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古诗文

2024-10-12

中学古诗文(通用12篇)

中学古诗文 篇1

传统的中学古诗文教学, 或是让学生吟诵熟记, 不求甚解, 或是教师以字解字, 弄得学生似懂非懂。这样的教学, 尽管能使学生在一定层次上理解古诗文的思想内容, 但毫无疑问, 它们都没有抓住中国传统古诗文特有的神韵, 学生所得只是肤浅层次的知识积累, 远没有臻于投身其中、进行深入地艺术品味的理想境界。本文欲通过对一般中学古诗文所具有的独特的画面、意境和美感三个特征的探讨, 来寻找一些提高中学古诗文教学质量的可能途径。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 具有一般中国传统古诗文基本特征, 即是擅长创造和运用形象鲜明而意蕴悠长的艺术画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一向是诗、画不分。北宋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他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其一) 又说:“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苏轼之后, 元杨维桢又提出“诗画同体”说:“东坡以诗为有声画, 画为无声诗。盖诗者心声, 画者心画, 二者同体也。” (《东维子文集·无声诗意序》) 但凡流传久远有生命力的作品, 尤其是诗歌, 往往借助于极富典型意义的能起比喻、象征、暗示作用而又极其有限的景物, 与另外的人、物进行高低、左右、前后、远近的搭配, 去创造一个个或广阔深远或精致玲珑, 或优美明净或苍凉灰暗的艺术画面, 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艺术作品, 莫不是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发现而形诸笔墨。例如《观沧海》中“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的雄奇想象, 如果没有曹操对大海博大景色的审美发现, 如果他没有豪迈辽阔的胸襟, 他就不可能创造出这样震撼人心的艺术画面。

诗文中的艺术画面, 来自于作者思想感情与外在自然的有机结合, 作者的情感不同, 即使是面对类似的自然景物, 最后形成的艺术画面也可能呈现为不同的色调。我们试以教材中杜甫《春夜喜雨》与杜牧《江南春》作个对比分析。

因受“安史之乱”而颠沛流离、历尽艰辛的杜甫, 虽已安身于草堂之中, 仍浮想联翩, 夜不能寐。诗人由好雨的画面联想到“野径云俱黑”的战乱经历;继而又因好雨而萌生出热切的希望, “江船火独明”, 这是诗人胸中燃起的一星和平安定生活的希望之火。诗人希望那漂泊流离、饥寒交迫的日子永成过去, 他憧憬着和平安定、安居乐业的生活伴随着浓丽的春色永驻人间。最后, 诗人通过结联中一个瑰丽的画面, 更进一层表达自己对美好愿望的执着追求和热烈憧憬:“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诗中的春雨、野径、渔火、春花等画面的转换, 使诗的意境逐步展开、不断深化, 同时形成结构上的起伏抑扬和曲折跌宕, 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心中的那分欣喜与希望。

而晚唐诗人杜牧在《江南春》中则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与诗人另一首“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一样, 都是由虚至实, 画面由远至近, 在朦胧背景映衬下, 勾画出清新的景物和人物的活动。但由于诗人面对的是日渐衰落的末代唐朝, 诗人背负着沉重的历史感, 因此这鲜丽的春日景物还是充满了掩盖不住的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忧伤之情, 而这份忧伤反过来使画面变得更加朦胧, 明丽的色彩上则涂抹了一层黯淡。

可见, 同为“春景”画面, 只是由于诗人心中的不同情感, 就在读者面前呈现为不同的艺术色调。

艺术画面在创造中, 常常受时空限制。所以要做到思连千载事, 视透万里物, 把广阔空间的客观景物熔铸到有限的艺术画面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是很不容易的事。如对上面所提的杜牧的诗, 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批评说:“‘千里莺啼’, 谁人见得?‘千里绿映红’, 谁人见得?若作十里, 则莺啼、绿红、村郭、楼台、酒旗皆在其中矣。”这就关系到艺术画面创造的技巧问题。诚然, “十里莺啼”或“十里绿映红”, 是从听觉与视觉可能感知的, 但形象的价值却大大逊色了。“千里莺啼绿映红”, 高度浓缩了辽阔的江南原野春天的景色, 色彩鲜明, 意境深远。就艺术形象辽阔深远来说, “十里莺啼”、“十里绿映红”是不能与之相比的。“十里绿映红”接近生活上的描写, 而“千里莺啼绿映红”却是对生活的更形象的浓缩。从审美角度说, 后者更具有艺术的真实性和想象性。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 善于营造作品的艺术境界。诚然文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 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谓“穷情写物”、“因物喻志”, 即是主观与客观的統一, 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但文学作品是否有境界, 或者境界是否深厚, 不能只看它是否有形象, 是否情景交融, 还得看它是否有“境界”。

所谓意境, 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概念。按王国维的论述,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原质”……“景”和“情”, 即“境”和“意”结合而成的艺术境界。“景” (境) 的描写是以自然与人生之事实为主;“情” (意) 是“吾人对此种现实之精神的态度” (见王国维《文学小言》) 。简言之, 意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情景交融。这是因为“意”与“境”的结合有其特殊的方式, 不是凡做到主观与客观结合的作品都有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的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他举例说:“‘红杏枝头春意闹’, 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 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两句诗, 一句用“闹”字, 一句用“弄”字, 就把高于生活的艺术境界给“意会”而不是“言传”出来了。若换成别的相近的字, 当然仍会有形象, 仍可能是情景交融, 因它仍是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产物, 只不过在艺术上, 很可能会在形象性和情感性上大打折扣。

可见, 意境理论与典型理论不同之处在于典型理论侧重于再现客观, 而意境理论主“情”、主“意”, 侧重于表现主观, 强调自我表现。它要求创造一个能使人驰骋想象而又具有含蓄不尽的意味的艺术空间。这个艺术空间是立体、动态和传神的, 它既能够反映客观现实本质, 又能够反映主观真实并有其独特的艺术生命力。如《岳阳楼记》中的描写:“若夫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前段借景抒发处于逆境中的“迁客骚人”的伤感情怀, 后段也是借景抒情, 却是处于顺境中的人因得志而表现出得意忘形的状态。但这些都不只是实景, 更是作者在艺术现象中的“真实”之景。最后, 作者直抒胸臆, “不以物喜, 不以已悲”, 而其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 也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正是由于作者营造了如此的艺术意境, 才使得作品中富含哲理的句子成为千古名句。

意境的构造侧重面不同, 有“物境”、“情境”、“意境”三种 (见王昌龄《诗格》) 。物境即以景写情, 王国维所谓的“以境胜”。如北朝时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歌》:“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幅辽阔无垠、生机勃勃的草原图画, 又似一曲欢快而优美的牧歌, 表现了牧民生活、劳动的欢乐与美好。情境则是以人的感情空间来构成, 其所写之物均是人物心情的表现, 如《岳阳楼记》所表现的即是。意境亦是诗人的主观境界, 它与“情境”其实难有分別, 均是写“情中景”, 被王国维称为是“以意胜”。如屈原的《涉江》描绘的山景:“深林杳以冥冥兮, 乃猿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 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 云霏霏其承宇。”其实这是在写诗人孤独不平的情绪, 营造了一种“幽独处乎山中”的意境, 来抒发诗人“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 固将愁苦而终穷”的政治抱负, 收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中国传统古诗文还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从美感的角度来鉴赏这些作品, 可以达到对诗文另一种深层次的理解。

文学作品的赏析标准是侧重于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这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立足点。古今中外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标准, 较为统一的就是“真、善、美”。而文艺作品体现其自身特征美的规律的程度, 则是判断其艺术性高低的标准。中学古诗文中写景抒情的作品很多, 现试以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为例加以分析。

首先, 它具有清新自然之美。我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的哲学理论, 艺术审美也不例外。这两句诗如白话一样浅白, 看似是顺手写来, 帆影、碧空令人心旷神怡, 这正是李白所追求的“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清新自然美。

