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感受

2024-06-13

古诗词教学感受(通用10篇)

古诗词教学感受 篇1

在古诗词教学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李焕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生活中不乏美,古诗中更是充盈着美。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经过时间长河淘洗之后的耀眼真金,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中的美呢?一.从直观的形象中感受画面美中国古代诗歌讲究以画法入诗,将语言中包含的意象借助画面直观地表现出来。唐代的王维等人就在以画法入诗的写法上颇具成就。读诗就像看画,如崔颢的《黄鹤楼》开篇呈现于眼前的是鹤去楼空,惟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飘忽不定。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独伫楼台、翘首苍天,凭栏凝思的身影。诗人抒发渺茫之感后,马上收住,而变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画面,于是思乡之情和身世之慨由感而生,很自然将满腹乡愁寄托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画境之中。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一词中“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溪头卧剥莲蓬”就画面的经营构造来说,显得极为匀称和谐,清新自然。作者将一条覆满荷叶、莲蓬的清溪纵贯画面中心。这一点颇似西洋画法中的焦点透视。其他景物都由这“溪上、溪东、溪头”铺展开去,那低小的茅屋、如茵的青草、旺盛......古典诗词对于中国读书人来说,是一道不可缺少的“精神佳肴”。但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感觉到,孩子们对古典诗词是既爱又怕。既爱她的美好清晰、朗朗上口、易读易记,又怕她在语文试卷中以变幻莫测的题型出现,让自己痛失考分。本着让学生对古典诗词既保持浓厚兴趣,又不至于因考试题而对它生厌的目的,我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先让学生广泛诵读古典诗词,并初步了解古典诗词作品的写作背景,初步感知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情感,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古典诗词加以再创造,形成新的作品。再将新作与原诗词进行比照,在比照中更深切地感悟古诗词的精髓与魅力。这样的教学实践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无穷的魅力。

一、广泛诵读,捕捉丰富意象我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十分丰富,而且有些意象已具备约定俗成的思想内涵。比如“落花”,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叹年华易逝,美丽繁华不再。从诗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中可以看出作者痛失国家,感叹繁华不再有的无可奈何之情。又比如“杜鹃”,在古典诗词中常常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诗人常用以表达思念之情、归家之念。“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为了让当代学生从古典文学中汲取养料,弘扬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怀,培养高尚品格,使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髓继续发扬光大,我认为作为中学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古诗词的教学。

一、多读诗词,培养学生热爱古诗词的习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多读古诗词能够让学生扩大知识面,通过读、背,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修养,学生边读边背,能够提高自身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性的阅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一般的诗词可以听读、略读、泛读,而对于古诗词中的经典名篇要进行精读,然后进行背诵,进而理解诗词的深远意境。不少古诗词以其丰厚的情感和精邃的哲理启迪后人、流传千古,不去认真读、多读是难以理解其价值的。如激励人们乐观开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寓意顽强拼搏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达英雄气概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许多陶冶文化情操的诗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又如千古绝唱《枫桥夜泊》中落弟的秀才张继在归程中,夜泊姑苏城外,深秋霜冷,渔火灯暗,联想自己壮志未酬,思绪万千,触景生情,当年与他一同应试并高中头名状元的那位是准?恐怕自己无人知晓了,但张继却凭这一作品而流传于后世,究其原因就是诗歌凭其艺术魅力而感染了读者。多读、反复朗读,自然就会热爱诗词的兴趣。

二、加强字词句的推敲,打好学生的知识功底

学生语文知识功底要扎实,教师就必须加强对字词句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字词句进行大量的、动情的、身临其境的品味。如“羌笛何须怨杨抑,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怨”字运用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又如“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这句诗用“湿”言“光”,用“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之妙恰到好处。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字写出烽烟的劲拔、坚毅,“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针对诗词中的重点字词剖析透彻,学生的学就缺乏深度,浮于表象。

三、从不同的欣赏角度,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学好古诗词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让学生去赏析诗词,当然欣赏的角度是多方面的。这里结合中学教材,谈谈几种赏析的角度。

1、要让学生欣赏古诗词塑造的人物形象

为了教育小孩要爱惜粮食,往往教孩子们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首流传千古的古诗。不难看出,在诗人笔下前面两句仅十个字就把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劳动的形象写活了,特别是一个“滴”字,说明劳动紧张,时间紧迫,汗珠下滴,连擦一下也顾不上,农夫的形象就跃然纸上。又如:同样是写抗敌的爱国诗句,由于用词不同,所体现出来人物的思想境界就不完全一样。从明代夏完淳《别人间》中的“毅魄鬼来日,灵旗空际看”,到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再到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梅岭三章》中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文天祥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固然令人钦佩,但他还是想要在史册上留个好名声,夏完淳说他死后还要看到河山的收复,这种爱国精神更加值得敬佩,而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更是气贯长虹,他不是旁看,而是死后还要亲自率领部队起义,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诗词中的景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景物描写往往是作为诗人抒发某种感情的“兴起”之托,诗词中的色彩是作者胸怀情绪的集中体现,有的是以情染景,以景显情。如同样写梅花,陆游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与杜甫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所体现的情感显然就不同;有的是以动衬静,以闹衬静。如“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就是明显的例证。

3、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词中修辞手法的妙用

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古诗词中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会把握也是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于谦的《石灰吟》,作者借物喻志,字字铿锵,用石灰的诗句隐喻自身立志报国廉洁仕途的决心。又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句用夸张手法凸现蜀道之险阻,从而表明仕途的险阻。

4、要教会学生欣赏古诗词的主题

“诗言情”、“诗言志”。古代诗词中,一般都有较强的思想性,有的是忧国忧民,对爱国主义情感的充分表达;有的是凭吊遗迹,怀古伤今;有的是愤世嫉俗,蔑视权贵;有的是忆友怀旧,思念乡亲;有的是归隐田园,怡然自乐;有的是相知相思,离愁别恨;有的是怀才不遇,寄情山水。主题是诗词中的灵魂,如果对其中的主题没有把握好就谈不上对作品的理解。

