员,应当回避。(3)发生教学事故的科室,应妥善保管有关原始资料,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
(4)对造成教学差错和教学事故责任人,根据其情节轻重、认识态度和一贯表现,分别给与相应的处分。(5)教学差错责任者必须在其科室内作检查,并在全院内通报批评,扣发当月奖金的50%。教学事故责任人必须在全院内作检查,并在全院内通报批评,其考核视为不合格,扣发全年奖金的30%-50%。
(6)发生教学差错或教学事故不按规定上报或隐瞒不报,或伪造、销毁证据,阻扰调查者,一经查出,将追究其本人及所在科室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7)当事人对教学差错或事故的认定和处理有争议的,可在处理书发出15日内,向医院助理全科医生管理办公室申请复议;助理全科医生管理办公室要及时会同有关部门重新研究处理。
全科医疗对“眩晕”的管理 篇7
全科医生常见的导致眩晕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各种急慢性疾病、骨骼系统的不稳定、情绪状态不正常有关, 但和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无关[1]。下面就几种常见的眩晕谈谈全科医生的处理对策。
1 眩晕和慢性疾病
多见于老年人。眩晕的发生与几种慢性病有关。在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颈椎病、脑供血障碍和耳部疾病的老年人中发生眩晕的几率明显高于不伴有上述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部分老人有多种慢性病并存。心脏病、肾病、关节炎等疾病者也会有眩晕症的发生[1]。如果经临床初步诊治为高血压性、糖尿病性、脑梗塞性、痴呆型眩晕后, 合适的治疗策略为[2]:化瘀定眩方。方药组成:藏红花0.5g、桃仁6g、川芎10g、赤芍10g、生地10g、葛根12g、天麻10g、山楂6g、人参12g、降香3g、全蝎6g、酸枣仁6g。呕吐加半夏、旋复花;头痛加延胡索、白芷;痰多者加半夏、鲜竹沥。每日1剂, 水煎, 分早晚2次口服, 30天伟1疗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西药服用不变。
2 眩晕和急性疾病
常见的是颈性眩晕、耳眩晕。
近年来, 青年颈性眩晕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诊断标准[3~5]: (1) 眩晕症:特点为一过性, 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 头颈及上肢出汗, 心率不齐等交感神经症状; (2) 转颈试验阳性; (3) 颈部有压痛或放射痛; (4) 颈部僵硬征; (5) 影像学检查提示颈椎曲度改变或有骨质增生、颈椎退变、关节不稳等改变。治疗方法:先行常规手法放松颈部软组织:患者坐位, 头部中立, 两肩自然下垂。医者立于患者背后, 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 从起点应用指揉、拨法至胸锁乳突肌的止点约3min。同样手法定位前、中斜角肌前缘拨动前、中斜角肌使之放松, 时间约3min。然后应用按、滚、揉颈肩部斜方肌3min, 最后提、拿肩部肌肉。旋转扳法:旋转扳法组在颈部软组织手法放松的基础上, 根据椎动脉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 统一定位于C5、C6棘突。术者立于患者背后, 左手拇指定位于C6棘突并固定之, 嘱患者头前倾、右旋至极限, 术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置于下颌部, 使颈略前屈, 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同时用力向右上方旋牵, 同时左手拇指稍用力向左下推按, 常听到“咔嗒”一声。然后右手拇指定位C5棘突, 同样手法做对侧旋转扳法。以上治疗方法每周治疗2次, 3周为1个疗程。
耳性眩晕:起病突然, 以旋转性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 并有恶心、呕吐、目闭难睁。发作时间持续数分钟到数天, 伴有听力减退、耳鸣。治疗:茯苓20g、泽泻20g、白术12g、桂枝6g、半夏9g、天麻9g、陈皮9g、磁石20g、生牡蛎30g、葛根20g、川芎9g;若肝阳上亢者去桂枝、川芎, 加钩藤20g、代赭石20g、菊花9g;脾气虚弱者加党参30g、黄芪30g、炒酸枣仁30g;肾阴亏损者加枸杞子9g、熟地20g、何首乌20g。水煎服, 日1剂[6]。
3 眩晕发作和精神情绪的关系
眩晕发作与精神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有无焦虑、失眠、烦躁、生气、紧张、抑郁、伤心等状况下, 发病率差异很大[1]。这就要通过全科医生的心理开导来处理。心理开导有效后, 眩晕的状态很快就会消失。
全科医疗是将全科医学的理论应用于病人、家庭和社区照顾的, 主要由全科医生提供的、以解决社区常见健康问题为主的一种基层医疗, 是一种集合了其他许多学科领域的一体化的临床专业, 也是现阶段世界各国工人的基层医疗的最佳服务模式[7]。全科医生是一名现代的临床医生:接受过全科医学专门训练, 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医疗服务, 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我们对眩晕的治疗充分体现了全科医疗和全科医生的内涵。对于眩晕、我们根据病因而选择了不同的诊治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刘博, 刘鋋, 关静子, 等.老年眩晕的社区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 2006, 4 (4) :254~257.
