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精选12篇)
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 篇1
摘要:古典诗词鉴赏是同学们普遍不会做的题型之一, 一是读不懂, 二是不会表达, 学会“多问多读”, 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多问即问写什么, 问为何写, 问怎么写。多读即读注释、题目, 读关键句, 读问题。多问结合多读, 从而全面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关键词:古典诗词,鉴赏,多问,多读,关注
学生对古典诗词鉴赏普遍感到难学, 一是读不懂, 二是不会表达。那么如何才能读懂诗歌, 进而领略其妙呢?在教学实践中, 我认为应多问多读。
一、“多问”可完整感受作品
所谓多问, 即问写什么, 问如何写, 问怎么写。通过这步步逼问, 可尽快进入阅读状态, 从而会激起欣赏者去关注诗歌的主要内容、表达技巧、作者的情感及观点态度等, 进而从整体上感受作品, 长期坚持还能培养品读诗歌的品质。例如, 杜甫的《倦夜》:“竹凉侵卧内, 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 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 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 空悲清夜徂。”可分析如下:
写什么?前六句写景, 后两句抒情。写了什么景?通过对秋夜里的绿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绘, 写出了月出到月落的过程, 勾画出了一幅清凉月夜意境图。为何写?透过这幅图, 我们看到诗人一夜不曾合眼, 突出了诗题“倦夜”意。接着质疑:如此清静、凉爽的秋夜, 诗人为何不能酣眠?有什么重大的事苦缠他的心?诗的最后两句直吐胸臆:“万事干戈里, 空悲清夜徂!”交待了时局动荡, 诗人有报国之志, 但却报国无门, 原来他是为国事而忧心。怎么写?写景抒情相结合。先写景, 景中寓情;结尾由写景转入抒情, 总结了全篇所写之景, 点明了题意, 结句中的“空悲”二字, 抒发了诗人无限感慨与忧愤。
如此层层追问, 便对诗歌的主要内容、表达技巧及主旨有了全面的把握。
二、“多读”可全面把握诗歌
1. 读注释、题目:
出现在高考古诗鉴赏题中的所有信息都应该看做是有效信息。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相关内容的解释或提示, 标题中的信息一般可用来解释诗的内容、情感。从考试的角度看, 高考的命题题干也能给考生提供很多信息, 帮助考生理解诗歌内容, 理清答题思路、答题要点。如《征人怨》这首诗, 从题目就可知道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写的是在外征战的士兵的怨恨之情。再如2009年的高考题《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标题点出了时间 (“早秋”) 、地点 (“军城”) 等信息, 有了这些信息, 我们再调动有关古代诗词中相关的意象积累, 了解到“汉关、寒云、冷月、西山”有“边境局势紧张”的寄寓, 诗的立意也就大致了然了。总之, 标题中包含着诸多信息, 这些信息就如同是一把把钥匙, 我们可以用它快速打开通向诗歌主旨的通道。2009年广东卷, 瞿唐:瞿塘峡, 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 安史之乱后, 杜甫曾闲居于此。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故故:常常;频频。2009年全国卷, 姜夔的《次石湖书扇韵》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去职归隐石湖, 自号石湖居士。姜夔:字尧章, 号白石道人, 饶州鄱阳人, 浪迹江湖, 一生不仕。”从中揣摩出诗歌的隐含意义, 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
2. 读关键句:
所谓的关键句, 多指诗词中的“诗眼句”, 即能揭示诗的主旨、艺术内涵的语句, 这些句子多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等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些关键语句, 深入地剖析, 才能找到切入全诗的关键点, 进而深入地把握全诗的内涵。例如, 《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 红蜡泪, 遍照画堂秋思。翠眉薄, 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其中“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是关键诗句。这一句的意思是:秋夜三更冷雨, 点点滴在梧桐树上, 这离情又有谁可以理解呢?该句描写人之常见常闻之景物, 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 委婉含蓄地点示了词的内涵:那一直滴到天明, 没有休止的绵绵秋雨, 其实正如主人公的离情绵绵不断。如此品悟, 不仅把握了诗情, 而且让诗情感染了自己, 从而真正达到了鉴赏的目的。再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后两句是关键句, 作者为什么不能辨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呢, 作者分析的答案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3. 读问题:
诗歌鉴赏题的设置是紧紧围绕高考考点展开的, 它往往包括诗歌鉴赏知识点考查的多个方面。因此可以这么说, 问题的题干既是向阅读者质疑, 又起到提示作用, 提醒答题者, 这首诗或在形象, 或在语言, 或在表达技巧, 或在思想内容方面有突出的地方, 值得去品读欣赏。
例如:2008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 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 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 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 处处采菱归。
(1) 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问题 (1) 是考查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暗示这首诗在语言上有炼字之妙。“遍”字表现松茂鶴多, “稀”字表现来访者少, 两者对比写出山居环境的清幽。
问题 (2) 告诉我们这首诗的后四句在写景抒情上有突出的地方, 后四句营造的“景” (意境) :夕阳西下, 炊烟袅袅升起, 嫩竹荷花清新可爱, 人们采菱而归, 借景抒情, 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总之, 多问多读既可以用来指导考场答题, 轻松越过“读不懂”这一关, 还可以用以指导平时的诗歌鉴赏活动, 让学生尽快地走进诗境, 融入诗情, 从而让诗歌的美浸润心田。
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 篇2
