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古诗词的教学

2024-10-12

中学古诗词的教学(精选12篇)

中学古诗词的教学 篇1

古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语文学习者所必须学习的内容。作为古诗词本很而言, 它不仅是一种文学体裁, 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所以说, 古诗词既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角度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在实际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很多教师都发现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难以提高, 很多学生对于古诗词鉴赏也不是很感兴趣。对于这样的现象, 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古诗词由于时代跨越很大故而与现代汉语的运用上存在着差异, 学生在理解时常有困难出现, 所以常会在心理上出现厌烦的情绪;由于应试教育, 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只着重于背诵, 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故而使学生惯于以机械背诵的方式来应对古诗词鉴赏这一难题;由于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更不是通过简单地运算或是公式的熟练运用就能立竿见影的,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会有所取舍;由于教师的教法陈旧, 无法适应不同年代孩子的个性需要, 使得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等。那么, 如何解决这一困扰我们已久的问题呢?笔者有以下一些建议, 相信对古诗词教学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第一, 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风趣性、哲理性、吸引力。语言作为教师教学的媒介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这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则更是尤为重要的。在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风趣的叙述方式、富含哲理的言语、极具吸引力的讲解会使学生因为语言这件“外衣”而喜欢语文教师、语文课, 继而喜欢古诗词。以屈原的“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为例, 这句的“美人”是指有才能的人, 而如果教师只简单地告诉学生这个答案会使得学生失去了思考的机会, 而如果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来讲解, 则会事半功倍。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说:“屈原怕美人老去, 怕美人容颜衰老, 难道长得丑的人就不怕吗?难道屈原在那个年代就戴有色眼镜去看待女人的容貌吗?显然不是这样的, 那同学们能告诉老师这里的‘美人’代表什么吗?”这样的提问既是别出心裁的, 又是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的。

第二, 教师应该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 更多的教师还是采取一言堂、满堂灌的方法, 使得教学气氛沉闷、学生不爱上语文课、不喜欢古诗词。笔者以为, 教师不妨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引进西方经典的方法论。比如说将格式塔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发现法等理论运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要将西方经典理论照抄照搬, 因为中国语文教学 (尤其是古诗词教学) 毕竟有自己鲜明的个性, 一味地效仿无异于削足适履。所以, 教师所要采取的方法要有一定的时代性、科学性、代表性。

第三, 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对古诗词产生了兴趣, 才能够投入其中, 可见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比如说古诗词朗诵大赛、写诗填词大赛等等, 学生在积极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就会对古诗词产生兴趣, 继而由一种兴趣变成一种习惯, 由一种习惯变成一种收获。

第四, 教师应注重对比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很多语文教师更多地是就一首诗而将一首诗, 而缺少了对比这一十分有价值的教学环节。在古诗词的对比教学中, 大致可分为不同作家风格的对比、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对比这两个部分。

不同作家风格的对比教学可以以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 开篇第一句“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同样是写江水, 李煜却说“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把一己的亡国之恨写进了他的江水里, 把人类共同的对于无常命运的感慨写进了他的江水里。他说我的愁就像这一江春水一样自西而东无穷无尽地流淌着。而东坡却在大江的东去后面却接了“千古风流人物”, 东坡的豪放便可略见一斑了, 而如此一来两人迥异的风格就清晰地呈现于眼前。

同一作家的不同时期作品的对比教学可以以杜甫的《秋兴八首 (其一) 》为例, 这首诗作于杜甫死前的第四年, 这时的杜甫无依无靠、滞留夔州已经两年之久, 而且唐王朝政局不稳。在这样的背景下, 诗人通过对夔州秋季景色、环境的描写抒发自己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在杜甫青年初登泰山之时, 也曾有过“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如此可见正是由于人生的经历, 使得杜甫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发生了变化。

第五, 教师应该注重有关意象的教学环节和学生对于意象的学习。意象的学习是鉴赏古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常把自己的情感、思想写进意想之中。而即使是对于同一事物进行描写, 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时代也会使这些事物的含义有所不同。而很多教师都在就意象讲意象, 缺少灵活性。

第六,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古诗词的吟诵。很多教师都不是很重视吟诵这一教学环节的, 认为这一部分的意义不大, 而且很浪费时间。这样的观念是不对的。诵读是鉴赏古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吟诵来用自己的感情去体悟作品的感情, 进而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的情志。这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读诗就是再作诗, 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 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声声不息的, 一首诗的生命也就是声声不息的” (《无言之美》83页) 。由此可见, 诵读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诗歌进行想象、联想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是大有裨益的。

以上是笔者关于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笔者殷切地希望古诗词鉴赏教学能有所改善, 学生的鉴赏能力能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无言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中学古诗词的教学 篇2

摘 要:古诗词教学如何开展,才能让学生会读、会思、会品、会赏,观其行文,读其韵律,思其妙理,品其深味,赏其神韵,本文以宋朝词人的作品为案例,对学生的诗词教学进行探微,与同行一起商榷。

关键词:古诗词;宋词;教学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更是世界瞩目的一朵文学奇葩,弥久珍贵,历久弥新。古诗词犹如一曲复古雅致的歌,在现代律动的脉搏中徐徐吹来温婉淑清的诗风,令人沉醉其中,叹为观止。从小学到中学再到高中乃至整个人生,诗词都是陶冶性情,浸润心灵的文学佳品。然而,试问一些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课堂讲解,怎么能让精美的诗词留驻在学生心间,试问诘屈聱牙字字追究的诗词教学,怎么能让学生感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妙。面对已经具有一定视野和知识储备的学生,古诗词教学如何开展,才能让学生会读、会思、会品、会赏,观其行文,读其韵律,思其妙理,品其深味,赏其神韵,本文以宋朝词人的作品为案例,对学生的诗词教学进行探微,与同行一起商榷。

一、诗词教学宜“曲径通幽”