[2]钟文华.化瘀定眩方治疗眩晕72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7, 14 (3) :203.
[3]Burke P, Joachim F, steren M.Reumatoid arthritis and positional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J].J eurosurgery, 1986, 65 (1) :11.
[4]Brown JJ.Cervical contributions to balance:The head neck sen-sory motor system[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644~647.
[5]葛植厚.颈性眩晕临床诊断标准的初步探讨[J].颈腰痛杂志, 1999, 20 (4) :295~296.
[6]李长生, 盛子敬, 乔廷凤.眩晕宁治疗耳眩晕86例[J].山东中医杂志, 1996, 15 (1) :21.
全科医师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全科医生;社区实践;培训;管理
我国现阶段为“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而实行医疗体制改革,大力發展社区卫生服务,而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是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目前全科医生严重短缺,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培训体系,已成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1]。实习基地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和考核,涉及到教师、社区、经费、管理,相互协调、师资培训、考核标准等环节和因素[2]。我中心做为我院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的社区实践教学基地,在全科医生转岗和骨干培训社区实践过程中如何进行带教管理,目前缺乏具体规定。我中心2011年接受全科骨干和转岗培训学员共34名,进行了社区实践教学管理的探索,现报道如下:
1采取综合措施对全科骨干和转岗培训学员进行管理
1.1准备阶段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我们在学院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结合社区基地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包括公共卫生服务部、儿保科、康复治疗室、计划免疫室、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指导室等部门的实习内容和目标要求,设计和拟定了双向考评指标。
1.2社区实习实践按照实习大纲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将学员分散到社区各个实习单元进行临床实践。
1.3对中心整体情况的了解学员报道后,由中心领导讲解本中心的基本情况、熟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社区“六位一体”的服务内容、功能、工作流程,强调组织纪律及考评办法。
1.4固定带教老师实施带教选择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并在社区工作2年以上的老师实施带教。
1.5座谈交流总评老师每天利用20分钟时间组织学生结合理论与社区实践活动进行学习、交流与探讨。实习结束时,由公共卫生服务办公室领导和总评老师与学员进行座谈,了解实习效果和对实习安排及带教的意见、建议以便改进。
1.6双向考评办法按照双向考评标准,在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之后,学生还要对老师进行评价。为了实现学生对老师的公正评价,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结果于学生离开社区后,由中心领导与各位带教老师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改进,且学生的评价结果与老师当月绩效挂钩。
2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学生方面全科骨干和转岗培训工学矛盾突出;由于收入低、社会地位较专科医生低,工作繁琐,主动服务过程中居民的参与配合度低,导致学生不愿意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较差。通过完善过程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教职员工人文沟通技能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激发居民和学生的兴趣,正确引导居民和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居民的配合度和学生的积极性。
2.2带教老师方面全科医学又是一门新学科,在社区实践教学方面存在师资能力欠缺、过程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带教人员在实践中会遇到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的带教老师就要在新的领域上不断地探索。我中心在院本部全科医学科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提高了实践教学师资素质和技能,强大了我们的师资力量。
2.3教学管理方面我院第一批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的全科医生于2011年1月就正式进入我院所属的中山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萱花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训阶段,我们对带教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根据全科医学科医师培训标准细则、大纲要求和我们4年的社区实践工作及管理经验,按照卫生部全科医生培训要求,分别拟定了骨干和转岗培训学员带教计划、实施方案和实践评估标准,经过实践评估其优劣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找出社区带教管理的新模式加以总结,从而进行推广。
2.4实训场地方面经费缺乏是全科医学培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3],我中心在业务用房、科室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3总结
本次研究一方面提高了学员的社区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也考核老师的带教能力,通过这种管理模式,让实习生和各科带教老师明确实训方向,促进实习生实践技能和带教老师教学意识及教学水平的提高,并建立社区实习教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国庆,林玳玳.促进全科医学事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19.
