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美育

2024-05-27

网络美育(共10篇)

网络美育 篇1

在建设和谐社会中, 审美是重要因素。审美教育不是逻辑说教, 不是教人某项技艺, 而是对人情感、精神的陶冶。审美是无形的, 又是无所不在的。我们将陆续刊发一些专家的有关文章, 阐发审美教育的精义及审美与一切创意的关系。

本期专论刊发了两篇论文, 周伟业博士的论文研究了互联网普及的情势下, 艺术教育和美育面对的新问题, 应该说这些是全社会面对的问题, 黄新荣教授的论文, 对马克思的著名论断“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作了新颖而深刻的阐释。它不仅是美学理论的问题, 也是实践问题, 是一切创意、创造的灵魂。

网络等大众媒介的崛起, 导致艺术教育发生了教育范式的转换和教育权力的让渡。对于网络美育而言, 富有智慧的艺术教师既要肯定其优势, 也要否定其不足, 正视其问题, 走出网络文化乐观与悲观理论的思维定势, 在多种因素相反相成的对话交融中, 开创网络美育的美好未来。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不少青少年学生整天都在听从互联网上下载的MP3音乐, 看各种网络影视、动画多媒体作品, 而对艺术课堂教学却不感兴趣, 出现了“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喜欢美术但不喜欢上美术课”等十分奇怪的现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主席、台湾师范大学郭祯祥教授介绍, 台湾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台湾著名的建国中学有不少资质优异的学生逃课, 这些学生说, 通过互联网, 他们同样学得很好, 同样可以考上台湾大学。千万别小看这种现象。著名传播学大师施拉姆曾经说:“今天在小学玩电脑, 学习新的使用媒介方法和新的解决问题方法的儿童, 将是明天的主人。”在这种现象的背后, 潜藏着一个巨大的变化, 那就是网络等大众媒介的崛起, 导致艺术教育发生了教育范式的转换和教育权力的让渡。在大众媒介时代到来之前, 教育资源和教育权力掌握在成人手中, 尤其是掌握在受过专门教育的教师手中。但是以网络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兴起之后, 这种教育资源和教育权力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上网浏览、搜索来实现自我教育。也就是说, 网络时代, 教师作为知识来源的权威地位以及担负着文化传承的价值受到质疑。利奥塔就曾经说:“因为知识可以转译成计算机语言, 因为传统教学与存储相似, 所以教学可以由机器来完成”, “对传递确定的知识而言, 教师并不比存储网络更有能力”。面对网络媒介的挑战, 如何更好地了解网络媒介的特点、理解网络文化的内涵, 并利用网络媒介的优势, 避免、克服和解决网络媒介的不足与问题, 以更好地开展艺术教育, 是网络时代广大艺术教师必然需要面对的问题。

笔者认为, 作为一名网络时代的人文艺术课程教师, 需要思考、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内容与形式问题。网络超文本体现了文本的综合, 多媒体实现了媒体的综合, 虚拟实在促成了感觉的综合。综合性的网络媒介既为网络艺术的诞生提供了媒介基础, 也为开展综合性的艺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媒介形式。概括地说, 超文本、多媒体、虚拟实在等网络技术对于艺术教育来说, 具有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双重意义。在艺术教育当中, 理解这一点并不难。例如, 一部优秀的网络多媒体课件自身也可以成为一件艺术品, 既是教学手段, 也是教学内容。

真实与虚拟问题。现实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是真实的, 网络媒介则是虚拟的。当计算机、网络媒介介入审美活动、艺术教育活动之后, 必然也会产生一种有别于传统审美实践的新型审美实践——网络虚拟审美活动。在网络虚拟审美活动中, 网络审美体验的深浅、广狭、优劣, 系于审美主体审美能力的高下、审美对象的优劣、审美反应的强弱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网络审美体验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 一方面建构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另一方面也会升华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因此, 为了实现网络美育效果的最优化, 审美作品的选择, 审美反应的唤起, 都是值得艺术教师反复思量的重要问题。只有在健康、积极、富有审美意义的网络审美体验中, 才能不断升华审美情欲, 不断生成审美心理结构, 不断滋养审美能力。网络虚拟审美活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即审美经验的感受——网络审美体验, 审美经验的生产——网络审美创作, 审美经验的共享——网络审美交流。网络虚拟审美活动既具有不同于现实审美活动的鲜明特征, 也具备进入现实审美活动的能力, 可以和艺术教育的审美体验、审美创作、审美交流环节实现完美对接, 可以开拓艺术教育的活动领域, 丰富艺术教育的内涵。

质量与数量问题。网络将美育的权力归还给每一个生命个体, 人们接近艺术的机会和数量, 与网络诞生之前相比, 是大大地增加了。但是, 网络世界艺术的总体质量似乎又在大幅度地下降, 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网络恶搞之作四处泛滥。网络美育泛化、退化、肤浅化、庸俗化乃至恶俗化等负面影响的威胁令人担忧。网络社会的美育的任务要比席勒时代、蔡元培时代更为复杂, 也更为艰难。一方面, 需要借助网络等电子媒介开展艺术教育, 培育人们的感性;另一方面, 还要防止网络文化对于艺术教育的负面影响, 防止网络文化对感性的利用。为了尽量避免网络审美文化对于艺术教育的负面影响, 防止学生变成“媚俗艺术人”, 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 (aesthetic vision) 与“批判思维” (critical thinking) , 抵抗网络社会对娱乐价值的过分推崇。因此, 我们希望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对网络审美文化的负面效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确立审美批判立场, 采取积极可行的艺术教育措施, 有效防止网络审美文化对于艺术教育的负面影响。

教化与对话问题。传统美育大多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代表的是一种以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的文化传承的教育传统。网络媒介具有极强的互动性, 网络世界自发的美育活动都是在自主、互动的对话和交流中完成的。但是, 对话式的网络媒介进入学校艺术教育领域之后, 是网络改变学校艺术教育结构, 还是学校艺术教育传统同化网络媒介?对于艺术教育改革来说, 这是一个关键点。每一位艺术教师手中都把握着这样一个决定艺术教育整体走向的方向盘。艺术教师们千万记住:“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 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只有艺术教师不懈的努力, 自觉的反抗, 才能利用网络媒介建构一个师生互为主体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情境, 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共同体。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与学习共同体中, 每一个人的心理都处于高度放松而充满灵感的状态, 可以相互启发, 相互激荡, 形成一个巨大的创造温床与艺术磁场, 可以完成复杂问题的学习和复杂问题的教学。每个人既是学生, 也是老师。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教、相互学, 甚至连家长、社区成员、校外专家都可以进入这个学习共同体。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 网络媒介就可以发挥出无穷的力量!

