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美育论文

2024-10-01

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美育论文(精选12篇)

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美育论文 篇1

美育,即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情感教育,它以美学为理论基础,借助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和科学美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美育,即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运用各种美的因素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学内容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写话和习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每一部分都蕴含着许多美的内容和美的因素,教师可以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美育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教学中美育的渗透不仅取决于教材中的美,更取决于使用这些教材进行教学的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很多教师都非常关注阅读教学中美育的落实,但在现实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 对美育不重视。

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交流交际的工具,是进行思维和智力开发的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同时,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教育,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教育、语言文字教育、语言技能训练,而忽视教材背后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违背语文美育的规律,把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抽成一些干巴巴的条条框框,硬塞给学生,致使文章中的人物没有鲜活的血肉,情感也变成了道德教条。有的教师让学生抄课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词语解释等,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应试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 教师美学素养不高。

小学阶段儿童形象思维占主导,他们容易感知那些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事物,但教材里许多美好的事物都蕴藏在抽象的语言文字中,若没有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美。但大多教师在讲到生动精美的篇章或段落时,只会不停地赞叹:“美啊!美啊!”,不能蹲下身来站在学生的立场指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另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时并没有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并不引导学生去感受美在哪里,而是让学生查字典进行死板教条的解释和记忆,使学生知其美而不知其为何美。

3. 现行考试制度的影响。

素质教育的今天,虽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现行以“纸笔相加”的传统、单一评价标准的考试制度和教学考核制度,促使教师常以考试为准则,强化学生取得高分的应试技巧。教师、学生更多关注与考试相关的知识,根本不关注或很少关注多方面知识的掌握和各种能力的发展。

二、阅读教学中的美育

语文中的美无处不在,一字、一词、一句都是渗透美的极好载体,它有深化知识、培养情操、开发智力、培养语感等诸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1. 美学素养。

(1)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美学和美育的理论素养。“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教师只有掌握一定的美学和美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美和美育的性质、特点,掌握一定的方法和原则,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渗透美育。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美学和美育理论的素养,不断提高审美理论水平。

(2)教师要增强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教材中每篇课文都蕴含着美,有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性之美等,这些美能不能被学生感受和理解,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感受到课文中的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只有教师本身具有美的感受力,才能给学生更好的美的感受。美的鉴赏力指对审美对象的欣赏评判能力,即识别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一定鉴赏水平,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美,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习得,进而促进学生在学中发现美、欣赏美和鉴赏美。

(3)教师要提高美的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自己从课文中钻研出来的美的感悟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字里行间感受文中的美。另一方面,不仅要让学生发现美、鉴赏美,更要让学生学会表现美和创造美。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如何谋篇布局讲究结构美,又要指导学生如何遣词造句讲究语言美等。所以,教师除了要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开阔文化视野外,还应加强美的表达能力。

2. 挖掘美的因素。

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美的世界,阅读课文里有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画面,教学时,教师应充分挖掘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1)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语言是抽象的文字信号,虽不能直接作用于我们的视觉、嗅觉和触觉,却能诉诸观念、想象、幻想,给人美的享受。教材中的语言美不仅表现为遣词造句的妥帖、流畅、含蓄、明快、凝练、奇妙、高雅、平实,还体现在内容美、节奏美、色彩美、意境美。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发掘教材中美的语言和语言的美,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根据语言的特色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在咀嚼词句、摘抄名言佳句的同时感受语言之美,不断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精妙和魅力。另外,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无穷,有寓意深刻的谚语、歇后语、成语,有高度凝练的诗词等,在看似简单的语言文字背后实则蕴含着无尽的韵味,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应从语言文字入手,在品读课文的同时分析字词结构,感受汉字之美,并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反复推敲、揣摩和想象,在阅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2)美的情感。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审美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文学家能把从人民当中所体验到的感情表达出来,以感染、影响读者。小学语文教材有许多作品都饱含着作者的某种思想倾向或感情寄托,如对祖国、家乡的思念与热爱之情、对真善美的爱和对假恶丑的憎等。如《慈母情怀》一文,作者通过重点描写母亲工作环境的艰苦和工作的艰辛,表达了母亲对子女的爱。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深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再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作者的感情传达出来,在自己动情的同时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或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逐步培养审美情感。

(3)美的意境。诗和画的结合就是情和景的融合,也就是所谓的意境,它是作家把情和景相互融合后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其中“意”指作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境”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如张继《枫桥夜泊》是一篇情思缠绵、意境优美的佳作。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三种景象经过作者的加工组合构成迷蒙、凄凉的环境。“月落”写出了夜的迷蒙;“乌啼”静中有动,描绘出夜的寂寥;“霜满天”写出秋天的凄凉,三种景物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凄凉的境界。江边月光下朦胧的枫树影和江中那星星点点的渔火使作客他乡的诗人难以入眠。夜半之时寒山寺传来了袅袅钟声,又有客船到来。这里,钟声的传来是动态,可闻不可睹,寺庙的构建是静态,可观可览,“夜半钟声”不仅衬托出夜的空洞、寂寥,也表现了诗人因乡愁难以入眠的心境。这首诗有声音、有颜色,甚至有温度。寂寥的深夜,钟声低沉而悠远,为作者表达“思乡的愁思”创造了良好的意境。文章的意境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美感的形成和提高,还可以引导学生领悟生活的哲理,感受生活的真谛。因此,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感情阅读、配乐朗读等方式在阅读、赏析中把学生带入文中意境,使学生在可近可感的情境之中受到美的熏陶。另外,由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所以,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和已有知识进行联想和想象,走进作者文本中所描绘的画面,在多次阅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4)美的形象。小学语文教材里有许多优秀的、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高尚的人格、崇高的理想、优良的品质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言而有信的宋庆龄、为振兴中华而决心发奋读书的周恩来、为革命胜利而英勇献身的王二小……这些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高尚品质和美好的道德从不同侧面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从而塑造高尚的人格。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相关背景知识和文中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深入浅出细细品味美的内涵,强化学生对美的追求,并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5)美的画面。《桂林山水》《北大荒的秋天》《黄山奇石》《西湖》等课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了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阅读这段文字时,人们仿佛站在一碧如洗的天空之下,观看那天边的流云,又像在观赏一幅清新亮丽的水彩画。作家在描绘画面时把美的情感融入其中,学生在阅读时既可获得美的享受,还可获得美的感染。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景物的字、词、句、段,在字里行间品味、赏析,把大自然的美如画卷般再现出来,结合课本插图或利用媒体资源图文结合,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祖国山河的神奇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注重审美教育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时代的需要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充分运用课文所蕴含的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美的意境、美的形象,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提高审美素养,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美育论文 篇2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教师语言揭示艺术美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时最重要工具。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语言恰似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感情的丰富性、知识的广阔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反映问题的敏捷性。可以想象,教师语言缺乏美感,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语言深奥,学生就难以接受和理解。所以,一位好的语文老师,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富有吸引力,有条有理,声音抑扬顿挫。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如润物无声的丝丝春雨自然地与学生交融。语文教师虽然不是演员,但总还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只要感情真实,语言动人,就永远给学生一种艺术的美。

二、创设情景感受语言文字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大部分课文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但如果教师不能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只作为旁观者,作一般的叙述,学生是不能很好地受到美的感染。因为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而形象又是借助语言塑造出来的。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具体的、感性的典型形象。只有我们身临其境,与作品息息相通,才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何发挥自己的情感去激发、感染学生,这是教学艺术的更高层次。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

