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基础

2024-05-27

产业基础(共12篇)

产业基础 篇1

摘要: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本质, 而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作为经济活动的空间形式, 对优化产业空间结构, 促进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角度探讨产业升级的经济地理效应, 分析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 认为三者互动发展可以优化产业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 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产业升级,资源空间配置

经济发展是经济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动过程, 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扩张过程, 而且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过程。21世纪以来,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各国各地区都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希望通过产业升级来促进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本质, 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必然引起产业空间重组, 而在这个过程中, 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有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产业升级到底具有哪些经济地理效应?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对产业升级有哪些影响?三者是如何互动发展的?本文将从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角度探讨产业升级的经济地理效应, 分析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

一、产业升级的经济地理效应

由主导产业更替带动的产业升级引领资源在时空上重新配置, 即资源在新旧主导产业之间流动和在位于不同发展梯度的区域之间流动。资源在新旧主导产业之间的流动, 主要体现为优质要素向有更高报酬的产业流动。资源在区域之间的流动, 主要体现在高素质要素 (或产业) 向高梯度区域集聚, 而初级要素 (或产业) 向低梯度区域集聚。产业升级要求并导致要素更加自由地流动, 从而促进区域一体化, 且引起更大区域范围或更深层次的城市化, 导致资源空间再配置, 产业空间结构被重组 (图1) 。

(一) 一体化效应

1、产业升级促使区际关系由竞争走向竞合。

区域产业升级是次级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结果。随着生产分工的细化, 上下游企业之间、相关区域之间的联系将更为紧密, 逐步融合。现今的产业发展, 已不可能由某一企业或地区来掌管整个产业链。产业升级涉及到发展高端产业的高梯度区域与承接产业转移的低梯度区域之间的利益博弈。为了更好地进行产业升级, 区域之间要加强联系、优势互补, 于是区际关系便由竞争升华至竞合。

2、产业升级促进资源空间优化配置。

一个区域的产业升级需要承接外来相对高端的产业, 集聚更加优质的要素, 同时也会淘汰或转移一些相对低端的产业, 因此, 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流动必须更加自由。要素是具有逐利性的, 如果可以自由流动, 各种要素将被配置到最适合的产业和地区。一般而言, 高级要素向高梯度区域集聚, 初级要素向低梯度区域集聚。这样高层级城市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 从而形成更大的区域辐射力和服务功能。而在初级要素相对丰富外围区域则通过承接中心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 推动工业化进程。

(二) 城市化效应

1、产业升级促进大中城市的内涵式发展。

城市化的发展包括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增长方式, 前者以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基础, 后者依赖技术开发、资金投入、产业升级、提高效益。在产业升级过程中, 城市地区把低端产业转移到周边地区或异地, 同时集聚更优质的要素来支撑城市的升级发展。在发展梯度较高的大中城市, 通过产业升级, 不仅可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增长, 而且通过发展高端产业, 可实现内涵式的城市化, 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 使其对区域具有更大的辐射力, 从而提高城市的层级。

2、产业升级加速乡村城市化, 完善区域城市体系。

随着大中城市的产业升级, 周边乡村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 形成一系列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 并在循环累积的集聚效应下, 像滚雪球般不断成长壮大。随着这些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的日益成熟, 一些新城市将陆续出现, 从而整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 城市体系不断完善。区域产业升级导致一系列新城镇在原来的乡村地区崛起, 促使乡村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

二、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提升集聚经济

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发展, 在空间组织与价值链两方面共同推动集聚经济的整体升级。

(一) 产业集聚为产业升级打下基础。

产业集聚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集群内企业的成本曲线, 拓展了活力空间, 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载体 (徐强, 2004) 。产业集聚在收益递增作用下产生循环累积的集聚效应, 包括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两种类型。地方化经济主要由专业化集聚导致的, 有利于知识的发现和传播。一个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可以促进知识在同产业的不同公司间扩散, 从而促进研究、发展和创新活动 (Marshall (1890) , Arrow (1962) 和Romer, 1986) 。城市化经济主要由多样化集聚产生, 有助于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不同产业的公司集聚在特定的地区可以产生“相互孕育”的效果, 这不仅有利于知识溢出的产生, 同时还推动了地方竞争, 从而加速知识的使用 (Jacobs, 1969) 。产业集聚不仅可增大产业的规模, 也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Antonio Ciccone, 2002) , 还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 (波特, 1990) 。

(二) 产业升级提升集聚经济质量。

发展极理论认为, 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 这些部门和行业往往集中在大城市中心, 有创新能力的产业和企业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经济活动地理集聚带来成本的节约和收益的提高, 从而形成地区的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中心等。产业集聚不是由一些产业简单地集中在一起, 大量企业在一定地理区位集中产生循环累积的集聚经济的前提是这些产业必须是相关的, 其上下游产业或与辅助产业之间的关联是密集而顺畅的。而要使产业集聚区的各企业有很好的关联效应, 其内部产业结构应该是在动态调整中不断升级发展的, 只有这样, 集聚经济才能得到持续发展。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聚明显, 有些城市已出现拥挤效应, 主要表现为土地空前紧张、环境污染压力越来越大, 已不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一些中心地区的发展格局, 是以经济增长模式粗放、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为代价的, 这种模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三、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空间

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是相辅相成的。在早期资本主义时期, 由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分割, 伴随产业结构调整的是大量企业破产和倒闭。而进入现代,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更多的选择, 其中之一就是产业转移的方式 (陈建军, 2002) 。产业转出地与产业转入地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产业升级, 但其在空间上是相互依赖的。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发展驱动资源空间再配置, 导致产业空间的重组。

(一) 产业转出地的产业升级

1、腾出有限空间, 发展高端产业。

一个工业区从建立开始, 它将经历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像一个生命体一样, 可以划分为年轻、成熟、老年等不同阶段, 各个阶段有其各自的特征 (Thompson, 1966) 。无论一个工业区还是一个产业都是有生命周期的, 成长之后会成熟, 成熟之后如果不升级必然要消亡。产业升级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上, 但城市或区域的土地及其他资源都是有限的, 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产业。因此, 一些区域或城市在进入成熟期后, 由于资源的约束或受到其他一些冲击, 必然把当地优势较弱或已成为负担的衰退产业迁移出去, 以腾出空间来发展相对高端的产业或产业环节, 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2、集聚优质要素, 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转出地的产业升级离不开周边地区或更大范围区域的支持, 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要素供给方面。产业升级要求有更多的高附加值的产业, 需要更高素质的劳动、资本等要素。产业转出地在转出相对低端的产业时, 如果不及时引进和集聚更高质量的要素, 那么产业升级只能是一句空话, 而且将出现产业空心化态势, 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还会带来失业、贫困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 发展梯度较高的城市或地区在进行产业升级时, 一方面要留住自身积累的各种优质要素, 另一方面要通过内涵式的城市化或其他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引进大量适合本地新兴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的优质要素, 以促进产业顺利升级。

3、扩大城市腹地, 增强服务功能。

城市腹地是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 其大小受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诸因素制约。城市腹地的大小取决于城市对腹地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 而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又与城市经济实力、市场发育程度和开放程度等因素正相关。城市腹地揭示城市与区域的产业联系和经济活动规律。一般来说, 腹地范围愈大, 经济发展水平愈高, 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也愈大。产业转出地能否把其相对低端的产业转移出去, 同时不产生产业空心化的情况, 取决于该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是否紧密, 能否在产业转移与集聚优质要素等方面进展顺利, 对区域的服务功能是否不断提高。

(二) 产业转入地的产业升级

1、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工业化进程。

产业转入地一般是发展梯度还相对较低的地区, 处于工业化初期或者还未发展工业, 这些地区一般是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资源比较丰富, 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 发挥相对优势, 而且可从中获得大量外来资本和先进技术, 突破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配套外来产业, 提高当地经济活力。

产业承接地一般通过建立产业园区或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来承载外来产业, 在一定程度上可培育并发挥集聚经济效应, 使其成为当地经济的增长极。随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发展, 外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得以传播。当地企业一方面可通过吸收其中的知识溢出, 模仿或创新性地生产类似的产品, 另一方面可通过原料加工、发展传统服务业, 投资环境等方面来积极配套外来产业, 以充分发挥当地优势, 提高经济活力, 这样既有利于外来产业的顺利发展, 又有利于当地实现产业升级。

四、结语

产业升级与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产业升级是通过产业部门结构的转换, 在价值链上实现优化发展, 其落实到空间上会产生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化等经济地理效应。而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通过产业空间结构的调整, 在空间上动态优化配置资源, 其落实到具体的产业中会形成集聚效应、扩散效应与关联效应等。三者互动发展可以优化产业的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 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 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4.

[2]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4, (4) .

[3]徐佳宾.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与市场形态[J].财贸经济, 2007, (3) .

[4]王文成, 陈树旺.中国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基于产业集聚效应[J].中国经济评论, 2004, (8) .

[5]李松志, 杨杰.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 2008, (2) .

[6]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 (经济社会版) , 2003. (4) .

产业基础 篇2

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目 录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二)面临形势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发展重点

(一)机械基础件

(二)基础制造工艺

(三)基础材料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企业协同发展

(三)建设研发和服务平台,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四)加大技术改造,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五)加强行业管理,提升产业整体素质

(六)推进“两化融合”,提高信息化水平

(七)实施“机械基础件和基础制造工艺双提升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宏观统筹协调

(二)加强产业政策引导

(三)加强资金引导和支持

(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五)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六、规划组织实施

附表1:机械基础件重点发展方向

附表2:50项推广应用的先进绿色制造工艺

附表3:基础材料重点发展方向

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及基础材料(以下简称“三基”)是装备制造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水平直接决定着重大装备和主机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机械基础件是组成机器不可分拆的基本单元,包括:轴承、齿轮、液压件、液力元件、气动元件、密封件、链与链轮、传动联结件、紧固件、弹簧、粉末冶金零件、模具等;基础制造工艺是指机械工业生产过程中量大面广、通用性强的铸造、锻压、热处理、焊接、表面工程和切削加工及特种加工工艺;基础材料特指机械制造业所需的小批量、特种优质专用材料。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装备制造行业要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的要求以及“十二五”国家工业转型升级的总体部署,大幅度提升“三基”产业整体水平,提高为装备制造业的配套能力,实现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特制定《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1.已形成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三基”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形成了门类齐全、能满足主机行业一般需求的生产体系,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十年来,我国“三基”产业持续稳定增长,产品品种和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多种普通机械基础件产量(产值)居世界前列;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和切削加工能力以及焊接材料、高速钢、硬质合金、钕铁硼永磁体等基础材料产量居世界首位。

专栏1 “三基”产业主要经济指标

数据来源:2005年、2010年工业统计快报。

专栏2 2010年部分“三基”产业部分产品世界排名

数据来源:相关行业协会提供。

配套能力不断增强。轴承、齿轮、紧固件等机械基础件国内平均市场占有率65%。基础制造工艺取得明显进步,一批发电设备用大型铸锻件已具备走向国际市场的能力。围绕电工电器设备配套需要,开发出发电设备用钢、大型变压器用取向硅钢片等特种优质专用材料。

产业聚集效应明显。重庆、常州两大齿轮产业聚集区的产值占全国齿轮行业的17%,瓦房店、洛阳、苏锡常镇、新昌四大轴承产业聚集区的销售收入占全国轴承行业的30%,温州、宁波、海盐、冀南四大紧固件产业聚集区的产值占全国紧固件行业的67%。基础制造工艺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在主要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了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基础制造工艺中心,如江苏泰州和大丰的精密锻件产量超过全国精密锻件产量的一半。

技术进步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三基”产业固定资产投入持续稳定增长,装备水平明显提升,长期以来存在的寿命、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等质量问题有所改进,一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2.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大幅度提升,大型成套装备能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但高端“三基”产品却跟不上主机发展的要求,高端主机的迅猛发展与配套“三基”产品供应不足的矛盾凸显,已成为制约我国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为: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三基”产业研发投入明显不足,投入强度远低于主机行业,缺乏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产业技术基础薄弱,共性技术研究体系缺失,基础性与共性技术研究弱化,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困难,行业基础数据的传承、跟踪、积累和共享机制尚不健全。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三基”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同质化竞争激烈,贸易摩擦不断。专业化程度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具有知名品牌的“专、精、特”企业群体尚未形成。

产品总体水平偏低。“三基”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与主机用户的需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轴承、齿轮、液压件、密封件等机械基础件的内在质量不稳定,精度保持性和可靠性低,寿命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3~2/3,产品生产过程的精度一致性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生产工艺装备落后。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的先进基础制造工艺和自动化、数字化装备的普及程度不高,能源消耗、材料利用率及污染排放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二)面临形势2008年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持续位居世界首位,主机和重大装备的集成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十二五”是实现由装备制造大国向装备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三基”产业、提升产品水平、增强配套能力十分关键。必须深刻地认识并准确地把握“三基”产业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新特点,抓住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发展。

1.科学技术进步助推“三基”向高端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明显,重大装备和主机产品的应用条件日趋超常态与恶劣,对配套的机械基础零部件、制造工艺和材料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机械基础件向长寿命、高可靠性、轻量化、减免维修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将“三基”产业带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使其从常规产品、传统制造向高技术产品、现代制造及超常态制造发展。成形技术向净成形和近净成形方向发展;超精密加工的尺寸精度由亚微米级向纳米级发展;铝合金、铝镁合金、复合材料、新型工程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给“三基”产业带来双向挤压金融危机后,工业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趋势明显,节能、减排、降耗、低碳要求更为严格,将促进更加激烈的新一轮产业竞争。我国“三基”发展不仅受到来自工业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绿色壁垒等贸易保护措施的“高端卡位”,也面临着发展中国家更低成本竞争优势所形成的“低端挤压”。

3.工业转型升级对“三基”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以及重大工程、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国防建设对装备制造业的需求,不仅为“三基”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而且对其增长质量、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的基础件、先进的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是提高重大装备性能和可靠性、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保证;高质量的基础件和基础材料是国防工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必须立足自主发展;“三基”产业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重要条件,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的食品加工、生物制药、家用电器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无污染,都需要高清洁度、高精度的基础件和耐腐蚀的基础材料作保证。

当前我国“三基”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主机并被固化在产业链中低端的状况应该尽快扭转,提升“三基”产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刻不容缓。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发展的配套需求,以产品突破为主攻方向,密切产需合作,加强基础技术研究,加速创新能力建设,着力推进产品质量、可靠性和寿命的升级,加大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力度,营造有利于“三基”产业向高端发展的环境,提升“三基”产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和发展、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所需重大装备的配套需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突出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及新材料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各级政府部门在规划制定、政策引导、组织协调中的重要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三基”产业发展的环境。

2.坚持产需合作,促进专业化生产

积极探索产需合作新模式,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密切合作,建立基于利益相关和共赢的新机制,在“三基”企业与主机企业之间形成有效的供应链。鼓励有实力和有积极性的主机制造厂参与发展其所急需的基础零部件和基础材料,并逐步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3.坚持自主创新,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着力解决影响“三基”产品性能、质量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行业公共研发与服务平台建设,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再创新。

4.坚持重点突破,推动产业整体提升

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带动作用强的关键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集中优势资源,重点予以突破,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产品、工艺和知名品牌。在实现局部领域突破和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提升“三基”产业的整体素质,带动产业的全面发展。

(三)发展目标 1.2015年目标

通过五年时间的努力,我国“三基”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加工制造水平显著提高,能基本满足重大装备的发展需要,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得到改观。

具体指标有:

——配套能力增强目标。重大装备所需机械基础件配套能力提高到75%以上;基础制造工艺水平全面提升,高端大型及精密铸锻件基本满足国内需求;重大装备所需的基础材料配套水平大幅提升。

——创新能力提升目标。机械基础件的可靠性、性能一致性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产品使用寿命提高15~20%,突破一批关键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的核心技术和产业化技术,形成一批研发和试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

——组织结构优化目标。建立起与主机发展相协调、技术起点高、专业化、大批量的配套体系;形成若干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100家具有知名品牌的“专、精、特”企业,优化30个特色产业集聚区。

——节能降耗减排目标。全面推广应用绿色制造工艺与装备,原材料利用率提高10%,吨合格铸件能耗减少0.12吨标煤,吨合格锻件能耗减少0.08吨标煤,吨热处理件能耗减少150千瓦时,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

专栏3 “十二五”我国“三基”重点行业发展指标

2.2020年展望2020年,形成与主机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能够满足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对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的需求,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国际领先。

