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技巧

2024-07-21

古诗文阅读技巧(共12篇)

古诗文阅读技巧 篇1

从2002年开始, 高考古诗阅读鉴赏由客观题转为主观题, 要求学生从四个方面对古诗进行鉴赏评价, 即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2003年的考试说明又增加了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这一考点。由此可见, 如今高考古诗阅读鉴赏考查的面不仅变得比以前更宽泛了, 也更加注重了对学生文学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然而, 虽然考查的面广了, 对能力考查的要求高了, 但在古诗阅读鉴赏中, 我们只要能够“破译”古诗阅读鉴赏题 (如标题、作者、注释、题干等) 中的一些暗示 (其实就是一种“隐性信息”) , 就能够对诗歌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理解, 这样许多看似难解的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一、破译诗歌标题的暗示

俗话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诗歌的标题就是诗歌的眼睛。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 诗人拟题时往往绞尽脑汁, 标题因而会富含诸多信息, 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诗人的心情、诗歌的类型、表现手法、思想内容等。因此, 在进行古诗阅读鉴赏时, 只要我们细加分析, 善于抓住标题就能基本分清诗歌的类型、表现手法, 从而推断出诗歌要表达的思想内容。通过分析归纳, 笔者发现其情形大致如下:

1. 以古人、古事、古物为诗

歌标题的诗歌, 可初步推断为咏史怀古诗, 其表现手法或对比或借古讽今或写景叙事相结合, 如陆游的《石头城》、杜牧的《赤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2. 以一般的事物作为标题

的诗歌, 可初步判断为咏物诗, 而咏物诗的基本表现手法为托物言志, 如贺知章的《咏柳》、于谦的《石灰吟》、虞世南的《蝉》。

3. 以表现情感、态度的字词

作标题的, 可初步推断出诗歌要表达的是思想内容或情感态度。如陆游《书愤》, 由“愤”可以推断出诗人要表达的是内心的愤懑之情;李绅《悯农》, 由“悯”可以推断出诗人要表达的是对辛苦劳作的农民的怜悯之情;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思”则表达出诗人在冬至这天,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此外, 有些诗歌的标题交代了诗歌写作涉及的时间、地点、中心事件,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秋”、“春”、“夜”、“喜”等;有的直接点明诗歌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忆”、“送”、“归”等。

请看2009年江西卷的诗歌鉴赏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 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 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 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问: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分)

答:此诗表达了作者悲喜交加 (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 的感情。———标题就有一个“喜”字。

又如2008年江苏卷第10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问: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 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

答: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 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标题就是咏史怀古诗的经典格式。

二、破译诗歌署名的暗示

知人论世, 知人论诗, 这是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技巧。到现在为止, 高考诗歌阅读鉴赏题中的诗作基本上是文人诗, 即都有署名 (署上作者姓名) 。作者这个姓名其实也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的暗示, 因为诗人的创作风格、语言特色, 以及诗作表达的思想内容, 往往与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社会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是与诗人的气质、美学观念分不开的。我们只要在平时的积累中注意这方面的内容, 在解答古诗鉴赏题时, 就可以很快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如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Ⅱ卷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其中有一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这个问题, 若从诗歌的遣词造句来分析解答, 对于大多数考生, 可以说是个难度较大的题目, 但我们若从作者本身去考虑, 就会变得简单多了。相传唐朝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 老妇人说理解了, 他才定稿抄录出去;老妇人说不理解, 他就进行修改, 直到老妇人说理解了方才罢休。这就是有名的“老妇能解”的故事。由此可知, 白居易的诗歌语言是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的, 而这也正好体现了该诗语言的特色。

此外, 如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沉郁顿挫的风格, 现实主义的手法;李白飘逸豪放的风格, 浪漫主义的手法;辛弃疾、陆游爱国情怀为主, 常抒壮志未酬之感, 豪放流畅的风格;柳永、李清照婉约含蓄的风格, 伤感缠绵、凄婉清丽的情怀;苏轼的豪放旷达, 姜夔的峭拔雅丽, 李商隐的幽婉典丽, 曹操的苍凉慷慨, 杜牧的俊爽明丽, 高适、岑参的雄浑奇拔, 孟浩然的恬淡宁静, 等等。我们只要在平时注意对这方面内容的积累, 对阅读鉴赏诗歌是大有裨益的。

如2009年四川卷诗歌鉴赏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问: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 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 包含热爱之情, 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 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陆游是爱国诗人。

又如2008年天津卷试题:

山居即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 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 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 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 处处采菱归。

问: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写出了夕阳西下, 炊烟升起, 绿竹、荷花清新可爱, 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王维是山水田园诗人。

三、破译诗歌注释的暗示

古诗阅读鉴赏题中, 有些诗歌的后面会有一些注释。这些注释或是对诗人的简介, 或是对诗歌创作背景的介绍, 或是对诗歌写作情况的说明, 或是对诗歌字词的解释。对于这些注释, 我们应该结合诗歌进行全面的理解。可以这样说:凡注释都有“暗示”, 因为如果没有提供需要我们加以充分利用的信息的话, 就没有必要注释了。这些注释, 或暗示诗歌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或暗示作者的情感态度, 或暗示诗歌所采用的艺术技巧, 不一而足。如2005年全国高考天津卷中汪元量 (南宋) 的《湖州歌 (其六)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第二问是:“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回答这个问题, 很多考生对苏轼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应该比较容易回答, 但对汪诗所表达的可能就会有多种理解了。但是在回答时如果能注意诗后注释的暗示, 即“此诗是元灭南宋时, 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回答起来就会变得明确:一个是抒发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时的悲痛心情, 一个则是表达对历史英雄不再的感慨;一个侧重现实, 一个侧重怀古。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 诗歌考查的范围在不断加大, 所选择的诗歌的作者我们也比较陌生。因此, 命题者在命题时, 往往会对诗歌的作者、诗歌的创作背景或诗中的某些字词进行注释, 我们在解题时对此应予以重视, 很多时候, 这些注释很可能就是问题答案所在。

如2009年全国卷试题:

军城早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 (726~765) :字季鹰, 华阴 (今属陕西) 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 广德二年 (764) 秋率兵西征, 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4分)

(2)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1) 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 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 斗志昂扬, 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 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 显示必胜的信心。

又如2009年高考广东卷试题:

月 杜 甫

万里瞿唐 (1) 月, 春来六上弦 (2) 。

时时开暗室, 故故 (3) 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 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 夜久落江边。

[注] (1) 瞿唐:瞿塘峡, 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 安史之乱后, 杜甫曾困居于此。 (2) 上弦:上弦月, 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3) 故故:常常, 频频。

(1)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 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 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分)

答: (1) 全诗以明月兴思情, 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 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 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 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 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2) (1) “万里”突出空间范围之广, 表现了广阔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 反衬了诗人个体的渺小及孤独寂寞之情。 (2) 运用叠词“时时”, 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 与下句的“故故”相对, 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3) “夜久”强调时间之长, 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 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注释的作用可谓不言自明。