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可创设情景,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荷花池”边。通过画面的展示,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便跃然纸上。学生边听边想,仿佛自己已“飞”到美丽的田野,来到荷花池,眼前出现一池婷婷玉立的荷花,它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进而让学生身入其境的用手摸一摸荷叶、荷花,去感受一下叶子的油滑,花瓣的细腻。随着语言文字的描绘,运用移情想象,学生把自己也想象成一朵洁白的荷花。音乐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美丽的意境之中。

这样教学唤起了学生的情感活动,做到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使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以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与“美丽”,得到了美的感染与熏陶,获得理解语言文字和塑造心灵相统一的效果。

三、利用插图感受形象美

在审美教育中,审美对象总是以具体可感知的形象方式存在的,离开了具体的感性形象,就不可能成为审美对象。因此,美感的获得,首先在于对形象的感知。有些课文,学生可以依据语言文字,经由想象,直接浮现出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中写道: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花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单*这样的描述,学生很难形成清晰的意象,唤起美感。教材以图辅文,在凝冻的瞬间,董存瑞威武高大的形象,钢铸般的脸,坚毅的目光,整体透出这伟大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教学时,通过对插图的欣赏,能使学生获得主人公的整体的形象感知,理解他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舍身为国的品质,体会包含其中的壮美和崇高,受到心灵的震撼,学会“真正用人性的态度对待世界”(鲍列夫《美学》第562页)。这样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理解力将同时受到良好的训练而发展起来。

四、启发想象体味整体美

如果说理解比较能够再现形象美的话,那么,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美。想象是储存于大脑的表象,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意象(主观把握了的表象)的过程。把文字转化为意象的阅读,一刻也离不开这一基本的心理活动方式。因此,在阅读中,“想象力比知识还重要”(爱因斯坦语)。想象的触觉伸得越长,由文字所唤起的意象愈丰富,对课文的感受就愈生动,愈深刻。例如,教学《长城》时,可以让学生想象长城蜿蜒盘旋,横贯万里的壮观景象;想象孟姜女哭塌万里长城的民间传说;想象修筑长城的工匠的繁重劳动;想象狼烟四起,气势磅礴的古代战争等,学生通过想象,再造长城的意象整体,重现凝聚在这一典型的“人化的自然”当中的人的本质力量,理解“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的含义。

五、引导朗读感受意境美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过“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互相迭印,相融为一,这即是意境。为学生创设一种美好的意境,朗读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范读、自读、引读、议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中的意境美。

如《观潮》一课,教学重点部分“潮来之时”,首先让学生体会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给学生自悟的机会和空间。接着指名读、评议、复读,让读得不好的学生再读。然后,教师范读,让学生看着老师读,注意老师读时的眼神、体态、手势的变化等。最后,让学生模仿观潮的沸腾人群,跳着、叫着、挥舞着手进行朗读。这样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使他们置身于其中,充分感受潮来之时“浩浩荡荡”、“人群鼎沸”、“山崩地裂”的壮观场面。

如何强化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A-0088-0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审美应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识和任务,语文教学从不同角度渗透审美教育,对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有特殊的意义。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下面,笔者谈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发现美,整合教材美育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诸多美育因子,选入教材的文本大多是经典名作,故事具有典范性,情感带有震撼力,其思想性和教育性都很强,探索美本身就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灵触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展开发现美的活动,并对美育资源进行筛选整合,让学生搜索文本精美的语言,建立好词佳句积累素材库,让学生观察文本插图,发现图画美,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故事美、情感美,形成重要的审美教育题材库。在学习苏教版语文第十册课文《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时,笔者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搜集文本好词佳句,发现文本美的因素。在成果展示时,有的学生展示:“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锨镐叮叮当当,奏响植树歌谣”“我们走到哪里,哪里便披上绿袍”“撑起绿色的大伞”“荡漾的碧波轻抚河畔的小草”。也有的学生表示,文本对景色的描写同样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这些植树者的劳作本来就是撒播美的行为。还有的学生说:文本的描写很美,而其中的插图也具有看点,可谓图文并茂,我们可以从多种途径去对比体验、发现美。可见,学生从好词佳句、文本插图、人物行为等角度,对所有美质因素进行了全方位的搜索,在发现美的过程中形成个性认知。

二、感知美,实现美育思维启动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阵地,同时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审美观念还比较单纯,缺乏主动探索认知的意识。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感知语文之美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通过欣赏文本语言、个性图片、生动视频、多彩动画,或是在课堂演绎、小组互动中感知语文的美感,实现美育思维的全面启动。小学生对审美的认知视角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就要注意教法设计的个性化,提高美育渗透的全面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美育熏陶。学生感知文本美大多从外化表象展开,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内涵、情感等角度形成认知,帮助学生建立美育认知体系。在学习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海伦·凯勒》一课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文本活动,然后提出思考问题:海伦为什么能够克服多重困难获得成功呢?你从海伦身上学习到了什么优秀的品质呢?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对海伦这一人物形象展开多元解读认知。在成果展示环节,有学生直言:“海伦虽然身体有残疾,但她的精神是美丽的,她凭借顽强的毅力战胜了身体疾病,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进步和成长,而应该从现在做起,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美丽世界。”学生从海伦身上看到了美,通过多重对比启动思考,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三、构建美,提高美育渗透力度

艺术家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众多美育因素,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更要让学生在感知美的过程中形成审美认知。为提高学生自觉发现美、感知美的意识,教师要设计多种美育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美育实践中形成审美观,在不断创造中构建审美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学习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多重阅读学习,并针对文本内容设置实践活动:学生组成三人小组,自编自演课本剧。学生可以对情节进行优化设计,也可以另外编辑剧情。学生积极行动分配角色、设计台词,并进行彩排练习。在班级展示环节,很多小组都有比较精彩的表现。有的小组自编剧情演绎一段家庭生活情景:孩子生病了,爸爸、妈妈焦急地送孩子去医院。可见,教师设计课堂演绎活动,给学生展示自我提供舞台,学生在具体演绎中感受到亲情,获得审美享受。

小学生对外部世界有探索的渴望,对多种美的因素有特别强烈的追求心理。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为学生创造更多感知美、消化美的机会,使学生加深理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篇4

一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 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知识与文化的提高, 还应该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懂得真、善、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不同的人在看同一幅画时的感悟会不一样, 有的人感觉妙趣横生、赞不绝口, 而有的人感觉杂乱无章。同样一首歌曲, 有的人听得如痴如醉, 而有的人听后却觉得索然无味。之所以如此, 就是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能力不一样。而人的审美能力是可以通过审美教育来培养的, 因此,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或者强化美育, 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 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也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除了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外, 还能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美、情感美、自然美、社会美等各种美,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 就能产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渗透美育的教学策略

1. 老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 还应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老师除了具备渊博的语文专业知识外, 还应有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以及广博的社会知识。在具体的教学中, 老师要用智慧、用美的形式去设计教学, 以情动人,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 体会语文的各种美, 享受语文美带来的快乐。

