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共12篇)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篇1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威宁三小
张海萍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从小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促进其健康成长。
如今,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教育不再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习不只是对结论的记忆,学生不仅仅只需具备读写、计算能力。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高素质、高起点的,他们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
叶圣陶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通过语文学科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巧妙地融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等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语文教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单纯的语文知识的机械传输层面上,还应积极主动地探讨如何将法制教育知识穿插和糅合到课程的日常教学之中,通过法制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学科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双丰收、让他们从小就有法制观念,知道法律可以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同时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这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能喧 宾夺主,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注意简单化、牵强化的形式主义,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综上所述,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法制教育的主阵地,找准“渗透点”。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更是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既深刻挖掘德育内容,又巧妙设计渗透方法。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法制教育中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法制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即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法制教育必须既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法律意识形成的规律,只有充分利用教学的主阵地,同时找准渗透点,法制教育才能立竿见影。二.充分利用“渗透渠道”。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及其写作这一重要渠道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我们要善于结合实际,既深刻挖掘德育内容,又巧妙设计渗透方法。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处理好这个“统一”,是语文教师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依据作文自身特点,可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全面的法制教育,因此,应该把作文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渠道。
写日记也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有位教育专家说过:“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促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学生写日记是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同时,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自省,劝别人改过。作为语文教师,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现象,通过日记这个载体进行内心的真实表露,接受深刻的教育。同时,通过批阅,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把握“渗透时机”,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
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从而巧妙地渗透德育、法制教育。
教师应从教材出发,觅到渗透点后,才能引出源源流长的“活水”。显而易见,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 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四.把握“渗透度”,直透心田。
找准渗透点是为了解决从哪儿切入,从何处渗透的问题,把握渗透时机是为解决什么时间、怎么切入的问题。而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这种渗透如果“透”得不够,不彻底,则会效果不佳,功亏一篑;而“渗”得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法制课,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既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又能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适度而不过度。
法制教育教学中处理好渗透的“点”、“道”、“时”、“度”至关重要,找准“渗透点”是重点,抓住 “渗透渠道”是中心点,把握“渗透时机”是难点,掌握“渗透度”是关键。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适时、适度,点点滴滴、持之以恒地加以渗透,才能有机地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2013年12月28日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篇2
一、依纲据本,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环保教育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或多或少跟环境教育有些联系,如苏教版第八册就有四篇课文就是直接进行环境教育,它们是《走,我们去植树》、《特殊的葬礼》、《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走,我们去植树》是一首热情洋溢的诗,它呼吁少先队员去种树,用独特优美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植树造林的好处。而《特殊的葬礼》、《云雀的心愿》这两个文本描述了人类不注意保护环境的不良后果。《沙漠中的绿洲》则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了人类改造自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把沙漠变成了绿洲,使学生认识到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每一棵小草、每一朵小花。这类的课文有直接讲环保的,也有环保意识蕴涵其中,教师可适当挖掘其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如《秋天》、《燕子》等课文如春风化雨一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学生可以从中领略大自然的美,感受自然万物的丰富多彩,而教师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环保教育因素。
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接受环保教育
如果教师讲得较多,学生谈得少,填鸭似的把环保知识塞给学生,照本宣科,效果肯定会很差。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喜闻乐见。如在教学《特殊的葬礼》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通过多媒体播放塞特凯达斯瀑布不同时期的样子,从而直观地感受到瀑布“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从天而降”的壮观场面,然后展示今天的“枯竭、无奈、生命垂危、奄奄一息、消亡、失望”等即将消亡的悲哀,强烈的对比给学生以震撼。此时,教师无需多说学生已经深深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
三、课内外结合,让学生践行中增强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可以课内外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接受环境知识、环境道德的教育,深入思考,拓宽视野,蕴蓄情感,逐渐增强环境意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完《云雀的心愿》一课后要求学生特别是家在农村的学生回家调查一下当地乱砍滥伐的现象,并要求他们当宣传员,宣传植树的益处、破坏树林的恶果,宣传每砍一棵大树就要补栽数棵小树的代价。也可以让学生介绍家乡美丽的风景,让学生当导游,在教师的指导下介绍家乡变化的原因,让学生自由组合,可以介绍野生动、植物资源,可以介绍历史传说,可以介绍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信息各种种信息,并提出治理家乡环境、保护家乡环境资源方法策略。
又如“做贺卡”,可先按课文内容让学生们掌握做贺卡的知识。然后,讲传统的贺卡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而且大量的贺卡浪费了宝贵的木材资源,也给地球带来了生态负担。我们提倡一种新的时尚,不在新年期间大量寄送贺卡,而是用电子邮件或电话来传达自己的问候。还可介绍我国大学生组织的“减卡救树”活动,提倡把买贺卡的钱省下来种树。
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不仅注重对学生的口语训练,而且把环保行为和口语交际相结合,有利于知行统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精神、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环保习作,表现对环保的独特视角
在小学习作训练中,要启发学生时刻注意观察周围环境中发生的事情和出现的人与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另外,由于小学生普遍年龄较小,都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可以让他们用寓言的体裁进行作文写作的训练,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动物甚至植物的心理,以有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树立。
如:“近在咫尺”为主题的环保习作小练笔,我们班的李同学就以《秋游小憩园》写道:
开头: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几个同学游玩美丽的家乡公园———小憩园,吸引着我们的眼球,煽动着我们的心,调动着我们的脚步。于是我们带着一颗向往的心来到小憩园。
中间:我们来到了蘑菇亭,远看蘑菇亭,一大一小全都是灰色的,仿佛是妈妈带着女儿站在那儿歇脚。蘑菇亭的柱子上被不讲“公德”的人乱涂乱画,伤痕累累,因此伤心地流眼泪,整天在呜咽。我们走在小路上,小路是鹅卵石铺的,如果你的鞋底薄,走在上面舒服极了。突然,我发现了一棵有七八十岁高龄的松树,我用手大概量了一下,发现它有三个小孩那么高,两个小孩才能抱住。它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我们顺着小路来到了梧桐林,每当夏天,它是老人纳凉、打牌、谈家常的好去处,而现在却一片枯黄,但还有一点翠绿。我在想:明天是不是一片枯黄?
