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赏析技巧(共11篇)
初中古诗词赏析技巧 篇1
古典诗词是各地中考中的常青树, 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古诗词阅读和欣赏应以课内古典诗词为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为我们赏读古诗词 (曲) 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要赏析古诗词 (曲) , 就必须做到:①掌握诗词 (曲) 的体裁特点及相关常识;②深入体味诗词 (曲) 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③把握诗词 (曲) 的内容,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④注意把握诗词 (曲) 朗读的节奏、语速、语调等; ⑤品味诗词 (曲) 的语言, 把握其语言风格, 揣摩其深层含义, 感悟其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在赏析中, 可以把握两个重点:一是通过反复吟诵、联想, 理解诗词 (曲) 中的意象, 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二是品味诗词 (曲) 语言, 感受其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在解答古诗词 (曲) 试题时, 要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1.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 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2.从作家风格 (豪放、婉约等) 和语言特征 (如简约、含蓄等) 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3.从关键词语着手, 如抓住诗词中关键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
4.从关键句 (如主旨句、哲理句) 着手, 分析概括, 推理解答。
5.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着手, 品味语言、想象意境。
6.从诗词具体内容的全面理解着手, 把握各类 (送别、咏物、爱国等) 诗词的思想内容。对于主观性试题的解答, 还应注意文字表述应简洁明了, 切中要害。
下面略举几例予以说明。
(一) 从作者入手
例1:对《泊秦淮》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A.首句写秦淮夜景, 烟、水、月、沙, 被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
B.第二句点明夜泊, 暗中带出了作为孤舟行客冷眼观察着这些荒淫纵乐景色的诗人杜甫的自我形象。
C.第三、四两句写商女不知亡国之恨, 犹唱淫靡之曲, 乃是一种曲笔, 字面上批评歌女, 其实意蕴非常丰富。
D.这首诗感情含蓄, 语言精当锤炼, 思想深刻, 被誉为唐人绝句中的精品。
分析:在这里, 出题者的意图很明显, 作者本是杜牧, 可选项里却写成了杜甫, 以此来考查同学们对诗人是否熟悉。所以涉及到作者的有关信息, 像诗人的姓名、字、号, 诗人所处的朝代, 他的作品集等, 我们都要弄清楚, 以免张冠李戴。
(二) 从内容入手
在内容方面,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诗句的含义, 诗歌的背景, 诗歌的体裁, 诗、词、曲的分类, 律诗的四联等等。
例2:阅读下列古诗, 按要求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第二至六句, 一句一景, 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 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 次是 : 春水初平 , _____________, 燕啄春泥, 乱花迷眼, ___________。
2.在前六句诗中, 诗人已经 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 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 除点明“绿杨阴里”外, 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分析:第1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词的整体把握能力。在学生整体理解诗词的同时, 又考查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解答这道题时, 应在充分读懂、整体把握的基础上, 依据题目中对景物概括的范例来提炼填充。参考答案为:早莺争树 (或“莺争暖树”) 、草没马蹄。
第2题既考查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又考查了对诗句表现手法的品悟。诗的前四句写湖上风光, 范围是宽广的, 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 归结到“白沙堤”, 虽未对“白沙堤”做具体的描写, 但其情其景皆在不言中,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诗贵含蓄“”言有尽而意未尽”的体现。参考答案为:可以让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 达到“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或:诗贵含蓄, 这样含蓄的结尾, 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三) 从感情入手
例3:对《春望》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A.三、四句中“花溅泪”“鸟惊心”写春意融融, 鸟语花香, 诗人陶醉在美丽的景色之中。
B.“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写出了动乱年代人们消息隔断、久盼音信的强烈感受。
C. 诗中前四句重在描写景物, 但景中有情;后四句重在抒情, 情中亦有景。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 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分析:题中错误之处很显然, 诗人身处安史之乱, 看到花儿都流泪, 听到鸟叫都心惊, 何来陶醉之感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诗词赏析时可以从作品蕴涵的感情入手。
当然, 技巧归技巧, 真正的解题, 还需要我们长期的知识积累, 语感的培养, 学习上是没有捷径可言的。
初中古诗词赏析技巧 篇2
一 古诗分类
分类1:按表达方式分类 写景:春夏秋冬
抒情:思乡、亲情、友情、爱情、伤时、怀古、爱国之情 叙事:人、事
说理:人生 治国 抱负 理想 分类2:按内容题材分类
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 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 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诗歌欣赏基本方法
1、注意作者的创作风格及题注。
2、注意诗歌中的关键词及中心句。
3、分析诗歌中运用的修辞及表现手法。
4、组织语言完成相关的问题。
常用句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出了(意象)的(某个)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1、读题目
因为有的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夜喜雨》、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2、知作者
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 陶渊明◆朴素自然 杜甫◆沉郁顿挫 李白◆豪迈飘逸 白居易◆通俗易懂 王维◆诗画一体 王昌龄◆雄建高昂 高适◆悲壮苍凉 李商隐◆朦胧隐晦 岑参◆雄浑奇拔 韦应物◆清新典雅 韩愈◆奇特新颖 李贺◆忧郁激愤 元稹◆艳丽浅近刘禹锡◆清峻明朗 李商隐◆清丽俊逸 杜牧◆含蓄绰约 李煜◆伤感细腻 欧阳修◆清丽明媚 范仲淹◆苍凉悲壮 晏殊◆明朗疏淡 苏轼◆旷达豪迈 柳永◆缠绵悱恻,黄庭坚◆自然流畅 秦观◆情真意切 李清照◆婉约凄切 陆游◆雄浑奔放 辛弃疾◆气势雄壮
3、看注释
有的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诗歌的思想内容;有的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诗歌的用典或意境。有的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诗歌的写作风格。所以,同学们答题时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4、寻诗眼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或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语,它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如陆游《书愤》中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又如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5、主旨句
即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议论性或抒情性的句子。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朱熹《观书有感》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苏轼 《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诗中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都可以说是诗中的主旨句。抓住主旨句,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中心内容。
6、品意象
(1)自然景观类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 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2)植物类
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
莲—爱的象征。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红豆—爱情或相思(3)动物类
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青鸟—信使
鱼—快乐自由 孤雁—孤独、思乡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 蝉—悲凉、高洁(4)其它
