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育(精选12篇)
音乐美育 篇1
笔者在初中音乐课任教多年,常有学生问我,“老师,上课时能不能放点流行歌曲给我们听啊?”再看看每年学校的十佳小歌手赛,常常可见孩子们怡然自得地演唱流行歌曲,而这些歌曲也确实受到了观众们的欢迎。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动力,所以,笔者尝试着将优秀的流行因素融入平时的教学中,现浅谈一些感想。
首先,先谈下当前的现状。笔者在任教的中学里曾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90%以上的学生平时喜欢听流行歌曲,73%的学生认为课本上的内容跟不上时代,落伍了。95%的孩子家里没有听严肃音乐的习惯,甚至是从来不听。初中三年的音乐课上完,65%他们认为可以接受严肃音乐,但如果不是上课,平时是不会主动去听的。可见,在学生们心中,严肃音乐的影响力远不如流行音乐。甚至是在一些从小接受过器乐训练的学生中,这种现象也是很普遍。大多数学生认为,严肃音乐听起来很费劲,篇幅较长,篇幅短的民歌又觉得有点过时,至于课本上的校园歌曲,则觉得牵强附会,远不如流行音乐来得动感,打动人心,最重要的就是流行歌曲朗朗上口。而且,现今的网络,电视,广播随处都可看见流行音乐的身影,这些音乐已经对学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处理流行音乐和校园音乐教育的关系成了当前必须研究的课题。
流行音乐在国外称为POPULAR MUSIC〔简称POP MUSIC〕,国内从前习惯称为通俗音乐。它是反映时代、反映现实、能被广大群众接受及喜爱的音乐模式和风格。更重要的,它是同中求异、在一定的规范下充分表达个人思维,发挥个人特色的艺术形式。也是最符合未来人本主义的社会趋势,有最大市场占有率的商业艺术。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其一,娱乐性。娱乐性是流行音乐最主要的功能。其二,通俗与大众性。流行音乐内容通俗,形式简单多样,符合大多数人的特定口味,能为人们广泛接受并热烈追随。其三,商业性。当代流行音乐与市场运作密切相关,流行音乐被作为一种消费品制造出来,并通过商业运作方式推销给大众消费。其四,易变性。易变的特性是指流行音乐要不断更新形式,以维持自身吸引力。
流行音乐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赢得了无数的听众,其实道理很简单,她太接近人的思想了。从技艺高超的爵士到轻松优美的雅尼,从宣泄的摇滚到甜的发腻的港台情歌,她不象古典音乐那样具有深邃的道理,也没有民族音乐丰富的内涵,只是人们的一种更为直接的感情表达方式。因此,在教育实践中,笔者将优秀的流行音乐融入教学中介绍给学生,力图去粗存精,以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用讨论引导的方式,力图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从流行音乐的发展史出发,了解流行其实植根于传统,植根于民族
流行音乐源自于美国的爵士乐。爵士音乐融合了各种音乐元素,如非洲黑人音乐,欧洲古典音乐等。使用了一切可以使用的跳动的音符。它既具备古典音乐的传统,又能通过即兴演奏放松听众心灵,同时满足了各阶层听众的需求,浪漫而空灵。而现今的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更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社会需求,以获得广大听众的共鸣。如人教版七年级上的影视音乐单元中,刘欢的《好汉歌》,就是取材于民歌《王大娘补缸》。通过作曲家及刘欢的歌唱,唱出了梁山好汉的气魄和灵魂追求。又如取材于江苏版八年级上的西藏民间音乐中的《青藏高原》和《阿姐鼓》等,不仅用了充满西藏味的音乐素材,又用歌声描绘了西藏如诗如画的风光和宗教文化,甚至追寻到了信奉佛教的西藏人的纯净心灵,在学生中影响甚广。
二、从流行音乐的分类出发,让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变迁
现代流行音乐有很多种类,可谓是百花齐放,而这些种类体现了不同年龄阶层不同的生活环境甚至是不同的民族性。例如NEWAGE,这种纯音乐的宁静、安逸、闲息,在大多生活节奏快,追求心灵解放的白领中广为流传。其中最好的例子莫过于班得瑞里的一些音乐。它吸收了自然届的声响,制造出空灵的气氛,营造一个都市田园或都市森林的气氛,以放松工作繁忙的都市人的神经。流行音乐中的一个门类,WORLD MUSIC,通常指与西方音乐混合了并进行风格化改良了的传统地区音乐。代表歌手很多,中国的朱哲琴,非洲的KING SUNNY ADE,东欧的DON BYRON等等,这个门类的代表歌曲有1998年世界杯的主题歌《生命之杯》,融入了热情的拉丁音乐,响遍全球。还有韩国歌手RAIN在电影《机器人之恋》中的插曲,加入了瑞典都德尔山歌的元素,表现了机器人对生命,对生活,对真挚情感的向往。再如年轻人的新宠,HOUSE,从DISCO发展而来的舞蹈音乐,更是融进了latin拉丁,reggae(瑞格),rap(说唱)等流行元素,呈现出丰富的民族色彩,是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证明。
三、从讨论流行音乐出发,端正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正面引导的例如日本宫崎俊的动画音乐,以追求环保,追求人世间的真善美的面目出现,以达到一个建设无污染的世界的理想为主要主题。这方面例子就如以反叛面目出现的punk(朋克)则是用一种更加颓废的方式,极端无政府主义的言行出现,表现现代年轻人极欲体现自我价值,先破后立的思想观念。而这种形式的音乐正好可以作为处叛逆期的青少年的讨论典型。通过讨论,以及教师从美学,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引导,让学生们提高辨别能力。
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无论什么音乐,只要是能在我们感到疲惫的时候,能让我们放松心灵,洗尽尘世的尘埃,是什么音乐又有什么关系?只要能让学生体会音乐的美,同样能达到美育的标准,又何必拘泥于流行或传统,潮流或经典?仅以此文,发于广大同仁参考,指正。
摘要:当下中学生普遍喜欢流行音乐,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欣赏健康的流行音乐是个关键。本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概述了目前音乐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法。
关键词:流行音乐,音乐美育
参考文献
[1](美)斯恩.爵士乐的历史[M].
[2]百度百科.流行音乐的分类.
[3]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M].
音乐美育 篇2
中师音乐技能教学与美育
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唱歌课、欣赏课中美育的体会和渗透,不仅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技能知识,更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观念,对德育、智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学识和气质修养,达到内在美、心灵美、人格美的理想境界.