四、加强实战演练,提高学生写好诗词的真正水平

在学生对古诗词的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仿写古诗词是关键的一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拥有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这是学生终身受用不尽的。如何让学生在领悟、积累的基础上去写古诗词,我认为可以由学生进行自主写作,进行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然后是进行深度仿写,从不同的修辞角度、不同的背景题材、不同的主题思想、不同的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仿写,通过多次的训练,达到最终的目的。近年来,我校通过省、市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在省市诗词、楹联学会专家和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引导学生写出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诗词,有不少在各级报刊或杂志上发表,学生中涌现了不少爱好写作古诗词的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相信,长此以往,中华古诗词文化一定会继续发扬光大。

古诗词教学感受 篇2

关键词:诗歌,感知,感悟,感受

学古诗文不是为了应付, 也不是为了炫耀。其实我们能从古诗文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的, 从中可以很好的学习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一、自读质疑, 感知诗意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这告诉我们, 学生在学习时, 具有良好的发现问题的习惯和能力非常重要。

1. 充分预习。

新课标对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提出较高要求:“学习浏览, 扩大知识面, 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古诗写于久远的历史时期, 存在着许多难于理解的问题。因此, 课前布置学生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 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古诗扫除障碍。

这样安排课前预习, 为进一步学习古诗夯实了基础, 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又使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落实。

2. 了解诗人。

孟子云:“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是的, 诗是诗人写的, 诗其实就是一篇内心独白。没有了环境, 没有了说明, 仅凭几句肺腑之言, 如何去猜测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于是, 我们只能通过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 了解诗人的性格, 才能循着他心灵的轨迹, 更好地理解诗意。

二、精读深思, 领悟诗情

1. 想象补白。

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构成新的意向和观念的心理过程。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 产生移情和共鸣, 让学生驱遗想象, 引起联想, 由此及彼, 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 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 才能入境悟情。

许多古诗的意境都可以通过补白这一形式让诗歌再还原, 再现当时的情景, 以便于更好地理解诗意。如教学《如梦令》时, 让学生读词想象, 说说看到了几个画面。通过看到“溪亭日暮图”、“误入藕花图”、“惊起鸥鹭图”等几个画面, 让学生将每一个画面中所看到的美景描述下来。这样的教学过程, 对于理解李清照因何而“醉”有很大的帮助。

2. 读诗作画。

“诗是无形画, 画是有形诗。”“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情画意融为一体。例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 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 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在教学中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通过作画, 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 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 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三、品读赏析, 感受诗境

1. 链接背景。

大凡诗人在创作诗歌时, 都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的。如果能够结合诗歌所创作的时代背景来学习古诗, 那么对于品读诗歌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示儿》时, 让学生了解诗人陆游生活的时代背景:当时政治动荡, 金人南侵, 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 苟且偷安, 导致国破家亡, 民不聊生, 引起诗人陆游无比悲愤。直至临终时, 他已经85岁高龄了, 但“北定中原”、“还我河山”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仍有增无减。在此基础上, 确定朗读基调:要求学生用深沉的语气表达出对祖国前途的忧虑;用坚定的激情表现出诗人一生为多难的祖国呐喊的爱国精神, 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鼓舞。

2. 延伸拓展。

学完古诗后, 可进行同一体裁同一题材的拓展。如:在教学《江雪》的最后一个环节时, 别具匠心地设计这样一个课外延伸:自学《题秋江独钓图》。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自主感悟、合作学习, 进一步掌握诗的规律、特点, 实现“教为了不教”、“语文课本只是一个范本”的教学理念, 学生通过比较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江雪》的理解、感悟, 可谓一举两得, 实现了文本与超文本的有机融合。新课标对于高年级学生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教者要指导学生诵读古诗, 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习古诗, 并不是只学习教材中的一两首, 而是要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 巧妙地将与“愁”相关的主题诗串联起来教学, 使得张继的“愁”思更显得淋漓尽致。延伸拓展不仅指积累同题材的诗, 还可以把诗的意境和诗歌所要表达的含义充分挖掘出来。如窦桂梅老师在教学《游园不值》一诗后, 让学生围绕“值”进行探讨:诗人游园到底是“值”还是“不值”?通过这一探讨, 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所蕴含的境界:这是对人生观的取向。虽然没有遇到园主人, 却从“一枝红杏出墙来”感受到春的气息, 这次拜访还是有价值的;诗人没有遇到园主人, 但是却感受到了园主人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人生价值, 也许这正是诗人所向往的……一首诗歌的意境教师能够拓展多深, 学生就能够走多远。

3. 学写古诗。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 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 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 触发学生的灵感, 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 对古诗进行改写。在老师的鼓励下, 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 兴趣盎然, 跃跃欲试, 纷纷模仿古诗书写出自己的诗篇。我们不强求学生的诗作是否工整、漂亮, 合乎节律。但是, 这样的学习过程, 不正是他们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吗?