三、发展重点 围绕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配套需求,重点发展11类机械基础件、6类基础制造工艺和2类基础材料。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开发20种标志性机械基础件、15项标志性基础制造工艺和12种标志性基础材料并实现产业化。

(一)机械基础件选择带动性强、辐射作用大的高速、精密、重载轴承等11类机械基础件作为发展重点,以提高性能、可靠性和寿命为主攻方向,力争使其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1.高速、精密、重载轴承

中、高档数控机床轴承和电主轴,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轴承,大型运输机轴承,重载直升机轴承,长寿命高可靠性汽车轴承及轴承单元,高速铁路列车轴承,重载铁路货车轴承,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轴承,大型薄板冷热连轧设备轴承,大型施工机械轴承,高速度长寿命纺织设备轴承,超精密级医疗器械主轴轴承。

2.超大型、高参数齿轮及传动装置

大功率风力发电齿轮箱,高速列车齿轮传动装置,汽车节能自动变速器,核电循环水泵齿轮箱,舰船用大型齿轮传动装置,工程机械及矿山机械用液力变速器,大功率采煤机齿轮箱,掘进机齿轮传动装置,污水处理设备用高速齿轮箱。

3.高压液压元件和大功率液力元件

工程机械用31.5兆帕及以上高压柱塞泵/马达、高压液压阀,液压电子控制器,工作压力31.5兆帕及以上高频响电液伺服阀和比例阀,液力变矩器,数字液压泵及油缸,高转速大功率液力偶合器调速装置,农业机械用无级变速传动装置。

4.智能、高频响气动元件

智能化阀岛,智能定位气动执行系统,柔性抓取气动系统及元件,轨道交通设备用气动元件,150赫兹以上高频响电磁换向阀,精密压缩空气过滤器,透平式气动马达。

5.高可靠性密封件

高参数透平压缩机机械密封,大型高温高压泵和核电站核二、三级泵用机械密封和静密封装置,大型工程机械液压油缸密封,大型盾构机密封,风电偏航变桨轴承密封。

6.高速链传动系统

汽车发动机正时链及自动变速箱哈瓦链,无级变速箱专用无级变速链,高精度低噪声链轮,抗疲劳、耐磨损、耐腐蚀特异链。

7.高可靠性联轴器、制动器、离合器

大功率风力发电制动器,高性能柔性联轴器,隧道掘进机和采煤机用鼓形齿联轴器,电磁离合器和制动器,轨道交通制动器,高精度限矩安全联轴器。

8.高强度紧固件

10.9级及以上汽车发动机紧固件,风力发电设备大规格高强度紧固件,飞机及航天器专用铝镁合金紧固件,自锁类紧固件。

9.高应力、高可靠性弹簧

汽车和工程机械用高端悬架弹簧、气门弹簧和稳定杆,高速列车用弹簧,气动、液压件弹簧。

10.高密度、高强度粉末冶金零件

高精度汽车粉末冶金零件,粉末冶金含油轴承,大型客机、高速列车、船舶制动用高性能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及刹车片。

11.大型、精密、高效、多功能模具

高档乘用车车身及汽车(超)高强钢板热成形模具,高速精密多工位级进冲压模具,高光无痕、叠层旋转大型塑料模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及超大超薄LED大型塑料模具,多料多腔精密电子、医疗器械注塑模具,大型工程机械轮胎橡胶模具,轻金属高精压铸模具。

根据以上发展重点,提出“十二五”期间机械基础件重点发展方向(见附表1),从中选择20种标志性机械基础件作为开发的重点。

专栏4 20种标志性机械基础件

(二)基础制造工艺

重点发展6类先进、绿色制造工艺,降低能源、材料消耗、改善环境,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1.铸造工艺

定向凝固铸造工艺,热风长炉龄冲天炉及其熔炼工艺技术,数字化模拟技术,高紧实度粘土砂自动造型生产线技术,快速无模砂型铸造工艺,铝、镁、钛等特种合金铸造工艺,复合材料铸造工艺,半固态铸造工艺,高温、低温、高强韧度材料(球墨铸铁、等温淬火球铁、蠕墨铸铁、轻质合金)高精度铸造工艺。

2.锻压工艺

大型薄壁结构件整体成形工艺,多工位冷、温锻工艺,高速精密镦锻工艺,大型复杂结构件精密体积成形工艺,大型环件冷辗扩工艺,板材管材精密成形工艺,高强钢板热成形工艺,曲轴、风电主轴及阀门全纤维近净成形技术,汽车铝合金精密锻造工艺,螺旋伞齿轮锻-磨联合制造工艺,精冲工艺。

3.焊接工艺

激光及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工艺,搅拌摩擦焊工艺,高精度及大厚度切割工艺,高效电弧焊工艺,等离子喷焊工艺,近净成形焊接新技术。

4.热处理工艺

化学热处理催渗工艺,精密控制加热和淬火工艺,齿轮和轴承精密可控热处理工艺,超大型零件真空热处理工艺,大型轴类和管类零件感应淬火热处理工艺,大型全纤维炉衬无料盘可控气氛连续加热炉热处理工艺,连续真空热处理工艺,大型薄板件压淬热处理工艺,深冷热处理工艺。

5.表面处理工艺

铝、镁合金、钛合金件表面处理与强化工艺,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工艺,纳米陶瓷涂层工艺,等离子、激光、电子束表面强化工艺,低铬酸镀硬铬、镀锌后低铬钝化等绿色电镀工艺。

6.切削加工及特种加工工艺

高速/超高速切削加工工艺,复合加工工艺(车铣复合、铣磨复合等),复合材料切削工艺,超精密加工工艺(轴系精度0.02~0.05微米),超大零件切削加工工艺,微量润滑切削工艺,干式切削工艺,“三束”(电子束、离子束、激光束)加工工艺,电火花加工工艺,超声加工工艺,增量制造工艺,粉末冶金零件的精密成形工艺。

从以上重点发展的基础制造工艺中,提出50项先进绿色制造工艺作为推广的重点(见附表2),同时选择15项标志性基础制造工艺作为开发的重点。

专栏5 15项标志性基础制造工艺

(三)基础材料

以经济可承受性为主旨,重点发展关键基础零部件所需的高品质结构材料和工艺材料。

1.结构材料

——高性能结构钢。高速铁路列车用轴承钢、汽车用轴承钢、耐冲击载荷高淬透性高碳铬轴承钢、中碳轴承钢、下贝氏体淬火高碳铬轴承钢、准高温轴承钢、抗磨粒磨损轴承钢;汽车变速箱齿轮和汽车后桥齿轮用合金渗碳钢、飞机及坦克发动机齿轮用合金渗碳钢,高强度紧固件用合金钢和调质钢,高应力弹簧钢,高性能链条专用钢,机床滚珠丝杠和直线导轨专用钢。

——高温合金。涡轮叶片、涡轮盘等用高温合金。

——高压精密液压铸件用铸铁。

——密封材料。高抗水解聚醚聚氨酯密封材料,高性能柔性石墨材料,高温和低温弹性等密封材料,高性能无石棉密封材料,高强度细颗粒机械密封用碳石墨材料。

——绝缘材料。F、H级亚胺薄膜,特高压绝缘材料。

——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用大功率锂电池材料,聚甲醛合金材料,液压泵用双金属烧结材料,纳米复合材料。

——仪表功能材料。测温材料、敏感材料。

2.工艺材料

——模具钢。中厚预硬模具钢,高耐蚀耐磨镜面塑模钢,高韧高耐磨冷作模具钢,大型轻质合金压铸模具钢,高性能粉末冶金模具钢。

——新型焊接材料。高强高韧焊接材料,耐热、耐蚀、耐辐照、耐磨及耐低温焊接材料,无毒绿色钎焊材料及焊剂。

——超硬刀具材料。金刚石(PCD)、立方氮化硼(PCBN)、硬质合金(YG、YT、YW)。

——工艺耗材。环境友好型涂料和润滑剂。

根据以上发展重点,提出“十二五”期间基础材料重点发展方向(见附表3),从中选择12种标志性基础材料作为开发的重点。

专栏6 12种标志性基础材料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1.健全技术创新体系

继续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新体系建设。鼓励“三基”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主机制造企业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重点支持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能力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公共研发平台建设。支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社会化、专业性科技服务机构为“三基”企业服务,促进其健康发展。

2.开发一批标志性“三基”产品

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围绕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发展急需,集中优势资源,通过开发20种标志性机械基础件、15项标志性基础制造工艺和12种标志性基础材料,掌握一批“三基”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提高对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的配套能力,进而带动“三基”产业的配套和保障能力的全面提升。

3.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加快建立多层次的适合“三基”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和技术带头人,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从事“三基”研发和创新的团队。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支持行业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的建设,开展技能等级评定和职业技能大赛,大力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企业协同发展 1.推进组织结构调整

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整合优势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若干家高起点、具有国际竞争力、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三基”企业向专业化分工、细分市场、特色明显的方向发展,重点培育100家掌握核心技术、专业化水平高、具有知名品牌的 “专、精、特”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形成大型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2.推进产品结构调整

推动通用型“三基”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加产品品种,改善和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鼓励“三基”企业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工艺,不断提高高端产品的比重,增强为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配套能力。

3.优化特色产业集聚区

加大对已有轴承、齿轮、液压件、气动件、密封件、链与链轮、紧固件、弹簧、模具、基础材料等产业集聚区的支持和指导,引导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结合“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发展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热加工相对集中的现代产业集聚区。培育30家专业化分工、产业链协同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三)建设研发和服务平台,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1.建设一批公共研发中心

发挥转制院所等已有平台为行业的服务功能,充实健全“三基”行业公共研究机构。充分利用现有优势资源,组建轴承、齿轮、液压件/气动件、密封件、紧固件及铸造技术、表面处理技术等公共研发平台,为行业提供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支持,并实现成果共享。

2.建设一批检测实验公共服务平台

依托现有检测实验资源,以公正开放、独立运作为保障,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的第三方公共检测实验平台,开展产品强化实验、可靠性和寿命测试试验、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基础材料检验,形成专业化的检测/试验和服务能力。优先支持在产业集聚区建立公共检测实验平台。

3.建设产需对接平台

深化配套企业与主机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依托行业协会,建设若干跨行业、跨地区的产需对接平台,促使“三基”企业与主机企业形成有效的供应链,提升“三基”产业发展的效率与效益。

4.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在“三基”产业集聚区,鼓励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机构在商业可持续和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围绕“三基”企业的发展,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开发贸易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模式。鼓励优势企业上市融资。

(四)加大技术改造,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1.推广50项先进绿色制造工艺

选择目前技术成熟、覆盖面广、应用效果显著的50项先进绿色制造工艺,结合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加快先进工艺与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示范和推广,实现节能、降耗、减排,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重点支持“三基”企业技术改造,优先加强科研和检测实验能力建设,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鼓励企业进行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改造;引导企业利用数字化控制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制造工艺和装备。

3.建设区域基础制造工艺中心

在装备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和产业集聚区,盘活和整合优势资源,形成20家技术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铸造、锻造、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等基础制造工艺中心,提高环境综合治理能力,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

(五)加强行业管理,提升产业整体素质 1.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和行业龙头企业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引导中小型企业加强管理基础,健全管理制度,广泛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产品质量一致性。

2.完善标准体系

结合研究开发和试验验证,加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力度,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研究制定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并将有代表性的标准推向国际,加快国外先进标准向国内转化。发挥标准化手段对规范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标准宣贯,建立健全合格评定程序,促进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加强产需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上下游产品的标准对接,保证标准要求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3.提升产品质量

贯彻落实“工业产品品牌和质量振兴战略”,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充实质量管理、可靠性工程的专业人才队伍,推进标准、认证、计量、检测检验、质量控制技术、质量工程技术等在企业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着力提升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寿命。

4.培育知名品牌

引导“三基”企业开展知名品牌培育活动,鼓励企业加强知名品牌产品和优质产品的推广营销,提高知名品牌产品的市场价值。同时,利用标准、认证、检测等手段,促进知名品牌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加大打击制造假冒品牌产品的力度。

(六)推进“两化融合”,提高信息化水平1.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继续推进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物流管理、销售与服务管理、财务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开发和推广适合“三基”中小企业的产品设计软件及管理软件。鼓励在“三基”企业和主机用户之间建立持续改进、及时响应的客户关系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培育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2.大力发展数字化集成化的基础件

落实《智能制造装备发展规划》和《“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数字化控制技术与齿轮、轴承、液压件、气动件、密封件等机械基础件的相互融合,发展新一代具有智能化和集成化特征的机械基础件。

(七)实施“机械基础件和基础制造工艺双提升工程”

围绕提高机械基础件性能、可靠性和寿命,开展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材料优化与新材料应用技术、快速强化试验技术等产品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开发一批标志性机械基础件,加强应用示范并实现产业化,全面提升对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的配套保障能力。

针对加工对象的大型化和精密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生产过程绿色化的要求,开发一批标志性基础制造工艺,推广应用绿色制造工艺技术和先进制造装备;加强工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建立总工艺师责任制,实现制造工艺水平和工艺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宏观统筹协调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推进“三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三基”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继续贯彻落实《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组织部署和实施《机械基础件和基础制造工艺双提升工程》。建立部际/部省例会制度,协调相关部门和地方资源,形成支持“三基”产业发展的合力。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和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及中介机构在推动“三基”产业技术进步和发展中的组织、协调作用。

(二)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制定“三基”行业技术规范条件,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制定《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品推广目录》。继续实施现行基础件财税支持政策,对研制国家鼓励发展的关键“三基”产品,落实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口免税政策。鼓励“三基”企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进制造过程绿色化。研究制定鼓励用户采用“三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政策。

(三)加强资金引导和支持加大国家相关计划对“三基”产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支持产学研合作,联合攻克产业关键技术。研究设立“三基”产业发展专项,重点支持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先进工艺推广应用,新产品的试点示范,研发、检测、培训等行业服务平台建设等。鼓励金融机构设立“三基”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引导地方、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对“三基”产业的资金投入。

(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技术、资本、人才向“三基”产业集聚,营造全社会重视“三基”产业发展的氛围。认真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政策,促进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鼓励有实力和有积极性的主机制造企业发展其所急需的基础零部件和基础材料,在满足自身配套需求的基础上逐步走向社会化。

(五)推进国际交流合作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与跨国集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鼓励国外企业来华投资或设立研发机构;鼓励国内“三基”企业走出去,到国外设立分公司或研发机构,更多地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经验。积极参与和组织国际合作项目,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开展国际合作。

(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国家、地方有关“三基”产业政策法规的制定。各行业协会要加强对行业发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反映企业诉求,引导规范企业行为,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立“三基”产业经济运行及预测预警信息平台,及时发现、分析、反应行业情况和问题。提高各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应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各行业协会要积极组织企业间的交流活动、加强为企业新产品开发、工艺技术创新、科学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六、规划组织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负责《规划》实施,建立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建立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机制。

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相关企业结合本地区和本企业实际情况,制订与本规划相衔接的实施方案和相关扶持措施。

从产业报国到“产业出国” 篇3

近日,一段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在接受媒体采访的视频刷爆朋友圈。事情起因,缘于曹德旺计划在美国投资10億美元建厂生产汽车玻璃。被问及原因,曹德旺表示“中国实体经济的成本,除了人便宜,什么都比美国贵”。

曹德旺的讲话迅速引发媒体的高度关注,他既被外界认为是“说了大实话”,也被猜测是曹准备“把自己的新工厂建在美国本土。”实际上,曹德旺决定投资美国办厂之前并非临时起意,他曾经对美国的政治、文化、市场,做了长达20年的观察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无独有偶。要出走的不止曹德旺。

作为全球玻纤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巨石,也在近日宣布将在美国投资3亿美元建八万吨玻纤生产线项目。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开始建设,预计2018年建成投产。

对此,中国巨石董事长张毓敏曾表示:美国土地成本、能源成本、税收成本均比较低,且有健全的政府培训政策,唯一不足的是人工成本比中国高。但若加上海运费和关税,中国生产的产品出口至美国,成本几乎和美国本土生产的持平。

因此,这一次,不是曹德旺跑了,而是全民对实业倒闭潮的悲观意识流,借曹德旺来了一次集体宣泄。

财经评论人秦朔将其总结为“几件事情交织在一起爆发的结果”:第一是经济增速持续不断地下行。特别是相比房地产、金融和互联网,制造业的日子非常难过。这是“实体滞”“资产胀”局面下,积郁在实体经济的怨气借这个机会喷发了。