2. 介绍作者时渗透美育

每篇课文都有一个作者, 每个作者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 而不同时代的作者, 在所写的文章里都寄托着自己的追求与思想。当老师向学生介绍作者时, 可以向学生渗透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追求目标, 用作者的思想与精神打动学生, 使作者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同时, 也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时代中的美与丑, 并知道哪些是应学习的, 哪些是应憎恨的。如在介绍陆游、屈原、岳飞等作者时, 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介绍龚自珍、范仲淹等作者时, 可以渗透忧国忧民的思想;介绍李四光、沈括等作者时, 可以渗透为科学奉献毕生精力的精神教育;在介绍孙中山、周恩来、毛泽东等革命家时, 可以渗透为理想而发奋图强方面的教育。这些美育都是在学习课文之前对作者进行简介时进行的, 它对学生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 能激励学生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3. 创设情境, 让学生感受到美

人的思想感情常常受情境的影响, 在悲伤的气氛中产生悲哀的情绪, 在欢乐的气氛中产生快乐的情绪, 而且情绪还会感染别人。因此,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老师要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 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感气氛, 老师首先要进入角色, 把作者的情感转为自己的情感, 然后再去感化学生, 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使学生感受到美的教育。

4. 赏析课文, 让学生领悟到美

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主题, 能表现文章主题的句子就是文章的精华所在, 老师在教学中要找出这些句子或者段落, 然后进行赏析使学生领悟到美。比如, 在进行《岳阳楼记》的教学中, 要把“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拿出来赏析, 可以配上音乐进行朗读, 使每个学生都领会到作者豁达的胸怀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再如, 在进行《醉翁亭记》的教学中, 要反复朗读“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及“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等段落, 使学生领悟到娱情山水、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只有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与体会, 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到古代仁人的“乐”与“忧”, 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情志之美, 才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心灵的净化。

总之, 对学生进行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教师要深入挖掘课文中的美育素材, 并以适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各种美, 进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更好的净化。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 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本文从多个方面入手, 阐述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如何渗透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

参考文献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篇5

―――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曾利

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各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担负着美育任务,在教学中渗透美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理解和欣赏数学美,既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又能得到情感和美的培养。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用心挖掘小学数学中美育的因素,还要善于探寻美育的途径。下面就粗浅地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美的教育。

一、利用教材中彩色插图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现行小学数学教材,特别是低年级教材,插图版面,数量较多,且彩版印刷的图画清晰,色彩鲜艳,画面形象可爱,这些插图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美联社的教育。特别是刚入学校时,打开数学课本,一幅色泽鲜艳,形象生动的新年入学图跃入眼帘,小学生们顿时感到“好美啊!”这首先就让他们感到兴奋和激动,直接感受到图画中呈现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周围事物的美,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兴趣。其它如认识10以内各数的主题图、例题、应用

题背影插图的设计都很美,教师利用这些插图进行辅助教学,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数学产生热爱,并转化为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从而在教学中渗透美育。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其美育因素不象艺术那样外显和鲜明,因此,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小学数学中的美育因素,是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原前提和关键。例如可让学生在对图形的认识中,感受到不同图形的形式的美,在几何图形中,长方形具有对称、稳重之美,正方形具有刚劲、宏伟之美,圆具有柔和、流畅之美,等腰三角形具有平衡、庄重之美,而所有的对称图形则具有匀称、平衡、稳重之美。学生在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中,不仅了解到这些图形的特征,还产生了欣赏美的一种愉悦的感受。又如,数学的数字和符号,它们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十个记数符号0、1、2、3、4、5、6、7、8、9,它们在不同数位上就代表不同的数值,用这十个数字与位置结合,就能写出一切自然数,而“+”、“-”、“×”、“÷”、“=”、“<”、“>”这些数学符号更是形式简单、内涵丰富,能清楚精确地表示计算方法和数量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些数学和符号的认识,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洁与精致的美。

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渗透美育,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中,教师善用教材内容中的美的因素,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不仅能使学生更好、更牢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使

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例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就可在课前设计观察引趣和课后设计运用提高两个小环节。课前教师出示美丽的蝴蝶标本、红艳艳的枫叶,问学生:这些昆虫、树叶好看吗?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特征?学生被这鲜艳的色彩,美丽的图案吸引住了,都说:很美,它们的形状都是对称的。接着出示“天平”、“剪纸图案”,问: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美吗?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类对称图形,研究它的特征和运用,学会画美丽的对称图案,并进行评选,学生积极性很高,发挥了各自的创造性,在运用中继续巩固了所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陶冶了美的情操。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

0039-02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自然科学,无处不蕴含化学美,它是化学美育的基础。化学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可以使人萌发幻想、引发灵感,在美的氛围中猎取知识。要达到美育的目的,就必须从化学学科中系统地挖掘美的因子。本文主要探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一、引入现实生活可接触的化学美,适时渗透

人类的发展史,是美的不断完善史,而美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化学美则是众多美中争奇斗艳的一支奇葩。教学中结合所教内容,适时渗透物质性质和化学现象美,可以使学生大脑中的印记复活,在审美和享美中激发思维,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在美的畅享中学到知识。

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金刚石和石墨》时,可联系钻石那璀璨夺目的永恒之美,以及铅笔芯中软滑且富有光泽的黑美人般的石墨来展开教学;讲到碳酸钙时,可联系教室里洁白的粉墙,以及广西桂林岩洞内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来展开教学;而城市街头以及夜长城上如群星闪烁般的霓虹灯,汽车、轮船上的探雾灯,充入氙气的“人造小太阳”,这些都是稀有气体的“特技表演”。这一切均把自然与科学,美与知识结合得完美无缺。

二、利用化学实验美,直观渗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原理和现象都能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它不仅给人以求知满足,而且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所以每一个章节都应尽可能地安排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之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首先是化学仪器外形美观、整洁,玻璃制品晶莹剔透。如电解水的霍夫曼电解器,还有U形管、球形干燥管、锥形瓶、集气瓶等,造型优美、简洁,就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让人过目不忘。

其次是仪器性能美。过滤器就好比一个奇妙的筛子,让液体与固体分离;带活塞的分液漏斗和启普发生器仿佛是一位胸有成竹的指挥官,通过对导管活塞的开或关,随时控制着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第三是实验现象之美。将硫在空气中点燃然后伸入氧气中时,那由淡蓝转变成蓝紫的近乎梦幻般的火焰,令人产生无限的瑕想;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火星四射、镁条燃烧时的耀眼白光等,常引得学生不由自主地伸长脖子,屏息观察。奇特的化学现象让人惊叹之余,不由地急切想知道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美妙的现象,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

第四是化学实验的瞬间美。从银白色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到中和反应中最后一滴盐酸滴下,溶液中的红色瞬间消失……无不给学生留下美的瞬间回味,如流星划过长空,一闪即逝,却印象极深。