作 者:曹莉 作者单位:运城学院师范分院,山西运城,044000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 WEST年,卷(期):“”(12)分类号:G65关键词:歌唱教学 欣赏教学 技能教学 审美
借音乐平台 唱美育新曲 篇3
一、在歌曲学习中认识美——以美悦情
俄国大文豪契诃夫说:“歌声是太阳,没有歌声的生活就像没有太阳的生活一样苍白、淡化。”学习唱歌和歌曲欣赏是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学习者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音乐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透学生的心脾。
歌曲欣赏教材中《我爱你,中国》,其歌词运用叠句、排比等手法,对祖国的森林山川、春苗秋果、田园庄稼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且词句清新秀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字句间展现出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把“我爱你,中国”的主题深化。歌曲的旋律跌宕起伏,词曲珠联璧合,相互辉映,仿佛把人们引入百灵鸟凌空俯瞰中国大地而引颈高歌的艺术境界。学生通过欣赏,加之教师生动的讲解,他们被歌曲优美的旋律和多媒体课件生动的画面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深深吸引。难怪同学们在听后感中写道:歌曲犹如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倾诉中华儿女一腔炽热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在乐曲欣赏中孕育美——以美扬善
乐曲欣赏是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作品,从中获取音乐美的享受,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的需求。音乐以其音响的魅力,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它的旋律在起伏变化、抑扬顿挫、迂回曲折中,在动与静、高与低、快与慢、紧与松的对比组合中,无一不蕴含美的因素,显现出它独有的魅力,从而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激起人们感情的波澜。它以其音响本身的美,去滋润学生的心田,陶冶他们的情操。
教材中民族管弦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为人们刻画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乐曲显得格外优美宁静。把月落前江面恬静、醉人的意境,描绘得细致入微。从那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洄曲水、花影层叠、水云深处、渔歌晚唱等段落的演奏中,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配器、不同的表现手法,将那山河秀美、碧波月影、层层涟漪的湖光山色演绎得惟妙惟肖,令人凝神屏息、浮想联翩,犹如一幅幅清丽淡雅的水墨丹青在你眼前徐徐展开,令人陶醉,仿佛把你带入这美丽的春江去畅想、去遨游。此时此刻,乐曲的魅力与学生的心灵在碰撞、在交融,获得了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要因势利导、见机而行,指导学生在今后欣赏音乐作品中,要多听、多想,用心去感受、去领悟、去体会乐曲所表现的音响美、音色美、配器美、和谐美、意境美,以美怡心。
三、在音乐活动中体验美——以美怡心
音乐有着强烈的愉悦功能,“凡乐于欣赏音乐,就能够倾心赏美,便是乐于接受教育的表现,人的精神愉悦了,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焕发出异彩”。我在器乐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创新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在口风琴教学课上组织排练合奏《彩云追月》,首先运用声势训练法,让学生拍手、拍腿、跺脚,模仿伴奏乐器,其次按声部分小组练习,让大家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体验作品的节奏美、姿体美、旋律美、意境美,有的小组用口风琴吹奏旋律,有的小组用节奏乐器为旋律伴奏,有的小组作即兴舞蹈表演。学生通过实践,激起了创作的欲望。这种“参与——互动——体验——升华”的教育模式,是对新课标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验和深化。既优化了课堂,又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拓展了思维空间,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学生心灵,以美怡心,产生了相应的效果。
四、在音乐实践中表现美——以美导行
音乐是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自律工具,也是实现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隐性的德育教育因素潜移默化、相互渗透。如在课外合唱、器乐合奏排练中,因合唱队、乐队由多人组成,所以相互间协同配合就很重要,不但要求大家唱、奏要整齐,而且要求必须齐心协力才能表现好作品;在整齐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多声部的唱、奏,不仅声部直体谐和,而且更讲究方方面面的协调配合,才能把艺术性很强的声乐和器乐作品完美地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以美导行”在这里所产生的效果,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事实。由此不难看出,集体主义意识在合唱、合奏音乐活动中是何等重要。相互配合协调这种显性意识正是我们学校德育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以美育美、以美启智、以美悦情、以美育德,在这特定的环境下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示。
论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篇4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并业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取向。因此, 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价值, 利用艺术作品特有的形象性、感染性、愉悦性等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美育功能, 成为现代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不可忽视的课题。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是多方面的, 它对人们的情感发展、德性发展、智能发展和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论述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美育功能。
一、美化情感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节奏与乐调有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 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 它们就会用美来滋润心灵, 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 心灵也就因此丑化。”音乐所演绎的情绪与意境, 带给人的精神享受是无穷无尽的, 优秀音乐作品的美化情感功能也是难以估量的。
音乐的美育功能之所以能起到美化情感的巨大教育作用, 就在于“音乐是最情感的艺术”。音乐美育以这种“最情感的艺术”为观照对象和教育手段, 使受教育者能够以感性的方式 (无论是聆听欣赏还是唱奏表达) 直接体验音乐作品蕴含和表现的情感, 获得情感上的感染、满足、宣泄、升华, 形成一种精神上的“高扬状态”。例如,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一首《义勇军进行曲》就曾鼓舞了多少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 为了祖国, 为了人民战斗到最后一刻;在今天, 一曲《爱的奉献》唱出了人们心中共同的心愿和大爱的情怀, 多少人慷慨解囊支援灾区, 资助那些素不相识的失学儿童, 关心那些失去亲人家园的灾民。
音乐美化情感的功能, 还能激发人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热情。音乐审美作为人类实践的精神超越层面, 是一种创造性的、自由的活动, 它的创造性可以使人从自然的, 甚至“异化”的存在状态中超拔出来。当今的大学生承担着繁重的课业和就业压力, 再加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往往使他们终日忙碌, 疲惫不堪, 无所适从, 出现精神上的困惑、偏差、焦虑, 而优美的音乐常能使人从现实的羁绊和精神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得到感情的释放和精神上的超然。音乐以它独特的功能———乐曲的旋律美, 歌词的语言美, 音响的意境美, 表演的形态美来感染和影响着人们, 促使人们树立起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建立良好的审美情趣。
二、塑造德性
音乐的美是以善 (道德伦理) 为前提的, 并且总是表现着善的内涵、以善为旨归的, 正如别林斯基所言:“科学和艺术也是为最高的善服务的, 而这最高的善同时就是最高的真和美。”音乐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瑰宝, 它与文学、美术、舞蹈等艺术门类一样, 浸透了社会精神, 一切高尚优美的音乐艺术都包含着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道德情操和道德理想。对音乐的这种伦理内涵, 安塞尔美的说法是:“音乐的形成力是人的伦理的本质的表现行为, 也可以说音乐是人的伦理的美的表现。”音乐作品必然以音乐美的形态把这些具有教化意义的内容外化出来, 作用于人们的道德人格。
中国古代也十分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孔子认为“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 并强调音乐在人格塑造、立国兴邦中的作用, 提出“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他们都认为音乐可以修身养性, 培养品德。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没有音乐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的理论, 强调音乐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 肯定音乐对于改造社会、教育人等方面的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它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升华, 是沟通人类情感的桥梁, 能够让人得到一种高尚的感动与共鸣。
