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古诗鉴赏

2024-10-09

课内古诗鉴赏(通用8篇)

课内古诗鉴赏 篇1

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课内)古诗词鉴赏1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文化常识:

1.崔颢:唐代诗人。

2.黄鹤楼:在今武汉市,传说三国时费祎登仙驾鹤于此,故得名。

二.重要注释及典故:

1.历历:清楚可数。

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

3.乡关:故乡。

三.重要语句理解及主旨:

1.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思,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表现了缠绵的乡愁。

四.习题:

【第一组】

1.“乡关”的意思是。

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

A.首联引述了有关黄鹤楼的传说。

B.颔联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颈联描绘了诗人登楼所见江上美景。

D.诗歌抒发了诗人旅途劳顿的愁绪。

【第二组】

1.“历历”的意思是。

2.下列理解恰当的一项是(D)。

A.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直接表明了此楼临江而建的特点。

B.颔联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

C.颈联写出了诗人放眼望去,江上的景色凄美动人,令人伤感。

D.尾联表露了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使诗意重归于开头渺茫的境界。

【第三组】

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首联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

B.颔联中有诗人对岁月、世事的感慨。

C.“历历”、“萋萋”采用了叠词来写江上美景。

D.《黄鹤楼》是一首七言绝句。

2.诗人面对黄鹤楼,抒发了漂泊异乡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之情。

课内古诗鉴赏 篇2

一、以时度诗

各个历史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 风格习惯, 每首诗无不染上时代的色彩, 留下历史的足迹, 所以诗词鉴赏就必须和历史背景相结合, 尤其和当时的重大事件结合起来, 才能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比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在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时, 首先让学生对这首诗产生的背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这首诗是杜甫在公元757年, 也就是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写成的, 当时杜甫知道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 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 想要再有一番作为, 结果被安禄山叛军拘留在长安。在长安城作者目睹了叛军的种种倒行逆施。在这个春天诗人登高望远, 看见中华大地山河依旧, 但国家却四分五裂, 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唐朝由盛转衰已经不可避免, 不由感慨万千, 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忧民的《春望》。如果学生了解了这个背景,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感悟, 读了全诗, 就仿佛看到: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中目睹春花, 耳闻鸟鸣, 感伤国事, 思念妻儿, 潸然泪下, 担惊受怕……就会逐步融入到诗人的情感中。从而对整个诗文有比较全面透彻的理解。由此看来搜集与诗歌有关的历史背景材料, 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 也拓宽了学生知识的视野面。

二、以人论诗

对诗歌的理解还要注意把对作者的了解结合起来。以唐诗为例, 整个盛唐人才辈出, 灿若群星, 有浪漫主义的大师, 又有现实主义的巨匠。陈子昂的诗慷慨激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整首文字挥舞着一股思古之情, 令人不禁感慨万千;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一面。诗人的诗歌都是诗人自己心声的流露, 所以其诗歌的风格与其本身的性格以及生平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比如:李白的名篇《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 行路难!多歧路,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读了这首诗就会感到有一股豪侠气概扑面而来, 这就与李白本身的性格有着极大的关系。李白被人们誉为“诗侠”、“诗仙”, 是一位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 正是因为他本人有这种豪气, 所以才写下了“金樽清酒斗十千”这样的豪言壮语。李白的人生也是坎坷的, 李白年少成名, 很早就显露了吟诗作赋的才华, 李白被召入京, 供奉翰林。但玄宗对他礼遇有加, 不过是赏识他的才华, 政治上不受重视。李白“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思想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一生傲岸苦不谐”的清高使他无法忍受这种处境, 又遭到权贵的谗毁, 仅一年余即离开了长安, 此诗就是写于他离开长安之后, 正因为政治上的不得志, 让他生出了“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心情, 并生出了不可抑制的激愤之情。但李白本身的性格是豪放的、积极的, 所以他仍坚信自己的前途是光明的, 最终会有一天“直挂云帆济苍海”。诗的每一行、每个字几乎都是作者本身性格和经历相融合后的有感而发。因此在古诗教学时, 让学生对古诗作者进行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可以帮助学生对诗歌的进一步理解, 可以加深学生对诗人独特风格的印象, 是古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三、以读品诗

