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蛙泳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思考的论文

2024-09-03

关于在蛙泳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思考的论文(精选11篇)

关于在蛙泳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思考的论文 篇1

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将以往的体育课程主要是学生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及增强体质,扩展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的提高上来。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体会,对如何在大学生蛙泳初学课中渗透心理教育,使其克服恐惧心理,最终达到完善学生心理品质的目的进行了讨论。

一、调查研宄蛙泳初学学生的心理状况,明确教育目标

在游泳教学中,有许多学生存在既喜欢又害怕上游泳课这一矛盾心理。因此,学生在学习初期很容易出现胆怯、怕水、焦虑等恐惧心理,从而严重影响对游泳技术技能的掌握,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学生出现心理负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此时,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正确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经过努力,当学生最终学会这一技术和技能时,他们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对他们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的锻炼价值。

二、分析恐惧心理形成的原因

游泳初学者的心理情绪可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恐惧型,恐惧心理的产生主要是以消极型和恐惧型为主,它导致人的机能水平的改变,并伴有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显著变化,使人们从事体育运动或参加社会活动时,碰到困难和失败从而产生精神和身体上的负担。在游泳过程中,导致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呼吸方法的改变。游泳时的呼吸与在陆地上不同,要求用嘴在水面上吸气,用鼻子和嘴在水面下呼气,在吸气和呼气之间要有一段憋气,还要求呼吸必须与手脚动作相协调,而且人在水中受到水的压力,呼吸较陆地上吃力。学生对呼吸方面改变不适应,就容易出现呛水及肌肉紧张,运动不协调,因而产生恐惧感(2)动作体位的改变。游泳时要求学生俯卧在水面上,完全改变了平时陆地上那种直立姿势,由于水的浮力、压力和波动,使人体的平衡感觉受到较强刺激,初学者又很难控制维持身体的平衡,中枢神经产生防御性反射,导致心理紧张和恐惧(3)恐被同伴耻笑。由于初学产生的一系列不适反应,人会做出本能防御反射,出现不协调动作,从而担心会被同伴耻笑,因而产生恐惧感(4)水温太低或水质不好。适宜的水温和清澈的池水会使学生情绪较为愉快和稳定,过低的水温则会给学生心理带来不适。特别是初学游泳的学生,如果连续运动时间内水温较低,则很容易出现肌肉僵硬、发抖、痉挛等现象,从而产生恐惧心理(5)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在游泳教学中,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简单,教材难度增加过快,忽视了学生水中环境适应的练习。学生由于没有学会漂浮和站立,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结果在练习过程中想停下来时,脚却踩不到地,这时很容易喝水和呛水,因而产生害怕溺水的恐惧心理。(6)学生的意志品质差。在游泳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心理素质差,意志较薄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水,不熟悉水性,在首次接触游泳运动而碰到困难的时候,不是积极地面对,而是采用消极、逃避的态度,不愿去尝试,不敢去练习(7)存在心理阴影。在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由于小时候有过严重的呛水、溺水经历,所以对池水特别害怕,一进行游泳练习,恐惧的阴影就会产生。

三、恐惧心理的具体表现形式

其一,怕水。有些学生下水练习时,一下水池就紧张地用手抓住同伴或靠在池边,严重时甚至大声喊叫。其二,不敢把头浸入水中。由于害怕呛水或喝水,学生不敢把头浸入水中,不会屏气,即使把头浸入水中马上又抬起来,始终紧闭嘴巴不敢张嘴吐气。其三,紧抓辅助物。最初练习时,教师会给学生浮板等辅助物,当教师在适宜的时候要求学生脱开辅助物练习时,心理恐惧的学生往往都放不开辅助物,总是担心放手后会沉下去。其四,动作僵硬。由于紧张,在动作技术教学中,学生手脚动作僵硬,在练习蛙泳腿部动作时,膝、踝关节特别硬,即使教师帮助也难以完成动作。其五,寻找支撑点。在练习过程中,有些学生身边一定要有人保护才敢放手练习,或在练习中随时都想扶池边、抓水线,一旦没有支撑点就不敢练习。其六,动作节奏快。由于心里害怕下沉,以及对水的浮力及身体动作的协调性没有足够的配合体验,学生在练习动作时,动作节奏由于心理恐惧而明显节奏加快,从而导致无效果用力,反而事倍功半,难于掌握“水感”。其七,立着游。当教师没入水中时,学生却担心呛水,还是挺胸抬头游,以至于身体下半部分过于下沉,不能很好地漂浮。其八,吐气不张嘴。学生害怕呛水或脏水进嘴,在吐气时不张嘴,造成呼吸不畅。

四、引导调控学生心理,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和难度

学生的恐惧心理源于他们对游泳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对

水的感觉体验和感官刺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初学游泳的恐惧心理特征及其表现进行分析,区别对待,使他们有初步成功的体验、快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淡化困难,明确动机,加强自信心培养。好的学习动机是克服游泳心理障碍的关键,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学生尽快掌握水性和动作的正确运用。教师在开始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了解游泳的生理、社会价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尽量淡化说课作为教学研宄的一种新形式,已越来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在各级学校体育教学研宄中普遍开展了说课活动,一些地区在职称评定中也增加了说课的内容。说课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业务能力和水平,显示出教师对大纲、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功。说课对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特殊的功效。

关于在蛙泳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思考的论文 篇2

1 素质教育的内涵

李岚清同志曾指出:“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也就是说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在生理、心理、思想、文化素质方面全面的发展,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仅仅是单纯应付考试,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同时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多种多样,因此,培养学生的模式、方法、手段应有所不同,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因此,要实现对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文化教育、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全国新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学生需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的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能用英语交流信息。”这也正是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2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人类各民族的语言都具有民族性、人文性。作为一门语言,英语具有鲜明的人文性,体现着鲜明的人文精神。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将语言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使得学生通过英语这一交流信息的工具,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2)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各高校有专门实施素质教育的部门或机构,设有专门的课程将素质教育作为教学任务,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需要靠各门学科的相互配合。作为高校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将素质教育融入其教学中,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有其自身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大学英语的选材大多是经典之作,富有人文性和时代性,是很好的人文教育素材,对学生有着启发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3)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十分薄弱。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仍把分数、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的通过率看做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衡量教学水平的高低及教师能力的准绳,而把人文素质教育抛在一边。在英语应试教育中,过于强调统一的标准和筛选淘汰,是不可能实现关注学生的情感、个体差异和个性的发展;不会将素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途径