身体与网络问题。在远古部族生活中, 巫术、祭祀、礼仪、音乐、舞蹈、歌唱融为一体, 身体成为最为重要的艺术媒介, 这种艺术表达方式一直延续至今。与此同步, 为了保存记忆, 人们也不断努力将艺术通过外在于身体的媒介方式保存下来, 岩石、兽骨、陶器、青铜、玉石、泥土、纸张、摄影、摄像、电影、电视、电脑、网络等等, 都先后成为艺术媒介形式。因为媒介的差异, 也决定着艺术以及艺术教育的不同。身体媒介是活化的艺术媒介, 永远流动不息, 其魅力不在于空间的永恒, 而在于时间流逝中的生命体验。外在于身体的媒介则希望将艺术固化下来, 追求时间和空间的永恒。身体和网络都是十分复杂的媒介形式。这两种媒介之间, 如何调和, 如何相互激发?也是网络时代艺术教育需要认真回答的问题。我们认为, 这两种媒介可以在对抗中实现联姻。身体的此在性, 显示出网络虚拟性的优点, 也显示出网络虚拟性的不足。网络时代, 我们更加需要关注身体媒介的美育功能, 只有将身体媒介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才可以更好地与网络媒介之间实现平等对话。如果这两种媒介可以实现相互交融, 相互生发, 就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艺术教育, 我们就可以在虚拟世界与人类身心本源感受的反向平衡中, 将计算机的强大能量与人类身体潜在的能量连接起来, 促进心灵与技艺的相互作用, 充分体验艺术教育带给人类的快乐。

悲观与乐观问题。学术界和教育界在评价网络的影响力上, 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要么过度推崇网络, 要么过分贬斥网络。过度推崇网络, 就形成了网络乐观理论, 他们认为网络技术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有力工具。过分贬斥网络, 就形成了网络悲观论调, 他们极力强调网络对社会生活以及教育的负面影响。显然, 这两种各执一端的观念都有问题, 都很难应付现实的挑战。我们认为, 在网络问题上, 一味地反对或一味地赞扬, 一味地乐观或者一味地悲观, 都是不明智、不可取的。对于网络等现代媒介技术而言, 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对立逻辑已经行不通了。我们应该采取海德格尔式的既“是”又“不”、既“接受”又“拒绝”、既“肯定”又“否定”的态度。既不能过分拔高, 也不能过分贬低网络对于艺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在“入乎其内”的同时, 也不要忘记“出乎其外”。

行文至此, 我们不禁还要思考另外一些问题:与传统美育相比, 网络美育是更简单了, 还是更复杂了?网络美育对教师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网络时代的艺术教学可能更简单一些, 更轻松一些。学生获取艺术知识、艺术技能的渠道可能更丰富一些, 更便捷一些;教师获取教学资源、交流教育经验的方式可能更多样一些。但是, 艺术教育整体上没有变得更简单、更轻松, 反而变得更复杂、更沉重、更艰难。网络时代, 变得简单的是知识的学习, 信息的获取, 资源的分享;变得复杂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化知识为智慧, 去理解“真”、“善”、“美”等等“应该是什么”的人文理想与人文信念。爱因斯坦说:“有关是什么的知识并不直接打开通向应该是什么之门。……客观知识为我们实现某些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但是终极目标本身以及实现它的热望必须来自另一个源泉。”网络时代泛滥的信息, 填塞了人们有限的时间和空间, 挤占了学生有限的精力和脑袋。电脑和网络可以给予我们海量的信息资源, 但是不能直接给予我们“爱”与“信仰”的力量,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此看来, 网络时代的人文艺术教师, 更加需要“教育的责任”与“教育的智慧”。

网络时代的艺术教师, 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进行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 还要教会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 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 养成良好的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 这方面的网络素养教育缺失十分严重, 补上这一课的希望在学校教育, 在广大艺术教师的辛勤付出和爱的感染。越是文化精神出现滑坡的时代, 越是需要艺术教育的滋养, 越是离不开美育精神的提升。

在网络美育教化与对话、真实与虚拟、质量与数量、悲观与乐观、技术与人文、理论与实践等众多的矛盾和悖论之中, 需要处理复杂问题的智慧, 需要在动态中把握平衡, 需要在相反的事物当中找到相通的可能, 充分把握好艺术教育的“度”的问题。网络时代的美育, 需要从艺术教育领域向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美育拓展, 需要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需要教化与对话的协调, 需要感性的张扬与理性的反思的平衡……对于网络美育而言, 富有智慧的艺术教师既要肯定其优势, 也要否定其不足, 正视其问题, 走出网络文化乐观与悲观理论的思维定势, 在多种因素相反相成的对话交融中, 开创网络美育的美好未来。

“生活美育”是世上最大的美育 篇2

哈佛通识教育改革让我们学到什么?

说完最低端的美育,我们再来说高校的美育。在中国的通识教育尚未普及之际,当今美国的通识教育却在悄然转变。在哈佛大学的最新教改当中,重新强调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的合体,而且以“审美”取代了“艺术”作为课程核心。我认为,这是一个重要转折,因为哈佛通识教育的重心从大写的艺术(Arts)转向小写的艺术(arts),这与我们新近强调的教育回归“生活美学”的思路是一致的,这就是要求我们也回归“生活美育”,因为生活美育才是真正的“大美育”。

众所周知,哈佛大学始终坚持要进行“既深且广”的人文与科学的通识教育。深就是指每门通识课都深入到了该专业的前沿,广则是说270门通识课覆盖了专业的方方面面。通识教育就像给学生开拓出深广的空间,如果只在某一越来越窄的领域知道得越来越多,那么就意味着专业化的狭窄。通识教育的深与广并不矛盾,只有深才能广,反之亦然。这就是为何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也要必修艺术的道理,同时也是艺术类院校的学生需要修行人文学科的理由,这值得大陆教育体系加以积极借鉴。

实际上,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改变之一,就在于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取代了以“艺术”为核心的课程。哈佛大学对“审美与阐释理解”类的课程要求是全面的。首先,启发学生形成批判性技巧,亦即使他们获得审美敏感性和诠释的能力。其次,对于原文的文本、单一或多维媒介的艺术作品进行导读。 再次,教导学生在理论框架下如何分析作品。最后,如果可能,还应参与到课堂之外的经验之中,如参观展览、观看表演和进行诵读,抑或与演员、导演、策划人进行交流,抑或让学生直接进行创作。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致力于“自由人”的自由培养,与欧美的人权观念实乃内在相通。在西方美育研究者的眼中所看到的基本功能主要可以归纳为:首先,美育的首要价值在于欣赏艺术美,培养人的情思与意趣。其次,美育培养了人们的审美眼光,由此可以以积极方式改造自身与世界。再次,美育有助于从“人文教育”的角度培养“批判思维”。最后,美育可以提高人们对文化的多样选择的尊重与理解。

为何说审美是一种“基本人权”

实际上,审美本身就是一种基本人权,属于人的最基本的权利,这也是笔者新近提出的观点。这意味着,无论是接受文化艺术还是创造文化艺术,都应该被纳入到人权的体系当中,并且要得到更高层面的实现。《世界人权宣言》就强调了享受艺术与分享社会生活那是“人人有权自由”参与的,可以推论说,审美同样也是一种“自由人权”。

关于“基本人权”属于艺术的部分,不仅仅要去保护创造者的权利,而且,接受者们的权利也要得到保护。接受者较之创造者而言,无疑占有数量上的大多数,而人人皆有权去分享文化、艺术与科学成果。但即使提供给民众大量的丰富文化艺术作品,却未必能够为人们所接受,这就需要推动素质教育与美育的深入播撒。因为没有相应的“审美素质”的人群,即使面对好的文化艺术作品也不能参与。所以说,在保证审美作为人人分享的权利的同时,推动民众的“审美文明”的基本素养之培养,就有赖于以通识教育为高级范导的“生活美育”之实施。

