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与美育渗透

2024-12-08

古诗词教学与美育渗透(共7篇)

古诗词教学与美育渗透 篇1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奠基时期, 抓住这个时期, 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优秀的审美能力, 有目的、有效果地进行美育,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中, 教师通过有效朗读, 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之美;运用直观教具, 让学生体验古诗的意境之美;创设学习情境, 让学生体验古诗的情感之美, 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

一、借助反复朗读, 使学生体验古诗的语言之美

现在的古诗教学中, 一些教师过度地注重对古诗只言片语的意思进行讲解, 让学生记忆单个字词、句子的意思, 影响了学生整体感知古诗之美。古诗作为古代文学中一种特殊形式, 讲究合辙押韵、平仄格律, 集中体现了汉语的语言之美, 所以, 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 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古诗的语言之美。

例如, 在学习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王安石所写的《元日》这首古诗时, 教师先对古诗的意思进行了简要的描述, “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过年热闹场景的古诗, 这首古诗欢快活泼、气氛喜庆, 大家能不能大声地朗读, 借助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感受古诗中那种喜悦的心情呢?”“好!”学生们齐声回答。“那下面就给同学五分钟时间, 认真地朗读, 可以同桌之间相互听读, 争取达到背诵的目的。”同学们情绪高涨, 开始了自由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发现, 古诗的最后一个字中“除”、“苏”、“符”韵母都是“u”, 而且停顿节奏也是统一的, 读起来很顺口, 读完了上一句, 下一句自然就读出来了。教师表扬了学生, “同学们, 老师发现大家都认真地读这首古诗, 并且发现了古诗中的秘密。下面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齐读这首古诗, 再次感受古诗的韵律。”在这样反复的朗读中, 学生们发现古诗的语言很有特色, 感受到了语言美。

二、运用直观教具, 助学生体验古诗的意境之美

古诗的语言简洁凝练, 只有短短的几十个字, 却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小学阶段的学生, 具有很好的记忆力, 但是理解与领悟能力还比较薄弱, 大多是信赖于形象思维, 对于古诗这种高度概括的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境, 只是通过朗读还很难理解。教师可以运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 帮助学生体验古诗的意境之美。

例如, 在学习四年级语文上册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古诗时, 教师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洞庭湖的资料, 让学生先在自己预习时就感受到了洞庭湖的美景。在课堂上, 教师又借助多媒体设备, 先对同学们收集的图片、文字进行了一些展示, 然后通过一个短小的视频, 集合了声音图像信息, 对洞庭湖的美景进行了动态的展示。孩子们完全沉浸在这种美景当中之时, 教师播放了《望洞庭》这首古诗的配乐朗读, 让学生凝神静听, 想想古诗所描绘的景色, 感受景色之美。学生们在音乐的感染中, 听着诗句中的“天空、明月、湖水、青山”这些景色, 加上之前的铺垫准备, 脑海中自然会浮现出一幅银光闪闪, 湖面水平如镜, 水天相接, 连成一片的美丽景色。“同学们, 洞庭湖的景色美不美?”教师启发强调, 学生们说:“美!太美了。”“这宁静、美好、和谐的景色, 谁忍心去破坏呢?”“是的, 我喜欢这种宁静的美。”学生们有感而发, 体验了古诗的意境之美。多媒体、电视、投影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古诗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借助这些高科技设备, 展示各种图像、视频资料, 为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三、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体验古诗的情感之美

古诗在简洁的语言中, 除了描绘出不同主题的意境, 更主要的是抒发诗人心中各种的情感, 这也是很多古诗为何可以成为千古绝句, 一代代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在小学古诗教学中, 也需要为学生创设学习古诗的情境, 激发学生对于古诗中思想情感的亲身感受, 让学生充分体验古诗的情感之美。