《孟子·万章下》中记载了孟子这样的言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后人将此概括为“知人论世”,所谓知人,是指了解作家各个方面的情况和他的创作意图,所谓论世,是指要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该作品时所处的社会状况。在既知人又论世的基础上,再结合运用其他方法,才能对作品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知人论世与西方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有共通之处。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说:“一部文学作品最明显的起因,就是它的创造者,即作者。因此,从作者的个性和生平方面解释作品,是一种最古老和最有基础的文学研究方法。”丹纳也在《艺术哲学》中认为“种族、环境、时代”是影响文学的三要素。可见“知人论世”这种批评方法能够从外在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角度出发,联系诗歌产生的背景和根源,结合诗人生平,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
以“知人论世”原则鉴赏诗歌,可以有效地对表面文字相近诗歌的不同含意加以仔细区分。如曹操《短歌行》中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样的句子,晚唐诗人罗隐也写过一首题为《自遣》的诗,诗中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二者看起来所说的意思差不多,但联系作者身世,就可知前者是一位政治家的感慨,其意为感慨时光流逝,统一大业却未能完成,渴望得到贤才的帮助而建功立业;后者则是在黑暗的社会政治面前,晚唐文士无可奈何的曼声长叹与暂时逃避。再如同样是写黄昏登高,李商隐的《乐游原》说:“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王之涣《登鹳雀楼》则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者低沉伤感而后者豪迈激越,因为李商隐处于国家命运江河日下的晚唐,而王之涣则处于国力强盛的盛唐时期,所以面对相同景色时却在诗中表现出了迥然相反的情感。
玩赏字句
诗是语言艺术中最为精粹的一种,诗歌的美要通过语言自身之美来显现,对于篇幅相对短小的古典诗词来说尤其是如此。古典诗词的创作都是“积字成句,积句成篇”,鉴赏古典诗词要格外着眼于诗中的字法、句法与章法。
诗人对于诗歌语言予以反复的加工和锤炼,力求以最恰当的字句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中国古代诗人在这一方面留下了许多故事。杜甫说“新诗改罢自长吟”,“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说“两句三年成,一吟双泪流”,“推敲”一事则成为了佳话。到了宋代,诗人们更是重视对于字眼或者说句中眼的锤炼,如黄庭坚的“高蝉正用一枝鸣”一句中,“用”字就先后尝试过以“抱”、“带”、“过”等字来替换,但最终还是决定采用“用”字。因为这样有比喻的意思在其中,仿佛是说蝉的鸣叫是借树枝来演奏,全诗的意味因此深远了许多。可见字词的改易往往会给诗歌的韵味带来重要影响,诗歌的用字是鉴赏时应特别在意的地方之一
诗歌当中采用的语言,它的特殊性就在于,一方面从总体范围来说来遵循语法规则,另一方面却又从不同角度对句法进行有意识的改造和超越,并力图有所创新。在汉语中,词语的组合的主要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而古典诗歌对于这两种语法手段都有很大的超越。其一为倒装,如杜甫诗中为了强调色彩给人的感觉,将“风折绿笋垂,雨肥红梅绽”说成是“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其二为省略,如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就省略了句中的动词而纯用名词。其三为词类活用,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当中,“绿”字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王昌龄“黄昏独坐海风秋”一句中,“秋”字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短语,指湖面上的风吹来阵阵寒意。鉴赏诗歌时应掌握诗中的特殊句法。
章法说的是诗词的结构。在诗词中,展现的不外乎是主观之情、客观之景以及发生的事,而如何将情景事加以组合,使之成篇,就有赖于诗人的艺术构思,也就是谋篇布局的章法。解读诗词时应注意其艺术结构。如沈佺期《独不见》写一位长安城内的少妇的秋夜相思,全诗如下:“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诗中所写的场景由室内到室外再到辽阳,又由白狼河北回到了长安城南,结尾再次转入室内。全诗结构既严谨整密又顺畅自然,而如果能掌握此诗章法转折变化,对全诗的诗意也就有了深入了解。
体悟意境
在对诗歌的创作背景及字句含意有了充分理解之后,就可以进入诗歌鉴赏的最后阶段:体悟意境。这也是诗词鉴赏是否能够成功的最为重要的一步。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论中的核心概念。意偏于主观方面,包括情与理,指主观情感和对于生活的认识;境偏于客观,可分为形和神,指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和内在意蕴。意境是指诗歌所呈现出的主观情思和审美对象相互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境界,它超越了诗歌中情、景、意这些个别元素,所展现的是诗人对于宇宙、人生某种形而上的生命体验。意境的营造,要求诗人作到意与境偕,心与物共,情思与景物浑然一体,能够调动读者的情感,使其进入种审美的状态,引起他们的想像与联想等精神活动,感受到生命的情调和意味。
意境是从中国抒情文学传统中提炼出的审美范畴。这一理论在我国文论中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直到晚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才得到了比较精楚的认识。王国维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据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可见抒情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本质,而意境则是诗词艺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古诗鉴赏方法漫谈 篇3
关键词:古诗鉴赏;时代背景;诗歌语言;诗歌意境;表达技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2-035-1
一、注意作者和相关的时代背景
注意作者,就是要抓住作者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操。不同的作者,创作风格各异,如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温庭筠的婉约艳丽,苏轼的旷达豪放,辛弃疾的壮怀高唱等,把握好这一点,对我们鉴赏诗词会有很大帮助。同时,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志趣情操往往会在作品中得以充分的体现,这对鉴赏诗词尤为重要。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诗人陶渊明曾受老庄、玄学、佛学等思想的影响,而庄子顺应自然的思想与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天性一拍即合,再加上家境的衰败、社会的动荡、世风的陡变,使他厌恶官场,早有归隐田园之意。这样,学生才能明白诗中所描写的田园生活看似忙碌、劳累,(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又似寂莫、冷清(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实则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解脱、轻松、愉快、怡然自得的闲适的心态,是对劳动的赞美,对田园生活的倾慕。如果不了解诗人的志趣,很容易产生误解,而影响了对诗歌的整体把握。
