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学科计划中法制教育渗透

2024-10-24

关于语文学科计划中法制教育渗透(共15篇)

关于语文学科计划中法制教育渗透 篇1

学科计划附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加强小学生法制教育,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和法制观念,使他们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是作为一个偏远的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更要结合当地实际来看待问题,不能流于书本口号,因此要如何做,如何做好,便成了一个大问题,在此,我有以下几点计划。

一、抓住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课堂教学

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快捷而有效的途径。

二、让习作教学与法制教育结合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开展综合性学习自然也是为学生创设法制氛围的绝佳途径。

写日记也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学生写日记是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同时,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自省,劝别人改过。我作为语文教师,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现象,通过日记这个载体进行内心的真实表露,接受深刻的教育。同时通过批阅,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

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从而巧妙地渗透德育、法制教育。

关于语文学科计划中法制教育渗透 篇2

一、巧用插图, 唤起环保意识

插图是刺激学生多种感官的有利资源, 教师应活用插图, 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去联想。如利用《九寨沟》的插图进行多媒体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高耸入云的雪峰、色彩斑斓的大小湖泊、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高低错落的平湖瀑布。当学生初步形成印象之后, 美丽的插图会唤起学生的愉悦之情, 这种审美体验, 慢慢地沉淀为有益的营养, 继而使学生产生保护美丽大自然的愿望。此时,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在地球上, 除了九寨沟的美景外, 还有广袤的草原、浩瀚的森林, 还有沟壑纵横的田野、熙熙攘攘的城镇、马达轰鸣的工厂和矿山……学生会由衷地感叹:古老、慈爱的地球, 像母亲一样养育了千万种生命, 她宽容、忍耐, 为人类无私地奉献了一切。既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 我们应该从小做起, 从自己身边事做起, 爱护环境, 美化环境, 做一名环境保护的小卫士。

二、移情感悟, 激发环保责任

在语文教学中, 除了可以对学生进行正面环境教育外, 还可通过对比, 使学生产生环保危机感, 增强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而自觉地维护生态环境。如在教学《特殊的葬礼》时, 打破教材的顺序, 引导学生将大瀑布的昨天和今天放在一起交流。在谈瀑布“雄伟壮观”时, 随着学生的介绍, 大家一起欣赏昔日雄伟的大瀑布。在此设计角色体验:“如果你就是一名游客, 看着眼前的美景, 你会怎样赞美它?”在谈瀑布“逐渐枯竭”时, 观看图片, 然后又一次进行角色体验:“如果你就是一位慕名而来的游客, 看到这样的瀑布, 会说什么呢?”通过文本内容的对比、图片的对比、音乐的对比, 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感觉落差, 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瀑布消失的那种惋惜之情, 而且认识到这都是人类一手造成的。最后以“如果我们人类再不反思再不收手, 消失的仅仅是一条大瀑布吗?”以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牵引学生进入拓展环节的学习。

三、分析朗读, 增强环保愿望

在语文教学中, 要凭借重点语句的分析、朗读, 把学生引入优美的景色之中, 激活学生的想象, 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转化为具体、鲜明、生动的画面, 显现在学生的脑海里, 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从而受到形象的感染, 激起情感的共鸣, 不知不觉地在自己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热爱大自然的种子。如学习《五彩池》《沙漠中的绿洲》《美丽的丹顶鹤》《白鹭》《大自然的语言》等课文时, 通过分析、朗读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特别是有表情地朗读, 让学生与文章产生共鸣, 陶冶学生思想情操, 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所以在教学时, 要指导学生欣赏描写美丽大自然的优美语句, 并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同时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 进而增强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美好愿望。

四、利用契机, 渗透环保教育

关于语文学科计划中法制教育渗透 篇3

一、注重点滴积累,渗透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我注重抓住字词句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情感教育。如列举以“众”字为首的成语,明白其意,还可以造句、写短语、编故事等。引导学生分析其字形,众是“许多人”的意思,和“寡”相对。“众志成城”: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众擎易举”:许多人一齐用力,就会容易把东西托起,比喻大家同心合力,就容易把事情做成功……还有“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众矢之的”等。这些都说明了团结就是力量,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从中懂得做人要个人服从集体,不能有个人主义,集体生活中不能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应多想想他人,“人人为我,我更要为人人。”再如学习诗词,如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说明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持之以恒,定能成功。还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话说明新事物是终究要代替旧事物的,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社会,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发挥多媒体优势,增强情感教育

俗语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当学生感受到纯洁、善良、真实的形象时,心中便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和兴奋,这将有助于他们道德的完善、情趣的陶冶及对人生真谛的领悟。电教手段以它独特的优美画面,悦耳的音乐,激发学生继续探究作品内在美及主动学习的精神,达到“授文传道”的目的。如在学习《散步》一文时,我拍摄了一家四口人在旭日中相互搀扶,在田间小路上缓步而行等情景。画面惬意温馨,再配上动听的音乐,伴以有感情的诵读,让学生沉浸在环境美、生活美、亲情美之中,感受到中华几千年孝为天下先,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及父母的责任重大、艰辛等,让同学们感同身受,意识到自己也同样被爱包围着,自己不应只知恣意享受、任意索取,也应多体谅、关心父母,帮他们多分担些。我还播放了一些纪实片,如面对汶川地震,甘肃洪水等地质、自然灾害,人们的爱心捐助等感人的场景,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良好品质。