例如, 在学习小学五年级的《黄鹤楼送别》这首古诗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师进行了一些铺垫, “同学们, 如果你们的好朋友就要离开去其他地方了, 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难受!”“舍不得!”学生们各有说法。“在唐代, 李白和孟浩然偶然相遇, 非常谈得来, 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可是, 有一天, 孟浩然要离开了, 李白的心情会怎么样呢?”“应该也会难过!”学生说。“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古诗《黄鹤楼送别》,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李白的心情和感受。”教师带领学生们一起朗读古诗, 让学生先试着说自己的理解, 再对古诗进行了重点词句的解释。学生们对于古诗中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之情获得了比较深切的感知, 体验了情感之美。借助精心创设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沉浸在特定的氛围中, 内心受到环境的感染,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情感, 体会诗人的感受, 懂得诗人的思想境界, 领略其中的美感。

古诗词教学与美育渗透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育; 美育; 渗透;

1 引言

语文学科作为小学的基础科目, 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充满着文学魅力以及艺术审美, 对学生后续的成长过程有着很大的作用。而小学阶段的语文古诗教学不仅蕴含了传统文化精神, 还包含了许多基础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对其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与审美性综合能力。因此, 本文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美育渗透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2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美育的功能及特征体现

2.1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美育的功能分析

在小学教学中,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 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不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在小学阶段需要教师对其进行一定的引导,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 古诗教学作为其中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受到了教师的普遍关注, 通过古诗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古诗的美。现阶段, 随着古诗教学重要性的突显,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也被社会所关注。其主要是通过与古诗教学的结合对学生实施精神情感教育, 以此来让学生体会古诗的美, 从而促进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古诗教学中的.美育功能可以从社会层面与学生个人层面来进行分析, 其功能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社会功能层面, 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理解美的含义, 而且由于个体之间是相互作用和依存的, 因此在后续的美育过程中其可以对美进行创造, 在促进个人情感的同时, 还可以实现美的传递, 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而从个人层面来说, 美育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知识, 并在感性体验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美育特征体现

浅谈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篇3

一、引领学生体会古诗的音韵美

中国古诗自产生之日就与音乐有着不可割舍的血缘关系。在后续的发展中,虽从音乐中分离出来,但它依然具有浓郁的音乐美质,回环的节奏美,音调的抑扬美,声情的和谐美。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力争创设多种情境,调动激发学生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为引领学生体会古诗的音韵美,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首先,在教学中通过配乐、范读、带读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会和感悟中国古诗的平仄和谐。聆听它的音乐美,感受那份韵律之美,更有那份停留在唇齿之间满口余香的音色之美。例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在课前精心甄选送别的古琴曲,利用课前准备时间在班内播放,为学生学习古诗营造“未成曲调先有韵”的氛围。在上课伊始,我深情演绎范读《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对诗句的吟咏,把学生带入到连绵不绝,悠扬循环的旋律中,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韵美色。在这种引领下,学生会情不自禁的诵读起来,去感受古诗的节奏之美,平仄和美,领悟古人在表达情感的同时所创造出的音乐之美,古典之美。

其次,每天利用早读时间,组织学生欣赏古诗歌曲,学唱经典古诗歌曲,让学生在歌曲学唱中感受古诗音韵的精妙之美。

二、引领学生品悟古诗的精炼美

古诗的创作讲求语言精炼,他来源于诗人的字斟句酌。古人写诗讲究“推敲”,对每一个字的运用都一丝不苟,除去枝蔓和杂质,方显剔透灵秀的精炼美文。在教学古诗中,我力争让学生体会由诗人的炼词而产生的美境,同时引领学生学习诗人创作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执着精神之美。例如在教学《泊船瓜洲》时,在学习“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时,抓住“绿”引导学生联想仿佛看到了什么?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景。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仿佛魔幻般改换江南风物,使千里江岸转瞬间一片新绿,写出了春风的精神,凸显诗思深沉,及其传神。抓住“绿”字引领学生思考、品悟、体会古人创作对遣词的讲究,从而体会出词语的运用对古诗意境创设的重大意义。体悟古诗中因为锤炼词语而产生的美好境界。