羌笛—凄切(征人思乡)
7、赏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化静为动、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照应,对比,抑扬变化,烘托 渲染,象征联想,借古讽今,化无形为有形等。◎巧用修辞
答题句式:这句诗运用()修辞,()写出了某物()特点。一)、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如: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二)、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如: 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表现手法之象征
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
◎表现手法之托物言志
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托物言志诗,又叫写物诗。如: 墨 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表现手法之侧面烘托
诗人在写景时,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 侧面景物入手,以对侧面景物的描写来达到反映主题的 效果,即是侧面烘托。如: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析:本诗通过乌衣巷周围景物——杂草丛生,野花点点,夕阳斜照,旧时燕飞入普通百姓家——写出了乌衣巷已不是昔日的乌衣巷了,今日的乌衣巷一片荒凉,昔时豪门世族已不复存在,形象地描述了昔盛今衰的沧桑之变。◎表现手法之动静结合
如王维的《鹿柴》以“人语响”衬“空山”之静;其《山居秋暝》以“竹喧”“莲动”来衬“空山”之静,抒发一种闲情逸致。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戴叔伦的《兰溪棹歌》采用了静景(前两句)动景(后两句)结合的方法,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表现手法之渲染烘托
塑造意境,渲染氛围,抒发情感
古今诗歌中,先写景后叙事抒情或全篇写景的诗作很多,诗人往往借助景物把气氛渲染得浓浓的,为下文抒情作铺垫或融情入景中。根据景物的性质可分为喜景和哀景。①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如: 登 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析: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渲染了浓浓的愁意,为下文四句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情——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的不胜感伤。②乐景衬哀情 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如: 绝 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很想回家,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绚丽。如此美景,为何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表现手法之虚实结合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如: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析: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表现手法之对比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析: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表现手法之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理感情
①送别类: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②怀古类: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③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④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⑤闲时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⑥借景抒情类: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⑦托物言志类: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
⑧爱情类:在古代诗词中占的比重相当大。其中不少精品以其丰富的内容、美好的情感、多样的手法,被人们世代传诵。概括诗词感情常用短语
热爱自然、寄情山水 忠君爱国、建功立业 踌躇满志、乐观旷达 淡泊名利、恬淡闲适 轻松愉悦、激动喜悦 喜爱赞美、向往憧憬 不畏艰难、豁达豪迈 思念家乡、想念亲人 离愁别绪、凄清哀婉 遭贬愤世、伤感不平借古讽今、感叹世事 怀古伤今、物是人非 怀才不遇、壮志未酬 忧国忧民、焦虑矛盾 孤寂惆怅、凄苦烦闷 清高孤傲、超尘脱俗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豪放洒脱,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忧国忧民,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乐观豁达,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慷慨悲壮,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5)忠心报国,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6)踌躇满志,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诗词鉴赏题型
【一】诗词鉴赏题型之一:炼字品析
※提问方式 :“某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二】诗词鉴赏题型之二:内容理解
※提问方式:“某个词,指的是什么”“某个词,包含哪些含义”或“写出某句诗的大意”等。
【三】诗词鉴赏题型之三:描绘画面
※提问方式:“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四】诗词鉴赏题型之四:情感体味
※提问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等。
【五】诗词鉴赏题型之五:主旨领悟
※提问方式:“某句蕴涵了怎样的道理”“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等
【六】诗词鉴赏题型之六:形象感知
※提问方式:“整首诗(或某一句)勾勒(或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七】诗词鉴赏题型之七:景物描写
※提问方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等。【八】诗词鉴赏题型之八:意境欣赏
※提问方式是“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某一句的意境”“某一句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九】诗词鉴赏题型之九:名句鉴赏
※提问方式:“某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十】诗词鉴赏题型之十:表达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教学浅谈 篇3
传统的教法是: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沉默是金”。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有时经老师的讲解后,反而失去了它原有的神韵。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只得死记硬背,应付考试。
本人对初中古典诗词赏析的教法进行了尝试,现总结如下:
一、遵循原创规律是前提
我们知道,古典诗词是一种高度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字样式。除有特定的音韵、节奏、格律外,好的诗词结构还表现出其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的首创性。其形象来源于诗、词人对社会积累的提高和社会原型的抽象。这是一个将生活的丰富内涵与作品浓缩的外延相统一的过程。它既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也是一个抽象思维的过程。它要求表现的语言简洁。凝练、含蓄、深邃。因此,从表现层面看,它朴素、简单,却又内蕴机巧,奥妙无穷。因此,教师遵从原创规律,形象古典诗词教学,亦可成功。
二、引导学生情感介入是基础
由于诗人、词人的特殊经历等原因,有时某种景物会使他们产生特殊的感受,从而出现在其作品中。有时某种情绪也会萦绕于诗人心中。文人的气质与际遇,又使许多的诗人、词人在创作中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教师只要巧妙构思,积极启发,促使学生创造性的联想,学生的情感介入才逼真。
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离情别意,人的真挚情感,自古以来不会有何差别,教师只要善于以旧连新,学生就能较易地进入诗词的特有境界,并引起共鸣。
三、激励学生自主研习是核心
在古典诗词赏析中,教师的“教”只是一种“导”,以“不教”为目的,通过“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钻研,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提高水平。
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及文下注解完成表层理解。他们也可查阅资料,互相讨论来完成深层理解。教师提供赏析范例———名家的同学的。他们自行解剖、把握、模仿,一个研究———分析———模仿———总结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主研习的过程。此过程极为重要。
初中古诗词内容赏析 篇4
一、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
从公元前六世纪前产生的第一部诗集《诗经》, 公元前三、四世纪之间的《楚辞》, 到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革命民主派的爱国诗篇, 在诗人们跳跃的诗行里, 沸腾着火热的爱国激情, 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特征之一。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安史之乱后的至德元年, 羁居长安的杜甫眼见沦陷后的京城一片荒凉, 触景生情, 写下了伤时感乱的爱国名篇《春望》。诗人在写景中抒发感慨, 把国破之痛写得十分强烈。
