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美育(共10篇)
语文美育 篇1
摘要:“美育”是中职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如何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水平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 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层面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元素, 探索语文课堂中的美育策略, 以期对中职语文课改的深入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美育,中职语文,教学实践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 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 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形象为手段, 以情感为核心,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 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由此可见, “美育”也是中职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 美育与学科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相脱离或者被弱化, 往往处于被忽略、被漠视的尴尬境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水平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 以达到美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有鉴于此, 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层面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元素, 探索语文课堂中的美育策略, 以期对中职语文课改的深入开展有所帮助。
一、善引领, 以人性美激励学生求真、向善、爱美
人性美是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是人们求真、向善、爱美的天性。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有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 以高教版《语文 (基础模块) 》教材为例, 在“阅读与欣赏”部分选编了大量优秀作品, 有的蕴含着爱国主义思想, 有的充满着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 有的表现亲情的可贵。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 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性、感情方面的教育和熏陶。所以我们应自觉加强美育, 发展学生心灵深处的真、善、美的成分, 使语文学习成为源自学生内心的自觉需求, 点燃中职生的理想信念, 激活中职语文课堂。
如《语文 (基础模块) 》下册第一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 从多个侧面揭示了人性美的丰富内涵:《合欢树》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散文, 作者通过追忆母亲以及对合欢树由来的叙述, 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善良》谈论的虽是一个古老的命题, 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善良”的内涵进行了新的挖掘, 作者通过对善良与凶恶的对比分析, 热情讴歌了善良的伟大力量, 表达了对善良的坚定信念;《人生的境界》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 启发我们深入思索人生的意义, 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选读课文《父亲的手提箱》节选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获奖演说, 作者以父亲的手提箱为线索, 讲述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感悟及父亲对自己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影响, 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沉思念。这些美文或美在境界, 或美在善良, 或美在爱的付出, 或美在对爱的感恩。教师在讲述的同时, 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人性美进行感悟、发现和追求, 以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趣味。
二、重欣赏, 以自然美唤醒学生陶情、冶性、愉心
自然赋予我们一切, 自然中的天地万物绚丽多彩。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既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 又能净化我们的心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然、放松地欣赏美的景色来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 以自然美唤醒学生陶情、冶性、愉心。
如《语文 (基础模块) 》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我的空中楼阁》, 是一篇奇颖秀逸、情思飞扬、韵致风流的写景美文, 它描绘的是淡雅清丽、美妙多姿的风景图:眉黛似的远山, 苍翠欲滴的山林, 虚无缥缈的小屋。表达了追求大自然的美, 厌弃尘世俗流、纸醉金迷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教学时,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 让学生沉浸在李乐薇精心营造的空中楼阁中, 为她的美文、美景所陶醉。作家笔下的大自然生机盎然, 能唤起人的生命活力, 教师的教学就应使学生有思有感, 可赞可叹, 让山水之美激发起中职学生生命、思维和感情的活力, 与学生一起感悟幸福的真谛, 追求心灵的归宿, 让学生明白不是世界没有美, 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通过美育, 把课文与现实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学生的未来相联系, 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此鲜活的教学理念, 造就了鲜活的语文课堂, 学生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流连忘返。再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教师可以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学生来到滁州城, 依次介绍琅琊山、酿泉、醉翁亭、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 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享受美景!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 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景色, 积累了素材, 拓宽了审美视野, 并自然地内化为自己的阅读、审美感受。
三、弃偏见, 以科学美引导学生启智、激趣、求异
科学深奥、严谨、枯燥, 科学家老迈、严肃、古板, 这是常人的偏见, 也是我们的误解。其实科学美是一种美的形态, 它呈现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反映了人类探求真理的内在精神, 和艺术品一样, 它同样让人产生一种寻味无尽的审美愉悦。中职语文教材中客观存在着大量的科学美元素, 审美化的教学活动犹如“登山探宝, 下海寻珠”。我们应摒弃常人的偏见和误解, 以美学的眼光, 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发现科学美、欣赏科学美、感受科学美。以科学美引导学生启智、激趣、求异。