其次, 它具有动态传神之美。“孤帆”句, 寥寥七字, 写了风帆行驶的过程, 先是“帆”, 次是“影”, 后是无踪无影;又通过对风帆渐驶渐远, 最后消逝过程的细腻描写, 曲折地反映诗人昂首遥望, 注视风帆直至不见帆影的目送过程, 使人依稀见到“久伫凝望”的诗翁一往情深的生动神态。这正是动态美和传神美的生动体现。

再次, 它具有含蓄深厚之美。读这两句诗, 令人想起诗翁与其所送之人的生平际遇:都是怀才不遇, 志向高远, 志趣相投, 不合流俗等等, 一个“孤”字便概括了多少内容, 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仅着一字, 尽得风流。这正是一种含蓄美的艺术境界。

最后, 它又具有声韵格律美。古人鉴赏诗文, 不仅强调从语言、意境去理解其思想感情, 而且从声韵格律去体味其意趣。这两句诗的平仄运用交错自然, 读来朗朗上口。上一句, 仄声表现诗人因友人离别所带来的惋惜悲壮之情;下一句平声, 则体现了诗翁与友人一样, 才志高远连接天际的慨然激昂之情。

可见, 在中学古诗文的鉴赏、教学中, 可以从这些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多个方面的美感, 去接近它、品味它, 在对美的深度感受、体味中, 这些诗文就会内化为欣赏者的艺术营养。综

中学古诗文 篇2

——资阳市古诗文教学大赛参赛有感暨总结

参赛时间:2012年5月28日29日 地点:乐至中学

参赛人员:资阳市高中语文教师

我校代表队:唐斌彬

钟时林

周玉玮

大赛过程:

㈠独上高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2012年11月学校窦银强老师告知,来年,资阳将举行古诗文大赛。

教书近20年,总有一种偏爱。每学期一开始,总想尽快接触文言文的教学,不知是幼年喜欢唱歌咏诗,还是喜欢听读水浒三国,平日说话也想简短和悦耳。古文教学,就好像看见老朋友,总有一种说不完的亲近感觉;就好像一杯爱人所调制浓浓的饮料,总有想把他一饮而尽的冲动。从小时候的耳濡目染,到长大时的独钟偏爱,再到如今的浓墨浸染,我已经想说不爱,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平日里,自己喜欢用文言说话作文,一则因为他的韵律,二则因为他的含蓄,三则因为他的凝练多义。平日的独自坚守,在这个文化进入快餐,教育也变得功利,一切言行都讲短平快的时代里,古诗文已经像茫茫戈壁里,踽踽独行的老者。听到消息,我有一种想上台做表演的想法,哪怕是一个老丑,我也要用滑稽的表演证实我的存在。于是,我盼望着,期待着。附自作文一段:

㈡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2012年4月,资阳李老师,学校窦老师告知,古诗文大赛定于2013年五月28日,29日在乐至中学进行,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中的“第二单元”、“第三单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中的“第二单元”。

初听有点晕,李老师真会想办法,上一堂课要准备三单元,让你不存侥幸。按以往的惯例,一堂课,先告知,先准备。然后,细细想来,上个十次八次,多次彩排,众人品鉴,像是舞台剧,更像小品赛。教师不是在上课,为学生作知识的传输,作学法的指导,而是像街头卖艺,自弹自唱。

我总认为,教语文者就好像加油站的老总,你要不断的输送,就得不断的蓄积。只有江边有春水,船舰才能如飞燕。

语文,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腹有诗书气才能气自华。我一直追求,满腹经纶,人格完美。这虽说是竞赛,其实是锤炼,是一次带有强制意义的迅速成长。

㈢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2013年4月,简阳市教研室决定选派阳安中学钟时林老师代表简阳参加古诗文大赛。

钟时林老师是一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所带毕业班一直优秀,而且是资阳市的优秀教师,并且是多年的高考阅卷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及管理经验。让他去参赛,既是对他多年教学功底的展现,也是新课改下老教师的一次涅槃吧。钟老师是一个把语文教活的老师,不单教育中言传身教,而且从身边现实说起,用语文老师最大的人格魅力引导着学生的做人做事。经常为学生开报告会,做讲座,而且时常为一些企业写广告词,写童谣等等。我所知道的,就获得国家旅游局,国家海洋局的奖励。他经常吟诗,也时常做赋。如今他还担任网络正能量的宣传任务,用他的正统思想,恪守着语文这块最后的净土。

在如今追求文化快餐的时代,他还慢慢地熬煮古诗文这锅粥,真是不容易。

㈣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2013年5月上旬,学校教研组展开会商,以知识落实为主,渗透新课程理念。

学校决定任务的担任者后,教研组积极行动起来,出谋划策。有的找最近的上课实录,有的找类似课文的视频材料,有的出点子,有的供资料。但,语文教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怎么办? 我们很快想到了晋老师,他是听了无数的课堂,做过多次的评委,看了很多精彩的表演;我们还有德高望重的窦老师。几十年的教学,多年的高三教学,多地的巡回讲演和授课,还有教坛里的前卫思想,全国各地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借鉴。

听了他们的建议和见解,我们的心理开始有了大概的思路,包括理论支撑和教法依托。

㈤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2013年5月中下旬,以竞赛课文为标准展开研究,备课组牵头,构思策划,课堂讨论探究。

如今全国很多学校都在以学习新绛中学的方式贯彻新课改,我们也跃跃欲试。但学校诸多条件的不成熟,又让我们望而却步。那么我们的这次参赛以怎样的知识的讲解为突破,还是以新课改精神为要着呢? 新课改强调:一个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强调整合性,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三是完善评价机制,特别是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机制。

而竞赛课堂只有40分钟,新课程的贯彻不是一朝一夕,那怎样在一节课中有所体现,而又不显得过于的空洞而乏味呢?

学习,借鉴,思考中„„

㈥兄弟姐妹齐上阵,换得收获笑颜归。

2013年5月下旬,唐斌彬、钟时林、周玉玮三人代表备课组参赛。该上场了,该比赛了,该展示钟老师和我们备课组实力的的时候了。

5月27日下午6点。刚到资阳,李老师组织抽签,钟老师在最后一天,最后一课既欣喜,又遗憾。欣喜的是还可以再思考,遗憾的是不能马上上场,让我们的成果得到马上的展示。

5月28日下午6点。抽签确定,钟老师上课内容为《劝学》。

5月28日晚上7点。我们临场准备开始,研究,借鉴,思考,选材,立意,舍取,制作课件。

5月28日晚上9点。钟时林老师到乐至中学和学生见面,回来就感叹:这是理科班,基础很一般,怎样调动积极性,只能到时,在看看。

5月28日晚上11点。外面起风了,雨稀稀拉拉下了起来,我们的准备工作也渐进尾声。而我们心理的渴望与着急还刚刚开始。

5月29日早上7点。用完早餐,再次复习,重温。5月29日早上8点。我们三人进入乐至中学课堂。

5月29日早上9点30分。该我们了,我们三人一起上阵。调音,视频调制,检查话筒。准备就绪,我们轻松一下吧。

5月29日早上10点30分。课堂结束,我们的心也变得平静了。

总结:通过这一次的赛课,我们感觉是很多的。通过李老师的指导和听课老师的教坛,经过我们与会三人的交谈,我们认为:

⒈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⒉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⒊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课堂教学因素占了相当的比例,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

总之,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教师只有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执笔人:钟时林

唐斌彬

周玉玮

李老师:我们附两篇钟时林老师的作品在后面,请你雅鉴好!