在语文诗词教学中,通常一篇诗词开讲前,学生预习、课堂讲解、课后作业成为定式,当然,受课时所限,使得教师在对诗词进行教学时总是显得时间仓促,有力不从心之感。于是,有些课堂教学则平铺直叙,毫无美感,教师语言苍白,学生被动接受,想要从中发现和感受诗词作者创作的思想,体现的哲理,包含的观念,蕴藏的美感等都被一一“屏蔽”。在笔者看来,实现教学的最大价值化就是传授给学生体悟诗词、学会鉴赏的方式方法,教师教学应从“曲”中做文章。如在学习宋朝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词时,预习阶段要求学生除了熟练诵读这首词,教师给出纵横两条线,一条是利用书籍或网络查询了解苏轼的生平,着重分解苏轼的几大重点人生境遇,另一条是尽量多读几首苏轼的词,无论是《江城子》还是《定**》,无论是《蝶恋花》还是《浣溪沙》等,提醒学生关注这些宋词创作的时期,作者当时的遭遇。言为心声,作者挥毫泼墨成就的每一首词都是一种人生的参悟、志向的憧憬、时境的抒发、生活的态度乃至对宇宙的通透。通过纵横两条线的预习之后,学生已知其人、闻其语,为上好《水调歌头》这一课埋下伏笔。课堂教学关注点要放在教师巧妙点拨之下学生感悟的过程,融情入境,与作者共鸣。教师的教不单是引导学生对全词的解读,而是要拨动学生的心弦,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对诗词的求知欲,学生的感知通过讨论、交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最终实现个人对这首词的完美解读与鉴赏。

二、学生赏析宜“古典雅致”

教学中,教师平直告诉学生一首诗词包含的深意和主旨,都是一种喧宾夺主,强加于人的粗陋做法。当然,教师也不能要求学生朝着一个“标准答案”看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因为每一个人思想的差异性,才会对一首诗词的品读有着不一样的鉴赏。通过教师的引导,把诗词的美最大化的呈现在学生眼中,帮助学生进入到词牌的节奏韵律中,可以将所学的诗词用音乐表现出来,既是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下当时社会的曲风,音乐的节奏,一吟一唱,古典雅致。又能让学生近距离触摸作者的文思脉络,起伏心绪,直达人心。向真、向善、向美的人文思想是亘古不变的,一首词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才能达到心神合一,从中发现美和欣赏美,因此,教师要尊重和鼓励学生大胆发掘内心所感,如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一词,有学生对那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赏玩不已,津津乐道,问其原因,称情窦初开的少女有颗玲珑之心,这寥寥几句,胜过千言万语,有情有境,写人状物,主人公既有少女的羞涩,又有怀春的悸动,文辞细腻,神态逼真,只能用“唯美”来形容。当我们匆匆为了教学而度过时光,千万不要忽略这时光中出现的靓丽一笔。因为,初中生同样是青春年华,他们对现实以及未来都充满了期待和憧憬,他们处于人生选择的临界点,对诗词中美的解读会更加纯真与清澈,对诗词的鉴赏不会停留在教师宣读的表层含义上,而是会彰显出个人的渗透力、理解力和鉴赏力,从而对人生、对生活、对世界有一种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三、课外延伸宜“广而涉猎”

古诗词的教学不是以作业为“终结”的,那只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继续领略古诗词的文化精髓,浸润心灵,养育魂魄,以文化人,提高修养。在后期的巩固温习中,教师要拓展思路,利用课外延伸将课堂上的有限所学,扩大到更为广博的阅读中来。其中包括让学生对同一作者同一词牌名但内容不同的宋词进行比较,如苏轼的《江城子》不仅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还有悼念亡妻的那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江城子》,二者对比,学生从中发现作者在不同境遇之下的情感抒发,一种是豪气冲天,英姿雄发之势,另一种是痛失爱妻,缱绻忧伤之思。又如学习了婉约派李清照早期清新纯美的文学诗词创作,再去看其后期作品,则是一种时代变迁、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感。随着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古诗词,自然会形成自己的一套认知体系,不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还丰富了文学世界,同时,通过优秀古诗词的熏陶,使其人格得到健全,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浅谈中学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措施 篇3

一、强化诵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了吟诵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诵读”贯穿于诗词教学过程中的始终,是诗词教学的“纲”、“线”。诗词富有韵律美、音乐美,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的兴趣很容易被充分激发出来;在反复的吟诵中,学生很容易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中,和诗词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在吟诵过程中,我们语文老师要辅以朗读技巧的必要指导,使其掌握重音、停顿、节奏、速度、语调等要领,力求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引领学生步人审美佳境,在古诗词诵读的余韵中展开课堂教学。

二、引导品味

1. 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文以载道”,只有走进作者、作品的情感世界,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感情才能燃

烧起来。通过查找诗词作者的有关资料,了解其生平、遭遇及写诗风格,写诗背景等。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勃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是赠别诗,但是了解送者与被送者的身份、处境与心情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蕴含的别样感情,虽然同为送别诗,但却“别”有滋味。

2.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解读

现代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宽松自由的审美氛围,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启迪他们的思想,使他们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3. 享受审美愉悦,增加人文底蕴

古诗词的阅读,要注意利用各种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进入再造境界,

从而获得真正的审美愉悦。古诗词作品中所寄托的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是我们获得审美享受的源泉。

三、激发兴趣

古诗词的学习,应采取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给每一幅画面拟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反复思考,从而撷取画面中最具代表性的或美感强烈的景和物来构题,然后相互交流,通过比较优劣进一步加深对诗词中画面景物的感受。让学生改写画面。一般的古诗词教学都设计了翻译这一 教学活动,翻译分为直译与意译两种,从“观赏”画面的角度看,意译优于直译,但意译毕竟还是译,对学生的再造想象仍有较大束缚,因此改写优于意译,特别是改写一些美感很强的画面,如画面“晓风残月”可改写为“今夜酒醒的时候,船已行到何处?不见帐饮,不见恋人,只见在晨风中飘扬的杨柳和一钩斜挂在天边的弯月……”这样的改写对于“景语”的再造想象和感受诗句意境之美来说效果是很好的。让学生给诗词配画,即让学生根据对诗词的理解,抓住最能体现诗意的景物把头脑中展现的画面描写下来。这种活动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一起描绘。这样既能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观赏”诗词的兴趣。

如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我让学生为诗配画,有学生交上的作品是一幅水墨画:在一片茫茫的白雪中,一切都似乎销声匿迹了,但有一位披着蓑戴着笠的老翁缩着身子蹲坐在江边,江面上只有一个被敲开的冰洞,老翁盯着冰洞中的动静。画面合适的位置还题上了这首诗。这真是“诗情”和“画意”的绝配。利用多媒体教学制作课件,让学生形象的观赏到富有动感的画面,可以配上合适的音乐。如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就制作了课件让学生感受“大江东去,浪淘尽,……”中的气魄和豪情。通过这些寓教于乐、丰富多彩且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励他们主动去阅读积累,从而更加钟爱古诗词。