对于化学实验,笔者认为:演示实验至关重要,它既是学生接触化学实验的起点,亦是学生学习甚至是效仿的榜样。所以,在化学演示实验中,教师的实验操作对学生有着“言传身教”的影响,起到示范作用。教师在演示实验时,操作必须在准确、灵活、熟练、沉着、有条不紊的和谐气氛中进行。为此,教师应事先将整个演示实验进行全面策划、精心设计、科学安排。每个步骤先取什么后取什么,需要什么药品、设备装置,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要达到什么目的,需要学生从中观察的重点是什么,思考些什么问题等,备课时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例如,镁带燃烧的实验,学生往往只注意到“耀眼的白光”,而对原物质的色态以及生成物的色态却不大注意。教学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其次,要注意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必须规范化,每一个极细小的动作都要准确,不能有半点瘕疵。某一仪器应如何取,如何放,如何向都不能含糊。例如中学化学教材规定“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必须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然后进行加热”。但有的教师为了贪图方便,喜欢用手拿着试管加热,这是极不好的习惯,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演示实验中教师操作的灵活、熟练、规范,动作的优美、利索,现象的奇特、有趣,常常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悦目清新、舒适坦然的感觉,激发学生向往和追求美的愿望,使学生轻松自如地学到知识。再者,就是要让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楚。演示实验的速度要适中,既不能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必然有些学生看不清楚;太慢,则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鲜明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速度的适中,可使学生从奇妙的化学实验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知识的满足。

三、运用化学理论美,契机渗透

化学理论的字里行间以及发展进程里,美的光环一直伴随它发现、成长、完善。化学理论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消化重点,教师必须站在美学“珠峰”、多角度创建美的学习空间,把握时机善于渗透,可以“活化”学生大脑记忆中沉积的火花,让学生陶醉于美的“春潮”之中,驯服难学的理论知识。

如,判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既是初三化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是学生较为头痛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就给学生归纳出如下表的知识点:

假如我们在教学中只是给出这一表格,便让学生去记忆并能用上它,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笔者是这么指导学生去记忆和运用的:判断时只需将它分成两类,即一类是有酸参与反应的,这一类我们只需判断它的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气体或水;另一类是没有酸参与反应的,这一类就必须同时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反应物二者皆可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如此一来,学生对于这一理论知识的运用,就如同插上了美的翅膀,轻松掌握了。

又如,识记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上产生的气体及体积比时,笔者引导性地问学生:“在家里真正抚养你的人是不是父亲啊?”由这一问题,结合提示,不言而寓,学生很快便记住了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正养(正氧),父亲(负氢)。”然后告诉他们气体的体积比就是水的化学式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

再如,可将初三化学中的“据化合价写化学式”,用更直观的交叉法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排”:按正价左,负价右的排序写出元素(或原子团)符号(个别如NH3等例外)。

“二标”:标出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三交叉”:将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与化合价交叉写出(如:+5价磷的氧化物:[P2O5][+5][-2]、硫酸铝:[Al2(SO4)3][+3][-2])。

“四整查”:将右下角数字化成最简整数比并检查(如:+6价硫的氧化物:[SO3][+6][-2]、硫酸铜:[CuSO4][-2][+2])。

如此一来,“据化合价写化学式”便显得更直观、简练。

四、借化学用语美,递进渗透

化学科学美在于它以抽象的形式展现宇宙间万物的和谐美,而这种美也表现在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中。笔者认为,在化学用语教学中,通过教师认识内在美和美的再创造,如甘露、似阳光,使学生在探求化学美的过程中获得完整的化学用语知识。

例如,离子符号与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法,往往是学生较易混淆的,笔者就将它编成“离右数正负,是1不写出;价上正负数,是1要写出”的美言,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其中“右”指右上角,“数正负”意指写数在前正负号在后;“上”指正上方,“正负数”意指写正负号在前数在后。故“离右数正负,是1不写出;价上正负数,是1要写出”指的便是:表示离子符号时标在符号的右上角,写数在前正负号在后(1不必写出,如:氯离子:Cl-;镁离子:Mg2+);表示化合价时标在符号的正上方,写正负号在前数在后(1须写出,如,负一价的氯元素:[Cl][-1],正二价的镁元素:[Mg][+2])。如此一来,学生很快便记住,从而克服了难点。

此外,教师课堂形象美、教学语言艺术美、课堂提问巧妙美、课堂板书设计美、教学结束小结美、辅导学生作业感官美等,都应尽量穿插整个教学过程,这些显露或潜在的美,使学生身处美的海洋,与美同步成长,势必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美育论文 篇7

一、小学语文教师展现给学生语言美

教师上课最重要的工具是语言。评价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语言美。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 上课时, 我们先要做到语言美。一方面, 教师亲切温和的语文教学语言, 可以使学生百般回味。另一方面, 教师幽默风趣的语文教学语言, 会给学生带来快乐;教师果断有力热烈奔放的语言, 能够给学生带来语文学习激情。那么, 教师如何做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美呢?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当言之有序。所谓的序是指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讲解如果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就会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 如果要成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上, 我们的语言不仅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 而且需要富有条理性、逻辑性和吸引力等。教师要将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性和情感性非常自然地让学生感受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必须动人并且感情真实带给学生一种语言美。

二、教师要多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感受语言美

语文学科具有非常强的人文性。语文情境教学的创设极为重要。一方面, 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它更是能够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另一方面它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同时还可以调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集中课堂注意力, 便于学生掌握和学习新的知识, 非常有利于语文的教与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是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发展心理品质最为重要的学习载体, 也是连接日常生活与语文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虽然不同的语文教学内容需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 同一个内容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情境, 但是不论创设怎样的语文教学情境, 教师都要把握一条原则, 那就是能够更好地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因此,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情境渗透。只有这样, 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神奇与美他们才可以获得美的感染与熏陶。

三、教师通过启发想象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整体美

语文教师的启发性教学主要是指教师依据语文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通过启发诱导办法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最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说启发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方法, 还是一种教学思想, 更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 而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启发式提问来引导小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得出解决答案。正如常言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通过启发学会思考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给了他们通向独立和成功的钥匙。教师引导小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将抽象的内容融化开来, 再造意象的整体, 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 唤起学生的想象, 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更为生动、丰富。

四、教师利用板书展示结构美

教师上课离不开板书。教师板书的条理美, 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整体性。板书的简洁美, 高度地概括和浓缩课文的内容,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如果教师板书设计能够融板书的整体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这样就可以调动小学生语文学习课堂氛围, 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字不仅要写得工整而且需要注意板书结构合理。如果教师做到了这些, 学生就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板书工整有助于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所以说板书结构美, 对每天都望着黑板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前提之一。

五、学生朗读中感受到语文意境美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过:“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意境是指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互相迭印, 相融为一。判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他们语文朗读水平的高低, 所以, 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训练, 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所以教师为学生创设美好语言意境最主要的形式是朗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训练也包括朗读, 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法宝。学生朗读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发展, 获得思想熏陶, 它还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传递。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朗读的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地领悟语文的意境美。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篇8

一、以伟大历史人物为榜样, 发挥对学生的影响

历史如同一面镜子。初中历史教材中包含着许多家喻户晓的伟大人物和故事。翻开历史,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气势辉煌的爱国史诗。在教学中, 教师若能把握好这一方面, 将伟大历史人物的素材渗透到对学生的教育中, 唤起学生对榜样的学习, 对学生优秀品德的培养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 教师应梳理好这部分内容, 恰当地穿插在课堂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培育学生优秀品德。如霍去病的“匈奴未灭, 无以为家”, 岳飞的“光复失地, 还我河山”, 文天祥就义时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这些铿锵有力的誓词与他们的壮丽人生是融在一起的。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些先辈们的豪言壮语与他们的人生是连在一起的, 人性美得到极高的升华。事实证明, 学生是乐于接受这种教育的, 这可以使他们心灵得到净化, 激发他们积极进取。为美好事业献身的精神, 正是美育的重要目的之一。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 既有血染杀场的英雄志士, 又有以自己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超人毅力及智慧创造了灿烂文化的杰出人物。恰当地运用这些素材, 引导学生正确地去理解历史上的人物, 并向他们学习, 养成坚毅的性格,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二、历史中文学艺术美对学生的影响

