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背古诗词14首

2024-07-24

初中必背古诗词14首(精选5篇)

初中必背古诗词14首 篇1

一、补充填空。

1、《长歌行》选自 汉乐府。其中有一句是告诉我们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奋斗,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七步诗》是 曹植 所写,最后两句是:“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敕勒歌》是 北 朝民歌,“天 苍 苍,野 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是 唐 代作者骆宾王 7 岁所写。

5、《咏柳》是 唐 代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春风 比作剪刀。

6、《回乡偶书》是 唐 代诗人 贺知章 写自己久客异乡,重返故里的感怀诗。

7、《凉州词》是 唐 代诗人王之涣所写,最能表达诗人悲凉慷慨的情感的诗句是:羌 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登鹳雀楼》是 唐 代诗人王之涣所写,白日指 太阳或落日,告诉我们要想看到更远的景色就要爬到更高的地方的诗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唐代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最能体现战场残酷的诗句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在 唐 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战士的英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

二、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青青园中葵,(朝 露)待日晞。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8、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三、连线。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 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初中必背古诗词14首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113

初中语文中考涉及到的背诵篇目从诗、词、曲到散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撷选的都是古典诗文中的精华,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诗背写一直是中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但古诗文中有些字词往往因为形近或音同而给学生默写造成一些困惑,使他们会背但不会写对,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从根源上辨析词源及词义,弄清这些字在诗文中的意思即可有效避免或减少错误。以下是笔者选取的两组有代表性的词进行的辨析,希望能对师生有所帮助。

一、徙与徒的辨析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七册(下)及第八册(下)中有两首古诗涉及到“徙”。分别是王绩的《野望》与陈与义的《登岳阳楼》。《野望》中诗句为“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登岳阳楼》中为“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这两句诗中都用到“徙”,因“徙”与学生熟悉的“徒”字字形相近,不少学生便在默写中将二字弄混。那么这个“徙”字与“徒”字起源是什么,它们原本为何意,如何才能准确地辨识这两个字呢?

徙,中国汉字中一个古今通用的汉字。动词常作迁移和移动之意,也是中国一个失传的姓氏,读“xǔ”。《说文解字》中讲“徙”,迻(yí)也,即迁移,字形采用“双人旁”作边旁。“止”作声旁,是从了“止”的音,因而“徙”读“xǐ”。“ 徙”单用有三种解释:1. 迁移。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2. 调动官职。《张衡转》中: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3. 变化,改变。《察今》中“时已徙,而法不徙”。 徙作动词讲,常与倚连用,意为徘徊,流连不去。

徒,是一个会意字。《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徒,步行。字形采用“双人旁”作偏旁,“土”字作声旁,造字解说是这样的:从“土”,“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泥地。“止”即“趾”,脚板,表示光脚在泥地上行走,造字的本意是:赤脚走路。所以,赤脚走路为“徒”,穿鞋走路为“履”,如成语“如履平地”。

徒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多种解释。其一,徒步,步行。《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中有:“班白者多徒行(班白者:老年人)”。其二,徒党,同一类的人,同一派别的人。《韩非子·五 蠹》中有:“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徒引申为门徒,徒众,众人。其三,指被罚服劳役的人。其四,空。如“徒手”即为此义。又引申为“白白的”,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其五,只、仅仅。《战国策·魏策》有:“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徒就是作“只、仅仅”讲。

这样看来,“徙”与“徒”确实形近义也有接近之处,都有“改变、移动位置”之义,但又有明显的差别,因而弄清词的意思及由来,这两个字就不易混淆了。

二、燕与雁的辨析

“燕”与“雁”在初中必背古诗文中多次出现,因读音一致,不少学生在默写中常常把二字弄混,其实弄清这两个字的涵义就不易犯错了。

在甲骨文中的“燕”是一只鸟,是一个象形字,既现字形又显字意。“燕”字其实记载了燕子的习性:每年春暖花开的季节,燕子从城市居民的家中起飞,一路向北,回归故乡。燕子与春天紧密相关,所以多出现在与春有关的诗句中。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有这样的句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此处的“燕”代表春天的活力与生机。又如杜甫在《水槛遣心》中写道:“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表现春天细雨中燕子的动态之美。又如晏殊的:“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杜甫的“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孟浩然的“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在这些诗中,燕子就是春天的使者,也可以说就是春天的代名词。

而雁呢?雁是鸟类中的一属,略像鹅,善于游泳和飞行,又叫鸿,十一、十二月南飞,六、七月到北方去,在北方繁殖,有迁徙的习性,群体飞行时显一字形或人字形等。雁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寄托思乡之情的鸟类。《汉书·苏武传》中有:“鸿雁传书”“雁足书”等典故。初中阶段我们学到的涉及雁的诗有王维的《使至塞上》,其中诗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的“归雁”就是指大雁迁徙去北方的景象。另一首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诗句。作者以“秋雁”展现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气势豪迈阔大,流露出一种豪情。唐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也有“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句子,宋范仲淹《渔家傲》中写到:“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这些诗句中的“雁”无一例外地与离别思乡情绪紧密相连,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这与“燕”所传达出来春的喜悦和生机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默写中如出现迷惑,可先回顾诗意,再结合雁与燕所传达的不同情思来判断到底是“雁”还是“燕”。

总之,诗歌的背诵和积累应该是建立在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之上的,教学时如果图省事、快捷,只顾死记硬背,学生也仅仅是背会而已,考试时难免会出现会背却写错的状况。教师只有带领学生走好“理解”这一步,才能在考试时多一分把握,进而让诗歌滋润学生的心灵,成为一生的精神财富。

以上为笔者在古诗教学中的一点积累和感悟,希望能对同仁有所帮助和启发。

必背古诗75首(前30首) 篇3

班级: 姓名: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4.《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5.《风》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9.《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4.《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19.《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0.《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2.《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3.《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4.《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5.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6.《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7.杜甫《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8.《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9.《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30.《滁州西涧》韦应物

小儿古诗必背20首 篇4

一、古诗20首

1、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游园不值 南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8、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9、《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0、《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1、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2、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3、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4、《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5、登鹳雀楼 唐朝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6、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7、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8、秋浦歌 唐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9、悯农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种。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

20、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二、一本书《安徒生童话》: 重点篇目: 《丑小鸭》

《海的女儿》 《夜莺》 《拇指姑娘》 《皇帝的新装》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打火匣》

主要内容介绍:(绝大多数孩子都已经读过了,个别没有读过的篇目,希望家长为孩子们读一读,让孩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丑小鸭》内容简介:丑小鸭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变成了白天鹅,那是因为它心中有着梦想,梦想支撑着它。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要学会把它们踩在脚下,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份 属于自己的梦想,只要他们学会树立生活目标,在自信、自强、自立中成长,通过拼搏他们会真正的认识到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也可以像丑小鸭一样实现心中的梦想。

《海的女儿》内容简介:美人鱼为了能和自己所爱的陆地上的王子在一起,用自己美妙的嗓音和生命的三百年换来了巫婆的药酒,于是,她有了一双美丽的脚,每走一步就像走在碎玻璃上一样疼痛。可

是只要王子对她微笑,她就忘记了脚上的疼痛,眼看着王子和别人结婚,她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为王子祝福。小人鱼的行为让我们见证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什么是纯洁的爱情、什么是美丽的爱情。愿为爱情献出生命的典范。

《夜莺》内容简介:夜莺那曼妙的嗓音,赢得了全世界博学之士的推崇,也赢得了中国皇帝的眼泪。在皇帝弥留之际,夜莺再次来到皇帝的身边为他歌唱,阎王使者潸然泪下后飘然离去,皇帝的生命得到了延续。看完故事后,你会发现小女孩的率真与勇敢就在我们身边,而夜莺的行为让我们在悦耳的歌声中体会到了善良与温馨。其实,皇帝除了踩人之外,也不是那么可恨,最后他跟着小女孩走向了田间,去了解百姓们真正的生活。

《拇指姑娘》内容简介:有一位老婆婆非常渴望有一个美丽的小孩子,巫婆帮助她实现了这个愿望,让她得到了漂亮、善良的拇指姑娘。可有一天,拇指姑娘被一只癞蛤蟆偷走了,从此,她开始了惊险、梦幻般的旅程。在拇指姑娘的旅程中,癞蛤蟆和鼹鼠都要娶拇指姑娘,但拇指最后却嫁给了花世界的国王。为什么呢?因为国王尊重拇指姑娘,真正的爱情就是这样的,要互相尊重,只有做到这一点双方才能快乐、幸福。

《皇帝的新装》内容简介: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特别喜欢穿得漂亮。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有一天,京城来了两 个骗子,自称能织出一件很特别的衣服,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皇帝怕百姓说他愚蠢,最后,就这样光着身子参加完游行大典。本文是一篇人物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内容简介: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生活在一个村子里。小克劳斯只有一匹马,而大克劳斯有四匹马。小克劳斯因不听话惹恼了大克劳斯,大克劳斯就把小克劳斯的马砍死了。后来,小克劳斯用自己的聪明智慧,狠狠地惩罚了大克劳斯。《打火匣》内容简介:一个士兵娶到了公主,并成为国王。靠的是什么呢?勇敢:勇敢的斗争,勇敢的追求,才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不管是财富或是爱情;还要有智慧:勇而无智,追求只是愚人的梦想,不可能成真;还要有同情心,去帮助别人,才能得到支持。围着金钱转的狐朋狗友会有,但因同情交下的朋友会在你的危难时刻伸出救援

之手。第一单元

一、默写生字词:

春雨、发芽、布谷、梨花、杏花、桃树、竞走、标枪、冲击、跳高、跳远、知足、小舟、画笔、问答、什么、燕子、石川、竹林、奔驰、池塘、行动、村庄、养虾、地方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梨花 杏花 柳树 蜜蜂 登山 铁饼 篮球 竹子驰

三、写出下列字的笔顺。花、远、跳、燕、舟、塘、黑

四、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巾:布、帆、常、帮、艹:艺、节、花、苞 木:树、森、林、村 日:明、春、星、旧、是 凵:凶、出、击

辶:边、达、过、运、近、进、远、送 氵:沙、洗、洋、流、清 亠:立、交、充、亮、夜、京 立:竞、站、亲、童、章 :趴、跃、跑、跟、踢

..行走 奔 亻:伙、们、他、休、但、体、位 门:闪、闭、问、闲、雪、雷 :笑、笋、笫、第 灬:点、黑、燕、然、照 土:在、坏、坐、地、坡 彳:往、待、得

广:庄、庆、床、应、度、座 马:驰、骆、驼、驾、骂、大:奔、奇、夸 虫:蚁、蚂、蛙、蝈、虾

五、背诵课文,并填空。

1、()()来了,()()吹绿了()(),吹开了梨花、()()、()()。()()从南方飞回来了,()()也快乐地唱起了歌。

2、你还知道的体育项目有:跳水、举重、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长跑

3、绿蜡(),()()(),蓝蜡(),()()(),()蜡(),()石头,()蜡(),()()()。要()()()()()()?()()祖国()()()。

4、有马能()()(),有土能种庄稼,有人()()()(),有水能()()()。

5、()()雷()()()辉煌

6、()()莺()二月天,拂堤杨柳醉()烟。儿童()()归()(),忙趁()()()纸鸢。

六、把句子补充完整。

1、春天来了。

2、你还知道哪些体育项目:、、。

3、我用 蜡笔画。

4、马儿在草原上,鱼儿在,我们在。

七、把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1、今天的天气真热啊

2、你知道我的铅笔放哪儿了吗

3、妈妈 我给你倒杯水

4、你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啊

第二单元

一、默写生字词:

冲破、欢迎、再见、石块、声音、进步、跳跃、散步、海洋、跑步、午觉、落进、姐姐、波浪、红叶、河边、挨边、休息、风吹雨打、阳春三月、古今中外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唤醒 春笋 声音 欢迎 跳跃 落进 倒映 珍珠 盛开....宁静 晶莹透亮

三、写出下列字的笔顺。门、民、片、波、步、再、破

四、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士:声、壳 冫:冰、冲、决、冻 石:砍、破 夕:外、多、够 止:正、此、步 见:觉、攵:放、收、散

阝:队、阳、阴、除、阵、邓、郎、部、都 女:奶、她、如、妇、妈、妹、姐、姑 纟:红、级、纱

口:古、另、只、叫、可、台、叶、吃、听、吹

.黎明 扌:打、把、抓、投、拖 宀:宁、它、安、完、定、宫 又:欢、双、对 自:息

五、背诵课文,并填空。

1、春笋()()泥土,掀翻()(),()()()()从地里冒出来。它们()着()(),在()()()(),在()()里()。

2、雨点分别落进()()、小溪、()()、()()。

3、雨点在()()里睡(),在小溪里()(),在()()里()(),在()()里()()。

4、()()倒映在()()里,像()()白鹅。()()倒映在()()里,像()()()()的气球。

5、()()的()()(),美丽的()()(),映出()()五彩的世界。

6、()(),满山的梅花就()()了。盛开的梅花,你()()我()()你,像蓝天下的()()彩云.7、()()()()(),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人流,梅花山()()()()的()()。

8、一()()()()涌出了圈(),蹦跳着()()()()的()()。()()()跨上骏马,追赶那()()的()()。

9、()(),一()()()()像朵朵()()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人的歌声。

10、()暖()开()()满园()光()媚()意盎然

11、()()之计在()晨,()年之计在()()。

一寸()()一寸(),寸()难买寸()()。

六、把句子补充完整。

1、燕子在。

2、蜜蜂在 ?

3、布谷鸟!

4、在。

第三单元

一、默写生字词:

参加、练习、提问、过年、用品、乌黑、技艺、结束、两位、特别、几次、高兴、松柏、孩子、回答、托高、观众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惭愧、松柏、两个、高兴、练习、奖品、临走

三、填空。

1、“比”共()画,第三画是()。

2、“过”共()画,第五画是()。

3、“练”共()画,第六画是()。

4、“呢”共()画,第七画是()。

四、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冖:写、军、农 厶:去、参、私 八:兴

囗:

四、回、团、园、因 孑:孔、字、孙、学、孩 父:爷、爸、爹、五、背诵课文,并填空。

1、兔妈妈把蘑菇奖给()()(),因为他敢()()()()。

2、小松树能看得远,不是他()得(),而是他()()()()。大松树看不远,不是他()得矮,而是他()()()()。

3、百折()()愚()移()勇()直()

4、()()琢,()()器。()()(),不知义。

六、阅读短文。

老爷爷微笑着说:“孩子,你很诚实。我要把这两把斧子也送给你!”孩子说:“老爷爷,不是我的东西,我不要。”说完,拿着自己的斧子走了。

(1)老爷爷说了()句话,孩子说了()话。(2)老爷爷送给孩子两把斧子,他有没有要?为什么?()(3)学了本文后,我们也要做个()的孩子。

第四单元

一、默写生字词:

黄金、以后、水井、很多、忘记、叫喊、功课、请求、这里、邓小平、夸大、当然、手指、抬头、故事、吃饭、爸爸、上网、最近、答应、母亲、怎么、作业、完成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领导 蒙着、按照、元帅、资料、吭声、一盆水、操心

三、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邓、当、这、指、怎、学、光、业、少

四、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刂(立刀旁):刘、刚、刮、前、到、列 小(小字头):当、党、尘、尖 工(工字旁):功、巧、项

讠(言字旁):计、认、让、讲、许、课 心(心字底):志、念、急、想、思 人(人字头):会、全、金、今 王(王字旁):玩、环、珍 冂(同字匡): 网、周、同 饣(食字旁):饥、饿、饭

五、背诵课文,并填空。

1、()水不()挖()人,()刻想念()()席。

2、先生要()()()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练熟了,()照着字帖写。()()写字,()()()爷爷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

3、()()知道()()学习这样()(),()()很()()。

4、奶奶笑着说:“这白发,()()是你()()()的,()()是你()()。”我说“奶奶,要是我()()()()操心,这白发()()()()()?”

5、陈毅()()洗衣服,()()跟()()谈家常。陈毅说给()()洗洗衣服是()()的呀!

6、我有一个()()的爸爸,最近一()()()(),就夹着包往外走,说去“充电”去。爸爸说“充电”就是()()()。爸爸()()()在电脑上打字,还会()()。

7、骨肉()()痛痒()()恩重()()()深似()

8、()()浮()(),红掌拨()()。

六、选字或词填空。

1、盼望

愿望

希望

(1).丁丁很感谢牵牛花,因为它帮自己实现了〈

〉。(2).牵牛花长出了幼芽,丁丁〈

〉牵牛花快快长大。(3).真〈

〉明天不下雨,这样我们就可以春游了。

2、做

冬冬()在那里()()业,大家都说他是好学生。

3、放

我把东西()在正前()看得见的地()。

4、再

现()我该和你说()见了。

5、进近.老师说小明最()学习()步了。

6、池 驰

鱼儿在()塘里游戏,马儿在草原上奔()

7、有

我()五支铅笔。今天,爸爸()给我买了四支。

第五单元

一、默写生字词:

夏天、雷雨、青蛙、荷花、梅子、台风、西瓜、扇子、织女、奶奶、北斗星、牵牛星、群众、黄金、单丝、变成、洁白、请坐、晴天、眼睛、事情、捉虫子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茉莉、蒲扇、萤火虫、森林、蜻蜓

三、写出下列字的笔顺。梅、奶、眼、蛙

四、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雨(雨字头):雷、雪、霜、雾 户(户字头):房、扇、所 戈(戈字旁):战、成 羊(羊字旁):鲜、着、群 目:盯、眼、睛

忄(竖心旁):忙、怕、情

五、背诵课文,并填空。

1、有关夏天天气现象的词语有()()()写出夏天的水果()()()写出夏天的虫子()()()写出夏天的花()()()写出春天的花()()()写出你认识的星星()()()()()

2、夏天来了,()风大,()雨多。()()和()()都成熟了。()花和()花都开了。

3、()人一()心,()土()()金。()()不()(),独木不()。

4、天气(),池水()。小()蜓,大()(),飞来飞去()()()。

5、循序()()温()()新()浅()深()积()累

六、阅读短文

小明病了,直叫肚子疼。妈妈带他去医院看病。

医生问小明吃了脏东西没有,小明摇摇头。医生看了看他的手,发现他的手很脏,指甲也很长,说:“用脏手拿东西吃会生病的。”

小明记住医生的话,做到经常洗手、剪指甲,成了一个讲卫生的孩子。

1. 短文有_____小节,第一节有_____句话,讲小明__________,妈妈带他去_________,第二节讲小明生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小明是好孩子吗?为什么?

第六单元

一、默写生字词:

最多、晚上、满天、数星星、那里、一颗星星、非常、决定、羽毛、拍手、闪亮、座位、连忙、北极、大象、说话、世界、母鸡、美丽、站住、黄乎乎、世纪、庆祝、运动、自己、海带、花朵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翅膀、连忙、梦见、孤零零、停下、绿茵茵、碧澄澄、皇帝、真多

三、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真、朵、闪、非、忙、年、它、美、连

四、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羊(羊字旁):鲜、着、群、美 十(十字头):真、直、古 页(页字旁):顶、领、顺、颗 穴(穴宝盖):究、穷、空、穿、突(撇刀头):象、角、兔、龟 田(田字头):界、男、留 礻(视字旁):礼、社、祖、祝、神

五、背诵课文,并填空。

1、()()的鲜花比天上的()()()()。()()的星星真比()()的()()()()。

2、姑妈送我一只小鸟,()()的羽毛,()()的嘴巴,两只眼睛()()()()的,()()可爱。

3、小鸡看到的()()原来这么(),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

4、足球()()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个()()只有皇帝过()()才用他来()()。

5、漫()遍野 绿()成()天()日()()()根深

六、把下面的词语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标点符号。

1、一起 上学 去 和 小明 小红

2、真 啊 热 今天

3、还会 燕子 吗 回来

4、游戏 爸爸 玩 在 电脑

第七单元

一、默写生字词:

伙伴、没有、同学、就要、拉手、粮食、满头大汗、呼叫、山洞、寒冷、由于、冬天、辛苦、农民、午饭、空闲、农夫、千万、禾苗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栽树、箩筐、乘凉、颗粒、悯农、躺着过冬

三、写出下列字的笔顺。伙、就、粮、万、农

四、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米(米字旁):粒、粗、粮、类

五、背诵课文,并填空。

1、小树栽好啦!三个小()()()()()()树()()()()。

2、夏天蚂蚁在搬粮食,有的(),有的(),个个()()()()。而蝈蝈却在乘凉,有的()()觉,个个()()()()。

3、锄 禾

锄()()()(),()滴()()()。谁()盘()餐,粒粒皆()()。

悯 农

()()()粒粟,()()()颗()。()()()()(),()()犹饿死。,围着小,有的睡

4、人()()虑 必()()忧()备()患

防患未()

5、江上()()(),但爱鲈鱼美。君看()()(),()()**里。

六、阅读短文

画 画

星期天下午,我坐在阳台上画画。

我先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片森林。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得非常茂密。我又在森林的上方,画上湛蓝的天空。天空中还飘荡着一朵朵洁白的云。接着,我在森林里画了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尖尖的嘴巴,很有趣。

最后,我给图画取了个名字:《小鸟的家》。

1、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句话。

2、我在白纸上画了()、()、()和()。

3、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4、照样子写词语:

碧绿碧绿()()()

第八单元

一、默写生字词:

爬树、别哭、天使、掉下、流水、时候、花园、司马光、木板、等待、忽然、安全、往事、身体、以前、口渴、办法、看见、终于、渐渐、起来、华山、年代、称呼、空间、与其、岁数、旁边、笔直、语言、每次、加油、结果、结束、留学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使劲、救人、盯着、瓶子、艰难、吟诵、不禁、称赞、蚯蚓、睁眼、.钻出来

三、写出下列字的笔顺。身、与、每、直、留、旁

四、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禾(禾字旁):秊、秋、种 母(母子底):每 山(山字头):岁、出、岭 走(走字底):赶、起、越 手(手字旁):看、拜、五、背诵课文,并填空。

1、有一天,鲁班()船()(),看到老艄公用竹篙乘船()()()()。()()船撑到对岸,老艄公()()累得()()()()了。

2、乌鸦()()想出()()来了。()叼起()()(),一颗一颗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了,乌鸦就()()()了。

3、宋代的寇准七岁时写了一首诗:只有()()(),更无()()()。举头()()(),()()()()低。

4、临危()惧()谋善断()容()迫

()()不乱 自()自()千()万()

5、()()()唱歌,有雨也不多。六、一、组成句子写下来。

1.今天 的好 天气

多么 呀

2.学校

我们

学习

上 高高兴兴

3.小明

关心

同学

非常

4.花

公园

开得

里的美丽 很

5排球

叔叔

6.浇浇

你 多给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 篇5

二〇一五年一月十四日

第1首

江 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作者简介

乐府本指汉朝掌管音乐的行政机构,后来人们把乐府演唱的诗歌也称为乐府。重点注释

①采莲:采摘莲蓬。②何:何等,多么。③田田:茂盛、俊秀的样子。精美译文

江南水乡,池塘湖泊里到处可以采摘莲蓬,瞧那荷叶长得多么俊秀、茂盛。水是那样的清澈,一群小鱼正在莲叶间嬉戏。它们一会儿游到莲叶的东边,一会儿游到莲叶的西边,一会儿游到莲叶的南边,一会儿游到莲叶的北边。中心思想

