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景》的古诗鉴赏

2024-10-14

《即景》的古诗鉴赏(精选8篇)

《即景》的古诗鉴赏 篇1

郭沫若的诗《箱根即景》鉴赏

箱根即景

郭沫若

红叶经霜久,依然恋故枝。

开窗闻晓乌,俯首拾新诗。

箱根,日本本州南部城镇,在湘模湾西北、芦湖南岸。附近的箱根火山区,风景优美,多温泉,为游览胜地。1955年12月,作者率代表团访问日本。1日抵东京,3日下午被招待至此,留宿一夜。这首五绝写的就是留宿时的情景。

诗见物起兴,一开头就离情于景。秋天的树叶,到了深秋,仍然没有落下,原因是留恋故枝。这样写,表面看是景,实际上倾注了作者的无限深情。作者青壮年时期,先后在日本渡过了二十个春秋,富有诗情画意的.风光,曾引发过他的诗思,写成了《女神》、《星空》等划时代的诗集,展撼了中国文坛,也是这里,曾引发过他研究历史的兴味,写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划时代的史论.震撼了中国史坛……所以,作者总是把日本视为“第二故乡”。从1937年归国到1955年重访日本,自己已经由青壮年步入老年了!但对日本仍然充满感情,以红叶经霜,依然恋故枝来比喻自己对“第二故乡”的感情是多么自然贴切啊!情景交融,毫无痕迹。

如果说头两句从色彩上描绘了一个静态的画面,那么,后两句则从声响上给静态的画面添上活力。早晨,打开窗户,到处都听到鸟儿清脆悦耳的叫声!作者不用 “见”,而用a闻”,既写声响,又写动作。红叶、飞鸟,确实富于诗意。顺势作结:“俯首拾新诗”,自然有力!《诗品·自然》中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正是这个意思,多而易得,触目皆是。充满了画意诗情,人情好,风光美,拈来便是诗。

全诗情感真挚,比喻贴切,语言自然,别有诗味,不愧为一首优秀的中日友谊的颂歌。

《即景》的古诗鉴赏 篇2

古诗鉴赏答题需要有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储备。形象思维的能力与习惯;梳理古诗中的人物形象;梳理古诗中常见的事物形象;意境与意象的把握;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的思想内容;诗歌的表达方式;诗歌的抒情方式;常见的表现手法。在备考的后期,知识都归结为相应的名词术语,把古诗鉴赏的知识术语化、条理化。

要有生活积累。古诗鉴赏要求我们调动相关的审美因素,运用想象、联想,品味古诗中的情趣与理趣,从而达到鉴赏的目的。

一.全面审读信息

(1)看题目

题目是诗词的眼睛,也常常是作答的切入点。它往往直接揭示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中的“冬至”表时间,“邯郸”表地点,且与“冬至”点明了特定的背景,是说冬至佳节时自己仍客居邯郸,这才“思家”,“思家”揭示了此诗的主旨。李益的《春行即兴》中“春行”表时间、事件,“即兴”揭示了诗人触景生情,写所见所闻所感。

(2)看作者

(1) 通过作者来确定时代背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适当了解时代背景,“知人论世”有助于准确的把握那个时代的诗歌艺术。“初唐”王勃、骆宾王、陈子昂等以刚健壮大的审美追求,促进了唐诗的革新运动,一洗纤弱之风,使人读起来仿佛有一种浩然之气激荡在胸中。“盛唐”诗坛上名家辈出,杰作如林。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郁勃浓烈的浪漫气质,是盛唐诗的主要特征。李白及边塞诗派的高适、岑参和山水田园诗派的王维、孟浩然都产生在这个时期。安史之乱后的“中唐”,诗歌与时事政治的关联强化了,盛唐诗歌中的热情受到理性的抑制,因此杜甫的诗变得“沉郁”,在其他诗人那里,激情或转化为怪诞,或转化为哀苦。“晚唐”少有自由奔放的朝气,没了满怀激烈的勇气;多了失望,多了无奈,哀婉衰飒的气氛笼罩着这个时代的诗歌。诗人或借对历史的追怀而喟叹现实,或借对自然的眷念而厌倦人世,或借对爱情的描写求取个人心灵的慰藉。而宋诗比之唐诗,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这一方面是因为宋代著名文学家的生活经历,比起唐代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人,都要简单得多,比较重理智轻感情;另一方面是宋代强化了文人对于国家政权的依赖性,文人比较注重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政治责任和道德义务,而抑制个性的自由发展、自由表露。因而宋人诗歌的题材和主题多选在对国事的关心、对人生的执著、对前途的追求上;在艺术上的特色主要表现在表达方式的显露、遣词造句的精工和对理趣的追求。