三、理解文章内涵,感受人生真谛

课本中有许多文质精美,思想性很强的佳作,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被陆游赞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我让学生反复诵读,领悟诸葛亮的耿耿忠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拳拳爱国心,北伐前的洞察秋毫,缜密的前瞻后嘱的谆谆教导,可谓循循善诱,字字珠玑,语重心长,不禁让人唏嘘动容。再联系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大智,空城抚琴的大勇,六出祁山、深入不毛的辛苦劳顿,七擒孟获的仁爱之心等,诸葛亮这一代名相的人性光辉,让学生们深有触动,更让学生们动容。做人要讲究诚信,要有仁爱之心等,无形中增强了对学生们的情感教育,使他们明白做人应该表里如一,讲究诚信,知恩图报;对国家更要赤胆忠诚,耿耿忠心,始终不渝。

四、加强写作训练,培养良好品质

写作训练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现,通过观察生活,发掘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感受其乐融融的亲情,亲密无间的友情……如一位学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到:“无意间发现妈妈在递剪子时,总是把剪柄一端递给我,而自己则拿剪尖的那端,顿悟:原来母亲是怕剪尖伤了我呀……母爱无处不在,如润物无声的细雨滋润我的心田,更像涓涓的细流贯穿我生命的始终。母亲,您是我最好的老师,你让我学会了知恩,更让我学会了爱人,谢谢你,母亲!更谢谢天下所有的母亲,谢谢那些爱别人的人!”通过学生的作文,让我感觉到学生长大了,知道感恩,学会关心人了,集体观念也加强了,爱国情感也增强了。

五、注重社会实践,培养公民意识

情感意识化作行动,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也是“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结合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及其他一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如我们开展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献言献策,想出了许多保护环境的举措。有的同学设置了“废电池回收箱”“废纸回收箱”,有的制作了保护环境的小报、宣传画、宣传标语,有的还走出户外,捡拾白色垃圾等。根据学生开展活动情况及取得的成效,我及时进行了总结和鼓励,更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他们积极性更高了,公民意识也更强了。

总之,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把学生潜在的感性和理性的能力都挖掘出来,发挥出来了,把情感教育渗透到听、说、读、写、做中,达到了授文传道的目的,更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意识,增强了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并转化为热爱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长春市第一六三中学)

关于语文学科计划中法制教育渗透 篇4

雍熙二小谭勇

我们学校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流,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而法制教育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小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使命是对小学生进行法律的宣传教育,培养小学生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守法意识,在此,我特拟定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计划如下:

一、渗透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教学始终是一项带有明确方向性和目的性的活动,小学法制教育在学科中渗透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我们应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目标之列,在备课和教学实施中要善于开发教材所包含的法制教育因素,并在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时列为研究内容。

2、有机性原则。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各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以教材为依据,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3、选择性原则。

知识教学有系统性,由浅入深,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接受程度为标准,而法律知识的渗透也要依据这个观点,循序渐进,并且在知识的深度上慢慢递进成螺旋式上升。因此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学生可接受程度,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来选择渗透的内容和程度。在教材体系中,有的内容多次出现在各个不同年级中,这就需要教师选择适合该年级、该班级学生特点的渗透难度和深度。

4、贴近性原则。

学科教学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去进行,法制教育的内容应是教材中所应有的,绝不是外加或牵强附会的,应切实地使学科法制教育与双基教学、双基训练融为一体。学科教学法制教育的渗透,应是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二、渗透的方法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实效。

1、在生活中渗透。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2、在情境中渗透。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气氛中,可以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3、在游戏中渗透。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时,就能主动进行学习。

关于语文学科计划中法制教育渗透 篇5

课题实施计划

二0一四——二0一五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市、区、校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努力培养学生 “ 自知、自尊、自制、自信、自强 ” 的心理素质,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灵,并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把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二、具体计划:

(一)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需求,实施心理教育内容 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学习的进取态度;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要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三)提高心理咨询的意识与知识 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发展与成长,最终影响到教育的成败。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影响,要比其他因素的影响都来得大。因此普及心理咨询知识,有利于正确认识自己,调控自身情绪,积极对待工作,最终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切实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我要运用心理学和理论技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与学生一对一进行信息交流并建立某种人际关系,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及社会,充分发挥潜能,有效适应环境的过程。

(五)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拓展心理健康范围 第一、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了解。通过班队会、小报、网络等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第二、通过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心理品质。

三、具体措施

1.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2.学习有关心理辅导的知识、方法等。

3.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 “ 家庭心理指导 ” 的有关内容。4.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要利用班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5.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心理档案。6.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

7.创编心理剧,并在班级演出,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8.建立心理健康,以最快的时间答复,以便那些不愿和老师见面的学生可以通过悄悄话寻求帮助。

立山区光明小学

谭丽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学习计划 篇6

平塘县甘寨小学 王兴峦

为贯彻育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国家和省中 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有关要求,根据省、地、县 “学科教育渗透法制教育“实施方案的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方式,认真开展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提高老师认识,更新观念,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制、公平正义理念,树立爱国意识,守法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因此,特制定以下学习计划:

一、利用每周三下午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渗透》。认真做好笔记,按时完成培训作业。

