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音乐教学

2024-09-12

古诗词音乐教学(精选8篇)

古诗词音乐教学 篇1

作者/王粉林

小学语文课本节选的古诗词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所以更需要学生精读、悟读。而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又是最难把握的。精短的古诗词蕴含的内容、哲理和感情是丰富的,教师讲深了学生很难听懂,讲浅了又觉得意犹未尽。如何找到古诗词教学的“最佳路径”?下面对几条探索路径作简要描述。

一、开启“密码”

“符号代表一种智性的认知的意义。每一个语言符号,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诞生,形成了一定的效果。”古诗是中国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积淀,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带着我国民族文化传统浓厚色彩的“密码”,它也是解开中国传统文化的“键码”,只有开启它,才能进入古诗词的魔幻世界。

在教学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时,为帮助学生掌握开启古诗的密码,干国祥老师先自己作了一首“诗”――《寻隐者喜遇》:“柳下问童子,言师采茶去。只在此山中,坡南向阳处。归来天色晚,把酒庆欢聚。”然后再引导学生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了其中的“密码”,原来,诗中的“松、药、云”以及“不遇”都具有一种特定的象征意义:“松”代表“高洁之士”,“药”代表“隐者、长生、济世”,“云”则是指“隐逸安适”。即使“不遇”,也比“喜遇”好,因为它也是一个“语码”,代表着想见而未见的“神往与神会”。

古诗词中,柳、梅、竹、桃花、明月等物象都可能是“语码”,教师应带领学生寻找并开启古诗的“密码”,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还原意象

钱钟书先生说:“诗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舍象忘言,是无诗矣。”所谓意象,就是客观事物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情思的客观物象。“凸显意象、营造意境”是古诗的精髓。品味古诗的意象之美、意境之妙,可以用“还原法”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与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中,自主展开阅读,学会从文本中找到看似矛盾之处,提出问题,产生探究兴趣,积极解决疑惑,从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如,教学白居易《池上》时,对诗中“偷采白莲回”这一意象的“还原探究”:

师:小娃明明是“偷采白莲回”,怎么会是天真可爱呢?难道“偷东西”是好事?

生:我觉得这里的“偷”与我们平时说的“偷”意思不一样。

师:那这里的“偷”是什么意思?老师查出“偷”在字典里有四种意思:①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②瞒着人。③抽出(时间)。④苟且敷衍,只顾眼前。请选择一种恰当的意思。

生:这里的“偷”是指“瞒着人”的意思,指小娃瞒着大人去采白莲。

师:一个小娃瞒着大人撑船去采白莲是很危险的,怎么还天真可爱呢?

生:我从图上看出这个小娃很能干,撑船的动作很老练,所以不会有危险。

生:他用一张大大的荷叶戴在头上当帽子,(范文网 )看上去很调皮,很可爱。

生:贪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这个小娃瞒着大人去采白莲,说明他很顽皮,虽然有些冒险,但却反映他很能干,很可爱。

生:他采了白莲回来,也怕大人责怪,所以就想偷偷地藏起来,还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显得很得意。事实上大人只要看一下水面上那分开的浮萍就知道他藏在哪里了,小娃的“聪明之举”让大人觉得很可笑,又很可爱。

师:是的,诗人白居易就目睹了这一幕,他觉得这个小娃“人小鬼大”,天真淳朴。这个“偷”字太传神了。

此环节中,教师抓住了“偷采白莲回”这一意象中“偷”字的字典意义与语境意义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去想象、品味语言之妙,感悟经典文本精华之所在。

[NextPage]

三、挖掘诗眼

“诗歌语言中那种最富于生命表现力的词汇被称之为‘眼”’。“‘诗眼’能赋予诗句与意象以活泼的生命力,能使静态的事物活灵活现地运动起来。”因此,解读诗歌,就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诗眼”。

如,对《游园不值》一诗“诗眼”的挖掘品味可谓淋漓尽致:

师:你们认为《游园不值》这首诗中最精练传神、最关键的一个字是哪个字?

生:“春”、“值”、“关”、“满”……(意见主要集中在这四个字上)

师:到底是哪个字呢?老师先让你们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再集中交流。

(经过交流分析,发现其他的字都能被“关”表达出来,于是“关”的“诗眼”地位便被凸显出来。)

师:大家认为“关”是诗眼,但我发现这首诗是抄来的。(大屏幕上在叶诗《游园不值》的旁边出示陆游的《马上作》: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陆游是前辈大诗人,叶绍翁是后辈小诗人,叶绍翁诗的后两句显然是从陆游的诗里化过来的,你认为谁的句子应该是名句?

(学生两种意见争执不休,有同学认为真正好的应该是“春色满园关不住”。)

师:好,请大家辨析“杨柳不遮春色断”和“春色满园关不住”差别在哪里。

生:“杨柳不遮春色断”的意思是杨柳没把春色遮断,一枝红杏就出现在墙头;而“春色满园关不住”则是说“园子”、“柴扉”本来是要把满园春色“关”住的。

师:你们看,“遮住”和“关住”哪个力量更大?

生:“关住”力量更大。“春色满园关不住”让人感觉到一个“想关”,一个“关不住”,就好像有两个武功高手在打架。

师:是的,一个“想关”,一个“关不住”,之间有很大的张力。“春色满园关不住”使人们的视界得到解放,赢得了更广袤的想象空间。所以说,叶绍翁的这句诗才是名句。

四、互文拓展

古诗的教学要有一个既意韵未尽又深刻见底的拓展过程。互文,便是拓展古诗意境的常用方式。所谓互文,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入先时、同时或后来的文本,把课文置于众多的`相关性文本群中,在不同文本的相互映照下,引导学生挖掘文本隐秘的意义。同样,古诗教学有时也要采用互文的方式,来拓展古诗的意境。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古诗《枫桥夜泊》,其中“互文”的运用堪称典范,现采撷一个片段:

师:于是,从张继开始,从《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景物,那就是――钟声!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一代又一代诗人的笔下悠悠回荡。

师:听,四百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陆游的笔下悠悠回荡――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宋】陆游《宿枫桥》(大屏幕出示,生齐读,下同。)

师:听,六百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顾瑛的笔下悠悠回荡――西风只在寒山寺,长送钟声搅客眠。――【元】顾瑛《泊阊门》