二是特朗普提出美国制造业回流,加剧了国人这方面的担心。三是,曹德旺式的问题也是企业总体成本负担上升的必然结果。国内实业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是不争的事实。实业难做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比如通货膨胀、房地产冲击、外部需要减少、金融制度缺陷等,其中被吐槽得最多的还是税负。

另外,在曹德旺的一系列回应中,有两句话让人特别印象深刻。

第一句是:“我只是为了提醒政府,也提醒企业家,提醒大家危机感,告诉大家要小心。我的朋友说我应该把嘴巴闭起来,我就是太直率了,最近遭了不少骂。”第二句是:“难道我一定要把形势说得一派大好,大家才开心?我实事求是指出客观存在的问题,他们就要批判我,说我对中国经济太悲观。”正是因为这两句话的存在,使得曹德旺投资美国的举动,超过了一般性的经济意义,而具有了社会和文化价值。

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借赵良之口说道,“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在实体经济面临困难的今天,站出来说一番实话,这也许是曹德旺现象最有价值的意义所在。

当曹德旺遇到李嘉诚:

中国制造的执着与焦虑

有意思的是,除了对“跑路”的描述不平外,将自己与李嘉诚并列对比让他更不高兴。

三年前李嘉诚“跑了”,曹德旺的反应很激烈,认为“李嘉诚带了个坏头,中国是你的祖国,你应该跟祖国共存亡”。

如今,他直接对媒体表达过“不要拿我跟李嘉诚比”:“我不做房地产,我不为钱,我捐了八九十亿给中国,我赚的钱也是捐掉。为什么拿我跟他比呢?我是实业家,对那些为了钱的人不屑一顾。多少人找我搞私募基金,我从来不答应做,我宁可捐给慈善机构,我也不愿意做这些。”还强调这完全是“出于自己价值观”。

美国个人利己主义精神倡导者安·兰德说:财富创造者是发现者,他将其发现转换成物质产品。

在一个劳动分工复杂的工业社会里,可能就是一个人或者两个人的合伙:科学家,他们发现了新知识;实业家(也就是商人),他们发现了如何使用那些知识,如何将物质资源和人类劳动整合进企业,以生产适于销售的产品。

但是财富占有者完全是不同类型的人。从实质上看,他不具有创造性——他的根本目的就是得到一份由他人创造而自己不劳而获的财富份额。他寻求变得富有,但是不是通过征服自然,而是通过操纵人;不是通过智慧努力,而是通过社交策略。他不生产,他在重新分配:他只是将已经存在的财富从主人的口袋转移到自己的口袋。

安·兰德这段对商人、财富非常经典的论述,至今读来都回味悠长。

按照产生金钱的效率和规模算,金融家是绝对的大佬,辗转腾挪,随便就是几十亿上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数字。房地产商、投资家、互联网企业家也不赖。

越来越少的人会想到制造业里的有钱人。制造业商人,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解决了物质匮乏的问题,现在他们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

这是事实,曹德旺分析的几项事实也是早在2009年就已经被逐渐提上话头的问题。制造企业商人转型作投资,炒房的大有人在。

2010年,日本马桶还没有“出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也是刚刚接触到国外价值1500欧元的电饭锅。他当时问苏泊尔创始人苏显泽能否做到这个水平,这个创办实业20余年的老板说:“我已经把企业卖给法国人了,卖了20多亿。”接下来,他将用这些钱做房地产,因为“钱多,钱快”。

吴晓波表示“中国实业家的心已经彻底乱了”:“我觉得现在大概是1990年以来最乱的,我从来没有看到这样的景象,大家都去投机。”

即便如此,仍然有许多传统行业的企业家扎根实业。除了造玻璃的曹德旺,卖水的宗庆后,造纸的张茵,织布的张士平,炼钢的沈文荣等,还有几十位、也可能是几百位不知名的坚守者。

在这个产业链不断重构、生态圈随时布局的时代,他们代表的,是中国制造的执着与初心。 (本专题12-25页)

产业基础 篇4

21世纪, 互联网经济和数字产业快速崛起, 为信息技术革命增添新的动力。为提高整体效率, 2001年台当局将原“行政院”下属“国家资讯通信基本建设专案推动小组”、“资讯发展推动小组”和“产业自动化及电子化推动小组”合并, 改为“国家资讯通讯发展推动小组” (简称“NICI小组”) , 成为专职推动台湾信息产业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机构。

该小组制定了“台湾通资讯基础建设安全机制计划”, 并完成“电脑处理个人资料保护法”、“政府资讯公开法”及“电子签章法”, 并规划完成“国家资讯通信发展方案”。同年12月, 由“行政院”正式颁布实施。该方案系以台湾电子化为发展愿景, 希望运用资讯通信科技, 建立高效能政府, 提升产业竞争力, 构建资讯化优质社会。2002年, “行政院科技顾问组”将该方案中的电子化“政府”、产业电子化、网络化社会、基本建设等四大领域, 扩大为“数字台湾” (也称“e-台湾”) 计划。同年5月, “e-台湾”被正式纳入“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十大重点投资计划之一。

资料来源:台湾“科技部”

资料来源:台湾“行政院科技顾问组”

资料来源:台湾“NICI小组”

“e-台湾”是推动台湾走向信息化社会的一个集大成的规划, 以勾勒资讯化优质社会的蓝图为基础, 推动岛内资讯通信基本建设、产业电子化、电子化“政府”及网络化社会, 其目标是运用资讯和通信科技, 建立高效能的“政府”, 提升产业竞争力, 建构高品质的资讯社会与创造智慧运输环境, 以加速带领台湾迈向知识新经济。

“e-台湾”计划的整体预期效益可分为经济面、“政府”服务面、资讯应用面与基础建设面等四大层面。在经济方面, 通过“e-台湾”计划的推动, 创造2万个就业机会, e化服务业总营业额达3000亿元新台币, 协助弱势企业扩增整体营业额400亿元, 产业e化率达60%, 电子商务交易额占GDP比例达15%;在“e化政府”服务方面, 提供600项上网服务, 5年内公文交换率达到55%, 民意满意度达75%;在资讯应用方面, 除上述信息化社会与“e化政府”指标外, 电子商务应用程度将达到全球前10名;在基础建设方面, 上网人口总数比例达到50%, 其中宽带上网人口比例达到35%, 南北主要骨干频宽达1150GB/秒, 国际海缆频宽达250GB/秒。

此外, 该计划还提出建设高科技服务岛的资讯系统, 建立大型数字内容资料库及多媒体园区, 发展网络多媒体产业, 将游戏产业为台湾发展“数字育乐产业”的先导产业, 设立专责推动机构、游戏学院、创业育成中心等;以无线通讯技术支持台湾发展成为“高科技服务岛”, 涵盖互联网、软件等, 建立开放式移动互联网平台, 开发移动电话的服务、产品及软件。

这项计划后来经过2004年6月的修订, 调整为“600万户宽带到家”、“e化生活”、“e化商务”、“e化政府”及“缩减数字落差”等五大架构、58项子计划, 包括推动无线宽带网络、建立安全的资讯通信环境、“数字学习国家型科技计划”、“数字典藏国家型科技计划”、“数字娱乐计划”、“网络文化建设发展计划”等许多内容。

到2003年底, 台湾宽带用户数已达304万人, 辅导中小企业宽带e化达1125家, 并正式开放IPv6影音平台。电子商务方面, 带动岛内重点产业共600家厂商投入新台币10亿元, 参入并推动产业协同设计, 建立农业知识管理入口网站和多项专业知识数据库, 以及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相关网站, 以提升台湾农业与中小企业的知识积累、管理、传承、流通与应用的能力。在资讯社会推动方面, 2003年完成2881项、超过1万小时的网上教材。在培训专业人才方面, 发放4.5万张医疗凭证IC卡, 在上百个偏远地区建立公共资讯服务站及资讯服务网站, 并推动数字广播电视共同转播系统, 以促进数字娱乐发展。完成建立智慧运输走廊路况动态资讯系统雏形, 协助建立重点都市交通控制系统, 补助重点都市购置智慧型大众运输工具并促进交通管控与服务改进, 提升交通资讯中心的服务能量。

“M-台湾”

2003年11月, “NICI”小组鉴于国际市场整合移动电话网络及无线区域网络的趋势, 以及台湾无线区域网络设备产量及手机用户普及率均为世界第一的优势, 又提出“移动台湾应用推动计划”, 即将个人电脑、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结合而形成“服务无所不在的网络”, 从当局、企业、家庭到个人, 在任何地点, 运用任何设备都可联网, 随时随地方便取得资讯, 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增进生活便利, 以大幅改善生活品质。

该计划被时任“行政院长”游锡堃接受, 将其修改为“移动台湾” (也称“M-台湾”) 计划, 放入自己的“五年五千亿新十大建设”规划中, 提出打造“移动台湾, 应用无限, 跃进新世界”的愿景, 使台湾从e化进步到M化。具体计划分为“内政部营建署”负责执行的“宽带管道建置计划”及“经济部工业局”负责执行的“移动台湾应用推动计划”两部分, 预算投资370亿元新台币, 分5年 (2004~2008年) 时间执行。

其中在基础建设方面, 计划以都会区或特殊地区为主要推动区域, 再渐次普及全岛。由台当局结合企业需求, 以公共建设经费建设6000公里宽带区域, 提供固定网络、有线电视及移动电信企业等承担、铺设光纤。在移动通信服务方面, 完备基础建设, 累计完成建立10个移动城市、15个移动专区, 并建立10项特定当局机构 (工业区、会议中心等) 移动服务。在移动生活方面, 创造便捷民生, 提供创新生活应用服务, 构筑优质化民众生活, 主要分为“M-民生”、“M-社区”、“M-娱乐”及“M-照护”等4项, 累计建立15个示范生活圈、25个“M化社区”、15个“M化娱乐”服务示范应用点及30个“M化照护”专属机构。在移动学习方面, 从校园服务出发, 突破空间极限, 提供多样化学习服务, 带动数字化终身学习, 累计完成25个学校及其校外无线区域网域漫游示范应用区, 包括博物馆、文化中心等文艺机构应用服务示范移动学习项目, 藉此提供民众在住、行、育、乐、医、利、购的多样化无线宽带应用服务并带动通讯产业的发展。

“新十大建设”计划因所需投资金额巨大, 在游锡堃任内未能通过台“立法院”审议。直到2005年6月谢长廷上任后才得以推行, 总共编列755亿元新台币预算, 计划5年内布建6000公里网线, 2009年建设完成后, 将可整合移动上网与无线上网, 达到全台双网无缝的环境, 并扩及到移动生活、移动学习等一系列无线宽带应用服务, 届时可以培养岛内上中下游相关厂商的合作机制, 提升台湾通讯产业能力, 使自己生产的无线宽带终端设备自制率达80%以上, 打造世界第一的双网应用服务环境, 带动第三个兆元通讯产业发展。

然而事实上, “新十大建设”没有一件能够真正完成。特别是“M-台湾”计划, 不仅进度严重落后, 而且频频发生图利特定厂商的弊案。

依据台湾“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所做的统计调查, 截至2006年底, 台湾宽带上网户数已达533.18万, 其中固网的宽带上网用户约477.29万, 3G网卡用户约3.04万, 3G手机上网约52.85万。到2010年底, 宽带用户数达786万, 家庭上网普及率达78.7%, 学校、官方机构上线比例都是100%。

另一与民众宽带上网息息相关的“网络身份证”推动项目, 截至2006年底, 总共发证量已超过104万张, 该证件提供民众使用功能有841项, 提供机关内部使用功能有311项, 上网使用人次超过680万人次, 民众可以凭证上网享受便捷的网络服务。

在“e化生活”方面, 已建立完成北、中、南、东部地区10个广播电视数字化转播站及9个改善站, 数字电视人口涵盖率已达71.8%。在“e化交通”方面, 使用“全台路况资讯中心即时路况资讯广播服务”年度人数累计已超过210万人次, 另有59家加值服务机构、43家广播电台申请使用。

在“e化商务”方面, 已在纺织、石化、电子电机、资讯、车辆、机械、钢铁、造纸和食品等九大重点产业中建立50个高效率电子化产业供应链体系, 带动近8000家厂商建立电子化协同运作机制, 健全产业自动化及电子化应用环境, 增加产值降低成本效益达70亿元以上。完成“电子发票整合服务平台”建设, 并在2006年12月正式上线, 当年推动2家加值服务中心及3家B2C企业与该服务平台连接整合, 签署电子发票总共66万张。

在“e化政府”方面, 共有14, 948个机关单位参与“政府机关电子公文交换”, 每月进行约200万件公文交换作业, 一年节省纸张及邮资费用约2亿余元新台币, 且大幅缩短公文传递时间。截至2006年底, 使用电子交换比例达到72%, 其中“行政院”所属一级机关公文电子交换已达86%。

台当局为深化网络便民服务, 还先后推出“交通速派服务”、“政府就业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民众e管家服务”等15项创新e化服务项目。根据“研考会”年度调查, 民众对“e化政府”满意度达到72.7%。

针对数字落差严重地区, 截至2006年底, 台当局累计建立了61处“数字机会中心”、140个上网据点、43个部落图书资讯站。结合民间资源, 共募集市价约8000万元的各类软件, 分配给各“数字机会中心”、重建区低收入户与原住民学校。依据“研考会”2006年的调查, 台湾原住民使用电脑的比例由原先的44.5%大幅提升为62.7%, 使用网络的比例由39.9%上升为55.4%。

在缩减产业数字落差方面, 截至2006年底, 累计有1.6万家企业建立宽带连网, 3.2万家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创造20亿元新台币商机, 同时带动资讯服务企业8亿元以上商机。

“M-台湾”计划也取得多项成果, 如在基隆、台中、嘉义、台南、高雄等21个地方政府及南部科学工业园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兴建约2220公里的宽带光纤网;启动32个移动生活及学习应用项目, 包括在万芳医院及台北医学院等开展移动健康照护服务, 在南投县仁爱乡、台南县后壁乡、花莲等偏远地区开展移动医疗服务, 以及开展农业二维条码应用服务、交通治安监控服务等。

岛内无线上网人口由2005年的195万人提升至2007年的276万人, 并带动投资80亿元新台币, 产业链投资厂商132家。到2009年, 移动上网用户达到166万。在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带动下, 移动上网已渐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这也使得3G带宽不敷使用, 因此除了终端设备外, 以LTE及Wi MAX为主的4G (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及技术) 设备及应用成为各厂家竞逐的市场。

自2 0 0 4年7月美国费城首次提出并建设基于Wi Fi (符合IEEE802.11b标准) 的Mesh网络, 也叫“无线费城计划”后, 台湾也开始建设“无线城市”, 第一阶段选定台北, 最初口号是“多用网络、少用马路”;随后在2005年和2006年先后进行了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布建工作, 口号也变为“数码城市、移动台北”。2007年, 台北市当局又提出“智能城市、优质生活”的设想, 目标是将台北市建成全球第一个“无缝通讯城”, 推动涵盖电子政务、网络化市区与数字化生活的“电子化智能城市”计划。

“U-台湾”

目前, 台北市已完成包括市内42条主要干道、广达134平方公里、90%人口覆盖率的无线宽带网络基础建设, 经国际认证机构验证为“全球最大公共无线宽带网络城市”。市民不需要回家或去网吧, 只需要购买相关账号或上网卡, 便可以用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在台北街头随时随地享受网上冲浪的快感, 实时获取各种公共信息, 如寻找空余停车位、随时了解道路交通拥堵情况、提前收到公交车到站预报等;市民也可以利用无线网络, 直接连通“无线市长信箱”, 使各管理部门第一时间掌握民意, 做出正确决策。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 “台北馆”采用了3D剧院、未来走廊、互动情境体验的方式, 搭配虚拟的台北市影像, 使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无线台北”的数字生活, 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下一阶段台北市力推的项目是无线网络应用, 例如台北市“文化局”的数据收藏、线上动物园、“交通局”智能型交通系统、“卫生局”的紧急救护服务, 则预计安排在下一阶段的计划中。另外, 台北市还打算在远期开通“数字家庭联络簿”服务, 结合无线射频身份识别系统 (RFID) 技术, 家长们可以随时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动态, 从而为学生们提供人身安全管理。