三、引领学生体验古诗的意境美

古诗不仅讲究音韵和炼词,还蕴含着超凡脱俗的幽韵之美即意境之美。就像绘画一般,能将景物描写的淋漓尽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在教学中,我尝试将“画”引入古诗教学中,尽全力引领学生体验诗人创造出的深远意境。例如在教学《江雪》时,在带领学生懂得诗词大意和畅谈学生自己联想的画面后,我出示了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的名作《寒江独钓图》。画面只呈现一叶扁舟漂浮在江面,一个渔翁坐在船上垂钓。四周除寥寥几笔微波外,几乎全是空白。虽如此,却恰如其分的将《江雪》古诗的意境分毫不差的跃然眼前。正好引领学生在“此处无墨胜有墨”的图画中体会诗人创设的“此处无言胜有言”的意境。那种远离尘世,超然物外的意境,表图心迹,寄托诗人理想。“千山鸟飞,万径人踪”——多么热闹的场面!但诗人笔锋一转,“绝”、“灭”告诉我们这一切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位执着的老翁在寒江边独自坚守垂钓……

四、引领学生领悟古诗的情怀美

古诗不仅蕴含着幽远、玄妙的意境美,更包含着诗人内心炙热的情感和高洁的情怀。古诗教学关键就是要引领学生真正走进古诗,领略诗人情怀;领略诗人的个人际遇与历史瞬间的情感交织;领略诗人寄托的或理想抱负或激励劝勉亦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真正将民族文化中古典文学的情怀传承开来。因而古诗教学中,在引领学生体会感悟意境美的基础上,深刻领悟诗人寄予在诗中的那份情怀是必不可少的。

在实际的古诗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首先引导学生做好充足的阅读准备,充分了解诗人,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要真正地触摸到这首诗歌的温度,要聆听到诗人倾诉的声音,要感悟到诗人的情感,就不可能只停留在“就诗讲诗”,而要对这首诗歌的解读有一个相当厚度的阅读前奏。诗人是谁?他有怎样的境遇?是怎样的性情?这首诗为谁而作?为什么而作?等等。诗作非浮萍,它一定生长在那个现虽已沉睡,然而当时却真实的生活之中。当我们的孩子掀开古诗,用眼睛、用心灵去翻看的时候,历史的画卷便在瞬间被唤醒,理解就鲜活而生动起来

古诗词教学与美育渗透 篇4

《诗》则是 《诗经》, 其作为教材, 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 其不仅可以提高自身修养, 也可用于政治活动。那时, 文史哲不分家, 所以, 并没有单独的学科, 也就意味着没有单独的语文教学的科目, 只有 《论语》等著作中出现并提及关于教育的方法。汉代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进行了归纳总结, 首先要有现实的感觉, 从而产生深刻的内在方式, 通过他的作品来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唐代更是有诸如李白杜甫等大家的创作, 使诗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者们更加关注于诗词的创作, 因为它是一项重要的考试科目。韩愈, 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唐代人, 他强调 “三纲”, 其以儒家经典教育人们。至宋、元、明、清时期, 诗词无论从形式上还是题材上都有了更加广泛的发展, 如宋代的朱熹, 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 其弟子为其总结出著名学习方法。其倡导读书必须要反反复复的阅读, 在阅读遍数上不可浑水摸鱼, 要做到不仅能够背熟, 在书中的位置也要清楚。由于诗词朗朗上口, 在古代常用于少儿的教学, 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背诵法以及朗诵法。

2 古诗词教学中对中学生实施美育教育的具体方法

对于怎样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美育渗入, 我们将其分为四个步骤: 做好讲课前的导入工作, 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 从诵读入手, 用激情且优美的声音感染人; 对古诗词进行分析, 使学生对其中的美有着具体的感受; 合理利用多媒体和教具。