抓住相关的时代背景,“背景是大语境,是理解诗词意义的重要依据”,鉴赏要把诗词放到一定的背景中去理解,这是一种重要的意识。如在学习教材所选的屈原的《离骚》时应让学生明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所述的一段话:“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由此可见其行文的背景和感情的基调。依此来鉴赏课文,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位“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或忧郁悲哀或仰天长啸或低头苦吟的诗人形象;仿佛可以想像到阴霾蔽日、黑云压城的险恶环境,仿佛可以感受到这样的环境里苦吟诗人热血的冲动、脉搏的跳动;仿佛可以谛听到使人悲郁感怀、哀国哀民的无奈叹息……可见,通过背景去读诗解义实在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注意诗歌的含蓄而精炼的语言
诗贵含蓄,诗歌的语言往往具有以下特点: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等,分析时应注意这些特点。如屈原《离骚》中的“蕙”、“蛾眉”、“兰皋”、“椒丘”、“芰荷”、“芙蓉”等均比喻高尚有节操、美好的品行、崇高的理想;而“众女”、“泽”、“鸟”等则比喻小人,肮脏污秽的东西。
分析诗歌的语言还要注意古诗的“炼字”,注意我们常说的“诗眼”。所谓诗眼,就是一首诗中的关键词句,有了这一个词(或字、句子),全诗境界尽出。诗眼如何来?靠的是就是反复的锤炼,反复锤炼才产生了千百万年来为人称道的妙词佳句。如杜甫的《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其中的“自”和“空”两个字是本诗的诗眼,因为一个“自”字写出了碧草无人欣赏,一个“空”字点出了黄鹂徒然歌唱,两个字尽显凄凉孤寂之情。只有读懂了它们,我们才能够深切地体会到祠堂凄凉冷落的气氛,体验到诗人表现出来的感伤叹婉的情调。我们读诗不能不求甚解,而要含英咀华、品赏诗味。分析名句便是品赏中的一项内容。
三、注意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王昌龄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是。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里说的物境、情境和意境,其实说的都是意境,只不过把偏重于写山水的称为物境,偏重于言志的称为意境。
四、注意诗歌的表达技巧
1.用典自然,含蓄精炼
诗词中常引用古书中现成的故事或词句,这叫“用典”。古诗词中典故用得好,能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因此,在鉴赏古诗词时,首先必须要理解典故本身的内容,其次更要明白作者用典的意图。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了不少典故,所以要理解这首词首先得熟知这些典故。
2.虚实相济,起伏跌宕
所谓实,就是正面写,直接写,写眼前的所见所闻;所谓虚,就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象中的所感。如《虞美人》一词,开头作者自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景物,接着自叹“往事知多少”,表明作者进入回忆之中,这是虚写;忽然又转到眼前景物上来:“小楼昨夜又东风”,于是登楼眺望,然而“故国不堪回首”,由此过渡到下片;想象“故国”图景,一开始又是虚写。这样虚写结合,起伏跌宕,把一切都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来。
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借景抒情。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写出了人们生活的环境,可让读者想象得出那儿生活古朴、怡然自得的人们。诗人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寓于朴素宁静之景,情景交融,在看似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中,给人以无限美的享受。
4.对比映衬,相映成趣
如《越中览古》描写的虽都是客观景物,但除了最后一句,其它三句所写景物并非作者眼前所见之景而是作者的推测想象之景,这本身就带着作者浓重的主观色彩;而“只今惟有鹧鸪飞”虽为眼前景,却与前三句所写之景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繁华,一凄凉,作者的感慨与婉叹饱含其间。
5.烘托渲染,水乳交融
艺术创作中的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汉乐府《陌上桑》借“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反应来烘托罗敷的美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主人忘归客不发”一句,侧面烘托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除了上述几种以外,古诗词的表现技巧还有赋比兴、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静结合、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等。
古诗鉴赏方法 篇4
1.知人论世, 联系作者生平、时代背景, 探求古诗的意思。“知人”就是要了解其人及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东西来写的。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不是无病呻吟, 也不是凭空而来, 都是有感而发, 因此联系作者的处境和时代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内容。
2.找诗眼, 把握情感基调。诗眼, 就是一首诗结构上的关键字句, 它是理解这首诗的一把钥匙, 也是揭示这首诗灵魂的一扇窗户。诗眼就是诗内在思想感情的纲, 抓住这个纲, 理解全诗就会牵一发动全身。
3.抓意象, 赏画面, 品意境。所谓意象, 指蕴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客观物象。所谓意境, 指诗人描绘的客观物象与其流露的主观情感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鉴赏诗歌时, 要抓住诗中具体意象, 并对意象展开丰富联想和想象, 使平面文字变成立体空间, 从而感知诗歌完美的意境。
高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篇5
情感主旨类题型主要考查三个方面:对所抒感情的理解,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揭示,对诗歌主旨的把握。
【设问方式】
情感——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趣(思想感情有何变化)?或要求分析诗句蕴含了作者何种心情。
主旨——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主旨是什么)?或就主旨句、关键词语发问,要求解析情感主旨。
【背景知识】
对古典诗歌常见的5种情感类型应该熟知:
1.人生志向,包括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宦海沉浮或仕途失意的苦闷,洁身自好的追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志等。
2.忧国伤时,包括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表现山河沦丧的痛苦,反映边塞征战的壮烈,忧虑百姓离乱,担心民族命运,感叹昔盛今衰等。
3.人生感受,包括伤春悲秋,叹息人生短暂、韶光易逝,感伤世事多变,抒写告慰平生的喜悦等。
4.思乡怀人,包括羁旅愁思,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感怀等。