除台北外, 台湾岛内其他城市也对发展无线宽带跃跃欲试, 积极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台中市的“数码台中无线网络宽带城市计划”、高雄市的“M台湾高雄计划”等, 但这些城市的进展皆不如台北市成熟。

资料来源:台湾“行政院科技顾问组”

随着无所不在的运算技术 (ubiquitous computing) 的发展, 未来无线与有线网络之间的界线日趋模糊, 特别是Wi Fi、Wi MAX、4G等先进通信技术的推出, 实现了有线与无线的融合、3C电子产品的数字汇流, 促成服务随手可得的“优质网络社会”的到来。“NICI”推动小组于2006年12月推出“国家资通讯发展方案 (2007~2011年) ”, 提出未来台湾资通讯建设所要达到的是通过随手可得的e化服务, 建构成为一个安全便利的安心社会, 亦即“优质网络社会” (也称“U-台湾”) 。

所谓“优质网络社会”的核心概念包括:1.网络汇流, 即建设高速宽带网络, 并连通不同网络系统, 以达到物件无缝连网的目的;2.感知环境, 即建设有线与无线的感知网络, 配合如RFID等电子标签的应用, 达到物联网的目的;3.人机连动, 即为使民众能确实享受到ICT应用带来的便利, 科技产品必须具有人性化界面, 如智慧型家电设备;4.创新服务, 即由使用者的观点出发, 并重视非PC族群的感受, 规划符合民众需求的创新应用服务, 以科技化服务解决生活议题;5.安全信赖, 即维护资讯通信安全以及资讯伦理 (隐私、著作权、网络色情、垃圾邮件) , 使民众能安全与安心的使用各项创新应用服务。

为达到上述发展愿景, “NICI”推动小组提出要积极规划资通讯关键技术应用, 以推动物联网建设, 普及科技化服务, 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议题, 为岛内科技化服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使台湾成为世界优质网络化社会应用典范。

“智慧台湾”

2008年马英九上任后, 规划“爱台十二建设”, 其中的“智慧台湾”一项把“M-台湾”和“U-台湾”的内容稍加修改后纳入, 并由“行政院”成立“智慧台湾发展推动指导小组”加以全面推行。

所谓“智慧台湾”包含“文创社会”、“智慧环境”、“优质生活”、“多元人才”4个方面。其中, “文创社会”系推动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旗舰计划, 包括辅助跨领域的数字艺术、表演艺术的合作计划, 以科技协助完成艺术创作, 并将听觉及视觉类均纳入数字艺术创作推动范围;推动科技与人文跨领域数字互动展示研发计划, 推动全球资讯网国际观光行销与民众美学培养计划, 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素材授权与商品交易网络商务营运机制;协助企业拓展文创产业国际市场, 开拓国际市场资源;推动国际参展, 加强文创品牌国际曝光;推动博物馆及数字典藏应用文化品牌与商品开发;运用资讯通讯科技, 结合表演艺术资讯及地方特色文化, 建立文化电子地图等。

在“智慧环境”方面, 要建立流畅交通路网服务与无缝公共运输服务, 提升即时路况资讯涵盖范围;善用台湾资通讯科技优势带动智慧交通, 成为国际车载产品供应地;通过随手可得的e化服务, 建立台湾成为安心社会;2012年前宽带网络涵盖率达80%;推动“智慧台湾-交通管理及资讯服务系统的建立与推广计划”;推动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及交通电子票证;推动车载资通讯系统研发及应用;积极研发车载前瞻技术、参与车载资通讯国际标准制定, 建立落实市场的场测环境;设立车载资通讯产业推动小组;推动Wi MAX宽带服务;加速建设光纤接取网络;规划无线电频谱最佳化;协调收回无线电视模拟频道与规划开放数字电视。

在“优质生活”方面, 要求在2015年之前开发5种生活应用服务模式, 促成60家厂商投入整合应用展示;发展整合式远距健康照护服务模式, 成为亚洲远距健康照护服务的先驱;2013年前串连60家以上医疗照护机构, 建立整合式远距照护资讯网络;2013年完成推动社区式、居家式及机构式远距照护, 提供本地化的服务;2013年完成制订并推动与国际接轨的电子照护记录与远距照护资讯交换标准;2013年达到培训1200名科技化照护跨领域整合人才;2012年之前发展出5种智慧生活科技应用;通过科专计划协助智慧居家生活技术研发, 推动智慧建筑认证机制, 成立5项智慧生活科技应用及服务建置试验区, 完成推动智慧生活科技应用及服务, 成功完成1件试验区案例。

在“多元人才”方面, 要求培育智慧环境与优质生活领域具应用整合与创新能力的跨领域人才;2016年民众上网普及率达80%, 建设中小学校共享式低功率无线网络环境;建立公共资讯据点及提供电脑借用服务;培养劳工数字应用能力;延伸宽带网络基础建设至更偏远的离岛及部落;建立需求导向的社区数字创新发展机制;推动“资讯代理人”服务;组织大专校院志工队, 协助社区公共资讯据点运营与推动民众数字化应用;研发网络学习教材;参与国际社群资源分享以达成国际接轨;推广数字教学资源分类标准及公用授权机制等。

为实现以上这些目标, 台当局于2008年正式启动“优质网络政府”计划, 分4年 (2008~2011年) 执行, 包括四大主轴, 共有10项“旗舰计划”, 目的是统一整合各机关部门分散建立的e化服务, 简化与整合服务流程, 改进提升服务效能, 在着重社会关怀的前提下, 无缝提供民众优质的服务。

截至目前, 该计划在资通讯基础建设、创新便民服务、公平数字机会等方面均取得不小成效, 在世界经济论坛 (WEF) 2013年至2014年全球资讯科技报告“政府网络使用度”与“政府网络整备度或效率”评比中居世界第3名及第5名成绩。

如在为民众服务方面, 当局门户网站提供资讯查询、网上申办与民众双向沟通三大服务, 设立专属主题馆, 针对儿童、老人、学生、妇女等族群提供分众服务, 会员数已达213万人, 每月网页浏览超过1000万次, 民众满意电子化“政府”入口网服务达76.8%。另外, 当局门户网站还提供跨网络平台与机关的整合机制, 共计链接整合158项网上申办服务, 电子付费平台提供各机关税费及学杂费网上交费渠道, 4年累计电子付费交易金额达422.7亿元新台币。

在综合所得税扣除额单据电子化作业方面, 可以网上提供378个部门扣除额资料, 除便利民众搜集相关单据、节省申报时间之外, 还节省扣除额单据打印及寄送成本, 获得民众好评, 目前网上申办比例已达98%以上。

工商行政服务门户网站整合商工登记及商工资料加值应用等服务, 推行单一窗口服务, 简化企业申办流程, 已有7万余家企业使用G2B信息传递及电子公文交换, 每年传递电子公文60多万次。

企业辅导网提供单一窗口辅导资讯, 每年为30万家企业提供服务;投资台湾门户网站提供多国语言投资及申办流程辅导资讯及各国投资咨询服务。

通过“e管家”服务系统, 构建开放式“政府”信息平台, 主动将服务信息递送到符合民众使用习惯的数字资讯工具。建成档案资源整合查询平台, 包括62个数据库的整合查询, 并完成全部台湾重要档案 (包括重大政治事件档案和1949年以前档案总计230多万页) 数字化工作, 还可提供全部数字视听档案供民众阅览。

“政府e公务”系统运用整合创新及主动服务方式, 提供公务信息、整合通讯及决策支援等三大类服务, 每月平均提供60万则以上公务信息。同时, 配合“政府”资讯改造, 推动以县市当局为核心的整合性公文系统, 已有624个当局机关部门实施公文网上签核, 共建成48个公文交换统合中心系统, 使用机关达8, 424个, 大幅提升公文电子交换效能, 每年公文电子交换总件数约4500万件, 全年可节省邮资2.25亿元、人工处理费用5.75亿元, 合计8亿元新台币。

在推动资讯服务无障碍方面, 共协助85个社区成立上网服务处, 辅导设立291位社区“资讯代理人”, 协助弱势族群或中高龄民众上网。依据调查, 目前岛内个人上网率达72%, 家庭连网率82.5%, 移动上网人数占70.4%。

目前, 台当局正在接续实施第4阶段“优质网络政府计划”, 分5年 (2012~2016年) 执行, 将着重于移动化、个人化应用与全程服务, 以对内提升运作效率、对外增进为民服务品质, 并兼顾社会关怀与公平参与等三方面为核心, 期望落实“服务无疆界, 全民好生活”的愿景, 实现提供跨域优质服务、建构绿能共享环境及促进公平参与机会三大目标。

为此, 台当局制定五大推动策略, 包括:构建多元服务环境, 即发展可携式移动装置上随手可得的电子化“政府”服务, 过去以文字和图片进行沟通的方式将改为以影音与即时信息方式进行;主动递送当局资讯, 即时将所需求服务送到需求者手中;集中资源有效管理, 通过云计算、无线网络、移动设备等, 进一步创造公共价值;增进互动信赖连结, 强化电子化“政府”法制作业 (个人资料保护) 及完备技术规范;有效串联社会网络, 提供社群服务机制, 增进民众参与及沟通效率。具体推动内容包括:“政府”云端应用服务、扩增基础数据库、主动全程服务、移动电子化“政府”、结合社会网络、e化服务宅配到家等“旗舰计划”。

网络基础环境建设

根据台湾资策会的调查, 截至2012年12月底, 台湾经常上网人口约为1107万人, 与前一季持平, 相较2011年同期相比则增加10万人。台湾有线宽带上网总用户数约为536万户, 连网人口普及率超过83%, 其中光纤上网在业者相继推出下载速率为20M、50M等高速宽带上网资费促销方案, 已跃居为岛内上网的主流技术, 用户数约为273万, 占全部有线宽带用户数达50.9%;x DSL用户则持续衰退至160万, 比例仅29.8%;而电话线调制解调器的用户数则增加至103万, 占总宽带用户约19.2%。值得注意的是, 台湾宽带网络接取速度已开始进入升级的质变阶段, 用户连线速率大于8M的占比已达62%, 预估未来这样的趋势将更为明显, 使用FTTx的用户数也将持续大幅增长。

为了有效缩短台湾城乡网络差距, 近年来台当局积极着手布建北部以外地区的无线网络, 包括在中南部以及东部等地的各级学校与乡镇图书馆内设置无线网络热点, 以提供民众更便利的无线上网环境。根据台湾网络资讯中心于2013年4月所做的《2013年台湾宽带网络使用调查报告》显示, 台湾地区12岁以上民众, 共有58.98% (1225万人) 的人曾经使用过无线上网, 其中在以台北市比例最高, 达70.32%, 新北市次之, 约占65.01%, 台中市、高雄市及台南市则分别为62.71%、57.28%及52.60%;地区别则以北部地区为最高, 占65.19%, 其余各地区则都在48%以上。

资料来源:台湾资策会

资料来源:台湾网络资讯中心

若进一步分析无线上网使用者的性别及年龄, 则可发现男性占60.03%略高于女性的57.93%;20岁至24岁的使用者则是目前无线上网用户的主要年龄阶层, 比例高达89.40%, 其次则为25至34岁的87.03%, 以及15至19岁的79.65%, 55岁以上的比例最低, 仅有18.39%。而在《个人近半年内曾使用过无线上网》的调查里更可发现,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慧终端的普及, 加上各地方当局大力推动免费无线Wi Fi热点, 民众对于利用无线进行上网服务的使用比率呈现大幅增长态势, 至2013年4月共计有1143万人曾在半年内使用过无线上网服务。

资料来源:台湾资策会

伴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智慧型移动终端装置的普及, 目前岛内大

部分消费者都有一台以上的移动装置。根据台湾“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显示, 2013年第一季台湾移动通信用户数为2948万户, 手机号人口普及率为126.36%, 较前一季增加3.6万户, 相较于2011年第一季则增加了50万户。其中3G手机号数较前一季增加43.6万户, 达2311万

户, 占移动电话门号总数比重提高至78.4%;2G手机号数则降至561万户, 较前一季减少39.1万户。

健康产业与快乐产业 篇5

快乐产业很广泛,包括影视、阅读、精神文化和旅游等等。

健康产业,涉及医药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

深入推进健康产业的理由:

第一,中国已经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体育健身将成为健康产业的核心。

第二,亚健康。内地2005年的城市人群调查显示:亚健康人群的比例已经达到72%。亚健康人口超过9亿,大城市亚健康现象更为严重。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亚健康的危害,进而注重运动和健身的好处。第三,老龄化。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数据预测,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年均增长16.55%,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8%左右,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生理性老化与健康活力的矛盾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而适度科学的体育锻炼和运动是公认的促进老年健康的重要手段,这也为运动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社会发展程度低的时候,人们主要想着怎么吃饱穿暖。社会发展程度高的时候,人们主要想着怎么健康快乐。

产业基础 篇6

关键词:中职; 赞赏; 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120-001

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的学习态度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教师的调动,个性化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的指导。要完成教学目标,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应从下列几方面着手:

第一,生活中关爱学生

我从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所带的中职班的学生中,总有一些特困生,比如单亲家庭的、父母身体不佳的等等。由于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往往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学习,轻的可能使学习成绩滑坡,重的可能辍学。

2008年一位叫张铭炜的同学,第一学期她学习勤奋刻苦,是班上的优生,但到了第二学期的开学后不久,我发觉她上课没精打采,所做的作业正确率很低。后来我从侧面了解到,她父亲得了重病,在进行化疗,本来就非常拮据的家庭真是雪上加霜,为治病已负债累累。当我得知这情况后,一方面向校领导作了汇报,帮她申请助学金,另一方面发动班上学生捐款,自己也带头捐了100元。很快她拿到了同学的捐款和学校的困难补助。接着我又利用课余时间安慰她,单独给她讲解习题练习,并把她拉下的“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的知识点作了辅导:要弄懂螺旋传动直线移动方向的判定,关键在于掌握右手定则:四指和回转方向一致,大拇指为直线运动方向或相反方向(在螺旋传动中,一个螺母固定,一个螺母活动,则大拇指指向为螺杆移动方向。反之,两螺母都为活动螺母,大拇指指向的反向为螺杆的直线移动方向)。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她的成绩继续保持班上前列。

第二,思想上与学生沟通

中专阶段的学生,已经是非常有思想了,甚至比普通高中学生思想更为活跃,在某些学生身上,卫生问题、纪律问题、团结问题、谈情说爱啊等等之类事情频频发生,即使是思想上的微波细折也可能引发学习上的惊涛骇浪。

2009年,我接了一个新班,这班是全校的脏、乱、差的典型,可谓是小问题天天有,大乱子三、六、九。课上老师在前面讲,他们在后面嚷,开学后大约半个月,我在该班新授的内容是《机械基础》的齿轮传动中的渐开线齿廓,说实话,这一部分内容并不难,可是,单元检测后发现问题可大了,他们竟然有近三分之二的同学不及格,这好像给我当头一棒!由于这部分的知识点概念性强,需要学生用心去理解、去记忆,而像这样的“男生班”平时学习很懒散,要他们复习概念性的知识点比登天还要难。这是前面工作中从未遇到过的。但我并没有泄气,下决心要改变全班面貌。为了解情况,我及时利用课间及早、中、晚的业余时间,深入到学生中,与全班48名同学个个谈了心,发现主要原因是: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上职高丢人,读职高无用,有混毕业的思想。摸到情况后,我立即利用课内外几乎能用的机会,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反复进行学习目的性、重要性教育,使他们首先看到自己也有升大学的广阔前景,其次懂得社会对机电人才有着大量的需求,了解到机电毕业生的供不应求,由垂头丧气变扬眉吐气;同时,对少数影响极坏的学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必要的处分。不久,班风得到了整治,学风得到了端正,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期末该班成绩领先于其他同规模班级,而且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第三,课堂上多一份赞赏,课外多一份奉献

很大一部分中职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知识功底确实比较薄弱。他们在小学、初中阶段,特别在课堂上受到的赞赏太少,可能少数学生从未听到过一句表扬的话。可想而知,学习的积极性肯定受到极大的压抑,如果进入到了新的学习环境,遇到了全新的同学和老师,也许课上老师一两声鼓励性的点拨,他们会倍感亲切。教师一两句表扬性的话语,会激发出他们十倍的干劲;老师一两次赞赏性的评析,会使他们释放出百倍的能量。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发现,教师带有鼓励性的目光将会增添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学生倾听着老师带有激励性的提示,他们就会豁然开朗,学习的灵感就会油然而生。