1)更新教育思想的观念。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在我国长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学的重点仍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对他们素质教育的培养。语言学家叶蜚声曾指出:“一门语言是探索一种文化的灯火,一门语言是发现那个国家那个民族的一个窗口。”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发展又随着文化教育的发展而变化,二者密不可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2)科学利用教材。教材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是科学研究的成果,有助于学生思想、个性、能力、心理的全面发展。目前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理念先进,材料丰富,时代感强,信息量大,人文知识丰厚,课文的选材主题鲜明:比如关于人类得情感、人生的启迪、社会热点问题的不同观点等,这些都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真实的例子进行分析、思考与借鉴,实现对他们的素质教育,从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重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文学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文学教育重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拓宽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更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人生、了解人性的途径。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学好教材外,应通过研读、背诵、朗诵、角色表演,课堂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让他们体验和感悟英语文学的内涵和美感。文学创作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历史发展、哲学思想等,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缩影和民族心理透镜。通过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引导学生把握文学作品传达的真实意图,获取各方面的文化知识,接受人文精神教育,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其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

4)丰富课堂教学的模式。首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欣赏优雅的课文朗诵,美妙的英文歌曲,精美的课文配图,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除此而外,欣赏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文化。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与学生一起欣赏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分析讨论影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和他们的人生阅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待生活、家人和朋友,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次,开辟第二课堂。教师要有目标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文化知识竞赛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提高其使用语言的勇气和自信心。再次,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积极参与,成为课堂的主体,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通过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尊重、信任的情感信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其智力、情感、性格等协调发展,实现在信任中交流、在欢乐中求知、在合作中进步的完美境界。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范琳.试论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

[3]罗常培.语言与社会生活[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关于在蛙泳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思考的论文 篇3

[关键词]蛙泳教学 心理教育 教学顺序 恐惧心理

[作者简介]王红卫(1970- ),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陕西 西安 71007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138-01

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将以往的体育课程主要是学生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及增强体质,扩展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的提高上来。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体会,对如何在大学生蛙泳初学课中渗透心理教育,使其克服恐惧心理,最终达到完善学生心理品质的目的进行了讨论。

一、调查研究蛙泳初学学生的心理状况,明确教育目标

在游泳教学中,有许多学生存在既喜欢又害怕上游泳课这一矛盾心理。因此,学生在学习初期很容易出现胆怯、怕水、焦虑等恐惧心理,从而严重影响对游泳技术技能的掌握,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学生出现心理负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此时,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正确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经过努力,当学生最终学会这一技术和技能时,他们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对他们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的锻炼价值。

二、分析恐惧心理形成的原因

游泳初学者的心理情绪可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恐惧型,恐惧心理的产生主要是以消极型和恐惧型为主,它导致人的机能水平的改变,并伴有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显著变化,使人们从事体育运动或参加社会活动时,碰到困难和失败从而产生精神和身体上的负担。在游泳过程中,导致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呼吸方法的改变。游泳时的呼吸与在陆地上不同,要求用嘴在水面上吸气,用鼻子和嘴在水面下呼气,在吸气和呼气之间要有一段憋气,还要求呼吸必须与手脚动作相协调,而且人在水中受到水的压力,呼吸较陆地上吃力。学生对呼吸方面改变不适应,就容易出现呛水及肌肉紧张,运动不协调,因而产生恐惧感。(2)动作体位的改变。游泳时要求学生俯卧在水面上,完全改变了平时陆地上那种直立姿势,由于水的浮力、压力和波动,使人体的平衡感觉受到较强刺激,初学者又很难控制维持身体的平衡,中枢神经产生防御性反射,导致心理紧张和恐惧。(3)恐被同伴耻笑。由于初学产生的一系列不适反应,人会做出本能防御反射,出现不协调动作,从而担心会被同伴耻笑,因而产生恐惧感。(4)水温太低或水质不好。适宜的水温和清澈的池水会使学生情绪较为愉快和稳定,过低的水温则会给学生心理带来不适。特别是初学游泳的学生,如果连续运动时间内水温较低,则很容易出现肌肉僵硬、发抖、痉挛等现象,从而产生恐惧心理。(5)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在游泳教学中,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简单,教材难度增加过快,忽视了学生水中环境适应的练习。学生由于没有学会漂浮和站立,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结果在练习过程中想停下来时,脚却踩不到地,这时很容易喝水和呛水,因而产生害怕溺水的恐惧心理。(6)学生的意志品质差。在游泳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心理素质差,意志较薄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水,不熟悉水性,在首次接触游泳运动而碰到困难的时候,不是积极地面对,而是采用消极、逃避的态度,不愿去尝试,不敢去练习。(7)存在心理阴影。在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由于小时候有过严重的呛水、溺水经历,所以对池水特别害怕,一进行游泳练习,恐惧的阴影就会产生。

三、恐惧心理的具体表现形式

其一,怕水。有些学生下水练习时,一下水池就紧张地用手抓住同伴或靠在池边,严重时甚至大声喊叫。其二,不敢把头浸入水中。由于害怕呛水或喝水,学生不敢把头浸入水中,不会屏气,即使把头浸入水中马上又抬起来,始终紧闭嘴巴不敢张嘴吐气。其三,紧抓辅助物。最初练习时,教师会给学生浮板等辅助物,当教师在适宜的时候要求学生脱开辅助物练习时,心理恐惧的学生往往都放不开辅助物,总是担心放手后会沉下去。其四,动作僵硬。由于紧张,在动作技术教学中,学生手脚动作僵硬,在练习蛙泳腿部动作时,膝、踝关节特别硬,即使教师帮助也难以完成动作。其五,寻找支撑点。在练习过程中,有些学生身边一定要有人保护才敢放手练习,或在练习中随时都想扶池边、抓水线,一旦没有支撑点就不敢练习。其六,动作节奏快。由于心里害怕下沉,以及对水的浮力及身体动作的协调性没有足够的配合体验,学生在练习动作时,动作节奏由于心理恐惧而明显节奏加快,从而导致无效果用力,反而事倍功半,难于掌握“水感”。其七,立着游。当教师没入水中时,学生却担心呛水,还是挺胸抬头游,以至于身体下半部分过于下沉,不能很好地漂浮。其八,吐气不张嘴。学生害怕呛水或脏水进嘴,在吐气时不张嘴,造成呼吸不畅。

