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理环境论文(通用12篇)
教学心理环境论文 篇1
学心理环境内涵的反思与重构
创设符合教学活动需要的环境, 包括教学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既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同时也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教学心理环境的内涵应在心理环境内涵的框架内进行界定, 同时它又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重新认识教学心理环境的内涵, 对教学心理环境的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心理环境的内涵
1. 心理环境的内涵
广义的心理环境是指某一时刻与个体有关的所有心理上的环境因素。而关于这种心理上的环境因素所包括的内容, 心理学各个学派所持的观点不尽相同。行为主义者认为这种心理上的环境因素基本上是物理的、客观的;格式塔学派认为它主要包括意象、想象和记忆方面的因素;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它包括潜意识元素和动机等。
心理环境还被称为“准环境”或“准事实”。它指对人的心理或行为产生实际影响的环境。也就是人脑中由个体及环境两方面因素构成的整体情境, 它区别于纯自然、纯社会、纯概念的事实, 而是指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实现反映可能产生实在影响的那些事实。它可以分为“准物理事实”、“准社会事实”和“准概念事实”三类。
教学心理环境是心理环境的属概念, 它具有心理环境所具有的一般特点。同时, 由于这种心理环境的产生、作用、发展都是在教学领域内发生的, 所以它必定又异于一般的心理环境, 同时也异于社会心理环境、家庭心理环境等特殊心理环境, 具有独特性。
2. 教学环境的内涵
教学环境是指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 包括有组织的和自发的影响两种。有组织的影响是一种外在的、直接的作用;而自发的影响是一种潜隐的、间接的作用。影响教学活动的外部条件从层次上可以划分为班级的、校内的和校外的三个层次;从类型上可以划分为物质的、社会的和心理的三个方面。这种不同层次的影响综合作用于教学活动, 影响教学进程。
在《国际教学与师范教育百科全书》中, 把教学
筅湖南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张文
环境分为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类。由此可知, 教学心理环境是教学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教学环境的某些特点和功能, 并对教学活动产生一种自发的影响。这种影响对教学活动产生一种潜隐的、间接的作用, 促进或者阻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 教学心理环境的内涵
其一, 教学心理环境是心理环境的属概念、下位概念, 因此, 教学心理环境的内涵必须在心理环境内涵的框架内进行界定;其二, 教学心理环境是教学环境的一部分, 它具有教学环境所具有的某些特殊功能与作用, 以区别于教学环境中的其他组成部分, 突显其特殊性。
关于教学心理环境的概念, 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有学者指出:“教学过程中, 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手段等因素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他们之间既有物质的联系, 又有心理的相互作用, 这种心理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一定的教学心理环境。”但是笔者认为, 这种关于教学心理环境的界定并未突显教学心理环境作为一种在教学活动中真实存在的、可以感受到的心理环境的特殊性。更进一步说, 它并没有很好地将教学心理环境这一现象的本质属性提取出来, 从而区别于其他现象, 而仅仅说明了教学心理环境是如何产生的。笔者认为, 教学心理环境是指:在教学活动中, 由教师、学生和教学中介的相互影响下形成的, 对教学活动的展开具有实际影响的所有心理上的环境因素。这种心理上的环境因素是无形的、潜在的, 但是它对教学活动的影响作用却是实际的, 它主要包括学校环境下的人际关系、课堂气氛、集体气氛等。
二、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
明确了教学心理环境的内涵之后, 再来探讨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 以此为突破点, 针对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 创设和优化教学的心理环境。
首先必须承认, 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是极其复杂的, 并且是很难量化和穷尽的。我们只能尽量指出一些主要的影响教学的心理上的环境因素, 也就是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同时还需要明确的是, 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不等于教学心理环境的结构, 需要加以区别。前者主要是指组成教学心理环境的内容, 而后者主要指产生此内容的形式。教学心理环境的产生主要是教师、学生、教学中介的相互作用。所以教学心理环境的结构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学中介。当然, 也有人将其作了更细致的划分, 认为它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评价管理体系等。
笔者认为, 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1. 学校环境下的人际关系
其一是师生关系, 主要是指师生间的心理关系。这种心理关系建立在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之上。教师和学生相互认知然后产生某种情感, 积极的或消极的, 他们相互吸引、相互排斥, 这种情感不断积蓄, 达到某种程度即成为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之一。
其二是生生关系。学生之间通过交往, 由于共同的兴趣、话题以及活动从而形成某种非正式的组织, 这种非正式组织认可或形成的价值观、行为模式、思维习惯、兴趣爱好、情绪、成功或失败的体验等对教学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另外, 这种学生交往产生的非正式组织它所导致的第二个直接后果就是学生之间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分化, 形成诸如人缘型、嫌弃型和孤立型的人物, 这种学生对教学心理环境的作用更加直接、明显。
2. 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由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状态形成的一种教学心理环境。它是课堂教学赖以发生、发展的心理条件。课堂教学气氛一般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格的有机统一体;消极课堂气氛常常以学生的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对抗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一种失控的课堂气氛, 学生在课堂上过度兴奋, 各行其是, 故意捣乱, 教师失去了对课堂的驾驭和控制。”因此, 课堂气氛作为一种教学心理环境, 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积极的课堂气氛促进师生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 而消极的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产生紧张、焦虑甚至敌对情绪。并且, 不同类型的课堂气氛还导致不同性质的从众行为, 同时提供积极或消极的心理暗示。
3. 集体气氛
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下开展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来自学校内部, 当然这并不排除其他外部因素对教学活动的影响。而学校集体的气氛是学校内部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方面, 因为大多数教学活动的开展又是以集体为单位, 不同的集体依据各自的规范与作用方式形成不同的集体心理气氛。
有两类集体气氛对教学活动具有明显和直接的影响。
其一是班集体气氛。所谓班集体气氛是指不同班级所具有的不同团体感受特色。而班集体气氛的重要组成部分———班风, 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班风作为一种班级成员默认的共同的心理倾向, 对班集体成员具有潜在的约束或放纵作用。积极的班风促进教学活动的展开, 形成一股“向心力”;消极的班风阻滞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形成一股“离心力”。
其二是校风。一般来说, 广义的“校风”指的是社会对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总结。我们这里所指的“校风”是“一个学校的领导和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集体心理倾向和行为特点”。它主要包括学风、教风、领导作风、师生言谈仪表以及精神和道德方面的内容。校风作为一种无形的群体心理环境因素, 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是间接的, 但是这种影响的效果是显著的, 所以我们也把它作为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之一。诚然, 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远不止以上三方面, 它还包括诸如群体规范、社会信息、教师期望等要素。这些要素同样是教学心理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笔者认为, 以上三方面是教学心理环境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它应该能代表教学心理环境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2][德]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
[4]李秉德.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5]Michael J.Dunkin (ed) ,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Pergamon Press, 1987.
[6]张大均.教学心理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7]应湘.试论健康的教学心理环境.心理科学, 2003, 26 (5) .
[8]黄秀兰.试论课堂心理气氛与教学效果.应用心理学, 1986 (2) .
[9]杨心德.中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心理.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3.