5.送别感怀,如依依不舍,情深意长,坦陈心志等。
【答题模式】
情感:诗句内容概括+情感特征。
古诗词鉴赏的三种方法 篇6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备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其实,只要注意三种方法,就可以化难为易了。
其一,“三看法”。一首诗词拿到面前要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看标题,能基本把握诗词的内容和主题,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不看标题的话,这首诗分明是在写“池塘”,其内容很难和“书”联系上的;看作者,可知作品的风格,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飘逸豪放;看注释,如在诗的底部加上“这是诗人在安史之难期间写的一首小诗”一行小小注释,可知此诗内容可能是对国家命运的兴叹,对民不聊生的悲歌。
其二,填表法。诗词的语言是浓缩的、凝练的,因为有这个语言障碍,学生理解起来很费时,所以可以用填表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情感——。
其三,记忆法,平时学生要记住三个概念及该概念下的术语。
(一)诗词的修辞手法。诗歌鉴赏题中考查的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顶真等。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
2.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可以使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生动。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3.夸张。夸张就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运用夸张,可以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4.对比。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
5.衬托。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的修辞。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反衬一般又包括动衬静、声衬寂、乐衬哀。如“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6.顶真。就是用句末的词语作下一句的开头的词语的修辞。顶真的作用是回环跌宕,有旋律美。如“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蛩;泣寒蛩,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马致远《汉宫秋》)。
(二)诗词的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三)诗的表现手法(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1.用典。用典分为两类,一是用事,二是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诗句。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趣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意在丰富诗歌的意蕴,促使人联想与想象。
2.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典型意象。
3.想象。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4.衬托。指的是以乙衬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5.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与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7.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8.抑扬。抑扬分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9.首尾照应。对前面所写的内容作必要的回答或呼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10.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11.侧面描写。对主要描写对象的周围的事物进行描写,使主要描写对象更鲜明,更突出。
12.借景抒情。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着一字,全然寄寓在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13.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14.寓意于象。诗歌中最基本的形象单位是意象。古代诗歌习惯于借物象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而且千百年来形成了一种寓“意”于“象”的表现手法。古代诗人喜欢用月亮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用夕阳、白云表达无穷的思绪,用杜鹃表示动人肺腑的哀怨凄悲之情;喜欢拿松、梅、竹、菊当作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用梧桐写悲秋,用芭蕉写愁肠,用芳草喻离恨,以落花代表生命的短暂;还喜欢借长亭叙惜别,借西楼抒愁思,借折柳写送别。
以上三种办法具体用哪一种看具体的诗词而定,如第三种办法,看来是很繁琐的,所记术语要多些,其实只要记住八种修辞和四种表达方式就可以,其他都是表现手法,这样记起来比较容易。
古诗鉴赏方法与技巧探讨 篇7
一.注意诗词标题, 留意所给注释
在一首诗词中, 其标题往往有画龙点睛之效。题目中常常包含了诗歌类型、时间、事件、人物、地点、事物等信息, 以及告诉读者其基本内容。这样则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诗主题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标题中有古人名、古迹,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乌衣巷》、《金陵怀古》、陈子昂《燕昭王》等。
其次, 还应留意所给注释。这往往介绍了诗词背景等信息, 对诗词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如某考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1)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 (2) , 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 (3) , 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 (1) 受降城:贞观二十年, 唐太宗曾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 “受降城”由此得名;一说在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北。 (2) 回乐烽:回乐县的烽火台, 在今宁夏灵武西南。 (3) 芦管:即芦笛。
(1) 该诗前两句分别以什么角度写景的?给人什么共同感受?
(2) 诗中是如何将把声音、景色及感情融为一体的?