四、引导调控学生心理,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和难度

学生的恐惧心理源于他们对游泳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对水的感觉体验和感官刺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初学游泳的恐惧心理特征及其表现进行分析,区别对待,使他们有初步成功的体验、快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淡化困难,明确动机,加强自信心培养。好的学习动机是克服游泳心理障碍的关键,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学生尽快掌握水性和动作的正确运用。教师在开始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了解游泳的生理、社会价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尽量淡化学习游泳的困难,让学生对游泳充满向往,产生学习冲动,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2.根据学生心理,合理设计教学程序,按照每个程序要求分解难点教学,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对于游泳初学者来说,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呛水。造成呛水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部分是因为漂浮和呼吸急促造成的。所以设计教学程序时,应以克服以上问题为主,循序渐进,分解难点教学。笔者认为合理的程序应在解决直漂问题之后,首先解决划臂换气问题,最后是腿部练习和节奏调整。蛙泳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漂浮不好会影响换气,换气不好又会影响腿部练习的心情和整个动作的节奏。如果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去练习,情况会大不一样,对整个学习过程会大有帮助。

3.根据个人各阶段学习心态和体会及时引导调控。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教师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及时给以心理引导。因为初期萌发的学习冲动,如果在一开始就遭受打击,会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极为不利,所以这时教师对学生的技术动作和心理感受要给予及时辅导。例如在漂浮练习中,学生常见的问题有身体僵硬、左右摇摆、头部位置不当、不能自如站立等,这时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放松、从容。在完整动作练习时,学生也是因为心理紧张而频率过快,此时教师应强制学生蹬腿后漂浮的时间要长一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

4.运用富有感染力的示范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尽量避免错误动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的感染性示范,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视觉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使学生避开错误动作的出现。例如,教师蹬池壁出发直体漂浮,使学生产生美好心理感受;原地划臂换气练习示范时,教师可以夸张性放慢动作,加强缓慢感觉刺激,可以使学生避免出现划臂过快、抬头过猛的错误动作。

5.强化成功体验。兴趣和成功相辅相成,兴趣可以促使学生取得成功,而成功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成功的同时,学生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的喜悦体验,会激励学生去战胜一切困难,克服对困难的恐惧心理。从心理教育意义上讲,我们更应该强化这种成功感受,使学生积极地、从容地面对学习和生活,心理品质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陆龙方.游泳初学者如何克服怕水心理[J].中国学校体育,2003(3).

[2]苗广明.浅探游泳教学中怕水心理的排除[J].韶关学院学报,2001(12).

[3]李丽.浅析普通高校女学生游泳课恐惧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4(2).

[4]王力,等.克服初学游泳大学生恐惧心理的教学方法[J].体育学刊,2002(5).

关于在蛙泳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思考的论文 篇4

摘 要: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语文学科具有“相对的人文性和简洁明了的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在我们进行培智语文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地挖掘学科中教育的因素,从学生的各个方面出发,充分地渗透心理健康性质的教育,使智障儿童能够得到身心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培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一、关于智障儿童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对于这个社会来说,智障儿童和我们普通的学生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在心理方面的发展对于自身终身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这其中,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以及对于社会适应的良好状况都是我们用来衡量智障学生自身生命质量的重要标准。对于智障学生在情绪以及行为方面的问题,我们也会根据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探索。

(1)在生活的适应能力上,我们一般会以智障儿童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来作为着力点。

(2)在生活的情绪调节中,能够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好的掌握与调节,能够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新态度。

(3)在社会的人际交往中,能够做到尊重他人,友好地接待他人,和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4)在自我意识的培养中,保持着一定的自信心,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有着良好的自我知觉。

二、培智语文教学在心理健康问题上的教学特点

一方面,培智语文教学具有相当大的分散性,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材大部分是以我们的生活为基本的单位来进行教学,对于心理健康的教育则是分散在各项的知识中,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根据不同的年级,心理健康教学的内容也会大不相同,要求也会各有千秋,对于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和课文都会有非常显著的侧重点,能够让我们把握好教材,促进我们心理健康的良好教育。

另一方面,培智语文教学具有熏陶性,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得到有效实施的途径是熏陶,我们在培智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语言性文字不断地进行欣赏和读写上的强化训练,运用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我们对于情感的体验和在心灵上的启迪以及对于优秀人格的培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1)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他们的和谐的环境,并且让智障儿童消除自我的心理障碍。一般来说,智障儿童在接受知识这一方面都会有着较差的能力,但是却有着较强的自卑心,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好他们自身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自我解决心理上的隔阂,从而促进学生自我的发展。所以说,作为教师需要关爱我们的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接受教育的环境,让学生能够提升自己,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2)由于学生同学生之间都会存在着一些或大或小的差异,所以我们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为我们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于智障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以及心理特征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行为表现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作为教师应该详尽地了解我们学生所存在的心理上的缺陷,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来确定我们的教学目标,争取能够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3)良好地运用我们的教材,促进智障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由于我们在进行培智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分散性以及熏陶性的特点,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来合理地安排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从中学到良好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并且体验到生活的快乐,培养良好的情绪,不断地完善自我,激励自己,促进自身的发展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智障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在进行培智语文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充分地了解我们学生在心理上的特点,更深层次地挖掘教材上宝贵的资源,运用各种方式来促进智障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于在蛙泳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思考的论文 篇5