四、破译试题题干的暗示

命题者在设置问题时, 往往会在题干问题的设置上给予一定的暗示, 我们只要抓住命题者陈述问题时的这些有意暗示, 有些看似难以回答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如2008年全国高考北京卷中顾炎武的《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是日惊秋老, 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 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 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 逐客已无家。”其中一问是:“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 并作简要分析。”对于这个“要求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 并作简要分析”的问题, 考生要准确地概括出这首诗的风格特征, 确实有些伤脑筋。其实命题者在陈述这个问题前就有一句交代的话, 即“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因此, 在作答时, 只要抓住“诗风接近杜甫”这个暗示, 用已知的杜甫的风格特征去回答本题就可以了, 即沉郁悲怆、深沉凝重。

又如2008年湖北卷试题:

临江仙[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 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 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 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 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 年长无成, 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 侯蒙见之大笑, 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 官至宰相。

问:《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与侯蒙词一样, 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 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 请作简要的比较。

答: (1) 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 大器晚成。 (2) 《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再如2009年湖南卷试题:

三月晦日偶题 秦 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

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

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 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 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 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 一帘疏雨, 梦里寻春去。

问:词多富情趣, 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 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答: (1) 秦诗之理趣:作者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 认为春天固然美好, “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 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元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 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对春逝的怅惘意绪。

总之, 在古诗阅读鉴赏时, 如果能抓住诗歌中的“暗示”这个“隐性信息”, “破译”这些“隐性信息”, 再结合诸多“显性信息”加以综合考虑, 那么, 很多看似复杂让人头疼的问题, 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这对提高我们的阅读鉴赏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古诗文阅读技巧 篇2

2、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3、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古诗文鉴赏题五种情感

1.人生志向,包括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宦海沉浮或仕途失意的苦闷,洁身自好的追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志等。

2.忧国伤时,包括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表现山河沦丧的痛苦,反映边塞征战的壮烈,忧虑百姓离乱,担心民族命运,感叹昔盛今衰等。

3.人生感受,包括伤春悲秋,叹息人生短暂、韶光易逝,感伤世事多变,抒写告慰平生的喜悦等。

4.思乡怀人,包括羁旅愁思,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感怀等。

古诗文阅读技巧 篇3

【关键词】诗歌表达技巧;常见题型;解题步骤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必修课程”部分中指出:能感受形象,品位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近几年全国课标1卷的古典诗歌鉴赏题,一道侧重考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一道侧重考学生对词作的“思想情感及内容”的鉴赏能力。可见,高考和新课标在古诗歌鉴赏这一点上,其要求是基本相同的。那么怎么对诗歌的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呢?本文主要以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为例,来浅析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表达技巧运用。

一、《考纲要求》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使用,也包括篇章结构上的巧妙运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篇章结构,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①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总体解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指的就是在进行诗歌创作活动时所运用的技巧。诗歌的表达效果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

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时要注意,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必须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答案要点一)。其次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答案要点二)。再次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答案要点三)。最后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即运用该手法的好处(答案要点四)。

三、常见题型及答题步骤

(一)表达方式方面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诗中的景物描写对全诗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这首诗是怎样虚实结合的?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等等。答题时要注意题目提问的指向以及要落实到具体的点上。

答题步骤:指出运用的手法——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例如把什么比作成什么,或者将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或者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用了什么典故等等)——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示例: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答:本诗借用贺知章的典故,用来含蓄地表现诗人对执政者的这种不屑及愤慨。皇帝既不重用“我”,置“我”于闲散,镜湖风光本就属于“我”这种闲散之人,又何需你皇帝假惺惺恩赐呢?饱含壮志未酬却被迫闲置的无奈和牢骚之情。

(二)内容方面

设问题型: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题步骤:把握景物特点(清幽、冷清、凄凉、孤寂、高雅、生机等)——描摹意境(用散文化的语言概括)——体现作者的思想(注意情与景的对称性)

示例:“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在景物描写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该处景物描写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试具体分析。

鹧鸪天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答案:在写法上:①写景由远及近,“山”“水”“霞”是远景,“林”“鸦”是近景。②动静结合,“山”“水”“霞”“林”是静景,“归鸦”是动景。在全词中的作用:①以景写情(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通过山水、残照、归鸦等景物,抒发思乡之情;②烘托气氛,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怅然的意境,突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

(三)语言特色方面

设问方向: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就某个词或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等。

答题步骤:总述语言特色(清新、平淡质朴、绚丽、明快、含蓄、简洁、奔放、悲慨、沉郁顿挫、豪迈奔放、洗练等)。 ——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四、结语

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把握是鉴赏的重点也是高考重要的考核内容。以上笔者关于古诗词阅读教学中表达技巧运用的研究只是个人浅见,希望对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古诗文教学技巧 篇4

一.反复诵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经常听学生读古诗如小和尚念经, 咿咿呀呀, 拿腔拖调。其实古诗的语言极富音乐美, 老师可以经常向学生传授一些朗读古诗的基本技巧, 如停顿、重音、语速等, 同时明确相对应的符号, 如停顿“/”, 重音用“.”, 延长用“-”等。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 挑起学生的朗读愿望, 然后通过领读、分组读、交叉读、齐读等形式多样的诵读, 这样就会很容易把学生带到诗词的意境中, 初步感悟诗词的韵味。如教学《关雎》先让学生朗读成诵, 很快就会悟到词中的几种意象, 经过略加点拨, 就能明白本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 求之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常言道:“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学习古诗词更要有这番毅力。所以, 在晨读时间中, 每周至少要抽出三天时间进行全体同学的诗词诵读, 让大家在吸纳新诗之时巩固旧诗, 温故知新, 效果良好。

二.注重想象

古诗词言简而义丰, 且有很强的画面感, 我常常提醒我的学生, 品析诗歌时, 一定要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把语言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即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 或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课文, 面对面与作者或文章的主人公对话, 在空间和时间上缩短读者与作者、主人公之间的距离, 使远古的画面走进学生脑海, 使古代人物的思想注入现代的内容。古诗中有好多的篇目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意境非常之美, 如何引导学生来体味这种美呢?我惯常的做法是想象。在舒缓的音乐声中, 让学生闭目倾听, 在头脑中想象画面。例如学习《钱塘湖春行》一诗, 学生这样描绘脑海中的画面:堤岸春水初平, 白云轻轻舒展, 贴近在碧蓝的湖面, 黄莺在有阳光照到的树上飞鸣, 轻盈的燕子衔泥喃喃而舞, 春花初绽令人眼花缭乱, 绿茵的草长得刚刚没马蹄……看, 学生描绘出了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这样, 学生的认识还会肤浅吗?