中国的诗歌讲究音韵和谐、平仄相间, 一首诗就是一件艺术珍品。历代文学大家, 他们将自己的艺术才华天才地凝结在一起,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将自己的才情与自己的时代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古典诗词或思乡, 或怀古, 或言志, 或叙事的主题, 文字在他们手里或亭亭玉立, 或娜娜多姿, 虽然静止在纸面上, 但作者的喜怒哀乐却都孕育于无声的语言中。这些古诗是中国文明的载体, 是千百年来智慧的源泉。我们怎样才能使学生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呢?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 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 变成让学生诵读为主, 通过诵读使其蕴涵在诗歌中的感情外化。通过诵读训练, 不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而且有助于背诵、理解能力的提高。那声情并茂的诵读, 那优扬悦耳的旋律更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入诗词的意境, 产生生动的联想和情感的共鸣。长期进行古诗诵读教学, 不仅会提高学生欣赏古诗的水平, 也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诗歌, 本身是美的表达, 希望通过对古诗的鉴赏不断提高学生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和对美的赏析能力。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并将其继承下来, 发扬光大, 这才是古诗词鉴赏的最终目的。

课内古诗词阅读题 篇3

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4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广州市试题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回答问题。(5分)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贵州黔南州试题

阅读《渔家傲·秋思》,回答问题。(5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首句中的______字统领了上阕景物。(1分)

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是作者边塞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渴望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地描绘出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襄阳市试题

赏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在诗中,刘禹锡没有直接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辛酸与愤懑,而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渲染,让读者自己感受。{2分)

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苏州市试题

阅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问题。(5分)

北风卷地白草新,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容,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希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题目中的“________”表明了这首诗的体裁。(1分)

2.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春天来了!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位同学引用岑参诗句是否怡当?为什么?请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哪一项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在写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最为接近?()(2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D.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浙江台州市试题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山行

[宋]叶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1.如果说《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那么《山行》中的主人公则是____,这从“______”一词可以看出。(2分)

2.两首诗(词)的主人公见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

河南省试题有两道题,命题思路是从整体把握到局部探究。第1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总体把握情况,考生只要抓住“客”“乡书”“归雁”等词,就能正确感知诗中“思乡”的思想感情。第2题是有限制的名句赏析,从“表现自然理趣”的角度命题,考查考生赏析诗句的能力。

广东广州市试题的两道题,都是从词、句入手,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情况。古诗词阅读赏析句子类试题,多围绕名句设题,而这里要求考生赏析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并非名句,这对在学习中注重名句赏析的师生来说,是一个提醒:在备考中,应全面理解作品的意思,弄懂作品的每一句话。

贵州黔南州试题考查全面,题型经典。第3题题干中的“心理”一词,对答题角度有限制,命题细腻,考查考生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句子、筛选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湖北襄阳市试题的两道题,都是品析词语题,在内容上有呼应。第1题考查考生对作者的辛酸与愤懑情绪的理解情况,第2题考查考生对作者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的理解程度。设题紧扣这首诗表达的情感起伏跌宕、前后对比鲜明的特点。

江苏苏州市试题出得出入意料,考查了不常考查的长诗,试题有创新,十分灵活。

浙江台州市试题采用了课内作品与课外作品比较阅读的形式,在古诗词阅读试题中比较少见,体现了一种新的命题倾向。

课内重点古诗词句及课文重点句 篇4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 《次北固山下》)★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次北固山下》)

4、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0、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1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1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14、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

15、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1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7、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18、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牵牛星》)

19、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迢迢牵牛星》)20、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迢迢牵牛星》)

2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

2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23、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24、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25、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26、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2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9、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0、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1、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3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34、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3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36、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37、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8、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9、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40、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4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42、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4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4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4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4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49、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白居易《观刈麦》)50、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5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52、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白居易《观刈麦》)