摘要:重证据的历史意识是历史学习的基础之一,也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常识。文章从课标要求、学科核心素养和当前历史教学现状三个方面阐释了史证意识渗透的必要性,从教师教学理念、史证理论与方法、历史教材特点、教学重点难点和历史探究活动等方面阐述了史证渗透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和提高其基本素养。

关键词:历史课堂

史证意识

渗透策略

探讨

历史学科的基础包含历史知识和历史意识,而历史意识的基本思维就是重证据的意识,重证据的史证意识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常识。“从入门学习就要树立重证据的意识,这是培养

①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的基本素质”。可见史料证实在历史学习中的突出地位。探究史料实证意识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无疑对历史学习,提高公民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当今国内对史料实证的培养文章较多,“有关证据意识培养策略的研究成果最多,他们

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凝练出不少有助于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有效手段”。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策略探索不多,本文旨在历史课堂层面如何渗透史证意识作进一步的探索。

一、历史课堂教学渗透史料实证意识的必要性

史料实证就是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判定,将有价值符合史实的史料作为依据,正确解释历史,进而形成正确、客观的历史认识。

我国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中课程性质规定:“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资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课程目标又规定“初步学会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初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③问题。”由此可见从国家层面的历史课标都高度重视史料实证,并为历史教学渗透和培养史证意识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史料实证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一重要的素养,对历史学科学习起重大作用,培育史证意识是历史学科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现状,特别是初中历史教学重视历史知识教学而忽略重证据的历史意识教学的倾向明显。有调查表明,“当前学生史料实证能力弱,阻碍对历史的真正了解,对历史认识混淆不清,课堂上往往依据网络小说,影视作品之类为依据得不出正确结论,对真

④正了解历史,形成正确史观,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学生史证素养亟待提高,历史教学急需重视史料实证意识的渗透和培养。

二、史料实证意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教授提出中学阶段学生史学素养的层次:①区分不同类型史料,并能提取信息;②认识史料的价值与作用,并尝试作为证据;③利用不同类型史料互证并能合理解释;④能辨识作者意图并恰当应用,构建自己的叙述。这无疑引领我们史料实证必先弄清史料的类型,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再辨别真伪,认识其价值,并将其作为证据,论证形成正确的观点,做到论从史出。为了更好在课堂中渗透史料实证意识,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将史料实证理念蕴藏于心应用于行

思想决定行动,教师首先要树立史料实证教育理念,用史证理念去研读历史教材,研读历史教参书,才会在备课、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手段、教学重点难点和达成教学目标等问题上,自觉运用史料实证思想指引,就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自觉渗透史证意识。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教师就会把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参考书作为史料证据的重要载体,作为引导学生理解和解释历史的重要证据,也会促使教师去挖掘历史课程资源,运用典型材料论证得出正确的历史认识,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二)开展史料实证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史证理论、理解史证含义和铭记史证方法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史料的不同分类及其包括文献、图片、实物、遗址和历史文学作品等史料类型,让学生明白不同内容运用不同类型史料,如讲北京人、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时,要充分运用化石、遗址材料等,或远古传说等资料来佐证;若讲汉武帝文治武功就搜集历史文献、历史影视等作品来论证得结论。其次,指导学生鉴别材料的真伪,判别材料的价值等方法,这是运用史料实证的关键。例如钟小敏在《以西安事变一课为例说历史细节的运用》一文中说: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对待西安事变的问题上,意见不统一”这一结论,选取了《中央日报》、《大公报》、《西北文化日报》和《解放日报》对西安事变的不同报道材料,既让学生了解事变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力量,形成多元认识,又引导学生关注史料的不同政治

⑤倾向,培养其客观判断能力。其三,指导学生规范运用有价值的典型的材料表达自己的历史认识,养成实证和理性的态度,从而培养学生讲究证据,理性处事,从而体会实证精神。

(三)依据历史教材的特点设计教学,潜移默化渗透史料实证的意识

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有内容多样化,图文并茂特点,内容呈现有历史现象或史实,后结论的呈现特点。有大量的实物图片材料、文献摘录材料以及编著阐释史实与结论,这些都是我们充分运用为证据的材料,通过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教学,便能自然渗透史料实证意识,培养史证素养。例如,讲唐太宗民族政策时,直接将教材中阐释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和亲、封赏,招少数民族子弟到长安学习等史实以及对东突厥战争史实,作为证据材料,概括得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恩威并施的开明民族政策结论。我们也可利用教材先呈现历史现象或史实,后得出结论的内容呈现特点,将教材中的内容材料化,引导学生从材料中归纳得出历史结论,真正实现“论从史出”的史证教学。如讲述清朝中后期社会危机时,可以借助教材选取材料:一是乾隆帝南巡图并配上教材描述的奢侈浪费文字材料;二是选取一个运河河督为了烧一碗好肉,竟杀50多头猪的材料;三是选取最大贪官和珅的材料,让学生分析归纳清朝中后期吏治败坏的表现及影响。还可以采取借助历史结论,如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等结论,让学生去搜集相关材料,辨析材料,充分运用典型材料,为推导历史结论提供有力证据,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结论,又能很好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史料实证意识。

(四)围绕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挖掘史料进行史料实证教学,自然渗透史料实证意识,使历史学习“史由证来”“论从史出”成为常态。例如: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军机处是皇帝专权的工具”这一地位时,可搜索选取赵翼《檐曝杂记》中的“(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作为证据,论证军机大臣虽然地位显赫,但无决策权力,一切必须服从皇帝的意志,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君主专制极端强化,进而理解军机处只不过是皇帝专制的一个工具而已,这样既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又如讲述清朝毁书与删书时,选取清朝学者将岳飞的《满江红》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改为“壮志饥餐虎狼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作为证据材料,真正理解和认识清朝统治者将不利于它统治的内容进行了篡改而导致内容失真。如果中学历史课堂长期坚持重证据的史料实证教学,学生的搜集历史材料,分类、辨析等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明显增强,随着史证素养的提高,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也随之提高。

