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下的大学语文

2024-06-10

美育下的大学语文(精选5篇)

美育下的大学语文 篇1

一大众文化冲击下的大学生审美现状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 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应该说, 这种与现代传媒紧密结合的大众文化飞速发展, 有助于人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活跃思想, 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 大众文化的媚俗特性带来价值深度消失的同时, 也消蚀了文艺的思想内涵和美育功能, 甚至出现审美价值的混乱、审美标准的缺失、审美趣味的低下等问题。

1 审美价值的混乱

大众文化仅仅满足了人的消遣娱乐需求, 缺乏深刻的思想和高尚的审美品格, 丧失了审美的反思性和超越性。从这个角度而言, 大众文化在增进人的世俗幸福感的同时, 也剥夺了人的个性, 瓦解了人的意志, 使人成为丧失批判力的消费者, 沉湎于消极的自我麻醉中, 这直接导致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出现偏差。当代大学生被各种流行元素所吸引, 热衷于视觉刺激和感官享受, 丧失了对公平、正义、合理等价值观的理性反思, 他们很容易把平庸落后的世俗观念当作新潮, 把高尚深刻的精英文化斥为落伍, 从而导致审美价值观的模糊与混乱, 出现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的行为举止。

2 审美标准的缺失

大众文化借助商业行为和大众传媒, 广泛传播, 大量复制,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而这种可复制性消解了艺术审美的个性化, 往往造成一种平面化的审美狂欢表象, 在对金钱、商品、偶像的盲目崇拜之中, 人们对于美丑、是非、对错等的价值标准出现紊乱。大众文化的多元互渗致使大学生的审美标准出现多样化, 他们喜欢追新猎奇, 转瞬即逝, 变化无常, 甚至表现为日常行为的怪异性和反叛性。一些大学生追求消费、娱乐和游戏, 专注于身体体验和欲望表达, 喜欢时尚流行, 不求最好, 只求最新。这些审美标准的转型, 与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需要和情感体验密切相关。

3审美趣味的低俗

大众文化不再是一种自发性的精神愉悦, 而是商品化、技术化的文化生产方式, 刺激和宣泄人的感性欲望, 给人们的精神需要和娱乐消遣提供一种虚假满足和享用, 甚至具有某种色情和暴力倾向。大众文化的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复制, 提供的是没有特定内涵、缺乏思想深度的平面化产品, 遮蔽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理性思维, 大学生普遍热衷于青春偶像剧、“超女”“快女”选秀活动, 导致他们对公共社会领域重大问题漠不关心。在这种文化形态的影响下, 许多大学生丧失了对高尚生活目标和精神旨趣的追求, 转而以身体感官的宣泄和释放为目的, 追求物质享受和感性刺激, 有的甚至沉迷于一些内容庸俗、格调低下的不健康文化产品, 给学校教育和个人成长带来了极大的负面作用。

二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美育的对策建议

在大众文化语境下, 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出现了诸多问题, 有鉴于此, 要加强大学生美育, 以消除大众文化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美育, 应跳出狭隘的传统美育思想的束缚, 有针对性地采取多项举措,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提升他们的艺术品味和审美能力, 营造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从而以审美的态度面对现实人生。

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加强大学生审美实践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是大学生美育的首要任务。审美观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 特别是审美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美、美感、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审美观直接指导和制约着人们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活动, 具体表现为审美主体的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和审美观念的不同。一方面。审美观是与真理观、道德观相联系和统一的整体。美以真和善为前提和基础, 美离不开善, 因为人的任何实践创造活动, 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社会功利要求。美也离不开真, 因为人的实践活动都是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美与真、善的这种内在联系, 决定美的事物一定要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与人的利益相一致。因此, 在审美教育过程中,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 帮助大学生建构起与社会主义真理观、道德观、人生观相统一的审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标准, 培育理想人格。另一方面, 正确的审美观来自人的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肯定了美的根源在于实践, “劳动创作了美”, 美是人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正是由于社会实践, 才使人发现实现世界的价值和意义, 也在主观方面产生了人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意识。因此, 一个人要真正懂得美、发现美, 最终决定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人只有“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 才能够正确地认识美和创造美。要教育广大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 在社会实践中摈弃不合时宜的审美需求, 改变不健康的审美趣味。