师:听,七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高启的笔下悠悠回荡――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明】高启《泊枫桥》

师:听,一千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王士祯的笔下悠悠回荡――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师:听,一千两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当代诗人陈小奇的笔下悠悠回荡――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陈小奇《涛声依旧》

当然,吟诵涵泳应是学习古诗的基本路径。古诗词教学首先应该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一些联系自我的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只有口诵心惟、咀嚼体悟、共鸣感奋,才能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精神的原动力。

(作者单位:江苏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

 

古诗词音乐教学 篇2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作为美育教育的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研究。而作为提升国民音乐素质基石的小学音乐教育, 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更是得到了广大专家和老师们的倾心探讨, 收获了可喜的成果。在广泛推行新音乐教育体系的同时, 为了更好的让孩子体验音乐情境, 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增添孩子们的文学修养, 笔者认为目前在一些学校中出现的“古诗新唱”这种音乐教学方式也是值得借鉴的。

1、诗乐的关系及其发展历史

在远古时期, 人们最原始创作的音乐就是声乐, 这是人类社会在自然中生活的结果。在中国, 从奴隶社会开始, 歌唱就成为古代重要的音乐形式。大家都很熟悉的《诗经》、《楚辞》和《乐府歌诗》其实都是民歌。我们的汉字具有声, 顿, 韵, 律的特点, “声”是指声音的高、低、长、短, 这就产生了诗的音高和节奏;“顿”是指我们朗诵诗词时的句读停顿, 是建立在诗词作品完整意义上的自然停顿;“韵”可以分为两种, 朱光潜在其《诗论》中讲“一种是句内押韵, 一种是句尾押韵。”;“律”指的是声律, 即

在发力的一瞬间肌肉可能不同程度的收缩, 但是要做到绝对放松, 否则将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速度、力度等。因此, 在我们练琴时就要彻底将指、臂、腕完美的和谐的统一起来, 做到真正的放松。

结语:对于一名钢琴学习者来说, 掌握一套正确且效率高的练琴方法是弹好钢琴的先决条件。以慢练最终达到快速流畅练习, 克服技术上的难点, 学会调整身体各部位的放松,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使之适应不同的环境, 尽善尽美的弹奏完美的音符, 熟练掌握臂、腕、指的放松来

文孙明钰

汉字发声的规律, 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平仄”。汉字与音乐的旋律高低起伏及至旋律走向, 诗词中的自然停顿与音乐作品当中的“气口”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正因为我们的汉字有以上特点, 所以才形成了“诗中有乐, 乐中有诗”。据考证, 《诗经》中就记录了3 0 5首歌曲, 分为“风”、“雅”、“颂”三大类。也就是说, 在《诗经》中记载的古诗词原本目的是用来歌唱的。而到了唐朝, 随着古诗的兴盛, 音乐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这时候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 他们的作品流传于世, 乐工们为之配乐, 并被人们广为传唱, 所以唐诗在古时也称“声诗”, 通过“旗亭唱诗”这个故事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一点。“唱诗”的传统其实就是我国诗、乐一体化的传统。

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理论家廖乃雄教授强调音乐决不是一门孤立的艺术, 而是与语言、诗歌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而音乐教育必须贯彻语言——音乐——动作统一的基本原则, 把这三者密切结合在一起去进行音乐教学。他编写的《中华学校音乐教材》收录了很多他专门为古诗词配乐的作品, 如《梅花》、《春晓》、《静夜思》等, 将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与音乐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也就是我们教

提高练琴的效率。只有提高练琴效率, 才能迈向钢琴演奏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年版

[2]【匈】约瑟夫·迦特著《钢琴演奏技巧》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学中说的“古诗新唱”, 不仅使祖国文化遗产在艺术美的享受中传承下来, 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音韵感和节奏感, 为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2、诗词音乐在小学教学中的意义

艺术贵在创新, 我们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参与到音乐的体验之中,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音乐教学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我们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让孩子们参与到想象的空间, 让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不断拓展。古诗词作为我国五千年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者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诗词不仅可以通过简短的文字来描绘出丰富的画面, 创设出多元化的艺术情景, 更能够表达出作者的真挚感情, 陶冶人的情操。在另一方面, 音乐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出: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当提倡将学科综合。虽然音乐与古诗词属于艺术的两种派别, 但是我们通过它们之间的联系, 对其进行有效地融合, 不但能够弘扬学生的民族精神, 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因此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尝试“古诗新唱”这种方式是值得提倡的。

3、诗词与小学音乐教学融合的具体实践

目前我国小学音乐教材种类较多, 部分地区的教材中含有新编配的古诗词音乐, 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们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课程选择和有目的性的备课。这里所说的目的性是指音乐老师可以根据小学生语文课程的进度, 在学生学过相应的古诗词后进行“古诗新唱”的教学, 不仅可以让学生跨学科进行融会贯通, 而且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的内涵。在教学课堂上, 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古诗新唱”的教学实践。

首先, 让学生倾听音乐, 在“听”中创新。音乐首先是听觉艺术, 我们应当首先让孩子对音乐有初步的认识。这里说的听音乐, 不是被动的、盲目的去听赏, 而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的主观听赏。由于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 我们需要让学生首先通过倾听音乐来引起丰富的联想。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与素质不同, 他们对于古诗音乐的理解也有着较大的偏差。因此教学需要给学生释放思维的空间, 让学生在学习演唱之前, 要先聆听音乐, 让他们展开思绪的翅膀。通过对乐曲的提示, 让学生在聆听的同时, 引导学生说出听到的音乐中描写了什么。例如在教古诗歌曲《读唐诗》的时候, 教师可以通过对乐曲旋律律动和诗词的提示,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描绘出自己的想象到的各种古诗画面, 有的学生甚至通过动作来表现多种古诗中的意境。有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学生们对歌曲内涵就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下来的演唱就会更好的投入情感, 从而使他们的音乐想象与创作思维得到提升与发展。

其次, 让学生感受情境, 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教师可以通过具有感染力、形象性的古诗词和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切入口,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艺术情境, 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例如教《春晓》的时候, 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P P T的多种图片将古诗的意境让学生有着初步的了解, 另外增添了一些风雨声与鸟叫声的音效, 刺激学生的听觉, 从教学的开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表现出音乐特点, 可以专门做一个花瓣落下的演示, 从而正确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的最后一句“花落知多少”。古诗词内容的意境美和语言的声律美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用“古诗新唱”这个方式,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对古诗词意境美、声律美的理解, 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的律动美和内在美。