三、开发智能
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还有助于铸造智能人格, 历史上许多有成就的人物都曾受过音乐方面的训练, 或在音乐方面有一定的造诣。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同时又是音乐家;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是位小提琴手;中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有极高的音乐修养;英国前首相希思是指挥家;西德前总理施密特是一个很好的钢琴手;波兰前总统帕德莱夫斯基是著名钢琴家;尤其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不仅从小学小提琴和钢琴, 而且他还认为音乐有助于科学活动, 它能帮助科学家们造成适合创造思维的情绪。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的科学上的成就, 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智能即人的认知能力, 它主要由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因素构成。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对这些能力都有着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开发作用。
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对智力和创造力的影响最明显的地方就在于促进以听为主的感知觉的深化。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 受教育者通过聆听欣赏和唱奏乐曲, 对音高、音色、音响的强弱等的差别, 感受日渐敏锐、反应日渐准确、把握日渐细微, 其感官、大脑皮层在乐曲变化万千的音响的良好刺激下, 功能愈益完善, 处理和分析听觉信息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还有利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能力。音乐心理学家梁承谋教授认为:音乐虽然看不见摸不着, 却因其听觉刺激的瞬时变化特点和起伏波荡的旋律、节奏而非常容易引发联觉和联想, 易于改变人们惯常的固定认知模式并触发想象, “使人进入一个无意想象丛生的幻想世界”。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之所以有助于想象力的提高, 根本原因就在于音乐能激发起人的情感活动, 是情感“点化”出了丰富的想象, 是情感在“浇灌”着想象力的生长发展。由此可见, 音乐教育对于学生智力、创造力的开发, 对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音乐教育能促进智育的积极发展, 它可以启发灵感, 刺激想象力、创造力, 与智育相辅相成。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却是无限的, 它推动着世界的发展,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我如果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 就不可能有我现在这些科学上的成就。”
四、保持身心健康
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它可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对于音乐的保健医疗作用的认识古已有之。在中国古代论述音乐医疗作用的书籍很多, 《左传》论述有音乐和疾病关系的文字:《乐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五端冕而听古乐, 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 则不知倦”。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毕达哥拉斯认为, 可用音乐, 用某些旋律、节奏治疗人的脾气和情欲, 并恢复内心能力的和谐。他还认为, 适当享用音乐可以大有助于人身健康。
优美的音乐可以使人调整心理, 解除疲劳, 修养身心, 获得精神上的放松, 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悠扬的音乐可使人的愉悦心情得以升华, 获得心理上极大的满足感, 也可以使不良的情绪得到宣泄。研究结果表明, 不愉快情绪会使体内产生对神经、心血管等组织有害的物质, 能引起各种溃疡、癌症、心脏病等;而愉快的情绪则能使血液中有利于健康的化学物质增加。许多音乐家的长寿无不与愉快欢乐的情绪有关。另外, 体育表现为外在的情感运动, 它与音乐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者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音乐以其和谐、起伏的律动使人获得一种快感, 它能使人的自身能量随着音乐情感的引发而得以释放, 从而获得能量转移后的快乐, 得到积极的休息。同时音乐也能使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由此可见, 广泛地培养音乐人材, 不断提高人们的音乐水平, 对于把音乐应用于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开发特色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是全新教育理念的体现。当前, 世界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国与国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 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培养具有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在关注必不可少的职业准备等应用层之外, 还应该注重人文知识的吸纳和内化, 深化为人文精神。音乐教学应充分发挥音乐的人文关怀精神, 把学生培养成既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又有深厚的人文精神, 既有专业知识, 又有健全人格的人。要做到这些, 音乐教育就要充分发挥其美育功能, 结合当今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来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首先, 需要营造一个美的氛围。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 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 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建设人文校园, 营造一个美的氛围, 就是全面营造人文教育的环境。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蒙的主要形式, 校园艺术文化具有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功能。从幼儿园到大学, 人生启蒙有意义的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 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人的思维品质、行为价值及认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 积极进行音乐学科建设, 设置必修课、选修课, 组建合唱团、舞蹈队及其他文艺团体, 定期举办校园艺术节等活动, 是提升音乐教育美育功能的重要途径。
其次, 要对音乐课程进行整合。将音乐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在其他课程中适当引入音乐教学的一些手段, 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美术鉴赏中的相关音乐欣赏;诗歌朗诵中的配乐诗朗诵等。这是提升音乐教育美育功能的一个崭新的途径。另外, 教师还要从生活中寻找新鲜的切入点, 融会贯通, 从生活中寻找灵感, 使学生在欣赏或创作音乐的同时回归生活, 回到自我。长期坚持这样做, 学生就会在几年的音乐学习中形成一条完整的音乐思维链。这种综合的贯通过程即人文主题的呈现过程和音乐体验的过程, 其最终走向就是音乐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获得。
最后, 需要开设一些特色的课程。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为了适应自身发展以及应对校际间竞争的需要, 各学校应适时开设特色课程。特色课程可依据各高校的区位优势, 结合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民族等地域人文特点, 充分注意挖掘与吸收教学内容的人文因素, 开设创新性强、教学效果突出的课程。尤其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流行音乐, 教师应加强对其时代感的正确理解及相关技术的感悟和学习, 积极主动地组织和引导学生把握流行音乐, 提升欣赏水平, 填补流行音乐教育的空白。教师可以根据新的课程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研究, 结合音乐教育与人文科学教育的有关特点编写系统的教材, 以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
总之, 音乐有着非凡的魅力、奇特的功效, 它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也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21世纪人类科技、交通、信息及经济高速发展, 人才成为生产力要素的关键因素。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素质教育中, 艺术教育是一个重要领域, 而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作为独特艺术形式的审美教育。重视实践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重视音乐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功能, 提高和完善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最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元培.教育大辞书:美育条目[Z].商务印书馆, 1974.
[2]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 (上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3]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5.