众所周知,相对于普高来说,中专学生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要差一点。如果仅仅靠课上45分钟的时间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是不够的。特别是《机械基础》这门课,它很抽象,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副陌生的面孔。要使他们完全听懂弄通,并能牢固掌握,教师必须发扬奉献精神,多牺牲一些休息时间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第四,提升教学水平,丰富课堂艺术

教师在学生中要有良好的威信,使学生真心实意的敬佩你、尊重你,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并努力学习,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除了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外,你还必须要有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要有全新的理念,要有先进的教学手段,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否则,学生就不会信你、服你、尊重你。所以,我上每一课前,总是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翻阅大量的资料,深思熟虑,严密构思,巧设教学案。

另外,我在课堂上善于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努力寻找难点突破口,建构知识框架,选择最佳“支点”。在教学中,我还巧设悬念,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在导学策略上做文章。在知识点的讲解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

产业基础 篇7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果品产业夯实了发展基础

静宁县土地治理项目在果品产业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川、界石铺、城关、威戎等乡镇实施, 先后投资4830万元, 改造中低产田7.07万亩, 建成优质粮食基地1.24万亩, 完成生态综合治理0.5万亩。项目区累计新建提排灌站5座, 新建小型蓄水工程28处, 新修蓄水池7座, 新打、修复机电井17眼, 开挖疏浚渠道38公里, 衬砌渠道172.6公里, 埋设管道97.2公里, 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41万亩, 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99万亩, 使项目区所有川地、部分梯田得到适时保灌, 保灌率由31%提高到67%。开通田间机耕路251.5公里, 彻底解决了寨子等26个村的行路难问题;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5.3万亩, 项目区森林覆盖率比非项目区提高了3个百分点, 水土流失得到了治理, 农业气候得到了有效的调节。项目区基本形成了田园化新格局, 使原来跑水、跑肥、跑土的中低产田变成了高标准农田, 为果品等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引领果品产业发展壮大

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中, 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 通过集中资金、重点投入、连续投入, 积极构建主导产业成区域、大规模、整体开发的产业化推进模式。2007年, 在威戎项目区实施过程中, 突出果品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 一手抓果园新植, 一手抓老果园管理提升, 采取大苗移栽、一次成园的办法, 新植优质果树经济林4000亩, 使果园总面积达到6600亩。目前, 项目区累计发展以红富士苹果为主的果树经济林2.55万亩, 套种瓜菜等高效经济作物1万多亩, 项目区特色产业总面积达3.6万亩, 人均1.05亩。整个项目区基本上达到了果园化, 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86元, 较2002年净增790元, 农民从产业中获得收益1136元, 占人均纯收入的52%。项目区果品产业的发展, 拓展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空间, 可观的经济收入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 由衷地感谢农发项目的实施。在项目区强有力地辐射带动下, 全县以果品为主的特色产业在规模扩张、标准化生产、品牌营销上迈出了新的步伐。2009年, 全县果园总面积达70万亩, 户均7.4亩, 人均1.6亩;挂果面积30万亩, 果品总产量达30万吨, 产值6亿元, 人均果品收入1320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4%。建成了以李店河流域10万亩绿色果品出口创汇基地、葫芦河流域10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312”沿线绿色早酥梨产业示范带三大经济增长板块, 形成了“南部苹果、北部梨”的产业格局。

三、扶持龙头企业, 为果品产业发展打开了市场之门

农业综合开发按照“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业富农民”的思路, 围绕果品等主导优势产业, 通过扶强龙头企业等办法, 为果品产业发展打开市场之门。多年来, 先后投资2093万元 (其中财政资金857万元) 集中扶持发展千吨苹果酒生产线扩建、万吨苹果加工项目等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在开拓市场、加工增值、科技创新、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动和桥梁纽带作用。千吨苹果酒生产线扩建项目达产达标后, 年消化苹果1.5万吨, 增加果农收入750万元;万吨苹果加工项目辐射带动农户1000户, 收益农户增收总额1500万元。这些企业把车间建在田间地头, 与农民形成利润均沾的经济联合体。同时, 农业综合开发利用国家大力支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机遇, 扶持建立寨子、新华等2个果品专业协会, 带动全县发展10个乡村绿色果业协会和23个村级果业分会。围绕果品主导产业, 全县相继建成了包装、加工、贮藏、营销型龙头企业4类27家, 其中, 建成地下式通风贮藏库1841孔, 贮藏能力5.5万吨;建成陇原红果品公司等大型果品贮藏企业 (大户) 27处, 年冷藏保鲜能力9.5万吨, 年总贮藏能力达15万吨, 有力地促进了静宁果品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 果品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6个国家和地区, 推动了静宁苹果出口创汇。2005年以来累计出口果品1.8万吨, 创汇1196万美元, 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

四、加大技术示范推广力度, 为果品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农业综合开发以项目区为依托, 架起农户与科研院校、农技专家与农户、农户与农户之间沟通的桥梁, 每年安排一定比例资金, 为新品种、新技术起到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一是区校联姻, 转化成果。在每个项目区实施过程中, 都有一个科研单位作为技术依托单位, 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 并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国礼为技术顾问, 长期指导项目建设实施情况, 先后建成了大地滩绿色果业、靳寺林果高科技示范等一批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的科技示范园区。园区突出设施农业和栽培反季节桃、李、杏等时令水果, 推行标准化生产, 基本做到月月有新果、四季有鲜果, 比露地栽培提前2个月上市, 棚均收益2万元以上。8年来, 累计完成农业新技术培训2.6万人 (次) , 开展咨询1.7万人 (次) , 聘请专家编写并发放《苹果优质高效栽培》等各种科技、科普资料12.5万份, 共推广各类先进适用技术5大类56项, 其中果园标准化管理一项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 使每亩果园增收500元左右。二是建立乡村课堂, 增强示范牵动力。把建成的项目区作为当地和周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的基地, 聘请专家、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通过集中办班, 逐村轮训等方式, 深入村户, 采取手把手现场讲解、入户面授交流、集中进行培训等形式, 对项目区农民群众进行技术培训。2008年春邀请日本果树专家盐崎雄之辅先生在威戎镇农发项目区举办苹果高光效树形整形修剪技术培训班。农业综合开发把科技送到农户家中, 送到田间地头, 增加了农民接受新技术培训的机会, 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 达到每户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项适用新型种植、养殖技术, 每村至少有4至5名技术骨干, 使劳动力科技培训率达到100%以上。项目区基本达到了村有科技示范户, 组有科技带头人, 户有科技明白人。目前, 良种普及率达到95%, 科技贡献率提高9个百分点, 果品商品率和优果率分别达到95%和65%。

产业基础 篇8

产业融合理论最早提出于1978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古路庞特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 并且认为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融合区。欧洲委员会的绿皮书 (green paper) 认为, 产业融合是指“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重合” (European Commission, 1997) 。“绿皮书”同时还指出, 如果通过创造一个支持甚至把握产业融合变化进程的环境来迎接这一变化, 那么就将为增加就业、经济增长、提高消费选择和促进文化繁荣创造一个强有力的发动机。植草益 (2001) 从动因的角度分析认为, 产业融合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 从而加强各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Lind (2005) 建立了一个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模型指出, 产业融合是指由技术变革引发的产业边界重新界定。

虽然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讨论最早是源于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产业交叉现象, 但是不能由此认为产业融合只是一种技术现象。事实上, 产业融合并不仅限于信息通讯产业融合或数字融合, 产业融合现象早已超出信息通讯领域而渗透到很多传统和新兴产业领域。所以说, 产业融合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更是涉及到服务、商业模式以及整个社会运作的一种新方式 (European Commission, 1997)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厉无畏综合各方观点, 从更广泛的视野, 认为所谓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 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1]。其特征在于融合的结果出现了新的产业或新的增长点。这一现象如同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会产生新的学科一样。高新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作用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1+1>2的生产效率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则是产业融合发展追求的目标。本文也利用这个更加广泛的定义。

一个产业的经济活动实际上包含了从技术到产品、从组织到业务等多层面的内容, 一般产业的产生也始于一项新技术的诞生, 终于一个产品的成功发布, 而过程中也涉及其中的企业组织等微观主体。所以根据上面的产业融合的定义, 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来源于行业边界的模糊或消失。所谓的行业边界具体包括了技术边界、产品边界、市场边界以及产业经济活动的业务和运作边界。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 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市场需求改变等外部因素的推动下, 都有可能引起这些边界的模糊或消失, 并最终导致新型融合产业的形成。

二、动漫产业的产业融合

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动力, 以动漫文化为基础, 以版权为核心赢利模式, 广泛涉及影视、网络、音像与书籍出版以及玩具、文具、服装、食品等行业的现代文化产业[2]。作为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 动漫产业被称作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 它对现代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经济文化渗透力。研究动漫产业的产业融合, 先根据前面论述的定义来说明一下动漫产业的技术、产品、市场边界。

对动漫产业来说, 由创意而成的动漫作品是该产业的“原材料”, 通过现代制作技术将这些素材加工成具有特定技术标准的动漫内容, 以书籍、影视、网络、电子等媒介通过特定的发行或播出渠道销售给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 创意和特定的制作技术构成了动漫产业的技术边界, 以特定媒介承载的动漫内容形成了动漫产业的产品边界, 而相应的动漫产品的发行和传播渠道及依此形成的动漫产品的生产制作流程则分别构筑起了动漫产业的运作和业务边界。

如前所述, 传统的动漫产业就是动漫本身的产品市场, 而现代的动漫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 在现代信息技术、移动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基础上, 通过与移动通信产业、信息产业、旅游产业等若干传统和新兴产业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产业形态。它突破了原先动漫产业的技术边界、业务边界、组织边界和市场边界, 但它又并不是几个产业的简单相加, 而是通过相互作用融为一体, 显示出新的产业属性, 而且这种技术、产品、市场边界还将继续扩大。

三、动漫产业融合的市场依据

产业的发展能力来源于其竞争力, 而产业融合则通过相关产业的产业优势相互渗透和不断发展来获得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钻石模型”是其竞争力理论的集中体现, 强调要素环境、需求状况、竞争战略及对手、相关支持机构或产业以及机遇和政府的作用。其中前四者为基本影响因素, 后两者为附加影响因素。根据“钻石模型”, 产业融合主要改善了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策略及结构与竞争这四个因素而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因此, 产业融合的动因就在于单个产业或企业所不具备的却由产业融合带来的一系列发展优势。这些发展优势则成为了动漫产业融合程度的市场依据。

(一) 成本优势

产业融合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影响了要素条件, 提升了相关产业的竞争力。盖蒙巴德拉和托里斯的研究表明, 产业绩效与技术状况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其他学者通过对信息产业的研究而得出结论:由于拥有共同的基础资源, 导致产业的单位平均成本减少。这说明信息技术的融合对减少企业成本具有正相关影响。因此, 产业融合有利于整合资源, 避免重复建设,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对于现在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动漫产业园区, 现在很多只是单纯的动漫制作企业的聚集地, 丧失了其作为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集聚区的意义。事实上, 各动漫产业园区的前期投入非常大, 本身也是动漫产业发展的一项宝贵的资源。作为一个原创型的动漫产业基地, 在地域空间上和旅游业的部分功能实质上是可以融合重叠。在园区现有动漫产业经济活动的基础上, 通过增设以提供动漫场景游乐体验的动漫游乐区;以演示、销售、服务为主要功能的体验区;以及服务于玩家集散、会议节庆活动举办而设置的商务接待区等旅游功能区, 可将其产业活动延伸到旅游业, 拓展其旅游功能, 并以此作为动漫研发、教学及生产的重要配套和互动基础。采用这种融合化发展模式, 可带来大量的玩家和游客, 有利于品牌效应的形成, 又能够有效地弥补动漫产业短期赢利不足的缺陷, 逐步实现核心产品的直接赢利。可见, 将动漫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实现了资源共享, 有利于各方面资源的配置, 可以提升动漫产业的竞争力。

(二) 创新优势

动漫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优势的相互吸纳和渗透, 影响和改变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产业核心能力。产业融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创造出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 改变了需求条件, 提升了产业竞争力。韩国的动漫发展模式就是最好的一个例证。近年来, 伴随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产业和文化娱乐产业融合互动为动漫产业扩大并且催生了许多需求。2004年, 我国互联网接入用户达7963万户, 互联网网民数突破1亿大关, 上网人数在1.2亿~1.3亿之间。上网用户中以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为主, 而这部分人正是动漫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动漫的图形化特点就十分适合网络媒体的传播, 网络帖片广告模式和无线下载收费模式逐渐在形成。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动漫的传播和运营模式, 扩大了原有产品的需求, 也创造了新的需求。网络游戏就是将动漫制作与网络技术进行结合, 它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动漫产品, 也成为一个新的、更加强调大众参与的互动娱乐形式, 同时迅速形成了良好的商业运营模式。因此, 动漫产业与信息通讯产业的融合, 改变了人们对动漫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 网络技术的创新也创造出了新的消费需求。

(三) 技术优势

技术革新可以说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 通过技术的革新, 产业融合可以改善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的竞争优势, 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技术革新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这些开发内容渗透、扩散和融合到动漫产业中, 改变了动漫产业的技术路线, 丰富了动漫产业经营的内容和形式, 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消费特征, 也使得动漫产业的价值链不断得到扩展。因此, 产业融合不仅仅是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和市场融合, 还实现了价值链的融合。动漫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度非常高, 而且垂直联合, 即内容提供商与发行、播映等平台的合并、收购或者联盟也势在必行。在原本的连接两个相关产业的价值链接点处融合了两个或多个产业的价值, 与原产业相比, 融合产业不仅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与更大的利润空间, 而且为消费者创造了更多、更方便、价值更高的产品或服务, 代表着需求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业的竞争力自然会随着需求趋势向消费主流的转变而逐渐提高。

(四) 效率优势

产业融合改变了企业战略, 通过业务、组织、管理等资源的整合, 使得该产业本身和参与融合的各企业获得成本降低、效率提升的优势。通过产业融合, 提高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进而提升了产业竞争力。著名产业竞争力专家波特教授认为, 企业战略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竞争力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产业竞争力其实就是企业竞争力在概念上向更高层次的延伸, 其源泉和实质是企业竞争力。例如, 在动漫企业发行环节的跨行业经营可以具有创造跨多个不同经营层面的、明显的协作优势。迪斯尼的动画片票房固然显赫, 但是如果没有迪斯尼遍布各大洲的主题公园、动画人物的衍生产品以及经典动画带来的名牌效应, 迪斯尼光靠出产动画片也难以成为世界第二大传媒公司。由此可见, 动漫产业要得到发展, 并真正占领市场, 企业经营者们需要重视跨行业经营的产业融合战略。

四、我国动漫产业融合的市场趋势

对动漫产业的发展来说, 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 也是最为核心的层次, 是动漫本身的产品市场, 例如动画片、漫画书、漫画周刊杂志、音像制品 (DVD/录像/VCD) 等。第二个层次, 是依靠动漫产品的市场向外衍生的市场, 与动漫作品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例如, 以动漫形象为主要特征的玩具、文具、日常小用品、服装、食品、手机图片等。第三个层次, 也是借助动漫产品的创意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市场, 与动漫作品有一定的关联性, 例如以动漫为主题的儿童乐园、动漫主题公园、动漫博览会、虚拟代言人、COSPLAY秀、动漫咖啡 (茶坊) 连锁店, 等等。

可以说第一个层次是动漫产业的基础, 而第二层次的产品是现在动漫产业巨大利润的来源, 如果仅是依靠动漫作品的播放和出版是无法回收大量的投入成本的。我们知道现在我国动漫市场80%以上赢利都流向了海外, 史努比、Kitty猫、皮卡丘等每年都从我国动漫市场卷走数十亿元人民币[3]。事实上这些作品并没有全部在中国市场上播出, 但是这些赢利都是依靠玩具、服装、食品等动漫衍生产品。由此可以看出, 动漫产业的本身就是产业融合的结果, 这与动漫产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有关。一开始动画和漫画的传播就需要出版和电影、电视等行业的支持, 只有与这些行业相互结合, 才诞生了传统的动漫产业。之后, 美国迪斯尼可以说开创了动漫产业融合的先河, 先后与玩具、服装等行业合作, 向它们出售版权, 获得了长期的经济利益, 其中最为成功的还是与旅游业的合作建立了迪斯尼乐园, 将受人们欢迎的动漫形象放入了主题公园使其较之其他主题公园具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产业增值能力, 也使其经久不衰。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 产业融合可以提升动漫产业的竞争力, 因此, 动漫产业的特点也决定了该产业的发展趋势也将是产业融合。动漫产业与其他文化产业相比, 与高新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动漫的未来发展趋势就是网络和数字技术发展的产物, 因此, 动漫作品的创作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来更好地为内容表现服务。而产业融合最容易发生在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 高技术融入到其他产业中, 影响和改变了其他产业产品生产特点、市场竞争状况以及价值创造过程, 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产业的核心能力。在这个方面可以说韩国开创了动漫产业融合的一个先例。韩国动漫产业的飞速成长的关键原因, 在于将动漫产业与网络技术结合, 利用后发优势, 从以2D为中心的制作方式迅速扩大到FULL3D、2D&3D的合成方式, 以较低成本的FLASH和颇具赢利能力的网络游戏为载体, 打造出系列动漫形象。就是这个极有创意的结合, 诞生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娱乐方式和新兴产业, 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文化生活样式, 还造就了一个有影响的产业, 并为创办者赢得了巨大的利润。相关数据显示, 2006年韩国动漫产业的规模达到6亿美元, 2007年更达到7.5亿美元。

总之, 产业融合影响了钻石模型的重要因素, 可以提升动漫产业的竞争力。同时动漫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也可以使动漫相关企业群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稀缺资源、雄厚的资本积累以及较大的发展空间, 为动漫产业的新技术研发引入活动又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和市场条件。产业技术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 转而又积极地推动了技术融合的发展, 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内在驱动力。因此, 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的发展过程具有相互推动的作用, 也是我国发展动漫产业、建立完整的动漫产业链的一条可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厉无畏, 王慧敏.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4) .

