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的背诵方法(精选12篇)
古诗文的背诵方法 篇1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 民族的文化遗产需要继承, 古诗文教学是继承的途径之一。而背诵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功, 它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 增加文学积累, 增进写作的规范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诵读古代诗文,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中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笔者纵观了近几年七至九年级质量检测及中考试题, 发现都加强了对学生古诗文积累的考查, 这也更增强了我在教学中对古诗文背诵积累的重视。因此, 笔者在教学中加强了对学生的背诵指导, 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使学生顺利地完成了背诵任务, 达到了预期目的。
一、配乐吟唱背诵法
这种方法我主要运用在导入古诗词的学习中, 教师或配乐朗诵, 或配乐吟唱, 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增进他们的赏读和背诵, 起到一石数鸟的作用。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 我亲自跟着音乐给孩子们唱了一遍, 结果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这样的古诗词还有很多, 如李商隐的《无题》, 杜牧的《泊秦淮》以及《诗经·兼葭》等都可用这种方法。
二、抓关键词语来背诵
教学古诗文时, 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找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是动词, 或是形容词, 因为这些关键词往往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只要抓住这些词来朗读、背诵, 就很容易了。以我指导学生背诵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第一段为例。我先让学生朗诵课文后找出文段中的关键词, 学生找出了五个动词:“捕”“行”“忘”“逢”“前行”, 这几个动词精炼地概括出了渔人是怎样一步步发现桃花源的。学生在背诵时, 就是抓住这几个动词, 不仅轻松地完成了任务, 而且还饶有趣味地引入到下一段的学习。
三、抓住文章的写作线索进行背诵
背诵时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整合材料, 理清文章的线索, 并沿此线索顺势而下, 就会水到渠成。文章的写作线索有写人线索、叙事线索、抒情线索等。《桃花源记》就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展开记叙的, 从他逢桃林、入桃花源写起, 以他出桃花源再寻未果而告终, 背诵时按照这一叙事线索就很容易记下来了。
四、按写作顺序来背诵
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 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是一种常见的背诵途径。例如, 指导学生背诵《刻舟记》时, 我先让学生找出本文的写作顺序。很显然, 本文是按空间顺序、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整舟—船中—船头—船尾—船背。那么, 背诵时就按此顺序处理, 而且文章每段都有一个暗示空间顺序的语句, 学生可先将这些语句熟记于心, 然后再分析每段的结构, 梳理出每段的背诵思路, 背诵起来就轻而易举了。
五、“整体+分段+联合”的背诵方法
这里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用途, 他们之间又有一定联系。这种方法适合背诵较长篇幅的文章,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指导学生背诵时, 首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 然后对每个语段进行分别背诵, 将每个段落熟记牢, 然后将所有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背诵即可。
六、利用课文画面背诵法
有些诗文景物描写如诗如画, 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读了课文, 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就像电影镜头一样, 自然而然地出现, 从而产生联想记忆, 此法适用于诗歌和写景抒情散文。例如, 在指导学生背诵《醉翁亭记》时, 首先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一是风景画, 即朝暮四季图;二是风俗画, 即“除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再理解作者的感情, 抓住一个“乐”字 (游人乐、太守乐、禽鸟乐) ,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反复朗读, 就能比较快地把文章背诵下来。另外, 还可让有兴趣爱好或有绘画功底的学生为诗文配画, 或为画题诗, 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进一步巩固背诵效果。
七、在比较中背诵
古诗文中有很多篇目适合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背诵。在背诵之前, 我们可寻找选择一些合适的角度进行系统归类, 在比较中背诵, 在背诵中比较。例如, 在指导学生背诵《与朱元思书》时, 就可将《三峡》这篇课文放在一块比较背诵, 先让学生分别朗读这两篇课文, 再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 如这两篇课文都写到了山、水、猿啼、鸟叫, 那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作者都是怎么来写这些景物的?然后边比较, 边背诵, 就自然而然地背诵出来了。
八、根据句式的特点进行背诵
一些古诗文的句子是有一定的特点的, 尤其是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排比、互文或是顶真, 而且有些句子还同时兼用了几种修辞手法, 学生只要能发现句式的特点, 就很容易将课文背诵出来了。例如, 七年级下册的《木兰诗》中的许多句子就很有特色: (1)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2) 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髻, 对镜贴花黄。 (3)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 (4) 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贱贱;旦辞黄河去, 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 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以上这些句子, 或是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 有互文、顶真以及排比;或是运用了一系列动词, 在背诵时, 只要抓住这些句子特点就很容易了。
总之, 古诗文背诵的方法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具体到每篇文章时, 即可根据不同的篇目选择最适合的背诵方法, 只要方法得当, 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诗文的背诵方法 篇2
作者:张喜红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4期
摘 要:背诵,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初中生的古诗文学习现状,结合教学实践,阐释了提高古诗文背诵效率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教学背诵方法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b)-0148-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要“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背诵,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 初中生古诗文学习现状
对于初中生的古诗文学习,新课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其中,第四阶段的目标要求:诵读古代诗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文语言精炼、想象丰富、感情真挚,是我们民族一项极丰富、极宝贵的文化遗产。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7~9年级,共收录38篇文言文,课内古诗词26首,课外古诗词背诵60首。
现在的初中生,接受着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例如网络用语、流行话、追星等等,但对于古典诗词、名篇却往往不感兴趣。尽管课上语文教师鞭辟入里地讲解,综合应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但也往往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一些学生对要求背诵的篇目,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应对考试,勉强应付;对于背诵,语文教师常常是花费好多时间,一个人一个人地“过筛子”,既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又达不到好的效果。