第三, 表情中的歌唱, 在“唱”中创新。一旦人们投入了情感, 就会在表情中表现出来。科达伊说过:“歌唱为音乐教育提供了最好不过的起点”, 只有通过歌唱, 并且是有感情的歌唱, 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音乐与诗词的美。我们需要让学生在演唱中进入角色, 投入情感, 让学生能够通过表情语言唱出人文精神。古诗词本身有其内在的格律特点, 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有律动的演唱, 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将诗乐有效的结合。当孩子们能够较好的有表情的演唱后, 老师可以借鉴“唱诗班”的形式, 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声部分组, 组合成有中国特色的“唱诗班”, 让孩子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接受中华文化的洗礼。

结语

“古诗新唱”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方式的有力补充, 它能够提升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构建自主学习能力, 并且使学生自幼感受到我国古诗词的魅力, 继承中国的唱诗传统, 将中华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笔者相信, 一首首被谱了曲的古韵悠长的诗词音乐, 经过孩子们天籁般的声音演绎后, 会赋予古诗词新的生命力。我们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 将古诗词融入到音乐教育,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多角度的创新能力, 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在远古时期, 最先产生的就是声乐。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将歌唱作为其表现生活的主要艺术形式。随着诗词与音乐的不断发展, 很多古诗被群众广为传唱。由此可见, 古诗词与音乐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而在我国新的音乐课标中也指出, 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当提倡将学科综合。虽然古诗词与音乐是艺术教育的两种不同派别, 但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让古诗词走入小学音乐课堂, 这样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本文拟从古诗词与音乐的关系及历史发展过程阐述, 并对如何将古诗词与小学音乐教学相融合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歌唱,古诗词,小学音乐教育,音乐课标,融合

参考文献

[1]廖乃雄著, 《中华学校音乐教材》, 文化艺术出版社

[2][匈牙利]爱尔佐波特.索妮著, 《科达伊教学原理与实践:通向音乐教育之门》, 高建进译,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3]姜谧娅, 《试论科达伊-奥尔夫体系在中国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硕士论文集, 2009年

[4]张宁, 《中国传统音乐与古代文学共生关系的历史考察》, 河北大学, 2004年

[5]仇海平, 《琴心琴韵古色古香——姜嘉锵演唱的古代歌曲<阳关三叠>评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01期

古诗词教学与音乐的融合 篇3

一、古诗词与音乐

我国的古诗词,远从上古的讴歌吟呼,历经《诗经》、《楚辞》、汉魏南北朝乐府、唐诗、宋词,均为合乐之诗,直到元曲以及明清时期的“俗曲”,也都体现文学与音乐的高度结合。从艺术起源讲,诗、歌原本是一体的。《尚书 尧典》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韵,韵和声。”可见,诗与歌是并存的艺术形式,咏诗必歌之,歌咏则为诗。《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 乐记》中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这些文献都将诗、歌、舞三者联系在一起加以论述,形象地指出诗与音乐的内在联系。《诗经》就是第一部用文字记录流传在民间的诗歌的总集,是孔子搜集当时诸侯国的诗歌然后进一步选辑的,因其均为吟诵之作,305篇皆可入乐吟唱,故史书载曰:“孔子皆弦歌之”。

《楚辞》的形成,从直接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现在从《楚辞》中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辨》、《九歌》、《阳春》、《白雪》等。屈原的《离骚》、《九歌》自古以来既是文学名篇,也是乐舞、祭祀歌曲和琴曲,为历代文人雅士津津乐道。《乐府诗集》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5000多首,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词、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词、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千百年来传唱不衰。

音乐在唐代空前繁荣,使得歌唱成为诗歌传播的主要媒介。多数诗人的作品都有被乐工歌姬“写于声律”或“被之管弦”的经历。[1]古今送别第一曲《阳关三叠》,其歌词是王维的七言律诗《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清平调》(三首)属奉旨依曲所填之词,为杨贵妃而作;“七绝圣手”王昌龄运用叠字使音调悠扬、诗乐合璧;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高适、王之涣的诗被民间艺人广为传唱,杜甫的七绝《赠花卿》更是传唱度极高的佳作。[2]渐渐地,诗与乐曲分开,从而使得词与乐曲关系越来越密切,到了宋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曲调的调名即词牌,词的句子可长可短,这种长短句易唱而文词高雅,使之与音乐的结合较诗更为自由。无论是依曲填词还是依词配曲,都表现了音乐与文学的紧密相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足见传唱柳永之词已经成为当时的时尚。《扬州慢》词曲是姜夔创作的一首声乐作品,堪称文学与音乐高度结合的典范。[3]李清照的词也被人们当做流行歌曲广为传唱。

元曲是可以与唐诗、宋词并驾齐驱的具有时代标志的文学艺术形式,是利用音乐曲牌来抒情、写景、叙事的一种清唱形式,在语言方面大量使用口语,倾向于通俗化,因而有着鲜明的民间风格和地方色彩,保持了民间歌曲质朴自然的特色。明清时的“俗曲”,也被认为是可以和唐诗、宋词、元曲相媲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又叫“小令”、“杂曲”,用乐器伴奏,加入过门,实际上是艺术化了的民歌。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一直是伴随着音乐发展的,而且也没有离开过歌唱的形式,是一种相伴相随的关系,处处体现出“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融合境界。

二、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一)古诗词与音乐相融合能最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兴趣是人们从事某一项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使得人们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如今,青少年学生对歌曲音乐的热爱如醉如痴,从流行歌曲到名曲欣赏,从古典音乐到现代劲曲,无不深深吸引着青少年的注意力。如果能把生涩难懂的古诗词与音乐歌曲结合起来,无疑会使得古诗词教学走上一条快捷的成功之路。学生们对歌曲音乐的热爱必然会使他们对相关的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古诗词与音乐相融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强意会能力,提高领悟力