“文史相通”一直为人们所共识, 我国历史上不同的鼎盛时期文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如唐诗、宋词、元曲等。特别是诗歌, 其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言简意赅的语句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表达作者的感情, 是引导学生掌握好历史知识的重要因素。如“诗仙”李白, 其诗歌中广泛以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作为背景, 气势豪迈奔放, 富含想象、夸张手法, 写出了唐朝的“太平盛世”。而“诗圣”杜甫, 其诗因为生动地刻画出了当时社会下劳苦大众的生活, 被称为“史诗”, 其严谨的格律、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文笔饱含着崇高的艺术魅力, 在历史教学中准确恰当地引导, 能对中学生志趣、审美情趣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体现出美育教育的优势。另外, 还有《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历史小说, 司马迁的《史记》, 屈原的《离骚》等对学生也有着很强的美育教育作用。在历史教学中, 充分发掘这些素材,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历史上丰富灿烂的文化, 另一方面又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开展美育教育,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辨别美、创造美的能力, 为中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三、运用多媒体挖掘历史教学中的美

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纷繁复杂, 包罗万象, 涉及历史、地理、自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 从教学内容的每章每节中找到美的结合点, 如自然美、艺术美、环境美等, 以唤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如七年级历史教材蕴含丰富的自然美教材, 大量地球形状、世界各大洲的地形起伏特点、地貌类型、主要山脉和大江大河、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知识的介绍, 使得学生将各种自然景观的奇伟瑰丽尽收眼底, 地理自然美教学得以实现。艺术美是美育最有力的表现方式, 诸如历史上的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以其独有的神韵, 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精神力量。在讲述唐朝艺术时, 可通过多种教具展示融合北方少数民族舞蹈的唐代舞蹈艺术, 受印度影响较大的唐代绘画艺术, 融合多民族音乐的唐代音乐艺术, 由此向学生传播美, 激励学生向往美、感受美、欣赏美, 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再如, 教学《游历华夏》时,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将本节课中所富含的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旅游资源, 恰当地融入美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保护环境、审美能力等教育, 真正达到美育内容与综合学科教学活动相辅、相融、相生的情景, 并引导学生把这种地理审美能力转化为保护地理环境、爱护社会环境美的具体行动中, 使学科中的美育内容与实践完美有效结合。

四、课外作业延伸美育

课外作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也是反馈课堂教学情况的一个重要渠道。由于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 其作业的设计有很大的开放性, 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适用性较强的、具备差异性的美育问题体现在作业中, 使其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 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去感受美、创造美。

如辩论式作业, 即结合所学内容, 由教师提出辩题, 学生通过分析理解并查阅相关资料得出论据, 写一份辩论报告。随后, 教师进行讲评, 对正反方的论据进行综述, 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系统, 然后反馈给学生。如提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利是弊”的辩题或者“岳飞对昏庸皇帝的忠诚是愚昧还是可取的”, 让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收集、整理有关的资料。针对学生的观点, 教师进行讲评, 使学生认识“利”与“弊”、“忠”与“愚”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的。评价事物做到全面, 并与历史时期相吻合, 抓住事物的主流, 公正、客观地评价史事以及人物, 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辩证之美。

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美育论文 篇9

一、在音乐中欣赏美

音乐艺术是最感人的艺术。英语教材正抓住这一特点及小学生好动、好学、好唱、好蹦的年龄特征, 安排了许多旋律优美的歌曲, 充分突出了音乐美, 寓英语学习于唱唱跳跳之中, 因此我们就应该把音乐引入课堂。教师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的艺术魅力, 运用电教手段渲染气氛, 变英语课堂为学习+愉快接受新知识的场所,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身心准备阶段:教师可以用录音机播放学生喜爱的英文歌曲 (Hi, Nancy!We are happy bees!) 或优美的钢琴曲, 让学生听到优美的音乐安静下来, 身心得以放松, 消除紧张和疲劳, 为上课储备充分的精力。如在教单词时:对小学生来说, 记忆单词是很头痛的事, 生硬地让他们死记英语单词, 容易使他们产生厌烦心理。可以通过唱英文歌曲, 熟记歌词的方式让学生增加学习兴趣。如教师在教4B Unit9中的单词tired, ill, hot, hungry, thirsty时, 不是让学生记熟这些单词的发音、拼写, 而是先用录音机放两遍英文歌曲“What is thematter?”, 活泼快乐的节奏不但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和疲乏感,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乐感和语感, 激发了学习热情,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情境中感受美

现代课堂的教学中, 利用投影、录像等电化教学手段陈设真实的语言情境, 集图、声、文、动画于一体, 能达到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触其物, 如闻其声的效果。使学生在情境中迅速排除难点, 把握重点, 掌握英语知识, 这种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常常借助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的魅力实施教学。利用这些美的教学手段, 激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美的鉴赏能力。在教学中, 通过色彩、背景、音响的效果等, 通过学生的表演, 真实地表现人物的活动场景。表演者和欣赏者都是审美的主体, 都能从中感受和鉴赏美, 学会创造美。线条流畅的简笔画也常常用它的美感染着学生。如在学习“animal”时, 让孩子们画画动物, 让大自然的鸟语花香、美丽森林走进孩子们的画中, 孩子们身心获得的巨大的快乐是无可比拟的。

教学中教师还要以饱满的热情, 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形象、富有感染的情境中去, 让学生直观感受美。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中美的因素, 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 使美育融于英语知识学习之中。比如每个单元的“Story time”, 虽然它的趣味性、情境性比较强, 但仅靠教师的语言描述仍是不够的。于是我就利用动画画面、录音带的音响效果等, 来增强学生的形象感受, 让学生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创设不同的情境, 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将其表演出来。这样, 他们不仅锻炼了自己听、说的能力, 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在语言中感知美

现代社会中大人小孩在日常生活中, 冷不丁地冒出一两句外语, 似乎成了一种时尚, 有些外来词汇已成为我们生活常用口语, 如“OK”“Bye bye”“No”“Thank you”等。在教学中, 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大胆地用英语交谈, 既能增加学生的生活情趣, 又巩固和拓展了课堂所学, 真可谓一举两得。

此外, 英语中有许多地方, 在表达上比汉语简洁、凝练, 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这也正体现了英语的语言美。如no pains no gains (不劳无获) ,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 这些谚语既简洁又包含了生动的道理。在教学中, 可时常将它们收集起来, 并逐个讲解, 久而久之, 学生也渐渐领会到英语语言的美丽动人之处, 自然会喜欢英语语言。

四、在生活中体验美

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美育论文 篇10

美育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美育就是通过美的情感、美的言辞、美的理性、美的气度、美的结构,揭示新思想、新学科的科学性、真理性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真理的美好追求,从而开发学生智力。以语文教学为例,语文美育是教师指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理解美,进而创造美的实践活动过程。语文课本的内容极为丰富,它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于一体,使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风貌十分和谐地融汇在语言文字之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鉴赏、表达美的文章、美的社会、美的自然、美的人生,从而在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想象能力,显示出美在智育中的激发功能。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多种体裁课文都是形式完美的统一体。它们反应的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合情合理的形式,多样的结构对少年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美学的角度去领会、去体验、去感受,使学生受到高尚理想、情操、品德的陶冶。这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渗透美育。