提高初中古诗文背诵学习效率的方法
布鲁纳提出并论述了四条教与学的原则,其中一条是动机原则,认为内在动机的效应比外在动机持久而强有力,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基于此,笔者在古诗文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2.1 激发兴趣法
对于比较浅显的文言文,采用这一方法。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要培养学生背诵古文的兴趣,教师首先就应该让学生感觉到古诗文的魅力。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五课沈复的《童趣》,作者追
龙源期刊网 http:// 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他把蚊虫想象成白鹤,把丛草看作树木,把碎石土坑视为丘壑,观赏虫子斗架,把蛤蟆驱之别院,这一切都充满了童趣,表现出儿童的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情趣。这篇课文没有连贯的情节,只是先总后分地叙述童年生活趣事,最易学生理解。而且刚刚步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对小学时代仍恋恋不舍。针对这一学情特点和文章的内容、形式特点,本篇课文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求学生结合课后注释改写成一片现代文。课上与二百多字的古文相比较,古文的简洁、生动,古文的语言魅力就了然于心了。再回头背诵,就“好知”、“乐知”了。2.2 形象思维法
《<艾青诗选>自序》:“形象思维的方法,是诗、也是一切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利
用形象思维法,提高背诵的效率,也会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人教版九年级课外必读古诗词《观刈麦》,描述了五月麦季农民的艰辛生活,并通过一位贫妇人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封建社会繁重的赋税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全诗分五节,第二、三和四节生动的描述一家人为小麦而忙、刈麦和贫妇抱子拾穗的场景。背诵这篇较长的诗,就采用形象思维法。头脑中再现情境,回到原文中去领会,很快就能背诵。2.3 理解记忆法
对于篇幅较长,且内容晦涩的文章,光凭兴趣是难以背诵的,这时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寻找窍门,才会避免死记硬背的现象的出现,才会记得牢固。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一文,对于拗口的第一段,引导学生先给文章划分为三层:第一层用鱼和熊掌设喻,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层再分为三小层,先写面对生死的态度,次写“如使、使”两种假设情况,第三用“是故”进行总结;第三层得出结论,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这样帮学生理清脉络,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学生背得又快又准,且不易忘记。2.4 提纲挈领法
对于结构复杂的古文,背诵前先列好文章的提纲,理清文章各层之间的逻辑关系,提纲挈领,这样会更易于背诵。抓住关键词,文章的内容就迎刃而解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诸葛亮的《出师表》共9个自然段。背诵前,先理清层次。第一部分(1~5段),从分析形势入手,提出三点建议:广开言路;赏明赏罚;亲贤远佞。第二部分(6、7段):追述以往历史,表达“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第三部分(8段),明确归纳各方面的责任。第四部分(9段),表文的结束语。列成如下提纲:(1)分析形势,提建议;(2)追忆往事,表决心;(3)归纳职责,明责任;(4)表文结束,感情真。简洁的提纲使各段内容一目了然,背诵时便易于记忆,不会颠倒错乱。提纲挈领法背诵更适用于论述缜密说理性强的文章,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2.5 循环巩固法
龙源期刊网 http:// 对于人教版初中新教材7~9年级,收录的课内古诗词26首和课外古诗词背诵60首,可以采用循环巩固法。德国心理学家埃宾浩斯研究的遗忘规律表明凡是刚刚获得的新知识,在两天之内便会迅速遗忘至30%,一个月之后,只能保持20%。对于这些古诗词,要坚持复背,及时检查。在课堂上,每堂课前都利用五分钟左右检查新近学习的古诗文的背诵情况,以便督促学生在家复习背诵。对于学生在家的复习,指导他们运用分散背诵法,即每天运用早晨20分钟和晚饭后20分钟背诵学过的课文,利用遗忘规律逐渐巩固,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2.6 抄写背诵法
对于初中课本中收录的这些名篇、名文,除了循环巩固外,更应该运用抄写背诵法。“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想记忆深刻长久,必须勤动笔,坚持默写,强化训练。在背诵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之后,课堂上的背诵就会变成背写。长文章可逐段背写,较短的文章可一次性写完,之后严格检查,争取不出现错别字。背写的形式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比较简单的方法有给上句填下句,或给下句填上句,较难的有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性填空等。
提高文言文背诵效率的方法还有许多,比如开展课堂背诵比赛等。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的、积极的、真正有意义的思考,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发现能力,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古诗词背诵也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特点,走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才是硬道理。
参考文献
谈谈古诗文背诵和默写的方法 篇3
一、通过诵读,形成语感,加强背诵
诵读是文言文入门的途径。所谓诵读,朱自清先生曾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时先由老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外都可以看着书。”可见,在诵读教学中,除老师的范读外,学生所要做的就是“跟着读”、“练着读”、背诵和“看着读”。诵读的形式: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或分角色朗读,等大多数学生较熟悉课文内容以后,还可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进行朗读比赛。通过反复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把课文的语句按先后顺序“录”在自己的“记忆带”上,凭靠声音的直感,如吐字、句中停顿、语调、语气等,达到口熟的目的,从而激发起学生背诵课文的欲望,为背诵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疏通文义,理解课文,抓首字,加强背诵
文言文距离我们年代很遥远,其特点是单音词多,用现代汉语翻译则和我们更加贴近,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课文并寻找难词难句,通过自己的理解翻译,加深对文中的字词句的意义、用法,对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主旨等的理解,背诵起来自然轻松。而大部分同学背诵时常常背到一个地方又会突然卡住,下句怎么也想不起来,此时如果有人提醒下一句的第一个字,就又能接着背下去。针对此,可用首字提示的方法,即把每句的第一个字写下来,作提醒之用。
三、通过再造想象背诵法
古诗文中有许多意境深远,辞藻优美的诗词曲辞,我们可以用再造想象的方法指导学生背诵,在背诵时我们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把诗句“翻译”成“图像”,再储存到大脑里,然后闭着眼睛回忆,把这些“图像”再转化为诗句,边想象,边背诵使自己如临其境,既背得快,又记得牢。
四、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加强背诵
这种方法适用于篇幅较长的文言文,即要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最好是按照文中的标点符号来确定背诵的内容。背出一部分再背下一部分,然后再把前面的内容连起来背诵,以此类推,一篇长文章就很容易背会。这样,每次背的内容少了,速度加快了,学生就会有“成就感”,这比背诵全文、全段要容易得多。当然,最后一定要把几个部分连起来背熟。
五、观察句式,利用整齐相似的句式,加强背诵
古诗文背诵方法指要 篇4
对于古诗文的背诵, 学生是有畏难情绪的。作为教师, 如何对学生进行合适的背诵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想结合初中语文课本中一些具体的古诗文背诵篇目来谈谈背诵的一些技巧。
一、理解记忆法
对于古诗文, 涉及字词理解的问题。疏通字词, 把握文意, 是背诵的前提。如果不理解文意, 强行记忆, 会是怎样的情状呢?