5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5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5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5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57、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5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9、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60、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6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6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长征》)6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长征》)6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6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66、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6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6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6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7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73、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7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7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7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77、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78、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7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8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8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8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8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87、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88、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89、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90、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91、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鹤》)92、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93、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葛天氏《迎燕》)94、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葛天氏《迎燕》)95、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96、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9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9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9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100、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01、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0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0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04、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5、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6、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07、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0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0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0、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11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11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113、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11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1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16、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苏教版初中语文所有课内古诗收集 篇5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唐.杜牧)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宋.苏轼)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宋.苏轼)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 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唐.刘禹锡)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 唐·杜甫)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 》 唐.虞世南)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孤雁》唐.杜甫)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鹧 鸪 》唐.郑谷)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观刈麦》唐.白居易)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宋.辛弃疾)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唐.王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唐.崔颢)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一)》东晋.陶渊明》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唐.杜甫)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唐.杜牧)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唐.杜甫)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 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 唐.李白)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宋.范仲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秋思》元.马致远)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 》清.赵翼)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赛下曲》唐.李白)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唐.王之涣)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唐.卢纶)

竹下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苏轼)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南唐后主李煜)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北宋.晏殊)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龟虽寿》三国魏.曹操)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晋.陶渊明)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唐.李白)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宋.陆游)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魏.曹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猎》宋.苏轼)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 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闻雁》唐.韦应物)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池鹤》唐.白居易)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迎燕》宋.葛天民)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金.元好问)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题红叶》唐.宣宗宫人)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山中》唐.王勃)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城东早春》 唐.杨 巨 源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唐.王昌龄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莲叶》唐.郑谷)

世间花叶不相伦,化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赠荷花》唐.李商隐)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白莲》唐.陆龟蒙)

古诗鉴赏: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篇6

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主要考查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1)抒情手段。

抒情手段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还有融情于景、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2)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1、创作方法:赋、比、兴;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3、构思技巧:以动写静,乐景写哀、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等。

在这三个方面中,第三方面为其重点。(3)用典。

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

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4)风格

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的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风格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从诗词曲的总体风格来讲有诗庄、词媚、曲谐(俗)之说,词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别。

1、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特征: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代表的诗人有屈原、李白、李贺、苏轼、龚自珍等。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了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活与追求。代表的诗人有杜甫、辛弃疾、陆游等

2、许多诗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苏轼、辛弃疾:豪放 柳 永、李清照:婉约 李煜、刘禹锡:隽永 谢朓、谢灵运:自然 李 白:清新飘逸 杜 甫:沉郁顿挫 屈原:雄浑悲壮 王安石:雄健高峻 陶渊明:淡远闲静 王维:恬淡优美 王昌龄:雄壮豪迈 李 贺:雄浑奇特 曹操:豪放磅礴

3、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

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5)修辞:

主要掌握高考所要求的八种修辞手法,考查的形式一般是明辨修辞的艺术手法,分析修辞的艺术效果。这在各种参考书中述说详备,兹不赘述。【常用方法】

因为表达技巧所涵盖的内容较为芜杂,在考查时考生一时不易把握,所以命题者一般不会笼统地要求“鉴赏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而是问得较为详细,如“鉴赏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注意,一般考生对“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的分辨还不够清楚)。如果遇到问得比较笼统的题目,考生一定要熟记上面知识网络中的六个方面,在写短评时,选择重点进行评论。具体的行文办法还是先“盖帽”,然后具体的条分缕析。【例题剖析】

例1:阅读下面一首诗,试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侧面来表现主题的。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参考答案: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一,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雪之大。从触觉的角度来写;二,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三,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夜大。

评分标准:

从触、视、听三种感觉来写雪之大这一主题,各说明三个方面是怎样从侧面衬托的。只说后部分,得3分;各个赋分点全答对,如果有科学性错误,扣1—2分。误例:

没有确定一个“主题”,如有的同学既写“雪之重”也写“夜之深”。

加入一些毫无必要的描写,如最后写“在这样的大雪静坐听雪,思潮澎湃,意境开阔。”有的同学还赋了一首小诗:“夜雪大且重,铺地三尺厚。青竹节节断,雪埋不知处。”恰成狗尾续貂。还有一位同学最后一句是这样的“使人由雪想到或许作者此时正有满腹心事吧!”转而为对作者的形象进行鉴赏了。还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

题为夜雪,诗人卧床未眠,忽觉“衾枕”寒冷,暗示窗外白雪飘舞,大概那夜皓月悬空,映得窗户明,清袁枚诗中“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有此意境,折竹之声足见“雪重”,“雪重压枯竹,枯竹无完枝”。“冷”“明”“声”三韵脚明朗地表现了主题。这段评论文字中于何处得月?审题方面也有一定的不足。另外,我们要求的是初步鉴赏诗歌,不必旁征博引,虽然不是说这样写就不行,但毕竟这种写法值得肯定,不值得提倡。【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鉴赏诗中是运用何种表达技巧来表现“悲怨”这一主题的。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画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答: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联想想象,象征寄托及比喻等修辞来表现“悲怨”这一主题的。首联直点“悲怨”主题;颔联“似”“如”二字运用比喻手法,而“柳态”“啼鸟”点出分别的伤感和思念如杜鹃泣血,丰富的联想把离别“悲怨”写得更有诗意;颈联发挥丰富的联想想象,设置了“独夜”“空楼”两个场景,表达了思念之情,反面衬托“悲怨”主题。尾句再加渲染,使这一主题更加明白,产生了震憾人心的力量。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鉴赏诗中是运用何种表达技巧来表现“雨之暴”这一主题的。有美堂瀑雨 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答:作者通过侧面烘托,比喻修辞,联想想象等多种多样的手法表达了“雨之暴”这一主题。前三句为侧面烘托,从听觉,触觉,视觉等方面描绘了暴雨欲来的景象。第四句真写雨大,“飞”过大江,极状其声势之大。

五、六句运用比喻,把雨后西湖水比喻成一只盛满美酒的杯,将要溢也,又把雨后比喻成敲鼓之声,极状其“暴”。后二句发挥充分的联想想象,以天庭里李白“泉洒面”以致人间有如此大雨,丰富奇特。四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知识网络】

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是以抒发真实的、强烈的、带有普遍性的情感为主要特征的;诗人描写人、事、物或景时,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同时,诗还是叙述生活的艺术,是人生哲理的艺术的反映,一般在浓郁的感情中有理想信仰、人世经验、社会风云、生活智慧的闪光。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不是平白直露,而是隐晦曲折的,需要考生从两方面深入领会把握。一,思想感情: 考查的主要有三点:

1、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等。

2、情感载体:杨柳——离别 菊花——傲骨 圆月——团圆 落叶——失意等。

3、抒情方法:见前“鉴赏表达技巧部分” 二,内容主旨:

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

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等。

4、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诗歌表现思想内容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借景物抒情,一是借人物言志。律诗、绝句大多是先描写景物,后抒发情怀;词曲往往是咏物怀古,即借事物、借人物来表明心志。思想内容也就在抒情言志的诗句里得到集中的体现。三,意念、意象、意境 在诗歌鉴赏主观题型中,还要注意“诗中三意”:意念、意象、意境。意念是诗人心中的念头、志向、情感、情调等,;意象是诗人表意时所借用的形象。象是形式,意是内容。造一个象,立一个意,这便是“意象”;意境是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这是诗歌鉴赏的三个层面,我们在完成题目的时候,要注意对这三个方面的掌握。意境是作品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从美学角度看,诗中的“意”包括诗人的“情”与“理”,即“意”;诗中的“境”包括事物的“形”与“神”,即“象”;“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诗歌所表现的意境特点一般又与诗人的风格一致。主要考察

1、意境的领悟;