[2]孟清,崔丽君,胥碧芬,崔素芬,吴红.社区实践教学效果探讨[J].健康教育,2009,24(12).
手术医师分级管理制度与程序 篇9
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
为确保手术及有创操作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和有创操作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级
根据卫生部关于《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要求,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
1、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2、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3、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4、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独立开展手术的医师应当为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的本院执业医师,经特别审批的除外。各级医师按照其技术职称和行医年限分为如下级别: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担任住院医师3年以内。
2、高年资住院医师:担任住院医师3年以上。
(二)主治医师
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一级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3、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二级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4、高年资主治医师:掌握三级手术,有条件者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开展一些四级手术。
5、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四级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部分四级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和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临床试验、研究性手术。
7、主任医师:熟练完成四级手术,开展新的手术,或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重大临床试验、研究性手术。
8、对于卫生行政部门有特殊资格准入规定的手术,除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医师还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
9、任何级别手术医师的手术权限均不可超出医院的手术权限。
四、手术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实行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
(一)常规手术:
1、四级手术:科主任主持进行术前讨论,需填写《手术审批单》签署意见后报医务科审核,分管副院长审批,医务科备案,由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医师签发手术通知单。
2、三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及 以上医师签发手术通知单。
3、二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签发手术通知单。
4、一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低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签发手术通知单。
各级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遇到未预测的特殊情况,需实行的手术超出自己的手术权限时,应立即口头上报请示,由具备实施手术的相应级别的医师主持手术;紧急抢救生命的手术,按照急诊手术规定处理。术后24小时内完善相应的手术审批手续。
特殊手术: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须按照四级手术审批、管理。
1、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的;
2、被手术者系特殊保健对象者如高级干部、著名作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
3、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手术的;
4、存在医疗纠纷隐患的;
5、非计划重返手术室的;
6、高风险手术;(是指手术科室经科主任认定的存在高风险的任何级别的手术)
7、外院专家来院手术的(填写“邀请院外会诊、手术申请单”即可);(异地行医必须按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执行)
8、器官移植;
9、属于科室本新技术、新项目及科研项目手术;
10、年龄大于80岁的三级及以上的手术。
(三)急诊手术:原则上应有具备实施手术的相应级别的医师主持手术,但在需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在上级医师暂时不能到场主持手术期间,任何级别的值班医生在不违背上级医师口头指示(病程记录中体现)的前提下,有权、也必须按具体情况主持其认为合理的抢救手术,不得延误抢救时机,术后24小时内完善相应的手术审批手续。
(四)外出会诊手术:执业医师被邀请外出会诊手术,必须按照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执业医师法》的规定执行,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在医务科备案,手术医师所主持的手术不得超出本规定相应手术级别,不得应邀主持不具备开展相应手术级别的医疗机构开展超范围的手术。
五、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程序
(一)手术医师符合独立承担手术的资格时,或手术医师根据前述有关条款需晋级承担上一级手术时,应当根据自己的资历、实际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等情况,书写述职报告,填写《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申请审核表》,交本科室主任。
(二)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对其技术能力进行讨论评估后,提交医务科。