《魏略·儒宗传·董遇》讲到, 东汉末年有一个叫董遇的, 喜好读书, 但不喜欢别人向他求教, 别人问他, 他总是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这是他的托词而已, 想想如果面对的年代久远的文言文, 又不借助任何工具书, 读再多的遍数你还是不能理解的, 那能不能背下来呢?可以!但是那样背下来的只是一堆意义不明或不完整的符号, 与提高学识没有任何的关系。
鲁迅在散文《五猖会》中有记载了一次这样的经历, 他兴致勃勃地想去看五猖会, 结果父亲让他背得出《鉴略》才肯让他去。他写道:“就是这样的书, 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 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 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 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 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 那当然是很好的, 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 读下去, 记住它, ‘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2]
由此可见, 在不理解的基础上强记, 是很容易就忘却的, 譬如, 你拿到一首《蒹葭》, 你首先得知道每个字的正确读音, 然后了解什么是“蒹葭”, “苍苍”是什么情状, 什么是“溯洄”, 什么是“溯游”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理解记忆。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 所谓的背诵, 是纯粹的机械记忆, 属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教师在教授新课, 处理生字词时要细致周密, 尽量做到让学生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在检查学生背诵时, 也要关注学生的理解情况。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才能保证准确性和持久性。
二、画结构图法
拿到一篇文章, 且不管长短, 你要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要知道作者总共讲了哪几层意思。如《与朱元思书》, 第一段是总写富春江景色的特点, 扣紧“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八字。第二段写“水”, 抓住水的“清”“深”“疾”这三个特征。如何体现“清”和“深”?“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正面写水清和水深。“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侧面写水清;怎样写水“疾”?“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第三段写山, 先写山上之树, 突出山之“高峻”;再写山间之声, 有泉声, 有鸟声, 有蝉鸣, 有猿啼, 突出山之“生机”;再通过人的反应来侧面写山景之清幽;最后以写头上之树来体现山上林木之茂盛。
梳理完文章的结构, 我们可以画出一个结构图, 更加直观地呈现课文的框架:
画出了文章的框架,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对照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就能把文章有条理的储存在自己的脑海里。
再如, 要背诵相对较长的《醉翁亭记》, 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文章总共分成四段, 貌似很多文字不是写醉翁亭, 但其实全文还是围绕醉翁亭而展开:
第一段:交代醉翁亭所处的位置及其得名由来。作者由远及近, 层层推进地引出醉翁亭:由环滁皆山, 引出“林壑优美”之琅琊山;由琅琊山引出其间之“酿泉”, 由“酿泉”引出泉边之“醉翁亭”。由醉翁亭引出作亭之人、命名之人、命名之意。
第二段, 总写亭外之景, 又分两层:山间之朝暮与山间之四时;
第三段写亭中宴, 分成四幅图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第四段写离亭归, 又扣紧三乐:禽鸟乐、游人乐、太守乐。
为了让整篇文章的思路更加直观, 我们可以教学生用画结构图的方式去形成整体印象, 《醉翁亭记》的结构图可以这样画:
这样的框架图, 有助于学生对全文形成一个整体思路, 一方面能够化整为零, 另一方面, 对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理解更为透彻。
又如, 要背诵《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 文章有三个层次:邹忌与徐公比美, 邹忌讽谏, 齐王纳谏。我们发现, 在这篇课文中, “三”字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在“比美”的情节中, 邹忌有“三问”, 对象分别是妻、妾、客, 对应有“三答”, 邹忌暮寝又有“三思”;在“讽谏”一节中, 邹忌有“三比”, 把齐王的“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和邹忌的“妻”“妾”“客”进行类比, 由此推导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在第三段中, 讲齐威王纳谏策略及成效时, 又有“三赏”和“三变”。
如果我们能以“三”字为纲, 抓住“三问”“三答”“三思”“三比”“三赏”“三变”, 就可以把整篇文章贯穿起来了。
我们同样可以画出这篇文章的框架结构图:
邹忌比美:三问、三答、三思
邹忌讽谏:三比
齐王纳谏:三赏、三变
画结构图法, 能够以简驭繁, 增强背诵内容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有利于学生的背诵。
三、求同别异法
所谓的求同别异法, 就是先找到背诵材料中的相同之处, 再鉴别差异。先求同, 再别异。求同减少记忆量, 别异提高准确度。
在格式比较整齐的文章中, 有些文章需要背诵的内容之间存在着有同有异的关系。最典型的如《诗经》中广泛采用了重章复沓的手法, 节与节之间往往保留主干, 只替换相应位置的个别词句,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要重点去把握那些不同的词在读音, 字形, 意义上的差别。例如, 背诵《蒹葭》: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我们可以在背诵之前先画出三个小节中出现变化的词, 第一节:“苍苍”“为霜”“一方”“长”“水中央”;第二节:“萋萋”“未晞”“湄”“跻”“坻”;第三节:“采采”“未已”“涘”“右”“沚”。做完这步工作之后, 我们需要去比较在相同位置的不同词之间的差异。
第一组:“苍苍”“萋萋”“采采”。这是三个叠音词, 语义相近, 都描绘了芦苇非常茂盛的样子, 不过“苍苍”还能体现出芦苇的灰白的颜色特征。他们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语音和字形上, 语音上的变化是为了押韵上的需要。
第二组:“为霜”“未晞”“未已”。这三个字都是在讲露水的状态, “为霜”强调露水凝结成霜的这种状态;“未晞”强调的是露水还没有被阳光“烘干”;“未已”强调的也是露水还没有“烘干”, 不过“已”, 更接近完结的状态。这三者联系起来看, 能够体现出时间的推移。
第三组:“一方”“湄”“涘”。都是表示地点, “一方”侧重于指水的另一边, “湄”“涘”意思更为接近, 都指“水边”;