(2) 看作者的创作风格。先看主体风格,是现实主义作品,还是浪漫主义作品;是豪放派词作,还是婉约派的词篇。次看个体风格,一个作家的整体趋向和风格基本上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陆游等都有固定风格之外的创作。 (3) 注意走近作者。这就是说鉴赏时要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方面的内容。

(3)看诗前小序和注释

一些古诗词的前面有一个不长的“序”,或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或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或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或交代了创作的背景,它对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鉴赏时不能忽略。如诗词后面附有注释,一定要仔细审读,因为有的也提供背景材料,有的解释词语,帮助你解读诗词,甚至还有的暗示题目的答案。

二.仔细分析题型

(1)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意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2)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答题步骤: (1)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 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或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3)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3)分析语言型

此题型分两类:一是整首诗的语言特色,二是某诗句的含意(特殊含意、深层含意)。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或:这句诗的妙处是什么?(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语言艺术。或:这句诗含有什么深意?)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或某句诗的含意(特殊含意、深层含意,如语境含意、意境含意)。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沉郁顿挫、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 (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 (1) 结合全诗分析某句诗的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 (2) 分析它的表达技巧及表达效果。

(4)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 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 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6)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得不好,你认为呢?)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一定要从原诗词中找到原因、理由。

答题步骤:找到原诗词句中的关键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的形式就可以。

(7)对比鉴赏型

提问方式:两首诗或词之间进行内容与主题、方法等方面的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说出相同点或不同点。有的指氛围、感情,有的指风格、方法。)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要从原诗中找理由。

即景抒情诗的鉴赏方法 篇3

在即景抒情诗中,诗人所借助的客观景物往往是山、水、田园、鱼虫鸟兽等。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客观景物上,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由所描写的景物触发。因此,可以以赏析景物为切入口来答题。其提问方式有:

①请结合诗句说明其中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②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③全诗运用哪些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以上3个题干,有问表现手法的,有问思想感情的,有问意象运用表达情感的,基本包涵了古诗考查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在解答即景抒情诗题时,研究题干的特点不重要,因为其设问方式与其他古诗基本一样。所以,我们得把研究重点放到答题内容和方法上去。下面我们用3个例题解说。

例1 读王维的《登裴秀才迪小台》,回答: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学生答案 诗中采用了夸张、直抒胸臆的手法,鸟儿飞到落日上栖息是夸张的手法;人在秋日原野上分外悠闲是直抒胸臆。

分析 答案找出了诗句中的重要景物,但是分析手法时出现了错误。不是鸟儿飞到落日上栖息,而是鸟儿向天边落日飞去。

点拨 答此类题的方法是:首先提取诗中景物——落日、鸟、秋原。然后通过指出景物之间的关系分析表现手法。落日、鸟儿是动态的,秋原是静态的,由此得知表现手法是动静结合。最后分析情景关系,不是直接抒发内心情感,而是寓情于景,鸟儿向天边落日飞去,开阔的秋日原野,这些意象营造出一幅空旷幽静的画面,由此分析出寓情于景的手法。

示例 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②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例2 读赵善庆《水仙子·客乡秋夜》回答:这首元曲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梧桐一叶弄秋晴,砧杵千家捣月明,关山万里增归兴。隔嵯峨白帝城,捱长宵何处销凝?寒灯一檠,孤雁数声,断梦三更。

学生答案 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常年漂泊在外的悲伤之情,以及宦海沉浮,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分析 答案找出了“漂泊”这个关键词,但用“宦海沉浮”概括不准确。

点拨 答此类题的方法是:首先找出涉及情感的关键词或景物。本诗涉及情感关键词有“客乡秋夜”,景物有“梧桐叶、月明、关山、寒灯、孤雁”。然后分析其蕴含的情感。秋日晴空下飘落的梧桐叶,明月高悬的夜晚,耳畔传来的千家砧杵声;难以越过的关山,那传来砧杵声的白帝城,寒灯、孤雁这些意象,都能体现作者的情感。最后,分析意象的内涵,比如“梧桐叶落”寓意悲伤,“砧杵”寓意思乡,“寒灯、孤雁”寓意孤单。由此,我们知道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客居异乡、孤单悲苦的思乡之愁。