2. 1 做好讲课前的导入工作, 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

古诗词, 是历代大家抒发情感主要方式之一。因此, 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便很容易将学生引入诗中的境界之美, 真正意义上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协助学生从古诗词中获得高峰体验。使学生从内而外的 “爱上”诗歌。

一个好的导入是一节课好的开始, 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古诗词时从导入着手, 使学生向往诗歌。在讲授古诗词之前, 讲解一下与这节课有关系的一些故事, 例如在作者身上发生的一些较为传奇的经历, 或者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有什么事不与现代社会相同的, 差距较大。比如有的教师在讲陶渊明 《饮酒 ( 其五) 》 时, 先从其“五柳先生”的生活经历开始讲起, 即 《五柳先生传》是其代表作之一, 突出了陶渊明不与世俗, 从不贪慕名利的高雅情操, 还有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此外, 一些教师讲授李清照 《武陵春》时, 因为此时的她人在中年, 却已成遗孀, 借暮春之景,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 写出她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这样讲还不能完全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此时的李清照能够写出如此悲凉的词作? 紧接着这位教师就讲述了李清照的一生坎坷经历, 将同学带入李清照的境界中去。因为早期, 李清照是个富家小姐, 从小就知书达礼, 是位大家闺秀, 非常的天真活泼、娇羞可爱。又举了一个课外的例子, 就是在其在 《点绛唇》中那句被大家熟知的表现诗人羞怯行为的一句诗, 将她大家闺秀的气质表现的淋漓尽致, 那时的她与 《武陵春》的她有着很大的不同, 无论环境还是心境上面。在另外的一篇 《醉花阴》中则表现她另外的一面, 即婚后丈夫外出, 妻子对于丈夫的想念以及眷恋, 正因为其与丈夫赵明诚那些年过的甜蜜的日子, 与此时的悲惨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 这三首诗分别表现了词人在少女、人妻、晚年时期的不同感受, 教师这样的讲解方法, 就使同学们能深刻了解了作者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不同的心理感受。另外, 讲到李清照 《醉花阴》时, 教师还不忘讲述其与夫赵明诚对诗的佳话, 从这个故事便可见这两位才子佳人非常的相配, 可想当年生活多么恩爱甜蜜。通过这位教师生动的讲解, 同学自然会对古诗词有更高的期待, 也更加能进入古诗词的境界, 对其产生浓厚兴趣。

2. 2 从诵读入手, 用激情且优美的声音感染人

语文教师讲授古诗词的基本要点就是———朗读。用激情且优美的声音来感染学生, 体现了朗读的重要地位。朗读把笔墨转化为言语, 把积聚消息符号的载体复原为作家所要传达的真实情感, 使文章中的人物跃然纸上这样学生就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中, 与作者直接互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阅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正确的发音, 对文章中字词的掌握。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 在不同的地方停下来, 往往会使句子有不同的含义。如果将一句话的句都读错, 学生则会对这句诗乃至整首诗都有了错误的理解。教师可以先范读, 让学生标示出准确的断句, 或者通过语音、视频等形式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2. 3 对古诗词进行分析, 使学生对其中的美有着具体的感受

在古代诗歌教学中, 首先让学生体会语言美。诗歌是语言最为精致的体现, 诗是一种声音和情感的和谐, 古代的诗词很特别, 是从语言和音乐的角度来展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 教授古典诗歌时, 就要注意琢磨、反复咀嚼言语, 从语言方面挖掘其美的内在。古诗词中的语言是我国古人的智慧的表现, 因此诗词教育要着重体现在语言层面, 要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体验意境美。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作品, 无一例外都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产物。作家的作品中, 一定包含着他对生活的评估。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最热情和感性的表现, 也就是说, 在社会中诗人经常用诗歌来表达意境。因此, 古典诗歌教学的中心在于将学生引领进入作者的创作天地, 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的心理, 理解诗人的精神面貌。 “文如其人”等表明, 诗人将其人生抱负和思想观念都融合在诗作中, 所以在诗中体现出诗人的性格、气质是必然的。于是, 古诗词教学应把握诗人不同的气质和天性, 领会作者在不一样的情境下的人生及其对人生的态度。例如, 通过杜甫的诗, 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那颗为国担忧的心。陶渊明的 《归园田居 ( 其三) 》可以现实他的那份享受自然, 不问官场的那份悠然恬淡。李白 《月下独酌》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旷达乐观、浪漫的性格。