第四组:“长”“跻”“右”。“长”, 强调路途的遥远;“跻”, 强调路途之高峻;“右”, 强调路途之弯曲。
第五组:“水中央”“坻”“沚”。“水中央”强调在水的中部;“坻”, 是指水中高地, 与“跻”字照应;“沚”强调的是水中的小块陆地。
从押韵来看, 第一节中“苍”“霜”“方”“长”“央”是押韵的;第二节中“萋”“晞”“跻”“坻”今音押韵;第三节中“已”“涘”“沚”今音押韵, 在背诵时参考韵脚字有助于记忆。
除了像《诗经》中这种明显的运用复沓的手法的文章, 像《鱼我所欲也》这种局部有同有异的文章, 也可以采用这种办法。文章开头即以鱼和熊掌设喻, 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
对比一下:
(1) 鱼, 我所欲也;熊掌,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 生, 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第一句与第二句格式上对照, 不过, 细节上也有差异, (2) 中多出一个“亦”字。在背诵时就需要重点标记出来。
再如:
(3)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4)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第 (3) 与 (4) 句形成对照, 但在表示假设时, 前句用“如使”, 后句用“使”;另外, 第二个分句多一个“者”, 用在假设分句之后, 表示假设语气, 与“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者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中的“者”字用法相同。
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在邹忌的三问中, 相同的意思, 却有用词、语气等方面的差异:
(5)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问妻)
(6) 吾孰与徐公美? (问妾)
(7) 吾与徐公孰美? (问客)
就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上, 问妻用“我”, 显得亲密;问妾与客用“吾”, 显得相对疏远。[3]第一问, 首次提及徐公, 所以用“城北”明确所指, 后面承前省略。在语序上, 第一二问采用倒装, 把表示疑问的人称代词放在前面;第三问采用和今天相同的语序。
在妻、妾、客三者的回答上面, 虽都肯定邹忌美于徐公, 但传情达意上也有差异:
(8) 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 (妻答)
(9) 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答)
(10)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客答)
从语气上来看, 妻与妾都采用反问句, 表达一种毋庸置疑的态度;而客人用陈述句, 语气平淡。从用词的多少来看, 妻比妾多“君美甚”, 肯定意味更加强烈, 更能显示妻子对邹忌的偏爱。
有意识的运用求同别异法, 有助于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加细致入微, 从而有利于背诵。
四、过度学习法
过度学习, 又称为" 过度识记", 是教育心理学上的术语, 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的记忆。过度学习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 主要含义是一个人要掌握所学的知识, 一定要经常提醒自己通过反复练习, 才能得到巩固。[4]
在背诵方面, 如果学生实现了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 完成了对学习内容的记忆, 那么, 为了巩固记忆成果, 适当再花一定的时间再对内容进行学习。在背诵方面, 最有效的方法是限时背诵, 提高背诵的速度。老师在检查背诵的时候就会发现, 学生背诵的速度上是有差别的, 这种差别因人而异, 但就个体而言, 对学习内容掌握地越熟练, 背诵的速度越快。
让学生有主动提高背诵速度的意识, 在保证背诵的准确度的基础上, 减少背诵时长。教师也可以组织速背比赛, 让挑战背诵速度的观念深入人心。
人是会遗忘的。为了防止遗忘, 遵从遗忘的规律, 对识记的内容进行适时的复习对于防止克服遗忘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遵照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曲线图, 人的遗忘遵从先快后慢的原则, 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材料后的1—24 小时, 最晚不超过两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就可以恢复记忆。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 复习起来就事倍功半了。[5]所以, 在学习完, 背诵完新的古诗文篇章之后, 在短期内适时滚动复习, 就能大大增强学生记忆的巩固性。
五、总结
背诵的技法我相信还有很多。我这里只是抛砖引玉,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这个话题。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在背诵方面, 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如果教师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有指导学生背诵的意识, 相信对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传承传统文化是大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鲁迅.朝花夕拾.中文在线出品.
[3]李敏孝.辨“我”与“吾”.http://blog.sina.com.cn/liminxiao.
[4]360百科, http://baike.so.com/doc/5964636-6177587.html.
如何背诵古诗文 篇5
将横格纸和所需背诵材料放在一起,抽出一天时间,早中晚三个时段各抽出五分钟时间。五分钟,读三分钟原文,剩下两分钟只看横格纸,以首字顺全文。每次只读一段,顺一段。陌上桑一共三段。最后。在晚睡前将原文全文读三遍,每次读完一遍,都用横格纸顺一遍。当然你可以多读几遍,只要最后有一次完整顺下来就可以停止。然后好好的睡一觉。
第二天,早上一定要是一睁眼就去看横格纸,而且用全力去顺一遍,中途不看原文。遇到顺不下来的直接过,往下顺。当然要把无法顺出的句子的首字进行标注。顺完一遍后,立刻看原文。将在横格纸上标注的首字在原文材料上用荧光笔画上。接下来时间重复昨天的背诵时段,不过这次每个时段都要将原文完全读一遍,而不是一个时段读一段。同样也需要每个时段把原文全部在只看横格纸的情况下完整顺一遍。 晚睡前的安排照旧。
3背诵古诗文正确方法
联想记忆法。这种想法居然被很多老师提倡。比如百度传课里面讲解诗词的老师。这个方法绝对不行,很简单,背诵文章,现在能联想,以后你未必能联想起来。误人子弟不少。另外英语记单词也不行。
一劳永逸方法。有的人记诵东西总想着记住一次,以后都能记住。这种想法有点懒惰的思想在里面。子曰:温故而知新。连孔子都要常常复习知识,更何况我们。那么说这么多,到底什么方法是最有效,最容易记住,最难忘记的呢?
记住四个字——熟读成诵。大家想想以前古人背诵那么多?比如梁启超先生能背诵五十多万字《史记》,汤显祖能背诵几十万字《昭明文选》太多例子不便举例。他们就是熟读成诵,反复读很多遍,直到能背诵为止。梁启超先生就总结背诵四个字,熟读成诵。总之,以熟读成诵为主,什么为辅呢?