示例 ①客居异乡的孤单寂寞之情,作者在秋天夜晚客居他乡,倍感孤单寂寞;②浓浓的思乡之情,砧杵、寒灯、孤雁都勾起作者对家乡的无限思念。

例3 阅读唐代诗人李颀的《塞下曲》,回答:全诗运用哪些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黄云雁门郡①,日暮风沙里。

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②。

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

帐下饮葡萄,平生寸心③是。

【注】①雁门郡:战国赵武灵王置,辖境相当于今山西河曲等地,唐曾改代州(山西代县)为雁门郡。②羽林子:汉武帝时建羽林军,宿卫宫殿,唐沿袭。③寸心:心事、心愿,心位于胸中方寸之地,故称。

学生答案 这首诗中的意象有:黄云、雁门郡、风沙、千骑、雪、云水,营造了肃杀严整的意境,抒发了战士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分析 所列意象基本正确,但对意境和情感分析错误。

点拨 此类题目所列答题方法是:首先找出诗中的意象——黄云、风沙、貂裘、金笳、朔雪、铁马、云水、葡萄酒。然后分析由意象组合而成的意境,黄云蔽空,风沙弥漫,千余名身着黑色貂裘的将士威风凛凛、庄严肃穆,金色胡笳的吹奏声应和着北地的风雪声,披甲的战马面对着云和水嘶叫着,以朔雪、云水映衬边地战争特有的声响,悲壮荒凉,表现了在风沙之中巡行的羽林子生活的艰苦,以及他们的豪迈情怀。

示例 ①本诗选用了黄云、风沙、貂裘、金笳、朔雪、铁马、云水、葡萄酒这些意象,营造了一派苍凉沉雄的意境;②全诗写羽林军骑士在边塞艰辛而又豪迈的军旅生活,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赞扬之情。

归纳 即景抒情诗的鉴赏步骤为:①提取景物,明确景物的特征和寓意,通过分析景物或特殊意象之间的关系分析其表现手法;②品读意境,品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③领悟情感,通过分析情景关系,以景物为切入口,分析作者所表现的情感。

[练 习]

读杜甫的《野望》,回答: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示 例]

全诗表现了作者感伤时局、怀念诸弟、孤独隐忧的思想情感。首联写作者野望所见的“西山”和“清江”凄清景色,融情于景。中间两联写作者由所望之景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暮年“多病”,“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的惭愧。尾联写出诗人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

古诗《秋怀》的鉴赏 篇4

《秋怀》作者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译文

这节令风物有哪一点使人不称心?可不知怎的,我面对这满眼秋色,却禁不住黯然神伤。

西风猎猎,市上的酒旗迎风招展;细雨濛濛,到处有金色的菊花怒放。

想到国事家事,愁得我双鬓灰白;白白地耗费朝廷俸禄,我心中感到羞耻难当。

什么时候能满足我的愿望——挽着鹿车,回到颍东,耕田植桑。

注释

秋怀:秋日的思绪情怀。

节物:节令风物。

酒旗:酒店悬挂于路边用与招揽生意的锦旗。

包羞:对所做事感到耻辱不安。

鹿车:用人力推挽的小车。《风俗通义》说因其窄小,仅载得下一鹿,故名。

颍东:指颍州(今安徽阜阳)。欧阳修在皇祐元年(1049)知颍州,乐西湖之胜,将卜居,不久内迁。翌年,约梅圣俞买田于颍。

创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八月,“庆历新政”失败,执政大臣杜衍、范仲淹等相继被斥逐。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也被捏造罪名,由河北都转运按察使降知滁州,十月到任。此诗即作于滁州到任后的一个秋天。

鉴赏二

诗以反问起,起得很突兀。历来写秋思,总是在起首强调秋风萧瑟、草木摇落,一片悲凉肃杀,从而接写心中的`悲怆,如杜甫《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均是如此。欧阳修这首诗却劈头一句,说:谁说秋天的节令风物不好?又接问一句:节令风物没什么不好,可为什么我会感到无限的悲伤沮丧呢?秋景无限好,诗人黯然销魂些什么,使诗充满悬念。