二.弄清诗词类别, 整体把握诗词
在古诗词鉴赏时, 教师首先应指导学生弄清诗词的类别, 也就是诗词题材。在语文教材中, 诗词的类别是丰富多样的, 如田园与边塞, 怀人与送别, 叙事与写景, 登高和怀古, 咏物与抒怀, 闺怨与思想等。例如:李商隐的《咏柳》, 借秋柳表达壮志未酬之感慨;曾巩的《咏柳》, 则借春柳讽刺了猖狂得势小人。怀古诗常常借古讽今或者借古抒怀。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即使为同一类别的诗词, 其格调也有所不同。同样的送别诗, 或含蓄, 或明朗;或低落, 或昂扬;或委婉, 或直接;或欲扬先抑, 或欲抑先扬等等, 同一“别”字, 而风情各异。如柳永《雨霖铃》与高适《别董大》。因此, 通过把握诗词题材, 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进而鉴赏诗词。
三.抓准诗词形象, 领悟作者情感
第一、分析意象色彩。如字面或暗示。不同色彩可以表达出作者不同的情感体验。冷色, 往往传递出孤寂凄凉、低沉冷漠、颓唐消极之感,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枯”、“昏”等色彩构成了一个寂寞、哀愁、惆怅的诗境;暖色, 则传递出积极向上、活泼热烈、意气风发之感。
第二、动静结合, 互相映衬而拓展诗境, 情感表达。
第三、在诗词中, 其意象有时与作者心理特点、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相关, 而被赋予某些特定含义。因此, 在鉴赏时, 教师应指导学生考虑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 从而准确理解与把握诗词。如杨柳——离别依依;菊花——高洁品质;杜鹃——哀惋、忧国志士、薄命佳人、至诚;鸿雁——信使、思乡;鸟——自由等;羌管羌笛表示思乡, 折柳表送别, 凭栏表吊古怀远等。同时, 在分析诗词意象时, 学生还需留意物和人, 景与情, 景与人, 物和情的关系。
四.分清诗词修辞, 辨别表达技巧
在古诗词中, 其修辞手法的作用与在其他文体中的作用大致相同。
修辞手法, 如夸张:突出与强调;反问:起强调作用;拟人:将事物人格化;比喻:生动、形象;巧用典故:含蓄精炼, 富有文采, 拓展内容;此外, 还有对偶、借代、衬托、互文、双关、象征、叠词等。
抒情方式分为两大类:间接抒情与直抒胸臆。而间接抒情又包含多种, 如融情于景等、借景抒情等。
表达技巧:对比与衬托、托物言志、动静结合、寓情于景、虚实相生、寓情于景、想象与联想、渲染与烘托等。而炼字也是古诗词鉴赏的一个考查点。在古诗词中, 其运用的表达技巧是最灵活、丰富的。
五.懂得知人论世, 发掘深层含义
古诗鉴赏方法之我见 篇8
中学生应该掌握以下赏析方法:
(1) 知人论世。明了诗人所处时代、主要经历、语言风格、美学追求以及创作某一首诗的心境等因素, 有助于理解诗意、把握诗情。古语说“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人的情感既有个别性, 又有普遍性。李政道认为艺术和科学“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艺术, 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 用创新的手法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感情。情感越珍贵, 唤起越强烈, 反响越普遍, 艺术就越优秀”。他还拿李白的《把酒问月》与苏轼的《水调歌头》进行对比, 申述诗的普遍性:“在吟诵这些诗的时候, 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和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 每一首诗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引发强烈的感情共鸣。”既然如此, 我们欣赏诗歌, 就应深入到作者的内心, 与作者的思想相合、感情相契, 进而准确地领悟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微妙情思。例如岳飞的《小重山》:
昨夜寒跫不住鸣。惊回千里梦, 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 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 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 弦断有谁听?
此词情调低回蕴藉, 与作者那首著名的、情调壮怀激烈的《满江红》相比, 区别极大。有人评述这两首词, 认为《满江红》情调高昂, 远胜于《小重山》。缪钺先生知人论世, 披文入情, 中肯地指出, 二者“所要表达的都是他的抗金以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不过因为作词的时间与心境不同, 因此在作法上不免有所差异, 实际上是异曲同工”, 并且赋诗提醒读者:“将军佳作世争传, 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种壮怀能蕴藉, 诸君细读《小重山》。”
(2) 联系语境。语境指言语交际的环境, 其范围有广狭之分, 狭义的语境仅指环境, 即口语的前言后语、书面语的上下文;广义的语境还包括交际双方的背景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在具体的语境中, 语句除表达一定的显性意义外, 常常还包含语境赋予的隐性意义。阅读脱离语境, 理解就非常困难。欣赏诗歌, 只有抓住语言所提供的具体语境, 方能深入、准确地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而且, 对语境体察得越充分, 阅读理解的水平就越高。
比如杜甫的著名七绝《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里的“落花时节”一语该怎么理解呢?有人联系第三句“江南好风景”, 于是说杜甫又遇到李龟年的时间当是春天, 当时春光正好, 百花早已盛开, 有的已经开始凋落。有人进一步联系第一二句, 认为李龟年过去是岐王、崔九等王公大臣宠幸的歌手, 如今流落江南, 说明他的极盛时期已过, 到了他的“落花时节”了。还有人从杜甫这方面联系, 说杜甫少年得名, 十四五岁就出入岐王宅里、崔九堂前, 满怀抱负却始终无法施展, 辗转漂泊, 垂垂老矣, 这落花时节实在是对自身不幸的感叹。又有人认为, 仅从李杜身世上着眼还不够, 尽管他们都是飘零异地, 景况凄凉, 但唐王朝经过了安史之乱, 开元时代的升平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落花时节还包含对国家残破民生凋敝的无限感慨。还有人主张把以上几种理解合起来, 说这里写李杜穷途相逢, 彼此身世之悲、国家兴亡之叹难以言喻, 而只在大好春光中点出“落花”一语, 更让人觉出感慨万端、无从说起的悲凉。上述理解都不错, 但深浅大不相同。原因是对语境的体会和挖掘不同, 有的人理解得窄, 有的人理解得宽。由此可见, 对语境体察得越充分, 阅读理解的水平就越高。
(3) 借用联想和想象。朱光潜说:“作诗和读诗, 都必用思考, 都必起联想, 甚至于思考愈周密, 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 诗的境界愈美备。”例如, 赏析杜诗“门泊东吴万里船”一语, 李思敬是这样展开想象的:“诗人欣赏过以窗为框的西山雪景之后, 再把眼光投向窗外, 又发现了奇观:透过他那院门口, 又看到辽远的水面上漂着东去的航船……这又是一个合乎透视学原理的描绘:他把辽远的‘万里船’和杜家院门口压在一个平面上来欣赏, 以门口为画框, 则万里船竟如泊在门中。”至于读诗生发联想, 司马光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古人为诗, 贵于意在言外, 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唯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 如‘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山河在, 明无余物矣;草木深, 明无人矣;花鸟, 平时可娱之物, 见之而泣, 闻之而悲, 则时可知矣。”
古诗词鉴赏常用五方法 篇9
每一首诗词都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基本要素, 比如季节、时间, 人物 (主人公) 及其相关动作, 人物所处地点和人物心情等。在鉴赏分析时若能抓住这些基本要素进行有效分析, 往往能切中诗歌命脉, 明确诗词“画意”, 体会诗情。请看下面的鉴赏示例: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 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 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 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 相思愁白蘋。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题看, 抒情主人公是诗人自己。“青山”暗点季节是春天, “落日五湖春”一句虽是诗人的想象之景, 但也点明了是春天时节。“汀洲”是指水边平地。春光明媚, 景色怡人, 本该是踏春赏景的好时节, 但此时诗人身处如此妙境又在做什么呢?通过“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 我们发现诗人浓墨重彩地渲染了自己出神凝思、依依惜别的忧伤情绪。最后一句一个“愁”字则更鲜明地点染出诗人心中那份无尽的失落、惆怅的伤感。全诗境界开阔, 新颖别致, 情景交融, 意味不尽。