2、意境的比较。

对诗歌作品中“意象”的分析应包括“意念”和“意象”两个部分。在题目要求对其“意境”进行鉴赏的时候,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形神”“情理”并重,先写出诗中的表层意思,即“意象”,再写出诗人的感情,即“意念”。如下面这道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选自《语文月刊》] 鹧 鸪 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去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试分析“春风不染白髭须”一句的意境。

答:很的余味,草木经春风的吹拂能重新变绿,人的须发在春风中却不能由白变黑,感叹老年不能回复青春,表达了作者愁苦萦怀、英雄迟暮的落寞情绪。【常用方法】

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首先从诗歌的基本内容入手,其次写出作者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这与意象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可以借鉴。同时同学们要注意对诗歌思想内容的鉴赏离不开对作者一贯写作题材和身世的考察,诗人因为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往往会在一些乐景中融入哀的心情的书写,这就是古诗中所谓的“乐景写哀”,如果忽视这一点,我们的鉴赏很可能南辕北辙,方凿圆枘。如:

阅读下面一首七言绝句,完成习题。[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凉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苏舜钦被削籍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为此时。

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 和第三句中的 不仅扣住诗题,列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 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那么,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根据你的理解,结合原诗,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100字左右。答:“石榴开遍” “树阴满地” 清幽。表现作者的心境既可以答排遣痛苦,宠辱偕忘,忘怀得失,也可以答反衬出作者内心的痛苦,但必须结合对原诗的手法和意境的分析作答。(内容2分,语言流畅1分,有创见1分)【实战演练】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试分析作者在这首诗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答:这首诗形象而深刻地展现了诗人羁旅途中孤独凄凉的内心世界。首联统领全篇,确定全诗的基调和意境;颔联、颈联写景,叙事集中在尾联。(意思对即可)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对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赏析。(6分)一落索 朱敦儒

一夜雨声连晓,青灯相照。旧时情绪此时心,花不见,人空老。可惜春光闲了,阴多睛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

答:作者以阴晴喻心情的好坏,侧面道出世事的艰难,表达了作者春夜难眠,忆昔伤今的思想情绪。(意思对即可)五 实战例示

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习题。[2002年上海春季高考试题] 小 重 山 岳 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蛩(qióng):蟋蟀

(1)词中所说的“心事”是指。(2)这首词的主旨句是。(3)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试读《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答:(1)(2)知音少,弦断有谁听?(3)此词表现了立功不易、苦无知音的沉郁情怀,实质上与作者通常表现的豪迈雄健、慷慨激昂的精神相一致。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填空:诗的起句中用一“ ”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1分)答:愁

(2)简答: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2分)答:比喻重大事变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3)简答: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保朝何代故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2分)答:描写作为秦、汉两代故都的咸阳,如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虫鸟,不识兴亡。

(4)简答: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2分)答:我闻咸阳古城久矣,今日东来,所见唯“西风吹渭水”,令人产生历史变迁无情的感慨。

古诗鉴赏法门举隅 篇7

“诗界革命”的旗手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自序》里以“诗之外有事, 诗之中有人”一句概要诗歌创作之精髓。并指出“其述事也, 举今日之官书会典方言俗谚, 以及古人未有之物, 未辟之境, 耳目所历, 皆笔而书之。其炼格也, 自曹鲍陶谢李杜韩苏讫於晚近小家, 不名一格, 不专一体, 要不失乎为我之诗。”在黄遵宪的诗歌创作观里, 述事与炼格既要来自于世俗生活, 又要不同于古人既有之笔意格调, 要突出“我”之存在的主体性特征。黄公之诗歌观, 甚得诗歌本质。因引其“诗之外有事, 诗之中有人”两句以为诗歌鉴赏之法门, 再观诗歌鉴赏。

其一, 诗之外有事。

黄公此句强调了诗歌创作的情境性特点。据此, 可将鉴赏细分为三个层次:一、诗歌鉴赏要善作情境性联想;二、诗歌鉴赏须要价值观的对应;三、诗歌鉴赏须要价值观的超越, 即做到当下性与历史性的融通。以下分别举例说明。