照理,诗接着应该回答上面的问题,写自己黯然情怀,但第二联却忽然避开,转而化重笔来写节物之好。这种遵循思想的跳跃进行谋篇,后来成为江西诗派诗风的一大特点。诗把秋景写得很美:猎猎秋风,吹动着酒旗,濛濛细雨,滋润着黄菊。这十个字,清通深婉,情韵幽折,把秋天迷人的景色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使人神往。《雪浪斋日记》云:“或疑六一诗,以为未尽妙,以质于子和。子和曰:‘六一诗只欲乎易耳。如: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岂不佳?’”深赞此联的平易。所谓平易,即洗尽铅华,不事雕饰,这确实是欧阳修大部分诗的特色。这联名句,不用一个系词,不着半点雕饰,以纯白描的手法,不仅写出了典型的季节风物,也写出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弃爱之情;欧阳修诗以学韩愈出名,这两句却直逼南朝二谢山水诗韵,缘情体物,天然神妙,无一字虚设;在诗律的精细上又步趋杜甫。而且不仅有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那样的自然美景,也有张籍“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成都曲》)那样的市井侧影,可谓高度精炼,清新自然。

颈联承第四句,对此作了回答:“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要理解这两句,先须了解“感事”和“包羞”的内涵。诗人幼孤家贫,生性节俭,而今已有丰厚的官俸,因而他的“感事”,显然不是个人生活上的事而是国家大事。如果说上句尚属隐约其词,那么,下句便由隐约而明朗:所谓“包羞”,即指所作所为于心不安,只感到耻辱。唐代杜牧《题乌江亭》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那是批评项羽不能包羞忍耻,再振羽翼。欧阳修诗中的“包羞”,其用意恰好相反。因感叹国事,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苍苍了,自己实在羞于过这种食厚禄而于国无补的苟且生活。其忧国之情溢于言表。

尾联是愤然思归:“鹿车何日驾?归去颖东田。”鹿车,借用佛家语,此处以喻归隐山林。诗人以“贤者避世”之想,表现了对与世浮沉的苟且生活的憎恶。《乐府纪闻》云:“欧阳永叔中岁居颖日,自以集古一千卷,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老翁于五物间,称六一居士。”参照这一记载,可以清楚看出,欧阳修的“鹿车何日驾?归去颖东田”,既有儒家忧世之慨,也有道家超然物外之想。

元旦的由来和古诗鉴赏 篇5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现在的春节。

爆竹:鞭炮。山家以除夕烧竹,竹爆裂之声令山魈畏惧而远避。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桃符: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后来演变成春联。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译诗、诗意]

(一)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已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碗。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门万户,家家都用新的桃符把旧的桃符更换。

(二)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古诗村居的鉴赏 篇6

鉴赏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村的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①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②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③散学:放学。

④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白话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古诗鉴赏中常见的概念辨析 篇7

一、渲染与烘托

渲染与烘托都是加强艺术效果的写作技巧, 且常常并提。在使用时, 渲染一般从正面着眼, 而烘托一般从侧面用笔。渲染在文学创作中指用较为浓重的笔墨, 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 以突出艺术形象, 加强艺术效果。数年来, 高考曾几次在渲染设考查点。

所谓渲染, 就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 浓墨重彩, 层层铺叙, 使描写的形象更鲜明、突出。在古体诗中, 诸如《春江花月夜》、《长恨歌》、《琵琶行》、《兵车行》、《葬花吟》等, 由于渲染技巧的大量使用, 读来每每给人一种笔酣墨畅、痛快淋漓之感。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 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 指从侧面着意描写, 作为陪衬, 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烘托人, 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的美貌。也可以是烘托物, 如“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 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 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

二、对比与衬托

对比即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某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以突出事物特征或揭示事物本质的手法。如高适 《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严酷的事实对比, 有力地揭露了将军和兵士之间的尖锐矛盾。而《村行》中“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两句, “万壑”与“数峰”既不是相对相反的事物, 也不是同一事物, 其中的“有声”和“无语”, 不过是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因而把这两句诗看作“构成对比, 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 有时静穆的景象”, 自然就是错误的了。

衬托是古典诗歌重要的艺术技巧。在诗歌创作中, 为了使主要事物的特色更突出, 诗人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 所谓“绿叶衬红花”, 是为衬托 (也叫“映衬”、“陪衬”) 。衬托分为正衬与反衬。正衬是指用相似或相关的事物来作主体的陪衬, 从而使主体形象更为突出的一种写作技巧。诸如以丑衬丑、以美衬美、以乐衬乐、以苦衬苦等。