二、通过自学和上网学习,掌握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相关与具体操

作方法。

三、通过课堂渗透法制教育。

四、在教案中体现法制内容。

五、期末写好总结和心得。

本学期,我将严格按照此计划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让

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篇7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直接体现在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中。关于人文精神, 历来有不同论述。于漪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包括知、情、意等方面, 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又有人说:“人文精神最集中的特点就是对人心理的滋养作用。”还有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思想内核, 也是对人类的现状、将来的关注与责任。”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是文学作品。翻开新教材, 我们不难发现诸如《人生的境界》《游褒禅山记》《滕王阁序》等文学作品都洋溢着浓厚的人文精神。而文学即人学, 是人对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理性思索的产物。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表现在一切从人出发, 以人为本, 充分尊重、关怀、张扬人的个性, 使学习者得到共鸣或震撼。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都给学生以生命的启迪。

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这个工具不用便罢, 只要一用, 就必然要流露使用者的倾向或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 说话、写文章都是在借助语言这个工具表达思想感情, 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的运用不能脱离思想而独立存在。语文学科就是训练学生使用这个工具的, 不管教材按什么样的体例编写, 典范的作品都应该是语文教材的主体。指导学生阅读这些作品, 着眼点固然应该放在让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上, 但根据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理, 谁也不可能脱离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文章的语言形式, 因为形式的好坏, 归根结底要看它是否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内容。所以, 语文学科也就必然具有思想性。

语文学科具有情感性。情感是人对客观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体验。美国《情感论》作者诺尔·曼丹森说:“没有情感, 日常生活将是一种毫无生气、缺乏内在价值、缺乏道德意义、空虚乏味的生活。情感过程是个人与社会的交叉点, 因为一切个人都必须通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和体验到的情感加入到他们自己的社会……一个真正意义的人, 必须是一个有情感的人。”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情感性, 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 不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 无不渗透着人们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诗歌中的韵律美、意境美, 故事中的人性美、人情美, 写景文章中的自然美, 都给学生以心灵的陶冶。要切实把握教材中情感因素,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语文教学过程, 需要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参与, 语文教学中情感交流具有三维性, 即教师的情、学生的情和文本中作者所流露的情。三者融为一体, 融入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 并研究探索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这些都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这三者以情感为基础, 都和情相联系, 或是一种情感现象, 或是一种情感内容, 或是一种情感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因素。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 把握文中的情感。语文教材多为名家名作, 艺术的语言、艺术的思维都激荡着强烈的情感活动, 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 凝聚着人类丰富的情感体验。换句话说, 作者写作的时候往往都是饱含感情的, 而读的人只有触及到情感的深处, 才能和作者产生共鸣, 才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再造作品的艺术情境。教师备课时, 除深入钻研教材, 弄清文章的来龙去脉外, 还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所见所闻, 仔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作者的情思变成自己的情思。对所教课文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读, 如出我口;讲, 如出我心。”要把课文讲深刻, 讲生动, 就必须把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在文中倾注的思想感情发掘出来。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在别人心中, 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只有储备充足的感情, 课堂上才能情动而辞发, 做到教情、学情、文情三情合一。教师要从“情”字入手, 准确、生动、细腻地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 利用教材调动学生, 把学生的感情迁移到教材中, 又把文章中的“情”移到学生心中, 达到情感共鸣。

语文学科具有审美性。这是由语文教学的内容决定的。“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 在语文教材中约有70%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 这些名著具有独特的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内容。”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用发现美的眼光去体验作品的语言美、艺术美、自然美和人性美, 从而唤醒他们的审美意识, 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如《荷塘月色》, 它是一幅淡淡的、柔柔的、清清的画。学习这篇文章, 就要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去发现美, 体验美, 从而体会这美的背后所蕴含着的理性思考,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及能力。

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丰富、广博。它所涉及的内容可以说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包含语言文学知识、艺术知识、历史地理知识、一般科学知识等等。其中语言文学知识还包括现代汉语知识、古代汉语知识, 现当代文学知识、古代文学知识;艺术知识可涉及到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等, 如高中第一册课文《米洛斯的维纳斯》就涉及到美术知识;在历史地理知识方面, 语文学科可以说贯穿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悠久历史, 覆盖了人类生活的广阔空间, 学习不同历史时期及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课文, 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一定的历史背景, 而要按时间顺序排列不同历史时期作家的顺序就要求教师、学生能理清历史发展的轨迹, 如诗歌的发展、小说的发展都与一定的社会紧密相连;再如, 要把一些游记性课文讲得更精彩、生动就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地理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语文教学内容自然也就更多地涉及到了科学知识。如课文中的大量的科普作品、带有科学性的说明文等。教学中要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领悟能力, 尤其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强调学生思维的开阔性, 要求思维探索的多样性, 语文学科的教学尤其适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选入教材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 其语言优美, 形象丰满, 哲理深邃, 妙趣横生, 可带给学生无限的遐想, 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对发散思维, 求异思维的培养来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语文学科计划中法制教育渗透 篇8

小学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在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遵循“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学课堂自然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语文教育的灵魂。尤其是“阅读、作文、口语交际”教学,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依托阅读教学,培养爱国的学生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对话中,调动学生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神圣义务。

例如,教学长春版小学四年语文上册《长城》一课。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这样引导学生:“站在长城上,作者想到了什么?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修筑长城的?请同学们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到这样的句子,用浪线画出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交流中,学生们的爱国情、民族情油然而生。他们充分体会到: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象征。

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心灵健康成长的主要环境。因此,打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重要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使得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

