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和美育

2024-07-24

浅谈古诗和美育(精选11篇)

浅谈古诗和美育 篇1

古诗的语言凝炼,具有抒情性和音乐性。诗人常用饱蘸情感之笔,运用修辞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深邃悠远的浩大场面,含蓄表达由衷之情。古诗可谓文章之精品。现行的小语教材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穿插了一定分量的古诗。如何凭借古诗教学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立足于“读”,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立足于读,这是由古诗的语言特点决定的,因为古诗的语言凝炼且具有一定的韵律,适合儿童的朗读。但读的要求是严格的,切忌唱读和泛读。首先,教师要做好范读,可以凭借音像资料,也可以自己带读。通过找规律,做示范,听录音等各种方式的引导,反复训练学生的朗读,达到能够成诵,从而初步掌握古诗的语言规律,形成能力。也只有把握了诗歌的韵律,才能做到声情并茂,才能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其次,要选择好朗读的类型。读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要根据古诗中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来选择朗读的方式,反对朗读的格式化。譬如,古诗【马】抒发了诗人远大的抱负;【瀑布】描写瀑布的壮观。我们适合采用集体或者小组朗读,更能彰显诗歌的宏伟,相反陆游的【示儿】寄托了诗人忧国忧民情感,则宜采用个人朗读。

二,着眼于“画”,饱览古诗的内容美

古诗之美,在语言,更在内容。诗人通过思维把美好的物景浓缩到语言文字之中,产生了诗歌的意像。我国唐朝诗人王维,其诗就有“诗中有画”的美称。骆宾王的【咏鹅】一诗也是如此,他抓住了景物的特点,通过了浮,拨等动作的描写,把一只栩栩如生的鹅游然纸上,惹人喜爱至极。我们在教学此诗时,不妨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尽情欣赏诗人勾勒出的美丽的大白鹅,另一方面,我们要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的想象,把自己感受到的美丽的大白鹅画出来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固然学生的作品不够成熟,但一只只不同的鹅则是学生自我对诗意的把握,具有创造性的,也是学生想象力和联想能力的结晶,我们要保护好学习的创造美的积极性,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

三,致力于“悟”,体会作者的情感美

诗歌的感情不都是完全外露,有的隐含在形象和画面背后。我们教育工作者习惯直接告诉学生本诗的情感或者中心,其实这是没有作用的。学生只有自己体会到的才是自己的东西,我们必须采用找词品句等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隐含在句子里的情感。本着“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鉴赏思路,借助想象去领悟诗歌的情感思路,在情感上和作者形成共鸣,从而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刻地感悟到诗人的美好情感。学生的感悟也许不够透明,不够深刻,但总比你告诉他强得多了。我们只要稍加梳理,基本能成行的。

总之,我们通过让学生读,画,悟去感受古诗的美,有利于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是我们中小学美育教育不可缺少的途径。

[浅谈古诗和美育]

浅谈古诗和美育 篇2

一、借助反复朗读, 使学生体验古诗的语言之美

现在的古诗教学中, 一些教师过度地注重对古诗只言片语的意思进行讲解, 让学生记忆单个字词、句子的意思, 影响了学生整体感知古诗之美。古诗作为古代文学中一种特殊形式, 讲究合辙押韵、平仄格律, 集中体现了汉语的语言之美, 所以, 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 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古诗的语言之美。

例如, 在学习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王安石所写的《元日》这首古诗时, 教师先对古诗的意思进行了简要的描述, “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过年热闹场景的古诗, 这首古诗欢快活泼、气氛喜庆, 大家能不能大声地朗读, 借助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感受古诗中那种喜悦的心情呢?”“好!”学生们齐声回答。“那下面就给同学五分钟时间, 认真地朗读, 可以同桌之间相互听读, 争取达到背诵的目的。”同学们情绪高涨, 开始了自由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发现, 古诗的最后一个字中“除”、“苏”、“符”韵母都是“u”, 而且停顿节奏也是统一的, 读起来很顺口, 读完了上一句, 下一句自然就读出来了。教师表扬了学生, “同学们, 老师发现大家都认真地读这首古诗, 并且发现了古诗中的秘密。下面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齐读这首古诗, 再次感受古诗的韵律。”在这样反复的朗读中, 学生们发现古诗的语言很有特色, 感受到了语言美。

二、运用直观教具, 助学生体验古诗的意境之美

古诗的语言简洁凝练, 只有短短的几十个字, 却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小学阶段的学生, 具有很好的记忆力, 但是理解与领悟能力还比较薄弱, 大多是信赖于形象思维, 对于古诗这种高度概括的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境, 只是通过朗读还很难理解。教师可以运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 帮助学生体验古诗的意境之美。

例如, 在学习四年级语文上册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古诗时, 教师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洞庭湖的资料, 让学生先在自己预习时就感受到了洞庭湖的美景。在课堂上, 教师又借助多媒体设备, 先对同学们收集的图片、文字进行了一些展示, 然后通过一个短小的视频, 集合了声音图像信息, 对洞庭湖的美景进行了动态的展示。孩子们完全沉浸在这种美景当中之时, 教师播放了《望洞庭》这首古诗的配乐朗读, 让学生凝神静听, 想想古诗所描绘的景色, 感受景色之美。学生们在音乐的感染中, 听着诗句中的“天空、明月、湖水、青山”这些景色, 加上之前的铺垫准备, 脑海中自然会浮现出一幅银光闪闪, 湖面水平如镜, 水天相接, 连成一片的美丽景色。“同学们, 洞庭湖的景色美不美?”教师启发强调, 学生们说:“美!太美了。”“这宁静、美好、和谐的景色, 谁忍心去破坏呢?”“是的, 我喜欢这种宁静的美。”学生们有感而发, 体验了古诗的意境之美。多媒体、电视、投影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古诗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借助这些高科技设备, 展示各种图像、视频资料, 为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三、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体验古诗的情感之美

古诗在简洁的语言中, 除了描绘出不同主题的意境, 更主要的是抒发诗人心中各种的情感, 这也是很多古诗为何可以成为千古绝句, 一代代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在小学古诗教学中, 也需要为学生创设学习古诗的情境, 激发学生对于古诗中思想情感的亲身感受, 让学生充分体验古诗的情感之美。

浅谈古诗教学中的美育 篇3

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能力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语文课程学习中也要不断的融入审美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本文从古诗文的学习角度阐述了如何将课程内容与审美教育相互结合,为美育教学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古诗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93-01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通过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并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和体现美的能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在生活中。对小学生施以美育,有益于其道德的完善,情操的陶冶,语文是教学内容极为丰富,美育因素较多的一门学科。充分发挥小学语文的独特优势,把美变为孩子心灵的财富,是小学语文教学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大多是历史名家名作,不仅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应使学生通过对古诗阅读欣赏,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发现美、学习美,培养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一、发现古诗的节奏美

古诗讲究字数,句数的限额,平仄的搭配,对仗十分严谨、工整,诵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的特征。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诗句,不仅把感情读出来,而且把节奏和韵脚读出来。通过眼、耳、口等感官的活动,整体感知诗意,引起审美感受,感受到均匀有力的节奏感。

二、体会古诗意境美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每一首古诗,不仅通过词语描绘意境的美感,而且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小学教材中的古诗写景诗占的比例比较多,而且大部分是描写自然景物之佳作。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着重体验自然景物的颜色美,声音美,形态美。例如,《枫桥夜泊》这首诗。做着运用白描手法。通过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江南水乡秋夜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孤寂忧愁之情。作者把景物色彩,聲音的描述与作者夜泊枫桥的心绪交织融汇,显得其清韵悠长,给人以美的享受。全诗烘托出一个“愁”字,教学时指导学生用低沉的语调去反复诵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中体会诗的意境美。又如《山行》,作者用“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描绘出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壮美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时,启发学生想象枫林秋色的美丽图景,让学生在朗读中自然流露出对所描绘景色的喜爱之情。