教学心理环境论文 篇2
一、影响主体性教学模式课堂心理环境构建的因素
(一) “教师中心”教学模式的课堂心理环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任何教育职能中,学生之于教师心中,学生的心智成长必须仰仗教师对教学形式、教学阶段和教学方法的刻意求工和定式指导实现”口号下,教师中心教学模式便在当前中国教育中顺理成章,课堂教育过程由教师主导,教师完全接手组织、监控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加之行为主义的大行其道,人们开始践行“SR”的金科玉律,书本权威、教师权威不容置疑,与之相应的是学生由“不爱问”到“不想问”发展至“不知道问”,一种对学生来说近似高压的课堂心理环境长期盘踞于课堂之上。究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课堂场域话语不对称
“教师中心”教学模式统治下的课堂教学,教师的绝对权威、师生关系的严重异化、知识本位的失真追求产生了强势的教师话语(王永祥,),课堂成了教师的独白,学生只能以崇拜之心记下教师说的每一句话,偶尔表演式的附和或重复教师的意思。教师以宣讲式的话语控制教学过程、以假性赋权提问给学生、以命令和说教巩固强势话语,继而产生了一个“怪象”——课堂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教师,但是精神上,“教师居于课堂的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身体里,却深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抑或跪着的灵魂”(高玉丽,)。
2.学生情感因素被有意遗忘
“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是随着课堂教学所生产的“产品”,但在“教师中心”教学模式的主宰下,认识论上的行为主义不可动摇,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仅被看成有生命的“容器”,接受外界的刺激就会产生与之相配的行动反馈,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被“有意遗忘”,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人意识到自身需求和主体性、驱使人相应的在行动上呈现出冲动、意志力的各种特性的感情等心理力量的特性被忽视(孙芙蓉,),在课堂心理环境也就理所当然的不复存在,课堂教学全程也被教师和学生外显的物化行动所取代。
3.学生的认知负荷超载
在课堂场域中与学生话语弱势、情感体验缺失伴生的是心理认知负荷超载,课堂心理环境构建的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实现,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生成的课堂心理环境在学生认知方面呈现两组“难题”,其一,课堂教学全程由教师主导,教师生怕学生会遗漏一个知识点,因而从上课讲到了下课,致使教师身心疲惫,同样学生也没有闲着,生怕记漏了一个知识点,但是,人的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独特机理,使得教师讲的学生不可能完全吸收、消化(庞维国,)。其二,假性赋权式的提问学生,教师以绝对权威占据和捕获“标准答案”,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时刻保持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一门心思的揣摩教师的肢体语言、神情意态而失去自我,加重了心理认知负荷。
(二)“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课堂心理环境
1.课堂教学难以实现教育目标
“学生中心”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观点为理论依据,针对“教师中心”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试想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能够独立完成教学目的所设定的教学任务吗?无法实现教学目的的课堂心理环境注定是不科学的。
2.教师的教学地位缺场
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意味着教师教学地位的下移,就教师的职业特点与工作性质而言,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其重要特点,学生重新定位教学地位让教师成为了“站在一旁”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个体的差异导致学生发展的路径也随着自身的“偶然性遭遇”而发生变化,教师肩负的社会期望逐渐消弭,教师也就不具有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传授社会理性的功能,“教师角色”缺场,“学生角色”消失,随着课堂教学两大要素的湮没课堂心理环境也就不复存在。
(三)师生心理因素的影响
1.教师心理调适错位
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心理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教师心理调适过程中的错位是促使课堂心理环境不良的原因。一方面,教师心理愿景过高与学生心理诉求偏低,影响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的构建。许多一线教师心中存着良好的愿景,希望通过这门课把自己所学知识、处事风格、价值追求通通传递给学生,但是对于学生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状态、心理诉求却知之甚少,教学过程成了教师“一厢情愿地独白”,教师与学生心灵上越走越远,无法实现教学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心理期望过低与学生心理诉求高涨,阻碍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构建。部分教师对学生群体以及学生个体形成的“刻板印象”,认为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没有高年级的学生强,调皮学生比安静学生“难管”。例如低年级课堂教师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很少有质疑和提问的机会,长期处于这种压抑的课堂环境,学生厌学情绪增长,本有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逐渐销减。
2.学生心理准备缺位
教学大环境长期被“应试”左右,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始终与分数之间保持一种赤裸裸的“暧昧关系”,因此在课堂上形成了“教师始终讲,学生一直听”的独特现象,学生没有心理准备只能被动接受课堂上呈现的任何知识,对于课堂教学的依赖导致了课堂心理环境中学生心理转化成为依赖心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学生心理准备缺位致使心理依赖就位,影响优质课堂心理环境的构建。学生没有形成课堂师生自主、主动、创生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惯习,即便提供一个师生关系良好的课堂环境,学生也会把这种权利“转租”给教师。其二,学生心理准备欠缺致使心理依赖出现,影响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构建。学生有主体参与课堂教育活动,有平等进行课堂交往的.意愿,但是心理准备的欠缺,在心理层面没有形成有效的课堂交往心理技巧,心理依赖以捍卫自尊心的方式出现,导致心理上想融入课堂,但是潜意识里却处于自我保护。
因此,制度层面的教学模式以及心理层面的师生心理因素都无法真正让学生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构建主体性教学模式的课堂心理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二、主体性教学模式的课堂心理环境构建
(一)营造课堂本真共在的心理氛围,是构建主体性教学模式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
1.学生主体参与的心理素质
学生主体参与是营造课堂本真共在的心理氛围的保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渴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里更为强烈。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亲生命”的环境,把学生本真天性和内在诉求激发出来,让他们意识到自我主体本身存在,逐步培养主体参与的心理素质。
2.教师和谐、平等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秉持科学的儿童观和教学观。课堂教学是师生“主体主体”生命间平等的交互协同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学生通过主体参与移情至教师位置,在教师经验中实现二者精神上的交互协同,实现一个主体与另一个主体的结对联想形成意识共同体的过程(余清臣,)。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主体观,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的全面发展。
3.师生营造本真共在心理氛围
本真共在的心理氛围是交互主体性师生之间保持平衡关系的超越姿态(全增嘏和尹大贻,1985),师生处于共在空间中,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转码方式要与学生的心智结构相匹配,课堂教学过程要给学生留下“创生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使最初的有意义教学话题整合成学生情感和创造性的教学内容。其中,一种存在遭遇的形式是营造本真共生心理氛围的有效路径,它是在教学内容与人类生活世界、学生成长经验世界、发现知识的人的世界三方面的遭遇中生成。
(二)课堂话语主体性还原,是构建主体性教学模式课堂心理环境的必要条件
1.教师对课堂话语的主体性还原
在中小学课堂上,每小时可能会回答100个左右的问题,多达80%的课堂时间被用于提问和回答(Browne 等,1984)。在很大程度上,课堂教学话语交流是课堂心理环境中的重要活动形式,其中以课程文本编写者为课堂教学言说主体的课堂教学话语系统是主要载体,这种教学话语系统具有理论性、简约性和抽象性特点。显然以文本编写者为主体形成的话语系统很难被学生理解。因而,这种话语系统有待于教师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活化、具象化的课堂话语体系还原(潘光文,),这种还原是为学生营造一个“悬置”旧有经验,通过话语系统的一致化解读置换到教师话语位置,内化话语对象的环境,实现学生对课程文本的主体性还原。
2.学生课堂话语的“去弱势化”
即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认识和行动上找回长期以来教师话语霸权统治下的教学权利。首先,学生应该充分展示求真的欲望,用于对抗“专制”下暂时剥夺的学生话语权。其次,自行选择作为课堂文本的补充性学习材料,以此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增长主体意识。再次,厘定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坚信自身是不断生成、具有创造力生命个体,能够探索世界和揭示世界的奥秘。最后,学生个体意识到自身对于主体性评价的积极作用,主体间的教学关系确立让评价权利不只是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对于自我成长过程的历时性让学生对于自身的评价也应当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一部分。
三、主体性教学的实施,是构建主体性教学模式课堂心理环境的有效路径
(一)构建主体性教学目标
主体性教学目标的构建要以学生主体性生成来定位,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主体性教学的重要内涵。因此,构建主体性教学目标也就是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的过程(周建平,)。自主性方面,让我们在教授科学理性的规约之外,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体人格以及不受人摆布和控制的精神。主动性方面,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积极地对主体之外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客我的奥秘。创造性方面,主要培养学生主体能够不满足于现实境遇,能够突破现实的规定性,追求新的规定、理想的追求精神。
(二)开掘教学内容新视域
开掘教学内容新视域是塑造学生主体性内涵的重要载体(刘欣和张用篷,2004)168-175,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首先,教学文本与学生知识背景结合,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教师是教学文本的重要“转译者”,通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获得知识的纽带,因而教师的解读应该结合学生知识背景进行,在对等的条件下为学生营造充分的思考空间。其次,“文本”与“人本”结合,提高学生的主体素养。这是培养学生主体素养的途径,教学文本及教师解读后的文本如果没有学生“人本”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深入剖析,学生依旧是被动的接受者,因此只有二者充分的结合才能有助于学生养成主体素养。最后,知识与智慧统一,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倘若课堂心理环境的构建仅是为了习得知识服务的话,就窄化了主体性的本质特征,脱离了主体性教育的价值追求,仅有知识无法实现创造,同样只有想法的创新也缺乏厚实理论基础,所以唯有知识与智慧的统一才能实现主体性教育价值。
(三)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主体性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属性内在规定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运用的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主体觉醒、主体参与为宗旨,问题化教学法、讨论课教学法、网络教学法是最重要的方法。问题化教学法以托马斯创立的问题探究模式为代表,该模式着眼于问题确立、探索、解决的全过程,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特定问题的探究与解答(郑勇等,)。讨论课教学法,能让师生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探讨,弄清问题本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力、评判力。网络教学法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电化教学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企及的,以时下兴起的MOOC为代表实现了学习的在线性、及时性、开放性,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热情。
课堂心理环境在课堂氛围以及师生精神层面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对话、合作、创生等积极因素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媒介相互作用,克服及革新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消极“惯性”作用,通过动态性营造课堂交互主体性心理氛围,还原课堂话语主体地位,并实施以情境为核心的多元化教学,构建良好课堂心理环境,以促进有效教学的开展。
中学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探讨 篇3
一、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
1、体育教学思想和目标
体育教学思想是人们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和看法,教学思想直接制约着心理环境的性质和方向,左右着师生体育教学的心理过程。体育教学目标是国家、学校和个人需要的统一,是促进师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重要心理环境,尤其是大多数师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努力拼搏时,这种目标的吸引显得更为强烈。体育教学思想和目标,作为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因素,最终总是通过体育教学内容和’活动体现出来。如果体育教学的内容单一,教学活动贫乏,那么师生必然会精神疲惫、心理郁闷、教与学情绪不佳。体育教学应创建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2、教学常规和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常规指正常状态下体育教学的规章制度、惯例程序的行为规范,它具有群体压力的意义,会迫使那些违反常规的少数学生不得不顺从于集体环境。教学评价可有效地进行信息反馈活动,对学生了解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具有指导作用。正确运用体育教学评价的制约作用,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情绪稳定,激发自尊与自信。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强化学习动机,有效地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创设
体育教学活动是特殊的多边认知活动,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创设起主导作用。体育教师除了应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发展智力、提高道德品质之外,还要求学生通过进行反复的身体练习,掌握各种动作技能,以利于增强体质。体育教师在工作中要以自己饱满的教学激情去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以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调动学生孜孜以求的精神,有计划地运用一系列手段和措施,激发积极情感。建立主动学习的心态是创设良好教学心理环境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心态,首先必须激发学生肯定而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形成以学为乐的心理状态。学习心理研究表明:在学习活动中,凡是伴随着使人满意、愉快的情绪体验,就能使学习活动受到强化,而不满意的情绪体验则使学习活动受到抑制或产生恐惧心理。因此,主动学习心态的创设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为前提。