(三)医务科组织专家组对其进行理论及技能的综合考核评估,考核合格者,提交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四)医务科复核认定后,提交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五)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签批。
(六)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结果院内公示。
(七)医务科备案。
六、监督管理
医务科履行管理、监督、检查职责。
(一)按照本制度与程序对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进行准入和动态管理。
(二)不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其检查结果纳入医疗质量考核项目中。
(三)对违反本规范超权限手术的科室和责任人一经查实,将追究科室负责人的责任,并按照《医疗质量考核标准》进行绩效考核,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违规人员个人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赔偿责任。
(四)在审核与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下列情形的应给予复评和取消、降低操作权利的处理:
1、在手术与有创临床应用过程中有违反《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行为的。
超出其专业能力开展手术与有创技术操作,给患者造成损害的。
3、临床使用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的医疗技术的。
4、违反《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擅自使用新的医疗技术的。
5、临床应用未经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的医疗技术的。
6、通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的医师不具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
7、违反医院其他相关规定的。
(五)手术(有创技术操作)医师发生二级以下医疗事故,给予暂停或降低手术权限的处理,半年以后经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组重新认定、医务科再予授权或取消其相应资职。
本规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附:
1、手术审批表
2、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申请审核表
3、手术分级表在各科电脑桌面
全科医生制度[定稿] 篇10
(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有关负责人员领导下和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门诊、巡诊、出诊、家庭病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等工作。
(二)经常深入社区居民住户,及时了解掌握社区人口动态、居民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多种形式卫生服务,满足群众基本卫生需求。
(三)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应辅助检查,并提出诊断和制定治疗、康复方案,负责病人的治疗,指导、帮助其康复。
(四)进行急、重、危病人的现场抢救,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确定病人的转诊,应按要求书写病历摘要,记录处理情况,协助转诊。
(五)认真、及时完成有关医疗文件书写。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六)开展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监测与处理。开展社区
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与老年保健。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
医生制度
1、责任医生必须服从全科团队负责人的日常工作安排,保质保量完成各自承担的工作及临时性工作。
2、运用适中的中西药及技术承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3、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的慢性病人提供出诊等上门服务,针对老年人开展护理工作。
4、定期开展健康及健康促进活动,举办讲座,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5、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妇幼保健工作。
6、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慢性病衽分类管理。
7、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指导。
全科医师管理制度 篇11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患者;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管理;血压控制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143-02
高血压为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大多需接受药物长期治疗,社区患者由于未接受有效监督,或者不知晓疾病危险因素,而导致血压控制率较低,从而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1]。全科医生为基层慢病防治的主力军,可有效进行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促使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是目前全科医生工作的重点内容。有学者认为[2],社区高血压患者接受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可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但是相关研究较少,对其应用可行性尚未证实。本研究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模式,对其血压情况进行观察,判断其管理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社区登记的高血压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3]中制定的诊断标准。