一、从古诗的意境中渗透美育

课文意境的挖掘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认识的开始。所谓意境,它是形象思维派生的奇葩,如何使小学生能够形象地体会文章的写作意图与环境,并伴随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成从思维过程走进文章的意境中,这是一个受教育者自觉接受美育的前提。

为什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能在学生们的心中扎下深深的根,那是作者所勾画出来的壮丽江山,那种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慨,要想居高临下就必须付诸最大努力去攀登更高境界的理想使人胸臆顿开,其意远在诗外。

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景取意,深情绵邈,李白对自己和汪伦分离时的刻画,本就是为了抒发人与人之间本该存在的那些无限而又深厚的友谊。其意虽含蓄,但却是耐人寻味。

于谦的“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用石灰坚贞的气节作为象征,融情于景,引人深思。诗人以普普通通的煤炭为题,以石灰自喻,托物言志,写物中结合着咏怀,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这就是人类与物类美的情操。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由文章的“境”所蕴含的“意”,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去深入体会诗情画意。比如说,同学们登山,当他们步入群山时,不觉就会吟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他们正在气喘吁吁地登山时,便会咏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这样的诗句共勉。

二、从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

阅读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审美意识,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素质,仍是我们值得探讨的课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

本着以上理念,我在《雪》的教学中作了些初步的探索,尝试着在审美化教学中渗透美育。

《雪》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文章的主题部分按时间顺序描写了雪前、雪中和雪后的景致,尺幅千里,风神卓然,凝练的笔法和优美的语言所表达的是作者对雪的钟爱,令人百读不厌。美的语言、美的景象奏出了《雪》一课美的旋律。文章遣词造句生动传神,字里行间寄托着作者的美好情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美育渗透的大致步骤是:

1. 感知自然美

要使儿童感受到美,就必须让儿童面对一个个具体的审美对象,凭借这些审美对象,激发他们愉悦的心情来感知美的形象。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受景象的美,我采用图画再现美、音乐渲染美的方法,创设情境。当我把精心选择的四幅雪景图投影在大屏幕上时,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阵赞叹之声。“多美呀!”“太美了!”四幅图有的描绘了雪前彤云密布的天空,有的描绘了下雪时大雪纷飞的景致,有的是穿着银装的大地,有点是小伙伴堆雪人、打雪仗的特写镜头。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场景,无不充满诗情画意,让人赏心悦目。同时,播放音乐,让学生在轻快的旋律中看画面,想象自己来到画中,成为画中的一员。同学们情绪高涨,好像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同时他们的观察、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2. 初尝语境美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自觉运用审美因素,创设多元的审美情境,是审美化教学得以优化和成功的保证。因此,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并展开想象,将前面的直观形象与精练的语言文字结合起来,初步感受到优美的语境。在这种感觉中,学生带着一颗爱美的心,找到了优美的语段。这一过程,用于教学的起始阶段,能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审美心境。

3. 鉴赏意象美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抓住了特点来描写景物。优美的语言不是靠老师讲懂的,因此,我把力气花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上,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读书中,让每一位学生有一次又一次的发现,一次又一次的收获,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充分享受到读书的快乐。我采用读悟法让学生朗读体会“一片片,一团团,像鹅毛,如玉片,纷纷扬扬,铺天盖地”的景象美;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作者先细致地描写再整体描述的表达方法,体会动静结合描写景物的特点。通过读悟,让学生放飞心灵,充分想象,体验课文语言之美,领悟课文所表达的人与自然合一的意象美。

4. 陶醉美

课后题“读背”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这个要求强调了语言的积累。我抓住学生喜爱比赛好胜心强的特点,安排背诵表演比赛。置身于愉悦的、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乐学、善学、美学”,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真切感受到读书是快乐的,成功是令人陶醉的,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审美素养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5. 激发创造美

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雪后的美丽景象,从而唤起了学生内心要求去表现美的欲望。学完课文后,我用带有激励而又有启发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学会表达:“我们怎么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分享《雪》的美丽景色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都有各自的想法,有的说:“我要做个小作家,用笔写出更美的景象。”有的说:“我要画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把雪景描绘给人们看。”还有的说:“我想把课文有感情地背给小朋友听。”针对学生的回答,我提出要求,围绕赞雪这个中心来个即兴小创作,喜欢唱歌的,可以编歌词,套上熟悉的曲子歌唱美;喜欢画画的,可以画简笔画来再现美;喜欢写作文的同学,可以写小诗文来表现美;喜欢书法的,可以选择书中精美的语句来赞扬美。学生表现美、再现美的欲望高涨,纷纷动手、动脑、动嘴,调动一切感官。独立思考,求新求异,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跳一跳,摘到桃子”,体验到创新成功的快乐。

总之,因为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和直觉性,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遵循“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基本规律,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其想象力,激发灵感和顿悟,使学生实现创新能力的突变,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享受语文。

三、从课文塑造的人物形象中渗透美育

从课文的人物形象中发掘美。小学语文教材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各种各样使人赏心悦目、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这其中的正面人物形象,都为少年儿童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同学们对强敌面前临危不惧,顾全大局又不辱使命的蔺相如;对在海边月夜手执钢叉看瓜刺猹、见多识广、天真活泼又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对那个为了能给中国人民修一条铁路不畏艰苦,坚韧不拔的詹天佑;对用自己的身体做人肉炸弹,舍身炸碉堡而英勇献身的董存瑞;对英勇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对向命运挑战的霍金;对“手术台就是阵地”有着“人格力量远远超出他的职业范围”的白求恩;对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的周总理……都铭记于心。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我们可以启发学生从横刀立马,威震边关的古代戍边战士的飒爽英姿联系到在祖国边疆为维护祖国尊严英勇献身的滚雷英雄,深入敌后的孤胆英雄。他们一顶钢盔、一杆钢枪、一腔热血、一副无所畏惧的面孔,正是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美。在实习的这段日子,我听一位老师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她把同学们带入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年代,启发学生们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以及从心底里呼唤和平的愿望,这样一种伟大的形象,联系到革命烈士邱少云,他全身被火焰燃烧,但为了不暴露目标,影响整体战斗部署,始终趴在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利。他们都是将自己的生命同祖国人民的脉搏息息相连。他们是很平凡的一员,他们的骨灰已洒向了祖国的江河大地,却仍然在人们心中挺立着一座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们是伟大祖国的骄子,他们个体的形象美,反映出了祖国母亲整体形象的美。对这些光辉形象的挖掘,可以使屹立在小学生幼小心灵中的英雄们的丰碑,更加壮丽辉煌,使他们萌发高尚情操的胚芽,明白在和平年代也要有爱国情怀,尽管并不一定要流血牺牲,也不一定要轰轰烈烈,这是实现审美素质教育作用的直接手段。少年儿童对英雄主义的美、爱国主义的美,对信念、理想美的追求和向往,势必形成一股重要的、潜在的改造力量。