在封建社会里, 真正的爱国者又常常是受到压制得不到重用的, 许多诗人胸怀大志, 报国无门, 诗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倾吐方式。李贺《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陆游在六十八岁时写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一生追求的是为国效力, 收复中原, 他对壮年在南郑前线那一段短暂的戎马生涯始终怀念不已。如今他已是垂暮之年, 孤处荒村, 然而老诗人那报效祖国之心未曾少衰, 以致梦中又回到了前线。
二、振聋发聩的民众呼声
同情人民的疾苦、为被压迫、被剥削、被蹂躏的劳苦大众向封建统治阶级提出人道主义的抗议, 是中国古诗词又一优秀传统, 涌现出了无数震撼人心的传世名篇。
白居易《观刈麦》“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写出了农民为生计所迫的矛盾心理,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 岁宴有余粮。”通过对比描写反映封建社会繁重的赋税剥削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突破自身悲哀而心忧天下人的苦难, 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张养浩《山破羊·潼关怀古》“兴, 百姓苦;亡, 百姓苦”, 概括了封建王朝兴废相继, 百姓悲惨命运的历史规律, 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浅吟低唱的情诗恋曲
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 古诗词中许多爱情诗歌以真挚、热情、健康歌唱, 反映了人民爱情生活中各种不同的感情, 这些诗词常常为各阶层的人们所共同爱好。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 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描写爱情的诗。“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以河洲上形影不离的雌雄水鸟和鸣起兴, 写河边采荇菜的姑娘引起男子的思念之情, 求之不得而日夜不眠的苦闷与焦灼, 求而得之的欢乐。
《蒹葭》是《诗经》中影响最大的一首情歌,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它从蒹葭、白露构成的秋色图入手, 让人进入迷恋而感伤的季节氛围之中, 并以此作为衬托, 抒发主人公对恋人的思念及思念不得的忧愁。李商隐是写相思的圣手, 他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以朴素的语言, 深挚的感情, 写两地相思, 真切感人。他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则对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真挚情爱表现得缠绵悱恻。温庭筠《忆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以景衬情抒写痴情女子期盼情人归来未见归来的失望与痛苦。
四、历久弥坚的友谊之歌
友谊是世界和中国诗词的传统主题。古代的文人非常重视交友, 互相切磋砥砺, “以诗会友”是那个时代常见的聚会形式, 由此产生许多脍炙人口的吟咏友情的佳作, 其中抒写朋友离别之情的诗尤为突出。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的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反古代送别诗所表现的黯然消魂的伤感情绪, 以气势雄伟、意境开阔之景, 抒乐观开朗、鼓励劝慰之情, 透露出一股强烈的奋发向上的时代气息。“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一联, 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秋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将心中的关切、牵挂、不安和怜惜, 托付给“明月”, 给处于困境的友人带去温暖与安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友人已远, 送别的人仍独立于雪地之上, 言虽尽而意未绝。
五、由景而生的真情旋律
“诗以意为主”, 古诗词多是古代作者真实性情的自然流露, 或恬淡闲适, 或激情昂扬, 或乐观旷达, 或郁闷低沉, 而这种感情的抒发, 往往会是有感而发, 即由眼前所看到的景物, 所处的环境而激发出的感情。
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诗人看到万物自由自在随性而动的和谐景象, 不禁心旷神怡, 那种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流于诗外。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高望远, 红日喷薄, 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难免会生出“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怀抱负。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面对山水相连、海波涌荡, 风萧气杀的不凡景象, 诗人生发出气吞山河, 囊括宇宙的豪迈气概。
初中经典古诗词赏析 篇5
孤烟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景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第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颔联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理遥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鸭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表现了诗人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2、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悠怨的老调,是雄伟知音。
3、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里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客人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仿佛是要让客人自己意识到--如此美景,留下了是值得的。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
喜爱与希望与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 轻阴
入云深处亦沾衣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历来备受称道的名句,请你做简要的赏析。
“草色遥看近却无”写草刚出牙时的嫩绿景色,一场清新的春雨之后,原野上绿意融融,遥望可知是春草露出的嫩芽,朦朦胧胧,清新可爱,又正因是早春,草还没有长高长大,走近再看,才见稀疏的初牙,并不能形成绿色一片。诗人观察细致,表达新巧,语言自然,感情纯真。
5、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折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分析。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的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而”字作坚决的转折。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
五至八句细致地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见”字好,“见“字更能显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
6、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对比。岸上人来人往,只想着鲈鱼的美味与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形成对比。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
2、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民疾苦的同情,这是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个写照。
7、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白玉条”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的情景,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
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显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
8、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夜一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个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白诗:抒发了被贬后面对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而产生愁闷(抑郁、惆怅、失落等)之情。
苏诗:面对不可存永在的中秋美景,抒发了人生难料、前景未卜的感叹,表达了应珍惜眼前美好的时光,及时享受快乐的思想。
2、请就《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这首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进行简要的分析。昔年与今年的对比:去年中秋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江边渡过。乐情与哀情的对比:昔之乐游,今之苦叹;昔之欢快,今之愁苦。
9、十五夜望月 王健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诗歌前两句写出了幽静清凉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久久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凄凉的。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艺术技巧上做简要分析。后两句不直抒自己的相思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念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远。