(五)拓展课外资源,开展系列历史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史证能力。课外资源极为丰富,文献、文物、遗址遗迹、历史影视等缤纷多彩,但有些史料需要辨析和判断真伪价值,为此,设计系列历史课外探究活动,如搜集青铜摇钱树图片,编写摇钱树的历史活动;搜集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各种材料,撰写历史小论文“我评秦始皇或者汉武帝”的活动;搜集我国梯田开辟图片,查阅资料写梯田开辟的利与弊辩论提纲(正方或反方任选一)等,让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所搜集的材料,辨别真伪和价值,实事求是去认识历史人物和看待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对学生史证精神的培养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是渗透史料实证意识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是渗透和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的有效途径,是夯实历史意识这一历史学习基础的关键,也是提高现代公民基本素养的必要手段,只要我们历史课堂抓好了重证据的史料实证教学,就能养成学生实证态度与求真的实证精神。

参考文献

国学经典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 篇6

彭家坝小学

易胜

一、在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的必要性 我们都知道,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是重庆市教育学会立项在全市开展的一项重要课题研究,实施发展性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和个体差异性,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然而在我县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并不乐观,虽然各个子课题研究学校都已进入第三、四实验阶段,却没有能够真正实现参与课题研究的初衷。《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但是,我们的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的阅读水平,由于各种条件因素的制约,阅读量不多。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语文阅读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所以我认为在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一是有效地增加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二是能够有效传承中华民族丰硕在历史文化,三是能够更好的帮助教师改善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落实素质教育。

二、在德育工作中渗透国学诵读的必要性

当今的教育工作者,无疑不认为德育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工的重要性,什么“德育为先”“德育为重”的口号在很多学校的显目标语中随处可见,但由于目前应试教育的局限,抓了德育,没时间抓成绩,成绩上不去,就会被一票否决,所以目前全县乃至全国的学校德育教育现状都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其重要原因是,许多学校往往把上级的一些带有评估性质的任务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往往是把目标要求强加给学生,要求学生必须怎么怎么做,否则将受到怎么怎么的惩罚。而较少从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特点和社会要求看学校的德育工作。从某种角度上看,学校德育有时所关注的仅仅是工作本身,而不是学生本身的成长。德育过于注重形式,强调的是形式的新颖,而不去了解受孩子们的看法和感受。因此,在德育的过程中,学生在不停地追赶德育的终点,成了一群被不时驱赶的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启发寻求自我教育的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动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督促,自我克制,自我改正,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而自我教育的关键是学会内省,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动力。如何调动学生的内部动力,使其能真正做到自我教育,而不是他人说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把国学诵读纳入到德育的范畴,通过对国学经典的朗读、欣赏、背诵,内化情感,调动学生思维中的积极因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树立“以国学经典促自我教育”的新理念

德育工作要变“老师教育人”为“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力,让他们学会内省。我们应该将德育工作的这块主阵地变成充满知识与美好情感的乐园,使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在参与活动、获得体验中接受教育,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一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语言美

我国的语言一直是一门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它美化了我们的家园,也美化了我们的生活。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正是这样一座神奇的桥梁连接了无数零散的个体,从而汇聚成一股庞大的力量,反映着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壮丽前景和宏伟蓝图!我们的语言就应该为我们的孩子服务,让他们的生活因为有了语言而更加精彩!而中国古代的诗经、唐诗、宋词、元曲以及诸子百家的文章无不充满了语言的魅力,读起来琅琅上口。让孩子们在充分的朗读中感受国学经典与众不同的韵律美。

二是开展国学经典诗文赏析活动

在以民族语言为自豪的基础上,以音乐净化心灵,以诵读经典为载体,及早让少年儿童接受优良文化熏习的教育,在孩子们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可逐渐培养其善德、开启其智慧,从而奠定他一生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我们的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就让这些经典成为学生一生去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之根基、做人之根本。

三是国学经典诵读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如“仁义礼智信”等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完全可以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加以利用。由此可见,国学不仅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赖以取资的文化资源,而且是思想理念资源,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四是让优秀的中国文化成为学生教育的载体,让学生通过“读经颂典明事理,标榜树范找差距,综合评价求发展”的自我教育过程,最终使学生形成“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健全人格。

关于在蛙泳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思考的论文 篇7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内容

1.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小学生是未来祖国的接班人, 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所以, 在语文教学的德育中, 要着重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 通过这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分清主次, 较好地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以及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向学生传授爱国主义思想, 能够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斗志, 并自立自强, 以祖国为荣, 以民族为傲, 从自身做起, 维护国家的尊严。同时, 在德育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能够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各种利益间的关系, 在个人和集体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2. 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以及劳动素养

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是学生长大成人的重要条件, 同时, 良好的劳动素养是保证学生正常生活的根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种种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劳动习惯, 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知道学习的方式, 学会做人, 热爱劳动, 热爱生活。这对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3. 传统美德教育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小学生应该充分地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和历史, 在这一过程中接收传统美德的教育, 进而在实际生活中珍爱生命、尊老爱幼、尊敬师长、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这些都是一个人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品德。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内容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所以, 教师应该积极挖掘其中的传统美德, 充分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思想。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措施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对小学语文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就意味着对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特别强调, 要通过小学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加强学生的德育。所以, 小学语文教学要根据教材的内容, 挖掘其中的德育内容, 进而全面向学生渗透德育。

1. 利用情境设置进行德育的渗透

情境教育是一种生动具体的教学方式, 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利用情境设置, 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让学生得到最真实深刻的体验, 进而充分发挥自身的情感, 充分融入德育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用图片和声音的方式将文中的内容表现出来, 在特定的氛围中, 学生也会融入感情, 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 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

小学语文的教学不应该仅仅是在课堂中, 而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实践中。在实际教学中, 增加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进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 课外活动能够增加学生的见识, 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3. 通过语文教材为学生树立榜样

小学语文教材中列举了很多名人对中华崛起而做出的卓越贡献的例子。语文教师可以让这些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进而下定决心, 刻苦学习。比如, 在学习《詹天佑》一文时, 向学生讲解詹天佑的伟大事迹, 让学生对詹天佑产生崇拜之情, 进而奋发图强, 励志今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的来说, 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在责任, 更是新课程改革和整体教育的需要。加强学生的德育, 对构建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都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 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潜移默化地完成小学德育, 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摘要: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使得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课程之一, 加强小学语文德育的渗透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所以, 在新课程背景下, 相关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创新, 勇于探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品德培养, 进而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树立自身正确的价值导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德育

参考文献

[1]高晓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 2013, (5) :126.