古诗文的背诵方法 篇6
【关键词】高中古诗文;背诵;默写;错别字;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考古诗文背诵默写是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要求考生理解记忆,手口并用,要背得熟,更要寫得准。高考默写主要是设置情景理解性背诵默写,如《劝学》文章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古诗文学起来不是很容易,背诵起来更难,默写起来更是困难,在复习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效果颇佳。
一、归纳通假字
在文言文背诵默写中,一旦出现通假字,不要忘了读音与写法的区别,要尊重原著原文的写法,不能轻易修改。对背诵默写篇目中常见的通假字进行归纳,记住少数,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例句:
①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经·氓》)“说”通“脱”。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生”通“性”。
③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尊”通“樽”。
二、重视虚词
文言文的特点就是虚词用得多,如“之乎者也”等常见的虚词就有18个。在默写中,虚词不能省略或漏掉,否则就是默写错误。如《阿房宫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句中的“而之亦也”虚词常给忽视了,尤其默写“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虚词更是错误百出了。
防止漏写文言文虚词的方法就是要多读,读出语感来,读出文言韵味来,一要注意朗读停顿,在用虚词的地方做好停顿;二要注意读慢,读出节奏来;三要发音到位,字正腔圆,不能含糊。
三、突破生僻字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语言,到现在有的字很少用或根本不用了,这类字就叫生僻字。例句: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中的“壑”“嫠”。
②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蜀道难》)中的“巉”。
③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中的“砯”。
对付生僻字的办法就是结构分析法,如:壑,“卜冖一谷又土”;嫠,“未文厂女”;巉,“山刀口比兔”;砯,“水滴石穿”。
四、分析短语结构
如:“山清水秀”和“山青水绿”这两个短语中的“清”和“青”经常写错,我们分析“山清”和“水秀”中“清”对“秀”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山青”和“水绿”中“青”对“绿”是色彩名词对色彩名词。
汉语的四字短语(成语),其内部结构往往有相近相同或相反相对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其中一个字来推及另一个字的意义和结构,从而记准它。这个分析短语结构的方法可以用来克服默写中容易写错的词语,如下面的几个实例。
①《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灰飞烟灭”经常会写错,我们分析“灰飞烟灭”是并列短语,是由两个动宾式词语“灰飞”和“烟灭”组成,“灰”对“烟”,“飞”对“灭”。
②《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句中“凄凄惨惨戚戚”经常会写“戚戚惨惨凄凄”,怎么办?抓住“凄惨”词语并由它衍生出叠词“凄凄惨惨”。
③《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句中“幽愁暗恨”经常会写“忧愁暗恨”,为什么?不理解词语的含义和构成。通过分析知道“忧愁暗恨”是由“幽暗”和“愁恨”两个词语拆分组成的,记忆起来就容易了。
五、注意同音字
《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在这两句话中,“至”与“致”是同一个意思,都是“到达”的意思,应该是同一个字,可是课本的原文偏偏就是两个不同的写法。可以这样记住“无以至”就是“无”,暗示没有反文旁,写成“至”;“而致”暗示有反文旁,写成“致”。
关于同音字的例子还很多,这里只是再罗列一些,怎么区别记忆,请大家自己发挥了。
1.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②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③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要注意“沧”“苍”和“仓”的不同。
2.①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注意“樽”和“尊”的不同。
3.①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④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⑤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句子中“惟”“维”和“唯”三个字是不同的。
六、点击误区
在指导背诵默写中,老师最容易犯的毛病有:一是恼羞成怒,大骂学生,干脆就叫学生抄写几十遍,这样做会打击背诵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二是认为背诵容易忘记,平时记了也忘了,白费工夫,不如来个考前突击,临时抱佛脚,这是不懂得遗忘规律的人的愚蠢做法;三是平时讲解是尽量多地罗列学生错别字的例子,或者经常罗列一些字进行比较教学或说干脆出成改错题,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好像是指导学生写错别字。
默写防止写错别字的方法不限于上面所说的几种,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选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古诗文的背诵方法 篇7
古诗文学起来不是很容易, 背诵起来更难, 默写起来更是困难, 在复习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 效果颇佳。
一、归纳通假字
在文言文背诵默写中, 一旦出现通假字, 不要忘了读音与写法的区别, 要尊重原著原文的写法, 不能轻易修改。对背诵默写篇目中常见的通假字进行归纳, 记住少数, 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例句:
①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 (《诗经·氓》) “说”通“脱”。
②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劝学》) “生”通“性”。
③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尊”通“樽”。
二、重视虚词
文言文的特点就是虚词用得多, 如“之乎者也”等常见的虚词就有18 个。在默写中, 虚词不能省略或漏掉, 否则就是默写错误。如《阿房宫赋》“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句中的“而之亦也”虚词常给忽视了, 尤其默写“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虚词更是错误百出了。
防止漏写文言文虚词的方法就是要多读, 读出语感来, 读出文言韵味来, 一要注意朗读停顿, 在用虚词的地方做好停顿;二要注意读慢, 读出节奏来;三要发音到位, 字正腔圆, 不能含糊。
三、突破生僻字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语言, 到现在有的字很少用或根本不用了, 这类字就叫生僻字。例句:
①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 中的“壑”“嫠”。
②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蜀道难》) 中的“巉”。
③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蜀道难》) 中的“砯”。
对付生僻字的办法就是结构分析法, 如:壑, “卜冖一谷又土”;嫠, “未文厂女”;巉, “山刀口比兔”;砯, “水滴石穿”。
四、分析短语结构
如:“山清水秀”和“山青水绿”这两个短语中的“清”和“青”经常写错, 我们分析“山清”和“水秀”中“清”对“秀”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山青”和“水绿”中“青”对“绿”是色彩名词对色彩名词。
汉语的四字短语 (成语) , 其内部结构往往有相近相同或相反相对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其中一个字来推及另一个字的意义和结构, 从而记准它。这个分析短语结构的方法可以用来克服默写中容易写错的词语, 如下面的几个实例。
①《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灰飞烟灭”经常会写错, 我们分析“灰飞烟灭”是并列短语, 是由两个动宾式词语“灰飞”和“烟灭”组成, “灰”对“烟”, “飞”对“灭”。
②《声声慢》:“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句中“凄凄惨惨戚戚”经常会写“戚戚惨惨凄凄”, 怎么办?抓住“凄惨”词语并由它衍生出叠词“凄凄惨惨”。
③《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句中“幽愁暗恨”经常会写“忧愁暗恨”, 为什么?不理解词语的含义和构成。通过分析知道“忧愁暗恨”是由“幽暗”和“愁恨”两个词语拆分组成的, 记忆起来就容易了。
五、注意同音字