这首诗歌描绘了江南荷花的丰茂盛美,以及鱼儿在荷花、荷叶间自由自在的嬉戏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采莲人正在快乐嬉戏,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美,对江南风情的热爱。精彩赏析

这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的比兴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格调清新健康。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入,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机,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③第2首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作者简介

北朝民歌是北朝时期各族人民所作,内容丰富,有战歌、牧歌等,以及反映人民痛苦生活的歌谣,豪放爽朗,慷慨激昂,表现北方少数民族英勇豪迈的气概。大都收录在《乐府诗集》中。重点注释

①敕勒歌: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一种民歌。②川:平川,平原。③阴山: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现在叫“大青山”。④穹庐:指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用的圆顶毡帐。⑤笼盖:笼罩。⑥四野:四周的原野。⑦苍苍:青蓝色。⑧茫茫:十分辽阔深远的样子。⑨见:同“现”。呈现,显露的意思。精美译文

阴山脚下的敕勒川,草原辽阔,无边无际。极目远眺,天空像一顶圆圆的大帐蓬,笼罩着浩瀚的大草原。天瓦蓝蓝的,无比宽阔;草原碧绿绿的,一眼望不到边际。风吹过,牧草低伏,显现出一群群牛羊。

中心思想

这首民歌反映的是阴山一带祖国山川的壮丽景色和敕勒族的游牧生活。描绘了一幅辽阔富饶而壮美的草原画卷。精彩赏析

这是一首北朝敕勒族人的民歌。第一句交代了敕勒川的位臵,又因为是逐水草而居,敕勒人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广阔的大自然,所以这首民歌一开始便显出强大的气势和力量。接下来民歌给读者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的草原图景:草原无边无涯,蓝天似“穹庐”,罩住了草原。最后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画龙点晴的一笔,它赋予整个画面以生命的活力。

①第3首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作者简介

唐朝初期的著名诗人。自小聪敏,7岁能赋诗,尤善写五言诗。与当时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为“初唐四杰”。重点注释

①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②曲项:曲,弯弯的。项:头颈。③向天歌:向天,朝着天空。歌,这里是叫唤的意思。④白毛:洁白的羽毛。这里指鹅雪白的身子。⑤红掌:鲜红的脚掌。⑥清波:清清的水波。精美译文

白鹅呀白鹅,弯曲着脖颈对着天空鸣唱。白色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橙红色的两只脚掌在水面上划出粼粼的波浪。中心思想

这首诗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写了白鹅在水中游玩嬉戏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精彩赏析

这首诗用色彩鲜明的对比,描绘出鹅白色的羽毛,红色的趾蹼。在陆地上,鹅引颈高歌;在绿水清波中,它浮游嬉戏。诗句写出白鹅那种快乐、悠闲自得的情态,栩栩如生。是从古到今儿童学习唐诗的启蒙之作。

④②

①第4首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①

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③作者简介

唐朝诗人。他的诗多数以风、雨、露为题材,语言清新,讲究声律。重点注释

①解:懂得,明白。②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③开:这里指使春天的花开放。④竹:竹林。精美译文

风能吹落深秋的树叶,能吹开二月的鲜花,也能吹过江面掀起滚滚波浪,吹进竹林时能把万竿翠竹吹得歪斜起伏。中心思想

这首诗以风为描写对象,写出了风的强大威力。精彩赏析

诗人以别出心栽的手笔,形象地写出了风的作用和力量。先写飒飒秋风能吹落树上的黄叶,再写和煦春风能吹得鲜花盛开,读后使人感到风是多么善解人意,既为人间送走萧瑟的秋天,又为人间迎来艳丽的春天。后两句写风的强劲,吹过江面能掀起涛天巨浪,吹过竹林能使从不弯腰的万棵翠竹倾斜。在诗人笔下,无形的风有了色,有了个性。其实,诗人并不是为写风而写风,尽管诗作通篇没有一个“风”字,但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通过对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不畏惧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第5首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⑦⑤

⑥④

③作者简介

晚号“四明狂客”,喜欢饮酒,被杜甫称为“酒中八仙”之一。重点注释

①碧玉:绿色的玉石。②妆:打扮。③一树:满树。一:表示满、全、整的意思。④丝绦:丝织的带子。⑤细叶:柳树萌发出来的又细又嫩的叶子。⑥裁:裁剪。⑦似:好像。精美译文

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装扮而成,下垂的柳枝仿佛是千丝万缕的绿丝带。那尖尖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剪刀般的巧手。中心思想

这首诗,诗人通过对柳树生动形象的描写,歌颂赞美了春天,使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精彩赏析

春天又来了,杨柳长出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的吹拂下,有着迷人的美丽。诗人正是受到这美丽的启发,用“碧玉妆成”引出“绿丝绦”,又用“绿丝绦”引出“谁裁出”,诗句最后,那看起来没有形状而又充满活力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引出来进行了形象化的描绘。这一连串的牵引,一环扣一环,一环比一环更绮丽。全诗想象新奇,比喻恰当,语言看似浅显,实则蕴含丰富。作者对春风的讴歌,对杨柳的赞赏,对大自然的惊叹,表现得淋漓尽致。第6首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③④

一片孤城万仞山。

⑤⑥⑦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①作者简介

性情豪放,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臸曲歌唱,名动一时。尤善边塞诗。七绝《凉州词》和五绝《登鹳雀楼》悲凉壮阔、沉雄无比,实为“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名作。重点注释

①凉州词:乐府诗题。曲调名。②远上:这里指黄河,远远地望去,它好似飞上了云端。③孤城:孤零零的一座小城。④万仞:仞,古代长度计算单位,一仞为七尺或八尺。这里用来形容山高。⑤羌笛:笛,古代羌族的一种管乐器。羌: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甘肃、四川、青海一带,以游牧为主。⑥何须:不必、不用。⑦杨柳:指《折杨柳》,一支笛曲的名字。⑧不度:不到,不来。⑨关:指玉门关。精美译文

波涛滚滚的黄河像一条丝带飞上云端,大山下是一座孤零零的小城。羌笛悠悠,又何必吹奏那悲凉的曲调,要知道春风从来都吹不过玉门关。中心思想

这首诗表现了守卫在西北边疆的将士们的离情别绪,抒发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委婉地批评了朝廷对他们的冷漠。精彩赏析

诗句一开头就以奇特的构思,写出黄河之源广漠壮阔的风光。第二句写万丈山河下的一座孤城,交代了戍边之地的险要。后两句转为由羌笛演奏《折杨柳》曲调,写出将士对家乡对亲人的无比思念之情。因为古代有折杨柳为远行的人送行的习俗,所以当时的人们就连听到《折杨柳》的乐曲声也会触动离愁。但这个离愁,并不是悲悲切切的,而是悲中有壮,这使得将士在思乡之余油然生出一种保卫国家的责任感。第7首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⑨⑥

⑧⑤

①重点注释

①鹳雀楼:在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城上,面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水,后被黄河冲坍。②白日:太阳。③依:靠着的意思。④尽:全部,完。⑤入海流:朝东流入大海。⑥欲:想。⑦穷:穷尽,到尽头。⑧目:眼睛,目光。⑨更:再。精美译文

太阳靠着远山落下去了,黄河向着大海滔滔奔流。你若想用眼睛看到更远的地方,那就要不断地向上攀登更高一层楼。中心思想

这首诗描写了登高望远的情景,歌颂了祖国河山的壮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同时,还寓含一个哲理:不论做什么事情,要领略更美的风光,取得更大的成就,就要站得更高一些。精彩赏析

诗人用极浅显、极朴素的语言,写了登楼远望的景色,写得情景壮阔,气势雄浑。就是我们现在读来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当然,诗人在鹳雀楼上是不可能看到黄河入海的,那只是他的想象,是他意念中的景象。而后两句,诗人运用了融情入理的表现技法,由景生情,把诗作推入更高境界,使之寓意更深更广。第8首

春晓

①②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⑤作者简介

他的诗清新淡雅,多写隐居生活,描绘山水田园的恬静清幽及旅途景色等,因此与王维被推崇为山水田园诗人的优秀代表,在诗坛享有盛誉。李白曾写《赠孟浩然》表示对他的仰慕。重点注释

①春晓:春天拂晓的时间。②晓:天亮。③眠:睡觉。④闻:听到。⑤啼鸟:鸟叫声。⑥夜来:指从昨夜到作者醒来的时间。精美译文

春夜睡的沉沉的,不知道天已破晓,醒来听到处处有鸟儿啼叫的声音。一晚上春风吹拂,春雨飘洒,不知打落了多少开得正好的花朵。中心思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也流露出对春天将要过去的怜惜。精彩赏析

这首小诗仅仅四句二十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但反复读,便觉得诗中别有天地。第一句写春梦的香甜,流露出对春日早晨的喜爱。第二句中写悦耳的鸟啼,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第三句是对夜晚晚风雨的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爱变为惜春,爱极而惜,惜春也就是爱春,那潇潇的风雨引起诗人对花木的担忧。诗作语言朴实浅近,整首诗读来似行云流水般平易流畅。第9首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⑤②

①作者简介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以绝句见长,风格流畅、华丽,最擅长描写边塞生活,为大诗人杜甫所推崇。重点注释

①凉州词:乐府名曲,依凉州(今甘肃武威地区)地方曲调所作。②夜光杯:用白玉臸成的酒杯。③欲饮:正准备喝酒。④琵琶:原产于西域的一种拨弦乐器。⑤催:指催人出征。⑥沙场:战场。精美译文

军中的宴会上,白玉雕成的酒杯盛着满满的葡萄酒,在将士准备喝之时,琵琶奏响了,好像在催着大家开怀畅饮。即使醉倒在沙场上,也请大家不要笑话我。自古以来,出征仗的有几人能平安归来? 中心思想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诗中写了战士们出征之前既热烈而又紧张、悲壮的氛围,表现出将士为国战斗,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精彩赏析

诗一开始就用饱含激情的笔调,华丽耀眼的词语,写出军营中盛大的酒宴,“葡萄美酒”、“夜光杯”,突出了边塞生活的特点。第二句写琵琶弹奏出欢快急促的旋律,催促大家举杯畅饮,使已经很热闹的气氛几乎沸腾起来,将士们你斟我酌,兴致飞扬。第三四句写帐中有人高喊: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倒沙场也别笑话我们,古往今来,出征的人能有几个平安回来呢?我们不是早已将生死臵之度外了吗?读到这里,你会不会也和古代将士一样热血沸腾呢? 第10首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⑤②

①作者简介

他的诗文多写边塞生活,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龙以七绝最为出色,因此享有“七绝圣手”的美誉,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重点注释

①出塞:古代乐府中的一种军歌。塞:指边境上险要的地方。②关:关塞。③但使:只要。④龙城:地名,又称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一带。⑤飞将:指古代名将李广。汉武帝时李广曾任右北平(卢龙城)太守,英勇善战,匈奴称他为“飞将军”。⑥不教:不让,不使。⑦胡马:胡人的兵马。胡,古代汉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⑧度阴山:度:越过。阴山: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精美译文

