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渗透着美育

2024-10-15

语文教学中渗透着美育(共12篇)

语文教学中渗透着美育 篇1

美育, 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通过美育, 可使人具有美的理想、情操、品格和素养, 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 发挥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然而, 一直以来, 人们只看到语文课智育和德育的位置, 对美育相对忽视。其实, 语文在美育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科特点, 科学地实施美育呢?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 下面谈一下自己的实践做法。

一、培养学生感悟美的能力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悟开始的, 审美当然也须从感悟开始, 通过感悟形成表象, 入境见形, 从而激起美感, 产生美的愉悦。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从文字入手, 透过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进行深层理解。如, 教朱自清的《春》, 首先我创设一种情境: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感受一下老师描述的和录音机里播放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 (语言描绘) 花红柳绿, 芳草萋萋, 小溪哗啦啦, 阳光暖洋洋, 万物吐蕊, 微风轻送……? (同时播放录制的鸟鸣声、蜜蜂飞舞的嗡嗡声等) (同学们齐声回答:春季) 感觉怎样? (美极了) 。那么, 现在我们来看课文是怎样把春天这种美景更形象地表现出来的。请同学们朗读全文, 并展开想象, 在脑海里将课文的文字形成影像, 用心去感悟课文带来的美的享受。正是由于创设情境, 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而使其产生了兴奋情绪, 老师捕捉住这一学习状态从而培养了其感悟美、发现美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审美鉴赏力是比感悟力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 既包括对审美对象性质的深刻理解, 又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美丑识别。语文课文都带有作者的审美情感倾向, 表达着作者的审美理想。在教学中, 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一些分析、鉴赏美的常识, 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可起到积极作用。

如初中语文教材中展示了《周总理, 你在哪里》的怀念之情;《我的老师》的师生情;《一面》的战友情;《过零丁洋》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救国之情;《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白毛女》中表达了作者对黄世仁的虚伪、凶狠、贪财好色、骄奢淫逸的丑恶灵魂的厌恶之情等等。因此在教学中, 我们应把教材中表达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 使其受到熏陶感染, 从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审美教育不仅仅限于感悟和鉴赏, 还必须创造。因此, 语文教学还要在说写训练中让学生通过语言和文字去创造美。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是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情感和兴趣, 这是审美创造的源泉和内动力。

让学生在口语训练中能表达美的神韵和思想, 获得美的熏陶和感受, 也是一种美的创造。在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中, 注意根据新教材要求, 让学生以审美的心理来对待口语训练。如我在“我有一个梦想”口语训练活动中, 给学生提出要求:一、语言美, 即用语要文明得体;二、仪态美, 即发言态度要自然;三、思辨美, 即内容的思想性和审美性。经过精心准备, 不少学生演讲时, 观点鲜明, 条理清晰, 幽默诙谐, 仪态自然, 整个课堂充满了“美”的气氛。“美”在口语教学和学生兴意盎然的发言中得到了渗透。

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教师应在作文指导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审美指导, 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写作中, 在抓好学生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的基础上, 结合课内写作训练, 向课外延广延深。如我在教完《岳阳楼记》后, 指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家乡继光湖之美:湖面宛如明镜一般, 清晰地映出蓝的天, 白的云, 红的花, 绿的树;数叶白帆, 在这水天一色、金光闪闪的湖面上, 就像几片雪白的羽毛似的, 轻悠悠地漂动着;一抹晚霞映红了整个湖面, 帆舟点点, 波光粼粼, 既有“渔歌唱晚”之情, 又有“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之韵。继而让学生模仿《岳阳楼记》由远及近, 由景及情等手法。这样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模仿范文, 从简单到复杂, 从单项观察到整体效法, 从刻板到创造, 从续写到扩写再到改写, 从意蕴到逻辑, 加强整个过程的辅导, 逐步引导学生走上创作之路, 迈入自由创作美的境界。

实践证明, 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美的教育, 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 既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 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增强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摘要: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阵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美的资源, 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语文本身就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仓库, 通过学习语文接受美的熏陶, 培养学生真、善、美统一的健康人格。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美育,初探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中发[1993]3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2月13日印发.

[2]王岗峰.美育与美学.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9.

语文教学中渗透着美育 篇2

【摘 要】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美育素材,选择适当的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形象有回味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美,在语言教学中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特征,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美、创造美。把握语文美育的实施途径,做到以语文教学为手段,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以美育教育为方式,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审美教学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不再单纯是智育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美育渗透于阅读教学中是贯彻新课改精神的良好途径。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的情趣。”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应当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也认为,审美需要是人生的高层要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会学生审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加强美育工作,让学生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情操,是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美育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文化艺术的鉴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更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得到健康成长的教育。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呢?

一、品味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美

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语言和文字源自生活,反映着生活,语文教学即生活教育,它在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同时,也在引导学生审美和向善。所以,一位好的语文教师,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有逻辑性,富有吸引力。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语言分析中体味美

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只是学生与课本的关系,其中间有教师的参与,而且教师起着某种主导作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做到讲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语言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也是人们欣赏美,创造美的基础。美育离不开语言,也离不开语文。我们通常说的“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汉语美的认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从中有序的提高其审美能力。教师还应寓语文教学于美的欣赏当中,将学生带入艺术的境界,娱乐其耳目,激动其心灵,一词一句能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情趣。通过适当的文学性语言渲染课堂的整体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良好的语言环境的熏陶,投身于美的文学氛围中。语文是语言的艺术,它是借助于生动、优美、凝练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文学语言有别于生活语言和理论语言,只有深刻体会,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驾驭语言的技能。如果不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真正内涵,便不能真正把握作品的艺术精髓,更不可能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就谈不上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了。

比如教材中往往涉及到许多题材不一的篇章。如情调高雅的散文,刻画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的小说,短小精悍的诗歌,严谨论证某观点的议论文等。在分析讲解每一篇课文的同时,教师则需要把自己的教学情感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这种语言要求精炼、简洁、生动。教材的精髓与精炼、优美的语言的完美统一,才能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兴趣,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文学有进一步的了解。杨朔的《荔枝蜜》中有这样一句话,“梦见了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单从表象上看,“仅仅是作者做了个梦而已”,殊不知,如果深层的揣摩语言,前后关联,学生就会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在脑海里浮现“梦境”。然后进一步的理解到对蜜蜂的热爱,作者卒章显志,赞颂劳动人们的情感也就明白无疑了。自然的培养了学生语言鉴赏和审美能力。

(二)在作品朗读中品读美

语言文字是思想和情感的载体,鲁迅先生说过“音美以感耳”。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要从朗读开始,朗读作为有声语言艺术,能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叶圣陶先生说:“美文需要读。”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多方面立体化感知教材的美,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觉。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

感,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愉悦的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强烈的思想教育,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精神世界,美化了心灵,指导了言行。朱自清写的散文《春》一文中“春风图”的描写,写出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又是通过触觉、视觉、听觉表现出来的,这是一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朗读是对学生在停顿、速度、节奏、语调上加以指导,让读者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仿佛感受到春风的柔和,闻到春风的芳香,看到一幅美丽的“春风图”。因此,朗读是激发学生美的情感,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对课文的朗读。朗读要掌握语调、重音、停顿、速度,充分传达作品所蕴涵的情感。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必须带着学生设身处地的进入到文章中去,细细品读语言文字的奥秘,“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脍炙人口的宋词,应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的美好祝愿,这种感觉是愉悦的。但词中为何流露出惆怅的、无奈的情绪?接着向学生介绍苏轼在这一时期的经历——他因朝廷内部纷争被贬到密州任太守。此年中秋,他想到自己落得如此结局,又不能与亲人相见;想到朝廷的气氛令人不寒而栗,令他不想再回到那个伤心之地。故不免对月感伤。然后再请学生反复朗读词的上阕,读出词中淡淡的惆怅和忧郁。接下来在进行引导,令学生感悟到诗人的心态„„渴望手足相逢的愿望既然不能成为现实,何不将这美好的祝愿遍洒人间?继而再组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整首词,并熟读成诵,从而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诗人的心境,体会他的旷达胸怀。

又如,在朗读《白杨礼赞》时,在把握全篇高亢豪迈的基调的同时,还要揣摩作者情感化的波澜。文章在议论白杨树不是“好女子”,却是“伟丈夫”时,朗读的语调应由沉稳低缓转为昂扬刚劲。之后的四个“难道”,以排比的句式,反诘的语气,层层深入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朗读的语气应由较为缓和开始逐渐加强,形成一种盘旋上升的气势。朗读过程中这些细微处的情感的把握,语调的处理,教师都应适时的加以点拨。如果不对朗读加以指导,任其漫读,学生就难以准确地把握作者寄寓的深意和凝聚着的巨大情感魅力,审美也就无从谈起。