[4]王次沼.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浅析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论文 篇5
一、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感知的能力
由感知开始是音乐教学的特征。学生缺少感知阶段,就无法使音乐教学深化,也就无法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感知是音乐技能技巧形成的基础,是发展音乐能力的前提。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感知阶段。教师必须遵循这一规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感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乐的意境美、表演的体态美、演唱的情感美。例如,在教学《数鸭子》时,可通过动作来表现,让学生模仿小鸭走路,边做动作边学“嘎嘎嘎”叫。学生在手舞足蹈中,与音乐律动产生协调一致,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情感的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能更快更直接的进入人的情感世界,直接震撼学生的心灵。所以,音乐教育应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例如,在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的祖国》《歌唱二小放牛郎》等歌时,学生通过骄傲自豪地演唱,懂得了爱憎分明,唤起了民族自豪感。这些在音乐中真、善、美的道德教育,启迪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提升。
三、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
聆听是了解音乐艺术的直接途径,只有在聆听中才能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多给学生听音乐的机会,通过听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聆听体验放飞想象都是不错的方法。例如,歌曲《山谷静悄悄》,通过视听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回声产生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想象、探索的欲望。如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学生在聆听中展开无尽想象,仿佛置身于那湖面泛舟、浪花拍岸,歌声、水声、鸟声此起彼伏的欢快、热闹的场面之中。曲调优美、节奏欢快的《踩雨》,在旋律、节奏与歌词的呼应下,使学生仿佛进入了雨中世界。还有唢呐独奏《百鸟朝凤》,那欢快的旋律,生动地表现出大自然中百鸟争鸣的热闹场景,把学生带到了色彩斑斓的意境之中。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音乐感受、理解是有差异的,教师既应尊重学生的感受,放飞他们想象翅膀,又要及时引导学生的想象不能脱离主题。
四、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
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音乐的先决条件。我们应当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感到亲切、真实而富有吸引力,从而激起学生创造的.欲望。同时,教师也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跳音练习,可让学生玩拍皮球游戏,通过实践体会跳音的特点。又如欣赏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可采用即兴作画的方法,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一幅秀美的苗寨春日清晨山川图。再如,可启发学生利用竹筒、筷子、文具盒和易拉罐等自己动手做一件打击乐器,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创编节奏及旋律、编写新的歌词、听配音编故事、律动等。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对学生感官刺激,让其产生想象从而进行创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极大地开发他们的智力,也锻炼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五、学校要为学生创造美的育人环境
幼师音乐教育中的美育 篇6
一、在音乐教育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可行性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映照出人的美好的精神世界。幼师音乐教育中,本身就富含了音乐审美教育元素,或叫音乐审美教育功能。在常规的学科设置中,声乐课、钢琴课、器乐演奏课、合唱合奏课等,均是从不同教学角度、不同教学目的出发,实现着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声乐课中学唱一首《我爱你中国》,会让学生领略到祖国秀美的山河,激发热爱祖国的崇高之美;钢琴课中,弹奏一曲莫扎特的《小步舞曲》,能让学生体会到外国古典音乐的优雅之美;教师和学生互动、合唱《让世界充满爱》,便会唤起大家热爱和平的一种大爱以及和谐之美。这些,均是在平日教学中就可实施、体现的具体的音乐审美教学内容。音乐教育在对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在对学生的美育方面,音乐美育以富于情感的人性化方式,引导着学生感受美的魅力、欣赏美的真谛、创造美的愿望,进而思考人生的意义、社会的价值、自觉增强文化艺术修养、完善道德人格。
二、幼师音乐美育的内容
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一般应着重在感知能力的培养、想象能力的培养、情感体验的培养、认识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综合体验的一种音乐艺术审美能力。
敏锐的听觉感知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和欣赏音乐的前提。幼师音乐教学中的视唱练耳课、音乐欣赏课、声乐课、钢琴课,及多种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的基本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视唱练耳课应担负起对学生听觉感知能力的培养,其他音乐课程,实际也是在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学习、欣赏音乐缺少音乐想象的翅膀是不可思议的,没有良好的对音乐音响的想象和联想,也就不可能生发相应的音乐形象,更谈不上音乐审美上的意义。这一点上,幼师特色的音乐欣赏课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的主要目的也就是对音乐本身富含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层次地审美体验,同时,使之自我的思想情感得以拓展和升华。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保护学生个体的音乐情感体验,不应强求所谓的“标准化”。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音乐情感差异化的体验,就会自然存在。这也说明了音乐艺术所独有的艺术欣赏个性。
音乐艺术作品是作者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与思想情感的集中体现,因此,欲达到完美的音乐欣赏效果,还应从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作者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体裁样式等多个方面进行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得完美的、综合性的音乐审美体验。上升到音乐美育教育的认识高度,幼师音乐教师所有的教学努力,都应是“育人”、“树人”,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外部世界中,获得更多的感知和正确的认识。想想,我们的中外音乐大师、著名的教育家、杰出的科学家、甚至政治领袖,如:贝多芬、孔子、钱学森、周恩来等,谁没有和美妙的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呢?
三、幼师音乐美育的途径
实际上,音乐美育在幼师音乐各科教学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即使在技术含量要求较多的教学中,也包含着音乐美育的因素,哪怕是技术性的欣赏美。
(一)开设音乐欣赏课程
音乐欣赏课中欣赏古琴传统名曲,在给学生提示必要的基本欣赏要素,以及古琴的抹、挑、勾、吟、揉、绰等具体弹奏技法外,还可以对古琴艺术上升到人文化的审美艺术表述。如是:古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史可查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古琴不仅是一种演奏音乐的乐器,它还代表着中国文人怡情养性的生活方式,表现出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理想追求,蕴含着关爱自然,天人合一以及君子之道的人文精神。这样升华了的音乐欣赏,浸染了学生的艺术文化熏陶,无疑是一种令学生走向更高层次的艺术欣赏,而获得从心灵到精神上的美育满足。
(二)在声乐教学中贯穿音乐美育