二、巧用作文教学,培养自信的学生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要有正常的行为反映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作文教学就成为最好的训练基地之一。小学生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兴奋。高兴时,手舞足蹈,欢呼雀跃;生气时,垂头丧气,甚至哭泣。碰到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为了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较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

然而,老师、家长当中,有些人不一定会及时地倾听学生的诉说。这时,作文本就会成为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某某,我想对你说》《我的心里话》《为什么错的总是我》等。

针对学生不会写作文,反复修改作文有畏难情绪,一提起作文,仿佛出门遇见一座大山的情况,我采取了“建立班级作文博客”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面对面批改。当学生的作文发表在班级博客上,老师的点评赞美,同伴的欣赏鼓励,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使他们不再害怕写作文。

2013年10月21日,长春地区出现了非常罕见的大雾天气,正好轮到杨晴写班级博客,当时我为她的《突如其来的大雾》博文,写了这样的评语:

亲爱的杨晴同学:

你的文章写得太好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雾,成就了你一篇精彩绝伦的佳作!如果参赛,一定能获得大奖。你按照地点转换顺序,写出了雾中的奇景,你以孩子的眼光,孩子的语言,抓住雾的多姿多彩,写得那么生动有趣,让我们成年人望尘莫及!孩子,你真是才女啊!

可想而知,这样的鼓励,会使学生产生战胜畏难心理的勇气和力量,他们由此不再害怕写作文。

指导学生写好周记和日记。使学生具有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督察、自我调控、自我激励的能力。面对学业的压力,面对父母的期待,面对同伴的竞争,学生总是“心有千千结”,内心充满了许多困惑与矛盾。

教师可透过周记或日记这扇“窗口”,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同时,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增强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乐观向上、求异创新的人格。

三、借助口语交际,培养勇敢的学生

小学生心理健康另一个重要标准是“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保持适度的自尊与自信。”培养学生战胜恐惧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站在讲台即兴演讲。

上口语交际课的时候,让学生离开座位走上讲台即兴发言,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长春版三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课“六一儿童节,你怎样度过?”这个话题学生很感兴趣,教师鼓励他们走上讲台发言,用热烈的掌声营造良好的倾诉氛围,先让学生不要紧张,然后教师及时有针对性地点评、赞美,学生因此变得勇敢、自信、乐观。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育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语文教育倘若能使学生心情愉悦,必能发挥语文学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学习计划 2 篇9

尨场镇中心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法制教教师:熊剑平

为贯彻育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有关要求,根据省、地、县 “学科教育渗透法制教育“实施方案的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方式,认真开展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提高老师认识,更新观念,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制、公平正义理念,树立爱国意识,守法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因此,特制定以下学习计划:

一、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渗透》。学习36课

时,拟写读书笔记1500字,认真做好笔记,按时完成培训作业。

二、通过自学和上网学习,掌握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相关与具体操

作方法。

三、通过课堂渗透法制教育。

四、在教案中体现法制内容。

五、期末写好总结和心得。

本学期,我将严格按照此计划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让

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各学科环境教育渗透计划 篇10

21世纪,环境保护,环境教育已成为全球共同的话题,它必将影响着一代新人的成长。如何通过课堂,更好地达到“课内渗透”,设学生切实掌握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的目的呢?我们制定了学科渗透计划,具体如下:

我们主要围绕着各科的内容体系,即教材渗透点、环境教育知识点、教学建议、教学参考四个方面进行。

一、“教材渗透点”

教师要提出揭示各科教材中与环境教育活可作渗透教育的有关内容,并以此为依据,准确地传授知识,有机地进行渗透。

二、环境教育知识点

针对教材内容涉及到的环境教育知识点,根据小学环境教育目标,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小学基础教育的特点,在各课例中有选择地提出加强下列知识点的渗透,教学力求做到观点鲜明,有一定的力度和广度。

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家都来保护它;

2.美丽的大自然是我们的家;

3.绿色植物是生命的象征;

4.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5.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6.防止(减少)污染是人类健康的保证;

7.资源有限,节约资源,保护资源。

三、教学建议:

教师要根据学课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力求把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从知、情、意、行出发,有效地进行渗透。

语文学科可以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的渗透,发展学生智力,提高环境意识。

数学学科可根据各单元的知识点,除选录教材中可进行渗透教育的题目外,还可以补充部分参考计算题,通过让学生比一比、算一算,认识一些环境知识,从切实的数据中悟出环境教育的真谛。

思品学科,可通过思品教学中知、情、意、行等环节在厅环保故事明理,议一议,辨析等方面提出建议,激发学生保护环境感,增强自觉性,从小培养良好的环境行为。

自然学科,可偏重于让学生参加观察、实验和考察活动,接触大自然等,使学生获得环境知识并了解和认识当今环境现状,为保护大自然出力量。

社会学科,可着重提出一些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考察、查阅资料及了解学校和社区环境污染的状况,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五大问题有所认识,使学生自觉保护社区环境,造福人类、造福社会。

美术和音乐学科,可通过欣赏作品、唱唱跳跳、动手绘画、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热爱美好大自然,向往美好未来的真情实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环境教育。