2 优化艺术课程设置, 提升艺术审美品味

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是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最高表现形式,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现实中的美事物不是人人都能随时欣赏的, 经过艺术的再现, 却使人人都能随时欣赏了。”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历史积淀物和物化形态, 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最充分、最集中的发展形态, 艺术教育是实现美育的最基本、最有效和最具有操作性的途径。情感是艺术的特质, 艺术所表现的情感, 是高尚优美的情感, 是对象化了的人类普遍情感, 这种情感在改造和疏导庸俗的、不健康的情感的同时, 也净化了人的心灵, 化解了人在现实中的压抑和紧张情绪。对大学生而言, 艺术不是强迫性的灌输和训斥, 而是富有情感的、润物无声的审美感化过程, 在这种审美化情绪体验中, 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培育, 从而塑造出美好心灵和完美人格。因此, 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 广大老师应时刻关注和寻找教学过程中的审美因子, 创造出丰富生动的艺术审美形象,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一方面, 普通学校的艺术课程的教学, 是实施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 要充分保障一些艺术门类课程教学的正常开展, 如传统的音乐、美术、文学、书法、戏剧、舞蹈、影视等, 做到统筹安排、科学合理;另一方面, 在课程设置方面, 要把艺术审美课程纳入学校整体的课程安排计划, 特别是在公共课、公选课的课程安排上向艺术门类倾斜, 如开设《大学语文》《美学原理》《中国文化》《小说批评》《影视评论》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艺术课程的设置和教学, 激发大学生的艺术兴趣, 唤起他们潜在的审美需求。

3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一种在生活、自然、艺术中发现美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获得与审美经验、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进行大学生美育的任务, 就是通过学习基本的美学知识, 强化课内外的审美实践活动, 积累起丰富的审美经验, 提升艺术修养和品味, 陶冶心灵和情操, 培养良好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首先, 应充分利用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成果, 将现代科技运用于学校的审美教育过程中, 广泛开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 一些多媒体器材如电脑、音响、投影仪、互联网等设备, 新颖直观, 信息量大, 不仅教师操作方便, 学生也感兴趣, 适合于美育的开展。要教会学生感知美、体验美、欣赏美, 以优秀的作品来感染和鼓舞学生, 激发他们对美的憧憬和兴趣, 特别是现在许多优秀文艺作品被拍成电影、电视, 改编成话剧、小品等, 更加快速、便捷地传播了更多优秀、美好的审美观念, 这些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传播途径和表现方式, 更容易为大学生接受。其次, 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趣味, 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 坚决杜绝网络和多媒体的不良影响。目前, 由于学科建设的需要, 各大高校都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配备了先进的实验仪器, 互联网通讯设备也几乎进入了每个学生的宿舍, 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的主要手段, 高校要强化对网络的管理, 屏蔽一些不良信息图片, 去除那些宣扬黄色、暴力的不健康文化, 正确引导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使他们从内心深处纯净思想、升华感情, 与一切美的事物产生共鸣, 从被动地感知美、欣赏美, 转到主动地追求美、创造美。

4 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是推进审美教育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审美特殊的精神文化, 具有审美的凝聚、协调、培养以及情感的陶冶、释放、升华等多种美育功能, 对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 构建审美化的校园自然环境。校园内的建筑应合理布局、自然协调, 在充分考虑实用功能的同时, 也要尽可能地渗入审美因素, 通过增设亭台楼阁、湖泊山石等人工自然景观, 做好校园绿化工作, 让校园四季常青、鸟语花香, 显现出一片生机, 形成一个赏心悦目、干净整洁, 令人心旷神怡的学习生活环境。另一方面, 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面对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共存的复杂文化情态, 由于大学生阅历和知识有限, 还不能独立进行甄别, 迫切需要学校给予教育引导。不同于社会上的大众文化以娱乐为中心, 追求感官刺激和愉悦, 校园文化建设更注重审美价值和育人功能。要对校园中传播的流行艺术、通俗文化正确引导、有效调控, 充分发挥校园课外活动的主导作用, 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向高雅、文明、健康的先进文化;提倡审美审美价值高的严肃艺术、高雅艺术, 通过开设人文知识讲座、举办专题报告会、艺术沙龙活动等, 让学生逐步学会正确鉴赏文化艺术品, 分清美好和丑恶、高雅与粗俗, 从而使他们面对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能自觉进行“筛选”;组建一些大学生社团, 如戏剧社、文学社、绘画社等, 在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的同时, 又实践了审美活动, 培养了他们积极、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

摘要: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商业化的发展转型, 以感性、娱乐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大学生出现审美价值的混乱、审美标准的缺失、审美趣味的低下等不良现象。新形势下应加强大学生美育,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提升艺术审美品味和审美能力, 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投身审美实践。