2. 4 合理利用多媒体和教具。

美国学者曾指出: 一件没有被感官作用的事物, 是不可能被我们直接欣赏的。过去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除了课本就是教学参考用书, 教学资源比较匮乏, 这些不能完全的将古诗词的美好体现出来, 导致学生对其没有兴趣。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 则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电器设施来进行教学, 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多媒体。比如, 在学习苏轼 《水调歌头》这首词的时候, 我们可以将诗人当时的场景再现到课堂, 让同学们感受在那样的一个夜晚, 作者在哪里, 在干着什么, 抬头看向哪里, 低头想念谁? 这些场景在头脑中反映出来, 然后可以播放一些与其意境相符的音乐, 或者那首耳熟能详的《水调歌头》, 对同学们进行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渲染, 同学们更能理解诗歌的意境。通过 “听”, 学生能牢牢的记住诗歌内容, 沉浸于诗歌的完美感受中。在一定范围内运用多媒体, 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

在教育方面我们还要做好巩固工作, 学生学过的古诗词一定要运用得上, 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古诗词对学生们的影响, 不要只机械的记忆, 为了应付中考, 也不要只是每天在黑板的一角写上古诗词, 硬性要求学生背诵, 我们要在一些其他的课程中发挥古诗词的作用, 比如在写作课程中可以将符合的古诗词加入进去, 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也可以在课下进行仿写活动, 能拓展学生们的思路, 也能发现学生们的长处, 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等。

3 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注意事项

每一首诗歌, 都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完成的创作, 在同一社会背景下, 体现了不同诗人的不同特点、不同想法。如讲授孟浩然的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时, 就一定要介绍当时朝廷的状况, 因为这样才能延伸出孟浩然是因为在官场没有发展前景, 心里难过, 以至于落落寡欢, 才写出这首诗, 这些都是不能省略的。

总而言之, 古诗词的教学任务刻不容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有更高更强的专业知识, 以及肯专研的信息, 要尽量摆脱传统古诗词教学的教学模式, 要开发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式, 帮助学生热爱古诗词、善于运用古诗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鸿苓.语文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6-7

[2]王小辉, 周娜.语文教育怎样改革[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138-139

[3]杜卫著.美育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4]朱光潜.诗论[M].北京出版社, 2005

古诗词教学与美育渗透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美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育也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使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更好地结合,培养学生发现美、认知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本文探究了在小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具体实践,包括通过精美词句发现文章语言美,教师通过引导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文章的情感表达感受文章的美。