三、学习古诗中的人格美

人格美是人的理想的道德表现与升华,它比道德理想有更为充实的内容,也比道德理想有更高的要求。古诗大多是文情并茂的艺术品,不仅是其韵律、语言和形象悦人耳目,更以高雅的意趣,高洁的人格憾人心灵,因而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例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作者通过对深秋时节,日落月升之时江上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其中也凝结了诗人对大自然深情的爱,包含了诗人健康、美好的生活的情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诗人用绚丽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的表现诗人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充分流露出李白对好友的一片深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诗人通过“忽传”、“却看”、“漫卷”等词,层次分明地表现了诗人听到胜利喜讯后情绪的变化,从喜极流泪的欢快欲狂,这是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的自然流露,是诗人人格美的具体表现。因此,通过学习古诗的人格美,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感受美,在困难中,挫折中,不忘生活之美,不忘热爱人生。从而逐步使自己成为心胸宽广,志趣健康,情操高尚的人。

四、感受古诗的色彩集

画家用颜色来表示形体,高超的画笔往往可使“画中有诗”。诗人则用词语来绘色绘行,美妙的诗笔,使“诗中有画”,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此类之作。如白居易的《暮江吟》,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黄昏时,夕阳斜照江面,江水半红半绿。夜晚,如弓的新月高挂天空,在新月下,露似珍珠,闪闪发光。红、绿色彩交融画面之中。杜普的《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句诗中描绘了两个黄鹂鸣叫于翠绿,一行白鹭飞上青天之景。黄、绿、白、青对比色彩鲜明。此外,还有骆宾王的《鹅》,杨万里的《宿新市俆公店》等作品,均是“诗中有画“,意境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熟读这些诗学生会获得更多的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诗的基础上,给诗配画,用画来表现诗。

五、背诵名言佳句,欣赏艺术美

小学语文教材入选的古诗中不少诗句被历代人们传颂,成为名言佳句。如王维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李白的《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均为全诗的绝妙佳句。对于棋类句子,教学中可要求学生熟记成诵,背诵古诗欣赏佳句,就是体验古诗的意境美,领悟古诗的哲理美,即鉴赏名言佳句的艺术美。

总之,古诗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审美教育园地。

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篇4

成县沙坝初中 徐 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为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优美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是人文精神的底蕴,是塑造中华魂的恰当素材,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古诗文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有效素材

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美的能力,就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读一些文学精品。古诗文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表达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优美,形象生动。如能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优秀的古诗文作品,必将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1.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欣赏能力

早就有人提出,语文课应该渗透审美教育,而不应该一味传授知识。我国古代的诗词散文,流传至今的往往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它们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为适宜。学习这些古诗文,体味作品反映的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久而久之,学生的审美情趣就会得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会得以提高。很多诗歌散文,尤其是诗歌节奏感强,言简意赅,且易于记诵,使人百读不厌,耐人回味。比如读《关雎》《蒹葭》等,青年人对爱情的喜悦和忧伤,也会深深触动我们的情感之弦;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情系天下百姓的阔大胸襟让我们赞叹;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和谐的音符震颤着我们的心灵;读“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的豪放与旷达会深深感染着我们;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自然能体会到苏轼的恢弘气势;“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写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写夏,“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是写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写冬,真是美不胜收。同是送别,却各有不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惜别,“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则充满离别的怅惘,“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却表现了离别的豪迈之情。

2.陶冶美好性情,激发昂扬斗志

语文课程标准给语文的定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对学生身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翻开初中语文教材,无限美文,尽收眼底,更耐读的依然是古诗文,可以说篇篇文质兼美,它们或歌咏奇山大川,或记述亲身经历,或阐发人生哲理,或抒发胸中情怀,表达了古仁人志士对生活的追求。讲授时,带领学生沉浸其中,揣摩玩味,必能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学完《送东阳马生序》,学生会从宋濂身上看到:顽强坚韧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品质;读完《为学》,学生能理解成事不在天而在人道理;王安石的《伤仲永》更能使人懂得后天勤奋的重要性;朗诵《〈孟子〉二章》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他们心中定能升腾起敢经磨难担当重任的豪气;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所表达的心系百姓忧乐天下的思想,会涤荡着学生的心灵,从而使他们崇高起来;《醉翁亭记》则让人学会了在自然中超然脱俗,在山水中旷达起来;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极妙绝的山水风景画,并能引发我们无穷的想像,置身其中,悠哉乐哉,是一种享受;诸葛亮的《出师表》让学生明白了做人的最高境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而也教育学生忠于职责是一种美德;《唐雎不辱使命》除了让我们看到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和浩然正气外,更多的是还能让学生学会说话的技巧,懂得说话的艺术,从而在生活中在交往中磨练口才。

二.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具体方式

我认为,要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法:教师逐字逐句讲解分析,学生死记硬背;这样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灵感。最终学生感觉到没多大意思,老师也感觉到教古诗文很吃力,效果还很差。因此我们要适应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由自主深入进去:抑扬顿挫的朗读,感受其语言,美充满情感的朗读,体会其情景美;带着想象去朗读,体会其意境美;惟有如此,我们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1. 在赏析中学会鉴赏美

(1)领悟美的意境。古人写诗贵在含蓄,常有言外之意。我们学诗,要从读入手,批文入情,体会诗作的饿含蓄之美,言外之意,与诗人同喜同忧。如:《游园不值》《江畔独步寻花》《送孟浩然之广陵》三首古诗,都是情景交融的写景诗。在阴韵和谐、行云流水般的描述中,展现出一幅幅风光明丽、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春的赞美以及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

感悟意境,重在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从而进入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夺压枝低。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如此艳丽动人的画面,如此春意盎然的景象,单就字面意思的理解是不够的。课堂上可以通过配乐朗读,观看flash动画,或给课文配插图等,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展开想象和联想,脑海中重现诗所描绘的画面:黄四娘家门前,是一片花的海洋,少女仰头而观,书生低头吟诗,孩童嬉笑不绝,诗人自己则徜徉在人群中,花海下;看到蝴蝶翩翩起舞,听着早春黄莺清脆的鸣啼,不由诗兴即发,边走边吟。多么迷人的景象!多么惬意的情调!如此优美的早春景象飞进了学生的脑海。此时再让学生全体起立,闭上眼睛,背起双手,一起朗诵全文。那是何等的享受!