月亮还是秦汉时的月亮,边关还是秦汉时的边关,但离家万里远征的人都没有回来。只要有像李广那样的飞将军镇守边关,就决不让胡人的马队跨过阴山一步。中心思想

这首诗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长期无休止的战争的批判及忧国忧民的情怀。精彩赏析

这是一首名作,令人百读不厌。诗人以凝练的笔法,概括了从秦汉至唐代几个朝代战乱纷纷的现实,指出每一次大规模的战事都会夺去无数年轻将士的生命,造成人间多少家庭的不幸。诗作起笔在“明月”和“关”前加上“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使诗句从千年之前、万里之外着眼,自然形成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让读者把眼前的边关与历史联系起来。所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是世世代代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塞有飞将军,“不教胡马度阴山”也就成了世世代代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愿望,却显示了很多不平凡的意义。第11首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⑤③

①②重点注释

①芙蓉楼:在今江苏省镇江市。②辛渐:诗人的朋友。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③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④吴:指江苏镇江一带地方,古时曾建立吴国,下句的楚也指这里,因为这里也曾是楚国的疆土。镇江,古代叫润州。⑤平明:天亮的时候。⑥一片冰心在玉壶:意思是说,(我的心)像在玉臸的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决不会因为在官场的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

精美译文

长夜寂寂,寒雨蒙蒙,诗人连夜来到吴地。天刚亮,就到芙蓉楼为好友辛渐送行。友人此去,我在路途上也许会如楚山般孤单。请你转告关心我的洛阳亲友,我的心地光明、纯洁,就像玉壶中装的冰一样晶莹剔透。中心思想

这首送别诗,既是临别赠言,也是临别誓言,从诗中表现出诗人保持高潮品德的决心。精彩赏析

这首诗借送友人明志,这在送别诗中,的确别具一格。本诗从迷蒙的寒雨和孤臷的楚山写起,一下笔就渲染出离别的气氛,寒意不仅弥漫在烟雨之中,也渗透在两个即将分手的好友心头。想到友人马上就要隐没在无边的烟雨中,撇下诗人一个人孤单单地伫立江边。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牵出了后两句临别时的叮咛。诗人从清澈无瑕的玉壶中捧出晶莹纯洁的冰心告慰洛阳的亲友,这比任何语言都能表达诗人对洛阳亲友的一片深情。第12首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他诗歌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田园山水诗的创作上,诗风淡泊宁静、清新自然、状写传神。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重点注释

①鹿柴:辋川(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的一个地方。②空山:空旷幽静的山。③不见人:看不见人影。④但:只是,仅仅。⑤闻:听见。

精美译文

在寂静的山里,虽然看不到那个人,但人们的交谈声听起来非常响亮。在幽暗的林中照进来一抹残阳,把地上的青苔照得鲜亮。中心思想

这首诗是诗人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描写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精彩赏析

本诗采用反衬手法,来突现异常幽静的意境。第一、二句在正面描绘空山的杳无人迹后,紧接着写“但闻人语响”,这就一下子突出了诗的境界——空山万籁俱寂,偶尔传来人语声,闻人声却不见人影,极言林深树茂,这暂时的“人声”,更加凸显了山林长久的空寂。

三、四句由前面描写空山人声进而着力写深山返照残阳,由声而色。一抹残阳的光彩与天边的幽暗形成强烈反差,那么密林就显得更加幽暗。所以,诗中一、二句以人声反衬空寂,三、四句以光亮反衬幽暗,就像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一点暖色,结果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深刻。

⑤②

①第13首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重点注释

①元二:诗人的朋友,姓元,排行第二。古人常这样称呼人。②使:出使。③安西:指唐朝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这首诗又叫《渭城曲》、《阳关三叠》。④渭城:古县名。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⑤浥:湿润。⑥客舍:这里指为客人设宴送别的地方。⑦更:再。⑧阳关:汉朝设臵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⑨故人:老朋友。精美译文

清晨,渭城路上的细雨让尘土湿润了,客舍前青青的柳树在细雨飘洒下也湿润了,显得更绿更青翠了。朋友啊,我劝你再喝一杯酒吧,往西出了阳关,就见不着老朋友了。中心思想

这首诗用质朴的语言,写出对即将远去穷荒之地的朋友的惦记之情和叮嘱之意。精彩赏析

这是一首广为传涌的送别诗。诗人首先描写分别的时间、地点、氛围。渭城、朝雨初停,轻尘湿润;客舍,杨柳细雨,青翠欲滴。其中的“柳”一字双关(“柳”与“留”谐音),寄托了惜别的深情。但友人是注定要走的,离别之时不宜过于凄苦,于是诗人描绘出一幅明朗、清新、怡人的画面,用平静的语气写出深长的情意。“更尽一杯酒”,不只是想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份情谊,更是利用喝酒,拖延与对方分手的时间,好让朋友再多待一刻。临别依依,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能再喝一杯酒了。此诗后被告谱成歌曲,名为《阳关三叠》。

⑦⑥④

①②③第14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点注释

①九月九日:重阳节。②山东:华山以东,指作者的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县)。③独:孤身一人。④异乡:他乡。⑤逢:遇到。⑥倍:更加,加倍。⑦遥:远,在很远的地方。⑧茱萸:一种有浓香的植物,古代风俗,重阳节时在身上佩戴这种草,可以辟邪。精美译文

独在异乡作客,每到了佳节,就更加怀念亲人。在遥远的地方想到,重阳节那天,兄弟们登高浏览,他们在分插茱萸的时候,一定会意识到今年比往年少了一个人。中心思想

这首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诗作是诗人十七岁在外求学时写的,表达了浓烈的思乡之情。精彩赏析

这首王维青少年时写的抒情小诗与他后来的作品比较,显得非常朴素,诗开头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我”在“异乡”,人称“我”为“异客”,两个异字再加上一个“独”字,质朴而真切地写尽了他乡游子举目无亲的孤独感。而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重阳登高插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诗人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兄弟们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未能完全团聚,似乎是写自己在异乡为异客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遗憾更应值得体贴。这样写,诗句更显得曲折有致,别出心裁。

①②第15首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少年多才,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二十五岁离蜀,漫游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写出许多描绘祖国山河的壮丽诗篇,充分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重点注释

①静夜:静寂的夜晚。②床:古代一种可坐可卧的家具。③疑:认为。④举头:抬头。⑤思:思念,想起。精美译文

深秋的夜晚,月光洒向床前,让人恍惚觉得,那是一层霜铺满在地上。抬头看看明月,低头不禁让人想起了故乡。中心思想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客居外地,在一个深秋的夜里,对着月亮思念家乡的情景,抒发了他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精彩赏析

月白霜浓的深秋,分外明亮的月光,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一个人漂泊在他乡,大概都有这样的感受吧。白天倒还好,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一阵在心头翻滚,何况是明月之夜。凝望月亮,也最容易使人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低下去,完全陷入沉思之中。短短四句话,短小清新,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但又是让人体会不尽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就不难领会诗人李白诗作的“自然”。

⑤④③②

①第16首

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重点注释

①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乐府古题,诗人采用这个题目,所以称“古朗月行”。②呼作:称作。③瑶台:古人想象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④仙人垂两足:古代神话说当月亮初升时先看到月中仙人的两只脚,然后逐渐看到仙人的全貌。⑤团团:圆圆的形状。⑥白兔捣药:古代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的桂树下捣药。⑦与谁餐:给谁吃。精美译文

小的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月亮叫做白玉盘。又疑心那是瑶台上神仙用的镜子,飞上了青蓝色的云端。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然后才看到桂花开在圆月里。看啊,小白兔正忙着捣药,真想问问小白兔,药捣好了去给谁吃呢? 中心思想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儿童时代想象月中神奇的景象,恰当地运用神话传说,充分表现了儿童心目中月亮的神奇与可爱。精彩赏析

原诗有十六句,这是节选其中的前八句,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加上对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构成神奇瑰丽的艺术境界。前四句写儿童对月亮幼稚的认识,用“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使人感到新颖有趣。“呼”“疑”两个动词,表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后四句用月中有仙人嫦娥、吴刚,有桂树、白兔这一古代神话,写出了月亮初升时的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的美好景致。

①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第17首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重点注释

庐山:我国的一个著名风景区,在江西九江市南。香炉:香炉峰,庐山西北部的山峰。紫烟:紫色的烟云。遥看:远远地看。挂前川:挂在山前的一条大河,指瀑布。川,江河。直下:陡直地飞流下来。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表示天的最高处。精美译文

太阳照在庐山的香炉峰上,峰上云雾缭绕,远远看去,雄伟巨大的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河上。瀑布飞流轰鸣着一泻而下,真好像有三千尺那么长,不免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中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瀑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胸襟开阔、气势豪放的精神世界,抒发了他向往自由,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炽热感情。

精彩赏析

香炉峰是庐山无数山峰中很普通的一座,但在大诗人李白的笔下却是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云烟,缥缈于蓝天青山之间,香炉峰是多么美丽神奇!这为下文中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第二句直接写瀑布,“挂”字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是静态的。第三句写瀑布的动态:好象是从“三千尺”的高度“飞流直下”的,其山峰之高,水流之快,可以想见。最后诗人发挥想象,用“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写足了瀑布的雄伟壮观,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第18首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重点注释

乘舟:坐船。欲:想。闻:听。踏歌:歌唱时以脚踏地为节拍。桃花潭:在今安徽省泾县西南。不及:比不上。精美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边走边唱的歌声。这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赶不上汪伦来送别我的一片深情。中心思想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友情。精彩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写离去者、送行者,展示了一幅离别的画面。忽然传来有节奏的歌声,只闻其声未见其人,这位送行者是谁呢?诗人没有正面表现,而是用了曲笔,但送行的汪伦仿佛已呼之欲出了。诗从第三句开始是抒情。桃花潭水那样深,“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该有多深呢?水深情深就自然地联系起来了。但诗人如果说,汪伦送我之情比潭水更深,这种写法太过平凡了。而诗人妙就妙在用“不及”二字,将无形的情谊变为似深潭般生动的形象,自然而有余味。

第19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重点注释

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孟浩然:唐代诗人,李白的好友。之:作动词用。广陵:现在江苏省扬州市。故人:老朋友。西辞:孟浩然从黄鹤楼出发,由西向东到广陵去,所以称西辞。烟花三月:烟花,杨柳如烟,繁花似锦的明媚春光。下:长江由西往东流,由武汉到扬州是顺流而下。精美译文

老朋友辞别黄鹤楼要东去广陵,正是烟雾迷茫、繁花似锦的暮春三月,挚友要独自乘船下扬州。我目送他直至帆影模糊,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尽头,而眼前只有滚滚长江滔滔不息地流向天边。中心思想

这首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忧愁、苦恨,而是明朗轻快,春意盎然。我 们不难想象久久伫立江边目送朋友离去的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精彩赏析

这首送别诗别有情味,它不同于我们学过的王维的《渭城曲》中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而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这不仅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诗人的离别,而且是在繁华的时代(唐开元盛世)、繁华的季节(烟花三月)、繁华的地点(天下名楼黄鹤楼下)的离别,所以这次分手是愉快的,是带着诗人的向往的。开头两句,“黄鹤楼”可能是朋友经常聚会,充满诗意的回忆的地方,“三月”上加了“烟花”,把送别环境的气氛涂抹得更加浓郁。下面两句表面是写景,细读起来却能体会到诗人对挚友的一片深情,特别是“尽”“惟见”两词的运用,表现了富有诗意的长久的目送。所以,这次送别是一场极富诗意的离别,对诗人来说,也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

第20首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重点注释

白帝城:在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东汉末年公孙述占据这里自称白帝,所以称白帝城,城下流过长江,是长江入三峡的地方。这首诗是诗人在被放逐夜郎途中遇到大赦,从白帝城乘船返回江陵时所写。朝辞:朝,早上。辞,告辞、告别。彩云间:白帝城在山上,地势高峻,常常被云雾笼罩。而且由江船上仰望,好像城在云中。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古时传说江陵离白帝城1200里,实际约600多里。一日还:古书上说:“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用舟行之速说明江水之急。啼不住:叫个不停。啼:叫。万重:形容很多层重叠堆积。精美译文