幼师声乐教学中,教授中外经典名曲是必不可少的。像教唱中国经典民歌《茉莉花》,除歌唱技巧以外,如果教师能从多角度对歌曲进行解析,上升到多维审美高度,同时伴随着必要的声乐技术训练,就可能更好地使学生表达歌曲形象,体现特有的艺术风格。如:《茉莉花》是我国的一首经典民歌,它已从江苏唱到了全国,从全国唱到了世界。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推荐了《茉莉花》,将其确定为亚太地区的音乐教材。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美国萨克斯演奏家凯利金将《茉莉花》改编成萨克斯独奏曲,使之风靡世界。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茉莉花》再次唱响了世界。《茉莉花》这首民歌,已不仅仅停留在歌曲本身的意义上,它可以是中华民族高尚的情操、向上向善的精神体现,很好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像这样充满多维审美信息量的声乐课,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三)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依托提高幼师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幼师音乐教育在美育上的强化,还应尽可能多地创造师生共同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这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综合音乐艺术审美体验有着重要作用。比如合唱重唱、合奏重奏、配乐舞蹈、音乐比赛、文艺晚会。在集体的音乐活动中,教师应身先士卒,并激发学生随着音乐的美妙律动,适度摆动起身体,大胆自我表现,充分体验音乐的情感之美、情态之美,使学生感知到合作的愉悦,分享音乐的快乐。实质上,学生在随着音乐进行有韵律的适度摆动,是学生对音乐情绪体验的一种外化表现,这样的表现,也很好地展现了幼师年龄段学生朝气蓬勃,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美好形态。此外,教师应积极参与与学生互动的音乐实践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和鼓励,构建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观念,增强感知能力,和谐身心发展,使学生的音乐艺术审美愿望得以实现,并使之不断地丰富和成熟。
(四)提升教师的音乐美育观念
幼师音乐教育活动中,音乐教师的审美意识、审美视野、审美情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音乐教师应进一步增强美育观念,尽可能多地汲取自身专业以外的其他的艺术养分,丰富艺术美学思想,贮备足够的教学能量。
音乐美育 篇7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 蕴涵词曲作者的情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发挥音乐的美育功能, 转变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策略, 优化教学方法, 让学生接受审美教育, 引导学生通过视、听、思、唱等多维度、全方位学习音乐, 在欣赏、想象、学习中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情感, 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美的熏陶、感染、震撼, 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功能和效用, 全力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的进程。
如今的小学音乐教材都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教材中有许多非常适用于小学学生的结构简短、节奏欢快、旋律优美的音乐作品。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教材里的这些优点, 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在现如今的音乐教学中, 很多教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优秀的教学经验, 如:运用多媒体进行欣赏教学;用律动和表演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游戏激发学生的情感表现欲望;创设教学环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作品魅力;用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等等。在多年的音乐教学中, 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唱歌学习中创造美, 感受美, 以美塑情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 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 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调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唱歌是小学低年级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歌曲中包含着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它是音乐形象的反映, 律动的表现。每当学生感受到律动音乐的音高、音色、力度和节奏变化时, 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随音乐产生律动, 这时学生自身的动作与音乐律动产生协调一致的美感, 给人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和谐感受, 让你获得美的享受。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开阔音乐视野
有一句话说的好“趣味无争辩。”一个人喜爱什么音乐, 不喜欢什么音乐都是因人而异, 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但是不能放弃了引导和教育。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匮乏等原因的局限, 审美趣味是狭窄的。教师这时就应该通过音乐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小学的音乐教学应有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质的责任, 要让学生不仅喜欢当代的音乐, 对所有时期的音乐都应该有所了解和欣赏。教材中安排的国粹京剧、民歌等内容正是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极好教材。
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秀音乐作品, 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音乐是没有国界的”, 从审美情趣来看, 学生喜欢新颖、多元的音乐风格。作为教师, 不仅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音乐, 更应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让孩子欣赏更多外国歌曲。例如, 我在教唱五年级第六单元“告别时刻”中的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时, 我创编了以“我是导演”为主题的音乐活动, 以《友谊地久天长》作音乐背景, 让学生为自己所在的小组导演一个毕业典礼上与好友分别的场景。就是通过这样的音乐实践活动, 在感知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想象, 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协调能力;通过音乐实践活动, 将场景、人物、情感、音乐融合起来, 让学生尝试用音乐去阐释心理、阐释情景, 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进一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一首好的歌曲不受国界的限制, 可以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大家喜爱它!
这个设计非常煽情, 非常生动, 视觉和听觉都获得了美感, 情感想象获得的审美喜悦, 最终懂得的音乐无国界的道理深深地留在孩子的心里。
当然, 审美趣味的扩展是以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的增长为基础的, 我们进行扩展审美趣味教育时不能脱离这个基础。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不断地加强自身文化素养, 特别是音乐素养的积累, 不断进行音乐教改的探索,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从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 扩展音乐审美趣味, 开阔音乐视野。
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陶冶美育情操
小学阶段的学生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比较弱, 而且好奇心与模仿能力特别强。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心态扭曲, 迷失方向, 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身心, 影响他们健康成长。
音乐教师应当认清自己身上的重任, 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音乐作品, 精心设计音乐教学课的内外活动, 通过听、唱、讲、跳、演、比等教学手法, 让学生体验每一个作品的美感和情感,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 陶冶美育情操, 提高音乐素养。