关于在蛙泳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思考的论文 篇8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德育教育    教学思考

目前,从小学语文教材的角度看,小学语文知识和内容都是关于一些德育教育的题材,同时具有积极性和向上性,是经典教学教材。小学语文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正确的德育知识,同时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遵守良好的行为准则,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质,并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小学语文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1.1对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进行教育。小学语文针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进行教育,促使学生处理好自己与他人、集体甚至和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国人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爱国思想。在小学语文中要对小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促使学生具备奋发向上及自立自强的爱国精神。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1]。小学语文体现的是集体主义思想,主要讲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准则,学生只有懂得怎样与他人友好相处,才能了解集体主义的寓意,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1.2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教育。《弟子规》中提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句话包含的内容有: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及勤奋学习等,这些都渗透着中华的传统美德。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要将传统美德知识讲给学生听,倡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统美德。

1.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所以要及时地进行环保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保护好花花草草,从自我做起,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2.1情感熏陶法教学。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尝试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其中,由教师提前创设情境,将任务分配给每一位学生,促使学生在情境中受到德育教育。例如在讲授《孔融让梨》时,教师应提前将学生分组,然后将角色分配给学生,等到在课堂上讲这篇文章的时候,让每一个小组上台将这篇课文表演出来。学生经过表演可以将自己带入整个情境中,对文章会了解得比较深刻。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有关德育教育方面的,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

2.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师的行为、态度对学生有直接并且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形象,做具有品德的教师,为学生起表率的作用。

2.3课堂教学。小学课堂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场所,主要是以课本教材为中心,将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生动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例如爱国主义、勤俭节约及保护环境等。因此,教师应该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将重点放在小学课堂教学上。

2.4课外阅读。采取课外阅读的方式是实施语文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应该多次开展内容丰富及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这样既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又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个人爱好、年龄和目标等,向学生引荐相关的书籍,同时在学生课外阅读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时,要及时地给予讲解,促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本好书对学生来说相当于一位好教师,它不仅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2.5实施语文课外活动。学生经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德育教育有新的了解。语文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還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设定活动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具备针对性和层次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雷锋馆,了解雷锋的主要事迹,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做好人好事的感受,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参观完雷锋馆回到班级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经过语文课外活动的教育,语文知识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充分达到教学效果。

2.6分析讲解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将德育教育和语文知识相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文字了解语文课本中关于德育教育的思想内容,从而达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在学习语文的时候,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教师要逐一进行讲解,让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与道德知识相结合。

3.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将德育教育逐渐渗透到语文知识里,提高小学生的品德素质,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贵.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05:57.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篇9

(滨江中学 吴清华)【摘要】:正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基本常规训练,培养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之外,还应该时刻注意把思想品德、文明礼貌及爱国主义等有机地渗透到英语教学活动中去,这样才能使学生既学到了英语,又在德育方面得到了教育,才符合我国教育方针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渗透德育 英语教师 中学生 运用英语 英语课堂教学

学校教育中,以德育为重,重视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及思想素质的培养,并强调在其他学科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是我的点看法:

一、充分挖掘教材,渗透德育。

初中英语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老师应善于充分挖掘。

德育与英语课堂教学的互相渗透是休戚相关、无处不在的。新编《仁爱版》英语教科书是一套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设计精美的系列教材,以话题为纲,注重能力培养。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如学校、家庭、动物、购物、时间,文具和饮食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教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

〈1〉.口语教学中,应注重文明礼貌用语的运用。如Hello/Good morning/How are you?/等等,虽然是最简单的打招呼和问候用语,但是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文明与和谐。再如Thank you/Sorry/You are welcome等,虽是简单,却很容易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久而久之,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学生使用文明语言的习惯。

〈2〉.词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如教词汇“love”时,我让学生用“love”造句,学生对此反应积极,争先恐后地说“I love my mother.I love my teacher.Grandpa and grandma love me.I love China·····,一个个充满爱意的句子,使全班都沉浸在爱的海洋里。再如“polite、helpful、and friendly”这几个词汇,就可以把他们引入团结、友爱、互助的氛围之中。〈3〉.课文教学中,适时适度渗透德育。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依靠的是潜移默化。任何形式的硬灌、勉强,都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有可能产生消极效应,使学生产生反感。因此空洞、牵强的说教是必须要杜绝的。课堂上,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关注学生的发展,找准机会,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例如当学生了解了文化“Mother’s Day”,我结合Let’s make要求学生制作一张卡片,回家送给妈妈,并对妈妈说“I love you, mum.Happy Mother’s Day。”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再如“Food”这一单元,对学生进行健康饮食教育的同时,对他们花钱买零食的做法给予了否定。在学习Abraham Lincoln时,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学习、永不放弃方面的教育,对部分学生不珍惜在校学习机会而是到校炫富的做法予以指出。另外,在Fashion这一单元我引入了外表美和心灵美这一话题;在Signs这一单元适时的对学生进行了社会公德教育。由此看来,教材中德育素材非常多,有待我们细心的发掘。

〈4〉.利用课外阅读和听力材料,加大德育渗透。课外阅读材料题材更加广泛,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引出相关的德育内容,例如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友爱互助、奋发向上、热爱祖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等。总之,英语教师在利用新教材组织教学中,都要注意结合新教材的德育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贯穿这些德育思想。这是每一位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注重语言教学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身心整体发展的过程。(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结构、认识结构、情感结构,运用正确的心理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环绕着学生的种种心理需要进行教学。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加强英语教学的活动性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学习身体各部分名称时,可领学生做游戏“Touch the ××”,让学生在游戏中记住所学知识;又如在学习1-10数字时,可通过学习歌曲“Ten little candles”,加强学生对数字的记忆。也可以采用双人、小组比赛等形式,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单词比赛,即满足了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的语言材料,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关心的集体主义精神。