四、教学参考

例谈语文学科生命教育的渗透 篇11

语文学科集社会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在生命教育方面具有不能比拟的优势。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和思考,处处蕴含着“生命情感”的信息。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呢?作为语文教师,当我们将教材中一些现有材料中的积极向上的“感性材料”细水长流源源不断地输入学生的心田,必然会对他们的情操志趣起到滋润感化的教育作用。教师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也有很多,如在研读文本中挖掘生命教育点,在阅读感悟中体会生命的珍贵,在语文活动体验中感悟生命教育的价值。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研读文本中挖掘生命教育点,珍爱宝贵生命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关于生命教育的课文,对蕴含生命哲理的课文,我们要善于挖掘文章的内涵,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真实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如苏教版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就很值得对文本中生命教育内容的挖掘。史铁生《我与地坛》一文中,可以充分挖掘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史铁生作为一位残疾作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他剖析自己当时的心路历程,“想关于死的事”: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该就此结束,一死了之?又想“我为什么要出生”?想通了这两个问题后,又继续想了“怎样活的问题”。这些不都是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的最好的素材吗?地坛风雨沧桑而生命更为精彩更为炽烈——落日映出的最后的灿烂,雨燕高歌生命的力量,古柏坦然面对一切,落叶“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这些景象,正暗示史铁生虽然残疾但还是要坚强地活下去,甚至是更为坚定地活下去。而读者也很容易得到精神鼓舞,获得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史铁生瘫痪后,在十五年漫长岁月中,除了地坛成为他精神的支柱,给了作者生命的启迪外;还有他的母亲一直陪伴他进行着艰难的跋涉,史铁生从母亲身上读懂了她对待苦难的命运所表现出的坚强意志和以及她奉献给儿子的毫不张扬的的母爱。这些又是很好的感恩素材。独生子女,自然有很多优点,但其不足之处也令人堪忧,他们不了解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自然也很难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的生命。而教育学生学会感恩,从感谢父母开始,感谢一切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才会更加热爱生命,关爱他人,收获平和与快乐。

作为语文教师,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要用心体会课文中的生命教育因素,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到如何做一个懂得生命、珍爱生命,进而去关爱生命的大写的“人”。

二、在阅读中感悟生命教育的真谛,理解生命价值

在挖掘到生命教育点之后,怎样让学生所接受,让它随文本潜入学生心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我觉得手段很多,朗读感悟、小组探讨等都是有效的手段,关键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进行渗透,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感悟生命真谛。如果把它上成思想品德课,一味地说教,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好文章。《祭十二郎文》“字字是血、字字是泪”,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及作者的亲情观念和人伦观念。韩愈以满腔悲情,悲老成,悲兄嫂,悲整个韩氏家族,因侄儿之死十分悲痛,所以他在文中悲叹“吾其无意于人世矣”。然而作者想到今后的责任,即使如此悲痛欲绝,即使感到对人世没有什么留恋,但韩愈还是坚强地面对生活承担起抚养并教育十二郎子女的责任。“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对此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悟作品中真挚的情感,让学生认识到“亲情”的可贵,认识到个人在家庭、亲人、朋友中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生命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而理解生命的宝贵价值。

再如,必修二上的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中,老画家贝尔曼为了让病重的年轻画家琼西有坚强的意志力生存下去,在雨夜为常春藤树画上最后一片叶子,自己却因此而患上肺病死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挽救了琼西年轻的生命,更温暖了每一个读者的心。欧·亨利笔下这片小小的常春藤叶,沐浴着人性的光辉,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迹。在狰狞的死神面前,生命的信念往往比名药更有效。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坚强支柱。琼西因有生的信念、对自己生命的珍爱而活了下来;老贝尔曼因对他人生命的珍爱,虽然死去,但精神至今感动人心,他的生命通过那片永恒的叶子在琼西的身上得到延续,他活在了人们的心里。他们共同谱写了一曲生命与希望的赞歌!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赏析,也让我们学生更理解了生命的价值所在。

三、在语文活动体验中感悟生命教育的价值,释放生命张力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可以通过研读文本、朗读感悟等渗透生命教育,还可以通过开展有价值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悟生命的真谛。语文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可以组织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生命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如我们教授了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后,开展了“直面挫折”的语文活动体验课,让学生围绕“怎样战胜挫折”进行小组讨论,在活动体验中,学生懂得了要正视人生的苦乐顺逆的道理,懂得了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通达乐观的健康人格的重要性。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生命教育的课外读物,摘抄有关生命教育的名言警句,促使学生的思考与了解,并指导学生写写读书笔记。也可以围绕生命专题进行写作。叶圣陶先生曾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在作文教学中引入生命问题的题材,可以促使学生思考生命问题,从中体会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可贵,体会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教学中,要抓住有利于学生表达自我,对生活的认识的感受,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升华对生命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自由的抒写自己的生活,倾诉生命情感,表达生命意志,释放生命张力。

我们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这个专题,意在引导学生谛听天籁,感悟自然,我在教授了这个专题后,布置了一篇以“大自然的启迪”为题的作文,我们年级里印发的四篇佳作,都可以作为“生命教育”的典例。如陆紫兰同学从校园里的马樱花的开放中获得这样的启示:马樱花不因我的悲伤而留恋冬天,也不因我的喜悦而延长花期。你欢乐或者忧伤,它都在那里静静地绽放、凋零。所以我们要善于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在评讲这篇作文时,除了从结构、语言、写法等方面肯定其优点,引导学生借鉴外;更从文章的立意层面作拓展延伸——我们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该怎么做,同时请两位同学即兴发言。通过作文评讲,学生既学到了由物及人的写法,懂得了文章的立意要积极向上,同时思想上受到了洗礼——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境,要学会努力绽放自己,证明自己。