如《语文 (基础模块) 》下册第二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 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科学美的无穷魅力。《科学是美丽的》揭示了科学之美的意蕴, 课文通过引用丰富的事例, 阐述了科学世界各种形式的美感:原子中“云深不知处”具有奇妙的朦胧美;生命之源叶绿素中的“绿色秘密”具有诱人的神秘美;“生命之梯”DNA回旋曲折的双螺旋具有旺盛的活力美;“纳米”世界中用原子砌成的纤巧结构具有复杂的精致美……科学之美, 千变万化, 美不胜收!《南州六月荔枝丹》体现了科学思维的严谨美。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中对荔枝的描述准确与否, 课文从科学的层面一一剖析开来, 或肯定, 或否定, 或纠正偏差, 客观、翔实地介绍了荔枝的形态结构、贮运、习性、产地、栽培史等。作者措词准确、生动, 融科学知识与古诗文于一体, 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和极高的艺术修养。《飞向太空的航程》表现了科学精神的崇高美。《中秋月》从科学和人文两个角度还原了中秋月的真实面目, 让我们了解了中秋月的科学知识和人们钟爱中秋月的原因, 体现了科学真和美的统一。再如教学拓展模块第十八课《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时, 引导学生:热爱文学, 沉浸于艺术, 或许不能改善物质生活, 但可以充盈我们的内心, 慰藉我们的灵魂, 提升我们的修养。只要我们用探询的眼光去寻觅文学作品中的美, 触摸令我们感动的东西, 我们就会陶醉, 就会震撼, 就会从蒙昧走向智慧。进而让学生从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事例中明白:“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互补的, 是精神世界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 笔者深深感受到中职学生的内心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同样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等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地完成知识的传授, 而应寓审美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让美育之花盛开在语文课堂, 以此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修养和审美趣味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倪文锦.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科书 (基础模块、拓展模块)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语文“共生”,“美育”飞扬 篇2
一、披文入理,感受情感之美
任何美首先是情感美。特别是文本中的人文情愫更是值得玩味和探究。抓住文章中的精彩点,多以人文的视角去审视和体验其中的美感,其发现的情感自然就会更加真实,与众不同。披文入理,让学生有了足够的自我感悟时空,让他们的认知情感更加富有深度、广度和温度。
解读文本过程,发现其中的特有情感,对学生而言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宝藏”。如,在人教版必修2第2课《故都的秋》阅读引导中,笔者没有按照平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疑点,而是围绕“故都的秋给了作者怎样的回忆与情感?”思考题目,要求学生能够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中倾听心声。有的学生从本文的写作背景出发,认为丧子之痛以及民族危难,让作者在漂泊中有了悲伤的印记,也使得自身对秋天的悲凉格外敏感,透过作者的心理旅程,可见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伤感。有的同学则从文章中的相关词汇、语句解读,认为42个秋字运用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和“悲凉”,表达了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有的同学则认为北国之秋和南方之秋比较,让作者的心理价值取向更加明显,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形态的一种追求,特别是“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更是体现了一种深刻而厚重的悲凉之美,让人值得深思。
找出文章的核心价值,分析其中的意境,让学生在跳出过度依赖解读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思维感知,定能更加激发学生的探究好奇。把握语篇的思想情感基调,多给学生更多的解读和欣赏,定会使得他们透过文字获得更多的灵感,让情感跃然纸上。
二、旁征博引,体验语言之美
文字好似文章的外衣,无论怎样搭配都是为了展示不一样的美,都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和注意力。跳出文字做深层次解读,让学生在旁征博引的过程中知晓出处,帮助他们在探究解读的过程中获得同感,更能使得语文富有情趣性和导向性。
旁征博引,让学生在更觉“不一般”中产生“於我心有戚戚焉”的共鸣。如,在必修三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中,单从语言赏析的角度解读,也能找出许多美丽之处。林黛玉是美人胚子,多愁善感,就其美貌,宝玉是这样描述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运用了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借助对比烘托的方式,让读者感受林黛玉的“多愁”。再如,在描写人物出场上,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让读者在“千呼万唤始出来”中感受到人物的特殊身份,“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才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些语言的描述运用,着实让读者有了不一般的感受体验,仿佛身临其境。
关注文章的表达之精华,鼓励学生从其中的相关情节、结构层次等方面探寻其中表达,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深思。多给学生留白,让他们在不断调整认知思维方法的过程中找出不同,帮助他们在主动揣摩中剖析,并借鉴别人的成果获得更多的见解和主张。
三、引导生成,彰显个性之美
“花相似,人不同”说的是个体特征各不相同。多给学生自我总结反思的机会,让他们的鲜活思想和鲜明个性得到绽放,不仅体现了课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体现了语文教学在生本主义引导下的人文关怀。
引导生成,给了学生更多自我发展创意的机会。如,在必修五的第5课《滕王阁序》教学引导中,笔者让学生在了解相关背景后,就骈文中值得关注的重点予以交流。有的同学从写景、抒情自然融合角度,阐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精妙绝伦之处;有的同学则从对比铺叙角度,分析色彩鲜明对表现滕王阁宏伟气魄的巨大引导作用等等。这些问题的创设,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质疑和深思,让他们在获得更多感悟中主动把握语篇阅读,感受其中的与众不同,让学生的发展创新更有坚实基础。
引导生成,应在发现学生感兴趣和关注重点的基础上,多让他们相互讨论,让他们能够找出自己的特色。多种学生的异议和创新,让学生在不断抒发自身认知思维情感的基础上找到更多的学习基准点,增强学习创造力。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需要给学生创设更为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自由、快乐、愉悦的氛围中找到其中的妙言;语文教学需要给学生自我感悟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体验中找到更多的精彩。多引导学生从语文意识中捕捉美感,从实践中找到精神向心力,为定位培养高尚人格与审美价值观作好最充分准备。
语文学科与“美育” 篇3
语文学科“美育”教学的任务主要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美育”教学的素材因其没有系统性而较分散, 因此必须灵活地因文而异, 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利用作品自身素材