二、挖掘作品中美的因素

(一)立足教材内容挖掘美的因素

我们应该选择能够作为审美体裁的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语文课堂上的审美教育,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明确新编语文大纲对培养学生品质情趣及审美教育能力的要求,以此为标准来推行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美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具有高雅情趣和高尚情操的新时代的合格人才,实现语文教学和育人的目标。

空洞的讲解不如现身说法,强行灌输的知识哪比得水到渠成的自然。同时美文教会学生欣赏美,从而引导学生爱惜美,美趣指领学生变得高雅,至理让学生更加聪明。由此,我们应选择美的素材,对学生更好地进行美的教育。如在诗歌中,有《诗经》的反压迫追求自由,有《离骚》的忧国家爱人民;在散文里,有《白杨礼赞》对民族脊梁的讴歌;在戏剧中,有

莎士比亚对友谊和爱情的称赞„„这些材料都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题材。总之,我们要从教材内容中挖掘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生活在美育中,从而自然而然地学习审美和创美。

(二)分析作品,增强美的鉴赏能力

审美的初期阶段是审美感知。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时候,被作品中的美所感染,并不需要通过理性认识和逻辑思维的反复作用,而仅仅是一种直觉在刹那间就让我们感觉到了美。但是,审美活动若仅仅停留在感知阶段,那么审美体验也将是浮光掠影,稍纵即逝。因此,直觉性审美之后,还需要向理智境界提升,在审美对象的分辨和评价过程中,深层次的感悟文学作品的意趣和悠悠情韵。鉴赏美要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和分析,进一步领会作品所蕴涵的意义,是在发现美的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防止学生的审美活动浮于表面。高原上昂然挺立的白杨美在哪里?同是岳阳楼,同为洞庭水,为何阴晴两景会使“迁客骚人”产生忧、喜两种览物之情?搏风击浪的海燕美具有怎样的象征意蕴„„应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发觉其深层意味和文章主旨,对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从而把握审美对象的真谛和本质。

这个层面上的审美活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和宏观观照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品评。让学生学会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从审美的高度鉴赏各类文体,应根据文体特征来把握,具体有以下几个审美角度:

首先,体会写人的文章中人物的人格美。

初中语文课本中,为我们展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或乐于助人、或勤劳、或机智、或勇敢„„如机智善辩的晏子,巾帼不让须眉的木兰,善良厚道的老瓦匠等。要引导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领悟道德的意蕴,使学生深深的感悟到文中人物所具有的人格美,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力量,受到美的震撼。

其次,体会散文、诗歌的音乐美、形象美和意境美。

散文诗歌以其所具有的节奏、音韵与深刻的形象与意境打动着人们,带给人们强烈的审美体验。就散文而言,写景类散文的境界美值得我们关注与感悟。这类散文的美往往是意境优美诗情浓郁。如老舍的《五月的青岛》,意境优美、壮阔,所写的景物均为鸟瞰式的大视野镜头。写花,便是百花怒放;写绿,便是“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鱼帆的外边去”。写景状物铺张扬厉,形神兼备,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所以教学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将写景的文字内化为想象中的壮丽景象,与作者同享那诗意般的境界所给予的壮阔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体会说理类文章中蕴涵的深刻的哲理之美。

许多说理类文章具有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理趣”之美,在思辩的过程中闪烁着人文精神和智慧之光,能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充实自己的经验,使他们的思想、情感、意志朝更深刻的方向发展。因此,鉴赏这类文章,重在品评其中的美。

鉴赏美的阶段是由感性认识进入理性认识的阶段,是审美教育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领略朝晖夕阴、风霜高洁、春燕飞舞、万花怒放等风格迥异的美,并赏析语言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激发情感,培养审美感情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确,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能力。人的审美,总是与自己的审美情境、审美情趣、审美经验有关。同样的自然的景物,由于各自所处环境不同产生的美感也不同。年轻人与老年人同在湖边欣赏山水的美,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人的心情舒畅和沉郁痛苦,对自然景物的情感也迥然有异。在审美过程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他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和想象。从而得到审美体验,使得作品的意蕴融于胸中。寓抽象于形象中,寓理性于感情中,唤起想象,学生才能拥有广阔的天地,才能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建造意象,教师必须饱含着感情,把文中的精华艺术展现出来,让学生自觉的汲取精神养料,受到美的感染。如鲁迅的《故乡》里有这样一句话:“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些成为人们生活中座右铭的语言,原因在于它寓抽象于形象中,寓理性于感情中。所以,教师应重视情感的引导,善于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识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从而过渡到对认知对象的审美体验上。

如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文字很优美、浅近、动人。作者仅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在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们像老舍说的那样“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会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呢”?即使是没有见过雪的南方人,这时眼前也仿佛出现了一片白茫茫的大地,手中仿佛触摸到了那冰凉的雪花,让学生随着文章提供的意象展开联想,具体地感知情境。这样的情感诱导,易于将学生带入文体创设的意境之中,较自然地获得审美感受,同时也培养了审美感情。

三、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美(一)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大自然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文章的自然美主要表现在对自然风光的描述上,它不同于工艺美,也不同于音乐美,而是各种美的综合。并且不同季节,不同地点,展示出不同的风姿。对于这样的篇章和段落要反复诵读,让学生感知体会自然美的形象。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教学时可以首先让学生纵观全篇,总体把握作者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

绘图的“特写”,从直观上欣赏到绚丽多彩的春天,从感情上领略到春天生机勃勃,催人向上的活力。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绿”字,把春风写活了,且透过这一个字,仿佛看到了绿草如席的江南美景,抒发了赞美之情。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那些优美片段背诵下来,加深对自然美的理解。这样可以使他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性情,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

(二)体会作品中的社会美

社会美又称社会生活美(现实美),它包含两种基本方式:扬美和抑丑,即对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的歌颂、扶持和对假、丑、恶的揭露和抨击。语文教学中,社会美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对于那些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鉴别和评价文学作品的典型形象,正确把握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的美学意义。例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分析这样的人物艺术形象时,如果只停留在笑声之余对他遭遇的惋惜与同情,那就太肤浅了,没有充分发挥这篇小说所应有的悲剧的审美作用。所以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探讨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真正原因,这样使学生不但在感性上,而且在理性上认识到封建教育的毒害,并进而痛恨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教会学生什么是真善美和假丑恶。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文具体内容出发,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美的事件和美的素材来陶冶学生情感。例如《岳阳楼记》中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可以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我与地坛》中所体现出来的母子情深,可以培养学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社会亲情美。

(三)欣赏作品中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最高形式的美。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美,是上述自然美与社会美在作品中的“立体化”反映。具体表现在作品中有血有肉,完整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情景交融、绘声绘色的意境创设,完整有序、主题明确的结构安排,个性鲜明、准确精妙的语言运用等等多个方面。语文教学内容中的艺术美,可以使学生在熏陶中有序提高对美的鉴赏、分析、判断、思维等综合能力,在“润物细无声”中表达美育的效果。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美主要通过语言上的遣词造句和结构上的匠心独运来表现。并通过这些,再现美术、音乐、戏剧式的美。如《天上的街市》诗中的第一节,“远远”二字写出了诗人与街灯之间的距离,用词准确,具有音律美。在欣赏作品时,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体会艺术美。四、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美、创造美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除了激发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在品评、借鉴中按各自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作文就是这一能力的最好表现。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的需要,择词选句,借景抒情,真实、生动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创造新的图景、新的形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都会感觉到学生的生活积累少,而且平时不善于观察和思考,对生活没有审视的能力,思考的角度不够深广,不能发掘出生活中的真善美来,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显得肤浅而又程式化,感觉是千篇一律,没有创意。因此,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掘美的事物、美的对象,从而受到直观熏陶感染。教师同时强调,观察决不能单纯停留在形式上,它还应是一种能力,还须融进作者自我内心体验,是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它带着鲜明的审美特征。

在具体的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引导学生获取具有审美的生活素材,为语文美的创造作准备。

应该让学生明白,写作就是发现生活,丰富心灵,就是从当下的生活中去认识世界,认识青春和生命,去获取生存的智慧。叶圣陶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流,泉涌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要从平凡生活中发掘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素材。

2、具体指导学生进行美的创造。

为引发学生创造美的动机,教师命题和审题必须十分切合学生的生活感受,把学生写作文的被动心态转变为渴望自我表现的创造性冲动。另外,在主题、结构方面不要有硬性规定,而要给予学生创造的自由天地。

3、在评价创造成果时,要坚持审美的标准,重视作文在和谐性、感染力等方面的得失成败,尊重和保护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创造个性。如有些学生喜欢写一些童话类的作文,有时会出现前后衔接不当的问题,文笔也稍嫌稚嫩。对这类学生的作品不应全盘否定。教师可以肯定学生构思有新意,想象力丰富,并鼓励学生将这种丰富的想像力拓展到其他类型的作文之中,全面提高写作水平。总之,教师要小心呵护学生的创作热情,予以积极的引导。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应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目的,使他们摆脱一切低级趣味的东西,以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真正受到“教书育人”“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只有将美育教育的外延扩大,内涵细化,才能真正地进行好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透。在语文教学中更要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用手中的写谱写歌颂祖国篇章。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美育渗透  创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34-01

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是语文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所以我们只有用美育的理念来指导语文教学,善于挖掘课文中的美育素材,选择适当的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才能将语文课程的丰富人文性充分展现,才能学生感受作品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特征,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美、创造美。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呢?