三.再现意境

古典诗歌有着优美的意境, 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再现诗歌的意境。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若要欣赏诗歌, 必须让学生在品读诗歌、解析诗歌时将精练的诗歌, 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 加以丰富的联想、想象, 以多变的形式, 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如:赏析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时, 老师将鉴赏诗歌的任务放手给学生后, 引导大家可以从独特的视角以各种不同方法鉴赏此诗, 稍加讨论研究后, 学生们各抒己见, 或多或少都谈出了自我独特的感受。有些学生也采用了再现诗歌意境的方法, 他们中有人写道:“我暂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放气概, 左手牵着黄狗, 右手托着苍;戴上锦帽, 穿上貂皮袍子, 千人万马席卷了平坦的山野。为了回报全城的人紧紧跟随, 我亲手射那老虎, 大家争着看我这个今天的孙郎。酒喝到了兴头, 胸怀肝胆正在开阔昂扬, 鬓发虽然白了一些, 可又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派遣冯唐, 手持符节像到云中郡给魏尚复职一样荐我当重任?到那时我一定把雕花弓拉得如满月般, 向西北望, 对准那贪婪的天狼星射去。”不难看出, 把诗歌凝练的语言转化成具体的文字, 联想创造出生动的画面, 这正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四.领悟情感

古诗文鉴赏技巧 篇5

对古诗文的学习。就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而言,可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注重语感。阅读作品,只有通过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一个缺乏语感的人,很难进行审美意义上的鉴赏活动。优秀作品,首先是以语言的直观表达,形成强烈的明显的“感觉”印象。对于古诗文,要引导学生反复吟咏诵读,感受它的音韵和文气,进入它的语境之中?

(二)展开想象。想象,是指读者的形象思维活动。文学作品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往往具有概括性。读者在赏读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想象,去不断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感,即从有限的描写中推测、联想,对原作品进行补充、扩展、联系、对比的想象,在作者的头脑中形成更加丰富、鲜明、丰满的文学形象?

(三)深入体验。体验,是指读者的情感反应活动。文学作品的鉴赏,必须真正深入到作品的生活场景去,从人物的喜怒哀乐中体会作者感情爱憎,感受作品所描写的人物幸福与痛苦等。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强烈的情感反应,使文学作品收到应有的艺术效果?

(四)力求领悟。领悟,是指读者的理智认识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高级层次。鉴赏作品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如果深入体味作品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的话,那么,领悟则是理智认识的要求与结果。只有达到情感与理智的高度结合境界,才能真正鉴赏出作品艺术描写的深长意味? 含蓄

讲究含蓄,用意十分,下语三分,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为方便对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现将古诗中常用的含蓄技法胪列于后,供大家参考?

(一)托物寄意。即借助于对某一事物的描绘抒发讽喻之情。宋人欧阳修的《画眉鸟》写道:“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对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人间自在啼。”诗中写画眉在林间自由啼啭,与那锁在金笼中的鸟儿形成鲜明对照。如果仅感知到这个层面,则失之肤浅。其实,诗人朝中为官,正直敢言而受到守旧派的打击被贬滁州。朝中的险恶与放情于滁州山水的自由自在恰成强烈对照。诗人有感于山林中画眉鸟的鸣啭,触景生情,托物(画眉)寄意而作次诗,其寓意也就不言自明了?

(二)正话反说,反话正说。诗人的创作故意用否定(肯定)某事物来表达肯定(否定)某事物之意。即言非(是)而是(非)。李白《巴陵赠贾舍人》:“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贾舍人由于得罪朝廷而被贬到巴陵(今湖南岳阳)做司马。到任后遇到刚刚获赦的李白,诗人作此诗赠与贾舍人。诗中说,你贾舍人被被贬谪湘水之滨也就不要埋怨了,咱们圣主恩深似海,是他怜悯你,才没有把你像当年的汉文帝把贾谊贬谪到长沙那样贬谪你,而只是把贬到了巴陵,你应感谢皇上隆恩啊!实际上,巴陵和长沙两地同样遥远,贾舍人被贬之地并不比贾谊好。整首诗似在劝慰贾舍人,歌颂唐肃宗的圣明,实则讽刺了唐肃宗像汉文帝一样昏庸寡情。反话(讽刺语)正说(赞颂辞),含蓄蕴藉?

(三)指桑骂槐。即借题发挥,指此讽彼。如杜牧的《泊秦淮》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面上指斥商女(歌女),实则反映了官僚贵族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空虚而腐朽的灵魂的生活,是对晚唐衰败现实的侧面写照?

(四)自嘲嘲人。这种手法主要是通过嘲讽自己达到对讽刺对象嘲弄、讽刺的目的。如唐诗人罗隐的《感弄猴人赐朱绂》诗:“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着绯。”诗的意思是,十二三年来我辛辛苦苦上京赶考,把美好的风光(五湖烟月)都丢弃了。还不如去学那个耍猴人孙供奉,只要能博君王一笑,就能穿上大红的官袍!说猴子上朝,本就令人捧腹,而今弄猴人竟因能博龙颜大悦而官袍加身更是荒唐。诗人嘲笑自己执迷不悟比不上耍猴人以技艺邀宠而轻易得官,自叹不如。表面上自嘲,实则讽刺了晚唐皇帝昏庸荒诞,深刻揭露了朝廷的黑暗腐朽,将怀才不遇之情渲染得酣畅淋漓,比直接讽喻要耐人寻味,也更深刻?

(五)写景寓意。即把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意绪寓于景物描写之中,情与景相互交融,耐人寻味。如李白《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普照吴王宫里人。”苏台,即姑苏台,是春秋时吴王夫差的游乐之地,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诗中所写的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杨柳新叶,船娘菱歌,西江明月,这一系列景物,古今对照,蕴含着诗人盛衰无常的无限感慨。写景寓意类诗歌很多很常见,此不赘述?

(六)对面落笔。诗人有情感要抒发,有相思要寄托,不直接写“我”如何,而是设想对方面对此情此景,会怎样,从而收到婉转曲折的抒情效果。如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邀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没有直接从自己一面说自己怀念家中妻儿,而是设身处地,从对面落笔,由自己对月怀人,设想妻子儿女的心情,由自己的相思难眠设想妻子深夜不寐,由眼前两地望月不得团聚之苦,设想将来共同看月的团聚之乐。想象丰富,情真意切,曲折婉转。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也属这类写法的作品?