浅谈历史教学中与语文学科的渗透 篇12

在文科教学中存在着只关注自身学科“知识点”、学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乃至相互指责的情况:语文老师怪政治课让学生囫囵吞枣, 写议论文时只会搬“大观点”, 怪历史课没给学生一个起码的历史概念, 连一些文学家的朝代都搞不清;政治教师与历史教师则在普遍怪语文课没能好好培养学生基本读写能力的同时, 要么怪对方乱套“理论”, 无助于史论分析, 要么怪对方只拣“芝麻”, 不能充实政治土壤。这种停留在重视知识、“臣服”教材教参的层面上, 且相互之间不能沟通的文科教学方式, 使学生缺乏适当而基本的文科学习方法和运用有关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与学的严重偏误, 不是一门学科的事, 只有通过学科整合渗透才有望尽快走出误区。

据不完全的统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高中语文教材中, 现代文、文言文中属历史性的小说、诗歌、杂文、寓言等体裁的文章有—百多篇。其中高中部分直接涉及中学历史教材的有关史实的有35篇之多。同时, 小学语文课文中涉及到的历史性课文约占20%左右。如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与历史有关的文章, 其中有些文章十分鲜明生动地刻划了历史人物, 有些则介绍了一个时期或一个侧面的历史大事, 这些都为我们历史教学中渗透语文知识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这类文章有《屈原》、《赤壁之战》、《林则徐》、《谭嗣同》、《挥手之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诗经》、《阿房宫赋》、《孟姜女》、杜牧《江南春》、《最后的一课》、《木兰诗》、《活板》、《七根火柴》、《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故宫博物馆》、《沁园春·雪》、《孔乙己》、《范进中举》、《故乡》, 高中教材中的《药》、《阿Q正传》、《梅岭三章》、《与妻书》、《火刑》、《哥百尼》等。这些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反映某些特定的历史现象。常言道:“文史不分家”, 在历史教学中注重与语文学科的结合、渗透, 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巩固语文学科的知识, 而且恰当地运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历史事实的感知, 还可以帮助学生从中归纳某些本质的认识。

作为一个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和语文学科整合渗透的优势, 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呢?

实践证明, 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之中, 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指导学生把握具有语文特色的基本的学习方法, 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

历史学习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学生看来, 历史内容太“空”, 范围太广, 学起来缺少“操作性’, 不像理科那样“只要做作业就行了”, 花的时间再多, 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基本方法的缺失, 在应试教学中, 理科可以不看书, 一张张讲义做下去, 考分总是看得见的, 以此来应付文科学习就感到茫茫然了, 这样就直接影响到学习兴趣。同时, 有的学生对文科学习不感兴趣, 并不是不喜欢, 而是方法的无助, 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所以要指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把握具有语文特色的基本的学习方法, 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

如语文注重阅读, 有泛读、精读、速读、选读等学习方法, 现行历史教材以事为纲的编写体例, 不可能将国别史专门设立一个章节或专题。往往因“事”而散见于不同章节之中。对于解答综合题就要学会从教材的不同地方提取相关的有效信息。指导学生运用语文的阅读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同样语文学科为主所学的语言表述, 运用在历史学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自古文史相通, 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 同样, 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 (有少量是实物形式) 记录下来的。因此, 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 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洁、生动, 而这一要求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要求, 历史学科中, 语言要符合历史学科“言之有史, 言之有据”的特点, 做到史论结合, 观点鲜明, 减少不必要的修饰语, 更不要用发挥式的描写和漫无边际式的议论。例如: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 概述大意,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 按照时间、地点、场景和情节等要素, 或叙述, 或议论, 或描绘, 或抒情, 再现历史的过去, 生动活泼,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讲述历史原因、结果, 分析历史观点, 介绍历史场景及历史文物, 则采用议论文、说明文的方法, 摆事实、讲道理, 做到观点鲜明, 论据充分, 论证严密, 逻辑性强。实践证明, 历史教学参考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很有益处的。

二、运用文学形式中与历史课关系密切的内容, 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成语典故、古曲诗词 (包括咏史绝句) 、文学名篇、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电影、戏剧等有关文学形式中的与历史课关系密切的内容, 如讲到巨鹿之战项羽冲锋陷阵, 大败秦军, 可以补充“破釜沉舟”这个成语故事;讲到楚汉战争末期, 项羽兵败, 被汉军在垓下重重包围时, 可点出“四面楚歌”这个成语;讲到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时, 以“投鞭断流”说明前秦苻坚的狂妄自大;以“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形容前秦军队在败退时, 重用*诈的李林甫时, 补充“口蜜腹剑”这个成语, 李林甫的面目就昭然若揭了吗?再如, 讲到南宋统治者腐败无能, 无心收复失地, 每天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时, 可引用南宋林升《题临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在讲到清末官吏众多, 造成社会不平的根源时, 可引用刘兆吉《西南采风录》一首民歌:“天上星多月不明, 地上坑多路不平, 河中泛多搅浊水, 世上官多不太平!”比如《长征》这首诗“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九。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历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在讲中国近现代史“红军不怕远征难”这部分时, 如果通过这首诗, 把长征的路线过程介绍出来, 会增加历史教学的文采,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增加感染力, 从而也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历史事件的了解。《诗经》中说:“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显示了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盛和周天子的无上威权, 是对西周奴隶制的绝好写照;教学过程中也可运用学生已经学过的语文课本上的文学名篇充实历史教学, 如介绍法国政府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时, 可引用初中语文教材中法国作家都德《最后的一课》中的一段话“韩麦尔先生……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 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 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 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这段话一般学生都很熟悉, 它反映了普法战争中法目因战败而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普鲁士这个史实, 上课时教师如能引用这段文字, 会使历史教材单调乏味的史实变得有趣, 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三、用富有文学感染力的语言讲授历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课堂中教师语言要求“准、精”, 然而这并不是说历史课堂语言不需要文采, 相反, 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使人产生美感, 它是点燃学主学习兴趣的火种。所以, 用富于文学感染力的语言来讲课, 根据内容的不同而随时调节, 不断变化, 如当我们讲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革命斗争, 不妨激昂慷慨, 铿锵有力;讲奸佞当道、百姓受苦, 不妨低沉凝重。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诗歌, 在讲课中经常给学生吟诵几句, 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岳飞《满江红》“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抑扬顿挫、满怀深情的吟诵, 使这些诗歌如缕缕轻风, 吹进学生的心扉, 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他们的灵魂塑造和社会行为。吟诵诗歌使历史教学处于和谐之中, 给学生以艺术享受, 并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总之, 用富有文学感染力的语言讲授历史会事半功倍。