我们顺着小路来到了小河,小河里的水以前清澈见底,还不时有小鱼冒出来,而现在却被不讲公德的人乱扔垃圾,显得“血迹斑斑”。晚上灯开了,喷泉也“咕嘟咕嘟”地往冒,冒出来的水好像是小河在伤心。
我们从大路走到了假山,远看假山,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盆景。近看才知道原来是假山。假山铺满了泥土,一不注意,还以为是一个巨大的花瓶。
我们顺着大路来到了走廊,你如果在天空看走廊,它就像一个笑脸,在向你微笑。走廊上全都长满了树藤,有的枝干弯曲的都能当秋千玩了,可惜就是这么一个幽静的所在,我却闻到了一股大小便的异味。
结尾:我们的公园,本是美的所在,然而,我在这里却发现了许多的不“和谐”。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体会 未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170-01
素质教育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其实在学校中教授学生知识跟教会学生做人是同等重要的。教师在传授课堂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否则以后会在社会的竞争中被淘汰下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能让学生结合我国古人名人故事,更好的学习素质教育,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文学科独有的特点,能让学生、老师更好的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以人文精神为支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迅速成长,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起的作用很大,而在语文学习中渗透学习素质教育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以致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把素质教育渗透其中呢?
1 转变陈旧教育观念,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枯燥无味,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以学分来判定学生的好坏。而现代新型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能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会书本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做人,能使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要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解放思想,尊重教育规律,开拓创新,迎接挑战。素质教育就是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好扎实基础的教育,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摒弃以前的只传授知识为主,要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心理。
在教学中,我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交知心朋友,了解学生的困难,不以分数高低来衡量学生,对差的学生,很宽容。尽量发挥其各方面的优点,树立他们自信心,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改变以前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用自己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去培养求真求善求美的一代新人。
2 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加速培养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因此,在教学中,要恰当地、有目的、有计划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条腿都动起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3 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小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应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角的独幕剧,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建立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全面实行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发展他们对语文的积极情感,感受语文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感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
(1)要从心理上去了解学生、真心的去热爱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
(2)课堂上要营造一种活跃的气氛,要学生爱上语文教学。
(3)课堂中要注重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给每个学生表达的机会。
(4)语文中要增加阅读课,增强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学生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5)课外要经常组织写生,这样不紧能增进师生的感情,还能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任何事情都是自己主动去做,而不是老师命令去做。新一代的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在此过程中只是起着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在语文学习中,老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做好分组,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取长补短,吸收各自的长处。教师也做坐下来与学生认真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知心朋友,不止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者。老师要用心的去聆听学生的意见和见解,课后加以推敲。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清楚地知道,素质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柳斌同志说:“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书,最终目标是育人。
素质教育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其实在学校中教授学生知识跟教会学生做人是同等重要的。教师在传授课堂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否则以后会在社会的竞争中被淘汰下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清楚地知道: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客观上制约着我们的教学,而素质教育的根本决定了我们教学必选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因此我们必须真确处理语文教学和因材施教的关系,让学生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教学,关注学困生,想尽一切办法改变差生,发挥优等生的优势。不搞“一刀切”,否则,就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使一部分有特长的学生得不到发展,一部分差一些的学生不能迅速赶上来。2010年,我教的一个班,有66名学生。开始时,他们的语文成绩是两头尖的枣核形,即尖子学生和差一些的学生是少数,大部分是中等生。针对这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样的要求。我采取了“扬其所长,补其所短”的方法实施因材施教。经过两年半的学习,他们进步很大。原来基础好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智力更发展了;许多中等生进入了优秀学生的行列;差一些的也有很大进步,其中有两名淘气的孩子,进步很快,成绩十分突出。
作为实现基础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的语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只有齐心协力,坚持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大胆摸索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具备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良素质,通过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示艺术浅探[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7).
[2]饶蒸.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5).