二、抓住作品中的“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短小的抒情诗, 并没有塑造什么典型人物。因此, 我们不能用分析戏剧、小说的方法, 从诗里寻找典型人物形象。古典诗词的形象, 是借助客观物象 (如山川草木等等) 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 我们姑且称之为“意象”。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 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 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 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 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 意象所体现的情调, 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 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三、体会作品中的“意境”
意境是诗词不可少的, 但是意境又不是整齐划一的, 在不同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的形式。
1、触景生情。
因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 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 这体现在作品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 情与景的融合。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就染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 花容与鸟鸣本是赏心悦目的, 但让处于战乱中的作者看来, 却成了“花溅泪”、“鸟惊心”;欧阳修《蝶恋花》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里的花也成了同作者感情一致的东西, 人“无计留春住”, 花亦然。
2、情景分列。
在诗词中, 写景部分和抒情部分界限很清, 表面看来, 情与景是并列的, 是分开的, 实际上, 情景一致, 情景交融。在一句之中, 上半写景下半抒情的, 如杜甫《江亭》中的“水流心不竞, 云在意俱迟”, 前后句都是一半写景一半抒情, “水流”、“云在”是景, “心不竞”、“意俱迟”是情;在一首之中, 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抒情或上半部分抒情下半部分写景的, 如杜甫的《蜀相》: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事,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上部分写景, 画出了蜀相祠堂这一古庙的景象, 下半部分抒情, 反诸葛亮的远见和勤奋进行了讴歌, 并惋惜其事业未竟。上、下部分虽分写景和情, 但景与情是融合的。
3、景略情在。
有的诗词, 表面看来, 又全是抒情, 同寄情于景的形式正好相反。象这样的诗词, 是否就没有意境呢?也是有的。本是触景生情, 情与景一致, 但写成诗时, 却把景略去了, 而直抒胸怀。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是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慨叹, 从这不满现状的呼声中, 不仅可以领会出幽州台的氛围, 而且也可觉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 景虽略了, 但意境很完美。
四、理解作者的“逻辑思维”
古典诗词人们一般能注意到其中的形象思维, 但不能排斥逻辑思维, 而且必须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这是因为作为一种思维活动的形象思维, 和抽象思维一样, 必须遵循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因此, 在探讨作品中具有的形象思维的特点的同时, 不能忽视逻辑思维。如果我们把握了诗人在作品中为逻辑思路, 又弄清楚词和词、句和句的逻辑联系, 那么就能透彻地理解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及其表现手法。
比如, 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表面上写景, 实际上寓情于景。因果联系是自然界或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必然联系。我们可以拿这个观点去分析这首诗。
五、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古典诗词中, 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一般而言, 象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都常见, 而且比较容易理解领会。这里重点介绍不太常见且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如:
“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的运用一般来讲有两种表现形式:
其一是有时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 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从这个角度讲与“变文”是一致的, 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 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
其二是有时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 必须用简洁的文字, 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 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 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 这是其在结构上的特点。
六、作品的“含蓄之美”
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一定要注意到作品中的“含蓄之美”如巧用双关、象征等手法来写, 更为别致。
如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 首句托“红豆”起兴, 暗喻后文相思情, 用语清纯又极富形象性。“春来发几枝”, 寄语设问, 饶有情趣, 读来倍倍觉亲切。“愿君多采撷”, 仍言在此而意在彼, 实际上是暗示友人珍重友谊, 用语诚恳动人。“此物最相思”, 此句既切“相思子”之名, 又合相思之情, 妙用双关, 加上这“最”字更显含蓄深婉。全诗选择象征赤诚友爱的红豆来寄托情思, 语浅情深, 意味深长。
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方法, 就可以理解鉴赏古诗词中的基本含义, 从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寄于诗词中的深刻韵味。
摘要:初中学生常用的诗词鉴赏方法:基本要素分析、抓住作品的意象、体会作品中的意境、理解作者的逻辑思维、修辞手法的运用。
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 篇10
一、知人论世, 联系作者生平、时代背景, 探求古诗的意思