四、文史结合,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讲授辛亥革命时, 通过鲁迅的小说《故乡》、《药》、《阿Q正传》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本质问题。《药》不仅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 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 更通过描写为推翻封建制度而英勇就义的革命者——一夏瑜的鲜血竟成了贫民华老栓夫妇为儿子治病的“药”这一人深省的事件, 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阿Q正传》中, 未庄的人对城里发生革命的看法:“据传来的消息, 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 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也做了什么—一这些名目, 未庄人都说不明白……, 带兵的也是先前的老把总, ”阿Q对革命的理解:“革命就是杀头, 革命就是要什么有什么。”还有赵秀才与钱洋鬼子到尼姑庵里革命的场景, 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根本就没有唤醒、也没有发动民众。鲁迅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后写的《故乡》, 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 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反映了中国社会根源并没有改变,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和失败的必然性, 也就不言而喻了。在讲授“秦的统一和秦末农民战争”一节时, 我就引用《过秦论》、《六国论》的有关内容, 帮助学生认识秦从商鞅变法→秦灭六国→秦皇暴政→秦朝灭亡这段历史。所以, 从这方面看, “文”、“史”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形影不离;另一方面,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历史补充读物。

关于语文学科计划中法制教育渗透 篇13

代延春

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法律宣传教育,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推进依法治教,把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增强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意识,特制本计划。主要工作目标:

A树立学生法制观念,增强学生法制教育意识

在学生中开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文件精神和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材料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为渗透法制教育打下基础。做到计划、课时等的落实。既有课堂教育,又有丰富生动的活动,充分运用思想品德课、班会课讲授法律知识,在相关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能在活动中明白:只有知法懂法,才能进行自我保护,才能健康成长。

B开展活动以丰富学生法律知识

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利用黑板报、法制讲座、观看录像、主题队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扎实地学习并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交通管理条例》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文,从而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得到及时的发现与矫治,让学生从理论上、行为上参与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的学习,达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的目的。

本学期教材渗透点: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一单元/方程/练习二/第7题。让学生知道国旗是国家的象征,要热爱、尊重国旗。可以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相关内容。

实践活动/数字与信息第33页/邮政编码。可以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的相关内容。

实践活动/数字与星信息/第34页/身份证号码。可以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法》。

措施或办法

①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渗透》。

②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育教材。相机渗透《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城市安全交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等法律法规。

③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法制教育。进行法制教育时要有策略,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能性,反复性。

关于语文学科计划中法制教育渗透 篇14

物理教研组:朱绍木

物理教学中把开发出来的法制因素在教学中有机的进行渗透,从而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增加法制含量,加大法制意识的培养力度,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实施法制教育的学科体系,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唱响法制教育的旋律。

一、挖掘教材——科学殿堂的法治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大部分法制内容并不占明显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慧眼识金,充分发掘直接的、潜在的法制因素。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并且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因此,在公路上行车,速度越快,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就越大,越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这里可以联系《交通安全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懂得限速、限载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意识。又如在对《圆周运动》进行教学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如果不能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离心运动,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汽车转弯时的速度过大,那么汽车所受的合外力将不能提供汽车转弯所需的向心力,那么汽车将可能做离心运动,驶离路面造成交通事故,所以驾驶汽车在转弯时必须降低车速,避免发生将他事故。

二、有机渗透——实现科学与方法统一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注意教学策略,不能喧宾夺主,把法制的标签随意张贴,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这样才能达到科学、法制的双重教育目的。

1.巧妙引入,营造氛围

在讲《光的反射》一节时,可以这样引入:近年来,城市更亮了,夜色更美了,让“城市亮起来”成为一句非常时尚的口号。然而,在华灯溢彩,霓虹闪烁的城市中,美丽的夜景下,光污染却一直被人们忽视。这些亮光在使城市变美的的同时也给都市人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城市上空不见了星辰,刺眼的灯光让人紧张,人工白昼使人难以人眠⋯⋯于是官司不断,纷争又起。那么光污染是怎么造成的?我们又该如何防治呢?希望同学们学完本节课后,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2.调查实践,交流合作 理论总是枯燥的,一万句说教比不上一次实践,亲身体验得到的远比枯燥的说教更触及灵魂。因此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如在学习《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一节时,可课前安排学生观察家庭、学校、社区的供电线路中哪些地方存在短路等安全隐患?调查高压装置和学校配电房是否安装了安全防护栏设施?是否设立了警示牌?有条件的可以去工厂了解安全用电的具体规定等。之后,在课堂上展开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分享成果。既解放了教师,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分享,认同安全用电的责任。