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心得 篇4
木孔乡湾子小学 罗显德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的下一代学会做人。我们要把一个“自然人”通过学校的教育,变成为能适应社会,并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我们要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赋予孩子们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公民法律素质的高低,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的强弱,更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标尺。然而法制教育则是最直接教会学生“做人”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凭借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渗透,让学生从小就有法制观念,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适时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必须将语文教学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而要恰当地把握分寸,适时渗透,潜移默化。
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处理好渗透的“点”、“时”、“度”至关重要,挖掘“渗透点”是重点,把握“渗透时机”是难点,掌握“渗透度”是关键。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适时、适度,点点滴滴、持之以恒地加以渗透,才能有机地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呢?我认为只要在教学中能灵活地运用以下几点,渗透法制教育就不再是难题了。
一、挖掘“渗透点”。法制教育的渗透必须依据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更谈不上渗透了。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法制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即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点”。我们必须 用心学习、思考和研究学科渗透问题,用心学习、思考和研究对学生有益的如何“做人”的问题。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法制教育必须既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法律意识形成的规律,只有找准渗透点,法制教育才能直透心田。
二、把握“渗透时机”。教师从教材出发,挖掘出渗透点后,才能引出源源流长的“活水”。当然,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三、掌握“渗透度”。找准渗透点是为了解决从哪儿渗透从何处切入的问题,把握渗透时机是为解决什么时间、怎么切入的问题。而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这种渗透如果“透”得不够,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渗”得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法制课,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既不可偏颇一方,又能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适度而不过度。
小学语文学科如何渗透人文教育 篇5
小学语文学科如何渗透人文教育
费惠珍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最佳蓝本,现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一、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寻找人文渗透点
寻找文本的人文渗透点,不能光停留在“文本说了什么”的层面上,而是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了解“文本是怎么说的”,甚至更要让学生知道“文本为什么这样说”的更高境界,这正是文本的价值趋向所在。
1.以单元主题为切入点,让学生感悟单元中课文渗透的人文元素。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有一个主题。主题中有的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介绍祖国的文明古迹;有的让学生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有的通过一首诗歌描绘幸福的生活,让学生珍惜时光、热爱生活……以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安排了《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文章,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技术的描写,从多个侧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孩子们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总之,只要你认真去钻研教材,就不难发现教材中所潜在的人文因素,学习课文时就会有的放矢。
2.以主人公形象为契合点,让遥远的人物走进学生现实的生活。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人文因素”应该说并不难,但是对于一些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遥远的大道理,应该通过文本和生活的“链接”,提高人文渗透的有效性。
《祁黄羊》是四年级的一篇课文,要通过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事例,让学生感受他是一个一心为公、做事出以公心的人。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祁黄羊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深入文本,走近祁黄羊,在“读一品一思一晤一演”的过程中巧妙点拨,层层深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祁黄羊一心为国的崇高品质。学生在得到这样的感受时,教学的目标应该说已经达成,然而这样的人物也许孩子们只会在作业中或是考试时才会想起他,所以当孩子们说出人物特点和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时,我并没有马上“鸣金收兵”,随即又抛下两个问题。第一问: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上,有祁黄羊这样的人吗?孩子们先是一愣,继而思维打开了,列举了很多的例子。如忍着伤痛、顽强拼搏的体育健儿;支援西藏、关心藏胞的孔繁森;放弃休息、身先士卒的白衣战士叶欣。第二问: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一定要举荐他人,那么我们可以从祁黄羊身上学到什么呢?经过第一问的铺垫,这下小手如林了:选班干部时不能有私心,为了班级利益放弃自己的利益等。随后我还以“小祁黄羊”来肯定学生一些一心为集体服务、做事公正的行为,以此为突破口,将文本带人生活,让祁黄羊的崇高品质不仅仅成为学生试卷中的一个答案,而是真正将它内化为学生的一种思想意识、一种道德行为。
二、依据年龄特征因势利导,扩大人文渗透面
教材每一册无不是按照该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编排的,教师要把教材中的人文元素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紧密联系起来。下面以低年级段为例谈谈人文渗透的几个做法。
1.巧编故事,学会感恩。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巧编故事,化呆板为生动,是拼音教学渗透人文的常用方法。如在教学“g”这个声母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在森林里,住着一只小鸽子和妈妈,有一天,妈妈生病了,小鸽子为治好妈妈的病,飞呀飞,飞过高山,终于采集到各种各样的花,编成一个花环,衔在嘴里,拿回家熬成药给妈妈喝,妈妈的病终于好了。小鸽子看到妈妈的病好了,高兴得“g、g、g”地叫个不停。这个花环的样子就像我们今天要学的声母“g”,鸽子的“鸽”声母就是“g”。同时,小鸽子孝敬妈妈,我们也要用自己的行动,做力所能及的事孝敬父母。在这样充满温馨和爱的故事中,小朋友不仅掌握了“g”的音和形,也感受了小鸽子对妈妈真挚的爱,幼小的心灵经受了一次圣洁的爱的洗礼。
2.观察辨形,懂得谦让。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规律,结合美学原则渗透人文。如在一年级教材教学“林”这个字时,我故意把“林”字左面“木”字的右边一点写长,让学生与书上的“林”字比较,看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哪种写法好看。学生很快便发现书上的“林”字左面“木”字的右边是点,不是捺,并表示书上的写法好看。我接着问学生:“谁能告诉老师为何‘林’左面的‘木’末笔要改捺为点?”稍停片刻,有个学生回答:“因为这样写能使字美观。”我肯定学生的想法,并及时加以点拨:我们中国人向来有“互相谦让”的好传统。如果不做变化,各占一半,互不相让,挤在一起,则会影响字形的美观。字如此,做人更是这样。同学们之间交往时要注意团结友爱、互相谦让。最后请学生回忆还有哪些在字形上互相谦让的例子。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举出很多类似的字。学生通过这样的分析,不仅清晰地记住了这些字例有的变捺为点,有的`变横为提,还从中知道了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任何事都应服从集体利益。
三、优化教学明理提升,落实人文渗透点
1.妙用渗透方法,寻找人文渗透点。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学生的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教师要适时适度地“扶一把”“推一下”“送一程”,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品悟人生,幸福成长。 如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我引领学生对这只“井底之蛙”进行了再认识:“孩子们,人们都认为这一只青蛙见识短浅,甚至有点自以为是。他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指责,老师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接着带领学生体验,用纸卷成纸筒看天,这时看到的天有多大?联系课文、图画等进行引导,让学生谈个性感受。学生们不假思索地交流起来:“这只青蛙很有礼貌,见到陌生人就跟他们打招呼。”“青蛙说的是真话,他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一只诚实的青蛙。”“这一口枯井太深了,青蛙那么小,光凭他自己的力量,怎么跳得出去呢?”“这一只青蛙一生下来就呆在这一口枯井中,没人陪,很孤单。”……教师借机提升学生情感:“带着自己的体会,选择头饰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青蛙和小鸟的心情。”在人情人境的表演展示中,引领学生品出同情,品出关爱,品出浓浓的人文关怀。