(2)品位美的语言。古诗表情达意,往往运用夸张、比拟、对偶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且凝练,读起来常给人言已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反复推敲,领悟写法的巧妙。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又可以给学生表情达意提供借鉴。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冬雪喻春花,构思巧妙,想法奇特,描绘出了边塞一夜大雪,万树挂白的壮观景象;又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把雪后的群山喻为游动的银蛇,把雪后的丘陵喻为奔驰的白象,景象壮观,意象阔大,实在是妙绝;再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者用社会和自然中现象,揭示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言简意赅,又流露了诗人昂扬奋发的情感。这些诗句经学生揣测玩味,必将沉积于学生的精神和灵魂之中,化为学生人格气质的底蕴。2.在活动中学会创造美

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应是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更应当重视课外实践活动。新课程标准为学生推荐了相当数量的优秀诗文。因此,作为语 文 老师应大力提倡背诵课外古诗词,尤其是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应鼓励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积累。只要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他们的古诗文素养就会得到提高,他们的健康人格就会逐步养成。我们经常展开以下活动:

(1)开展“每课一诗”活动。自七年级开学始,就借着学生背诵古诗词的浓厚兴趣,要求每节语文课前,全体同学共同朗读背诵预先抄在黑板上的一首古诗词。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下去,效果就不求自现。

(2)定期举行背诵比赛。比赛可分为笔试和口试。笔试主要由教师拟订,重点考查名句的识记。口试分组进行,其内容大致有必背、抢背、自由背等项目。(3)分专题搜集古诗文名句。结合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有目的的专题搜集。如:以“风”“花”“雪”“月”“春”“夏”“秋”“冬”“送别”“闺怨”“立志”“勤俭”等为专题让学生课下搜集,可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美育的正确理解和实施学校美育 篇5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美育,是由课程的特点、性质、内容决定的。课堂教学不仅肩负着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更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又正确而积极地实施审美教育呢?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美育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的明确了,这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意义重大。为什么美育应该受到如此重视呢?这与美育的根本宗旨有关。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是要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培育学生的人格和心灵。无疑这是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重要方面。近人王国维认为,教育应分心育与体育两大领域,心育应包括智育、德育、美育3个方面。他说:“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在我们看来,真善美不仅相互区分,而且还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智育、德育和美育处于对立统一之中。所以,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美育不仅与智育、德育、体育相辅而行,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规律,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认为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换言之,美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孔子对弟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是在实施美育。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从培养“备真善美之三德”的“完全之人物”的高度来认识美育的根本宗旨,才能充分尊重美育的规律,从而正确地施行学校美育。

浅谈地理美育的作用实施 篇6

地理美育是指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地理知识教学的教育方法,它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是地理教学在优美艺术气氛中实施的过程。地理美育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美育能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祖国的情感。地理学科中涉及自然美、人为环境美的内容十分丰富,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通过教学,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祖国的情感,其效果远远超过单纯的说教。

2.地理美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而地理集聚精华,展示特色,现其原理,谁不向往闻名中外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谁不好奇神秘奥妙的宇宙天空、海洋大漠?当学生有了强烈的向往欲时,教师随即指出,你怎样去了解?又怎样去欣赏、评价呢?地理知识可以告诉你!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地理美育能使学生受到艺术教育。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环境,身边的美好事物常被我们忽略,当我们仔细观察时,就会发现这些地理事物是那么美好。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身边的地理事物,比如,带学生去参观学校附近一处古迹,或者看一座古建筑,或游览一处风景区,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平常中的美,学生就能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4.地理美育能激发追求美的良好愿望。自然环境美、人为环境美、教师的形象美、举止美、语言美、板书美、绘图美和心灵美等等,都能够激发学生向往和追求美的良好愿望。久而久之,就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地理教育中如何使美育得到渗透和实施,还需要从以下诸方面做起:

1.以地理教师自身的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应以自身美的素质、美的教学艺术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美的活动中,在美的环境和气氛中,学会审美,提高美的鉴赏力。

2.诱发美感,激发求知欲,启迪思维。为了消除人们对地理的误解,还地理的本来面目,教师可以从学生步入地理世界的第一天开始,就采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如幻灯、投影、录像、参观、访问、调查等来体现地理的美,使学生在地理美的陶冶之中,唤起探索地理美的兴趣,强化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另外,富有美感的教学内容和外部学习环境,能够吸引学生集中注意、活跃思维、开展想象。富有美感的地理板图和电化教学手段等,可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转化。

3.运用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创美能力。课堂语言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优美的语言,不仅是传递信息的良好载体,而且是塑造美、体现美的美育源泉。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常常表现为:讲授新课善于引人入胜,课堂提问能够启发思维;巩固已学知识善于回答学生疑问,逐一分析讲深讲透;教学重点再三强调,知识难点讲解通俗易懂;描述地理事物字斟句酌,地理用语准确无误;辅导自学激发兴趣,教学语调抑扬顿挫。这种语言艺术是一种才华,是一种力量,是需要经历长期的教学经验积累和磨砺才能掌握的。这是培养学生审美、创美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进行美育 篇7

生活中有美,教学中也有美。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收有29篇古诗,除几篇哲理诗外,大部分是写景诗和咏物诗。这些清新自然、脍炙人口的古诗艺术性高,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教材。

通过古诗进行美育,笔者有几点认识和体会:

第一,从古诗的形象性切入,是进行美育的基础。

美育的内容,不同于政论的演绎、归纳,也不同于逻辑的推理、判断,它是用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教育人的。它具有形象性、可感知性,这是由美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古诗写的事物、景物或人物,就是形象美。如第八册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那千丝万缕、参差披拂的柳树的形象,那给柳树裁剪绿色春装的春之天使(春风)的形象,显得很柔美。作者似乎懂得形象美的重要,把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春风,通过“似剪刀”的比喻,使之形象化了。可见离开了具体的形象,就失去美的基础,就没有美的存在。古诗教学,总是从直觉的形象切入的。

古诗往往是诗中有画。从形象性切入,就要充分注意到由色彩、线条所构成的形象画面。第七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从“望”字展开的。“日照”、“紫烟”、“瀑布”、“银河”,具有色彩美,“挂前川”、“飞流”、“直下”、“落九天”,具有线条美,两者构成了一幅雄伟壮美的庐山风景画。第七册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千秋雪”和“万里船”从时间和空间方面写景,富于诗情画意。这些古诗都能使学生通过画面形象去获得美的享受。

从形象性切入,必须注意古诗的白描、比喻、夸张、衬托、拟人、象征等形象化的表现方法。第五册李白的《夜宿山寺》是夸张的写法:“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第九册王安石的《梅花》是衬托的手法,它用冬天的白雪,来衬托报春的白梅。白雪是高洁的,但白梅凌寒而开,冒雪而放,又有幽香透出,比白雪更加高洁。第十册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随心而作,信手拈来,追求自然,线条简练。古诗有一种写法,即为了增强形象,把无生命的东西写活。如第六册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多么富有生命力的情景。“泉眼”与“细流”着一“惜”字,“树阴”与“小池”用一“爱”字,不仅表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而且赋予生命,化无情为有情。泉眼似乎在怜惜涓涓细流的柔弱,树阴仿佛在爱惜阳光下池水的恬静柔和,这相怜相爱,又与蜻蜓、小荷的相依相偎互相映衬,使自然界显得非常和谐,给学生和谐美的感觉和享受。

第二,培养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是进行美育的根本目的。

美育是贯彻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如德育中关于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关于大公无私、正直诚实、文明礼貌、遵守公共秩序等道德品质的教育,都包含了美育的内容。而美育也直接影响到德育的发展。

美育的主要内容是情感教育。它通过美的形象去调动学生的童心、童真、童趣及个性、爱好等心理功能,做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

古诗除了栩栩如生的形象,还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这就是所谓“人化的自然”或“自然化的人”。教师要把学生带到诗的意境中去,认识美,感受美,爱好美,激发他们的情感。第五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写出登高望远的意境:“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但作者意犹未尽,还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古人喜欢登高望远是有原因的。因为时间无穷无尽,空间无边无际,也就充满了时间与空间、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从有限的时空推向无限的时空,可以获得人生的感悟。学生读到这里,就会随着作者登楼的步伐,上升、再上升,望远、再望远,在那更广阔的天地里,视野更开阔了,心胸更开阔了,精神境界不断地得到升华、净化。另一首第八册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又是一番境界。“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观察点不同,角度不同,庐山的局部面目也不同。只有跳出庐山外,不在此山中,才能纵览庐山的全貌和真面目。这虽然是在讲道理,但可以触发学生游山的兴趣,让学生去认识大自然的伟大,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因此,美育的情感教育,是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在潜移默化中,心理功能上得到和谐,感情上产生共鸣,道德情操上得到陶冶,思想境界上得到净化。

第三,寓教于乐,是进行美育的独特形式。

浅谈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 篇8

万江区滘联小学

陈秋婵

西奥多罗斯福指出:“培养一个人的心智,而忽略道德,无异于给社会树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学校德育教育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现代社会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基础教育要培养具有德智体美、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完美人格的一代新人。而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感受、美的鉴赏、美的创造的能力。它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变得更健康、高尚。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德育教育在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成效呢?