体育活动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技术、技能、成绩等依据一定的标准作出的评价。对学习活动的评价是师生间相互沟通的重要桥梁。它可以是口头表扬、鼓励或批评,也可以是书面评分或评语。通过评定,一方面,体育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己的教学情况,为进一步教学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从评定中了解教师对自己的看法、态度,找到教学行为的依据。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自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他们可能因为教师某一次对其学习活动的肯定性评价而喜欢,倾向于教师,进而喜欢该教师所教的课程。
三、学校体育心理环境的设计
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的设计要求争取和依靠学校领导的支持,它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创建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的组织与领导的保证。这是因为,学校领导的办学指导思想、行政决策等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校风、体育传统与风气的营建。实践也表明,凡是一些体育工作开展得较好、并形成良好体育传统与风气的学校,无一例外都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体育,在认识上到位,在制度措施上落实。加强体育教师素质水平的提高,切实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体育教师经常和学生进行直接交往,他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持久而深刻的。体育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其工作质量和效果,而且对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以及能否养成锻炼习惯至关重要。因此应改善物质条件,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规章制度。在工作的开始阶段。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性往往对创设心理环境能起到促进作用。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开辟多种交往渠道:形成良好的体育教学心理氛围,作为教学集体意识状态的心理气氛是学生对师生关系的心理反映,教学信息传输的有效度与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成正相关。美国心理学家索普指出:“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和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合作。这是学生取得更好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学信息传输通畅,是推动体育教学整体发展的动力,师生之间的协调和适应是教学过程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
教学心理环境论文 篇4
关键词:心理,和谐,环境
社会发展脚步的日益加速, 社会生活的千变万化、潮起潮落, 使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变化面临着许多的挑战。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重要的应是真正意义上健康的人, 这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社会文化素质建立在一定的遗传生理素质的基础上, 通过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而形成。因此, 社会文化素质水平主要取决于心理素质, 而且健康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弥补遗传生理的缺陷, 改善生理机能, 促进身体健康。
一、初中学生心理特点
较之以前, 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使得下一代习惯于享受而不是奉献。现在有不少“4-2-1”型的家庭, 传统的那种“隔代溺爱”过多地集中到孩子的身上;这与他们要承担的未来责任和社会发展对他们的高要求形成巨大反差;大量抽样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状况令人担忧。基于以上原因使得现在的学生在对人的态度、人际关系方面, 习惯于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我要求很低, 对别人要求很高;自私自利、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缺乏合作意识。
二、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形成的客观原因
(一) 家庭方面
1.不少家庭只知道为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条件, 而没有锻炼他们各方面能力如交际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意识。
2.不少家庭不懂青少年生理心理的规律, 不能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手段, 这些违背青少年心理特点, 也就不能客观地对人对事进行教育。
3.多数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 限制其自由, 扼杀孩子的个性发展。
(二) 学校方面
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也是比较复杂的, 但就教育因素而言, 不能不说与多年来“应试教育”和忽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甚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不顾学生的未来发展, 以伤害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代价, 过分强调学习成绩, 导致学生失去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大好时机。
(三) 社会方面
1.电视、网络等信息形式的多元化, 让初中生能够更多了解社会的同时, 难免有些不适宜的内容对初中生形成影响。
2.市场经济造成贫富差距拉大, 容易让初中生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奢望, 心理不平衡。
(四) 生理方面
青少年时期, 这个时期青少年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性成熟时期开始。他们精力旺盛, 感情充沛, 但带有冲动性, 不善于克制, 致使这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 往往称之为“危险年龄”。
三、应对策略
加强心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措施, 当前初中学生素质现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心理素质欠佳, 而且心理素质教育又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加强心理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家庭、学校相互联系,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家庭和学校保持联系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教育合力。教师与家长在对孩子情况的了解各有优势:家长熟悉孩子的长期情况, 而教师熟悉孩子的近期情况。因而教师在接触新学生时有必要从家长那儿了解孩子的脾气等特点, 并将近期情况及时通报家长。同时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二) 加强心理辅导, 了解相关常识
1.通过课堂授课、团体讲座, 介绍心理常识及心理障碍的排除方法:学会自我控制、自我激励, 正确地认知自己、调节自己的心境;学会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谐地与他人沟通;进行适当的性教育, 了解性科学, 用科学的性知识保护自己的健康。
2.通过个别咨询辅导, 解决心理困扰, 及时治疗。培训专门的咨询人员, 面对服务对象采取的是倾听, 所提建议、指导一般是非强制性的。
(三) 加强对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 增强指导的针对性
1.通过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交际情况、学习情况、消费情况等。
2.通过智力量表、气质量表, 了解学生的个别情况。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
3.要善于观察、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 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 加强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具体引导
1.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 主动并乐于与人交往, 以宽厚的态度对待别人, 容忍别人的短处, 从而使别人乐于和他们交往。
环境心理学 篇5
-----环境心理学与建筑学 摘要:
环境心理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领域,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文化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学,和环境保护等多门学科。过去人们研究探讨问题,经常会把人和物、人和环境割裂开来,孤立地对待,认为人就是人,物就是物,环境也就是环境,或者是单纯地以人去适应物和环境对人们提出要求。现在许多研究者认为“环境心理学” 这一学科名称过于狭隘,建议用术语“环境——行为研究”替代。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当前,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已经日益意识到行为因素对设计和规划的重要性,并逐渐将环境心理学和建筑学的联系有了初步的概况。
关键词:发展 新兴交叉 涉及 多门学科 狭隘 术语 替代 广泛认同 重要性
正文: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建筑学的一个重要的应用研究领域,因为建筑学研究建筑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同时,它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多门学科如心理学,地理学,人类文化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环境保护等学科关系密切。以下要讨论的就是环境心理学与建筑学的的密切联系。
建筑与环境的适应性
阳光: 充足的阳光是每个家庭的必须,阳光的介入不仅使我们身心愉悦,更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因为光是热、土壤、植物、水、空气的轴心。阳光对健康有益处,如果让自闭者生活在光线较充足的地方,自闭行为减少一半,且会增加许多与人互动的行为;但若光不足会造成视觉疲劳、反胃、头痛、忧郁、郁闷等行为反应;研究甚至发现在日光灯下与太阳光下的工作效率不同;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孩子显得活泼有劲多了。光与颜色对比亦与孩童学习成效息息相关,研究发现亮丽的颜色蓝、黄、绿布置而成的学习环境,比起单调的自、黑、棕色的环境,智商表现较高。
尺度:从小到大,依次有仪表,仪器,陈设,用具,家具,设备,房间一角,房间,建筑物的一部分,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建筑群,居住区,城区,城镇,城市,地区,国家,大陆,海洋,世界等。这一维度中,宏观尺度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文化人类学和人文地理学,而微观尺度主要来源于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和功效学。需要指出的是,之所以称为场所或场景,是因为他们与使用者的行为有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实际上是使用者从事某些行为的舞台场景。例如:关于仪表的环境一行为信息,不仅与仪表的类别,大小,外观和性能等有关,而且也和具体操作有关,还有操作者对仪表的观察,识别和理解有关。在仪表性能即顶的情况下,仪表的外观,色调,照明及布置与操作者的工作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反过来,操作者的心理特点,综合素质哦和工作经验也会影响仪表的使用效果。显然,这类场所和场景有关的信息对设计人员具有重要的价值。在阐述环境心理学之前,我们先对“环境”和“心理学”的概念简要地了解一下。环境即为“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影响。例如人们设计创造了简洁、明亮、高雅、有序的办公室内环境,相应地环境也能使在这一氛围中工作的人们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诱导人们更为文明、更为有效地进行工作。心理学则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学科。
气候:每个地方都有他特有的气候条件,每一年又有轮回的季节交替,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中指出,秋高气爽的气候被认为最适合创作,长年居住在15-l8摄氏度环境中的人,头脑较为发达,文学艺术的成就较为突出。
一些研究表明,温度与暴力行为有关,夏日的高温可引起暴力行为增加。但是当温度达到一定点时再升高则不导致暴力行为而导致嗜睡。温度也与人际吸引有关,在高温室内的被试者比在常温室内的被试者易于对他人作出不友好的评价。过去人们研究探讨问题,经常会把人和物、人和环境割裂开来,孤立地对待,认为人就是人,物就是物,环境也就是环境,或者是单纯地以人去适应物和环境对人们提出要求。而现代的建筑环境设计日益重视人与物和环境空间,充分体现了以人为主体的具有科学依据性。因此,建筑设计除了依然十分重视视觉环境的设计外,对物理环境、生理环境以及心理环境的研究和设计也已予以高度重视,并开始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学技术,开始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飞机的内舱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战斗,并尽可能使人长时间地在小空间内减少疲劳,即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把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运用到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及室内设计中去,1960年创建了国际人体工程学协会。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日本千叶大学小原教授认为: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征。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今后“可望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设计,其含义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人体工程学与有关学科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环境和设施的相互关系。人体工程学的基础数据和计测手段 人体基础数据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即有关人体构造、人体尺度以及人体的动作域等的有关数据。人体构造与人体工程学关系最紧密的是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部分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使人体各部分完成一系列的运动。骨骼由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部分组成,脊柱可完成多种运动,是人体的支柱,关节起骨间连接且能活动的作用,肌肉中的骨骼肌受神经系统指挥收缩或舒张,使人体各部分协调动作。人们在室内各种工作和生活活动范围的大小,即动作域,它是确定室内空间尺度的重要依据因素之一。以各种计测方法测定的人体动作域,也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基础数据。如果说人体尺度是静态的、相对固定的数据,人体动作域的尺度则为动态的,其动态尺度与活动情景状态有关。建筑设计时人体尺度具体数据尺寸的选用,应考虑在不同空间与围护的状态下,人们动作和活动的安全,以及对大多数人的适宜尺寸,并强调其中以安全为前提。例如:对门洞高度、楼梯通行净高、栏杆扶手高度等,应取男性人体高度的上限,并适当加以人体动态时的余量进行设计;对踏步高度、上搁板或挂构高度等,应按女性人体的平均高度进行设计。根据人体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有关生理状态变化的情况,通过计测手段,予以客观的、科学的测定,以分析人在活动时的能量和负荷大小。人体生理计测方法主要有:
肌电图方法