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衬托主体, 从而使主体更形象、更突出的一种写作技巧。如以美衬丑、以乐衬悲等。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鸟语花香是多么美好的景物, 可是在特定的情景下, 竟然让诗人溅泪、惊心, 更显出诗人心中的离乱之苦。

对比和衬托, 对比是为了突出两者, 而反衬只是为了突出一者, 表达的目的是明显不同的。

三、联想与想象

联想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如骆宾王的《于易水送别一绝》:“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殁, 今日水犹寒。”诗人在易水送别友人, 联想到荆轲刺杀秦王之前在易水壮别的场面, 既表达了对荆轲的一片崇敬, 也借此抒发出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

想象是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 是“人类思维最美丽的花朵”。可以说, 一切艺术创作都离不开想象, 诗歌创作尤其如此:没有想象, 就不会有《离骚》、《锦瑟》、《蜀道难》, 就不会有屈原、李白等。

四、情与志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 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抒发感情, 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场景描写之中, 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 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借荷花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保持高尚节操的人生追求。像骆宾王的《狱中咏蝉》就是通过刻画餐风饮露的秋蝉的形象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陈子昂的许多感遇诗也往往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或借助香兰杜若、或借助珍禽翡翠来抒写心中的怀才不遇之慨。

试论古诗的审美鉴赏 篇8

一、在联想中鉴赏古诗

鉴赏是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关键步骤,也是体会诗歌艺术风格的重要一环。而联想,恰恰是进行鉴赏的最重要的思维活动之一。朱光潜在《美感与联想》中说:“在关照自然和艺术时,我们最容易起联想,例如红是火和血的颜色,所以看到红令人觉得温暖,感到热情;青是田园草木的颜色,所以看到青色令人联想到乡村生活的安闲。”这当然是形象思维的作用。而古诗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来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这一特点对鉴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鉴赏的过程中,要站在审美的高度,感受艺术形象,体验真挚情感,以“真、善、美”的教学审美基础,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把握和评判,从中得到美的洗礼和情的感召。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即由眼前事物想到另一相关的事物。它是客观事物的联系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认为鉴赏古诗要有以下步骤:

1、纵向联想,即联想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诗人的生平遭际及其性格特征,知人论世,鉴赏古诗。

诗人是时代的儿子,诗是时代的产物。诗人所生活的时代,其社会经济状况和面临的社会矛盾,必然决定着他的生活和命运,这种影响也必然引起他对人生前途、国家命运及社会理想的思考,从而影响到他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追求,制约着他入诗的题材与主旨的表达。所以我主张在古诗教学中首先要给学生简单讲解诗人生平及诗作的时代背景。

比如李白,他生于盛唐时期,感受着唐王朝繁盛时期昂扬的时代精神,后期又亲眼看到了唐代社会的衰败。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高尚理想与黑暗腐败的现实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加上他豪迈的性格、奔放的感情,反映在他的诗里,就既有建功立业在于指顾之间的信心,又常有对朝廷黑暗的愤慨不平与无情抨击,形成了想象瑰奇、“雄奇飘逸”的浪漫诗风。因此读他的诗,我们就要想到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想到他“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浑;想到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想到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情怀;想到他奉召进京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想到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苦闷;也想到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铮铮傲骨”与“生命硬度”。如李商隐,他陷于“牛李党争”之中,“困顿失意”,一生都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解读他的《无题》、《锦瑟》,就可以体会到一种朦胧的意境,一种不便明言的苦楚。又如王维,其诗最突出的特点是“诗中有画”,读他的诗,无论是早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还是后期“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清幽,以联想为切入点,就会得到美的享受。再如宋朝爱国诗人陆游,他一生志在恢复,却报国无门,请缨无路。读他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可以想见他收复失地、至死不渝的执著……

知人论世,可以从诗的思想感情方面,快捷地进入诗的理解阶段,从而对古诗有一个初步的把握。

2、横向联想,即由此句联想到彼句,其间关系可相类也可相反,在比较中鉴赏诗的艺术氛围,体会其诗所写之景、所抒之情、所叙之事及所言之志。

例如:同是写送别,高适写“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而王维写“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同类对比,一格调高昂、豪情万丈,一悲切低沉、离愁浓郁,其形象、其情愫感人至深;同写哲理,苏轼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王安石却写“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相同的句式,不同的道理,诗人的心态可见一斑;同写登岳阳楼,杜甫写“吴楚东南柝,乾坤日夜浮”,孟浩然写“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同样的夸张手法,不同的切入角度,给人异曲同工的气势美和震撼力;同写诸葛武侯,杜甫写“出师未捷身先死”,述自己的无限惋惜与壮志难酬之悲愤,而陆游写“千载谁堪伯仲间”,以诸葛自况,抒写报国之志;同写早春之景,杨巨源写“绿柳才黄半未匀”,韩愈写“草色遥看近却无”,相同的构思,不同的景致,勾起人不同的美感。