附:⒈5月29日才艺表演,临时自创作品,后改换内容了。

简中和阳安

作者:钟时林

简中和阳安就像平行线,共饮沱江河,相守成渝线。

简中和阳安就像江里船,同在河里淌,避风江水边。

简中和阳安就像教坛并蒂莲,雨天听霹雳,寒冬知冷暖。

简中和阳安,就像山里两人家,在春天播种,等秋天举镰。

简中和阳安就如三岔与龙泉,息息一空出,脉脉共相传。

简中和阳安就像郫县和灌县,一地略有别,相知也相恋。简中和阳安就像大陆和长空,只是空间差异,诗书礼仪贯其中。

简中和阳安就如孔孟两学派,只有历史先后,都把道德仁义盛传

简中和阳安如文君与相如,不为居家有万贯,但如沙鸥天地旋。

简中和阳安就像诗歌两流派,现实如杜甫,浪漫如李白。

简中和阳安就像唐诗和宋词,诗言雄州志,词达状元情。

简中和阳安就像梅与兰,竹与松,谦谦君子溢校园,窈窕淑女如花丛。简中和阳安就如东坡与稼轩,易安和三变,诗词歌赋描天地,轻歌曼舞共翩跹。

时代发展描蓝图,简中阳安肩并肩,携手并进通有无,浓墨重彩齐争先,一尺布共裁缝,一钟粟相与舂,一心同谋中国梦,万古恩德天地中。

⒉征文“爱我中华,从我做起”学生作品,指导教师钟时林。

中国少年说

高 2014级7班

钟夷坚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泱泱华夏,文明三千。满清之末,朝纲混乱;妄自尊大,盲目排外;愚民钳民,民不敢言;国力衰微,列强虎眈;可怜国土,沦落大半;半殖半封,生灵涂炭。八国联军,携手为盗;悲我国宝,流失海外;亡国之危,灭种之际;精英觉醒,国民反抗;魏源秀全,师夷长技;有为启超;变法图强;辛亥革命,推翻君专;自由民主,暗长枝蔓;新文化潮,思想呼唤。五四北京,青年激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先锋组织,雨后春苗;确立我党,势不可挡。

纵观历史,忆我先辈——振兴中华,上下求索。鲁迅之《呐喊》,以血荐轩辕;润之有梦,风流人物看今朝;恩来有志,为中华而读书;朱德有愿,锦绣山河收拾好。

今日之中国,红日初升,鹰隼试翼,雄狮初醒。然没落思潮,潜滋暗长。韩剧入侵,消我雄心;享乐主义,夺人心志。西洋油彩,甚嚣尘上;国画精品,门庭鞍稀。侧耳一听,爵士铿锵,钢琴流水,吉他行云。然不知奚琴沁心,不爱古筝入脾。一旦风雅颂,冥冥梦周公。问诗歌赋,头如浪鼓,缄口不言,张冠李戴。虽识国字,不知国有门;虽识爱字,不知爱有心。科技学洋须不媚,民族文化源流长。复兴中华之重任,我辈岂能独观望。

然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复兴中华,少年为先。我辈少年当雄心,民族精髓贯古今。继承传统,谙习母语;親永相见,導恒有道;鉴史兴替,考今得失;赏鉴古戏,生旦净末;推陈出新,变幻无穷。游苏州园林,逛八大胡同。赏传统音律,宫商角徵羽;学诗经六艺,风雅赋比兴。读聊斋红楼,诵诗词歌赋,品青梅煮酒;吹杏花天影,走黑白将俥。弹琵琶,唱出塞,挥狼毫,绘牡丹。一杯清茶道汉唐,妙笔丹青歌今朝。寻回国宝,探寻古艺;传承经典,不忘炎黄。爱我华夏之文明,朝朝夕夕不相离。

博学广才,磨砺三秋。日出而咏,日落而作;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颂我文化立古今,赞我文明存天地。“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华夏翌日之腾飞,我辈壮志看踌躇。

待彼日,看祖国上下,如画江山,勃勃生机;盛世百姓,和谐康泰;物资丰裕,思想文明;清流赋诗,以歌咏怀:

壮哉,我锦绣山河,九万里繁华国土,奔腾黄河,巍巍昆仑,嶙嶙泰山,与天地并寿。

美哉,我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古国,万里长城,四大发明,丝绸之路,与日月争辉。

3.庆祝中国共产党91周年征文。

为中国共产党员歌

简阳市阳安中学 钟时林

泱泱华夏,文明三千。满清之末,朝纲混乱;愚民钳民,民不敢言;国力衰微,列强虎眈;半殖半封,生灵涂炭。辛亥革命,推翻君专;自由民主,暗长枝蔓;新文运动,思想呼唤。十月革命,鼓舞东方;受压民族,明确方向。五四北京,青年激昂;六五上海,工人反抗。义愤填膺,当政恐慌;巴黎和会,拒签投降。

马列思想,如雷贯响;新民主义,指领航向。李大钊兴学说,陈独秀做传播;俄共来华,助我列纲;先锋组织,雨后春苗;确立我党,势不可挡。

二一之秋,七月之末;南湖之会,确立中央。无产有盟,民众有靠;拯救中国,强盛有望;反帝反封,苍生觉悟;黑暗中国,迎来曙光。八十余载沧桑中华,终有一群志士来疗伤。

三一仲秋,日寇犯边;我东三省,惨遭踏践;血肉同胞,遍体鳞伤;东北抗日,我党领导;众志成城,同济外向。

七七事件,日倭施暴;洛川会议,对敌抵抗;山地游击,以弱敌强;国共合作,安内攘盗;八路威风,平型大捷;新四重组,大伤强敌。

八年抗战,民族利益重天,国共合作不计前嫌,浴血奋战,迎来四亿同胞抗日胜利尽开颜。

文革十年,航向误导;个人崇拜,是非颠倒;热情中国,反被迷茫;小平同志民心所向,拨乱反正,重握指挥棒。

三中全会,结束混乱。奠定规划绘宏图,国门大开促发展。企业蓄势待发换新颜,工农齐心协力锋芒展。摩天大楼,遍地花开;交通运输,上天入海;铁路四通八达,速度快马加鞭;开山凿捷径,桥架凌险滩。经济提速,民众康健。

九八洪峰,来势汹汹;无情猛兽,吞噬幸福 ;华南大地,汪洋如海。中央号令,上下齐心;人筑长城,力保安宁。热捐款,共排险,参演出,献余款,同胞善心让漂泊重返。

二零零八,喜忧共掺:顽劣煽风,孽民点火,引我国民揪心看;神舟遨游,太空漫步,天上人间一线牵;五月地震,海内外同胞灾难面前把心连;北京奥运,腾飞民族让世界刮目看。中国党人,灾难面前,安如泰山;荣誉之间,清风自然。

壮哉,我中华民族,抗争奋斗几千年;抛头颅,洒热血,只为抬头把前看;与天地竞日月,与外敌抗主权,革命气概压倒反动气焰。

美哉,我共产党人,愿为社稷谋蓝图,甘为民族谋幸福;地动不了坚强信念,天撞不倒长城好汉——那一群中国共产党员。

成渝路边,一群好汉,默默辗转,三尺杏坛;精品阳中,立足身边,钟灵毓秀,戮力同心,写雄州教育之奇传;

沱江河畔,寒窗学子,聚精会神,通古博今追兴盛;书生意气,学贯中西,养江河胸怀逐发展。

我们,一介教员,耕耘教坛不知黑白交替,呕心沥血不管时令变迁,敢斗烈日,敢战严寒,生病不下教育第一线;焚膏继晷,师生秉烛,只为一生桃李三千;淡薄虚名,只求微财,唯只为我们是——中国共产党员,唯只为我们把把民族兴旺重担放于肩。