清晨告别了云雾笼罩的白帝城,到江陵千里的路程只用了一天。两岸猿猴的啼叫还在耳边回荡,轻快的小船已越过了万座高山。中心思想

这首诗运用夸张手法和通俗的语言,竭力描述了长江水流之急,小船的轻快,并借此抒发了诗人流放遇赦的轻松、喜悦的心情。精彩赏析

第一句“彩云间”,极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后面写船行之快造了声势。下面几句便写了船行速度之快,行程时间之短,不仅表现了诗人 “一日”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遇赦后的喜悦。第四句“轻”字,更把诗人因历尽艰险却得以一朝解脱而迸发出的激情。

第21首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重点注释

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与和县境内。孤帆:一只小船。帆,船上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常被用来代指船。日边:太阳升起的地方。精美译文

峻峭的天门山被长江截断一劈为二,碧绿的江水在这里汹涌回旋。两岸青青的山峰相对耸立,一片孤帆从水天相接的日边顺流而来。中心思想

这首诗热情赞颂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气势十分雄伟。从中也充分展现了诗人自己开阔的胸襟和热情豪放的性格。精彩赏析

诗作第一句借天门山中断为东西两山,突现楚江的奔腾浩荡,极力写出它冲决一切阻碍的巨大力量——竟把“天门”撞开了。第二句借写江流至此汹涌回旋,突现天门山的奇险——竟然让水倒流。三四句写一片孤帆从水天相接的日边乘风破浪飞速而来,在船上仰望天门山的诗人视角也随之由远而近,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

第22首 别董大(唐)高適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简介

他的诗很受人们喜爱,与王之涣、王昌龄齐名,后因诗体与岑参相近,时称“高岑”。重点注释

董大:高適的朋友,即唐玄宗时代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千里:表示虚数,极方其广。黄云:夕阳西下,黄昏时的云。曛:天色昏暗的样子。吹雁:大雁在寒冷的北风中归去,返回南方。莫愁:别担心,不用担心。知已:知心朋友。识:认识、知道。君:即董大。用“君”表示尊称,相当于“您”。精美译文

天边布满黄云,白晃晃的日头就要西沉了。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群雁南归。不必愁前面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谁会不认识您? 中心思想

诗人高適在送别朋友——著名琴客、音乐圣手董庭兰时写下了这有慷慨悲壮、发自肺腑得送别诗。这首送别诗别有它的特色,作者在送别友人时没有仅仅表达离别之情,而是主要着意于劝慰友人,借以赞扬他天下驰名。精彩赏析

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比较起来,别有一种豪放健美。诗的前两句用白描写眼前景物,让北方景色反衬即将分手的朋友的离愁别绪,已很能打动人。更何况大雪纷飞、北风狂吹,这种现实比政治上的日暮天阴更使人心寒。但后两句用转折手法,不仅写出友情的深挚,离别的凄凉,更表达了宽慰中的信心和力量。此诗与王诗,同是诗别诗,但同曲异工,王诗以清新、明快的景物暗含对好友的宽慰;本诗则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一豪言壮语劝慰,激励好友前行。

第23首 绝句

(一)(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简介

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社会写实著称。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虽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重点注释

含:包含。这里指从窗口看出去,窗外的景色犹如嵌在窗子上。泊:停泊。万里船:指从非常遥远的地方来的船。精美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一行白鹭展翅飞向湛蓝的晴空。窗口正对着岷山千年不化的积雪,这美景像一幅镶嵌在窗口的图画,门外停泊着从东吴一带万里而来的航船。中心思想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对草堂附近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精彩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一个对仗工整的句子,“黄鹂”对“白鹭”,“翠柳”对“青天”,用“黄”“翠”“白”“青”四种颜色,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景。这里还有黄鹂啼叫的声音,传达出一种欢快的感情。后两句也用了对仗的手法,对仗也十分工整。特别是“千秋雪”与“万里船”相对,平平凡凡的六个字,极方空间之广,时间之久,可以想见诗人的胸怀是多么广阔。

第24首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重点注释

春夜喜雨这首诗是诗人住在成都草堂时所写的。知:知道,这里指适应的意思。乃:于是,就。潜:这里是悄悄地,不为人察觉。物:这里代指花。野径:野外的小路。重:沉甸甸的。因为花上沾满了一夜的雨,沉甸甸的低垂着。锦官城:四川省成都市。因为古代成都曾经住过主持织锦的官,所以叫锦官城。锦,一种彩色有花纹的丝织品。精美译文

好雨真是懂得节气时令,到了春天,它就主动下起来了。夜晚,雨随着春风悄悄地飘洒,纷纷绵绵,滋润着万物,但又寂然无声。野外的小路上乌云一片,四周漆黑,只有江边的小船上亮着一盏孤灯。早上天亮时,再看那红色的湿漉漉的地方,春花沉甸甸地妆点着锦官城。中心思想

这首诗的描写对象是“雨”,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的特征,从各个 方面进行描摹刻画,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事物精细入微的观察力和善于抓住事物特色并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描写的高超表现力。精彩赏析

这首诗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诗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来赞美雨,而且把雨拟人化了,说它懂得满足客观需要,下得及时。因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雨是很珍贵的,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就是这个道理。正需要雨,它就下起来了,你看这“雨”有好“好”。下面三四句,伴随着“润物”的和风细雨,那个“好”字就更落实了。这样“好”的雨要多下一阵子,因此五六句中诗人又写了雨中野外的情况,预示这个雨准会下到天亮。最后两句是虚写雨后晨景,雨量充沛,红湿花重,整个锦官城一派生机勃勃。这里诗人再一次赞美了雨。

第25首 绝句

(二)(唐)杜甫近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重点注释

迟日:指春日。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泥土酥软。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时常双双出没。精美译文

初春,阳光和煦,大地风景如画,山水美丽无比;春风轻拂,带着花儿的清香;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燕子在天空飞舞;温暖的沙滩上,晒太阳的一对鸳鸯甜甜地睡着了。中心思想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美好动人的景色。动静搭配,相映成趣,再加上令人心旷神怡的颜色和味道,共同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的优美图画。精彩赏析

这里诗人写于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生活时期。诗的一、二两句从大处着墨,描绘出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那怡人的春风,初放的鲜花,如茵的芬芳,都展现了明媚的大好春光。第三句诗人写了归来的燕子,它们正繁忙的衔泥筑巢,建设新的生活,这样写使春有了一种动态美。第四句由动变静,写的是静态景物:日丽沙暖,鸳鸯交颈而眠,也在享受这春天的温暖,与第三句动态的飞燕对照,动静相同,相映成趣。

第26首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重点注释

江畔:成都锦江岸边。独步:一个人散步。黄四娘:杜甫的邻居。蹊:小路。压枝低:把树枝压弯了。留连:流连。十分留恋。形容蝴蝶飞来飞去不愿离去。自在:自由自在。娇莺:黄莺鸟。恰恰:频频、不断。

精美译文

黄四娘家的小路旁鲜花五彩缤纷,千朵万朵盛开着,把枝条都压得弯下了腰。戏花蝴蝶留恋花枝,翩翩起舞,盘旋着不肯离去。几只自由自在的小黄莺跳跃在树丛中,唱着和谐悦耳的歌。中心思想

这首诗动静相应、有声有色,意境十分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时的喜悦心情。精彩赏析

第一句点名寻花的地方,以人名入诗,真实且富有情趣,有民歌风。第二句“千朵万朵”是第一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从侧面写出花开得多、开得大,数不清的花朵有了沉甸甸的分量,把枝条都压弯了。第三、四句以蝶舞、莺啼进一步烘托繁花艳丽,蝶绕花枝而舞,因恋花“流连”不去,暗示花的芬芳繁茂,特别用“时时”二字,说明不是偶尔,更渲染出春意盎然。恰巧此时,传来一串黄莺的歌声,诗人不仅为美景陶醉,也为自己安定生活的开始而感到欣慰。

第27首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简介

他的诗大部分是写登山纪行之事,也有关切时事之作,诗句不喜雕琢,崇尚自然,寄兴遥远。前人评价他“往往多佳句”,以《枫桥夜泊》最为有名。重点注释

枫桥:过去叫封桥,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三公里处的枫桥镇,邻近有寒山寺。夜泊:夜里把船停靠在岸边。月落:月亮已在西边,正在慢慢落下去,表示夜已深。乌啼:乌鸦叫。霜满天:实指遍地寒霜。江枫:江边的枫树。渔火:渔船上的灯火。对愁眠:面对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等景象,升起一缕缕愁思,难以入睡。姑苏:江苏省苏州市的旧称。寒山寺:寺庙名称,在江苏苏州城西的枫桥镇旁。夜半:半夜。精美译文

月亮渐渐西沉,遍地寒霜,只有孤鸦在声声啼叫。我夜泊江边,看着岸上的枫树,江上的渔火,久久不能入睡。遥听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一声一声地传到客船上。中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夜晚停船在枫桥岸边的所见所闻,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隐隐约约地抒发了诗人离家的哀愁。精彩赏析

这首七绝为历来传诵的名作。正是因为它,枫桥、寒山寺等处便成为古今的游览胜地了。本诗纯用白描,把形象、色彩、声音交融在一起,把月亮、乌鸦、寒霜、江枫、渔火等秋天夜晚的景致和夜半的钟声及诗人旅途中的惆怅心情编织在一起。远近、明暗、冷暖、动静,都安排得妥妥贴贴,把寒山寺附近特有的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而诗人在船中卧听夜半钟声的种种难言的感受又尽在不言中,手法实在高明。

第28首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者简介

他四十六岁考中进士,五十岁才得到一个小县尉的位子,一生清平,遭遇感伤,因此他的诗中多寒苦之音。重点注释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吟:这里指诗歌的一种体裁,相当于歌、曲。慈母:母亲。临行:临走。意:内心。恐:担忧。迟迟归:迟迟不回家。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儿女的心意。报得:报答得了。三春:指春季的三个月,古时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三春晖:比喻母爱。精美译文

慈祥的母亲不顾年老眼花,手拿针线为儿缝衣,出门前,把衣服密密地缝呀缝呀,生怕儿子迟迟不回。像小草一样细微的子女心,怎能报答慈母那春晖般温暖的恩情。中心思想

这是一首赞美母爱的脍炙人口的小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精彩赏析

对于常年在外的游子而言,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分离的那一刻。本诗开头就是描写这个时候,母亲为即将离家的孩子缝衣服的普通场景,“衣”和“线”两件最常见的东西,承载的却是母子相依的骨肉深情。紧接两句写母亲的动作和意愿,表现母亲盼子平安归来的挚爱之情,这里既没有语言,也没有眼泪,但爱的纯情充溢而生,拨动每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用了反问,得以升华,寄托了诗人炽热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如何能报答于万一呢?