四、比较阅读

我较多地采用比较阅读的形式,有同一诗人不同作品的比较,如把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江城子·密州出猎》放在一起比较阅读;有同一时代的比较,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李白的《将进酒》时要气足声宏,语调高昂,语势强劲,借此来感受李白诗词豪放飘逸的气势。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前部时,节奏要放慢,语调要低沉,以此表现诗人晚年的不幸,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段时声音要陡然生变,前面的悲怆转而激烈奔放。

这种比较参读,可使学生在朗读中领略到两首诗不同的风格美及两位诗人迥异的个性、际遇。这些有益的举措,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他们的人文底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

中学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心得浅谈 篇4

一、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

学习语文, 必然要熟悉中国文化。这个形式怎样展开更加形象?怎样才能更大程度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诗词, 格律缜密, 工于平仄, 对仗奇巧, 练字精工, 言简意赅, 描微摹细, 意蕴深厚, 情感丰富, 气象万千。

比如, 古人多用“明月”烘染离情别绪,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等等, 在百度一搜索“月是故乡明”, 要图片有图片, 要视频有视频, 要歌曲有歌曲, 要音乐有音乐, 琳琅满目, 数不胜数, 使学生在声光音像之中, 激发起对古诗词的兴趣。

二、勤读细品

语文学习中的格言警句颇多, 比如“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等。无论是刀笔小吏还是国学大师, “读”书使其成就。所谓“诵之不辍, 话语天成。”足见诵读之功用。因此, 打造与时俱进的“诵读文化”, 传承华夏民族的“文化血脉”是语文教学的重任。在诵读古诗文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意, 增进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提高诵读水平和对传统文学精髓的内化程度。

三、读诵古代诗词的方法

读诵古代诗词的方法, 关键要深入作者的内心。

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 读题, 读作者, 读课文, 读注释, 通过多次的“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把握语感, 了解词的思想感情。“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了解了作者的特点、处境, 作于熙宁八年冬, 此时的苏轼正处于仕途低谷。由于不满王安石变法, 他自请外调在密州任地方官。苏轼词的豪放风格正是在密州上任的时期正式形成的。细细读之, 再现诗歌意境, 就会感同身受。想象到苏轼气概狂放, 锦帽貂裘, 酒酣气盛, 前呼后应, 千骑射猎, 豪兴大发, 吟诗作赋, 他期待重任, 期盼报效国家的神态与渴望如在目前。

实际上, 也只有读得熟练, 了解作品、精读文字, 揣摩作者用意, 感受作者内心, 才会将诗词的精髓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记得一位学生家中经济遇到状况, 心情抑郁, 我让其他学生用李白的一句诗来安慰他, 一个学生脱口而出“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再比如在中国文学史上, 李清照是第一个女词人。她所做的《武陵春》, 哀愁片片, 多所寄托。可是大部分学生在阅读后并没有真正地了解这首词, 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不过是一个女人的无病呻吟。如果对李清照的命运有所了解之后, 就不会产生这种误解。在李清照的一生中, 前期安逸休闲, 与丈夫夫唱妇随, 所写的文章都是反映闺中生活, 间或离情别愁;后来国家灭亡, 居无定所, 藏书文物都遭焚毁, 生活艰辛;丈夫亡后, 只身流亡, 处境凄惨, 内心悲苦, 于53岁写了这首《武陵春》。这时候的李清照国仇家恨齐聚心头, 词中之“愁”绝对不是分愁别恨, 如果是的话, 绝对不会有后来的“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之孤苦之句。了解了李清照的身世和《武陵春》的写作背景, 再读《武陵春》, 绝对是不一样的感受,

中学古诗词鉴赏性阅读教学探讨 篇5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鉴赏性阅读教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为了有效强化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提高中学古诗词鉴赏性阅读教学效率,本文现从认真阅读体会古诗词的情韵、深入品味古诗词的语言和内涵、全面分析典故三个方面对中学古诗词鉴赏性阅读教学进行了如下探讨。

关键词:中学;古诗词鉴赏性阅读;教学

1.认真阅读体会古诗词的情韵

情韵并美是古诗词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古诗词鉴赏性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给予“读”以充分的重视,通过不同层次的诵读对古诗词的情感美、意境美等进行深入的感受。音读、意读、情读和悟读是阅读的四个主要类型。音读要求学生将字音读准,促进自身初步感知的形成,同时给予停顿和节奏以充分的重视,为对古诗词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意读是以音读为基础,边读边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理解诗词句的含义过程中积极运用注释和工具书,然后依据自己的理解将其诵读表演出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古语所说的读书的一种境界[1]。于漪老师在《面面观》中也说:“应该用有声的语言读出无声的文字,并反复诵读,将古诗词的感情和气势读出来,就好像古诗词是自己写的,古诗词的感情是发自自己内心的。”[2]特别是很多古诗词的美和意味通常蕴含在多读之后。同时,古诗词的语气和语势也应该在阅读中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对作者寄寓在诗词文中的情感进行确切的理解,从而深入感受作者的奔腾激越或喜怒哀乐。在想象过程中将诗词所表现出的情调及境界呈现出来。比如,在温庭筠《忆江南》一词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和“过尽千帆皆不是”等中所蕴含的渴盼和落魄之情,从而对词作的情感进行更深入的体悟;悟读是以音读、意读、情读为基础将古诗词的韵律和情感读出来,从而从深层次体会古诗词的美,并更为深入地理解古诗词[3]。虽然学生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这种理解,但是只要他们内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体悟,就证明教学受到了一定的成果。

2.深入品味古诗词的语言和内涵

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等均是一首优美的古诗词中所必不可少的,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要想一下子就通透地理解一篇古诗词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给予语言运用技巧的品味以充分的重视,从而循序渐进对对古诗词进行正确深入的赏析应该成为古诗词教学的首要任务。比如,在王湾《次北固山下》的教学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句诗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具有开阔的平野、浩渺的江水、平静的波浪、高悬的船帆的景致,令人扼腕称赞,而这一景致的展现却只是通过“平、阔、正、悬”四个极为简洁的词表现出来的;其次,对古诗词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品味,对古诗词的写作方法进行认真的学习。我们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将最能表现诗词情感的词句自由诵出并寻找出来,然后将理由一一陈列开来。也可以通过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和沟通,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和老师同学一起将问题探讨解决掉。比如,在李清照《武陵春》一词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在课前将音乐创设情景播放给学生,从而将学习韵氛围提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诵读,并对熟读情况进行认真的检查,让学生将词的感情基调说出来,对词的写作背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之后让学生自由诵读,和其他同学一起将最能体现词人“愁绪”的句子寻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作品的内涵有一个深入的体会和了解,从而对词作的内涵进行深刻的理解,并对词作的情感进行熟练的掌握[4]。