如果说传统的艺术是少数人的艺术,毕竟是“与少乐乐”的艺术,接受美育的人群还相对有限的话,那么,当今的美育作为一种公共文化服务则是为了公众而实现的,“与众乐乐”的艺术成为主流,这样就能使得绝大多数的人权得到审美的享受与福利。从政府职能的实施角度来看,要把社会上的审美供给作为一种“公共文化服务”。从接受的角度来看,这些产品要被视为一种“审美福利”,在这种审美福利的提供者那里,政府就应该充当重要的调控角色。过去我们的社会美育建设,采取了“大政府、小社会”的基本模式,现在应该反过来,采取“大社会、小政府”的崭新模式,社会各个群体与机构理应更多地积极参与美育活动。这也意味着,政府在公共艺术建设中,已在管理方面走向宏观调控,在服务方面走向微观提供。

我们当今的时代,就是“生活美学”的时代,其实就是“审美民主化”的时代,该时代特征也就是孟子所谓的“与众乐乐”。德国当代艺术家博伊斯有句名言,叫作“人人都是艺术家”,尽管这不可能实现,但却成为一种社会诉求。然而,“生活美学”则强调,人人都是“生活艺术家”。生活艺术家有个“生活”的前缀,就是在将艺术“向下拉”的同时,亦将生活“向上拉”。

美育以何走向文化教育、自我教育与终身教育?

走进新的世纪,当今中国美育也要告别旧美育观,那就要以“生活美学”作为根基,来重新寻找新美育的新方向。

首先,“生活美育”不仅是艺术教育,更是一种以文化为核心的“大美育”,当然,这并不否定艺术教育在“生活美育”已占据的地位。从蔡元培时代开始,“学校美育”“家庭美育”与“社会美育”就被划分开来,但是蔡元培先生早已意识到:“美育之道,不达到市乡悉为美化,则虽学校、家庭尽力推行,而起所受环境之恶影响,终为阻力,故不可不以美化市乡为最重要之工作也。”这其实也就是看到了,美育得以实施的最重要的场所,还是最容易塑造人的环境之域,那就是城市乡村而非学校家庭。然而,无论是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当中,每个人都身处文化当中过着自己的生活。当今的审美泛化的时代,恰恰为这种指向生活的“文化教育”提供了最为广阔的时空,从影视媒体到互联网络上的审美文化品,都可以成为“文化美育”的重要对象。

nlc202309091122

其次,“生活美育”不再是来自他人的教育,而是强调自我进行教育的“大美育”。这种自我化教育,并不是画地为牢而成为“宅男宅女”式的封闭教育,而是走向一种开放的与对话的“平等式教育”。人人都是美育的教师,与此同时,人人也都是美育的学生。过去在学校、家庭与社会里面的美育,总是执着于一种“园丁教育模式”,美育似乎是为了培养学生而特设的,美育的发出者与执行者总是占据教育者的地位,而生活中的人们则始终处于被教育者的位置上。这种“自上而下”进行濡化的教育方式,从“生活美育”的角度来看已经过时了,而理应倡导一种更为生活化的“对话教育模式”。“生活美育”强调的并不是从教育者或者教育结构那里学得什么,而是倾向于肯定,每个个体都能从当今审美文化当中获得自己的审美提升,就像今天拥有iPad的人士可以下载网络钢琴进行演奏、下载网络谱曲器进行编曲、下载美术馆网站图片欣赏绘画一样,“生活美育”就是这样一种身边的教育与自我的培育。

再次,“生活美育”不是短期教育,而是要经历“终身学习”的漫长过程的“大美育”。蔡元培早已看到“学校美育”的缺陷:“学生不是常在学校的,又有许多已离学校的人,不能不给他们一种美育的机会。”生活当中的每个人,究竟如何才能使“生活美育”贯彻终身呢?的确,每个学生都要离开学校,有的人还可能失去家庭,但是,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与“文化的人”。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文化也几乎是相伴于人的一生而存在的。所以说,“生活美育”之所以强调它是“终身教育”,就是因为,生活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由始至终的,审美作为生活的构成要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生活美育”由此必定是一种毕生的教育。

总之,“生活美育”是说,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塑造成审美化的存在。“生活美育”不仅是艺术教育更是“文化教育”,不再是园丁教育而是“自我教育”,不只是短期教育更是“终身教育”,而“生活美育” 的基本目标就是让人人都成为“生活艺术家”。

如何建成中国化的“观赏文明”?

21世纪当代中国的新美育,既要理论上回归“生活美学”倡导一种新的“生活美育”观,也要在践行上走向一种革新的“观赏文明”,最终其整体的目标就是构建一种审美化的“文明生态”。

所谓“观赏文明”,就是指以民众性的艺术观赏作为基本内容而构成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生活形态的总称。这种生活的重要载体就是“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这些社会大众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相应地决定了观赏文明的高度。

观赏文明构成了审美观念与文化现象相结合的社会景观,体现了较高层次的社会文明的进步状态,也使得审美成为测度社会进步的尺度。该文明形态不仅造就了拥有一定程度的文明修养的个体、群体与社会,而且也是所有参与其中的社会民众共同种植生活幸福的结果。这可追溯到中国作为“礼乐之邦”之时的文明传统,既有“文明观赏”之气度,又秉承“观赏文明”之涵养。我们需要再次继承并振兴中国作为“礼乐之邦”的文明传统,建设一种具有现代性的“观赏文明”。

在全球化文明得以飞速发展的时代,当今中国理应倡导一种更为全面的“公民美育”来保护文化的成长。“公民美育”还是说,审美能力应该成为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审美要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感性尺度”,就像保护环境只是个伦理诉求,但是环境是否美化则是更高级的标准那样,审美是社会发展的高级尺度与标杆。实际上,审美不仅可以成为衡量环境优劣的高级标准,而且,审美也成为“衡量我们日常生活质量的中心标志”。

“让世界更美好”(Making the world better),成为当代美学家们内在的基本吁求。然而,当美学家们都承认美学拥有改变世界的能量的时候,他们的潜台词几乎都是在说:并不是所有的生活都可以使得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审美化的生活”才能成为改变世界的高级标尺。于是乎,审美不仅成为“社会进步”的标尺,审美也同样成为“生活品质”的基本标准,这才是当今倡导——“生活美学”与“生活美育”的真正动因!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际美学协会总执委)

网络美育 篇3

1 网络成为开展美育的“第四场所”

网络美育, 则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去培养人们的审美和创美的能力。人们在网络环境下也能怡悦性情、净化心灵、培养智慧。但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 网络技术的普及, 网络也应该成为学校、家庭、社会3大美育场所的之外的“第4场所”, 成为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与家庭、学校、社会的美育功能相比, 网络美育有着独特的优势, 例如资源丰富、形式方便与快捷、受教者的充分自由等。

2 网络美育是大学生素质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1 网络美育理应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着力点

2013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数据显示, 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56亿, 占青少年总体的71.8%。网络正从本质上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习惯、思维和行为模式。同时, 现实生活中的伦理规范和审美准则在网络空间遭到挑战和质疑, 大学生网络活动价值取向的迷失和行为失范现象频频发生, 针对这些暂时性的审美失重和伦理盲点问题, 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网上行为的审美教育即网络美育, 实现对其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2.2 网络美育帮助大学生适应网络社会生存