一.诗歌鉴赏要善作情境性联想。时空的界限是产生诗歌阅读接受障碍的主要因由, 但经典艺术作品总是人类生活的精炼形式, 在诗歌鉴赏中善作生活情境的联想与想像, 以生活的逻辑为抓手来切入诗歌的情绪, 是解除诗歌鉴赏时空障碍的第一要素。

以2011年重庆卷为例:

渡江

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 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 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 敞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 吟对沙鸥一怆神。

题目要求概括表述“客愁”在诗中的表现。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生活情境生发必要的联想和想象。虽“今之世异于古, 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 但人类的普遍情感大体总是相通的。从诗文来看, “问津”“孤枕”“乡国梦”可以看出是人至他乡, 可定为“客”, 至于“愁”, 不管是“交游落落”还是“吟对沙鸥”俱可看出。漂泊在外的作者, 孤寂到要对沙鸥吟哦, 与“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有异曲同工之妙, 沙鸥意象的衬托之意不言自明。

二.诗歌鉴赏须要价值观的对应。诗歌的情绪往往挣扎于个人取向与时代价值的悖谬, 个人的命运, 有时取决于自己的选择, 有时更多受到社会历史背景的制约。今时今日的人要跨越时间刻下的沟壑去理解诗人其时其境的心情与思想, 就势必首先要理解那个时代的公共价值, 看到诗人的精神价值取向与时代公共价值间的分裂, 从而思考、摸索、理解这种价值分裂中的精神建构的轨迹, 促成建立鉴赏者与作者的价值对应关系。

以2010年全国卷Ⅱ为例:

梦中作 (1)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 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 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 (1) 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 (1049) , 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本诗注解是一个关键, 再联系诗人的相关背景, 大致可猜出诗家既想超脱又有依恋的矛盾心理。欧阳修在诗中分叙不同意境:先写静夜景色, 扑朔迷离, 这是作者被贬后失意的表现;次写传说故事, 世事变迁, 写前途不明又无可奈何之情;再写酒兴已阑, 油然思家, 这是对官场的厌倦和幻灭。诗中一句一景, 以景达情而又情景交融, 对仗十分工整。

诗是一种价值观存在。诗歌的共鸣, 不仅在于情绪, 更在于价值共鸣。诗歌鉴赏披文入情, 要看到诗歌语言细微处流露出的价值倾向, 即“诗外有事”是也。

三.诗歌鉴赏须要价值观的超越, 即做到当下性与历史性的融通。价值观的对应共鸣毕竟不能够在两个价值观全然不同的时空维度里完全实现, 更多的鉴赏与阅读, 是在一种当下性历史里的“自以为是”或说“自作多情”。这种解读的姿态是被新历史主义所认同了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 在当下历史中解读古代经典, 实际是一次古代与现代的融通, 在这样的鉴赏姿态下, 诗中与诗外的“事”并不是一个“框限”, 而是一个面向现代的“打开”, 求取的是一个现代性的解读维度与评价结果。

以2011年北京卷《示秬秸》为例。此诗内容浅显, 阅读无虑。关键是命题者的提问: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 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 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此问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和现实的交融。张耒以诗教子, 可谓浪漫而充满艺术气息。同龄人“北邻卖饼儿”为参照, 形象励志。卖饼儿“虽大寒烈风不废”, “业无高卑志当坚, 男儿有求安得闲”, 意在唤儿坚毅, 持之以恒, 父母之心, 可见拳拳。

一切当代人眼中的历史都是当代人自己选择的历史, 不进入当代人视野的历史是死亡了的历史, 这也正是“存在即合理”的另一个绝妙的证明。诗歌鉴赏, 在价值共鸣之外, 更需要有这样一种价值超越的姿态, 这也正是诗歌作为文学主流之一支的历史责任之一吧, 故而其言近旨远、“诗外有事”。

其二, 诗之中有人。

黄公此句强调了“人”在诗歌中的话语霸权。亦是其“我手写我口”“不失乎为我之诗”的另一表达。不管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 古典诗歌, 莫不是“我”之情绪控制的结果。因之, 诗歌鉴赏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情感的细微与绵密;二、情意的满与空;三、情绪的具象与抽象。