一、加强诵读,激发美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是美育的一个切入点,是培养学生文化品位和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方法。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是中国文化最光辉灿烂的一页,它有着独特的魅力,有许多名篇佳句被后人称颂。古诗文讲究字的推敲,语句凝练,寓意深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诵读可以从审美层次上认识课文。特别长于感情的表露、气氛的营造、意境的复现,不仅能触及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和想象。 因此要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走进灿烂的传统文化,完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

二、设置情境,师生互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中存在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对流”的主线;另一条是“情感交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正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互相作用、相互影响下完成的,而且知识往往是通过情感这种媒介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教师如果不了解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即使是“知识上的博士”,也是“情感上的文盲”,教学效果未必会好。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正是一种激励、唤醒、鼓舞的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启发诱导原则,创设探索、发现情境等等,能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去探索,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教学中,由于课文介绍的几种建筑都是古代的杰出代表,但对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学生来说,这些建筑样式是陌生的,阅读课文时要将文中的文字说明转换成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建筑造型,恐怕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笔者首先让学生们介绍华安土楼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及其它相关的知识,从我们身边的古代建筑入手,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上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这些建筑物的录像,全方位、立体地展示这几种建筑形式的特点,让学生对这些建筑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样一来,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记忆。

三、披文人情,陶冶情操

教学不能单单讲课文中的内容,最重要的是把书本内容转化到实际运用当中,例如,笔者讲到《项链》中分析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时,笔者用玛蒂尔德的悲剧启示学生,切勿贪慕虚荣,否则就会成为第二个玛蒂尔德,并针对本班学生互相攀比的现象,指出人人都有虚荣心,分析有虚荣心不一定就是坏事。因为有虚荣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人有上进心;反之面对恶劣环境无动于衷,并不令人称道。但凡事皆有度,超过合理的度,事情就会向反方向发展。课后,笔者又让学生结合玛蒂尔德的经历,谈谈女人的成功观。

由此可见,寻找美的因子是审美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教师准确把握,积极引导学生披文人情,即可将净化思想的内容转化到欣赏者的潜意识之中。

四、品质培养,寓于教学

教学中要设法渗透对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尤其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只是字、词、句的生硬解释,解读中适时适度地融进人文精神,适当启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既避免枯燥,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重要的是使学生有更为健康向上的、更高的精神追求、审美追求。如《风景谈》,笔者上课时启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课件把文中的六幅风景画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就可以通过这些风景画来了解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师恰到好处的分析,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愉悦中不露声色完成语文的学习训练。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因此教师在分析课文时,必须巧妙地利用各类文章的不同美点,去传授知识,教育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篇4

一、选择美的语文教学载体

现行语文教材, 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 “文质兼美”, 形神俱佳。作为语文教师, 应当把握教材, 充分挖掘出教材中具有审美教育的元素, 如:羽扇纶巾的洒脱, 挽雕弓、射天狼的豪迈, “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婉,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 以及无数让人终身受益的治学、做人等方面的名言警句。这些素材无一不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良好载体。

二、指导学生热爱美、创造美

在教学中, 教师应以美学理论为指导, 从课文内容入手, 结合各类语文教学的材料, 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使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浸润到每位学生的心灵之中。

(一) 强化朗读, 体会意蕴

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方法, 特别是诗歌、散文的教学, 更应反复诵读。诗歌和散文具有音韵的和谐美、意蕴的隽永美, 小说和戏剧具有构思的精巧美、情感的人性美, 议论文具有严谨的逻辑美, 说明文具有实用的科学美。感受这些美,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热爱美、创造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 在朗读中体悟诗文的意蕴与美感。比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首先通过教师有感情地范读, 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入到作品情境中:阳春三月, 柳絮飘飞, 碧蓝的天空下, 一条小船在江面上飘荡, 渐行渐远, 最后消失在天际, 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然后指导学生朗读, 先感受诗句的音乐美, 再感受其意境美、情感美:诗人在江边送别友人, 直到友人的小船渐渐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这充分体会了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惆怅若失的感情, 由此学生体验到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好的诗文, 含英咀华, 方可品尝到它的美好韵味。

(二) 激发情感, 引起共鸣

感情是作品的生命。通过语文教学进行美育教育时, 一定要创设适宜的情境, 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引导受教育者以积极的态度和美的形式参与活动, 激发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例如, 朱自清在《背影》中, 主要描写父亲为儿子买橘子一事, 事情虽小, 却蕴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无限的爱和父子间的浓浓亲情。教学时可启发学生:你们的父亲与文中的父亲有无相似之处?通过联想、比较, 使学生认识到爱子之情是普遍的人性, 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 产生写一写自己亲人的欲望, 激发学生对父辈的热爱、尊重之情, 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的美德。

(三) 观察自然, 亲近自然

阅读文学作品, 就是间接地观察自然、亲近自然。自然的美是一种现实的美, 以其可感的形象, 最能激发青少年的审美兴趣。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阅读、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观, 感受山清水秀、月白风清、曲径小溪、寂林幽谷的阴柔之美, 领略崇山峻岭、海阔天空、暴风骤雨、雷鸣电闪的阳刚之美。例如:郦道元《三峡》中, 那遮天蔽日的群峰, 乘奔御风的江流, 雪白的浪花, 碧绿的潭水, 回旋的清波, 美丽的倒影, 奇松怪柏, 林寒涧肃, 一幅幅摇曳多姿, 清新俊雅的画面, 让人着实感受到大自然的优美与崇高, 从而起到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

(四) 把握形象, 以美育人

美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引领学生追求人生情趣与理想境界为目标的教育活动。通过课文中美的人物形象, 学生既可欣赏俊俏的形貌、潇洒的仪态、动听的言辞、文雅的行为、温柔的性格, 又可感受移山填海的劳动场面、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坚贞不屈的高洁情操。例如:《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的人》中的鲁迅“情愿作野草, 等着地下的火烧”, 《邓稼先》中为祖国献身科学的精神, 《勇气》中法国妇女坚信世界和平的大无畏精神。美的人物形象对学生来说, 是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润物无声的陶冶。

总之,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孕育着美育资源, 渗透着美育思想, 我们应该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 选择美的素材, 以美的方式去教育学生, 以美的事物去感化学生, 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就生活在“美”的世界中, 从而自然而然地审美、爱美、创美。

摘要:语文教学是生活教育, 审美教育, 我们应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之美, 品味生活之美, 进而创造生活之美。语文教师要以语文教学为手段, 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 又以美育教育为方式, 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篇5

沂源县第二实验小学 郑继霞

当人们重新认识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应当和谐发展时,对小学科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科学既要探求“真”。又要追求“美”。于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正是契合了这一要求。小学科学教材中蕴含着众多的美育素材。科学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素材并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用科学知识的形式美来感染、熏陶学生;用科学的内在美来感化、激励学生。培养他们感受美、追求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美学素养,让他们学会在思考中领悟。在科学教学中实施美育渗透,更能使科学教学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美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寻找科学的美,欣赏科学的美,追求科学的美,并不断地去表现科学的美,创造出美满的科学课堂。

一、美在生活中

科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科学,到处存在着科学思想。同样,科学中的美不单单属于教材本身,而广泛的表现于生活之中。如何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的科学美?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生活素材,捕捉生活中所蕴涵的科学美,展示科学美的巨大魅力和作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这个大花园,一起去感知体会。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科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教学材料,也 展示了生活中的科学美。如在教学:《木材》一课中,在认识木材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木材,他们的花纹形形色色,美妙绝伦,学生时而惊讶、时而赞美。在讲解木材的用途时,我又搜集了一些木制品图片,利用课件展示给学生欣赏,有精美的木质家具、漂亮的木雕、美观的木桥、美妙绝伦的木材建筑物等,学生边欣赏边赞叹,这一课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科学美”。又如在教学《我像谁》一课中,我让所有学生带来他的全家福张贴在教室宣传栏中,这些全家福,形式各异、五彩缤纷,学生在欣赏时,时而传来××真漂亮,××的妈妈真漂亮,××的爸爸真帅气,××一家真幸福等,从学生的表情和言语中无不流露出美的赞赏。教学这一课时,我还把自己的全家福电子稿用大屏幕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帮着找一找我和家人的异同点,这样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也寻找到了生活中的科学美。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捕捉生活中科学美的素材,感受科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美在生活中,美在科学中也就成为学生心中自然的感叹。