中学古诗文 篇3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字、词的教学始终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字、词之义。《廉颇蔺相如列传》(高中语文第一册,1988年版):“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课下未给其中的“以”字作注, 其他有关古文选本亦未作注,似乎它与介词“以”相同而无需作注。可是,无论用介词“以”的哪一种用法来解释此处的“以”,都不妥当。其实,“以”通“似”。从异文材料来看,《汉书·高帝纪上》:“乡者夫人儿子皆以君。”颜师古注曰:“以或作似。”《史记·高祖本纪》即作“皆似君”。从古代训诂材料来看,《玉篇·人部》:“以、似,二同,像也。”从语音方面来看 ,“以”上古属之部喻纽,“似”属之部邪纽,因此“以”可通“似”,为叠韵通假。由此可见,“以秦王之威”,意思是“像秦王那样的威风”。我们还可以利用训诂学找出课文中一些注释不准确的地方,许多学者和老师也有专文论述,在此也举一例:《屈原列传》(高中语文第三册,1988年版):“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注释说:“夺,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这条注释未妥,不符合司马迁的本意。上官大夫再坏,似还不至于到公然动手强行抢夺的地步,“夺”,除“夺取”之义外,古代还有更改的意思。《孟子·梁惠王上》中“不夺其时”,即勿改易其农时的意思。《论语·子罕》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说三军的帅主可以改,而匹夫的志气不能变。凡此“夺”皆解为改易、变更的意思。“与”,是说答应、同意。所以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屈原由于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到后想更改它,屈原不同意。又如《陈情表》中:“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注释说:“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意志。”“夺”也是改的意思。

古代文化常识中的一部分也是中学生应当掌握的,它在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对教师来讲,它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有力法宝,训诂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高中语文第一册,1988年版):“吾与点也。”其中“点”是曾皙的名,“子皙”是他的字。如果稍有训诂学知识,我们还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名字相应”的常识。《说文》:“点,小黑也”、“皙,人色白也。”“点”正与“皙”字义相反。古代的名与字的意义之间往往有着各种联系,或相同或相关或相反,故能闻字而知其名。又如孔子名丘,字仲尼,“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丘即山,孔子生于尼山,排行老二,故字仲尼,“丘”正与“尼山”意义相关。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三册《近体诗八首》之刘禹锡《石头城》诗句:“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女墙”一词课下没有注释,查词典得知,“女墙”指古代城墙上的矮墙,但求知欲强的同学又会问矮墙为什么叫“女墙”呢?要解决此问题,我们仍然离不开训诂学知识,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凡物之少小者谓之子,或谓之女。”原来“女”本指女性,由于女性在生理及社会地位上处于较弱的状态,因此“女”可以表“少小”之义,因此“女墙”指城墙上呈凹凸形的小墙。再如《诗经·豳风·七月》:“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其中“女桑”指柔嫩的桑叶。

训诂学还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鉴赏古诗文和把握文章主旨。试验修订本语文第三册《词七首》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末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课下对此句只解释说作者在此是以廉颇自况,一般选本也只注辛在此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不服老、还希望为国效力的忠心。但细细品味此句中的“谁”字,我们还可在这颗火热的忠心之后体会出作者的另一层深意。从训诂学的角度考查,我们就会发现在古诗文中常以“谁”发问来表示“无”的意义,如阮籍《咏怀》:“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谓无可与欢者。又如潘岳《悼亡诗》:“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谁与”、“无与”互文,《广释词》作者徐仁甫根据古诗中多处“谁”、“无”互文材料,认为“‘谁犹‘无也。”不无道理。“凭谁问”意即“无人问”,原来作者在此还暗讽了朝廷的不思进取:当年赵王之所以派使者前去询问廉颇身体状况,是因为赵王还想起用廉颇打胜仗,虽然赵王昏聩,最终听信谗言,但毕竟还派人去探望一下老将,还想着打胜仗,而此时的朝廷却无人想着收复失地,对老臣(作者)更是不闻不问,由此可见宋朝的统治者还不如赵王。这也正与上句“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思路相接:先谈沦陷区人民苟安于异族统治,再说宋朝统治者不思收复,从而突出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恨铁不成钢”的忧思愤恨之情。

训诂学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作为语文教师,都应自觉地学习和利用这一有力武器。著名语言学家郭在贻曾说:“我们今天研究训诂,不应该仅仅是少数专家学者的事,也是广大的语文工作者和语文教师的事,他们都应该而且必须具备一点训诂知识。”

中学语文古诗文“有效教学”探究 篇4

一、更新语文教师教学理念

1.激活学生主体意识。

如果我们能在学生和古诗文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通过这座桥自主地走进古诗文的殿堂并自由地畅游其间,那么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就可以被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就能够被激活,教和学就得到和谐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也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这座桥梁就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就是“教学生学”,就是“教为了不教”,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然,我们搭建这座桥梁的过程本身就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

2.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是整个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要拉近所有学生与古诗文的距离,要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吸引所有学生。古诗文因时隔远久,且闪亮深奥,这就要求教师放低教学起点,在教学设计时要更多地关注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走进古诗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会学、学会古诗文,逐步培养每一个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真正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理念。

3.为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服务。

中学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就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古代优秀诗文,具有深邃的意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优美,形象生动,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从而开阔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加强修养。多读古诗文,有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完善人格修养。

二、正确定位师生角色

1.语文教师是古诗文课堂的主导者。

在中学课文古诗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有鲜活的时代精神、开放的人文魅力、良好的古诗文修养等素养,并应该具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组织课堂教学结构、调控课堂教学流程等能力,同时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阅读、品味、感悟古诗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否则就会走上“满堂灌”、“填鸭式”等课堂教学的老路,古诗文课堂教学毫无“有效”可言。可见,古诗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只能是主导者。

例如,在课文古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有效教学课堂上,教师可激励学生主动回答“李白及写作本文的背景”等问题—引导其他学生逐一点评或补充—启发学生总结归纳答题方法—诱导学生深入探究,大胆质疑—鼓励其他学生释疑,教师适时点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训练。

2.学生是古诗文课堂的主体。

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在中学课文古诗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拥有足够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和维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凸显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体地位。首先,学生人格应受到尊重。要真正践行学生主体理念,语文教师要彻底清除“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道尊严”等封建思想的残渣,不仅要平等地对待学生,而且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其次,学生个性应获得张扬。语文教师应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个别辅导”及成立“兴趣小组”等方法,营造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环境,最大程度地张扬学生个性。第三,学生学习应充分自主。古诗文课堂中,语文教师要释放出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支配、自由翱翔,彻底地变讲堂为学堂,真正地还学生应有的学习主体地位。

实践证明,在课文古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有效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了课堂的中心、演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凸显,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课堂教学效率很高。

三、构建中学课文古诗文有效教学模式

1.预习。

预习是学习古诗文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古诗文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益;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和互相帮助的意识,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还可以提高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2.交流。

课堂交流讨论是学生建构新知、产生兴趣、增强求知欲的重要途径。在中学课文古诗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精心预设学生交流讨论的环节,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努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品质,使课堂教学取得教学双赢、低耗高效的喜人效果。

在教学古文《桃花源记》时,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激励学生主动回答“陶渊明写作本文的背景”等问题→引导其他学生逐一点评或补充→启发学生总结归纳答题方法→诱导学生深入探究,大胆质疑→鼓励其他学生释疑,教师适时点拨。

3.训练。

中学课文古诗文教学中,适当有效的训练是巩固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面、培养阅读、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了解课堂目标达成情况、查漏补缺的重要手段。具体有三种形式:检查预习训练,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并了解学生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交流检测训练,目的在于了解学生预习目标是否已经真正达成,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焕发思维,培养能力;目标达成训练,目的在于查漏补缺,了解学生对新课的目标及重难点掌握情况。