通过音乐辅助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这是其它教学方法难以比拟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是人脑对已经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相关的歌曲音乐中,学生可以结合诗词的内容,进行无限的遐想和大胆的想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到幽美隽秀的亭台楼阁;从冰天雪地的塞北,“孤烟直”、“落日圆”的大漠到“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江南;从内心的酸甜苦辣到人间的真善美丑……学生在音乐声中进行想象、再现和领会,驾着想象的翅膀,使眼前浮现出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进而使得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在音乐中得到体悟,极大地提高自身的感悟能力,从而对古诗词所饱含的丰富微妙的思想情感进行比较准确的把握和体会。

(三)古诗词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诗人之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

“温柔敦厚,诗教也”。《课程标准》中指出:“加强诵读涵永,在诵读涵永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古典诗词的教学不应该是机械的、生硬的,而应是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习与领悟中培养其欣赏能力。古典诗词进入流行歌曲是当代歌坛上的特殊景观,也为我们古诗词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进入流行歌坛的古典诗词存在古今情感的共通性,并且是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能有效地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诗人之间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

三、古诗词教学与音乐的融合

(一)歌曲直用的古诗词教学

从古至今,有许多歌曲是直接使用原诗原词的,如《送别》、《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满江红》、《别亦难》(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枉凝眉》、《葬花吟》(电视剧《红楼梦》插曲,曹雪芹原词)、《滚滚长江东逝水》(电视剧〈三国演义〉插曲,杨慎《临江仙》词)等,都是大家喜欢听和唱的好歌曲。在这类歌曲中,作曲者并不拘泥于古曲,而更多的是根据今人的审美趣味进行再创作,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寻找结合点。就是说,它既有意识地吸收中国古典音乐,又大胆地引入现代音乐元素,在曲式、配器、演唱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从而给人一种现代感,但又有别于一般的流行歌曲。对于这类古诗词的教学,用与之相同的歌曲融合,是绝妙不过的了。

首先,要明确教学的切入点,即以乐解读诗情,以诗理解歌义。

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有时是难以理解和把握的,这时运用直用诗词的歌曲就很容易理解了。古人所谓的“如歌如泣”、“长歌当哭”,说的正是歌曲强大的“表情”功能。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用《但愿人长久》的歌曲,更容易使学生体味到诗中对亲人的无限怀念之情,乐曲放完,学生自然沉浸在诗词所表达的意境中,比起老师反复地讲解、反复地强调甚至诵读不知要好多少倍!

同时,还要用古诗词所包含的内容来理解歌义,这就包括诗词的写作背景、作者经历,诗词内容的重点所在等,从这些角度去看与之相同的歌义,更能折射出古诗词所表达的含义。这是一种双向强化、多重回环领悟的方法,使学生在比较、揣摩中正确认识诗词,感悟理解诗词,所谓“移花接木易为春”。如听完《但愿人长久》之后,询问学生歌曲的含义,他们大多在听歌中有所感受,再把这样或那样的感受同诗词进行对照,不就很好地完成了对古诗词含义的理解了吗?

了解了教学的切入点,教学中就有了主导方向,就可以创造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我们以《送别》为例将教学方法分为悟情、悟境和悟理三步。

悟情:在不做任何展示说明的情况下,向学生播放与诗同名的歌曲,学生在低沉悠扬婉转的歌声中,就能感受到游子的寂寞伤感和无限惆怅,这便是悟情。事实上,学生一听到这首歌,情绪就会随着缓慢的旋律而沉重起来,就连平时好动的学生也都静静地听着,脸上现出凝重的神色,“晚风、夕阳、残笛、浊酒”等带来的伤感、思念、寂寞等情感,也相继融入学生的内心体悟之中。

悟境:在心理上引导学生对诗词的情境进行体验,让他们有设身处地,身临其境之感。在低沉悠扬的歌声中,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感受,使他们在心理上与歌中所抒发的情感、所描绘的境地相融相通,再配以老师的吟诵和描绘,学生便深深地沉浸在诗人所处的悲凉境地中。“长亭、古道、连天的芳草”是令人惬意的地方,不管是吟诗畅饮,还是纵情欢歌,都是难忘而令人回味的,然而想到送别的那一刻,或者“执手相看泪眼”,或“雪里题诗泪满衣”、“惆怅新城送独归”,都给人惆怅满怀之感。这样的情境学生是容易体验的。而后面的“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情境,则需要反复运用歌曲悲凉、缓慢、低沉的曲调强化渲染,使学生入情入境。“晚风”的寂静寒凉,“折柳送别”的难舍难分,悠扬的“笛声”时断时续、时隐时现,静默的“夕阳”,绵延的青山……这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随着哀怨幽思的乐曲,在学生的脑中一一再现,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心理体验上的引导。悟境除了还原意象,再现场景,更重要的还在于延伸和扩展,即想象和联想,由此也才能产生对诗情诗意的感悟。

悟理:悟情、悟境是对诗词的直接赏析,悟理则是诗词教学的迁移,是在此情此境基础上的感悟。《送别》一诗是诗人对离情别绪难以抗拒的叹惋,所以在引导学生领悟的时候,重点要放在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上。因此,乐曲在完成了引导渲染后就可以功成身退了。无论是对歌词内容还是对古诗词内容的教学,在这里并没有任何差别。但需要强调的是要多启发,多提问,以触发学生对诗“理”的感悟,特别是对诗词的点睛之笔,更要有准确地理解。当然,在悟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进得去,出得来,居高临下,以现代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批判吸收,从中获得启示、教益和审美享受。

(二)歌曲借用的古诗词教学

不少歌词都与古诗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在歌词中借用了古诗词语句。如《涛声依旧》就借用了张继《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的诗句,《梅花三弄》就多处借用了元好问《摸鱼儿》中的句子,《新鸳鸯蝴蝶梦》以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为蓝本,又借用其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诗句……这些歌曲,尽管借用或化用了古诗词,但二者表现的主题却发生了变化。如《涛声依旧》的歌词,把古典诗词的意境和现代人的情感成功地进行了对接,虽仍有《枫桥夜泊》的画面,但更多的是现代人的离情别恨。《新鸳鸯蝴蝶梦》虽然基本是李白诗句的沿袭和化用,但抒发的主题是不一样的,李白抒发的是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而词作者黄安表现的则是现代人不求天长地久,只求今朝拥有的爱情观,其内涵上较原诗单薄了许多。

对于这类古诗词,教学中需要借助歌曲来营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我们以《枫桥夜泊》为例来进行领悟这种教学方式。