“知人论世”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 他认为要理解作品, 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知人”就是要了解其人以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东西写的。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不是无病呻吟, 也不是凭空而来, 都是有感而发, 因而联系作者的处境和时代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内容。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 作者是唐代的杜甫。他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 是一部“沉郁顿挫”的交响曲, 为什么单单这首诗被称之为“生平第一快诗”呢?这就要联系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 (763) 春天, 作者杜甫当时五十二岁。宝应元年 (762) 冬季, 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 收复了洛阳和郑 (今河南郑州) 、汴 (今河南开封) 等州, 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 即广德元年正月, 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 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 (今四川三台) , 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 在极度兴奋中, 以饱含激情的笔墨, 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故称之为“生平第一快诗”。
全诗可分四联, 首联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 直接叙写喜讯, 起势迅猛, 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 如果用散文的写法, 必需很多笔墨, 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 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颔联以转作承, 落脚于“喜欲狂”, 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其实, 无需说什么了, 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 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 而是笑逐颜开, 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自己的喜, 再也无心伏案了, 随手卷起诗书, 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颈联“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老年人难得“放歌”, 也不宜“纵酒”, 如今既要“放歌”, 还须“纵酒”, 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 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 春天已经来临, 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 正好“还乡”, 想到这里, 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联写“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 身在梓州, 而弹指之间, 心已回到故乡。惊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高潮, 全诗也至此结束。
二、找诗眼, 把握情感基调
古人谈诗, 常有诗眼之称。在我们看来, 所谓“诗眼”, 就是一首诗内在结构上的关键字句, 它是理解这首诗的一把钥匙, 也是揭示这首诗灵魂一扇窗户。例如:“漫卷诗书喜欲狂”就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的诗眼。何以这样讲呢?通篇看来, 全诗都是围绕着一个“喜”字而发。“剑外忽传收蓟北”, 诗的第一句是写喜讯的传来;“初闻涕泪满衣裳”, 诗的第二句是写听到喜讯后的最初反应;“却看妻子愁何在”, 诗的第三句是写喜情的波击及与影响, 妻子儿女平日的愁云也消失了;“漫卷诗书喜欲狂”, 第四句是写喜悦的表现与程度, 手舞足蹈, 近于发狂。诗的后四句, 既是闻喜后的感情发展与思想活动, 还进一步发掘了喜情的来由。纵酒高歌, 青春作伴, 从哪里走呢?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样一条最捷便的路线。
所以, 实际上“诗眼”就是诗的内在思想感情的纲。纲举目张, 抓住这个纲在理解全诗就会无往而不胜, 真乃是“神光所聚”, 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了诗眼, 也就把握住了诗的情感基调。
三、抓意象, 赏画面, 品意境
所谓意象, 指蕴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客观物象。所谓意境, 指诗人描绘的客观物象与其流露的主观情感触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鉴赏诗歌时, 首先要抓住诗中具体意象, 并对意象展开丰富联想和想象, 使平面的文字变成立体空间, 从而感知诗歌完美的意境。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上有一首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中“月”“乌”“霜”“江枫”“渔火”“客船”, 这些意象中霜是透明的, “渔火”是鲜艳的, 近处的渔船和远处的山寺又通过钟声联系起来, 夜空的钟声一声一声地传到客船, 敲击在旅客的心上, 这怎能不引起旅客的遐想和带着愁思进入梦乡呢?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 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 眼前会自然地呈现出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主体图画, 是一首难得的有意境的好诗。由此可见, 在借景抒情的古诗中, 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所描绘的景物来抒发的。我们既要欣赏作者描绘的景物, 更重要的是理解作者凭借景物巧妙抒情的技巧, 这才能真正读懂古诗。
诗中的意象有时不仅仅指自然景物, 再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 这首诗有个很大的特点, 那就是诗中的意象多为地名:剑外、蓟北、巴峡、巫峡、襄阳、洛阳, 若加上题中的河南、河北, 地名多达8个。在篇幅极短的诗中出现这么多的地名是耐人寻味的。这么多的地名一方面表明作者是生活在动荡不安、背井离乡的社会环境中, 另一方面也准确地表现出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古诗词鉴赏方法谈 篇11
一.挖掘意境,引发联想想象
“意境”即是指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融与统一。鉴赏古典诗词,关键要会挖掘其意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物只有融入感情,才有生命;感情只有景物附丽,才有依托。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此诗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不尽“边愁”。结句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无限的乡愁,壮志难酬的忧怨,对祖国山川的深沉的爱等等。一下子涌了上来。
联想与想象是诗歌鉴赏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人认为这首词“短幅中藏无数曲折”,就是作者省略了一些引发读者想象的情节:词人为什么嗜酒,竟至一夜之后,残酒还未消尽?酒醒之后作者并未起身去花园,那么她又是怎样的情态?急切地询问了一些什么?这些问题都应通过想象,才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慵懒情态,窥见诗人惜春的心情。
二.抓住意象,反复揣摩意象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首词用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意象,就使读者体会到词人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天气、亭台与去年毫无二致,可是人事已非;夕阳虽好,终要沉没,燕子虽回,只是似曾识得!花只有落去,园只能独自徘徊,好不惆怅!