[2]谭玲, 殷俊.动漫产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

[3]http://www.zjwb.com.cn/zjwb/200510/zjwb20051015/02.htm[EB/OL].2005-10-15.

[4]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 2002, (4) .

[5][日]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 2001, (2) .

[6]陈岳虹.我国动画产业如何走出“有产无业”的困境[J].经济师, 2006, (8) .

水泥产业增长≠产业科学发展 篇9

版主看来, 只要自己心中葆有不变的期待-水泥产业现代化, 无穷无尽的丰富多彩的产业话题, 总会被时间老人巧妙地写在刚刚走过的脚窝里, 是那般的新鲜与明晰, 等待着业内外有识之士去解析、去求证, 进而说不尽道不完。

这一期, 一道略带数学味道的不等式摆在业内外读者面前:水泥产业增长≠产业科学发展。

早在三十多年前,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声声, 中国水泥行业就开始面临到这样一个重大而又敏感的话题, 只不过被现实的需求包裹得严严实实, 长久以来被掩盖在产业的深处, 似乎离我们还真显得有些遥远。

增长, 增长, 发狂式的猛增长, 震天价响的一片增长的呐喊声中, 到底什么是良性增长?发展, 发展, 大跃进式的快发展, 震耳欲聋的发展口号声中, 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怎样正确认识并且摆正产业增长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本质上并不等同于发展”, 当你读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 (Amartya Sen) 与发展经济学家让·德雷兹 (Jean Drèze) 的文章中的这句话, 又会引发出怎样的思考呢?曾有两位诺奖得主还单刀直入尖锐地指出:“亚洲人需要重新界定究竟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增长模式”。

吊诡的是, 人们在尽情地分享水泥产业经济增长好处时会发现, 在取得惊人增长速度的表面之下, 总是同时会与潜藏着的一些棘手难题不期而遇, 甚至堵到了自家门口。今天的水泥产业, 这种建立在资源过度消耗、影响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疯狂增长, 又给我们乃至子孙后代带来了什么?幸福感也随之增长多少呢?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穷尽, 环境也脆弱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 为此, 再一次敦促我们认真地思考增长的方式和价值。难道GDP就是我们苦苦追求增长和发展的唯一标尺, 而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环境保护、健康指数、预期寿命、生态文明等综合指标, 又在水泥产业发展中被放到了什么样的位置上?

迷茫于水泥产业增长与科学发展之间

水泥产业与其他产业经济发展一样, 不可能永远是线性发展趋势, 而只能是一个非线性的动态发展过程。既然大谈特论产业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有业内人士尤其是水泥企业老板们, 总是会把赞成最迫切知晓的运营层面上的问题抛出来———界定产业增长与科学发展, 最好能给出一个可供考量的界限。

种种迹象表明, 日前水泥产业疯长的惯性尚未完全消失, 狂热中不要忘记中国古语说到:“欲速则不达”。水泥产业的现实后果就明晃晃地摆在那里, 即使是泪流满面亦无济于事, 除了逼迫我们忍痛去积极应对, 力克时艰, 还有必要厘清产业经济增长与产业经济发展两个不同概念, 及其各自包含的内涵和外延。可以肯定地说, 产能过剩及产业效率低下之表征, 等待的是狂热幻灭之后的漫长煎熬。

怎样理解产业经济增长?它是一个数量概念, 指的是在与原有经济总量和分量等相比较, 所形成的经济增加份额或者比例;通用以GDP (国内生产总值) 及GNP (国民生产总值) 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尺度, 而GDP被认为是当今产业经济增长的代名词, 一种最直接的、最核心的话语表达。

又如何认识产业经济发展呢?它是一个兼具数量和质量的概念, 指的是衡量产业本身及其促进社会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指标体系, 其中包括产业内外部协调成长指标, 也包括绿色GDP产业规模发展指标, 更要扩大到产业对社会贡献率指标, 如ISEW (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 、GNH (国民幸福总值) 等。发展并不能简单地与增长划等号。

概括来讲, 产业经济增长即创造社会财富总量的增长, 而产业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及生态文明传承的全面协调增长。由此可见, 产业增长与发展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连, 一是产业增长内涵较窄, 而产业发展的内涵较广;二是产业增长往往体现在速度优先, 而产业发展则追求速度、质量与效率的统一;三是产业增长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没有增长就不可能有发展;产业发展是增长的结果和目标, 但也有可能出现无发展的增长, 一种竭泽而渔的不可持续增长。

谈水泥产业增长与发展, 惯常的逻辑会让人们首先想到一个“大”字, 但更不要忽略一个“强”字, 即大家常说的“大而强”。

“大”往往着眼于规模的量级增长, 可是“强”则有所不同, 它包括硬实力、软实力与深度潜力。当把理性的目光投射到建设水泥产业强国上来, 会发现水泥产业增长只不过是发展的基础, 单纯追求增长并不能直达水泥产业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唯有坚持科学发展, 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对当前水泥产业而言, 增长不是万能的, 但没有增长是万万不能的, 决不能滑向无底线的否定增长的极端, 找到健康的可持续增长之路, 才能实现产业发展的目标。

具体表述水泥产业增长与发展的关系:一是协调, 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与生态环境友好的协调;二是效率, 其实也是协调的一种表现, 即表现为市场效率、企业效率、产业效率, 污染和过剩肯定不是真效率;三是现代化, 这是一种与现代科技、知识信息协调的方式, 整个产业科技含量水平的高低, 与人文成果如城市及发展的相协调;不协调则是粗放的、畸形的表现, 必然同产业发展背道而驰。如今非理性产能扩张, 成了大大小小的几千家水泥企业及外来投资者们追求产业增长的奥义, 且还在轰轰烈烈地照葫芦画瓢干下去, 这样的疯长对产业发展有害无益。

尽管我们还很难拿出衡量增长与发展之间关系的量化标准, 企业界人士通常喜欢这样的“硬杠杠”, 但有一点却是清晰而明确的, 那就是水泥产业科学发展体现为数量规模与质量提升的统一、产业效率与社会综合效益的统一。

以版主之管见, 业界企业家们可以遵循以下逻辑线索, 试用下面“三把尺子”去丈量界定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第一把尺子:请辨识“笑与哭”的尊荣———真的“笑了吗”!

依据产业价值标准, 画出一条产业“微笑曲线图”, 从优化产业结构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维度上进行考量。

日前, 笔者曾发洋洋万言博文, 专题阐释过产业“微笑曲线”理论, 所以就不在此重复花费笔墨了。

当下世界经济产业格局决定了现有的经济增长过程中, 产业“微笑曲线”明显地向着两端上翘, 所以传统产业只有升级到资本比较密集、技术比较密集、附加价值比较高的高端部位,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收获“微笑”的快乐;如果失去两端依然死守产业“微笑曲线”中间段的生产环节, 一般需要更多的资源依赖条件, 需要支付较多的物资资本, 劳动力比较密集, 附加价值比较低。

这让我想起了那句在西方流传甚广的谚语:“人生如洋葱, 你一片片剥开, 终有一片会让你流泪”。人生如此, 市场岂不更如此吗!当今登峰造极的水泥产业疯长, 正在遭遇难看的“哭丧脸”和流淌着苦涩的“泪水”, 实践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事实上, 水泥产业传统增长模式已到极限状态, 意味着依托要素驱动型的“要素红利”正在急转直下, 如果不是中国水泥市场的独特资源禀赋条件“救命”的话, 势必要出现比较优势的真空状态, 市场下滑的冲击会更剧烈一些, 命运并不会比钢铁等产业的悲惨遭遇好多少。

严重过剩的产能警示人们, 中国水泥产业是疯长而不是科学发展, “浮肿”则是标志性副产品;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结构比重警示人们, 是疯长而不是科学发展, “疲软”则是标志性副产品;资源消耗及能源消耗警示人们, 是疯长而不是科学发展, “尿糖”则是标志性副产品;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警示人们, 是疯长而不是科学发展, “民怨”则是标志性副产品。

第二把尺子:请辨识“黑与绿”的颜色———真的“绿了吗”!

依据“环保赤字”标准, 画出一幅产业增长与环境污染排放比较平衡图, 从绿色产业价值转型升级和社会效益的维度上进行考量。

目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 全国每年增加建筑面积多达20亿平方米, 公共建筑面积约占一半左右, 节能达标率却不足10%, 建筑能耗早已经超过了工业能耗。我国建材生产、建筑建造和建筑使用过程中, 消耗能源占到社会终端能耗的46.7%。

日前,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 根据2013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和日常督查情况, 环保部对水泥业界龙头老大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挂牌督办, 责令限期整改。海螺不例外, 其他水泥企业该当如何呢!

中国水泥产业面临最大的挑战, 不仅在于产业效率等方面的竞争, 更在于水泥产业能否尽快完成由“黑”变“绿”的颜色革命, 重新参与到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中来, 重塑波特兰水泥诞生之初的辉煌。

发展绿色水泥产业, 除了开发建设生态水泥项目, 现实可行的途径是, 如何尽早实现整个水泥产业对于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小于贡献率, 也就是水泥产业绿色价值呈现转负为正, 这个正值来临之际才是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这就是我们渴盼已久的绿色发展。

第三把尺子:请辨识“升与降”的差别———真的“升了吗”!

依据企业利润生成表格, 画一幅水泥企业微观运营效益及投资回报对比图, 从全产业效率的维度上进行考量。

就产业群体而言, 问题的结论当然是明摆着的;但从单体企业来说, 不同的企业之间肯定存在着一些差别, 企业管理者们自然会有着自己的思考, 无需版主详细描述。

水泥产业疯狂增长生下“畸形蛋”

过往的岁月里, 水泥产业疯长如同一杯浓烈醇香的烧酒, 众人醉态百出, 为什么无人清醒!在各自功利动机与顽固理念的驱使下, 随波逐流被当成识时务之举, 又有何人能弹奏出属于自己的理性音符呢!说实在话, 这也怪不得谁。

寻觅任何产业经济发展之“大道”, 历史给出的答案从来都是清晰而明确的, 产业增长必须符合产业发展的大目标, 而产业发展目标又必须与社会发展“大道”相一致, 否则得到的结局肯定是一杯难以下咽的苦涩之酒。一度深深沉浸在GDP世界里的水泥产业, 长期背离市场和产业链推动良性增长的基本规律, 一路狂飙的增长还能继续下去吗?

在“老散博客”曾发表过的博文中, 版主不惜篇幅和笔墨地列举水泥产业增长的数据, 估计不会有人否定这些堪称奇迹的事实。然而, 水泥产业疯狂增长的危险沉疴已暴露出来, 整个产业只好哭丧着脸把不可持续的疯长滋生的最糟糕的副产品———一串“畸形蛋”, 极不情愿地拾进篮子里, 空留下一片无奈和叹息。

(一) 产能过剩的洪水肆意泛滥, 冲垮了提升产业效率的堤坝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水泥产能疯长有多么狂野!尽管政府多次出手监管措施, 也未能有效制止这种毒瘾发作一般的疯狂。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12亿吨, 2011年跃升为14亿吨, 到了2012年, 一下子涨到了16亿吨;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 自国发38号文发布“刹车”之后, 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仍然以每年2亿吨的速度一路狂飙, 至今速度未减。

目前, 全国接近31亿吨水泥的全部产能, 远远超过人们乐观期望的最大市场需求20亿吨的1/2, 本来被世界认定为最大的最有油水的水泥市场“大蛋糕”, 一下子被分割成七零八落的碎片渣渣, 哪一家都是咂咂嘴吃不饱, 企业运营效率又从何谈起呀!

再看一看, 这30亿吨水泥产能中, 接近70%以上都是处于市场低端的、科技附加值较低的原料型产品, 大型企业几乎清一色地把优势资源都投放在产业低端, 不惜血本地竞争蚕食十分有限的利润空间, 整个产业链结构呈现出头重脚轻的畸形, 产业效率又怎么能提升起来呀!

如果把眼光投放到世界范围内, 中国水泥产业效率如何, 也就比较容易看清楚镜中的位置;这里不能不提到“全要素生产率” (TFP) , 那更会使人们认清盛行多年的水泥产业增长模式, 不仅不利于产业效率的全面提升, 相反会彻底摧毁产业效率水涨船高的堤坝。

欲提升水泥产业效率, 基本因素之一包括劳动力、资本、机器设备、基础设施及营运资金, 体现为市场的有效化、教育、技术及金融市场的完备;基本因素之二包括创新和企业经营精细化, 体现为创新和科技素质的改善。总之, 只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才能全面提升产业效率。疯长所带来的严重产能过剩, 表面上看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却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TFP) 南辕北辙, 全面提升产业效率就成了一座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楼。

(二) 产业“碎片化”乱象丛生, 割裂了全产业链协调发展的脉络

首先表现为产品体系的“碎片化”, 严重的结构失衡制约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 我国水泥熟料总产量47.34亿吨, 其产量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以质量差的、强度低的低端水泥产品为支撑的, 32.5等级水泥大约占总量的60%, 42.5等级及以上的水泥大约占总量的40%, 而高标号52.5级以上及特种水泥的产量偏少。

据国家水泥质检中心2012年全国年检水泥数据样品, 其中矿渣水泥占5.34%, 多数为32.5等级水泥;粉煤灰水泥仅占2%;复合水泥在90%以上, 并以32.5等级水泥为主。日前有水泥协会权威人士表述, 据20家大型水泥集团近二年水泥销售情况调查统计, 32.5等级水泥约占40%, 42.5等级水泥约占55%, 52.5等级水泥和特种水泥约占5%。

其次表现为水泥产业链的“碎片化”, 严重的链条脱节制约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国水泥行业发展至今, 仍然没有摆脱依靠单一水泥产品规模取胜市场的传统模式, 延伸产业链、做大相关多元产业, 已成为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最佳途径。

这里提到一个不起眼的问题, 按照国际水泥业界通行的惯例, 世界上各大水泥集团衡量一个水泥企业效益的标准, 不是吨水泥所获得多少利润, 而是以每吨石灰石为原料获得的利润为尺度。虽说两者只是有些小小的不同, 看似不过将利润考量评价从产品前移到原料上, 但却传达出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信息:一是以吨石灰石原料获得的利润微尺度, 强调了资源与环境利用率与企业利润增长率约束关系;二是以吨石灰石原料获得的利润微尺度, 强调了公司效率及利润最大化与产业链协调发展的关系, 能够有效地克服了产业链的“碎片化”的难题。要想与国际接轨, 中国水泥产业运行还需要在产业链延伸上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和创新。

把水泥产业“蛋糕碎片”变成市场饕餮盛宴, 深层的问题还在于整个水泥产业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 离不开背后支撑的产业环境、财政体制及利益集团等项社会综合改革;中国全面改革的顶层设计进展如何?能够改得像人们期待的那么快吗?可是让业内外人士感慨万端——水泥增长与发展划等号的时代已经终结, 靠外延规模扩张支撑局面的时代已经死去。

(三) “僵尸”企业饿殍遍野, 枯竭了市场微观运行的动力

绝对效率的警钟已经在水泥业界被敲得震耳欲聋;一些企业发展战略上的错误定位, 使得绝对效率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 开始流脓淌血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持续了10年之久的水泥产业财富盛宴, 在去年便悄悄地显露出了杯盘狼藉的迹象, 而今年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从一季度统计数据分析, 水泥制造业利润总额比去年同期下降29.4%, 水泥开工企业只有2800多家, 比去年冬季来临之前少700多家, 比去年同期少200多家, 企业亏损面38.5%, 亏损企业亏损额高达63.6亿元。

(四) “绿色赤字”有增无减, 透支了生态环境价值

有人曾形象地描述, 若将我国水泥行业所有窑炉的烟囱和粉磨设备的排气筒, 按间距1公里进行排列, 其长度足可以绕地球赤道两周。这无疑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对水泥产业严重污染及其所造成的环境危机敲了警钟, 呼唤着绿色低碳发展的反逼机制早日到来。

这条水泥产业“烟囱森林带”如同一条恶龙, 从它张开的大嘴里都吐出了什么呢?每年排放一千余万吨粉尘, 多数在超标排放, 且排放浓度动辄超过标准数十倍, 甚至上百倍;大量排放有害气体, 且不言落后工艺是大量产生SO2、N0x的罪魁, 就连立窑矿化剂技术又使废气中增加了诸多毒性氟化物;自由排放的重金属等污染, 在普遍使用镁铬砖作为窑炉耐火材料的过程中, 极易与硫结合形成六价铬盐, 易溶于水造成水源污染。这样惊人的“绿色赤字”正在年复一年地累积着、增加着, 会不会成为压垮产业发展的“一根稻草”, 水泥产业该怎么办?