从播放歌曲《涛声依旧》导入,比较借用的诗句在歌曲中和在原诗词中的不同作用以及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由此,再导入到对《枫桥夜泊》的理解。值得点明的是,歌曲在这里只是作为陪衬,作为印证,作为比较来融入我们的教学之中。在这一过程中,许多难点通过音乐都可突破化解,“只可意会”的意境或情感在相互的交流对比中深深地印在学生脑中,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把文学想象和音乐联想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文学的艺术美,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在相容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歌曲同原诗词思想情感异同的比较,因为微妙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只有在比较中才更容易领悟。如果学生对《枫桥夜泊》中表现的孤愁情怀难以把握的话,那么在聆听吟唱《涛声依旧》中,从歌声所传达出的悲凉情感、寂寞情怀中感受“情到深处人孤独”的心境更为容易,从而对“孤愁难眠”的诗情诗意有更充分地体验。所以,一听一辨一析,二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便十分明了。

再比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并且展示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插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临江仙》),借助音乐体味和感受这首词与苏轼词的异曲同工之妙。学习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并且展示台湾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比较两者不同的意境。苏轼的词所要传达的是经历乌台诗案之后贬居黄州的幽愤寂苦之情;而周传雄化用词中一句的意境表达的却是对人世悲欢的咏叹以及爱与愁的伤痛。

心理学家认为,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在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有主动性、直感性、积极思维、记忆和想象等,而相关联的歌曲则能以其动听的声音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听觉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感知活动中,从而在强烈愉悦的乐感声中强化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王立增.唐代乐工歌妓与诗歌传唱[A].北京:北方论丛,2009,(2).

[2]李笑柯.浅析音乐作品与古诗词的融合[J].时代文学,2009,(12).

[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4]《文史知识》编辑部.古典诗词名篇鉴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

[5]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教学 篇4

著名的语文教学法专家张寿康教授曾说:“ 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中斯基也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阅读”是近几年阅读教学中的热点,而古诗文的比较阅读又是其中的难点,比较阅读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古诗文,加以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化理解的阅读方法。比较阅读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阅读方式。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能自觉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所以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如能适时地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又将有利于对古代诗歌地理解和品读。同一主题作品的比较

诗歌有着众多的鲜明主题,如山水、田园、思乡、送别、边塞、讽刺、爱情、咏物等。关于同一主题的佳作不胜枚举。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相同主题的诗歌进行有效的比较阅读。

如我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课中围绕“闲人”这个话题,引出陶渊明的《饮酒选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趣,柳宗元的《渔翁》,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运用“例证法”引出了这么多的“闲人”,这些都是作者罢官或被贬时期的作品,都流露出抛却官场烦恼,醉心于自然风物的悠然自得、恬淡闲适,其心境都是安宁愉悦的。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对“闲人”的对比探讨,我们获得同一主题:这些文人虽经历生活的磨难,但依然坚强、依然乐观、依然充满诗情画意,就更能理解“闲人”的深刻含义。

二、同一作家作品的比较

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经历的不同,诗作风格迥然不同。如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前期的自然比较欢快,是高兴愉悦的,因为那时她生活美满,夫妻情重,充满生活情趣(《如梦令》,《点绛唇》);后期遭受战乱,夫妻分离,自然就比较悲伤,哀怨,凄婉。诗也大多是寄托相思的了,作品充满凄凉低沉之音,词作中无不反映出作者内心深深的哀愁,情调感伤(《醉花阴》《声声慢)。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古诗文比较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古文知识的迁移思维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系统化、条例化的梳理水平,提高学生阅读速度。

诗歌的对比教学,在古典诗词教学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比较,是人们认识、分析、鉴别事物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比较阅读,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在对比中能够发现作品的特色,挖掘出蕴藏的内涵。以古典诗词教学为例,很多诗词在主题等若干方面相同、相似或相关,为了突出诗词的个性色彩,在教学时应善于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从诗词的内容主旨、表现形式(语言风格、意境、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归纳,引发学生由此及彼地去思考和联想,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不必过分拘泥于单元和章节的程式,我在教授高职教材《语文》第四册课文时就突破了惯有教学的按部就班的限制,从唐诗、宋词、元曲中分别选取了一首诗进行对比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三篇文章是唐朝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三首诗歌虽然来自于三个有着不同背景、不同境遇的作者之手,但是三者有着共同的感怀的主题——秋天。“秋天”成为联系三首诗歌的切入点。

一、多媒体手段:形、声、色的视听形象对比

诗歌欣赏重在意境,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为三首诗歌设计出不同的音乐与画面的色彩基调,目的是使学生全神贯注、身临其境地沉浸于诗歌丰富的艺术境界。

《山居秋暝》的作者王维是唐朝山水田园诗歌的代表人,苏轼赞曰:“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诗歌《山居秋暝》清新、恬静,犹如一幅淡雅而和谐的山水画。我为此诗设计的画面主色是澄澈的蓝色,根据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在课件的背景上显示出朦胧的青山、湿润的松林、柔和的月光、清澈的泉水、安谧的竹林、依稀的青莲,视觉的形象性再配以幽静而空明的古筝乐曲,营造出一个和谐而宁静的意境,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学生仿佛置身于散发着雨后清新气息的秋天的山林,与作者一起欣赏秋的幽清,品味山的空明,如临世外桃源,感受着作者安于归隐、追求平淡纯朴的生活的理想。

《声声慢》是一首情感细腻的悲秋抒怀之作,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此诗中寄予了自己凄苦无依,万般寂寞的无以排遣的愁绪,言之悲,情之切,足令人为她的凄怆的遭遇嗟叹不已而一掬同情之泪。我在课件背景设计时以枯黄为主色,枯萎憔悴的片片蜷缩的秋天的落叶象征着作者飘零流离的身世。音乐选择的是萧条冷清的洞箫声,声声悲切,蕴含苍凉。通过画面和音乐的组合烘托出凄风苦雨愁煞人的情境,学生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自然而然地走近了作者所生活的那个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时代,体会着一个无所依傍的弱女子的忧戚伤痛,情感上受到了强烈的感染。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然寥寥几句,却言有尽而意无穷,篇终而神自远,塑造出了极丰富的意象,令人回味无穷。这是写“秋思”的名曲,被誉为“秋思之祖”,其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来自于诗中的那位沦落天涯的“断肠人”对故乡的强烈而苦涩的思念,曲中虽未着一“思”字,而“断肠人”眼中的秋景无不溢满了“思”,“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制作课件时,我想方设法找到了曲中相关的景物图片并采用对比的方式展现在屏幕上:萧瑟凄凉的“枯藤老树昏鸦”组图与飘渺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形成了视觉上的强烈反差,更添羁旅之思,而在残阳如血的背景烘托下,“断肠人”欲归不得,孤独伫立的身影踯躅在荒凉的古道……