总之,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音乐教师不但要加强专业音乐知识的学习, 还要加强美育、音乐审美教育理论的学习。使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如何渗透美育教育能够设计准确, 达到提高学生美育素养的最终目的。
摘要:如今的小学音乐教材都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实际上艺术教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完善了人格, 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在艺术学习中, 随着艺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可以说,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关键词:美育,创造,音乐教学,音乐素养,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刘叔成, 夏之放, 楼昔勇等著.《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
音乐艺术在美育中的功能 篇8
一、培养人们良好的乐感
人们倾听音乐会产生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对人们的情绪、情感、理智、思想意识都会产生影响。这一系列的音乐反应在个人身上综合体现为乐感。乐感可以理解为在生理上具有正常的听觉能力,在心理上对音乐具有审美感受能力,乐感较强的人比乐感较差的人更能领会音乐的特点,更懂得欣赏音乐,在参加音乐活动(创作、演奏、演唱)时也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乐感的具体内容包括声高感、音色感、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音乐形式感,良好的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力等等,它们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重要的原因是音乐审美教育。以音乐感而论,能否辨认一定的音高,固然有天赋的生理能力,但后天的训练是主要的,通过一个已知音后,再根据它来判断或唱出另一个音的能力,即能辨认音程的能力,需要长期的音乐教育,方能达到相当细致的程度。乐感中至关重要的是旋律感。旋律体现音乐中最重要的音调,最富有表现意义。对于具有一定的音乐文化的人来说,旋律有近于约定俗成的一定法则或习惯,具有特定的表现意义。如果我们通过音乐美育,比较熟悉各国、各民族的音乐旋律,就能通过它达到对异国、异族朋友的感情交流。对乐感的把握,我们可以综合古今中外作品,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比较鉴赏,逐渐使自己丰富起来。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比较。比如,蒙古族的辽阔,藏族的粗犷,维吾尔族的活泼。古典派中,海顿、莫扎特追求形式结构的完整,在严谨、协和、对比和统一之中显示出对古典理性主义的追求。贝多芬赋予交响乐以人对理想的追求,体现善与恶的斗争和人对大自然的赞美。浪漫派却运用交响乐体现了人性的解放、个性的追求,以及对大自然的移情作用。交响诗的出现,强化了音乐对人物、事物、情节的具体描绘刻画,把音乐的表现力扩大到新的阶段。印象派把音乐变成光、色变换以及对事物的瞬间感受,客观又冷漠。20世纪诸多流派又给交响乐加上多种现代哲学和理性的要求。
二、培养人们美好的情感
美育的终极目的是建造完美的人格, 培养人们美好、和谐、完美的心灵。实际上, 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美育之所以有建造完美人格的功能, 是音乐的艺术本质特征决定的。音乐是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统一体, 优秀的音乐作品包含着音乐家对生命的真实体验, 对生活的真实情感以及代表人类审美理想和愿望的“善”, 美的内容又按照“美的规律”, 以音响的形式传达出来, 音乐作品以它特有的情感力量陶冶人的情操, 美化人的心灵。可以说音乐美育是道德教育最理想的途径。音乐美育帮助人们把道德教育规范变成自己内心情感的要求, 自觉与周围的世界建立和谐、美好的关系, 既发挥自己的个性, 又兼顾世界整体的和谐。例如, 多声部的合唱, 特别能激发人的向心力, 各个声部协调一致, 在这种完美和谐的音响氛围中感受到整体的理性美。这就是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的“乐从和”, “乐者敦和”的乐教思想。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 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都是震撼人心的音乐精品, 它们使人们从情感上接受了诸如团结、凝聚、忘我、奋进的精神品质。音乐中这些和谐、整体的观念如果变成人的纯理性的能力, 人就会自觉地克服和战胜那些基于生理本能的自然感性和非理性的情绪, 不计个人得失, 为实现善的最高理想而奉献自己的才智, 并养成在生活中与人为善、真诚待人、宽容仁爱的道德修养。按照建造完善人格的目标, 在具体的音乐美育实施中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对音乐教育材料的选择。作为音乐美育学习的音乐材料, 必须选择内容与形式都高度完美的作品, 除了经典作品, 还应精选出当代的各种类型的优秀作品。由于音乐美育讲究“寓教于乐”, 对当代青年人的喜好不能不重视, 同时又必须对他们的趣味进行正确的引导, 作为施教者一定要研究受教者的心理, 研究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 找到适当有效的方法, 使他们认同和喜爱深刻的、精神内涵丰富的优秀作品。特别注意通过民族优秀传统作品的介绍和欣赏, 加深受教者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 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二是对音乐活动的设计。音乐美育除了音乐欣赏、个人音乐技能知识的学习, 还应特别重视合奏、合唱、重奏、重唱的训练与演出。这不仅仅是对受教者音乐技能的训练, 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素质, 在这种创造美的集体活动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协调、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三、提高人们认识现实的能力
与其它艺术一样,通过鉴赏音乐可以认识现实。由于音乐以乐音的运动来反映现实,它不直接造成概念,没有视觉形象,只能间接认识现实。只有通过大量的鉴赏音乐活动,积累了大量的音乐知识的人,才能从中悟出道理来。例如,欣赏大量的格列高里圣咏(三千多首),你从它们单一的旋律线,无和声与对位中,从他们音程中从容不迫的上升与下降中,可以认识到中世纪人们单调的精神生活:对上帝的虔诚、专一。而欣赏大量短小的以抒情形式出现的浪漫主义音乐,从那些具有多种旋律、和声和变化的节奏、音响所体现的不同个性、丰富情感的作品,你可以看出19世纪人性解放所带来的人们徘徊、迷惘、热情、幻想等复杂的心理状态,从中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上升时期的进步性和复杂的矛盾。
如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精华,开创浪漫主义新时代,他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命运》和第九交响曲突出体现出作者一生向往“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崇尚英雄,讴歌共和,不屈不挠同命运搏斗的英雄主义气概。以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为例,它第一次展现了作者的英雄主义创作思想。作品的篇幅极其庞大,情绪激愤,对这划时代的巨作,封建贵族极其反感。第一次演出时,楼座上曾发出一种怪叫:“只要停下来不演奏,我可再给一个铜板!”尽管如此,也丝毫无损这部作品的伟大光辉。全曲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式,提示英雄性格的各个侧面以及战斗的业绩。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罗曼·罗兰说这是“全人类抬着英雄的棺材。”第三乐章,谐谑曲,音乐充满活力和乐观情绪,人民前仆后继。第四乐章用主题变奏曲写成,表现人民群众庆祝胜利的狂欢场面。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26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痛苦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意志消沉,而是与命运顽强抗争,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能把生命活上几千次该有多美啊!”第五交响曲就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全曲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式,主题思想是命运的敲门声。第二乐章用双重主题变奏曲写成,是战士从沉思转向行动。第三乐章,决战前夕各种力量对比,战士与人民大众逐渐占上风。第四乐章,奏鸣曲式。命运阻止不了历史前进,光明战胜黑暗。
音乐课是美育放飞的平台 篇9
从事小学音乐教育20余年, 音乐时时激励着我, 同时也感动着我。可是, 一走上讲台, 教给学生知识的时候, 就显得呆板而缺少音乐的灵动, 自己经常思考, 也经常依然如此。这样反反复复之中, 不知道走了多少节音乐课堂。近几年,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旗帜下, 对音乐教学也产生了一些想法。其中之一的想法就是, 既然音乐这样美丽, 为什么不把美的教育融合进来?让美育伴着优美的弦律展翅飞翔呢?