大学生可以通过接触美且具有正能量的文化产品, 潜移默化地提升个人审美能力, 通过个人审美理念自觉克服消极、低俗的负面因素, 主动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而网络美育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中之重, 它作为一种现代社会人文教育的生成和崛起, 是对当下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和延伸, 集社交、游戏、思想等美育功能于一体, 成为综合性的“大美育”, 具有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2.3 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及审美观

对大学生开展网络美育, 可以通过审美观念的建立帮助其提高对网络内容的选择、判断和鉴赏能力, 有效地矫治青少年过分依赖声音图像信息, 深度阅读能力下降, 思维简单化、平面化问题以及网络成瘾问题;解决网络人际交往频繁导致的人际现实交流减少、情感淡化的问题;同时减少网络中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对青少年身心的伤害等。因此, 通过网络美育其实就是通过网络对大学生现实人格进行审美培育。

3职业院校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学生进行网络美育教育的必要性

3.1 网络美育是互联网时代下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美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指明了基本方向和路径。网络时代, 网络美育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专业群的学生, 因学习需要比其他专业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还要多, 因此对其进行网络美育教育不仅是完成高校思想教育工作, 更是为其奠定坚实的职业素养基础。

3.2 网络美育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美育发展的实质是要实现“国家意识”与“全民意识”的统一, 大学生的价值理念, 不仅直接决定着其今后的生活方式、处事行为以及社会效果, 而且直接影响着一定范围内乃至整个社会的风气和国家行为。互联网时代下, 高校开展网络美育教学, 进行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实践活动, 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3 促进大学生审美能力是提高人文和审美素养的现实需要

高校美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具备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修养和品位, 开阔视野, 丰富个人情趣, 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 这些审美素养体现的是一种全面的综合素质。审美素养的提高和自由“心境”的养成, 是大学生发现、体验生活中点滴美好的保障, 是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增加幸福生活指数的有效途径。网络飞速发展的现在, 高校必须依托互联网通过美育及网络美育教育促进大学生审美能力, 提高其人文和审美素养。

4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专业群网络美育实施策略

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通过提高该专业群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解读、批判和应用能力, 增强其对复杂的网络信息进行辨别、批判和免疫的能力, 使该专业群大学生在具备网络操作基本技能的同时, 具有获取、识别、选择、辨析和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 教育和引导他们理性地使用网络资源, 提高个人对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 最大限度的增强网络对其成长发展的良性促进作用。

4.1 依托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

通过引导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学生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各种竞赛、讲座报告、自主学习、辩论讨论、社团活动、网络杂志等具有美育功能的校园文化活动, 使学生能自由、放松地投入, 主动的接受思想教育, 得到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的综合素养提高。

4.2 通过规范网络行为实现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

首先网络内容美丑并在, 可以通过规范网络内容, 加强网络监督与管理, 保障网络内容的审美化进而推进网络美育。同时通过规范网络使用行为, 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学生清楚在网页设计与开发、网站建设时就需要赋予形式美, 色彩搭配、内容结构与链接的创新性等来体现网络作品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3 网络美育与专业的网络素养形成“互补”

网络的自由性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创造、写作、发言的自我展示平台。网络的开放性也使得一件优秀作品的产生可以汇聚集体智慧结晶, 如一部小说可以由多人参与和续写, 赋予文学和艺术创造新的生命力, 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同时电子作品更可以通过公开自己的源代码, 由其他人参与加以改进和完善, 这种过程没有休止, 这种创造力与想象力的超越是传统艺术无法比拟的。由此, 网络美育与大学生网络素养可以形成互补, 相互促进, 相互学习的良性局面。

网络世界不仅应该成为大学生赏美、造美的平台, 更应该成为开展美育的课堂, 同时网络美育也必须成为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见, 在未来, 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更加突出, 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也会更加凸显。如何具有前瞻性地为未来的大学生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 如何提升新时期大学生网络素养, 这些课题都值得教育工作者去认真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勇帆.论青少年信息素养的构成与培养[J].中国电化教育, 2012 (5) .

[2]李或宏, 罗匡.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德育工作[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 .

网络美育 篇4

关键词 美育 策略 重要意义

美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广大学生养成狭窄的专业教育观念,误以为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就是综合素质高低的体现,缺乏审美理念和审美素养,对高雅艺术如音乐、舞蹈等缺乏一定的鉴赏能力,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美学学科在医学学科领域的运用,美学与医学在治疗人的精神疾病、美容、养生等方面是互溶的,而许多临床、包括从事医学理论研究的学生美学知识很匮乏。

一、目前,高校的美育现状似乎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

(一)国家领导人、各级各领域的教育家,家庭父母都非常重视学校美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2003年,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全国高校音乐教育学会组编的《美的启迪——全国著名专家谈美育》第一版出版。此书汇集众多驰名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在全国重点高校的精彩演讲共计25篇,其内容涉及历史、文学、文艺理论、美学、音乐史、音乐美学等领域。书序前,有一封《李岚清同志致全国高等学校交响音乐课教师培训班的一封信》,足见国家领导的重视。

(二)美育远没有德育、智育、体育各方面完善

无论是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材及课程的建设等方面来看,都是非常欠缺的。就美育类教材来说,目前国内正式出版的为高校所用的教材可谓寥寥可数,比较权威的虽然有国家教育部统编教材《大学美育》(仇春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但是采用的高校不多。对多数学校来说,美育课程和美育活动仍然徘徊在学校教学计划之外,可有可无,处于“打游击”的尴尬境地。

二、美育在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实施

(一)实施目的

在中医药高等院校普及、深化美育理念,使其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通过美育加深大学生对美学知识的理解,有意识的将美学知识应用到医学领域,做到课堂教学的审美化;通过美育造就和谐校园,美化校园环境等,彰显中医药院校美与文化特色等是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实施美育的目的。

(二)实施策略

1.美学与医学的结合。结合中医药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开展一些中医药文化名人知识讲座、医药文化纪录片拍摄、我国古代名医医德思想介绍等各种形式和规模的美育活动,通过一定的学术研究与美育实践,使中医药高等院校的美育教育更上新台阶,达到“以审美育人,审美促和谐”的学校美育的目的。

2.将审美教育的传统方式(课堂教育)与实践感受相结合。依据实际情况,有效利用中西方传统节日,医学名人诞辰或者祭日等,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知识竞赛,人文知识讲座、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娱活动。

3.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也叫美的欣赏,主要利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研究。借助艺术作品鉴赏、社会实践活动(如去孤儿院实践)等方式,建构学生知、意、情,真、善、美等综合素质。

4.变审美教育中的被动接受为主动体悟。也叫美的创造,主要运用情境化、实地性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

5.重视美育的规律,采用情感的陶养、感性思维激活等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借助形象感人的美的对象育人,达到育人以美,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

三、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意义

美育必将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构成,美育必将成为德育的有效方法。如今,美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趋势必将进一步加快。如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等。就学校美育而言,还将美学与各门学科紧密结合,如医学美学等。美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形式自由灵活,必将成为德育的催化剂。在高等院校实施美育,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1.解决学生美育意识淡漠,综合素养欠缺的问题。2.解决学生的审美理念与基本的审美能力等问题。3.探索将美学教育与医学美学恰当结合起来并在医学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问题。