把人体活动时肌肉张缩的状态以电流图记录,从而可以定量地确定人体该项活动强度和负荷。由于人体活动消耗能量而相应引起的耗氧量值,与其平时耗氧量相比,以此测定活动状态的强度,能量代谢率的计算式,以及不同活动的能量代谢率其计算式如下:运动时氧耗量-安静时氧耗量 基础代谢率耗量 对人体因活动而排出的汗液量作电流测定,从而定量地了解外界精神因素的强度,据此确定人体活动时的负荷大小。心理计测采用的有精神物理学测量法及尺度法等。精神物理学测量法 用物理学的方法,测定人体神经的最小刺激量,以及感觉刺激量的最小差异。以顺序在心理学中划分量度,例如在一直线上划分线段,依顺序标定评语可由专家或一般人,相应地对美丑、新旧、优劣进行评测。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人体工程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用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认真开发,目前已有开展的应用方面如下:确定人和人际在室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 根据人体工程学中的有关计测数据,从人的尺度、动作域、心理间以及人际交往的空间等,以确定空间范围。确定家具、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主要依据家具设施为人所使用,因此它们的形体、尺度必须以人体尺度为主要依据;同时,人们为了使用这些家具和设施,其周围必须留有活动和使用的最小余地,这些要求都由人体工程科学地予以解决。室内空间越小,停留时间越长,对这方面内容测试的要求也越高,例如车厢、船舱、机舱等交通工具内部空间的设计。提供适应人体的建筑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建筑物理环境主要有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重力环境、辐射环境等,建筑设计时有了上述要求的科学的参数后,在设计时就有可能有正确的决策。对视觉要素的计测为夹注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人眼的视力、视野、光觉、色觉是视觉的要素,人体工程学通过计测得到的数据,对建筑光照设计、建筑色彩设计、视觉最佳区域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环境心理学与建筑设计。
关于环境心理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环境心理学》一书中译文前言内的话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不少建筑师很自信,以为建筑将决定人的行为”,但他们“往往忽视人工环境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损害,也很少考虑到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以往的心理学“其注意力仅仅放在解释人类的行为上,对于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未加重视。环境心理学则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即是在人与环境之间是“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使我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对怎样创造室内人工环境,都应具有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心理学与多门学科,如医学、心理学、环境保护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学、生态学以及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室内环境学等学科关系密切。环境心理学非常重视生活于人工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倾向,把选择环境与创建环境相结合,着重研究下列问题:
1、环境和行为的关系;
2、怎样进行环境的认知;
3、环境和空间的利用;
4、怎样感知和评价环境;
5、在已有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感觉。
对建筑设计来说,上述各项问题的基本点即是如何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彩和光照,处理好建筑环境,使之符合人们的心愿。建筑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
人在建筑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
下面我们列举几项建筑环境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的情况: 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领域性原是动物在环境中为取得食物、繁衍生息等的一种适应生存的行为方式。人与动物毕竟在语言表达、理性思考、意志决策与社会性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但人在建筑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也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不同的活动有其必须的生理和心理范围与领域,人们不希望轻易地被外来的人与物所打破。建筑环境中个人空间常需与人际交流、接触时所需的距离统盘考虑。人际接触实际上根据不同的接触对象和在不同的场合,在距离上各有差异。赫尔以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人际距离的概念,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确定人际距离,即分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每类距离中,根据不同的行为性质再分为接近相与远方相。例如在密切距离中,亲密、对对方有可嗅觉和辐射热感觉为接近相;可与对方接触握手为远方相。当然对于不同民族、宗教信仰、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人际距离也会有所不同。
生活活动在建筑空间的人们,从心理感受来说,并不是越开阔、越宽广越好,人们通常在大型室内空间中更愿意有所“依托” 物体。在火车站和地铁车站的候车厅或站台上,人们并不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车的地方,而是愿意待在柱子边,人群相对散落地汇集在厅内、站台上的柱子附近,适当地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在柱边人们感到有了“依托”,更具安全感。从众与趋光心理 从一些公共场所内发生的非常事故中观察到,紧急情况时人们往往会盲目跟从人群中领头几个急速跑动的人的去向,不管其去向是否是安全疏散口。当火警或烟雾开始弥漫时,人们无心注视标志及文字的内容,甚至对此缺乏信赖,往往是更为直觉地跟着领头的几个人跑动,以致成为整个人群的流向。上述情况即属从众心理。上述心理和行为现象提示设计者在创造公共场所建筑环境时,首先应注意空间与照明等的导向,标志与文字的引导固然也很重要,但从紧急情况时的心理与行为来看,对空间、照明、音响等需予以高度重视。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 由各个界面围合而成的室内空间,其形状特征常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曾对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间的华盛顿艺术馆新馆——有很好的论述,他认为三角形、多灭点的斜向空间常给人以动态和富有变化的心理感受。
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运用环境心理学的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面极广,暂且列举下述几点:建筑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 例如现代大型商场的室内设计,顾客的购物行为已从单一的购物,发展为购物——游览——休闲——信息——服务等行为。购物要求尽可能接近商品,亲手挑选比较,由此自选及开架布局的商场结合茶座、游乐、托儿等应运而生。认知环境和心理行为模式对组织室内空间的提示 从环境中接受初始的刺激的是感觉器官,评价环境或作出相应行为反应的判断是大脑,因此,“可以说对环境的认知是由感觉器官和大脑一起进行工作的”。认知环境结合上述心理行为模式的种种表现,设计者能够比通常单纯从使用功能、人体尺度等起始的设计依据,有了组织空间、确定其尺度范围和形状、选择其光照和色调等更为深刻的提示。建筑环境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个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结束语:
环境心理学从总体上既肯定人们对外界环境的认知有相同或类似的反应,同时也十分重视作为使用者的人的个性对环境设计提出的要求,充分理解使用者的行为、个性,在塑造环境时予以充分尊重,但也可以适当地动用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引导”,对个性的影响,甚至一定程度意义上的“制约”,在设计中辩证地掌握合理的分寸。在向市场经济化社会进程中,建筑师仍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何将建筑与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会是现代建筑师必胜的一个法宝。
参考文献:
胡正凡: 《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行为的研究》
张春生: 《 现代心理学》
林玉莲: 《环境心理学》
教学心理环境论文 篇6
关键词课堂 心理 环境 影响 因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1-0054-02
新课程的要求为科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学是创造性活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平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营造一种环境,教师和学生一起以科学探究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探索,认识自然界。因此,如何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在这宽松、平等、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表达,使科学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思维活动、师生共同传播知识的人性化殿堂,这就是当前科学教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抑制和化解学生学习心态中的消极因素,把学生引入和谐、自然、轻松、愉快的学习境界,既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优化科学课堂心理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精练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心理
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对本节课产生良好的心理期待。在科学教学中,结合科学学科特点,可以设计适合不同内容的多种导课方式,从一句话、一个实验、一个故事、一个生活小常识、一个社会问题、一种常见的现象开始,从衣、食、住、行开始,从学生的生活开始。让学生从教师的气质、心态和课堂的导言中就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愉悦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去接受新知识。
一位老师在教学“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节内容时是这样引入的:在每张桌上放个小磁针,上课前让学生转动它,上课后提问小磁针的方向,结果发现每张桌子的指向相同。这样直接引出课题,并让他们取用小磁针,去吸引桌上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通过动手实验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自然地归纳出磁性、磁体等的一些基本知识,使学生易理解,易掌握,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从而唤起学生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富有趣味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生动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从而触动学生的情绪,唤起心理共鸣,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积极思维,直至问题得到圆满解答。例如,在讲“茎的输导作用”时,提问:俗话说,人怕伤心,树怕破皮,老树中空而不死,这是什么道理?又如在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一节内容时,提问: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地下的水分为什么能上升到植物树冠的顶部去呢?这样的提问,学生的注意力就很快被课堂吸引,此时导入新课最佳。
这样,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既学到了知识,激发了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从观察与探索身边的科学问题入手来研究科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改变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
在课堂上,学生往往怀有一种期待心理:希望教师不要老用一套教学方式,即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适时改变教学方式。
变式,即保持题干的本质属性不变,对原型题进行适当的改造、拓展或延伸,通过变换原型题的已知量、求解量、或变换题目的表述方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
例:在学习“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人的肺有如此之多的肺泡组成,吸入的气体要顺着支气管在肺叶的各级分支到达肺泡之后才能进入血液,这种结构特点会不会影响交换的速度?教师并不急于回答,而是引导学生思考:那么,什么样的结构变换速度快呢?学生们不加思索地回答:只有一个肺泡的肺交换快。接着,教师就安排了以下的活动:①计算边长为lm的立方体的表面积(答案:1€?€?=6m2);②计算同样边长的立方体,每边被10等分后的立方体的表面积(答案:0.1€?.1€?€?000=60m2)。经过计算、比较,学生“发现”:同样容积的物体(肺)被分的越小(肺泡),表面积越大。之后,学生就不难理解:肺由大量肺泡组成,这样的结构增大了气体交换的表面积,加快了气体交换的速度。
这样的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适于学生采取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激励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教师公正、合理的评价是学生无形的学习动力,教师要学会运用科学的人文语言评价。
第一,要还给学生平等、公正的评价。主要表现在课堂提问时,教师给优生、差生以不同的偏见性的答问机会与反馈评价。教师通常为了能使一堂课顺利地完成下来,课堂提问总是叫几个成绩好的,头脑比较灵活的学生来回答。久而久之,上课举手的人越来越少,课堂气氛越来越沉默,造成学生对老师有偏见。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事物规律的科学,这种规律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对一个科学问题的表述,其评价必须以客观公正为基础,不能敷衍、欺骗学生。对回答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具体指出好在什么地方,使其他学生懂得欣赏别人,从中得到启发。学生的发言出现偏差,往往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的认识根本就是错误的;一种认识是正确的而表达不够明确。对前一种情况,教师应该敏锐地觉察学生的思维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帮助其分析、修正。对于学生认识正确,而表达不当的表述,教师应该抓住其思维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对科学问题的思考上,而不是爱慕虚荣,求得表扬。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激发他们探究的信心,培养他们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第二,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科学课堂上的评价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指向对科学问题的认识上,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学生的表述不正确,要帮助他,引导他,不要对他的情感、态度进行批评,因为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要靠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个主动的内化过程,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和批评达成的。有的教师在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后,不满意学生的观察结果,对其进行简单的判定:“你是没有认真观察,以后观察要认真。”这样的评价,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使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感到紧张、焦虑、沮丧,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运用恰如其分的评价,可消除学生心理偏见,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蔚.课堂教学心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肖谷清.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J].天津教育,2003(7).