一、培养审美感受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美术的社会意义与作用主要不是借助于理性的启示,而是着重“以美启真、以美扬善”。

1、在艺术美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情感。

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是运用生动的形象、丰富的色彩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们在情感上产生激动,思想上发生共鸣。如:画家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中民中国开国大典的盛况。画家借鉴了我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采用了大红、金黄和碧蓝的大块色彩,调配得既融合又强烈,既庄严又热烈,表现出古国新生的气象,歌颂了新中国的似锦前途和无限生机。又如:宋代画家王希孟画的《千里江山图卷》用大青绿设色,表现了丛树竹林、寺观庄院、茅舍瓦屋、桥亭舟楫以及各种人物等等,描绘了祖国雄伟的壮丽河山。加深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及对美好理想的向往。还有画家关山月描绘的《长河颂》则是用中国画写意画的表现手法,运用富有变化的线条表现了气势磅礴的黄河景观。观赏这幅作品好像听到了如万马奔腾的黄河在咆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这些作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2、在现实美中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凡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是丰富多彩的,如:学校里那几棵高大的古榕,体现着苍劲、顽强的美;斩新的教学楼、功能楼向我们展示着现代的美;在学校的生物园里,青青的树、绿绿的草、红红的花处处洋溢着美的气息。这些现实生活中的美需要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如在上二年级《给树爷爷画像》一棵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围在大榕树下观察、联想,然后自由地在大榕树下玩耍、读书,最后用色彩或线条、文字来描绘自己的感受。一些学生说:我们学校的大榕树就像一位可亲的老爷爷一样看着我们、为我们遮阴,让我们快乐地在大树下玩耍;也有同学说:大榕树就像一把大大的伞,为我们遮挡太阳。好些同学还用鲜艳的色彩、丰富的线条描绘了同学们在大榕树下玩耍的情景。同学们在观察中展开想象,丰富了美的内涵,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热爱学校的情感。

二、培养审美鉴赏力,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必须引导学生收集生活经验,创造新的形象,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1、美术课要让德育的具体内容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得到教育。如:《雨来了》主要表现雨景和在雨中的人民,启发学生回忆和联想发生在雨中的故事。在这一课的作业中,有的同学表现了同学们在雨中互相帮助的情景,有些同学则表现了给老师让伞的故事,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关心他人的思想感情。二年级《巧救小昆虫》一课讲述了生物学家达尔文小时候巧救小昆虫的故事,同学们都为达尔文的机智鼓掌,从这个小故事中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提高了对事情对错的判断力。五年级上册《搭架子》一课,则是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运用各种方法搭成可以装东西或装饰的水果篮或杂物篮。在上课的过程中,教者强调小组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除此之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带着审美的眼睛关注生活,提高自身分辨是非的能力。学校里有个别同学看到爸爸吸烟感到非常好奇,偷偷地从家里拿烟来吸。对于这种现像,洪梓杰同学创作了漫画作品《吞噬》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出香烟对人体的危害,对吸烟的同学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意义。上个学期在东莞市小公民道德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的小学生漫画创作大赛中,同学们纷纷运用画笔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评为了“先进组织单位”。本学期学校还开展了给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配插图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作画的技巧,而更重要的是思想受到了教育,心灵得到了美化,学生在欣赏一幅幅出自自己或同学之手的画面时,得到了熏陶。这些活动在美术教育中淡化了教育痕迹,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受到真正的教育。

三、培养审美创造力,锻炼不挠的意志品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青少年片面与畸形发展,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日趋严重地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大量事实证明,通过美术学习能使青少年这种身心状况大大改善。“美术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积极的造型力量和自由的形式力量,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自由的感受和愉快,其教育成果——学生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也会使他们得到一种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的审美愉悦,这种愉悦必然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上有所反应。”

然而,美和艺术的创造是艰苦的事业,技能技巧是长期实践的结晶,必须在生活和艺术的实践中进行培养和提高,只有在长期刻苦的学习和锻炼中,方能进入随心所欲而不逾规的境界。如晋朝书法家王羲之为了练好书法,硬是将花园里的十八缸水用完,洗笔的水将整个池子都染黑了,最后终于成为了一代书圣。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要负出汗水和心血。我校为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素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改革,如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和形式,改革课程体系,开展兴趣活动如:书法兴趣小组、国画小组、儿童画小组和科技手工制作小组等等。不仅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得到了提高,在意志品质方面也得到锻炼。近年来,美术科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得国家级奖的有9人次;省、市级有30人次;区级有11人次。这都是刻苦训练的结果,归根到底是学生具有了顽强的意志品质。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篇9

长期以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冲击下,美育一度被人轻视,美育的缺位导致出现一些高分低能的“畸形人”,感情贫乏的“文化人”,精神庸俗的“废品人”。语文是工具学科,它所包含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文学更是人们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与美育是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关系。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

一、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美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由书面符号创造的,这就决定它的表现形式的特殊性。不像视觉艺术有形象在眼前,听觉艺术有声音在耳边那样直观,而是间接的表现形象,也就是说,作者创作形象于字里行间,把握它需要阅读者用自己的审美经验转换来实现。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中就应该把握语文的这一特殊规律,在学生和作品中架起一道桥梁,引导他们根据作品的内容、表现的方法走进作者创造的世界,感受作品的形象美。

如学习朱自清的《绿》,要让学生领略到作者笔下表现的梅雨潭的绿的艺术美,就必须紧紧抓住铺垫和对比描写这一特点,通过对描写性语句的赏析,即捕捉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去感受美不胜收的直觉形象,从而产生美感。如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扬,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

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这段描写运用铺垫、对比的方法,用全国各地名胜绿色来衬写梅雨潭的绿色是兼各家之长而去其短,惟有有它不淡不浓不明不暗恰到好处。教学中学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使之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壮美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指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近年来,各种语文实验教科书百花齐放,百花争鸣,虽然选文的角度、审美眼光有所不同,但选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如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美的,司马光示儿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训诫是美的,对别里科夫“套中人”的本质揭露是美的,对葛朗台守财奴的“人生就是一场交易”的剖析也是美的„„。这种阅读作品产生的精神上的愉悦、思想上的教育以及与写作中的情景产生共鸣的现象,就叫做艺术欣赏。欣赏美是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上,教师尤其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共鸣,完善欣赏美的活动。

吕叔湘曾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教学并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宣传,或枯燥的进

行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它是借助一篇篇精美的融艺术美、语言美、情感美为一炉的语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文学作品进行美的把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将有限的教学目标延伸至社会人生,使整个课堂浸润着智慧和感动,机智和情趣,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审美的愉悦,从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美

品味语言文字美。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中精确优美的词句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玩味,例如王维《山居秋暝》的教学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对这一句中的动词“喧”和“动”进行分析鉴赏,感受作者所表现的情态。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学时,抓住这些关键字词乃至句,引导学生反复比较,仔细揣摩,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就能深刻领会遣词造句之妙,鉴赏到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

在朗读训练中,感受音乐节奏美。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对提高学生语言修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读课文使优美的课文变成学生优美语言修养,在极富声调变化的朗读中,感悟文中的音乐美,这种语言节律音韵上的美在许多散文里都有,至于诗歌里就更多