四、从读中渗透美育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教师除了要达到正确、流利的基本要求外,要重点训练有感情地读。有感情朗读的基本要求,更是体悟情感、深化理解的需要。然而,有感情地读,并不是教师在课堂上作一些抽象和特定的情感体验,或舒缓或急促,或高昂或低沉,或喜悦或悲伤,或激动或惊讶,教师要经常选用一些典型句段具体教学生如何把握重音、停顿、语速,如何准确具体地表情达意。要通过多示范、多指点、多试读、多评价来训练学生真正读到位。教学中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受到美的熏陶。学生通过读,能感受到其中的悦耳顺畅的音韵美,也能体会到文章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欣赏能力。俗语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语文教学要将“读”贯穿在课堂的始终,采用以“读”为途径,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教师科学地精讲,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让学生“以读悟语,以读悟情。”

1. 学会表演读

在读的过程中要与丰富的肢体语言相结合,才能更好体现它的价值,才会开出绚丽的花朵。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表演读,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从读到演,先让学生认真揣摩语言文字,然后进入角色,演一演、做一做、议一议,将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体验。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场景的需要,通过学生的肢体动作和语言描述,把文章内容形象、生动地再现出来,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也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角色的心理变化,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请学生扮演“班长”等壮士,让他们了解课文“人物心理”进行表演,通过学生肢体动作和语言展现班长的决定是那样“斩钉截铁”,课文画面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学生面前,学生很轻松就感受到当时的危急情况、决定果断、视死如归的壮士气概。

2. 蕴情读通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章,只有通过多读才能体会其中的蕴意与美。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读准字、词、句、段、篇的基础上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反复品味多侧面、多层次的内涵和意蕴,并把文章的内蕴变成自己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这就要求学生做到语气流畅、语速恰当,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此时的朗读不是在读,不是在背,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与课文产生共鸣,一种内心真切情感的外在表现。老师的简言介绍并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感受不到其中之美。在古诗词学习中表现更为突出,教师在教学这一方面内容时更要做好读的指导。如教学北朝民歌《敕勒歌》,这首民歌的特点是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脚,“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适当强调学生:要求给诗句注重音符号,然后再练习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在反复的读中体会诗的蕴意和美感。

五、从教学设计中体现美育

文学作品是借助文学语言来表现无可比拟的生动和丰富的现实生活情景的。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文章情节、人物,还必须使学生对作者的炼词、炼句、语言表现技巧美有深刻的感受。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文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一句也不随便对付……把它的滋味辨认出来。”

我在实习的时候,听了一位老师讲《海滨仲夏夜》,作者按时间的推移来写景色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来反映海滨仲夏夜的五彩斑斓的迷人景色。全文一共描写了三幅画面:第一幅画面的时间是夕阳落山不久,以大海为背景,描绘了“霞光”“星光”“灯光”的耀眼光彩。第二幅画面为夜色降临后的海滩。第三幅画面为月光下、夜色中的海滩。三幅画面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海滨仲夏夜的迷人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对劳动人民炽热的爱。老师抓住这三幅画分别展开教学。老师让学生任选一幅画面,用手中的画笔把画面再现出来。然后交流画这幅画的依据是什么。教师在观看全班学生的作品后,可挑选出各个画面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错误或正确的都行,通过学生谈作画的依据分析、理解课文。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使同学们和作者一样都深深地喜欢上了这美丽的景色。

在实习期间我还看过一堂优质课的视屏———《匆匆》。《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课文语言丰富,含义深刻,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得生动形象。教师先让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做上记号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话题辐射全文,有一定的难度,该教师是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引导的:

第一,品读叠词和短句的妙用。如叠词的应用,“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赤裸裸”“轻轻悄悄”“伶伶俐俐”,这些词用得巧妙,细致入微地刻画时间的踪迹。

第二,品读各种修辞手法寄寓的含义。排比:“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拟人:“时间能‘跨’能‘飞’”,读起来倍感亲切。说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如薄雾”“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这是用了比喻的手法,借此写出时光匆匆,表达作者无奈惋惜以及要珍惜时间的心态。

第三,品读文中精彩句段。

第四,引导学生重视文章的表达方法与内容的关系。如文章第一段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第五,注重引导学生在品析过程中诵读文章,力求达到“读读品品,品品读读”的教学氛围。

“以读促讲,以说代讲”,促进了学生感悟,培养了语感。既避免了“满堂问”的现象,又使教学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以上教学品读、赏析的过程,设计清晰、适当。实施教学时从内容到教法到学情,都显得清新、自然,尤其是学生读书很动情,都饶有兴致地读着。通过对词语和句子所展示的美的感悟和引导,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学生在感知美、欣赏美的过程中,提高了辨别美的能力。

我在实习期间所接触的是二年级的语文,接下来我再从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课文来谈一谈。

比如说《洞庭鱼米乡》这篇课文,这是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洞庭湖画卷,突出了洞庭美丽、富饶的特点。语言生动、形象,画面感强,且图文并茂,易于理解。是一篇训练语言、发展思维的好文章。在上这节课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上课前我让他们听《洞庭鱼米乡》这首歌,“洞庭啊湖上哟,好风哟光哎。东风哟吹送啊稻花哟香哎。千张啊白帆啊,盖湖哟面哎,金丝哟鲤鱼哟装满哟舱哎……红太阳光晖哟,照洞哟庭哎,千里哟湖区哟,换新哟装哎。”使他们一开始就进入到洞庭湖那种丰收的意境中去,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又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铺垫。在课文教学中,我让他们共同感受洞庭是个大鱼库、大粮仓,出示挂图让同学们边听边看图,边想象。让他们说碧波荡漾的洞庭湖,说船儿来往、鱼儿蹦跳的洞庭湖,说禾苗青青的洞庭湖,浪涛滚滚的洞庭湖,并说出从哪里感受到洞庭是个大鱼库、大粮仓。学生的学习根据语句,想象画面并描述画面,能够从很多方面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以及感受美的能力。在课堂的最后,我让同学们把他心目中的洞庭湖画下来并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目的是让他们再次感受课文中描写出的洞庭湖的美。图画作为一种视觉形象,总是反映着事物包含的瞬间,它比抽象的文字符号更容易唤起学生的视觉和想象,为学生留下了想象的广阔空间。我们应充分运用他们画的这些图画,以发挥它们的美感作用,帮助学生进入作品的情境,使之更好地理解课文。

再谈谈第二单元中的《丰收的画》这篇课文,我主要是让他们欣赏一些图片来帮助理解课文。教学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理解课文时,老师适时而又准确的语言描绘,能帮助学生进入画面,触发他们更强烈的审美想象。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几个这样的问题:你在这丰收的画中看到了什么?从哪里能看出高粱很多呢?金黄的稻穗怎么会起波浪的呢?棉花怎么会吐出朵朵白云呢?葡萄和玛瑙像吗?哪像呀?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提出,同学们就能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句,我再出示图片,学生一看就明白了这五彩的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美景。最后从最后两个自然段中把德育渗透进去。看图,“农民伯伯们都做了什么呢?是啊,这就是浇灌,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用勤劳的双手,绘就了一幅五彩的、丰收的画。看一串串紫色玛瑙般的葡萄,一把把金黄金黄的玉米,映亮了人们的笑脸,也映在了人们的心中。

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美育论文 篇11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渗透;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040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在语文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美育就是语文学科所实施的审美教育,它是一个复杂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教师运用美学原理来指导语文教学和塑造人的教育活动。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发现、感知、理解、鉴赏、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教师的自身美、语文美育课堂的构建、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的美育渗透是语文美育渗透的三途径。