10、鹊 桥 仙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城深处? 潮生理棹,謿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陆游这首诗表面上是写渔父,实际上是写自己咏怀之作。他写渔父的生活与心情,正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情。上片“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是渔父的生活环境。“家在钓台西住”,这里借用了严光不应汉光武的征召,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富春江上的典故,以此来喻渔父的心情近似严光。上片结句说,渔父虽以卖鱼为生,但是他远远低避开争利的市场。卖鱼还生怕走近城门,当然就更不肯向红尘深处追逐名利了。以此来表现渔父并不热衷于追逐名利,只求得悠闲、自在。下片头三句写渔父在潮生时出去打鱼,在潮平时系缆,在潮落时回家。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相适应,并无分外之求,不像世俗中人那样沽名钓誉、利令智昏。最后两句承上片“钓台”两句,说严光还不免有求名之心,这从他披羊裘垂钓上可以看出来。陆游一次觉得,“无名”的“渔父”比严光还要清高。
这首诗上下片的章法相同,每片都是头三句写生活,后两句写心情,但深浅不同,上片结尾说自己心情近似严光,下片结尾却把严光也否定了。显而易见,这词是讽刺当时那些被名利牵绊的俗人的。我们不可错会他的写作意图,简单地认为它是消极的、逃避现实的作品。
11、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本诗作于永州。作者于寄情山水的同时,略抒政治失意的孤愤。诗中的西严即指西山,在山青水绿之中自遣自歌、独来独往的渔翁,含有几分自况的意味,看似写渔翁,实际是写诗人自己。诗人通过对渔翁生活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孤高的品格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全诗生动真切、情景相融、奇趣荡胸、意味深长。“奇趣”二字可以概括全诗主要的艺术特色。
12、江 城 子 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此词为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有名词人张先(990-1078)同游西湖时所作。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对人物的描写上,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
开头三句写山色湖光,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画面。“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从结构上看,这一表面写景,而实则转入对弹筝人的描写,真可说是天衣无缝。据《墨庄漫录》,弹筝人三十余岁,“风韵娴雅,绰有态度”,此处用“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的比喻写她,不仅准确,而且极有情趣。接着便从白鹭似也有意倾慕来烘托弹筝人的美丽。词中之双白鹭实是喻指二客呆视不动的情状。下片则重点写音乐。从乐曲总的旋律来写,故曰“哀筝”,从乐曲传达的感情来写,故言“苦(甚、极的意思)含情”;谓“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听,是从听者的角度来写;此下再进一步渲染乐曲的哀伤,谓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最后再总括一句,这哀伤的乐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倾诉自己的哀伤。湘灵,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词写到这里,把乐曲的哀伤动人一步一步地推向最高峰,似乎这样哀怨动人的乐曲非人间所有,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样的神灵之手。
与此同时,“依约是湘灵”这总绾乐曲的一句,又隐喻弹筝人有如湘灵之美好。词的最后,承“依约”一句正待写人,却又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不仅没有正面去描写人物,反而写弹筝人已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山间水际。“”人不见,数峰青“两句,用唐代诗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那样的自然、贴切而又不露痕迹。它不仅意象动人,而且结构上还暗承”依约是湘灵“一句,把上下用典结合起来。”数峰青“又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真可谓言尽而味永。
13、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评析】: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抑郁悲愤。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14、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赏析】
剑门关是川北交通要道。当年,陆游奉调从陕南到成都去任新职,路径此地,吟成这首记行小诗。诗人骑着毛驴,风尘仆仆,远道而来。他一路前行,一路饮洒,倒也潇洒自在。只是早行夜宿,衣不电动暇洗,满身的尘埃和洒迹,未免不太雅观。今日踏上剑阁古道,阴云密布,细寸蒙蒙,他稳坐驴背,崎崎岖岖,迤迤逦逦,左顾右盼之中,不时吟哦几句,渐渐地,剑门关已经已经身后,行入剑南来了。
这一番情调,够别致、够浪漫的吧?所以他不禁要自问该不该算个诗人了。回答无疑是肯定的。因为:自古诗人多饮洒,李白斗洒诗百篇,杜甫洒量不在李白之下。现在,满襟衣的洒痕,正说明自己与“诗仙”、“诗圣”同一嗜好。骑驴,也是诗人的雅兴,李贺骑驴带小童出外寻诗,不是众所周知的佳话吗?而今自己“细雨骑驴”入得剑门关来。这样,以诗人自命,真可谓名副其实了。
但何以又“无处不消魂”枣默然神伤呢?这就涉及陆游的一贯追求和当时处境了。他生于金兵入侵的南宋初年,自幼志在恢复中原,写诗只是他抒写怀抱的一种方式。然而报国无门,年近半百才得以奔赴陕西前线,过上一段“铁马秋风”的军旅生活,现在又要去后方充任闲职,重做纸上谈兵的诗人了。这叫人怎么能甘心呢!
初中古诗词赏析技巧 篇6
关键词: 古诗词;赏析;探讨
一、赏析要点
①赏析类别:赠友送别诗、借景抒情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隐逸诗、爱情诗、感时伤怀诗、思乡怀人诗、忧国忧民诗等。②赏情感:愉悦欢快、激愤悲愤、沉痛哀伤、悲凉寂寞、孤独忧伤、恬淡闲适、坚守节操、怀古伤今、建功报国、惜别依恋,思乡怀人等。③赏意象:意象就是诗词中描写的形象,即人、事、景、物等,诗词中的意象都有特殊的寓意,如:“长亭”、“柳”寄寓送别;“春”寄寓伤春惜时;“梧桐”、“落叶”寄寓凄凉冷寂;“秋”寄寓蕭索肃穆等。④赏意境:意境由意象和诗人情感决定。如:刚健雄奇、苍茫辽远、凄清冷寂、悲切缠绵、悲壮惨烈、隽永飘逸、清新明丽等。⑤赏语言:即诗词的语言特点。如:生动形象、淡雅清新,含蓄委婉等。⑥赏写作技巧:即写作特点。如: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烘托手法、反衬手法、白描手法、动静结合、正反结合、虚实掩映等。⑦赏风格:包括奔放豪迈、凄楚婉约等。⑧赏炼字、炼词:即字词妙用,很是精当巧妙,生动传神。⑨赏音韵:即音韵和谐,具有音乐美。包括结构上的回环反复,重章叠韵,一咏三叹等。⑩赏色彩:即描写景物时,运用不同的色彩,使诗词具有绘画美。
二、赏析方法
①如果是写文学鉴赏的文章,需要全面赏析,那是评论家的工作。②我们对诗词的赏析,不需要面面俱到,结合诗词内容从两三个方面赏析即可。但是这两三个方面一定是这首诗词的个性所在,或者说是这首诗词的突兀之处。③赏析意象、意境、语言、写作特点、炼字炼词、音韵色彩时,需要深度阅读文本,立足文本。④赏析思想情感时,要追踪溯源,结合原创背景、成因,诗人的人生际遇,才准确。⑤赏析的思路务必清晰,不可杂糅;赏析语言务求准确简洁;赏析主次必须分明。
三、举例赏析
1、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运用对偶的修辞,对仗工整,语言质朴。是离别时,诗人与友人的互勉之语。意思是说,我们虽然离别在即,但不要悲伤,因为我们是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我们的心也近在咫尺。这两诗的特点在于一改送别诗的依恋缠绵格调,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赏析“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这两句诗,极力渲染离别之景,借景抒情,情景结合。杨柳依依,杨花飘零,“愁杀”二字更是将诗人与友人的离愁别绪写到极致,妙手天成,跃然纸上。
3、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个“钟”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描写了大自然对泰山的情有独钟,把大自然神奇秀美的景物都聚积到了这里;一个“割”字,描写了泰山山南山北明丽昏暗的不同景象,表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4、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即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险峻,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
5、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的雄伟壮阔,似乎大海孕育了日月星河、缔造了世间万物,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国雄心壮志。
6、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见”字也用得极妙,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我的天真意趣。
7、赏析“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运用白描手法,综合十个意象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游子深秋远行图。通过意象十个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8、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都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
9、赏析“忽如意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比喻的修辞,用梨花比雪花,用春景比冬景,新颖别致,让人感受温暖和欣喜。本是冬天,却写成春天,妙手回春这成语便来源于此。
10、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由己及人,流露出了他忧国忧民的感情,是他克己为人的人道主义宽广胸襟的展示!