(二)实践意义

1.美育能够满足大学生审美需求。2.美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3.美育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举足轻重的地位。4.美育对学校教学也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综上述,在这个审美大众化的时代,审美需求代替了生存需求而成为人的需求的重要的一个方面,审美成为大众追求目标,而美育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求;美育能够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培养豁达开朗的审美心胸,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美育通过美的事物来感染人,可以调动人的各种心理功能,激发人的情感,使人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它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等。正是如此,美育对学校教学有一重要意义。

网络美育 篇5

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我国的汉字、汉文化有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掌握它的内涵和外延, 能使人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正如一位老师所说的:汉字是依象形会意为本源的, 它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能够帮助学生感受汉字中的智慧含量, 感受汉字的严密体系及其形体美。

1. 激趣感受美。

汉字历经千年的演变, 她的字体形象而丰富, 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 特别是汉字有趣的构字规律, 可以激发我们丰富的想象力, 使学习充满智慧与活力。比如教“聪”这个字时, 说“聪明”的“聪”是耳字旁, 除认真听, 还要用眼看、用口说、用心想, 这样就使人聪明起来了。这就是汉字的魅力, 它能给人以无穷的想象。教学时, 老师可以以这样生动、富有情趣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构造, 感受汉字的组合之美。

2. 品味汉字笔画美。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 书写起落有致, 形态万千, 笔画美则字美。在教学时, 老师应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书写汉字的笔画变化特点, 然后提醒学生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的这个学习过程就是一种欣赏美的过程。在书写时, 老师要注意指导运笔方法, 一般在起笔、转折、提、钩时稍重, 稍慢;在行笔过程中用力均匀, 在写撇、提、钩的收笔时, 要稍轻、稍快。如, 在教弯钩这笔画时, 我以“手”字为例, 在田字格里范写前,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个“手”的第四笔, 即弯钩;接着, 我边范写边讲述弯钩的写法:落笔需顿一下, 然后运笔下行时, 笔画向右鼓起呈弧形, 像一抹月牙儿, 行至出钩处, 稍停, 随即提笔出钩。老师通过示范书写, 向学生展示,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笔画的美。

3. 赏析字形结构美。

字形结构对字的美观有很大的影响。每个字都有着不同的结构, 长短参差, 疏密均称, 左右避让。教师要注意引领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 感知每个汉字独特的美学特征。如“森”字, 三个“木”各不相同, 各有变化, 彼此谦让, 彼此包容, 既平稳牢固, 又给人以层层叠叠、树多茂密的形象感。这样形象的字形能让学生产生欣赏地愉悦, 激发想象思维, 从而感受到汉字的结构美, 进而有了模仿书写的欲望, 达到书写美观的目的。其次, 写字是种视觉艺术, 练字先练眼力。小学生模仿能力强, 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名师的字帖, 在观察中比较, 在比较中练习, 在不断地练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审美能力, 从而提高书写能力。

二、科学指导, 培养良好的品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写好字, 对学生识字, 记忆字形, 理解字义, 掌握词汇, 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认真工整地书写, 不但有利于扎实地学好写汉字, 也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写字教学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意志的磨炼、情操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养成等方面, 有重要的作用。

1. 创设美的氛围。

受魏书生讲学中强调的写字四字诀“松”、“静”、“匀”、“乐”所启发, 我将其改为“净”、“匀”、“松”三字诀。我强调, 在练字之前一定要把桌子收拾干净, 在练字结束后一定要把书写文具整理干净, 这是“净”字诀。我鼓励学生在练字之前做深呼吸, 促使呼吸均匀, 以此确保心情宁静。为了使孩子练字时能忘却“任务”, 我在学生练字时会选放节奏舒缓、情调雅致的中国传统民乐来作为伴奏。

2. 形成优美的姿势。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阶段, 不论在身体上、心理上都不健全, 因此更应教好学生的写字姿势, 执笔方法。如何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呢?在每节写字课上, 老师都应强调写字姿势的重要, 并通过挂图和老师的演示,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体验, 感受写字的姿势美;再因势利导, 鼓励他们和图上的同学比姿势美, 跟同桌比姿势美, 使学生在对比中受到美的启发, 在对比中形成美的意识。

3. 培养做事严谨、认真的品质。

写字教学能陶冶人的情操, 净化人的修养, 其育人功能无处不在。在学生每一次写作业时, 我们许多老师都在不停地提醒:“注意写字姿势!”“一尺一寸一拳……”“作业要端正整洁, 不能乱涂乱抹!”低年级的老师会对学生说:“写字不能心急, 要一笔一画, 认认真真地写, 字要写得端端正正, 清洁整齐。”这便是审美教育, 这便是培养学生做事认真、对学习负责的态度。我们老师只要责无旁贷地指导, 持之以恒, 潜移默化, 自然会引导学生成为一个脚踏实地、办事认真、工作细致、观察周密的人。

4. 培养学生专心致志的良好学习习惯。

练字者都知道:“一笔不慎, 整字皆败”。所以写字时, 写字者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对每一个字的笔顺笔画都有个数, 而且还要静心、专心、全神贯注, 切忌烦心、粗心、心浮气躁, 要排除一切外界干扰和心中杂念, 学生长期在这样的心态中练字, 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专心致志、凝神静气的品性。

5. 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力。

练字的过程耗时长、内容枯燥, 不是偏旁部首, 就是间架结构。因此, 有些学生灰心泄气时, 老师应采取很多种方法和方式鼓励他们、表扬他们, 使他们增强信心, 继续努力。

网络美育 篇6

关键词:梁启超,美育思想,趣味教育,情感教育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宣传家和教育家, 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非常重视整个国民素质的培养, 认为“世界之运, 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 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 以开民智为第一义。” (1) 在他看来, “凡已过所以能在世界之林中立稳脚跟, 其国民在道德法律、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等方面必有一种独立精神。” (2) 在此基础上, 梁启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以“新民”为其出发点, 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其内容, 以艺术 (音乐、美术、文学) 为其手段, 以塑造完全人格为其最终目标的美育思想体系。

一梁启超美育思想的出发点:塑造新民

梁启超在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逃往日本, 期间对维新改良及其失败进行了反思, 得出了仅依靠上层皇帝与少数贵族必然失败而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的重要经验教训。而依靠人民又必须改造旧的“国民性”, 塑造新的“国民性”。这就是他于1902年在《新民说》一书中提出的“新民说”。他认识到, 国家民族的兴亡, 人民的文明程度是最重要的, 只有新的人民, 才能有新制度与新国家。由此, 梁氏提出了国民性改造, 其核心是变传统的依附型人格为近代的独立自主型人格, 变盲从的子民为有个性和思想的国民。