3.巧辩例题,激发联想

例题讲解是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例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学生熟悉的物体,如在《运动和力》一章中,多以某人、小车、木块等作为研究对象。这时,如果教师把研究对象改为冉冉升起的国旗或是国旗护卫队员矫健的步伐,再加上少许的引导点拨,学生就会联想到周一庄严的升国旗仪式,或是天安门升旗的盛况。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变换例题中的研究对象,以激发学生的联想,让国旗的形象在学生脑海时时浮现,其实就是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再开发,高效渗透而又不留痕迹。

4.会心一笑,轻松渗透

法制的内涵是约束人的行为,它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怎么做,如何做才符合规范,因此法是严肃的,但这不意味着教师总是要板着一张脸谈法说法。有时一个故事、一段幽默甚至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在会心一笑中领略做人的准则。恰当的笑话运用,犹如一缕清风,轻轻吹开学生的心灵之窗,把快乐包裹的“法”的种子撒播在学生心田。

5.自主探究,拓展延伸

关于语文学科计划中法制教育渗透 篇15

国际理解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德育工作的延伸和扩展, 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为今后在社会的合作与竞争中理性思考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音乐学科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共同完成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过程。音乐教育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响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之外, 还要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音乐, 对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甚至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音乐学科中, 学生不但能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喜悦和幸福, 还能通过音乐学习增加学生的智慧, 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本文就围绕如何在音乐学科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展开简单分析。

一、在音乐学科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需要巧妙的安排教学环节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可以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课程教学主线, 逐步引导学生探索音乐学科中的相关知识。弘扬国际教育理念, 首先, 在音乐教学中, 音乐教师要重视教育的民族化或者本土化, 民族精神是保证民族生存和促进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柱, 教育一旦开始走向国际化, 就必须重视坚持和培育民族精神, 使得学生以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面貌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面向世界。所以, 在音乐教学内容上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通过通过音乐教育中的歌曲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次, 在音乐鉴赏歌曲中,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方法, 帮助他们养成关心地球可持续发展、关注人类命运的全球公民意识。比如, 我和学生们共同鉴赏音乐作品后, 将每个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都分析探讨一下, 在此基础上再分析音乐为什么能给我们带来这些感受, 和音乐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在这种分析和探索的过程中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辨别能力的提高。再次, 国际理解教育中的合作精神, 是一种习惯或者意识, 这种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长时间的指导, 所以在音乐学科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不是仅靠几节课程就能完成的, 需要教师能够持之以恒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关注和渗透。

二、更新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 运用国际的教育意识指导音乐教学

这就需要学校或者相关部门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理解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通过为音乐教师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 吸收不同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 再以讲座或者观摩课的形式向其他教师和家长进行宣传, 共同普及教育国际化的知识。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等音乐素质的培训力度, 激励教师唤起国际理解教育与学科整合的自觉性, 不让国际理解教育流于形式, 让国际理解教育有机的渗透到日常音乐教学中, 在不断实践中促进音乐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应该走在时代的前端, 走在学生的前列, 不断突破更多的起点, 通过国际理解教育这样的一个载体, 教师可以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让这种理念渗透到音乐学科教学中, 讲理念转化为实践, 从无形的、有效的为音乐教学进行服务。

三、通过情景创设或者实践活动, 让国际理解教育渗透到音乐学科中

国际理解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文化理解教育, 任何教育都是文化的传承, 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 与国际理解教育就是融合的, 只是有些是隐形的, 有些是显性的, 这需要音乐教师将音乐教材的内容挖掘的充分一点, 将音乐知识背后的文化通过各种形式体现在学生面前,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又好又快的发展。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可以组织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艺,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音乐教材中, 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都洋溢着美,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歌曲, 组织学生开展音乐鉴赏、歌曲比赛等各种才艺, 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 从真实的场景中总结感悟, 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真正的影响学生的人生。

四、讲述国内国际著名音乐家的故事, 从音乐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音乐发展的历史上, 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感人的有教育意义的人和事。音乐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向学生讲述古今中外的音乐家传记、音乐名人和优秀音乐作品等用故事或者演讲的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者让学生自己讲, 让学生先从内心对这些人和事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在分析国内国际音乐对比时, 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另一方面让学生提前对国际音乐知识有所了解, 对今后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 也在一定意义上培养和加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之, 在音乐学科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可以增进学生对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地区文化, 可以使得学生更加充实自己和了解他人, 在很大意义上也促进了音乐学科的有效教学。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将会进一步挖掘音乐学科中的国际理解教育音乐, 力争将音乐教学工作和国际理解教育能够邮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陈红, 何妮妮.试析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 2010 (02) .

[2]李晶.对北京市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建议[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1 (04) .

[3]姜星海, 邬晓娟.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进展[J].中国教师, 2013 (04) .

[4]赵文旭.《品德与社会》渗透国际理解教育主题单元设计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5]杨秀玉.为理解而教育为理解而对话——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特征解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06 (03) .

上一篇:试行)银川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下一篇:爱岗敬业演讲稿:用心铸造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