费县抗大中学古诗文诵读比赛试题 篇5

(一)直填性默写

1、水何澹澹。

2、潮平两岸阔。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把酒话桑麻。

5、,闻道龙标过五溪。

6、君问归期未有期。

7、,小桥流水人家。

8、,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9、乡书何处达。

10、,禅房花木深。

11、半亩方塘一鉴开。

12、,常记溪亭日暮。

13、绿树村边合。

14、。夕阳西下几时回。

15、,夜泊秦淮近酒家。

16、,一山放过一山拦。

17、山光悦鸟性。

18、,邀我至田家。

19、莫言下岭便无难。20、最爱湖东行不足。

21、,洪波涌起。

22、夕阳下。

23、己所不欲。

24、,却话巴山夜雨时。

25、,江春入旧年。

26、无可奈何花落去。

27、问渠那得清如许。

(二)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2、《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写景又被后人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3、《钱塘湖春行》中写春花春草情态的诗句是。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用拟人手法用明月寄情的诗句是.5、《论语》中揭示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6、《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

7、《泊秦淮》中表达诗人忧愤之情的诗句是

8、学习中,我们要不断地积累、创新,方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说的那样。

9、《天净沙 秋思》中直抒游子羁旅之思的句子是。

10、《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

11、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之时,中国人民向世界张开双臂,绽放笑脸。此可谓。(用《论语》中语句回答)

12、学无常师,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用孔子的话说是。

13、春天是诗人最绚丽的一笔,请从课内外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两句描写春天景物的古诗句:

一、《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澹澹”是形容 的样子,“竦峙”是写 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 的感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A 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B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 句是实写,后 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次写海面上的,最后写天空中。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

4、这首诗的主旨是

二、《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乡书何处达。

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B 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3、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三、《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景色,诗中哪些字是紧扣“早”字来写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4、试着从某一个角度对本诗写作上的特点作一点分析。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除了描绘出 的景象之外,还间接地记述了诗人 的情景。

四、《天静沙·秋思》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B “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 “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咏雪》练习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文段中加点词的意思:

内集:

俄而: 拟:

即:

1、翻译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请你再写出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来。

《陈太丘与友期》练习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以上选文出自《 》,这部书的编者是,(朝代)宋彭城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本书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3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尊君”“家君”,前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后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C、“元方时年七岁”可翻译成“元方当时只有七岁。”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中“期”是“约定”的意思。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数至八层,裁如星点。B、窗扉皆洞开 .. C、君与家君期日中 D、未若柳絮因风起 ..

4、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与友期行

②去后乃至

.. ③相委而去

④下车引之

..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①待君久不至,已去。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6、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俗,不堪入耳。陈纪针锋相对,指出对方的无礼、无信后,客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这一点,请找出来,并解释。

7、最后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8、说说“君”“尊君”“家君”这三个称谓有什么不同?(2分)

参考答案:

(一)直填性默写:

1、山岛竦峙

2、风正一帆悬

3、谁家新燕啄春泥

4、开轩面场圃

5、杨花落尽子规啼

6、巴山夜雨涨秋池

7、枯藤老树昏鸦

8、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

9、归雁洛阳西

10、曲径通幽处

11、天光云影共徘徊

12、常记溪亭日暮

13、青山郭外斜

14、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15、烟笼寒水月笼沙

16、正入万山圈子里

17、潭影空人心

18、故人具鸡黍

19、赚得行人空欢喜 20、绿杨阴里白沙堤

21、秋风萧瑟

22、断肠人在天涯

23、勿施于人

24、何当共剪西窗烛

25、海日生残夜

26、似曾相识燕归来

27、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理解性默写: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光灿烂,若出其里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9、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1、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古诗词赏析练习答案

一、《观沧海》

1、水波动荡 山岛巍然屹立 生机蓬勃

2、B

3、观 六 四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百草 秋风洪波 日月星辰 海水呈青苍色

4、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次北固山下》

1、A

2、C

3、示例: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三、《钱塘湖春行》

1、初、早、新、渐、浅

2、对钱塘湖早春景物的喜爱之情

3、描绘了钱塘湖畔旖旎的早春风光,表达了对大好春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提示:一要点出特点,二要写出具体的句子或词语并作适当分析。(自制: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5、钱塘湖初春 在湖边骑马春行

四、《天静沙·秋思》

1、深秋晚景图

2、游人孤寂悲苦的心情

3、B 《咏雪》练习题参考答案:

1、家庭聚会;不久,一会儿;相比;就是

2、①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②跟撒盐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③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

3、略。《陈太丘与友期》练习题参考答案:

1、世说新语 刘义庆 南朝

2、B3、A4、约定 才 丢下,舍弃 拉

5、① 等你很久却等不到你,他已经走了。②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

6、客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从“友人惭,下车引之”中可看出。译为:友人感到惭愧,走下车来拉元方的手(道谦)。

7、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不算失礼,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该如此求全责备一种认为算失礼,因为从原文中可看出,元方虽年幼,却已很懂礼,对别人说得头头是道,应该知道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做。

两种说法答到一种,言之成理均可。

中学古诗文 篇6

一、主题整合的选读方法

古诗文经典浩如烟海,选文是诵读的重要环节。结合教材和课内阅读进行主题选读是一种有效方法。如,在教学《春夜喜雨》这首诗时,我以“雨”为主题带出另外写雨的诗,进行整合阅读。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我以送别为主题,把中学阶段出现的有关送别的诗篇进行整合,讲一首,带一首,联一组,主题鲜明,整合得体,容量大、效果好。

二、学以致用的指导方法

我在教学中重视渗透阅读古诗文的方法,并进行学习迁移,让学生运用方法自读古诗。如,在教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我在教学中渗透读诗题、知背景的方法,教给抓关键词语理解和想象情境的方法,并有意总结学习的步骤,引导学生自读《芙蓉楼送辛渐》。整个过程既是赏析,又是授法。在教学《夜雨寄北》时,我引导从学习到拓展,在诵读中学法悟情,进而迁移到韩愈、陆游的两首写雨诗作,从学到用,学用一致,自然通畅。

三、对比联系的赏析方法

同一个主题的诗作,出自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或意象,这里可能有相同的地方,也肯定有不同的方面。联系阅读时,对比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在教学《春夜喜雨》和《望湖楼醉书》中让学生两首同读,联系对比,了解两首诗的异同点,这种联系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学生整体把握和细节解读两种方法并用,使之获取更丰富的文学感受。我在送别诗的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呈现出送别表达方式上的异同点,在总结中进行整体联系,概括了诗词中以歌相送、以语相送、以酒相送、以目光相送的不同内容和都是以真情相送、真心相送的共同情感,这里可谓是提纲挈领、画龙点睛,这种联系性的总结可带给学生方法启迪和联想回味。

四、想象情境的感悟方法

诵读古诗词,不在于把内容讲清、讲透,不在于把词句条分缕析,而重点应是语言的揣摩和情境的想象感受,如果学一诗只要求学生用白话把它词句意思讲出来,那就不叫读诗,就会白水无味了。诗的灵魂在意境,我在教学《夜雨寄北》时,抓住“秋雨”与诗人的联系,重点感受冷冷的秋夜、倾盆的大雨,从而引导学生想象,如让学生想象诗人站在窗口,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会诗人孤独的惆怅、如雨飘落的相思。我在教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配上音乐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送别的情景,让学生从阅读中进入场景,从心境感知到情境体验,相送画面在想象中呈现,惜别情感在想象中升腾。有这般丰富的诗境想象还能担心学生没有读懂诗意吗!

五、积累名句的储备方法

诵读经典诗文,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熟读名篇名句,把千古传诵的名句铭记于心,成为其终身享受的语言储备,经典诵读就应该发挥这样的作用。我在古诗文经典诵读教学中非常重视充分体现诵读的特点,重视学生通过熟读、背诵记住古诗语句,特别是名句。如,我在教学生理解体会古诗文内容后,会安排整体回读和对词对句的对读,继而熟读成诵,让诗句融入学生的语言储备。又如,我在教完两首送别诗后,又出示了一组送别诗的目录,调动学生记忆,让学生记清更多的名诗名句,最后教师导语引读一组名篇送别名句;还安排了让学生应用古诗句进行交际表达,这些都促进了诗句积累,对学生的语言素养有极大的帮助。总之,经典诵读要立足诵读,丰富学生诗句储备,如果学生在这其中能满腹经纶,今后在交际或作文中能引经据典,这就是经典诵读带给他们的一种人生文化,一种个性素养,又是一种学识品位,一种生命风度!