一、通过精美词句发现文章语言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都是语句优美、词语精炼的文章,这些文章经过重重教育者的考核才被选到语文课本中,教师在授课时要通过解读等方式让学生同样感受到那些词句的美,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先掌握句子中的词汇,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词汇的美,提升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桂林山水》一课时,通篇没有一个“美”字,却描绘出了桂林山水的美,教师让学生带着作者是怎样做到的这样的疑问,走进课文中,与学生一起分析作者是如何描绘出漓江水之美的,通过“静得感觉不到流动”描绘出水的静,通过“清得看见江底的沙石”描绘出水的清,通过“绿得像无暇的翡翠”描绘出水的清,让学生感受到水的美。作者又通过奇、险、秀描绘出桂林的山,体现山的美。作者描绘的山与水,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作,美得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教学质量,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大大提升了小学生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通过引导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文章,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体验文章中的美,因为小学生思维不受限制,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进入到文章的情境里进行感受,使他们想象力更加丰富,这也是美育教育的重要方法。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才会实现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学习《顶碗少年》的时候,文章主要讲了少年在舞台上的三次顶碗,尽管前两次在众目睽睽之下都失败了,最后少年还是稳定心神,完成了第三次顶碗,结果他成功了。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进行引导,创设情境,少年第一次顶碗失败后的心情,少年第二次顶碗失败后的心情,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观众斥责少年时少年的心理,老者对少年鼓励后少年的心理变化、少年第三次顶碗成功之后的心情以及少年成功顶住碗之后台下响起暴风雨般掌声的心理活动。虽然经历了失败,被很多人斥责,被观众嘲笑,但是仍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坚持下去,就获得了掌声,获得了观众的认可,观众的掌声不仅仅是给顶碗少年杂技表演的掌声,更多的是为他永不言弃的精神鼓掌。老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顶碗少年心境的变化,告诉学生坚持不懈的道理,也让学生发现体会到少年的品质美,从而向少年学习这种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美感体会。

三、通过文章的情感表达感受文章的美

通过文章能够了解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优秀的文章能够抓住读者的内心,感染读者,使读者产生共鸣。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掌握文章的情感,与学生一起交流分析,将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引导,了解作者在创作文章时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学习《平分生命》的时候,小男孩与自己的亲生妹妹平分生命,描写了亲情的伟大,感人至深。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小男孩是否害怕抽血,抽血的时候小男孩为什么要微笑,小男孩说要与妹妹平分生命时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等问题,学生在一起朗读课文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小男孩对妹妹的爱以及理解亲情的伟大之处,将藏在文字后的感情挖掘出来,了解主人公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情感美,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授课中,通过渗透美育,使学生的美感体会增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发学生的情商、智商,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以及文学水平。因此,教师要重视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美育教育,为学生日后的审美奠定基础。美育与语文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智宏.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策略[J].教育艺术,2011(10).

[2]韩春枝.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策略初探[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2).

[3]侯敏.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美育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渗透 篇6

一、美育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地位

《品德与社会》课作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实践课程,是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强调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而美育作为灵魂的教育,美感的熏陶,对道德的培养、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 美育能促使学生提高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先导。因此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对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正处于道德发展的前习俗水平和习俗水平,他们的道德认知正处于积极建构的阶段,此时的正确疏导显得尤为重要。而小学生年龄尚小,一味地灌输道德观念、道德理论等并不能引起他们产生心理共鸣,即使他们能熟练地背诵出各种道德规范,但是他们不能将其内化成自身的行为准则,甚至有可能背道而驰。而在进行道德认知教育时,施以美育的熏陶,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本中讲述的一个个英雄故事、少年儿童的先进事迹,无不体现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展现着美的光辉。这样的道德渲染感染着每一位学生的灵魂,让他们在生活中认清什么是真、善、美,远离生活中的假、丑、恶,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

2. 美育能促使学生践行道德行为。

品德课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水平在实际生活中自觉践行道德行为。倘若为达到训练目的,强行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行为,不仅不能起到人格培养的作用,还可能抑制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在学习生活中敷衍了事、言行不一。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自觉意识和自觉能力都处于萌芽期,模仿能力强,易受周围事物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品德课程正契合了这一认知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做人道理和社会主义公民应遵循的道德规范。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涯中自觉践行行为规范,纯粹的理论说教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实践证明,正确的道德规范,只有把它的有序的感性形态转化为美的形态时,才有感人的力量,才能作为追求的对象,自觉地吸收它,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内心境界。当道德规范的内在与外在以美的形态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才能引发情感的触动,这种触动应该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判断,并外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让家园更美好”一课中,学生被蓝蓝的天、清清的水、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家园所感染,带着审美的愉悦享受这一方美丽,而随处可见的垃圾却毁了这片美丽的家园。学生在美与丑的对比中,自觉将减少垃圾的排放,不乱扔垃圾这一环保美德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指导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二、美育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渗透