关键词:大众文化,大学生,审美,美育

美育下的大学语文 篇2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课堂 审美教育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职高专院校招收的学生的基础素质较差,于是,思想涣散、学生的纪律性差、缺乏学习动力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一切都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其中一个途径就是通过大学语文课堂加强美育引导,让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感悟生命价值,从而唤醒自己的灵魂,激励自己去追求与奋斗,克服心理压力,找到人生奮斗的目标,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叶圣陶先生说:“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领会什么是美,花木山川的美,人情世俗的美,都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深切的体会。”语文教材中有歌颂祖国美丽山川风物的诗文,有赞美英雄模范人物高尚情操的故事,有讴歌光辉历史和风云人物的篇章等等,它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形象中体现出语言、艺术、自然、社会、心灵、行为、生活的美。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丰富内容和良好题材。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直观、更立体的把文字、声音、图像等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深化美育的内涵。高职高专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老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从而打动学生的心灵。在我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有意识的把多媒体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能使美育教学事半功倍。

一、利用有声语言更深入地感受美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视听感官并用时,能入情、入境,激发愉悦的心情,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课本上的文章是由一个个的无生命的文字构成,一般地朗读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不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而语文教学的关键是情绪的感染,只有将学生的情感调动到一定的高度,才会驱动着他们去探索语言背后的生活美。如在教席慕容的诗作《出塞曲》时,我尝试利用了录音教学手段。《出塞曲》是席慕容乡愁系列的代表作,诗歌中流淌着无法克制的民族情和草原爱,如果仅仅靠学生朗读可能不能深刻感受到诗歌之情。于是我先让学生听了蔡琴的同名主打歌《出塞曲》,她磁性又沧桑的嗓音把草原的雄浑与辽远演绎得大气磅礴,唤起了大家对草原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惦念。通过歌曲再去朗读诗作,透过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同学们仿佛看到了那清透的蓝天、美丽的草原、圣洁的河水,听到了那悠扬的长调,于是就更能理解浸透在我们生命中的草原文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又如在《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中,我先播放了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相关音乐,使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伤感之情,由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内心悲伤的感情,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利用真切画面更直观地理解美

有声的语言教学只能激起学生的听觉而产生形象思维,直观的画面则给学生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它可以让学生在脑海里立即产生一个完整的图像,加深对课文的认识,便于学生对内容的迅速了解与把握。一般说来,审美活动是从对事物中美的形象初步感知开始的,如人在感受到悦耳的声音、清晰的画面、优美的形象,并从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就产生了初步的美感,然后再逐步上升到内在的美育感受,从而激发出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如教材上选择的作品王维的《终南山》,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仅用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描写终南山的雄伟奇观,进入视野的,都是阔大、广远的景象。全诗突出主峰的巍峨宏伟、群山的连绵不断、白云的迅速变幻、山表的青霭多变、天气的阴晴不定。我在讲授的时候通过多媒体把诗中的图像投影出来:宏伟的高山、飘渺的白云,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学生眼看画面,口吟诗句,迅速地掌握了诗人的意境并了解了诗的主旨,对照画面几分钟便可成诵。

三、通过自我实践更全面地创造美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具有独立地位和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叶圣陶说:“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因此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进来,通过自我实践创造美。比如在对第一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聆听了古今中外许多诗人对神奇瑰丽的大自然的深情讴歌,同学们深深陶醉于大自然的灵秀美景,陶醉于诗人们如痴如醉的真情,于是不再满足聆听诗人的歌唱,而要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心灵去歌唱大自然。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同学们以大自然为主题创作了诗歌、散文等作品,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去表现美的感受,这便是作文。在此基础上,我让同学们举办了一场诗歌朗诵会,以自己动手创作有关自然的诗歌为主,在朗读的语境中伴随着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气传入耳鼓,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富有美感的语言,也就同时流入了听者的心田,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了他们的性情,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朗诵时再配上多媒体的音乐、图画等效果,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学们积极参加,有的热衷于诗歌创作,有的热衷于多媒体制作,大家互相配合,互相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语文审美教育是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了学生语文素质乃至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把语文课堂变成美育的殿堂,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具体实施语文审美教育的途径中,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已经走入我们的课堂。它打破了几百年来的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更具吸引力的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增加了课程容量和课程密度,从而能够达到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实现的生动效果,使审美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莫道才.大学语文[M].国防科技大学大学出版社,2012 .