(2)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是一种不自觉的过程,要靠老师的渗透和培养。其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良好习惯,这是掌握英语的关键。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是加强听、说的训练。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说、同学讲及录音,也要求生回家听录音,从而培养学生的听力;在听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脚的说,首先要敢说,不要有怕说错的心理,说的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英语的语感。

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个重要开端。让学生学习、掌握少量的语言知识,固然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但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这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树立榜样,激民学生的情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学生模仿力强,很容易从榜样的形象中得到启发,受到感染。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学生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的最直观的榜样。

首先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用自己的爱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爱,从而引伸到对生活的爱。其实,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而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潜能的开发,社会性交际能力的早期培养,是师生共同创造精神生活的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的同时,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爱护与鼓励,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如:学生在取得了成绩后,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语“Well done/Great/You’ve made great progress”等,学生在交作业时,你说一句“Thank you”等等。

四、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德育的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在于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适宜、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指正,既要对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这是一种渗透德育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如我在教学Going shopping部分,巩固对话环节时,采用2人一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会话表演,单词和短语竞赛时采取多人一组的形式比赛,平时也多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其他活动,以此激发每位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在这种有竞争、有合作的形式中,我欣喜地感受到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在为集体争取荣誉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努力地完善着自己,强烈的集体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当然,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将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所创设的各种学习活动,而要将课堂上的德育内容扩展到学生的其它生活空间,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进入德育实践探索,使教育具有针对性,使情感体验达到最优化。

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个长期、反复的过程,要求教师有耐心、有恒心、有创新、懂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自然的渗透德育,而不是把英语课上成思品课。实践表明,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效果很好,它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还会增添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今后我要继续实践和探索,更好地发挥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关于在蛙泳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思考的论文 篇10

一、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实施德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等,领略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将道德教育深入学生内心,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多收了三五斗》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利用了大篇幅的空间来描写农民们询问价格的情境,而劳动的具体情境却一笔带过,当学生与教师经过讨论之后,学生会明白当时农民的处境,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现状,学生会认识到当前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会更加珍惜学习时光,报效祖国。

二、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实施情感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跳出传统应试教育的限制,充分发挥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朗读教材中的文本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解文本中渗透的思想感情,进而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实现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将漓江优美的自然风光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时再配上朗诵,学生不自觉地融入了优美的风光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祖国的美好,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被激发出来了,也给学生上了一节生动的德育课。

三、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意自身的语言知识,用语言知识进行德育之外,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用自己高素质的品行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言传不如身教,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给学生上德育课,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树立健全的人格。例如,在每年的母亲节到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父母倒茶、扫地、了解父母的辛苦程度、喜爱的事物、生日等等,这样一来,不知不觉地学生的道德品质受到了熏陶,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王家齐.学校德育新视角.中国三峡出版社,2003.

关于在蛙泳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思考的论文 篇11

关键词:审美,教育理念,护理教学,体态语言,职业形象

目前, 我国护理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较滞后。如何注重审美教育在护理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 提高护生审美意识和人文综合素质, 输送更多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 并具备高服务质量、拓展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的护士, 就必须构建良好的学习团队, 激发护生积极性和创造性, 改善护生心智, 使其具有用心服务、快乐服务、创新服务的高品质服务文化教育思想, 是当今教育改革值得深思的课题。

1 审美教育理念对护理教学改革的作用和意义

1.1 认知护理体态语言审美教育的内涵

护理审美教育是要培养护生对现实生活中与工作艺术中的美好事物进行准确的认识和理解。而体态语言的艺术是形象的表达手段, 因此, 应培养护生充分地感受美, 正确地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审美看成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之一, 认为“审美是一种高级需要, 美在自我实现者身上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因此, 护理教学既要激发和满足护生的认知需要, 更要注重激发和满足护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 实现美学教育。

随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理服务对象已不仅仅是病人, 还包括那些“健康”的人, 如病人的陪护和家属、妇女儿童、老人等亚健康人群, 统称为“就诊者”。就诊者是有着不同的思想、欲望和价值观并对服务需求各不相同的人组成的复杂群体, 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标准也各不相同。一方面是就诊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在护理实践中, 随着高新设备和技术的广泛应用, 护患之间的情感沟通减少, 使护士队伍中存在着对病人冷漠、人格错位、缺乏职业道德、对物质享受过分追逐等不良现象[1]。因此, 护理教学中, 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媒体作为审美情感的触发点, 如护士规范礼仪风范, 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感受和体验, 获得审美经验。更应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美学因素和护生共同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和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护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培养护生的鉴美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1.2 护理教材内容中体现了护士的体态美育思想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渗透性、变革性、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课程, 综合了许多现代护理观领域的知识。因此, 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语言韵律美、自然美、艺术美的内涵和护理操作结构美, 将教学内容中艺术美、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内涵延伸和扩大, 指导护生将技能美与艺术美、形体美与动作美有机结合, 充分体现护理教育体态美育与实际护理工作完美统一的作用。教师可利用演示规范的护理技能, 准确、娴熟、精湛的形体与动作, 展示专业特色和个性特征的护理操作技能美。如:“卧位与安全的护理”是利用非语言行为 (身体语言、动作语言、无声语言) 角色扮演, 表现出护士职业规范做到的“四轻”美等, 这些具有明显的美育内容, 教师不但要教会护生抓住重点词语来领悟教材的内涵, 还要引导护生从中获得美感和审美情操。

1.3 体态语言的审美教育能促进护理职业服务理念的形成

1.3.1 专业形象审美, 能展示护理服务职业美德

护士的专业形象美来自于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 良好的仪表、仪态、体态、言谈和举止是护士外在美的具体表现形式。莱宁格也认为, 护理的本质是文化关怀, 是护理的中心思想。护理关怀是以就诊者的健康为目的, 并从整体观念出发, 为病人提供符合个人独特需要的护理文化[2]。而现代护理教育观是“以人为本”“以健康为美”的新护理服务理念为指导, 强调护士对待病人应有热心、细心、耐心、虚心、专心的服务意识, 用体态语言来诠释护理职业的美德。