1. 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大多是富含哲理、积极向上的题材, 这些内容都是“美育”教学的绝好素材。例如:《人生境界》一文的内容就是“启发我们深入思索人生的意义, 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白洋淀》则是:“教育学生追求真理, 实现伟大理想的美好情感和崇高操守。”这类文章, 本身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美好人格的。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大部分语言非常优美, 中华语言的绚烂精美尽显其中。《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等, 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从如诗的语言中体会到语言的优美, 从如画的风景中体会到美妙的自然形态。古诗词教学部分的内容也博大精深, 通过诵读《诗经》《楚辞》及唐诗、宋词、元曲等, 可使学生感受诗词文学的韵律美、节奏美、结构美、语言美。
二、利用作品的延伸内容
引导学生感知作品本身的语言美、艺术美、人格美, 这是“美育”教学的第一步, 仅掌握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利用课文分析来探究作品高层次的“美”, 引导学生去鉴赏美, 可使“美育”教学又深入一个层次。例如:从阅读与分析《南州六月荔枝丹》中, 可使学生领略到文学的艺术美与结构美, 体会到这些说明方法及层次的同时, 还会让学生体会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美。
古诗词的教学中, 不仅要使学生体会到韵律美、结构美、语言美, 在诵读中还应引导学生读出作品所描绘的美好物态及人格魅力。如:《将进酒》, 不仅要体会到诗体的“感情奔放, 气势磅礴”, 还要体会到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感。诵读苏轼的《赤壁怀古》, 去体会词作豪放语言风格的艺术美, 同时还应该体会到古战场雄奇壮美的画面美, 以及作者的“人生如梦”的情感……诸如此类的教学比比皆是。
三、走出课堂, 积累审美经验
大自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审美领域, 以其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给人类极大的审美享受。如:春华秋实、风花雪月、名山大川、社会典范等极其丰富多彩。
1. 体味自然美。
在讲完《故都的秋》之后, 让学生走向旷野充分领略真实秋天的美妙所在, 找出两者的共同点, 指出不同之处, 比较文学美与自然美的差异, 感悟自然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好多文章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教学。诸如《合欢树》《我的空中楼阁》等。
2. 感悟社会美。
《好雪片片》讲授完以后, 让学生去街头观察周围的围观者对待“残疾人”是怎样的做法与态度, 同情?不屑?帮助?从自身回味中比较反思。想一想我们是如何对待流浪老人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人?从中感悟, 得出正确对待流浪人的态度与方法, 以此来净化我们心灵中那些消极的思想, 升华我们的人生境界。
3. 领略和谐美。
“自然美是随着人类的社会活动而变化的。劳动创造了人类, 也创造了第二自然。自然美已经不是自然原始的美, 它蕴含着人类的劳动、斗争和创造, 是自然物象和人类社会属性的统一和融合, 是‘人化的自然’。”人类创造的奇迹与大自然和谐共存, 才是人类的最高境界——和谐美, 如:三峡大坝、都江堰、三北防护林等等。让学生充分领略人类——伟大的创造者的创造美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美。
4. 课外专题。
在课外活动中, 可以搞一些关于“美学”专业知识的学习, 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来播放一些专题片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如:山峡、黄河、长江等, 以此来欣赏自然风光的险、奇、峻和波澜壮阔、浩大无边;古建筑的故宫、各地的园林, 以此欣赏从古至今的人类智慧奇迹;古字画、碑林等名品, 了解绘画和艺术的知识, 达到鉴赏作品的高度。这样通过观看、评价来发现美、鉴赏美, 积累审美经验。
四、鼓励学生弘扬美
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美育”活动, 完成了从感知美、发现美到鉴赏美的发展过程, 从上述一系列的活动中认识了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事物以及美的内涵和外延, 经过长时间的熏陶、渗透、洗礼, 使自己的心灵、品行得到升华, 达到物我如一, 自觉地在学习生活中展现美、弘扬美。当然, 展观美、弘扬美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
1. 衣着大方整洁。
现代生活的五彩滨纷令人眼花缭乱, 衣着、发型的“前卫、流行”也在学生中纷纷流行。要顺应时代潮流, 教育学生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穿合适的衣服、梳合适的发型, 使之真正体现学生时代朝气蓬勃、整洁美观的风格, 展现出当代学生的气质美、服饰美。
2. 语言文明, 礼貌待人。
现代科学文化的飞速发展, 带来了语言的繁荣, 新的流行语言、惯用语言等纷纷涌现, 教育学生要正确使用规范化的语言, 做到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使用敬语, 展现学生的语言美风貌。
3. 环境优美、清洁。
美好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是需要大家共同维护的, 要求学生从“不乱扔东西, 不浪费一滴水, 不损害花草树木”等“小事”做起, 进一步做到制止别人做这些破坏环境的“小事”, 从而促进环境的清洁, 提高环境质量, 展现中学生的行为美。
4. 助人为乐, 弘扬正义。
通过上面的教学, 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美丽”情操, 会把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到现实中, 做到与同学友爱, 助人为乐, 对校外不良行为自觉抵制, 见到老、幼、妇、弱会关心、帮助, 能做到明辨是非, 伸张正义,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
5. 专题应用美。
具备了一定的审美经验之后, 可以鼓励学生去应用美学知识去举办一些专题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板报、歌咏比赛等, 把掌握的美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 这些活动也装点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使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靓丽多姿, 充满灵动。
小学语文美育教育初探 篇4
语文美育的内容相当丰富,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笔者以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自然美
所谓自然美是指由一切自然物的颜色、形状、光泽、线条等产生的美。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一部分,这些课文能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遐想,产生愉悦的心情,如《台湾蝴蝶甲天下》、《火烧云》、《万里长城》、《黄山奇石》等。
(二)社会美
社会美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美,可以包括个体的美和群体的美,语文教材中相关这方面的篇章也有很多,如《飞夺泸定桥》体现了战斗之美,《忆铁人》体现风尚之美,《张海迪和她的妹妹》体现人格之美,《养花》体现了生活之美……
(三)科学美
科学美指的是从人工创造的各种形体及自然现象、科学现象过程中体现出的美。相关于这类的科普小品文在语文教材中也有很多,如《火龙出水》、《会说话的灯》、《意想不到的灾害》等。这类文章通过文学的手段,向学生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
(四)艺术美
艺术美是一种综合的美,艺术之美包括很多方面,如结构的美,语言的美、意境的美、选择的美等。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整体,引导学生去探索、感悟文章中产生艺术魅力的因素,这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
二、语文美育的特征
(一)形象性
语文美育是以展示课本的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为手段的教育。课文中所展示出的往往是使人身临其境的风景,或有血有肉的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如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严守纪律的邱少云,聪明可爱、机智勇敢的雨来等。
(二)情感性
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是学习的关键,也是审美的关键,“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早发白帝城》描写李白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时喜悦畅快的心情,教学时应把握李白当时的心情,层层推进,以使学生与诗人的情感达成共识,从而受到感染,领悟诗意。