一、情感的细微与绵密。诗歌是绝高的艺术创作技巧的结果, 有尺素万里之妙, 故而, 诗歌鉴赏, 不能不关注到字、词、句式等的感知和探究。

以2003年全国卷为《过香积寺》例。第三联的“咽”字下得极为准确、生动、传神。诗人运用倒装的句式、拟人的手法, 写出了泉流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 声音细小了, 低沉了, 喑哑了, 仿佛人在痛苦的幽咽。而“冷”字则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日色是视觉意象, 诗人却用触觉感受的冷来形容它, 使视觉向触觉转移, 互相交通, 深刻而奇妙地表现出幽僻, 阴冷的感受, 从而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描绘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句句是景, 而以“安禅制毒龙”结, 把自己的情志毫无痕迹地化到了诗中, 真是如盐入水, 了无痕迹。

二、情意的满与空。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形式, 情感表现产生诗歌巨大广阔的艺术空间。诗歌的情感时而贲张如烈焰, 时而藏匿若轻烟, 因此, 鉴赏时必要注意诗歌创作中挖空心思的情感表现技法, 如留白、跳跃、重章叠唱、以景结情、借景抒情等手法等。

以2010年江苏卷为例: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在临江的高楼上宴饯, 橘柚香气满座。叙事状景暗含惜别之情。只说风雨入舟, 实则兼写出行人;因为“凉”意必然是身体的感觉, 更多的可能是心理的感受。“引”“入”二字呼应, 点出秋风秋雨特点。此一句寓情于景, 句法字法运用皆妙, 耐人涵咏。真是“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诗的后段不道惜别之情, 却虚写“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不正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别一版本?诗人从视 (月光) 听 (猿声) 两个方面造构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 以景结情, 惆怅别情立显。

三、情绪的具象与抽象。中国古典诗歌的最精妙处莫过于将抽象化的情绪以形象生动的形式表达出来, 诸如意象、意境、修辞等都构成了诗歌情绪具象化的重要手段。但另一方面, 中国古典诗歌又不避抽象, 在高度的晦涩里寻求一种情绪的瞬间爆发。

以2010年安徽卷为例:

岁暮

杜甫

岁暮远为客, 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 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 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客居他乡, 岁暮时节, 异族入侵。“还”字说明战争一直在延续, 隐含着多少的无奈和忧愤。而烟尘之大竟然“犯”雪岭, 鼓角之声可“动”江城, 敌人入侵规模之大可见一斑。通过具体的意象和借代、反复的修辞, 看似平淡客观的叙述中, 包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境。天地间每天在流血, 可是“朝廷谁请缨”呢?诗人直陈豪情:济时敢爱死?为拯救黎民苍生, 暗示自己虽死不恤, 以身报国。然而“寂寞壮心惊”, 报国无门, 一个悲情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的情绪也达到高潮。

以上是情感的具象化, 是诗歌鉴赏指导中必不可少的一节。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是诗歌情绪的抽象化表达特征。如脍炙人口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簑笠翁, 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初看表面无奇, 不过是一个冬日独钓情景的单调呈现。但若将每句第一字拈来组合, 意境刹那广大无限:“万千孤独”!这是作者有意的一个曲笔, 但却通过最直白不过的平铺直叙来达成, 情绪在叙述里似隐全无, 而读者却在这高度的情绪抽象里分明感到了内心渗出的丝丝寒意。这种抽象化表达在古典诗歌里俯拾皆是, 因为并不是每个诗人都喜欢流露情感, 委婉本是中国诗歌一贯的表情。委婉到了极致, 即成为抽象。

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个性化审美意境, 是诗人在物我交融的陶醉中进行创作的结果。真正的无我之境其实是不存在的———诗人的主观情志融入物境之中, 成为物境的一部分, 暂时忘却了自我, 不过如此而已。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说“心凝神释, 与万化冥合”, 此之所谓也。黄遵宪所言之“诗之外有事, 诗之中有人”, 将古典诗歌的情境性与主体性合而为一, 真谓甚合诗心。