[2]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同.落实“人文性”,应着力于思维与审美[J].语文月刊,2010(2).

美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军事训练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学生军训,素质教育,美育

学生军训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一项战略举措,其作用意义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大家普遍关注的还是其中的德育、智育、体育功能,而对其蕴含的美育价值却发掘不深。在军训中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达到以美储善、以美启真、以美助健、以美益劳的目的,应该成为促进军训工作健康持久发展的努力方向。

一、鉴赏美育表征,增强形神俱佳的吸引力

眼中有美,才能心中育美。只有把军训活动转换成审美过程,才能使青年学生通过获得感性的愉悦,即悦耳悦目,进而造成精神的愉悦,即悦心悦意、悦志悦神。

1. 用军训内容展示美。

军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美的“秀场”。透过军人严整的军容、威武的军姿、响亮的呼号、嘹亮的歌声、整齐划一的队列动作、整洁有序的内务秩序,让青年学生感受到军队从里到外散发的阳刚之美;透过各种标准规范的军事礼仪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在庄严肃穆、令行禁止中,看到军人身上自信、威严、坚定、干练的风范之美;透过教官强健的体魄、乐观向上的情绪,行如风、坐如钟、站如松的良好形象展示,让学生领会到军人身上特有的健康之美;透过文明的谈吐、礼貌的举止、融洽和睦的军人相互关系,让学生领略到军队形象的文明之美。

2. 用高尚人格锻造美。

学生通过军训教官一言一行来认识军人、了解军队,其代表性、示范性将影响到学生道德标准的建立和人生志向的选择,以及善恶美丑的辨别。军事教师通过过硬的军政素质、完善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自身形象,为学生做出美的榜样,树立美的标杆,就会内化为青年学生热爱部队、关心国防的不竭动力。

3. 用仪式活动传递美。

在军训过程中开展必要的军事文化活动,有助于军训任务的完成和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各种典礼仪式,使学生由景生情、以情入境,既是最好的情境教育方式,也是对心灵一次美的洗礼。通过播放军事音乐、教唱军旅歌曲,用强有力的节奏和韵律、独特的音乐内涵和魅力,来激励青年学生的斗志,使他们感受到军事训练的快乐和作为军人的豪迈。开展军事竞技活动,让青年学生在娱乐与竞争中学习军人的战斗意志和乐观向上的品质。此外,参观绘画展、阅读军事文艺作品、举办专题晚会、开展军事文化沙龙等,都可以使青年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4. 用良好环境创设美。

美的环境体现的是强烈的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军训期间,运用灯箱、橱窗、板报、宣传栏及广播、报纸、影视、网络等,积极营造有利于军训开展的文化环境,达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有机融合。

二、挖掘美育内涵,增强深入持久的渗透力

1. 折射当代军人的价值之美。

军训的外在美对学生的感情激起涟漪,这还只是浅层次的和朦胧的,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学生领悟当代军人的内在之美,达成对军人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如通过我军光辉历程的回顾,加深学生对我军性质和宗旨的全面认识;通过我军优良传统的宣讲,加深学生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理解;通过各个时期英模人物感人事迹的介绍,强化学生对军人道德规范的积极认可;通过我国传承几千年优秀武德文化的传播,使学生受到价值之美的大力熏陶。

2. 映照军训自身的和谐之美。

学生军训工作,也要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因子。从学生军训的实质看,首先,它是青年学生依法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头戏,而依法开展学生军训自然成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次,它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举措。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先决条件,是培养和谐的人。试想,一个不关心国防、没有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忧患意识的人,无论他的知识多么渊博、技能多么高超,也算不上一个和谐的人、完善的人。最后,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果缺少了学生军训工作,那么“缺腿”的教育不能称其为和谐的教育,内容不全的教学也不能称其为和谐的教学。因此,在军训实践中,要认真关注其自身透出的和谐之美,才能真正认清军训工作的地位作用。

3. 养护民族精神的血性之美。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军训的灵魂。中华民族在几千年不屈不挠的英勇抗争中,积淀的刚烈之美、悲壮之美、豪放之美、气节之美,归结为血性之美,这是确保中华民族血脉不断、久盛不衰的根本所在。学生军训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和常讲常新的主题,采取参观驻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请英模做报告、举行主题班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让青年学生不忘屈辱史、铭记抗争史、传承奋斗史、描绘英模史,把自己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与爱国情怀、民族精神的崇高之美结合起来。