(五) 低端复制克隆成为风尚, 窒息了产业创新的激情

中国水泥短短10年产量增长了2.83倍, 其中2003、2009年先后两次刷新了增速记录, 分别为18.9%和17.86%;10年来水泥投资达7350亿元, 翻了15倍, 盖过产业增长的其他指标。水泥资产较10年前提高了3.35倍, 2010年达到9200亿。

当我们为这辉煌的业绩欣喜若狂的时候, 也应该冷静而理性地看到:全局性的低端克隆复制弥漫了整个水泥产业, 创新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谁还去干那“傻帽”的事情;水泥产业低端的急剧膨胀扩张, 如同一场烧钱运动, 不仅酿成了产能过剩的灾难, 也产生了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增长的恶果!

水泥产业疯狂增长的罪恶之源

古语云:风起于青萍之末。虽说水泥产业呈现周期性发展的特征, 但此轮疯长的根源在哪里?为什么疯狂增长没有带来产业同步发展?而又事与愿违地留下了难以收拾的后遗症?

一是, 席卷全国自上而下的“GDP崇拜”高热症, 这是导致水泥产业疯狂增长在宏观社会环境上的根源。

GDP家族可谓是复杂而庞大, 有“带血的GDP”、“低附加值GDP”、“土建GDP”、“房地产GDP”、“泡沫GDP”、“黑色GDP”、“蛋糕碎片GDP”等等, 纷纷在增长的锣鼓声中闪耀登场亮相, 唯独不见“绿色GDP”的影子, 得到的现实结果是:GDP飙升了一大截, 但产业发展却不等高。

全社会须坚持以绿色生产力、绿色生产方式为主旋律的绿色发展, 使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始基因素,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型社会;彻底纠正“GDP图腾化”的偏向, 不以透支资源和未来为代价, 不以牺牲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社会软件为代价去追逐GDP。

《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指出, 十几年间, 中国GDP增长了5.6倍, 水泥消费增幅6.9倍, 大大高于GDP增幅;中国水泥消费量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3.4%。水泥产业当仁不让地要成为绿色发展的马前卒, 弥补过往曾失去的自然生态环境及公众健康等价值更高的东西。

二是, 席卷全产业特别是上游水泥原料链环在经济刺激计划形成的“热钱”涌入潮, 这是导致水泥产业疯狂增长在中观产业经济环境上的根源。

业内人士推断, 以2015年为限, 如果新型干法水泥巨大产能全部释放出来, 即使落后产能全部淘汰出局, 仅今明两年已经建成和已经开工建设的新产能完全尚有富余。得到的现实结果是:初级水泥原料产能规模增长了一大块, 但产业发展却不匹配。

三是, 席卷水泥产业内部的迷信新法工艺“技术万能”进而大肆规模扩张的亢奋激情, 这是导致水泥产业疯狂增长在产业经济内部机制上的根源。

10年来新型干法熟料产能翻了15倍, 平均年增速49%;2008~2010年新型干法新增产能6.07亿吨, 占全部产能的49.87%。得到的现实结果是:水泥制造技术前进了一大步, 但产业发展却不同步。

企业效率向来是外部、内部、技术三个层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绝不能局限于技术单一方面, 而应该着眼于市场。毋庸讳言, 现行水泥产业增长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 利用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和人力资本 (即人的知识和技能) 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在企业微观运行上, 长期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附加值的制造, 缺乏品牌创建、自主技术和创新的支撑, 价值增加很有限, 出路就是从依靠矿山资源和初级产品的粗放增长模式, 转变为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驱动的集约增长模式。

四是, 席卷产业内领头羊企业奉行产业链上游污染转移、拼产能规模的“战略短视”, 这是导致水泥产业疯狂增长在微观企业运行上的根源。

拿被投资者普遍看好的新疆为例, 今年7月末规模以上81家水泥企业运营数据显示, 一下子夺得了“两个全国老二”:一是累计生产水泥2674.28万吨, 同比增长26.3%, 高于全国16.7个百分点, 增速居全国第二位;二是水泥行业净亏损额在全国排名第二, 是全国仅有的三个亏损省区之一, 是西北五省唯一亏损地区。可见, 产量的高速增长并没有使行业走出亏损困境, 企业盈利进一步降低。

由于环保和资源能源利用上门槛低, 甚至长期根本上就没有门槛可言, 使得大型水泥企业采取了扩张熟料产能、甩掉粉磨包袱的发展战略, 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减反增, 只不过巧妙地从“屎窝”挪到了“尿窝”, 得到的现实结果是:产业规模增长扩大了一大截, 但产业发展却不平衡。

创新型增长才能修成发展之正果

水泥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并不意味着抛弃快速增长, 惟有创新驱动下的增长才是水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我们不止一次地探讨产业创新, 产业创新本来是一场改变游戏规则的制度变革, 而中国水泥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 构建与经济及环境发展相包容的具有创新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秩序。具体说来, 就是适应未来的市场态势, 重新构建产业环境, 重新确立产业秩序, 探索新的产业模式, 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拓展新的产业疆域, 归结为一句话: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大动作, 实现一次决定性的、全面性的大突围, 甩掉旧体制、旧规则、旧工艺及其所有捆在产业身上的绳索, 当然也包括曾经的成功和辉煌但如今已变成束缚手脚的东西, 使得整个产业在痛苦和期望的交织中焕发新一轮的青春!

水泥产业创新型增长本质特征之一:由“黑色产业”向“绿色发展”转变。

水泥行业是继电力、机动车之后的氮氧化物第三大排放源, 此事早有定论。客观上, 水泥行业属于窑炉行业, 生产工艺上除了烧煤外, 还要大量使用石灰石、铁粉、粘土;水泥窑熟料烧成火焰温度高达1800摄氏度, 这也是水泥烧制过程中产生大量氮氧化物的主要原因, 也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客观障碍。

由“黑色产业”转变为“绿色发展”, 肯定不会一帆风顺, 甚至要支付相当大的创新成本。目前, 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窑的氮氧化物排放普遍在800毫克/标准立方米。难怪水泥协会曾表现出这样的忧虑, 担心强制性新排放标准一旦推出, 必将拉高企业吨水泥成本净增加15至20元, 使得本来吨水泥利润只有50元的微利运营, 导致多数企业将亏损。如果以去年全国水泥产量20.63亿吨计算, 全行业将增加成本400多亿元, 大约会吃掉行业利润的四成多。可是谁又都知道, 那种最容易做到的但却是不计后果的增长方式, 本来就是不可持续的, 给产业发展留下后患无穷。

水泥产业创新型增长本质特征之二:由“资源红利依赖产业”向“循环经济产业”转变。

随着能源资源刚性需求持续上升, 生态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 对水泥产业发展方式”带来的收益, 虽说不象别的产业那样丰厚, 但“资源红利”依赖症却病得不轻, 这一点要比别的产业显得更突出一些。原有环保政策的“资源红利”正日益快速衰减, 套在水泥产业脖子上的资源环境瓶颈也就越勒越紧, 吃惯了廉价的自然资源价格的日子不会太长了。

“倒逼机制”好比一块传统榨油的豆饼, 上下挤压同时到来, 不信你不粉身碎骨榨出油来。水泥产业增长一边面临着来自于高能耗、高污染的治理压力;另一方面又直面资源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况且这种双重的增长约束不是一过性的, 将成为一种常态持续下去。

人们常说:“上帝关上一扇门又为你打开一扇窗”。既然建筑工程市场一时半会儿还离不开水泥凝胶材料, 既然水泥烧制过程矿石燃料排放有害物质还一时半会儿不可能根本消除, 那么, 是不是说在“倒逼机制”下水泥产业就末路穷途了呢?

那扇“打开的窗子”在哪呀?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消纳工业废渣、处置城市垃圾和危险废物的环保型循环经济模式, 一方面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又一方面达成安全无害化一站式最终处置, 可谓是一条生态环保绿色产业的新路径。

这无疑是现有存量产能资源优化利用的另辟蹊径的创新之举, 不同于那种靠炒作概念的吃政策偏饭;这是规模巨大、经济性可观、社会贡献率高的水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必由之路, 是其它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不可比拟的;这是水泥产业由黑变绿摆脱污染帽子绿色产业的战略性抉择, 天赐发展良机!据出台《规划》的目标确定, 到2015年, 规模以上水泥企业协同处置线比例达到10%, 综合利用废弃物总量提高20%。

水泥产业创新型增长本质特征之三:由“产业规模横向扩张型”向“全要素产业效率型”转变。

增长不仅仅靠技术, 发展也不仅仅靠资金, 任何时候不能忘了管理, 而管理恰恰是二者之间的催化剂。

可以预测未来十年, 是中国水泥产业人力资本提升、技术提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期, 其间, 以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最为关键, 也是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所以, 提升全要素产业效率, 水泥产业首先要把战略眼光和重点投放到知识价值增长上。第一点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自主创新研发投入, 注重企业的技术创新;然而恰恰不可忽视这第二点就是管理创新, 这也是目前影响水泥产业提升全要素产业效率的重点薄弱部位, “技术万能”等偏狭认识屏蔽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且不知越是先进技术越需要精细严谨科学的操作管理, 更需要发挥信息化管理的支撑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讲, 管理创新是企业知识价值增长的源泉。决定企业命运的不是某项新技术的应用, 而是包括技术管理在内的全面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 几乎清一色的落败企业都是输在疏于管理和决策失误上。

放眼历史的长河与现实的田野, 这一道“水泥产业增长≠产业科学发展”的不等式, 与其说是摆在中国水泥产业面前的一道历史考题, 倒不如说是一条别无选择的等待穿越的市场大峡谷。行笔至此, 笔者脑海里涌出来那首豪迈而大气磅礴的诗章:“长江过三峡, 喝令江流改, 谁知破夔门, 东流入大海。”

湘莲产业的产业价值测算 篇10

湘莲本身所具备的经济、社会、生态价值决定了湘莲产业能否做大, 做强。壮大湖南湘莲产业, 就是要不断挖掘湘莲自身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潜力, 把湘莲培育成强大的“产业价值综合体系”, 就要求对整个湘莲产业领域的内在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进行估算, 从而对湘莲产业的发展前景有一个基本准确的定位。

一、湖南湘莲产业的经济产值大有潜力

提高湘莲产业的经济价值是发展湘莲产业的目的所在。从目前对湘莲进行的初级加工和精深加工来看, 湘莲的产业内涵应该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调查发现, 大多数人心目中的湘莲产业仅为传统意义上的湘莲产业, 仅认为种植、晾晒、去壳、磨皮、去芯和对通心白莲进行再加工属于湘莲产业范畴, 较少有人把种源经营、机械制造、药用开发、膳食开发、参与体验式开发领域纳入“大湘莲产业”, 这种认识构成了对湘莲产业进行系统深度开发的阻碍, 导致多年以来, 湖南发展湘莲产业总是局限在如何种好湘莲实现稳产增产、如何改进设备以提高通心白莲产品品质、如何开发更多红莲和白莲终端产品等方面。在计算湘莲产业的经济价值时, 也往往以壳莲的总产量、通心白莲的总产量及传统湘莲产品市场价格来计算产业产值, 忽略了其他相关领域的产业价值。

课题组的同志经过实地调研和反复咨询, 尝试以2013年全省湘莲的种植总面积和加工产出比率, 初略估算全省湘莲产业可以实现的经济总产值。

湘莲产业包括种植、采收、晾晒、加工等一系列工序, 每一道工序的产出比率决定了终端产品的总产量, 采用从源头开始计算的方法来测算湘莲产业的经济价值, 即从种植产出开始计算。

(一) 湘莲种植的经济产值测算

湘莲的产出水平受到品种、气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略有不同, 根据2013年湘潭县农业局的统计, 2013年湘潭县的湘莲种植总面积为20万亩, 壳莲总产量为5万吨。根据湘莲购销经营户的常年观察, 湖南省内其他市县的湘莲产量约为亩产壳莲180斤左右, 2013年省内其他市县种植总面积约为32万亩。据此可以计算出2013年湖南全省壳莲的总产量为

加上湘潭市湘乡、韶山等零散种植户的壳莲产量, 保守估计, 湖南全省2013年的壳莲总产量超过8万吨。

从过去几年的统计情况来看, 壳莲的市场收购价格不稳定, 有一定幅度的波动, 湘莲加工企业壳莲收购的价格, 最低的时候大概是8元/斤, 最高的时候达到30元/斤。根据湘潭县花石镇湘莲交易市场过去十年的壳莲批发平均价约为15元/斤, 折合为3万元/吨, 由此可以计算出, 2013年湖南全省壳莲的总产值约为24亿元, 即

8万吨×3万元/吨=24亿元

种植湘莲的另一项经济收益是出售优质的藕种。湘莲具有极强的恋家性, 任何地方引种湘莲, 超过三年就会出现品质退化, 必须重新引种。因此, 在省内外其他地方种植湘莲的种植户平均每三年需要回到湘潭县内重新购买藕种, 从经验丰富的莲农口中得知, 每年三月中旬开始, 可以从本地的莲田中疏挖藕种用于出售, 种藕的市场价格为0.6元/支, 每亩莲田的种藕销售收入平均为350元/亩·年, 因此本地的20万亩莲田疏挖藕种出售约可以获得经济收入7000万元。但并非每亩莲田每年都会进行疏挖, 保守估计, 20万亩莲田疏挖藕种出售的收入也能达到5000万元。此外, 每年八月份莲子采收完以后, 莲农将会再次对莲田进行疏挖, 采收食用藕, 据莲农介绍, 每亩莲田的食用藕销售收入平均为400元/亩·年, 因此本地20万亩莲田食用藕出售可获得经济收入8000万元, 省内其他市县的32万亩莲田销售食用藕收入也能达到1.28亿元, 由此可以计算出, 2013年湖南全省莲藕的总产值保守估计约为2.58亿元, 即