《劝学》:“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在这两句话中, “至”与“致”是同一个意思, 都是“到达”的意思, 应该是同一个字, 可是课本的原文偏偏就是两个不同的写法。可以这样记住“无以至”就是“无”, 暗示没有反文旁, 写成“至”;“而致”暗示有反文旁, 写成“致”。
关于同音字的例子还很多, 这里只是再罗列一些, 怎么区别记忆, 请大家自己发挥了。
1. ①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②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③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④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要注意“沧”“苍”和“仓”的不同。
2. ①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②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注意“樽”和“尊”的不同。
3. ①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②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③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④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⑤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句子中“惟”“维”和“唯”三个字是不同的。
六、点击误区
在指导背诵默写中, 老师最容易犯的毛病有:一是恼羞成怒, 大骂学生, 干脆就叫学生抄写几十遍, 这样做会打击背诵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二是认为背诵容易忘记, 平时记了也忘了, 白费工夫, 不如来个考前突击, 临时抱佛脚, 这是不懂得遗忘规律的人的愚蠢做法;三是平时讲解是尽量多地罗列学生错别字的例子, 或者经常罗列一些字进行比较教学或说干脆出成改错题, 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 好像是指导学生写错别字。
例谈提高古诗文教学的背诵效率 篇8
以上这些足以说明, 让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是大势所趋, 势在必行。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 积累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 现不揣浅陋, 以求证于方家。
一.加强诵读, 读出文章韵味, 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
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 阅读浅显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要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就应该先熟悉文本, 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 这样, 文章的内涵就会闪现出来。要做到这一点, 诵读就成了学习古诗文的不二法门。比如在教《孙权劝学》时, 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鲁肃等人, 进行角色朗读, 可以很好的达到背诵的目的。
(1) “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语重心长, 谆谆告诫。)
(2) “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反问句, 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 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 而是有别的目的。)
(3) “卿言多务, 孰若孤?” (反问句, 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4)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感叹句, 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反问句, 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二.以默写促进背诵
最近几年中考试题中总有一些默写古诗文的题目, 但是学生大多失分严重, 很可惜。这就有必要在平时加强训练。结合学习实际, 让学生通过默写的方法来识记诗词, 是不错的选择。
默写的方法可以灵活掌握: (1) 个人默写的方法。学生通过默写, 然后自我检查, 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 自觉地进行更正, 这样既背会了诗词, 又不至于写错字。在这个过程中, 还可以让学生制作卡片。平时注重积累, 厚积而薄发。这样就很方便背诵了。 (2) 小组竞赛的方法。通过小组之间, 小组内各成员之间互相竞赛默写。在学习中营造竞争的氛围, 互相督促检查, 这样收效肯定不错。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建立评价机制。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在追求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 如果能及时得到反馈, 既让他们及时知道自己学习的结果, 能明显的激发学习动机,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利用课文图片、多媒体图片辅助背诵
课本所选的文言文都是美文。如何做到美文美教?笔者发现, 在教学中辅助以多媒体图片, 利用课本图画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1.利用多媒体图片, 让学生借助形象记忆来背诵。如教学《陋室铭》时, 为了达到高效的背诵目的, 在播放幻灯片时, 让学生记住每句话对应的房子的位置, 然后让学生按照房子的结构来背诵, 效果很好。
2.可以结合课本图片, 或者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图画, 以帮助记忆。如在教《核舟记》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熟悉课文、理解课文, 我让学生在课堂上依照课本内容画出核舟上雕刻的内容。方法如下:先画出长约2cm, 高约0.5cm的框架, 然后在这个范围内绘画, 按照课本的内容, 中间画上船舱, 两旁是八扇雕字小窗;其次画出船头三人 (包括动作、神态) , 再次画出舟尾的两个舟子, 最后画出船顶雕刻的文字。通过这样一画, 学生一方面对文章内容“奇巧人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了然于胸, 另一方面也熟悉了课文内容, 为顺利背诵课文打下坚实基础, 可谓一石三鸟。
四.参照译文背诵
对于有些故事性强的文章,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弄清楚文章内容, 然后把译文所对应的句子说出来, 这样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背, 学生更易于接受。
古诗文的背诵方法 篇9
为什么在初中阶段要求多读多背呢?一、多读多背可提升学生的专心程度, 读背时注意力要集中, 漫不经心的是记不住东西的;二、多读多背可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习惯,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背不出东西的;三、多读多背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如果学生在背诵中有所收获, 相信他就会对学习语文越来越感兴趣, 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四、多读多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没有语感就谈不上理解, 更谈不上表达和写作, 特别是与口语差异大的古诗文语感更需要通过读背培养;另外, 多读多背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几百篇诗文在胸, 一个人的修养、气质、谈吐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整体素质也会明显提高。
基于此, 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 十分重视古诗文的背诵, 而且针对抽查学生背诵也总结出几点小的体会:
我的做法是:第一, 对于必背篇目一定做到严格把关, 确保质量。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背诵过关, 篇幅短的文章可让小组长先检查, 然后老师个别抽查;篇幅长的文章则由老师一个一个的抽查过关, 虽然这样做, 老师很辛苦, 但是可以避免学生有蒙混过关的想法, 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动力。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可区别对待, 现代语文教学理念要求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差异, 就必然要求实现分层次教学。一篇课文里有几首古诗词, 可以一首一首地背, 一篇较长较难的古诗文, 可以分段分节地背, 甚至, 学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名段、名句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 (尤其是背诵有困难的学生) 的自信心。如果学生经常感到背诵有困难, 便会觉得自己笨, 从而失去背诵的信心, 甚至会失去对语文的兴趣。而选择性的背诵就充分体现了人性化。