在古诗教学中感受美的旋律 篇3

古诗文是灿烂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小学教材选编的古诗,集思想美、语言美、艺术美、情感美于一体,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古诗的体裁特点,采用自然、活泼、形象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古诗中的美育因素,融阅读与审美、感性与理性、赏识与情感于一炉,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感知、领略和欣赏美的情愫,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一、诵读——纵情地渲染美

古诗是古典文化的精髓,其凝聚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意境,已成为一种民族化的文明素养和精神底蕴,其四声抑扬顿挫,联绵词回环响亮,叠音词声情并茂,对偶句节奏和谐等特点,表现了汉语的独特魅力。朗读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式。通过朗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助其体会到古诗语言的韵味。在反复的咏诵过程中,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感知和体会。

童年阶段是人类最好的记忆时期。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应顺应儿童爱读、爱背、记忆力强的特点,要求学生读读背背,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消化和吸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范读、跟读、听同学读、小声读、大声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等形式,反复地朗读,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新奇、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古人吟咏诗句,总是带着感情边读边思,读到兴奋之时,往往手舞足蹈,心潮激荡,可见一首好诗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因此,还可以根据儿童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边读边辅以手势、动作、表情的变化,增强诗歌的表现力,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情境中,感同身受,遐想联翩。

二、感悟——尽情地欣赏美

古诗文异彩纷呈地闪耀着美的光华,其描景记事写人表意,无不悦人目、动人心、触人思、怡人情。一首诗就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诗的意境是诗人匠心经营的心灵王国。诗歌“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因此,引导学生学会感悟、意会比繁锁的讲释要好得多。教师应着力于引导学生读悟欣赏诗文,在学生提出疑义的地方,酌情点拨,指点迷津,以此引发学生对诗文的情感体验,感受诗歌形象的完整性和艺术感染力,感知美的情愫,产生心灵的共鸣。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用娓娓动听的话语点拨学生,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的美。教师可以描绘诗中的景象,让学生萌发对“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乡村美景的向往;可以用饱含深情的语气,引导学生体验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还可以用惟妙惟肖的体态语表演诗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状。其次,课本中每首诗都有插图,教师可以借助图画和各种教学媒体,将诗句描写的情景再现出来,使内容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可感,帮助学生读悟诗意。再次,悦耳悠扬的音乐可以渲染诗歌气氛,使人心驰神往。另外,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炼,时空限制突破感强,诗意跳跃性大,给阅读者的意会增加了难度,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想象,用“过电影”的形式引导学生感悟。

三、体味——入情地再现美

古诗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语言的艺术,智慧的结晶,思想的光辉,是一座取之不竭的美的宝藏。学习古诗,可以启人心智,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净化心灵。而诗这种功能的发挥,是通过潜心地体味欣赏而获得的。通过体味,学生发现了美,读懂了美,而美也感染了学生,启迪了学生,从而达到诗与人相谐相融的境界。这种体味,是一种流动着的心悟,它要求学生不但动口,还要动手,更要动心,同时把作者的思想与自己的感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体验中再现美的情景。升华美的格调。

教师在教学后可安排扩展活动,如让学生在学了古诗后读一读,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此外,班里还可以开展“每周一诗”,组织“诗歌朗诵会”,举行“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使诵读古诗蔚然成风。

诗从自然中来,从劳动中、从生活中来。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受到直观的熏陶感染,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有创意的活动,如带学生走出去,下乡村欣赏“一去二三里”,上田头体验“汗滴禾下土”,临池畔倾听“曲项向天歌”,在夜晚模仿“举头望明月”……这样,诗与意相印证,情与景相交融,使学生在真切的体验中怡情、悟性、开智、明理。小学课文中精选的古诗,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如甘醇,如春风,如雪月沁润人心……我们要力求通过古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受到美的感化、陶冶,并把这种美的意识转化为美的行为,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弘扬美的风尚,谱写美的篇章。

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的古诗文能改善我们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手把诗书,或高声疾诵,或低声微吟,去营建21世纪的书香社会吧!

徜徉古诗词韵 感受古风雅韵 篇4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到,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古诗词是最能融合这三方面要求的一种文学体裁。本次培训,老师们给我们对古诗词进行了系列培训。收获如下:

一、以课本为载体进行古诗拓展阅读。

很多专家学者曾言,学生的语文水平主要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这里是强调课外阅读对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作用,但也是对课堂内教学效率的一种批评。我们能否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既得益于课外,又能更多地得益于课内呢?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过多地拘泥于课文,课本是教学的凭借,但不是唯一的。我们不能过多地受教材的约束,将本该属于课外阅读的材料带进课堂,融入教学过程中。在古诗教学中,既凭借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二、营造气氛,坚持不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有强大的内驱力。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愉快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我们可试着让学生每天与古诗见面,每日读一读、背一背古诗。开始,可选一些短小易懂的写在黑板一角,在课前几分钟里读一读,能背下来的应大力表扬;或者在墙壁悬挂诗人肖像、代表作等,把教室设计成充满文化气息的场所。在学生与古诗“朝夕相处”下“日久生情”后,建议他们看《古诗翻译》、《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读着、背着,并适时授予学生一些知识,如句末的押韵、句中字的斟酌、(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作者的生平等,让学生在拾取一点一滴的小乐趣中萌生对诗歌的阅读兴趣。另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古诗词诵读,举办诗歌朗诵比赛、诗歌沙龙等活动,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三、读诵吟唱,陶冶情操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都是韵文,句式简单整齐,音韵优美和谐,语言精练,朗朗上口,易于诵读,学生也十分喜欢读背。因此,学习古诗时,不必急于强迫学生知道作者,学习理解诗意,而应先让学生充分的朗读,甚至背诵。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的求知欲十分的旺盛,记忆力处于黄金阶段,记忆力比理解力要强得多。让学生先熟读成诵再学习诗意,这也是顺应学生学习的心理,它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感性直观的语言积累后再进行知识的消化、吸收、再积累,学生读得越熟,理解和体会才越深刻、真实。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地朗读、小组朗读、配乐朗读等等,加大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则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之美,诗意之美。

从一首新作谈诗词创作的感受 篇5

从一首新作谈诗词创作的感受

星 汉

2013年10月我去了一趟广东,得《虎门销烟池怀林则徐》一首七律。此诗在对仗、用韵等方面较有特点,本文想通过此诗,谈谈我在诗词创作中的感受,以此与海内诗友们交流。全诗是:

收拾一池除祸根,脊梁高耸并昆仑。龙旗飞影翻龙穴,虎旅传声荡虎门。宿抱但能怀赤子,征鞭何惧到乌孙。今朝且看珠江口,战舰千艘壮国魂。

应当说刚出炉的作品,就公示于众,犯了诗词创作中的一种忌讳。我在《赢得生前身后名——诗词创作精品意识浅谈》一文(《当代诗词》2005年第4期)就有这样看法:

诗词创作不能一脱手就拿出去发表。要反复斟酌、推敲,从立意到章法,从词句到每个字,从韵律到音节,都要作细致的研究、修改、加工,才能出以示人。其实古人早就教给了我们处理稿件的办法:一是“请别人看一看”。白居易说:“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与元九书》)。二是“要自己放一放”。李渔谓:“文章出自己手,无一非佳;诗赋论其初成,无语不妙。迨易日经时之后,取而观之,则妍媸好丑之间,非特人能辩识,我亦自解雌黄矣”(《闲情偶寄》)。这些,都是古人欲出佳作的宝贵经验。

广义地说,不管通过什么方式,只要把诗词作品示人,就算是“发表”了。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题诗》中说:“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元稹写在“墙”和“柱”上的诗,在当时来说,就已经“发表”。当今有些诗友,和我一样,急于把自己的作品示人,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诗词一出手,就马上挂上去。星汉常看有些诗友的诗词,写作随便,佳作偏少。特别是一些唱和、步韵之作充斥网络,大有“拣到篮里就是菜”的味道。殊不知,这种懒于删汰的作品,对自己的声誉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也许有些网络作者是想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的诗词水平,以期得到诗坛的认可,但其结果是画虎成狗,适得其反。

星汉从事诗词创作40余年,也出版了几本诗词的书,在刊物上也发表了一定数量的诗词,有些作品也得到了诗友的谬奖。我不敢说我的歪诗俚词达到了一个什么高度,但是我写诗填词的态度是认真的。我遇到许多诗友,特别是老年诗友,请我看诗,诗稿递过来后,往往又补上一句话:“我是写着玩儿的。”这句话,也许出自真心,也许是对其作品不够理想的托词。不管怎样,对这样一句话,我颇不以为然,我往往回答一句话:“我作诗填词是玩命的。”为了写诗而“玩命”当然是夸张的表示,我的意思是,要有好的或是比较好的作品出现,首先要有个认真的态度。唐代李贺,“是儿要当呕出心始已耳”的故事(李商隐《李贺小传》),就是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宋代欧阳修“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的故事(沈作喆《寓简》卷八),就是要是对千千万万当代和后代的读者——“后生”负责。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写好诗词的基础。

有了认真负责的态度,就会认真对待自己创作的每一首诗词,丁是丁卯是卯,不能随便涂鸦。当今有的诗友却不是这样,没有到过某地,就凭想象作诗。比如某诗词组织要去某处,有些诗友提前就写好了,以示其“出手快”。当今风景、事物,通过网络,可以获得许多信息,有文字,也有图片,但是这和身受还是不一样的。不至其地,而写其诗,一般来说,是不会出现好的作品的。李贺的创作是,外出“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到了“上灯”后,才“研墨迭纸足成之”的。这里的“所得”即是“每旦日出与诸公游”之后,得到的好句子。就是后人颇多非议的“闭门觅句”的陈师道,也是先“与诸生徜徉林下”,然后才“径登榻,引被自覆,呻吟久之,矍然而兴,取笔疾书,则一诗成矣”的(徐度《却扫编》卷中)。古人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应当细心领会。我对销烟地虎门向往已久,只有亲到,才敢下笔。

这首诗的颔联写林则徐领导军民销烟,其对仗使我大费踌躇。“龙旗”对“虎旅”,虽然工整,但是不费事。“龙穴”对“虎门”,是地名对地名,就不是很容易。我在虎门镇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时,见到一副大型的油画,上面画着林则徐属下的大清兵在销烟时,挥动着传令旗,威武雄壮,器宇轩昂,于是就有了“虎旅传声荡虎门”这句诗。这样就定下了用“平水韵”十三元的韵目。作诗过程,也和古人相仿佛,是回到乌鲁木齐后才“足成之”的。这一句原作“虎旅呼声荡虎门”,但是“呼”字和两个“虎”字同音,读起来拗口纠结,也就是犯了《文镜秘府论》所说的“八病”中的“正纽”。随后,改成了现在的样子。求之上联“虎门”对了“龙穴”。龙穴,就是位于珠江口的蕉门、虎门水道出口交界处的龙穴岛。林则徐《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中称作“龙穴洲”。本人愚钝,上联一个普通的“翻”字,我竟然换过十几个平声的动词。有几个夜里,刚熄灯就寝,想起了某个字,就又翻身起床,打开电脑修改,最后,定下这个“翻”字,心中稍安。

颈联写林则徐被贬伊犁。十三元中有个“孙”字,我想起了“乌孙”这个词。乌孙,林则徐在伊犁《致郑夫人书》:“伊犂在北魏为乌孙国。”“赤子”对“乌孙”,当然是绝对。但是首先使用这个对仗的是清代的洪亮吉。其《将发伊犁留别诸同人》有“一体视犹同赤子,十旬俗已悉乌孙”句。其《北江诗话》也以这两句对仗“人以为工”而自负。通过这首诗的对仗,我“自我表扬”的是,我作诗的态度是认真的。