了,特别是高考中就有对诗词歌赋的鉴赏,这是直接的对学生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的考查,古人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对诗词歌赋的阅读,学生能投入诗人创设的情境之中,感受诗人的喜怒哀乐,能很好的理解诗歌传达出的美来。这样通过朗读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陶冶了学生爱美的情趣。

谈谈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篇10

一、读好诗韵,感受美

古诗文字凝练,音韵和谐,节奏优美。我在学生扫清朗读障碍后,便着重引导学生读好诗韵,使学生从整体上感悟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之美。

诗韵是古诗朗读中潜在的情感语气,它主要依赖于读准平仄声,表现好韵脚、韵音等得以实现。我提醒学生,朗读古诗要想表现出诗韵,首先将平仄声读正确,如“铺”字是平声,如果读成仄声,就会损伤音节和谐的效果。其次,我引导学生要注意将各韵脚的音节读得正确。《暮江吟》一诗中的韵脚有:“中”“红”“弓”,我让学生自读自悟这几个字该怎样读才能读出韵味。此外,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我又提醒学生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还要讲究朗读的停顿和语调,以表现古诗的音韵、节奏之美。

二、自主探究,理解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经过反复地练读,学生对诗意已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提出:“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学生提出了“铺”“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等词句。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去感悟、理解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之美呢?我没有立刻请其他会的同学帮助解释,而是提供给学生几种方法:①联系前后诗句理角②查字典理解③同桌讨论;④走下座位向其他人请教。让学生任选一种自认为合理、高效的方法去探究诗意。一时间课堂中热闹起来,讨论声、跑上跑下请教声不绝于耳。更有趣的是有些学生围住了前面几排听课的老师问个不停,使得听课的老师也不得不站起,看一看诗句,想一想诗意来参与学生的讨论。汇报时,我让刚才提问的几名同学说说:“这些词语,你理解了吗?是通过什么方法理解的?”这时又一次小手如林,有说查字典的,有说联系上下诗句的,也有说是向他人请教的。至此,我再让学生说诗意,学生便能水到渠成,娓娓道来……

这样打破了墨守成规的课堂教学组织,把“串讲式”教学改为“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里自主学习,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学生也充分运用了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拓展了自主学习的渠道,真正理解并感受了诗中所描绘的情境之美。

三、动手实践,创造美

人情入境是诗歌学习的最高境界,在学生读好诗韵、读懂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

《暮江吟》是白居易厌倦于朝廷而离开朝廷赴杭州任刺史途中所作,诗中除描绘了一幅恬静的画面外,也表达了诗人自求外任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因此,这节课最后一个环节便是鼓励学生根据诗意,大胆尝试,创造性地为本诗配上插图,并扮演诗人角色,对图吟诵本诗。顿时,伴随着一曲《秋湖月夜》悠扬的笛声,学生或凝神静思,或铺纸挥笔;或单独创作,或合作描绘……一幅幅恬静的“秋湖夕照”图、“月下露珠”图的轮廓在他们的笔下渐渐清晰。有的同学甚至画上了调皮的南飞雁正在和露着笑脸的月亮嬉戏,成群的露珠在花下正做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一会儿,又见一个个“白居易”或摇头晃脑,或轻抚“胡须”,在轻音乐的伴奏声中,对照画面作动情的吟诵……至此,教室里无处不弥漫着美的气息,学生共同谱写了一曲美的乐章。

浅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篇11

——浅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内容摘要]:审美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诗歌教学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从初中诗歌教学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并根据学生审美趣味依然普遍幼稚化、低俗化,审美心理结构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完善,审美教育的进展仍然比较迟缓等现状,提出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和生活体验,在诗歌教学渗透美育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涵泳明象佳境,培养审美意识的自觉性;

(二)品词遣句悟文明意,培养审美感知力的敏锐性;

(三)激发体验领情悟志,培养审美情趣的高尚性;

(四)融情入境训练写作,培养审美能力的创造性。

[关 键 词]:诗歌教学;美育;中学生;情感因素;生活体验 [正 文]: 一、三大需要:凸显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重要性(一)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已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笔者认为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要求,因此每位教师要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尽快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其鲜明的教育理想和浓郁的时代创新气息,呼唤着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然而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如新课标强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审美教育则是以学生为审美主体,以教师教学的语言感染等精神性内容和语文教材等物质性内容)为审美对象的教育活动。在新课程中,是这样定义教材的:教材是教师在教学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也就是说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初中语文(人教版)课本里共选有诗歌48首,总20课,占课文总数的12%。其中古诗30首,现代诗11首,外国诗歌7首,另外要求背诵课外古诗60首。从教科书内容的编排,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背诵古诗的篇目,足以说明诗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诗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正是有效途径之一。但对于新课程中诗歌类教材,教师们表现出了迥异的态度:有些老师认为这些文章不在中考之列,就粗上省上,甚至不上,其做法其实是本末倒置了;而另一些教师则是以教参为纲,死守教参,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照本宣科,不顾学生的精神体验。其实教材作为知识、情感、价值观的载体,是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也是审美教育的主要凭借,值得我们去研究、利用和开发。

(二)改变学生审美现状的需要

据研究所做的调查问卷显示,由于受改革开放后潮水般涌入的千奇百怪的文化快餐和流行艺术的影响,再加上应试教育对其思维模式的限制,当前初中学生的审美趣味依然普遍幼稚化、低俗化,审美心理结构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完善,审美教育的进展仍然比较迟缓。对审美意识不知所云或一知半解。许多同学对“美”的概念模糊不清,误以为现在一些所谓的“流行”与“个性”便是美;“粉丝”、“玉米”等追星一族,就是追求 “美”。对于所欣赏的艺术作品,大家普遍偏向缺乏艺术的卡通、漫画等通俗作品,而不是那些更能表达人类灵魂、深刻思想、智慧精华的文学艺术作品。在审美方式上,他们追求浅显直接,更愿意从诗歌走向对话,从交响乐走向通俗歌曲;在审美情感上,他们不再崇尚含蓄古朴,而是乐于标榜自我、急功近利;在审美感知力上, 对天地自然的美,对平凡生活的美甚至对文学作品的美感觉不敏锐.。而这无论是对于学生自身的心理建构、人格发展,还是对于我们全民族文明素质的养成,都是极其有害的。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一书中指出:要改造社会,首先要“洗刷人心”,要“怡情养性”;而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那么人生美化的关键,就是要能欣赏美,感受美,让美深入心灵,从而陶冶心灵,美化心灵。

(三)改进诗歌教学的需要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众多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他们的佳词美诗就像天空中的明星。脍炙人口的诗篇佳句,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多“读”古诗词如同漫步于古诗苑中,体会着中华诗文的灿烂辉煌,含英咀华,如同接受着一次次美的洗礼,使心灵净化;多“读”古诗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能够在优美的诗歌语言和意境中熏陶情操,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多“读”古诗词,还可以更深地感受文学形象,从而提高审美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应利用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的优势,在诗歌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内涵,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美、领悟美、创造美,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完善自身人格修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诗歌教学的一些弊病,而根源则是中考“默写”的背景。每年的考试说明中都明确地列出了三十多首诗歌背诵的篇目,考试要求也不过是默写课程标准规定的三十几首古诗中的名言佳句。在中考中,诗歌考查的呈现形式也无非就是以默写填空为主。在这样的中考背景下,诗歌教学自然被教师功利地还原为纯粹的背诵和默写。不仅毫无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可言,更不必说教学策略、教学艺术了。学生对诗歌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背诵和默写,而失却了诗歌的审美欣赏和文化熏陶。教学陷入误区,随之而来的不良后果是不容忽视的。不但使学生厌学诗歌,还会对学生的健康