三、语文美育的审美心理要素
(一)审美感知
感知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感知语言文字是学生接受书本知识的开端,学生在对教材的阅读过程中,发现美,在大脑中描摹作品的形象,体味文中美的章节,产生一定的审美价值。
(二)审美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内部和外部复杂而有系统的反映,儿童的想象力量相当丰富的,教师要充分調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想象来再现教学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及生活场景,从而发挥学生的审美想象,产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文心雕龙?神思篇》)的效果。自觉的审美教学操作在教学目标中同时认定审美目标。
(三)审美理解
审美理解是审美活动从感知,想象发展到审美理性阶段的心理活动,是理性的直觉,由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更侧重于形象思维,教师应注重引导,帮助学生把理性因素溶入直觉之中进行形象思维,即教师对教材中美的形象作出相应的理性判断,让学生融和理性的判断,细细去体会,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会更深,如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凡卡》等文章,教师应相应地向学生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在阅读时融入理性的判断。
四、语文美育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审美意识,让他们能融入文章去感悟文章的内涵。
(一)教学结构要系统化
事物的有机统一性、完整性是美;反之杂乱无章、残缺不全、苍白无力则不美。教学结构也是同样需要完整、严密。
(二)教师的教学风格要稳定
变幻的风格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应不断摸索形成适应自己的风格,并稳定下来,不要忽而这样,忽而那样,花样百出,弄得学生手忙脚乱。
(三)教学活动要有节奏
节奏是指均称的有规律的进程,强烈的节奏感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传达和感受活动,应有高低起伏,强弱快慢,急缓张驰的变化,也只有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引人入胜。
(四)教学气氛要富有情趣
教师进入课堂就应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这样学生自然就有精神,并以高度的注意力、热烈而紧张的情绪听课。
(五)教学手段现代化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声音、图像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直接用感官去感知,能加深情感的体验。
(六)课堂教学要结合课外阅读欣赏
语文美育光靠课内的若干篇文章来开展是有限的,只读课本,不广泛涉猎是不够的。课内是流,课外是源,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应有意识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小美文,让学生颂读,使他们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如教师可利用课堂前5分钟由学生带读并讲解一首古诗。
(七)适时地组织创作,在创造中体验美
语文朗读美育探微 篇5
一、朗读美育法及其生态化因子探讨
朗读美育法, 就是把和谐、生态性等基本理念运用到朗读之中, 通过美读, 建构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美读素养, 促进学生生命和谐发展而使用的方法和手段。
一般而言, 影响美读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文本因素、读者因素。针对语文教学而言, 文本问题主要是教材编写问题, 不属于本论题范围, 在此不做论述。所以本文只探究朗读者因素中的生态化因子。朗读者在朗读过程中的生态化因子主要包括语调、语气和节奏等。笔者认为只有对这些生态化因子有所探究, 才有可能做到在朗读过程中输出具有正反馈性的信息流, 进而建构学生的审美情感。
(一) 节奏与停顿
教育生态学理论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节奏有外在的节奏和内在的节奏之分。外在的节奏表现为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的转换, 教学内容交替的快慢。而内在节奏则由课堂生态的内在节律决定。” (2)
文章本身不存在节律, 朗读者要读出语音的起伏、疾徐、抑扬、强弱等, 要读出作者的情感并达到共鸣, 就必须读出语言节律。正如朱自清在《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 “只有朗读才能……吟味它们的节奏”。 (3) 而节奏的最基本表现就是停顿。
所谓的停顿就是朗读者在朗读的过程中间自然换气或者有意控制语气的间歇现象。停顿得当就会使语音和谐悦耳, 形成情感的节奏, 进而达到音乐美的效果。正如王力《略论语言形式美》一书中所说:“除了音乐性的美之外, 语言形式差不多没有什么其他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东西了。”朗读的停顿主要包括:
1. 形式停顿, 即根据文章的段落、标点等次等形式而作出的停顿。
形式停顿与段落、句子、标点符号都有关。一般而言, 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停顿时间最长, 句子与句子之间次之, 标点停顿最短。标点停顿, 又因标点的等级不同停顿有所不同。一般而言, 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停顿时间较长, 分号、破折号、冒号次之, 逗号较短, 顿号最短。
2. 语法停顿, 也就是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所做出的停顿。
针对比较长的单句, 主语与谓语之间要做适当的停顿;修饰语较长时, 修饰语之后要停顿;补语较长时, 补语之前要停顿。适当的语法停顿, 有助于朗读者清晰地表达出朗读内容的意思, 更有助于听众理解。
3. 情感停顿, 也就是根据情感的需要, 在常规不应停顿
的地方停顿, 从而突出某一事物或者强调某一特殊意义, 进而达到表达情感的需要。情感停顿的准确, 可以使情感“怒而如潮”, “疾而如驰”, “舒而如云”, 语流的起伏跌宕在听者的心灵引起共鸣, 从而体现朗读的艺术效果。
(二) 语速与重音
朗读速度的快慢与朗读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有着必然的联系。一般而言, 在朗读情感昂扬向上或情绪波动大等方面的内容时, 速度相对要快些, 如“我是天狗,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月来吞了……”;而针对那些情绪低落并有一定持续性等内容时, 速度相对就慢了许多, 如“道一声珍重, 道一声珍重, 在那一声珍重里呀, 有无限的娇羞……”
同样, 在朗读过程中读音的轻重, 与朗读内容所表现的情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在朗读过程中, 重音不仅影响对内容的理解, 同样影响作者和朗读者的情感表达以及听者的情感感受。所以, 朗读必须注重读音的轻重, 尤其是有些词语要读重些。如在《天狗》, “我”是必须要重读, 这样才能表达出作者那种“狂躁凌厉”的情绪来。
(三) 语调与语气
语调, 是指在朗读过程中声音高低、升降、长短的变化。语气, 是指阅读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内在的思想、感情。语调得当, 才能抑扬顿挫;语气得当, 才能情感分明。前者是朗读的外在表现, 后者是朗读的内在蕴涵;二者相辅相成, 多姿多彩, 成就华美乐章。就语调而言, 一般有高扬、降抑、平直、上 (读第三声) 曲之分;语气随之而变, 精彩纷呈。
高扬调, 或声朗气足, 如旭日东升, 兴奋昂扬, 光华四射, 如“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光”;或声硬气坚, 如硕风荡谷, 责难憎恶之心, 累若山石, 如“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降抑调, 或声降气沉, 如高空坠石, 掷地有声, 断然决绝, 如“让蒋家王朝见鬼去吧”!平直调, 或声平气缓, 凝重庄严, 如“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或声缓气舒, 舒缓缠绵, 波心涟涟, 如“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上曲调, 或声抖气提, 思绪万千, 如“我———, 我是, 你打那个人的妈”;或声抖气细, 无奈质疑, 如“你还是我20年前的朋友吗”?