11、赏析“山重水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这句现已成为千古名句。现形容遇到了困难时,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解决问题或困难的方法,豁然开朗,喜出望外。
12、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活用典故表现了诗人杀敌报国、建立功勋的愿望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
13、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东风决定了赤壁之战的胜负,表达了胜负具有偶然性的历史观;从二乔的命运来表现战争的胜负,是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总体来讲表达了作者借古讽今,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之情。含蓄的流露出诗人有济世之才,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之情。
14、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浩瀚无边,一缕孤烟冉冉上升天际,黄河岸上,一轮落日又大又圆。其意境奇美壮丽,雄浑开阔,也不乏苍凉之感。
初中古诗词赏析技巧 篇7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赏析,实践,思考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教师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及发展。语文素养的培养成为当今课改的教学方向。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古诗词赏析能力的培养。诗歌注重形象思维,重在陶冶性情,熏陶感染,扩展想象,好的作品能引起大家共鸣,但是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的差别、历史环境的局限、学生阅读背景的欠缺、诗歌意象的丰富性、教师教学上的指引不足,农村初中学生阅读背景的欠缺,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水平较为低下,制约农村初中学生古诗词赏析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们的赏析能力呢?
一、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作者所处的时代的局势,当时的主流思想、价值观,作者的经历等,都会对他产生影响,随之会在其作品中反映出来。了解这些情况,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春望》通过扬州战前和战后的强烈对比,间接评价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伤害,反映了诗人厌战的思想。从此例可以看出,知人论世,联系现实,是理解思想内容的不二法门。
二、打破常规,学会鉴赏
1.赏“好词”
古诗词,语言精炼,字字珠玑。诗人注重锤字炼句。学生要欣赏诗歌语言的凝练美,就要把握关键字词,领会用字词的妙处,体会其准确、传神,揣摩其富有的韵味、意味。如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的“上”字使人仿佛感觉到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又如: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用作动词,使……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再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这些字,在赏析时需要要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准确性和含义上的巨大包容性。一般赏“好词”时可以从词性、修辞等方面入手。
2.赏“佳句”
抓住关键句、重点句、中心句、对偶句等进行赏析,主要把握诗词的主旨,感受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时而尾联却一笔宕开写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不朽名句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为国家不惜慷慨赴死的民族英雄。又如杜甫的《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愿望,充分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毅力,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
3.赏“思想感情”
古诗词以含蓄为贵,诗人直抒胸臆、情感外露的并不多见,往往融情于叙述、描写、议论之中。情感体味是学生“披文入情”的能力,即顺着文辞的通道进入并解析作者情感世界的能力。要读懂诗歌的思想感情,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从题材看古诗,可分为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咏史诗、怀旧诗等很多类,各类诗歌感情的抒发也有规律可循。如《归园田居》是一首田园诗,田园诗往往抒发喜爱山川美景之情,表达远离污浊官场的洁身自好情怀。照着这个思路理解《归园田居》,一般不差。又如《静夜思》是一首思乡诗,思乡诗一般表达游子的思乡怀人之情,按照这个常识理解《静夜思》,大体可以。
其次是分析诗歌的意象。几千年古诗写作传统的沿承,使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蓬、浮云用来表达离愁别绪,明月、鸿雁、杜鹃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如《村晚》里出现了青草、池塘、远山、落日、牧童、短笛等意象,尤其牧童是“横坐”牛背,短笛是“无腔”“信口”吹,这些都描绘出乡村生活的悠然宁静,作者如此描绘乡村晚景,他的喜爱、欣赏之情自然是蕴藏其中的。这样的诗一般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再次是把握表露情感的词语。古诗词的标题、正文部分有时会有一些直接表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如《春夜喜雨》中的“喜”,《书愤》中的“愤”,《示儿》中“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最喜小儿无赖”的“喜”等。又如《静夜思》中,也出现了很明确的表露心绪的词语“思”,另外“霜”“明月”等词也含蓄地透露了作者的情感。
赏析古诗词情感,为了表达精确,还可以积累一些专业性词语,如“离愁别绪、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孤寂惆怅、凄苦烦闷、伤感不平、苦闷无聊、乐观旷达、轻松愉悦、壮志未酬、忧国忧民、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物是人非”等,在赏析古诗词情感时经常用到,有备无患。
4.赏“技巧风格”
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主要应掌握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常见的抒情方式有借景借物抒情、寓情于景和托物言志。借景或借物抒情指诗人看到某种景象或客观事物时有所感触,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寄寓到此景此物中,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指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通过对景物或场景的描写刻画,间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以上三种抒情方式属于间接抒情,此外还有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接抒发了诗人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爱国情怀。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则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表达比较含蓄。
此外,阅读古诗词还要掌握古诗词中常见的几种表现手法:用典、烘托、虚实、象征、铺垫、比兴、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和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双关、对偶等。学生要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诗歌中用了什么手法,并能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来体味古诗词的韵味和修辞美。
三、抓住节奏,感受韵感
诗而歌之,诗词都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平仄结构、顶针结构———无不使得诗词极富有节奏感、韵律美,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整首叙事长诗一气呵成,犹如琵琶演奏一般,韵律部分往往是由诗词中描写形象、抒发感情、体现着感情起伏变化的关键词语构成的。体会其节奏、韵律美,是深入体会诗篇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的一个有效方法。
初中诗歌赏析中“赏”的技巧 篇8
一、抓住“题意、背景、关键词与情感意境”四个关键
1.看标题。
题目是诗歌的窗口, 多数诗歌题目都能明确交代其写作主题与类别。如标题中有“怀古”、“咏怀”之类的一般是怀古诗,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物象”为标题的一般是咏物的诗歌;题目中出现“塞”、“征”等字眼的多是战争或边塞诗, 如《凉州词》、《少年行》等;有“送”或“别”等字眼的一般是送别诗。
2.析背景。
只有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 才能全面合理地理解诗歌的言语。如白居易生活在安史之乱的时代, 他的诗多是反映官吏的贪横强暴与他们豪华奢侈的生活以及劳动人民的饥寒交迫, 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解读《卖炭翁》。再如辛弃疾、陆游、屈原等, 他们一生壮志不能酬, 诗歌中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其他的如李白、苏轼、李清照等人的诗歌, 多与他们鲜明的个性相统一。
3.抓关键词。
关键词就是作品中那些最能表现主旨的字词, 就是诗眼。如《渡荆门送别》中“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中的“怜”字,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万千思绪;“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捕捉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捉住了诗歌的灵魂。
4.感受诗歌情感意境。
诗是抒情艺术, 诗人通过言语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其中, 读者如果读懂了诗人的情感, 就能与之相通地产生共鸣, 获得美的享受, 这个感情接受的过程, 就是对诗的抒情美的鉴赏。诗是言短意长的, 感染人的文学, 以含蓄为上乘。读诗, 通过反复咀嚼, 密咏恬吟, 才能得到一种意味。读诗若能读出味来, 就说明已触及到了诗的弦外音, 鉴赏到了诗的含蓄美。“意与境”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一首诗读的遍数多了会有这样的感觉:或为诗人的感情打动, 或为诗中的气氛包围, 或为诗中的自然图景吸引, 这便是诗的意境。
二、用好“阅读、感悟、联系、总结”四种手段
如何按上述的几个维度去赏析诗歌呢?这需要一些技巧作为支撑。笔者认为, 应该用好“阅读、感悟、联系、总结”四种基本的手段来赏析诗歌。
1.抓好阅读关。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只有对诗歌的题目、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有了一个充分的感性认识后, 读者才能在此基础上去感悟诗歌中蕴涵的情感与意境, 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认可作品进而学习作品的创作手段与方式、方法。同时, 阅读文本也是获取大部分感性材料、鉴赏诗歌的唯一和先决的条件。那么, 如何去读呢?