就是这样,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将三首诗歌进行对比,将抽象复杂的情感化为具体可感的景物形象,既表现出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又收到声情并茂,融合无间的教学效果。

二、从诗歌的内容情感和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求同和求异的比较阅读

在具体学习这三首诗歌时,我以分析为前提,以比较为关键,从时代背景、作家经历、体裁、内容、情感、风格、意境、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的对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学生在比较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异中求同:①三首诗歌触景生情的对象是一致的——秋天。在古典诗歌中,借秋咏怀的佳作不胜枚举。秋天落叶萧萧,象征人生之桑榆暮景,心潮随之起伏,感慨横生。宋玉的《九辩》中的诗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正是古往今来无数诗人共同的心境,《声声慢》与《天净沙·秋思》同为悲秋之作。两首诗表达的情感都是落寞、凄清的。

②三首诗都采用的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山居秋暝》是王维晚年的作品,此时的王维已厌倦了官场的污浊,他笃信佛教,渴望超脱尘世的喧嚣,追求恬静闲适的隐居生活。此诗中的前三联中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多种景物:皓月、泉水、青松、翠竹、青莲所点染出的宁静淳美正是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同时又是诗人高洁情怀的写照。活泼的浣女们清脆的欢笑声传递着诗人陶醉于恬淡朴实生活的欣喜……,尾联在景物的烘托下直接抒情进一步表达诗人沉醉于山间静谧的秋色,安于归隐的心愿。《声声慢》和《天净沙·秋思》与《山居秋暝》在写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以景写情,前者对萧索冷寞的秋天进行了淋漓尽致地渲染:秋风秋雨使憔悴的诗人更生烦怨与忧思,南飞的大雁更令人叹息离愁别恨;风中凋零枯萎的残菊仿佛正是诗人的命运,还有那连绵不断的梧桐雨如泣如诉……秋天的景物强烈地烘托出诗人的难以言喻的亡国丧家之痛,于是在诗末发出撕心裂肺的呼号“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后者展现的是一幅伤感迟暮的秋日黄昏行旅图,在夕阳点染下的枯藤、老树、昏鸦等九种景物烘托出游子内心的悲凉凄苦,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把所有对故乡思念的情感的郁积,都倾泻无遗,堪称绝唱。

同中求异:①从情感的表达来分析。《山居秋暝》一改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结,借秋日山林的清新空阔表达自己悠然自得的隐逸之趣,“空山新雨后”中的“空”为全文的诗眼,王维的诗中常见“空”字,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等,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山》诗中的“空”为宁静、空寂之意,表现出诗人恬淡的心情,同时亦有对现实失望的隐隐感慨。

②从三首诗歌的意境来体会。了解了三首诗歌的内容之后,可着手让学生根据诗意去想象和描摹意境,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比如《声声慢》:秋风萧瑟、落叶飘零,诗人面容憔悴,身形恹恹,孤独地伫立在窗前,呆滞的目光凝望着灰暗的天空,呜咽的秋雨没完没了地敲打着梧桐叶,仿佛敲打在诗人原已破碎的心上,一滴,两滴……一种愁云惨淡的气氛,一个情景交织的艺术境界,把诗人在孤苦寂寥中煎熬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多么细腻真实,令人嗟叹。这样将三首诗的意境进行细致地描摹并加以对照,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山》的清幽空明,《声》的凄楚悲凉,《天》的乡情旅思。

③从作者的创作风格来对比。三首诗的作者生活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人生的遭遇,但他们对人生的坎坷都有着深沉的感慨,每首诗同是意境深邃,含蕴丰富,都在结尾留下余味袅袅,令人咀嚼不已。当然三首诗歌又各具特色,体现出作者的创作风格:王维的诗画合一,天然淡雅;李清照的婉约细腻,情真意切;马致远的精练含蓄,寓意深远……无一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对比中学生能够领略到诗作者们精湛高超的艺术造诣和诗歌深刻的思想意义。

④从诗歌的主旨来归纳总结。三首诗歌虽然都是借秋抒怀之作,但作者的经历不同,感受同中有异,在多角度、多方面的对比之后,可从主旨上归纳提炼,《山居秋暝》是以一个“空”(即静)字统领全诗;《声声慢》全词渲染一个“愁”字;《天净沙·秋思》旨在倾诉一个“思”字。这样通过相互比照,三首诗歌传达的题旨鲜明地呈现出来,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回味。

三、扩充比较的外延拓展作品的内涵

比较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分析研究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对教材的课文进行细致比较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迁移训练,激励学生去发现、去挖掘、去补充,自觉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三首诗歌“秋”的主题,我让学生去搜集古代诗歌与此相关的作品,进一步拓展延伸,触类旁通。例如杜牧的《山行》和《秋夕》、李煜的《独上西楼》、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刘禹锡的《秋词二首》等,这些各具特色的优秀作品无不情意无穷,摇曳多姿,令人咀嚼回味。在对比中,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代文人的咏秋的情怀,沉浸在丰富的艺术境界里,感受着作者的喜怒哀乐,体会着诗歌内涵的博大精深,获得了精神上的充实和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在诗词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在同中求异,能够发现每个优秀作品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文学魅力和精深的艺术造诣;在异中求同,能够体会到不同时代的作品穿越时空而凝结而成的对缤纷复杂生活的情感共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诗歌的特色,加深了印象,取到了举一反

三、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一法(试卷讲评)

在经过初中一年多的学习后,学生已具有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苏轼这两首词都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浣溪沙》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

人振奋。《定**》词人以春日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淡然、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以往教学中,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有一定了解。学生们对苏轼这位词

人并不陌生,而初中阶段也是学生们遇到抉择和人生逆境更多的阶段,这首词对于引导他们面

对人生困境有着一定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上侧重对于对词人情感的探究,引导学生理解词人 的人生态度。

学习这两首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人生旨趣

本节课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抓住了诗歌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感悟、品味和赏析文章,重在赏析诗歌中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感悟和品

味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领域。整节课

体现了先学后教,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 都获得个体的发展

诗歌教学,平时讲课就是读读背背写写,讲讲重点诗句的写作方法,诗歌的情感。可是公

开课课赛需要讲什么?