[4]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5.
漫谈化学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构建 篇7
一、人格是创设良好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
化学教育主要靠两种力量:一是化学知识的力量,二是人格的力量,两者相比,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和发展优良个性品质。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已被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正如乌申斯基所说:“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有关研究还表明,教师的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情感是维持良好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条件
教书育人是一项触及灵魂的工程,只有通过教法和情感等载体,知识的甘露才能流入学生的心田。
赞可夫的心理实验表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在特定情境下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师生进行情感交流,认知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共鸣。教师上课和颜悦色,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心理相融,情感共鸣,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学习积极性提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应是一个情感丰富的角色,具有驾驭情感的能力,能恰当运用情感的艺术。教师走进时课堂稳健的步履、微笑的表情有助于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气氛。以饱满真挚的情感授课,情绪高昂,全身心投入,注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提问、评价,学生就会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下学习。一旦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即使一流的教师也只能教出末流的学生,所以,和谐的情感氛围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教师不仅要注意以言激情、以景生情、以情动情,而且要注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激发、调动的满足,并且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难度大小,重视对学生情感活动的性质和强度的调控。总之,要让学生“愉快”,教师必须首先“愉快”,一个“愉快教师”的感染力能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
三、趣味是调节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内在动力
托尔斯泰曾经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提高学习情绪的内动力,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找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较为集中,最容易接受新知识和思维方式的训练,更有利于能力的提高,为构建课堂良好的心理环境铺设基石。
四、激励是活跃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正催化剂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研究表明,“激励因素”能令心情舒畅,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知音”,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也”。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应对有创新或有不同观点的同学首先给予肯定,对有创新的同学给予高度的赞扬,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性的评语,尤其要注意多为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味、体会成功的滋味,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愉悦。所以,激励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正催化剂。
五、机敏是形成良好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措施
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在课堂上应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教学必须贯彻教学原则,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家庭、人际等都随时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些都可能成为外来的心理应激源,因而需要有相应的应变能力,从而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心理失常与行为失态。面对课堂发生的意外事件,教师要保持镇定、冷静、理智、大度、豁达和宽容,泰然处之。教师要用热爱教学事业、广博的知识、严谨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灵活机敏地处理意外事件。有一位老师让一位学生演示“银镜反应”实验后,自己也动手做起来,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目的是想交代清楚实验成败的关键,但在操作过程中却发现自己出了错,此时如果停下来重做或不做,必将影响教学气氛,而他继续做了下去,但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与前面实验对照,实验操作步骤有什么不同?是否会有“银镜”出现?这样巧妙地利用实物实验做对照实验,既使学生对成败关键有了深刻的印象,又避免了课堂上“空白”的出现。
六、纪律是维护良好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收敛剂
教学心理环境论文 篇8
尽管本人对《环境心理学》一直很有兴趣的,但刚开这门课的时候,心中还是有些疑虑和压力,经过三年教学的不断调整,觉得现在正是一个对这门课的教学进行回顾总结的机会。
1.教学目标
环境心理学(以下简称环心)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本人是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学的这门课。当时,我的老师是杨公侠教授,杨老师采用自编教材,他对环境心理学的讲授,以及其兢兢业业的研究都让我们受益匪浅,但同时也对这门课当中的众多名词感觉有点似懂非懂的。因此,在本科学生中去开这样一门课,该如何定位?讲些什么?如何去讲?这是我在开始比较疑虑的问题。
经过一番思考,对这门课的教学做了如下设想:首先,把这门课的定位放在应用上。我想对于本科生来说,他们对于复杂的理论和名词吸收力有限,建筑学的背景对他们理解环境的物质结构是非常有益的,但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却不容易吃透。而环境心理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对本科生的教学重在体验和观察,将日常的现象用环境心理学理论来解释,这样就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多。
2.教学内容
定位明确了,教学内容就好选择了。比较幸运的是,国内已有几所学校出版了这门课的教材。如华中科技大学的林玉莲、胡盛凡教授出版了《环境心理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用教材,同济大学的徐磊青、杨公侠教授出版了面向研究生用的《环境心理学》教材,清华大学的李道增教授编著的也是面向研究生用的《环境行为学》教材。经过比较,讲课的大结构以徐、杨二位的《环境心理学》教材为参照。但由于徐、杨二位老师编的版本是针对硕士生的,理论内容较深,同时,由于在本科教学计划中,这门课为仅有36学时的选修课,课堂的容量有限。因此,讲课内容就要选择重要的基本的概念和理论,为使同学容易理解,我也补充了一些实例。讲课大纲如下(参见附表1——课程大纲结构图):
3.作业的设计和评价
这门课程不采用考试,而是以平时考勤占20%,作业一占40%,作业二占40%三部分相加来综合评定。我感觉用作业的方式将所学用到实际的调查和设计中,对环境心理学的体验和理解会来得比较深刻,比用考试的方式来死记概念应该更有实效。事实也证明同学们通过这些作业自己开动脑筋之后很有收获,而且同学们的一些有真切观察和感受的作业,有时也会给我一些启发,这种互动使我感受到教学的乐趣所在。
图1自绘
为了让同学们对环境心理学的知识有更深的体验,在作业中设计了观察环境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作业一”,以及运用所学知识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或者指导自己的建筑和规划设计的“作业二”。
作业一的题目是:运用课堂所述的观察方法选择一处场所(步行街、商店、餐厅……)研讨各种感觉、知觉因素在商业环境设计中的作用。
点评:这个作业是上“环境知觉”内容时布置的,从完成的情况来看,同学们对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环境有了新的发现,锻炼了自己的环境观察能力。比如,以2004级的同学为例,卓小丹、沈嘉英同学为了做好调查作业,自己设计了观察记录表去记录购物的顾客情况(见图2);江宇翔同学对地下商业空间的观察发现,颜色是重要的知觉导向因素,中信地铁商场通过颜色来将不同的商业功能主题进行分区(见图3);周新喜同学通过华强北商业街的观察发现活动的广告牌宣传效果最好,人们喜欢停下脚步看看这些广告牌在如何变幻内容和图案;袁文颖同学通过对东门商业街的观察发现声音在营造热闹的商业气氛中有重要作用,比如东门街道商店的音乐声、商贩的吆喝声、街边喷水池的流水声、食物加工的声音都起到烘托商业气氛的作用,但是过度的话也会造成噪音污染;刘志丹同学结合自己在肯德基餐厅做学生工的经历对餐厅在色彩、材料的质感、嗅觉、热觉等因素在服务消费者的方面起到的作用作了相当深入地分析,让人了解了肯德基餐厅在服务以儿童为代表的家庭消费者方面确实下足了功夫(见图4)。
该作业的评价以切身感受商业环境并能联系所学环境知觉理论加以分析为最重要因素。
作业二的题目是:对你所居住或熟悉的某间大学生宿舍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写一份调查报告。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宿舍的地点,居住的人数、性别及专业情况;2宿舍的平面家具布置图、剖立面图,要标注尺寸;3居住者对宿舍使用现状的评价:对哪些方面满意,对哪些方面不满意;4运用所学的个人空间和私密性等环境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提出宿舍改进设想和方案。
点评:这个作业是在学习环境行为部分的理论时布置的,主要目的是运用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等理论来研究和改造自己的生活环境,由于对象是自己生活的宿舍,同学们对此最有体会,所以通过这个作业对个人空间与私密性会有很好的理解。在评阅同学作业的时候我感到不少同学们通过学习环境心理学对人性的方面更了解了,在如何处理自己的个人空间与同宿舍其他同学的私密性的关系方面也加深了认识,收获很让人欣喜。比如,曾宪志同学分析了自己的宿舍从入学以来因为家具的更新,书柜的添置以及人员的变化带来的三次布局的改变,在个人空间的舒适性方面逐步得到改善的情况,很像一部自己宿舍的变化史(见图5);宋雨涛同学与信息工程专业的同学住一间,两个人的生活作息时间不一样,通过对宿舍空间的再划分将对彼此的干扰减到最低(见图6);刘泳先和江宇翔同学为宿舍调查设计了问卷;孔明君同学对过高密度局促的个人空间对心理的影响进行了剖析;金鑫同学根据座位的方向与私密性的关系来调整了宿舍的布局以保证大家的学习空间能够不互相干扰(见图7);卓小丹同学探讨了宿舍的走道形式与宿舍私密性的关系;吴斐娜同学分析了舍友在应对高密度的情境下调节私密性的一些行为表现。
该作业的评价以是否有切身感受,并联系所学个人空间、私密性等环境行为理论来合理改造自己的生活环境为最重要因素。
4.教学方式
这门课作为建筑学和城市规划本科四年级的选修课,根据同学们的实际状况,教学方式以课堂教授和讨论为主,讲授是满足同学们了解环境心理学基本知识的需要,讨论是为了加强互动,提高同学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2006年第一次讲授的过程中,我做了一次调查问卷,有些同学反映课堂如果就是老师讲,会显得比较“闷”,希望能有一些互动提问和讨论,这可能是一部分同学的积极要求。实际上在提问和讨论中,大部分同学沉默为多,讨论时经常需要点名,可能是我们的同学还不习惯讨论,或是班级的规模过大(人数在60~80人左右)也削弱了同学们发言的积极性。
该课一般都安排在下午时间,一般讲课的程序是先对上一堂课程的内容提问,时间约10分钟。由于这门课的理论性,一些概念的理解会影响后面的学习,所以课前提问的好处是对上次课内容可以温习和回顾,同时,采取抽查方式的提问也是考勤的一种。
5.教学反馈
2006年夏在第一次授课的中间,为了获得教学的反馈以便改进,我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分析。现将主要问题的反馈数据用图表表示如下:
问题2:这门课上到现在是否觉得有收获?