第二, 古诗文的背诵最终要落实到默写之上, 所以在学生熟练背诵之后, 就要对每首古诗、每篇古文进行默写。默写时提醒学生想着作品的意思, 写完后要他们自己按所写的内容逐字检查, 这样会纠正因笔误写错的字。对没有十分把握的诗句, 要学生把整首诗都默想一遍, 这样能有效的避免“张冠李戴”。然后收上来老师批改, 默写过关的同学给予鼓励, 不过关的学生再给其一次机会, 重新默写, 直到默会。在接下来的复习中, 还要不定期的抽查, 尤其是在短时间内的多次重复。老师一定要做到及时默写, 让学生有一种紧迫感, 当天的东西当天消化。
弹奏背诵古诗文“三步曲” 篇10
一时间,传统文化受到很大关注。教育部也已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按照教育部的规划,我国将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从在孔子故乡曲阜参观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到“五四”探望国学泰斗汤一介;从政治局集体学习纵论传统文化与国家软实力,到在北师大考察时明确反对“去中国化”;从外事活动中阐释中华文明与海外文明的交流互鉴,到万米高空的专机上倡导学古诗文经典……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展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四书、五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瑰宝的一部分,而经典诗文则是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它源远流长,积淀着智慧的结晶。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古诗文,其中一个目标就是要实现背诵;对于执教者来说,要帮助学生轻松地实现这个目标,并非易事。许多人为此提出不同的观点,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呈“百花齐放”之态。鄙人也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疏浅的见解。
作为语文教师,我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一定的文学根基和艺术修养,在教学实践中尽最大能力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表达出来,挖掘出其丰富的内涵,而且还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逐渐喜欢了,也表示愿意去读去欣赏,愿意去传承了,关键就是怎么把它背诵下来。
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归纳总结出实现目标的“三步”:
一、再现情景,让人身临其境
古诗文描绘的情景,可能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久远,不易理解,执教者可根据需要介绍一些有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发挥联想与想象,再现古诗文描绘的画面,学生可能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叫联想记忆法。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很长,学生很难把上下片连贯背下来,最初只能背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名句。这时,执教者可把苏轼政治上不得意的一些经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用文字再现出苏轼借酒浇愁,思念亲人却又表现得积极乐观的状态表达出来。初步把词的上片背下。又通过一轮明月照“无眠”的线索,让学生再现词人月下怀念兄弟的情景,表达积极乐观美好愿望的下片也顺利背下。如果说名篇的背诵都能通过联想与想象再现情景,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轻易地背下来。那么对于普通的古诗文,是否同样也可以采用此法?例如学习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也可引导学生通过文字再现作者“自富阳至桐庐”的美景,让学生置身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的大自然音籁中,愉快地背下这篇文章。
二、创设情景,与作者产生共鸣
当古诗文描绘的生活场面,学生非常难体会时,不能产生共鸣,要背诵是有很大难度的,这时,我们可创设情景,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友谊、思乡、思念亲人等情感,不管是土豪还是平民百姓都可能产生过的,是古今永恒的话题。在学习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时,对于我们南方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雪景,但对于送别朋友的情景,他们都可能深有体会。我们可以把送别的场面定在“愁云惨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特定情景中,让学生置身于离别的情绪中,再去体会那种依依不舍的惆怅心情,当然与作者产生共鸣这就是很自然的,背下这首长长的古体诗也变得非常容易了。
三、试比高低,采取竞争机制
要达到背诵的目标,没有一定的压力和动力是较难实现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引进竞争机制。结合现在的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把这个特点引入背诵中,可采用多种形式实现目标:(1);分组;(2)男女对抗;(3)讲读前背,讲读后背。
不管是分组比,还是男女对抗赛,也不管是讲读前背,还是讲读后背,根据学生的基础定下比赛的内容。一些较简单的绝句和律诗,由基础较差的同学背;长诗和词就由基础较好的同学背。基础较好的同学能力强,让他们讲读前背;讲读后背是由基础差的同学来实现这个目标。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基础较差的同学都能背下来。
竞争机制的引入,让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很浓,有了自己价值实现的荣誉感。下课后,还余兴浓浓,甚至还要求背书、默写。在教学中,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执教者也会兴趣盎然,也会有一种成功感,真是一箭双雕。
学习背诵古诗文,我认为这“三步”还是走得不错的。
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所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这有效的3步,效果应该是明显的。
我们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学习经典,努力让学生沉浸进去,从阅读中得到美感,产生愉悦之情。
“四书、五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蕴高远,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的源泉,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大力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文明,弹奏好这背诵古诗文“三步曲”。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绵绵不已的民族精神和发展动力,蕴涵着今天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它在“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古诗文背诵,收获的不只是积累 篇11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古诗文背诵成了部分学生的一大难题。特别是缺少家庭文化教育氛围的农村学生。有些语文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上面,但收效甚微,学生不愿去背,更不愿去写。而在我的语文教学经历中,要求学生背诵,学生不仅掌握了老师规定的内容,还有其它方面的收获。
我所在的农村初中有寄宿学生,在语文早自习上,我一般都是安排学生自由诵读,在上完一篇古诗文后,课堂上我也会安排一些时间学生自己背诵。就这些时间,不需要再占用其它时间,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背诵的任务。当然,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我也会采用一定方式检查,一般就是一周或两周一次的默写。驮写完成后,是学生之间交换检查,评价。学生一人一份作业互评不仅比老师细心,而且更容易找到自己和对方的不足之处,培养他们工作的责任心。对于达到默写要求的学生,我再复查一次;没有合格的就用本子把名字记下,自己找时间重新默写。找我重新默写的学生,我会告诉他(她),并不是这篇文章或这首诗歌有多重要,或是考试一定要考,“这是你的责任,你自己的学习任务一定要完成,就像老师给你们上课,要备课、批改作业一样,这是我的责任,我也一定要完成,懂了吗?”基本上每次默写没合格的学生都会主动来找我:“老师,我还有一次默写没有完成,我在某某时间重新默写。”我也一再地告诉孩子们,就是要通过默写这件事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责任。