2.课堂互动,生成人文渗透点。课堂互动是教师教学智慧与学生学习智慧的碰撞。课堂互动,能够生成人文渗透点,成为文本价值的拓展和提升的引子。作为语文教师,课堂上只有围绕文本的价值取向,做到有效互动,才可以及时生成,有效生成,这样文本的价值达成就不会太远了,达成人文目标渗透就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如教《集体力量大》时,我让学生做游戏:分三组进行比赛,每组四人。同样的桌子,第一组人高马大,朝四个方向用力;第二组身材粗壮,只有一个人朝目的地用力,其他三人不出力;第三组个矮人瘦,所有人朝同一个方向用力。愉快的游戏结束后,学生对个人力量小、集体力量大的道理体会特别深。我及时告诉他们:这些道理是你们自己悟出来的,真不简单!这样的引导点拨是一个把“道”滴入学生心田,让学生不知不觉悟出“理”的过程。
总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人文渗透是一个广阔的空间,只要细心发掘语文学科和人文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就可以对学生起到“紫丁馨香,沁心无痕”的教育作用。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篇6
太白镇太白小学:李军
少年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正在不断地成长,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法制教育如果不能及时跟上,那么可能就会造成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从而学生会发生的一些我们意想不到行为,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从小对他们进行法律意识培养和法律素质教育,有助于减少学生违法犯罪,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法制教育的渗透,既不能强加附合,更不能喧宾夺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适时、适度,点点滴滴地渗透法制知识,持之以恒,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一定会让法制教育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行。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教学内容与法制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意简化内容、不能牵强附会,教学中恰当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学生习作、课外拓展等方面进行渗透。
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利用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法律知识
利用阅读课文向学生渗透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充分挖掘课文中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从中受到法制教育。
如教学《生命的桥》这一课时,学生很容易被优美的文字、令人震撼的情节、斑羚超乎常人想象的智慧和团队精神所吸引。在充分赏析了学生感兴趣的这些内容之后,引领学生关注造成这场动物悲剧的“罪魁祸首”狩猎队也非常重要。这会让学生意识到这种捕杀斑羚的狩猎活动是一种违法行为。教师趁机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禁止猎杀野生动物的相关条例,让学生对此行为性质的认识更加清楚、深刻。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谴责他们的违法行为,控诉他们的累累罪行。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让学生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二、在口语交际中,让法制知识融入其中,明确法制认知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列举生活中的事情、报刊杂志上的故事、电视上的事件,让学生交流看法,讨论问题,得出结论。引导思考产生犯罪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而然地就把学生的思维转向了对规则的认知上来,使他们学会遵守法律、法规,一切行为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从而深化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强化对法律法规的认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意识。比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彩那天》的时候,我抓住事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库伯一点也不知道自己买的彩票中奖,因为库伯连自己的买彩票的的号码都不知道,作者的父亲究竟该不该把中奖的事情告诉他的同事库伯?为什么呢?”开始的时候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不应该,因为这样自己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财富。通过讨论、争辩之后,他家都认为:应该告诉库伯。因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许多学生也在思想的挣扎中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得到启发,同时也受到了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把法制教育渗入学生习作教学之中
习作是语文教学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个人对社会生活现象的感受, 在作文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例能激起学生积极思考。习作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调查,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关注生活,善于用法律标准来明辨是非。指导学生利用写日记这个途径渗透法制教育,揭露生活中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现象。习作时,让学生在日记中说真话和心里话,激励上进、劝人改过接受求真务实的教育。讲评时,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如:用《法律讲堂》《法治在线》等节目中的生动典型例子,既能贴近学生生活,又可以普及法律常识,还可从学生的生活中列举法制实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辨能力,以有利于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又如:四年级学生写的《邻居哥哥事件的启示》《从一件小事引发的思考》《热爱生命》等作文就融入了法制知识。更重要的是以这些案例能更加引起学生的思索,表达自己的思想。
四、在课外知识拓展中落实法制教育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外拓展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语文知识,而且学生在解答过程会出现很强的探索性。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法律的意识和能力。如在教学《去年的树》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对砍树人说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 “要不是你乱砍伐树木,小鸟也不会找不到它的好朋友,你不要再乱砍伐树木了。” “砍树人,你再乱砍伐树木,小鸟连家也找不到了。” “你再乱砍伐树木,就会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 “树木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应该爱护它、保护它。”
这样通过引申拓展,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了环境保护法方面的教育。通过这样的拓展思维练习题,什么情况下不应该怎样做,学生就有了遵纪守法意识。
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外知识拓展方面不可忽视,因为课堂上学习知识的时间是有限的,许多知识的获得要靠学生在课外阅读,课外实践,课外体验中获得,从现实生活中获得。我们要让学生在阅读、生活、实践中坚持用法制的视野看待和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问题和事件,理智对待。比如看到社会上的一些不合理现象,丑恶现象„„可以写建议书,发邮件,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等,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从而才能更好的引领学生学习和生活。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民族团结教育谈 篇7
一、准确把握教材, 充分发掘民族团结教育因素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因素, 教师应充分挖掘, 通过组织学生学习, 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1. 领略民族地区的优美风光
《巩乃斯的马》中新疆巩乃斯草原的广阔和夏日暴雨下的巩乃斯草原上最壮阔的马群奔跑场面;《草原》中新疆草原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奇丽风光;《雅鲁藏布大峡谷》中被人誉为“西藏江南”的神奇景观;《海市》中戈壁沙漠中特有的景象———旋风、海市、彩虹、丝路花雨等自然景观;《五彩池》里昆仑山上五彩池的美丽景色;《葡萄沟》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葡萄———“真是个好地方”;《泼水节》中西双版纳的旖旎风光……这些课文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民族地区优美风光的赞美之情, 激发了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壮丽河山、保护反对分裂的思想感情。
2. 了解民族的民俗民风
《草原》中的蒙古包、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和举杯敬酒、套马、摔跤、舞蹈等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泼水节》中写泼水节是云南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 让我们对泼水节有个全面的认识;《做客喀什》中描述“我”随爸爸到新疆度国庆节的情境, 其间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而后的“畅所欲言”要求学生课外去搜集更多的介绍少数民族节庆风俗的文章和同学们分享……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 让学生懂得“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习惯”, 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不能以大欺小, 以强欺弱, 要和平友好相处、团结一家亲。
3. 共爱大“家”———中华民族