1.3.2 渗透护理艺术美的思想, 有利于培养护生人文素质的追求

艺术美是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集中表现, 也是护理教学美育因素的主要内容。南丁格尔曾描述“护理是最精细的艺术”。教师可通过模拟护理情景的体态语言示范表现, 这种自然美的协调行为, 使护生产生敬佩感、信赖感和认同感, 从而激发护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对护士职业形象美的渴望。将内在美与外在美融为一体, 养成护士专业特有的职业形象美。

1.3.3 美的体态语言能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护士面对的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察言观色”“听其言, 观其行”适用于护理工作。通过体态语言观察就诊者的病情、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 训练自己对就诊者特殊情感表达方式的感知。对护生的审美教育和训练, 能使护生在实际护理工作中体现美感, 从行动到言语, 从形象到姿态, 无不体现着美的存在, 给予就诊者美的感受, 能使就诊者通过治疗与护理尽快康复出院, 恢复人体健康美[3]。

1.3.4 体态语言蕴含着护士同感心, 体现人性美感

同感心是指进入并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 并将了解的内容传达给对方的一种能力[4]。同感心最早是应用于心理辅导 (咨询) 与心理治疗领域里的一个概念。目前, 同感心已经是现代护理专业领域里的核心概念之一, 是护士必须具备的一种照顾病人的沟通能力[5]。同感心要求护理人员无论在言语上或者是体态语言上都要与就诊者平等相待, 从就诊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想病人之所想, 急病人之所急, 忧病人之忧。通过优美和恰当的体态语言, 能够展示出护理人员与就诊者地位上的平等, 让就诊者信任护理人员能够很好地解决自身的问题和战胜疾病。所以, 应教会护生从同感心中体验情感美, 再现创造美, 获取美的真谛, 从而体现了人性的美感。

2 寻求审美教育的方法和实施构想

从哪些方面渗透审美教育呢?教育者应一方面精心设计和创造护理实验室或模拟病房环境美。另一方面护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护理技术的学习和训练, 会受到整体美、实物美、艺术美的熏陶, 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自觉或不自觉地养成一种保持和创造美的良好习惯。在这种师生共同营造的快乐学习、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中, 可达到以境育美、以美促学、以学达美, 提高学习的效率。正是因为缜密精巧的情境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再现这些美,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1 重视护理美学教育引导专业内涵的延伸

礼仪与美学的切入点是塑造美的护士形象, 把握护理学的内涵, 学校和医院可开展各种形式的美学知识教育, 提高护生对内在美的认识。护理审美教育理念是以现代护理服务的理念为指导, 用“人本”观念及专业内涵来渗透护理教学, 强调“人性美与服务美”的关系, 通过美学基础理论和专业服务内涵知识的内在联系, 让护生懂得什么是仪表美、形体美、动作美, 学会追求护理专业美的境界, 以利于护生进入工作岗位后, 为临床营造一个整洁、温文尔雅、有内涵的人文艺术氛围。护理美学实践对护生提高审美能力, 促进专业学习, 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明显优势, 不仅为未来的护士培养了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塑造出优美的风度和姿态, 还有效地提高了护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了高层次护理人才, 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求。基于上述对体态语言护理理念的分析, 体态语言的训练与运用实施, 应采取先理念渗透、舆论引导, 后培训实施、 鼓励认同的方法。

2.2 审美教育知是基础, 行是关键

思想和行为之间, 有一条小小的鸿沟, 需要实践来填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 依靠自我意识和相互之间的督促逐渐形成的。在护理教育与管理实践中, 经常强调护理人员须做到微笑服务、步伐轻盈、体态优雅、动作优美和操作轻巧等以培养护士行为习惯。在实践中努力提高护士形象, 同时使护理工作艺术化, 如询问病人病情时, 护士要用理解关爱的眼神直视对方眼睛;在就诊者向护士诉说自己的病情和感受时, 护士应凝神望着对方, 表示用心倾听, 不时点头;在手术室, 用手势、眼神来传情达意, 避免出声, 维护肃静、安宁的氛围;与就诊者接触时, 在对方拒绝透露时, 可用抚摸等动作来表示友好和关爱。因此, 在护理美育教学中, 可适时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体态美育活动, 如工作模拟考核、角色互换表演、职业操作竞赛等, 让她们从中感受到参与的喜悦、自我实现的满足和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产生学好护理体态美学的欲望, 达到在掌握审美基础的同时又能更好的适应医院环境, 胜任岗位工作要求, 实现知行有机的结合。

2.3 采用多种方式建立护理文化

护理文化是指护理人员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形成的能约束自己思想和行为、凝聚其归属感的共同思想信念、价值观、传统习惯、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精神因素的总和。护理文化的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 是渗透在护理活动中的灵魂[6]。 我国护士存在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思想不稳定、用人单位待遇和人性管理不到位、流动率高、临床护理工作不熟悉、岗位胜任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7]。已有学者提出可建立护士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化发展一体化模式, 如:校企合作、岗前培训、现场实践等人文修养培训, 其最主要的目的是适应护理文化, 培养“以人为本”的护理价值观, 强调个性化服务。所谓“个性化服务”就是护理人员注意从细微处来关心就诊者, 精确了解和提供每个服务对象希望得到的个性化服务, 致力于满足不同病人的多元化需求, 使护理服务关系进入更深的层次[8]。

总之, 美学护理教育的提高是一个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工作, 通过体态语言塑造良好的专业护士形象, 体现出护士人文素养的细节美和职业美, 改善护患关系, 完善护士的人格美, 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艳.人文艺术教育——护理教育新的组成部分[J].护理学杂志, 2006, 21 (1) :31.

[2]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2-63.

[3]景云川.护理美学实践教学课程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 2007, 22 (1) :23-24.

[4]Rogers CR.Client-centered therapy[M].London:Constable, 1951:29.

[5]莫孙淑冰.与病人沟通的重要技巧——同感心[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5) :396-398.

[6]张莉.护理人员形象重塑[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5:114.

[7]李继平.护士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化发展一体化模式[J].现代护理, 2007, 13 (10) :883.

上一篇:移动公司客户部副主任竞聘演讲稿下一篇:村主任的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