总之, 语调是外在的, 语气是内在的, 用气发声时, 总要以情运气, 以气托声。一般说来, 语调有迹可寻, 语气则千变万化, 要想达到“怒而如潮”, “疾而如驰”, “舒而如云”, 非一时之功, 没有较强的语文素养是不能做到的。
(四) 朗读配乐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配乐朗读非常普遍。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来看, 配乐朗读必须注意下面两个问题:首先是朗读的内容与配乐的风格一致性问题, 如果不一致, 那么配乐就会南辕北辙, 达不到有助于掌握所学内容的目的;其次是不能因为多媒体应用方便, 就滥用配乐, 这样也会降低朗读的美育效果。
二、朗读美育法的建构
(一) 理性探究, 感性示范朗读
朗读作为课堂教学方法不能随意读, 更不能乱读。它是语文课的“语文味”的最主要标志之一。示范朗读, 教师必须做到先理性探究, 而后感性朗读, 如此才能够减少朗读信息流中的负反馈信息, 才能达到语文美育的目的。
那么教师示范朗读之前理性探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首先是文章情感基调的探究。文章情感基调的把握是朗读好一篇文章的前提。情感基调或平淡, 或激扬, 或隐忧, 或激愤, 或嘲讽……情感基调把握不准, 学生就不能够“感于心则荡乎音” (《吕氏春秋·音初》) , 也就不能够做到朗读美育。其次是朗读中的生态化因子的探究。生态化因子的和谐运用可以减少朗读中的负反馈信息, 增强朗读的美育功能。在示范朗读之前, 必须对文章朗读中的节奏、停顿、语速、重音、语调、语气等做充分的探究, 才有可能做到朗读时陶冶学生的心灵, 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只有对文章作了理性探究, 示范朗读才能读出感觉, 读出情趣, 读出“语文味”, 才能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否则, 学生就有可能出现读什么文章都像唱顺口溜, 一个调。这样的读法也许能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熟悉程度, 但除此之外, 还有什么呢!所以朗读作为课堂教学方法不能随意读, 更不能乱读。
(二) 选择合理的朗读形式, 提高审美感悟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 一般而言, 常用的形式有:示范读、齐读、单读、轮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等。在实际教学中, 有的教师对朗读的形式或运用得太随意, 或运用得太单一, 很显然这些都是缺乏科学性的表现。只有科学地进行朗读, 才能使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 和谐婉转的韵律, 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下面就几种主要的朗读形式, 谈谈它们在教学中的特点。
齐读可以增强气势, 烘托气氛, 但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齐读。一般而言, 声调高昂, 激情四射的文章适宜齐读, 如闻一多的《红烛》。这样的文章, 通过齐读更能让学生感受诗人澎湃的激情, 使学生心灵激荡, 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而那些旋律舒缓, 情感淡淡的文章, 在教学中最好单个读, 齐读往往会破坏文章韵律之美, 甚至产生抑制性因子, 达不到美育的效果。
配乐朗读可以创造课文的情境, 活跃课堂气氛, 愉悦学生的心情, 使学生尽快地找到所谓的感觉, 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 配乐朗读有着滥用的倾向。在实际教学中, 甚至出现学生一味地听音乐、欣赏画面, 而对课文内容却不知所云。所以教师必需精心设计配乐朗读, 否则就会背道而驰, 达不到应有的目的。进行配乐朗读时, 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 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尽量少用画面, 甚至就不用, 谨防转移学生的注意点。配乐的音量要适中, 要防止“喧宾夺主”。
分角色朗读一般用在对话较多、人物角色鲜明、情趣较浓的课文的教学中, 可以激发学生的模仿欲, 增强学生对人物情感的理解;从教学的形式上来说, 给学生以新鲜感, 更能加深学生的审美感悟。
参考文献
[1]曹明海主编.语文教学生态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8.
[2][德]席勒著.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
[3]吴鼎福, 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语文美育与人格塑造 篇6
一、促进个体发展的协调平衡
所谓个体发展的协调平衡, 是指个体在自身发展中的寻真、持善、求美的动态的三维面的和谐统一。在动态发展的意义上, 寻真、持善、求美是健全的人格不可或缺的三维, 人格塑造因之主要包括智育、德育和美育。这不仅指学校的教育, 还包括一生的锤炼。突出智育是当今知识经济 (灿owledge一basedEconomy) 发展的必然要求。科技创新速度加快、生产力要素中科学技术的比重加大、高科技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渗透性影响等因素导致强调智育竞争的迫切性。然而片面突出智育对个体的自由充分发展带来了诸多弊端, 如知觉迟钝化、思维机械化、情感淡漠化。德育旨在使人持善, 它要让人获得精神支柱, 赋予生活以价值意义。不过其可能导致的负面作用也不容忽视, 如迷信偏执、压抑本能、古板苍白, 失去了人格的丰富性与活泼性。美育可以弥补智育和德育中的不足, 进而促进个体发展的协调平衡。它渗透于智育, 可以使寻真变得轻松愉快, 并能够提高效率。
程颗阐释道:“学至于乐则成矣。笃信好学, 未知自得之为乐。好之者, 如游他人园圃;乐之者, 则己物尔。”并且, 审美的思考常常指引着新知的发现, 即所谓以美导真。美育渗透于德育中, 使之劝善而以情动人, 超越抽象的道德说教, 即所谓以美启善。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本着造就感性和理性完美统一人格的理想, 针对当时人格分裂现状, 提出划时代的美育理论。语文美育的审美对象特别是文学作品都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一方面, 它向受教育者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感性具体图画, 生成主体感性世界的全面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 它通过艺术形式把人的生命活力、情感体验和各种感性冲动纳入其中而使之得到理性的调节与升华, 最终使人的感性成为融入了理性规范的新感性, 使理性成为浸透了感性的新理性, 逐步达到感性理性化和理性感性化, 感性与理性高度和谐的理想境界。
二、促进人与社会的沟通理解
语文美育的重要媒介之一—文学作品, 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跻身语文美育的天地。这种艺术魅力在于它丰富的社会因素, 不仅语言是社会性的, 作家是社会性的, 作品是社会性的, 而且教育本身就是社会性的, 尤其是作品负载的思想感情也是具有社会性的, 因而能使受教育者的社会性得到充分发展。在语文美育的教学过程中, 个体不仅获得一种崭新的生存境界, 而且由此产生一种积极的社会理想, 一种追求每一个人都自由发展并与他人保持协调的自由意识。具有这种社会理想的人, 将会对社会的变革带来积极的动力和影响。如“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表达的是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体现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在这样的作品的陶冶下, 受教者就会像在文学创作中充分表现个性那样, 自觉地去实现自己的社会化, 从而成为个体与社会相统一的人。在以人与人的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中, 美育发挥着使人与人增进交流和加深理解的社会性功能。这种效应不仅体现在一所学校、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范围, 而且体现在国际范围。在经济全球化的教育背景下, 语文美育过程当中合理引进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审美对象, 特别是文学艺术作品, 对于增进人类的国际性交流与沟通, 发展受教者的全球观念和现代意识, 促进人类的和平与进步, 都是很有意义的。
三、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助
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是在自然的人化和人向自然回归之中向前发展的。近代以来, 在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 征服自然的信念一方面带来了人类物质生活的空前丰裕, 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从审美的角度审视“人—自然”的关系, 自然从来就不是也不应该是一个被征服的屈从对象, 它是一个“情景交融”的“物我同一”的世界。“我看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辛弃疾《贺新郎》) ,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砚《文心雕龙》) ,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这些诗文从不同的侧面表达着人同自然之间审美的关系。语文美育蕴涵很多关于人和自然和谐的颂歌, 许多文章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大自然:辽阔富饶的大地 (《土地》) 、雄伟奇丽的天山 (《天山景物记》) 、古老而壮观的长城 (《内蒙访古》) 、生机蓬勃的春天 (《春》) 、五彩缤纷的秋天 (《秋色赋》)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 情感和直觉似乎比理智更明智, 更宽容, 更有远见。教育者要充分开掘它们的内在本质和精神气韵, 在理智与情感的双重指引下, 引导受教者以一种亲和的态度去对待自然, 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