3.全面分析典故

古诗词中一种极为常见的表现手法就是典故,典故一方面能够使作品的意蕴显著增强,另一方面还能够对读者的赏析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典故的主要特点是高度概括性、含蓄,因此要想对古诗词的内涵进行真正的理解,进而对作品进行熟练把握,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显著提升,就必须对典故的出处和原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对作者借用典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入的体会。对用典进行分析就是将古诗词中的典故明确下来,让学生对相关资料进行积极的查看,对典故的内涵进行认真的分析,对作者用典的意图进行有效的把握。比如,在李白《行路难》(其二)的教学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作者在心境茫然之时忽然想到了两个人物,通过用典有效排解了自己仕途不顺的郁闷情绪,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相信自己日后定然大有作为。在积极入世的强烈要求下,他最终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将自己充满信心和展望的强音诵读在我们耳边[5]。我们要想使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更好的理解,就必须让学生对典故的内涵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因此,如果古诗词作品运用了较多的典故,那么我们就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典故的分析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对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鉴赏性阅读教学中只给予了字词句翻译水平以充分的重视,而忽略了进一步赏析古诗词的任务,一些教师虽然在古诗词的赏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积极的引导,但是并没有做到深入细致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学生在该教学方式下无法将韵朦胧感知上升到明晰的认识,因此无法有效形成自身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针对这种情况,作为中学语文老师,我们应该积极采用以上措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为提升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许洪英.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一点思考[J].学周刊,2011,9

中学古诗词的教学 篇6

【关键词】中学古诗词教学 现状分析 对策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由此可见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比重逐渐增大,其教学地位更是得到明显提高。笔者即根据多年的诗词鉴赏教学的实践,论述中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反思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实践对策。

一、中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串讲传授,轻诵读吟咏。字字落实,全诗串讲是如今教师在古诗词课堂上用的较为频繁的方法,把古诗词当成文言文字词解释,甚至还有逐字逐句,对号入座,而很少给学生诵读吟咏的机会。曾有一小学生的回家作业是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学生的回答是:“一会抬头看看月亮,一会低头想起故乡”,使得《静夜思》其中浸润的那种淡雅而动人的境界荡然无存,读来味同嚼蜡,还有何美感可言?

(二)重理性分析,轻意境感悟。重理性分析、知识传授,轻意境鉴赏、情感熏陶,这是现今中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可以说这是一种“肢解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诗词中的意境、意蕴、情感大都被抽象的概念代替,变成一个个知识点,变成一道道具体的有着标准答案的试题。学生的多元理解被剥夺,心灵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被遏制,那么感悟共鸣无从谈起了。

(三)重单一篇目,轻系统比照。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某一课文为依托,课堂为主阵地,以师传生受为主要方式来构建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广,这样的教学模式虽已为很多教师学者所批判,但仍然存在教师着重讲解某一篇目、满堂灌的现象。只有使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对整个诗词和作者有系统的认识,这样才能从本质上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重形式花哨,轻内容效果。教学手段的运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从目前情况来看,以多媒体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化媒体手段在古诗词教学中有着自身的功能优势,发挥着不可多得的作用。但对古诗词过多的“直白”教学,使古诗词的独特之美模糊性消失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学生无法感受,形势的多样性导致了作品内容的实际效果。

二、中学古诗词教学的相关对策

此段以意境鉴赏课为例,论述相关对策。意境就是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体,是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有机融合。中学古诗词教学应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更为关注“能否展开想象和联想,能否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等,对古诗词的学习应该提高到意境鉴赏的层面上。那么,在意境鉴赏中则要关注情感体验、情境创设和意象探寻等方面的手段方法。

(一)投入情感,品味语言。一篇篇诗词佳作流传千古,是因为饱含着文人的思想情感、心血生命。作为学生,怎样才能体察其情,理解其理呢?正所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在正确理解诗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自己化作诗人,投入情感,才有可能与诗人的精神世界相互碰撞、融合,才有可能更好的感悟诗意。诗歌课堂情感体验方面,教师责任重大,教师自身情感的表达和情感调控是学生融入情感的的先锋。其次,可在诗中找出所述之境与学生自身体验最佳的契合点,以求共鸣。品味语言方面,不能篇篇字字细品,否则既陷于琐碎,也难以整体把握。这就需要学生特别注意抓住诗词中的关键词,把关键词读活,以此顺藤摸瓜,寻觅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把握意境。

(二)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由于诗人创作年代、背景的差异,学生无法全面深刻地理解古诗词,教师必须通过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更好地进入诗境。一是要精心创设审美情境。创设情境是通过对一定事件的形象描述或模拟,设置一定的环境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二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填补“空白”,再造形象。诗词极富情感,高度概括,节奏感强,讲究韵律,总是留有一定的“空白”,利用这“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积极主动地填补和完善“空白”,将一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再现诗词中的画面,才能真正走进无限的意境中。

(三)探寻意象,进入诗境。诗人的情感表达,主要是通过意象的呈现来实现的。那么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是真正的鉴赏诗歌,才能真正的进入诗境。如马致远的元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出现了九种意象,通过这众多意象烘托出一片寂寞凄清、愁怅苍凉的意境。又如李煜的《浪淘沙》,词中通过“帘外雨潺潺”、“江山”、“落花”、“流水”等意象表现词人的无尽哀愁。要把握这些诗词作品的意境就必须通过想象把这些意象组合、融化。

(四)科学、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网络、多媒体自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诗词的过程中,利用网络,开展到多媒体自学中去,利用多媒体的声、画、动的优势展示诗歌的意境,选择符合背景的图片、音乐、视频从审美层面去解读诗歌。应当指出:多媒体无法替代教师的主导地位。我们要始终牢记多媒体只是为教学服务的工具,不能等同于教师的作用。充满激情的分析讲解,机智灵活的课堂互动,或动情或风趣的语言,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是教学魅力的展现,都有着多媒体无法替代的“人性”,所以教师在诗词课堂中依然占主导地位,而不只是资料放映员。

本文针对古诗词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教学实践的角度,以意境鉴赏课为例,探讨了一些应对措施。这里需要指出,意境鉴赏课则主要在于创设诗歌所需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适当的应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诗境。但是要使多媒体中的素材与意境相符合,否则还不如还她个清水芙蓉之貌。

参考文献:

[1]潘翠兰.初中古诗词赏析方略摭谈[J].教育革新,2010(01)