《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阶段的德育课程,展示了崭新的课程价值取向,教育者应从中寻找和挖掘课程资源中的美育因素,以美的手段、美的技巧和美的内涵把《品德与社会》课程打扮得精彩靓丽,引领儿童走向真善美的品德发展境界。

1. 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发现美。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生活为素材,就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本内容,将学生生活中所经历过的喜悦和烦恼,接触到的道理和知识,渴望过的理想和追求,一一真实地、完整地、全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在原生态的世界中发现美的行为、美的现象,从而受到教育和感化。

2. 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呈现美。

《品德与社会》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的文化,它应当是充满“童趣”和“童乐”的。让教学情境变成鉴赏美的过程,让语言交流变成传递美的过程,以活动设计来预设美的因素。因此,所建构的课程生活应是一种快乐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充满美感的生活,让学生在这种富有美感的诗意生活中得到精神和身体上的愉悦,发展良好的品德素养。

3. 在品德养成的实践过程中创造美。

良好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的形成离不开长期而有效的行为实践,学生的品德建构是一个漫长的养成过程。如果学生总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静态地观察,知道了应该怎样做,那么获得的只是理性认识。而这种缺乏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体验的纯理性认识往往是不牢靠的。因为现实生活是动态的,是复杂多变的,还应该让学生有亲身实践的体验,在体验中让学生发现人性中的道德美、人格美。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实现对学生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

教育家皮亚杰出说过:“儿童的认识全来源于活动。”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初始。只有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感悟,才能提高学习者的道德素养。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通过活动能让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体验,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能内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引发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促进人的发展。而课程标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活动性。它从教师的角色和任务、课堂教学的形式以及课程评价方式的转变等各个方面都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活动性。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活动,而非单纯地讲解教材;学生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脑动手,并产生道德情感,促进各方面能力的生成和发展。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主体实践活动中体验与创造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

三、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方法

《品德与社会》教学要以美育德,注重美的渗透,充分运用美育与品德与社会课的共同点来营造愉悦、自然的共鸣,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1.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材图文并茂,课课配有插图,低年级的插图更是以鲜艳的色彩为主,同时教材还配以生动的教学挂图、幻灯片、音频材料等。这些都有利于教师在讲解道德规范时借助艺术形式的生动性、形象性营造美的情景,引领学生走入美的意境,从而乐于遵照正确的道德规范去行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让学生沉浸在艺术的天堂,美的世界,感受道德的光辉。

2. 用教师的“美”感染学生。

课程标准中提出“坚持言传身教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要以身作则,以情感人,做学生的表率。”由此可见,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影响之深。因此,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学生作表率。首先,教师作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力求做到言行一致。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言行对学生提出行为要求,这是最具说服力的。其次,教师的美的人格还表现在道德评价上。在教学中,教师对文明行为的由衷赞美,对不良行为的揭露,都影响着学生,促使他们向着教师所赞扬和希望的方向发展。此外,教师的外在美也影响着学生,端庄大方的仪表、亲切自然的语言、恬淡悠然的性格也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

3. 倡导隐形的美育。

在以美育德中,也提倡一种隐形美育。隐形美育和显性美育有所区别,它不是施教者明显的组织行为,而是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美感。在校园中,隐形美育的最好实施方式就是校园的自然环境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校园的建筑布局合理规划,恰当点缀,如苏州园林一般“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校园的绿化,春有繁花、夏有绿荫、秋有落叶、冬有常青,四季的交替变更,点缀了校园。久而久之,学生的身心就会变得愉悦,心灵也得到净化,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也逐渐形成。再者学校的人文关怀也是一种隐形美育,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爱,同窗之间的文明礼让,更能传达出一种美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能获得品质的提升。隐形美育有着“春风化雨润无声”之功,在平凡中孕育着美的风采、道德的光辉。