2A很有收获;2B一般性;2C有收获,但有点吃力;2D完全听不懂。
6A理解环境与人的关系;6B理解城市;6C理解人的需要;6D有助于建筑设计;6E.有助于城市规划;6F.有助于观察生活。
问题7:你认为每堂课用一点时间对上堂课的内容进行提问有无必要?
7A有必要;7B没必要;7C无所谓。
6.教学遇到的问题和改进的设想
尽管在本课教学中力图减少了一些学术名词,但是,还是发现一些同学对经常会使用的一些基本概念容易混淆,表述不清楚,或运用不当。比如:在环境知觉部分,“知觉”和“感觉”难以区分,“城市意向”和“城市印象”随便混用;在环境行为部分中,私密性、个人空间、领域性等这几个概念未能准确得当地运用。在作业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把调查报告写成环境介绍,对观察到的一些现象生硬地联系所学理论,作业当中引用别人的东西不加标注,肆意拼贴网上文字。有一些问题也许不只是这门课所遇到的问题,与我们整个社会大的教育环境,以及对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的营造都有关系。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重点加强辨析和讨论,在布置作业时增加写作指引,或规定报告格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学术道德的教育和引导,使同学们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这些素质的养成与知识的习得同样重要。
摘要:本文首先简介了深圳大学自2006年始开展《环境心理学》本科教学的情况。该课程的定位放在对环境心理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上,重在引导学生体验和观察环境与人行为的关系,并且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教学的内容选择上参照了国内已经出版的几种教材,讲课的内容划分为:导论、环境认知、环境行为、环境评价等四个单元。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提问和讨论为主,在作业设计方面注重培养观察环境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或者指导自己的建筑和规划设计。通过对该课程的问卷调查和作业的完成情况,获得教学的反馈,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据此对以后该课教学的改进提出一些设想。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本科教学,教学内容与方式,反馈与问题
参考文献
[1]徐磊青杨公侠编著.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2]林玉莲胡盛凡编著.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教学心理环境论文 篇9
我们通常的学校课程,是指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也称显性课程(explicitcurriculum或manifestcurriculum)、常规课程(regularcurriculum)或正式课程(formalcurriculum)。相对于这些教学课程,学生还体验了一种非正式的、没有或较少事先策划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即隐性课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隐性课程(也称潜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即hidden curriculum、latentcurriculnm或implicitcurriculum)的概念在课程研究中曾处在中心和显著的地位。该术语最初由杰克逊(P.Jackson)使用。杰克逊在他的《教室中的生活(Lifein Classroom)》(1968)中首先使用了潜在课程一词。他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报偿体系和权威结构等特征,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从而构成了隐性课程。隐性课程由规则、法规和常规构成,对学生的社会化发生着不可避免的影响,并揭示学校是如何潜在地传递和强化各种态度和行为的。该术语所提供的新的观点超越了传统的行为对象、涵盖内容、保持秩序、提高考试成绩等的关注。同时,隐性课程也提出了一些难题,包括如何知晓、证明和理解被掩盖的力量的存在。
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联结的必然性
1.1国民的体质状况及归属
随着中国经济20多年的长足发展,中国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并未随之改善,反而趋向恶化。而对各行业人员绝大多数健美操健身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健美操健身与健康知识,不具备健美操健康行为。这说明,我国国民的健康与健美操的意识和能力较弱,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主要还在于学校健美操未能促使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健康与健美操的意识和行为。
1.2高校健美操教学理念的更新
世界正在急剧地发生变化,21世纪的高校健美操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21世纪的高校健美操教学思想应在大社会健康观和健美观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理念。健美操作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要素之一,走进人的生活,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选择,因此,健美操要把握健康与健美操的本质联系,以培养学生终身健康与终身健美操健身的意识,能力和行为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为了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在健美操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健美操的“学力”,即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可持续独立学习的自觉性等
因此,使健美操显性课程与隐蔽课程互相衔接,就必将健美操技术,技能、理论的传授与健美操健身的方法、动机、活动、兴趣的培养紧密联结。
2 高校健美操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联结的纽带
2.1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差异
健美操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相互对立和相互独立的,有其各自的内容和设计模式。显性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健美操知识、技术、技能等理性文化。而隐性课程则主要是让学生获得关于健美操态度、价值、规范等非理性文化。
2.2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联结的纽带———个体心理
两种课程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两者直接联结(融合)的困难,需要有一中间环节加以衔接,而个体心理无疑是两者联结的纽带(桥梁)。因为,大学生健美操知识的获得,健美操能力的发展,主要通过健美操显性课程的学习来实现,但同时还需借助隐性课程的力量,通过健美操隐性课程使学生在健美操学习中拥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态度,高涨的情绪,顽强的意志和完善的个性,从而保证健美操显性课程目标的实现。隐性课程的内容有学习的动机、态度、情绪、意志等无疑是非理性或倾向于非理性的,而理性(显性课程)与非理性的结合必须依赖于“自我心理”的调节。同时,个体的心理需求又是个体产生动机、情绪、意志等的“原动力”。如何才能使学生拥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态度、高涨的情绪、顽强的意志和完善的个性呢?创设良好的个体心理环境无疑是最关键的一环。也就是说,只有学生个体乐学、心理上接受,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态度、情绪、意志,才有可能有完善的个性(即真正适合其身心需要)。从这一意义上说,个体心理是隐性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而个体心理环境则是隐性课程服务于显性课程的必要保障。
3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个体心理环境的创设
个体心理环境是现实的生命存在方式,它由三种活动方式整合构成,由游戏娱乐活动、学习活动和劳动活动构成。生命的每个阶段都由其中的一种活动方式为主导活动,其余两种为辅助性活动。如幼儿以游戏娱乐活动为主,学习和自我服务的劳动为辅;入校学习的学生则以学习活动为主,游戏娱乐和家务劳动为辅;参加社会工作后则以职业劳动为主,游戏娱乐和学习活动为辅。所谓的主导性活动就是在个体心理生命发展的某个阶段,对其身心发展具有最为重大意义的那种活动方式,如幼儿的游戏,学生的学习,成人的职业劳动。个体心理环境又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中介项———活动。因此,由主体—活动—客体三项图式构成反馈环路系统,就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健美操教学中,个体心理环境是指学生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对个体心理发挥着实际影响的整个学习环境。
3.1 物质因素
高校健美操的物质因素即物质文化,实质上是健美操隐性课程的要素之一,它是高校健美操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包括健美操设施和健美操时空要素等。
健美操设施是高校健美操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健美操设施是否完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个体心理。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健美操环境设施包括:健美操场地面积的大小;器材的种类,数量,质量,各种器材及设施的造型,色彩及布置;健美操馆内通风、采光、照明、空气质量及环境条件等
健美操时空要素是学校健美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种健美操活动时间,对学生个体心理有极大影响。有关研究表明,人一天中大脑皮层反应最灵敏,记忆力最强的时间是上午,而最佳的运动时间则是在下午。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状况在下午安排各种健美操活动,最适合学生个体的身心需要。健美操教学的空间因素同样影响着学生的个体心理,班组的规模,器材设施的空间环境,教师组织活动的位置,学生学习的队形,方向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个体心理,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3.2 精神因素
学校健美操的精神因素既有显性课程的内容,又有隐性课程的内容,它对学生的个体心理有着程度不同的直接影响。
3.2.1 健美操教育的思想和目标
健美操教育思想的正确与否,直接制约着健美操教学的心理过程。因此,应把端正健美操教学思想作为优化健美操教学心理环境的首要任务。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全面教学,全过程教学和全因素教学的质量管理,摆正教书与育人,教学与发展,主导与主体,课内与课外,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等各种关系。
健美操教学目标是国家,学校和个人需要的统一,它若具有吸引力,将促进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的形成。尤其是大多师生为实现健美操教学目标努力拼搏时,这种目标的吸引力就显得更为强烈。因此,在创建健美操教学心理环境中,应通过建立健美操教学目标体系来控制和调节师生共同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倾向,鼓励学生参与健美操教学目标的制定,吸引他们对奋斗目标的认同。
3.2.2 健美操教学内容和活动
健美操教学思想和目标,作为健美操教学的心理环境因素,最终总是要通过健美操教学内容和活动体现出来。如果健美操教学的内容单一,教学活动贫乏,那么师生必然会精神疲惫,心理郁闷,教与学情绪不佳。因此,在创建健美操教学心理环境中,必须改革健美操教学内容,丰富健美操教学活动,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绪场,让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更好地从事教和学的活动。
在健美操教学设计上,应把着眼点放在促进学生乐学上,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吸引力,以激发和满足全体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轻松自如饶有兴趣的健美操学习中体验到探索与成功的欢乐,逐渐养成健美操锻炼的习惯。在健美操教学活动的安排中,要把课堂教学与课余预习、复习、实践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努力创设良好的师生氛围。总之,只有对健美操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总体设计,才能创造轻松愉快的健美操教学环境,,多彩自主的活动环境。
3.2.3 健美操教学中的人际关系
健美操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师生教与学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映,它是心理环境中最敏感,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严格要求与宽容和谐的客观环境,是构建健美操教学心理环境的重要前提。
健美操课不同于其他课,它是以动作、身体、课堂指望相适应的,以身心互动为特点的一种社会化活动,它要求教师必须将内心的精神境界外化在身体行动上,进而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即“身教”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应具有优良的品德,较高的知识涵养,多才多艺综合能力,并对学生充满热情,这是处理好师生间人际关系的关键。
3.2.4 制度与非制度的健美操文化
作为制度的健美操文化即指有关健美操及健美操活动的规章制度。制度是否科学、合理,对学生个体心理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
非制度的健美操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班级健美操气氛中的健美操传统及健美操风气即健美操活动的校风。校风是一种带有个性特点的教学心理环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感染力。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对那些不符合教学要求的心理和行为,将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它强制着个体与集体的校风相适应。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风,并根据健美操教学的目的,内容及学生个体的身心特点,运用自己的人格,形象以及语言等手段来调节教学气氛,制造和谐环境,从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4 结论
良好的个体心理环境是实现高校健美操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而高校健美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同时也是构成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心理环境的基本要素。只有在个体心理纽带下联结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目标,只有通过对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科学构建,合理设置才能真正创设良好的个体心理环境
参考文献
[1]姚蕾.健美操隐蔽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健美操出版社,2002.