(七)巧用比喻。不直说本意而巧妙取譬,精心设喻,生动而含蓄地抒情言志。如唐代诗人朱庆馀临到科举考试了,担心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于是写下了《闺意献张水部》(《近试上张水部》)一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表面写一位新娘为了得到公婆的喜爱,画眉打扮以后征求新郎的意见;实际上是以闺意设喻,把自己比为新娘,把张籍比作夫婿,把主考比作公婆,把自己的诗文比描好的眉毛,向张籍询问自己的考试情况。后来,张籍看到朱庆馀的诗以后,同样以诗(《酬朱庆馀》)作答:“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绾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张籍的答诗也以比喻暗示。大意说,越州的一位美女精心打扮之后,来到镜泊湖心,本来知道自己长得十分艳丽,却又猜度怀疑。那贵重的齐纨(齐国出产的优质丝绸制成的衣服)也不值当今人们看重,只有她一曲菱歌才抵得上万两黄金。张籍同样巧妙设喻,暗示朱庆馀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两诗一问一答,相映成趣。

(八)借助谐音。刘禹锡的《竹枝词》写道:“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为人熟悉的情歌,巧妙借“晴”与“情”谐音,以“晴”暗指“情”,把初恋少女的迷惘、眷恋、忐忑不安以及希望、等待之情都表现出来,曲传心声,含蓄机智。

(九)以汉代唐。即诗歌表面议论汉朝政事,实则借此讽刺唐王朝的弊政。如白居易《长恨歌》中说:“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这里的“汉皇”实指唐明皇。

(十)借用典故。用典,是古诗文中常见的现象,它能借古喻今,以少寓多,化平淡为奇丽,甚至一字千金。幸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多处用典,借古讽今,借对孙刘的赞扬,表达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借刘义隆仓促北伐而失败的故事,表达对韩侂胄的警告;借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

(十一)借古非今。先看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为秦末名将,项羽曾威震四海,后于刘邦争夺天下兵败乌江,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自刎乌江,壮怀激烈。本诗赞美项羽不愿自己逃命,宁可与将士一道牺牲的精神,联系当时南宋统治者节节败退,最后逃过长江,偏安于一隅,苟且偷安的现实,诗人颂古讽今之意不难理解。

以哀景写乐情

“以哀景写乐”,无论是诗或曲,都较为少见。这大约是因为,旧时代的文人“不如意事常八九”,一遇哀景,则感慨系之,所以悲秋之作甚多;情绪高昂的稀有。过多也就未免令人厌腻,乃至形成滥调。因此,“以哀景写乐往往却给人强烈的新鲜感”?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杜甫《江汉》)落日、秋风是一种凄凉的感觉,但却比喻了诗人正处暮年,并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及老当益壮的情怀?

某种壮怀、豪气,非要借助哀境的反衬,不足以倍增光彩。王维的《塞上作》:“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这是律诗的前四句,写西汉时的“天之骄子”匈奴,正在白草连天、荒原落日的塞外射猎示威,哀景写得十分凄烈。但下面笔锋一转,别开洞天:“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这后四句,写边防将士的昂扬斗志,风格豪放,气宇沉雄,令人鼓舞,一点也没有愁眉苦脸的样子。但是,这样的豪情正是借助于前面的哀景反衬出来的。景象愈是凄烈荒凉,愈反衬出百折不回的英雄气魄。若改成丽日晴天,春风和畅,反而衬托不出雄伟博大的气象来。哀景对于反衬某些豪情是有特殊妙用的?

《诗?采薇》篇中更是有情、景反衬的经典句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二句以乐景写哀情,三四句以哀景写乐情,情景强烈冲突,哀乐之情趣,遂更加隽永深远、耐人寻味?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所以,尽管情和景之间的关系有多种形式,但实际上两者是相合为一的,惟其相融相契,才称之为“诗”,才是历代诗家追求的高境界? 以乐景写哀? 我国古典诗歌,其所写景物,有时从对立面的角度反衬心理,利用忧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气氛之间的矛盾,以乐景写哀情,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如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首诗就是运用了这一手法。诗所要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但却着意描绘红艳的宫花。红花一般是表现热闹场面,烘托欢乐情绪的,但在这里却起了很重要的反衬作用: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寂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红花,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都是利用好景致与恶心情的矛盾,来突出中心思想,即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谓“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也可以说是以乐写哀。不过白居易的写法直接揭示了乐景写哀情的矛盾,而元稹《行宫》则是以乐景作比较含蓄的反衬,显得更有余味?

另外如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后两句状写花影摇曳,莺声间关,形象生动,摹写精当。用“乱”和“碎”来形容花多,同时也传递出词人心绪的纷乱,荡然无绪。可谓以乐景写哀情,给人以凄迷的感受。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以乐景写哀?别具韵致? 以哀景写哀? 柳宗元《柳州榕叶落尽偶题》:“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速。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柳宗元的这首《偶题》,是一首物我双会情境交融的作品。诗人创作此诗时,他身为逐客,远在异乡,独立庭院,百感丛集。诗人在阳春二月见到反常的如秋之景,他的诗笔“既随物以宛转”,“亦与心而徘徊”。眼中的花尽叶落之境与心中的凄黯迷惘之情是融会为一的?(?韦江《题金陵图》: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一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范仲淹《渔家傲(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塞下”、“秋”、“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羌管”,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充满肃杀之气。耳之所闻,目之所睹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将军和征夫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既希望取得伟大的胜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魂牵梦绕着妻儿。爱国激情、浓重乡思交织在一起,构成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矛盾情绪,情景交融,使全词情调苍凉而悲壮? 以乐景写乐情

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的后两句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宋)俞国宝《风人松(题酒?》:“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带了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喜?

融情于景就是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它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又可叫作“移情入景”。这样的诗篇,通篇字面上看是写景,实则写情,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史上不乏融情于景,达到情景合一,水乳交融境界的佳构妙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一字未说离情别绪,而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别绪如长江不尽,离情如碧空无涯。情含景中,神传象外,具有无穷艺术魅力。

杜牧的《江南春》也是历来为人们称道的情景合一的经典之作。“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读这首诗,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江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和人民生活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可以说是作品里包含的第一层意思;接下来,由眼前烟雨迷蒙中的佛寺,使人联想到南朝统治者虚耗民力财力搞神道设教的徒劳和愚蠢,引起嘲讽的心理,这又构成了作品的第二层意思;再从寺院的遗留和王朝的消失,生发出历史兴亡的感喟,是第三层意思;最后,将王朝的兴废同大自然以及人民生活的长存联系起来思考,进而领悟到某种人生哲理,则又是一层意思。短短四句话,蕴涵着这么复杂的思想感情,层层生发,愈转愈深。诗篇采用融情入景的手法,将多层意思全包容在具有特征性的景物画面之中(如莺啼花开写江南春景,村郭酒旗写社会经济,寺院楼台作为前朝弊政与覆灭的见证,都有鲜明的特征性),内容复杂深曲,而抒情委婉含蓄?

融情入景的例子,不局限于通篇的情景合一,更多的是一句之中的情景合一。如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脉脉无语之中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并非花鸟不可爱,只是诗人忧国忧民,所以说“花溅泪”、“鸟惊心”。“感时”、“恨别”是写情。一句中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又如宋之问《度大庾岭》:“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诗人用南飞雁比喻自己流放岭南的心情,用岭上梅花抒发自己的乡思。又如李白《太原早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上句写远在边城太原作客的心境,下句写思念新居安陆的情怀?