新课标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新要求 篇7

诵读、鉴赏古代诗词, 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 学习古代诗词, 从中汲取营养, 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极其重要的一个方法。

新课标的出台, 使诗歌鉴赏不仅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经之路。古代诗歌鉴赏能力成了高考考查学生的重要范围。早在2003年4月, 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与此配套2004年9月, 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高中部分的改革试验。新的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中学古代诗词教学还存在若干误区:一、重视应试, 偏离课标;二、重记诵名篇名句, 轻鉴赏分析;三、有些地方教学手段单一;四、理性分析代替直觉领悟;五、重预设目的, 轻动态效果;六、求速成而忽基础。古典诗歌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有的学校领导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应付策略, 即狠抓高考不变, 对内对外, 毕业班和非毕业班两套拳法。大部分语文教师观念停滞不前, 有的教师置新课标要求于不顾, 仍然完全采用过去的教学理念, 对待古诗词教学只是读一读, 正一正字音, 意思翻译一下, 背一背就过去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古代诗词教学的改革步伐, 亟需纠正。

因此, 今天我们有必要重读新课标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新要求。

2001年和2003年国家教育部分别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对中学古代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里共选入诗歌48篇, 总20课, 占课文总数的12%。其中古诗30首, 另外要求课外背诵60首古诗。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古诗词的的标准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个目标体现了初中古诗词教学改革更突出“诵读”、“欣赏”。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 (必修1-5) 里共选有诗词23篇, 总23课, 占课文总数的20.3%。其中古诗11首, 另外要求课外背诵40首古诗。在选修课本《唐诗宋词》中, 它选有63首唐诗宋词, 合计74首。如此大量选入中国古代诗词作品, 充分体现了中学教学大纲对古代诗词教学的关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在必修课程中对古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在阅读鉴赏中,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 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这条目标提出的要求体现文学知识 (包括文体知识、表现手法和背景材料) 与鉴赏能力的关系, 指向在“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是理性知识的运用。

课标中第8条目标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 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 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 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项目标突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 民族文化又以中国历史上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为精粹,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 其根本意义在此。优秀的古典诗歌, “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 更强烈, 更有集中性, 更典型, 更理想, 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从传承民族精神这一意义上讲, 它的作用是历史上其他任何典籍所不能替代的。

新课标十分重视古典诗歌的背诵。第9条目标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词句含义, 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目标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概括地说就是多读多背, 加强积累, “一定数量”是其基础。记诵优秀的诗词、文言文篇章, 表面看来, 似乎只是积累了一些语言材料, 其实, 这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 它们既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 也是他们的思想感情材料, 当然又是鲜活的文学形象材料, 这些材料储存于学生的大脑, 组合到学生既有的认识结构和情感经验之中, 就会成为终生的营养, 也是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

新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只是规定了推荐背诵的篇目, 并没有硬性规定基本篇目, 原有的一个诵读篇目也取消了, 改为建议, 很明显, 新的大纲和课程标准加大了古典诗词选编的弹性, 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新的课程标准, 提出开设相关的古典诗歌的选修课程。苏教版编写了《唐诗宋词选读》教材, 全书有63篇唐诗宋词, 比之以往的教材在内容上, 数量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高中“诗歌与散文”选修课中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如下: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 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 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 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 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 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 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 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 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 组织文学社团, 展示成果, 交流体会。

选修课程的开设, 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 这是一种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创新。

此外还有唐诗选读举例中的要求:

选读唐代不同时期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重要诗歌流派和诗人的代表作品, 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 了解作品的价值取向, 领略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 认识唐代诗歌创作的杰出成就, 培养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自豪感。

在鉴赏的过程中要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 激发浓厚的鉴赏兴趣, 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 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 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 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加强诵读涵泳, 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 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运用诗词格律知识鉴赏唐诗作品。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唐诗作品。

可以把若干具有相同特点的唐诗组编在一起, 进行专题性阅读鉴赏。从书刊、网络等渠道搜集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作品评论资料, 帮助阅读鉴赏;组织学生诗社等业余社团, 开展专题研究活动;依托本地自然、人文资源, 围绕所读的唐诗作品组织游览、考察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感受和理解作品。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从新课标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要求中发现:中学古代诗词的教学内容明显增多了, 要求明显提高了, 新课标更突出“鉴赏”、“诵读”, 更强调“读懂”、“积累”和“运用”。新课标下的古代诗词教学和传统的教学的侧重点和着眼点是不同的。新课标的提出顺应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 特别是注重素养的要求。所以传统的教学侧重的是理解, 而新课标注重的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去感悟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精神———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如何提高中学古诗词教学 篇8

一、淡化分析, 反复诵读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之一, 古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 决定了古诗词特别适合诵读的特点,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这些都说明了诵读的功效。诵读可以使鉴赏者感知诗词的音调美和诗词中特定的意境, 诵读多了, 还能引发鉴赏者的想象、联想、体验和感受, 使之潜心品味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在教学过程中, 我的做法是范读 (或放录音带) , 第一次听朗读录音, 以读准字音为目的, 然后在教师或科代表的带领下让学生朗读, 这样才更能体味出诗歌的内涵。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掌握朗读的技巧, 如重音、停顿、速度、语调、旋律、用韵、节奏等, 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进入联想和想象, 才能获得真切的感受。例如, “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的“曲”、“幽”、“深”三个字, 如果用语言去分析, 显得十分困难, 只有在读的基础上靠心灵才能悟到其中妙不可言的味道。青少年正处在记忆力极佳的阶段, 也正应多读一些古诗词, 少作一些繁琐无用的分析。教师只需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诗词, 进入诗词中的意境, 然后指导学生如何诵读即可, 至于其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可以让学生在吟诵中自行领悟。

二、点燃激情, 理解名句

古诗词中的名句之所以能流传千古, 往往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作者并非人云亦云之辈, 而是想前人未曾想, 道古人未曾道。他们以全新的感触, 为我们创造出一个内涵丰富的崭新天地, 使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精神为之一振。在学生能背诵的基础上, 可以注重对名句的教学。教师可以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某首诗词中名句的内容, 让学生理解并说出诗中的名句。如教师描述:大漠无边, 长天空寂, 两相对应, 壮阔而单调。在这个广阔的背景上, 一缕轻烟直上青天, 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 在河的尽头, 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落日。学生在诵读理解之后, 可以马上说出“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名句来。再如,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移梨花开”,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诗句都是可以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意境而让学生说出诗句来的。有的名句, 可以通过告诉学生诗句所具有的内涵, 来让他们理解诗句。如苏轼用来向离别亲友表达诚挚的慰问及祝愿的诗句“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禅娟”;龚自珍表达了诗人爱国热忱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场, 化作春泥更护花”;曹操抒发自己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情的诗句“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有的诗词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出名句, 并适当说明自己认定为名句的原因,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欣赏名句的能力。