二、美在教材中

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这就充分说明美育的作用和价值在于培养一双善于观察美,发现美的眼睛。美的事物都是鲜明的、形象的、生动的,具有较强的可感性。科学教材中所蕴含的美育因素,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首先科学教材本身的美,即外显美。科学教材是经过无数专家、学者 2 像艺术家创作作品那样经过“精雕细刻”而成的,其精美的装帧,漂亮的封面,有序的编排,图文并茂的内容等,可以说是一件融多种艺术于一体的“艺术作品”。

其次是教学内容中蕴含着的美,即内在美。科学内在美是以和谐、对称、简单、奇异等为主要表现形态,是审美者通过理解、想象、逻辑思维所能体验到的美。在科学中,美主要表现于实验、理论、规律上。简单、统一、精确、巧妙、对称、和谐、奇异等特征,使得它具有如诗如画般的意境和神韵。研究科学中的美,不仅能够陶冶心灵,领悟科学之美,而其奥妙无穷的自然法则,更能启迪和推动人类永不休止地去探索物质运动的规律,在科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科学美的魅力,接受科学美的熏陶,提高对科学美鉴赏的能力,促进身心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以美求真,以美向善”的教育功效。

三、美在操作中

科学美在实验方面的表现也十分突出。在科学教学中,实验本身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感受美的常用方法。因为教学中的审美对象通过实验这一媒介,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人们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观察和想象中去感受它的美。那些包含科学美思想的实验,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比如教学《降落伞》一课,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降落伞,然后在小组展示中评选出最实用的降落伞,学生设计方案,验证谁的降落伞最实用,通过对比实验得出了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此实验 3 其制作的精确完美,设计思想的巧妙,实验技术的精湛,都给人以美的体验与享受。借助精心设计的实验,往往会使学生激起强烈的审美情趣。例如:在教学《筷子折了》一课时,指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学生用激光笔分别直射和斜射入玻璃砖,发现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光直射入玻璃砖不发生光的折射现象,学生在操作中不停地变换角度验证,在操作中体验到科学的规律美。在科学实验中,学生需要根据实验方案安装仪器、操作、读数、处理实验数据、得到结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分析、判断、假设、推理等思维活动。这些都能使学生从中领会实验的科学思想、形成实验意识,感受实验之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与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起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操作是一种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的活动,同样,经过动手操作之后,学生对科学的美的感受会有更独到的领悟,会更强烈,更贴于心!

四、美在想象中

审美体验必须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某种独特的审美意象,而这正是创造与想象的作用,放弃了想象,一切就显得平淡和单调,也就无所谓审美体验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审美活动的本质就是想象,想象丰富的人,审美感受就丰富;想象贫乏的人,审美感受也就贫乏,“想 象就是创造力”,教师应把握适当的时机,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展开审美想象,领悟想象的美!

如在教学《未来的交通工具》一课时,教材中展示了各种交通工具,教师再借用电脑课件展示一些学生生活中未见过的交通工具,然后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闭上眼睛,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你梦想中的交通工具什么样?运用启发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激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领悟想象中的奇特美。

五、美在创造中

创造美是美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独特的特点,它是反映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对美的追求的一个重要动机。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应创造科学的审美意境,以启迪学生科学美的直觉,以便作出科学规律的再发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明能力。正如美国科学家哈尔斯说的:“科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科学家创造了美好的新概念;科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科学家象艺术家一样地生活,一样地工作,一样地思索”。

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自我设计课内演示实验、课外兴趣实验、家庭小实验、趣味小实验等。组织学生参加“自制教具”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创新活动,训练学生的创造力,强化创新意识,丰富创新体验。有计划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调查安全用电,要求学生发现人们违反安全用电的事例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学生在亲身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操作、制作和创作活动,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一定的技能。而且,通过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欣赏,从中可以品味出“劳动创造了美”的深刻意蕴。

总之,科学本身处处充满美的韵律,科学的课堂时时闪烁着灵动的美感,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渗透,让学生要认真体会小学科学中美的内涵,引导学生去捕捉、发现、体验、领悟、创造科学之美,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情操,促进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让科学因美育的渗透而更完美!小学科学课中美育教育渗透的计划 沂源县第二实验小学 郑继霞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关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科学的人文精神之美”,要“不断地使学生振奋精神,以一种登山者的姿态投身科学探究活动,也使学生越来越乐观自信,朝气蓬勃,进而形成性情之美,升华为一种人文精神”,因此,在科学课中渗透美育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抓住有关内容或有利时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学生进行猜测后,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在相互之间交流受到启发,明白提出的假设不是凭空乱猜的。如《导体与绝缘体》一课,学生认识各种材料后,提问:你认为哪些材料可以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时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铁钉、铜片、铝丝可以让灯泡亮起来,有的说纸片、塑料、碳棒不能让灯泡亮起来等等。

教师把学生的这些猜想和假设板书出来,并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实验验证。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 定性的作用。科学课教师要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丰富他们童年生活与自然的和谐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张扬他们的个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

二、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自然美

大自然的风光是美不胜收的,如“人靠什么运动,小鸟靠什么飞翔,植物靠什么生长,汽车靠什么奔驰„„神奇的能量,神奇在哪里,这一切都需要学生学会思考,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找到答案。这些都是来自大自然中美的事物,使学生得到享受和愉悦,得到美的熏陶。这些美的事物科学课中最多又显而易见。例如:《生物的遗传现象》一课中,出示家庭照片,让学生用连线的方法帮助他们三个同学找到自己的父母,这就要求教师能利用彩色照片、投影、录像等电教手段,指导学生去发现、去寻找,鼓励学生去积极主动发现自然美,再结合老师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解,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发出对自然美的赞叹。

三、教师要帮助学生体验美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 活动,帮助他们体验美。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例如:《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一课中,学生通过阅读“恐龙的化石”了解到,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在教学中,教师只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科学课中美的教育要注重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其中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产生审美愉悦的感受体验。如:《磁铁游戏》的教学,学生通过“玩”得出磁铁能吸小刀、大头针、铁片等,不能吸纸片、橡皮、玻璃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归纳得出磁铁能吸铁。学生又由磁铁隔着衣服、书能吸铁,得出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这是本课的两个知识点,推理过程清晰、严谨,给学生一种演绎推理的享受,孩子们就会为自己的发现感到高兴,同时也从小树立了一种审美的观点。

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指导

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为一名教师应用心捕捉时机,利用科学教学中提供的丰富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他们去发现美、欣赏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经常强调说:“你们看它漂亮不漂亮,美 不美啊?它们多有意思,多有趣啊!”用各种启发性语言鼓励学生去观察,发现。例如:《各种各样的能量》一课中,所探讨的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通过学生讨论得知,能量是一种驱动着宇宙万物运动的动力,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是它却无处不在,汽车在路上奔跑,喇叭发出声音,蜡烛发出光芒„„这些知识不仅可以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而经老师点拨后他们就知道了,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是处在一种自然协调中,是非常和谐的一种美,在学生中播下了审美的种子。

语文识字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篇6

摘要: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汉字所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象征了我国千百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从汉字的形、声、意中我们都能够体会到中国汉字独居特色的美。因此,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也是十分合理和必要的,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印象,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符合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识字教学;美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52-02

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审美教育也是如今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科目。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而语文识字教学刚好是渗透审美教育的良好时机。汉字本身具有独特的美感,无论是从形、声、意各个方面汉字都蕴含了自身独有的魅力,因而,可以说,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美育是恰到好处,并且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汉字的识别能力。

一、在书写汉字中渗透美育

写字也是识字过程的重要环节,通常而言,单纯的凭借感官认识汉字不能达到长时间的记忆效果,必须配合反复的书写练习才能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在识字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的板书,在写字过程中应该保持横平竖直的基本原则,使字迹看起来整齐美观,之所以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汉字在形体上的美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一些简单的汉字举例,比如:“人”,这个字可以说是汉字中极其简单的,但是,即便如此,它也具有独特的美感,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人”这个字的美感所在,教师可以将“人”字的撇捺写得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的“人”字显然与本身的美感所背离,就“人”字本身而言,一撇一捺就好似人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一样长才是美的,一长一短必然是缺陷。相信通过这样简单的举例,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到汉字的美,同时还能将汉字与其意思相结合,从而有效提高识字效率。