这首诗中作为地名的“龙穴”和“乌孙”两个词,毕竟有些生涩,会给一般读者带来隔膜。这就牵扯到要不要加注的问题。我想,如果读者不熟悉“龙穴”是个专用地名,理解为“龙潭虎穴”的意思,也能说得过去,只是觉得对仗欠工罢了。“乌孙”的前面是个“到”字,一般读者理解为地名还是没有问题的;再者,人们都知道林则徐被贬往伊犁,在理解原意上不会有大的偏差。故而对以上的两个词就没有注释。对于诗中自注,我在《诗词的题目、序文和注释之我见》一文(载《全国第二十五届诗词研讨会论文集》)中谈到我的看法:“清人萧雄在《西疆杂述诗·例言》中说:‘作者自注,前人讥之。’笔者同意这个看法。一般来说,诗是案头文学,是给人看的,少量加注,倒也无妨。但是大量加注,或加长注,似不可取。那样会喧宾夺主,破坏了诗词的整体艺术。”我又说:“如果删却自注并不影响诗意的完整,那就要考虑这个自注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了;如果删却自注就不知诗意所云,那就要考虑这首诗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了。”我还说:“至于有些诗人词家在作品中用一些冷僻的词汇或是典故,而后再加注解释就大可不必了。笔者以为,这种作法,要么是在炫耀自己的才学,要么是在轻视读者的智商。”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就是用典。那么“赤子”和“乌孙”也在用典之列。李志忠教授《求一个“新”字罢了——星汉诗词当代意识浅论》一文(《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谈了当代诗词用典的看法,并且“表扬”了我,他说:“为了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最好是不用典,次之是少用典,再次是活用典,慎用生典、僻典。诗词的语言要高度浓缩,力求精炼,有时候用典可以加大诗词的容量,但是,滥用生典、僻典,以此来炫耀自己知识的渊博,就难免有‘掉书袋’之嫌。倘用典能无堆砌痕迹,如水中着盐,食有味而觅无形,自是高手。本文所举星汉诗词各例,就是不用典、少用典的范例。”我感谢李志忠教授在文章中对我的鼓励,我更是赞同李志忠教授对诗词用典的看法。

诗词是一个人的人品、修养、学养、经历、见识、性情等抽象物的综合体。其中学养是很重要的一点,而学养又和读书有着必然的联系。“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语),要有学养,就要读书。读书未必能写好诗,但是要写好诗必须读书。比如追求语言的平淡,读书多、有生活的诗人的语言,犹如薛宝钗服饰的朴素,美观大方;反之,就是刘姥姥服饰的朴素,总露寒俭。

而今诗词作者的读书情况无非三种。一是读书少或是不读书的一批作者。这类作者也有一定的悟性,偶尔也会有上一两首出自天籁的好诗,但是由于欠缺文学功底,很难持续写出较为满意的作品。二是读书多,文人气和书卷气很浓的一类作者。这类作者中不少人以书本为创作的源头,喜用典故,且滥用生典、僻典,以此来炫耀自己知识的渊博。这样的诗词难免与读者之间产生一种隔膜,甚至与“当代诗词”的“当代”二字相去甚远。诗词和学问有关,但诗词创作不是卖弄学问的地方。三是读书多,且能活学活用,走进书本,也能走出书本的一批作者。这类人即便用典,也能运化无迹,不见斧凿痕。这才是诗词创作所需要的。我正在多读书,多实践,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星汉以为,在格律上最好不要出错。律绝两体,在形式上的三大要素是:平仄、押韵、对仗。平仄和押韵,主要是为了好听。为达此目的,当然要按格律的要求来安排。“三平调”和“孤平”,会使句子声调单一,缺少节奏感,达不到好听的目的。但是三仄脚却没有那么严重,查《唐诗三百首》,便不乏其例。如“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怅望千秋一洒泪”(杜甫《咏怀古迹》)等。我的诗作也就不避三仄脚,如“弦翻木卡姆,人住柳中城”(《癸巳春过鲁克沁》)的出句。著名诗人杨金亭曾经对我说过:“不要为了一个字出律,就把整首好诗报废了。”我同意这种说法。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林黛玉之口,以为“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毛泽东“乱云飞渡仍从容”(《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犯了“三平调”;叶剑英“内行内战资强虏,敌后敌前费运筹”(《重读毛主席〈论持久战〉》),对句犯了“孤平”,都是“不以词害意”的句子。

《虎门销烟池怀林则徐》一诗,用的是平水韵十三元韵。这个韵目,包含《汉语拼音方案》的韵母表中横行的an行韵母和en行韵母。这里只用了en行中的字,这样就使选择诗韵的范围变小,加大了作诗的难度。

我发表在《中华诗词》2009年第4期《“该死十三元”平议》一文,得到诗友们的认同。本文通过对清代文人高心夔故事中“该死十三元”一语来龙去脉的分析,认为:

“十三元”为科举考试和平时作诗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作诗的人当然痛恨“十三元”。这种脱离实际语音的平水韵,让科举的考生们吃尽苦头,他们当然想废除这种音韵,但是时代不允许。我们在全国通行普通话的今天,再去创作传统诗词,为什么还用平水韵和由平水韵改造过的“词林正韵”呢?“十三元”该死,难道整个平水韵系统就不该死吗?

我在拙著《天山韵语·后记》中说:“我主张诗韵改革,拙文《今韵说略》和以《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为依据,分十五韵部的《中华今韵简表》,在《中华诗词》2002年第一期全文发表。但我是一个‘两面派’,作诗仍用平水韵,填词仍用《词林正韵》。作诗填词时,为使音韵和谐,尽量把平水韵中的有些韵目,用普通话读来两个以上韵母的分开使用。”我对平水韵的妥协作法,曾经受到诗友们严厉的批评,认为我“言行不一”。2005年第8期《中华诗词》卷首语中认为认可新韵、提倡新韵,而又“言行不一”者,多是“旧韵驾轻就熟,使用方便,不肯为韵多付辛劳”所致。我不排除自己“不肯为韵多付辛劳”的懒惰,但我还有一个顾虑,就是怕使用平水韵的诗友们说我“外行”。当今出现的各种新韵韵书,都是个人或是诗词组织所为,没有平水韵由“礼部”颁发的权威性。对于新韵,我期待着上层官方机构的认可,起码得到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认可,然后“诏告天下”,公布施行。到那个时候,就不怕有人说我“外行”了。