首先, 要设置好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去读。这个情境可以是喜境, 也可以是悲境, 还可以事先选出与所读诗歌类型相同或相反的诗歌, 在比较中读。可以慢读, 也可以快读, 还可以不快不慢、抑扬顿挫地读, 目的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意境与情感。如李煜《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与“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有通过读, 才能把握其语气节奏的轻重缓急, 了解词人的心绪。同时, 通过读还可以抓住关键词,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等。阅读虽然只是让学生粗浅地感知到了诗歌的轮廓, 却给鉴赏奠定了基础。
2.感悟是关键。
悟是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是比阅读更高级的一个环节, 是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手法和技巧的过程。那么, 我们悟什么呢?我认为, 要悟诗歌的情境与关键词。首先, 要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进行揣摩。如《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营造出的氛围,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的意象,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等的意境, 《雨霖铃》中“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的基调等。其次, 要悟关键词。如“小楼昨夜又东风”的“又”字,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空”二字, 我们要教会学生从词的本义入手, 悟其在诗境中的深层含义。
3.要多角度联系并学会总结。
初中古诗文哲理题材复习技巧 篇9
1.将相同或相近内容的哲理诗词放在一起, 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并唤起联想。
古代诗词中关于时光流逝, 岁月无情, 劝勉人们珍惜光阴的诗句可以说俯拾皆是。比如:陶渊明《杂诗》中“盛世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唐代杜秋娘《金镂衣》中“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南宋岳飞的“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表达哲理寓意相同。与其不同的是苏轼的《浣溪沙》“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通过这种归类法, 学生在一提到某一具体内容时, 脑海里就会一下子涌现出很多个同一主题的哲理性诗词, 这些诗句不但能熟读成诵, 而且会信手拈来, 并巧妙加以运用。
2.所有哲理性作品均是作者有感而发, 或借景生情, 或说事议理。这些哲理名言来得自然贴切, 使学生在诗情画意中体会到诗词的深刻内涵。
晏殊在《浣溪沙》中写道:“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饮一杯清酒, 品一曲新词, 此时此地依旧是往日的亭台, 去年的天气。眼前太阳又将西沉, 夕阳啊, 你几时能回照天际?花儿谢了, 忍见它伴随残春消逝。燕子又来了, 新朋还是旧友, 过眼迷离, 唯有自己在小园花间小路上寂寞徘徊。在人生旅途中, 多少悲欢离合不也同花开花落一样常常不由自主吗?“无可奈何”道出了春去春来、四季更替是物候常规, 非人力所能改变, 暗喻了人事无常。由此引导学生联想到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作者在中秋望月引发对远在他乡的弟弟的怀念, 但又从一般离情别绪抒发升华为人生哲理的探求。“悲欢离合”重点在“悲”“离”, “阴晴圆缺”重点在“晴”“圆”。这种人生遭际和自然现象的矛盾乃是人们无法解决的永恒遗憾, 故云“此事古难全”。同样是写客观世界无法抗拒的感慨, 但由于二位心境不同, 所以他们的看法也截然不同。晏殊以一个“独”字道出了孤寂之深、伤感之重。苏轼以“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明快的词句传达出性情之达观, 胸怀之旷达。这两首词都是将景物与人事紧密联系在一起, 景中寓情, 赋中有比, 情理交融, 体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我们不妨再来欣赏一下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是写他探索前行时的感受, 这两句是写景名句更是蕴含人生哲理的警句。现在往往用来比喻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 或者形容绝路逢生的情景。
3.虽为同一哲理内容但细细比较仍能体会到作者写作背景、所处环境和为人志趣的差别。
唐朝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杜甫在《望岳》中也有“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感慨, 北宋大家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三句诗乍一看都寄寓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但认真比较却又有差异。王之涣和王安石经历了“登”的过程, 杜甫说到底只是“望岳”。王之涣的诗句表现出盛唐时期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高瞻远瞩的胸襟和永无止境的探求愿望。杜甫则以泰山的巍然高耸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 那就是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困难和凶险的豪情。不同的是王安石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 也没有描绘山中美景, 而是一开始就置身于千寻塔的最高层, 抒发当时的心中感受。“浮云”二字既是实写也是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不为”二字道出了作者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 反映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王安石的这两句诗似乎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隐意相近, 可以理解为当局者迷, 也可以理解为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 就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不会被一时的假象所迷惑。
4.不能仅从字面理解哲理诗句, 要引导学生探求原诗句的引申义, 即开掘学生想象力、创造性的总结和理解这些古诗词, 拓宽哲理名句的外延。
对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特别是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 不但要让学生养成熟读成诵、朗朗上口的习惯, 进而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和理解能力,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哲理古诗词的深入探求。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引和有效导入, 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综合分析力, 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论语》中子贡问孔子如何培养“仁”。孔子说:“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这句名言哲理似乎很浅显, 工匠要干好事, 首先要先使工具好用。如果教学到此为止, 学生的收获会十分有限, 师生通过互动, 教师引出相关寓意, 学生打开想象空间, 就会让人联想到:这句诗也能引申为, 学生要掌握丰富的知识, 必须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军人要打胜仗, 必须有严明的纪律作保障;人们要想事业成功, 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和魄力等等。这些引申义就拓展了原来诗句的外延。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 作为该诗精华, 客观上被人认为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其引申义已远溢于本义之外, 至今仍被人常用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 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由此我们还能联想到对于一些曾经犯过错误的人, 只要勇于面对, 积极改正, 就能获得新生。