四、结语
语文美育的基本途径应当是审美化教学, 只有充分挖掘阅读教学活动、写作教学活动、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和综合性学习活动所蕴涵的审美功能, 并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和手段展示出来, 才能达到塑造学生审美人格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35一36页。
把美育融于语文教学 篇7
那么,如何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呢?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体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的。
一、用美的课堂语言营造美的氛围
在课堂教学之前,我总是尽力设计一些或优美、或富有哲理的语言,有时作为导语引生入文,有时作为过渡语巧妙衔接过程环节,有时作为结语警醒激励。这样,让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受到美的熏陶,使之心理愉悦,情感升华。例如,我在组织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时,拟了这样一段话来创设活动情景:青春,一个多惹眼、多富有活力和想象力的词眼。高亢的歌喉、轻盈的步伐,言辞激烈的辩论、热情滔滔的演讲。挥笔在学习的赛场、奔跑在奥运的绿茵场……如此引导学生搜索一幕幕青春勃发的情景,激起学生的青春豪情。在活动过程中,我一步一步地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最后在活动结束之际,我又用这样一段话作总结: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青春,是一汪汹涌彭湃的大海,雪白的浪花激荡着我们奔放的热情。青春,是一首余韵不绝的歌曲,跳跃的音符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感受优秀儿女的青春风采、吟诵多情诗人的青春华章,我们感悟到:青春需要珍惜把握,青春需要奋斗进取。我们要用智慧和汗水谱写青春一一这人生的第一序曲,让生命的辉煌从此闪耀。如此趁热打铁,点燃学生奋斗的火焰,让每个心灵充满希冀与信念,岂不是获得了一种崇高的心理情感?
二、用美的朗读吟诵体味美的情感
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因为学生读得好不好,就可以看出他理解得透不透彻,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所谓美的朗读吟诵,指的是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来传达作品中或悲或喜、或哀或怨的情感。特别是在教学优美散文和古诗文时,我更注重学生的朗读体验。在教学《陋室铭》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然后再点名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朗读时,有同学指出:节奏读得鲜明,但没有读出感情。于是我及时提问引导:那么到底应读出怎样的感情?又该如何读出这种感情?学生一时也回答不好。我继续给学生朗读揣摩的时间。经过学生揣摩并相互讨论后,学生明确应读出恬静、淡泊、悠然自得的情感,但就是不知如何把这种情感传达出来。这时,教师就得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把美的情感通过声音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受到实实在在的感染。于是我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朗读,让学生听读比较,判定哪一种读法更好,然后还引导学生分析两种读法的区别。学生在分析中学会了如何通过声音的轻重、长短、缓急变化来传达不同的情感。最后我和学生一起再来体味文中美的情感,用美的吟诵带给我们自己心灵的激荡,悠悠然、陶陶然,醉在其中。教学中,我常以读课文为突破点,以美读促进理解,以美读加深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读中陶情冶性,形成高尚的情感志趣。其实,读不仅可以体验文章的情感美,还能体味文章的形象美、音韵美。加强美读,确实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用美的电教素材创设美的意境
现代的课堂教学,多媒体电教手段风靡一时。但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只有通过多媒体演示才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电教手段也只是教学辅助方式之一。我在运用这一辅助手段时,注重它优于其他手段的可观、可感效果。所以,我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通常是用来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用扣人心弦的音乐来渲染情境,用撩人心魄的画面来演示情境,用动人心旌的文字来阐释情境。这些美的电教素材的组合,既打破了教室35平米的空间局限,也超越了课堂45分钟的时间界限,引发了学生大量的联想和想象,创设出美的意境,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获得了巨大的身心愉悦,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冲动。我在教学古诗词的过程中,常为学生选配一些经典的古曲,让学生在悠然的意境中读出古人的雅致和心绪。在鉴赏和练笔教学中,我让学生从幽邃的画面中捕捉交灵的情感火花。渐渐地,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高层次的审美品格。
语文教学美育浅谈 篇8
关键词:语文,美育,功能,现状,措施
美育即审美教育, 又称为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 以培养人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美育内容, 是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陶冶情感, 完善和谐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语文教学活动在大众抑或大多数教师心目中都是一种典型的智育活动, 是一门工具学科。然而,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在于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教育部2001年制定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审美观念, 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自由活泼的个性, 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天性, 使他们具有发现美、欣赏美、展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这是学校教育核心的、最终的目的。也是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不应忽视的责任。
语文课程的美育是通过美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 来逐步地培养, 这种活动是在潜移默化之中悄然进行的, 虽不像音乐、美术等专业课程那样明显, 但是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材中的人、事、景, 都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吸引人、打动人, 这些形象作为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浓缩, 它们一方面具有美的感染性, 另一方面又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带有一定的思想倾向性。这种思想倾向性是利用生动的形象进行某种思想的宣传、灌输, 当学生在领会形象时, 便会不自觉地接受这种思想的影响, 同时也就受到了一定的美育教育。这样的语文教学活动, 使枯燥的文字学习变成吸引人、鼓舞人和令人心悦诚服的感官满足, 感染、吸引学生的情感, 在学生心灵打上美的烙印, 学生也会逐渐对语文课程本身产生向心力, 从而亲其师, 乐其道, 对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现状
当前,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加强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效, 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重视智育、轻视美育的教育观念却根深蒂固。小学生在美育方面的缺失太多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实施现状又如何呢?