成长产生负面影响。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他们的心灵如未开垦的肥沃土壤,播种什么就长什么。在这个时候,他们有时会感到困惑,出现迷茫,甚至手足无措,如果此时我们不利用诗歌或其他中介,给学生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而是只教给应考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那么将会使他们进一步模糊了美丑界限,偏离了健康的审美观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审视现在的诗歌教学,改变教学心态和方式,让诗歌教学真正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综上所述,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如何发挥和开发诗歌教学中的美育功能,对于落实新课程理念,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牵手诗歌,与美共舞——诗歌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这一课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二、三大美育观:体现诗歌教学中美育的理论的哲理性

(一)新课标中诗歌教学美育观。

2003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可见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者是对人格人品的一个概括性定义。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审美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学生为审美主体,以教学过程(既包括教师教学的语言感染等精神性内容,也包括语文教材等物质性内容)为审美对象,一方面是主体的体验,另一方面是客体的充分艺术化,尽量运用审美方式呈现。审美教育方式注重主体对客体的美丑、是非的判断,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情感,如家国情、父母情、同胞情,由此培养健全人格,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有审美教育目标的分化和细化,尤其是情感态度。至于审美教育方式,在新课程标准中有多处强调,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有:“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建议中也有:“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新课标呼唤初中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接受美学的审美教育观

接受美学认为,作家写出了作品只是完成了文学活动的一部分,作品本身并不产生意义。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只有在读者的阅读和接受作品的时候,作品和作家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并发挥作用,否则只是一堆废纸。读者的阅读与接受在文学活动中,有着与作家、作品同样重要的地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接受美学要求把作品和读者的关系置于文学研究的首要地位,充分承认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性作用。

一般的阅读活动,是从文本到读者,而诗歌教学除了文本和读者(学生)外,还加了一个教师,比一般的阅读活动要复杂,教师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诗的审美境界,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既是主体发现、发掘审美对象的美的素质的过程,也是主体内心品赏、评价美的对象或对象的美,体验美在自身反映的过程。审美能力有三个层级,即(1)感知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具有审美意识,能敏感地捕捉作品中的美学因素。(2)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进入审美境界,深入体验和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逐步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3)创造美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想象的奇特、构思的独到、表达的生动。

(三)初中生独特的美育欣赏观。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展美育,能调节学生的心态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学生通过参加审美教育活动,以快乐的情绪化解紧张的情绪,以愉快的心情化解不正常的情绪。美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乐观的情绪,增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初中课本中诗歌的美育因素分析

诗歌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它有着其它文体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美育资源。纵观现行人教版七 ~九年级语文教材入选的111首诗歌(现代诗歌21首,古诗词30首,课外附录古诗词60首),都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性诗歌,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每首诗都与美有关,与人的美化有关:

1.美在情感

情感是诗歌的生命。陆机《文赋》中写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以思纷,悲落叶以劲秋,喜柔条于芳春。”①我国传统诗论、词论推崇的“沉郁”风格,就是主张诗词要循着情感的流动,写得往复深沉,错落有致,以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鲁迅曾说:“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感到愉悦。”②可见,情感是诗歌美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凡优秀的诗歌,往往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例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游子思乡之情,《关雎》中的男女恋情,《乡愁》中的渴盼统一之情,《沁园春雪》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报国豪情……诗歌美育教育讲究以情动人,就是要凭借这些强烈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感动和震动。

2.美在语言

诗歌的语言是臻于精粹的一种艺术,处处闪烁着美的光华。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它既有精炼含蓄的特点,又有优美生动的神韵,因此,语言美是诗歌中的主要审美因素之一。王

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曾用过“到”“满”“过”“入”等十余字,最后才选定为“绿”,它看似平凡,却动静结合,表达内涵更加丰富,不仅描绘出江南春意的盎然生机,也暗示了作者再次进京的喜悦之情。白居易《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这与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咬”字都是经过反复推敲锤炼以后才写入诗歌的,内容表达贴切准确,在浓缩的诗句中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具有极强的美感和表现力。

3.美在形式

诗歌的形式美,一是表现为思路结构美,即诗歌的构思很讲究“精”“妙”“新”。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诗人以白雪作为全诗的背景和贯穿始终的线索,从雪写起,又以雪终篇,前后关联照应,浑然一体。而《马嵬》这首咏史诗,则是以倒叙见奇,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二是表现为建筑美。从诗歌的外在形式来看,往往具备一种建筑美,即诗节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如《蒹葭》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形成了重章叠句的形式美,一唱三叹的音韵美,再如《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着,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4.美在意境

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说过“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③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有的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一首诗就是一幅或多幅美丽的画。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图景,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淡泊宁静的心情;韦应物《滁州西涧》则有静有动,以动衬静,雨前涧边的春景构成一幅幽深的画面,雨中西涧的景色同样也很深邃,都流露了诗人心情的闲适和恬淡„„可见诗歌的意境美是诗人的审美意识对现实美的能动反映和创造,因而渗透着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从而是一种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美。因此诗中的一朵花,一片页,一棵树,一个人,都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四、诗歌美育实施策略

美存在于自然中,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热爱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是人的天性。高尔基曾经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艺术家创造美的形象,以之美化人的心灵,使之向善,此之谓美育审美教育,亦称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

要途径。《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纲要》中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育不论在教材内容,还是语文教学活动中都客观存在着美的因素。它对陶冶学生的情感,形成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美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育内容。笔者认为在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营造涵泳明象佳境,朗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叶圣陶先生说过:“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哪里会有‘真知’读,哪里会有‘真能’读?”的确,很多作品的精髓是很难言传的,往往只有靠自己的反复吟诵、朗读,才能获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独特的审美感受。传统的语文教学法“涵泳”是很值得提倡的,它主张经过反复吟诵,潜心体会,最后了解把握诗歌主旨和艺术(也就是明象)。在诗歌教学中,不少教师忽略“读”这一环节,太热衷于引导学生以获取答案和结论为满足。在让学生念经式地草率读过课文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就文章词句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讨论,表现了什么思想,给我们什么教育,或者机械地挑出课文中的一些词句,要求分析“为什么”,这种用所谓的启发式教学直接代替学生理解的做法,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浮光掠影、囫囵吞枣。这样做的结果即便是再美的诗歌也会被教得索然无味!对一首诗歌的教学,教师不应首先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而应首先引导学生去感受,即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和旨趣。

1.范读与领读。

范读包括教师范读和播放教材录音带。教师要具体指导学生每一首诗歌诵读的语音轻重、语调变化、节奏快慢以及艺术处理,让学生读出诗人的情感,创设情感共鸣的氛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是全诗感情的焦点,既是作者对现实的慨叹,又表达急切希望天下穷苦人都能过上安定生活的理想。读时须把握感伤、愤懑、期盼的基调。这里的“呜呼”要读得沉重一些,缓慢一些,哀伤一些,以表现诗人杜甫百感交集的痛苦之情、悲伤之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要读出急切期盼的语气。“死亦足!”要读得重一些,读出诗人内心的坚定。学生通过读,把握了诗歌的基调,掌握了诗歌的节奏,进而体味到诗歌的情感美。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没有类似生活体验时, 朗读起来感情就不容易表达.这时教师要在美的作品和学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然后进行想象,使学生头脑中的固有表像,不断进行改造、重组,得以强化丰富。让学生在美读中感悟作者的“意韵”,从赏析作者描绘的美景中获得美感。如就余光中的《乡愁》第三节朗读可作如下指导。

教师:

(1)这一节与前两节相比,气氛上有什么不同?(多了些悲凉)

(2)抒发的情感与前两节相比有什么不同?(前两节是生者对生者的思念,乡愁都是有所寄托有所排遣的;这一节是生者与死者的诀别,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了。)

(3)请同学先说轻重读处理方法。其他同学做轻重读标记。

(4)读:请同学试读。

(5)诗中有“矮矮”一词,同学是怎么理解的?(含辛茹苦的母亲由于年老体衰,由于念儿成疾已经长眠于地下了,那“矮矮的坟墓”便是明证,“矮矮”也正说明母亲溘然去世已久了!)