[2]莫雷,等.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一版)[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3]张俭,陆美琳.关于隐性课程在学校体育中的效用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8)5:30-31.
[4]邓道宣,等.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述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2)19:51-53.
教学心理环境论文 篇10
1 建立教学效益观,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心理环境
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不仅要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 还要看学生学了多少知识, 更要看师生是否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及心灵沟通状态。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 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讲学习物理并非轻松的事情, 在物理课堂上, 教师能否与学生共同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只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 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心理潜能, 使学生不惟师, 敢想、敢说、敢做。上课时, 教师的甜美微笑、亲切话语、真诚鼓励, 都能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对于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教师一句幽默的话语不仅体现了其教育机智, 而且还让学生懂得了生活中该如何处理不愉快的局面, 如何与人相处。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好, 还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
2 利用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皮亚杰指出:“兴趣, 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 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 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一个对象发生兴趣, 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1]人的需要多种多样, 兴趣也随需而异。只有当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时, 才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反之, 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 产生厌学情绪, 从而丧失学习兴趣。卫校学生觉得物理难学, 学习热情低,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普遍认为学物理没用。为此,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物理在医学中的应用, 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医学中无处不在, 提高学习物理热情。
在学习“连通气压相等原理”时, 先给学生介绍这是台式血压计的制造原理, 进而给学生解释血压计设计原理: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和水在平整光滑的河道内流动一样, 通常没有声音, 但当血液或水通过狭窄的管道形成涡流时, 就会发出声音;静脉注射利用正压将药液输入人体。在学习“声波的多普勒效应”一节, 列举多普勒诊断仪测血液流动速度等。洗胃器是利用虹吸现象原理。学生了解了物理知识在医学中的作用后, 自然会觉得学有所用, 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增强耐挫能力
卫校学生在初中时物理基础普遍较差, 追求成功是学生的一种现实体验, 而大部分学生没有体验过学业的成功。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 不断获得成功, 体验成功的喜悦, 才会达到越学越爱学的境地。因此,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题目, 鼓励学生参与, 给不同程度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和条件, 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 获得成功的体验, 对物理学习产生信心。
例如,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 提出“既然地球在自转, 但人跳起来后为什么能落回原地?”“在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上, 一位乘客跳起来, 发现自己仍落回原处, 这是什么原因?”这些问题一提出, 立即激起学生兴趣, 学生思维活跃, 通过讨论、分析得到结论, 从而领悟其中道理。在讨论中学习, 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进行设计, 每一问都能使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果子, 体会到智力活动的乐趣, 获得满足感, 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研究表明“激励因素”能令人心情舒畅,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2], 对有不同观点的学生首先给予肯定, 对每次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 尤其注意要多为学习困难学生创造成功机会, 让他们品味、体会成功滋味, 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 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4 及时反馈进行评价, 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习反馈是指告知学生关于其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及所取得的成绩的信息[3]。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进展与成绩进行的肯定或者是否定评判, 反馈与评价通常难以分割。教师的任何反馈对学生来讲其实质上都有评价含义。及时反馈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纠正错误, 调整学习进度, 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业水平。反馈在学生学习上的效果明显, 如果没有反馈, 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 就会丧失学习热情。
学生学习活动及所取得的学习成果, 不断被教师评价, 而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信息反馈, 对学生为学习而付出的努力作出肯定评价, 而不是通过比较学生间的差异进行竞争性评价。对学生作竞争性评价, 会使学生把目标指向分数和结果, 忽视掌握、学习活动的任务本身, 在竞争评价氛围下, 低成就学生, 无论其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得到肯定, 于是这些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会以应付教师为目标。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学习活动本身的价值, 对学生努力给予肯定评价, 强调努力带来的成功是能力的体现。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学习动力[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2]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时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教学心理环境论文 篇11
关键词:学习焦虑;动机;多媒体;英语教学;和谐心理环境
一、導论
Gardner认为,外语学习动机包括四个方面:目的、学习的努力程度、达到目的的愿望以及学习态度。只有当达到目的的强烈愿望,加上正确的态度与努力的行动结合在一起时,才算真正的动机[1]。大多数学习者在习得二语过程中其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如:英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二语习得的焦虑。引起二语学习者焦虑的因素中学习者个体因为学习起点低,成绩难以提高,因英语学业成绩低下而受轻视,进而成为游离于英语课堂教学之外的成员——离群索“学”。
语言的学习与发展需要环境的配合,学习者必须有一个支持其英语学习的环境。英语教师营造学习者习得英语的学习环境迫在眉睫。在英语教学中要不断创造使学习者产生强烈动机的条件、环境和气氛,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语言情境,奠定学习者习得二语的和谐心理环境,从而降低其学习焦虑。
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并非简单地传播本领。英语教师要根据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贴近学习者实际生活,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和激发学习者习得英语的学习热情,使学习者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以促成与学习者的情感共享。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为其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势在必行。
多媒体技术因其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丰富性和趣味性等特点,营造出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的逼真“情境”,被众多教育技术研究者采用。
二、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满堂灌”,学生“记笔记”,学生只是被动的信息接收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限制,语言练习的机会很少,难以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处于一种受压抑的学习氛围,势必在心理上产生障碍而影响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采用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足够多的机会积极地参加语言实践活动,满足其表现欲,使其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得以提高。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不能把自己看成是不断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源泉,而应是组织学生大量参与使用语言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无疑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丰富的课堂活动和轻松愉快的氛围会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习兴趣,缓解学习压力。
三、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正如美国信息学家布鲁纳所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感官性教学手段借助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画面、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表现形式营造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教学环境,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创造了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这样,就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让学生可以在良好状态下,自主地、积极地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通过朗读来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情感内容,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然而,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时,课文朗读可以交给专业人员来完成,他们能够很好把握住课文情感,用标准的发音,抑扬顿挫的声调,准确、传神地传达出课文的感情基调。同时,图片、声音、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一起参与进来,可以渲染气氛,创设情境,通过多种艺术手段促使学生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帮助他们主动参与并加工所获得的信息,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把握文章基调。这样可改变英语课堂以前那种教师一灌到底、单调、沉闷的课堂气氛。
(二)网络互动,降低学习焦虑
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弱,在面临有相当语言难度的英语文本时,不免有点不知所措,继而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具备解读文本的能力,因而学习意志薄弱的学生则很快就会放弃学习。自信心是保证学习任务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要完成英语教学任务并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通过师生互动,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自卑心理,养成积极乐观刻苦坚忍的学习态度。
在实施互动策略时,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极好的平台。师生之间可以在更平等的基础上借助网络进行深刻广泛的交流。例如教师要求学生课余通过电子邮件与自己交流,回答学生的问题。此外老师还可建立英语学习的QQ群或建立自己的博客,学生可以加入其中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学习方法等,也可以对这门课程提建议,推荐好的视频音频材料给大家。教师可以选择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担任管理员,引导大家学习讨论,以弥补老师由于工作的关系不能时时在线的缺憾。必须强调的一点是,除教师外所有加入者都可以是匿名的,这样大家可以毫无顾忌地用英语交流自己的看法,不用担心由于英语水平不足或观点不同而被人嘲笑。教师甚至可以建设英语课程的学习网站,把最丰富的知识,以最多样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供学生课下学习,并可以在网页上设置私密留言版作为师生交流的平台。这种方法使性格内向的学生感到更自在,因而能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主动性。
(三)影视欣赏,提高学习信心
经典的英文原版电影反映了英语国家生活、文化、风俗习惯,集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为一体,能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其语言、思维及文化,极大地愉悦观众的心情。在轻松愉快的影视观看中,枯燥晦涩的英文知识变得直观容易理解,平时难得一见的英语单词也变得活生生起来,在看懂电影的同时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适时、恰如其分地穿插一些电影片段进行教学,无疑会克服学生对英语的畏惧和抵触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将其心理机制调至最佳状态来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
教师必须重视设计丰富多彩的电影活动形式,如:让学生改编并表演影视作品,营建民主、互动、合作、和谐、愉悦和共鸣的师生关系。
四、结语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能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并以此优势增加了英语教学和学习的趣味性,加深和拓宽了英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把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机制调到最佳状态,完成了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中和谐心理环境的创设。
参考文献:
[1]Krashen S.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mon,1982.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黄希庭.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教学心理环境论文 篇12
本研究对象为沈阳市10所学校的初中体育教师和学生, 为了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严格设计了师生两种调查问卷, 并回收有效问卷1613份, 其中体育教师和学生的有效问卷分别为41份和1572份, 有效回收率为95.2%。经效度和信度检验, 符合研究要求。
一、体育教师对师生人际关系的认识
1. 体育教师对师生人际关系的认知