一、教师的自身美是进行美育渗透的一个重要条件

教师的自身美主要指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劳动美、心灵美、行为美、气质美、仪态美和语言美。新时期的教师美应该是外表形象美与内在本质美、内在心灵美与外部行为美的和谐统一。教师的美,是一种为人师范的美,是具有教育性和示范性的美。

1. 由美的教师个体构成的美的教师群体,是学生们能朝夕沐浴在其中的那道美丽阳光,也为学校的美育提供了最好的环境。

2. 教师的美能和谐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和谐美。

3. 教师美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美的教师往往具有高尚的人格,学生会在折服于教师高尚人格的同时也会为自身树立人格的标杆,从而对其高尚道德情操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语文美育课堂的构建为美育渗透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平台

语文教材本身蕴含了丰富的美育因素,甚至可以说美在语文教材中是无处不在的。语音、词句、语法等包含了韵律美、对称美、比例美、协调美。而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所描绘的自然美、人文美、社会美,以及或婉约、或雄浑、或低吟浅唱、或铿锵激越的语言美,都为进行美育建构了丰富多彩、极富感染力的美的素材。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很强的发掘、表现、创造美的能力,针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实际,打造美的课堂,实现美育渗透。

1. 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发现、感觉、体验、反思、重构美

美需要以情感来激发体验,教学也需要情感为联系纽带。文学作品只有在能使人从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的情况下,才能让人最大程度地发掘它所蕴含的美,也才能让作品的美最大程度地熏陶学生。文学作品的作家们选择那些生活中他们认为是美的人、事、景、物进行写作,然后通过塑造美的形象来反映生活。比如情境教学法,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直观生动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或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学生透彻理解教材、心理机能得到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共鸣。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图片、书画、电影等多种手段,创设极富情感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进而让学生过渡到感知、体验、反思、重构作品中美的形象,达到美育的目的。

2. 通过讲析和诵读课文进行美育渗透

叶圣陶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透过语言文字,感知所描写事物的表象,以便转化为初步的审美知觉。

(1)通过对课文的讲解让学生体验形象,感知“美”。在教授冰心的《小橘灯》时,抓住课文中描写小姑娘语言和动作的语句,如“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我们大家也都好了!”通过对课文适当的铺陈,突出两个“好”字的讲解,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让学生们感受到小姑娘那种镇定、勇敢、乐观的美。

(2)通过对课文的讲析让学生调动情感,感悟“美”。在讲授《背影》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带着自己与父亲的情感去体验文章中作者对父亲语言和动作描写的文字,从中感受他们父子之间那种情深意切的人性美。

(3)在课文的讲析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欣赏美、创造美。“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所谓想象,是把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进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讲析《天净沙·秋思》时,让学生通过想象,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这几个映像进行组合和创造,从而一幅 “游子思归图”便呈现在了学生们的眼前,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不但欣赏了作品中建构的意境美,同时也根据个人的生活阅历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漂泊羁旅的游子美。

(4)通过极富情感感染力的诵读,让学生感受作品的美。诵读能将作品中冰冷无声的文字转化为声情并茂的语言,将作品当中的美入耳、入心。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教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或者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诵读,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的内在情感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充分表达出来。多角度、有味道、富创意的朗读可以将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智慧的启迪。

三、突破课堂教学空间,指导开展课外阅读,实现对学生的美育渗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学生独立进行的各种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延伸与拓展,是进行审美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中学语文阅读教材或经典文学巨著本身就荟萃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因素,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美的因素,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逐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如何在高等数学课堂中渗透美育 篇12

那么, 如何在高等数学课堂中渗透美育呢?

一、教师是美育的传播者

(一) 教师的语言之美

课堂教学的氛围轻松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若能借助语速的快慢、语气的轻重、语调的抑扬等来表达课程内容, 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感受语言之美、获取知识, 这将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因此, 我们要注意教师的课堂语言, 这本身就是门艺术。同时, 由于高等数学课程的特点, 在教学语言上, 教师应注意语言的逻辑性、规范性、严谨性, 同时也要兼顾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将乏味的知识点变得生动、形象。从而让学生在置身于数学语言环境的同时感受语言的美感, 培养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二) 教师的教态之美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 而且肩负着育人的重责。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因此, 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尤其是在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态美也就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神态举止的稳重、文雅、朴实。如在授课过程中自己的着装要大方得体, 要学会适时借助手势等非语言信号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学会用“眼神”关照学生, 让学生感受温暖等等。若能做到这些, 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消除个别学生对高等数学的恐惧感、厌倦感。

(三) 教师的板书之美

教师站在讲台上除了语言口头表达、肢体语言外, 还有一项很重要展示的就是板书。板书是教师教学思路的缩影, 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在如今多媒体教学盛行的情况下, 很多老师忽视了板书, 用多媒体进行满堂灌, 固然多媒体教学尤其独特的优势, 但也尤其不足。比如, 数学本身就是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 若一堂课全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多媒体授课速度较快, 留给学生的时间较短, 势必减少学生对问题的思索。同时多媒体教学也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而板书却能弥补这方面的空缺。教师通过板书,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思索问题, 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而且在板书中教师更好地与学生沟通, 及时调整课程方案。因此, 教师应该重视板书之美, 这不仅单指粉笔字的好坏,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注意板书设计。教师的板书, 应该能够体现课堂内容的重点, 分清主次, 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从而教师通过板书, 强化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产生对美的探索。和谐美观的板书, 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观和创新意识, 是课堂进行美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学生是美育的接受者

(一) 挖掘教材中的美

美, 无处不在。数学之美是逻辑之美、深奥之美、理性之美。优秀的高等数学教材, 宛如佳酿一般, 是越品越有味道。学生要善于从中挖掘, 通过反复阅读、实例应用等感受高等数学的大千世界, 同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感受高等数学的独特魅力。当然, 这不仅需要学生自己的钻研, 也更加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通过教材的合理编排, 难易平衡, 实例拓展等, 更好地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二) 体验实践活动的美

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 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这也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将高等数学应用于生活, 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 也学到了许多其他知识, 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也让学生体验到了高等数学的应用之美, 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 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 改变以往的“为学而学”的思想, 让学生真正的热爱高等数学。

(三) 感受课堂情景的美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型等其他辅助手段, 创设审美情景,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如在多媒体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 将高等数学抽象的疑难知识点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出来, 更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同时, 多媒体有鲜明的色彩、优美的背景、悦耳的音效, 加上多媒体独有的动画效果, 将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有趣。

三、思索

美育通过传授美的知识, 通过反复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审美意识的培养最能引起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愉悦之情。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口头语言、体态语言、板书、课堂教学安排等均要还有美的因素, 只有这样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诱发其努力思考, 使其人生观、价值观在美的享受中得到感染。

在高等数学课堂中渗透美育, 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尽的责任, 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从自身方面着手,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让自己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使学生更好的领悟美、创造美。

摘要: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信息的广泛化, 审美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美育称为时代的客观要求。高等数学教育在进行德育、智育教育的同时, 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美育。在教学过程中, 要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 促进学生对高等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感受美。

关键词:高等数学,美育,课堂教学,教师,学生

参考文献

【1】陈青龙.谈大学应该称为科教兴国的强大主力军.中国高等教育, 1998

【2】朱法贞.教师理论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经济学小下一篇:市政工程资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