二梁启超美育思想的内容:趣味教育与情感教育

1. 趣味教育

1922年, 梁启超在欧游之后, 提出“趣味教育”的重要课题。关于什么是趣味, 他并没有给予直接的定义, 而是在各种文章中进行了具体的描述。“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 趣味丧失掉, 生活便成了无意义”。 (2) 趣味首先是快乐、高兴、有兴趣, 这是梁启超肯定的含义。“趣味的反面, 是干瘪, 是萧索。” (3) “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 生活才有价值。” (4) 可以看出, 梁启超所说的“趣味”, 是指一种向上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及人生精神, 能鼓舞与指引人们去积极地生活与奋斗, 去实现人生价值与理想, 是一种超利害得失、超生理欲望的审美愉快即美感。这样, 梁氏的“趣味教育”在本质上就成为审美教育、美感教育。

然而, 这种趣味又有高下区别, “凡一种趣味事项, 倘或是要瞒人的, 或是拿别人的苦痛换自己的快乐, 或是快乐和烦恼相间相续的, 这等统名为下等趣味。” (5) “尤其是人生在幼年青年时期, 趣味是最浓的, 整天价乱碰乱迸, 若不引他到高等趣味的路上, 他们便非流入下等趣味不可”。 (6) 这样, “趣味”就需要培养、教育, 需要从低级趣味超越而来。梁启超列出四项趣味的主体:劳作、游戏、艺术、学问。在劳作、学问主要还是以一种谋生的职业手段的条件下, 趣味毕竟是有限度的, 游戏中所产生的趣味又往往稍纵即逝;而艺术比之劳作、学问、游戏却具有更为普遍、持久的影响力。因而在这四项主体中, 艺术教育是他最看重的。而在艺术教育中, 他尤其推崇音乐、美术、文学。他说, “美术的功用”, “是把那渐渐坏掉了的爱美胃口, 替他复原, 令他常常吸收趣味的营养, 以维持增进自己的生活康健。明白了这种道理, 便知美术这样东西在人类文化系统上该占何等位置了”。 (7)

2. 情感教育

梁启超在1922年为清华大学中文学社进行课外讲演时作了《中国韵文里所表现的情感》的报告, 在报告中以大量的事例深入讲解了情感教育的问题。梁启超认为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 真正引导并推动人去做事的是情感, 但情感有好坏之分, 而情感教育, 就是将情感中善的、美的方面发挥出来, 淘汰涤荡那些丑的、恶的方面, 使人们在善的、美的情感激发下, 从事有益社会的活动, 实现人格的完满。

梁启超将情感教育看做是造就审美世界观的艺术教育, 他希望人们通过艺术来陶冶美的、善的情操, 领略生命的真谛, 以达到“我的思想行为和我的生命迸合为一, 把我的生命和宇宙和众生迸合为一” (8) 的境界, 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人所追求的审美的最高境界, 也是针对当时人们情感麻木、责任意识模糊的社会现状而提出的, 用情感涵养的方式来实现国民人格的再造, 生出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激发起强国兴民的责任意识。

三梁启超美育思想的实施手段:文学、艺术

要实现“新民”的重要途径就是文学艺术, 特别是新型文艺形式小说。梁启超提出说, “故欲新道德, 必新小说;欲新宗教, 必新小说;欲新政治, 必新小说;欲新风俗, 必新小说;欲新学艺, 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 欲新人格, 必新小说”。 (9) 他从西方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小说具有“常导人游于他境界”与“感人之深”的两大重要特点, 情感教育与趣味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通过文学这一途径来实现。他还精辟的总结了小说对人产生影响的四种方式:“熏”、“浸”、“刺”、“提”。“熏”是沉入小说境界中, 使其慢慢感化, 潜移默化地对人的心灵与人格起作用。

梁启超提出, 以艺术进行情感教育的路径有三条, “第一, 对境之赏会与复现……第二, 心态之抽出与印契……第三, 他界之冥构与蓦进……” (10) 三条路就是通过对艺术品从形式到内涵到意义获得的欣赏过程, 达到感官、心理与精神层面的愉快与满足的过程。

梁启超通过对艺术尤其是文学小说、美术、音乐的功能和特点的论述, 明确地将文学与人的品性的改变相联系, 从而将文学作为改造国民性的利器。

四梁启超美育思想的最终目的:塑造完善人格

梁启超的情感教育、趣味教育, 其宗旨都是为了改造国民素质, 塑造完善的人格。梁启超把情感的培养, 仁的实现作为人格完善的核心。情感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涵养一种大的同情心, 是一种与天下万物共命运的普遍情感, 是由个人的丰富情感扩充到对亲人、朋友、国民, 甚至天下人的同情心上, 这种大同情心的生成必然产生大责任。趣味教育主张“无所为而为”, 不把做事当成获取另一目的的手段, 使人的现世生活成为充满幸福感、充满热爱生活之情、充满欣赏意趣的充实、乐观的生存, 成为显现生机和魅力、确证自我的自由存在。

五梁启超美育思想的启示

梁启超的情感教育对今天的美育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些西方国家在学校开设相关的课程来训练学生的情感。我们今天的美育一定是情感性的, 而不是技能性的。现在学校美育中存在的很重要的问题, 就是对学生和对课程的评价都只停留在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上来进行, 艺术课教学脱离了情感性和趣味性。一堂美术课被肢解成了一些美术知识、美术画法的学习, 学生的情感没有被调动, 画笔没有成为学生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一个媒介和手段。孩子们对艺术课的情趣大大减弱, 画出来的作品是僵化的、呆板的、毫无创新的, 虽然达到了技能水平的要求, 却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养成没有任何益处。我们的学校艺术课程应该从打开学生的情感阀门为出发点, 激发孩子情感的同时以培养学生积极良好的情感, 抑制不良的情感为立足点, 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进行艺术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不断的陶冶学生的情操, 这在艺术课堂的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情感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也是一个人拥有完全人格的重要因素。由此看来, 梁启超的情感教育在解决当今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碧辉.梁启超的趣味主义与情感教育[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 2008

[2]冯慧娟.梁启超美育思想[J].教育前沿 (综合版) , 2007 (2)

网络美育 篇7

一、欣赏自然美

自然美就是现实生活中自然物的美。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等都属于自然美。人们说, 美育像春风, 无处不在, 令万物充满生机;美育又像春雨, 润物无声, 深刻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美之韵》教材无论是低年级, 还是中、高年级, 都是以单元的形式, 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从《美丽的四季》到《诱人的瓜果》, 从《花儿芬芳》《奇石美》到《神秘的星空》, 图片的选取形象逼真, 语段的描写生动具体, 根据低、中、高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 设计了“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等环节, 能触发学生的想象, 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教学中可抓住作品中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美, 唤起学生美感、陶冶学生情操。

二、关注生活美

生活美是美的现象形态之一。指人类社会创造事物的美以及人类精神、行为的美, 是一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现在的小学生, 正处在儿童与青年的过渡阶段, 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对较高层次的美感到枯燥无味, 由于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局限, 常常善恶不辨。因此, 教师要通过综合活动校本课程中美的教学, 引导他们提高辨别美丑的能力, 引导他们鉴赏含蓄的美, 联系生活实际, 让他们懂得劳动的美、助人为乐的美, 体验亲情美、友爱美、成功美, 爱护身边美的环境。如高年级《亲情美》一课, 教学时在《爱的奉献》的音乐背景下, 学生欣赏一组亲情照片, 其中有一幅画面十分感人:汶川地震时, 一位母亲在灾难降临时紧紧抱住孩子……救援官兵挖出他们时仍保持着这个姿势。此时, 每一名学生都会深深体会到美就是人间真情, 美就是和谐, 就是和睦相处。这动人的情景怎能不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呢?