语文教学必须渗透美育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愉悦

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这说明对学生进行美育是各学科的共同任务。语文教学当然也不例外。

一、正确认识美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的崭新天地,知识经济迅速来临,信息产业和网络技术蓬勃发展,在这种氛围中,语文教学必须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迁,在勇于创新和有条不紊的改革中间,始终坚持提高学生的知识、思想和审美的水准。但是,在单纯重视学生应试能力培养的教育中,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淹没在程式化教学和追求升学率的努力之中。不少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往往只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未必篇篇都能体现的德育目标,惟独没有自然蕴含又至关重要的审美目标,使充满语言之趣、文学之美、人性之光的语文教学成了机械僵化的技艺之学、应试之练。

同时,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全面发展,具有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形成其特定人格特征的关键时期。当代青少年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受到商业化大众文化的影响,生活在追求娱乐、享受、速成的大众文化之中,多元文化的冲击,使这些审美判断力还没有成型的中学生十分容易迷失“自我”,随波逐流,甚至把平庸的东西奉为时尚,而把深刻崇高的东西视为落伍。这时对他们进行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语文由于其课程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语文审美阅读教育是一种人文的疗治和补缺,它可以提升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自觉抵制和消除各种精神污染。主动接收和吸取种种高洁、优美的“营养”,使他们成为内心世界丰富而高尚的审美的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只有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审美趣味,才能使他们不在丑恶面前迷失自我,健康的度过这个时期。

二、掌握语文教学内容所蕴含的美

美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体现了其固有的特点。无论是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还是作品的朗读和赏析,都是在传播信息,而这些信息中饱含着许多美好的因素。试分析“杲”、“杳”两个字,“日”在“木”之上的“杲”。表日出而明亮之意;“日”在“木”之下的“杳”,表日下山了而看不清之意。这一分析就使枯燥的汉字也充满了情趣与智慧。讲《沁园春·雪》,播放《沁园春·雪》的歌曲,作品的崇高之美必然沸腾了你的血液,心中油然而生对伟人的深深敬意,至于作文,更是学生运用语文工具进行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活动。因此,语文教学一开始就包含美育的成分,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育,美育融汇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三、怎样把美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

1、在教学中注意以语言魅力感染学生。适宜悦耳的音质,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的音速更拨动学生学习的心弦,充沛的音量,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优美的音色有助于渲染课堂气氛。所以我们必须讲究语言艺术,应通过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去打动学生的心灵。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师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效率。”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富于感情的语言。丰富生动的词语,简洁精当的分析,条理清楚的讲述,使整个课堂气氛洋溢着“满园春色”,使之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2、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审美愉悦,使语文教学富有生气和活力。一篇篇课文是社会生活的绚丽画卷,它们都有自己的“美点”。教师若能体验其情境,把握其感情基调,不失时机地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就可以通过物我融合,使审美主体与作家的思想感情、作品的艺术形象产生共鸣。总之,一旦语文教学纳入了美育的轨道,课堂就会注入生机,师生的审美心理就会被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和教师教学的兴趣就不断增长,教和学都充满了愉悦心理。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引发联想和想象,在充满愉悦的情景中感受美、鉴赏美和评价美。如果舍弃这一切,而代之以枯燥的说教,纯理性的条分缕析,就必然会抹煞语文教学固有的以情感人,再现情景,寓教于乐的特点,在客观上违背语文教学规律,影响教学效果。

3、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形象,做美的传播者。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教师作为教学的执行者,一定要在这一过程中以身作则,向学生传达美的信息。每一节课,从宏观设想到微观把握,从整体设计到局部处理,从书写课题到整个板书,从听说读写的训练到综合能力的提高,甚至是教师的衣着、上课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必须体现出一种恰如其分,不可随便草率,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上一篇:浅层稠油油藏下一篇:熵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