情景交融的诗篇,使人仿佛身入其境,感同身受。景有限而情无限,有限与无限相统一,好在“近而不俘,远而不尽”。这就往往能做到象梅圣俞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于意”,就能各自领略到创作与鉴赏带来的美感?

“以景语结情语?宋,张炎)是古典诗词重要的结构方式之一。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即以“揽物”结“关合之情”。这样做的好处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如(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诗之一三联直抒抗敌复国之志,二四联描写雄豪悲壮之景,情景交融,形成诗歌颇具特色的连环映带、交综流走的气韵,最便于表达诗人内心的郁郁不平之气和铭心刻骨的家国之恨。而篇末“一片月临城”的以景结情,更使诗意开阔,思入微茫,仿佛可见诗人的复国之志和家国之恨糅合在一起,浩然充塞于天地之间?

又如李益《汴河曲》的结句“风起杨花愁杀人”,就借随风飘荡、漫天飞舞的杨花,遥寄了作者的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现实的政治感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中的结句“暗风吹雨入寒窗”,作者那惋惜、愤懑、悲痛相互交织的情感,全都蕴含于景语之中,含蓄蕴藉、深藏不露,确实是“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

改写古诗有技巧 篇6

一、恰当翻译诗意

这一步是改写好古诗的前提。可以熟读诗句,深入思考,通过解释词意——连词成句——调整语序——增添和置换词或词组等方法,把整首诗的意思通顺、完整、协调、自然地翻译出来,建设好改写古诗的主体工程。

二、丰富想象意境

在恰当地翻译出诗意后,还要对诗中所写的事情、场景,特别是意境进行丰富而合理地联想和想象。写人的,要着重想象能表现人物内心的外貌特征和言行举止;记事的,要着重想象能直接或间接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细节;绘景状物的,要着重想象能衬托人物心情的整体和局部特点,以及景物的变化过程,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诗中描绘的意境更加优美,引人入胜。

三、突出人物感受

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许多古诗,都是情景交融的作品。在改写时,要把自己的心融入到所改写的诗中,有力地突出人物的思想感情,以收到真切感人的效果。有的可以突出诗中所写的主人公的感受,有的可以突出诗人——诗作者自身的感情,有的还可以突出改写者本人所受的启发和感想……形式多样,各不相同,要根据原诗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会灵活地进行。

四、补充背景材料

在改写一些古诗时,还可以根据诗的内容特点和自己的理解情况,适当地补充季节特征、天气状况、地理环境、人物身份、事情起因等方面的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能进一步使改写的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初中古诗文课堂教学中的引导技巧 篇7

由于古诗文和现代文的差距较大, 甚至在某些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方式, 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作为教师, 更应善于运用引导技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掌握古诗文学习的方法, 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 所以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引导入文”这个教学初始环节是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 是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文学习的过渡和准备。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能充分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文本。

以《〈诗经〉两首》的教学为例。这两首意蕴丰富的诗歌, 出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接受起来有一段心理距离, 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赏析呢?笔者在课堂上一边播放音乐一边这样引入: “同学们, 当你将与朋友分离时, 脑海中是否会悄然忆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的场景?当你看到电视中兵戈相接, 尸横遍野的画面时, 心中是否涌起‘毅魄归来日, 灵旗空际看’的豪情?古典诗歌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介入我们的生活, 带给我们无限的美感。今天, 就让《〈诗经〉两首》再次进入我们渴求美的心灵。”这两组情境都曾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中, 他们具有一定的感受, 再引入对《〈诗经〉两首》的品读, 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就显得比较自然。

二、巧设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 起点是疑问。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 只在每事问。”陶行知的话强调了“问”的必要性, 问是有技巧的。教师的课堂提问, 就是在学生与教学文本、语言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引导学生走向语文素养与语文智慧的殿堂。

为降低学生解读古诗文的难度, 笔者在施教中巧设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以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 为例, 笔者以“诗 中哪些地 方令你感 到‘奇’”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步步“陷入”诗人创造的“奇”境之中, 深入诗歌, 赏析八月飘雪奇、梨花比喻奇、白雪入户奇、生活苦寒奇、沙塞夸张奇、乐器饯宴奇、战旗冻结奇、路转峰回奇等妙境。接着以“‘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猜想此时岑参在想些什么”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在“奇”境之中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大胆发表见解。学生回答“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为其山路绵延无尽而发愁”“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啊”……学生在对“奇”字的感受之中完全投入在悠悠不尽的意境中, 充满奇情妙思。

三、驱动学习, 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教师恰当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活动, 构建古诗文这 种学习课 堂模型“任务→自 学→讨论”, 这样既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也能拓展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以《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为例, 笔者先布置任务: 体会作品虽用物象构成, 但形式和内容都令读者感到妙不可言的意境, 领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笔者利用电脑显示诗中的景物图片, 并播放二胡乐曲《望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畅谈自己体验过的郊外景色。接着让学生自学:学生身处忧伤的音乐中联系离家军训想家的心情, 感受曲中的物象, 笔者强调此时是游子身处其境。然后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讨论作者面对此景的情境和内心的活动等。最后引导学生进入“断肠人在天涯”的思乡愁绪中, 完成学生景与情的交融。课后, 学生写下对此小调想象的情景和感受。这样教学的效果当然会比“满堂灌”要理想。只有这样, 教师的教才能过渡到不教。

四、联想想象, 引导学生拓展探究

宋代学者陆九渊提出的“读书切戒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 指的就是要仔细地读, 反复吟诵和体会, 才能引起联想和想象, 增加读书的兴味。诗歌凝练传神, 意境高远, 其丰富的思想, 深刻的哲理, 与诗作中的形象融为一体, 犹如隐含在布局外的“棋意”, 可意会而难言传。教师就要善于设计一个有利于学生“顿悟”的情境与过程, 引导他们在赏析中主动联想想象, 将诗中的“形象”化为心中的“意象”, 正确领悟诗歌的意境和深入拓展探究文本, 促使学生完成思维的质的飞跃。

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为例, 笔者问:“由‘千树万树梨花开’‘风掣红旗冻不翻’你们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春》的‘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梨花盛开的景象, 那雪白的花不是一朵一朵, 而是一团一团, 花团锦簇, 把树枝都压得弯下了腰, 就像大雪压在树枝上的景象。”“‘风掣红旗冻不翻’是‘万白之中一点红’, 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 更与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 也使画面更加灵动。”……笔者说: “看来同学们学散文深入, 理解很好;看雪景投入, 联想很美;画图画出色, 描绘很棒。其实‘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诗人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 差不多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 造境堪称奇绝, 是咏雪之千古名句。‘冻不翻’大家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一种寒冷, 南方人闻所未闻!所谓东北人冬天出门尿尿要带一根棍子, 是夸张吗?其实是衬托出天气的寒冷。‘红’字能反衬出白雪皑皑的景象。”