浅析中学古诗文中“月”的意象 篇7

关键词:中学古诗文,月,意象

在我国长期的诗歌创作过程中, 产生了许多常见的意象, 其中月亮是最为常见的意象之。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关月意象的古诗文, 人教版初中六册教材中有19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 月的意象分别出现在6篇诗文中, 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琵琶行》、李商隐的《锦瑟》、柳永的《雨霖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由此可见, 中国古代的文人们对月亮有着一种独特的情感, 亦可见月的意象在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月亮最初是神秘的自然的代表物之一, 但当月亮与中国传统审美追求逐渐相契合的时候, 诗人对她的偏爱便使她有了丰富的内涵意蕴。明月、皓月、寒月、孤月、残月、嫦娥、蟾宫、吴刚等等, 都是古代诗文中出现的对月的称呼。月色萦绕之下的意境是随着诗人的人生境遇和心情而发展变化的, 其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亦不尽相同。

一、清冷孤寂之境——离别相思之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诚如苏轼所言, 月亮的阴晴圆缺象征着人们的聚散离合, 表达着一种难舍难分的离别相思之情。有时候“明月不谙离别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 或许不是明月不懂事, 而是离人太伤心;也有时候在“执手相看泪眼”的场景下, 明月也懂了离人的眼泪, 营造出了一片“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的清冷之境, 更增加了离别之痛。

这种清冷孤寂之境, 在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被推到了极致。“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作者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 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 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 该是柔肠寸断了吧?

二、亘古永恒之境——哲思怀古之情

就像苏轼想要“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一样, 那高悬于夜空的月亮, 常常引发文人们的哲理思考, 明月亘古如斯, 跨越时空, 而相比之下, 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 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天人合一的信仰都在诗中有所体现。另一方面, 千古不变的是日月, 可以说日月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也看惯了世事沧桑。在古典诗文中, 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苏轼通过水与月, 了解到了天地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 没有尽头, 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无尽宝藏, 我们应该抛却功名利禄, 享受大自然所给予的美丽景物, 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杜牧的怀古诗, 《泊秦淮》中提到了这永恒的月,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把历史与现实, 昔盛与今衰巧妙自然地焊接成一体, 把对国运衰微的感慨很好得寄托在这一轮朦胧的水中之月中。同样刘禹锡的《石头城》中也写道:“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见证了这里的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然而曾几何时, 富贵风流, 转眼成空。诗人通过明月这一意象, 深寓着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 悲凉之气笼罩全诗, 读之怆然。

三、清新明快之境——旷达洒脱之情

古人喜欢对月饮酒, 或许是想取得那种天人合一的心神交流吧, 李白就是对月饮酒的典型代表。每当这个时候, 明月营造的往往都是清新明快的意境, 而诗文中所表达出来也都是那种旷达洒脱的情感。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得意须尽饮, 尽饮须对月, 这样才有氛围, 这样才有情调。

月亮是诗人的知己, 所以只有在空旷高洁的月色下, 诗人才能毫无顾忌地纵情豪饮, 醉眼望月, 如此, 狂放之态飘然而出。李白另有一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也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这其实是一首离别诗, 但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 诗人甚至想要飞上青天揽月, 真可谓气势逼人。诗人满怀豪情逸兴, 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 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暗示着作者向往到更广阔的空间一展抱负。

四、凄冷悲怆之境——孤独苦闷之情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从曹操的《短歌行》中我们可以感受的到在凄冷悲怆的意境之下, 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苦闷。“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饮。” (白居易《琵琶行》) 月色营造了冷寂的氛围, 清冷的月光, 浸在茫茫的江水之中, 又被秋风吹碎, 反射向无尽的苍穹。可以想象得到被贬谪的白居易此时此刻的心情。

李白诗中出现月次数最多的要属他的《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从表面上看, 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而这一切, 皆因月而起。若无此月, 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面对着险要壮阔的三国赤壁, 联想到周瑜的少年得志“雄姿英发”, 而自己却一再受挫“早生华发”, 诗人苦闷之极, 却苦于找不到倾诉的对象, 只有向“江月”一吐胸中块垒, 倾诉壮志难酬的失落, 与月亮同欢同乐, 随月亮同起同落, 一起融于无尽的宇宙。

五、宁静美好之境——悠然闲适之情

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开始, 月亮便是可爱的, 在寂静的夜里安然的散着银白色的光辉, 给热爱她的清辉的文人们营造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境界, 因而文人们在不少诗文中描绘了月的美丽。

从《竹里馆》到《山居秋暝》王维诗中的月的意象总是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受。“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 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 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 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 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 浮动在水面上的月光好像闪耀着的金光, 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底的碧玉。好一派迷人之景, 作者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这两首诗词都描绘了乡间月色之美, 自然平实、别具特色, 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在明月清风的夏夜, 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生活的美。

最后我想引用傅道彬老师《中国的月亮及其艺术的象征》的一段话作结。“月亮所反映的心灵空静与空间明净的审美趣味, 与中国传统美学的追求正相吻合, 体现着中国艺术精神的动向。”无论是离别相思之情还是旷达洒脱之情、无论是孤独苦闷之情还是悠然闲适之情、亦或者哲思怀古之情, 月这个独特的审美意象总会给人们深刻的审美体验。当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也不例外。

参考文献

[1]袁行需.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2]陈植愕.诗歌意象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3]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6.

浅谈中学古诗文朗读能力的培养 篇8

一、读准字音, 达到文通字顺

对中学生来说, 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 达到文通字顺。如朱熹所说:“读书需要读的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读准字音, 才能正确地领悟字意和词意。古文中一词多音、多义的情况较多。同一个词, 放在不同的句子中, 其读音、意义、用法等都可能随之改变。如“间”, 在《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立有间”应读“jiān其意为“一会儿”;在《口技》一文的“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 读jiàn其意为“夹杂”;《陈涉世家》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一句里的“间”则是“私自、偷偷”的意思。再如“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中的“说”则通“悦”。对于这些多音、多意字和通假字, 应认真训练, 使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同时掌握其意, 把文章读得文通字顺。

二、多读, 在读中悟其义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这句古训具有深刻的含义。但实际情况中, 有时学生诵读很多遍仍不理解其中的含义。如读李商隐的某些诗句, 恐怕读再多遍也未必能理解其中的意思。这不是古训的错误, 而是引导阅读的方法不当。有些句子必须解说, 让学生了解其写作背景, 才能明白诗句的意思。学生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 反复诵读, 更能加深对其领悟的深度, 以达到会意的层次。人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会意的较深层次。有些古诗句, 精炼严谨, 蕴意深刻, 文化素养较高的读者可以会意, 但用白话文对译出来, 则显得淡而无味了。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深悟其义, 正是提高其文化素养的方法之一。

三、读对停顿, 体会含义

朗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境。古诗文的句式独特, 同一句话, 不同的读法, 就会有不同的意思, 读错了, 就会影响意思的理解。如课文《狼》中, “其一犬坐于前”一句, 读作“其一犬/坐于前”与“其一/犬坐于前”二者的意思绝然不同。这时就要指导学生根据语境判断该句应怎样去读, 怎样理解。对前一句, 学生不难理解, 对于第二句, 还要讲一讲在古文中名词作状语的基本常识:“犬”, 像犬一样。古文里, 这样的句子很多, 找出来让学生反复诵读, 学生自然会对比着理解其意义。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产生于被感知事物自身的趣味性和新异性。传统的教学, 抽象的讲解, 不能直接诉诸于学生的视觉。采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 使学习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多方面的刺激,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 直接的视觉刺激与朗读时所产生的形象思维相结合, 更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如“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这一诗句, 多媒体映出与之意象相应的画面, 加上学生对其所含哲理的理解, 二者融汇在一起, 学生的脑海中自然会形成一幅幅不同的画面, 升华为思维, 形成认识, 其文化素养和生活情趣也就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地得到了提高。