《元宵节》中正月十五吃元宵有团圆甜蜜之寓意, 象征全家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象征全民族的大团结;《家》中“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祖国是我们的家”;《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元日》《老北京的春节》通过对春节的描绘, 表达了全民族欢庆佳节的美好祝愿和共同追求;《中国结》课文表面上写的是中国结, 实际上表达的是中华各族儿女对祖国深深地热爱;《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永远鼓舞着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特别是歌词《爱我中华》, 表现了各民族爱我中华的强烈凝聚力, 表达了人民团结一心、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歌曲中把五十六个民族比作“鲜花”和兄弟姐妹, 并表达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心声:“爱我中华”。朴实的语言、简洁的音调, 深刻地反映出我国各民族的亲密团结和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 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爱国热情。
4. 感受民族团结互助
《草原》记叙了作者和其他成员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的经过, 叙述了他们在草原上受到蒙族兄弟姐妹的热情接待, 勾画了“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感人情境, 表现了蒙汉两族之间紧密团结、亲如一家的思想感情;《做客喀什》描述“我”随爸爸到新疆度国庆节的情境, 其间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5. 感受国家的富民政策和领导人对少数民族的关心
《马背小学》介绍了牧民的幸福生活, 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如今, 哈萨克牧民学校是崭新的校舍和标准的课桌椅, 即使跑遍整个新疆, 再也找不到一所马背小学了, 马背小学已经成为历史, 这多亏了党的好政策, 是国家实施的“义教工程”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葡萄沟》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葡萄的情况, 说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而在新中国成立前, 葡萄沟的土地、水源为七户地主所霸占, 大多数果农饱受剥削, 难以为生。新中国成立后, 果农才得以翻身, 真正成为葡萄沟的主人。他们利用自然优势, 在国家的扶持下, 大力发展生产, 人民政府还派来了园艺科技人员进行研究、指导。《泼水节》中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境, 让这个节日名声大振。
6. 学习英雄人物献身民族独立的精神
《丝绸之路》中写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毕生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 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囚歌》中的叶挺、《可爱的祖国》中的方志敏、《飞夺泸定桥》中的英勇红军战士等,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追求民族独立、祖国解放, 抛头颅, 洒热血, 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珍惜如今的民族团结和谐局面和共创美好未来的坚强决心。
二、紧扣教学过程, 有机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1. 在导入新课时渗透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可以用课件或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民族地区优美风光的图片, 或是让学生介绍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习惯, 或是回顾学过的关于民族团结的课文内容, 或是讲讲民族团结的小故事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亲民爱民的故事等, 都能焕发起学生喜爱民族地区风光的思想感情, 增强热爱民族地区的美好情感。
2. 在理解内容和感悟体会情感中渗透
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情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 也是渗透民族团结教育的好时机。如在《草原》一文中, 蒙古族人民用“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盛情款待汉族客人, 热情“举杯敬酒”, 表演“套马、摔跤和舞蹈”等, 无不包含着深深的手足之情同胞之谊。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这部分的内容时就要渗透民族团结教育:“我们到了民族地区, 他们是这样热情欢迎、款待我们, 少数民族同胞到了我们这里, 我们也应该要热情接待, 盛情款待。汉族与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 我们要团结一家亲。”歌词《爱我中华》一文, 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把五十六个民族比作“鲜花”和兄弟姐妹, 更是表达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心声———爱我中华, 表现了各民族爱我中华的强烈凝聚力, 表达了人民团结一心, 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3. 在总结升华中渗透
理解课文内容后进行总结升华, 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如学完《泼水节》后, 教师有感而发:“周总理关心爱护傣族人民, 在百忙中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 这种亲民爱民的作风, 这种尊重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的做法, 这种与少数民族群众亲如一家的感情, 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寥寥几句, 极大地震动学生的心灵。学完了《草原》, 紧紧抓住“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诗句, 尽情抒发蒙汉两族之间紧密团结、亲如一家的思想感情, 使民族团结互助道理扎根于学生的幼小心灵。
4. 在拓展延伸中渗透
拓展部分可以延伸到课外, 可以是说一说民族团结故事的练习, 可以是写一写民族团结教育的心得体会, 也可以是收集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材料。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祖国在我心中”语文天地口语表达, 就可以组织学生选择最近发生的国家大事, 如成功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出舱行走、西部大开发等与全民族人民休戚相关的宏观大事, 体会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豪迈气概, 增强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再如学了五年级上册课文《马背小学》后可以再组织读读《永远的马背小学》, 感受党的“义教工程”政策给民族地区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完《葡萄沟》, 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查葡萄沟的历史, 通过新旧两个社会的对比, 体会到是共产党、是新中国, 才有葡萄沟今天的幸福生活, 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党, 热爱我们的祖国。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篇8
小学语文渗透法制教育近些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呈上升趋势,电视、网络的影响,人们的很多观念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追名逐利、急功近利、违法乱纪、追求刺激等思想也逐渐地渗染到了青少年学生。由于小学生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容易受到思想上的感染,很容易被一些不良风气的所误导,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把学生引上正道有不容推卸的责任,除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教育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教育与引导,一个学生的文化知识考试成绩再怎么优异,如果道德品质败坏,法律意识淡漠,终究都会成为社会的朽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成长比成绩更为重要,尤其是思想方面的成长比什么都要重要。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以及守法意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識是一个长期的、长效的过程,所以必须得从娃娃抓起,“百年树人”也是这个道理,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向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使其时时处处都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进而逐渐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法制观念,形成守法意识,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最佳场所。叶圣陶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现行语文教材中涉及法制教育的素材有很多,是渗透法制教育的最好的途径。语文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进行学科渗透,巧妙的融法制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法制观念,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是一种现实而有效的途径。凭借学科特点,让法制教育取得“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学在完成学校德育工作任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凭借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既注重情感的熏陶,又进行法制方面的引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渗透,让学生从小就有法制观念,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养成懂法守法的习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必须将语文教学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结合,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语文教材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