五、比较鉴别, 引导学生融会贯通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 记诵文句, 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 最要紧的是多作比较、多归纳。”这强调要让学生学会比较的阅读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将内容或形式有可比性的两个文本或一组文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提取信息, 找出其中景物描写、表现手法及蕴涵的思想内容等的异同。教师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比较鉴别, 总结出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 以防混淆,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使学生学会融会贯通。

在初三文言文总复习阶段, 笔者引导学生掌握比较鉴别的方法,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效地提高了古文复习的效率。以“比较《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和《三峡》中对猿声描写的作用”为例, 笔者引导学生把景物回归原文, 联系景物所在的大环境及作者当时的心境, 一边听取播放的猿声, 一边感受猿声的情境, 从而理解《与朱元思书》的猿声是与众物齐鸣的声音, 突出富春江两岸充满热闹和生机的特征;《答谢中书书》的猿声生动形象地写出早晚之景的魅力, 展示我们祖国河山的秀丽风光;《三峡》的猿声是悲凉的, 突出三峡山高岭连的特点, 渲染秋天萧瑟的气氛。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 归纳文言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先是景物自身具有的特征, 然后是渲染出当时的氛围, 而且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环境中有各自的特征和作用。

六、有意示错, 引导学生优化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贝恩布说:“差错人皆有之, 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没有大量错误作为台阶就不能攀登上正确结果的宝座。”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启迪学生思维, 巧妙地运用示错—纠错—醒悟的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 在误中思, 在思中悟。

以《愚公移山》的教学为例, 笔者有意示错地讲解这段文本:“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愚公一起去移山, 他一定是哭闹着去完成这么艰辛的任务的。就像现在的你们, 哪里会做这样的苦差事呢?”笔者停顿了下来, 学生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 但是看完文本, 一部分学生稍一思索, 便七嘴八舌地答“他是自愿愉快地参加的”“他是主动开心地参加的”“他妈妈是支持孩子去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因为学生总喜欢找教师的错误。“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跳往助之’就是蹦蹦跳跳地去帮助移山。”笔者满意地表扬了学生, 学生都乐了, 然后顺势引导:“这是细节描写, 侧面烘托了愚公移山的决心。”在课堂教学中, 笔者在不容学生忽略的地方特意设“陷阱”, 有意示错, 以引起学生的好胜心, 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以上六点引导方法的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笔者曾做了一项统计, 自己的教学班初一入学时有80%以上的学生害怕古诗文学习, 经过两年的教学, 只有15%左右的学生还害怕, 另外古诗文的得分率也比原来入学时高出20%以上。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所有的教师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 教师是引路人, 是引导学生寻路探奇的向导, 是引导学生长风破浪的舵手;学生是主人, 时而在迷途内峰回路转, 时而在迷津里柳暗花明, 时而在疑惑中豁然开朗。教师那满含激情、绘声绘色的引导, 使学生消除跋涉时的劳累;那言简意赅、说理透彻的点拨, 使学生在路途上披荆斩棘, 徜徉在语文学习的海洋中。

参考文献

[1]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蔡伟, 纪勇.语文案例教学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3]蔡伟.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试析古诗表达技巧 篇8

一、古诗表现手法的种类

关于“表现手法”, 高考语文试卷上还有“艺术手法”“表达技巧”“手法”之类的提法, 在古诗鉴赏这个范畴中, 它们的内涵应该是一样的, 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表达技巧包括抒情方式、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狭义的表达技巧。

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1) 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 这是一种不借助任何“依托物”, 而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悲喜的抒情方式。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是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即此。

(2) 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又名托物言志, 是诗人把要抒发的感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如骆宾王的《咏蝉》: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托在景物之中, 通过描写景物加以抒发。如杜甫的《绝句》: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全诗抒发的是羁旅行役之苦, 诗人借对美好春光的描写, 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

情景交融即诗人将情感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 借对景物或场景的描写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乍一看好像是单纯写景, 实际上却蕴涵了诗人喜怒哀乐的感情。

如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写出了江南景物的丰富多彩, 诗人的赞美与向往也融入其中。

二、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反语、双关、对偶、通感等。比喻、比拟手法的运用, 可使描写的事物更生动, 借代、双关、对偶的运用可使诗歌字句更工整精巧。

比喻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从多方设喻, 写音乐的多变;设问如阿鲁威的“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 横槊曹公。”反问如王安石的《啼乌江亭》“江东弟子今犹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借代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知否知否, 硬是绿肥红瘦”, 用绿色和红色分别借代叶和花;比拟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把雨描写得好像富有人的感情;夸张如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双关如南朝民歌《采莲曲》的“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 莲子青如水”则巧借“莲”与“怜”谐音双关, 细腻委婉的表达了一个羞涩少女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

三、表达方式

诗歌中用到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议论、抒情和描写。其中以抒情和描写为主。描写可从以下角度分析:从动静的角度有:动静结合 (如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 以动衬静 (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从景和情的关系有景中寓情 (如杜牧的《江南春》) , 以乐景衬哀情 (如杜甫绝句《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从对景物描写的细致程度有:白描 (如聂夷中的《田家》“父耕原上田, 子锄山下荒。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 , 渲染 (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从正面和侧面的角度有:侧面描写 (如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从远和近的关系有:远近结合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四、其他表现手法

论古诗的朗诵技巧 篇9

一.掌握作品内容, 确定感情基调。

诗歌朗诵, 首先必须掌握其内容, 根据思想内容, 确定情感基调。熟悉作品的内容, 就是要熟悉了解诗人的经历、写作背景、诗歌的意义。朗诵者对作者的时代背景、生平事略、思想以及写作动机、意图等, 都应该进行深入的了解、领会, 对文章的内容愈了解, 便愈能运用声音、表情、语调和动作去感染听众。作为一个朗诵者, 他要把文字作品变成有声语言, 亦即是把文字中流露出来的态度感情转化为有声的态度感情, 这个转化过程可以说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造。如果没有深入体会, 把握作品基调, 朗诵者就不会有出色的表现。比如: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总体上体现了一种伤感的情绪, 在朗读时要保持一种哀婉凄凉的语调和感情, 充分表现出作者怀才不遇、慷慨悲歌的苦闷心情。全诗的朗读在语速上宜慢不宜快, 要有抑扬顿挫之感。朗诵古诗, 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还必须用普通话, 学会并注意发音、声调、音变等的读法。掌握运用古音表情达意的规律。文言诗文的读音, 一般也要以现代字典上的普通话标音为准, 不要读古音, 有特定要求的除外, 因为语言是社会现象, 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会因时代的不同而变化, 不必泥古不化, 强求和谐。