教学能手培训感受 篇6

2013年7月20日至7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西安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会。在我来之前,我心里就一直犯嘀咕,培训难道又像以前一样,无非就是听报告,开座谈会,你讲我听如此而已。报到一如既往的平淡无奇。而7月20日下午的开班仪式就给我和往常不一样的感觉。本次活动的组织者,西安市教科所的陈桂兰主任明确宣布了本期培训的纪律。看似简单的纪律要求,对就餐的要求,以及对学员安全的叮嘱,都让我感到了本次培训活动的重要性。3天六场报告,整整聆听了6位专家的培训内容。各位专家的博学善思,对于教育教学理论的亲身实践、深入研究和实际调研,都让我由衷的敬重。同时也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日常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深深的反思。

感受一:组织有序,自我教育

每次培训,不管有趣与否,我总能坐在第一排。这样既能避免自己在报告中走神,还可以清楚的看见老师说话的神情,语言的抑扬顿挫,又可以从老师的讲义中文字搬搬家,从中获取能帮助自己成长的片言只语,两次报告我都有意早走十分钟。可是这次我却未能如愿。当我站在会议室的门口看见大家早早就坐好等待老师的时候,我心里陡然埋怨起了自己:自大了吧。看到大家井然有序,不禁对本次培训肃然起敬。当70多岁的张汉云老教授作报告时,座无虚席的会场会时不时的响起阵阵掌声。

感受二:报告充实,自我充电

张汉云老师所阐述的 “技因道立,道因技显”,让我明白了“道”

与“技”的关系,让我更清晰的认识到老师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载体,更是一种道德的标杆。教科所所长贾玲老师的《新理念 新实践》的培训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是不可替代; 也懂得了教学教育中教育智慧的重要性。雁塔区史建利老师的报告使我明白了权威老师的标准:德—厚,知—多,眼—宽,智—明,心—细,利—淡,识—高,虑—远。汪香志老师的报告令我明白,读懂课标,读懂学生的课堂应该是:大气一些,有文化;才气一些,有智慧;秀气一些,组织密;和气一些,有互动;灵气一些,讲方法;喜气一些,有趣味。刘婷老师的报告实践·反思·积累·发展让我懂得:校本研修不仅仅是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一个组织有序,实施有理,切实可行的系统工作。

尽管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我很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维度,一直以来还感觉自己做的比别人强点。可是听了专家的报告,却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在做一些“正确的错事”,说一些“正确的废话”,自己的课堂真的缺少“课堂文化”的智慧。是的,学生的学习是任何人不可替代的。过去总因为因为担心课堂的进度,总担心部分学生的反应较慢,所以常常过多的越俎代庖。时至今日,我才发现自己的课堂里孩子们的损失有多大。仔细想想,为什么有时候重复很多遍的知识为什么学生还是会错,我想这就是原因之所在。

我衷心的感激为这次活动做了许多工作的老师和工作人员,感谢西安市教科所给我们提供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真的希望这样的培训机会以后再更多一些,让我们这些过河的小马不再淌着水过河,而是

鉴赏古诗词感受典雅美 篇7

一.推敲词句, 感受语言美

初中生容易被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 针对这一特点, 语文教师应当基于对课文的理解调动起的激情, 用饱含情感的讲解深深地吸引学生。例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感情激越, 引发学生思绪万千。教师宜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 情动于中而发于外, 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学生。

语文教学对于语言的要求不仅仅在于表达意思, 还在于如何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更准确、更贴切, 挥发出语言的美感意味, 使师生共同沉浸其中, 受到美的陶冶。

诗歌语言凝练、含蓄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字、词、句的锤炼上。除了一些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诗歌外, 不少诗改变了通常的语言习惯, 有句式上的倒装、省略;有旧体诗词中的词类活用以及互文等修辞方法的综合利用。比如, 为了突出强调作者所要表达的重点景和情, 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便有了倒装的句式。王维《山居秋暝》中“竹暄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作者先写竹林深处传来一阵喧笑声、水面上荷叶的悠然摇动, 然后才引出洗衣姑娘踏月归来以及一叶渔舟徐徐穿过的情景, 这就造成了一种“先声夺人”的气氛, 与上文的“空山”相衬, 一动一静, 浑然一体。又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句, 则为状语后置了。习惯上说:“天外只剩下七八个星, 山前飘两三点雨”, 然而, 作者却将这“疏星”、“飘雨”推到“天外”、“山前”状语的前面, 这就给幽美的农村夏夜平添了清新活泼的情趣, 也是作者轻松喜悦心情的体现。

与现代诗歌的语言比较自由不同, 古体诗如律诗、绝句、词等的语言还有严格的字数限制, 因而有的诗句省略、浓缩了句子成分, 阅读鉴赏时只有做适当的补充, 才能准确理解诗意。如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二句诗就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为“山河破碎”与“风飘絮”, “身世浮沉”与“雨打萍”两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结构。这时就要补上个比喻词“像”, 即“山河破碎得像被风吹散的飞絮一样, 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 像被雨打的水上浮萍”。

二.分析意象, 体味情感美

意象, “是客观的生活场景和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相交融, 通过审美的创造而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 是诗人构思中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如陶渊明《饮酒》诗中的“菊”、“南山”、“飞鸟”, 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清泉”等等都是诗人借以表达情感的意象。