二、将汉字以形象的画面展示

一般来说,我国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象形即汉字与实物在形体上具有相似性,但是,由于很多事物本身较为复杂,很难用汉字表达,因而象形汉字也较少,其中包括:“伞”、“凹”、“凸”等。对于象形汉字,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想象字的本意来进行识别和记忆,同时感受汉字在创造过程中与生俱来的美感。此外,为了更加深入和细致的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汉字的意义用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森”,教师就可以提前准备一张森林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森林的真实面貌,教师也可以利用图片为学生解读“森”字的构造,从图片中学生就会了解到森林是由许多树木构成的,因而,“森”字的组成是三个木,代表很多的树木,而处于前排的树木看上去比较大,后排的就比较渺小,所以,“森”字上方的“木”较大,下方的较小。通过这种形象的识字方法,学生可以更加直接的了解到汉字所表达的实物,从而提高对其的识别度,同时,在观看相关图片的过程中,学生也感受到了汉字所反映出的画面的美感,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三、将汉字与诗词、文章相互关联

我们说汉字本身具有独特的美感,而这种美感可以指一个单独的汉字,也可以是由汉字组成的诗句或文章。因而,在语文识字教学中,要想巧妙的将美育渗透其中,不单单可以依靠学习独立的汉字,还可以将汉字与相关诗句或文章相互关联。比如:学习“鹅”这个汉字时,可以引导学生与骆宾王所写的古诗《咏鹅》相结合,“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该诗描写了鹅在水中嬉戏的场景,突出了鹅可爱的动态形象,也表达出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以及十分愉悦的心情。而在识字教学中渗透美育就要让学生在学习“鹅”字时自然的联想到《咏鹅》这首诗,想象作者所描述的可爱、生动的鹅的形象,用心去领悟鹅在水中自由、愉快嬉戏的意境,充分感受汉字的审美价值。因此,培养学生养成将汉字与诗词、文章相互关系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加强学生审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助于学生进一步领悟诗词、文章的深刻内涵和意义。

四、用表演的形式将汉字展现

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用手势比画“长、短、粗、细”;用表情演示“眉开眼笑、愁眉不展、眉飞色舞、横眉冷对、扬眉吐气”以积累与生字“眉”有关的成语;用动作演示“撕、扔、翩翩起舞”;用动作加画图表演“井底之蛙、万物复苏、莺歌燕舞”并辅之以“表演天才”“猜谜高手”的评选,学生千方百计施展才华,课堂上涌现出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镜头。这样的识字,对学生来说,不仅不是负担,而且是一种乐趣,一种美的享受。在这种再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学生们积极拓展想象力,提高了领悟力,完善了对汉字美的感受,使获得的美感得到了深化。

结束语:总而言之,将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识字教学中不仅能够大大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而且对于学生审美水平和审美素质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汉语识字教学中渗透美育有多种方法,比如:在书写汉字中渗透美育、将汉字以形象的画面展示、将汉字与诗词、文章相互关联以及用表演的形式将汉字展现等等,这些方法都能够使审美教育巧妙的与汉语识字教学融合在一起,对于学生识字学习和正确审美观的养成都发挥著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荣粉.美育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渗透[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2.

[2]柏惠娟.低年级识字、写字中的美育教学[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05:45.

[3]方正派.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与审美教育[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06:89.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 篇7

一、美育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教学中美育的渗透不仅取决于教材中的美,更取决于使用这些教材进行教学的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很多教师都非常关注阅读教学中美育的落实,但在现实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 对美育不重视。

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交流交际的工具,是进行思维和智力开发的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同时,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教育,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教育、语言文字教育、语言技能训练,而忽视教材背后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违背语文美育的规律,把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抽成一些干巴巴的条条框框,硬塞给学生,致使文章中的人物没有鲜活的血肉,情感也变成了道德教条。有的教师让学生抄课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词语解释等,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应试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 教师美学素养不高。

小学阶段儿童形象思维占主导,他们容易感知那些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事物,但教材里许多美好的事物都蕴藏在抽象的语言文字中,若没有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美。但大多教师在讲到生动精美的篇章或段落时,只会不停地赞叹:“美啊!美啊!”,不能蹲下身来站在学生的立场指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另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时并没有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并不引导学生去感受美在哪里,而是让学生查字典进行死板教条的解释和记忆,使学生知其美而不知其为何美。

3. 现行考试制度的影响。

素质教育的今天,虽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现行以“纸笔相加”的传统、单一评价标准的考试制度和教学考核制度,促使教师常以考试为准则,强化学生取得高分的应试技巧。教师、学生更多关注与考试相关的知识,根本不关注或很少关注多方面知识的掌握和各种能力的发展。

二、阅读教学中的美育

语文中的美无处不在,一字、一词、一句都是渗透美的极好载体,它有深化知识、培养情操、开发智力、培养语感等诸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1. 美学素养。

(1)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美学和美育的理论素养。“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教师只有掌握一定的美学和美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美和美育的性质、特点,掌握一定的方法和原则,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渗透美育。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美学和美育理论的素养,不断提高审美理论水平。

(2)教师要增强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教材中每篇课文都蕴含着美,有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性之美等,这些美能不能被学生感受和理解,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感受到课文中的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只有教师本身具有美的感受力,才能给学生更好的美的感受。美的鉴赏力指对审美对象的欣赏评判能力,即识别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一定鉴赏水平,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美,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习得,进而促进学生在学中发现美、欣赏美和鉴赏美。

(3)教师要提高美的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自己从课文中钻研出来的美的感悟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字里行间感受文中的美。另一方面,不仅要让学生发现美、鉴赏美,更要让学生学会表现美和创造美。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如何谋篇布局讲究结构美,又要指导学生如何遣词造句讲究语言美等。所以,教师除了要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开阔文化视野外,还应加强美的表达能力。

2. 挖掘美的因素。

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美的世界,阅读课文里有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画面,教学时,教师应充分挖掘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1)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语言是抽象的文字信号,虽不能直接作用于我们的视觉、嗅觉和触觉,却能诉诸观念、想象、幻想,给人美的享受。教材中的语言美不仅表现为遣词造句的妥帖、流畅、含蓄、明快、凝练、奇妙、高雅、平实,还体现在内容美、节奏美、色彩美、意境美。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发掘教材中美的语言和语言的美,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根据语言的特色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在咀嚼词句、摘抄名言佳句的同时感受语言之美,不断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精妙和魅力。另外,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无穷,有寓意深刻的谚语、歇后语、成语,有高度凝练的诗词等,在看似简单的语言文字背后实则蕴含着无尽的韵味,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应从语言文字入手,在品读课文的同时分析字词结构,感受汉字之美,并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反复推敲、揣摩和想象,在阅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2)美的情感。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审美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文学家能把从人民当中所体验到的感情表达出来,以感染、影响读者。小学语文教材有许多作品都饱含着作者的某种思想倾向或感情寄托,如对祖国、家乡的思念与热爱之情、对真善美的爱和对假恶丑的憎等。如《慈母情怀》一文,作者通过重点描写母亲工作环境的艰苦和工作的艰辛,表达了母亲对子女的爱。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深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再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作者的感情传达出来,在自己动情的同时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或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逐步培养审美情感。

(3)美的意境。诗和画的结合就是情和景的融合,也就是所谓的意境,它是作家把情和景相互融合后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其中“意”指作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境”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如张继《枫桥夜泊》是一篇情思缠绵、意境优美的佳作。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三种景象经过作者的加工组合构成迷蒙、凄凉的环境。“月落”写出了夜的迷蒙;“乌啼”静中有动,描绘出夜的寂寥;“霜满天”写出秋天的凄凉,三种景物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凄凉的境界。江边月光下朦胧的枫树影和江中那星星点点的渔火使作客他乡的诗人难以入眠。夜半之时寒山寺传来了袅袅钟声,又有客船到来。这里,钟声的传来是动态,可闻不可睹,寺庙的构建是静态,可观可览,“夜半钟声”不仅衬托出夜的空洞、寂寥,也表现了诗人因乡愁难以入眠的心境。这首诗有声音、有颜色,甚至有温度。寂寥的深夜,钟声低沉而悠远,为作者表达“思乡的愁思”创造了良好的意境。文章的意境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美感的形成和提高,还可以引导学生领悟生活的哲理,感受生活的真谛。因此,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感情阅读、配乐朗读等方式在阅读、赏析中把学生带入文中意境,使学生在可近可感的情境之中受到美的熏陶。另外,由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所以,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和已有知识进行联想和想象,走进作者文本中所描绘的画面,在多次阅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4)美的形象。小学语文教材里有许多优秀的、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高尚的人格、崇高的理想、优良的品质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言而有信的宋庆龄、为振兴中华而决心发奋读书的周恩来、为革命胜利而英勇献身的王二小……这些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高尚品质和美好的道德从不同侧面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从而塑造高尚的人格。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相关背景知识和文中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深入浅出细细品味美的内涵,强化学生对美的追求,并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5)美的画面。《桂林山水》《北大荒的秋天》《黄山奇石》《西湖》等课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了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阅读这段文字时,人们仿佛站在一碧如洗的天空之下,观看那天边的流云,又像在观赏一幅清新亮丽的水彩画。作家在描绘画面时把美的情感融入其中,学生在阅读时既可获得美的享受,还可获得美的感染。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景物的字、词、句、段,在字里行间品味、赏析,把大自然的美如画卷般再现出来,结合课本插图或利用媒体资源图文结合,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祖国山河的神奇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策略 篇8