在综合实践中模拟,利用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色。这些活动就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有关行为规范和法律知识方面的题材让学生交流讨论,学生必然在学习中相互促进,增长这方面意识。因此,开展综合性学习自然也为学生创设法制氛围的绝佳途径。教学中,我们积极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从而巧妙地渗透品德教育、法制教育。
在作文课上,多利用这方面题目让学生写作,哪怕是小学生的三言两语的感概,至少也能体现出他们对法制的认识,对行为规范的了解,初步懂得怎样辨别是非,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在写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反思、讨论。加强这方面的作文题目的写作更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内容要求学生关注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在写作中,我还可以利用写日记来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学生在写日记时说的是真话和心理话,这便起到了使人归真的作用。同时,写日记学生往往能规劝自己上进、自省,劝别人改过。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不讲文明、不规范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现象,通过日记这个载体进行内心的真实表露,接受深刻的教育。同时,教师通过批阅,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性的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口语交际中讨论,确定法制认知,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口语交际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考,从事物的表象深入认识到事物的实质,会在自己的心理形成一种强烈的认知。经常引用生活中的、报刊上的、电视上的那些违法犯罪的事件,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发表他们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些最能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和交流的热情。在学生激烈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的同时,教师只需要再往深处引导一下,思考产生犯罪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而然的就把学生的思维转向了对规则的认知上来,使他们学会遵守法律、法规,一切行为以法律法规为准则,从而深化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强化对法律法规的认知。
加强小学生法制教育,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选择教学中渗透点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对课文的教学中,每一册课本里有关道德行为与法制观念的篇目也不少,只要我们老师善于挖掘,灵活切入渗透点,不只是一篇课文,哪怕是一个词语,只要老师有心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也是很好掌控利用的。只要我们从教育学生的角度出发,生活中的能够渗透法制教育的事例也不少。
总之,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只是体现在备课本上面让领导检查,我们要结合课堂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让我们一起努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法制观念和明辨是非能力,使他们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关于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相关文件.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篇9
平塘县油岜小学教师
杨正国
江泽民同志曾经这样说:“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 可见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多么的重要啊。
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在不断地成长.法制教育如果不能及时跟上,那么可能就会造成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从而学生会发生的一些我们意想不到行为。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我觉得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凭借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一、把法制教育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小学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工作任务方面有着许多优先条件。因此,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既注重知识技能训练,又进行法制知识渗透。让学生在无声无息的环境中受到法制熏陶,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养成知法守法的良好习惯。比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彩那天》的时候,我抓住事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库伯一点也不知道自己买的彩票中奖,因为库伯连自己的买彩票的的号码都不知道,作者的父亲究竟该不该把中奖的事情告诉他的同事库伯?为什么呢?”开始的时候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不应该,因为这样自己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财富。通过讨论、争辩之后,他家都认为:应该 告诉库伯。因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许多学生也在思想的挣扎中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得到启发,同时也受到了品德教育,法制教育。
二、把法制教育渗入学生作文教学之中
习作是语文教学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个人对社会生活现象的感受, 在作文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例能激起学生积极思考。譬如:用《法律讲堂》《法治在线》等节目中的生动典型例子,既能贴近学生生活,又可以普及法律常识, 还可从学生的生活中列举法制实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辨能力,以有利于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比如四(2)班学生写的《邻居哥哥事件的启示》《从一件小事引发的思考》《热爱生命》等作文就融入了法制知识。更重要的是以这些案例能更加引起学生的思索,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让法制知识融入口语交际之中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口语交际活动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经常列举生活中的事情、报刊杂志上的故事、电视上的事件,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发表他们自己的见解,交流看法,讨论问题,得出结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意识。
四、在课外知识拓展中落实法制教育
学生在课外知识拓展方面不可忽视,因为课堂上学习知识的时间是有限的,许多知识的获得要靠学生在课外阅读,课外实践,课外体验中获得,从现实生活中获得。我们要让学生在阅读、生活、实践中坚持用法制的视野看待和处理学习和生活 中问题和事件,理智对待。比如看到社会上的一些不合理现象,丑恶现象……可以写建议书,发邮件,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等,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从而才能更好的引领学生学习和生活。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篇10
语文教材是学生的精神与态度形成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促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启发学生对生命、社会进行深入地思索。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在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传统目标加以关注的同时,应该真正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突出位置。例如人教版五年级《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中,教师应该在讲授课文前,让学生自主阅读古今中外关于祖国、民族的文章,通过多种方式了解伟人和名人的爱国故事,体会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树立对中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树立为国家繁荣与民族振兴奋斗的远大志向。课堂上学生再阅读这篇《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时,情感与价值取向都自然勃发,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素质教育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我国的审美教育与西方比相对落后。美育能促进人的感性思维活跃,使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更加活跃。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捕捉教材中蕴含的情感,能通过调动教材中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重教学双边活动中的学生的审美体验。首先要培养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即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会欣赏语文学科的语言艺术,从语言文字的描述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山川秀美、社会和谐之美、人类心灵与创造之美,等等。其次要培养学生深层次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用灵魂去感受美、接受美、创造美,即能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去概括和分析教材中表达的意境和思想,能自己书写和表达美好的事物,进行文学创作,用自己的行为在生活中诠释和实现美的价值。例如人教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中,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美的行为?