首先, 整体来说, 学生是特别喜欢音乐的, 因为音乐中含有一种内在的伟大的美感,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学生也是特有的。小学高年阶段是学生生理发展的加速期, 一切心理要素都在慢慢地表现出来, 有一些审美的需求在音乐课上能够得到集中的充分的表现, 这就是上述的学生爱音乐的充分论据。
美是一种感受, 审美更是一种感受。美是一种出乎于心, 发乎于情的, 更是多角度多元化的, 不是说, 只有人在欢乐高兴的时候才体现美, 才能去审视———这是片面的。俗话说:“男愁唱, 女愁哭, 大人乱嘟嘟”用三个字, 重点在“愁”和“唱”, 充分体现出男士的一种忧愁美。这样的忧愁美, 也被音乐 (唱) 承载着。所以说, 每位音乐教师都有责任在音乐课上唤醒学生审美意识, 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保护学生对美的特有的不同观点。发展学生的审美特点。不辜负教师的教, 别忘了音乐与美同在。美寄托于音乐方能更美。让学生去发现美, 审视美, 创造美, 享受美。
其次, 大道无痕, 与学生一道审美, 一道成长, 这才是音乐课堂的最高境界。
中国搞了几千年的传统教育, 今天要改, 首先要改掉过去的师生关系, 教导与服从这种现状, 不适合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 新型的师生关系亟待建立, 特别是音乐课, 教师与学生一起想, 一起看, 一起唱, 一起跳;一同学习知识, 一同发现美, 一同感受美, 一同审视美。学生时代的最大特点, 就是好玩好动。如果老师与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什么都做到“一起来”, 这课堂自然生成一种美, 这是一种真正的美, 是一种无可质疑的美, 是会飞扬的美。
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 没有拘谨, 身心平和, 美思飞扬, 充分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同时去感受学习, 感受生活, 感受美无处不在。审美又有所不同, 各显异彩, 让自己丰富的音乐知识巧妙地感染着学生, 传授给学生。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势在必然。
每一位音乐教师的教学都是不可重复的, 因为音乐教师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这样教师首先要具有个性, 特别是审美的个性, 没有教师的个性, 便谈不上学生的个性, 音乐课上失去了个性的培养和教育, 往往意味着教学的失败。
培养学生的个性, 就不能以教师为主, 更不要“满堂灌”“一刀切”, 应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去感受, 去表现, 去创造。大家知道, 每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 都能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促进剂, 给人们的生活充满光辉, 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是如此, 美的学习生活是不能离开优美的音乐的。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创造《月光曲》的过程, 足以说明这一点。
综上所述, 不是什么高谈阔论, 只是从事音乐教学20余年的工作经验和一点点的积累与自我反思, 写出来与同行们一同探讨, 共同提高, 让音乐课成为审美的平台, 让美“飞”得更高更远。这才是自己的初衷。
摘要: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 没有拘谨, 身心平和, 美思飞扬, 充分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同时去感受学习, 感受生活, 感受美无处不在。审美又有所不同, 各显异彩, 让教师丰富的音乐知识巧妙地感染着学生, 传授给学生。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势在必然。
追求音乐教学中的美育风采 篇10
一、唱游学习中感受美, 定型美育文化
例如:小学一年级集体舞《雁儿飞》。音乐旋律舒展优美、节奏相对稳定, 其动作形态显得平稳、圆滑、轻柔、舒展大方, 显现出学生从小要学习大雁遵守纪律, 热爱集体的本质。学生在律动学习过程中, 培养他们高尚品格, 启发创新思维, 拉近教师与学生书本与实践的距离, 从学习活动中去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 美育文化在此定型。
二、歌曲学习中认识美, 美育传情
例如歌曲欣赏教材中《让我们荡起双桨》, 其歌词运用叠句、排比等手法, 对祖国的森林山川、春苗秋果、田园庄稼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 且词句清新秀丽, 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学生通过欣赏, 加之教师生动的讲解, 他们被歌曲优美的旋律和多媒体课件生动的画面所描绘的音乐形象而深深吸引, 难怪同学们在听后感中写到, 歌曲犹如到了那种嬉戏、玩耍的场面。
三、乐曲欣赏中孕育美, 美育传善
乐曲欣赏是培养学生通过听觉聆听音乐作品, 从中获取音乐美的享受, 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例如器乐曲《天鹅湖》, 乐曲形象地描绘了洁白高雅的天鹅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悠然漫游的优美情景。当孩子们聆听着轻柔优美的乐曲时, 仿佛身临其境, 美不胜收。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配器、不同的表现手法, 将那山河秀美、碧波月影、层层涟漪的湖光山色演绎得惟妙惟肖, 令人疑神屏息, 浮想联翩。
四、音乐活动中体验美, 美育怡心
在器乐教学活动中,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创新的能力, 让学生自己去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例如, 竖笛课教学上组织排练合奏《彩云追月》, 首先运用声势训练法, 让学生拍手、拍腿、跺脚, 模仿伴奏乐器, 其次按声部分小组练习, 让大家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体验作品的节奏美、姿体美、旋律美、意境美。
论音乐教学与美育的关系 篇11
一、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意义
音乐教学在美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与德育、智育、体育共同构成四大要素,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教育内容。
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思想,把音乐教育提高到“礼乐相济”的理论高度。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其所著的《美育书简》中正式提出“美育”(即“审美教育”)的概念,他阐释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1]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音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在艺术教育与美育中的重要意义是万万不可低估的。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声音艺术,它既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喜爱的艺术门类之一。它可以带给人审美的愉悦,成为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仅以一个人的一生为例,从在母体内的“音乐胎教”,到出生后的摇篮曲,少年时的儿歌、学生时期的校园歌曲、谈恋爱时的情歌、结婚时的喜歌、每年生日时的《祝你生日快乐》歌,直到辞世时的哀乐和挽歌,无时无刻不与音乐相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革命导师恩格斯才说:“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2]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种“高峰体验”,在这种时刻里,人会感受到强烈的幸福、狂喜、顿悟、完美。这种“高峰体验”存在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之中。不但诗人和艺术家在创作狂热时处于“高峰体验”之中,聆听一首感人至深的乐曲也可以产生这种“高峰体验”,这是一种审美的最高境界。
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家,而是通过音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二、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重要意义,是通过它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出来的。具体而言,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普及音乐知识,提高艺术修养
音乐知识与艺术修养对于一个人而言相当重要。只有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才能更好地欣赏音乐,真正领略音乐艺术的奥妙。在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与美感享受。
音乐修养作为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当代社会,“知识经济”要求社会文明化,当今社会的人必须具有包括音乐修养在内的各种艺术修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的需要。
高科技的发展一方面造成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舒适和富有,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五子登科”的家庭比比皆是,人们的休闲娱乐时间与文化消遣需求日益增多,对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种艺术的欣赏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另一方面又使社会分工更加专门化、职业化,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变得程序化、符号化,高效率与快节奏加大了人们的精神压力,物欲横流更给人们带来了种种危机感与不安感,更需要将欣赏音乐作为精神慰藉和缓解疲劳的有效手段。这就要求现代社会的人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与艺术修养,而音乐教学正好当此重任,它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也更加凸显出来。
(二)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也体现在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常的创造力。
音乐欣赏与音乐娱乐乃至音乐创作,都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是人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能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对此许多科学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格拉索认为,音乐艺术可以提高广阔的思路,可以提高人的创造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更是音乐天才,他会拉小提琴,会弹钢琴。在他当选美国科学院院长时,为了表示庆贺,他在自己家中举办了一场个人独奏音乐会。他不止一次地表示:自己特别喜欢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是对音乐和其他艺术的爱好培育和丰富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对艺术的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科学之路和人生之路。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也有一句名言:“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三)陶冶情感,培养完美人格