在人际关系认知方面, 主要从体育教师对学生个性特点的了解程度、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师生关系对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作用的看法等三方面来考察。调查结果表明, 只有17.1%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非常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比较模糊;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程度的调查中也只有22.0%的体育教师认为很密切, 而78.0%的教师认为还可以, 可见体育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深入了解, 更关注学生的成长;从师生关系对体育教学作用的调查中发现, 有85%以上的体育教师能达成共识, 认为建立亲密型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由此可见,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对自己的学生要做到细心观察、热心指导、贴心沟通, 与学生成为朋友, 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感。这样体育教师才能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清楚他们在学习兴趣、志向和要求方面的差异, 了解学生各自面临的不同学习难点。只有熟知自己的学生, 体育教师才能把客观的运动技能学习与学生主观的条件很好地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
2.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行为倾向
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共同完成的双边教学活动, 它既需要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也需要学生主体性的不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 体育教师和学生在智力、体能、情感、交往等方面实现着自己的不同需求, 并使自己的潜力不断地发展。要使体育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个重要保证。调查结果表明, 在体育指导方面, 有80%以上的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指导很满意, 可见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指导较好;在对学生要求和期望方面, 有58.5%的体育教师能经常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 而不考虑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师只占4.9%;在创造教学气氛方面, 有68.3%的体育教师能有意识地采取措施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 可见大多数教师在体育课上的教学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倾向从侧面可以反映出教师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 也可以体现出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体育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时刻都进行着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一个纠正的动作, 一个目光交汇的眼神, 一句肯定、鼓励的话语都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体育习得, 影响着学生情绪和行为的转变。所以, 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创造严格要求与宽容和谐的教学环境, 是构建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重要前提, 也是获得体育教学成功的关键。
3. 体育教师的接纳水平
在接纳水平方面, 调查数据表明, 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 有95.1%的体育教师认为学生是喜欢体育课的, 其中男教师占96.4%、女教师占92.3%, 这个结果与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很喜欢上体育课;从处理学生违反课堂教学纪律方面看, 有80.5%的体育教师能够宽容学生、接纳学生, 其中男教师占85.7%、女教师占69.2%, 女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更高, 对学生违纪现象的容忍度不如男教师。教师对学生的接纳水平可以体现出教师在心理和情感上对学生的认同与肯定程度。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 对待事情都充满着好奇, 他们的年龄特点会使他们产生尝试做任何事情的欲望, 难免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 体育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波动, 通过交往与沟通, 尽量包容学生的一些缺点和不足, 使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与潜能, 从而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出师生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关爱, 当然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接纳并不是无理的迁就, 也不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纵容。
4. 体育教师对教师角色的认知
在教师角色认知方面, 主要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身份、教师参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状况来考察。调查结果发现, 体育教师对自身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认识是多元化的, 41.5%的体育教师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 有31.7%的体育教师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促进者, 有19.5%的体育教师认为教师应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 这与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理念是相符的。以往的体育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新课标提出当前的体育课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 注重学生参与。因此,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指导学生, 又要与学生形成互动, 这样就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地沟通和交流, 形成合作关系, 同时也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从教师参加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况看, 有46.4%的体育教师会经常与学生共同进行课外体育活动, 但也有超过50%的体育教师还不能通过经常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来指导学生。体育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不仅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 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 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在与学生的交往中, 有利于发现体育特长生, 为培养体育骨干提供便捷的途径。
二、学生对师生人际关系的自我感受
1. 学生对体育教学中人际关系的认知
在学生关于人际关系的认知方面, 主要从体育课中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 体育课上教师是否有打骂和训斥学生的现象, 当自己学习动作正确时是否得到教师的表扬, 当自己学习动作错误时是否受到教师的批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解。从调查结果中得知, 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的态度是非常热情和比较热情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85.7%、86.6%;认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基本没有和从来没有打骂、训斥学生的现象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63.2%、74.0%;认为经常和偶尔有打驾、训斥学生的现象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36.8%、26.0%。出现这种结果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学生本身对体育课存在逆反和偏见, 主观上不喜欢或不愿意上体育课, 或体育课上表现不尽人意, 受到过老师的批评;另一方面, 说明体育教师的师德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 体罚和变向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认为自己能得到体育教师表扬的男女学生比例分别为69.5%、67.5%;认为自己很少受到老师批评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60.1%、70.8%。由于男女生性格上的差异, 他们在体育课堂上会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 男生相对活泼、好动、顽皮, 对于新事物愿意主动去尝试, 而且往往不太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何, 他们敢于挑战的精神往往要优于女生, 因此教师在讲授同一个内容时, 对他们的要求可能会相对严格, 对男生的批评要多于赞扬;而由于女生害羞、内敛的性格, 她们在体育课堂上不乐于表现, 同时考虑到自身的形象, 不敢做出大胆的尝试, 因此教师会相对降低对她们的要求, 而且教师为了调动她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女生的正面肯定和激励要大于批评。
2. 体育课堂上学生的交往意向
在学生的交往意向方面, 有超过87%的学生喜欢和同学一起进行活动和练习, 说明学生有较强烈的交往意向;学生在练习活动遇到困难时有47.5%的人请求教师的帮助, 所占比例最大, 可见学生对体育教师的信赖程度较高;有29.2%的学生请求同学的帮助, 这与学生的年龄发育特征相符。当前青少年一代多为独生子女, 个人意识、自我意识较强, 与父母的交往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交往需要, 所以去寻求与同龄人的交往, 希望通过同龄伙伴之间的交往而建立心理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 更希望自身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特点为满足青少年学生的交往欲望提供了独特的舞台。体育教学中, 集体学习和集体思考也是加强师生、生生互动沟通,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因此, 体育教师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为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而创造条件, 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3. 体育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程度
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反映着学生活动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也反映着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交往主体的地位。调查中发现, 有43.5%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很少或没有参与学生共同讨论教学内容;与此相应, 有53.6%的学生没有主动向教师提过建议。这一情况说明体育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 进而影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提高。学生在完成了必要的知识学习以后, 还要将各种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 形成与认识能力相连接的“知识板块”, 并能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到体育实践中去, 而这种能力的形成是以探究性和自主性的学习方式为基础的,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导航”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 使他们能够灵活地、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体育学习。因此教师应多设计注重发展学生主动性的体育教学模式, 比如“自主式教学”、“自练式教学”、“学导式教学”等模式。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思考,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这样师生的人际关系自然能得到改善。
4. 体育课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倾向
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倾向可通过学生喜欢体育课的程度, 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是否感到孤独, 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是否感到高兴愉悦等问题反映出来。调查统计结果表明, 有83.2%的学生是喜欢体育课的, 其中男女生比例分别为84.1%和82.3%;有62.5%的学生在体育课上经常有愉悦的感受, 其中男女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3.3%和61.8%, 都是男生略好于女生。但也有35.1%的学生在体育课上经常或有时感到孤独, 其中男女生比例分别为38.8%和31.6%;尤其是有4.2%的学生在体育课上有不愉悦感, 其中男女生的比例为4.5%和3.8%, 恰恰也是男生略多于女生。说明有部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人际沟通和交流是缺乏的。心理学研究认为, 人与人之间是通过情绪和情感的交流而相互影响的, 它与人们之间进行的语言交流一样可以产生对对方情绪的共鸣而受到感染。新课标指出,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要求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待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更要关心和鼓励, 提高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体育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一种交往活动, 它集中反映在师生之间知识和情绪两方面的传递与交流上, 师生间的情绪交往直接制约着师生间的人际关系, 进而影响和制约着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态度。
三、结论与建议
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师认为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体育课上能与学生相处融洽、密切, 并且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 在学生违纪时, 能够宽容和接纳学生, 但女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要高于男教师;而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体育课中的指导是积极热情的, 并且对学生的正面肯定与激励女生要好于男生;有半数以上的教师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 并且能有意识地采取措施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超过4/5的学生有较强烈的交往意向, 并且对体育教师的信赖程度较高;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在体育课上师生互动不够, 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能动性和自主性重视不够;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喜欢上体育课, 并且从中能收获快乐,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缺乏人际沟通和交流。
由以上论述,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各学校之间的体育教师交流与学习,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优化教学设计, 促进师生的互动, 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为他们提供适合其运动能力的学习内容, 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 使所有学生都热爱体育活动。体育教师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 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 对每个学生抱有积极的期望, 同时不断地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2]毛振明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
[3]季浏.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王秋艳.试论体育教学环境的创设与应用.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4 (4) .
[5]单龙.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教资料, 2005.
【教学心理环境论文】推荐阅读:
教学心理环境优化分析论文06-07
习作教学心理环境教学09-09
创设适合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心理环境05-10
心理词典英语词汇教学论文05-19
数学健康心理教学管理论文10-06
高中音乐鉴赏审美心理教学探究论文06-27
环境心理学3000字论文10-12
谈学生心理特征与体育教学质量的论文11-15
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论文11-24
心理暗示在舞蹈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