三、感知艺术美

艺术美是指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的美, 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 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美之韵》通过剪纸、根雕等艺术作品的欣赏, 使学生感知那些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所焕发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而对学生进行发现美、感知美、鉴赏美的教育。如《变换的线条》一课,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线条的形状、体验线条的性格、表现线条的美感、拓展线条的作用, 使学生感知线条疏密、粗细、刚柔的艺术感染力。再如《精美的贺卡》《可爱的泥娃娃》等课, 通过读一读、赏一赏、做一做等环节, 使学生感知艺术之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唤起人类行为的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可见, 教师准确地把握教材并积极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 对学生自觉感知艺术之美、接受审美情感教育, 具有现实的意义。

四、体验成长美

有人曾说, 成长美是竹笋露出地面的欣喜, 是花开刹那的艳丽, 是树木参天的超越, 是海纳百川的气势。当然也有风雨的打击, 蜕变的痛苦, 变化的不适。一个人的成长不也是如此吗?小学生每天都在亲人的呵护下、在老师的关爱下慢慢地成长。他们又该如何体验成长之美呢?校本课程《美之韵》通过《我的身体》 一课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的奥秘; 《我会学习了》《学会感恩》《在实践中成长》《在规则中生活》等内容则引领小学生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冷静地选择、坦然地面对生活, 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学会在军训实践中锻炼自己, 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每个人都有梦想, 人生没有梦想将是空虚的, 就如同飞机失去航标, 船只失去灯塔, 终将被社会所淘汰。为了引导学生心怀崇高的梦想, 《美之韵》校本课程分不同年段对学生进行系列教育:低年级, 教师通过《长大了做什么》一课, 让学生互相述说童年的梦想;中年级, 《我的理想》一课给孩子们搭建畅想未来的平台;高年级, 《我的梦想》一课中, 首先展示宇航员太空授课的画面和运动健将刘翔飞腿跨栏的瞬间, 然后, 学生展开讨论: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样的教学, 学生不仅懂得了梦想是美好的, 还深深地领会到要想实现伟大的梦想, 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 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 好好学习,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将来实现光辉而灿烂的梦想!

五、激励创造美

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创造美, 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通过美育培养起来的感受美和鉴赏美都是为了创造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如在教学《我们的小城》时, 可设计如下环节:1.歌曲导入:请随着歌曲唱一唱《小城故事》, 听后说一说我们家乡的古城有什么特点?2.读一读:读完“兴城古城”介绍之后, 你有什么感想?小组内互相交流。3.规划未来:画一画未来的家乡或写一写未来的古城。通过画面或文字的再创造,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家乡美,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网络美育 篇8

关键词:美育,中职语文,教学实践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 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 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形象为手段, 以情感为核心,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 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由此可见, “美育”也是中职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 美育与学科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相脱离或者被弱化, 往往处于被忽略、被漠视的尴尬境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水平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 以达到美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有鉴于此, 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层面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元素, 探索语文课堂中的美育策略, 以期对中职语文课改的深入开展有所帮助。

一、善引领, 以人性美激励学生求真、向善、爱美

人性美是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是人们求真、向善、爱美的天性。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有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 以高教版《语文 (基础模块) 》教材为例, 在“阅读与欣赏”部分选编了大量优秀作品, 有的蕴含着爱国主义思想, 有的充满着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 有的表现亲情的可贵。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 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性、感情方面的教育和熏陶。所以我们应自觉加强美育, 发展学生心灵深处的真、善、美的成分, 使语文学习成为源自学生内心的自觉需求, 点燃中职生的理想信念, 激活中职语文课堂。

如《语文 (基础模块) 》下册第一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 从多个侧面揭示了人性美的丰富内涵:《合欢树》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散文, 作者通过追忆母亲以及对合欢树由来的叙述, 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善良》谈论的虽是一个古老的命题, 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善良”的内涵进行了新的挖掘, 作者通过对善良与凶恶的对比分析, 热情讴歌了善良的伟大力量, 表达了对善良的坚定信念;《人生的境界》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 启发我们深入思索人生的意义, 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选读课文《父亲的手提箱》节选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获奖演说, 作者以父亲的手提箱为线索, 讲述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感悟及父亲对自己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影响, 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沉思念。这些美文或美在境界, 或美在善良, 或美在爱的付出, 或美在对爱的感恩。教师在讲述的同时, 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人性美进行感悟、发现和追求, 以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趣味。

二、重欣赏, 以自然美唤醒学生陶情、冶性、愉心

自然赋予我们一切, 自然中的天地万物绚丽多彩。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既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 又能净化我们的心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然、放松地欣赏美的景色来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 以自然美唤醒学生陶情、冶性、愉心。

如《语文 (基础模块) 》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我的空中楼阁》, 是一篇奇颖秀逸、情思飞扬、韵致风流的写景美文, 它描绘的是淡雅清丽、美妙多姿的风景图:眉黛似的远山, 苍翠欲滴的山林, 虚无缥缈的小屋。表达了追求大自然的美, 厌弃尘世俗流、纸醉金迷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教学时,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 让学生沉浸在李乐薇精心营造的空中楼阁中, 为她的美文、美景所陶醉。作家笔下的大自然生机盎然, 能唤起人的生命活力, 教师的教学就应使学生有思有感, 可赞可叹, 让山水之美激发起中职学生生命、思维和感情的活力, 与学生一起感悟幸福的真谛, 追求心灵的归宿, 让学生明白不是世界没有美, 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通过美育, 把课文与现实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学生的未来相联系, 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此鲜活的教学理念, 造就了鲜活的语文课堂, 学生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流连忘返。再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教师可以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学生来到滁州城, 依次介绍琅琊山、酿泉、醉翁亭、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 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享受美景!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 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景色, 积累了素材, 拓宽了审美视野, 并自然地内化为自己的阅读、审美感受。

三、弃偏见, 以科学美引导学生启智、激趣、求异

科学深奥、严谨、枯燥, 科学家老迈、严肃、古板, 这是常人的偏见, 也是我们的误解。其实科学美是一种美的形态, 它呈现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反映了人类探求真理的内在精神, 和艺术品一样, 它同样让人产生一种寻味无尽的审美愉悦。中职语文教材中客观存在着大量的科学美元素, 审美化的教学活动犹如“登山探宝, 下海寻珠”。我们应摒弃常人的偏见和误解, 以美学的眼光, 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发现科学美、欣赏科学美、感受科学美。以科学美引导学生启智、激趣、求异。