音乐教学对于人情感的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它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使人进入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音乐教学培育人的高尚情感,而人的高尚情感又激发人的高尚行为。在这方面有许多动人的例证。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听到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后,热泪盈眶,唤起了他的爱国忧民之情:“这部作品已经接触到饱受苦难的俄罗斯人民的灵魂深处。”《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不仅感动、鼓舞了几代中国人,表达了昂扬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感动了许多国际友人。著名美国黑人歌唱家罗伯逊就曾经用英语演唱过这首歌曲,表明他对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的支持与声援,从而也显示出他崇高的人格。
凡此种种都有力地证明,对于音乐艺术的教育与学习,的确可以培养高尚的情感,塑造完美的人格。
三、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特征
明确了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重要意义与重要作用之后,更为重要的是明确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特征。唯其如此,方能通过音乐教学实践体现这些特征,进而发挥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实现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重要意义。
具体而言,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寓教于乐
音乐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寓教于乐,即在审美娱乐的过程中实施教学,实现教学目的。我国先秦时期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中,就明确提出了这一点:“‘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3]可见,从儒家观点来看,音乐与娱乐密不可分,“乐”“乐”一体,以欲制道,道出了音乐寓教于乐的本质特征。西方的美学理论同样强调音乐的寓教于乐的特征,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都承认音乐是一种最愉快的东西……人们联欢娱乐时,总是要弄音乐,这是很有道理的,它的确使人心畅神怡。”[4]古罗马的贺拉斯也认为:“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二)潜移默化
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另一大重要特征是潜移默化。所谓“潜移默化”是指人的思想、品性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与感化,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也作“潜移暗化”。北齐时的《颜氏家训》云:“潜移暗化,自然得之。”《文明小史》第一回道:“第一须用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断不可操切从事,以致打草惊蛇,反为不美。”《清史稿·陈銮传》有言:“请敕儒臣阐明圣谕广训,黜异端之旨,撰为韵言,布之乡塾,俾士民童年诵习,以收潜移默化之效。”
音乐教学对于学生实施的音乐教育,不是政治说教,也不是耳提面命,而是通过音乐形象、音乐情感等要素,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提高音乐素质。这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所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以情动情
以情动情也是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重要特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离开情感教育,音乐教育就失去了灵魂与生命。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早就明确指出:“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5]音乐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先对音乐作品中词曲作家所表达的情感进行体验,再通过自己的情感表达传达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收到“以情动情,用心拨心”的教学效果。
音乐教学在美育中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和特点,才能充分发挥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实现音乐教学对于美育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2]陈兆金.艺术鉴赏学导论[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
[3]于民.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浅析音乐教育中的美育功能 篇12
在以前的社会中, 音乐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属性。音乐凭借着音波的震动而产生的声音, 是审美意识的表现。音乐教育也属于文化的一种, 能使人产生美妙的感觉, 陶冶人的情操。它的主要的特征有:
(一) 情感性。音乐是一可以抒发感情的艺术。我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 只要用心投入, 就会感受到其中的美妙之处。现在很多的大学也都开设音乐鉴赏课, 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气质, 培养学生们的文化情感。在艺术欣赏中, 最重要的就是要富有情感, 如果缺少了情感就相当于失去了灵魂, 所以说, 音乐教育是否成功, 就要看是否投入了情感在里面, 因此, 情感在艺术欣赏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 要判断这首歌是否好听, 能否引起我们的共鸣, 就要看这首歌是否有感情在里面。人们在音乐审美过程中, 可以通过情感的抒发来产生积极思想, 对人生的感悟或许也有着重要影响。
(二) 技能性。在音乐教育中, 技能性的培养是很重要的。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的教育, 如果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话, 那么对以后的音乐学习就会增加困难;音乐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学科, 音乐教育应该强调对技巧的学习。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 在疲惫的时候, 听一下舒缓的音乐, 就可能会感受到舒服一点;在很烦躁的时候, 听一下安静的音乐, 就可以放松情感。所以说, 音乐是可以给人正能量的。
(三) 形象性。艺术是具有形象的, 如果艺术中缺少了形象的话, 那么也就称不上是真正的艺术了。因此, 在教授一门艺术的时候, 一定要讲解其具有的生动形象性, 在此基础上, 才能真正地理解艺术的要素。音乐的艺术形象性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 音乐是一种美妙的东西, 可以把它比作不同的事物, 那么它所代表的事物就相当于是其中的感情, 这样抒发的感情可能会更具体一些。音乐教育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东西, 我们现在都能够接触到音乐, 现实生活中随处都存在音乐。
二、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音乐教育美育功能的核心是让学生们拥有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通过让同学感受音乐的律动来感觉到美的存在, 感知生活的美丽, 让人们在无形中接受着美好的事物, 通过在音乐上感受美, 从而在生活上创造美。
(一) 树立审美的意识, 以美现真。音乐是通过对人们视觉上、听觉上的冲击来达到传播某种精神、某种社会现象的目的, 激发人们内心的共鸣。在快节奏的社会过程中, 人们往往过于追求效率, 却忘了追求生活的质量, 失去了去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更别说去创造美的能力。听音乐是人们想要放松时的重要工具, 人们在歌声里体会到美丽的存在;人们在歌词里接受正能量的熏陶, 让人们对于生活更加的充满希望、期待。音乐教育作为培养人们审美意识的重要方式, 已经与人们生活产生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因为音乐, 人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美丽, 发现美的存在, 在音乐中尽情的享受, 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因此, 音乐教育可以树立人们的审美意识, 以美现真。
(二) 提高良好品质, 以美积善。音乐非常具有感染力, 音乐通过音乐人的编写以及专业歌手的演唱, 以良好的表现力对社会的某种精神进行传播, 让人们接受着社会的正能量。音乐教育是老师通过传授自己对音乐理解的技巧来培养人们的情操, 人们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能够在音乐中体会到不一样的力量。比如常回家看看、世上只有妈妈好等等歌曲教育了无数的人, 弘扬了尊老爱幼的中华优秀传统精神。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 让人们拥有音乐技巧, 而是让他们发现社会的美好、生活的真谛。
(三) 激发创新思维, 以美激智。科学认证, 人们的脑袋分为左脑和右脑, 左脑是人们的数据模拟库, 通过对某种数据的分析, 来达到思考的目的。左脑发达的人, 对于数据就会特别敏感, 脑袋运转速度也会比一般人更加快。音乐教育可以通过对音律、音韵等等的识别来使人的大脑高速运转起来, 长期下来, 可以培养人们思考的能力, 激发人们的智力潜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 音乐是人们接受艺术教育的重要选择之一。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各方面的表达能力, 因此, 音乐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 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高尚品格、提高人们的思想情操与道德修养、开发人们的大脑。
摘要:音乐教育所产生的美育功能是一种美妙的情感, 其中具有独特的情感性、技能性、形象性。从音乐教育中能够抒发美好的感情, 培养审美意识, 这对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美育功能,感情
参考文献
[1]刘冰.浅析音乐教育中的美育功能[J].文学教育 (中) , 2010 (02) .
[2]谢聪.浅析音乐教育中的美育[J].科技信息, 2009 (35) .
[3]谢聪.高师音乐教学方法研探[J].科技信息, 2008 (34) .
【音乐美育】推荐阅读:
音乐课堂美育教育09-24
大学美育总结音乐05-13
音乐美育中的流行音乐09-30
音乐教学中的美育09-18
浅析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论文07-02
美育教学07-17
网络美育05-27
美育06-14
美育设计07-26
诗词美育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