第29首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作者简介

他有不少诗文揭露社会矛盾,批判时政。他的山水游记和山水诗也很有名,风格清俏矫健,颇具特色。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宗八大家”之一。重点注释

千山:指很多山。绝:绝迹,都没有了。人踪灭:人的脚印都没有。踪:脚印。孤舟:孤零零的一条小船。蓑笠翁: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一个老人。独:独自一个人。寒江:寒冷的江水。精美译文

千山万岭的鸟都飞尽了,来来往往的路上都看不见行人,只有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渔翁坐在一叶孤舟上,冒着大雪在寒冷的江上垂钓。

中心思想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在冰天雪地里迎风抗雪独自钓鱼的老渔夫形象,也就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的化身。诗中的环境描写既具象征意义,又有衬托作用。精彩赏析

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料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性格是如此孤傲。渔翁的身上寄托着诗人自己清高而孤傲的品格,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与苦恼。诗的前两句写背景:“千山”、“万径”,极写背景的寥廓与广大,“鸟飞绝”、“人踪灭”,极力渲染清幽冷寂的环境氛围。后两句集中塑造老渔翁的形象,“孤舟”描其形、“独钓”绘其神,其清高孤傲的不屈个性和迎风斗雪的坚强精神跃然纸上。

第30首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简介

在朝廷里做过小官,后来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能书画,长于音乐。重点注释

渔歌子:词牌名,又叫《渔父》或《渔父乐》。西塞山:今浙江吴兴西南。白鹭:一种水鸟,头颈和腿脚很长,羽毛白色。桃花流水:正是桃花盛开春水涨的时候。也有人称这时的江水叫“桃花水”。鳜鱼:一种大口细鳞的鱼,肉味鲜美。箬笠:一种用细竹叶编的帽子,用来遮雨,遮阳光。蓑衣:用草、棕或者竹叶编臸的雨披。不须归:不必回去。精美译文

西塞山前,一群白鹭自由自在地飞翔,灿烂的桃花盛开如云,青碧的流水中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翁,在斜风细雨中钓鱼,一心想钓到肥美的鳜鱼,甚至忘记了回家。中心思想

这是一首通过写景赞美渔家生活情趣的词,意境优美而活泼,充分表达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山光水色之中悠闲而自由的生活乐趣。精彩赏析

词人曾做过官,后被贬,于是长期过着隐逸的生活。他的这首词以清新质朴见长,还融入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文人气质。词人不是直接抒怀的,而是寄情于景,以画入词。词中写了山、写了水、写了白鹭和肥鱼,写了斜风细雨,更写了悠闲自在的渔夫,词人借渔夫寄托自己的情怀。而渔夫的不思归,其实也是词人自己内心的的自白——我决心在山水之间自由自在地过一辈子。难怪词人自号“烟波钓徒”了。

第31首 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作者简介

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诗歌以送别酬作、军旅生活为多,诗风比较雄壮。重点注释

塞下曲:古时的一种曲名,大多描写边塞生活和战事。月黑:指月亮为乌云所遮。单于:古代匈奴族的首领。欲:想要。将:率领。轻骑:轻装的骑兵。精美译文

月亮被云遮掩黑漆漆一片,大雁被惊起鸣叫着高飞,在这月黑风高的雪夜,敌人在统帅单于的带领下偷偷地逃跑了,将军发现敌情,率领轻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的时候,大雪纷飞,霎时间弓刀上落满雪花。

中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写将军在雪夜带领轻骑兵即将出征时的情景,表现了将士的勇武和边塞环境的恶劣。精彩赏析

这是一产边塞诗,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第一、二句写敌军的溃退,“月黑”“夜遁逃”,敌人已成惊弓之鸟。单于,是入侵匈奴军队的最高统帅,他带队偷跑,可见已是全军崩溃。第三、四句写我军的追击,在准备进军时,不料天上飘起鹅毛 大雪,试想,一支轻骑列队欲出,大雪洒满将士的战衣与弓刀,冷冷的金属色辉映着皑皑的白雪,还有跃跃欲试的战马,是个多么壮烈豪放的场景,又是个多么动人心弦的场景!

第32首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者简介

唐朝著名诗人,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重点注释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潭面:指洞庭湖面。镜未磨:古代镜子是用铜臸作的,磨了才能光亮。这里比喻月下的湖面虽然平静,但有点朦胧,像没有磨平的铜镜。山:指君山,又称湘山、洞庭山,在洞庭湖中。白银盘:比喻洞庭湖。青螺: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形,这里用来比喻君山。螺,螺蛳。精美译文

洞庭的湖光与秋天的月色互相映照,彼此交融,无风的湖面闪烁着银光,像一面没有磨过的明镜。远望湖中秀丽的君山、翠绿的江水,仿佛是白银盘中托着的一枚青螺。中心思想

这首诗描写的是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虽遭贬谪,但他并不失意伤感,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宽广豁达的胸怀。精彩赏析

秋夜的洞庭湖水与皎洁明月交相辉映,是一派宁静、和谐的美景,这是诗作第一句所蕴含的诗意。接下来描写湖上无风,平静的湖面好似未经磨拭的铜镜,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朦胧美。第三、四句诗人把视线从广阔的湖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明月银辉之下,君山愈显青翠,湖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诗人以湖为盘,以螺比山,两相映衬,分外妖媚,于是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

第33首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重点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后为词牌名。九曲:多弯曲,弯弯曲曲。九:形容多。万里沙:长长的河道夹着大量泥沙。万里:黄河漫长的流程。浪淘:波浪翻卷。风簸:风流滚动。自天涯:来自天边。很遥远的意思。如今:现在。直上:一直到。牵牛织女:牵牛星和织女星,是银河中的两个星座,牛郎和织女也是两个神话人物。精美译文

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澎湃,带着泥沙万里奔腾,狂风巨浪好像来自天边。现在沿着黄河一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跟我一起去拜访牛郎织女的家。

中心思想

这首诗写得很有气势。诗人从一个极其宏大的空间背景着笔,将流经万里的九曲黄河尽收眼底。这一方面体现了黄河直通天上的磅礴气势,一方面表达了诗人不畏险阻、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精彩赏析

诗人在极其宏大的空间展开视野,把奔腾万里的黄河尽收眼底,写得十分有气势。诗中既有奇特非凡的想象,也有极尽夸张。滚滚黄河,从遥远的天际汹涌而来,巨浪滔天、狂风怒卷、夹泥带沙、奔腾入海,景色壮阔无比。第一句写黄河源远流长,第二句说黄河无可比拟的气势,第三、四句更是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抒发诗人不畏艰险、敢于奋斗的情怀。

第34首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作者简介

他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主张诗歌应反映人民疾苦,揭露弊政,31 他创作了不少讽喻诗,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很大影响。除了讽喻诗外,他也创作了不少优秀的抒情和叙事诗,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自然,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其艺术成就在唐代仅次于“李杜”。号香山居士。重点注释

赋得:科场考试,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原:原野。离离:繁荣、茂盛的样子。荣:茂盛。远芳:远处的春草。晴翠:阳光照耀下的翠绿的原野。荒城:远方的城市。王孙:这里指被送走的友人。萋萋:春草茂盛的样子。精美译文

草原上的青草多么茂密,一年一度春天发芽生长,秋天枯萎凋零。野火是烧不尽它的,春风一吹,小草又活泼地长出来了。远处的芳草青翠蔓延,长满人迹罕至的古道,阳光下,只见一片翠绿连接着荒芜的古城。今天我来送别好友,青青的小草似乎也饱含离别之意。中心思想

这首诗虽然简单,但寓意深刻,热情歌咏了小草的顽强的生命力。诗人借咏野草抒发了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也表达了他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精彩赏析

诗的第一、二句写原上草的枯荣,野草是一年生植物。秋枯春荣,是春草;春枯秋荣,是秋草。有了“枯荣”才生出第三、四句的名句。

三、四句中极力写草的顽强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还有一点根须,来年在春风中又会长得漫山遍野。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造就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壮烈意境。

五、六句转接送别,渲染了送别环境。最后两句化用古诗的名句,进一步让读者体会到这次送别,是多么富于诗意,又是多么令人惆怅。

第35首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重点注释

艇:轻便的小船。解:懂得 精美译文

天真活泼的小娃儿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到荷塘深处采回嫩嫩的白色莲蓬。他们不懂得在荷塘里行船是难藏行踪的,回来时船后留下冲开浮

萍的一道小线。中心思想

这首小诗把几个儿童的天真无邪、调皮可爱,描绘得惟妙惟肖,写得饶有童趣。精彩赏析

这是一首饶有童趣的小诗,通过几个小孩子生活中的有趣情节,描绘了他们的天真活泼、调皮可爱。前两句,虽有个“偷”字,但那不是偷窃的偷,而是瞒着大人、自作主张去采莲的意思,从中可以看出小孩们既顽皮淘气又挺有主意。后两句中的“不解”,写出孩子的天真无邪,他们得意洋洋划着船回来,自以为采莲行动机密,无人发现,却没想到,船冲开浮萍,留下一条小路,暴露了行踪。小孩子越是“欲盖”,越是“弥彰”的情景,让人忍俊不禁。

第36首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重点注释

忆江南:词牌名,又叫望江南。曾:曾经。江花:江边的花。红胜火:比火还要红艳。蓝:原指可用来臸颜料的蓝草。这里比喻江水的颜色。能不:怎么能不。精美译文

江南真美呀,那美好的风景是我曾经很熟的。太阳初升,照耀着江边的鲜花,两相辉映,比火还红艳。春天的江水明净清澈,碧如蓝草。呵,怎能不让人怀念江南呢? 中心思想

这首词概括了江南水乡春色之美,抒发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又引人想象,很有感染力。精彩赏析

全词五句,一开口便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旧曾谙”是说江南风景之好不是听别人说的,而是自己当年亲身感受的。接下来两句,有旭日,有鲜花,还有绿蓝的江水,颜色是多么丰富,多么鲜明。而太阳、红花,是同色相烘染,更提高了这种色彩的明亮,太阳红、江水绿、红绿异色相衬,又使色彩更加鲜明,于是,33 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这样,全句构成色彩绚丽而又阔大壮美的图景,词人对江南的热爱和怀念之情便也跃然纸上。

第37首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抬手,怕得鱼惊人不应人。

作者简介

早年曾为巧手工匠,人称“胡钉铰”。他的传世诗只有四首,都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重点注释

稚子:小孩子。垂纶:钓鱼。精美译文

一脑袋乱发的小孩在学钓鱼,他侧着身子歪坐在长着青苔的石头上,草地上的绿草遮挡着他的身子。有个过路的人向他问路,他却远远地朝人家摇手,是怕惊了鱼儿,干脆不搭理人家。中心思想

这首小诗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专心钓鱼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寥寥数语,将小家伙那皱眉鼓嘴、煞有介事的神态写得栩栩如生。精彩赏析

这种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在唐诗中是很少见的,因而显得很珍贵。诗的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第一句对垂钓小孩的形象,不加修饰,直接写他头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真实可信。第二句的“侧坐”,就是随意坐下的意思,可见小孩大大咧咧、专心钓鱼的情景。第三句写小儿“遥招手”,他为什么要用动作来代替答话呢?第四句给出了答案,是害怕把鱼惊跑了。诗就在小孩遥遥招手示意来打发路人问路中戛然而止,但余味无穷,读者可以从中产生许多想象。

第38首 悯农

(一)(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作者简介

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与白居易、元稹交往密切。《悯农》诗二首,是其代表作,笔锋锐利,语言简洁明快,脍炙人口。重点注释

粟:谷子,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四海:指四海之内,我国古代认为中国大地四面有大海,所有用“四海”或“四海之内”指全国或全世界。闲田:指抛荒的良田。犹:还有。精美译文

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秋天就能收获千颗万颗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土地是荒芜的,可是农民还有饿死的。中心思想

这首诗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民的悲惨命运,充满对农民深切的同情。精彩赏析

诗作只寥寥二十个字,却写出一片血泪。前两句有“春种”与“秋收”对比,写出农民一年到头没有休息,只有不停歇的劳作。用“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又形象地描绘庄稼的丰收。第三句再推广开去,展现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硕果累累、麦浪滚滚的丰收景象,也表现了农民巨大的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但是,丰收又如何呢?“农夫犹饿死”,农民用他们辛苦的双手开垦了良田,获得了好收成,而他们自己呢,依旧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读到这里,读者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臸造了这人间悲剧?答案是清楚的,那就是不合理的封建臸度。