3、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小学语文教材还呈现了多姿多彩的人格教育素材,为我们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搭建了平台。例如小学五年级《钓鱼的启示》《落花生》等文章,教师应该在语文训练和讲授各环节中,进行良好人格的潜移默化教育,让学生在心灵的震撼和启迪中,学会更好地做人、做事,能更加诚实、进取,主动学习高尚的精神和思想,成为有独立和健全人格的新一代人才。
4、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
语文教材以其丰富、广博的题材,成为人性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最重要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能改变传统的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能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好、兴趣、性格等,能辩证分析学生的个性,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自己。例如有的学生爱好写作,有的学生善于朗诵,有的学生阅读广泛,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有利于在备课时做合理安排。教师应该多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和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锻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个性化的教育目标。
二、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人文精神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①感悟教材单元渗透的人文元素。小学语文教学以组为主题,收录了相关文章,对学生进行抒情、写景、叙事等描写。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五组安排了《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四篇文章,以“热爱生命”为主题,探讨了生命的美好、坚韧、尊严、意义、价值,让学生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更加热爱和珍惜生命,懂得对社会与他人的付出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在这一组的《语文园地》中,教材安排了对生命的感悟与非典中的感人故事,对小学生的生命体验进行升华,增强小学生对生命与人生价值的正确认识。教师必须善于挖掘和利用教材中蕴含的一切人文因素,才能在教学中体现文化的厚度。
②感悟教材人物体现的人文精神。对小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不能靠讲大道理,应该利用教材中的人物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进行人文精神体验。《慈母情深》是四年级语文课文,“母亲”为作者买书的形象塑造,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作者为母亲买罐头的细节,体现了儿子对母亲的理解和心疼,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了慈母的情深与儿子的懂事。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细节的分析,引领学生从母亲的外貌、动作、神态等进行品读,联系父亲已经过世的背景,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教师应该进一步对学生展开启发:你的母亲是如何为你的成长付出的?学生会将自己母亲日常的关爱与母子之间的爱心故事回忆起来,进行母爱的体会和表达,从而实现了情感教育的升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你将如何做,才能回报母亲的一片深情呢?学生会展开思考与探讨,进行心灵的对话与自我拷问,从而达到了人文教育的目的,使语文课堂充满了人性美与人文情怀。
2、打造人文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
儿童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更善于在形象、直观的场景中进行情感的抒发与思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学习新课改理念,进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充分利用情境化教学,打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将学生带到与教材适合的特定情境中去,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与体验,进行人文精神的自然渗透。情境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设:音乐渲染、表演、语言描述情境、多媒体影片、游戏,等等。例如诗歌都可以用音乐作为背景,《开国大典》《长征》《老人与海》等可以用电影创设情境。教师要注意让教学手段围绕教学的人文目标实现有效互动,避免为了热闹而活动,应注重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三、在回归生活中体现人文关怀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篇11
一、在情景欣赏中渗透
小学教材中涉及自然风光的文章颇多,其中有的描写奇山大川的壮丽,有的描写日月星辰的神奇,有的展示田园村寨的玲珑,有的描绘奇花异草的秀丽。阅读此类文章,可以图片展示画面,以影视活化画面,以想象构筑画面,引导学生进人情境,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观,感受其诱人的魅力。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如:《草原》第一节这样引导:①借助生活,想象画面。揭题时,以“同学们草原是很美的,如果你已到了草原,会看到什么画面呢?”引导学生借助影视及课外书对草原的记忆表象,想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感受草原“绿、大、美”的特点。⑦借助挂图,描述画面。出示“草原图”,让学生运用“按其顺序,抓住重点,把握特点的方法观察并描述,以深切感受草原的美。”③借助想象创造画面。以“我来到了千里草原上”为题,引导想象描述自己在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想,以创造画面叙谈感受。这样引导就能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切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神奇以激发学生对草原的赞美和热爱。
二、在词语品析中渗透
很多课文以简活准确的语言,具体生动地对景物进行了描述,简述了自然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自然景物与人物类生活的关系。这为我们提供了环保教育与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个个结合点。教学中我们可捕捉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析,从而在理解语言内容领悟语言技巧的同时让学生理解环境与环境、人类与环境的联系。以使其受到环保教育。如《草原》有这样一段:“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对此,可以这样引导品味重点词句:①填一填,理解关系。引导填空。所以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是因为();所以那里的天空明朗,是因为();所以那里空气清新是,因为();所以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是因为()。②凄一读,领悟情绪。抓住上述关联句引导谈关系,悟事理以明白“天空可爱”——“天空明朗”——“空气清新”——“一碧千里”之间。“一碧千里”——“并不茫茫”之间的关系,理解遍地绿草对草原美景的决定作用。这就将语言理解、思维训练、环保教育有机地融在一起。
三、在情理探究中渗透
小学语文中有不少写景文章,蕴含着环境保护与人类生活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保护环境就是人类的自我保护,破坏环境就是人类的自我惩罚”的道理。可在理解语言内容的同时引导探究环境与人类生活间的关系,进行情理的探究,使学生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如阅读《蛇与庄稼》一文。可在内容的梳理中理清下列关系:①发洪水——淹死蛇——老鼠成灾——庄稼欠收;②放蛇于庄稼地——老鼠减少——庄稼丰收;⑤养猫——蜜蜂——苜蓿;④吐痰一污染——生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进行句式训练。这样就在语言内容的理解语言关系的探究中教学生懂得了保护蛇就是保护庄稼,养猫就能促进苜蓿的长生,防吐痰就能促进人类健康,其环保教育得到了有机渗透。
四、在任务评价中渗透
有些语文直接写出了人们在环境世界中的所作所为,他们有的是环保的卫士,有的是环境的危害。在阅读中可以引导评价人物,激浊扬善,有机渗透环保教育。如《鸟的天堂》中有这样几句可以设问:(1)农民为何这样做?你觉得这样做怎么样?以引导理解农民对鸟的爱;(2)句中的两个‘鸟的天堂’各是什么意思?你是如何理解的?以引导理解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鸟的乐园。之所以这里是鸟的乐园,是因为:第一,榕树又高又大,枝繁叶茂是鸟的天堂;第二,农民心地善良。爱鸟护鸟是鸟的朋友;第三,鸟儿各色各样,又多又欢是鸟的乐园。课文最后一句表达对椿树的赞美,对农民的赞扬,对鸟儿的赞叹。
五、在相机提示中渗进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初探 篇12