如《语文 (基础模块) 》下册第二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 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科学美的无穷魅力。《科学是美丽的》揭示了科学之美的意蕴, 课文通过引用丰富的事例, 阐述了科学世界各种形式的美感:原子中“云深不知处”具有奇妙的朦胧美;生命之源叶绿素中的“绿色秘密”具有诱人的神秘美;“生命之梯”DNA回旋曲折的双螺旋具有旺盛的活力美;“纳米”世界中用原子砌成的纤巧结构具有复杂的精致美……科学之美, 千变万化, 美不胜收!《南州六月荔枝丹》体现了科学思维的严谨美。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中对荔枝的描述准确与否, 课文从科学的层面一一剖析开来, 或肯定, 或否定, 或纠正偏差, 客观、翔实地介绍了荔枝的形态结构、贮运、习性、产地、栽培史等。作者措词准确、生动, 融科学知识与古诗文于一体, 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和极高的艺术修养。《飞向太空的航程》表现了科学精神的崇高美。《中秋月》从科学和人文两个角度还原了中秋月的真实面目, 让我们了解了中秋月的科学知识和人们钟爱中秋月的原因, 体现了科学真和美的统一。再如教学拓展模块第十八课《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时, 引导学生:热爱文学, 沉浸于艺术, 或许不能改善物质生活, 但可以充盈我们的内心, 慰藉我们的灵魂, 提升我们的修养。只要我们用探询的眼光去寻觅文学作品中的美, 触摸令我们感动的东西, 我们就会陶醉, 就会震撼, 就会从蒙昧走向智慧。进而让学生从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事例中明白:“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互补的, 是精神世界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 笔者深深感受到中职学生的内心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同样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等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地完成知识的传授, 而应寓审美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让美育之花盛开在语文课堂, 以此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修养和审美趣味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鼠标点点 美育无限 篇9

【关键词】 电脑绘画;小学;做法

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配置了机房。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对电脑的简单操作方法并不陌生。作为一名美术专职教师,我深知运用电脑软件不仅可以轻易画出许多用手绘方法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而且还可以节材省时、易于修改、便于保存。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我决定正视孩子们的现有水平,在我任教的行政班中适时开设了电脑绘画课程。在近两年的跌滚摸爬中,我无时不刻地感受到电脑绘画对小学生身心素质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现归纳成几点,浅识拙见呈求诸位方家师友斧正。

一、精心选择绘画软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小学生来说,绘画软件的选择是需要非常重视和谨慎的。工具软件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出直观、简洁、富有意趣的特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尝试了多种绘画软件,经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使用Windows程序中自带的“画图”、金山画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少教师都瞧不起Windows自带的“画图”程序,它看上去也确实简陋,可其基本功能却不含糊。它可以编辑、处理图片,为图片加上文字说明;也可对图片进行挖、补、裁剪,还支持翻转、拉伸、反色等操作。它的工具箱包括画笔、点、线框及橡皮擦、喷枪、刷子等一系列工具,具有完成一些常见的图片编辑器的基本功能,用它来处理图片,方便实用,效果不错。特别是初学电脑的小学生,如能充分利用它的各种技巧,就可以避免学习那些庞大的图像处理软件之劳累。

金山画王是“一个为儿童设计的简单绘画工具”。它的界面生动形象,界面里所有的按钮都是自动语音提示,即使不识字的孩子也能轻松上手。软件不仅提供了上百种现成的花鸟昆虫、动物植物、卡通人物、日月星辰、汽车飞机等数不清的造型素材,而且具备绚丽多姿的色彩、眼花缭乱的拼图、奇形怪状的画笔、大大小小的几何板,以及魔术师一般的图象处理功能。小学生使用后个个学得爱不释手,他们还将自己的作品保存到画册里,适当添加画框、纸样,形成一幅幅比较丰满完整的作品。

二、重视模仿美术佳作,强化学生的操作水平

也许有的教师会认为模仿美术作品会磨灭学生的创作灵感。笔者以为,我们所用的作品是进行模仿,并不是照搬原画。我们的目的有三:一是以现有的美术作品为媒介,让小学生将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软件工具的熟练操作上;二是学习优秀美术作品的构图、用色、形象设计,但不圈于原作,可对原作的部分进行添加、删减或者替换,增强学生对画面的调控能力;三是积累素材,为学生的自由创作奠定基础。

比如,为了提高学生对鼠标的控制能力,我从网上下载了一幅电脑美术作品《过年了》,要求学生根据作品勾勒基本轮廓。运用线条表现物象是学生最喜欢也是最擅长的绘画方式,但鼠标不同于铅笔、水彩笔,学生初次使用感到了鼠标的“不听话”。好在电脑中的橡皮擦可以随时修正,也可使用撤销键“重新再来”。经过学生的努力,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形象跃然纸上。教师此时启发学生能否将人物、背景中的景物适当调整色彩的搭配。经过尝试,学生感受到了色彩搭配的要领。

三、激情创作电脑绘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电脑绘画教学的初期,教师让小学生进行适当的模仿是必要的。模仿的目的是为了不模仿,为的是走向创新。在学生掌握基本的绘图方法后,教师适时的列出一些主题让学生进行创作,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例如,笔者列出“未来的汽车”这一主题后,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地构思,巧妙地联想,努力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过了片刻,小学生有的结合鸟儿飞行的原理设计出有羽翼的汽车;有的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角度设计出“新型太阳能汽车”;有的从环境污染的角度设计出“废气净化汽车”……学生的想象非常大胆,作品效果新奇独特。同时,笔者还让学生尝试在同一个表现内容上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尝试蜡笔效果,有的使用水墨效果,有的采用水彩效果。学生在多样的情形中深入地感受到电脑绘画的魅力,创造的热情被充分激发起来,不仅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教师也在学生的画中看到了希望。

四、合理评价课堂环节,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电脑绘画是小学生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启蒙载体,教师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而且使学生掌握了电脑绘画的方法,创作出了一幅副比较完整的作品,也让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乐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尽管小学生的电脑绘画水平不是很高,但是每一件电脑绘画作品都是他们心血的结晶,也是他们思维火花的迸射。这些火花往往表现了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所以此时采用合理的教学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1.学生评价,力求中肯。学生的作品完成后,教师应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电脑绘画作品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可采用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学生之间的评价可以让每位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作品的价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的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以利于取长补短,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2.学习过程评价,力求真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留心观察学生,看看他们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是否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等。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并加以记录,然后进行整理和分析。教师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更应及时捕捉学生在学习电脑绘画中表现出的闪光点,对突出的表现行为予以肯定或口头表扬,或发给小五星、小红花等,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总之,在小学开设电脑绘画教学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一个新课题,还有许多宝藏有待我们去尝试、去研究。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创新实践,就一定能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周伟芸.小学低段学生电脑绘画创作的指导.[J].少儿美术,2007(6)

让美育真“美” 篇10

那么, 如何让美育不再“看上去很美”呢?

一是课堂应该成为美育的基点。 不仅是音乐、 美术课, 其他课堂也是美育环境, 要寓美于各科教学当中。 课堂既是思想教育的主渠道, 也是美育的一条重要渠道。 只要教师认真挖掘, 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创造美的氛围, 把美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 引导学生去感知和欣赏美, 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扩大其艺术视野,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自觉地去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这样美育就水到渠成。

二是校园文化也是美育的重要部分。 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它通过各种文化艺术营造美育氛围, 对学生进行隐形的审美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 ”学校优美的环境对学生的审美有很好的陶冶作用, 它也是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 对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增强创建校园美的意识, 从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珍惜美的观念。

【网络美育】推荐阅读:

美育教学07-17

美育06-14

美育设计07-26

音乐美育08-10

诗词美育08-24

初中美育09-12

美育思想10-23

美育实践10-31

美育构建11-07

美育目标11-09

上一篇:产业基础下一篇:全液压坑道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