三.斟酌词句,提高审美水平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作者的情感体验,渗透着诗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新颖的审美情趣。
(一)真情美:艺术中的情要真,真情才能铸真景。李后主的《虞美人》:“春花秋月”年华多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起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惆怅,映衬出囚居异邦之愁,描绘出他阶下囚的心境。结句以水喻愁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许多人喜爱李后主的这首词,主要原因就是被词中的深沉真挚的情感打动了。
(二)音乐美:“诗”向来是与“歌”并称的,一直以来就和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李清照的《声声慢》连用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内在情感的流动。这首词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最重要的是因为这优美的节奏和音乐旋律恰当而又充分地表现诗人孤独、空虚、悲苦、凄凉的精神状态,读来令人回味悠长。
四.重视吟诵,仔细品赏体味
刘勰说得好:“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诵读,往往能先声夺人,使人从听觉情感上受到感染,达到“言若出于吾之口,意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词句通俗易懂,把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自然事物,通过高度艺术概括组成一幅极其凄凉的清秋逆旅图,让读者体会到作者那股浓浓的思乡之愁,通过多次品读,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再如《琵琶行》,全诗基本上节奏都要求舒缓、深沉,但对于琵琶演奏的一段,只有扣合琵琶旋律的抑扬变化,读得缓急有度,才能体会出音乐回肠荡气的魅力,令人感叹琵琶女的技艺高超。总之,吟诵是一种能够触发读者的情绪,进入并体会诗歌情境的方法。
中国古典诗词满纸留香,让人回味无穷,在鉴赏诗词时带给我们的有时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作为教师除了交给学生方法外,还必须留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去感悟,这样才能进入诗词的美好境界。
浅谈初中教学中的古诗词鉴赏方法 篇12
就不同文本, 阅读起来其要求也会有所不同。阅读散文, 要理解文章中的人或事物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文章组材的特点, 体会文中精美的语言;阅读小说, 要了解故事情节, 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阅读诗歌, 要把握全诗的内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体会诗句的意境, 感受诗句的节奏。
古诗词鉴赏方法基本的有5种:理解古诗词意思、内容鉴赏、语言鉴赏、情感鉴赏、写法鉴赏。
一、理解古诗词意思
首先要弄懂作品的表层意思。明白词语含义的途径有:一是诗、词、曲中使用的典故;二是一些词语的语境意义, 这些语境意义常和一些修辞手法连在一起。理清句子结构的方法有:一是将互相关联的景物组合起来理解;二是理清正常语序, 再进一步理解深层含义。诗句的语境意义从一般两个方面把握:一是上下文有关联词语要联系起来理解;二是要联系作者或写事件的历史背景。体会诗句中的意境要在脑海中浮现作品所叙之事、所绘之景, 能设身处地曲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握感情基调, 通过想象去理解所抒之情。此外, 要善于抓住“诗眼”来理解。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用了典故,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学生很容易根据书本下面的注释体会到词人以古人自比, 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这层含义。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一联古诗。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 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 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 听到邻人吹笛, 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 看见两个童子下棋, 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 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 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这一联两句古诗都分别用了典故, 学生根据书上对“闻笛赋、烂柯人”的解释自然就能体会到这句话是说作者自己在外二十三年, 如今回来, 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 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 觉得人事全非, 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 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 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 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二、语言鉴赏
语言鉴赏就是要揣摩诗歌中的词语, 领悟它在诗歌中的作用或者道出人物的典型特征, 或者表现出景物的特点。体会词语, 体会诗歌的意境, 品味诗词 (曲) 中语言的形象性和凝聚性, 理解它们的表达效果和作用。如《归园田居 (其三) 》“草盛豆苗稀”的这一句抓关键词“盛”与“稀”让学生理解, 学生自然就知道两者形成了对比, 说明了作者不善于种田。“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中抓重点词“晨、月, 理、归”, 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体会到这句诗是写作者辛勤劳作了一天的意思。
三、内容鉴赏
诗歌内容大致可分为:写景、叙事、哲理、抒情等。对写景的赏析, 要表现出画面的特征, 要注意虚实结合。哲理赏析, 要阐明诗句中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抒情赏析, 要表现出诗人的情感特点。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让学生结合诗句, 找出写景和抒情的诗句, 想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轻而易举就能发现, 前一句写景, 后一句抒情, 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表现了异乡游子的羁旅思乡之情。
四、情感鉴赏
诗歌的情感内容大致可分为:友情 (送别诗) 、思乡、思念亲人或朋友、爱国之情等。在赏析中, 不仅要体会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 更要体会作者抒发感情的背景, 感受与其他诗歌的差异。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 其中“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一句, 诗人书写惜别之情, 劝诫友人只要存在真挚的友谊, 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关山月》中“戍客望边色, 思归多苦颜”就是表达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直白的表现爱国之情的。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
【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推荐阅读:
中考古诗词的鉴赏方法07-15
古诗词鉴赏方法05-10
古诗词鉴赏方法谈05-16
古诗鉴赏题目答题方法总结06-13
古诗词鉴赏常用五方法10-10
古诗鉴赏答题方法例析(教师中心稿)09-16
古诗的审美鉴赏08-17
《即景》的古诗鉴赏10-14
古诗词的鉴赏12-01
写雨的古诗鉴赏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