1. 深入挖掘, 感知美的形态。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广泛而深刻的美学形态,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绚丽多姿的自然美。大自然为作者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素材, 经过作者的审美处理, 给人的印象往往比自然更美, 如《草原》的风情, 《五彩池》的神奇, 《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绮丽, 《海底世界》的奇异, 《小池》的幽静……作者笔下的这些自然景色, 不但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而且还陶冶了学生爱美的情操。二是深刻感人的社会美。许多课文描写的人物事件, 甚至场面仿佛就在我们身边, 使人产生一种真实的美感。如写母女俩关心照顾邻居老奶奶的《亲人》、赞美小姑娘纯朴诚实品德的《在金色的海滩上》、写给旅客带来了温暖春意的《小站》、雨中背小同学上学的《过桥》、给别人照顾孩子的《穷人》等这些生活的反映, 让学生了解了人际间的友好的关系和生活中的真、善、美, 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欣赏情趣的艺术珍品。三是丰富多彩的艺术美。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经过编者精心筛选的文学作品, 具有审美意义与价值, 与文学的形象性、感染性相联系, 这些课文自身在结构、语言、韵律、表现手法等方面又表现为艺术的形式美。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 是美育的极好内容和形式。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挖掘其思想性和艺术性, 关注学生审美诱导, 使学生产生不可遏制的审美期待, 自觉地调动自身的感知、理智、想象、情感等多种因素, 投入审美过程, 使阅读过程与审美过程融为一体。

2. 感染催化, 激发美的情感。

情感是美感成败与否的关键。正如刘勰所讲:“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然而, 小学生知识的缺乏、阅历的短浅、时代的隔膜、年龄的差异、心理的障碍等诸多因素, 使他们的情感体验受到很多制约, 很难企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微妙之处。加上儿童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等特征, 因而从作者的情感到学生体验到其情感, 其间不可缺少中介。其中介就是教师情感的感染与催化, 是教师自身的真切感受以及富有成效的对于学生的感染力。感染力越强, 则催化力越大。正是在这感染、催化之中, 美的感受得以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 性情得以陶冶。

情感的感染, 贯穿于学生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所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必须首先对课文深入钻研, 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感情和精妙之处。同时还要研究从什么地方讲起学生最感兴趣, 最能打开他们的思路, 也就是寻找激情点。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积极进入角色, 与作者悲欢与共, 并通过神态、表情、语言、动作等因素艺术地表达出自己的某一特定的情感。这样, 才能移情入化, 让学生与课文作品建立起一种特殊的联系, 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 使他们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审美情态。在情感的共鸣波涛中, 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又受到了美的感染。

3.创设情境, 领略美的意境。

文学作品一般都是在景物的传神写照中, 自然地流露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眼前景物的传神写照, 即是“境”, 而其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就是“意”, 这“情”与“景”是天衣无缝般的融合, 就构成了作品的艺术境界。“有境界 (意境) 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必须带领学生进入意境, 不进入意境, 就不可能有对美的感受, 也就谈不上理解美、欣赏美、表达美了。

如何引入意境, 让学生融情入境呢?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教师要善于根据审美对象的特征创设相应的审美情境, 唤起学生对人物、景况的想象, 在阅读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心理上产生感受, 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 在性情上得到陶冶。具体地讲, 可以运用图片、幻灯、音响和影视 (包括多媒体) 等手段, 或是展示美的画面, 或是播放动听的乐曲, 或是生动形象地表演, 或是绘声绘色地描述, 做到语言、形象、情感三者融合。

4. 启发引导, 促进美的创造。

创造美既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宝贵的心理特征, 也是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最终目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 美的创造一般是指作文,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如何通过启发引导, 促进学生创造美呢?一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 使审美的表象转化为审美的信息, 学生在作文时才能有感而发, 言之有物。二要启发学生审美想象。想象, 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里的表象, 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审美想象的特征告诉我们, 它以情感为动力, 以形象知觉为依托。在作文训练中要注意启发审美想象, 通过童话、寓言、故事培养儿童的审美想象能力是颇见功效的。审美想象与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国内外作文教学都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三要引导学生注重技巧。审美创造的写作技巧就是能运用素材, 创造出美的作品的本领。教师的指导要注意遵循积累、模仿、借鉴、创作的基本规律;要对学生广加启发, 扩展思路, 引导学生写出有新意的东西, 使学生思考不断深入, 思想不断提炼, 作文的提高与思路的成长密切结合起来。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篇9

一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 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知识与文化的提高, 还应该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懂得真、善、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不同的人在看同一幅画时的感悟会不一样, 有的人感觉妙趣横生、赞不绝口, 而有的人感觉杂乱无章。同样一首歌曲, 有的人听得如痴如醉, 而有的人听后却觉得索然无味。之所以如此, 就是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能力不一样。而人的审美能力是可以通过审美教育来培养的, 因此,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或者强化美育, 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 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也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除了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外, 还能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美、情感美、自然美、社会美等各种美,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 就能产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渗透美育的教学策略

1. 老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 还应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老师除了具备渊博的语文专业知识外, 还应有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以及广博的社会知识。在具体的教学中, 老师要用智慧、用美的形式去设计教学, 以情动人,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 体会语文的各种美, 享受语文美带来的快乐。

2. 介绍作者时渗透美育

每篇课文都有一个作者, 每个作者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 而不同时代的作者, 在所写的文章里都寄托着自己的追求与思想。当老师向学生介绍作者时, 可以向学生渗透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追求目标, 用作者的思想与精神打动学生, 使作者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同时, 也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时代中的美与丑, 并知道哪些是应学习的, 哪些是应憎恨的。如在介绍陆游、屈原、岳飞等作者时, 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介绍龚自珍、范仲淹等作者时, 可以渗透忧国忧民的思想;介绍李四光、沈括等作者时, 可以渗透为科学奉献毕生精力的精神教育;在介绍孙中山、周恩来、毛泽东等革命家时, 可以渗透为理想而发奋图强方面的教育。这些美育都是在学习课文之前对作者进行简介时进行的, 它对学生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 能激励学生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3. 创设情境, 让学生感受到美

人的思想感情常常受情境的影响, 在悲伤的气氛中产生悲哀的情绪, 在欢乐的气氛中产生快乐的情绪, 而且情绪还会感染别人。因此,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老师要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 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感气氛, 老师首先要进入角色, 把作者的情感转为自己的情感, 然后再去感化学生, 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使学生感受到美的教育。

4. 赏析课文, 让学生领悟到美

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主题, 能表现文章主题的句子就是文章的精华所在, 老师在教学中要找出这些句子或者段落, 然后进行赏析使学生领悟到美。比如, 在进行《岳阳楼记》的教学中, 要把“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拿出来赏析, 可以配上音乐进行朗读, 使每个学生都领会到作者豁达的胸怀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再如, 在进行《醉翁亭记》的教学中, 要反复朗读“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及“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等段落, 使学生领悟到娱情山水、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只有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与体会, 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到古代仁人的“乐”与“忧”, 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情志之美, 才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心灵的净化。

总之, 对学生进行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教师要深入挖掘课文中的美育素材, 并以适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各种美, 进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更好的净化。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 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本文从多个方面入手, 阐述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如何渗透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

参考文献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篇10

一、学生认识美, 有正确的审美观

青少年辨别美与丑、是与非的能力比较低, 对青少年进行美育极其重要。作为语文教师, 应时时刻刻把美育和语文教学联系起来, 纠正学生以奇为美、以怪为美的错误观点,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如教学《周总理的睡衣》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周总理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 以此及时纠正学生一些比吃比穿的坏习惯, 纠正他们以怪模怪样高档衣服为美的错误观点, 让学生懂得服装整洁朴素、举止行为大方, 有礼貌才是美, 教会学生追求内在的美。