第39首 悯农

(二)(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重点注释

悯农:同情、怜悯农民。锄禾:用锄头锄地,锄去庄稼田里的杂草。日当午:正是中午的时候。皆:都。

精美译文

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除草、松土,汗水一滴一滴地掉进泥土里。有谁知道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中心思想

这首诗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进行了真实的描写,着重劝诫世人珍惜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精彩赏析

诗作一开始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中午,农民依然在田间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正是有了农民辛勤的劳动,才有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才有了盘中的粒粒粮食。最后两句发出感叹,也忠告人们一定要爱惜粮食。同时,诗作也将“劳者不获,获着不劳”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向读者作了形象的喻示。

第40首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作者简介

所作诗多写自然风光和送别怀旧,以五律见长,注重字词锤炼,以“苦吟”著称,与孟郊齐名。重点注释

隐者:住在山林中不愿出来做官的人。不遇:没有遇见,没有见到。松下:松树下面。童子:小孩,是这位师父的一个小徒弟。言:说,回答说。师:师父。特指在诗中的隐者。只在:就在。云深:云雾迷蒙。不知处: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精美译文

松树下问隐士的徒弟,徒儿说师父出门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里,但山高云深,不知他在什么地方。中心思想

这首抒情小诗,写的是一种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的飘逸情致。从这清新的画面和平淡自然的言语里,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倾慕之情。精彩赏析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唐代苦吟诗人。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字词,在谋篇布局上也同样煞费苦心。本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寓问于答,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一问“师往何处去”,答“师已采药去”;二问“采药在何处”,答“只在此山中”;三问“在此山何处”,答“云深不知处”。三番问答,精简成四句二十字,采用以答句包括问句的手法,足见其推敲之功。而且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还在于于平淡中深沉的抒情,第一问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第二问觉答非所想,开始失望;第三句又萌生希望,及至最后一答,就若有所失,无可奈何了。

第41首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 诗文并茂,所作诗文多指陈时政。其诗长于写景抒情,风格豪爽清丽,独树一臶,七绝尤佳。与当时的李商隐齐名,有“小李杜”之称。重点注释

山行:在山中漫游。寒山:深秋时节的山。石径斜:石头铺成的小路弯曲而上。斜,古音xiá,这里读古音,押韵。白云生处:白云笼罩的地方,指高山的深处。坐:因为。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红色。红于二月花:比二月开的花还要红艳。精美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上山,白云缭绕的地方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晚秋的枫林,那经霜染过的枫叶红艳得胜过二月的鲜花。中心思想

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节作者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精彩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第一句扣题,写上山。“寒”字点明了上山是在深秋时节,“斜”字写出了蜿蜒的山路,“远”字写山路的绵长。第二句紧接着写缭绕的白云,写深山里的人家,在幽深寂静中显出一派生机。

三、四句集中笔墨写秋山枫林。先说自己对晚秋枫林的喜爱,再写喜爱的原因,把经霜枫叶的如火如荼、生机勃勃的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诗人赞美了不似春光而胜似春光的秋色,表现了蓬勃向上的精神,可谓是匠心独运。

第42首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重点注释

清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之一。在阳历4月5日前后,传统习俗是在此日扫墓。雨纷纷:指春雨连绵不断。行人:在路上行走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欲:将要。断魂:形容心情不愉快,神思恍惚,丧魂落魄的样子。借问:请问,向别人询问。遥指:指着远处。精美译文

清明节,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雨中赶路的行人更感到凄苦无依。想打听一下卖酒的店家在哪里,放牛娃指着远处的杏花村。中心思想

这首诗描写了清明春色,抒发了诗人清明时节因远离故乡而怀念已故亲人的哀愁之情。精彩赏析

第一句写清明佳节(在古代清明节是个举国团聚的很大的节日),行路在上,偏巧遇上了雨。“纷纷”自然是形容春雨的,但也是形容路人乱纷纷的心情的。清明节不能与家人团聚,偏偏又春雨绵绵,其悲苦之情是可以想见的,所以用了“断魂”两字。第三句写这时的行人唯一的想法是找个能歇脚、可避雨、可取暖的小酒店,那就得找人打听打听。于是第四句就有了牧童的动作:“遥指杏花村”。行人远远望去,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幌子,行人这时肯定是急迫地朝那酒店奔去了。这首小诗写得自然极了,能流传至今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43首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重点注释

水村山郭: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镇。酒旗:挂在酒店门前的小旗,作为酒店的标记。南朝:魏晋以后,隋唐以前,在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精美译文

春天的江南处处有黄莺啼叫,叶绿花红,水边的村庄、靠山的城镇,到处飘扬酒旗。到处是南朝以来兴建的寺庙,有多少亭台楼阁矗立在迷蒙的烟雨中。中心思想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并借景凭吊了历史,对朝代的兴亡更替发出了无限感慨。精彩赏析

诗一开头,就像迅速摇动的电影镜头掠过江南大地:辽阔的江南,黄莺儿在欢快地歌唱,绿树映着红花,村庄城镇到处是迎风招展的酒旗……迷人的江南在诗人笔下令人销魂。这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有城镇和村庄的映衬,还有声色、动静的映衬。但诗人觉得还不够,所以又加上“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么极为精彩的一笔,这就使得江南春景的这幅画卷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朦胧迷离。

第44首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作者简介

晚唐著名诗人。诗作善用典故,构思精密,想象丰富,独具风格。号玉谿生。重点注释

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是当时著名的浏览区。因地势较高,登临此地,长安城历历在目。向晚:傍晚。意不适:情绪不好。近:接近。

精美译文

傍晚时心情郁闷不畅,为散心驱车来到乐游原上。夕阳下的风光多么美好的,只可惜是黄昏时分,好景不长了。中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古原晚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好时光的恋情之情和无可奈何的心情,抒发了他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情怀。精彩赏析

诗的前两句交代出游的原因,那是为了排解此刻他“向晚意不适”的情怀。为什么会不适,无非是家园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第三、四句是说登高远望并没能使诗人解除烦闷,因为夕阳虽然美好,但毕竟是黄昏时分,夕阳马上要堕入沉沉的暮霭当中。诗人虽有旷世济民的伟大抱负,但无法施展,所以这里不仅流露了诗人伤感、遗憾、惆怅的心情,而且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一生困顿不得志,无可奈何的情绪。

第45首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作者简介

他生在唐朝末年的**年代,对当时的社会黑暗很不满,所以他的诗多为讽刺现实之作。重点注释

山尖:山峰的顶端。风光:风景,景色。占:占据,得到。精美译文

不论是田野平原还是高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就被蜜蜂占领,采得百花酿成蜂蜜后,它们到头来又是为谁在忙碌?为谁酿造蜂蜜呢?

中心思想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小诗,诗人通过对蜜蜂这种小昆虫一生的描写和思考,道出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慨。精彩赏析

诗作前两句用叙述的方式,指出无论在什么地方,凡有鲜花开放,都有蜜蜂的身影。几个词语“不论”、“无限”、“尽”的运用,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不无夸耀颂扬之意。后两句笔锋突然一转,用了一个反问句“为谁辛苦为谁甜”?使这种夸耀突然随转:小蜜蜂整日忙忙碌碌,采得百花酿成佳蜜,到底是为谁辛苦为谁造福呢?诗人并没有给出答案,只给人留下无限的思考。

第46首 江上渔者

(北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作者简介

他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重点注释

渔者:捕鱼的人。但:只。君:你。一叶舟,一只小船。出没:忽隐忽现。精美译文

江岸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鲈鱼鲜美的味道。你可曾看到那一叶打鱼的小船,出没在惊涛骇浪中。中心思想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渔民等劳动人民的同情,从而表达了诗人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胸襟。精彩赏析

诗作第一句写江边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他们在干什么?自然引出第二句。原来他们来江边的目的是“但爱鲈鱼美”。世人喜爱鲈鱼鲜美的味道,但又有多少人知道捕捉鲈鱼的不易,又有多少人体会过捕鱼的艰辛呢?于是诗人在三、四句构拟了一幅画面:一叶扁舟出没在**里,真是人命危险,朝不保夕。渔民们为什么要冒这种风险呢?诗人没有明说,但读者已经可以体会诗人的弦外之音:渔民们完全是为生活所迫,鲈鱼的美味是靠着渔民们的命换来的呀!

第47首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简介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其散文成就最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成就亦高,其词不多,但意境开阔,风格独特。重点注释

元日:即春节,农历大年初一。一岁除:一年过去了。除:除去。入:进入。屠苏:酒名,用屠草泡臸的酒。曈曈:形容太阳初升时的景象。新桃:新桃符。旧符:旧桃符。桃符,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的桃木板。据传说把桃符挂在大门两旁可以御鬼,这是一种迷信。精美译文 爆竹声声,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春风把温暖吹进屠苏酒。旭日东升、阳光明媚,家家户户喜气洋洋,为庆贺新春家家都用新门神换下了旧门神。中心思想

这首诗描述了我们宋代人民过春节的情形:家家户户放爆竹,喝屠苏酒,更换桃符等等,从而表达人们喜迎新春的喜悦之情。精彩赏析

歌颂春节的诗很多。在这首诗里,诗人抓住放鞭炮,喝屠苏酒,新桃符换旧桃符这三件具有传统习俗的事物,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使一幅春风吹暖、喜气洋洋、万户更新的迎春图跃然眼前。四句诗,有声音、有色彩、有感觉、有心境,全用白描,不涂抹、不张扬,但语言自然、诗风轻快,读了让人赏心悦目。这些与诗人开始推行新法,实行改革,希望取得成功的心情是相一致的。

第48首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重点注释

泊:停船。瓜洲:地名,在今江苏省邗(hán)江县南的长江北岸。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江苏镇江市。间:间隔。钟山:紫金山,在江苏省南京市。数重:几层,几座。绿:吹绿了。这里作动词用。还:回。指回到诗人在钟山脚下的家里。精美译文

京口和瓜洲隔水相望,瓜洲与钟山也不过隔着几重青山。一年一度的春风又一次次吹绿了江南两岸,可是明月呵,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呢?