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0.8±6.2)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6.2±1.3)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60.1±6.8)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6.8±1.5)年。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签署合约;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可正常交流者。排除标准:合并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合并精神疾病、智力障碍及意识障碍者;妊娠期女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健康于信息收集后建立档案,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宣教、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健康宣教:以口头宣教、宣传栏宣教及开设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增加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饮食指导:告知患者高血压饮食相关注意事项,严格控制肉食及食盐摄取量,饮食以清淡为主,多进食新鲜蔬果;运动指导:每日饭后1h散步30min左右,根据身体耐受程度制定运动计划,坚持每日锻炼。观察组由全科医生签约管理,详细措施如下。
1.2.1制定管理方案由全科医生与高血压患者签约,收集患者健康信息进行健康评估,分析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指导患者积极与团队配合,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并实现健康计划目标[4]。团队首席医生需要不定期举办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向患者传授疾病相关的保健知识。也需要对患者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健康情况变化再次调整计划,促使健康状态与管理方案协调,从而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
1.2.2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应用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记录高血压患者健康状态及服药、住院、合并症等情况,经过管理软件分级执行管理。1级管理主要为诊断轻度高血压患者,无其他合并症;需每3个月随访一次,若经非药物治疗6个月后效果不佳时,需增加药物治疗;2级管理主要针对中轻度患者,或同时伴有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需1~2个月随访一次,给予适当药物控制病情,并及时进行药物效果评估;3级管理为高血压伴有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或者存在靶器官损伤者,需20~30d随访一次,监督患者按时服药,密切注意用药情况及副作用、并发症等情况,一旦病情异常需立即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1.2.3激励模式对高血压患者实行签约服务积分奖励制度,为患者建立健康储值卡,可根据患者接受不同的服务内容及完成情况获取健康币,可通过健康币获取相应服务项目,以此提高患者依从性[4]。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1年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变化。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患者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情况。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知晓,80分以下为不知晓;高血压经早中晚三次测量,均为130/90mmHg,平均波动幅度≤5mmHg为达标,反之为不达标[5]。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率以(%)表示,采用χ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水平变化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年两组患者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血压控制达标率及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为83.33%,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率89.58%,与对照组64.58%、72.92%相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健康管理为新型卫生服务模式,可通过最小投入获取最大健康收益。社区健康管理不仅能帮助居民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也是降低医疗费用、维护居民健康的主要手段。高血压为社区常见慢性疾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群,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6]。有学者研究发现[7],高血压患者接受全科医生签约管理对控制高血压水平,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具有显著效果。但是国内针对全科医生签约管理高血压的可行性尚处于探讨阶段,尚无确切依据。
本研究对社区高血压患者48例应用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1年后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模式对控制血压水平具有可行性。全科医生签约管理模式更加注重个性化及精细化,通过对不同危险程度患者进行不同的管理,可以实现个性化管理及治疗,也能划分医生职责,充分发挥预防、治疗、保健作用[8]。通过激励制度,可向患者推广更多的优惠,也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获得更为满意的管理效果[9-10]。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血压控制达标率及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率较对照组高(P<0.05),可知全科签约服务模式更易被患者所接受,使患者能够更多的了解相关知识,获取更为科学的管理方法。