三、展开想象, 据诗绘画

在教学古典诗词时, 如果以画家的技法, 也就是造型艺术手法着眼去探索诗词中的画意, 也许能另辟蹊径, 对诗词的思想内涵和美的理解更真切。因此, 教师可以抓住诗词的绘画美进行教学,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诗人的语言转化为图画。苏轼曾云:“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赏析王维的《山居秋暝》时, 教师完全可以请学生们来画“月下青松图”、“石上清泉图”等, 体会作者那种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著追求。学习张继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画“深秋夜景图”, 体会作者那种他乡游子的一点淡淡的愁思。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时, 教师可以问:“在词人和心上人别离的图景中, 他选取了哪些景物作为背景?”然后再让学生结合全词和生活经验来画一画离别的场面。学生画完后, 可以将好的作品在教室里展出, 供大家品评、观赏;同时也可以选出一些有较大缺陷的作品让学生来评议, 找出其中不足之处, 并分析其原因。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了他们研究诗的积极性, 又使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当然画中景场, 人物的神态正确与否需要教师点拨、评价, 让学生潜思默想, 洞悉奥妙, 理解人生真谛, 认识生活本相, 达到提升人格精神境界的目的。

中学古诗词的教学 篇9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 具有一般中国传统古诗文基本特征, 即是擅长创造和运用形象鲜明而意蕴悠长的艺术画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一向是诗、画不分。北宋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他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其一) 又说:“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苏轼之后, 元杨维桢又提出“诗画同体”说:“东坡以诗为有声画, 画为无声诗。盖诗者心声, 画者心画, 二者同体也。” (《东维子文集·无声诗意序》) 但凡流传久远有生命力的作品, 尤其是诗歌, 往往借助于极富典型意义的能起比喻、象征、暗示作用而又极其有限的景物, 与另外的人、物进行高低、左右、前后、远近的搭配, 去创造一个个或广阔深远或精致玲珑, 或优美明净或苍凉灰暗的艺术画面, 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艺术作品, 莫不是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发现而形诸笔墨。例如《观沧海》中“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的雄奇想象, 如果没有曹操对大海博大景色的审美发现, 如果他没有豪迈辽阔的胸襟, 他就不可能创造出这样震撼人心的艺术画面。

诗文中的艺术画面, 来自于作者思想感情与外在自然的有机结合, 作者的情感不同, 即使是面对类似的自然景物, 最后形成的艺术画面也可能呈现为不同的色调。我们试以教材中杜甫《春夜喜雨》与杜牧《江南春》作个对比分析。

因受“安史之乱”而颠沛流离、历尽艰辛的杜甫, 虽已安身于草堂之中, 仍浮想联翩, 夜不能寐。诗人由好雨的画面联想到“野径云俱黑”的战乱经历;继而又因好雨而萌生出热切的希望, “江船火独明”, 这是诗人胸中燃起的一星和平安定生活的希望之火。诗人希望那漂泊流离、饥寒交迫的日子永成过去, 他憧憬着和平安定、安居乐业的生活伴随着浓丽的春色永驻人间。最后, 诗人通过结联中一个瑰丽的画面, 更进一层表达自己对美好愿望的执着追求和热烈憧憬:“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诗中的春雨、野径、渔火、春花等画面的转换, 使诗的意境逐步展开、不断深化, 同时形成结构上的起伏抑扬和曲折跌宕, 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心中的那分欣喜与希望。

而晚唐诗人杜牧在《江南春》中则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与诗人另一首“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一样, 都是由虚至实, 画面由远至近, 在朦胧背景映衬下, 勾画出清新的景物和人物的活动。但由于诗人面对的是日渐衰落的末代唐朝, 诗人背负着沉重的历史感, 因此这鲜丽的春日景物还是充满了掩盖不住的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忧伤之情, 而这份忧伤反过来使画面变得更加朦胧, 明丽的色彩上则涂抹了一层黯淡。

可见, 同为“春景”画面, 只是由于诗人心中的不同情感, 就在读者面前呈现为不同的艺术色调。

艺术画面在创造中, 常常受时空限制。所以要做到思连千载事, 视透万里物, 把广阔空间的客观景物熔铸到有限的艺术画面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是很不容易的事。如对上面所提的杜牧的诗, 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批评说:“‘千里莺啼’, 谁人见得?‘千里绿映红’, 谁人见得?若作十里, 则莺啼、绿红、村郭、楼台、酒旗皆在其中矣。”这就关系到艺术画面创造的技巧问题。诚然, “十里莺啼”或“十里绿映红”, 是从听觉与视觉可能感知的, 但形象的价值却大大逊色了。“千里莺啼绿映红”, 高度浓缩了辽阔的江南原野春天的景色, 色彩鲜明, 意境深远。就艺术形象辽阔深远来说, “十里莺啼”、“十里绿映红”是不能与之相比的。“十里绿映红”接近生活上的描写, 而“千里莺啼绿映红”却是对生活的更形象的浓缩。从审美角度说, 后者更具有艺术的真实性和想象性。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 善于营造作品的艺术境界。诚然文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 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谓“穷情写物”、“因物喻志”, 即是主观与客观的統一, 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但文学作品是否有境界, 或者境界是否深厚, 不能只看它是否有形象, 是否情景交融, 还得看它是否有“境界”。

所谓意境, 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概念。按王国维的论述,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原质”……“景”和“情”, 即“境”和“意”结合而成的艺术境界。“景” (境) 的描写是以自然与人生之事实为主;“情” (意) 是“吾人对此种现实之精神的态度” (见王国维《文学小言》) 。简言之, 意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情景交融。这是因为“意”与“境”的结合有其特殊的方式, 不是凡做到主观与客观结合的作品都有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的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他举例说:“‘红杏枝头春意闹’, 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 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两句诗, 一句用“闹”字, 一句用“弄”字, 就把高于生活的艺术境界给“意会”而不是“言传”出来了。若换成别的相近的字, 当然仍会有形象, 仍可能是情景交融, 因它仍是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产物, 只不过在艺术上, 很可能会在形象性和情感性上大打折扣。