中心思想

这首诗是诗人第二次被任命为宰相,上京赴任途中到达瓜洲时的心情,但又为改革能否成功而顾虑重重,而希望早日辞官回家。精彩赏析

第一、二句以轻快的笔调写诗人离开南京,顺风顺水,顷刻就到了瓜洲,而回首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两地虽然相距不远,但诗人对钟山充满依恋。第三句描绘了江南两岸美丽的风景,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最后一句,从时间上已是夜晚,诗人回望来路,不觉红日西沉明月初上,隔岸的景物已看不清了,而对钟山的依恋却越发深了。这首诗中第三句的“绿”字,妙处在于把无形抽象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精神。据说诗人为这个字,十多次修改,最后才选定“绿”字。

第49首

书湖阴先生壁(北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重点注释

湖阴先生:杨骥,字德逢,号湖阴先生,住在南京钟山,曾是王安石的邻居。长:经常。成畦:排列成行。畦,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长条田块。排闼:推开门。排,推。闼,门。精美译文

茅檐下的庭院被经常打扫,干净得连青苔都没有一点。花草树木排列成行,全是主人新手栽种。一条溪水蜿蜒,环绕着绿油油的水田,一推开大门,扑面而来的就是两座青山送进的苍翠。中心思想

这首诗写在诗人的朋友杨骥家的墙壁上,表达了杨骥性情高洁,隐居不仕的品格,连他居住的环境也洁净清幽,纤尘不染。精彩赏析

第一、二句赞美湖阴先生家庭院的清幽。“净”就是干净,怎样才能表现干净呢?诗人仅用了“青苔”二字,便以少胜多。江南的初夏多青苔,况生长在僻静之处,比别的杂草更难去除。而杨家院内连青苔也没有,说明了无处不净、无时不净,于是平淡无奇的青苔却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

三、四句中的“一水”、“两山”,本是静态的、无生命的,但诗人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一水护田”中的“护”字,表

现了小溪环绕农田就像母亲双手护着孩儿的情景;而“两山”前加上“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两山不仅青翠而且竟似向庭院扑来。这种拟人的描写使“一水”、“两山”有了极为新鲜、生动的艺术美感。

第50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作者简介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北宋名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创宋代诗歌的新风气;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派的创始人,对后世文学影响极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号东坡居士。重点注释

望湖楼:楼名,又名先德楼。醉书:喝了酒带有醉意写下的。黑云:即乌黑的云。翻墨:打翻的墨汁。句中是比喻乌云翻滚,像泼翻的墨汁。白雨:指阵雨。与乌云相比,雨点成白色了。跳珠:跳动的珍珠,这里比喻雨点落得很急,落下来乱蹦乱跳的样子。卷地风:猛烈地刮到地面上的大风。忽吹散:忽然把乌云都吹散了。水如天:水面像明净的蓝天。精美译文

乌云翻滚像泼洒墨汁,但也没有遮住青山。洁白的雨点儿像跳动的珍珠,纷纷跳入船中。忽然刮到地面上的一阵大风吹散了乌云,望湖楼下的湖水像镜面一样平静,如同辽阔的蓝天。中心思想

这首诗写夏天西湖下阵雨时的景象,变幻莫测,多姿多彩,景色动人。形象的比喻,生动的笔触,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精彩赏析

这诗是诗人在杭州任通判(官名)时写的。他把西湖上一场突然而来又突然而去的骤雨,写得如此鲜活,寄于情趣。第一、二句,诗人抓住几个要点,用“翻墨”写乌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的特点,这是骤雨而不是久雨,因为“未遮山”是骤雨才有的。第三、四句,“卷地风”说明雨来得快的原因。这些都是如实描写,又分别插在第一和第三句中,这就彼此有了呼应。最后用“水如天”结束了一场骤雨,诗写完了却有悠悠不绝的情致。

第51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重点注释

饮湖上:在西湖上饮酒。饮:饮酒。湖,杭州西湖。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方好:正好。空濛:形容雾气迷茫。亦:也。欲:想要,如果。西子: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淡妆:淡雅朴素的妆扮。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抹:涂脂抹粉。总相宜:相适宜,合适。精美译文

波光粼粼,天气晴朗时的西湖多么美;山色迷蒙,雨中的西湖更显得神奇。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不论是淡雅的化妆,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那么美丽多娇。中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西湖晴天与雨天不同的美丽,描绘出西湖的千姿百态。精彩赏析

诗的第一句写晴天日光照射下的西湖荡漾着碧波,第二句写烟雨笼罩下缥缈的山影。第三、四句,诗人没有紧承一、二句,再对西湖的晴光雨色进行描绘,而是用了一个既空灵双贴切的比喻传达出了西湖的神韵。在比喻中,喻体西施与本体西湖除了在字面上都有一个“西”字外,西湖之美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也有着风神韵味上的相似之处,当然这种相似也只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两者的“美”都是在“神”上,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施来说,浓妆也好淡抹也好,都不能改其美,只能增添她们的美丽。

第52首

惠崇《春江晓景》(北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宋代名画家。本诗是作者为他的《春江晓景》写的题画诗。竹外:竹林之外。蒌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可食用。芦芽:芦苇的嫩芽,可食用。河豚:一种味道极美的鱼,但肝脏有剧毒。欲上:快要从下游游上来了。精美译文

青翠的竹林外,桃花刚开了两三枝,群鸭就下水嬉游了,因为江水变暖,它们最先知道。满地的蒌蒿发了新枝,芦芽又肥又嫩,这恰恰是河豚迎着春风逆流而上的时节。中心思想

这是一首题画诗,通过诗人的生花妙笔,一幅春意盎然、意境清新的画作仿佛就在眼前。精彩赏析

惠崇是位能诗善画的僧人。这首诗就是题在惠崇的一幅画作上的。诗的第一句写的是地面景,第二句写的是江上景,第三句写的是岸边景。三个景观中有六样具体的景致:竹子和竹林外开放的桃花;江水和江上浮游的鸭子;布满地面的蒌蒿和新出嫩芽的芦苇。这些都是画中所有,由此大致可以想见惠崇这幅画的取景和布局。诗人除了写在画面上可以见到的东西外,还写了水之“暖”、鸭之“知”、河豚之“欲上”,这些都不是画面上可以表现的,而是通过诗人的想象与联想而得到的,这又使画中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第53首 题西林壁(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重点注释

题:书写,题写。西林壁:指江西庐山西林寺的墙壁。横看:从正面横着看。侧:侧面,句中是从侧面看的意思。远近高低:指看山的人站的不同位臵。不识:不认识,不清楚。庐山:山名,在江西省北部,耸立在鄱阳湖和长江之间。是我们著名的游览胜地。只缘:只因为。缘:因为。精美译文

正面看庐山山岭绵延起伏,侧面看就成了陡峭的山峰,再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千姿百态,形状各不相同。为什么庐山真的面目难以认清,只因我本身就在这山中呀。

中心思想

这首诗,诗人通过写庐山,揭示出了深刻的社会哲理:如果对复杂的事物不作全面深入地调查,就容易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对事物就难有全面正确的认识。精彩赏析

这首诗抓住庐山特点,大笔勾勒庐山峰峦的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高大深邃。诗人曾遍游庐山,从正、侧、远、近、高、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庐山作过全方位的考察,发现每一局部都呈现各异的形态,不禁发出不识其面目的感慨。全诗道出一个哲理:观察事物,必须要注意全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等之间的关系,不然就会“当局者迷”了。这首写景小诗蕴含丰富哲理,这就是它久传不衰的原因。

夏日绝句

(南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者简介

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所作词篇,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写身世伤感。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亦能诗,留存不多,措辞慷慨。重点注释

思:怀念。项羽:秦末人,曾为西楚霸王。后来被刘邦打败,逃到乌江边,有人劝他暂避江东,重整旗鼓,但因自觉失败“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杀。精美译文

活着就应作人间的豪杰,死后也要当鬼中的英雄。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崇敬他宁死不逃回江东的气节。中心思想

这首诗借古讽今,借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慨,讽刺南宋统冶者屈辱偷生、逃跑妥协的行径,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精彩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讽今抒愤诗。

一、二句是对项羽一生事迹和胸怀大志的高度概括。第三句明确点出诗人今天对项羽的思念,第四句补足思念的具体内容。项羽在垓下一战,被刘邦击败,逃至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暂避江东,等待时日重整旗鼓,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身亡。诗人是借写项羽不肯南渡来讽刺南朝宋朝廷在金人侵略前面

一味退让,逃过长江,屈辱苟且,偏安杭州的投降政策。全诗慷慨激昂,沉痛悲愤,语言质朴,讽刺尖锐。

第55首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者简介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号放翁。他的一生创作了一万多首诗歌,大部分是抒发理想抱负之作,洋溢着浓厚的爱国热情。语言精练清新,风格雄浑豪放,明朗流畅。重点注释

示儿: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的绝笔,相当于遗嘱。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一切都不存在了。但悲:只伤心。九州同:全国统一。“九州”这里指全中国。王师:南宋朝廷的军队。北定:收复北方。定,平定。中原:被金兵占领的淮河以北的地区。家祭:在家中祭祀祖先。无忘:不要忘记。也写作“毋忘”。乃翁:你的父亲。乃:你,你们。翁:父亲,这里指作者自己。精美译文

我原本就知道人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但仍悲痛祖国的山河还没有统一。待到朝廷的军队北上收复失地那一天,祭祀祖先时千万别忘记告诉你父亲啊!中心思想

这是诗人临终时写给儿子的遗言,表达了他一心希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精彩赏析

南宋大诗人陆游的这首诗,既是他的绝笔,也是他的遗嘱。作为一首绝笔,它无愧于诗人创作的一生。陆游享年八十五岁,现存诗九千余首,其数量古来少有,而以这样一首篇幅短小、分量沉重的诗作来作压卷,更是不可多见。作为一篇遗嘱,它无愧于诗人爱国的一生。诗的前两句,以极其悲抑的心情,写出念念不忘祖统一这件大事。“但”字用得真挚而绝断。后两句突发奇想,死后的魂灵仍想得到北定中原胜利消息的告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中原有着至死不渝的信念。短短四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第56首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重点注释

将晓:天快亮时。篱门:篱笆门。迎凉:迎着凉风。三万里河:三万里长的黄河,作者用的是夸张手法,形容黄河很大。东入海:向东流入大海。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名称。古代八尺或七尺叫一仞。岳:高山。这里指华山,称为“西岳”。摩天:碰到青天。遗民:这里指仍然生活在被金兵占领的中原地区的宋朝老百姓。泪尽:眼泪流尽了。形容十分悲愤、痛苦。精美译文

好长好长的黄河滚滚东流入海,好高好高的华山矗立与天相接。金人统治下的中原百姓,眼泪都流干了,翘首盼望,盼着朝廷的军队北征收复失地,盼了一年又一年。中心思想

这首诗是诗人被罢官在家乡山阴定居时写的,表现他虽远离官场,但盼望尽快收复失去的大好河山、统一祖国的愿望,流露了对南宋统治者长期未能收复失地的悲愤心情。精彩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但是陷于敌手,“东入海”的万里黄河,仿佛夹着怒气倾泻而去,“上摩天”的千仞华山,似乎要刺破青天。第三句的“尽”字更含无限辛酸,眼泪白流了六十多看(南宋朝廷偏安杭州六十多年),怎能不“尽”?最后一句的“又”字延展了时间的上限,遗民苦盼,年复一年。诗人写北方遗民的苦望,也是写自己心头的失望,但还不是绝望,诗人期望用自己的诗作激起朝廷收复失地之志。希望——失望——再希望——再失望——终不绝望,千回百转的心情,跃然纸上。

第57首

四时田园杂兴

(一)(南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49 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作者简介

南宋著名诗人,号石湖居士。他的诗清丽精致,题材广泛,其中田园诗尤其有名,能够从多方面反映农民的劳动和生活面貌,被称为“古代田园诗之集大成者”。重点注释

四时:指春夏秋冬。杂兴:各种感想。兴,感情。昼:白天。耘田:除去稻田中的杂草。绩麻:把麻搓成线。村庄儿女:村里的男男女女。各当家:各管一行,各自都承担一定要家务或生产劳动。童孙:年幼的孩子们。未解:不晓得,不懂。供:参加,从事。傍:靠近。精美译文

白天锄草耕田,晚上纺线织布,农村男女承担着各自的任务。小孩子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阴凉里学着种瓜。中心思想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微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初夏时节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精彩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的“杂兴”的第七首。全诗是以老农的口气写的,写得概括、朴素。第一二句是“昼出耘田”指农夫,“夜绩麻”指农妇,合起来就是“男女”,诗中称为“儿女”显然是家中老人的口吻。而“当家”并不是持家的意思,而是说干庄家活的“行家里手”(内行)。后两句表现农村儿童从小就热爱劳动,虽“未解供耕织”,但也在桑树阴凉里学着“种瓜”,一个“学”字,体现了孩子们的天真童趣,使这首诗作带有浓郁的气息。

第58首

四时田园杂兴

(二)(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上一篇: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常识下一篇:述职述廉报告个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