我反复读苏轼的这首《浣溪沙》,理解了这首诗。再查找资料,了解苏轼的生平,论世知人

是了解作者情感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又更多地了解到苏轼的其它的诗歌。如《定**》

和《浣溪沙》写于同一年,为何不把这两首放在一起讲主题学习呢?初二孩子又刚学过《记承天寺

夜游》,这就有了这节课最初的构想。

这节课学生掌握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读得也比较透彻,也读懂了诗人的情感 一、导入: 猜猜他是谁?

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

诗人,他的心灵像天真的孩子。

二、读懂诗歌

1、介绍读诗三境界:读懂诗歌,读懂诗人,读出自我。

2、读《浣溪沙》自由读,一生读,齐读。

3、介绍诗歌赏析方法。反复诵读,抓住特征,调动感官,联想想象。

4、赏析上阕:

上阕重点写了眼前的景物,有哪些?从哪些角度描写了这些景物?用 生动的语言描绘这幅画?这幅画面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5、赏析下阕:诗的翻译?联系白居易的《醉歌》理解其含义。

人们常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苏轼却面对向眼前 的溪水,产生奇妙的遐想,溪水都能向西流,人为什么不能重新拥有青春年少呢?这种老

当益壮的情怀和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异曲同工之妙。

6、朗读诗歌。介绍朗读方法。“轻”读还是“重”读;“缓”读还是“急”读;声“抑”还是声“

扬”;声“断”还是声“连”;节奏和情感

7、总结诗歌。

三、读懂诗人

1、知人论世: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是苏轼抱病游清泉寺所作。当时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有名无权),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黄州的艰难处境是他人生最困苦危难时期,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赏析《定**》 学生自由读,理解诗歌的表面含义,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其内心世界,读出感情。

3、分析诗人的情怀:“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诗歌中作者的旷达情怀。

4、假如此刻你穿过时间隧道站在苏轼面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________。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_________。

5、读懂诗人: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四、读出自我 苏轼在烟雨人生中,有如此旷达的情怀。人生总会有挫折和磨难,你学了他的两首诗歌,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如何面对自己的失意和失败?一句话送给自己。我想对自己说:———————

五、祝福

古诗词教学反思 篇5

站在教师的角度上,深度掌握好古诗词的教学,首要的前提是理解、体会古诗词的大意、情感及站在诗人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在此次古诗词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好一首诗或词并非易事。尽管如此,在此次古诗词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正确的向学生解读诗的体裁、题材和了解到诗人是在什么环境下作诗的,向我们传达了什么信息,这都是在学习古诗词所要求掌握的。这也是古诗词教学中的第一步。

2.在教学中,我做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通读全诗,指名朗读,齐读。

3.明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展开想象,通过想象,描绘出诗歌的大意。

4.在划分好节奏后,能够指导学生按照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开火车朗读,接着范读。

5.在解读诗的每一句大意前,我能够指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上找出诗的每一句的字眼或意象,从中体会意境美。通过这些,学生能很快地找住并体会领悟出诗人思想感情。如,在此次教学中,我选择的是杜甫的七言绝句——《绝句》。第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中的关键词是“两个”“翠”,意象是“黄鹂”“翠柳”;第二句“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关键词是“一行”“上”,意象是“白鹭”“青天”。这两句写的是动态景,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动人的画面,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的心情。

6.在讲解完诗歌的思想内容后,指导学生自由的带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做到背诵。再让学生以吟诵的方式朗读,指名读。

7.在此次教学中,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一些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思考感悟,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8.在教学中,凡是能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我都能予与表扬,即使他们的回答离答案相差甚远,也能够委婉的纠正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在此次教学中,我还看到自己在教学上和知识积累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没有要求学生以吟唱的方式朗读诗歌。

2.由于课堂上的气氛活跃没能掌控好,没能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导致讲课的效果不明显。

古诗词教学反思 篇6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三首诗词的对比学习和拓展,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4.通过对三首古诗词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体会三首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学习方法:

借用注释,查阅资料、工具书,质疑问难,自读感悟,朗读涵咏,讨论交流,撰写小论文等。

教学理念:

以文定教、顺学而导——根据古诗词的体裁和思乡诗词的题材特点和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经验和规律,确定了以朗读品味为主的教学方法;依据单元、课文的编排特点,设计了对比教学的教学思路。

课前预习:

1.针对课文内容有侧重地查阅资王安石、张籍两位诗人的资料,对他们的基本情况、籍贯故乡、人生履历有所了解,并做简要地记录。

简要的记录:

王安石

张籍

纳兰性德

2.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语境,正确流利地朗读三首诗词,并尝试读懂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经过对比学习,体会出两首诗词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但思乡的缘由、表达的方式、语言特点是不同的。

课前互动:

播放《思乡曲》,师生合作背诵思乡的诗词。

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

师:思乡是一种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怀,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中。由古至今,从未间断。今天我们再来读三首思乡的诗词。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诗。

(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诗词题目“泊船瓜洲”“秋思”。)

二、检查朗读,读通古诗。

(重点强调“间”“重”等多音字,并以此渗透联系上下文,分析字意,确定多音字读音的学习方法。)

三、借助注释和课外搜集的资料自读疏通诗歌大意。

1.学生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自读古诗。画出不懂的问题。

2.同学交流,解决不懂的字词。

3.老师质疑检测:“你从诗句中读懂了作者身在何处呢?”引出两首诗的写作背景,感知古诗大意。

四、朗读品味两首诗,体会诗情,感悟诗境。对比两首诗的异同。

1.小结过渡。

2.引导品读《泊船瓜洲》。

(1)自读批注,读解语境。

透过诗中哪些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可以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还可以写写简单的批注。

(2)交流感悟,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预设“一水间”“只隔”“绿”“又”“何时”“还”。