4. 发掘理论教学的人文之美。

学校的课程无不渗透着美育因素。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1]且不说音乐、美术、体育课中的美育成分,像语文、外语是“文质兼美”,数学有数的组合、变换和空间形式美,地理和生物课展现的是事物的秩序、关系和形象美,政治和历史课中描述的是物质和精神美,物理、化学“视觉听觉之所触,可以资美感者尤多”。[1]军事理论教学五大板块的内容,不仅覆盖面宽、知识含量大,像国防历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格局、新军事变革等内容,军事人文内涵极其丰富,各种美学成分更是充盈其间。需要军事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挖掘军事思想、传播军事文化、开发军事美学,使学生更能享受到军事人文精神之美。

三、探索美育途径,延伸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有了美的对象,还需要培养欣赏、鉴别美的人。美育的核心内容,是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也即造就审美能力和创美能力都很高的人。军训之美,只有与青年学生的真情实感交融在一起,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1. 以情育美。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科学上是如此,美育也是如此。没有经过具体深切的感情经验的事物,只是从理性上去认识,结果会体会肤浅、印象淡薄,即在心灵深处没有生根。而情感体验越深刻,精神上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也就越丰富,对美的事物认识也就越深入。在军训中,就是要把美育途径与青年学生的思想感情“水乳交融”,通过传授美的知识,进行审美实践,引导青年学生切身感受美、正确审视美、主动揭示美、积极追求美,激发他们情真意切地参与军训、享受军训。

2. 以趣鉴美。

叶燮指出:“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待人之神明才慧而见。”[2]培养鉴美能力的主要途径,莫过于多参与审美实践,多接触美的事物,多观赏美的作品,多进行美丑比较,久而久之,人的鉴美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军训中美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对军训之美的“神明才慧”,在军训的过程之中形成高雅情趣。通过扬美抑丑、扬善抑恶、扬真抑假,以高尚的精神需求抵制物欲横流,以高雅情趣抵制低俗趣味,以乐观向上抵制萎靡颓废,使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3. 以德养美。

《论语》中说“里仁为美”,维特根斯坦认为“伦理与美学是一回事”,[3]康德也认为“美是道德的象征”。[4]美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实现完善的人格,具备高尚的道德。学生军训就是要在军人伦理、道德规范、核心价值观等德育过程中,凭借美的展示、挖掘、升华,来陶冶青年学生的情感、个性,进而影响他们的精神、心理结构,以建立和发展完善的人格,实现美育的超美价值。特别是通过军人道德规范教育,培养青年学生树立崇军尚武的高尚情操,形成一种向军人学习、以军人为榜样的道德价值取向。

4. 以劳创美。

由被动审美到主动创美,是一种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的升华。要通过兴趣的培养,充分调动青年学生参与军训的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勇于在军训中做主人、唱主角,一起参与谋划军训、组织军训,在参与中享受劳动之美。积极鼓励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把所观、所感、所思展现在文学、书法、绘画、音乐等作品中,寄情托志,用自己的双手,积极彰显军训之美。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73.

[2]顾智明.当代军人伦理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256.

[3]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张申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86.

浅谈大学语文与高校美育 篇4

一、大学语文教育现状

1. 高校和大学生普遍缺乏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院校的课程历史十分悠久,从20世纪初期北京大学开设国文课程到现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经济一体化和全球文化交融碰撞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把目光转向于西方语言和西方文化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却渐行渐远。在大部分高校,学校把英语课作为重中之重,认为学习英语是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法宝,大学生们也乐此不疲地忙着练习口语、英语考级。尽管大学语文在大部分高校被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长期以来处于边缘位置,人们对于英语课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大学语文。有学者做过专门的调查,被调查者中,喜欢大学语文课程的仅占26.6%,认同大学语文被设为必修课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39.4%。[1]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对于将来就业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而逐渐忽视,教师也丧失教学的热情,因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教材陈旧,最终导致大学语文成了一门“边缘学科”。这种情况,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国务院办公厅于2006年就发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2. 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失望。

除了对大学语文缺乏应有的重视之外,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失望也是导致该课程“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根据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和了解,目前大学语文的教材选择内容单一,多为古代和近现代的经典篇目,这些篇目大多远离目前大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教材若过于注重对经典的阐释和研究,就容易被经典所束缚,缺乏时代感。同时,还有许多篇目是中学和小学曾经学习过的,缺乏新鲜感,容易使学生丧失兴趣。除了教材篇目陈旧之外,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使大学生们产生了厌烦感。大部分教师在讲授大学语文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缺乏和学生的互动,无法和大学生活跃的思想、追求个性和自由的精神相适应。这使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存在价值产生了怀疑,往往是上到后来学生越来越少,老师只好敷衍了事。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大学语文课逐渐淡出了高校教育的视野。