杨万里的七绝《小池》, 诗中的物象就是“小池”, 小池里有“细流”、“小荷”, 还有“蜻蜓”。“无声的小泉, 缓缓的细流, ”“流”所以“细”, 是因为泉眼感情浓厚, 惜怜涓涓细流;树荫所以映照水中, 是因为它爱慕那晴天池水的温柔。诗人笔下的“泉与流”、“树与水”这些意象都变得有生命、有感情了, 这些象征人们对美好新事物的赞赏和喜悦, 这就是诗人的心曲, 是诗的灵性所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的意象是情感的物化形态。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诗中的“寒江”、“飞雪”、“蓑笠翁”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画面———群山披上银装, 不见飞鸟, 行人绝迹, 四野空旷寂寥, 只有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人, 独自在寒冷的江上垂钓。这正表现了诗人在政治革新受挫败后的内心世界:清高、孤傲、坚强不屈。

三.展开想象, 感受意境美

“想象是理解的翅膀”。鉴赏诗词时, 读者必须凭着诗人描述的物象, 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积累、审美情感, 充分进行想象和联想, 使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形象鲜活起来, 这是进入意境的一条重要途径。

感受诗词的馨香 篇8

一、在资源整合中拓展把握教材

在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材中,可以把同一题材加以整合,带领学生对比体会,加深理解。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望湖楼醉书》后,出示另两首写西湖的古诗《饮湖上初晴雨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提出自学要求:这两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三首诗的地点、时节、诗人的心情相同,但描写的西湖景色不同,描写手法多样。让学生比较阅读,调动了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并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更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另外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不仅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比如,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补充学习《送元二使安西》;学习杜甫的《绝句》,补充学习《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等。在此基础上,利用班队课、晨会课开展古诗综合实践活动——“了解诗佛王维”、“探访诗圣杜甫”等,丰富学生的古诗词知识,激发他们不断积累的兴趣。

二、在吟哦诵读中涵咏诗情

让古诗词教学弥散醉人的芬芳,教学中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的节奏和肌理,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的空白意义,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如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1.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八个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这些景物(如西沉的明月、满天的飞霜、惊叫的乌鸦等),读出自己的理解。2.教师描绘意境:一个深秋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洒下清冷的光辉……学生诵读古诗并说说读后的感受。3.补充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落榜回家的张继,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首诗。4.播放音乐《汉宫秋月》,教师描绘意境,师生共同吟诵诗句,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三、在浮想联翩间入境悟情

诗重想象。古诗词教学中要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和移情,引导他们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例如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笔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诗句想象画面、语言,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片段:教师板书“村居”一词,问:看到这个词,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熟悉的画面?

生1:我仿佛看到美丽的湖边上有几户人家,夕阳西下时,打鱼的船回家了,渔村炊烟袅袅。

生2:在一个夏天的傍晚,晚霞满天,一位老人躺在家门前的躺椅上,一手抱着小孙子,一手摇着蒲扇,欣赏美丽的晚霞。

引导学生轻柔舒缓地朗读了辛弃疾写的《清平乐·村居》后,教师问:人们常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

生1:我眼前浮现出一座茅草屋,屋檐非常低小。

教师出示茅檐图,强调“草屋一间,如此而已”,引导学生读出茅草屋的“低小”。

生2:茅屋前有一对老年夫妻,他们在茅屋前喝着酒,说着话,一幅很美的画面。

教师引导解释:老爷爷就是——翁,老奶奶就是——媪。引导学生读出“画中有画”。

生3:我看到了在低小的茅草屋前,中儿正在用他那双灵巧的手,用双腿夹住鸡笼,迅速地编织着,让鸡有个家。

教师赞扬:“灵巧”一词用得好。让鸡有个家,多温馨。

生4:我还看到一条小溪,溪边长着茂盛的青草。小儿子正在小溪旁顽皮地剥莲蓬。

教师出示小溪画面,利用课件连接成完整的村居图。情要靠“象”去显。贯通生活与诗句的问题,激活了学生言语活动的创造性,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有情有趣,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始终在文本语言的内部快乐进行。

四、在链接生活中仿创诗句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诗歌的特点,以景与情的触发点为语言转换枢纽,充分利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生活实践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创造,让学生通过转换语言完成对古诗词的体验、感悟、积累和运用,激发情感,提高活用语言的能力。

此外,“借助插图编故事”、“合作表演古诗剧”、“串连课文和古诗”、“音乐古诗相融合”、“课内课外一体化”、“小老师教学古诗”等也不乏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感受肌理》教学反思 篇9

通过对《二期课改》精神的学习,我开始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要为学生设置好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在《感受肌理》这堂课之前,我先让学生预习一些肌理的制作方法,在家先制作起来,并向学生表示相信他们的自学能力。这样上课时的教学过程可以是: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制作时间(1、自行制作2、拜师学艺与传授技艺)——学生自我展评——学生小结、教师总结与布置拓展性作业。其中导入课题与讲授新课只有10分钟时间,占整节课的四分之一不到。而省略教师枯燥地——演示不同的肌理制作方法这一环节。

这样,这堂肌理课就由原来纯粹学习肌理变成亲自动手制作肌理,去“感受肌理”了。故我把课题定为《感受肌理》。

(二)重点难点的教前反思

我认为05信息班的学生虽不是美术专业的学生,但完全有能力在课前预习理解肌理的多种制作方法,但大多数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制作。一方面,有些学生的自我习得能力很差,不能独立完成任务,另一方面,有些学生缺乏创造力,对于只在制作上加以“设计”,他们就丧失信心。

故我把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放在组织学生实践制作肌理,并举行一个最佳“感受肌理”设计制作比赛,鼓励学生勇于展评自己,勇于他评。

(三)教学方法的制定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肌理基础,我主要采用讲解、演示和启发提问、并结合学生当堂实践训练的教学方案:

1、用悬念法导入课题:我准备几件神秘小东西,让学生用手触摸,通过感受每样物体的触觉来说出物体的名称。增加课题的神秘感,从而激发学生对《感受肌理》这课题的学习兴趣。

2、课件制作:利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来自不同领域的肌理的视觉美,形成对美的事物的向往。