可见, 意境理论与典型理论不同之处在于典型理论侧重于再现客观, 而意境理论主“情”、主“意”, 侧重于表现主观, 强调自我表现。它要求创造一个能使人驰骋想象而又具有含蓄不尽的意味的艺术空间。这个艺术空间是立体、动态和传神的, 它既能够反映客观现实本质, 又能够反映主观真实并有其独特的艺术生命力。如《岳阳楼记》中的描写:“若夫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前段借景抒发处于逆境中的“迁客骚人”的伤感情怀, 后段也是借景抒情, 却是处于顺境中的人因得志而表现出得意忘形的状态。但这些都不只是实景, 更是作者在艺术现象中的“真实”之景。最后, 作者直抒胸臆, “不以物喜, 不以已悲”, 而其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 也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正是由于作者营造了如此的艺术意境, 才使得作品中富含哲理的句子成为千古名句。

意境的构造侧重面不同, 有“物境”、“情境”、“意境”三种 (见王昌龄《诗格》) 。物境即以景写情, 王国维所谓的“以境胜”。如北朝时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歌》:“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幅辽阔无垠、生机勃勃的草原图画, 又似一曲欢快而优美的牧歌, 表现了牧民生活、劳动的欢乐与美好。情境则是以人的感情空间来构成, 其所写之物均是人物心情的表现, 如《岳阳楼记》所表现的即是。意境亦是诗人的主观境界, 它与“情境”其实难有分別, 均是写“情中景”, 被王国维称为是“以意胜”。如屈原的《涉江》描绘的山景:“深林杳以冥冥兮, 乃猿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 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 云霏霏其承宇。”其实这是在写诗人孤独不平的情绪, 营造了一种“幽独处乎山中”的意境, 来抒发诗人“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 固将愁苦而终穷”的政治抱负, 收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中国传统古诗文还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从美感的角度来鉴赏这些作品, 可以达到对诗文另一种深层次的理解。

文学作品的赏析标准是侧重于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这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立足点。古今中外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标准, 较为统一的就是“真、善、美”。而文艺作品体现其自身特征美的规律的程度, 则是判断其艺术性高低的标准。中学古诗文中写景抒情的作品很多, 现试以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为例加以分析。

首先, 它具有清新自然之美。我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的哲学理论, 艺术审美也不例外。这两句诗如白话一样浅白, 看似是顺手写来, 帆影、碧空令人心旷神怡, 这正是李白所追求的“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清新自然美。

其次, 它具有动态传神之美。“孤帆”句, 寥寥七字, 写了风帆行驶的过程, 先是“帆”, 次是“影”, 后是无踪无影;又通过对风帆渐驶渐远, 最后消逝过程的细腻描写, 曲折地反映诗人昂首遥望, 注视风帆直至不见帆影的目送过程, 使人依稀见到“久伫凝望”的诗翁一往情深的生动神态。这正是动态美和传神美的生动体现。

再次, 它具有含蓄深厚之美。读这两句诗, 令人想起诗翁与其所送之人的生平际遇:都是怀才不遇, 志向高远, 志趣相投, 不合流俗等等, 一个“孤”字便概括了多少内容, 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仅着一字, 尽得风流。这正是一种含蓄美的艺术境界。

最后, 它又具有声韵格律美。古人鉴赏诗文, 不仅强调从语言、意境去理解其思想感情, 而且从声韵格律去体味其意趣。这两句诗的平仄运用交错自然, 读来朗朗上口。上一句, 仄声表现诗人因友人离别所带来的惋惜悲壮之情;下一句平声, 则体现了诗翁与友人一样, 才志高远连接天际的慨然激昂之情。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激趣谈 篇10

但是,目前的古代诗词教学无法令中学生产生兴趣。分析起来,原因有二:一是古汉语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再加上文学特有的表观手法,使古诗词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二是在古代诗词教学中教师为教而教,代学生嚼烂,使诗词失去了醇厚的韵味,学生为学而学,只知记诵应试,缺乏深入领会。

但是中学古代诗词教学是不可忽视的。诗,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有悠久的历史,是“民族文化的精魂”,是“各类艺术审美判断的核心”。中学语文通过诗词教学,可使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所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是必要的、迫切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呢?

一、诗境的发掘

诗忌直露,讲究含蓄。它常把哲理寓于形象之中。所以诗词教学首先需立足自身,从内容出发,让学生读懂,注重诗境的发掘。

1. 从形象入手,着眼于诗中描写的客观物象

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从形象入手,抓住诗词所表现的客观物象,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或多幅画面,从而能在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内容。如崔颢的著名七律《黄鹤楼》,教师可以问学生: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从这些景物中可以看出此诗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诗的前四句出现了三个“黄鹤”,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渺不可知的感觉,黄鹤象征了历史,前四句为诗人抒怀古之幽情。而白云贯穿古今,引出了眼前景物。西面是汉阳树,北面是鹦鹉洲,家乡在哪里?只有一片烟波浩荡而已。黄鹤为虚景,汉阳树、鹦鹉洲为实景,在虚虚实实之中,诗人不露痕迹地把思乡、怀古之情融合在一起。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抓住这几个饱含诗人情感的物象,全诗就较易理解了。

2. 由直觉到联想,扩充诗的境界

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诗的境界进行横向扩展。由于语文知识的积累,中学生已逐步形成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初读诗词,学生可凭语感觉察诗词中所表达的主要情绪,通过字面所提供的物象在头脑中初步形成表象,但这一表象是单调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联想及想象,在简单的画面上添加,从单线条到多线条,从黑白到彩色,从简到繁,使之成为波澜壮阔的画卷,诗词的境界无形之中就被扩大了。

如王之涣的《黄鹤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廖廖十字,却描写出一幅俯瞰江山的雄伟图画,也为读者留下了多层想象空间。教师可以系列设问,明晃晃的“白日”已沿山峰徐徐落下,则山之态势如何?山之色彩如何?生辉白日和逶迤群山尽收眼底,则诗人立足点———黄鹤楼高度如何?黄河入海该是怎样一番雄姿?声响又如何?一连串的提问,必将打开学生想象的翅膀,使他们在想象中看到耀眼的太阳,参天的群山,一泻千里的黄河,听到黄河的巨响,也看到了诗人的峻骨丰神……这样一些想象,是对原作形象层次的极大丰富,使学生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诗情的感悟

李渔在《窥词管见》中曾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可见,古诗词的最主要特点是抒情性。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扫除诗词的字词障碍后,应注重对情感的体味。