二、大学语文与美育的关系

应该说,“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开设的一门人文基础课程,开设时间较长,课程覆盖面广,是高校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孔子在《论语》中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指出要用诗歌来感发人的意志,通过礼来促使人成长,实现人的自立,最后还要通过音乐来使人完善,实现最高人格。这实际上说明了文学在美育和人格教育中的作用,由此可看出大学语文与美育的密切关系。

1. 大学语文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审美鉴赏力。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和德育是相辅相成的。美育用美的形象进行教育,提高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是要使他们真正明白美育的内涵,以指导他们的言行。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身就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任务是培养能自觉学习、有鉴赏能力、有文化修养的中国大学生。在系统地学习经典文学篇目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才能去发现、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美,从根本上说是塑造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提高人文素质的有效方法。正如席勒所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而美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3]

2. 大学语文能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人性之美。

大学美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从内在品质上展现人性之美。大学语文具有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播作用,使学生在古今文化精品的感化教育下,完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中国有数千年的思想文明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全球文化大融合的今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忘,甚至被人窃取,比如近些年来韩国要为汉字申遗、为端午节申遗等,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如何守住属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从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有用的养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要问题。通过大学语文中的经典篇目,把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身上所具备的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上进的精神传达给大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内在品质,这正是培养学生道德精神的关键环节,同时也体现了大学美育的精神———追求人性之美。

3. 大学语文是智育的重要补充,可以帮助大学生塑造完整自由的人格。

席勒曾说过:“为了解决经验中的政治问题,人们必须通过解决美学问题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4]美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大学生塑造完整自由的人格。大学语文的教材中,很多篇目都体现了伟大人物的人生体验和人生感悟,同时也渗透了古代和现代文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它作为一种中介,通过阅读、思考等多种方式,将引导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完善自我的人格,在精神上达到无限的自由,充实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大学生在面对五光十色、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时不再迷茫和困惑,实现审美的和自由的人生。

三、探索大学语文与美育结合的新途径

尽管大学语文是高校美育的重要途径,但在高校教育体制中却长期受到“冷落”,面对这样的尴尬现象,首先应该要突破过去的“大学语文是工具”的观念,积极探索把大学语文的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的新途径。

1. 教材的选用应和当代社会相结合。

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尽量避免学生耳熟能详的陈旧篇目,避免和中学语文甚至小学语文相重合。中国5000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经典的优秀文章浩如烟海,在这些经典篇目中,尽量选择那些新颖却没有被人发现的优秀文章,以新鲜新颖又不失经典的作品吸引学生注意,真正以“美文”打动学生。同时,可以适当的加大当代文学作品的比例,选择接近当代社会、接近现实人生的文学作品,增加时代感,以“美的文章”培养学生“美的情致”。

2. 改革教学教法,把“美的形式”融入教学方式中。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平面式的,以讲为主,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也给教育手段带来了新的变革,多媒体的应用正越来越多地走进教学课堂中。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方式,可以把平面式的教学改变为立体式的教学。在介绍相关作品的同时,可以加入图片、音乐和影像资料,用更加感性的方式吸引学生;还可以播放和作品相关的电影、电视,真正把“美的形式”融入课堂,用“美的形象”去教化大学生,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3. 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感。

除了以“美文”、“美的形象”去感发学生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主动去创造美、欣赏美、评价美,成为美的参与者。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也可以选取带有争议的作家和作品,引导学生讨论、评议,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让学生以求新求异的思维方式去深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正如美学家宗白华所说:“我们心中不可没有诗意、诗境,但却不必定要做诗。”[5]这种内心的“诗境”即是对于美的向往,有了这种对于美的向往,才能更好地去创造美、追求美,而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正是美育的目的。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注重改变大学语文的教育现状,力求把大学语文和美育相结合,真正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春彦,李素娟,王东.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刍议——从部分高校问卷调查谈起[J].当代教育论坛,2009,10(下).

[2]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85.

[3][德]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08.

[4][德]席勒.席勒散文选[M].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235.