5000万元+8000万元+1.28亿元=2.58亿元

此外, 据湘潭县河口镇三联村村民介绍, 每亩荷叶还可以卖70元, 全省52万亩湘莲, 荷叶的销售收入也有3000万左右。

根据上述计算可以得知, 广大湘莲种植户仅仅在种植领域, 就可以从销售壳莲、莲藕及荷叶中获得不低于26.8亿元的销售收入。

(二) 湘莲初级加工的经济产值测算

在把壳莲加工成通心白莲的过程中, 会产生莲壳、磨皮粉和莲芯等附属产品, 经过常年的生产加工实践, 在现有的生产设备技术水平条件下, 通心白莲、莲壳、磨皮粉和莲芯分别占壳莲加工产出的60%、16%、6%和8%。这些附加产品都有市场开发利用价值, 莲壳和磨皮粉除了用作牲猪饲料之外, 目前还用于加工制作肥料, 已经开发出专门的香菇培养基质, 用这种培养基质培育出的香菇天然无污染, 无激素, 是已经得到认证的绿色有机食品, 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莲芯则是极为重要的药材, 由此可见, 湘莲生产加工中的附属产品的再利用和经济开发仍然有很大空间。从调研掌握的实际情况来看, 因为加工分散, 各个加工生产企业规模不同, 这部分附加产品都是小额交易, 有的小型加工户甚至完全将莲壳和磨皮粉直接倾倒丢弃, 因此, 在以往的湘莲产业产值统计中是完全忽略不计的。但是, 如果加工成规模进行, 则这部分附加产品也可以形成比较大的产值, 应予以进行统计。按2013年的市场价格计算, 通心白莲的中间价为8万元/吨, 莲壳和磨皮粉的价格为1.6万元/吨, 莲芯价格为3.2万元/吨。由此可以计算出将全省8万吨壳莲加工成通心白莲, 以及同时产生的附加产品的市值为43.264亿元, 即

(三) 湘莲深加工的经济产值测算

湘潭县目前对湘莲进行精深加工的企业主要是湖南宏兴隆湘莲食品有限公司、湖南粒粒珍湘莲有限公司、湖南莲冠湘莲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大洲莲业食品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 据2011年上述企业提供的企业报表计算, 湘莲精深加工的产值约为36亿元。但据湖南宏兴隆湘莲食品有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介绍, 目前湘潭这些湘莲加工企业中, 实际上精深加工产品只占到了20%, 以通心白莲为主的初级加工产品占到了80%, 因此, 湘莲的精深加工的经济产值还比较低, 只有7.2亿元左右, 即

36亿元×20%=7.2亿元

如果能够把全部通心白莲进行精深加工, 则该项的经济总产值将会出现成倍的增长。市场上对莲芯茶的产销也缺乏统计, 该部分价值课题组无法估算。

(四) 湘莲加工机械的经济价值测算

对壳莲进行加工, 需要经过去壳、磨皮和去芯等工序, 目前已经从原来的纯手工加工转向较大规模的机械生产, 成套的脱壳机、磨皮机和钻芯机大部分由湘潭县本地机械加工企业设计制造, 这些机械设备的技术参数则主要根据本地加工企业的需求进行灵活制定。通常, 一家年加工壳莲10吨的企业, 其生产设备的标准配备为两套大型去壳机、十五套磨皮机及钻芯机, 总机械采购成本大约为85万元, 使用寿命七年。因此, 针对全省8万吨的壳莲总产量, 因设备购置及维修更新的销售总产值可达约10亿元, 即

总购置成本:8万吨÷10吨×85万元=68亿元

年平均折旧成本:68亿元÷7年=9.71亿元

由于生产厂商的保护意识, 不愿透露销售到外地的机械设备数量及价格, 因此, 其产值我们无法估计, 而且生产这些机械设备的厂商大多采用家庭作坊式生产, 如果能实现机械设备的标准化生产, 其利润空间应该会更大。

综上所述, 在现有种植规模下, 保守估计湖南湘莲产业每年的产值在80亿元左右。这个经济总产值明显高于目前当地政府部门统计到的总产值,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小散户的产值统计遗漏、无证经营大户的货物吞吐量和机械制造领域中的非账面购销产值。之所以会出现比较大的出入, 皆因为本课题组的统计是以种植总面积为源头, 依据湖南全省的湘莲总种植产出及各工序加工产出比率来进行计算的。这个计算结果应该更为准确地反映了湖南湘莲产业的发展总规模和经济产值。通过测算可以看出, 长期以来, 湘莲产业的经济价值被低估, 不利于鼓励湘莲产业的扩大发展, 而且在湘莲加工过程中, 大部分为初级产品, 精深加工产品还大有潜力可挖。

二、湖南湘莲产业的社会效益大有可为

特色湘莲产业的发展, 全面提升了湘莲产业化经营水平, 实现其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湘莲龙头企业通过承租土地, 建设湘莲基地, 又返聘农户到基地种植湘莲, 对基地生产的湘莲采取定点、定产、定质和定价的方式与农民和协会签订协议, 并提供统一的种源、统一的收购模式及聘请相关技术人员对湘莲的种植和管理进行科学的指导, 一方面降低了莲农的市场风险, 一方面又提高了莲农的收入, 实现了企业与农民的双赢。2013年, 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5000余人, 尤其是为中年以上妇女找到了就业门路, 带动农户5万多户, 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同时, 有效推动了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旅游观光、市镇贸易、农用资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2012年, 湘莲产业为农民增收1.5亿元以上, 贸易创利在7000万元以上, 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问题。

湘莲产业的壮大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可喜的效益。据统计, 2012年湘潭县规模以上的湘莲精深加工企业的总产值达45亿元, 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6%, 9家规模以上的湘莲加工企业共上交财税1.2亿元。因此, 按照2013年湖南全省湘莲的种植总规模和产出比率, 如果进一步整合全县湘莲的生产加工能力, 培育更多的规模加工企业, 开发更多的精深加工产品, 则湘莲产业能更好的为地方经济服务。

三、湖南湘莲产业的生态效益大有作为

湘莲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 在发展湘莲产业的过程中, 湘潭县农技部门的同志一直严格按照绿色、无公害的原则对广大湘莲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 将绿色有机生产技术推广到种植实践中, 通过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产品投放量, 有效防治农业生产对水体生态环境的污染, 明显改善和提升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环境质量, 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应。

莲花盛开是夏日一道美丽的风景。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 人们更多的著重追求精神生活, 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短期的休闲旅游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莲花又被称为花中仙子, 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 花大色艳, 极具观赏性, 每年莲花盛开之时,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丽景象让许多游人慕名而来、流连忘返, 因此, 湘莲产业也具有极大的生态旅游观光价值。此外, 湘莲还是圣洁高雅的象征, 历来为很多文人墨客所赞美, 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深入挖掘湘莲的文化价值,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也是湖南湘莲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湘莲产业的培育和壮大, 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更是三湘儿女立足现实, 发掘本地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通过湘莲产业的蓬勃发展, 一定能实现提振湖南农村经济, 增加就业渠道、培育产业支点和实现更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秋红, 尹北海.湘莲[M].北京: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2]于清泉.莲藕绿色高效生产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文化产业迈向“支柱性产业” 篇11

——政策奠定支柱地位,投融资渠道全面敞开

中央从政策层面赋予了文化产业以历史性定位,不仅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且提出到2016年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达到5%的规划目标。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后,财政、金融、保险各方面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纷纷出台,引来政策面的“大释放”。用文化部官员的话,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好时候”。

财政方面,中央财政设立了“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全国共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省级财政投入约25亿元;与此同时,相关的税收减免政策也相继出台,出版业、电影、动漫等行业都成为税收优惠的对象。金融方面,文化部联合保监会公布了首批11个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的试点险种,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已经形成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全面合作。商务部则表示,将不断集成创新财税、金融、外汇通关等政策,鼓励各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对外投资。

政策的集体“给力”带来的首要效果是资金面的快速增长。除了各大银行文化产业贷款快速增长之外,其余投融资渠道也逐步放开。截至2011年11月,全国共有15只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总募资规模达381.5亿元;文化产业VC/PE投资案例已有36起,投资金额高达76亿元,而2010年全年投资金额仅13亿元。

在文化产业企业上市方面,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文化产业的投资价值不断凸显。据投中集团统计,截止到2011年11月,全国已有7家文化产业企业IPO融资规模达到5年来最高值113.53亿元。

2011年12月份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透露出一个关键信息,降低从事电影摄制等业务的市场准入门槛。专家表示,文化产业发展受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领域“不够开放”,而电影行业“投资无门槛”将形成实质性利好,其他领域的投资可能也将逐步降低门槛。

总体来看,2011年以来,有关部门出台的多项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扶持手段,表现出定位清晰、方式创新,以及呈现体制化、系统化的特点,即不再以单一的扶持手段为主,而是以构建全面的服务体系为重点,通过制定政策、创造环境、搭建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推动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文交所发展曲折之年

为了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关键一环——知识产权认证、抵押、交易等一系列问题,2009年以后,各地成立的文化产权交易所可谓“遍地开花”。而2011年更是文交所市场的“曲折之年”,值得单独回顾。

年初因为《黄河咆哮》和《燕塞秋》两幅作品的估值问题,社会上众说纷纭。文化艺术品份额化这一全新的交易模式,在社会上激起了艺术品股票争论的轩然大波。

在一次次的规则制定、完善与修改中,文交所逐渐抬高门槛,入门必须有100万元以上资产,很大程度上使文交所成为小众市场。

即使有国务院先行先试政策的支持,以天津模式为代表的文交所仍然面临空前的挑战,创新的合法性、艺术品能否分割、退市及评估等,都成为悬而未决的话题。尽管政策层面没有明确的表态,但各地仍陆续成立数十家文交所,呈现遍地开花的格局。

作为文交所制度的创立者,天津文交所在摸索中走出了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金融化的路子,为濒于灭绝的各种传统手工艺提供金融支持。目前,苏绣、湘绣、唐卡等艺术品已纷纷登陆天津文交所。

从实际运行的情况看,天津文交所增加了一条艺术品面向市场的渠道,由于关注度高,对于艺术品本身就是一次提升知名度的机会。从苏绣绣娘的反映来看,由于市场对刺绣的价值较以往有更大的认可,因此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的热情也较以往有所提高。

不过,遍地开花给文交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同质化竞争抹杀了金融创新取得的成绩。国务院清理整顿交易所的文件下发之后,文交所再一次处在了十字路口,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还需“发力”明确

回顾2011年,除了“文交所”的发展模式出现争论之外,我国文化产业在一片欣欣向荣之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

首先,相对于中国经济顺差,文化领域的贸易逆差反映了中国文化出口的乏力。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中国要真正成为世界大国,光出口经济产品是不够的,只有让承载着中国思想和观念的文化产品“走出去”,中国才能形成与国家实力相匹配的软实力。可喜的是,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额138.2亿美元,同比增长23.9%。

其次,文化产业园区在2011年也呈现出异常红火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所有园区、试验园区和示范基地的收入总额已超过900亿元。但在繁荣背后,依然存在定位不清,重复建设的问题。这导致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地方政策对接不理想,普惠性扶持政策也不利于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甚至一些房地产商也打着发展文化产业的旗号借机“圈钱”、“圈地”,变相发展商业地产。

再次,当前文化贸易企业依然面临困境:第一,缺乏资金支持。由于无形资产比较多,实物资产比较少,依然存在贷款难。第二,出口退税低,享受税收减免优惠有限。近年来,文化产品的出口退税逐步降低,比如书报刊从17%降到13%,现在又降到了11%。第三,审批程序复杂。尤其是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审批程序较繁琐,在国外演出档期紧,文化产品交期明确的情况下,繁琐程序影响对外文化演出和交流。第四,部门的规章和相关政策衔接配套还不够,省级以下的地方性的扶持政策和具体实施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制定与完善。第五,文化产业监管的分类标准、指标体系、文化资产的评估办法也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加快产业培育改善基础设施 篇12

提高认识, 进一步明确建设总体思路。通过对该村地处城郊地理优势和产业的深入分析, 将全村的经济发展思路确定为“二、三产业强村, 劳务经济富农, 基础设施建设亮村”。重点发挥四个方面的优势, 抓好新农村建设。一是发挥村子离市区较近, 交通便利的优势, 大力鼓励村民发展运输业等非农产业。二是发挥嘉峪关关城和悬壁长城两个旅游景区坐落于村域之内的优势, 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和餐饮业, 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全村经济发展亮点。三是发挥村子毗邻酒钢、嘉北工业园区的优势, 大力发展全村劳务经济。四是发挥村子地处镇政府所在地的优势, 依托新镇区建设,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着力改善村容村貌。为今后全村整体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保证。

强化基础, 不断改善全村基础设施。一是为解决困扰全村多年的人畜饮水问题, 争取省列农村人畜饮水项目资金86.05万元, 对全村人畜饮水13.07公里供水管道工程进行了改造, 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 组组户户自来水畅通。进一步改善了全村的用水条件, 受到群众的欢迎。二是为进一步改善村组道路交通条件, 今年投资300余万元对全村道路进行重新罩面, 总计改造里程10.58公里, 现均已完工, 进一步改善了嘉峪关村的道路条件。三是为了鼓励群众发展规模养殖, 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去年嘉峪关村申请资金25万元新建集中养殖小区一个, 养殖小区设计建设面积6万平方米, 进行了科学规划, 共分为肉牛、肉羊、生猪集中养殖区和管理区三部分, 配备齐全的上下水、供电和防疫消毒设施。今年上半年, 先后完成了小区一期建设任务和绿化工作, 投资40万元建成养殖温棚2栋, 已初步具备养殖条件。经过镇政府的积极动员, 目前已有23户养殖户入园发展养殖业, 开局良好。

突出特色, 加快培育全村优势产业。推动新农村建设, 关键是发展经济, 嘉峪关村委会立足本村地少, 土地贫瘠的现实条件, 积极转变工作思路, 提出发展精品特色产业的思路, 不断推动全村经济加快发展。一是提升科技, 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嘉峪关村发展农业不利条件是耕地面积少、土层薄、水资源缺乏, 为了深挖现有耕地潜力, 提高农业效益, 在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帮助下, 嘉峪关村不断优化农作物种植品种, 全村传统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优质大葱、洋葱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今年全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一半以上, 除洋葱效益受市场影响不够理想外, 其他经济作物均效益良好。二是加强扶持, 不断提高养殖业发展水平。今年, 全村不断强化科技在养殖业发展中的拉动作用, 运用科技手段, 提高养殖业品种改良率, 试验推广新品种, 先后引进以蓝孔雀、鹌鹑、小香猪、黄粉虫等为代表的精品、特色养殖业,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去年全村最大的养殖企业鸿翔蓝孔雀养殖场投资2800万元新建孔雀繁育基地, 现已完成一期工程的施工, 新建养殖温棚11栋, 放养孔雀3000只, 使全场孔雀达到10000只的规模, 经济效益良好。三是进一步狠抓劳务输出, 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地处市郊、嘉北工业园区和关城文化旅游景区的有利条件, 进一步加强引导, 鼓励农民在景区、园区和酒钢厂区务工和创业, 经过努力, 现已形成以旅游纪念品销售、驮马队和农家乐餐饮为代表的旅游产业, 目前, 全村共有餐饮娱乐经营户31户, 年收入235万元。同时, 村委会还利用村域靠近嘉北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鼓励农民在农闲时外出务工, 目前全村有550人长年在工厂务工, 平均每户一人以上, 年收入500万元以上, 极大的推动了全村经济快速发展。

围绕新镇区, 强化项目带动作用。作为新农村的重点建设区域,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础项目建设, 新农村新区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一是开工建设55套小康住宅, 目前, 共有45套完成二层主体建设, 10套完成二层浇顶。二是完成了新区主干道和绿化工程, 共栽植各类树木1460棵, 7100延长米。三是加强镇属单位搬迁工作。因该村地处镇政府所在地, 市上将新区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镇政府办公楼搬迁主体工程已完工, 同时投资98万元完成了993平方米的镇派出所和土管所办公楼建设。

美化环境, 着力创建美丽新农村。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 今年在镇政府的帮助下, 嘉峪关村筹集资金, 集中对3个组居民点124户农户住宅进行集中整治, 工程主要包括对现有农户住宅庭院的前门墙统一进行贴砖粉刷, 设置文化宣传栏, 在墙顶铺设琉璃瓦, 对大门进行统一设计和改造, 重新整修路面, 共铺埋道牙石2公里, 同时对院落进行了规整, 疏通了后路。在工程设计中, 充分考虑嘉峪关村地处关城脚下的独特位置, 将历史人文特色融入其中, 形成仿古一条街的形式, 工程现在已全部完工。同时, 今年全村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先后开展卫生集中整治活动4次, 通过进一步加大宣传, 提高了群众环境认识, 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意识, 积极做好家庭环境卫生和门前屋后的垃圾清理工作, 使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上一篇:培养学习自信心下一篇:网络美育