二.正确划分音步, 节奏灵活变化。

古典诗词本身就是同音乐密不可分的产物。它的格律要求包含着一种特有的音乐美。这种格律要求主要表现为押韵和句子中的平仄安排。古典诗词的平仄安排主要是以两个字为一个音组, 或称音步, 交互轮换组联而成。音步是指一句诗中运用停顿等方法划分出来的段落。因为有了音步, 才使得古诗在朗诵的过程中产生了节奏, 使抑扬顿挫的效果更加明显。例如:“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这首五言绝句, 就是由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交互组联而成。每一句都有两个双音步和一个单音步。每一个双音步的第二个音, 其平仄声都交错使用, 俗称二、四、六分明。这样, 就构成了诗句的高下疾徐, 抑扬顿挫。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接触得较多的是五言或七言诗。下面就这两种格律诗的音步作简单的介绍:

1.五言诗的音步

从理论上说, 五言诗每句两顿, 分三个音步。一般有两种划分方法, 即“二二一”和“二一二”。比如:孟浩然的《春晓》可以作如下划分: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但根据朗诵的需要, 五言诗的音步常常处理成“二三”的形式, 即: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所以在朗诵时要根据具体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采取停顿或延长字音的方式灵活处理, 使朗诵自然流畅,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前两句是写诗人早上醒来后看到的景物, 朗诵时要用柔和、舒缓的语调, 音量不要过大。“鸟”字的尾音可稍向上扬, 表现出诗人见到的是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的明媚景象。后两句写诗人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不知园子里的花被打落了多少。在读“花落知多少”时, 要想象出落花满园的景象。可重读“落”字, 再逐渐减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 表现出诗人对落花的惋惜心情。

2.七言诗的音步

同五言诗一样, 按理论七言诗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即:“二二一二”和“二二二一”。以贺之章的《咏柳》为例: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在朗诵时却根据需要往往把后三个字划入一个音步, 于是就成了这个样子: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在朗诵时要注意对形象的刻画。在朗诵“一树高”时“一”字变为阳平, 把一字顺势延长, 以更好地体现柳树的形象, “垂”字延长调值, 并加入一些虚声成分, 刻画出柳枝细长柔美婀娜的姿态。“不知细叶谁裁出”采用半起语势, 声音由低到高, 要有疑问的语气。“二月春风似剪刀”音高降低, 气息下沉, 生理状态和用声状态松弛下来, 给人以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朗诵时不能完全根据上面所划分的音步而停顿。停顿只是声音的休止, 而非表情神态的停息。好的停顿, 还会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在表达异常与复杂的思想感情时, 为了渲染气氛或使情绪转化, 也可以延长或缩短停顿的时间而进行感情停顿。在句子中, 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也得按需要而停顿, 以使语言表达更清晰明确, 使感情抒发更细致动人。如读“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为了表现批判继承的精神和今胜于昔的感情, 就要停顿得更长一些。

总之, 朗诵诗歌时, 要注意节奏鲜明, 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 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 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 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根据诗、文的内容, 有些词和词组必须重点强调。在诗歌中, 凡是内容上需要突出的词语或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 一般要重读。不过, 重音的读法, 不是突然高声或尖叫, 而是用自然的声音通过适当增加音强的方法, 把重音同非重音区别开来。重音和轻音要解决诵材内容词语关系的主次。重音和轻音一般以句子为范围, 句子中关键性的字词, 表达情感的所在, 都是重音和轻音的地方。重音不是“加重声音”, 轻音更不是像普通话的“轻声”, 重音和轻音其实都是出于表情达意上的需要, 把句子中重要的字词或含有特殊意义的词组或短句用轻重音技巧加以处理, 用意在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 使听众对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语加深印象。重音的表达方法, 有时是加强音量, 有时是拖长音节, 有时是一字一顿, 主要便是读大调值、增强音势;但也有一种重音轻读法, 它是有力地转读, 从音量上说, 它是轻弱的, 但却要求语气凝重、深沉感人。

韵脚:诗、词、曲、赋等韵文在句末或一联之末押韵的字, 称为“韵脚”。朗诵韵文, 要读出韵脚, 不要一律把它读成重音, 只要读得响亮、和谐、稍微拖长一些, 以便突出韵脚, 体现出音韵美, 增强节奏感, 从而更好地传达出诗歌的思想感情就可以了。以李白《望庐山瀑布》为例:“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每句都由四个音顿构成。读时除了特别注意它的节奏要鲜明、感情要充沛外, 还要将韵脚稍稍延长, 把声音适当加重, 保持韵律的和谐与统一。要用声音使人感受到全诗充满磅礴雄壮的气势和诗人奔放不拘的性格。

古诗鉴赏方法与技巧探讨 篇10

一.注意诗词标题, 留意所给注释

在一首诗词中, 其标题往往有画龙点睛之效。题目中常常包含了诗歌类型、时间、事件、人物、地点、事物等信息, 以及告诉读者其基本内容。这样则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诗主题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标题中有古人名、古迹,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乌衣巷》、《金陵怀古》、陈子昂《燕昭王》等。

其次, 还应留意所给注释。这往往介绍了诗词背景等信息, 对诗词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如某考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1)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 (2) , 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 (3) , 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 (1) 受降城:贞观二十年, 唐太宗曾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 “受降城”由此得名;一说在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北。 (2) 回乐烽:回乐县的烽火台, 在今宁夏灵武西南。 (3) 芦管:即芦笛。

(1) 该诗前两句分别以什么角度写景的?给人什么共同感受?

(2) 诗中是如何将把声音、景色及感情融为一体的?

二.弄清诗词类别, 整体把握诗词

在古诗词鉴赏时, 教师首先应指导学生弄清诗词的类别, 也就是诗词题材。在语文教材中, 诗词的类别是丰富多样的, 如田园与边塞, 怀人与送别, 叙事与写景, 登高和怀古, 咏物与抒怀, 闺怨与思想等。例如:李商隐的《咏柳》, 借秋柳表达壮志未酬之感慨;曾巩的《咏柳》, 则借春柳讽刺了猖狂得势小人。怀古诗常常借古讽今或者借古抒怀。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即使为同一类别的诗词, 其格调也有所不同。同样的送别诗, 或含蓄, 或明朗;或低落, 或昂扬;或委婉, 或直接;或欲扬先抑, 或欲抑先扬等等, 同一“别”字, 而风情各异。如柳永《雨霖铃》与高适《别董大》。因此, 通过把握诗词题材, 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进而鉴赏诗词。

三.抓准诗词形象, 领悟作者情感

第一、分析意象色彩。如字面或暗示。不同色彩可以表达出作者不同的情感体验。冷色, 往往传递出孤寂凄凉、低沉冷漠、颓唐消极之感,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枯”、“昏”等色彩构成了一个寂寞、哀愁、惆怅的诗境;暖色, 则传递出积极向上、活泼热烈、意气风发之感。

第二、动静结合, 互相映衬而拓展诗境, 情感表达。

第三、在诗词中, 其意象有时与作者心理特点、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相关, 而被赋予某些特定含义。因此, 在鉴赏时, 教师应指导学生考虑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 从而准确理解与把握诗词。如杨柳——离别依依;菊花——高洁品质;杜鹃——哀惋、忧国志士、薄命佳人、至诚;鸿雁——信使、思乡;鸟——自由等;羌管羌笛表示思乡, 折柳表送别, 凭栏表吊古怀远等。同时, 在分析诗词意象时, 学生还需留意物和人, 景与情, 景与人, 物和情的关系。