由课内扩展到课外,在古诗鉴赏中进行诗句的横向联想,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积累,得到鉴赏能力的发展。同写春日杏花,有“一枝红杏出墙来”和“数枝红杏墙外开”之别,一“出”一“开”,意境之高下不言而喻;同是写洞庭君山美景,刘禹锡写“白银盘里一清螺”,雍陶写“一螺青黛镜中心”,相同的比喻,不同的构思,使人望形而知情;同写项羽,杜牧写“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而李清照却写“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抑一扬,褒贬自明。

这样在联想中分析、比较、积累,在解读鉴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并养成习惯,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强化他们的记忆,坚持下去,必然会形成并提高鉴赏的能力。不过,如果仅仅停留在联想的水平上,那鉴赏就不能最有效地发挥学生主体再创造能力的心理功能。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靠想象的。

二、在想象中进行创造

英国诗人雪菜说:“诗可以界说为想象力的表现。”我国诗人艾青也曾说:“所有意象、意境、象征都是通过想象而产生的。”写诗离不开想象,相应的,诗的鉴赏也离不开想象,没有那种“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想象,就不会获得对诗歌更深层次的鉴赏,不能得到对诗的意境的最大限度的品味。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引领他们完成鉴赏创新的审美任务。

1、再现诗中画面

别林斯基说,在文艺中,起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具体到一首诗的鉴赏,则是根据诗的语言再现形象和创造新的形象。也就是说,作者写诗是个由“情”到“景”的创作过程,而我们的鉴赏则是通过诗中之“景”去体会诗人之“情”的过程。

“绘画美”是诗的一大特色,它是用简练的、有跳跃性的语言来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的。鉴赏古诗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审美的过程。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审美意识,调动其感官的审美积极性,强化视觉形象,获得全面而立体的画面,从而得到一种具体形象的复合的美感,通过想象,进入古诗的境界,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才能更完整地鉴赏古诗。

读《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一个个画面:苍翠的松林,皎洁的明月,斑驳的月影,碧绿的荷叶,洗衣归来的欢笑着的少女,下河捕鱼的小船上的渔民——好一派清幽动人的旖旎风光,好一种敦厚淳朴的山乡民风。这样就能更深切地理解诗人“王孙自可留”的感慨,体会他隐居生活的满足;读《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当时的船帆、晴空、楼台、江水——名满天下的孟浩然乘船漂流而去,豪放多情的李太白独自伫立江边,凝望着渐去渐远的小船消逝在天地尽头,感受着千里长江的烟波浩渺,怀恋着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无限的留恋、无尽的惆怅,不知不觉间就充溢心间。

2、创造新的形象

鉴赏古诗,仅仅再现诗中意象所组成的画面还是不够的,还要根据画面,通过想象,领会古诗中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在空白处完成自己的再创造,立体地理解和品味诗歌。

读《琵琶行》,我们可想象到月色清幽的浔阳江畔,“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转轴拨弦”“嘈嘈切切”的演奏声,“重唧唧”“青衫湿”的江州司马。通过这样的再现性想象,我们生动地感受到了诗中的形象,但鉴赏的意义在于透过诗作的具体描写,去领会更为深远的“象外之形”、“弦外之音”,能进而想象到琵琶女的“幽愁暗恨”、“独守空船”、“转徙江湖”这封建歌女命运的悲惨与凄凉,想到诗人“天涯沦落”、“谪居卧病”这封建正直士大夫的失意与忧愤,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人物的心情,使诗中的形象更加丰富、完整。读《兵车行》,从“车粼粼,马萧萧”的诗句中,感受征人的无奈,想象唐天宝年间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样通过创造性的想象,给诗歌字面以补充,让诗与人思想来交流,就能获得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达到鉴赏的升华。

上一篇:《大变革的时代》教学反思下一篇:国家公务员宣誓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