1. 透过文字感悟作者之情意

诗词为了追求意境,一般都含蓄隽永,留存了大片空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让读者去品味“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因此,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从诗词描写的物境中走向诗人的心灵世界,去感悟作者的情意。

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这是一幅题画诗。在教师简要分析后,学生脑海中很容易产生一幅画面:竹林外绽放着三两枝桃花,春天的江水中几只鸭子在自由地嬉戏。教师再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只描摹三两枝桃花?这里的“暖”字体现了什么?学生在细细揣摩词句后会发现这幅画面又具一番情趣:桃花三两枝,似蜻蜓点水,却将春意透出;江水的冷暖画家是无法表现的,而苏轼却以鸭子示水暖,那一个“暖”字带给人的是春机的盎然,将苏轼由惠崇的画得到的感受再传给读者。此时读者眼前浮观的已不再是惠崇原有的画,而是苏轼笔下的动态画,感受到的是苏轼丰富的精神世界,是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敏感。教师引导学生摆脱文字的桎梏,得到丰富的意趣,学生怎么会没有兴趣呢?

2. 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 篇11

努力开拓境界,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味,应成为古诗词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有个误区:重翻译分析,轻赏析审美。这导致古诗词的文化底蕴流失殆尽,把最具感染力、想象力,最具文学韵味的欣赏课变成了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的技术课。笔者认为,为了不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应该要有创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诗歌教学中,从而领悟诗歌内涵。下面笔者介绍几种诗歌教学方法,希望能对广大的语文教师有所帮助。

一、表演法

顾名思义,表演法就是让学生对诗歌内容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表演的形式来诠释诗歌内容。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比较单调、枯燥,容易疲劳,如果不善于调节,将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实践证明,利用短剧进行角色表演,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技巧、态势语技巧。比如,在进行杜甫的《石壕吏》诗歌教学时,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教师可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练习,一人扮演老妇,两人扮演差役,一人作旁白。然后让他们进入角色,结合教师对诗歌所写故事的概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模仿剧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尽情表达出所扮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学生的表演可使诗歌教学显得生动有趣,有趣的表演又能使单调的文字变得富有立体感。这样,在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浓厚兴趣的同时,又能训练学生流利、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还能训练学生的态势语言表达能力。

二、想象法

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的精练,可说是字字珠玑。但对于初中生,特别是初一的学生来说,他们都迫切地需要了解古诗词的大意,明白诗词的字面意思,因此,翻译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这一点,我在教学时也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了。但是,我认为,简单的翻译是枯燥的,学生也很难进入意境,所以我花在这方面的时间是相当少的。我更多的时间是指导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对古诗词进行体裁的改变,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诗词中所描写的东西串成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对改变后的散文体会,再对照原诗进行对照品读,讲解诗词语言的特点。学生也就能突破狭窄的诗词意空间,得到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品味、想象。对学生在诗的节奏和重音方面进行指导,师生共同总结朗读古诗的方法。这样,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读,学生在读中仔细体会和想象其中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三、质疑讨论法

在讲解诗歌的主题思想中,教师应训练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后小组讨论,然后多让学生交流、评议。从整首诗重点字词的理解到整首诗意思的理解,完全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出来的,而教师只起到组织、指导、点拨的作用。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总结出理解重点字词的几种方法:查字典、联系诗句、看课后注释、问别人……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对古诗的理解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四、情感感悟法

古人有“诗言志,歌缘情”的说法,即古人写诗都要传达一定的感情,表明一定的指向。鲁迅先生曾说过“凡是有感情的地方就有诗歌,凡是诗歌总寄托着诗家的感情。”在解读古诗时,我们可以结合古诗的语言、诗中的形象、诗人的经历和当时的背景等方面,挖掘古诗中的感情因素,感悟古诗中的情感美。

古诗中本身孕育着丰富的感情成分,无论诗经的质拙朴实,楚辞的诡谲奇丽,还是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元曲的妩媚绮艳,无不寄托诗人那饱经沧桑的感情。大师们独具特色的文风,宠辱偕忘的人性生命意识,超然洒脱的人格精神魅力,以及忧国伤时的人生价值追求。这些无不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作为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理通古诗词,把握古诗词的感情,抓住精要,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体验作者的情感历程,使学生与作者达成情感共鸣和互融,从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从而进一步理解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名言警句是作者情思的高度凝结,学习时必须透过这些语言感知、理解诗人的情感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让我们在与作者的情感世界互为观照的时候,动态的探寻过程中感受到了友情的真诚与恒久,感受到深层次的人情世故。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秦观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让我们感受到恋情的忠贞不移,一往情深,给人以情感的震撼。

五、迁移运用背诵法

课后作业体现自主性,拓展学生诗文学习的范围。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作业:学了这首诗后,你最想做些什么?画一画,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写一写,品一品……选择一项或几项完成。我们都知道:发展教学是一个开放系统,学生参与活动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与课本,而应该课内外结合。这个作业就是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及古诗词的积累。

中学古诗词的教学 篇12

过了一段时间, 香菱来向黛玉汇报。黛玉问她有啥心得, 她说:依我看来, 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 想去却是逼真的, 有似乎无理的, 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那感觉像是嘴里含了个几千斤重的橄榄。几千金重的橄榄, 回味无穷啊!黛玉说:你举两个例子让我听听。香菱举了三个, 第一个例子是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下面是香菱的原话: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只字似无理, 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 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 竟在找不出两个字来。

香菱聪明啊!就这一句话, 她已经懂了诗的三味了。香菱这番话里面, 最重要的是一个字———见, 倒像是见了这景的。美学大师朱光潜说, 读诗最要紧的是见, 见就是一种当下的直觉的关照。见什么?见景, 见意象。

诗以什么为重?千万不能以意思为重。一个人读诗, 假如意思能说出来, 但是他的眼前, 他的脑海里面却不能出现一幕又一幕生动的、真切的、细腻的、鲜活的意象, 那就等于没有读懂诗。

大家知道李清照写过一首词叫《声声慢》, 你读读这首词其实是声声快,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叠词连用非常急促!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 晓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整首词, 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思浓重, 但是李清照没有直说, 她用淡酒来说, 她用“晓来风急”来说, 她用“满地黄花”来说, 她用“梧桐更兼细雨”来说———这些都是悲秋的意象。透过这些意象,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李清照的那份孤独, 那份郁闷, 那份百无聊赖。法国有个诗人克洛岱对这首词进行了改写, 大家读读:呼唤!呼唤!祈求!祈求!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

上一篇:立法取向下一篇:激励理论下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