美育下的大学语文 篇5

众所周知,大学语文在普通高等院校既是知识课、文学课,更是一门人文精神的传播课,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这种职能在理工科院校显得尤为重要。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北京大学的孔庆东教授认为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语文就是人学。那么,大学语文课程如何发挥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呢?从目前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来看,功利化的工具性教育已经使他们感到厌烦。工具性教育注重的是教育的结果,而人文价值观教育则更注重过程。大学语文课程要真正实现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功能,就应当通过快乐的情感体验式教学手段,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陶养学生情感,升华其人生追求,最终完成人的教养。那么,大学语文如何才能实现这一使命?其传统的教学与培养模式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对传统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是课程改革的起点,对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思考是改革与实践的基础。

一、美育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关联

美育即审美教育,亦即快乐的情感教育。它能造就和谐的、自由的、富于创造性的个性和心灵,能使人按照美的规律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西方,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了划时代的美育理论,认为理想的人格就是既有统一的理性,又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既能从事哲学思考,又能创作艺术;既充满力量,又温柔;既有理性的成年性,又有想象的青年性,因此,他指出“我们有责任通过更高的教养来恢复被教养破坏了的我们的自然(本性)的这种完整性”。[1]这种“较高的教养”就是美育,其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格的完整性。西方的美育理论发展到20世纪,对美育的具体实践问题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特别是美学与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联姻而产生了一大批有鲜明实践导向性的理论成果,在诸如美育心理学、学校艺术教育、艺术课程、艺术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大大超越席勒的思辨性美育理论。

在我国,20世纪初近代学者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将西方美育理论引入中国,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的教育学与伦理道德学相结合,其基本思路是“救国先救人,救人先救心,救心须去欲,去欲靠美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美育纳入了伦理教化的范畴,使美育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和民族特征。但是,这种美育理论执着于社会改良,忽视了美育对现代人生存与发展的人文关怀和特殊价值。目前,我国教育界存在着一种不良倾向,即用一种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对待美育,并因为美育没有实用的功能而排斥美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只有把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才能使“德智体美”教育相得益彰,共同提高。我国当代美育研究却仍在重复前人的理论,很少有从事美育理论研究的学者走进课堂,这种现状导致了长期以来与美育具有本质关联的人文素质类课程在普通高等院校被忽视。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基础课程,大学语文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虽然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却一直处于边缘性的位置。在实用主义态度的影响之下,它也因为没有直接的实用功能而被排斥。

现代美育命题提出,美育的本意是感性教育,即在理性教育的同时,对人的感性方面,即感知、想象、情感、直觉乃至无意识进行教育。其中,最本质的是情感教育,它可以统领感性教育的其他方面。所以,美育的本质及核心就是推行情感教育。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文学与文化的载体,充分显示出其情感性的特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曾说:“所有的好诗,都是从强烈的感情中自然而然地溢出的。”[2]基于此,美育与大学语文教学具有内在的关联。一方面,美育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与改革提供了最佳的思路,另一方面,大学语文课程是审美教育的基本领域,它使美育走入课堂,有助于美育的具体实践有效展开。

二、大学语文的美育化教学

美育化是将美育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动态过程,其实质是情感教育,教育的核心是推行情感教育。如果说美育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改革的起点,那么,美育化教学过程就是推进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的最有效的途径。必须承认的是,在以往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考与研究中,研究者们都不同程度地看到了大学语文所具有的塑人功能,而到底哪种途径更为有效?我们认为,衡量的关键就是看这一途径是否既符合大学语文课程的本质特点又能有效链接师生的课堂模式。

教育现象学学者一直强调和关注“生活体验”,他们认为体验具有持久的重要性和意义,是意义的产生之处,是生动、充盈而丰满的,以这种方式展现出来的教育理念也是鲜活的,比抽象理论更具诱惑力和说服力。大学语文课程以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为主要内容,其中囊括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展示了各种人生境遇,空洞的说教不能激活学生的文学思维,枯燥的填鸭式教学不能展示其情感的丰富性,它更需要一种生动、鲜活的教育理念作指导。美育化的教学过程正满足了这种需要。