1. 忽视教材美育内涵的挖掘, 隐性追求教学质量
对教学质量的要求, 本是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出发点, 但在打着质量是生存根本, 没有质量哪来素质的口号, 不合时宜的教学评价标准仍然像孙悟空戴的金箍一样紧紧地锁在每一位教师头上。在这种环境下, 一些教师, 口头上高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 手中高举着教改的旗帜, 而实际上进行的依然是追求高分数的应试教育。教师对知识性的内容唯恐学生稍有疏漏, 反复讲, 反复练习, 对于教材中包含的美育内容则避重就轻, 蜻蜓点水似的一点而过。
2.校内外美育实践难以实现
当前, 安全是学校的头等大事。素质教育搞得再好, 学校出了安全问题, 会马上招致上级领导, 学生家长, 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与责难。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学校根本不敢讲可以干什么, 只讲不可以干什么, 甚至课间活动都要求教师在校园里巡视, 监督学生有没有不安全的行为和活动, 生怕出一些事故。学生校内活动处处被“安全”的大棒子控制着。校外的活动同样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双重管制。三四年级的学生, 连我们北方常见的榆树和杨树都很难辨得清。一些农村孩子原本常见的采集、捕捞、种植、养殖活动, 早已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3.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美育理论修养亟待提高
我调查、访问过为数不少的老师, 在他们心目中美育是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 美育的任务怎能让语文学科承担?对“美育”的认识非常肤浅, 美学常识知之甚少, 美育的理论水平几乎为零!教师有关美育理论的水平急需提高。
三.小学语文学科美育实施的途径
其实,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美育材料十分丰富, 教师只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体会, 美育任务就不难完成。
1. 挖掘教材内在的美育资源
从教材的内容安排和编者对具体课文颇具匠心的选择, 不难看出现行语文教材中包含着美育内容, 这些内容作为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浓缩, 它们一方面具有美的感染性, 一方面又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带一定的思想倾向性。这种思想倾向性是利用生动的形象进行某种思想的宣传、灌输, 只要我们教师能摆脱单一的“成绩意识”, 充分挖掘教材的美育内涵, 以美育德、以美引善求真, 教材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 都能通过生动的形象吸引人、打动人, 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领会形象时, 学生不自觉地受到思想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美的形象的感染力来吸引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身心结构发生相应的转变, 从而在学生心灵打上美的烙印。这样做的话, 语文学科的美育任务和目标就不难实现。
2. 注重教学活动过程和教师形象蕴含的美育资源
教师是美育的组织者、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师形象本身蕴含着巨大的美育资源。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知美、欣赏美, 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能力, 决定了教师的榜样在学生形成审美能力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流畅的教学组织, 优雅庄重的形象和谈吐, 漂亮的板书, 甚至得体的服饰都能为学生创设愉快的情境, 让学生在轻松的情感体验中获得愉悦的快感, 给学生的感官造成一种满足感, 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美育的作用。
拿最常见的朗读课文来说, 通过对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能激发学生对美好情境的向往, 对自然和生命的关心, 使他们受到美的感染, 美的熏陶。教师引导学生从读中受到美的感染。要做到读得有感情, 要引导学生融入文本, 使学生在读中再现课文描绘的意境, 与文本进行对话;同时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 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观念, 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读出感情。再次, 教师可以辅以视频、音乐、画面以及游戏等手段, 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入, 帮助他们进入课文情境, 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当然, 仅仅依靠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教材中提供的美育内容, 有很多需要在课外才能得以完成。如对大自然中蕴含的美好山水、园林、天气景色, 可爱的动物, 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等等, 在社会生活中蕴含的感人至深的人和事, 这些都需要学生亲身的参与才能触发学生的真情。
四.保证小学美育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
1.彻底改革学校考核制度
学校的考核制度是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指挥棒, 陈旧、落后的制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语文学科贯彻和落实美育任务的拦路虎、绊脚石。只有摒弃单纯的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应试能力的培养, 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培养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
2. 开放师生教学活动的时空
针对语文学科美育教育的现状, 我认为除了要求教师要做好在日常课堂教学工作中之外, 还要动员所有参与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家庭、学校、社会成员的审美意识, 大力解放思想, 去掉束缚在广大师生身上的绳索, 为师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热情的服务和周到细致的生命安全保障, 让广大师生能够在校园内外广阔的世界里去接触大自然, 了解大自然, 在社会的广阔的大舞台了解美、接触美、感受美, 从美好的大千世界中汲取“美”的营养, 增强对“美”的辨别能力, 提升美的素养。
3. 教师培训
为保证小学美育内容全面实施, 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在提高教师美育理论水平和加强教师自身美育修养方面, 教师进修管理部门要加大培训的投入力度和培训范围。
参考文献
[1].董学文:《美学概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语文教学与美育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美育 关系 做法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性”就是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因此,语文课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有“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而且“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那么,如何根据语文课教学的特点,把审美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公民呢?这实为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几年来,我用美学的观点研究语文教学,运用审美的手段陶冶学生的情操,使语文教学出现了较为理想的课堂效果。
一、描绘艺术形象,使学生鲜明的感受美
怎样使学生鲜明的感受美?要认识美感的突出特征,就是美的直觉性。当你看到一轮明月高悬在夜空中,当你听到悠扬洞箫声从远处传来,你就会凭直觉自然地产生一种愉快的心情。这就是一种美的感受。要使作品的艺术境界活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凭直觉感受到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让学生感受美的基本形式应该是表情朗读课文和生动形象地描绘课文内容。这样引导的美感能使学生倾心于课文本身,有助于培养阅读课文的兴趣,从课文中自然地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
比如,朗读朱自清的《春》,“小草从土里偷偷地钻出来……花满地是的,红的象火,粉的似霞……”这样描述,就可能将生动的画面映入学生的脑海,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便能引起强烈的兴趣,并受到教育。再如,我们讲《沁园春·雪》,可以先将准备好的“雪景”与“雪后天晴的景色”利用幻灯显出,让学生有个直观的享受;然后让学生朗读古代描写“雪景”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再放《沁园春·雪》的配乐朗读录音,引导学生感受“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雄伟壮丽景象。从而使学生热爱美丽的大自然,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伟大的祖国,也激起他们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