五、组织多种形式的集体朗读活动

组织多种形式的集体朗读活动, 是提高全体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方法。集体朗读, 能够使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训练的机会, 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踊跃参与的积极性。这种朗读, 能形成一种氛围, 每一个参加者既是形成氛围的分子, 同时又都会被这一氛围所感染, 其参与的激情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进而形成一种朗读的乐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乐趣的引领下, 学生的朗读能力自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中学古诗文 篇9

先来看问题。

纵观眼下古诗文教学现状,古诗文教学不仅没有表现出它应有的魅力,反而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望而生畏,望而却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语文教学当中,学生对古诗文的厌恶程度不亚于写作。老师在教学古诗文的时候,学生往往无精打采,兴趣不高。

学生怕学古文的两个原因无法有两个,一是读不懂,二是要背诵。语言的障碍将学生挡在经典古诗文蕴含的智慧与文化之外,再加上背诵的压力,自然就会产生厌恶之情。老师往往又将字词解释作为教学的重点,进行繁琐、细碎的讲解,等于将经典古诗文拆解成了一地鸡毛。学生也会先入为主,发现原来古诗文学习就是这么一大堆面目可憎、枯燥无味的“之乎者也”,自然会心生反感。等到老师进行诗文的理解与欣赏时,学生早已感觉疲惫和厌倦。

二、教学方式的单一

文言教学容易陷入初读课文、阅读注释疏通文章、解决字词、分析课文、背诵默写等模式的套路,这种教学往往把古诗文脍炙人口的美感和韵味讲解得消失殆尽,课堂气氛“沉闷无趣”“索然无味”也就自然而然了。教师教学思路上的僵化,教学方法上的单一,自然会使古诗文中的营养丢失,进而造成学生对古诗文学习方面兴趣不高。积淀方面的“贫血”。

三、教师对考试的误解

近几年,古诗文考试内容从课内走向课外。教材中的古诗文基本篇目涉及不多,选材倾向课外诗文。这种考查方式本质上是好的,却导致一些教师产生了误会,错误解读了考试要求。有的教师不肯深入深研教材,不探究古诗文人文素养的出发点、落脚点在哪里,而是在字、词、语法上过分纠结,也使文言文教学变得枯燥无味。、

再来看解决方法。

一、吟诵是学习古诗文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媒介,“以趣激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古诗文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是经典古诗文蕴含的文化底蕴,不是一字一词的纠缠。老师要努力促进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

古诗文教学应该从重视诵读入手。因“声”而体味诵读之趣,在诵读中可读出抑扬,读出感情,读出境界,同时还可以积累知识,培养语感,在读中找到情感的交汇点,真正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反复诵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落实词语理解,还能够理解文本内容,欣赏古诗文语言的表现力。吟咏玩味会给学习带来学习古诗文的乐趣。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述了寿镜吾老先生吟咏玩味的情景:“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这种读书境界是现在学生难以企及的。吟咏玩味是一种赏读,是一种由口入心、意会、品味的过程。通过吟诵,学生自然会进入诗文中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所以在古诗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品味语言的音韵美,感悟诗文的精神魅力。让“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轼等人,都进驻学生的心间。带领学生反复吟诵,吟诵玩味到如出己口,便能自有所得。

二、课堂上巧妙设问

在古诗文教学中,巧妙地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能够切入文本的精华、精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同时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如《烛之武退秦师》“夜缒而出”一句,如果强调“言”的教学,就会将重点放在“夜”上,强调是名词作状语,就会忽略了一个特别具有表现力的词“缒”。如果此时设问“烛之武为什么‘夜缒’而出”,学生就会意识到当时郑国已经兵临城下、危如累卵的局势,更会意识到烛之武的临危不惧、勇敢担当的精神。课堂上自然会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三、辅助科技手段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还需做到不拘泥于一法,改变枯燥的串讲教学,有所创新。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设立各种教学方式等,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过程,感受学习的益处,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譬如背诵《小石潭记》时,可配以小石潭相关的音像资料,让学生如历其境。另外许多的古诗文都是可以配乐而歌的,将各种活泼有趣的方法引渡到古诗文复习中来,一定可以知识、情感两不误,多管齐下。

四、教学中寻找突破口

古诗文教学中要巧妙地找到突破口。比如在《岳阳楼记》中,可让学生以“微斯人,吾谁与归”为切入口,来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斯人”即指“古仁人”,没有“古仁人”,我和谁一道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就会使学生肃然起敬。再如教学《天净沙·秋思》,曲中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给人以凄凉之感,让学生抓住“小桥流水人家”加以探究,这看似宁静的画面出现在荒凉的背景之上是否突兀了呢?从而理解“以乐写哀”的笔法,于是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曲中的羁旅之思。

总而言之,古诗文教学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他们去感受诗文中发散的无穷魅力,从而在学习中自得其乐。

再谈中学语文古诗教学 篇10

(一) 把握诗歌的意境美, 让学生开拓想象, 发展其创造性。

古典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 它是一种感性形象。我们常说的诗歌的意境正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和谐统一形成的, 它需要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 有的雄伟壮阔, 有的悲凉凄婉, 有的豪放旷达;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 除了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因此, 阅读古诗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幅落寂单调的悲凉秋景, 而它要表现的则是作者远在天涯、愁肠欲断的情怀。这个意境是通过枯藤、老树等九种事物所感悟到的, 在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启发学生想象, 即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中浮现加工, 展现一幅立体的画面, 引导学生步入诗的意境, 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

(二) 把握诗歌的音乐美, 让学生自主诵读, 发挥其主动性。

古典诗歌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 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 平声仄声交错组合, 跌宕起伏, 具有美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正是因为诗的语言凝练精辟, 具有悦耳的音乐美, 因此诵读就成了我们破解古诗的首要任务。

在教学中, 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 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 或听读, 或范读, 或领读, 或齐读。初步朗读, 读准诗的节奏, 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 做到停顿正确。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音节语句的声调节奏及其变读, 真正体现诗句朗读中的音乐美, 它包括纠正学生的读音, 适时讲解古诗的押韵、平仄, 以便读准节奏。读准诗句的节奏, 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读出语气和语势, 有利于体会古诗的感情和气势, 表现出诗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三) 把握诗歌的语言美, 增添其文化底蕴。

中学古诗文 篇11

一、中学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堪忧

中学古诗文的教学课时在单元教学中占据比较大的比例,由此可见其地位。而语文教学长期受到高考指挥棒的约束,迫于升学的压力,部分教师把古诗文的教学落实到各种答题模式、答题术语下,虚词、实词、特殊句式等等,令我们的学生焦头烂额,望“古诗文”兴叹。另外,年龄、阅历及古诗文所反映的内容、思想、情感与当代学生生活之间的客观距离,也导致了中学生与古诗文的隔膜。自然,“古诗文,想说爱你不容易”便成为学生心中共同的痛。学生提不起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的人格等人文素养便无法培养。

二、古诗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古诗文的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学生的人格素养无法培养,这更令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堪忧。

1. 中学是培养人格的关键时期

健全的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向上、向善的整体精神面貌,在能力、气质、兴趣、动机、理想、信念等方面,都呈现出良好的素养,具有阳光般的健康心理倾向。健全的人格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中学正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他们开始关心社会,渴望了解生活,以利于积累人生经验。而长期以来,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多是智商高情商低的学生。现在出现的学生投毒毒害室友案、自杀案、弑母案等令人触目惊心,但惊叹之余,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学生的人格是不健全的。