初中古诗词赏析技巧 篇10
一、花样朗读, 激发兴趣, 唤醒心灵
“读”是诗词教学的主旋律,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将
开放习作空间丰富习作素材
薛布坤
(江苏省邳州市炮车中学, 江苏邳州221300)
摘要:从学生的长远出发, 放飞他们自由的心灵, 开拓自主习作的空间, 带他们走出封闭的课堂, 踏入五彩缤纷的社会, 从生活中选取习作素材, 逐步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关键词:开放空间;丰富素材;加强练笔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 小学到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习作教学还不是很令人满意, 主要表现在: (1) 学生习作兴趣不高。作文难, 怕习作的学生大有人在; (2) 学生习作内容陈旧。只要写事就是拾钱
文章编号:1674-9324 (2012) 12-0182-02
包主动交给老师或失主;帮老人推车子上坡;给残疾人让座;送迷路的小朋友回家…… (3) 套用、抄袭优秀作文。为了应付考试, 老师让学生背优秀作文, 考试时学生便套用仿写在试卷上。孩子最熟悉的人莫过于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
初读、范读、跟读、自由读、齐读、指名读、品读、配乐美读、诵读、赛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有机结合, 让学生不致厌倦、疲惫, 在活跃的气氛和高涨的热情中, 心灵被唤醒, 熟读成诵。在此特别强调教师的范读必不可少。教师的范读要声情并茂, 读出韵味和感情, 要陶醉其中, 最好能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鲁迅的老先生寿镜吾那样, 沉浸其中, 抑扬顿挫。先打动自己, 才能打动学生, 而不要过度依赖多媒体的范读。多媒体的朗读固然专业, 音像兼美, 或许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 但完美的东西可欣赏, 不易模仿, 总有些让人觉得望尘莫及, 抑制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朗读时, 一方面要从整体上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或高昂奋进、或悲伤低沉、或轻快活泼、或宁静悠闲, 如此等等引导学生结合诗词背景、作者简介和主要内容的感知去揣摩、体会。另一方面, 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句的平仄、停顿、押韵、对偶, 体会五言诗和七言诗的区别。读诗语速要偏慢, 字正腔圆, 韵母要读得饱满圆润, 特别是诗句的尾字, 要来点拖音, 以达到朗朗上口, 进而让学生从古诗词语言形式的美感发现背诵古诗词的基本规律。使其在做古诗词默写的填空题时, 尽可能不会把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拼凑在一起, 而根据对偶、押韵等规律, 默出正确的句子, 这一招, 我对学生说叫“顺藤摸瓜”法。
二、走进意境, 展开想象, 陶醉心灵
大凡优秀古诗词都有自己独特的意象, 其含蓄之美也借助于此。意象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形象, 通过意象的组合产生的生活图景, 与诗人主体的审美情感融合为一, 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依靠想象走进作品的意境, 身临其境去感受、触摸作者的心灵, 让心灵得以陶醉, 不经意中就背会了诗词。如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 引领学生朗读训练后, 让学生列举这首元曲中出现了几个意象, 不难得出前三行的九个名词再加尾句的“断肠人”, 共十个意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教师画外音, 即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曲中的情景, 共同体会主人公的羁旅之苦。特级教师毛荣富说:“不要把语文课上得太像语文课。”结合这两点, 我让学生借助简笔画在纸上画出自己心中这幅图景, 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不少古诗词都可以采用如此教学方法。有时, 也让学生自己把诗转化成画后, 再尝试转化成一篇优美的散文。如教学《石壕吏》、《望江南》、《武陵春》等。只要围绕主旨, 合情合理, 都值得鼓励和提倡。让学生在背诵时, 边背诗句, 边在脑海里出现诗句描绘的画面, 我美其名曰“MTV记忆法”。
三、品味语言, 立足主旨, 放飞心灵
诗歌的语言凝练优美, 炼字讲究, 有很多佳话。有“只为一个字, 捻断数根须”, 贾岛反复“推敲”;更有“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体会诗句用字的精妙, 也能加深背诵的印象。如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和“割”,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见”, 如此等等, 让学生来评头论足, 感悟语言的精妙, 潜移默化于自己的语言中。诗词的主旨, 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 让学生们分析和体会, 从灵魂上受到洗涤、沐浴和净化, 达到学诗的至高境界进而教书育人, 才是我们的教育之本。让学生们与诗词的内涵共鸣, 和诗人一起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自豪, 为祖国富强统一而奋斗, 经营坚守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 感受亲情、友情、爱情的珍贵和美妙……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成长和放飞!这些诗词不只是口头背会了, 它已经铭刻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让他们受用一身, 不妨把这种背诵方式叫“灵魂深处记忆法”。
四、花样背诵, 鼓励创新, 快乐心灵
花样朗诵让学生乐在其中, 花样背诵也能快乐着学生的心灵。背诵时, 我们让群体和个体都有展示的空间和舞台, 给学生创造不甘示弱、陶醉其中的氛围, 鼓励他们创新背诵, 并注意及时复习和回忆, 一定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具体说来:凡是要求学生会背的, 教师都应该提前会背, 在分析诗词时、在指导背诵时, 现身说法, 就有榜样的巨大作用;全班齐背、分组背、指名背、推荐背、自告奋勇背、竞赛背交替进行;学生在背诵时也可以像朗读时给提供音乐伴奏追求唯美;多给学生们鼓励的目光、语言和掌声;鼓励他们尝试创新记忆和背诵, 如用RAP (说唱) 艺术、流行歌曲的曲调等去重新包装我们的诗词;有少许已谱好曲的著名诗词, 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武陵春》等, 干脆就让学生学会唱, 背诵已不在话下了……这种方式暂且叫“快乐记忆法”。试想, 当我们的学生津津乐道、出口成章的不再是流行歌词、广告语, 取而代之的是古诗词名句, 如“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又如“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再如“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让古诗词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心灵成长的力量, 意气风发的面对学习和生活, 古诗词教学的力量不为我们惊叹吗?