二、寻找美德题材,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新编语文教材中,只要潜心研究,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题材比比皆是。教材中的传统美德思想,要依据教材中自身的内容,有意强化,但不生拉硬扯,要自然而然,潜移默化,顺理成章地进行教育。学生自然在长时间反复接触中,逐渐形成崇高的传统美德,分辨是非,净化自己。
例如《我的老师》中体味出一个教师纯真的爱。《小麻雀》的作者同情弱者,救助弱者,与那种以强凌弱的霸道行径形成了强烈而鲜明对比的美德流露于字里行间。
语文课进行美的教育不是外加的,而是从语文本身挖掘出来的。这种美的因素,有时不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中,而且在相当多的议论文中也有。教师要帮助学生去找课文中的因素,运用文章的魅力,去加强对学生的教养与情操的熏陶。语文教材离不开情和意,要使学生接受,主要从打动感情人手,从中引导学生领悟文中的主旨。通过情的感染,使其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并深刻的感受美。
又如,《荔枝蜜》的结尾这样写道:“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这里蜜蜂酿造生活的含义,仅靠词汇及其搭配本身是难以理解的。教师要启发学生把蜜蜂和老梁等劳动者联系起来,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比照,从而对蜜蜂的赞美之情便会自然而然地上升到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这样,不仅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升华,而在审美活动中也领悟到了全文的主旨。
三、培养想象能力,丰富审美享受
美感过程中的认识与体验是统一在想象中的。想象越活跃,理解越深刻,情感体现就越强烈,人们的审美享受也越高。一篇有高度表现力的作品,通过想象,可以把人带进无限的时间与空间,引进光彩夺目的想象世界。这是想象中的“再想象”,即根据语言的表达在头脑中所形成的有关事物的想象。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写反映生活的文章是培养創造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
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全诗不见一个“喜”字,而处处皆显喜意。好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多么温柔,多么有人情味呀!言简意丰,余味无穷。学生也许还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教师却要因势利导,诱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以《春雨》、《雨中情》等题目进行写作,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可面对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的生活,学生却感到没啥可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是对生活素材进行概括、提炼、再创造的能力不高,形象思维能力不强。培养审美能力,就要让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感受生活的美,写他们生活中感受至深的人和事,特别是写新人新风,学生就会在创造和想象中得到美的享受。当他们完成一篇作文,写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物的时候,他们自己也就受到了美的陶冶。
语文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篇10
一、美育在教育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美育是指社会、学校或其他有教育责任的群体与个体, 对受教育者进行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 对受教育者进行良好心理和品质的教育引导, 从而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美育实施可伴随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学生一生的成长中家庭美育、学校和社会美育是美育实施的基本形式, 而学校教育中, 美育不仅是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且也给其他各育以有力的帮助, 还可以把各育的成果综合升华成整体性的富于生气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认为, 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目的在于: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 使没有美就不能生活, 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揭示了学校美育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感受美, 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他们丰富而高尚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使学生成为按美的方式生活的人。只有这样, 学生日后才会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语文教学在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同时, 也在引导学生审美和向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不管是在传统的教材中还是在新课改的教材里, 没有一篇是仅做语文方面教育的文章的;不管是古时的诗词歌赋, 还是今日的美文小品, 均注意了语言的典雅、结构的精巧、情感的真挚和文理的晓畅。语文教师, 应充分挖掘出教材中审美教育的元素。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 进行美的创造,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崇高的审美理想。
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施方法:以美育美
大纲规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美育的实施应遵循它自身特殊的规律, 在语文审美活动中以感受美为主要活动方式, 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对美的评价标准, 才能为学生鉴赏美, 以及创造美奠定基础。
(一) 选择美的语文教学载体
要选择能够作为审美教育载体的语文材料来对学生进行语文课堂上的审美教育。明确新编语文教学大纲对培养学生品质情趣及审美能力的要求, 以此为标准来推行语文教学中的学生的赏美、创美能力的培养, 以培养出具有高雅情趣和高尚情操的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实现语文教学和育人的目标。
(二) “美”的语文教学方式
选择具有艺术的、符合学生欣赏和品味能力、与所选材料内容情调一致的方式和方法, 这样既可以做到增多一个美育的途径, 又可以对学生进行身教, 收到逐渐感染、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美育实施的具体途径
(一) 语文教师应有的美育素质
教师素质将直接影响美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和实施效果。因而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要具有审美的感知力。要做到这些, 语文教师必须注意平时积累生活, 丰富阅历, 把握作品的形象美, 感悟语言的音乐美, 品位词语的意蕴美, 领会句式的变化美, 领悟整体的风格美, 为美育的实施提供认知性方向。
(二) 联系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冶情
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中现有材料的基础上, 适当引用课外素材, 如名言警句、诗词楹联、成语典故、名胜古迹、轶闻趣事等为辅导, 通过有意识地加工, 进行美育构思, 实现课堂教学美育化。艺术作品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它能使人在感受美的过程中逐步地净化心灵。
(三) 引导学生发现美, 感悟美, 创造美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结合自己的经验, 去理解课文所描绘的景观, 在美的体验中, 提高发现美, 感受美的能力。布置作文时, 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发现美。例如写写景状物的文体时, 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绚丽多彩的大自然, 去领略千姿百态的自然美。例如写记人叙事的文体时, 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事物, 感悟万般情态的社会生活美。让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捕捉。然后让学生用文字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成作文, 就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
【语文美育】推荐阅读:
高中语文美育10-17
初中语文美育11-15
中学语文美育教育07-06
语文课堂美育教学10-01
小学语文渗透美育教育05-30
语文教学与美育问题05-09
美育下的大学语文06-10
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07-02
语文教学中渗透着美育10-15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