鉴赏古诗写景特色 篇8

一、描写景物的角度

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我们在阅读时,能发现这些角度,就能看出诗歌写景的特色。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问题:这首词上片是怎样写景的,试作简析。

开头两句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两句写上有白鸟翻飞,下有荷花映水:整个上片由远而近,由高而低,井然有序。依据空间顺序描写景物正是这首词的一个特点,抓住这一特点,就不难作出答案。

【例2】 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完成后面的问题。

田园乐(其六) 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问题:这首诗写景有什么特色,选择一点试作分析。

桃红柳绿,色彩分明,相映成趣,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赏析时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这是鉴赏写景特色的一个重要角度。

当然,这道题目还可从动静搭配、以动衬静的角度作答。

二、表现手法的角度

诗人写景总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最常见的是一些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前者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后者如渲染、烘托、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结合、以虚写实等,这些手法是鉴赏写景特色所要思考的重要方面。

【例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问题: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有什么特色?

前两句是送别时的环境描写,后两句想象别后的情景,先实景,后虚景,虚实结合,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精彩。

【例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

春日偏能惹恨长。

△问题: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本题是根据乐景写哀情这一反衬手法设置的考题。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成了春恨之铺垫。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情感表达婉曲深刻,这正是本题赏析的角度。

三、结构特点角度

古诗讲究起承转合,词一般上片写景叙事,下片抒情议论,如果一首诗词没有按一般规律写作,那在结构上就会有自己的特色,鉴赏时需要对这方面的特点加以分析。或一句一景,或句句写景,或景语作结,或前后照应好,结构严谨。这些都是诗歌结构方面的特色,是赏析时容易忽略的,我们一定要有结构观念,从结构角度鉴赏诗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5】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

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

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

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

烽火起云间。

△问题: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

垂泪之时,烽烟忽起,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残酷。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这正是这首诗在结构上的一个特色。

四、修辞手法角度

写景诗句中常常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互文、设问、反问等,这些修辞手法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使诗歌语句整齐,体现音乐美。

【例6】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问题:颔联“万壑有声含晚霞,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通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赞叹传诵的原因。

这两句话的赏析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首先是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同时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上下映衬。只有抓住了这两个角度赏析,才能有准确的答案。

【跟踪练习】

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1.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沾湿。

△问题:请就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作简要的赏析。

2.

长信秋词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注】长信,原指汉代长信宫,这里指皇帝的后宫。漏,宫中的滴漏,古代的计时器。

△问题:分析一二句景物的特征及写景的目的。

3.

临江仙•暮春

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

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问题:“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试从不同角度作简要赏析。

4.

南歌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

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

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问题:(1)请分析“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两句写景的特色及作用。

(2)词的下片层次清晰,角度有变,试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第一,本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和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第二,本诗通过感觉、视觉和听觉交替与综合的手法,描写了一幅独特的“早行”图。

2.深秋黄叶,夜寒霜重。景物描写渲染了萧瑟冷寂的色彩,烘托了人物孤独,凄凉的怨情。

3.从听觉、视觉上写春雨和烟柳,来烘托凄凉心境;寓情于景,借空濛的景色表达不舍的离情。

4. (1)利用对句,对偶工整,槐叶浓绿,榴花火红,“窗暗”、“眼明”渲染叶之绿、花之红;“绿”与“红”、“暗”与“明”在色彩与光度上构成强烈对比;衬托了离别的伤感。 

(2)下片先写离别之时伊人蹙眉而歌,泪如雨倾的情状;后写分别后月色皎皎,江水悠悠的情景。这样虚实结合,既拓展了本词的意境,又显得含蓄蕴藉,意味无穷。

【作者简介】

刘步春,高级教师,执教于江苏省建湖县第二中学,发表文章多篇。

上一篇:巴斯克维尔的猎犬读后感下一篇:论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