2. 古诗文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载体

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练,魅力无穷。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都是自幼学诗,在“修身”上下功夫,立志“治国平天下”,心忧黎元。他们以诗文浸润自身,修身养性,信奉“学而优则仕”,既为官,则要造福一方百姓,要力主改革弊政,要辅助君主“亲贤臣,远小人”。他们满怀雄心壮志,誓要做出一番事业来。直至屡遭挫折,写出名流千史的篇章。

中学生学习古人这些发愤之作,便能与圣贤们的心灵产生共鸣。如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时,我们看到了诗人舍己忘私、关心他人安危的仁爱之心、博大胸怀、高尚人格!还有,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看到了陶渊明的率性自然,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们看到了范仲淹那大度宽容的人道主义情怀……学习欣赏这些中华千年文明最精美的结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做到淡泊名利,净化灵魂。这伟大的精神,这高尚的人格,毋庸置疑,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方式

(一)在诵读中积淀民族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读诗的重要作用。在古诗文教学中,诵读可以引领学生与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在诵读中,让学生走进屈原,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进陶渊明,理解什么是高洁;走进苏轼,理解什么是豁达。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积淀民族文化底蕴,形成健全的人格。

1. 诵读,激发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爱家热情。土地山川,楼阁园林,花鸟鱼木,体现了诗人无限的情感。诵读,让学生自然地走进诗人的世界。“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集天地间神奇秀丽的景色于一隅的极妙景观让人心旷神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欣赏到了黄沙莽莽、无边无际的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在诗人的笔下,这些“水”仿佛都有了生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明透彻,那样的可爱。这就是生我养我的祖国,如此山水美景,怎不令人生爱!所有这些诗文自然美与情感美的和谐统一,蕴蓄着一种诱人奋发的力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2. 诵读,学习古人百折不挠的崇高人格

古代的圣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们的人生宗旨。他们熟读百诗,修身养性,期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事实上,不少的人由于各种原因,遭受了人生的挫折,或被贬官,或被免职,无法实现他们一展才华的宏愿。于是,一篇篇名流千古的诗文便由此诞生。诗文中,往往充满着诗人的才气和灵性,更透射出诗人们百折不屈的崇高人格,表现了积极入世的襟怀。诵读这些优秀的诗篇,学生的主体精神世界的滋润是深层次的。诵读岳飞的《满江红》,我们听到了“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宏亮誓言;诵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我们看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子之心;诵读苏轼的《定风波》,我们感受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豁达;诵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我们感悟了他在遭受宫刑后,依然能忍辱负重,写出名流千史的《史记》。这些古诗文,其间蕴含着哲理,闪烁着辞彩,荡漾着情感,体现着崇高的人格。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引导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新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在这里,我讲一下两种我认为比较有效的自主探究形式。

1. 比较阅读

著名的语文教学法专家张寿康教授曾说:“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古诗词灿烂辉煌的宝藏,不应止于课本、课堂学习的局限。教师可以为学生指明比较阅读的探究方向。比如同一诗人的比较,如学习杜甫的《春望》与《望岳》作比较,一首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和气概,一首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思家的痛苦。又如同一时代的比较,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比较,体会“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的惬意无奈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此外,还可按同一文化主题、同一意象等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这些举措,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他们的人文底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以形成健全的人格。

2. 课外拓展

选入中学教材的古诗文自然是文学的精华,但是毕竟数量有限,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的优秀诗文,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比如在学习苏轼的作品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提到的“贬官文化”。在中国传统中,知识分子的出路是“学而优则仕”,被贬无疑是政治生涯甚至人生的巨大打击。他们在被贬之后,或寻求归隐,寄情于山水;或渴望入世,百折不挠,仍胸怀报国之情。如归隐类的作品有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维的《山居秋暝》,苏轼的《赤壁赋》,柳宗元的《江雪》,刘禹锡的《陋室铭》,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借以表达或乐观豁达,或超凡脱俗,或抑郁不平,或淡泊名利等情感。教师可以从中引导学生探究“贬官文化”,通过探究,以期对古代士人的精神世界、情怀气度、文章风格和写作手法等有较系统的了解。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以汲取古人的精神营养,形成健康的人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古诗文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一个民族或者说任何一个有出息的民族,都不会忘记自己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精神导师,都会如饥似渴地从他们那里不断汲取精神养料以充实自己。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中国强”。恰当地运用古诗文,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中学古诗词的赏与悟 篇12

一.赏

1、感受古诗词塑造的形象之美。诗歌总要塑造或刻画某种形象借以抒情。古诗词中的形象或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或是所描绘的景、事、物的形象。鉴赏古诗词就是要感受这些形象的美好。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观沧海》堪为古诗精品, 脍炙人口, 历来叫好之声不绝于耳, 诗人以其丰富的想象, 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宏伟的境界:“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寥寥十六字, 就写出了沧海之辽阔, 描绘出一幅吞吐日月, 含孕群星的景象, 表现出一代枭雄一统天下,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心。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由景及人, 明白诗人借物言志之意。《木兰诗》刻画了农家女子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诗中木兰的形象历来为读者振奋、叫绝、肃然起敬,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金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英姿飒爽, 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犹现眼前, 这些形象通过赏析与联想, 才能感受到美之所在。

2、欣赏诗词家创作造诣之高妙。诗人词家学养深厚, 擅用技巧, 才笔下生辉, 字字珠玑。鉴赏古诗词还要欣赏写作技巧, 学会创造美的形象, 即学会作诗。我们要善于从古诗词里吸取营养, 为我所用, 元曲名家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短短二十八个字所创造的形象多少年来受到人们的称道, 叹服不已。一方面是由于这首曲描绘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真切的表现出天下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另一方面, 更主要是他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其表现为:A、简约与深细相依, 本文用字精炼可以说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 而表情达意, 刻画人物形象生动而细腻。B、动景与静景相映。C、景色与情思相融。本曲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足见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 也更见其表情达意的艺术匠心。通过与学生这样赏析, 学生会啧啧赞叹, 心领神会, 收获颇丰。

二.悟

1、领悟诗词所描绘的画面。诗词创造的形象有的直白地展示于文本中, 有的尚需我们去沿着诗词的情感线索, 抓住诗人在语言中所暗示的生活情感, 感受古诗词的形象美。正所谓:“画是有形的诗, 诗是无形的画”,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所描绘的景象生动鲜明。苏轼曾大加赞赏, 称其“诗中有画”, 如《竹里馆》, 就直白的描绘了独坐幽静的竹林弹琴、长啸, 与明月为伴的情景。读这些诗要发挥想象, 在头脑中形成生动的画面, 细细品味, 感受其形象之美。

2、朗读和思索, 领悟作者的情感。诗词是作者溢情于外的载体, 我们悟情就是通过这些语言载体去感悟诗词里所蕴含的感情, 让学生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同步升华, 悉心聆听诗人词家的沉吟朗哦, 感受诗人的悲欢离合, 怨恨愁怅。宋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年轻时曾统帅劲旅剑指胡虏, 却遭主和派排斥诬蔑, 郁郁不得志, 其《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上片展现自己曾经的军旅生活, 这是抹不掉的记忆, 虽遭罢黜, 但仍存企羡, 渴望再披战袍, 建功立业。下片前面渲染战争场面, 以表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但这些如今只不过是一场追忆, 一场梦幻。最后一句也是“壮语”, 但它已变雄壮为悲壮, 充满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愤慨。教学时要让学生从“壮词”中领悟诗人的壮志, 还要从“壮词”中感受诗人的心境悲凉, 壮志不遂是何等的悲愤!

上一篇:纤溶酶治疗下一篇:骨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