摘要:大凡优秀古诗词都有自己独特的意象, 其含蓄之美也借助于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依靠想象走进作品的意境, 身临其境去感受、触摸作者的心灵, 让心灵得以陶醉, 不经意中就背会了诗词。诗词的主旨, 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 让学生们分析和体会, 从灵魂上受到洗涤、沐浴和净化, 达到学诗的至高境界进而教书育人, 才是我们的教育之本。
初中古诗文课堂教学中的引导技巧 篇11
由于古诗文和现代文的差距较大,甚至在某些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方式,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作为教师,更应善于运用引导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古诗文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所以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引导入文”这个教学初始环节是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是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文学习的过渡和准备。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能充分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文本。
以《〈诗经〉两首》的教学为例。这两首意蕴丰富的诗歌,出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接受起来有一段心理距离,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赏析呢?笔者在课堂上一边播放音乐一边这样引入:“同学们,当你将与朋友分离时,脑海中是否会悄然忆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场景?当你看到电视中兵戈相接,尸横遍野的画面时,心中是否涌起‘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的豪情?古典诗歌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介入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无限的美感。今天,就让《〈诗经〉两首》再次进入我们渴求美的心灵。”这两组情境都曾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中,他们具有一定的感受,再引入对《〈诗经〉两首》的品读,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就显得比较自然。
二、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疑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的话强调了“问”的必要性,问是有技巧的。教师的课堂提问,就是在学生与教学文本、语言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走向语文素养与语文智慧的殿堂。
为降低学生解读古诗文的难度,笔者在施教中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以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为例,笔者以“诗中哪些地方令你感到‘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步步“陷入”诗人创造的“奇”境之中,深入诗歌,赏析八月飘雪奇、梨花比喻奇、白雪入户奇、生活苦寒奇、沙塞夸张奇、乐器饯宴奇、战旗冻结奇、路转峰回奇等妙境。接着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猜想此时岑参在想些什么”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在“奇”境之中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大胆发表见解。学生回答“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为其山路绵延无尽而发愁”“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啊”……学生在对“奇”字的感受之中完全投入在悠悠不尽的意境中,充满奇情妙思。
三、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教师恰当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活动,构建古诗文这种学习课堂模型“任务→自学→讨论”,这样既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拓展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以《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为例,笔者先布置任务:体会作品虽用物象构成,但形式和内容都令读者感到妙不可言的意境,领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笔者利用电脑显示诗中的景物图片,并播放二胡乐曲《望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畅谈自己体验过的郊外景色。接着让学生自学:学生身处忧伤的音乐中联系离家军训想家的心情,感受曲中的物象,笔者强调此时是游子身处其境。然后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作者面对此景的情境和内心的活动等。最后引导学生进入“断肠人在天涯”的思乡愁绪中,完成学生景与情的交融。课后,学生写下对此小调想象的情景和感受。这样教学的效果当然会比“满堂灌”要理想。只有这样,教师的教才能过渡到不教。
四、联想想象,引导学生拓展探究
宋代学者陆九渊提出的“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指的就是要仔细地读,反复吟诵和体会,才能引起联想和想象,增加读书的兴味。诗歌凝练传神,意境高远,其丰富的思想,深刻的哲理,与诗作中的形象融为一体,犹如隐含在布局外的“棋意”,可意会而难言传。教师就要善于设计一个有利于学生“顿悟”的情境与过程,引导他们在赏析中主动联想想象,将诗中的“形象”化为心中的“意象”,正确领悟诗歌的意境和深入拓展探究文本,促使学生完成思维的质的飞跃。
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为例,笔者问:“由‘千树万树梨花开‘风掣红旗冻不翻你们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春》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是一朵一朵,而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把树枝都压得弯下了腰,就像大雪压在树枝上的景象。”“‘风掣红旗冻不翻是‘万白之中一点红,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笔者说:“看来同学们学散文深入,理解很好;看雪景投入,联想很美;画图画出色,描绘很棒。其实‘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诗人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差不多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造境堪称奇绝,是咏雪之千古名句。‘冻不翻大家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一种寒冷,南方人闻所未闻!所谓东北人冬天出门尿尿要带一根棍子,是夸张吗?其实是衬托出天气的寒冷。‘红字能反衬出白雪皑皑的景象。”
五、比较鉴别,引导学生融会贯通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是多作比较、多归纳。”这强调要让学生学会比较的阅读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将内容或形式有可比性的两个文本或一组文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提取信息,找出其中景物描写、表现手法及蕴涵的思想内容等的异同。教师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比较鉴别,总结出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以防混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学会融会贯通。
在初三文言文总复习阶段,笔者引导学生掌握比较鉴别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古文复习的效率。以“比较《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和《三峡》中对猿声描写的作用”为例,笔者引导学生把景物回归原文,联系景物所在的大环境及作者当时的心境,一边听取播放的猿声,一边感受猿声的情境,从而理解《与朱元思书》的猿声是与众物齐鸣的声音,突出富春江两岸充满热闹和生机的特征;《答谢中书书》的猿声生动形象地写出早晚之景的魅力,展示我们祖国河山的秀丽风光;《三峡》的猿声是悲凉的,突出三峡山高岭连的特点,渲染秋天萧瑟的气氛。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归纳文言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先是景物自身具有的特征,然后是渲染出当时的氛围,而且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环境中有各自的特征和作用。
六、有意示错,引导学生优化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贝恩布说:“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没有大量错误作为台阶就不能攀登上正确结果的宝座。”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启迪学生思维,巧妙地运用示错—纠错—醒悟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
以《愚公移山》的教学为例,笔者有意示错地讲解这段文本:“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愚公一起去移山,他一定是哭闹着去完成这么艰辛的任务的。就像现在的你们,哪里会做这样的苦差事呢?”笔者停顿了下来,学生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但是看完文本,一部分学生稍一思索,便七嘴八舌地答“他是自愿愉快地参加的”“他是主动开心地参加的”“他妈妈是支持孩子去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因为学生总喜欢找教师的错误。“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跳往助之就是蹦蹦跳跳地去帮助移山。”笔者满意地表扬了学生,学生都乐了,然后顺势引导:“这是细节描写,侧面烘托了愚公移山的决心。”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在不容学生忽略的地方特意设“陷阱”,有意示错,以引起学生的好胜心,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以上六点引导方法的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笔者曾做了一项统计,自己的教学班初一入学时有80%以上的学生害怕古诗文学习,经过两年的教学,只有15%左右的学生还害怕,另外古诗文的得分率也比原来入学时高出20%以上。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所有的教师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是引路人,是引导学生寻路探奇的向导,是引导学生长风破浪的舵手;学生是主人,时而在迷途内峰回路转,时而在迷津里柳暗花明,时而在疑惑中豁然开朗。教师那满含激情、绘声绘色的引导,使学生消除跋涉时的劳累;那言简意赅、说理透彻的点拨,使学生在路途上披荆斩棘,徜徉在语文学习的海洋中。
参考文献
[1]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蔡伟,纪勇.语文案例教学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蔡伟.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国庆波.语文教学情理法[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