二、导入情境, 创造美的气氛, 唤起学生情感

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教学中, 教师上课前可以选择美的事物进行课题导入。例如, 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 上课前教师给学生播放放幻灯, 将小兴安岭的美景呈现在学生眼前, 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知美, 从而将自己置身于美好的情景之中。又如《草原》一文, 上课前教师在教室前方出示一幅草原风光图。上课开始, 教师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学生通过这种视听冲击, 感受到了广阔无边、蓝天碧野的大草原, 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导入:“今天, 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块儿领略草原美丽的风光。”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美的氛围, 一下子就唤起了学生对美的向往以及求知的欲望, 为学习课文打下了感情基础。

三、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美, 美能陶冶人的情操。因此,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去领会美、发现美、感受美。如引导学生领略故乡之美、祖国之美、自然之美, 感受劳动之美、艺术之美等, 以此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是名家大作, 充分表现了祖国风光的多姿多彩。如《趵突泉》一文, 语言精美, 特别是课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 作者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 教师一定要抓住这几个自然段作重要的讲解, 引导学生欣赏好词佳句, 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学的美。又如《草原》第一自然段对草原景色的描写, 老舍先生从天空写到地面, 用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比作天边的绿毯, 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 并用了拟人的手法, 抓住了草原宽广美丽的特点, 字里行间无不闪耀着美的光彩。另外, 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人物的行为美, 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例如严格遵守潜伏纪律的邱少云, 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 智斗敌人脱险的小雨来, 完成任务舍身跳崖的五壮士等英雄形象。教师在教学时, 要抓住课文的具体事例, 通过分析英雄言行举止等, 让学生感受英雄的行为美。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亲自感受美,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之情。

四、从文学作品中挖掘美

文学对青少年的感染是潜在的,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教师应启发学生去挖掘作品中的思想美、意境美、语言美、修辞美等, 并对此加以欣赏和分析, 引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感受人物那种爱祖国、爱人民、不怕牺牲的思想境界, 从而挖掘人物身上存在的思想美、内在美。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心灵美。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 要让学生体会邱少云严守纪律的品质, 首先要学生找出描写邱少云言行的句子, 如潜伏时“全身伪装, 隐蔽得更好”, 危急时“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直到最后一息, 也没挪动一寸地方, 没发出一声呻吟”。然后再指导学生深深体会这些语句, 这样他们才能对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形象有深刻的感悟。通过教师细致的讲解, 这些人物的优秀人格会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五、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认识美、欣赏美、感受美, 还要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马克思指出:“劳动创造了美。”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优美的环境, 美好的生活靠人们去创造。因此, 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更要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 鼓励学生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创造美丽的环境和美好的生活。如鼓励学生设计黑板报、学习园地, “六一”到了, 让学生亲自布置游戏场所, 装饰晚会会场, 等等。这样, 学生可以学用结合、手脑并用, 在劳动中享受创造美的乐趣。

总之,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让学生知美、爱美、创造美, 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师需通过多种途径, 开展各种活动,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操, 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摘要:美育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经之路, 我们要提倡以美健体。因此, 教师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离不开美育。只有让学生完全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 才能真正提高其素质, 完善其人格。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

0039-02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自然科学,无处不蕴含化学美,它是化学美育的基础。化学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可以使人萌发幻想、引发灵感,在美的氛围中猎取知识。要达到美育的目的,就必须从化学学科中系统地挖掘美的因子。本文主要探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一、引入现实生活可接触的化学美,适时渗透

人类的发展史,是美的不断完善史,而美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化学美则是众多美中争奇斗艳的一支奇葩。教学中结合所教内容,适时渗透物质性质和化学现象美,可以使学生大脑中的印记复活,在审美和享美中激发思维,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在美的畅享中学到知识。

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金刚石和石墨》时,可联系钻石那璀璨夺目的永恒之美,以及铅笔芯中软滑且富有光泽的黑美人般的石墨来展开教学;讲到碳酸钙时,可联系教室里洁白的粉墙,以及广西桂林岩洞内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来展开教学;而城市街头以及夜长城上如群星闪烁般的霓虹灯,汽车、轮船上的探雾灯,充入氙气的“人造小太阳”,这些都是稀有气体的“特技表演”。这一切均把自然与科学,美与知识结合得完美无缺。

二、利用化学实验美,直观渗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原理和现象都能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它不仅给人以求知满足,而且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所以每一个章节都应尽可能地安排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之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首先是化学仪器外形美观、整洁,玻璃制品晶莹剔透。如电解水的霍夫曼电解器,还有U形管、球形干燥管、锥形瓶、集气瓶等,造型优美、简洁,就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让人过目不忘。

其次是仪器性能美。过滤器就好比一个奇妙的筛子,让液体与固体分离;带活塞的分液漏斗和启普发生器仿佛是一位胸有成竹的指挥官,通过对导管活塞的开或关,随时控制着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第三是实验现象之美。将硫在空气中点燃然后伸入氧气中时,那由淡蓝转变成蓝紫的近乎梦幻般的火焰,令人产生无限的瑕想;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火星四射、镁条燃烧时的耀眼白光等,常引得学生不由自主地伸长脖子,屏息观察。奇特的化学现象让人惊叹之余,不由地急切想知道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美妙的现象,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

第四是化学实验的瞬间美。从银白色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到中和反应中最后一滴盐酸滴下,溶液中的红色瞬间消失……无不给学生留下美的瞬间回味,如流星划过长空,一闪即逝,却印象极深。

对于化学实验,笔者认为:演示实验至关重要,它既是学生接触化学实验的起点,亦是学生学习甚至是效仿的榜样。所以,在化学演示实验中,教师的实验操作对学生有着“言传身教”的影响,起到示范作用。教师在演示实验时,操作必须在准确、灵活、熟练、沉着、有条不紊的和谐气氛中进行。为此,教师应事先将整个演示实验进行全面策划、精心设计、科学安排。每个步骤先取什么后取什么,需要什么药品、设备装置,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要达到什么目的,需要学生从中观察的重点是什么,思考些什么问题等,备课时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例如,镁带燃烧的实验,学生往往只注意到“耀眼的白光”,而对原物质的色态以及生成物的色态却不大注意。教学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其次,要注意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必须规范化,每一个极细小的动作都要准确,不能有半点瘕疵。某一仪器应如何取,如何放,如何向都不能含糊。例如中学化学教材规定“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必须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然后进行加热”。但有的教师为了贪图方便,喜欢用手拿着试管加热,这是极不好的习惯,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演示实验中教师操作的灵活、熟练、规范,动作的优美、利索,现象的奇特、有趣,常常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悦目清新、舒适坦然的感觉,激发学生向往和追求美的愿望,使学生轻松自如地学到知识。再者,就是要让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楚。演示实验的速度要适中,既不能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必然有些学生看不清楚;太慢,则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鲜明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速度的适中,可使学生从奇妙的化学实验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知识的满足。

三、运用化学理论美,契机渗透

化学理论的字里行间以及发展进程里,美的光环一直伴随它发现、成长、完善。化学理论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消化重点,教师必须站在美学“珠峰”、多角度创建美的学习空间,把握时机善于渗透,可以“活化”学生大脑记忆中沉积的火花,让学生陶醉于美的“春潮”之中,驯服难学的理论知识。

如,判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既是初三化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是学生较为头痛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就给学生归纳出如下表的知识点:

假如我们在教学中只是给出这一表格,便让学生去记忆并能用上它,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笔者是这么指导学生去记忆和运用的:判断时只需将它分成两类,即一类是有酸参与反应的,这一类我们只需判断它的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气体或水;另一类是没有酸参与反应的,这一类就必须同时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反应物二者皆可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如此一来,学生对于这一理论知识的运用,就如同插上了美的翅膀,轻松掌握了。

又如,识记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上产生的气体及体积比时,笔者引导性地问学生:“在家里真正抚养你的人是不是父亲啊?”由这一问题,结合提示,不言而寓,学生很快便记住了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正养(正氧),父亲(负氢)。”然后告诉他们气体的体积比就是水的化学式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

再如,可将初三化学中的“据化合价写化学式”,用更直观的交叉法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排”:按正价左,负价右的排序写出元素(或原子团)符号(个别如NH3等例外)。

“二标”:标出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三交叉”:将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与化合价交叉写出(如:+5价磷的氧化物:[P2O5][+5][-2]、硫酸铝:[Al2(SO4)3][+3][-2])。

“四整查”:将右下角数字化成最简整数比并检查(如:+6价硫的氧化物:[SO3][+6][-2]、硫酸铜:[CuSO4][-2][+2])。

如此一来,“据化合价写化学式”便显得更直观、简练。

四、借化学用语美,递进渗透

化学科学美在于它以抽象的形式展现宇宙间万物的和谐美,而这种美也表现在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中。笔者认为,在化学用语教学中,通过教师认识内在美和美的再创造,如甘露、似阳光,使学生在探求化学美的过程中获得完整的化学用语知识。