四.分清诗词修辞, 辨别表达技巧

在古诗词中, 其修辞手法的作用与在其他文体中的作用大致相同。

修辞手法, 如夸张:突出与强调;反问:起强调作用;拟人:将事物人格化;比喻:生动、形象;巧用典故:含蓄精炼, 富有文采, 拓展内容;此外, 还有对偶、借代、衬托、互文、双关、象征、叠词等。

抒情方式分为两大类:间接抒情与直抒胸臆。而间接抒情又包含多种, 如融情于景等、借景抒情等。

表达技巧:对比与衬托、托物言志、动静结合、寓情于景、虚实相生、寓情于景、想象与联想、渲染与烘托等。而炼字也是古诗词鉴赏的一个考查点。在古诗词中, 其运用的表达技巧是最灵活、丰富的。

五.懂得知人论世, 发掘深层含义

古诗鉴赏之表达技巧 篇11

古典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简练、内涵最丰富的艺术形式。古诗的表达技巧很多,从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对比、双关、反问等;从表达方式来看,有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从表现手法来看,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想象、衬托、用典、象征等。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二、古诗中常见艺术手法

1.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对比、反问、设问、通感、借代、双关等。

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①比喻 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化为有形。例如写“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水写愁,则使人想到愁意之漫长。

②夸张 夸张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借助于想象,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拟人 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如刘颁《新晴》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2.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描写、抒情。考查的重点是描写和抒情。其中,描写主要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工笔(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沫)和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写法),细节描写等。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3.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

①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王冕的《墨梅》诗以梅自喻,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②渲染 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③烘托 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这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

④移情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比如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扬州慢》也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之句,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

⑤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如柳永《雨霖铃》上片多是实写;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⑥借景抒情 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⑦对照 又称对比,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用“春风十里” 虚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荠麦青青” 实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中考古诗词鉴赏技巧 篇12

一、要学会掌握诗词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抒发的感情的技巧

(一) 要了解诗词中作者所抒何情

1.杀敌报国之志, 思乡之情。如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将士们思乡之情和报国之志, 当二者矛盾时, 依然是杀敌立功战胜思乡之情。2.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亲情、友情、爱情) 。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抒发了对弟弟苏辙的兄弟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赠我情”抒发了友情;《诗经》中《关雎》“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抒发了爱情。3.或悲或喜的思乡之情。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抒发了一种孤独忧伤的思乡之情;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抒发了听到官军胜利后急迫回家欣喜的思乡之情。4.陶醉山水田园之情。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抒发了自己陶醉于山水田园, 忘我之情。5.抒发壮志豪情及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如曹操在《观沧海》抒发了统一中原, 吞吐日月之豪情。辛弃疾《破阵子·赋陈同甫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的身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6.感伤时事, 怀古伤今。如杜牧在《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7.抒发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之情。如刘禹锡《酬东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8.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二) 要会去赏“情”

一要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不幸遭遇, 悲苦经历、个性特征等。如杜甫的穷困潦倒, 乱世流离的不幸及忧国忧民的情杯:陆游屡遭排挤打击, 忧国忧民, 但又报国无门的愤慨。李清照经受的国破、家亡、夫死、身疾忧伤之苦。二是通过诗词的题目来判断作者的情感。如“送”表达的是友情:“塞上塞下”表达的是边塞之苦和将士报国之志;“秋”则表达的是思乡之情等。三是通过诗词中所描写的意象来确定作者的情感。如“秋”表达愁苦之情;“月”“大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花落”、“霜”、“雪”多表达感慨老之将至, 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情;“柳”“丝”则表达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要仔细品味, 抓住意象, 欣赏意境, 领悟情感。

二、要学会如何鉴赏诗词所表达的技巧

(一) 要掌握表达诗词抒情方式的技巧

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 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直接抒发了游子孤寂忧伤的愁苦之情;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接抒发了作者不愿阿谀奉承, 谄媚付势, 巴结权贵, 与统治阶级不同流合污的人格尊严和高洁品质。间接抒情就是寓情于景, 寓情于物, 寓情于事, 寓情于议。即写景式, 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通过大自然中湖水的清澈明净, 鸟儿婉转悦耳的叫声抒写了作者心静如水, 陶醉于大自然的愉悦心情;托物式 (托物言志) , 诗人借日常生活或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含蓄地表达某种情感或志向, 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如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诗人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 表达了对于品德高尚的人, 他们无需自己做表白, 也不许外界的说辞和传送, 自能声名远播;叙事式 (寓情于事) , 如白居易的《观刈麦》, 通过作者观看老百姓收麦时劳苦而紧张的场面, 穷妇人拾麦的可怜情景, 作品揭露了造成人民贫困之源是由于繁重的苛捐杂税, 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自己无功无德不劳懂且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之情;议论式 (寓情于议) , 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兴, 百姓苦;亡, 百姓苦”通过议论, 表达了统治阶级对老百姓的残酷统治和压迫, 兴盛便大兴土木, 荒淫奢侈, 横征暴敛, 百姓们受苦;战争, 让老百姓家破人亡, 民不聊生, 老百姓更受苦。

(二) 诗词在表达时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中的“征蓬”和“归雁”喻作者孤寂飘零, 无所依靠。双关, 如文天祥《过零丁洋》里的“零丁洋”“惶恐滩”中的“零丁”“惶恐”在这里使用了双关语。诗人被俘后, 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惶恐和零丁两个词巧妙地抒发了诗人的惶恐不安和孤苦无依的样子, 感慨自己孤军勇战、孤立无援的处境。还有拟人, 杜甫《望岳》“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中“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 一个“割”字使泰山的巍峨跃然纸上;夸张, 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 缘愁是个长”, 用浪漫的色彩, 极尽夸张, 可见愁思该有多么深重, 这一句自答, 语势跌落, 情绪转为悲凉。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在沉重的叹息声中, 无力地低下了白头, 还有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使表达更加形象, 生动, 鲜明。

(三) 常用的表现手法

有烘托渲染、虚实相对、动静结合、联想想象、借古讽今。如《陌上桑》中写罗敷的美丽时, 作者用她的穿戴、首饰, 使用的工具正面描写渲染了其美丽同时作者巧妙地用了诗句“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稍头”来从侧面烘托, 让人们对罗敷的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观沧海》中的虚实结合;《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俱寂, 但余钟磬音。”是动静结合;“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四) 抓住关键词语的巧妙运用来赏析

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悠然望南山”中的“望”字等, 这些字都是作者反复锤炼的足以表达主题思想和抒发情感的词, 需要仔细品味。

上一篇:时空资源配置下一篇:信息通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