(6)大家没有余光中的这种生活体验,朗读起来感情就不容易表达。诗人自己少年起就在外漂泊,一直想好好孝敬老母亲,抚慰她那一颗盼儿回家、望穿双眼的慈母心,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在”,因为远离故土,诗人不仅未能在母亲膝前尽孝,就是在白发苍苍的母亲去世时,都未能让老人家看上自己一眼,而让他带着长长的思念、未了的心愿长眠于地下。念及此,怎不让人肝肠痛断啊!请同学想象,若你要画一幅画,画出白发苍苍的诗人上坟祭母的情景,你要画些什么呢?(提示:季节;天气;环境;坟前的细节;诗人的身体情况„„)

(7)师生共同讨论,朗读注意处:

后来啊

(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重读矮矮)

我/在外头

(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

(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轻微颤音,读出撕心裂肺般的疼痛)

(8)鬓已斑白的作者在冷风苦雨中直挺挺地跪在坟前!没有眼泪,眼泪也许在漫长的思念中流尽了!今日的冰冷的雨水就是他的泪吧!没有了哭声,哭声也许在刚跨进家门看到母亲遗容时,发出的撕心裂肺的一声“娘啊”的哀叫时已哭尽了!今日凄厉的秋风就是他的痛哭吧!这种,正是亲情最浓重时,乡愁最感人时。真是坟墓矮矮,哀痛深深。

(9)指名朗读。

(10)老师范读。

此教学环节,教师首先架起学生与生活的桥梁,引导学生去感受,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和旨趣,构成了绝佳的审美效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2.有声有画诵读。

借助多媒体,声画并举,创造氛围,促进诵读。如笔者教曹操的《观沧海》时,播映“瑟瑟秋风、洪波涌起”和“大海似乎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画面,背景音乐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音乐,如此让学生在声画氛围中反复的涵咏,较好地感受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在这种浓郁的艺术氛围里,学生的诵读更加准确感人。教学《天净沙•秋思》时,我放了琵琶独奏曲《忧思》,那凄美幽怨的曲调本身就是一段故事,再配以多媒体画面——“荒野幽径图”,学生听了后立刻有了“断肠人在天涯”的共鸣,学生能真切诵读出游子内心深处无尽伤痛。

3.比赛诵读。

在班里举办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评比,展示朗诵才华,提高朗诵水平,感受诗歌的魅力。组织学生通过诵读、默读、分角色读、领读、齐读、小组读等各种形式的赛“读”,触动学生的情感,创造诗歌的意境,创设共鸣的氛围,使教学渐入佳境,沉浸在诗人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爱诗人所爱,恨诗人所恨,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因此,语文课程中特别是诗歌教学总是通过诵读美的语言,创造美的意境,塑造美的形象来让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比如我开展的一次古诗诵读比赛。首先,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就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的《柳》:“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罗隐的《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然后进行赛读比赛。活动过程:分四人小组。每人一张小纸,写上名字,作为记分卡。实行小组积分制。

第一轮:第一人选三张签,选背其中的两首,背对一首得10分。

第二轮:第二人选三张签,选背其中的两首,背对一首得10分。依次类推,看哪个组背得多。

古诗赛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诗歌赛读不仅培养了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还能改善学生的性情涵养,也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二)品词遣句悟文明意,理解中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特级教师韩军认为: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阅读应特别强调“感性、感觉、感悟”。(《人民教育》2004年第2期)。在诗歌教学中,要善于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培养他们对诗歌中所体现的色彩、音韵、节奏、结构等形式因素的敏锐感知力,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体会字、词、句的韵味和作者的感情,特别是对诗歌中一些具有双重或多重意味的关键字、词、句的品味,即审美感知的敏锐性的培养。笔者认为,对诗歌中一些具有多重意味的字、词、句的敏锐感是培养语感的核心所在,而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在语境中读出来的,品出来的,悟出来的。

1.先声夺人,营造氛围。

借助声音和图象,营造与诗歌相似的氛围,把学生引进诗的意境。然后引领学生品味语言。例如教学《沁园春·雪》,使用《我爱你,塞北的雪》VCD片导入。(配《沁园春· 雪》的音乐)诵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谈谈词中感受较深的语言,学生在细细品味之后,说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有的学生说“舞”字既让人感受到舞蹈的轻盈灵动,又展示了群山绵延的秀丽之美;有人说“素”字写出了雪后大地的清爽纯洁美丽;也有人说“封”字写出万里山河被冰雪覆盖的景象;也有人说“顿”字好,黄河是奔流不息势不可挡的,可在这铺天盖地的奇寒面前,也乖乖地束手就擒,一下子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可以感受到雪国宏大的气势„„.

通过对语言进行吟咏、比较、推敲、品味、辨析,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把诗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同时,学生在品味语言的时侯,能更好地感受到诗歌中美好的感情和意境,也自然而然受到美的熏陶。

2.随象寻情,紧扣诗眼。

诗的实质,全在感情。在诗歌教学中,我十分注意从诗歌的物象,即所描写的景象或作者寄托的物出发,并紧扣“诗眼”挖掘诗人健康积极的感情,用来陶冶学生,诱发学生的情绪。“诗眼”一般是诗词感情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全诗最关键、最重要的字、词、句,在诗歌中就是最凝练,最能激发情感的警语佳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采

菊》)一个“见”字表示无意中看到,若改为“望”,便与“悠然”相悖了。这一“见”乃全诗之眼,着意表现诗人淡泊、超然的田园乐趣。我觉得只要抓住每一首诗歌的燃烧点即诗眼进行教学,就能激发起学生的诗情,就能很快地进入诗歌的意境,也能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力。

审美活动是以审美的感知为基础的,并且,审美感知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始终。可以说,没有审美感知力就没有审美。在诗歌教学中,教师紧扣文体特征和语体特征,重点抓住一些关键的、凝聚诗人感情的或是具有双重、多重意味的字、词、句进行教学,让学生感悟出字、词、句的深层含义或象征意义,这对于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激发体验领情悟志,体验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审美情趣是人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定势,它可以具体地表现为个体的审美偏爱或选择。初中学生审美趣味普遍幼稚化、低俗化。在新课程中尤其应注重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1.触动心境,体味情美。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这说明诗歌以传达感情为宗旨,那么诗歌教学也应以陶冶情操、培养情感、净化灵魂为目的。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走进诗文,入情入景,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诗文的情感美。初中阶段所选的古诗文,都是作者用他们的真情实感,用他们的人生际遇,呕心沥血写成的。它们或描绘河山的壮美,或描绘田园的风光,或揭示自然宇宙与人生的真谛,给我们构筑了一个丰富多彩、绚丽无比的情感天地。阅读这些作品时,需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一次次被感动中,智慧得到启迪,心灵受到震撼,情操得到提升,从而体味诗歌的情感美。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要求对文章进行深刻抽象的美学研究,而着重在阅读基础上的感知与理解。一般来说,我们应大致了解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基本特点以及存在的方式,然后去观照具体的审美对象(自然景物、社会现象和人生经历),领略作者饱含其中的审美情感。

如教《钱塘湖春行》一诗,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作者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说说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