3、开展——最佳“感受肌理”设计制作比赛(拜师学艺与传授技艺时间):

学生要充分利用好拜师学艺与传授技艺的这段时间,虚心向一位同学学习制作一份肌理构成、耐心主动地向另一位同学传授自己的制作方法。这种教学活动的好处:

A:拜师学艺——可使接受力弱的学生再有一次学习机会,减轻在课堂上教师作巡回辅导因学生数量多而无法顾及全面。

B:拜师学艺——可使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C:传授技艺——可使接受力强的学生能很快地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第一次的能力转换,让学生感觉到学以致用,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再次提升他学习的积极性。这种自信心的培养方法在中职校生中犹为重要。

D:对于象《构成》这样的纯艺术课,本来就枯燥而难以理解,大部分学生难以学好。这种“拜师学艺与传授技艺”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新亮点,让学生感到课堂形式的新颖,更加喜欢《构成》这门学科,以及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这也是作为任课老师所必须具备的人格魅力。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 篇10

课标解读: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意,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鲁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上册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同时本课也属于美术与音乐整合课。本课在设计教学时,目的是让学生去感受声音带来的美感和震撼,利用感受的声音进行美术创作。课堂是教师生命力的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美术课堂生活中去品味艺术,让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审美体验和身心交感的活动场所,本堂课的设计是通过一条主线、四个环节来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整个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声音带来的震撼与利用感受的声音充分展开想象进行绘画创作。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导入阶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欣赏《外婆的澎湖湾》和《In The Room_clip》两首截然不同的音乐,让学生对不同的音乐体会不同的感受。课的第二环节是认识阶段,通过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感受,同时让学生通过图片进行声音的联想。第三个环节是总结升华阶段,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不同声音带来的不同感受,并用不同的画面进行的表现。第四个环节是课堂拓展总结阶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对美的延伸,让学生充分地利用其他各种资源,将内心对声音的感受及感动的表达方式给以更完美的发挥。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要接思维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阶段。学生对美术充满了兴趣,在对点、线、面、色彩的认识仅停留于基础的造型训练中。而这节课结合音乐,通过直观感受声音启发学生有意识的对这些基本造型元素进行组织,展开想像,表现最真切、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点、线、面、色彩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从各种类型的音乐中吸取灵感,用心感受声音带来的美感和震撼。

认识点、线、面和色彩的表现方法,在欣赏声音的过程中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

2、能力目标: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利用感受到的音乐进行创作。用点、线、面和色彩将音乐给你的感受表现出来。

3、情感目标: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陶冶学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培养学生热艺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带来的不同的感受。2.掌握运用点、线、面和色彩表达对音乐感受的方法。教学难点:

通过对声音的感受进行美术绘画的创作,学会用不同的造型元素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音乐感受。

五、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美术作品。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绘画纸。

六、教学过程: A、组织教学

师生进行问好。希望你们放松心情,踊跃发言,和我一起走进美术的殿堂。B、激情导入

师:美术和音乐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下面我们一起聆听两首音乐。(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外婆的澎湖湾》和《In The Room_clip》两首截然不同的音乐)师:你听到了怎样的音乐?你的心情怎样?

生:1.欢快的音乐:心情非常开心、欢快。2.杂乱的音乐;心情非常的烦躁。C、新课教学 1).感受声音,欣赏作品

师:同学们,不同的声音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感受声音吧。

师:大家有没有听过世界名曲《卡农》?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卡农》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那? 生:愉快、欢乐、活力„„

师:大家来看,这是老师听到《卡农》后,用点线面和色彩创造的一幅画。(教师作品展示)

师:你看到了那些色彩和线条那?

生:红色、黄色、浅绿色、橙色;波浪线或曲线。2).线条色彩,表现声音

师:我们可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声音带给我们的感受,如果用线来表现声音的话,你会用什么线?(播放课件中钢琴曲、电子音、挂风声、下雨声的声音文件)生:„„

师:其实不光用线可以画出声音,各种颜色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声音的感受,谁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什么颜色? 生:„„

师:其实不同的色彩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小组讨论下面这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

3).相互联想,知识延伸 师:不同的声音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点线面和彩色来表现。那么当你看到一幅图片或画面时,你能联想到那些声音那?(欣赏图片让学生产生对声音的联想)

生:1.大自然:风声,消息流淌的声音,丛林里鸟儿欢唱的声音。

2.城市:汽车的声音,人群吵闹的声音,各种音乐交杂在一起的声音。

师:当我们看到绘画作品时,能够联想到不同的声音。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学生的绘画作品,感受他们当时听到了怎么样的声音。师:作者听到了怎样的声音?主要运用了那些线条和色彩? 生:1.欢快的声音;运用了曲线,色彩以红色、绿色、黄色、浅蓝色为主。

2.刺耳、恐怖的声音;运用了斜直线,色彩以黑色、蓝色、紫色为主。

D、设计创作,有效点评

师:看了上面的作品,大家想不想画出你所的感受声音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聆听三段声音,选取一种,按照作业要求,把你的感受滑下来吧。(作业要求:1.运用点、线、面。2.注意色彩的搭配。)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提出积极鼓励性的评价,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并鼓励学生大胆的运用点线面和色彩表现自己所感受到的声音。

七、拓展总结,激励学生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运用点线面和色彩来表现感受到的不同的声音。这是著名抽象大师蒙德里安听到百老汇的爵士乐创作的作品,看一看你的作品,你是不是也有成为艺术大师的潜力那?

师:回家可再尝试用剪纸拼贴的形式或其他方法来表现声音给你的感受吧。

八、评价设计:

1.课堂中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多用鼓励性的评价和引导性评价,不对学生进行批评性评价。

2.通过合理有效地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绘画表现对声音的感受,引导学生以后美术专业的发展。

上一篇:山东省机构改革方案下一篇:骨三科2013年病案质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