综上所述,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模式能有效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也能提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度,利于患者预后,是高血压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娟.社区全科医生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的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6):900-901.
[2] 杜兆辉,梁颖.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10):844-846.
[3] 常永智,王少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实施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0):98-100.
[4] 冯晶晶,王增武,王馨,等.江苏省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5):352-355.
[5] 王会奇,李东升,何松明,等.社区高血压流行病调查和综合预防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4):26-28.
[6] 王秋英,钟华,郑晓英,等.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实施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156-157.
[7] 丁平俊,张华,王春梅,等.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模式下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6):410-413.
[8] 吴仿东,彭惠容,李淑清,等.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效果[J].职业与健康,2015,31(21):3001-3003.
[9] 俞蕾蕾,陈利群,王敬丽,等.群组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8):677-681.
[10] 李黎,申晓芬,王浩宇,等.慢病管理团队主导的高血压控制效果评价[J].西部医学,2015,27(10):1522-1525.
全科医师管理制度 篇12
截至目前, 全省17市有16个市在二级以上定点医院全面实施定岗医师管理制度。实施定岗医师管理的定点医疗机构达到1900家, 占定点医疗机构总数的90%, 定岗医师人数达7万余人, 占医师总数的92%。
一、深化定岗医师管理的措施
1.“组合拳”推进定岗医师管理
把定岗医师管理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分级、协议管理、目标规范化管理考核中, 形成“组合拳”。建立定岗医师准入、激励、约束、退出机制。对违规医保定岗医师达到一定比例的, 与医疗机构分级、信用等级和质量保证金挂钩, 违规严重者可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解除医疗保险服务协议。
2. 建立全省的定岗医师档案, 实现信息化管理
不断完善医保计算机管理系统, 加强监控机制。建立全省医保定岗医师信用档案, 对医师信用情况进行记录, 在医保系统中增加定岗医师管理模块, 增强统计功能, 按定岗医师代码查询其医疗行为, 提高管理的可操作性和监督力。
3. 与卫生等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政策, 提高管理水平
定岗医师与执业医师的基本要求大致相同, 在执业医生管理上,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卫生行政部门各有侧重。随着定岗医师制度的推行和医保覆盖面的不断扩大, 进一步加强与卫生部门协调沟通, 相互支持, 制定统一的管理、考核、奖惩标准。将医保考核情况与定岗医师绩效测评、工资待遇、晋级制度挂钩, 加大监管效力, 真正起到奖优惩劣作用。
为深化定岗医师管理, 2009年12月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卫生厅联合发文表彰了全省首批百名优秀定岗医师, 这批医师涉及全省17市、95家定点医疗机构, 既有省级三级综合医院, 也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全省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二.成效
1.促进医、保、患三方关系和谐。
实行定岗医师制度以后, 医生的医保职责和社会服务意识强化了, 其医疗行为逐步向管理规范化转变。通过建立定岗医师考核、奖惩制度, 做到日常工作有规范, 违规处理有依据, 提高了医师严格按照政策制度办事的自觉性, 医师与患者交流主动了, 服务态度大有改善, 医、患关系日趋和谐融洽。
2.从源头上控制了医保基金的不合理支出, 有效降低了参保人员个人负担。
实施定岗医师制度后, 医生自律意识明显增强, 不仅考虑治疗效果, 而且还考虑费用支出, 滥检查、滥用药、大处方等现象明显降低, 从源头上堵住了漏洞。
3.变事后审查为主动防范, 缓解了医保经办机构管理压力。
实施定岗医师制度后, 将医保管理关口前移, 由原来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 前移到对医师医疗行为的监管, 经办机构事后审核监督工作量大大减少, 对医疗行为的监督由被动变主动, 减轻了管理成本,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拓宽了医保经办机构的管理范围, 促进了定点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
医师诊断证明管理 篇13
关于印发《营口市医学诊断
证明书管理规定(暂行)》的通知
各市(县)、区卫生局,市管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加强对《医学诊断证明书》的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全国医院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我局组织制定了《营口市医学诊断证明书管理规定(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执行中遇到问题请与我局医政科联系。联系人:刘黎明,联系电话:2167318。
附件:医学诊断证明书式样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四日
主题词:医学诊断证明管理规定通知
抄报:省卫生厅
抄送:市政府法制办、各有关部门
营口市卫生局办公室2010年4月14日印发
营口市《医学诊断证明书
管理规定(暂行)》