(3)还原诗境,感情朗读。

(4)角色替换,自由吟咏。背诵诗文。

3.自读体会《秋思》。

(1)小结过渡:在奉诏进京的途中,是融融的春风,家乡的春景勾起了诗人无限的乡愁,那引发了客居洛阳的张籍乡愁的又是什么呢?思乡的王安石,久久地站在瓜洲古渡,江水边,明月下,想着自己的家乡,发出了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那思乡的张籍又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诗文,深入体会。

(2)自由朗读体会。

(3)交流汇报,扣住“见秋风”“意万重”深化对诗文的感受。相机指导朗读。

五、对比梳理,整体朗读。

1.总结:两位不同朝代、不同身份的作者因为不同的原因离开了家乡,在不同的环境中又因为不同的缘由触动他们共同的情感——这就是思乡。

2.朗诵两首诗词。

营造情境,引读朗诵,体会情感,表达感情。

作业设计(课件出示):

1.背诵、默写两首思乡的诗词。

2.积累摘抄课外的思乡的诗词。

板书设计: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奉诏进京

春意浓

追问

明月何时还

秋思

客居洛阳

见秋风

寄写家书

意万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默写两首古诗。

二、对比学习《长相思》。

三、总结三首诗词,整理对比学习本课的思乡诗词。独立或合作学习收集到的诗词,完成下面表格中的空格。(整理表格如下)

题目

作者

背景

思乡缘由

作者表现表达特点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奉诏入京

春意浓

追问明月

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

秋思

张籍

客居洛阳

见秋风寄写家书

叙事抒情

含蓄感人

长相思

纳兰性德征旅途中

遇风雪辗转难眠

写景叙事

倾诉心声

四、根据上面的表格,小组合作写小论文。

提示:

竖行分析表格,可以提出:“比较《×××》和《×××》两首思乡诗(词)的异同”“古代人离开家乡的原因略谈”“触动古人的思乡愁绪的意象有哪些”等题目写小论文。横行分析表格可以提出“《××》的赏析”论文题目。

王谦,男,25岁,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任教于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陕西省小学语文研究会会员。曾获“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工作者”“市级教学能手”“市级首届学科带头人”等称号。三次在省级阅读教学评优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参与《为迁移而教》等多项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发表论文多篇,参编《发展性评价教学用书》《快乐语文——语文阅读与全能训练》等教学用书共7册。

古诗词“三美”教学策略 篇7

1.相同主题的融合。有些古诗词作品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 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似的。就“送别”主题而言, 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李白的《赠汪伦》, 抒写了汪伦以歌声送友人的朴实情感, 作者借潭水形象地抒发了友人对自己的那份深情厚义;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以酒送友, 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描写的是作者以诗送友人的情景, 洋溢着朋友间的深厚友谊。因此, 在教学时, 适度融合性地联系同类主题的作品, 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2相同题材的融合诗词的题材是非常广泛.相同题材的融合。诗词的题材是非常广泛的, 在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 教师以题材为引线, 可以牵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如在引领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后, 通过多媒体展示张志和的《渔歌子》, 让学生把两部作品对比起来学习, 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把握作品的主旨。前者是“寒江垂钓图”: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立翁, 独钓寒江雪。后者是“春雨垂钓图”: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两篇都是垂钓题材, 但意境迥然不同, 学生通过融合性的对比, 更能体会到《江雪》中作者那种孤独的心情, 丰富了课程内容。

二、深情吟咏, 把握诗歌的韵律美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生动反映了在小学诗词教学中深情吟咏的重要性。所谓吟咏, 就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音节、语句的声调节奏及其诵读, 包括纠正学生的读音, 适时讲解古诗词的押韵、平仄, 以便读准节奏, 读出语气和语势。实践证明, 学生过好朗读关是学好古诗词的重要环节, 因为古诗内涵丰富,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词句优美, 韵律和谐, 节奏强, 易读易记, 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因此, 在古诗词教学中一定要采取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拓展想象, 把握诗歌的时空美

古诗词音乐教学 篇8

一、故事激趣

在古诗词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加入与课文相关的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词的内容。我常常根据古诗词的特点自编或引导学生编出生动、有趣的故事,把古诗词的学习融进有趣的故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赠汪伦》这首古诗时,我用这样的一个故事进行导入:一天,汪伦听说李白将来泾川,便写信迎请,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听后欣然前往。到后,汪伦告诉说:“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大笑。学生在听故事中,不知不觉地了解了诗的背景,他们对诗歌自然学得主动积极、兴趣浓厚。

二、作画赏析

苏轼曾称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其实何止是王维的诗?如果我们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把诗中的画画出来,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诗的意境,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教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时我和学生一起进行各种形式的读,读完之后,还让学生说说诗描写的画面,再用画笔把诗描写的画面画出来。学生画了“日出”“江花”“江水”等栩栩如生的江南风景画。这样,学生不仅在画中欣赏江南春天的美景,还感悟到白居易作词时的情感,又发展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吟唱体味

吟唱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古诗学习方法。 中国古人在读诗时不仅“高声朗诵,以昌其气”,还讲究“密咏恬吟,以玩其味”。咏,歌也,吟,呻也。在高声朗诵之后,通过吟唱,进一步入诗径,悟诗心,品诗味,这一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在古诗教学中,这种将古诗学习转化为富有韵律的活动,深受爱说爱唱的孩子的喜爱,而且有助于学生通过语调、韵律、节奏,进一步体味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如教学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时,可选用古筝乐曲《春江花月夜》指导学生吟唱……

四、生活实践

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加深体悟,进一步提高诗歌教学的实效。在教学《观书有感》导入时,我让学生先理解诗的背景:朱熹的思想很多成为明清两朝治国的方针,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缘于他一生勤奋读书、积极思考。一天他走到一个池塘边坐下来(媒体出示图),一池清水引发了他对读书的一种思考,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在上图中出示全诗)。在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体会诗境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题目是《观书有感》,而诗的内容怎么一点都没有写有关“书”的内容呢?让学生说说自己看书的感受,学生联系到阅读对自己写作的帮助,阅读丰富自己的见闻等实际,体悟到看书的重要性,明白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深刻含义。在联系实际谈感受中,学生明白多读书的好处,明白了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与珍惜光阴、好好学习的紧迫性。

上一篇:文明个人简要事迹下一篇:审计局履行教育督导工作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