当然,在默写或互评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也有一些学生试图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过关。我一旦发现有作弊或相互包庇的行为,会采取严厉措施。我一般告诉这些学生,因为他们的行为,我对他们的诚信发生了质疑,对于本期已经默写的内容,我要求他们重新默写,并扣除十分操行分。有的学生问我是不是处罚过于严重了'我告诉他们,和他们诚信的品质比起来,这算不了什么。当然,学生把所有的内容重新默写之后,我会认为他们改正了错误,把分给他们加回去。所以,那些被发现作弊的学生都会主动来找我重新默写,找回我对他们的诚信。默写的过程中,我也一再提醒他们,不会写不要紧,老师不会批评,也不会惩罚,下来再找时间默写就是了,早一点写,迟一点写没有多大关系。但如果一旦作弊,就是品格问题。往后走,默写的内容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作弊的行为也越来越少,期末的时候,基本上是杜绝了。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要求,在古诗文的背诵检查的过程中。我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能力。一般期末的时候我会安排诗文背诵默写比赛,全班分成四个大组,以大组为单位,每次以五个或七个为代表,每个人都必须要参加,一轮没完,不准重复。人数过半全组过关,成绩第一的全组同学还有小奖励;否则,全组不过关,还要多做点作业以示惩罚。每次比赛的时候,同学们都会协商,安排哪几个上,顺序怎样安排,既要保证全组顺利过关,又要争取好成绩。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还会根据本组同学的成绩来调整参加比赛的人,比如,开始上的几个同学都过了,那么后面就可以让准备不是很充分的同学上。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同学们也会主动站起来,为本组的顺利过关出自己的一份力,特别是那些有点小聪明。也喜欢表现的学生。所以,活动之前学生都会主动地准备本次的内容。在早自习的时候,我也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幕:几个学生围着一个平时很不爱学习,学习成绩也很差的学生,督促他背诵,并不停地提醒他,要认真,不能拖大家后腿。等我走过去的时候,就会告诉我:“老师,我们在督促某某背诵,他会背某某诗了,以前他从来不背的,您上课的时候就抽他背这一首。行吗,”我当然是欣然答应了。检查的时候,有意拍这个学生。看到他在全班同学面前完整地背诵了一首诗,我们都为他鼓起了掌。这个孩子羞涩的脸上也露出了甜甜的笑容,一节课都看到他很开心。
古诗文的背诵方法 篇12
1.觉得“没用”
“我去人才市场招聘会上应聘, 单位只看重专业和技能的水平, 语文学的好不好, 会不会背古诗, 人家一点也不感兴趣。我以后是要做一个技术工人的, 学习语文没用。”一位工科类的应届毕业生这样说道。对于职校生来说, 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为将来顺利就业做好准备, 是在校学习的主要目标, 语文课程只是公共基础课, 如果不是硬性安排, 根本没有必要学习, 就算学了, 也没有什么用处或用处不大。
另一方面, 在“快餐文化”、“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 大学生追求时尚、喜欢新奇事物已经成为主流, 学生之间交流多的, 感兴趣的是当前的流行事物和热门话题, 古诗文与之相比就是“古董”了, 学习古诗文俨然成了过时之举。
2.觉得“不懂”
背诵古诗文的方法通常是两种:一种是死记硬背, 单凭记忆力;另一种是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古诗文是以文言文为载体的, 古典诗歌还讲究一定的格式与韵律。文言是古汉语的书面语言, 我们现在说的是现代汉语,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无论在语法上还是语义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 学生都感觉读不懂古诗文, 只凭记忆力好, 死记硬背古诗文, 效果难以保证, 常常背了下句, 忘了上句, 今天背出来, 明天就忘记。
3.觉得“麻烦”
语文课, 对五年制学生来说, 已经学了九年, 这种从小到大都在学的学科让他们觉得厌烦, 没有新鲜感, 老师讲的也是大同小异, 古诗文学习咬文嚼字, 很无趣。况且, 工科类学生大部分是男生, 比较活跃、调皮和粗犷, 爱动不爱静, 注重技能实践操作, 轻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缺乏背诵书面知识的热情, 思想意识上觉得“背诵”就是麻烦的事。有的学生没有了中考、高考的压力, 惰性在慢慢滋生, 蔓延, 懒得花时间去背诵任何东西。还有的学生由于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影响, 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产生抵触心理, 教师布置要背诵课文, 他偏不背, 教师督促他, 他嫌烦。
1.开展语文活动, 创造成功机会
兴趣有赖于成功, 这是心理学给我们的启示。语文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活动, 给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 在感受成功的喜悦的过程中明白体会背诵古诗文的作用和意义。如观看诵读经典视频, 让学生模仿名家诵读的腔调, 感受古诗文作品的魅力, 从不会诵读到会诵读, 体会成功的喜悦。如开展诗文配乐朗诵活动, 引导学生把握朗诵的技巧和方法, 让学生明白会诵读诗文也可以是一技之长。如开展古典诗歌知识竞赛, 工科类学生大部分是男生, 自我、活跃、好面子、好强, 通过竞赛活动激起他们的斗志, 鼓励他们将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积累、汇总, 让他们明白古诗文知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懂得一点传统文化知识, 有利于开阔眼界, 培养志气, 提高修养。如开展古诗仿写与创作活动, 让学生学以致用, 自我创作, 从而获得学习与生活的信心。总之, 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 背诵古诗文是“有用”的, 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文成绩, 通过该课程的考核, 还可以帮助他们积累知识, 提高修养, 成为一个文雅的技术人才。
2.重视古诗文翻译, 扫清理解障碍
虽然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初小阶段学习过文言文的知识, 为了应付中考, 也背诵过不少的古诗文, 但大部分学生掌握古文基础知识并不扎实, 尤其工科类的男生们不能顺利流畅地翻译文言文。因此,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古诗文的翻译, 采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疏通古诗文, 扫清文章内容理解上的障碍。方法一, 借助《古汉语字典》这类工具书, 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翻译古诗文。方法二, 通过反复朗读, 推测、揣摩文章的意思。俗话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通过语音、语调的变化, 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方法三, 借助网络, 查找资料, 让学生自己整理翻译资料, 这种方法简便、快捷、高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教授一些古汉语语法知识, 但不可太多, 过于复杂。古文翻译常见的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直译, 一种是意译, 两种方法可视学生情况自由选择。
3.关注学生特点, 调整学习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 当人有某种需求时, 才会对事物发生兴趣。因此, 语文教师除了备好课、上好课之外, 还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想方设法让背诵古诗文成为工科类学生学习的一个需求, 让他们知道学习古诗文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需要, 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 更是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文化的中国人的需要。针对懒惰的学生, 多鼓励与督促, 培养他们学习古诗文的热情;针对叛逆的学生, 多宽容与理解, 调整他们的学习情绪, 总之, 要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找到乐趣, 在背诵古诗文中感受到快乐与满足。
参考文献
[1]赵晔.高中古诗文背诵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2]刘婷.略谈高中生古诗文背诵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 2015 (08) .
【古诗文的背诵方法】推荐阅读:
古诗文背诵方法与技巧09-07
古诗文背诵默写08-17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背诵08-30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背诵10-29
古诗文背诵默写专题复习复习案10-10
二年级古诗文背诵方案与总结10-16
背诵古诗有技巧08-19
古诗词背诵指导07-02
各年级背诵古诗篇目05-16
六年级课文背诵古诗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