第一条 《医学诊断证明书》是医疗单位出具的、具有一定法律效用的医疗文件,是医疗机构在患者就诊后对疾病诊断、治疗等的证明,也是司法鉴定、因病退休、工伤鉴定、残疾鉴定、保险索赔等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第二条为加强对《医学诊断证明书》的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三条凡在我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签发、使用与管理《医学诊断证明书》时,应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各市(县)、区卫生局负责本辖区内医疗机构书写、签发《医学诊断证明书》的监督与管理。凡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依法执业的医疗机构,均应使用全市统一规格的《医学诊断证明书》。
《医学诊断证明书》共两联,第一联由签发单位留存,留存时间同病历保存期限,以备核实、查询,第二联交患者留存。
第五条《医学诊断证明书》的签发是医疗机构的法定执业行为,医疗机构应指派专人负责《医学诊断证明书》的签发和管理;《医学诊断证明书》的书写是医师的法定权利和义务,医疗机构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具有法定资格的医师书写《医学诊断证明书》的培训、考核和管理。
第六条各级各类医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在签发和管理《医学诊断证明书》时,住院患者可由本单位医疗业务管理部门负责签发(加盖医学诊断证明专用章),门诊患者可由医疗业务管理部门或门诊部负责签发,其它类别医疗机构由单位负责人指定的执业医师或专业管理部门签发。严禁将《医学诊断证明书》的签发权转交非医疗业务管理部门(窗口)负责。
医院医疗业务管理部门应做好全院《医学诊断证明书》书写的日常管理、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定期评价等工作。
第七条《医学诊断证明书》签发单位要设专人管理《医学诊断证明书》和医学诊断证明专用章,并建立《医学诊断证明书》使用管理制度和编号登记制度,要专人专册专用。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倒卖、转让、出借、私自涂改《医学诊断证明书》,不得使用非法印制的《医学诊断证明书》。各医疗机构严禁使用非本单位的《医学诊断证明书》,严禁本单位空白的《医学诊断证明书》流失。
第九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等规定,医疗单位在签发《医学诊断证明书》时,必须严格履行下列程序。
㈠医师未经亲自诊查患者,不得出具《医学诊断证明书》;医师不得出具与执业范围无关或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诊断证明书》;医师应对出具《医学诊断证明书》内容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医生不得为自己及直系亲属出具《医学诊断证明书》。医师出具《医学诊断证明书》时必须亲自签名盖章。
㈡《医学诊断证明书》不是医疗机构必须为每名就诊者常规出具的医疗文件,必须做好对申请者的审核工作:
⒈凡涉及司法办案需要,须提交公检法机关、交通事故处理部门等执法机关的介绍信、并审核公检法具体办事人员资格后方可开具《医学诊断证明书》。
凡涉及司法部门处理的案件中的医学诊断问题,应以司法部门经过组织(委托)鉴定后的意见为最终诊断。
⒉因病退休、伤害、残疾、保险索赔、申请生育二胎等情况应接到有关部门的介绍信,并附有患者本人委托书、身份证明及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原件、复印件,方可开具《医学诊断证明书》。
⒊患者本人要求开具《医学诊断证明书》的,必须持有单位或居住地社区(街道、村)介绍信、本人身份证明(原件、复印件)。
㈢具有签发《医学诊断证明书》资格的医师根据患者申请或有关部门要求书写《医学诊断证明书》,书写后的《医学诊断证明书》的第一联由书写医师保存,定期到医院业务管理部门登记更换并接受审核。
㈣书写后的《医学诊断证明书》的第二联由患者本人或代理人送医院签发部门,由《医学诊断证明书》签发部门的管理人员核对书写医师签章、诊断疾病类别等是否规范后登记、留存证明材料,将《医学诊断证明书》交患者本人或代理人。
㈤门诊患者须在就诊3日内、住院患者应在出院后1周内向经治医师申请开具《医学诊断证明书》。
第十条医生书写《医学诊断证明书》过程中,对门诊患者必须认真书写“通用门诊病历”,并做好登记。对学术上有争议的诊断,应由医院组织会诊,经过讨论后慎重开具《医学诊断证明书》。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不得出具法定诊疗科目以外的《医学诊断证明书》,传染病、职业病、婚前医学检查、不孕不育、精神疾病的《医学诊断证明书》应由法定的医疗机构出具。
第十二条书写、签发《医学诊断证明书》过程中,书写医师、签发人员必须查验患者的《身份证明》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如军官证、户口簿等,并与患者相对照。
第十三条如患者为外国人,其姓名、年龄、国籍、民族、身份证号应与其护照内容相一致;台、港、澳居民已获得外国国籍的应当填写相应国籍,未获得外国国籍的一律填写“中国”籍,其后标注(台、港、澳)字样。
第十四条《医学诊断证明书》遗失的,应予以补发。补发《医学诊断证明书》只适用于2010年5月1日以后签发的《医学诊断证明书》,2010年4月30日之前签发的《医学诊断证明书》,一律不予补发。申请补发《医学诊断证明书》必须在开具时间1年内年提出,一律由原签发单位补办并注明“补发”字样。补发时必须携带患者《身份证明》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如军官证、户口簿等,补发单位必须与患者核对,并查验原始记录。补发《医学诊断证明书》的相关资料由补发单位登记备案,存档保存。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学诊断证明书》无效:
㈠《医学诊断证明书》被涂改,字迹不清或项目不全,有关项目填写不真实的; ㈡《医学诊断证明书》未加盖签发单位诊断医学证明专用章;
㈢医师或医疗机构出具其法定执业范围、诊疗科目以外的《医学诊断证明书》;
㈣伪造的或非法印制的《医学诊断证明书》;
㈤出具者未签字、盖章或缺少其一的《医学诊断证明书》。
第十六条《医学诊断证明书》签发单位有违反本规定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予以行政处罚,必要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七条医疗单位签发《医学诊断证明书》不得收取费用。
第十八条本规定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第十九条本办法所指的可以出具《医学诊断证明书》医师为执业医师或在乡镇卫生院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
【全科医师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全科医师09-25
口腔全科医师05-25
社区全科医师07-06
全科医师团队事迹材料08-30
全科医师培训计划08-19
全科医师个人工作总结08-11
全科医师社区实践培训细则09-08
全科医师考试复习题十06-02
全科医师首诊负责制06-03
全科医师临床带教体会论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