例如,离子符号与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法,往往是学生较易混淆的,笔者就将它编成“离右数正负,是1不写出;价上正负数,是1要写出”的美言,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其中“右”指右上角,“数正负”意指写数在前正负号在后;“上”指正上方,“正负数”意指写正负号在前数在后。故“离右数正负,是1不写出;价上正负数,是1要写出”指的便是:表示离子符号时标在符号的右上角,写数在前正负号在后(1不必写出,如:氯离子:Cl-;镁离子:Mg2+);表示化合价时标在符号的正上方,写正负号在前数在后(1须写出,如,负一价的氯元素:[Cl][-1],正二价的镁元素:[Mg][+2])。如此一来,学生很快便记住,从而克服了难点。

此外,教师课堂形象美、教学语言艺术美、课堂提问巧妙美、课堂板书设计美、教学结束小结美、辅导学生作业感官美等,都应尽量穿插整个教学过程,这些显露或潜在的美,使学生身处美的海洋,与美同步成长,势必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 篇12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 是运用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 来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千多年前, 孔子就认为诗歌有“兴、观、群、怨”的功能, 对诗歌的美育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 作为一种精湛的艺术, 渗透美育势在必行。

诗歌是个大的范畴, 其中包括诗、词、曲, 初中阶段基本涉及到了诗歌的所有形式。课堂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的形成时期, 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思维在重视形象的基础上, 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想象力开始发展, 本文以整个教学系统为依托, 以中学生心理特点为依据, 探讨实行美育的有效途径。

一.努力加强教师的审美素质

罗丹说过:“世上并不缺少美, 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面对诗歌, 如果我们的教师还不能发现其中的美, 何谈让学生去领会其中三昧, 所以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具体说来, 一名初中语文教师, 一定要具备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 如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美学理论、文学理论、古代汉语等, 还要深谙教育教学原理, 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拥有较高的教学艺术。初中诗歌教学不能再停留在小学阶段简单了解、识记、背诵阶段, 语文教师应转变观念, 本着为了给学生一碗水, 就要拥有一桶水的精神, 刻苦提高自身素质, 练就一双审美的慧眼。在备课时, 不仅要备教材, 备教法, 还要仔细揣摩教材的审美价值。并注意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以美的言行、美的服饰来感染与影响学生。

二.深入挖掘教材的美育点

教材是我们进行美育的来源与支点, 也是审美的对象, 教材所选诗歌一般文质兼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感受的灵敏度和对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 如色彩、形态、音韵、节奏、修辞等感知的能力, 并进入情感的愉悦与感动。文学理论关于古典诗歌之美的论述比比皆是, 大致说来, 诗歌之美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音乐美

诗歌是语言文字的艺术, 诗歌在上古的起源就是入乐的, 只是后来分为入乐与不入乐的, 尤其是中国格律诗, 其严格的平仄押韵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 即使是今音与古音差异很大的情况下, 律诗读起来依然是朗朗上口。诗歌的音乐美是由语言文字的不同读音造成的, 主要是指音节与韵律的和谐从而产生的美, 诗歌以声传情的特点是其打动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唐代白居易就提出“根情、苗言、花声、实义”的看法, 诗歌读之朗朗上口, 是诗歌之美的最直接体现。

(二) 绘画美

诗歌的绘画美重要是因为诗歌中的写景, 拥有了绘画的构图与色彩, 所以古代诗画不分, 唐代王维还创造了“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境界。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绝美的西湖春景图, 读之仿佛身临其境, 美不胜收。

(三) 建筑美

诗歌之美, 还在于它美的形式, 诗虽分古体、近体, 齐言、杂言, 而其形式的简练、繁复, 整齐或错杂, 都是一种美的形式, 尤其是律诗, 它的结构艺术更加精美, 对偶、平仄、押韵, 充分体现了诗歌的凝练性与含蓄性。古人为了追求文字的凝练, 非常注意锤炼诗歌的语言, 在浓缩的诗句中表现了丰富的想象与情韵。

(四) 自然、社会美

诗歌还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美好的自然画卷, 其中有山、有水, 有平原景致, 有塞外风光, 有时令变化, 有花草虫蝶, 有历史遗迹, 有个人命运、国家命运的悲叹, 有高尚的人格, 有崇高的追求, 有不屈的人性, 有欢喜悲伤, 有怡然自得的快乐, 也有九死一生的追求……这些都应该引导学生潜心地体会, 从中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

(五) 意境美。

诗歌艺术最集中的体现就是意境。意境是由意象生发出来的一种艺术氛围, 是情、景的高度统一, 意境是诗歌圆融的艺术境界的概括与总结, 欣赏诗歌, 只有领会了意境, 才能发现诗歌的无穷魅力。学习时要发动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 由意象出发, 开掘与体会意境, 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运用恰当的美育教学手段

具备了较高审美水平的老师, 又有了审美的教学资源, 还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实施具体的美育教学。

(一) 激发兴趣, 重视情境创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动力因素, 诗歌教学可以先以作者生平的逸闻趣事开始, 展示与之相配的书法作品, 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材料, 尤其是古典音乐, 使学生在愉悦中得到美的熏陶。如讲解《蒹葭》可以播放邓丽君的歌曲《在水一方》, 学生陶醉在邓丽君甜美与凄婉的歌声中, 本身是一种美的享受, 同时也激发了对本诗的学习兴趣。如讲解李白《行路难》, 可以先讲一段李白让高力士为其脱靴的故事, 也可以讲解一段“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嗜酒故事, 这激发了兴趣, 也对学生理解诗意, 了解李白其为人都有很大益处。

(二) 通过美读, 品味诗的情韵

“诗言志”, “诗缘情,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言志也好, 诗缘情也好, 都是表达人的内心活动, 情志二者尽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可是二者实质上是二而一的东西。故挚虞在《文章流别论》中说:“毛诗虽以情志为本, 而以成声为节。”刘勰也在《文心雕龙·附会》中说:“夫才量学文, 宜正体制, 必以情志为神明, 事义为骨髓”, 在这两位文论大家看来, 情志就是一样的东西。说诗歌是表达情志的, 这就要求我们读诗歌时不仅是一种朗读, 而且需要怀着一种虔敬的心情, 对诗人诗作抱以理解之同情, 这样的朗读可以称之为美读, 美读是理解诗歌内容的重要手段, 叶圣陶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出来。”读, 出于口, 入于耳, 感于心, 提倡美读, 要把诗的节奏、轻重音、情韵、感情基调、意境融入其中, 还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只有大声诵读才能把诗的美领会。教师可采用范读、领读、齐读、个别读等方式把朗读做到位, 引导学生去感知与体味诗歌的美。在吟诵中, 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 陶冶学生的性情, 培养学生对诗歌美的欣赏能力。

(三) 教给学生诗歌的审美方法

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还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审美鉴赏力是在较深刻的审美、感受、品位、领悟的基础上, 理性因素相对突出的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

叶圣陶说:“欣赏文学由教师指一点门径, 给一点暗示, 单教学生逐句听讲, 那么, 纵然老师的讲解尽是欣赏的妙旨, 在学生来说, 只是听老师欣赏罢了。”所以, 还要适当讲解诗歌审美方法, 如知人论世、文如其人、诗无达诂, 诗歌的风格流派, 唐宋诗的特点, 不同诗歌的省略、跳跃, 诗歌中的修辞, 对偶的原则与方法, 音韵的平仄, 不同诗体的特点,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这些都对学生理解与欣赏诗歌有重要作用。

四.适当点拨学生内化再现美

叶嘉莹说:“一个欣赏诗歌的人, 若除了明白一首诗的诗句所能说明的有限的意义之外, 便不能再有什么感受和生发, 那么, 即使他理解的丝毫没有误差, 也不过是一个刻舟求剑的愚子而已。”创美是审美的最高层次, 就是按照审美规律构建美的精神世界、意象世界, 是人生诗意追求的最高境界, 是进一步对美的内化。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因势利导, 进一步开掘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力, 再现美, 以美启真, 以美求善, 让美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 走入学生的生活中,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与审美能力。

可以让学生选一句诗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为诗歌画一幅水墨画, 对诗人说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试着分析诗歌的美在哪里, 以毛笔字来书写诗歌, 动情地朗读, 开展诗歌朗诵会, 诗歌走进作文等。课本是流, 课外是源, 学习古典诗歌还要调动学生学习与积累古诗的积极性, 这样才能不断在积累与运用中,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高尚学生的情感意志。

上一篇:会计失真现象下一篇:政府效益审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