费尔巴哈说:“每一个人,都向往和热爱在对象物中、在别的东西中的自己。”“他之爱别的东西,也只是在它是他的本质的表现的情况下”产生的。人们之所以喜爱文学作品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希望“通过别人的创作来得到满足”,并在作品中重新发现自己,在对象世界中得到肯定。文学比其他对象更能使人得到这种肯定。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文学作品中发现、肯定自己呢?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在创作和欣赏文学作品时,要善于调动和提高自己的审美经验。可见,大学语文的美育化教学须将作品置于人类审美经验的高度,使学生从中调动和提升自己的审美经验,这是激发他们的文学思维、认识自身的重要环节。读《诗经·蒹葭》,那朦胧含蓄的情感表达、执着美好的人生境遇浸入心灵;品《谏逐客书》,其中包含的胆识与智慧值得深思;唐有飘逸与沉郁的交响;宋有理性与感性的合奏;元有悲与喜的交加……文学作品将人引入审美的历程。审美是人情感本质的实现,它实现的是个性情感的创造性表现与升华。一个人的愉悦、痛苦、狂欢、焦急、憧憬、悲哀等内心体验,个体的压抑或满足、丰富或枯竭、敏锐或麻木对于他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个体的生存不仅仅在于一个人有道德、有智力、有健康的身体,也不仅仅在于有财富、有权利、有名誉,而且在于有丰富的情感需要和得到情感的满足。因此,大学语文教学的美育化重视引导学生进入审美之境,丰富其情感体验。

美育是靠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而不是一种单纯由施教者把持的对受教者的美的灌输。在我们看来,恰恰是个体的审美体验在美育中有着绝对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美育最终是靠个体的心灵来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面向生活世界,强调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文学氛围中强化基本的生活经验,这种强化主要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来实现。美育化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心灵的感受性,唯其如此,才能使美育的理念与大学语文课程的本质相关联发挥作用,实现双赢。“心灵的感受性就程度而论与想象的活泼性有关,就范围而论与想象的丰富性有关。分析能力占主导地位必定剥夺了想象的激发与威力,对象领域的进一步限制必定减少了他们的丰富性。爱抽象思维的人往往具有一颗冷漠的心,因为他们把印象分解了,而印象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打动人的心灵。专业的人往往具有一颗狭隘的心,因为他的想象力限制在他的单调的职业圈子里,而不能扩大到陌生的表现方式中”。[1]文学作品提供的是间接的生活、情感体验,要完成由对象性的体验到心灵体验的过程,必须以想象力为媒介,在师生的情感互动中强化心灵的感受能力。

正确的美育,应该能够促进智育与德育,成为智育与德育的有效手段。因此,尽管智育、德育、美育三者各有专司、各有侧重,“然人心之知情意三者,非各自独立,而互相交错着。如人为一事时,知其当为者‘知’也,欲为之者‘意’也,而当其为之前(后)又有苦乐之‘情’伴之:此三者不可分离而论之也。故教育之时,亦不能加以区别。有一科而兼德育智育者,有一科而兼美育德育者,又有一科而兼此三者。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毕矣”。[4]大学语文的美育化教学同样强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处理好感情、道德、理智的关系。大学语文课程是兼顾德育、智育、美育这三者的。美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在于它不仅可以净化人的情感,提高人的想象力,而且可以促进人的心理结构的“内化”,将道德、知识等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成为一种真实的人格力量。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大学语文的教学引导学生热爱美和憎恶丑,在情感上受到陶冶。鲁迅指出:“文艺之所以为文艺,并不贵在教训,若把小说变成修身教科书,还说什么文艺。”“文学和学术不同,学说所以启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所谓增人感,就是指以情感人,美育化的思路是在情感的陶冶中、观赏的愉悦中接受思想教育,寓教于乐,以美启真、以美储善。

美育与大学语文课程的诸多遇合使得二者可以相互促进。以美育理念为指导,以快乐教育为手段,以情感陶养为指向,以人文素质为目标,推进大学语文的美育化教学改革与实践,让大学生在过程教育中体验人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实现人的全面教育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通才,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教育的人文性和理想性都意味着应该为学生的各种潜能的发展提供机会,从而造就素质全面、人格健全的人,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人文艺术教育的缺失,使得比较偏重于理工科教育的学校很难培养出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这对我们已不是陌生的教训,因此,以大学语文课程为基础阵地,建构以美育理念为指导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应是今后教学改革与探索的重点。

摘要:美育化是将美育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动态过程, 其核心是推行情感教育。而大学语文作为文学与文化的载体充分显示出情感性的特点, 所以, 美育化思路是推进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的有效途径。以美育理念为指导, 美育化的思路可以全面推进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大学语文课程为基本领域, 美育实现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真正走入了人的心灵。

关键词:美育,大学语文教学,美育化,情感

参考文献

[1][3][德]席勒著.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3, 48-56.

[2]转引自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 (下册) [C].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89.

上一篇:植物景观营造下一篇:水利一体化管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