一、充分利用课堂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是一种隐性的德育灌输, 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 须以课文为主要工具。教材中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需要用心灵去同作者对话, 同学生对话, 真正地将德育渗透到课堂的环节之中, 做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1、用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
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比其他学科的特殊优势就在于其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这些作品中的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品德情操等, 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熏陶作用。它是直观、形象、整体的, 对学生影响深远。学生学习了这些课文, 一方面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 得到情绪体验。这样的课堂, 语文教学与道德渗透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 有所感悟, 感情得到升华。而思想感情的升华, 又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 实现了语文能力与思想感情的共同提高, 避免了人为地割裂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在盎然的兴趣中得到了道德与美的陶冶。
2、用伟大的人物形象影响学生。
以人物形象的人格美、品质美, 震撼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如:《詹天佑》这篇课文第三段写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中国工程师詹天佑不怕帝国主义国家的嘲笑, 敢于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 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 不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吗?在引导学生读第三段时, 结合具体内容,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导读第四自然段“勘测线路”时, 引导学生学习詹天佑对工作严肃认真、遇到困难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在导读五、六自然段“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时, 引导学生领悟詹天佑高超的智慧、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创举, 进一步感受支配詹天佑行为的强大动力就是对祖国由衷的热爱。最后学习完课文, 组织学生再一次整体感悟课文, 引导学生谈谈从詹天佑身上学到了什么, 这样一来, 学生的积极性可高了, 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堂收到很好的效果。
3、联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
《挑山工》一课, 其中写到一个片段:作者问挑山工为什么会常常跑在他们的前面?又没有什么近道?挑山工说:“我们哪里有近道, 还不是和你们走的一条道?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 是走得快, 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 玩玩闹闹, 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 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 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 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实际, 谈谈自己的体会, 和挑山工加以比较, 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是不是不能知难而进, 迎着困难而上, 和挑山工相比, 这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进取精神, 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语文教材中那一篇篇文字精美的文章及一个个鲜明感人的形象, 一颗颗纯洁美好的心灵, 都是学生的指路明灯。教学中我们不但要用道德知识去武装学生的头脑, 还要引导他们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并使之成为良好的习惯。
4、创设情境进行德育熏陶。
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创设出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 激起学生的情绪, 使学生在愉悦中受到教育。写景的文章, 可以配以挂图或利用现代媒体来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 先看图或欣赏录像片段, 然后让学生描述其景色。如:《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可剪切一段拍摄海底世界的录像, 在了解海底世界前放给学生看, 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认识到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不仅使学生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 而且还激发了学生探索海洋的秘密, 开发海洋宝库的兴趣。
二、利用语文课外活动课渗透德育教育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行为富有模仿性。故课外活动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 以培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如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辩论会等。这些活动形式生动活泼, 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教育, 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平时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学生非常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 但多半是欣赏其有趣、好玩。而不注重观察活动过程, 这时老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的去观察, 发现事物的特点, 就能写出感人的文章来, 在写作的过程中同样渗透着德育教育。
语文课德育渗透的最佳境界, 是“不说一字, 尽得风流”。这“不说”, 其实就是情境的熏陶。而语文活动课就在这样的一种和谐的氛围中, 使学生受教育, 这是最佳的德育渗透。
三、教师用言传身教感化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教师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 启发学生。教师走进教室, 发现地上有纸屑, 或者拖把倒在地上, 或者黑板擦得很不干净, 你会怎么做?是将学生责骂一通, 还是给学生讲道理, 抑或是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树立榜样?那时教师就不会忘记当自己弯腰捡起纸屑时学生惭愧的表情, 不会忘记当教师慢慢把黑板重新擦净时下面的鸦雀无声。教师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该怎么做, 用行动将德育的种子播洒到他们的心田。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 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品德教育, 在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就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成为学生的镜子。
语文教学中, 就是要这样将德育渗透到教学过程的角角落落, 力争在与学生的交流和对话中自然地完成德育。德育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风雨兼程、同舟共济, 就可以使德育之花在语文课堂上自然盛开, 处处绽放。
摘要:本文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净化学生的心灵, 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培养其良好的品德修养, 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08-31
小学语文渗透美育教育05-30
小学语文渗透法治教育11-13
谈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10-24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论文08-02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论文08-09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07-05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11-16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