生:我听见了和尚撞钟的声音,那么庄严、肃穆,那么辽远、空旷,使我心旷神怡。我在西湖边上耳听着这天籁之音,眼看着美丽的西湖胜景,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生:“一年之计在于春”,迎春的人儿在西湖边轻歌曼舞,或细语呢喃,那勤劳的妇女用那清澈的西湖水洗衣浣纱,木杵捣衣声、击水声清脆的、悠扬的此起彼落;而孩子们则在嫩

嫩地、绿绿的草地上欢快的叫跑着,估计他们是在欢呼天上的风筝,或者是在地上打着滚儿。

生:我听出了春天鸟叫声,那轻盈、活泼的黑头莺唱出美妙的歌声,“自在娇莺恰恰啼”。

生:我听出风声,是带着一丝丝凉意的清风。

生:我能听出小草从泥土中钻出来的嘶嘶的声音。

生:我听出了马蹄轻快的脚步声,叭嗒,叭嗒„„由远及近,而又渐渐远去。

生:我听见了白居易正在那吟《钱塘湖春行》,清风传送着那优美的诗句,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生:我看见“水”应是碧绿色或青绿色。

生:我看见寺庙是红砖绿瓦的,凉亭是古色古香的。

生:我看见云是白的,蓝天白云。

生:我看见草是嫩绿的,树是刚抽芽的,也是嫩绿的。

生:我看见白居易骑着一匹白色的骏马,悠闲自得的在西湖岸边踏青

从上面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学生被西湖的明媚风光陶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进而体悟到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有益启示。因此,古典诗词教学,应以诗词直接描述的意境为诱导,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进入再造想象的天地,将语言文字的的描述还原成具体形象,甚至进行丰富、补充和创造,体味深层的审美意蕴,使学生“各以其情而自得”,获得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2.把握个性,挖掘情志

“文如其人”,“诗品即人品”,一个诗人不可避免地在诗歌中会表达自己的政治和人生的观念,因此,诗歌中体现出的思想和感情,往往是诗人个性气质、人格精神的写照。诗的情志的融合,也就成了诗人观照这个世界时,个体生命的存在和依托,成了认识自己和理解世界的工具。因此,古典诗歌教学应把握诗人不同的气质和个性,体会诗人在不同情境下的人生及其对人生的态度。比如从屈原的《离骚》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品行的高尚、纯洁和一片爱国之情;透过杜甫的《石壕吏》,可以看到杜甫那颗忧国忧民的伟大的心;而陆游诗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孤芳自赏,正是诗人高风亮节,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抗争。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写出诗人为国献身的自豪与无畏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杜甫诗《望岳》中的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诗人要登临绝顶,极望远景的豪迈情怀,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显示出诗人不凡的抱负。所有这些诗文都是自然美与个性情志美的和谐统一,都包蕴着一种诱人奋发的力量,激发着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优秀的古诗文,它们不仅以其个性给人启迪,还给人智慧。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里面既有乐观旷达的情怀,又有深邃的哲理趣味,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和美妙的意境中,自然地呈现出来。这些优秀的古诗文,它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生活,真正去感受伟大而崇高的情志。所以,我们学习古诗文不能不注重其具有个性化的情志之美。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带者审美的眼光感知课文的情思,这样才能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四)融情入境训练写作,在抒发中体会诗歌的形式美。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说过:“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一首诗,每次所再造的都是一首新鲜的诗。”鉴赏美还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把对诗歌的鉴赏得到的感悟表达出来,这就是创造。我们要鼓励学生尝试着运用已有的审美经验,调动火热的审美情感,真实、独特、“审美”的来表达,美的创造由此开始。创造美的方法有很多,如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等。

1.仿写。如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让学生结合生活的体验写诗,先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烦恼挫折,假如是你的同学朋友遇上了,你准备怎样劝慰他?请用上这样的句式仿写:“假如

,不要

,不要!

需要

。相信吧,!”学生兴趣浓厚,几分钟后纷纷展示了自己的佳作:

假如生活背叛了你,假如朋友离开了你,假如生活冷漠了你,不要恼怒,不要放弃,不要难过,不要哭泣!,不要难过,不要气馁 孤独的日子里需要忍耐,寂寞的日子需要等待,孤独的岁月里需要勇气 相信吧!幸福的生活将会来临!相信吧!重逢的喜悦会悄悄降临!相信吧!太阳明天就会

升起!

(毛文林)

(汪荣锋)

(钱晨)

诗歌是诱人的玫瑰,通过诗歌的仿写,可以看出学生创造美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教师给机会,学生一定会借助诗歌,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尽情挥洒诗兴,写出令人拍手称快的诗篇。

2.续写。如《乡愁》这首诗构思精巧,意象具有单纯而丰富的画面美,节奏具有音乐美,结构整齐,具有建筑美。这些好处,同学们都通过朗读和联想充分体会到了。然后,我说:老师想请大家集思广益,给《乡愁》补上一段“读书时”,要求与全诗其他意象绾合在一起,不破坏全诗的和谐性。

提示: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的四个意象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那么,我们可以再想象:电脑网络、电话、星星、月亮、银杏树、老榕树、笛声等等。

学生的创作兴趣被激发,几分钟后展示了自己的佳作: 读书时,乡愁是一根细细的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读书时,乡愁是一轮弯弯的残月,我在这里,母亲在那里。

陶行知认为“教育之美在于创造美”。此续写练习,学生在内在情感驱动下,对以往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想象将感情融入写作来表现美和创造美。

3.改写。在众多的方法中,改写无疑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方法之一。如把山水田园诗改写成写景抒情的散文,把叙事性强的诗歌改变成记叙文,变换人称改写故事等。在审美教学设计中,我常要求学生对古诗进行各种再创作。如把《木兰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编成一篇记叙文,把《次北固山下》改编成写景抒情的散文等。比如教授《天净沙.秋思》一文,在让学生解读完诗歌的基础上,我请学生选择诗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词或某一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并改写。同学们参与意识积极而强烈,思维活动敏捷而深刻,写出了许多优美而丰富的语言。如有同学通过想象后这样改写“小桥流水人家”:“小屋座落在溪旁,门前便是一座小巧的石桥。潺潺的流水缓缓流过,暮色四合,从小屋的窗户里透出淡淡黄晕的光,屋里飘出饭菜的香味,女主人吆喝、驱赶的声音,使我想到这不正是我日思夜想的故乡吗?可是无情的战争把我幸福快乐的生活击得体无完肤,使我浪迹天涯,想到这,饥肠辘辘的我不禁潸然泪下。”

改写使主体对客体有创造性的补充与发挥,是文字的美转变为有别于原文的更为广阔的意象群,艺术形象得以再造与扩展。改写使美从一种情感体验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更重要的是经过这种创造性地阅读,主体与客体有机统一,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

五、结束语

在诗歌教学中,经过诵读、理解、感受、品味、鉴赏、再创作,必能使诗歌中的美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审美的理念将支配他们自动地对自己日益丰富的精神世界进行清洗和整理,用日渐获得的理性审视自己的心路历程,并为自己心灵的丰富而庆幸。休谟说:“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属性,它只存在于观照物者的心灵里。”这就是说,审美的情感不会自发形成,必须通过目标明确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美感,而要培养学生的美感能力,教师应首先致力于提升自己的美学修养和认识水平,并利用教学这块阵地,充分挖掘和运用诗歌丰富多彩的美感,借助大自然和周围环境所提供的一切手段,架起学生与生活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进而

去感受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谈美书简》,朱光潜

2.《诗论》,朱光潜,北京出版社

上一篇:幼儿园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周活动总结下一篇:课程标准常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